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蔬菜供貨方案

時間:2023-02-01 16:48:22 供貨方案 我要投稿

蔬菜供貨方案(集合8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蔬菜供貨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蔬菜供貨方案(集合8篇)

蔬菜供貨方案1

  近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局部地區發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各地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工作,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探索務實管用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和吃勁階段,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做好“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工作十分重要且緊迫。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健全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下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長效機制,更好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活需要,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堅持地方首責,強化市長主體責任,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下“菜籃子”產品生產發展、產銷銜接、流通運輸、市場調控、質量安全等各項工作,及時、有效、妥善應對產銷不暢、流通受阻、價格異常波動等問題,切實保障市場供應數量充足、種類豐富、價格基本穩定,努力保持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平穩有序。

  (二)工作原則

  統一指揮,屬地負責。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建立健全分工明確、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的工作機制,完善黨委領導,市、區(縣)人民政府分級負責,各有關部門協同聯動的“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工作體系。

  以人為本,快速反應。始終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科學精準防控,迅速及時應對,減少疫情對“菜籃子”產品供應影響,保持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平穩有序。

  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密切關注疫情態勢和市場運行情況,加強信息監測、預警和發布,結合“菜籃子”產品供需實際,科學分區分類,實施差異化措施,打通堵點卡點,抓好保供穩價工作各環節。

  廣泛動員,多方參與。建立“菜籃子”產品聯動保供機制,充分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加強協同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應對疫情,做好“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

  (三)主要目標。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下,“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有效落實,“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能力全面加強,全社會協同聯動保供體系進一步完善,保供穩價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為服務全國疫情防控大局、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提供有力支撐。

  二、完善“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工作體系

  (一)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各城市要建立由市政府負責同志牽頭,有關職能部門和各區縣人民政府參與的“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統籌協調機制,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具體要求,密切關注疫情對“菜籃子”保供影響,研究部署重點工作,制定調整應急保供方案,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統籌做好保供穩價工作。

  (二)明確職能部門任務。在市委市政府和統籌協調機制的領導下,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加強協同聯動,強化信息共享,共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下“菜籃子”產品生產、運輸、調入、分銷、配送及價格監測管理等各項工作。

  (三)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城市各區縣人民政府承擔屬地責任,負責轄區內“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工作,組織街道(鄉鎮)、社區(村委)在從嚴從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做好“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保障居民生活需求。

  三、加強“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應急準備

  (一)做好日常監測預警。全面摸清在田蔬菜面積、種類、產量和存欄畜產品、存塘水產品種類、產量,準確掌握調入主要“菜籃子”產品種類、規模和運銷渠道,分析掌握供需動態變化情況和庫存數量,制定貨源組織、運輸安排等方案,細化采購、運送等措施流程。每日監測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和社區菜店主要“菜籃子”產品供應、銷售及價格等信息,科學研判市場形勢,及時上報預警信息。

  (二)管好用好政府儲備。落實國家關于“菜籃子”產品儲備各項規定,不斷優化產品儲備結構,做到規模穩定、輪換及時,確保隨時調得動、用得上。有條件的城市可以適當增加“菜籃子”產品儲備品種、數量,增強應對能力。結合城市實際,遴選符合條件的企業承擔政府儲備任務,按協議儲備規定品種、規模和質量的“菜籃子”產品,定期監督檢查。

  (三)抓好長效對接機制。建立“菜籃子”產品保供聯動機制,與北方設施蔬菜、“南菜北運”基地等“菜籃子”產品主產區形成穩定的對接關系。組織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加工企業、物流企業等骨干流通主體與生產基地對接,推廣線上交易和“點對點”專車專線配貨,提高對接效率。組織商超企業、電商平臺、社區門店等商業網點與生產經營主體合作,實現直采直供,保障產品穩定供應。

  (四)建好應急保供網絡。選擇城市及周邊地區生產管理規范、防災能力強、規模化程度高的“菜籃子”產品生產主體作為應急保供生產基地,保障城市應急供應。規劃市級臨時中轉調運場所、區級臨時集散地、街道臨時集散點(以下簡稱為“臨時交易場所”),布局應急商業網點,選擇貨源組織快、承運能力強、服務網點多的商超物流企業作為應急保供運銷主體,制定應急通行辦法、設計應急運輸線路等,支撐“菜籃子”產品應急保供任務。

  四、千方百計穩定“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

  (一)確保生產人員充足。在符合防疫要求、加強自我防護的基礎上,要引導廣大農民加強“菜籃子”產品生產,嚴禁以防疫為由,擅自設卡攔截、隨意斷路封村,不讓農民下地種田、限制農機通行作業。防范區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廣大農戶,開展“菜籃子”產品生產,合理限定同一時間、空間作業人員數量。管控區要落實閉環管理要求,采取“兩點一線”等方式作業,有序組織開展“菜籃子”產品生產。可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就近開展互助合作、互換用工,滿足生產需求。封控區及全域封閉的城市要通過組織生產突擊隊、技術服務隊和開展委托服務等應急措施,在采取核酸檢測、閉環管理的基礎上,保證必要的“菜籃子”產品生產人員和作業機具,確保本地生產穩定、及時收獲上市;達到解封標準的,應盡快恢復“菜籃子”產品生產。

  (二)確保農資供應充足。要保持農資市場、門店和農用急需物資生產加工企業正常運轉,確保農資生產供應、調運下擺有序開展,穩定市場秩序。防范區、管控區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農資生產企業和經銷網點、畜禽水產養殖場所、水產苗種生產企業和飼料獸藥生產、屠宰加工企業正常開工生產,實行人員閉環管理,保障生產物資正常供應。引導農民采取在線下單、無接觸配送等方式,獲得所需農資。封控區和全域封閉的城市,農資生產企業、畜禽水產養殖場所、水產苗種生產企業和飼料獸藥生產、屠宰加工企業采取閉環管理,維持基本生產運營,允許必要的人員輪換和生產物資調入,產品經規范消殺后允許流通,仔畜雛禽、種畜禽、水產苗種、出欄畜禽、畜禽產品等檢疫合格后實施“點對點”調運。

  (三)有序組織產后處理。積極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分選分級、冷藏保鮮、包裝儲藏等產后商品化處理,定期對設施設備、作業場所等進行消殺,加強人員防護,嚴防發生疫情傳播,保障“菜籃子”產品流通“最先一公里”暢通。防范區、管控區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可組織其他低風險地區人員赴本地從事產后商品化處理;倡導“菜籃子”產品產后處理各類主體就近開展互助合作、互換用工。優化務工人員管理流程,加強地區間勞務供需對接,解決可能出現的用工難、用工貴問題。封控區及全域封閉的城市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保證必要的'人員開展產后商品化處理工作。

  五、多措并舉暢通“菜籃子”產品運輸通道

  (一)著力提升運輸效率。嚴格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全國統一《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規定產品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嚴禁違法斷路封路等阻斷交通的行為,確保通往蔬菜基地、畜禽水產養殖場、水產苗種生產企業、屠宰加工企業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關鍵場所道路暢通。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區應開盡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為司乘人員提供免費核酸檢測服務。要科學合理設置防疫檢查點并及時通報。充分發揮鐵路、水路運輸優勢,保障農業生產資料和“菜籃子”產品運輸。

