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層草原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那么事跡材料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基層草原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基層草原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
李xx,男,漢族,1976年8月出生,1996年9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現任威遠縣山王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高級林業工程師,負責山王鎮森林草原防滅火和林業相關工作。從事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已20年。
山王鎮由原來的山王鎮和黃荊溝鎮合并而成,位于縣城北部19公里,是全縣重點林區鎮之一。全鎮轄17個村(社區)、268個村(居)民小組、3.58萬人口,幅員面積106.17平方公里,有各類林業用地6.96萬畝,森林覆蓋率56.01%,樹種以松、柏、杉鄉土樹種和巨桉為主。縣列重點森林防火部位蘆高山、閻王坡位于我鎮境內,山王鎮的森林防滅火工作形勢嚴峻,責任重大。
近年來,組織兩次擬調他到縣級部門工作,都被他婉言謝絕,他說:“我生在農村,長在大山中,從小就對大山有深厚的感情。從事森林防滅火工作二十年,我熱愛林業工作,基層是展現我的舞臺,我衷心愿意做森林草原守護者”。
厚著臉皮辦事
李xx說,在護林防火工作中,必須要有一張“厚臉皮”。一次,在制作森林防滅火標語時,他看見有戶人家房屋的外墻適合做一幅大型宣傳標語。于是,他找到這家人商量是否可以提供外墻制作護林防火宣傳標語,但農戶以剛修建的新房,這樣會影響房屋的美觀為由拒絕了。回辦公室的路上,他想,在這個位置宣傳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輕易放棄這個位置實在可惜。于是,他“厚著臉皮”,多次找對方商量,把制作標語的相關意義、用途、效果等一一和對方解釋,講清楚這是公益宣傳,并且會將標語做得美觀,不僅不影響房屋美觀,反而會增添色彩、相得益彰。農戶終于被他的真誠打動,同意了宣傳標語制作。又一次,在森林消防水池修建進行選址時,他發現有戶人家的土地用來修建蓄水池十分合適,利于蓄水,修建蓄水池后可輻射周圍幾百畝森林。由于是公益項目工程,沒有土地費用的預算,人家不愿意無償用來修建。他“厚著臉皮”三番五次登門拜訪,講清修建森林消防水池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性,保護森林樹木,更保護周邊群眾的安全,平時周邊群眾也可將水用于生產生活,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做通對方的思想工作,同意將土地用于修建森林消防水池。
工作不講人情
一次,他在檢查驗收防火隔離帶時發現,有一條防火隔離帶的地面雜草未清理干凈,未見新鮮土層,達不到隔離效果,質量不過關。村社干部跟他講人情說“算了吧,能將就就行”。他突然變了臉色,嚴肅說道:“不合格就不合格,隔離帶必須重視把雜草清理干凈才能起作用,工作上每個環節都不能馬虎,必須嚴格。”他“不講人情”,硬是讓人家整改后才通過驗收。又一次,他在檢查森林消防水池修建時,發現有口蓄水池的深度沒有挖夠就開始砌墻了。施工方解釋說“這個地方土層硬度高,只能用機械破碎作業,但是機械破碎用時多、成本高,還是就用現在的吧。”他“不講人情”,語氣堅決的對施工方說:“如果基礎不挖夠、做不到規定的要求,達不到蓄水高度,那你修好了驗收也不會過關,還不如現在就返工重修”。在他的一再堅持下,施工方最終還是推到重來,按規定挖夠基礎建好了蓄水池。
不顧本地風俗
20xx年3月份的一天,他接到一個村支書的電話匯報工作,說該村有一個村民去世了,第二天一早就要下葬,按照當地風俗,找人做了一個靈房,要在下葬時在下葬地點進行燃燒。當時正處于森林防滅火高風險期,縣、鎮人民政府發布了《防火命令》《禁火令》,嚴禁一切野外用火,但是人家正在做喪事,如果強行叫停,既不近人情、又可能導致群眾情緒失控;但如果不管,燃燒靈房時燃燒的紙張易被風吹飛,易引燃枯草、樹木、森林,后果不堪設想。他馬不停蹄地和村支書一起趕到逝者家中,做逝者家屬思想工作,講清可能帶來的風險和現在的政策規定,但逝者家屬始終不同意,特別是逝者小兒,父親去世時他在外地務工沒趕上送終,現在要按當地習俗盡孝,情緒非常激動,一時間竟然悲傷的哭了起來。鑒于情況十分復雜,為了避免沖突,他決定先等待家屬穩定情緒后繼續做他們的工作。當天晚上,他又前往逝者家中,對家屬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弄幾塊彩鋼,在院壩內搭建一個封閉的空間,在空間里燃燒靈房”。看著他的堅持和真誠,家屬們也慢慢接受,但他還是擔心家屬們不按規定辦事,于是,他第二天天不見亮便再次來到現場督促,看著靈房在封閉空間里燃燒殆盡后然后他才把懸著的心放下,又消除了一次野外用火的安全隱患。
