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研究性學習報告

時間:2024-08-22 02:34:29 報告 我要投稿

研究性學習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研究性學習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研究性學習報告

研究性學習報告1

  一、英語研究性學習不同于英語學科教學

  1.作為一門課程,“問題”是研究性學習的載體,整個教學過程圍繞著問題的提出──尋找收集資料──分析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來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而英語學科教學是以教材為依據和載體,教學過程是圍繞完成教材所規定的目標而進行的教學活動的過程。

  2.在英語教學中往往以教師為主,“知識”在教師那里,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只是單向“求學”,是知識的接受者;研究性學習主要由學生負責完成,它賦予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同時也承擔達到目標的義務。

  3.英語教學偏重于學生通過記憶、練習、重復等方式掌握學科基礎知識達到簡單應用的目的;研究性學習重視學習的結果,更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4.英語教學活動一般在課堂上進行;而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不局限于課堂,它根據問題的需要走向開放的社會,向社會索取知識。5.英語學科教學的評價方式一般是以分數為手段的標準化考試;而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是一種綜合的、定性的方式,它以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活動以及體驗為依據。

  二、英語研究性學習與英語學科教學是有聯系的

   從我校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來看,1.課題的提出基于英語教學,根據學科教學內容中的問題、方法、規律等提出探索性課題。如:英語語法學習和詞的用法總結,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不同,英語學習方法的.研究以及從教學內容延伸出的課題等。2.在收集資料過程中,學生必然會運用已學英語知識查閱因特網上、圖書館中的大量英語材料;運用英語與外籍人士交流,對他們進行調查訪問。3.學生運用已學的英語知識完成部分課題的結題報告。4.在答辯過程中,課題組學生得運用英語來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闡述。

  三、如何進行英語研究性學習英語研究性學習課題的實施計劃

  1.課題:(1)中西方餐飲文化的異同(2)美式與英式英語的不同(3)英語學習方法的研究(4)東西方身體語言的異同(5)講英語國家的概況(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6)漢英句子結構的異同(7)語法的學習和詞語的用法總結(8)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目標:(1)增進學生對西方國家政治、歷史、人文、地理、餐飲文化、風俗習慣等的了解。(2)培養學生運用已學的英語基礎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探索創新精神。(4)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群體意識。(5)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增強科學意識。

  3.計劃:第一步:選題以及論證階段四周時間第二步:資料收集階段十二周時間第三步:結題階段六周時間第四步:成績評定階段四周時間第五步:總結與展示階段三周時間

  學習總結報告 ·學習工作報告 ·公司學習報告 ·交流學習報告 ·出差學習報告

  4.預計到的障礙:(1)缺乏資料來源(2)對西方文化無親身體驗(3)在遇到困難時可能出現畏難情緒(4)指導教師是否具有駕馭能力5.對策:(1)指導學生查詢資料,利用因特網、圖書館、報刊雜志等查找所需資料。(2)近可能多地聯系外籍人士,對他們進行調查采訪。(3)注意研究過程中反映出的情況,及時調整計劃,針對問題借鑒他人經驗及時解決。(4)加強理論學習和方法學習。

  6.預期成果:(1)總結報告、調查報告、論文、心得體會等(2)按照實施計劃進入選題以及論證階段,學生根據興趣愛好選擇研究課題,由課題指導組進行分組,此時課題組的學生和教師已打破了原來教學班的界限,如:我指導的課題組“東西方餐飲文化的異同”由來自同一年級四個不同班級的學生組成。課題組在指導教師的協助下寫出開題報告,課題指導組進行開題評審工作。(3)資料收集階段。該階段是整個研究性學習中最為重要的階段,在每一次活動前指導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準備工作,填寫好活動安排表。每次活動之后作好記載,學生互相交流心得體會。(4)結題階段。作為指導教師應開設講座,讓學生懂得撰寫總結報告、論文、調查報告等的格式,學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分工合作寫出結題報告初稿,交各小組討論,對初稿加以補充、修改、完善,最后定稿。(5)成績評定階段。首先根據課題組的開題報告、活動資料(包括筆記、資料、照片、活動情況記錄、階段總結等)、結題報告、小組答辯情況,由評審組打分,然后課題小組再根據得分情況、參考小組成員在整個活動中的參與情況,評出小組成員的等級。(6)總結與展示階段。學生對自己在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活動情況進行反思、總結,互相交流學習,并展示研究成果,必要時邀請家長參加。

  四、實施英語研究性課程的體會

  1.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再處于中心地位。研究性學習強調以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為基礎,學生才是整個活動的中心,教師在很多情況下是以協調者或協助者的身份出現,協助學生解決他們在活動中遇到的麻煩。

  2.教師不再是權威,對教學內容不再具有壟斷。不是教師說的就是標準答案,課題所需的各種知識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得,很多知識已經超出了教師的專業范圍,如本課題中涉及到的烹飪、營養等。

  3.教學方法不像課堂教學那樣有較為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它更具有靈活多變性。

  4.教師成為更加主動的學習者。由于英語教學內容有教材可依,導致有的教師長期以來依賴教材,不思進取。而面對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師無優勢可言,同學生一樣,要學習的知識太廣闊了,從研究性學習的流程、內容以及一般的科研方法到課題所涉及的其他專業知識都需要教師認真學習,否則難以適應研究性學習的指導需要。

  5.有利于促進英語教學。學生在活動中涉獵了大量西方餐飲文化知識,對飲食結構、營養、風俗習慣、就餐禮儀等有較多的了解,對英語教材中(Book1)Unit15 Health eating這樣的課文,學生學起來就更輕松有趣;同時,在與外籍人士的交流中,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有限,更激勵自己要努力學好英語。

  6.學生團隊意識增強,與他人交往能力得到鍛煉,克服困難的勇氣、意志得到磨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

研究性學習報告2

  想要創建一個和諧幸福的小區,說容易也不容易,說簡單也不簡單。

  那么,我們該怎么做呢?其實很簡單,只要做到一納二積三助人。這是不是聽起來有些讓人迷糊呢?沒關系,讓我來為你解答吧!

  一納。納,即容納,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連大海都有著屬于它的博大胸襟,何況我們人呢。有些時候,我們只是不肯學習大海,不甘愿敞開我們的胸懷。涓涓細流匯在一起,才有了一望無垠的大海,而小區里的每個人多一份寬容,一樣能受益無窮。遇到不平的事,學會一笑而過,不斤斤計較,這是重要的一點,很淺顯的一個道理。

  二積。積,指積極向上。惰性惰性,何苦讓惰性把自己的性子給“剁”了呢?每個人就算只付出微不足道的力量,可如果所有人一點點力量加在一起,沒有用的話,那“眾志成城”、“人心齊泰山移”這些故事從何而來?擁有積極的好心態,是每個成功的人的.必備條件,也有助于和諧小區的建成。

  三助。助,助人為樂。這想必就很容易理解了,“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快樂的不止別人,自己心里更會得到滿足。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何嘗不是大家所希望的呢?

  見面點個頭,微笑問個好,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卻處處透著鄰里之間的幸福和諧。創建和諧小區,從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做起。

  總之,對小區中的點點滴滴上點心,構建和諧小區不成問題!

研究性學習報告3

  一、活動開展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的發展,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棗研究性學習隨之產生。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主題,以個人和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人與環境》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實施

  1.研究動員、確定課題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學生對此比較陌生,所以活動的第一步即向學生介紹研究性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法及其優點、特點、開展的過程,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剛剛進入高一,所學知識較少,知識體系不夠完善,從而選擇學生比較熟悉而又與之息息相關的水作為研究的課題。

  2.制定方案,分組調查

  為了更充分的研究主題,根據我國環境污染的現狀,以及關于環境保護的一些熱點問題,經過師生的共同研究,把研究的課題細化為幾個子課題:一水污染問題;二水的凈化問題;三飲水與健康;四珍惜水資源。班級成員自由組合分別承擔四個子課題。制定子課題的研究方案后,有小組成員查找和收集相關資料,為課題的研究尋求證據。

  3.整理材料,交流信息,論證結果

  小組成員對資料進行歸類整理,篩選有用的材料,從多角度,以多種方式對相關課題進行具體的研究,同時針對有關問題小組之間進行交流研討,以求對其地研究更深入。

  4.評價審核

  (1)各課題小組匯報研究情況,展示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結論。

  (2)撰寫實驗報告,形成有一定學術價值的論文或經驗。

  三.研究內容

  首先進一步研究“人與環境”的基本內涵和外顯行為,再通過新一輪的教育教學實驗,探索中學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地理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的原則和方法。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如下:

  不同的課題組采用不同的方式對本課題進行了系統地闡述

  一、水污染問題

  介紹水污染的涵義、類型,并到馬家溝進行實地考察。拍攝的照片充分體現了馬家溝的污染狀況,并對馬家溝的水質進行測定,同時對解決水污染問題進行了系統地闡述。

  二、珍惜水資源

  從身邊說出,介紹水污染和浪費的現象,提出水危機的問題,漫畫設想未來的銀行存入的'不是錢而是水,呼吁同學們珍惜和愛護水資源,強調透支水就是透支生命。

  三、節約能源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氣預報,似乎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可是你會像關心天氣那樣來關心我們空氣的質量嗎?

  近些年來,在我國一些主要城市實行了空氣質量公報制度,現在,就連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機會了解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狀況。

  四.創建綠色社區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嶄新的二十一世紀,世界性的環保潮流正朝著社區層面深入,各個國家紛紛尋求建立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綠色社區”成為一個新的時尚名詞.環境狀況的嚴峻,呼喚著人們關注環境,參與環保。公民參與環保正成為世界環保的主要特點,它與生態建設、污染治理構成了完整的環境保護體系。

  三.研究方法

  系統學習研究教育教學理論的基礎上,發揮本人探索性教學的特長,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和個人主頁資料,借助地理課堂教學和課外研討活動等形式,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積極探索培養中學生地理素養的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為個案分析法、調查法和觀察法。

  本課題的創新之處在于:

  第一,選題富有挑戰性。培養學生地理素養,是中學地理教育中極具挑戰性的課題,探索其方法,是中學地理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當前中學地理教學領域的一個新穎課題。

  第二,大膽打破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課題研究中,必須以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采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與豐富多彩的課外地理教育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育教學實踐。

  第三,手段先進。利用校園網絡和個人主頁資料,給學生一個充分自主學習空間和積極思維的素材,強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基本的地理素養。

  四.研究成果及其鑒定方式

  研究成果的形式:

  1、論文;

  2、建立相關環境保護網站;

  3、結題報告;

  4、學生課題研究論文集;

  由學校組織專家、教師給予鑒定。

  五.課題研究進度計劃

  1.20xx年9月-20xx年10月:相關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研究,閱讀參考文獻資料,制訂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

  2.20xx年10月:開始第一輪實驗。

  3.20xx年10-12月:教學實驗,完善課題研究方案。

  4.20xx年1月:完成第一輪實驗,提交中期成果:《》(論文)。

  5.20xx年3月-20xx年5月:進行第二輪實驗

  6.20xx年6月:完成結題報告和相關地理環境研究網站建設,出版學生地理環境研究論文集

研究性學習報告4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中提高對問題的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大家知道,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沒有發現就沒有創造。學生的創造發明是從小開始的。由此可見,學校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改變過去只重視結果而忽略過程,只重視分數而忽略了能力等一些不良現象,摒棄那些知識只來源于課堂,來源于教材的'狹隘的認識,激活學生的好奇心與強烈的求知欲,是我們這次研究性學習的一個突出特色。 本次研究性學習,在課題操作方面有以下特點是:

  一、組織學生選擇課題

  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由學生憑借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課題,在學生選擇課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張揚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以發展與提高。

  二、以點帶面,進行研究

  為了更好的進行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在組織教師學習課標,提升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我們以點帶面進行教師個人學習的小匯報,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把個人的研究認識在教師間進行廣泛地交流,拓寬教師的視野,提高自己的認識。

  1、由課本走向校園。

  2、由文字走向文化。

  3、由興趣走向研究。

  三、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銜接

  為了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豐厚的知識營養,我們合理地使用教材,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通過查找、搜集、使學生對課內知識廣為了解,有適當地延伸。這樣做,開發學生的潛能,拓寬學生學習的領域。

  總之,研究性學習是我們在新課程改革中的一次初步探討,過程還很粗糙,但我們會在研究中不斷學習與完善,使研究性學習更趨合理化。

研究性學習報告5

  一、選題背景

  在當代,工、農業生產活動中應用了大量機器。機器的廣泛應用,使摩擦力的影響越來越突出,如何利用有益摩擦及避免有害摩擦是節省能源的重要途徑,而摩擦力又以各種方式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摩擦力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巨大影響引起了我們的興趣,因此我們選擇此課題進行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以日常生活中摩擦力的作用為切入點,運用中學物理所學的有關摩擦力的知識,研究分析摩擦力受何種因素影響,力求得到一些課本所沒有的知識,拓寬知識面,從而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有關力學知識。

  本課題有較強的實踐性,通過組員實驗,研究分析生活實例,能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通過寫論文還能提高我們的文字表達能力,而組員間的配合也是對我們的合作精神和組織協調能力的考驗。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1、驗證滑動摩擦力受正壓力及動摩擦力因素影響,并探索其它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

  2、研究影響靜摩擦力的因素。

  3、定性研究物體在流體中的運動時所受的摩擦力。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獻研究法 從新浪網、課外書籍中采集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2、實驗研究法 通過動手做實驗進行定量研究。