  (二)優化防疫通行措施。按照蔬菜、水果、肉蛋奶、水產品等“菜籃子”產品及飼料、仔畜雛禽、種畜禽、獸藥、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納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范圍的要求,優先核發《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實現快申快辦、全國互認,做到優先承運、優先裝卸、優先查驗、優先放行,不得層層加碼限制運輸。精準實施“菜籃子”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運輸車輛司乘人員管理,嚴格落實“即采即走即追”+“人員閉環管理”要求,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通用,有效期內不需重復檢測,對到達目的地時核酸檢測結果超過48小時的,可采用“核酸檢測+抗原檢測”方式,抗原檢測結果為陰性的,要立即放行,不得以等待核酸檢測結果為由限制車輛通行。通信行程卡綠色帶*號的司乘人員主動報備車輛、行程以及“兩證兩碼”等信息,符合防疫要求的,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防疫檢測點要及時放行。及時更新發布“菜籃子”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運輸車輛管控措施,便利司乘人員查詢和了解。全域封閉的城市要及時足量發放《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按照“一車一證一線路”方式管理,保證有效期內車輛可多次往返。

  (三)做好應急中轉調運。疫情嚴重地區要依托城市周邊物流園(樞紐場站、快遞園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設立的物資中轉調運站、接駁站或分撥場站,做好“菜籃子”產品應急中轉調運工作。全域封閉的城市要盡快啟用中轉調運場所并公布啟用信息,嚴格按照“一車一消殺、作業不交叉、人員不接觸”的原則,解決“菜籃子”產品跨區域運輸問題。對司乘人員實行閉環管理,對進出全域封閉的城市中轉調運場所的“菜籃子”產品運輸車輛和司乘人員,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情況下,實行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白名單”管理模式,不賦黃碼、不貼封條、不就地隔離,返回后能嚴格落實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原則上不需隔離。

  六、切實用足用好“菜籃子”產品對接機制

  (一)發揮保供機制作用。各城市要及時啟用已建立的聯動保供機制,保障“菜籃子”產品充足供應。加強地產直供,組織“菜籃子”產品應急保供運銷主體直接采購本地“菜籃子”產品,保障市場需求。加大外埠調運,迅速與“菜籃子”產品主產區對接,按照“產地直達、全程閉環和無接觸接駁”等方式,采購“菜籃子”產品,防止脫銷斷檔。

  (二)創新應急對接模式。充分發揮線上應急保供優勢,組織電商平臺、超市配送等網絡銷售主體,用好產地倉、中轉倉、前置倉、銷地倉等倉儲物流設施,實現線上高效對接、線下快速流通。發揮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專業優勢,搭建應急對接平臺,實現供需精準對接,促進“菜籃子”產品快速流通。

  (三)主動尋求外部支持。已有渠道不能滿足“菜籃子”產品市場需要的,各城市要主動聯系其他主產區或通過聯防聯控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等,組織協調“菜籃子”產品供應,進一步拓寬貨源渠道,增強市場供給。

  七、全力以赴順暢“菜籃子”產品市內分銷

  (一)保障分銷渠道暢通。各城市要充分發揮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超企業、生鮮電商等渠道作用,有序組織市場投放,保證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大路菜”供應穩定。實時監測商超企業、社區菜市場等主體銷售情況,市、區(縣)、街道及時分級補充貨源,確保供應充足。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超等關停的,要及時啟用臨時交易場所,滿足“菜籃子”產品交易需要。全域封閉的城市要分區分級分片管理,按照就地就近原則建立集采集配、街道領運分撥、居委社區直送到點等多種方式的保供體系,確保任務到崗、責任到人。盡快恢復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超等流通節點功能,讓“菜籃子”產品流通體系運行起來。

  (二)放寬市內通行限制。根據“菜籃子”產品供應形勢,放寬運輸“菜籃子”產品的貨運車輛限行政策,及時足量發放市內臨時通行證,除特殊區域外,原則上應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防范區、管控區、封控區和全域封閉的城市,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允許保供名錄內或持有市內臨時通行證的運輸車輛正常入區、入市開展運輸工作。

  (三)保持必要工作人員。嚴禁以防疫為由,限制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超以及臨時交易場所的工作人員返崗工作,就近就地設置核酸檢測、休息用餐等服務場所,做好有關人員服務保障。

  八、綜合施策保障“菜籃子”產品終端配送

  (一)科學設置配送站點。防范區、管控區要組織社區設置常態化自提點、無接觸配送點等便民設施,允許快遞、外賣等在小區周邊設立站點,采取居民自提、社區配送等方式,保證終端暢通。封控區及全域封閉的城市要鼓勵以社區為單位,按需設置臨時供應點、自提點,通過標準化蔬菜生鮮包、無接觸配送等方式,滿足居民生活需求。

  (二)保障足夠配送力量。嚴禁以防疫為由,限制快遞騎手等配送人員開展配送工作。防范區、管控區要允許區內符合防疫要求的快遞騎手返崗、盡快恢復社區菜店等主體保供功能,保供名錄內或持有市內臨時通行證的運輸車輛、配送人員按照指定線路入區開展運輸和配送工作。組織社區生活服務中心、生鮮超市、社區菜店等零售網點,為社區居民提供配送服務。封控區及全域封閉的城市要加強社區配送保障,結合實際組織快遞騎手、志愿者等配送“菜籃子”產品,提供必要的核酸檢測、洗漱休息、用餐服務等場所,打通供應“最后一百米”。特別要加強對孤寡老人、殘障人士、兒童福利院、養老院等特殊群體、場所的物資配送。特殊情況下,允許無貨車通行證的市內配送車輛憑臨時通行證開展配送工作。

  (三)創新社區配送方式。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鼓勵“菜籃子”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企業創新銷售方式,采取“便民菜攤”“社區驛站”“移動售賣車”等形式,方便居民購買。管控區、封控區及全域封閉的城市,可通過增加“菜籃子”直通車頻次等方式向有需求的社區供應產品;鼓勵社區靈活采取集中配送、統一配送等方式,積極推廣線上購買、社區自提模式。支持配送企業推廣使用無人車、機器人等新型投遞設備,保障終端配送服務質量和效率。

  九、強化工作保障

  (一)加強基礎保障。各城市要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把統籌疫情防控和“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的人力物資備足備齊,做好應對準備。對信用等級高、承擔“菜籃子”產品生產、運輸任務較多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運輸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各地要在現行政策下結合實際給予融資支持或適當補助。

  (二)加強監督管理。強化“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確保不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件。堅決打擊不實或過度炒作、串通漲價、囤積居奇等行為,確保“菜籃子”產品市場平穩有序。

  (三)加強宣傳引導。保障“菜籃子”產品供求信息收集、傳遞和發布渠道暢通,適時通報有關信息,回應社會關切,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應將“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受突發疫情等影響情況及時報送“菜籃子”食品管理部際聯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每年x月x日前將年度工作總結報送農業農村部。

蔬菜供貨方案2

  為進一步加快全街道蔬菜產業發展步伐,保障全街道蔬菜供應,有效平抑和調節蔬菜市場價格,維護城鄉居民正常生活秩序,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深入貫徹省、市、縣疫情防控和抗旱減災有關要求,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工作,以“立足保供,拓展外銷”為戰略,緊緊圍繞中心城區進行布局,按照“確保大宗菜、穩定香細菜、豐富特色菜”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xx畝相對穩定的中心城區保供蔬菜基地,以確保全街道鮮食蔬菜供應安全、豐富、價穩。

  二、資金安排

  街道投入資金x萬元,其中種植蔬菜示范點xx畝,涉及資金2萬元。

  搶種蔬菜。優選生長期短的蔬菜良種,通過小拱棚育苗和露地直播將結合,采用深溝栽培及合理肥水,配套應用蔬菜無公害標準化效培技術等綜合增產技術,通過建設示范基地帶動種植蔬菜xx畝。街道書記、主任各領辦一個至少x畝以上的高標準蔬菜示范基地,全街道共建示范點xx畝,每畝補助xx元,共計x萬元。補助范圍必須是種植商品蔬菜5畝以上的大戶或者專業合作社x月x日以來新建的示范基地,種植品種為大白菜、蘿卜、結球甘藍、萵苣等大宗蔬菜。

