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時間:2023-11-10 12:06:47 煒亮 個人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通用1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是用于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干部群眾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的書面材料。一般事跡材料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通用18篇)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1

  xxx,中共黨員,20xx年8月至今擔任蔡村鄉人民政府黨委副書記、鄉長。

  一是以產業發展促鄉村振興,做“產業興鄉”的帶頭人。推進“綠滿蔡村”行動計劃,發展經濟林和生態林7000余畝,20xx年鄉林業站被授予全市創森模范集體。適度推進規模化養殖,全鄉肉牛養殖達到3000頭,生豬存欄13000頭,蛋雞存欄11萬只。積極打造”蔡村櫻桃”農業品牌,探索實踐“休閑+觀光+采摘”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

  二是以項目建設促鄉村振興,做“項目強鄉”的`帶頭人。全面推進投資1.2億元的唐晉高速紡彈生產項目落戶唐晉紡織公司,順利竣工投產;推進投資3500萬元的唐晉紡織公司熔噴布生產線在1個月時間內投產運行;引進了投資4800萬元的博創良種牛繁育、投資20xx萬元的綠源養殖、投資1200萬元的康利養豬等項目落戶蔡村。

  三是以生態建設促鄉村振興,做“生態美鄉”的帶頭人。聚力環境保護攻堅,建立常態化機制,持續動態清零“散亂污”企業;持續加大對建筑垃圾、農村“三燒”等行為的監管查處力度,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行為。聚力美麗鄉村建設,全力打造坑東、新化、西捻等5個連片整治示范村,其中,坑東村20xx年被評為省級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聚力鎮區面貌改善,先后投資200余萬元,實施了主街道柏油硬化、排水工程、鄉村公園建設等工程。

  四是以鄉村治理促鄉村振興,做“治理安鄉”的帶頭人。扎實推進掃黑除惡、禁種鏟毒工作,深入開展“三零”單位創建工作,高標準打造法治示范村5個,20xx年鄉綜治中心被評為全縣平安建設先進集體。

  五是以民生福祉促鄉村振興,做“民生富鄉”的帶頭人。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認真落實 “四不摘”要求,確保貧困戶按期保質脫貧。聚焦群眾關注的行路、用電、吃水等熱點難點,完成“四好”公路15.7公里,實施電路改造7個村,提升改造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2個,新建幼兒園3個,完成了9個村飲水工程改造項目,傾力辦好一批群眾盼望的實事、好事。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2

  xxx在20xx年從工作崗位退休后,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扎根基層,投身農業,創辦珍果園家庭農場,發展葡萄特色產業,農場種植規模達200畝,她以居家婦女為主體,以農場為載體,采取“基地培訓、合作互利”的方式組建了居家靈活就業基地,帶動周邊鄉村200余名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在農場經營過程中,她始終把創新作為農場的核心競爭力,通過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指導和外出學習考察,積極探索葡萄種植管理技術和營銷模式,在葡萄成熟時,客商聞名而來,農場優質葡萄不僅暢銷國內大中城市,還出口東南亞及非洲肯尼亞,產品得到市場高度認可。

  xxx在東位村支村兩委的`引領下,堅持“走在鄉村振興最前列”,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模式實施產業化發展,積極發揮產業試點平臺作用,通過特色產業導入拉動鄉村經濟升級轉型,帶動周邊葡萄種植面積新增260余畝,使當地老百姓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為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貢獻了卓越力量。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3

  xxx,19xx年到西小翟村委工作,從村婦女主任、計劃生育助理員、黨支部副書記、村黨支部書記,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她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緊跟黨走,努力工作,為民辦事,贏得了黨的信任和群眾的擁護,是大家眼中的好黨員,好干部,群眾的口碑是農村干部的最高榮譽。如今,在西小翟村,只要一提到xxx,人們都稱贊她“敬崗愛業,勤奮工作,任勞任怨”,村里的婦女們都夸她是大家“貼心好姐妹”。

  群眾利益無小事,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是xxx作為村主干,第一責任人,在工作中始終遵循的原則。農村工作,特別是婦女工作復雜瑣碎,往往是“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很多矛盾糾紛都落到支村班子上來了,作為女干部,她用真心和寬容,耐心和細致去深入調節工作,架起了與村民心靈相通的連心橋,筑起了維護農村穩定的一道防線,她在工作中,調處婚姻、鄰里土地賠償等各類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0%以上,幫助轉化邪教迷信人員10余人。做到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將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了農村的社會穩定。

  西小翟村本是財政遲字村,在她和村委一班人的多方共同努力下,于20xx年為村增加年經濟收入達5萬元,搞活了村經濟,帶動了村發展。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始終以建設美麗鄉村為著力點,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工程,全面打造宜居宜業和諧家園。一是投資60余萬元重點提升村主街道美化、亮化、硬化、綠化和上下水工程;二是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干部集中整治和專人清理相結合的模式,對全村進行全面長效整治;三是積極籌劃村十四五建設,建成集實用、休閑、娛樂、美化為一體的多功能群眾娛樂場所和現代化村黨群服務中心,持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后續工程,做大做強養殖產業,把黨的政策落實到實實在在的民生實事中,努力繪就農民有錢掙、干部有事做、村莊大變樣,奔向現代化的美好畫卷。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4

  xx,謝菲爾德家庭農場負責人,20xx年秋天,xx從英國xx大學碩士畢業回鄉創業,在龍泉街道梁家屯、俞家屯村承包了800多畝土地,創建了謝菲爾德農場。為加快農場發展,xx雇傭了農場附近梁家屯、俞家屯等村莊的五六十位農民在農場里幫工,教會他們標準化林木和莊稼種植等新農業技術,帶動周圍村民增收。“農場里化肥使用量銳減,經過林木種植、有機肥還田等土壤改良后,土質也越來越好,讓農民們多掌握這些種植技術,也方便他們以后自己種植。”xx說。

  在為周圍村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xx還積極將自己學到新技術,傳授給周圍的村民,并向他們推廣優質樹木新品種。20xx年,xx考取了北京林業大學林木遺傳育種專業的博士,隨后便積極與青島農業大學等高校對接成立了科研基地,自此眾多農林方面的老師、同學常常來他的'農場做一些實踐課題,在開展課題研究的同時,xx還邀請老師們為周圍的村民普及林業知識。

  在xx的帶領下,農場初見成型。農場的建成,一方面樹林可以為農場周邊的工業區帶來新鮮空氣,另一方面通過樹林建立起來的小型生態系統,可以提供真正的原生態食材,也可以讓家長帶著孩子到龍泉來親近大自然。現在,xx的農場漸有起色,他正信心滿滿地將農場打造成一個產學研基地。“我和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課題,都可以在這里更好地展開,也可以為龍泉帶來更先進的林業技術。”xx堅定地說,“今年我準備和高校合作,做一個森林音樂節,即可以提高農場的知曉度,還可以帶動周邊村居的消費,一舉兩得。”截止目前,80后留學海歸xx的事跡獲《人民日報》、《大眾日報》、山東電視臺等各級媒體爭相報道。“我們80后也要積極響應鄉村振興號召,相信和我一樣愿意扎根農村的年輕人會多起來!”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5

  江蘇沭陽縣的xx今年41歲,20多歲他從部隊退伍便開始自己創業,在南京有著自己的建筑公司,同時在家鄉沭陽也經營著一家大型養羊場和農家飯店,種養殖結合,帶動家鄉的老百姓一起富起來。

  xx說,他們的養羊場目前養羊近3000只,一年的收益可以達到一千多萬元,利潤也能達到200至400萬元。可觀的收益,離不開養羊場工人的付出,xx雇傭的工人基本上都是沭陽周邊的村民,他們踏實能干,又能吃苦,過去為了生計,許多村民都會選擇外出打工,自從有了養羊場,部分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工作,同時又能照顧家人,大大解決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困難。