  五、研究計劃

  [一]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此階段為理論分析階段。明確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為接下來的實驗驗證階段確定研究方向。本階段計劃用七周,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確定研究課題

  2、查閱文獻資料

  3、設計研究方案,撰寫開題報告

  (第二階段):此階段為實驗驗證階段。通過一系列實驗,結合組員間的討論定下論文初稿,再通過指導老師的指導,進行補充修改。最后形成正式的研究報告、論文。本階段計劃用十三周時間,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進行實驗研究,取得實驗數據。

  2、整理、總結研究結果。

  3、撰寫論文。

  4、成果展示。

  [二]任務分工

  1、查閱資料:XX

  2、準備開題報告:XX

  3、撰寫論文:XX、XX

  4、成果展示:全體組員

  六、可行性分析

  1、課題本身是一個常見的問題。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多種書籍都曾進行探討,有較充分的資料來源,且涉及的力學知識與中學物理教材緊密相連,使我們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具有現實性和合理性。

  2、可利用每周學校研究性學習時間,周末及寒假進行研究活動,時間充足。

  3、活動所需經費不多,活動工具簡單,都能由組員自行解決。

  4、全體組員對課題有濃厚的興趣以及信心把研究做好。

  七、預期成果:論文

  八、成果表達形式:文字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人類生活、生產中,摩擦力無處不在。摩擦力按其性質可分為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三種。不同性質的摩擦力,影響其大小的因素亦不相同。我們組選擇了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進行研究,并粗略研究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研究至今,已取得一些成果。

  首先對于滑動摩擦力,從課本中知道它與正壓力成正比。我們組員采取控制變量法,通過實驗準確驗證了在動摩擦因數一定時,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這一結論。但因為動摩擦因數較難控制,只粗略驗證了在正壓力一定時,滑動摩擦力與動摩擦力系數成正比這一結論。由此,我們仍可得出f=μN這一公式。

  那么動摩擦因數由什么決定呢?我們知道動摩擦因數反映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反過來說就是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決定了動摩擦因數,而動摩擦力是兩個有不光滑接觸,有相對運動的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動摩擦因數也不是單獨由某一物體表面粗糙程度決定的,而是由兩個有相互作用摩擦力的物體的接觸面粗糙程度決定的。

  假如我們拿一支筆,一段小繩,把繩子纏繞在筆上,我們會發現繩子纏繞的圈數越多越難拉動,如果繩子之間有重疊的話,則更是難以拉動。這中間是否存在其它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呢?我們分析得到:繩子在筆上每繞一圈,繩子與筆之間就多了一圈(無數多個)接觸點,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多了無數處,即有更多的地方產生摩擦力,所有的摩擦力疊加在一起,便使合力增大了。若繩子中有重疊,則不止繩子與筆之間,連繩子與繩子之間也會有相互作用,阻礙對方運動。且這時繩子與筆的壓力除直接與筆接觸的繩子的壓力外,也包括繩子與繩子之間的壓力,這樣摩擦力便急劇增大,以致難拉動繩子。生活中,船靠岸時總是用繩子綁住岸上的樁,也是采用多繞幾圈繩子的辦法來增大摩擦力的。但這里面并不包括除正壓力及動摩擦因數以外的其它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對于靜摩擦力,其產生原因是因為物體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相對運動趨勢產生的原因是有外力作用,因此,產生靜摩擦力的條件不僅包括接觸面不光滑、有正壓力,還需要有外力作用。在不超出最大靜摩擦力的范圍時,外力越大,靜摩擦力越大。一旦超出最大靜摩擦力的范圍,物體便開始運動,靜摩擦力變為滑動摩擦力。那么最大靜摩擦力與什么有關呢?經過實驗可知fmax=μN即最大靜摩擦力與靜摩擦因數和正壓力成正比,其中靜摩擦因數比動摩擦因數稍大,因為當外力等于動摩擦力時,物體受力還是平衡的,要使物體運動,就必須增大外力。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固定的,較少的,但其表現形式卻十分多樣化、復雜化、只有充分了解、控制這些因素,才能充分利用有益摩擦,避免有害摩擦,最大程度地改進生產,改善生活。

研究性學習報告6

  一、活動背景

  近年來,我們明顯的感到,我們身邊有越來越多人的使用互聯網,而在這些人當中相當一部分是我們中學生。那么,網絡的魅力何在,中學生上網的目的是什么?網絡傳遞的信息又裹挾著多少對中學生負面的影響?老師、家長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呢?

  我校初二(2)班學生在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中,從身邊眾多問題中選定“網絡對中學生影響情況的調查”為主題展開活動。學生自己組成小組,自主開展調查,自主組織活動,自己分析信息,自主提出倡議,號召全體學生都做“文明的網絡人”。在學校和家長中引起了較大的反響。

  二、實踐活動的目標

  1、通過調查,了解中學生上網的現狀。

  2、了解教師,家長對中學生上網的看法。

  3、了解網絡對中學生的積極作用和負面影響。

  4、學習查找、搜集、整理資料的方法。

  5、初步學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嘗試寫作調查報告。

  三、實踐方法

  學生分組進行專題調查、訪談、研討、辯論等。

  四、課時安排

  共12課時

  五、教學實踐過程

  整個教學實踐過程分為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啟發與引導,成立專題小組,制定研究計劃

  【課時安排:2課時】

  在這一階段,教師從學校開設的電腦網絡學習課中發生的種種現象談起,并向學生提出了2個問題。 ⑴網絡對中學生積極作用和負面影響有哪些?

  ⑵中學生上網的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問題一經提出,全班學生都紛紛議論,稍后教師以提出建議的口吻說:“現在同學們對這兩個問題也說不太清楚,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做一些調查、分析呢?”學生聽罷,興趣很大,躍躍欲試。

  這些環節的設計,源于教師事先對學生生活背景的分析和利用,要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能力,必須要有一個具體的操作點,尤其是學生生活的現實環境,很值得加以關注并及時利用。

  同學們決定在初二年級選取4個班的學生和部分家長為調查對象,來進行研究。并將調查內容分為四個方面,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自由組合推選組長,形成專題小組。為了使本次調查活動更好的開展,在學生們的強烈要求下,還成立了調查總策劃小組。各小組討論后,分別制定了以下研究流程:

  1、調查活動總策劃小組

  ⑴策劃本次調查的.活動方案

  ⑵督促,協調各小組的活動

  ⑶負責聯系指導教師和指導專家

  ⑷收集,保存活動資料

  ⑸撰寫課題調查報告

  2、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小組

  ⑴編制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問卷【參見附錄一】

  ⑵對中學生上網情況進行問卷調查

  ⑶匯總、分析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問卷

  3、教師、家長對中學生上網態度調查小組

  ⑴編制教師、家長對中學生上網態度調查試題【參見附錄二】

  ⑵對教師、家長進行調查

  ⑶匯總、分析調查結果

  4、網絡對中學生積極作用調查小組

  5、網絡對中學生負面影響調查小組

  這兩個小組分別從不同的方面查找網絡對中學生的影響的事例和其它資料,并在調查活動總策劃小組的協調組織下舉行辯論會。

  第二單元調查與實踐,廣泛收集信息

  【課時安排:4課時】

  1、實踐準備

  在開始設計調查問卷之前,各小組成員普遍感到棘手,這畢竟和她們平時完成的“作業”大不一樣。指導教師首先和她們一起學習了關于課題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搜集了一些可供參考借鑒的調查問卷,加以認真分析研究,然后確定本課題的調查對象和內容。通過指導教師的指導,各小組對于調查問卷的設計已經略知一二,各自很快拿出了一份初稿,然后大家在一起以集體討論的方式完成問卷設計,力求將問卷設計得科學、合理。設計問卷的過程,其意義遠遠超過了一張成功的問卷本身。她們開始感受到課題研究的嚴肅性和操作過程對個人素質的要求,認識到課本之外還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習。

  教師還組織學生思考調查中應預先考慮的各種情況。這些環節即是這方面知識的學習,又能引導學生考慮問題要全面,并能與學科知識掛鉤,主動應用學過的知識。

  2、調查與訪問

  由課題總策劃小組與有關班級班主任聯系,安排調查時間。由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小組對相關班級學生進行調查。

  對教師的調查安排在課間進行,對家長的調查安排在周末進行。

  對調查中遇到的問題如在小組集體研討后無法解決的,可由課題總策劃小組與教師協商后聯系指導教師或指導專家解決。

  第三單元整理、交流信息,研討、成果展示

  【課時安排:4課時】

  1、整理、研討與小結

  調查結束后各小組當即運用已學的各種統計方法對調查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形成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統計表”。各小組對調查統計表的各項數據進行討論、分析,形成小結。。指導老師要求大家工作認真細致,養成嚴謹的治學作風,因為任何的疏忽大意都將造成課題研究質量的下降。

  問卷數據統計之后,各小組對所有數據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并將其分析在初步的分析報告中體現出來。

  2、交流與展示

  ⑴各小組向全班學生匯報各小組的調查結果和初步的分析結論。【參見附錄一】【參見附錄二】 ⑵網絡對中學生積極作用調查小組和負面影響調查組則通過由課題總策劃小組組織的“中學生上網的利與弊”辯論會展示他們的調查結果。【參見附錄三】【參見附錄四】 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以圖表、照片、投影、錄音等多種形式生動活潑地進行匯報。

  第四單元應用與深化

  【課時安排:2課時】

  1、總結綜合活動成果

  每位學生寫出自己的體會,各調查小組在研討的基礎上寫出小組調查報告,總策劃小組寫出總的調查報告。要求調查報告能反映研究過程、資料翔實,符合調查報告的一般格式。

  2、做“文明的網絡人”活動

  根據調查結果,學生們提出了在網絡時代,做個“文明的網絡人”的活動倡議。號召全體學生都要模范遵守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等單位共同發布的《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做一個“文明的網絡人”。【參見附錄五】

  六、體會與思考

  綜合實踐活動,是與學生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活動,它的效應產生于每個單元環節,它對學生的

  影響是全方位的。

  首先,促使學生多思、多疑,更多地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活動促使學生更多地去留意生活中值得探討的問題,學生的思想更加開闊。

  其次,促進學生更認真地學習知識與技能,課堂上學生的知識能實實在在的應用于研究工作,這讓他們感到了知識的重要性。

  第三,產生了切實有效的德育效應。此項教學實踐的課題是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而選定的,直接涉及到學生的生活,因此,學生十分投入,效果好。通過這個課題的研究,學生偷著上網、上網玩游戲的現象大為減少。

  第四,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對自己更有信息。學生的研究報告引起了廣大同學的重視,學生真正感到自己的價值。

研究性學習報告7

  本學期出現了一門新的學科——研究性學習。高二的學姐在給我們介紹的時候說,這是一門“能夠增強女漢子技能”的學科。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系統學習之后,我想學姐要表達的,就應是這門科目的實用性和嚴謹性吧。

  (一)課程總結

  1、新知識

  研究性學習,在我看來,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探究性極強的學科。開學的第一個月,我在老師的指導和教授下,了解到研究性學習的資料、特點和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具體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地認識到研學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它能夠鍛煉我們的邏輯思維以及動手潛力,對文科和理科的學習,個性是理科的學習,有十分大的幫忙,如設計實驗時對方案的方方面面都要思考到,要有十分具體可操作的步驟以及強大的理論支持。同時,這段時間的學習也為之后的課題研究實踐打下了基礎,指導我們在進行研究前要確定課題、制定研究方案等等。

  2、九連環和四巧板

  九連環和四巧板是這學期的課程中最有意思的資料了。九連環和四巧板都是中國的傳統益智游戲,是祖先們的智慧結晶。九連環是小時候就學會的,看到老師帶著一大箱九連環來到教室的時候,覺得很親切。下課了同學們常常花上10分鐘的休息時間來一場速度大比拼。能夠說玩九連環的時候,整個人的思維都務必高度集中,要能提前預想到下一步甚至是整個解鎖的過程,先下哪個環,再裝哪個環,注意力稍不集中有可能就會解錯掉。我更喜歡的是四巧板。我們不僅僅花了一節課親手制作了四巧板,了解了它的組成和構成的過程,而老師給大家嘗試的那些圖案,更是讓我興趣滿滿想要挑戰一下。最后在我和小伙伴們的齊心研究后,我們成功地從“幼兒園”級別拼到了“研究生”級別,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3、我的收獲

  讓我記憶十分深刻的一節課上,我們學習了如何研究的方法,有文獻研究法、網絡調查法、個案研究法等等,原本我以為做研究就是查查資料、做實驗,沒想到能夠各種各樣的方法都能夠進行有效的研究。這為我們小組之后的實際工作帶給了多元化的思路,讓我覺得十分新穎。

  老師曾說,研學是一門和語文數學外語同等重要的學科,把研學課認真學好,對每一門科目都有幫忙。一開始聽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并不相信,但在經歷了自己的小組合作之后,我覺得研學的確在逐漸地改變我思考一些題目的方法方向,而我相信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慢慢收獲研學課給我的幫忙。

  (二)自我評價

  1、我的工作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我們小組因班級學號安排有些特殊,我們5號小組一共只有4位同學。又因為我們的課題是“影響中美兩國人生活習慣的差異的研究”,而有一位同學是日班的,所以大多數工作都又剩下的三位同學商議完成。

  在我們小組中,我參與了課題的討論選取并最終確定了本小組的研究課題,完成了開題報告中“研究進度及時間安排”的初步設計和規劃,組織了本小組同學嘗試各種資源與外國友人進行溝通了解(但最終由于參與的人數太少,學校當時沒有來自美國的交流生,采訪的結果不具普遍性,經小組討論去掉了該資料)以及結題報告的回答老師同學的問題解答部分。