正是李xx這樣“厚著臉皮”“不講人情”“不顧風俗”地一次又一次的做群眾們的思想工作,不斷消除森林火災隱患,將威脅數萬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森林安全的“火星”掐滅在苗頭,全鎮才平穩度過一個又一個的.護林防火期。山王鎮作為林區大鎮,森林防滅火成效顯著,多次受到上級的好評和表揚。同時李xx也因工作突出在20xx年、20xx年事業人員年度考核中評為優秀,20xx年被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評為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優秀個人。
基層草原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2
郭紹全,男,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現任畜牧水產黨委紀檢書記。該同志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公正廉明、嚴于律已,在畜牧水產系統擁有較高的威望,多次被上級紀檢部門評為先進工作者,紀檢監察工作先進個人。在他的努力下,畜牧水產系統連續多年被評為紀檢工作先進單位。
一、注重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工作的要求,他始終站在“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高度,堅持把學習擺在重要位置,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領導能力。自覺加強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加強畜牧業相關法律、法規為主要內容的學習,并注重學以致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黨的十七大等重要文件,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素質,堅定政治理想信念。深入學習《黨章》、《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及其它黨紀政紀條規。自覺遵守黨的紀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確保工作操作的程序性、規范性、嚴肅性。通過學習,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增強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
二、加強黨風廉政的教育,筑就反腐防線。做為紀檢書記,他始終認為反腐倡廉工作重在預防。
他堅持用正面典型鼓舞人,用反面教材警醒人。一年多來,先后組織開展錄相教育3次,受教育人數200余人次;親自到一線為黨員干部上黨課2次,參課人數150余人次;實行廉政談話、廉政交心20余次,極大提高了全系統廉政勤政水平,在系統內營造了廉潔從業,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
三、健全監督管理機制,保證廉政工作落到實處。
從事多年的紀檢監察工作,他深深感到要抓好紀檢監察工作,根本在制度建設,關鍵在于從源頭抵制腐敗。在實際工作中,他認真總結系統內外反腐敗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鉆研新時期畜牧水產業黨風廉政建設的特點的規律,致力于長效機制的研究與探索。他堅持制度創新,先后建立健全了《畜牧水產系統紀檢監察工作制度》、《畜牧水產系統黨員干部八不準》、《機關干部“三個一”》等多項制度,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制度保證。特別是針對畜牧水產系統紀檢監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動物檢疫、獸藥管理等工作,他協助黨委制訂了《畜牧水產干部廉潔從業八條規定》,明確要求從業人員不得參與從業者提供的餐飲、娛樂等消費活動
四、認真處理來信來訪工作,維護安定團結的和諧局面。
認真接待和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建立健全三級信訪工作網絡,完善了各項工作運行機制,,找準信訪工作的方向,妥善處理進化豬場、黎明奶牛場等越級上訪和纏訪案例,并提出了把員工群眾的上訪變為機關工作人員的下訪,經常深入基層,把員工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從釋疑解惑的角度解決在基層,提出了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以法管人,以信服人的服務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通過利用科學方法,有效處理了各種來信來訪,來信來訪辦結率達100%,使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營造了全系統安定和諧的良好局面。
五、開展行風評議,創造良好的牧業發展環境。