  三、實施步驟

  (一)明確生產主體和種植地塊。各社區根據種植任務明確生產主體和種植地塊,建立蔬菜保供生產主體花名冊,并在基地所在社區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后,并組織實施。

  (二)項目實施。生產主體根據種植面積、時間要求種植蔬菜,并及時申請驗收。

  (三)項目驗收。街道組織相關人員開展實地驗收工作,建立項目驗收臺賬,對符合種植時間、種植面積和品種要求的,視為完成實施并出具驗收意見.做到一個主產主體一份項目檔案,檔案內容主要包括種植情況照片、土地承包證或土地流轉合同照片和驗收意見等。

  (四)申請撥付補助資金。縣級驗收后,生產主體可向鄉鎮申請撥付資金,鄉鎮按程序將補助資金撥付到生產主體。

  四、保障措施

  (一)壓實主體責任。各社區主要負責人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蔬菜保供穩價工作的重要性,把災后恢復蔬菜生產作為最緊迫的'任務來抓。加強統籌調度,明確生產主體,落實生產用地、種子種苗,保障農資供應,盡快整地播種,確保任務提前落實、人員和措施提前到位.建立完善應急調運機制和保供重點生產主體名錄,加強產銷對接,提高保供穩價能力。

  (二)強化資金保障。各社區要加快保供蔬菜基地建設進度,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把救災資金用好用足,確保速生蔬菜種植任務全面落實,順利推進冬春蔬菜保供工作。

  (三)強化技術服務。街道農業服務中心加強對“菜籃子”蔬菜保供的指導服務,要推廣“菜+稻+菜”和“稻+菜”等輪作模式,選擇抗旱、抗逆性強品種,推行集約化育苗,減少疫情、旱情對播期的影響,開展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在關鍵農時季節,開展技術培訓,提高技術到位率,幫助解決基地蔬菜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四)強化區域布局。各社區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明確分工,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確保生產效果。一是低海拔,交通便捷、耕地條件好的區域,建設調劑型保供基地,負責品種、數量調劑。重點抓好冬春大白菜、蘿卜、結球甘藍、萵苣等大宗保供蔬菜,芹菜、菠菜、香蔥、芫荽、茴蒿、蒜苗等香細萊和區域特需蔬菜生產.完善周年輪作模式,加強新技術、新材料、新設施、新模式集成應用,突出品種結構優化和更新,探索構建產銷聯合體,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和效益。二是在高海拔,抓好結球甘藍、花菜等反季節蔬菜生產。通過合理布局、設施輔助和栽培技術集成,探索應用夏秋反季節生產模式和技術,打造夏秋冷涼蔬菜優勢產業帶。

  (五)加大督查指導。街道要加大督促指導力度,建立督促檢查機制,及時指導和幫助社區抓好農村產業革命“夏秋決戰”蔬菜產業發展。在生產過程中,實行進度跟蹤管理制度,抓好秋冬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督促推進各項工作,將蔬菜保供生產情況納入年度考核內容,強化目標管理。

蔬菜供貨方案3

  為扎實做好菜市場疫情防控工作,并有效保障好市場供應,為市民群眾提供安全、規范的購物環境,根據省應急指揮部第x號令及區政府工作部署,制定全市菜市場疫情防控及保供工作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一、工作目標

  加強全區菜市場疫情防控工作,加大產銷對接,保障市場供應,切斷病毒傳播途徑,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保障。

  二、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一定封閉區域內,依法登記注冊,具有一定規模、設施并提供服務,有多個商品經營者入場設點,從事蔬菜、瓜果、水產品、糧油、豆制品、調味品、土特產等各類農產品和食品銷售(以零售為主)的菜市場(農貿市場)。

  三、工作職責

  1.區商務局:牽頭全區菜市場疫情防控及保供工作,確保全區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市場供應平穩,保障轄區內人民群眾生活需要。

  2.區市場監管局:維護疫情期間各超市市場穩定,依法打擊菜市場假冒偽劣、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行為。

  3.區衛健委:指導各超市做好疫情期間防控工作,一旦發現體溫異常的顧客或超市員工,立即進行診療處理。

  四、工作措施

  (一)疫情防控措施

  1、縮短營業時間,嚴格控制進出人流數量,不得超過1人/平米,避免人員集聚引發交叉感染。

  2、菜市場管理人員、經營戶和消費者必須佩戴口罩方可進入菜市場。

  3、每日不低于兩次對市場進行全面消毒殺菌,并據實登記消毒時間、消毒物品、消毒方法及消毒人員,并張貼醒目的消毒提示;

  對扶手、門把手、衛生間、垃圾桶等公共場所及部位要進行經常性消毒(不得少于5次),并張貼醒目的消毒提示。

  4、要時刻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保持地面干燥、清潔,場內無異味,不得出臺和占道經營。

  5、要確保空氣流通,加大通風換氣頻次。

  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要在入口位置設置專門的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定點收集桶。

  6、全面禁止活禽市場交易,要求經營者嚴禁活禽交易和宰殺,嚴禁販賣野生動物。

  7、菜市場只設一個人員和貨物出入口,并且要在入口處設置檢查點,配備體溫檢測儀,對所有入場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佩戴口罩檢查、控制人流數量,對未佩戴口罩或體溫大于等于37.3℃的人員,一律不允許進入,并及時通知相關部門。

  8、對于空間密閉、通風功能差、不具備消毒殺菌條件、沒有設置檢查站點等不符合防疫要求的菜市場一律暫停營業。

  (二)生活必需品保供措施

  1.菜市場開辦者和經營者要積極拓寬進貨渠道,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穩定貨源,確保各類農產品不脫銷、不斷檔,保障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需求。

  2.不得哄抬物價,囤積居奇。

  若出現各類農產品供應緊張、貨源不足、物流渠道不暢或采購價格異常波動現象,應及時上報商務部門及市場監管部門。

  五、保障機制

  1、按照“屬地管理+部門主管+單位協同+分級包保”的工作原則,菜市場疫情防控及保供工作由區商務局牽頭,區市場監管局、區衛健委配合,分級包保,聯防聯控,共同推進。

  2、區商務局制定《菜市場防控及保供工作包保聯系機制》及《菜市場包保工作聯系表》,對大型菜市場進行責任分工,落實到局領導、責任人員,實現“一對一”、“點對點”包保聯系,隨時掌握大型菜市場疫情防控動態及市場供應情況。

  3、區商務局制定《菜市場督查情況表》,各督查責任人每日對大型菜市場進行督查,填寫督查情況表,報送市商務局業務科室匯總,做到每日一檢查,每日一匯總,每日一上報。

  5、商務部門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消除,確保問題及時整改到位,不留隱患,堵塞風險。

  6、區商務局將不定期聯合區直相關部門對各菜市場疫情防控及保供工作進行督查,對違反上述規定或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菜市場,立即依法依規進行停業整頓,對造成不利影響或重大損失的相關單位,移交紀檢部門,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蔬菜供貨方案4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陜政發[20xx]46號)精神,不斷完善蔬菜生產、銷售體系建設,切實保障民生和社會穩定,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高度重視“菜籃子”工程,強化“菜籃子”市(縣、區)長負責制,狠抓蔬菜生產基地建設,不斷改善蔬菜流通設施條件,強化蔬菜銷售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二、工作目標

  落實“菜籃子”市(縣區)長負責制,做好“菜籃子”工作的各項措施,并逐步探索促進生產、增加供應、加強管理的新路子新辦法,建立起穩定、有序的長效工作機制,確保蔬菜供應和價格穩定,維護正常社會秩序。