  看著養羊場的生意越來越好,有的村民也想加入,可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xx就會免費給他們提供小羊,與村民簽訂協議,教他們養羊的技術,養成以后,再自己掏錢將羊從老鄉手里買回來,這樣就讓村民以最低的投入獲得更高的回報,幾年下來,那些原本生活困難的'村民,在xx的扶持下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日子也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奔頭。

  xx說:“鄉村振興帶頭人我不夠格,頂多算是村里的“領頭羊”,有困難的鄉親都可以到我這里先‘領幾頭羊’。”后續,xx還將繼續加大投入,改進羊圈環境,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只有我的產業越做越大,才能帶領更多鄉親父老發家致富。”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6

  李xx,現任佛山市南海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區委農辦、區扶貧辦專職副主任,20xx年6月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

  大學時代,培養奮斗精神和務實作風

  李xx,19xx年入讀xx農業工程學院,成為國土與房地產開發管理專業的第一批學生。大學期間,他擔任班長,也加入了學生會。“在仲愷校園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老師們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師們在學習上對我們要求很嚴格,在生活上又很親切,對我們很關心,還經常跟我們一起打羽毛球、打排球,我們管理學院書記李錫儒老師當時就住在學校里面,經常帶我們去他家吃飯。可以說,在仲愷校園的這兩年,既充實又快樂。”李xx回憶起仲園的點點滴滴,還是記憶猶新。

  李xx在專業學習上刻苦認真,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大二期間,光榮入黨。“李錫儒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多出去鍛煉,做事情要多實踐。”“務實做人,踏實干事”是李xx做人做事的宗旨。大學期間,專業的老師常教導他們要肯吃苦耐勞、敢于創新,老師們的教導李xx一直記在心里,他也養成了務實、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

  用心幫扶,助力涼山州脫貧

  20xx年6月,李xx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實際上,早在20xx年響應號召到貧困村掛職任村委副書記時,李xx便與扶貧工作結緣。

  20xx年,為響應黨中央“東西協作”的政策,南海區與涼山州的甘洛、越西、喜德三縣簽訂了結對幫扶框架協議,李xx開始了涼山州扶貧的攻堅克難之旅。

  “像是從現代社會穿越回到了原始社會,村民們的住宅分散在山上,地板是泥土,衛生環境很差”,回憶起當初入涼山州時的情形,李xx仍充滿感慨。當時涼山州是我國的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甘洛、喜德與越西是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的其中三個,彝族人口占大多數。當地自然條件惡劣,地形比較封閉,原本村民的住宅分散,李xx每次走訪當地居民都需要坐四至五個小時的車程,下車后,李xx還要徒步走一到兩個小時才能到達各個散落的農戶。

  地形的封閉導致當地與外界的交流較少,思想封閉,村民文化水平低,有些村民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村民們平日僅靠手工種植玉米、蕎麥等作物維持生活。有些貧困戶家里只有一口鍋,一把勺子,也沒有區分碗筷的意識,吃飯時一家人坐在泥地板上,用手抓飯吃,這把勺子全家共用。由于當地衛生環境的較差,村民們也不講衛生,醫療資源匱乏,導致肺結核在當地比較多發,諸多問題擺在李xx等扶貧工作人員的面前,他們感到時間的緊迫和扶貧的壓力。

  李xx覺得扶貧工作千頭萬緒,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還是要轉變人的觀念和思想。“在仲愷學經營管理時,老師一直強調,管理最重要的是激發人的內生動力,發揮人的優勢。”他想讓“一部分人先走出去,起帶動作用”。李xx牽線搭橋、想方設法讓村里的青壯年勞動力到珠三角地區打工,一開始他們沒有工作技能,李xx就先對他們進行培訓,耐心指導他們。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讓他們盡快適應外面的世界,融入社會。幾年間,共有6000多村民走出大山,到珠三角地區務工。這不僅改善了村里的經濟,更重要的是,他們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技能,假期回到家鄉,也會傳播先進的思想、帶動周圍的村民改變觀念,讓他們看到依靠勤勞奮斗,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慢慢地,村里人也開始講衛生了。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改變。

  李xx不僅帶領村民“走出去”,還采取了“引進來”的方法。他與扶貧隊伍一起多方聯系,為涼山州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因地制宜,打造7個產業園區,總投資超3億元,帶動2萬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村民的經濟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村里的`衛生條件還是比較差,特別是學校條件簡陋,設施也不齊全。沒有開水房,學生們只能從家里帶水到學校,帶來的水喝完就沒有了,實在渴了只能喝生水。李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成立了“雛鷹助飛扶貧慈善基金”,籌集社會善款310余萬元專款為北三縣104間學校安裝255臺凈水熱水器,使涼山州北三縣學生飲上安全熱水。

  聊起扶貧中遇到的困難,李xx打趣道:“頭發就是這樣白的。”他頓了一下,說:“扶貧工作中的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常想起仲愷李錫儒老師的教導: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不要驚慌,保持樂觀,一步一步地去解決,要奮進,不要松懈!”這些話給了他前進的力量。

  在南海區扶貧干部們眼里,李xx一直是特別能戰斗、特別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的“一線操盤手”,務實肯干的他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扶貧路上的“老黃牛”。

  李xx每年都要進涼山十幾次,每次短則一周,長則十幾天。回憶起剛到涼山的日子,李xx笑著說:“起初什么都需要我們手把手去教他們,就像父親教孩子讀書一樣一遍遍地去教,雖說很辛苦,但是幫人的人是最幸福的,看到群眾脫貧走向幸福,我也覺得很幸福。”

  科技扶貧,發展智慧農業

  “互聯網對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而物聯網是超越互聯網的形式,通過物聯網發展農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向。”李xx對物聯網發展農業的前路信心滿滿。李xx在幫扶地推動5G農業、智能化農業發展。最近幾年,南海區配合當地在涼山三縣打造起7個產業園:在喜德縣,他們打造起魯基鄉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該產業園成為四川省第一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在越西縣,打造的現代農業(蘋果)產業園區,采用5G信息技術栽種“5G蘋果”,成為涼山州首個產供銷一體、物聯網智能化農業園區……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促進幫扶地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

  李xx結合云浮羅定地區特點創立了“萬畝南藥基地”,除了引導利用好羅定當地資源外,他結合南海區的優勢,聯系南海區制藥廠與南藥基地對接,為基地引入實力雄厚的合作企業,以“強強聯合”做大做強南藥基地。同時,李xx還聯動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中科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為基地注入先進技術力量。“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的源泉,我們也致力于利用科技智能化推動幫扶地的產業發展。”李xx說。

  扶貧期間,李xx及其團隊為云浮56條貧困村集約土地超過3萬畝,落實產業項目326個;為涼山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打造產業園區7個,建立“帶不走”的長效脫貧機制。發動企業募集近1億元款物,助推民生發展。20xx年發動165家企業結對云浮56條村,助力脫貧攻堅。20xx年底,云浮市20607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涼山州北三縣全部脫貧摘帽。

  “看到群眾脫貧過上好日子,我也覺得很幸福!”務實做人,踏實干事,李xx用自己在大學的所學、所悟,為鄉村振興和扶貧事業貢獻力量。他,值得吾輩致敬和學習!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7

  情系百姓,任勞任怨

  xxx自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團結兩委班子成員,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引導群眾苦干實干勤勞致富。

  一是加強自身建設,嚴格要求自己,守紀律、嚴規矩,提高自身素養,注重理論學習。堅持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工作生活中對大病戶、特困戶、五保戶等格外關心,為群眾排憂解難。大力發展高山生態蔬菜種植、獼猴桃種植、農家樂等產業,推動村集體經濟持續快發展。