認真開展行風評議活動,以“樹立行業新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主題,堅持把推進系統行風建設作為為農服務,促農增收的有效載體,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將行風評議向基層所延伸,通過廣泛宣傳、自查自糾、認真整改、落實責任等方法把行風評議工作做深、做細、做實。20xx年,在全市行風評議工作中,被評為優秀單位。 六、為人正派,做廉政表率。在工作中,他始終做到嚴于律己、率先垂范。他時刻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定理想信念,拒腐蝕,永不沾,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模范執行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絕不搞以權謀私、以案謀私;牢固樹立廉潔自律意識,不斷增強反腐倡廉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切實過好權力關、金錢關、人情關,把端正黨風的任務,落實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從嚴治家,保持清廉家風,絕不利用自己的職務和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和氣節。
基層草原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3
廷·巴特爾,男,蒙古族,1955年6月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村)黨支部原書記。
他是新中國開國少將廷懋之子,響應黨和國家號召,離開“將軍家庭”,插隊到錫林郭勒盟薩如拉圖雅嘎查成為一名普通牧民,一干就是40多年。他探索“蹄腿理論”,引導牧民“減羊增牛”,帶頭開展“圍欄輪牧”,改變牧民“靠天養畜”的習慣,并通過種植沙柳、楊柴、榆樹等,改善了草原生態。他帶領牧民探索產業脫貧之路,組織牧民成立嘎查股份制公司,發展奶制品、風干肉加工和旅游產業,嘎查牧民人均收入從1983年的200元增加到20xx年的24460元,公司解散后,他把獲得的251萬元收益分給38戶牧民。他在農牧民培訓基地當“講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牧民宣講黨的惠牧政策、生態保護、科學養畜和理財知識,把自己幾十年鉆研摸索出來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牧民。
曾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最美奮斗者”等稱號。“七一勛章”獲得者。
“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蕩。
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
踏著悠揚的旋律,穿著一身群青藍蒙古袍的廷·巴特爾從緩緩拉開的《榜樣6》紅色光幕中走了出來。
熟悉的笑容,質樸、內斂、平和,卻洋溢著獨屬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遼闊草原的蓬勃生命力。
只一眼,便知道,他是草原的孩子。
“七一勛章”頒授現場的廷·巴特爾
不想當“將軍”的將軍兒子
“將軍的兒子”——這是貼在廷·巴特爾身上的一個標簽。
他的父親是曾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戰功赫赫的共和國開國少將廷懋。
這意味著廷·巴特爾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但他還是毅然決然選擇留在偏遠的牧區。
“將軍的兒子可以做將軍,也可以做普通人。”這是廷·巴特爾父親說的一句話。很顯然,廷·巴特爾就是做普通人的那一個。
1974年,響應國家“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年僅19歲的廷·巴特爾,從條件相對優渥的呼和浩特,來到了貧窮落后的薩如拉圖雅嘎查。那是完全陌生的環境。
對于初到嘎查的廷·巴特爾來說,要面對的第一個“攔路虎”就是語言不通。在和共產黨員網記者聊天的過程中,廷·巴特爾提到當時的情況:“雖然我是蒙古族,但是我從小就說漢語,牧區那邊都是說蒙古語,所以我去那邊以后,開始什么都聽不懂。”語言關是他亟需突破的第一個障礙。
第二個難題則是艱苦的生活條件。“我剛到的時候,牧民沒有被褥、沒有公路、沒有電,通信更不用說,連收音機都沒有。”“沒有煙囪,蒙古包里直接架一個三角架燒牛糞,蒙古包里面都被熏成了黑色。”“牧民都直接在土地上睡覺,好的人家鋪個牛皮、羊皮,蒙古袍脫下來遮身上,靴子脫下來當枕頭”……即便時隔已近50年,剛到薩如拉圖雅嘎查的情景,廷·巴特爾依然歷歷在目。
想留下來、想讓牧民們也過上好日子的念頭在年輕的廷·巴特爾心中生根發芽。這一待,便是47年。
期間也不是沒有離開的機會——廷·巴特爾的父親當時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第二書記、軍區第二政委,負責干部子女轉移進城的工作。
“當時去我家找我父親的人特別多,我父親就跟大家說,‘我的兒子還在牧區工作呢,這么多人回城,沒有辦法安排工作,要按規定慢慢來,不要著急。’”