  三、工作重點和措施

  (一)切實強化“菜籃子”縣區長負責制

  穩定和提高城市蔬菜自給能力。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穩定和增加蔬菜種植面積,擴大速生蔬菜生產規模,切實提高本地應季蔬菜的自給能力。要根據城區常住人口、暫住人口和流動人口總量,科學制定“菜籃子”建設發展規劃,在城市周邊地區合理規劃建設新菜地,并實行最低保有量制度,按照城市人口增加一人新建一分菜地的標準,穩定增加蔬菜種植面積。實行更為嚴格的占補平衡和補償機制,進一步加強對老菜地的保護。征占菜地堅持“先補后占、占補平衡”原則,補償標準按當地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區片綜合地價執行。逐步提高城市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收取標準,收繳資金全部用于建設新菜地和發展蔬菜生產。統籌使用土地出讓收入,加大對蔬菜生產的支持力度。

  加強城市蔬菜批發和零售市場建設、服務與管理。各縣區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蔬菜批發和零售市場在保障居民消費中的重要作用,合理規劃布局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店,保證批發市場和菜市場建設用地。按照20~30萬常住人口城區建設一個不小于10000平方米的大型蔬菜批發市場、5~10萬常住人口城區建設一個不小于5000平方米的蔬菜批發市場、2~3萬常住人口社區建設一個不小于20xx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場的標準,改造建設一批城市蔬菜批發和零售市場。漢濱區要主動與蔬菜產區加強協作,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合作關系。鼓勵、支持“農超對接”、“農企對接”、“場地對接”、“場企對接”,強化產銷銜接。要增加零售網點,積極推進規范型菜市場發展,在特定時段為蔬菜早市開辟專門銷售區域,探索和推行蔬菜晚市的有效方法,方便于民。要加大對蔬菜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店建設的扶持力度,規范和降低農貿市場攤位費和超市進場費,整治亂收攤位費以及其他各種名目收費等不規范行為。要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對經銷商銷售冒充“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及哄抬菜價的行為依法嚴肅查處。

  強化城市蔬菜供給應急能力建設。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和完善本地區蔬菜市場供應的應急預案,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社會穩定。要根據消費需求和季節變化,建立蔬菜儲備制度,確保重要的耐貯存蔬菜品種5-7天消費量的動態庫存,結合當地蔬菜需求,重點做好越冬春蔬菜儲備。漢濱區及市級有關部門要統籌省內外市場,建立蔬菜生產和供應平衡調節機制,及時安排主要蔬菜品種的臨時儲備和應急調運計劃,避免總量供求失衡和價格大幅波動。各級財政設立一定的財政專項儲備基金,用于發生自然災害或市場異常波動時,組織貨源,平抑菜價,保障供應。要制定異常情況下保障城市低收入居民蔬菜基本消費需求的救濟辦法,對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大中專院校家庭困難學生等發放價格臨時補貼,保證其基本生活水平在蔬菜價格大幅上漲時不降低。

  為確保上述措施落到實處,建立健全“菜籃子”縣區長負責制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對生產、流通各環節的綜合考核,將菜地和種植保有數量、重要蔬菜產品自給率、蔬菜價格異常波動、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等重要指標進行量化,作為縣區長負責制的內容,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市政府將設施蔬菜重點縣區蔬菜生產納入市對縣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

  (二)進一步加強蔬菜生產基地建設

  推進基地建設。抓好三大重點區域布局。一是以月河川道沿線為主的蔬菜生產優勢帶,保證中心城市城鎮居民蔬菜供應量占80%以上。二是發展縣城周邊平壩地區蔬菜區,保證自給和穩定市場供應。三是高山反季蔬菜生產區,重點發展夏秋鮮銷蔬菜,并積極開發利用野生蔬菜資源。優化蔬菜生產的品種結構。一是實行錯時播種,適當延長播種期,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種,拉長上市時間。二是要按照不同的季節突出不同的重點,冬春季主抓大宗蔬菜,夏秋季主抓高山反季節蔬菜,早春季主抓設施蔬菜,冬季主抓冬閑地間套輪作蔬菜,同時積極開發野生蔬菜資源拓展外地市場。把設施蔬菜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擴大設施生產規模,提高蔬菜綜合生產能力。以“一體兩翼”為重點,認真抓好漢濱、漢陰、石泉、旬陽、平利、白河等六個省級設施蔬菜項目縣區建設,通過制定發展規劃、落實扶持政策、嚴格目標考核,使其成為帶動全市蔬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高標準生產基地。各項目縣區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生產條件。到20xx年,六個項目縣區設施蔬菜建設要達到10萬畝以上,1000畝以上設施蔬菜標準化示范園達到6個,實現通路、通電和通水,蔬菜產后全部經過預冷處理。非項目縣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積極籌措資金,搞好蔬菜生產基地建設。

  加大投入力度。市級財政每年拿出200萬元預算資金,整合1000萬元項目資金支持發展設施蔬菜生產。發展改革部門要協調有關部門整合現有各類資金和扶持政策,按照全市蔬菜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大對重點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改善菜田基礎設施條件,配套建設蔬菜產后預冷處理設施等,提高蔬菜生產水平和重要時節的應急供應能力。財政部門要設立“菜籃子”建設專項資金,加大對設施蔬菜生產投入,支持蔬菜生產基地建設。水利、電力、交通部門要加強對蔬菜生產基地水、電、路的建設,改善生產條件。農業部門要按照設施蔬菜與露地蔬菜相結合的`原則,研究制定蔬菜發展規劃與基地建設方案。要大力發展精細菜,注重發展適銷對路的大路菜,穩步增加蔬菜生產基地面積,保證蔬菜周年供應。金融機構要加大對蔬菜生產的信貸支持力度,改進金融服務。保險機構要完善蔬菜保險品種,盡快設立蔬菜生產設施和大田蔬菜保險品種,積極引導菜農投保,擴大蔬菜保險覆蓋面,有條件的縣區對保費給予財政補貼。

  加強科技推廣。農業、科技等部門要加強蔬菜種質資源創新和良種培育,加大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力度,整合有關項目,支持蔬菜品種改良中心和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推進工廠化育苗中心和專業化育苗點建設,建立和完善蔬菜種苗繁育體系,提高優良種苗供應能力和良種覆蓋率。完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各縣區蔬菜優勢產區要健全機構,配備人員,強化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技術和服務水平。

  強化質量監管。要進一步加強蔬菜質量安全工作,加快建立高產、高效、優質、安全的蔬菜產業約束機制,建立健全蔬菜產地、銷地質量檢測及追溯機制,嚴格蔬菜市場準入準出制度,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加強對蔬菜病蟲害統防統治、菜地質量修復與平衡施肥等技術指導,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蔬菜良種和高效低殘留農藥,建立健全蔬菜質量檢測體系,推行蔬菜“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構建從“田地”到“餐桌”全過程的質量監控機制和質量追溯體系,保障蔬菜質量安全。

  (三)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

  加快蔬菜冷鏈物流建設。加強蔬菜預冷設施、批發市場冷藏設施、城市蔬菜低溫配送中心建設。漢濱區要率先在20xx年底前建設1個大型產地蔬菜預冷設施,配套建設1座冷藏設施。市、縣區財政要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和引導大型蔬菜批發市場、生產基地、流通企業,完善對貯存、加工、運輸、銷售實施全過程溫度控制的冷鏈物流設施,加快構建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無縫銜接、運行規范的全市蔬菜冷鏈物流體系框架,最大程度地保證蔬菜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減少損耗。

  加強蔬菜批發市場建設。立足于改善消費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繼續實施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工程和“雙百市場”工程,從今年起,力爭用兩到三年的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改造提升我市中心城區南門菜市場、興安蔬菜市場,擴大金奎農產品批發市場倉貯能力,完善寶業農貿市場功能,提升基礎設施和配套功能,增強帶動和輻射能力。著力推進城市標準化菜市場建設,在全市建設20家標準化城市菜市場,使全市菜市場面貌發生明顯改觀,建立以城市標準化菜市場、便民菜店以及超市生鮮部為載體的菜市場網絡體系,逐步取消露天市場和馬路市場,實現退路進廳,規范市場經營管理,優化居民消費環境。