  2、工作比例

  大約占總工作的25%—30%,耗時約5小時

  3、評分

  我給自己打85分。理由:本來小組在設計實驗方案是有許多的雄心壯志,但最終只能采用文獻研究法和個案分析法,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我們進過小組討論做出了許多修改與調整。雖然最后呈現出的東西里并沒有我們失敗的資料,但是這樣一個探索的過程我一向參與其中,也覺得很有好處。我覺得從開題報告的任務下達開始,我和另外兩位組員都態度用心,合作也十分愉快。鑒于我的投入,我給自己85分。

  最后有一點必須要說的,不明白是哪一部分里的。當做自己的感想好了。

  我們組做完結題報告后,我負責回答問題。我本以為老師會提問我們組研究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的過程或者是思考,結果老師的問題是,你們的研究對我們同學們的生活學習有何實際的應用好處。我當時回答的時候并沒有多想只是按照我們當初討論時的思路回答了問題。然而之后我想起來這個問題的時候,覺得其實這是一個十分有好處的問題。研學不像數理化,雖然需要的都是嚴密的邏輯和理科的思維,但是做出一道難題的目的是拿到分數,而開展一個課題的目的卻是運用研究成果更好的更快捷的服務于我們的生活當中去。而這將給我們之后的研學課、甚至是走上社會以后,我們就應如何選取職業、如何有方向地工作,帶給一個明確而有現實好處的目的,那就是,努力讓生活更加完美。

  我們這次研究的.資料是《垃圾資源化》,以下是我們研究題目的具體資料:

  1、垃圾處理的方法

  2、垃圾如何分類、回收

  3、個別垃圾個別處理。

  研究一個課題,首先就應確定研究方向。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從生活入手,配合此刻國際環保的要求,我們選取了這次的主題。與此同時,雖然是第二次研究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制定實驗方案。在制定實驗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身為組長要有掌控潛力,由于我不很得心應手研究便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一拖再拖。所以針對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就應事先制定出一份詳盡的時間表,然后就應嚴格按照時間表來執行。只有在這樣詳細的規劃下,我們才能按時完成任務。

  雖然我們的報告成功完成,但由于浪費了超多的時間,一些詳細的工作沒有完成的很好。

  透過這次研究性學習,我也得到了許多收獲與財富。

  首先便是明白了“規劃”的重要性。世間萬物皆有規律,而計劃就是一個能時刻跟隨規律,調整規律的時間表。只有在嚴格的規劃下,才能完成高質量的課題和項目。

  第二就是明白了“職責”。身為研學的組長,就應將更多的精力投入研究,而不是浪費在個人享樂上,這就是職責的好處。同時還要確立職責意識,只有當一個有職責感的人處于領導地位,這樣他所帶領的小組才能在紛繁混亂的環境中有一片立足之地,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地位和社會影響力

  第三便是“效率”。沒有效率,就如同浪費時間。有的人能在學校便把作業都作完,而有的人第二天背著未完成的作業一齊趕到學校,這就是差距。而這差距就在效率。有了效率,就相當于有了三頭六臂,一個人能夠處理好多事情。而專心就是效率的保證,只有當自己處于一個專心的狀態,會感覺時間像是停滯了一般,“效率”也就“不請自來”了。

  第四,享受“不享受”的東西。每個人都有愛好,但各位同學中極少當成愛好的。當然,我也并不把研究性學習當成一個愛好,因為研學,也是學!但是,如果我們轉變自己的看法,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學習和自己一切不喜歡干的事,就必須會找到一個搞笑的切入點。有了興趣,什么都好說。

  第五,將壓力變為動力。整整一個學期,研學給我帶來最大的感覺,便是那巨大的壓力。當看著周圍的同學們相繼完成了實驗,寫完了報告,我們組的試驗還只停留在紙上,我充滿了壓力與危機感。也正是這樣的危機感,為我加速,促使我按時完成了任務。而有些人,遇到壓力瞬間就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自亂陣腳。我們就應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總有完成的時候。當有了這種壓力的時候,我們的動力和潛能才會被真正地激發出來。

  第六,團隊精神,每一個團隊都就應要有團隊精神。“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而一把筷子卻很結實”——這便是小學時候老師給我們解釋“團隊精神”時所舉的例子。沒錯,之所以大多教育都是以班級為單位,是為了增加我們的團隊精神和潛力。在被劃分成研學小組的同時,這種精神便更加的到了鍛煉。如果是以班級為單位,僧多粥少,不是每個同學都有鍛煉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往往被班級中少數幾個“用心分子”所掌握,鍛煉的機會總是在他們身上。而因為有了研學小組,每個人得到鍛煉的機會近似均等,這就給我們帶給了一個鍛煉團隊精神的平臺。有了團隊精神,當我們在社會上加入某些團體后,我們要有在團隊中協調等潛力,充分發揮出每個人的創造性,同時將潛力最大化,也就是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團隊中,每個人不但潛力能發揮出來,同時還有可能超常發揮。

  第七,聽指揮。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群龍無首的精銳部隊那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如果一個團隊中大部分人不聽從指揮,那么這個團隊也就無異于“群龍無首”。大吵大鬧地反對,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非但不是在幫忙自己,恰恰相反,那是在對自己,對大家不負職責的一種表現!所以,聽從指揮,是十分重要的一項。

  我還想說的還有很多,值得總結的也還有很多。這次研究性學習不但給我帶來了完美的回憶,并且收獲中我還學會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研究性學習報告8

  蘇州,這個帶著2500多年古典歷史的城市,在新的時代潮流中經受著一波又一波的挑戰,是慢慢湮滅還是始終屹立在浪尖上?

  我們并不希望眼見著古城的秀美典雅慢慢消逝,也不愿看著她只是迎合時代潮流,而隨著浮世而喧囂直至磨滅了自身的特色。

  所以,讓古典與現代相融合便是我們最好不過的抉擇。

  千百年來,小街小巷一直是與蘇州古城相生相伴的“血脈”,直到現在,蘇州城區仍有小街小巷一千多條。除少數街巷外,許多曾經粉墻黛瓦、勾勒著姑蘇城古典韻味的“古城血脈”,已經紅顏老去,豐韻難再。余秋雨在《白發蘇州》中所回憶:當時的蘇州十分沉靜,但無數的小巷中,無數的門庭里,藏匿著無數厚實的靈魂。正是這些靈魂,千百年來,以積聚久遠的固執,使蘇州保存了風韻的核心。

  但由于經濟的飛速發展,僅僅只是商業區幾片小小的土地已經無法滿足需要,于是呢,拆遷、改造、重建等一切事件的實質無非是讓有古典韻味的江南烏衣巷變成那一抹血色殘陽。

  倘若不改造呢?多少年風雨過下來的古城已是殘破不堪,無法滿足居民正常的生活所需,再等下去,恐怕也只是座無人城。

  所幸,二00六年,位于蘇州古城區的滄浪區城管局就對道前地區開始了“古巷新韻、幸福社區”的試點整改,沒幾個月,十二條老街巷面貌一新,贏得了市民和海內外游人的眾口叫好。今年該區老街巷整改涉及一百條街巷,其中特色街巷二十條,面積二平方公里、人口一萬多戶。該區借助先期改造的“兩街一河”,用足依水傍街、水陸并行的特色條件,利用散落在中間的控保建筑和名人故居,在解決、改善部分居民生活居住環境的基礎上,重在深化提高,全面融入文化元素,引導老街巷旅游。

  同樣位于蘇州古城區的平江、金閶區的老街巷改造計劃也將陸續出爐,并啟動改造步伐。蘇州平江歷史街區保護項目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涉及這個歷史街區,整治時要求會高一些。專家認為,蘇州平江歷史街區的建筑特征貫穿其間的是一種平民文化,也因此生命力更強,成為蘇州保留至今最完整的歷史街區。要留住蘇州老街巷的真實生活,保留一個獨具風韻及古風的蘇州,也保留下蘇州獨特的城市記憶。

  按照蘇州市十一五規劃,蘇州市將在未來幾年內完成對全部小街巷的改造工作。這便是古典與現代完美融合的例證之一。

  但是,并非所有的古城區的現狀都是這么喜人,也并不是所有的老城區都可以既保有韻味又不失時尚的。譬如在蘇州古城區中心的黃金地段,有一條街巷叫范莊前。這條老街,有著悠久的歷史、美麗的傳說和深厚的人文底蘊,然而現狀卻不容樂觀。日前,政協委員黃裴莉就范莊前老街的歷史文化發掘和周邊環境的保護向大會遞交了提案。

  范莊前的現狀不容樂觀。不但這里的歷史文化遺存沒有被很好地挖掘,而且環境骯臟、凌亂無序并存在很多安全隱患。老街整體路面坑洼不平,每逢雨天不到200米的道路上起碼有100多處積水坑洼,路上很多私自接拉的電線縱橫交錯在空中,街上有個賣雞的攤販常年在此殺雞、脫毛、傾倒雜物。街上有2個廢品收購站常年把收來的廢品擺放在街頭,占據了很大的公用道路面積。此外,街上還有不少流動攤販向行人兜售無證食品,加上許多汽車在這條并不寬闊的路上亂停亂放。這些都讓這條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老街臟亂不堪。

  希望城市規劃部門在深挖這條古街巷的文化底蘊上多做工作,城市建設部門盡快把老城改造的步伐延伸到這條老街。她還建議城管部門加強管理,尤其是對無證攤販、不合理經營點該取締的就要取締。

  真希望這樣老街不要在時光中磨滅了自己的光芒。

  與之相對的,也有個馳名中外的古鎮——木瀆。

  已帶有濃重故蘇韻味的千年木瀆的古鎮韻味又將添上濃重一筆。這個鎮專門規劃了“老字號街區”,計劃在明年春節前后開街。據介紹,建“老字號街區”在我市尚屬首創,已有13家百年老店在前天簽約。

  這13家老字號是雷允上、朱鴻興、稻香村等,它們大多有百年歷史。木瀆鎮在其商業寶地香港街商圈規劃了1。7萬平方米面積,首期將以270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啟動這個特色街區。

  據悉,為了吸引老字號的.集群,讓自己的古鎮韻味更加濃郁,木瀆這次不惜以“免費兩年房租”作代價。對于老字號來說,不固守高成本的大都市黃金地段,而另辟一條探索振興之路,不失為良策。

  實在不免讓人感嘆,木瀆古鎮不僅能在站穩在風起云涌的經濟市場,也能在愈發重要的精神建設里拔得頭籌,木瀆鎮政府能清楚的認識到這么一個措施的重要性并及時進行扶持援助進行。

  這樣讓古典與現代相融合的意識真是讓人看到了蘇州城未來發展的希望,真希望蘇州市政府也能加進步伐,徹底改造好眾多老城區。

  蘇州是一座有著二千五百二十年歷史記載的古城,如今仍屹立在當年的城址上,并保留了“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布局,這在全世界的古城中是罕見的。為了保護好這座古城,使之“傳之后世,永續利用”,希望蘇州市有關部門能讓古典與現代相融合,盡快對一千一百二十五條古城老街巷進行整治,那么,古城十三萬戶、三十九萬居民將直接受益。更多蘇州市市民也將從中受益。

  報告建議:

  1、由經濟實力的城區優先發展,帶動后續老城區改造,以求最終形成全蘇州市改造完美竣工,共同創造和諧社會。

  2、向先進的已完成改造的地區學習,吸取他們的經驗,也避免走一些彎路,盡量減小損失。

  3、市政府大力扶持,對一些經濟較落后區域進行必要的經濟援助,以求盡快完成讓古典與現代相融合的重大目標。

  4、各個部門配合進行,例如城管配合管理,不僅要有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還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

  5、時間限制上,考慮到2008年北京奧運,勢必也將影響到蘇州的客流量,故應加緊腳步完成改造。

  6、牢記宗旨是,讓古典與現代相融合。不僅要原汁原味,也要有創新,又突破,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研究性學習報告9

  課題名稱:研究消除粉筆粉塵的方法

  學生姓名:XXX 班級:高一班

  同組學生姓名:XXXXXX

  指導教師姓名:XX

  報告完成日期: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日

  摘要:粉筆粉塵污染在學校中的污染應當引起重視,其對教師和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如何消除粉筆粉塵污染這個問題應該盡快引起各方面人員的重視。本文闡述研制吸塵黑板擦的原理和工作過程。

  課題的提出:

  背景

  粉筆教具是目前教學的必備工具,用它來傳授知識,是最原始和最傳統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粉筆從其應用到現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對人類的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隨著歷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類對粉筆教具的認識不斷提高,即粉筆給人類教育事業帶來進步和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給從事教育事業的教師及學生帶來巨大的危害。

  通過系統動力模型對教室粉塵的分布及危害作出研究后發現,在講臺3m的直徑空間內,工作環境競與煉鋼爐前工人受粉塵危害的嚴重程度極為相似。

  粉筆從其化學成分構成上來講,主要成份為碳酸鈣(石灰石)和硫酸鈣(石膏),少量的氧化鈣以及其它少量的金屬元素如鐵、鎘等。以粉筆的化學酸堿度來看屬于弱堿性物質,從其物理性質即粉筆在書寫和粉筆擦除過程中其主要化學成分,濃度、分散度、比重、形態、硬度、溶解度等來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長時間飄浮在空氣中,嚴重污染室內空氣,危害師生的身心健康,危害具有現代特征的現代教具如幻燈機、投影機、電腦以及實驗室等重要設備,影響這些設備的性能,使用質量和壽命。同時由于大量使用必然需要開采大量的石灰石、礦和石膏礦,這樣會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的破壞。