“你看,我父親就總點我。”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廷·巴特爾笑著說。
“到第二年,我當了生產大隊隊長,肩上的責任就重大了,更不想走了。”
“他們老一代革命家是解放中國,我們年輕人是建設中國。所以帶領牧民群眾把牧區建設得更好,是我們的責任。”
……
這是一場父子間的接力。
如果說“不能丟父親的人”是一個少年起初最簡單、最純粹的想法,那么自己的“責任感”則是廷·巴特爾扎根牧區、為邊疆地區奉獻半生的精神動力。
當共產黨員網記者問到廷·巴特爾心中的榜樣是誰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說,是他的父親。
智勇雙全的草原“巴特爾”
“巴特爾”在蒙古語中是“英雄”的意思。
廷·巴特爾也被當地民眾視為他們心中的“巴特爾”。
在和廷·巴特爾交流過程中,會發現,他是一個既有智慧又有魄力的人。
這種智慧一是來自他所說的“從小在城市長大,見得可能更多一些的”較為廣闊的眼界,但更多地來自他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和積極思考。
到薩如拉圖雅嘎查之后,他從白鐵匠開始學起,幫牧民們打煙囪、打蒸籠、做馬鞍、打造牛糞收集箱……一點點改變著牧民的生活。“我幫他們做,但有個條件,就是他們得跟著我學。”深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廷·巴特爾“狡黠”一笑。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跟著牧民們一起,學會了蒙古語,還學會了打草、放牧、剪羊毛,甚至還能自己縫制蒙古袍……
1993年廷·巴特爾當選為薩如拉圖亞嘎查黨支部書記,“希望所有牧民生活都能好起來,我們共同富裕。”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目標。
“草原是我們的命根子,要讓草原綠起來才行。”廷·巴特爾一直在思考如何擺脫貧困尋找新的出路,他從在牧區二十多年的經歷中深感草原保護不好,建設不好,牧民的生活沒有出路。
他帶領牧民圍欄放牧,將草場劃區用圍欄圍起來,牛羊按照季節進行輪流放牧。通過圍欄輪牧,讓每塊草地都能休養生息。
草原恢復后,他又提出“減羊增牛”,幫牧民找到勞動強度最小、生態最好、收入最高、支出最少的生產生活模式,從傳統的只講牲畜數量、收入一半以上買草買料租借草場、收入很高但支出更大的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同時積極引進同緯度的西門塔爾牛和本地品種雜交,改良后的肉牛品質好,個頭大,還走向了國際市場。
不過這一切的推進也并非一帆風順。牧民們不理解圍欄輪牧,他就以自己家為試點,效果顯著,牧民們也便紛紛效仿;牧民們賣羊買牛顧慮很多,他便拿全家財產作抵押,承諾如果來年收益下降,他自己出錢補貼。正是這種擔當與魄力,讓他一步步帶領當地的牧民們走上了富裕路。
“牧民現在整體都住上了150多坪、200坪的房子,牛羊在棚圈,比較窮的家里還有兩臺車。”在《榜樣6》節目錄制現場,廷·巴特爾小小地“凡爾賽”了一把。
“牧民與鳥兒共生存”
廷·巴特爾日常敦默寡言,但是當聊起大草原的時候,便像是打開了“話匣子”,言語間都是對那片蒼茫天地的熱愛,聊到興致高漲處,還向記者分享了他拍攝的照片、制作的視頻。
在他的鏡頭里,萬物有靈且美。
有在牧場上悠閑踱步的小牛,有在草叢里奔跑跳躍的狍子,有在雪地里蜷縮的兔猻,有哈氣成霜的冬季放牧人,也有草原上的晨光初起、夕陽西下……
其中,一條名為《牧民與鳥兒共生存》的視頻,引起了記者的興趣:畫面中,牧民在草場上開著拖拉機割草,成百上千的鳥兒跟在后面嘰嘰喳喳跳躍啄食。風起,草海翻動,眾鳥齊飛。
廷·巴特爾解釋說,每年打草的時候,鳥兒就會聽著拖拉機的轟鳴聲來到草場,幫著抓害蟲。這是牧民與鳥兒的共贏,牧民要生活,鳥兒要生存。
“把這些圖分享給牧民,大家看到生態保護的效果,就更高興,更愿意主動去做了。”
“我想用我的一生來建設草原,帶領牧民群眾獲得更幸福的生活,永遠守護好美麗的大草原。”
這是廷·巴特爾入黨志愿書中的一句,也是他將用一生踐行的承諾。
【基層草原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基層草原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3篇12-29
基層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12-09
基層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精選12篇)06-09
基層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15篇12-09
基層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2-16
基層衛生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通用8篇)11-07
基層醫務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精選6篇)11-02
基層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范文(通用12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