  二是經常性開展自學和參加業務培訓,提高自身業務知識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設學習型的班子,利用“三會一課”和每季度的黨員大會等,采取多種形式與班子成員一起學習黨的`有關政策和文件。

  三是自己率先垂范,打鐵還需自身硬,抓班子,帶隊伍,堅持把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風建設放在首位,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大力開展鄉風文明建設,村風民風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四是嚴把村干部入口關,按照高標準、嚴要求選能人,用強人的工作思路,從入黨積極分子、致富能手中選出高素質人才,作為后備干部進行培養,優化了班子結構,增強了兩委干部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樂于奉獻,敢于擔當

  xxx在決勝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中,敢于擔當,勇于探索,采取摸著石頭過河,先行先試,全村133戶土坯房,改造建好38戶全部入住。

  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通過精準識別,三評一公示一入戶,62戶195人實行項目精準、政策精準、幫扶精準、資金精準,不落一戶、不落一人,如期高質量推動全村脫貧。

  抓民心工程,解難點問題

  xxx始終堅持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為人民辦實事當作頭等大事,實打實開展網格化管理,做好了護林防火、抗洪搶險、群眾突發事件等,兩年間調處矛盾糾紛60余起。

  他堅持矛盾不上交,鄰里矛盾不出網格,一般事不出村,無聚眾上訪,鄰里關系和和美美。

  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他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時刻對照黨員標準檢查自己,帶頭遵守黨紀黨規,帶頭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組織振興等,走出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8

  小明,19xx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20xx年6月畢業于xx師范大學哲學系,畢業前報名參加西藏自治區專招基層公務員項目,現任西藏謝通門縣孜許鄉黨委副書記,人民政府鄉長,謝通門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一、善始善終、做好扶貧工作

  20xx年8月,小明通過西藏自治區專招基層公務員項目來到西藏工作,并按照畢業院校省市對口支援原則分配至日喀則市謝通門縣工作。

  從20xx年到20xx年的兩年多時間里,他先后在鄉政府、縣委辦,脫貧攻堅指揮部3個單位工作,經歷了當地脫貧攻堅期到脫貧摘帽的全過程。在從事扶貧工作初期,為了盡快熟悉業務進入工作角色,他加強業務學習,多方了解關于扶貧政策和當地扶貧資料,提升自身業務本領。當時,正逢當地脫貧攻堅階段,他主動承擔起主攻手的角色,在工作中堅持學用結合、開拓辦法,深入鄉鎮了解掌握基層扶貧工作,逐步熟悉扶貧業務,迅速成為了單位主干。

  工作期間,他深入到貧困戶家中了解民情民意,指導鄉鎮村建檔立卡會資料收集,幫助完善村檔資料管理,實時更新,努力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期間,由其牽頭組織的材料撰寫、會務保障、公務接待、工作檢查等工作共計200余次,并多次獲得“優秀公務員”和“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20xx年9月,其工作地正式啟動脫貧驗收工作,他負責牽頭準備各項工作,對照貧困縣退出30余項指標逐條認真審核每個項目所需檔案資料,做好迎接檢查。在國家貧困縣退出考核工作中,他被指派主要溝通聯系人,承擔著傳達信息、協調分組、后勤保障的重要職責,為迎檢工作的順利完成召開做出保障,最終協助工作地以“零漏評、零錯退、群眾滿意率100%”的優異成績,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二、踏實務實、做好黨建工作

  在完成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后,小明在20xx年1月被調入謝通門縣通門鄉擔任專職黨建副書記職務,開始從事黨建工作。20xx年當年黨建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即是村兩委換屆。在村兩委換屆籌備工作中,他結合所在鄉具體實際,深入調研,全面掌握了解可能影響選舉工作的.各種因素,結合實際制定選舉實施方案、工作細則和處置預案,研究制定出操作性強的工作意見,對換屆選舉的時間、方法、步驟和標準做出詳細、具體的規定,促進工作順利進行。

  在考核工作環節中,為了對村“兩委”班子三年多來履職盡責情況開展全面考核,他深入各村通過述職測評、個別談話、查閱資料等方式,詳細了解村“兩委”班子工作能力、工作運行、取得成績等方面情況,在綜合評估后,明確本屆村“兩委”班子成員是否作為下一屆人選,確保人選質量。在談話工作環節中,為了著力避免產生不良因素影響正常選舉,他與正式候選人、退下來的村干部、資格審查不過關的對象以及因各種原因退出競選的初步候選人逐一進行談心談話,掌握個人思想情況,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

  在正式選舉工作環節中,他堅持業務培訓先行,通過開展政策解讀、經驗交流、案例分析、選舉模擬等,提升換屆選舉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同時根據工作總體安排,制定選舉工作日程安排表,列出選舉各項任務完成時限,梳理各村選舉會議流程,厘清村黨員大會、村支部委員會、村民大會等不同會議程序要求和內容,形成藏漢雙語兩份材料,提前同會議主持者和工作人員熟悉程序,確保會議選舉過程不出差錯,確保了村“兩委”選舉大會按法定程序進行,依法依規依程序選舉出各村新一屆村“兩委”成員。

  三、精益求精、做好政府工作

  20xx年4月,在謝通門縣鄉鎮黨委政府換屆中小明被任命鄉長職務,開始擔任鄉級人民政府正職。面對新崗位、新任務、新要求,他堅持邊學邊干,深入鉆研業務。在上任之初,為了全面了解工作情況,他與當地鄉機關、派出所、衛生院、鄉小學、村委會等80余名干部職工進行了談話調研,詳細掌握了當地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計劃。針對干部反映強烈的公務用車開支過多影響辦公開支的問題,他重新完善了公務用車管理制度和財務報銷流程,限定公務用車使用范圍,壓縮公務用車資金支出,將節省資金用于改善辦公環境和辦公設備上,提升干部工作積極性。

  今年5月,面對轄區應種盡種的任務要求,且針對當地農牧民群眾科學意識不高、對接種疫苗存在疑慮的問題,他為了提高農牧民群眾接種疫苗意愿,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組織轄區全體鄉村干部和醫生以“干部+醫生”模式,成立入戶小組,采用挨家挨戶、上門問診方式,詳細了解群眾不愿意接種疫苗原因,并針對群眾不同疑慮,采用在現場醫生檢查身體方式為群眾打消顧慮,充分在群眾面前樹立起醫生權威,讓“疫苗能不能接種是醫生說的算、而不是自己說的算”這一觀念深入群眾心中,最終在5月底前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作為班子負責人之一,他嚴格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注重發揚民主,在工作中經常性召開會議研討,不搞一言堂,充分發揮班子的智慧和能力,讓班子成員全體參與進來,提高了大家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營造了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在工作中,他始終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堅持以身作則,樹標桿、做榜樣,并且注重強化業務建設,帶領大家積極學習政策文件、認真鉆研基礎業務、嚴格執行政策規定,在每一件事上他都耐心細心指導過問,確保在政策執行上不出偏差,程序上、細節上不出差錯,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9

  xx市委統戰部小梁同志自20xx年7月帶著沉重的責任和光榮的使命,擔任起xx市xx鎮xx村第一書記。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扎實工作,牢記職責使命,一心一意抓幫扶,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積極投身到xx鎮xx村鄉村振興工作中,確保各項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摸清底數打牢鄉村振興基礎

  xx村原來是典型的貧困村,基礎設施相對落后、資金資源較為短缺,減貧摘帽后,鄉村振興任務較重。20xx年駐村以來,他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走訪、熟悉村情,通過一段時間后,完成了300多次入戶調查工作,深入了解全村1372戶基本情況。同時與村組黨員干部、農民群眾、致富能手座談交流,了解生產生活狀況,詢問他們對xx村發展的'建設意見、發展思路。通過開展遍訪、回訪和深入的走訪調研,增進了與脫貧戶的感情,準確掌握了196戶建檔立卡戶的詳細情況,細化幫扶措施,精準對癥下藥,注重研判分析,鞏固脫貧成效,為更好的開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強化黨建統領建強村級班子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小梁到村工作后,首要之事就是瞄準班子建設,他重點從村“兩委”班子、駐村幫扶隊伍建設抓起,把建立一個團結、肯干、高效的村兩委班子作為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基礎。通過走訪老教師、老干部、寨老、離任村干部等,充分了解村支兩委工作情況,分析研判村級干部情況。村級換屆時,選拔了群眾認可、能擔當作為的村干部,健全了村支兩委班子。目前,xx村的村級班子是“學歷提高了,年齡降低了”且戰斗能力強的班子。作為第一書記,他教育引導干部以苦干實干詮釋對黨的忠誠,有力促進“兩委”班子提升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為民辦事本領。