  粉塵對師生呼吸系統包括肺、上呼吸道的危害以及對其它器官和組織的危害包括對眼睛、皮膚、耳朵的危害,還容易誘發其它器官的疾病,如對肝、腎、骨、腎臟等組織損害明顯。

  粉筆粉塵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很多有害病菌都能吸附在微細粉塵上而被帶入學生肺部,從而促成急性和慢性炎癥的發生,從而引起學生群體集體感染呼吸道和其它流行病。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室內和細菌總數等衛生指標逐漸惡化,會與微細粉筆粉塵相互作用,加劇粉筆粉塵對師生健康的危害。

  目的

  我們之所以研究消除粉筆粉塵的方法,目的是可以減輕粉筆粉塵對教師、學生以及其他人的危害,使大家生活在一個健康的環境里。

  課題研究的內容:

  研究方法

  粉筆粉塵主要是在用黑板擦消除粉筆字的過程中產生,我們主要在粉筆的生產工藝和黑板擦上著手研究消除粉筆粉塵的方法。

  研究生產無塵粉筆

  (1)目前:市面上原始粉筆

  (2)改進:原始粉筆的改進型為無塵粉筆,是在原始粉筆中加入油脂或聚醇類物質作粘合劑,再加入比重較大的原料。

  (3)好處:使粉筆的比重和體積都增大,不易飛散粉塵。

  (4)弊端:在實際應用中并不明顯,成本較大,難以推廣。

  研制吸塵黑板擦

  (1)目前:普通布制黑板擦

  (2)改進:制作出吸收粉筆粉塵的設備,由一條導管連接著黑板擦和一個小型圓形箱體。

  (3)好處:其功能類似于吸塵器,在擦黑板的同時機器啟動,使飛散的粉塵大部分不向外擴張,將粉塵吸進容器內,易于收集粉塵。

  (4)弊端:剛接觸的人使用時感覺不太靈活方便。

  我們針對教室講臺前地方狹窄,老師、學生來往頻繁和學生活潑好動等的特點,認為研制一種使用靈活、方便,又能消除粉筆粉塵功能的黑板擦,即在現有傳統黑板擦的基礎上做一定改進,加入吸塵的功能,解決粉塵向外飛揚的問題。我們著手于研究制作吸塵黑板擦來解決粉塵污染的問題。

  對課題研究進行的理論、數據等方面的分析

  制作吸塵粉筆擦

  吸塵粉筆擦的制作是由大家共同參與討論及挑選材料完成的。吸塵粉筆擦是在注塑殼體的內側,與殼體兩邊平行鑄有兩棱骨、四塊限位擋板,殼體上端面開有通孔,注塑的板擦固定架的螺桿上端車有螺紋,板擦體鑲嵌在固定架下端面凹槽內,固定架位于限位擋板中間,螺桿穿過殼體的通孔與鑲有彈簧的上壓蓋以螺紋連接,毛刷安裝在棱骨的凹槽內,收塵片安裝在殼體無棱骨對應的一邊上。防止了塵土的飛揚,把粉塵收集到一起。

  吸塵粉筆擦由于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在學校中能夠廣泛推廣。使用吸塵粉筆擦能夠有效減少空氣中的粉筆粉塵,凈化教室內空氣,有效率達到80%以上。

  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就 吸塵黑板擦 課題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幾個問題請教蔡老師,并通過與老師討論得到以下解答:

  黑板擦的原理。 答:現在市場上已研制出這種黑板擦,但還未能投入使用。原理大致如下:在黑板擦內部裝有一小吸塵器,使用時吸塵器將粉筆灰吸入,并存入內部專門收集粉筆灰的容器中,但要定期清理容器。

  粉筆灰為什么會掉落,為什么有一部分會飛到空氣中? 答:因為擦黑板過程中會產生風,而粉筆灰很輕,因此可以考慮在粉筆灰中加入一些密度較大的物質,使粉筆灰往下落,減少飄散到空氣中。

  吸塵器原理。 答:使吸塵器內部空氣流速加快,內部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大氣壓將粉筆灰壓入吸塵器內。

  摩擦生熱會不會影響吸引? 答:一般情況下不會或影響不大。

  粉筆灰會不會被磁化? 答:因為不是鐵鈷鎳等磁性物質,粉筆灰內部像小磁針一樣的東西不容易整齊排列,固不會被磁化。因此從電磁吸引方面考慮意義不大。

  課題研究的最終結論及其他成果

  基本設想:

  ①了解基于粉塵污染日益嚴重,粉塵污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們進行粉筆灰擴散與粉塵污染的研究有關研究,并對粉塵污染的危害和治理討論.

  ②粉塵污染; 粉筆灰擴

  ③散粉塵來源;環境保護

  ④分析如何防御粉筆灰的危害

  ⑤ 現在有許多有關產品大量涌出但價格很貴有少許缺陷我們想在這方面有些突破

  活動步驟 階段 主要任務 階段目標

  總體構思 新型黑板擦的設計

  設計圖紙、采購原料 設計圖紙、準備實驗制作材料

  設計報告

  作品展示與推廣 成果展示及推廣應用

  組員分配

  于蕊 賈瀾:采訪專家 采購原料 實驗制作 總結結論

  高晨 曹文欣:設計報告 PPT制作 匯報成果

  結論:吸塵粉筆擦有良好的使用前景,應該盡快推廣生產使用。

  這次的課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這個小集體中感受到了每一個人的友情,配合的十分默契。這是我第一次自主行動的事,但其收獲卻很大。讓我覺得同學之間的團結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次研究課題當中,我們常遇到一些麻煩的事.這些問題讓我不知從那里入手,還有寫道理我們根本聽都沒有聽過.在困難面前我曾想放棄,但在同伴的鼓勵下,我堅持下來了,順利的完成這個課題。謝謝大家的配合與支持! 曹文欣

  通過了這次研究性學習,我與大家的友誼更加深厚了,我們互相團結,共同討論,很融洽。這次的課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粉筆灰對人體的危害,如何防治粉筆灰對人類的危害,團隊的集體精神。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好事情等等。 高晨

  我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完成這次研究性學習,離不開大家的支持,謝謝同學們,謝謝我們的指導老師,蔡老師! 賈瀾

  我懂得了堅持不懈,團結一致就能做好一件事情,這次研究性學習給我的啟發很大,我將以團結友愛,堅持不懈的精神做好以后的每一件事情!

研究性學習報告10

  撰寫開題報告是課題研究的必要條件,為研究者提供了明確的、可操作的程序,是課題研究的“藍圖”。實際上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為什么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么?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之后覺得還存在問題,則可以馬上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從而避免“大題小做”或“小題大做”。因此,開題報告的質量高低將直接影響課題研究能否順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一、開題報告的內容開題報告的內容包括:我們為什么會想到要研究這個課題?誰是我們研究的特定對象?通過研究,我們試圖實現什么?我們想弄明白的問題是什么?我們決定通過什么方法來驗證我們的假設,為什么要用這個方法?具體的時間安排和實施步驟,尤其是一開始準備實施的步驟。我們需要哪些工具和資料?如何得到這些工具和資料?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合作?你的研究會帶來什么成果研究報告、實物、還是其他?導師的建議和鑒定等,其中實施計劃是開題報告的主要部份。研究背景即提出問題,闡述為什么要研究該課題的原因。目的意義是指通過該課題研究將解決什么問題(或得到什么結論),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有什么意義。有時將研究背景和目的意義合二為一。成員分工應是指課題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所擔負的職責。實施計劃是開題報告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時間安排等。實施計劃要詳細寫出每個階段的時間安排、地點、任務和目標、由誰負責。若外出調查,要列出調查者、調查對象、訪問的專家、調查內容、交通工具、調查工具等。如果是實驗研究,要寫出實驗內容、實驗地點、圖書資料、器材。實施計劃越具體,越容易操作。可行性論證是指課題研究所需的條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資料(如上網和設計問卷等比較基礎的方法)、實驗器材、研究經費、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及教師的指導能力。另外,還應提出該課題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學校和老師幫助等等。預期成果一般是論文或調查(實驗)報告等形式,成果表達方式是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和多媒體形式來表現。

  二、開題報告的格式一般用表格形式呈現,也可用其它方式表達(詳見附件:研究性學習課題“貧困山區“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狀況調查與分析”的開題報告)。

  三、撰寫開題報告的注意事項撰寫開題報告一要注意可行性,二要注意科學性,三要注意過程性。開題報告要詳細、明了,研究方法和步驟要具備可操作性。實施計劃要寫得具體、翔實,各研究階段時間安排要合理、充裕,課內時間一般用于選題、搜集資料、交流展示,而調查、實驗、材料處理、論文撰寫盡量安排在課外;若是實驗研究要考慮重復實驗,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擾。研究方法的選擇要根據課題內容、學生認知水平及教師的指導能力來確定。資料搜集和實驗盡量在校內完成。開題報告要體現出立意新穎、結構嚴謹、行文流暢等特點。提出問題和目的意義要與預期結果相吻合;方案中各部分切忌張冠李戴;獲得的信息資料和提出的觀點要客觀真實,經得起推敲。整個研究過程必須在開題報告中體現出來,如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選題→開題→資料搜集→實施→結題→交流展示→研究后反思)和預期結果等等。參考文獻[1]蔣志萍等?中學生研究性學習指導[m]?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xx、[2]楊章宏?教育科研過程[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xx、[3]周平儒?研究性學習文檔的撰寫[j]?中國創新教育研究,20xx(2)。

  附件:<貧困山區“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狀況調查與分析>課題

  開題報告課題題目:

  指導教師:

  課題組長:成員:班級:

  簡要背景說明:為了更好地反映全國貧困山區“空巢”家庭子女的情況,我們特意以國家級貧困縣的平昌縣為樣本進行調查分析,并以此粗略地評估整個貧困山區“空巢”家庭子女的生存教育狀況。平昌縣地處大巴山西南麓,是擁有 92萬人口的貧困大縣,全縣近半數勞動力常年外出務工,許多外出務工者都將子女留在了家中,中小學就成了“空巢”家庭子女聚集的“大本營”。這些情況使我們在為“空巢”家庭子女的學習、生活擔心的同時,便決定對此進行調查分析,得出結論,愿為平昌縣乃至全國貧困山區的“空巢”家庭子女的教育、成長獻計獻策。

  課題的`目的意義:目前,由于我國經濟的發展程度不一,造成了貧困山區的富余勞動力大量外流。這種現象必然會造成一系列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中又以對“空巢”家庭子女生存和教育的影響最為突出。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了勞動力流失,形成了大量的“空巢”家庭,我們形象地稱這一特殊群體為“空巢”家庭。為了搞清楚這一特殊弱勢群體的生存教育狀況,我們特進行了這次調查。

  主導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相關課程:語文、政治、數學活動計劃:

  任務分工:設計印制問卷調查表:韓簫、劉洋、張榮道;實地調查:韓簫、劉洋、張榮道;訪問專家:韓簫、劉洋、張榮道;結題報告執筆:韓簫;資料整理:劉洋、張榮道。

  活動步驟:分三個階段實施前期準備:形成研究方案,查找資料,做好知識準備;調查研究:實地調查采訪,獲得實事材料;匯總成果: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實事材料,形成結題報告,完成個人總結,寫出心得體會。

  計劃訪問的專家:江口鎮、西興鎮、斯灘鄉地教育工作者和鄉村干部。

  活動所需的條件:圖書資料:<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教育導報>等資料。

  預期的成果:通過對“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狀況調查、分析、訪問,寫出質量較高的結題報告,采用心得體會的形式,總結已學會并掌握常見的研究方法。

  一、課題基本情況

  二、課題研究的背景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四、課題概念的說明與界定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與途徑

  七、課題研究步驟及內容

  八、經費計劃與使用管理

  九、主要參考文獻

研究性學習報告11

  托·布·里德說:“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習慣抵得上一磅智慧。”古今中外,也許沒有人不知道習慣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新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對學生提出了要求:“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為此,我于20xx年5月開始進行關于《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本課題研究的各項工作均能按照課題實施計劃有序推進,自從立項以來,我做了較為廣泛和深入的探索。

  一、針對課題,分析原因確定方法。

  我校雖地處縣城,但仍屬于農村學校,而且大多是留守孩子。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本身生活的環境也截然不同,許多家庭在教育問題上存在不少誤區如父母不愛學習,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形不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指導學生的良好習慣也就只能在學校里,作為教育人的教師就必須擔負督促教育培養這一重責。

  二、本階段實驗做法,取得的成果。

  《一、》預習和復習方面的習慣

  通過對本校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60%的學生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而70%以上的學生學完新課想不到復習,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更沒有隨手記筆記的習慣。學生在剛進入初中時,老師布置任務讓預習下節課內容,很多學生只是把課文讀完一遍就完事了,在他們的認識中,他們覺得預習就是看一遍課文。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教他們預習的方法,不光是看課文,首先解決生字詞和文學常識,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一篇課文不再是把重點放到識記字詞和文學常識上,但是不能說明這些不重要了,相反,基礎知識在初中階段所占比重還是非常大的,但是需要學生在預習時就能掌握。其次,了解寫作背景,尤其具有時代特色的文章必須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最后,建構文章的框架,這樣可以一目了然。由于一些學生沒有預習的習慣,或者根本不會預習,所以前期我會經常提醒他們,通過這一階段的慢慢培養,大多數學生已經能自主去學習一篇文章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復習的重要性,“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篇課文學完了,需要他們把老師講授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這就需要課下及時復習鞏固,初中階段語文課文是比較淺顯易懂的,學生在課前預習時都能讀明白,那么,我們為什么還要講解這篇課文?有句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課文,主要是在教學生怎樣去理解分析一篇文章,教給學生做閱讀理解的方法,所以學生在課下復習的內容主要是鞏固閱讀理解的做題方法,對待不同體裁的文章怎樣去分析。