  完善蔬菜“綠色通道”政策。進一步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在全市范圍內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少量混裝其他農產品以及超載幅度在合理計量誤差范圍內的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比照整車合法裝載車輛執行;對符合標準的配送蔬菜等鮮活農產品的廂式貨車,通過發放特別通行證等措施,允許其24小時進城通行和便利停靠。

  (四)提高蔬菜產銷的組織化程度

  市農業局要進一步加強工作指導,加大支持力度,扶持蔬菜生產專業合作組織發展,不斷提高蔬菜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市商務局要大力發展連鎖經營、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業態,鼓勵和引導專業合作組織、農產品流通企業和加工企業直接進入超市、社區蔬菜零售市場、便利店,減少流通環節,降低營銷費用。積極引導大型零售流通企業及學校、酒店、大企業等最終用戶與產地蔬菜生產合作社、批發市場和龍頭企業等直接對接,提高零售環節產銷對接的蔬菜流通比重。積極扶持各類蔬菜產銷對接活動,引導產區和銷區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促進蔬菜合理有序流動。

  (五)強化蔬菜產銷信息體系建設

  發展改革、農業、商務、物價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協調配合,抓緊研究建立主要蔬菜品種的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信息監測、預警和發布制度,完善產地、銷地、批發、零售網絡平臺建設,建立和完善覆蓋全省的蔬菜產品產銷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搜集、整理、發布蔬菜產量、質量、價格等信息,注重信息引導,促進蔬菜生產和產品流通。財政部門要把蔬菜信息網絡建設納入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給予資金扶持。工商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督管理,規范市場行為,加大對捏造、散布虛假價格信息者的監督查處力度,防止不實信息誤導市場。物價部門要做好蔬菜市場價格監測和預警工作,加大價格監管力度,規范和穩定蔬菜市場價格。建立由物價、商務、工商、公安、農業等部門組成的蔬菜市場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協調保證市場供應,穩定市場價格。

  (六)統籌抓好當前“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有關“菜籃子”工程建設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蔬菜、肉蛋奶和水產品等“菜籃子”產品的生產與市場供應,繼續落實好中、省、市關于支持畜牧、魚業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確保價格基本穩定。要加強生產和市場監測預警,及時發布信息,積極組織貨源,做好區域調劑,及時動用儲備,嚴厲惡意囤積、哄抬價格、變相漲價以及合謀漲價、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嚴厲查處惡性炒作事件,維護市場和價格秩序。

蔬菜供貨方案5

  一、適用范圍

  (一)批發市場、菜市場和商超賣場等(以下簡稱"有關市場")。

  二、落實責任

  (二)有關市場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要切實承擔起疫情防控的主體責任,根據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各區政府要履行好屬地管理責任,督促轄區內有關市場落實落細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商務部門加強行業指導,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開展工作。

  三、場所管理

  (三)有關市場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交易場所風險排查和環境衛生整治,按照有關衛生規定,建立定期消毒清洗制度。

  每周至少1次對交易場所以及相關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清洗和消毒,對操作臺面、垃圾桶、下水道、衛生間、通道、客貨梯、運輸車輛、肉類及水產等區域和部位實施重點消殺,及時清運市場垃圾,清除衛生死角。

  市場內辦公區及交易區要保持通風換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首選自然通風。

  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通風設備以加強空氣流動。

  (四)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對有關市場交易場所和生鮮商品等的主動監測。

  發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第一時間會同相關部門落實相應控制處置措施。

  四、人員管理

  (五)有關市場應加強對市場管理者、市場經營者、進場交易者、運輸車輛司機等重點人群出入管理和健康監測,嚴格落實人員登記、體溫測量、口罩佩戴等措施,并提醒消費者佩戴口罩,引導人員保持合理安全距離。

  (六)有關市場要嚴防疫情輸入,按照要求做好場內市場管理者、市場經營者等工作人員的全面排查追溯,一旦發現x月x日(含x月x日)以來來自或曾到過中高風險地區的,立即報告所在區衛生健康部門或疾控中心,并配合落實集中隔離健康觀察等措施。

  (七)有關市場要加強進場工作人員的日常管理,對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高風險地區或14天內曾去過國內疫情高風險地區的工作人員,落實為期14天集中隔離健康觀察,進行核酸檢測;對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中風險地區或14天內曾去過國內疫情中風險地區的工作人員,按照要求實施為期14天嚴格的社區健康管理,進行核酸檢測。

  (八)有關市場應加強日常巡查,對口罩佩戴、日常體溫進行檢查抽查。

  督促場內管理和經營人員勤洗手、勤換口罩,確保防護效果。

  發現有發熱(37.3℃以上)、咳嗽等癥狀的,應立即停止其工作并盡快安排到定點醫院就醫,一旦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立即啟動應對預案予以妥善處理。

  (九)有關市場在防疫期間要盡量減少人員聚集和集體活動,保持室內聚集場所空氣流通,有食堂的市場加強人員用餐管理,做好食堂餐具清潔消毒。

  (十)鼓勵有關市場根據實際需要組織相關管理和經營人員,向所在區申請進行核酸檢測,各區要積極予以支持。

  五、食品安全管理

  (十一)海關等部門加大對進口食品,尤其是肉類、水產品、果蔬等冷鮮進口食品抽樣檢驗檢疫力度,查驗相關的進口憑證。

  (十二)市場監管部門要督促食品經營者嚴格執行食品原料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落實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責任。

  督促生鮮、冷凍水產品和畜禽肉類及其制品為主要經營品種的'食品經營單位嚴格查驗采購的水產品、畜禽肉及其制品的合格證明、交易憑證等票證和相關臺賬記錄。

  禁止采購經營未按規定進行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或來源不明的畜禽肉及其制品。

  禁止在食品經營場所內飼養和宰殺活畜禽等動物。

  六、應急管理

  (十三)有關市場主體應制定疫情防控和市場保供應急預案,明確相關部門和人員工作職責。

  疫情防控要根據防控態勢采取不同響應措施,落實場所管理、人員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要求,確保發現疑似癥狀人員時能及時送院診治。

  市場保供要提前做好貨源組織方案和臨時交易場地方案,確保市場供應。

蔬菜供貨方案6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縣現代農業攻堅戰工作總體部署,加快推進蔬菜產業發展升級,根據《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20xx年蔬菜產業發展工作的意見》(贛市府辦發〔20xx〕74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思路。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把全南打造成為贛州南部重要的山地特色蔬菜產業發展區,全市工廠化育苗基地、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種植新技術培訓基地和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重要蔬菜直供基地這個目標,按照種植模式多樣化、銷售渠道多元化、群眾受益最大化的“三化”思路,發揮高標準蔬菜基地龍頭帶動作用,以品種引領、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為主攻方向,統籌蔬菜品種、種植區域規劃布局,重點在鄉(鎮)建立一批生產規模適度、利益聯結緊密的大棚設施蔬菜基地,發揮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努力推動蔬菜產業提檔升級。