  搶抓發展機遇推進產業振興

  當前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讓群眾增收致富,國家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xx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等利民惠農政策,小梁帶頭宣傳學習,認真研究政策,抓好鄉村振興和新國發2號文件的貫徹落實,努力找到與平寨村發展的結合點和落腳點,通過搶抓政策紅利推進各項產業發展。同時,他還積極發揮統戰優勢,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面向農戶開展技術、技能培訓,通過現場指導、演示等方式,促進每戶貧困戶掌握1-2項實用技術和技能,引導全村外出務工1500余人。確保了全村“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致富門路”。目前,xx村薏仁米種植3500余畝,生姜種植100余畝,烤煙種植1000余畝,牛蛙養殖60余畝,蜂糖李種植180余畝,茶葉400余畝……

  在鄉村振興路上,他始終堅持好黨員標準,努力克服工作和生活的種種困難,認真履職盡責、發揮作用,用真心換來真情、用實干贏得信任,心里時時刻刻想著脫貧戶、掛著監測戶,時刻戰斗在鄉村振興第一線,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10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振興。今年4月底,贛州市人社部門,對該市20xx年取得職業農民職稱的部分臍橙農民農藝師、農民畜牧師等人員進行回訪,察看其政策兌現情況及引領帶動作用發揮情況,以期帶動培育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職業農民,進而吸引更多的“田專家”“土秀才”投身鄉村振興。

  在贛縣區茅店鎮,農民農藝師鐘xx租種大棚蔬菜200余畝。他采取以工代訓的方法,通過雇用周邊農戶參與大棚蔬菜管理,加強種植技術的傳授,共培養農民技術骨干6人,幫助10余戶脫貧戶年均增收6萬余元。

  農民既學到了技術,又增加了收入。為鼓勵更多的種養大戶、鄉村能人申報職業農民職稱,贛州市人社部門破除對申報人員學歷、資歷、論文等條件限制,凡是在本市域從事農業種植和養殖的種養大戶、種植和養殖技術管理人員、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成員以及返鄉創業大學生、農創客等人員均可申報。同時,進一步創新評審方式,打破以往僅對申報材料進行閱評的方式,創新采取實地查看、業績展示、測試答辯和綜合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更加注重其組織農業生產能力、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實績。

  對于獲評職業農民職稱的人員,贛州市進一步強化激勵措施,在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明確由所在縣級農業主管部門建立專門檔案,納入鄉土專家庫管理,作為各類培養、扶持與服務的重點對象,可優先享有國家和省、市惠農政策傾斜,參與農業開發項目、獲得小額創業貸款等經費資助;優先承擔農業科技試驗、示范、推廣任務并獲得相關項目的`扶持;優先推薦到外地傳授技術,開展有償技術服務。

  今年3月,全南縣向64名獲得職業農民中級(初級)職稱人員,發放了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職稱補貼。在該縣,對符合條件的職業農民中級職稱人員,還可享受10萬元的購房補貼。

  為引導更多人才服務鄉村振興,贛州市還強化職稱評審的導向作用,規定城市中小學教師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必須有鄉村基層工作經歷。同時,嚴格落實鄉鎮、艱苦邊遠地區相關津貼、補貼政策,實現待遇留人。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11

  三年堅守,她用知識和愛心耕耘著70多名孩子的未來。高原之巔,她用熱情和青春守護著“高原花朵”的成長。在海拔1800多米的湖北恩施鶴峰縣中營鄉,有所高原小學。三年前,大學畢業不久的小麗來到這里。猶如一朵雪蓮花,她為孩子們帶來了知識和快樂、為落后的高原小學帶來了生機和希望。

  一個人改變一所學校

  20xx年8月的一天,鶴峰縣已經很冷,小麗穿過蜿蜒的山路,來到小學報到。

  “哇,是個女老師,好漂亮啊!”孩子們擠在她的辦公室門口,探著頭,用驚奇和欣喜的眼神望著這位新來的老師。

  “我是學校唯一的女教師,也是和學生年齡懸殊最小的老師,孩子們都很歡迎我。”小麗告訴記者,在她來之前,學校只有7名男老師,平均年齡54歲。

  除了是高原小學的第一位女教師之外,小麗還為學校帶來了其他“第一”:孩子們第一次開口說普通話、第一次上了英語課、第一次站上了舞臺、第一次吃上了免費午餐、學校舉辦了第一個“六一聯歡會”、有了第一個澡堂……小麗的到來,給高原小學帶來了新氣象。

  在學校,小麗當一個班的班主任,帶一個年級的語文、四個年級的英語和全校的音樂課,還兼任了少先隊輔導員和女生寢室管理員。

  “鄧老師上的課我們都很喜歡!”孩子們爭著講他們在課堂上的“英雄事跡”。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課上,小麗組織演講比賽、故事會比賽、課本劇表演等活動;課下,她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和孩子們一起游戲。

  昔日性格孤僻的山里娃,如今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大方地表演。鄉親們說,是鄧老師把愛和快樂的種子種在了娃兒們的心里,改變了孩子們的性格和未來。

  只想做一名“純粹”的老師

  小麗的到來,為寂寞的鶴峰高原帶來了活力。但令人意外的是,在來到高原小學之前,小麗在武漢有一份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工作,令不少人艷羨不已。然而,一心想做一名“純粹”老師的小麗,毅然決然辭掉工作回鄉支教,并且主動申請來到了環境惡劣、條件艱苦的.中營鄉高原小學。

  “我也動搖過。”小麗坦承,初到時,面對艱苦環境和難熬的孤獨,她有過后悔。然而,看到孩子們淳樸的笑臉、渴望的眼睛,小麗最終堅定地留了下來,并用更多的愛溫暖著孩子們。

  在小麗的學生中,有一對聾啞兄弟,父母在外打工,孩子從小被寄放在學校。沒有學過特殊教育的小麗,讓兄弟倆捏住她的嗓子感受震動,用夸張的口型、自創的手語、紙條跟他們交流。在悉心培養下,聾啞兄弟的成績從20多分提高到70多分、80多分。

  小麗還特別設計了“我和你們在一起”的手語。當聾啞兄弟哭著想媽媽的時候,當他們孤立無助的時候,當他們缺乏信心的時候,小麗都伸出雙手告訴他們:“我和你們在一起!”