  《二、》聽課習慣的.培養

  在接手現在的班級后,上課時有一些重點內容,需要學生隨手記下來的,我會加重讀音,而且會重復兩遍,但是,我發現學生仍是聚精會神的看著我,或者看著黑板,或者看著書本,他們不明白我重復的原因,我頓時了解了:原來他們還不會聽課!于是,我只好放下所講的內容,先給他們上一堂學法指導課。我告訴他們,如果某個句子我加重了讀音,并且重復兩遍及以上就是提醒你們該記下來,而且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都要養成隨手記筆記的習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堂內容那么多,就算當時記住了,可能一會就忘了。另外,聽的時候自己也要思考,我們現在反對“填鴨式”教學,提倡自主、探究性學習,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生對老師所講的內容要多問個為什么,否則一股腦的接受了,也不會靈活運用。

  《三》閱讀習慣的培養

  農村的學生極少能有在小學時就養成讀書的習慣的,但是他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不過直接經驗需要和間接經驗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它的效力,初中生總是會拿沒有時間閱讀作借口,于是,久而久之除了課本上的幾篇課文,有的學生甚至沒再讀過其他的文章,更有甚者連名著中的人物都搞不清楚。我在學習課文時遇到相關的名著總是會給他們拓展,然后,周末會布置他們看幾篇文章,遇到暑假或寒假會讓他們閱讀一部到兩部中長篇名著。另外,我還發現一個現象,我們在學習一篇課文時,如果涉及到歷史知識,學生竟也不知,所以,我經常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戰爭題材的電影、電視劇。

  學生不喜歡閱讀,歸根結底是沒有培養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語文是博大精深的,它涵蓋了各個學科、各個領域。學生可以先閱讀自己較感興趣的文章,慢慢培養自己的耐心,對文章的閱讀也要由短到長。閱讀時,最好能養成隨手摘記的習慣,對于自己喜歡的作品或優美的語句要隨時記下來,有利于寫作的提高;讀完一部作品,最好能寫一篇讀后感,一方面可以強化自己的記憶,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寫作水平。

  《四、》書寫的習慣

  書寫在語文的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多數的學生能夠書寫工整,尤其女生能夠認真書寫,有少數男生書寫比較潦草,首先要求他們端正態度,認認真真的書寫。練字,其實也是在練自己的心性,其實,不必用專門的時間,專門的紙張去練字,只要平時書寫時都認真去寫就行,無論是平時的作業,還是上交的作業、試題等都認真對待,相信書寫一定能有所提高。

  三、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努力,大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方面已有進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1)學生往往開始的時候信心百倍,熱情高漲,但經過一段時間,他們身上天生的惰性就會表現出來。解決思路:在好習慣的形成過程中,教師的監督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督促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采用教師不定期抽查、同學之間互查、學習小組長代老師檢查等。經過如此經常性的訓練,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就會形成。

  (2)在良好的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反復。

  解決思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對技能的形成會產生遺忘。今后,學生好習慣形成后的鞏固是一項重要環節,需要“反復抓”“抓反復

  四 今后努力方向

  通過這一階段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已經逐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了學習,但是一些不良習慣還是根深蒂固,比如閱讀的習慣、書寫的習慣等。語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學科,要想學好語文這一學科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也沒有什么捷徑可以走,中學生要想學好語文,與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密不可分,所以還是任重而道遠,我們也將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繼續貫徹落實好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都能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都能得到顯著提高。

研究性學習報告12

  隨著現代都市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新的污染——光污染,它已成為現在都市的環境公害,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而這種光污染是由反光、反熱的建筑材料造成的,如一些大廈的玻璃幕墻。在下午約2~4時折射的太陽光正好對著公路,司機們的視線受到干擾,存在安全隱患。在深圳也存在此種問題,特別是繁華地段的高層反光反熱的玻璃幕墻,因此,本小組在深圳市的蔡屋圍等繁華地段進行調查研究,開展了“光污染”的課題研究。 課題目的:

  1。認識和了解光污染的有關知識。

  2。調查城市光污染,并提出有關建議。

  3。學會團結合作,學會對知識的探討與研究?

  課題研究過程與方法:

  1。查找資料:上網查找,翻閱書報。收集資料。

  (1)光污染分為人造光與自然光,這些光照對人體有害處。

  (2)人對光的色彩有何反應。

  (3)光污染對各種人群的危害。

  2。實地調查

  (1)對行人、司機的采訪。

  (2)采用拍照,進行實情記錄。

  3。總結整理

  (1)整理資料,分析內容。

  (2)制作網頁。

  研究結果和分析:

  1。光污染及其危害

  根據環境科學的解釋,光污染是指過量的光輻射,紫外線輻射和紅外線輻射對人體健康,人類生活和工作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現象。

  (1)眩光

  造成光污染的光輻射中常見的是眩光。眩光是指在視野內有光亮度范圍不適宜,在空間或時間上存在著極端的光亮度對比,以致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見度的視覺現象,玻璃幕墻的光污染就是由于其反射太陽光、燈光等光線過強造成眩光。眩光使人的視力下降并迅速疲勞,日常生活中的眩光污染有很多,如夜間迎面而來的汽車前燈的眩光會使受到光刺激的司機和行人控制力降低,很容易發生危險等。

  (2)自然光

  自然光主要來源太陽輻射。太陽光主要有紫外線、紅外線、可見光等。而光污染是指過量的光的輻射,紫外光的輻射,能對人體健康、人類生活和工作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如:受日光中的紫外線過度的照射,便會引起日光性皮膚炎,會使人身體暴露部位紅腫,嚴重者起水皰,患部有灼熱,刺癢或疼痛感;病情嚴重時,可伴隨身體不適、發燒、惡心及心跳加速,長期日曬過量會造成慢性損害,長期照射陽光,紫外線能誘發皮膚癌。但適量的陽光照射是必要的。

  (3)反射太陽光

  反射太陽光,這種光污染是城市中最為嚴重的。例如,我市的建筑,雖然以玻璃幕墻為主,是很美觀,但在美麗的背后卻潛藏著殺機,它給周圍的人帶來了很多危險,如:使正常細胞衰亡,出現血壓升高,心急燥熱等不良癥狀,還可以使人的視力下降尤其是眩光。

  (4)人造光

  人造光就是指我們日常使用的電燈,舞廳用的彩燈等。在舞廳里,我們看到的燈光五光十色,美麗萬分,可你對它的危害又認識多少呢?各式各樣的彩燈是光污染的來源之一。彩燈雖然能夠強烈的刺激感官,同時刺激也能病發細胞,使人的眼睛不適,影響人的中樞神經,令人產生頭暈目眩,站立不穩的感覺,長期處于這種燈光下會引起頭痛,失明,食欲不振。此外經科學研究表明,彩光能給人產生心理壓力,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 ?

  (5)彩光心理壓力指數

  燈光顏色 白光 黃光 綠光 藍光 紫光 紅光 黑光

  壓力指數 100 113 133 152 155 158 187

  (6)光污染如何導致近視

  作為學生的我們受到光污染的危害就更嚴重了,現代學生的近視眼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中必不可少原因是光污染。學生所用的臺燈,光質分為紅外光、紫外光。紅外光易被水分吸收,而人的眼球80%左右是水分,長期吸收紅外光會使眼組織變異;紫外光有穿透力,殺傷力強,長期受紫外光輻射,眼細胞受到傷害。臺燈的光污染會對眼睛造成疲勞,損傷,從而使視力下降。

  2。光污染的防治與建議

  (1)在光污染比較嚴重的地區,可以多植樹,樹木可以減少光污染的強度,從而減少光污染對人體的影響和危害。

  (2)在交通繁忙地區的建筑物應少用或不用反光、反熱的`建筑材料,最好使用不反光、不反熱的建筑材料。

  (3)住宅區不用反光、反熱性強的建筑材料,因為它會直接危害到人們的健康,生活習慣。

  (4)若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做外墻,應有自動轉向反光系統。如:兩棟樓隔著一定的距離而對立,若太陽光從對面大樓方向射過來,那么這棟大樓的反光外墻通過自動反光系統調節一定的角度,射向另一棟大樓再經過自動反光系統,把光反射到天空去,這種設想的可行性是可以的,但依現在的科技水平要完成這一系統是不可能的,它需要高新的科技與高能量的消耗,因此這種想法只有在未來實現了。

  (5)現代社會提倡使用新能源,而太陽能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可以利用太陽的高熱能來發電,在某些高原地區長年受到太陽的照射,我們就在那里安裝了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儀器,同樣我們也可以在高樓大廈上安裝此種儀器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一是能使世界上的二氧化碳污染大量減少,因為我們利用太陽能發電,可以減少對植被的砍伐,也可以減少燃煤的數量。二是能為此大廈減少電費,甚至可以倒賣電給發電公司,同時,能給在此大廈工作的人們帶來合適的室內溫度,夏不熱,冬不冷。

  (6)對已經產生光污染的玻璃幕墻,專家建議可采取其他補救方法,如用新型的亞光外墻建筑材料置換或對受光污染影響的地方增加隔光措施等。

  (7)目前我國尚未對光污染立法。隨著社會的發展,市政府應制定有關光污染的法律。如,如何使用反光、反熱的建筑材料,與對它的使用加以限制;對光污染嚴重的地區要如何改善等。配合我國現階段,制定有效的法律來改善現代化都市和國際性大都市的光污染情況,這樣才能保證這里的人們的健康。

  參考文獻

  1。《研究性學習方法指導》《廣東省教育初版社》20xx年。

  2。“不可忽視的光污染”《深圳法制報》20xx年10月10日

研究性學習報告13

  結題報告是課題研究的“收官”階段,旨在反映課題研究過程和結果的書面材料。通過結題報告在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培養自己歸納、總結、概括、推理和論述能力,學會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總結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結題報告的要素:結題報告主要是介紹自己的研究過程和結果。報告將以下幾個問題介紹清楚:

  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題目)。

  是誰做的(課題組成員--課題負責人、組員是誰?)。

  為什么要做(課題的目的、意義、來源及背景)。

  怎樣做的(課題研究的過程)。

  做得怎樣(課題研究的結果)。

  討論或體會(有哪些尚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和同行探討;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

  參考文獻(要注明參考文章的作者、名稱;如果是網上查尋的,還應注明網址)。

  結題報告的一般格式: 一般由標題、摘要、研究背景、正文、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

  (一)標題

  標題是課題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在整篇論文中起“畫龍點睛”作用。標題名稱要注意以下幾點:⑴引人注目。題目要新穎,醒目得體,能準確表達研究內容,恰如其分地反映課題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切忌“體會” 、“淺談” 、“管見”之類用語,否則顯得膚淺、俗氣。⑵簡練明了。標題字數要少,直奔主題,使人一目了然。若標題偏長,可增設副標題。⑶便于分類。標題要表明研究的主要變量,能看出研究內容的學科范圍和課題類型。

  (二)摘要

  摘要是課題研究的內容提要和研究成果的簡短總結,能直接說明研究的問題、方法、過程和主要結論。使讀者看了摘要后能了解結題報告的概況,以決定是否值得閱讀全文。摘要撰寫要短小精悍、準確完整、嚴謹流暢,一般不要越過300字。

  (三)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又稱提出問題、前言、引言,這是研究報告的開頭部分 ,其重點是提出研究問題和研究假說。引言的邏輯結構為:闡述問題的前后聯系→提出研究問題→形成研究假說。其主要內容:⑴介紹研究背景和目的,闡述前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解決的問題及研究進展。⑵簡介本課題的研究方法。⑶概述本課題研究成果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四)正文

  正文是研究者表達研究成果和研究過程的主體部分,在研究報告中占絕大部分篇幅。要求詳細闡述本課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過程,說明產生結果的條件及相關因素,對一些不容易了解的地方要給予明確的解釋。正文主要包括方法、結果和討論三部分。

  (1)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報告的主體部分之一,其主要內容包括:①對課題出現的主要概念的定義與闡述。②研究對象的條件、數量、取樣方式及研究的時間安排。③各變量間的關系分析。④研究的操作設計與研究成效的比較方式。這部分內容與前面我們的一個專題如何選擇研究方法相關的。

  (2)結果

  結果是總結課題研究的數據和有關的統計分析或調查結論,這是研究報告的另一個主體部分。其主要內容包括:①列舉以原始資料為整理所得的統計圖表等數量資料和經過歸納的定性資料。②用邏輯學和統計學等技術手段得出結果或結論。③簡要說明結果或結論與研究假說的聯系。在撰寫這部分內容時要注意三點:一是選取數據和現象描述要實事求是。數據或取樣要準確、具有代表性,事實材料要有典型性,決不能按主觀意愿任意舍取數據或更改素材,更不能造假。二是圖表要少而精,簡捷明了。借助圖表可以明確、簡捷、形象地表示出主要結果,故圖表要精心設計、使人一目了然,但不宜過多,一般不要超過3--4個。三是結果或結論要科學嚴謹。分析問題要遵循認識論規律,所得結論要經得起推敲和驗證。寫結論時措辭要嚴謹,邏輯要嚴密,內容要具體,不能使用“也許” 、“可能” 、“大概” 、“前茅” 等模棱兩可的用語,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國內領先” 等。