  (二)基本目標。20xx年蔬菜播面穩定在11萬畝以上,總產達到20萬噸。在鞏固提升原有大棚蔬菜基地的基礎上,新(擴)建50畝以上規模蔬菜基地3000畝,其中新增鋼架大棚面積20xx畝,全縣鋼架大棚面積在1萬畝以上。蔬菜聯產聯銷區面積穩定1萬畝以上,輻射帶動區面積達到3萬畝以上。每個鄉(鎮)保持1個以上集中連片300畝以上的大棚蔬菜基地。江禾田園綜合體全面建成,示范引領作用凸顯;通過引領貧困戶參與務工、土地流轉,以及入股分紅、返租倒包、聯產聯銷等直接發展蔬菜產業聯結方式,覆蓋帶動貧困人口增收。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產業區域布局。開展適宜蔬菜種植地塊調查,規劃蔬菜種植重點區域和品種布局,有序引導各類主體投資發展蔬菜產業。要科學謀劃布局,大力發展鋼架大棚等設施,發揮技術和市場優勢,合理安排種植品種,積極搶占粵港澳市場。重點以江禾田園綜合體為支點,打造成為全縣蔬菜產業的種苗繁育區、采摘體驗區、休閑觀光區;依托金龍鎮木金村、水口村、增坊村、來龍村,城廂鎮小慕村、黃埠村等產業基地,打造縣域蔬菜供應區。同時,要以主要交通干道為軸,打造南線、中線、北線蔬菜產業帶,形成以點帶面、以線擴面的良性發展格局。

  (二)鞏固提升規模基地建設。

  1、強化龍頭企業帶動。加強江禾田園綜合體蔬菜良種繁育基地和集約化育苗基地建設,提高優良種苗供應能力。全面建成南逕蔬菜冷鏈物流中心,加快推進北線冷鏈物流園建設,推動蔬菜全產業鏈發展。

  2、完善提升基礎設施。在鞏固原有規模基地基礎上,改善大棚蔬菜基地的水電路渠和地力條件,提升設施蔬菜基地標準化水平。同時,完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機制,促進農村土地向蔬菜規模基地、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大戶集中,堅持高標準農田建設與設施蔬菜基地建設緊密結合、同步設計,原則上進行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田段都要用于發展蔬菜產業。

  (三)構建新型經營方式。一是推進聯產聯銷,發揮江禾田園綜合體龍頭帶動作用,推廣企業提供種苗、技術、農資和產品回購銷售,農戶負責種植并按產量、品質獲得收益的“五統一分”聯產聯銷模式,帶動千家萬戶發展大棚蔬菜種植。二是推進產業扶貧,落實“五個一”產業扶貧機制,推廣“蔬菜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產業扶貧模式,大力培育基本菜農,帶動貧困戶資金入股、就業務工、訂單生產。通過“一對一”結對措施,把蔬菜產業打造成脫貧致富的平臺。

  (四)落實新型經營主體。各鄉(鎮)要抓緊引進一批農業龍頭企業投資新建規模蔬菜基地。通過土地、資金、技術、品牌等入股或采取合同制、訂單制、委托制、代理制等方式,促進龍頭企業、合作社與農戶間由帶動向合作轉變,讓更多的收益留給蔬菜種植戶。大力發展村級蔬菜專業合作社,在鞏固提升已有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做到蔬菜專業合作社覆蓋80%的村。

  (五)引進推廣先進技術。大力推廣吊蔓栽培、長茬栽培、深淺根輪作、綠色防控、土壤改良等技術,以及水肥一體、生物調節等機械化裝備。加快推進高效種植示范基地建設,提升1個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輻射帶動全縣的高效種植示范基地,年內形成3個以上蔬菜品種種植技術規程,引導專業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積極對接贛州“兩中心一基地”科研培訓平臺,全力以赴打造南部山地特色蔬菜產業發展區種植新技術培訓基地。通過課堂培訓與基地實訓相結合的方式,加強蔬菜生產技術培訓和服務指導,開展4期業務骨干、種菜主體集中培訓,加快培養本土農民蔬菜技術員和生產一線能手,破解當前產業發展面臨的人才短缺問題。同時,組織鄉(鎮)領導及技術人員、規模蔬菜基地負責人及技術骨干和部分蔬菜種植大戶到農業發達地區學習先進種植和經營管理經驗。

  (六)加強質量監管。強化投入品和生產過程的監管,開展蔬菜農殘速測,建立蔬菜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對生產的主體、品種、數量、銷售渠道等進行登記,實現生產檔案可查詢,產品流向可追溯。強化監督檢查,將百畝以上規模蔬菜基地、批發市場、超市納入監管監測范圍,確保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實施“三品一標”獎補政策,引導各類蔬菜經營主體發展適銷對路、綠色健康的高品質蔬菜、品牌蔬菜,開展基地認定、產品認證5個以上,打響高山蔬菜品牌。

  (七)搞活市場流通。推動訂單農業發展,鼓勵連鎖(超市、酒店、社區)配送等經營方式,減少流通環節,積極構建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新型供應鏈。鼓勵蔬菜種植大戶、基地等參與超市生鮮蔬菜采買對接。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規范市場交易行為,形成一個功能完善、開放有序的蔬菜銷售市場。依托江禾田園、中農益康、深圳和眾、廣州華行、全南天成等龍頭企業的渠道優勢,加強與珠三角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大市場的`對接,大力發展蔬菜直銷,實現蔬菜產品利益最大化。

  (八)積極引進蔬菜加工企業。積極開展蔬菜產業招商引資工作,引進蔬菜加工企業,開展蔬菜深加工,實行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緩解集中上市壓力,增加蔬菜附加值,解決蔬菜“銷售難”問題。

  三、政策扶持

  (一)保持政策連續穩定。繼續執行《全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全南縣20xx年蔬菜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全府辦發〔20xx〕20號)文件制定的獎補政策。

  1、標準大棚。對集中連片面積50畝及以上的蔬菜基地,新建集中連片鋼架大棚10畝以上、跨度在6米、內空高2.6米以上,棚架間距不超過1.5米,縱向各拱架間用拉桿或斜交式拉桿連接固定形成整體的鋼結構大棚,補助10000元/畝。

  2、高標準大棚。對集中連片面積50畝及以上的蔬菜基地,新建集中連片連棟大棚10畝及以上,棚體高度不低于3.5米,肩高不低于2.5米,形成裝配式連棟大棚,補助16000元/畝。主要材質:所有桿件和卡具采用熱鍍鋅防銹處理,用專用卡具連接形成整體。

  以上棚內面積按540平方米折算為1畝的標準進行測算,符合市級補助條件的,可同時享受市級補助。基礎設施不完善、沒有種上菜的不予驗收。

  3、噴滴灌設施。露天連片50畝以上新建噴灌設施的,補助600元/畝;露天連片50畝或鋼架大棚10畝以上新建滴灌設施的,補助400(原300)元/畝;鋼架大棚10畝以上新建微噴霧噴設施的,補助500元/畝。滴灌、噴灌、霧噴補助政策不疊加享受。

  4、預冷設施。基地新建并正常使用的冷庫,累計面積在10平方米及以上的,每立方米補助200元(原2萬元),并可同時享受市級補助。

  5、完善基地道路。對進行人行道硬化、鋪設吸水磚的,按其建成面積給予40元(原20)/平方米補助。

  對已享受過蔬菜項目獎補政策的設施易地搬遷、按“一事一議”政策享受補助的招商引資項目不再享受上述補助政策。之前有關蔬菜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如與本政策不符的,以本獎補政策為準。

  (二)加強信貸扶持力度。全力推進“財政惠農信貸通”、“小微信貸通”和“產業扶貧信貸通”政策落實,以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金、帶動社會資金,共同支持蔬菜產業發展。積極組織全縣成立村級合作社,配合金融工作局做好“蔬菜貸”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要高度重視,把發展蔬菜產業擺上產業結構調整、現代農業發展、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位置,強化組織領導,落實發展舉措,細化工作方案,出臺本鄉(鎮)的扶持政策。把蔬菜基地和大棚建設任務,盡早分解落實到具體項目和地塊,持續用力抓落實、促發展,要確保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抓蔬菜產業發展工作。