  在嚴寒的冬天,小麗第一個起床,到教室升火爐,挨個叫孩子們起床。她親手給學生洗澡,“希望把她們洗得水靈靈的”。在小麗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是高原上的花朵,只要用心呵護,他們就能開放生命的嬌艷。

  “放心,老師不會走”

  20xx年5月,小麗考入正式教師編制,可提前結束資教生身份,分配到中心學校。但孩子們的眼淚和被需要的幸福感,讓小麗又回到了高原小學。

  “你們放心學習,老師不會走。”小麗對每個孩子都這樣說。今年30歲的小麗還沒有男朋友。追她的不在少數,但都被她拒絕了。小麗說,首先要支持她的工作,否則不予考慮。“也有人說支持我,但能一輩子嗎?”小麗沒有信心。談到資教期滿后的去留問題,小麗很堅定:“上面派人下來接班,我才能走,如果沒人來,我就不能走。”

  小麗的精神感動了很多人,但她覺得自己并沒有多偉大。她說,她只是想找份有幸福感的工作,山里孩子需要她,被需要就是一種幸福。

  當她生病躺在宿舍,聾啞兄弟向她做出“我們和你在一起”的手勢時,小麗是幸福的;當曾經自閉的兩位女孩兒為她自編、自唱、自跳《鄧老師活潑之歌》,作為獻給她的生日禮物時,小麗是幸福的。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12

  xxx,現任山東省菏澤市曹縣萬畝荷塘水產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長、曹縣萬畝荷塘米業有限公司法人、曹縣萬畝荷塘生態園法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家國情懷”的新時代創業青年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邁入新時代,新時代青年應該樹立起遠大理想,將實現人生價值的“小我”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我”之中,在農村的廣闊天地上展現新作為、建功新時代。張xx是一名90后,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有著天然的深厚感情。20xx年山東財政大學畢業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他毅然選擇了回到魂牽夢繞的家鄉創業奮斗,去實現自己的農業夢、鄉村夢。立足曹縣魏灣鎮黃河故道濕地的資源優勢,成立了曹縣萬畝荷塘水產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經過六年的不懈努力,發展成為集種植養殖、旅游觀光、農產品開發、文創產品研發銷售為一體,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的`多元化合作社。在實現帶動鄉村產業發展的同時,他也向個人夢想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永久奮斗、砥礪前行,爭做“擔當作為”的新時代創業青年

  “奮斗拼搏時、青春恰自來”。唯有永久奮斗、永不氣餒,人生理想的風帆才能揚起。回顧幾年來農村創業奮斗的歷程,往往是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張xx也曾經沮喪過、失落過,但從來沒有退縮過、放棄過。因為這里有他深愛著的土地。“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張xx從挫折困難中不斷奮起,持續加強學習、錘煉過硬本領,用青春和汗水創造新業績、開創新天地。自合作社成立以來,張xx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種植面積3000畝,服務帶動群眾200多戶,戶均每年增收3000多元,使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實現了有效連接;同時,張xx為附近農民提供就業,帶動就業70人,同時注重吸納老弱病殘群體務工,雇傭五保戶、貧困戶、殘疾人7人,實現了“一人就業、脫貧一戶”、造福鄉里的社會效應。

  敢為人先、創新發展,爭做 “走在前列”的新時代創業青年

  “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青年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理應走在時代前列,敢于開風氣之先,在創新創造中飛揚青春。張xx立足曹縣魏灣大米、蓮藕、荷花等特色資源,于20xx年成立萬畝荷塘米業有限公司,取得全縣唯一一個水稻生產許可認證、注冊“曹州萬畝荷塘”“魏灣三庫”“醉美魏灣”等17個商標,將魏灣大米做成禮品包裝入市銷售,同時,張xx注重產品研發,延伸產業鏈條,大力推進蓮藕產業發展,將蓮藕加工成蓮藕罐頭,將干荷葉、干蓮蓬等制成干花擺件,將蓮子制成蓮子手串,將荷葉制成荷葉茶,荷花產品的效益大幅提高、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有效拉動了當地農民經濟水平。

  作為新時代返鄉創業青年,張xx表示,下一步將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拓展生產經營領域,建立高效農業示范基地,繼續流轉1000畝稻田進行水稻—大閘蟹套養種植養殖,提高水田畝產效益,帶動周邊群眾發展致富。二是大力發展文創旅游,與工藝美術學院合作,圍繞“荷”、“蓮”兩大主題,加大產品研發、創新文化內涵、拉長產業鏈條,形成獨具特色的“荷蓮”文化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進一步提升萬畝荷塘品牌的知曉度和影響力。三是培育本地鄉土人才,通過示范引領、結對幫扶等形式,帶動更多青年參與農村創業,真正讓農業成為讓人羨慕的行業,讓農村成為讓人向往的地方。

  張xx先后榮獲泛海揚帆“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大賽三等獎”“曹縣返鄉創業之星”“曹縣第一屆大學生創業大賽三等獎”“菏澤市大學生創業之星”“菏澤市鄉村好青年標兵”“菏澤市五四青年獎章”“第四屆菏澤市鄉村之星”“菏澤市創業致富帶頭青年”“中國創翼菏澤市第六屆創業大賽優秀企業獎”“山東省第七屆齊魯鄉村之星”,為當地旅游業、農產品加工業、人員就業起到了推動作用,為家鄉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13

  20xx年,xx當選佘家鎮高店村村委會主任,20xx年高票當選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任職以來,他始終像一頭老黃牛一樣駕轅拉犁、任勞任怨,辛勤的付出換來了村內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近年來,高店村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過硬,集體經濟不斷壯大,鄉村振興走在長垣前列,先后被評為省級基層黨建示范村、新鄉市文明村、長垣市鄉村振興三星級示范村、河南省森林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先進村。

  一、知難而上 勇挑重擔

  農村要進步,關鍵在支部。xx至今還清晰記得上任前高店村的狀況,村情復雜、“兩委”班子長期軟弱渙散,村級集體經濟一片空白。當時很多人對他說,“高店是個爛攤子,村情太復雜,你不要蹚渾水”。xx沒有打退堂鼓,他決定迎難而上,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讓高店村舊貌換新顏。xx深知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必須做好表率、帶好隊伍。他帶頭落實村干部值班制度,規范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帶領村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為群眾謀福利上來。他堅持“小事議、大事商”,充分利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著力解決脫貧攻堅、宅基地改革、人居環境改善、居家養老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在探索實踐中,他總結出“三個一”黨建工作模式:一是抓好一個根本建設,旗幟鮮明講政治,確保班子成員思想不滑坡、行動不偏向;二是吸納一批精兵強將,注重在退役軍人、返鄉創業青年、優秀鄉賢等重點群體中物色好苗子,將其鍛造成村里的領頭雁、群眾的當家人、黨員的主心骨;三是牢記一個工作中心,始終把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講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讓村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通過落實“三個一”,班子的心、黨員的心、群眾的心被緊緊的“箍”在一起,現在的高店村只要村里有啥事,“喇叭一響,全村到場”,“合村、合心、合力”的局面已經形成。

  二、甘做公仆 一心為民

  xx常說,“別把自己當干部!只有把群眾的小事當成大事、把群眾的難事當成心事,才能做個好干部”,xx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從當上村干部的第一天起,他就與家人約法三章,一不拿村里一分錢,二不收村民一針一線,三不以任何形式搞特殊。這條家規,他堅持至今。全村2200多口人,每戶家庭情況如何,有什么煩心事揪心事,他都牽掛于心;田間地頭、溝渠河段,低保補貼、鄰里糾紛,他都了然于心。

  村里一名村民要辦理獨生子女證,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辦理成功,便找xx幫忙。xx得知后,立即著手,前后跑了十多次補充材料才最終獲批,村民為了感謝他,找到他家送去兩條香煙,被xx嚴詞拒絕。

  不僅不拿村里一分錢,xx還經常往村里倒貼錢,關于高支書辦過的那些“吃虧”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20xx年他出資十多萬元整修老舊下水道;看到村里保潔員年齡較大,腳蹬三輪車太費體力,20xx年他出資兩萬余元購買了6輛電動三輪車用于衛生保潔工作,沒幾天又花兩萬多買了21個垃圾箱,同時還為村民每家每戶購買了垃圾桶;20xx年他捐出十萬元用于村室、學校建設;為減輕村民負擔,多年來他累計墊資水費衛生費10余萬元。幾年來,他不但沒從村里領過一分錢,還倒貼了將近40萬元。家人剛開始不理解,“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當一個窮書記,天天做難圖的啥”。時間長了,看到世代居住的.村子一天天的變化,家人理解了,村民認同了,xx覺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三、中藥種植 富村扶貧

  xx深知,“一人富不叫富,全村富才叫富”,作為省定貧困村,高店村是典型的無資源、無產業、無區位的“三無”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幾乎為零。怎樣才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一直在他腦海中徘徊,最終他下定決心走出一條“產業發展之路”。