  (3)討論

  討論是研究者對研究結果的主觀認識與分析,其作用在于從理論上加深對研究結果的.認識,并對研究結果不完善之處作補充說明,對研究本身的局限性進行探討,并指出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科研結題報告 ·德育結題報告 ·課題結題報告 ·怎樣寫結題報告

  (五)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列于研究報告的末尾,應注明報告中直接引用或提到的文獻資料來源。這不僅反映了作者科學求實的態度,而且是對他人勞動的尊重,同時也是一種文獻資料的積累方式,今后要使用同樣資料時,參考文獻目錄無疑是查找的索引。參考文獻一般引用正規期刊雜志和正式出版物,未經出版的資料、網上資料和報紙不宜引用。資料引用應列出文獻的名稱、作者、刊物(或出版社)名稱及頁碼、發表(或出版)時間等。參考文獻目錄排序有3種方式:⑴按研究報告所提到或引用的順序。⑵按文獻發表(或出版)的時間順序。⑶按姓氏筆劃排序。

  撰寫結題報告的注意事項: 撰寫結題報告(即科學論文)是一項嚴肅、慎重的工作,必須要認真對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還應注意下列問題。

  1.論文撰寫要注意科學性、真實性和新穎性

  科學性是指題目與結論的合理程度,要做到書寫規范、文理通順、敘述明確、層次分明、邏輯嚴謹。真實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論文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記錄(應由學生本人填寫),并附有必要的實驗數據、圖表、照片、標本等。不能憑自己的主觀意愿,任意修改數據或素材,為自己的觀點報務。研究性學習論文切忌“成人化”,老師給予必要的指導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皰。新穎性即獨創性,論文中結果與有關數據是通過實驗或調查獲得,是他人所沒有的。以往的學生論文存在“假大空”現象,關鍵是沒有實驗數據及其它原始材料,或從報刊雜志上抄襲。因此,我們必須從源頭抓起,在研究過程中必須重視原始材料的積累。研究的成功經驗要在實踐中通過檢驗并加以推廣,若發現問題可以進行下一輪的探究活動,進行滾動式研究。

  2.要善于運用和圖表來說明問題

  研究結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較繁瑣,有時還不容易表達清楚。若在文中恰當運用圖表,可以簡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結果。圖表可以對研究過程中一些零亂的原始數據進行初步加工整理,從而直觀地反映數據的某些規律和特征,顯示事物發展規律、變化趨勢及分布狀況。常用表格有分類表、頻數頻率分布表、累積頻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進行顯著性檢驗,如卡方檢驗。有時為了更直觀地表達研究結果,可以用統計圖像,如條形圖、圓形圖、線狀圖等。在論文中若運用量表和常模,必須標出名稱,并簡述使用方法[1]。

  3.論文的篇幅要適宜

  要做到行文流暢,不說空話、大話,對于一些謙虛和自夸之詞、一般公式及推導、一般常規的實驗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說明的問題,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圖像表達的,就不必列表格。總之,要做到刪繁就簡,字無廢言。

研究性學習報告14

  一、研究背景

  1、高中語文學科之現狀與困境

  進入新世紀,我們語文教學的現狀就普遍而言,仍然是沒有大的改觀。僅以我們學校及接觸的周邊學校為例——新安中學地處深圳市南頭關外,是深圳市寶安區教育局直屬學校。就生源水平而言,屬區內二類學校。經過深入調查了解,學生的閱讀潛力和寫作水平,多處于中等甚至中下水平。如閱讀量少,閱讀面窄;思維缺乏深度和廣度;寫作資料空洞、幼稚,字里行間充斥的或“風花雪月”般的柔弱無物,或“新新人類”樣的無病呻吟……此種現象,在我們這類學校以至往下的三、四類學校比比皆是,往上的一類的學校也絕不少見。筆者曾多次參與過各種級別的語文統考改卷工作,作為一個有二十年教齡的一線教師,看到學生“閱讀理解”答卷,答案似是而非、不得要領;作文表達資料膚淺、空洞無物,內心極為焦慮。一句話,閱讀和表達缺少甚至沒有“文化含金量”,著名教育家于漪比之為“缺鈣”乃至“失語”。

  2、語文“新課程”教育理念之要求

  本次語文課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讓學生在已習慣了的理解性學習之外,學會探究性學習。《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其“基本理念”第二條“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潛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就明確提出:“高中學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維漸趨成熟,已具有必須的閱讀表達潛力和知識積累,發展他們的探究潛力應成為高中語文課程的重要任務。應在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決定潛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用心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

  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形勢的迅猛發展

  李克東教授指出: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我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潛力的創造性工具。“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學習和交流打破了過去的時空界限,為人類潛力的提高和發揮作用帶來了新的空間。”(江澤民在“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潛力建設高峰會議”上的講話)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同時強調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是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著密切聯系和繼承性,又具有必須相對獨立性特點的新型教學類型,對它的研究與實施將對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具有重要好處。

  二、理論依據

  1、依據建構主義的認知發展的理論

  專題研究性學習的理論構架是建構主義。建構主義源自關于兒童認知發展的理論,利用建構主義能夠比較好地說明人類學習過程的認知規律,即能較好地說明學習如何發生、好處如何建構、概念如何構成,以及理想的學習環境應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建構主義理論體系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是認知結構。當代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認為:

  所謂“認知結構”是指學科知識的實質性資料在學習者頭腦中的組織。它是由有組織的、穩定的概念組成。認知結構的構成遵循“不斷分化”和“綜合貫通”的原則,使其構成一個按層次高低和縱橫聯系組織起來的“金字塔”式的結構。處于結構頂端的是最抽象和概括性最強的知識或概念,下面是逐級向下分化的從屬概念、命題或具體信息。(張奇,《學習理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185頁)

  專題研究性學習就是要幫忙學生建構個人的認知結構。這是整個閱讀和表達過程的最終目標。所要建構的好處是指: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學習過程中幫忙學生建構好處就是要幫忙學生對當前學習資料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它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到達較深刻的理解。這種理解在大腦中的長期存儲形式就是關于當前所學資料的認知結構。學習的質量是學習者建構好處潛力的函數,而不是學習者重現教師思維過程潛力的函數。換句話說,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于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好處的潛力,而不取決于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資料的潛力。專題研究性學習就是期望能集中給學生語文素養所務必的資料,以構成穩定的認知結構。

  2、依據教育心理學中的同化理論

  要想有效的獲得就務必加大刺激,單篇課文的力度顯得蒼白,只有把同話題或同主題的文章,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示,才會觸發學生個體經驗、發散學生思維潛力、擴大言語表述的可能。并有效地構成言語潛力。這種類屬似的學習是教育心理學中同化論的一個理論。所謂類屬,是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概念與所學概念之間的關系。同化論認為,如果二者是上位與下位、下位與上位等關系,那么所學的概念就容易被同化,那么學習者對所學概念的記憶與持續也容易完成。類屬學習是借助于有待學習的概念與學習者自身已有概念之間所存在的關系來完成的一種學習。

  人類的認識總是依循著從“個”到“類”的過程。那里的“個”,是具體的事物,具有具象性;而“類”是具有相同屬性的具體事物的概括,具有抽象性。這種不同水平的“個”與“類”,不僅僅證明人的'認知的發展,而且預示著教育空間所在。這就是說,學校教育作為新生一代第二次歸屬的中介,應當在促使其認知的類屬性獲得較高水平的發展上有所作為。這種“作為”,具體說就是學會深刻認識“個”、學會從“個”到“類”的概括,學會從已知“個”的“類”的特點推測未知的“個”、學會創造新的“個”等等。有專家指出:

  類屬化閱讀是將閱讀活動中獲得的案例文本信息歸入到必須的“類屬”之中,使案例文本信息的“個”在這個“類”的層面上構成聯系,或者將若干“個”的案例文本信息進行歸并,構成新的“類”及類屬關系。(魏國良,《現代語文教育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4月,第162頁)

  有識之士強烈呼吁“現代語文教育更需要,也更有條件編排更重視類屬化系統化的教材。”(區培民主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年9月,第29頁)也充分認識到專題學習的重大好處。“從信息論、方法論、認識論好處上看,類屬化學習是信息處理、策略運用、認識深化與升華發展的統一,是一種高水平的活動。”

  3、依據自身長期的教學實踐的反思

  記得有人說過:我國古代語文教育基本是文字型教育。及至上世紀初,轉變為文字——語言型教育。而近十多年來,又出現了第二次重大轉變,即語言——思維型教育。但這次轉變,并未改變我國語文教育沉疴日重的現狀。進入本世紀,筆者想,該不該出現第三次重大的轉變呢?轉變為“思想——精神型教育”,即構成一條以“思想”鑄就為核心,“專題研究”為手段,讓精神和言語共生的學習主線,循序漸進,逐步攀升。我們總覺得,我們的高中語文學習之所以突破不了“少慢差費”的瓶頸,原因就在于我們“文字——語言型教育”的痕跡太重,要明白,這是小學至初中階段就應完成的任務,即“蒙學階段”的教育資料;而十多年來我們進行的“語言——思維型教育”因為沒有“思想”的支撐又顯得無序和乏力。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什么年齡讀什么書,什么學段做什么事。高中階段,我們就應多去研究精神和思想注入學生靈魂骨髓的方法和過程。

  什么是思想呢?劉再復說:“精神生命流動著的血液就是思想。沒有思想,生命只是一片沼澤。”所謂“精神生命流動著的血液”就是對現實有真見,對人生有透徹,對歷史有深知,對宇宙有參悟。如果說小學至初中是以言語技能的學習去領悟作品的思想、精神、意蘊,培育其用心健康的情感態度,即側重于先技后道、由技悟道這一學習過程的話,那么,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則務必把價值觀的鍛造,精神家園的構建放在首位,務必先道(精神、思想層面)后技(技巧、技能層面),由道悟技,以道御技,即由“形而上”至“形而下”。試想一下,沒有了思想,你能說或者寫出些什么呢?我國古代文藝理論主張“文以意為主”、“意在筆先”、“以意役法”不正是此理嗎?而要在短時間內使沒有或者缺乏直接人生體驗的中學生漸進為一個會思考、有思想、有見地、有創意的人,就務必選取“專題研究性學習”。

  三、研究目標

  (一)語文學科層面

  1、“專題研究”

  “專題”為的是集中,“研究”為的是深入。一個人專注于某一個“專題”(或一個人物,或一部著作,或一段歷史,或某個話題),材料不斷積累,認識逐步加深,體驗點點匯聚,思想層層積淀,分解化合,發酵蒸餾,就會凝結成一種對社會、人生獨一無二的個體認識;就會去陳言、留真意,除粗穢、存精氣,由博返約,厚積薄發。

  2、“讀寫一體”

  蘇州市副市長、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朱永新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其實,你“讀”什么就決定了你寫什么。我們努力探究讀與寫、輸入與輸出這一現象的過程和機制。

  3、“言意互轉”

  語文修養絕不是一個單純的言語技能問題,而是一個人的心智活動和人文素養的綜合反映。語文學習如果不顧及心智的開發,個性是思維訓練、文化教養和精神世界的培育,孤立地就“工具”抓運用,那無異于緣木求魚、舍本逐末。能夠這樣說,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只有兩個,一是語言,二是思想。一個人言語世界的拓展,同時也就是精神世界的充實。我們努力實現言意互轉,精神和言語共生。

  (二)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層面

  1、整合后的課堂形態

  2、整合后的課型形式

  四、研究方法

  1、實驗法

  2、案例研究法

  3、調查法

  4、觀察法

  五、研究過程

  1、課題申報

  20xx年4月,中央電教館批準我校申報《家園——高中語文專題研究性學習網站建設及應用》的子課題立項。與此同時,我們也購進深圳潤萬年公司的后臺管理系統,開始“自己課程”網站的開發和建設。

  2、組織機構

  《家園》專題學習網站由深圳市新安中學特級教師吳泓主持。參加人員:陳運桂、羅宗填、鄒小新、嚴太波、倪崗、李擎、鐘誠、劉翠蘭、馬金蘭、陳志剛、吳銳榮、陳秋影、潘冬云。后續加入人員:深圳教院附中特級教師陳繼英老師,深圳市寶安中學高級教師唐寶康老師。聘請學術顧問:湖北大學鄒賢敏教授,廣西師范大學黃漢清、黃麟生教授,蘇州大學陳國安博士,山西師范大學桑建中教授。

  3、建設網站

  ①取名。網站取名“家園”,源于20xx級高一(6)班做“專題研究性學習”時所辦的班刊名,意在構建學生的精神家園。“構建精神家園”、“精神和言語共生”是我們網站的主題詞,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②設定了網站欄目的功能構成:即專題文粹精讀;專題資源拓展;題外天地延伸;習作展示評價;師生討論社區;步驟方法探索;評價活動思考。

  ③定題。建成的有28個系列的專題課程:如感受其芬芳,理解其哺養——讀《詩經》;南方的天空——詞章華美與屈子行吟;寂寞圣哲——感悟諸子的言說;日月清朗,千古風流——讀《世說新語》;桃源夢境與歸去來兮——解讀陶潛;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白與杜甫;東林悲風——明代士子的脊骨和喉骨;末世悲歌傷紅樓——讀《石頭記》;百年尋夢——讀蔣廷黻《中國近代史》;走進魯迅世界——讀《吶喊》、《彷徨》;生與憂患——解讀蘇軾;科學的巨擘,人類的良知——愛因斯坦;永遠的校園——北大、清華與西南聯大;我的朋友——胡適之先生;神話《邊城》——讀沈從文等。