  (二)破解發展瓶頸。創新土地流轉新機制,探索推廣土地托管和“政府墊付、先流轉后招商”的模式,降低土地流轉難度。探索蔬菜大棚等設施質權認證、抵押貸款,搞活金融資本,解決大棚設施建設投入資金過大的問題。

  (三)嚴格督查考核。將蔬菜產業發展作為現代農業攻堅重點考核內容之一,重點考核各鄉(鎮)落實蔬菜發展計劃、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政策資金投入落實等情況。實行督促檢查、情況通報、約談誡勉制度,對工作推進不力的進行約談;年底根據考核結果,對在蔬菜產業發展中措施實、力度大、成績突出的前三名鄉(鎮)進行表彰和獎勵,以推動蔬菜產業發展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

蔬菜供貨方案7

  為進一步提升全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的產品市場供應能力,切實保障“菜籃子”產品市場穩定有序進行,依據《xx省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xx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做好“菜籃子”產品增產保供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物質保障的通知》(xx政發〔20xx〕x號)和縣聯防聯控指揮部第5次會議要求,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總體目標

  積極全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的嚴竣形勢,預防市場供求關系突變影響,統籌資源、多措并舉、形成合力,全力保障“菜籃子”產品市場供應基本充足、價格基本穩定、群眾需求基本滿足,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全縣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重要保障。

  二、工作原則

  (一)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以建立適度、完備、高效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為支撐,努力提高全縣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最大程度保障全縣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各鄉鎮人民政府、綜合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要按照“統籌布局、分級負責、分類儲備、共享資源、綜合調度”的要求,建立健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本行業、本系統應急物資的`儲備、管理、統籌和指導工作。

  (三)適度完備、重點突出。市場保供以生活必需品為主,保供品種為米、面、食用油、豬肉、蛋、蔬菜、食鹽、方便食品、瓶裝水共9類。市場保供要求至少滿足全縣居民一周的基本需求,收貯和投放數量每周實行動態調整。

  (四)多種形式、注重實效。政府儲備以利用現有社會倉儲能力代儲為主;商業儲備以對重要生活必需品經營企業實行最低庫存管理為主;生產能力儲備以扶持重要應急物資生產企業保有必要的生產能力為主。

  三、重點任務

  (一)加強市場監測。縣經貿局牽頭,對全縣米、面、食用油、蔬菜、肉、蛋、奶、鹽、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銷售價格和供求信息進行跟蹤監測,及時掌握市場行情,預測市場運行趨勢,為政府決策提供準確依據。

  (二)建立貨源檔案。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市場監管局配合,摸排全縣豬、牛、羊、禽、蔬菜、瓜果等種養殖情況,以及商超、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的貨源渠道,掌握農畜產品供應渠道和供應能力,對規模以上的種養企業和貨源企業建立檔案,及時統計供應信息,建立縣級“菜籃子”基地聯系制度。

  (三)強化貨源保障。縣“菜籃子”產品增產保供應對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督促生產企業、貨源企業與我縣各類商貿流通企業加強聯系,通過市場預測和財政補貼,引導企業簽訂保供協議和儲備協議,建立安全可靠的商品供應鏈。

  (四)增加市場儲備。縣發改局負責,增加大米、面、食用油、瓶裝水儲備量;縣經貿局負責,加大肉、蛋、蔬菜、方便食品儲備量;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加大食鹽儲備量。各責任單位要通過政策扶持,鼓勵儲備企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督促企業及時收貯和投放,在疫情防控期內不斷增加儲備量。

  (五)提高生產自給率。縣農業農村局牽頭,落實扶持農業產業發展各項政策,加快設施農業、種植、養殖基地建設,尤其是要加快設施蔬菜生產,要制定蔬菜保障供給預案,積極動員設施農業企業、合作社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合理安排蔬菜生產布局和產品結構,提高產量、加大保供能力;要加強設施蔬菜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強化設施蔬菜質量安全監管,落實市縣設施蔬菜生產支持政策,暫定2月底前種植蔬菜的企業、合作社,由市級財政給予每畝補助500元,動員農業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社盡快復產,不斷提高豬肉、蔬菜生產能力和自給率;強化檢疫監管,抓好非洲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縣供銷聯社牽頭,保障飼料、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運輸供應。縣發改局牽頭,縣國資委、市場監管局、經貿局配合,動員米面加工廠、豆腐加工廠以及醬菜、方便食品、瓶裝水等應急物資生產經營企業復工,擴大生產能力。

  (六)拓寬供應渠道。縣市場監管局牽頭,各鄉鎮人民政府、綜合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配合,在嚴格落實防疫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動員果蔬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社區便利店,農村超市等經營群眾生活必需品的企業規范營業。縣經貿局牽頭,各鄉鎮人民政府、綜合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配合,適時在各鄉鎮、街道、大型社區設立市場保供投放網點,鼓勵物流企業和電商企業開通線上線下供應渠道。縣交通運輸局牽頭,為相關企業發放通行證,開辟“綠色通道”,擴大運輸能力。

  (七)做好典論宣傳。領導小組各辦公室要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及時向社會公布市場供求狀況及我縣采取的相關措施,穩定預期,消除消費者心理恐慌,引導市民合理消費,避免因不實炒作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

  (八)維護市場秩序。縣市場監管局、公安局等部門牽頭,各鄉鎮人民政府、綜合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配合,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以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損害消費者利益等違法犯罪活動,依法從重從快懲處。

  (九)做好服務保障。縣財政局負責資金保障,加大人力運力和種植補貼,專項用于保障“菜籃子”產品的生產、調運、儲備、平價投放等。領導小組協調縣聯防聯控指揮部將市場保供的重點企業列入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對象,優先加大防控物資保障供應。各牽頭部門要對各類市場保供網點,完善消毒措施,加大防控技能培訓,保障重點企業安全運營。

  四、組織保障

  成立縣“菜籃子”產品增產保供應對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統一部署,指揮協調有關事項。

  (一)組織架構。由縣長曹全虎任組長,縣委常委、副縣長朱偉和副縣長郭海鵬任副組長,成員包括縣政府辦、發改局、公安局、財政局、交通運輸局、農業農村局、經貿局、市場監管局、供銷聯社及各鄉鎮人民政府、綜合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同志。領導小組下設增產和保供工作辦公室,增產工作辦公室設在縣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楊曉軍兼任;保供工作辦公室設在縣經貿局,辦公室主任由縣經貿局局長張忠民兼任。

  (二)工作職責。負責全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菜籃子”產品增產保供應對工作方案的組織實施,研判市場供求和價格變化情況,協調相關單位組織落實商品儲備和市場供應,協調保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指導輿論宣傳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夯實工作職責。各鄉鎮人民政府(綜合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及縣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疫情防控和增產保供工作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按照職責分工抓緊抓實各項重點工作。本方案印發后,各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立即進入工作狀態,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領導小組各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值班人員和各成員單位負責人的電話保持24小時開通,確保指揮系統政令暢通。

  (二)科學制訂方案,周密組織實施。各鄉鎮人民政府(綜合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及縣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完善相應的工作方案,明確重點任務,夯實工作責任,充足人員力量。各成員單位要按周梳理總結,及時報送工作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和對策建議,確保圓滿完成市場保供各項任務。

  六、實施期限

  “菜籃子”產品增產保供應對工作方案實施期限暫定為省上解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為止。期滿后,“菜籃子”增產保供工作轉入常態化,各鄉鎮人民政府(綜合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及縣政府各有關工作部門按照既定職責負責運行。

蔬菜供貨方案8

  為進一步規范全縣蔬菜批發市場建設及經營秩序,維護廣大菜農和經銷商利益,保障蔬菜質量安全,提升蔬菜供給能力,改善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義