  在充分調研、掌握市場信息和檢測本村土地質量的基礎上,xx決定引進中藥材虎杖,實施“虎杖種植+產業發展+集體經濟”的產業發展模式。土地流轉初期,大多數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我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土地流轉了我們吃什么。”說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難也不變,xx磨破了嘴、跑斷了腿,一家一戶做工作,一次不行跑兩趟,兩趟不行跑三趟,直到工作做通為止。經過兩年努力,村民們都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土地流轉順利完成。

  目前,高店村簽訂了虎杖每噸4500元保底收益的訂單農業,以政府提供租地啟動資金、合作社提供技術、村內提供勞務“三提供”模式,三方分紅收益,形成了“土地流轉+務工”“訂單藥材+集體經濟”的鏈條化收益模式。村內累計流轉土地1406畝,80余戶貧困戶先后投入虎杖種植,村集體經濟每年收入50—100萬元,既解決了貧困戶收入問題,又壯大了集體經濟,真正實現了“一塊土地、兩份收益”。此外,高店村在以虎杖產業基地為核心的特色農業基礎上,延伸產業價值鏈,積極開發集休閑觀光、農家樂等于一體的特色立體農業,打破“單一種植走到底,帶貧不佳效益低”的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之路。

  四、盤活資源 全面振興

  20xx年長垣被確定為全國農村土地改革試點縣,如何借助宅改的東風,盤活土地資源、推進鄉村振興,成為壓在xx身上沉甸甸的責任。他帶領村“兩委”干部、黨員率先補繳有償使用費、退出超占宅基地,堅持一戶一策、對癥下藥,一戶不落的完成宅基地改革的收費退出工作,宅基地超占136戶,一戶多宅6戶,全部退出,騰退面積9.28畝。利用趙xx家的202平方米無償退出宅基地,建成了游樂場;趙朋京無償退出的166平方米宅基地,建成了游園;高征國的宅基地長期無人居住,無償退出建成養老中心。

  宅基地改革時,村集體經濟組織反復研究,決定利用村內閑散勞動力和閑置土地,進行招商引資。為此,xx多次到平頂山,找到鄉土人才高洋,讓他看村里的變化,引導其把企業辦在家門口,最終高店村以土地入股形式參與村辦企業,并與河南子金實業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優先為高店村提供就業崗位50名,預計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7萬元。

  為提高村莊人居環境,xx帶領村“兩委”干部,按照“統一規劃、適當改造、保留原貌、留住鄉愁”原則,全方位推動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黨員干部帶頭參與污水管網建設、游園建設、坑塘和空閑宅基地改造等工作,目前,村內標準化衛生室、文化活動中心、村民圖書室、學生四點半課堂、養老中心、村史館等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對主街84處墻體進行拆除改造,拆除違章建筑800平方米,主次干道全部實現亮化、綠化;強弱電管網已鋪設,天然氣已入戶,無公害廁所改造率達95%以上,整村環境衛生達到“一眼凈”標準。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高店村舊貌換新顏,村民們的生活質量節節攀升,大家都說:“生活在高店,比在城市里更幸福,大家伙打心眼里感謝我們的支部書記xx”。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14

  陳xx湖北紅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荊州市人大代表、荊州市婦聯執委、全國20佳合作社理事長、湖北省百名優秀創業女性人才、荊州市最美婦聯人、洪湖市三八紅旗手標兵、洪湖市最美扶貧人。

  湖北紅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集農業科技推廣、農機全程配套服務、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農業綜合性經營與服務實體,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形式運行,在推動當地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發展優質糧食生產

  陳xx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了3200畝土地經營權,建立了優質稻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基地輻射,帶動發展了近30000畝優質稻訂單生產基地,涉及農戶4800戶。訂單種植的農戶,每斤稻谷銷售價高于同期市場價0.15元/公斤,有效地解決了農戶賣糧難的問題,且每畝增收近100元。

  建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

  20xx年投資800多萬元,引進先進的谷物干燥設備14臺套,日烘干糧食達600噸,既解決了公司基地糧食烘干的問題,又滿足了公司所在鎮域內廣大農戶糧食烘干需求,有效地解除農戶在糧食收獲季節遭遇連陰雨等自然災害的后顧之憂,為農戶節省了稻谷整曬及運輸成本。在為農戶提供糧食烘干服務的同時提供糧食代售服務,代售價格高于同期糧食市場價0.02元/斤。20xx年烘干代售糧食8000多萬斤,為農戶提供增收200多萬元。

  實施農機全程配套服務

  20xx年投資300多萬元,打造了工廠化集中育秧基地,補足了水稻生產全服務鏈短板,全年為農戶提供26000多畝再生稻、中稻、蝦稻秧苗。在公司自有農機40多臺套的基礎上,通過所轄的“洪湖市聚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組織全鎮優秀機手帶機入社,具備了可調度160多臺套的農機裝備的.能力,形成了水稻生產從育秧。烘干收儲全程“一站式”配套服務。20xx年為農戶提供農機配套服務面積達60000畝/次。

  打造品牌,提質增效

  按照“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的發展思路,創建農產品牌,生產、加工的“琪妹子”牌“洪湖再生稻米”“洪湖水晶米”“紅和香米”均獲國農綠色食品證,其中“洪湖再生稻米”和“洪湖水晶米”分別獲國家農博會、綠博會金獎,“洪湖再生稻米”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產品通過線上、線下銷售,20xx年品牌大米銷售收入達1000萬元。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公司現已初步形成“綠色種植——烘干收儲——精深加工——品牌銷售“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

  帶動就業,扶貧幫困

  陳xx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始終不忘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產業扶貧,與當地百橋、河壩、沙洋等村簽訂產業糧食協議,支持村級產業發展。吸納貧困戶、農村婦女就業。公司現有的48位正式員工中,女性占70%,其中解決了8名貧困婦女就業問題。公司每年用工12000多人次,其中吸納農村婦女打工達7000多人次,帶動貧困戶就業達2000多人次。在帶動農村婦女及貧困戶就業的同時,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利用自身優勢對全鎮200多個貧困戶采取農產品讓利收購、優價提供農資、低價供應秧苗等形式進行幫扶。一份份對社會充滿了愛的善舉,不僅贏得了百姓的高度贊許。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15

  馮xx,浙江省優質農產品推廣協會常務副會長,溫嶺市吉園果蔬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

  溫嶺市吉園果蔬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xx年,是一家集瓜果蔬菜種植、銷售、采摘觀光休閑農業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企業。20xx年開始在溫嶺市濱海鎮東片農場創建核心種植基地面積達1700畝,在寧夏、江蘇、海南等6個省市建設生產基地7780多畝。

  合作社副理事長馮xx主要從事合作社內部管理、宣傳培訓及產品營銷等工作。

  合作社通過新技術引領、全開放示范,候鳥式布局、產業化發展,規范化管理、品牌化營銷等措施,實現年產值超億元,有效帶動136名社員及基地周邊5000多農戶致富。吉園果蔬專業合作社先后被授予“國家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國家級“星創天地”、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省級示范性青創農場、“浙江省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浙江省農業科技企業等稱號。

  厚植“吉園”品牌價值

  作為內當家,這些年,馮xx主要在農業品牌打造、電商發展這些方面發力。合作社的各類宣傳冊頁由她把關定稿,各級領導來視察、同行來考察她負責接待……她總是積極參與市農博會、省農博會、上海農博會等大大小小的各類展會。在展會上,盡力展示吉園果蔬企業形象。