  ④上傳與專題課程相關的文章1000多篇。經過較長時間的摸索,《家園》網站的欄目得到了完善,資料得到極大的充實。

  4、操作實踐

  (1)整理出專題學習的操作順序:

  ①師生共商選定專題(定題),或由師確定專題,充分發揮教師“聞道在先”的引導者、啟發者和咨詢者的作用;

  ②師生圍繞專題迅速收集材料,熟練上傳材料。這既需要較熟練的操作技術(如熟悉后臺操作、前臺協調配合等),也務必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如檢索、捕捉重要信息或有效信息);

  ③師生高效閱讀上傳材料,研究他人對此專題的研究路徑及方向;

  ④師生共商確定各自的研究路徑及方向(定向);

  ⑤師生圍繞專題的路徑及方向精讀材料:

  一是欣賞、分析、理解他人創新的思想或見解;

  二是批判性地思考(或置疑、或探究),歸納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三是平等地交流、互換、共享思維成果;

  ⑥學生寫出(即歸納、整理、表達)自己的研究性成果(或小論文或隨筆、散文等);

  ⑦教師閱讀學生的研究性成果,與學生共商成果的優劣、長短。原則是不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對有個性、有見解的文章,即便結構欠完整,闡述欠周密,都予以褒獎和鼓勵并使之完善;對思想欠成熟,見解尚偏頗的,只要有一閃光處,也予以表揚和激勵;對借鑒他人過多的,我也名之為“重新組合就是創造”。我們反對抄襲,但對于重組得好、能化為個人的一種特殊表達的文章,也予以肯定和保護;

  ⑧修改或重寫是作者重新認識、重新發現、重新創造(包括思想、思路、文體、樣式、遣詞、造句等)的過程。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個環節不容忽視;

  ⑨學生成果修改成冊或上傳網站,為的是便于相互的交流、溝通、借鑒和評價,以產生輻射效應和體驗成功的愉悅。

  (2)摸索出網絡學習的管理方法:

  ①保證每周二至三課時的上網學習時間;

  ②規定每節課的學習任務(如閱讀量、摘錄量)、學習方式(或搜索,或討論,或寫作)和學習區域(或師生討論區,或具體評論欄);

  ③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或圖片動畫,或音頻視頻,或設置問題;

  ④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那里特指教師主角的定位或轉換:要及時引導,參與學習,即時評價,平等探究等。

研究性學習報告15

  一、課題的由來

  在新課程改革已在全國轟轟烈烈向前推進的今天,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社區服務、社會活動、研究性學習三方面)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全國各中小學都在緊鑼密鼓地深入探索,如何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活動效率,進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已成為當今課改的一個重要課題。為真正解決這些問題,2006年,我們便通過《研究性學習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研究》課題,開始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地研究與探討。經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在這一課題的理論與實踐等方面,我們取得了一些成果,也有一些新的發現。曾受到過有關專家與領導的高度評價與熱情稱贊。2008年,我們又向省教育學會申報并立項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特點與活動方式的研究》這一課題。我們希望通過研究能真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嶄新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試圖從理論上進行有效研究,也試圖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進行理論驗證,為新形勢下的新教育服務。為培養現代高素質人才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

  但是,研究性學習活動到底有何資源,如何整合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最終實現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學習工作能力,師生們心里還是沒有底,也找不到任何依據,不知如何尋找資源與具體實施。于是在市教科所領導的關心、支持與指導下,認為這一課題更便于學生的具體研究,對學生更具有指導意義。而且原課題的主持人趙旭紅同志因工作調動,不再便于主持本課題的研究工作,于是我們向省教育學會特提出更改課題名稱和主持人的報告。以下就以新課題《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開發與整合研究》為主題闡述新課題的研究內容。

  二、課題的目的、意義

  當前,作為綜合實踐領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本來是十分廣泛而豐富的,但由于學校、教師、學生在認識、開發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途徑與技巧方面仍然缺泛經驗,因此要在學生中普遍開展課題研究,就顯得很難找到這么多有價值的研究主題了,同時在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研究主題后,只有科學整合活動資源,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有培養人的現實意義和真實作用。所以我們開展本課題的研究工作,

  (一)目的

  目的在于找到一套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開發與整合的方法與技巧。實現如下三個方面的總體目標

  1.促使學生對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理解,以培養學生主動開發與整合這些資源的能力,進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增強教師對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把握,為他們改進課堂教學、活動指導、組織評價等諸方面提供理論依據。

  3.加快學校對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的建設,加強對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管理,為學校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常態化教學提供保障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意義

  《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開發與整合研究》課題研究的意義,具體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對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開發與整合的科學分析,有助于學校在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管理的戰略目標、任務和規劃的制定和實施;

  2、引導學校的管、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的技術和其他工作流程的變革;

  3、提高競爭優勢,如最大限度地縮短時間、削減經費、降低成本、創造最佳教與學效益;

  三、人員分工

  (略)

  四、方法、步驟

  (一)研究方法:

  用資料法、我們對本課題的研究主題,首先通過在網上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了解本課的研究主題已有的研究成果,然后我們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找到創新點進行我們的重點研究,這就是我們運用資料法進行研究的過程.

  考察法、為了要做好自然資源的開發與整合研究,對自然資源的研究對象我們還運用了考察法去深入研究,如對荷田溶洞的研究性活動資源的開發,我們就采用了考察法.

  調查法(含問卷調查、訪談調查)、在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開發與整合課題里,有很多內容需用問卷調查,也有很多內容需用訪談調查,如xxxx年x月x日,我們成功召開部分教師會,進行了以“探一中成功學子,揚我校名人精神”為主題的研究活動,并組織高二學生廣泛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共收到隆回一中歷屆畢業生中成功人士摸底表xxxx份,隆回一中歷屆畢業生攻讀博士、碩士學位學生的調查問卷xxx份。一中名人紀實xx份。

  統計法,我們對問卷調查獲得的信息,必須用科學的數理統計法進行分析與綜合研究。同時很多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存在大量的數據,所以我們必須用到統計研究法.

  (二)研究步驟:

  在研究時我們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

  x、用調查法、統計法,結合基礎活動,形成基本結論;

  x、將基本結論在實踐中進行檢驗,從而使結論更為完善,形成基礎理論;

  x、再將該理論付諸實踐,指導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每個環節,進一步完善理論中的缺陷與糾正理論中的錯誤,形成課題成果。

  起始課題→文獻資料、網絡資料、初期活動→特點研究、方式研究(分類研究、方法研究)、管理研究、評價研究、活動研究→理論成果→結題成果

  我們將研究分為四個時區:

  第一時區稱為理論研究時區;xxxx-xxxx

  第二時區稱為主體研究時區;xxxx-xxxx

  第三時區稱為成果終結時區;xxxx-xxxx

  第四時區稱為綜合結題時區;xxxx

  xxxx年申報課題,xxxx年結題

  xxxx年課題申報立項,開題收集資料、整理評估資料,完成理論研究成果的前期成形工作。

  xxxx年進行扎實的.理論研究工作,配合研究活動,完成研究性學習活動特點、方式、管理、評價等方向的初期成果。

  我們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有計劃的進行具體研究活動而獲得的.如xxxx年暑假期間我們就作了如下安排.

  A、xxxx年我們的子課題組《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資源開發與整合研究》和《研究性學習活動自然資源開發與整合研究》聯合完全成。

  項目x:《花瑤文化包裝》調研 時間:七月中旬

  項目x:《荷田溶洞旅游區開發》調研 時間:七月下旬

  B、由《研究性學習課題與科技創新活動整合研究》和《學科課程研究性學習資源開發與整合研究》聯合完成

  項目x:《兒童玩具的創新設計》初稿 時間:七月中旬

  項目x:《整理編寫學科研究性學習教案》初稿 時間:七月下旬

  C、《研究性學習課題與人文科學活動整合研究》子課題

  《隆回美術資源研究》調研 時間:七月下旬

  《隆回名人資源研究》調研 時間:七月下旬

  《隆回人忠孝典型調查》調研 時間:七月下旬

  D、《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管理與評價研究》子課題

  編寫《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管理方法》初稿 時間:七月下旬

  編寫《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評價方案》初稿 時間:七月下旬

  E、各子課題組綜合整理資料 時間:八月下旬

  五、研究的過程

  xxxx年x月我們在邵陽市教科所、隆回縣教研室的指導下,成功地向省教育科學規劃處省教育學會申報了

  《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特點與活動方式的研究》課題,于xxxx年x月由湖南省教育學會正式立項。后來又在市縣兩級教研部門和學校黨政的支持下,順利地于xxxx年xx月開題,開題后,經專家們的指導與建議,同時因原課題主持人趙旭紅同志的工作調動,對本課題有較大的修改與變更,其課題更名為《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資源整合與開發研究》(

  Research-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主持人更名為歐陽自田同志。

  相繼,我們舉行了一系列會議對課題進行了統一部署,細致安排,讓全體研究人員提高了認識,明確了研究方向,掌握了各自的研究方法,并進行了扎實的較有成果的研究活動。

  我們于xxxx年xx月xx日,召開了課題申報立項座談會,在會上大家統一了思想,并紛紛表態說:只要上方對我們課題立了項,我們一定全力作好研究工作。xxxx年x月,接到由湖南省教育學會立項通知后,我們在主持人趙旭紅同志和鄒啟文同志的組織下,于xxxx年x月xx日,召開了第一次“課題研究資料查閱預備會”。任務是:廣泛了解《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特點與活動方式的研究》課題研究的國際國內研究現狀,讓全體課組成員充分學習現有理論。對研究性學習活動有比較清楚的認識,為推進我們的課題研究,作好充分的理論與實踐的思想準備。該課題主持人趙旭紅同志工作調動后,由新任副校長歐陽自田同志接任該課題的主持人,于xxxx年xx月x日,在縣市兩級教育科學研究所(室)專家的督促下,同《普通高中后勤管理研究與實踐》、《政治學科學生合作性學習能力培養》兩個市級課題一起,舉行了隆重的“

  開題大會”,在開題大會上,經專家的指點,認為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資源整合與開發,更具有科研價值和研究意義,所以在這次會后我們向省教育學會遞交了為原課題變更課題名稱與主持人的報告。于是趙旭紅同志主持的《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特點與活動方式的研究》課題被變更為由歐陽自田同志主持的《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資源整合與開發研究》課題。并對課題的申報表與開題報告進行了全面的修改。

  在更名后的新課題下,我們共確定了五個子課題,并對每個子課題進行了具體分工,并明確提出,本課題堅持唯成果論英雄,參與結題的署名原則,以激勵所有成員努力完成自己擔負的科研任務。

  xxxx年x月,我們組織召開了研究性學習課題指導教師會,在老師的指導下,于xxxx年xx月全校共完成學生課題xxx余個,我們共優選x個課題上報參加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舉辦的湖南省xxxx年度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成果評審活動,其中由羅柏森魏一云老師指導的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隆回狐貍島的旅游調查》與肖國喬老師指導的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隆回縣農村家庭消費結構變化研究》榮獲一等獎,由曾中爽老師指導的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復合函數單調性探究》與周后普老師指導的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靜電計測電壓原理的探究性學習與創新聯想》榮獲二等獎。

  xxxx年x月xx日為了配合本課題的研究工作,我們成功地舉行了隆回一中首屆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成果展示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評出了一等獎x個、二等獎x個,其中一等獎獲者分別是羅 亮同學為組長的《欣賞灘頭年畫繼承傳統文化》、聶思琪同學為組長的《關于“中學生對現校服不滿”問題的研究與調查欣賞》、周藤甜同學為組長的《靜電計測電壓原理的 探究性學習與創新聯想》、文萃同學為組長的《高考前的飲食搭配》、羅冰潔同學為組長的《關于隆回資江水污染調查報告》。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發現了研究等獎性學習活動資源具有廣泛性,生活性、科學性和規范性。

  xxxx年x月x日,我們成功召開部分教師會,進行了以“探一中成功學子,揚我校名人精神”為主題的研究活動,并組織高二學生廣泛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共收到隆回一中歷屆畢業生中成功人士摸底表 xxx份,隆回一中歷屆畢業生攻讀博士、碩士學位學生的調查問卷 xxx份。一中名人紀實xx份。

  xxxx年x月xx日接縣教研室通知對本課題進行中期檢查,特組織整理相關資料,并撰寫本報告。

  xxxx年x月x日召開

  《迎接市教育科學規劃辦對本課題中期檢查的資料準備會》,并安排假期研究工作。

  xxxx年從整體上全面整理課題資料.

  六、研究的結果

  通過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我們共獲得了

  課題的理論研究成果: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開發與整合》;以學校研究性學習教研組為主撰寫的高二研究性學習校本教材《方法與策略》;研究性學習課題活動成果案例集《實踐與創新》和由鄒啟文老師獨自撰寫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教案專集》,同時我們還編輯了在省級以上獲獎成果展板《隆回一中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和本課題的子課題《在自然中》《在社會中》《管理與評價》等等,特別是在活動成果的展出后,課題研究成果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在理論研究成果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開發與整合》中我們共編了四章,其成果梗概如下:

  在第一章中我們將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開發與整合從理論上進行了比較祥盡的探討.