  目前,全縣蔬菜種植面積120萬畝,年產450萬噸,蔬菜批發市場126家,其中年交易1000萬斤以上的約50家,主要分布在向城、尚巖、蘭陵、車輞、下村、磨山、莊塢、南橋、蘆柞等鄉鎮,產品主銷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大中城市,形成了大生產、大市場、大流通格局。但由于我縣蔬菜批發市場建設起步早,建設初期缺乏相關標準約束,造成市場建設起點低、硬件設施落后,市場分散、布局不合理,冷鏈倉儲、加工配送、信息發布等功能不完善。在銷地市場入市門檻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亟需倒逼我縣蔬菜批發市場改造升級、規范管理。

  二、監管標準

  (一)已建市場

  1.辦理工商登記手續。做到證照齊全,合法經營。

  2.配備檢驗檢測設備。配備與交易規模相適應的檢測設備,對市場內蔬菜質量進行抽檢。或與有資質的檢驗中心簽訂送檢協議進行抽檢,或將檢驗機構引入市場。

  3.符合安全生產要求。交易廳棚、結算中心、預冷庫、商品化處理間、貯藏庫、行政管理區等各功能區,加強安全用電和防火管理,滿足雪災、風災、洪災等防御要求,落實第一責任人職責。

  4.配備垃圾處理設備。嚴格環保要求,與環衛公司簽訂合同,對市場內固體廢棄物、有機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和統一處理,尾菜還田利用,做到市散場凈。

  5.達到污水排放標準。應配置污水收集和過濾設施,對生產污水進行處理,宜采用暗管排入污水處理設施或市政排水管網。對市場內餐飲等服務性行業進行規范化管理,對產生的污水集中收集處理。

  6.建立信息發布平臺。建設信息中心,實時發布市場內各類蔬菜價格信息,實現公平交易。有條件的市場可以發布銷地市場產品及價格信息,引導菜農種植中高端市場適銷品種。

  7.推行電商平臺銷售。在做好傳統銷售的基礎上,以“蒼山蔬菜”為統一價值品牌,加大在電商環節營銷力度。

  8.產品商品化處理。配置分級包裝車間或區域,以銷地市場為導向對蔬菜進行分級包裝,標明產品品名、品牌、產地、生產者、采收期、保質期等,采用條形碼或二維碼實現可追溯,提高品牌效益。

  9.符合用地要求。市場用地應為非違占用地。

  (二)新建市場

  市場選址應符合城鄉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遵循因地制宜、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節約土地、節能減排的原則,避免近距離同類市場重復建設。在辦理規劃、土地等項手續后方可開工建設,建成后經相關部門驗收合格方可運營。

  三、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7月22日前)

  縣政府組織召開會議,對全縣蔬菜批發市場整改提升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二)調查摸底階段(7月23日—7月25日)

  各蔬菜主產鄉鎮(含街道,下同)對轄區內蔬菜批發市場進行調查摸底,調查內容包括:市場業主姓名及聯系方式、詳細地址、占地面積、用地性質、設立時間、是否工商注冊、是否配備檢測設備、主營蔬菜品種、主銷市場名稱、整改時限等。調查摸底表經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人審閱后,連同電子版報縣商務局。

  (三)上報整改方案階段。(7月26日—7月28日)

  各蔬菜主產鄉鎮根據本實施方案要求,制定符合各自實際的整改方案,經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人審閱后,連同電子版報縣商務局。整改方案內容包括:符合標準條件的市場名稱、擬整改保留市場名稱及整改時限、擬取締市場名稱、整改措施等。具體整改標準為:

  1.對于符合前述第1—9項監管標準的,經驗收合格,發放《經營許可證》,準予經營。

  2.對于不符合前述第1—5項監管標準的,發放《臨時經營許可證》,準予臨時經營,限期3個月內整改完畢;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取締經營資格。

  3.對于不符合前述第6—9項監管標準的,發放《臨時經營許可證》,準予臨時經營,限期半年內整改完畢;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取締經營資格。

  4.對于占道經營、露天經營的,取締經營資格。

  (四)督促指導階段(7月29日—8月5日)

  縣政府安排各職能部門赴各蔬菜主產鄉鎮對調查摸底情況及整改方案逐一落實,出具合格或不合格證明,對不合格的下達整改通知書,督導整改提升。建立周報告制度,各蔬菜主產鄉鎮在市場整改期間,于每周五下午5點前將整改推進情況通過協同辦公系統報縣商務局,縣商務局匯總后報縣政府,縣政府召開職能部門會議進行研判部署。對于取締經營資格的,縣政府安排協調縣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符合條件的市場,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為其提供經營攤位;或將其作為蔬菜批發市場在合作社、種植基地的收購點,實現功能互補、融合發展。

  (五)建立長效機制階段(8月6日起)

  縣政府各職能部門對全縣蔬菜批發市場登記造冊、實時監管、認真履責,對職能范圍內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整改。及時總結整改經驗,完善監管標準,改進監管措施,提升監管水平,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保障工作開展,縣政府從商務、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蘭陵縣蔬菜批發市場規范化管理工作專班,研究確定市場的`準予建設、準予運營以及依法取締等事宜,重點發揮在市場規劃布局、檢驗檢測、尾菜處理、資源整合、品牌創建等方面的規范引導作用,統籌推進全縣蔬菜批發市場整體改造升級。

  (二)嚴格規劃選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商務局、屬地鄉鎮負責編制蔬菜批發市場商業網點規劃并監督實施,實現市場布局、建設規模與區域內蔬菜種植面積、產量、上市時間及周圍交通狀況等相適應,推動市場良性競爭。對重點蔬菜產區,根據商業網點規劃,保留一定數量的蔬菜批發市場。

  (三)提升品牌建設。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蔬菜發展中心負責引導菜農、合作社、經銷商開展分選分級、統一包裝等,打造“蒼山蔬菜”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縣農業農村局、縣蔬菜發展中心、屬地鄉鎮負責規劃布局“一村一品”,引導菜農、合作社按照市場導向調整蔬菜品類、品種,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蔬菜供應基地。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對市場內交易的蔬菜進行抽檢,對不合格蔬菜實施銷毀,確保產品質量。

  (四)強化產品銷售。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負責對接江浙滬等銷地市場,構建緊密型產銷關系,鼓勵發展品牌化、標準化、包裝規范化、運輸冷鏈化運銷模式,直供超市和中高端市場,提升“蒼山蔬菜”附加值和影響力。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發改局、縣蔬菜發展中心負責指導市場采集、分析、發布交易信息,與銷地市場開展信息共享,共建蔬菜價格指數發布平臺。縣市場監管局負責辦理市場工商注冊;組織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工作,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實現場內公平交易;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商品。縣稅務局對涉及經營的市場主體、商戶按照國家現行稅收政策開展相應的稅費征繳工作。

  (五)加強安全管理。縣應急管理局、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蔬菜發展中心、屬地鄉鎮負責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及問題整改,對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發出預警,組織應急救援。縣交警大隊、屬地鄉鎮負責場外交通信號燈設置、路標設置等項工作,維護場外交通秩序。

  (六)注重環境保護。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屬地鄉鎮負責監督市場主體配置必要的設施設備,對市場內固體廢棄物、有機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統一處理,尾菜還田利用,保持環境衛生良好;縣生態環境局負責市場排污口管理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

【蔬菜供貨方案】相關文章:

蔬菜供貨方案12-23

蔬菜供貨方案13篇12-23

蔬菜供貨方案(13篇)12-23

蔬菜供貨方案精選13篇12-23

蔬菜供貨方案(精選5篇)01-30

蔬菜供貨方案(精選8篇)02-01

蔬菜供貨方案(8篇)02-01

蔬菜供貨方案8篇02-01

蔬菜供貨服務方案(精選5篇)12-22

蔬菜供貨服務方案范文(精選6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