  20xx年起,她還利用微信朋友圈分享甜瓜在生產過程的一些記錄視頻,做好農業微商,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她的朋友圈有5000位左右好友,已成為吉園品牌宣傳的重要窗口。

  除了吆喝自家瓜果外,現在,她也銷售一些其他優勢產區的一些優質瓜果,“您和美味只差一個快遞的距離”,馮xx說:“我這個微信相當于一個優質的瓜果銷售平臺,既可以把溫嶺、臺州的優質農產品銷售出去,也可以把外面優質水果介紹進來,我的瓜果上市后,也可以通過同行幫我銷售出去。農業人,大家互相幫忙,抱團發展,這是未來的方向。”在她的努力下,“吉園”品牌產品銷售價能高于同類產品市場價15%以上,體現出品牌的價值。

  堅信九分耕耘一分收獲

  “農業是靠天吃飯的'行業,不確定的因素很多,一是自然災害,二是市場風險,三是金融(資金)風險……搞農業,你可能付出了許多,但沒得到回報也是正常的事。”馮xx說,“農業必須要以‘九分耕耘,一分收獲’和希望的心態去做,有這樣強大的內心,你才會把農業做好。”

  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大大小小的榮譽馮xx拿了很多,先后獲20xx年浙江省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標兵、20xx年溫嶺市最美創業女性、20xx年溫嶺市優秀政協委員、溫嶺市第十四屆婦女代表、20xx年度浙江省農民教育培訓優秀學員等榮譽,現任浙江省優質農產品推廣協會常務副會長、浙江省現代農業促進協會會員,溫嶺市政協常務委員、溫嶺市蔬菜協會副會長、溫嶺市女企業家協會理事。

  但是對她來說,最為自豪的就是20xx年吉園果蔬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成為浙江省唯一兩家獲此榮譽的合作社,這是對馮xx最大的鼓舞和激勵,當馮xx拿到獎牌時,內心深處感到的是無比的幸福和快樂。

  熱心公益當“頭雁”

  事業成功的同時,馮xx還是濱海鎮巾幗頭雁志愿隊的一員,自20xx年以來,馮xx跟隨濱海鎮婦聯、濱海鎮巾幗志愿隊的腳步先后走訪慰問了敬老院、兒童福利院、貧困學生家庭、老弱病殘家庭80多戶,團隊一對一幫扶30多人,助學16多人次。她說,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的內心也會收獲一份快樂,公益這條路我將一直走下去!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16

  小明同志自20xx年3月入駐拉伯鄉拖甸村委會以來,按照省、市、縣關于“回頭看”文件精神,扎實開展“四項工作”,以走村入戶了解情況、征求意見為前提,以解決群眾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目的,與當地黨員群眾同學習,同工作,在實踐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確保了拖甸村委會幫扶活動不走過場、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深入走訪,準確掌握村情民意

  拖甸村位于拉伯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47公里。全村有15個村民小組,610戶,2542口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1戶,667人。

  小明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駐地當作自己的家,克服了高溫的考驗,起早貪黑、走村串戶,深入農戶調查摸底,訪貧問計,短短兩個多月時間,足跡踏遍了拖甸村委會15個村民小組,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159戶。他還不時與村組黨員干部、農民群眾座談交流,了解生產生活狀況,認真記好民情日記。通過查村情和深入的走訪調研,他不僅準確掌握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第一手資料,還清楚掌握了整個村情社貌。

  吃透政策,深入查找扶貧對象是否精準

  小明同志剛來,正趕上全省扶貧工作轉入整改階段,按照省、市、縣關于“回頭看”文件精神,先后進行了7次“回頭看”。他先后參與了拖甸村委會易地搬遷工作存在問題的摸底調查、拖甸村卡外農戶的摸底調查和托甸村精準扶貧動態調查等專項活動。小明與兩委班子一道,及時組織廣大扶貧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領會,把握政策要點,吃透政策精神,并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和“六九五六”貧困退出標準,嚴格對標對照,逐戶分析研判。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進村入戶摸底調查等工作任務。

  在調查工作中,小明同志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脫貧目標,深入查找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創業、安全飲水、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查找扶貧對象是否精準,扶貧措施是否有效,資金管理是否嚴格,貧困退出是否真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等,按照“五查五看、三評四定一公示”的要求,逐村召開村民大會、黨員大會對村內建檔立卡戶進行核實,擬定貧困戶于組內,經村內評議、村內張榜公示后無異議報鄉政府,確保了全村貧困戶的準確性。

  摸底調查結束后,他與其他隊員一道不辭辛苦,認真撰寫出《寧蒗縣拉伯鄉托甸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入戶調查統計表》、《托甸村回頭看整改意見匯總》、《托甸村回頭看統計表》《托甸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人數增減情況明細表》、《托甸村貧困戶信息表修改》等,準確掌握了拖甸村民委員會建檔立卡貧困戶變動情況,著力降低錯評率、漏評率,努力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從而確保了拖甸村委會“整改”活動不走過場、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謀劃項目,農牧民受益匪淺

  小明同志與云南省社科院駐村工作組,籌建了托甸村委會精準脫貧作戰室,并以查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為出發點,同村班子一道,齊心協力,真抓實干,把跑辦幫扶項目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盡最大努力爭取項目資金。

  小明與他的隊友們,在確保托甸村委會貧困戶1萬元掛聯配套資金、家庭助學基金10萬等足額投入外,時刻關注并落實托甸村委會三江口、布落、兩家村“灌溉用水”、托甸村委會文化活動廣場等工程項目推進情況。同時加強溝通協調,爭取更多資金幫助村民解決安裝太陽能路燈及安裝廁所+淋浴室+太陽能熱水器等項目建設。為此,小明同志親自認真撰寫了《安裝廁所+淋浴室+太陽能熱水器項目立項申報建議書》、《安裝太陽能路燈項目立項申報建議書》等報告。經過小明等同志不懈的努力,云南省社科院共落實項目資金27萬元,在格落、草皮甸、古魯甸三個村組試探性地實施了太陽能路燈項目,經評估驗收后進行運營,效果十分良好。在最短的時間內辦成了讓群眾看得見,摸得到,用得上的好事實事,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贏得了群眾的認可。

  小明還直接參與了《托甸村精準脫貧示范村建設項目》方案的草擬工作。通過深入調查,了解掌握了拖甸村目前的發展現狀,初步確定了以打造4個示范村,即民族文化生態示范村、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鄉村旅游示范村,建設房屋固化工程、道路硬化工程、路燈亮化工程、庭院美化工程、環境凈化工程、特色產業、村民素質提升工程、基層黨建創一流工程等為主的10大惠民項目。

  艱辛的'付出,收獲了累累碩果。如今,拖甸村委會各種規章制度健全,發展思路明確,農村經濟有了堅實的保障。走進拖甸村,一條條寬敞的路面、一盞盞明亮的太陽能路燈、一間間整齊的民房、完善的各類公益設施,儼然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祥和、安康的農村新景象。

  牢記宗旨,展現人民公仆形象

  在離開昆明時,小明在他的日志中寫道:說實在的,年逾五十,重新接受一項全新的工作,確實有一定的挑戰性,何況是去偏僻的鄉下,有那么一瞬的忐忑。但這次去的地方,卻是生我養我的故土,我能拒絕嗎?我拒絕得了嗎?故鄉時時象一只無形的手,牽絆著我的心,何況我的故鄉還是那么落后、閉塞,我能為她做點什么呢!好吧,去了再說,那怕只有三分力,我會使出四分勁!就讓我帶著一顆誠心,一份熱忱,故鄉我來了!