  主體的概念:我們認為研究性學習是類似于研究的一種學習方法。是在教學與自學過程中教師或學生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帶領學生或學生自己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挖掘、收集與整理,學會對所獲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并能實現個體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的一種學習方法。而研究性學習活動即是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通過大量的主動探索、體驗、發現,對大量信息的挖掘、收集、整理,對所獲信息進行交流、討論、分析、判斷、推理等活動。其活動形式可以包含在探索、體驗、發現過程中的觀察、考察、調查、訪談等活動。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是一切有利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的人力、物力、財力、文化、信息等資源。

  我們認為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有社會資源、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信息資源四大類。

  研究性學習活動特點即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生活中選擇感興趣的真實問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有助于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有助于掌握基本科學方法,有助于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其性質有自主性、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生成性、過程性。

  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特點有現實性、物質性、文化性、實踐性、可操作性。它的性質有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應該是現實存在的、具有物質特性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

  我們認為開發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途徑有來源于社會、來源于自然、來源于自我.而開發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原則是堅持發展性原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知能并重原則;針對性原則;還有個別化與協作性相統一原則。

  對于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的途徑有學校整合、教師整合、學生獨立整合,進而探究問題,讓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更快地增強學生獨立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也認為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的原則是:客觀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廣泛性原則、需求性原則、發展性原則等。

  在第二章中,我們就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開發主題進行討論:

  我們認為開發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目的是對社會、自然、科技等資源通過選擇、規劃、布局等工作,以達到利用或提高其利用價值實現新的利用。它的意義在于資源開發可以為學生提供新的活動內容,避免資源因未被利用而造成資源浪費,將廢物作為資源,可以充分發揮活動資源有效性,拓展學生活動視野,激發研究熱情。

  同時我們認為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開發可分學校開發、教師開發、學生開發三個維度,而學校開發可從基地建設、中心工作、校本課程三個方面進行。實踐證明:建立研究性學習活動基地,對學生而言,能使研究性學習活動有明確的目標,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發展學生的能力;對教師而言,能促進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的提高,也能提升教學效果。

  學校可靈活地根據當時的時政要點問題、生活熱點問題、社會焦點問題開發,我們稱為從中心工作中開發研究性學習活動。由于時政中心工作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政策性、法規性,所以只能由學校統一開發,把握尺度。在開發時學校要與有關單位取得聯系、爭取支持。

  學校教科室所開設的校本課程是開發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良好空間,它具有指導到位;專業對口;理論與實踐兼顧;選材有新穎性,有深度;活動有時間、有空間;老師的教學效果能得到檢驗,其成果可參省評等六大便利優勢。

  對于教師開發方向,也有項目需求法、冷門切入法和學科探究法三種。

  因為我們發現,在大學,每個教授都有自已的研究項目,那么教師在自己的項目里會帶很多學生共同從事研究與創新。中學教師當然也可從自己選定的發展方向選取必要的主題,交給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從而開發了新的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據分析,可用任務需求、過程障礙、目標反思等多個維度來切入研究。

  作為教師應該了解當時社會與科學發展的冷門。因為社會生活、自然現象、科技創新領域等,都存在不少的空洞與缺口,在這些領域中,我們可廣泛地挖掘,這就給我們教師提供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切入空間。特別是科技創新方面我們可以獲得較大的收獲。實踐證明,在這一方法中,我們可以在問題法、發現法、掘進法、補充法等幾個維度上作文章。

  教師是學科教育的代表,我們每位教師都擔任了一個學科或幾個學科教學任務,在每一學科中都存在研究性學習活動開發的內容,都可以在本學科找到讓學生進入實踐、從事探究的問題。這一開發,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對高考能力的提高有較大的推動作用。通過我們幾年的分析和論證,發現可從教材的原題中尋找、從學生提問中抽象、也可從教學中感悟等三個途徑來開發研究性學習課題活動。

  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也應是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研發干將。因為學生自行從生活中選擇研究性學習活動主題的最佳途徑,是最有價值的研發活動,也是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本質所在。在這一方面,我們認為學生可從生活感悟中開發資源,也可從自己所關注的社會熱點中開發資源,還可從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中聯想開發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

  生活感悟通常要通過觀察、辯析、反思過程。人生旅途中,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曲折、磨難、逆境是常有的一些狀態。但在這些狀態中,如果我們好好反思,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新的啟示、新的發現、新的創見。所以我們認為學生自己完全可從自己的生活感悟中開發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

  任何時期,總會存在一些熱點話題,而且這些話題也很容易傳播到學生中,他們會很快地反映出極大的激情與熱情,中國歷史上的五四運動,就發生在學生中間,所以社會熱點自然有學生開發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空間。

  熱點關注法,我們認為應從熱點的范圍、主體、團體、行業四個方面來研究,國際、國內、周邊;社會、自然、自我;黨派、政府、單位;工業、農業、商業、教育、醫療等不管哪種分法,都有其不同的特點和方法。

  興趣是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聯想是一種事物和另一種事物相類似時,往往會從這一事物引起對另一事物的聯想。興趣以需要為基礎,它表現為人們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興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產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從而使學生在他需要的基礎上產生豐富的聯想,進而主動地開發多種研究性學習活動。

  興趣聯想法,我們認為理論上可從興趣主體向客體轉移,或由客體向主體聯系兩個方向討論。

  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是:主體是客觀存在的,客體也是客觀存在的。它們都建立在存在的基地上,主體通過觀察、分析、研究等活動,可以認識客體,反過來,客體可以通過自身存在的表征、特性、規律等屬性,可以被主體認識,即認識與被認識的關系,在主體與客體中只要一方不存在,則它們之間的關系便解除。

  顯然,研究對象的客觀存在,如果它對人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主體會產生一種心理反應,即“興趣”的心態,當時間不斷增長,認識達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一種“需求”的心理現象,當客觀存在再次沖擊主體的心靈時,會使主體反應更加劇烈,于是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情緒---“需要”。有志者由于主體有需要,一定會努力去獲取,實現客體成為自己的一種精神或物質的力量,這就是主體追求活動的一個量變過程。由于這一過程的存在就實現了主體向客體的轉移,也就形成了研究性學習資源開發的又一方法。

  反過來,如果客觀存在的客體突顯出自己的優勢,對主體有強烈的吸引力,那么,客觀存在的主體也便會產生對客體的強烈興趣,進而主動的去認識客體。這一過程就是人所說的由客體向主體聯系法開發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

  在第三章中,我們通過對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的研究發現: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整合是對研究活動的梳理,是對各種知識的主動綜合,是對教學活動的機智分析,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科學方法。所以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具有非常明確的目的與十分廣泛的意義。目的:活動資源整合的基本思路就是將活動資源視為一個系統,通過對系統各要素的加工與重組,使之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形成合理的結構實現整體優化、協調發展、發揮整體最大功能,實現整體的最大效益。意義:資源的整合就是指把研究性學習系統中現有的基本要素進行調整和組合,如何進行整合,對于提高研究性學習課程效果有著更多的指導意義和實踐意義。

  經過研究,我們認為對于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整合方法可分關聯法、滲透法、并重法三大方法。

  對于關聯法,我們源于電腦軟件的構架關聯,關聯是指類別之間的關系,就像是連接物件的鏈結一樣。那么關鍵在于找到鏈結點,即各類別之間的共性。

  (x)類別關聯

  在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過程中。按當今分類有社會類、自然類、科技創新類,各類之間存在其共性。

  顯然,社會以某一特定的形式存在于自然之中,任何社會都有其特定的自然環境,反過來自然界總存在一定的社會因素,科技在社會與自然中的滲透更是廣泛而全面。所以人們總可以找到其鏈接點。

  (x)學科關聯

  在中學,各學科之間都存在著必然的內在聯系,只要我們去挖掘、發現,便可找到它們的切入點,從而人們可廣泛地將其整合起來融于研究性學習活動之中。

  學科活動資源整合法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去研究,即:單科與單科關聯、單科與多科關聯、多科與多科關聯。

  (x)綜合關聯

  電腦技術中指出:Cisco SIMS 解決方案集成了三種與眾不同且功能強大的事件關聯方法。把它應用在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中,也同樣有效。所謂綜合關聯,就是將類別關聯與學科關聯統一起來整合活動資源的方法。這是規模較大的研究活動的一種常用的整合方法。

  通常來說,綜合關聯可按如下幾個關聯圖所示方法來思考。

  社會類

  語文、數學、歷史、地理、生物、德育

  例:花瑤文化調查活動

  屬社會類課題,要寫調查報告(語文)要統計數據(數學)………

  同樣我們可以作以下構圖

  自然類:

  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德育、美術、音樂

  科技類:

  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德育、美術、音樂、

  x、滲透法:

  概念

  滲透法整合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是指教育目標在不同資源中的體現與應用。使不同資源的活動產生綜合性的教育效果,從而實現活動資源在教育功能上的整合。如把德育滲透在科技創新活動中。

  滲透法不是機械灌輸,不能牽強附會,應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接受教育,這就是講究滲透的藝術

  滲透法分單項滲透法、雙向滲透法、廣泛滲透法等。

  (x)單項滲透

  本法來源于土力學太沙基單項滲透固結理論,將此法遷移到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整合中有著獨到功能。

  單項滲透法是滲透法整合教育活動資源中的最基礎的整合法。

  例子:

  在某風景區的考察活動中激發學生對祖國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是活動的主題,但我們還可在活動中單一地滲透地理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研究景區的巖石種類,形成年代等。使活動資源獲得最基本有良好整合。

  (x)雙向滲透

  多項滲透原創于滲透多項新技術克服傳統商品箱的不足。我想這也可應用到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理論中。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活動效果的有效提高。

  顯然:我們將前述的多個單項滲透在同一活動中,便構成了多項滲透法,其整合方法為單項滲透法的多重復合。

  例:在某風景區的考察活動中激發學生對祖國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是活動的主題,我們可將地理學學習、美學學習、文學學習、音樂學學習、生物化學等到學習都同時復合在一次活動中。從而實活動資源的有機整合。

  (x)廣泛滲透

  本法源于《互聯網廣泛滲透市場》把這一作法嫁接到教育活動資源整合應該有比較大的突破。

  我初步設想這一整合法適合于大規模的教育活動。即社會、自然、科技各類,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的各學科、各專業及各種學習活動的橫向與縱向整合。是我們這一研究的重點內容。如果能成功,則是一項不可小看的成果。需要大家集中全力突破理論難關。其方法走向還在研究之中

  x、并重法:

  概念:“并重法”即所有活動資源在整合中同時提出、同樣看重、同等對待的方法.是切實提高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效果的良好方法.

  在這一方法中既注重新活動資源的發掘,也注意對所有活動資源的綜合利用.這一整合方法表現了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利用的有計劃性。

  我們將并重法從比例發展、異步發展、同步發展三個情況來討論。

  (x)比例發展

  比例發展即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它顯示了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可根據需要去合理利用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中的每一個體,但我們把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每個個體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有比例則體現了有計劃、有安排,有量的控制。

  按比例發展我們將從內容比例、時間比例、區域比例等維度展開。

  (x)異步發展

  我們從交流異步電動機的作功原理聯想到,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的異步發展,能起到分層調控,提高效能的作用。

  顯然異步發展的各元素是同等重要的,只是時間變量有先與后的不同。

  異步發展法整合活動資源可從主題內容、活動階段、空間區域三個方向研究。

  (x)同步發展

  商人論壇中指出:同步發展才是最高境界。所以同步發展是我們用并重法整合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最高目標。

  同步發展法整合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就是要求將社會資源、自然資源和科技創新資源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做到活法效果、學習效率、時間效益的統一。

  對同步發展法撰寫我們將從社會資源、自然資源和科技創新資源同步整合的角度闡述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第四章里、我們對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管理與評價進行了討論,我們認為從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管理上,應加強場所管理、活動管理與后勤管理三個方面,它們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方法。

  在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評價上,我們從對教學過程的評價、對活動過程的評價及對活動成果的評價三個方面陳述其觀點與方法。

  七、結論

  (一)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的開發與整合是有法可依的。首先,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在開發上可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開發,其次,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整合是有法可依的。通常有關聯法、滲透法、并重法三個維度。再次、整合研究性學習活動資源是可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效果、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

  (二)研究性學習活動

  八、對上級的意見或建議

  在課題研究中,我們省市教育科研領導,對我們課題研究十分關心,特別是邵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陽敘學副院長和理論室主任趙建軍同志的大力支持與關愛,使課題研究得到了強力的指導,所以其成果有著系統地按規律延申。但是作為科研,我們看到,能熱情參加的人可以說越來越少,使學校負責科研工作有人員感到十分艱難。我們希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要想辦法大力激勵在職在崗人員努力作好科研工作,爭取更多的人員進行科研隊伍。

  九、體會

  課題組向社會提出少年兒童玩具設計,應與學校教育的知識點聯系起來的觀點,盡可能地讓少年兒童在玩耍中感受知識,在娛樂中理解自然,這樣既能做到提高玩具商品利用率,又能讓孩子們從小便形成科學感悟、降低學生在校學習難度觀點,由于物質與資金條件,本次研究尚未完成。

  我們的理論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與驗證,還需要組織力量進行整理與完善,以確保研究性學習理論的系統化、嚴格化,使我們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成果,更具它獨有的社會魅力,總之我們的路更長,我們將會同全體學者一道,繼續努力去完善自己的研究,爭取獲得課題研究的圓滿成功。

【研究性學習報告】相關文章:

[精選]研究性學習報告07-27

研究性學習報告03-18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10-03

研究性學習的開題報告06-15

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06-16

研究性學習課題報告12-03

【推薦】研究性學習報告12-07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12-07

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07-12

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