  剛入村那天,看著從車上搬下的三套行李、洗漱用品,鄉黨委書記驚訝地說:“真住啊?”小明真誠地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你的村民,每月要住20天以上。”從此,一住就是5個月。作為云南省社科院派出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小明同志首先認真思考了四個問題,一是省委為什么要開展“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為主題的整改活動,二是下派駐村工作隊到村做什么,三是駐村期滿給黨員群眾留下什么,四是回去收獲什么。小明同志為了回答好這四個問題,他時刻警醒自己,駐村工作隊是一面旗子、一面鏡子,要時時、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

  小明同志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堅持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學習”。作為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教師,他深知脫貧攻堅工作事關黨群、干群關系;事關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事關黨的執政基礎。他毫無怨言、義不容辭地投入鄉村。時刻把基層黨員群眾的反映做為第一信號,時刻把群眾滿意又不滿意做為標準。他時常對身邊的年輕隊員說,我們工作隊來村是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不是來享福的,要多向老黨員、老干部請教、學習,加強黨性鍛煉和思想改造,自覺把廉潔自律貫徹到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整改”工作中,小明同志善于宣傳教育和政策落實,他不僅帶頭講黨課,而且在深入村組和貧困戶家中時,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思想工作,解釋政策變動的原因及新政策要點,使群眾理解支持政策調整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幾個月的相處,老百姓把小明和他的隊友當成了親人,他們的住處也成了村辦公室,一天到晚總會有老百姓來嘮家常,村民誰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來和工作隊商量。小明感慨地說:“都說群眾工作不好做,通過駐村這幾個月工作經歷,我看只要心里始終有老百姓,帶著感情真正走到群眾中去,老百姓就會把你當自己人,那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回到寧蒗,回報家鄉,這是本人長久以來的一個強烈愿望。在駐村期間,我一定嚴守扶貧工作紀律,勇于擔當,勤勉工作,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完成各項扶貧攻堅工作任務,給組織和當地民眾交上一份圓滿的答卷。”這是小明同志抵達拖甸村委會后第一篇日志中的話,可也正是他的真實寫照!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17

  韓xx,宿州市意利達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曾任村鎮婦聯主任、基層供銷社經理。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婦女代表,韓xx耕耘在農業一線,始終立足三農、服務三農、奉獻三農,用實際行動詮釋巾幗風采。

  “前幾天發生倒春寒,要及時防治小麥雜草和病蟲害,最近兩天氣溫回升,要全力抓好小麥春季田間管理,實現夏糧穩產增收。”在大澤鄉鎮西寺坡村宿州市意利達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xx正帶著農技專家查看苗情,為種植戶指導田管要點。

  “聽完專家的指導,我的心就安穩了。我們種植的1000畝小麥由意利達合作社代管,目前田管已經結束。托管服務讓我們省時、省心、省力,極大地節本增效。”種糧大戶王飛表示,合作社專業化的社會服務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意利達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xx曾是是供銷社的一名職工,xx年下崗后,她沒有氣餒,毅然帶領13名下崗職工進行創業,自籌資金創辦了華夏農資配送中心,銷售農資產品,并把農資產品直接從廠家送到田間地頭,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成本,農資的價格比市場價格降低15%以上,農民滿意度近100%。短短的'五年時間,合作社就在全市組建了487家農資連鎖店,兩家直營店,13家村級綜合服務部。埇橋區農資連鎖網點覆蓋率達100%,配送率達75%。

  20xx年初,韓xx發現很多農村青壯勞動力外出打工,農田疏于管理,有的甚至出現拋荒現象,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中。經過充分的考察論證,韓xx率先成立了意利達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測土配方、統一機耕機播、統一種子供應、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機收的“五統一”種植模式,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保姆”式服務。每年的農忙時節,韓xx都會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現場調度農機,確保收種及時,兌現向農民承諾的“放心在外打工賺錢,我們幫你種好田”的口號。

  韓xx告訴記者,目前意利達合作社托管土地兩萬三千畝,現有農技專家12名,農業機械136臺,正直春季田管期間,農技專家走在田間地頭,時刻觀察小麥的長勢和病蟲害的情況,及時安排防治,可以為廣大農戶解決實際困難。

  不僅如此,身為聯合社理事長的韓xx,同時也是區婦女聯合會的兼職副主席。在日常的工作中,她還注重吸收下崗女工和困難群眾,為她們進行技術培訓,提供就業崗位,幫助他們就業致富。在意利達上班的脫貧戶王麗就是其中一份子。因家庭原因,一下失去了收入來源,對生活一片茫然,韓xx得知她的情況后,及時向她伸出援手。“韓理事長得知我的情況,幫我解決就業問題,不僅對我,在當地生活困難的群眾,韓理事長都給予極大的幫助”。脫貧戶王麗說道。

  一支獨秀不是春。多年來,韓xx依靠吃苦耐勞和敢想敢干的精神,成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眼下的她,不用再為自己的生活而發愁,她的目標是帶領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一同勤勞致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現在,鄉村振興戰略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我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用意利達現有的發展優勢帶動農村產業發展,為建設美好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韓xx信心滿滿地說道。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 18

  xx年,呂xx創辦xx麻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從農副產品的生產種植、到最終設計銷售。產品涵蓋了新鮮水果、米面糧油、時令鮮蔬、農副加工、禽畜肉蛋等品類。

  一、開拓鄉村振興大產業

  呂xx積極響應上級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號召,優先為貧困戶提供崗前技術培訓,靈活安排打包、稱重、發貨等幫扶崗位。解決一些年齡較大、腿腳不便等貧困家庭增加收入。

  公司以“電商+農業”的模式,結合武邑縣實際情況,引導農戶種植小米、水蜜桃、朝天椒、紅棗等經濟作物,踐行新零售模式,讓直播帶貨給農產品增收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xx年公司開拓抖音、快手達人帶貨模式,在疫情影響下,銷售額不降反增,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298。77萬元,提供就業312人。

  通過企業良好的示范效果,給農戶提供技術幫扶、為特色農產品制定銷售方案、主動解決滯銷農產品的銷售問題等;為貧困戶和殘疾等農村弱勞動力者提供工作崗位,直接帶動100戶貧困戶脫貧,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近年來公司主營品牌“邑禾園”被評為“中國電商行業暢銷品牌”、“中國自主創新品牌”,在xx年產品被xx廣播電視臺評為“冀有好物”。

  呂xx助力鄉村振興新模式多次被新華網、騰訊網等媒體采訪報道。多年的電商從業經歷讓呂xx對農村電商有了更多的思考。xx年與xx日報的記者方素菊共同寫了一篇文章:“對癥下藥破解農村電商發展瓶頸”文章詳細介紹了農產品電商銷售的'一些難題,也給出了答案。這篇文章也是被新華網、騰訊網等紛紛轉載。

  呂xx先后被評為“青年創業先鋒”、“全縣優秀共產黨員”、“武邑縣風尚人物”等,并當選武邑縣第九屆、第十屆政協委員。

  二、用知識回報社會

  xx年xx月份當選武邑縣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并兼任武邑縣大紫塔鄉電商辦科員至今,利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和創業幾年的積累,積極配合政府進行電商返鄉創業培訓,免費培訓學員573人,立志將更多家鄉的優質農產品搬上互聯網。

  試驗種植了1000顆優質冬棗品種“嘎嘣脆”紅棗,日前在互聯網預售價格已超過1元/個,相當于30多元一斤,遠遠高于5元每斤的普通紅棗市場售價。引入xx省農科院谷物研究所優質谷物品種,為合作社提供種、產、銷一體化服務。

  借助自己在電商行業的優勢,主動解決縣域農產品滯銷問題,緩解了農民種植壓力,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產業示范效果明顯。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11-22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跡材料11-22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1-29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13篇11-22

關于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跡材料11-29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通用8篇)11-21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集錦13篇)11-22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集錦13篇11-22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材料(通用5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