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葉問的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葉問觀后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透過觀影,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深刻的感悟。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葉問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葉問觀后感1
從電影院出來,天色早已昏暗,一群人在電影院里相互簇擁著,從幾扇門前鉆出來。燈紅酒綠的路燈、房屋,映照著若隱若現的影子,街道上依舊人流涌動。開車行駛在陰暗的小道上,剎那間,輝煌的燈火直至退去,只剩下昏暗的路燈與忽隱忽現的車燈,人也逐漸變得稀少。路燈越來越少,暗了……暗了……
只有懦夫,才會把武德當做自己不敢實戰的擋箭牌,真功夫,什么時候都能打。葉問,是一個敢于應戰的人。中國人在美國處處受到歧視,這是人盡皆知的。身在美國唐人街萬宗華的女兒,在異國他鄉遭人襲擊,若不是葉問,萬若男的后果將會不堪設想。萬宗華只認為一再容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可他就沒有想過自己的女兒遭受著怎樣的欺凌嗎?再忍,就不是中國人!
中國功夫,是中國的民族文化,豈能被庸俗的“白臉鬼”羞辱?一身絕技的葉問曾多次對抗那些瞧不起中國功夫的人進行教訓。打得最兇的',是對抗軍營軍官的那一場。即使自己被打倒許多次,也還是堅強地站了起來,從未服輸。魯迅曾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毋庸置疑,葉問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位民族英雄。
梅花魂中有一個片段:“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這句話不僅僅是代表葉問,而是代表所有身在美國唐人街的人們,他們雖然沒有葉問一樣的武林絕學,但是有鐵一般堅韌的意志,這不正是中華民族的民魂嗎?
回到家里,我依舊懷著激昂和憤怒的心情,久久不能忘懷……
葉問觀后感2
《葉問4》終結篇,沒有太多的鋪墊,因為故事大家比較熟。高潮也不算高潮,故事就是這么推進,然后又很尋常地結束。電影的故事雖然結束,但現實中的故事永遠都不會結束。
對于《葉問4》,我印象深刻的一句對白是,“那你有沒有走出去,跟他們直接溝通?”
與其在唐人街里整天吐槽沒有被公平對待,不如走出去,直接跟他們直接溝通,改變自己,改變他人。
這不正是我們圈外的第三選擇嗎?這不正是我們圈外的高難度溝通嗎?
美國士官通過正確的向上匯報工作,改變了指揮官的態度,采納了自己的意見,搜集中國功夫的資料,如確有價值,則用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訓練當中。
這不正是向上管理嗎?
面對美國軍官的挑釁,葉問師傅選擇應戰。
有時候直面沖突就是我們的唯一選擇。強大自己,靈活應變,自信,發揮出最大的潛能,贏得沖突。
當年的`中國人又瘦小又矮,力量又不夠大,不知道是怎么打贏大塊頭美國人的。總之看完這部電影,我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驕傲。
功夫里面有很多哲理。
隨機應變,找對方弱點,偶爾處于弱勢不要氣餒,偶爾贏得一招半式不要自大放松警惕,對手沒完全倒下,比賽都不算完全結束,被放倒要立刻爬起來,攻擊是最好的防御,無法還擊就重點防御,并伺機攻擊對方破綻,一有機會決勝負,用盡全力,盡情出擊。
在功夫里面,埋頭練一門功夫,而不經常找不同的對手對戰,其實是很不好的。因為每一種功夫都有優點,取長補短,刻意練習,才會有更快的進步。
我們中國崛起之路,也是每個中國人崛起之路,歸根到底要自強。
葉問觀后感3
雖然我是感性的人,可是我從未想過有哪一部電影能讓我落淚,偏偏在這個無眠的晚上,不知打開了《葉問2》讓我改變了我的想法。
初知葉問是在《葉問――一代宗師》里面,這是葉問第一次感動的進入我的腦海,雖然《葉問2》的宣傳我也看過不少,可卻一向沒有刻意去看,如果說記住葉問是因為第一部電影的話,那么,讓葉問在我腦海里影響深刻乃至不可磨滅的,是今晚的感動與震撼。
一百余分鐘的影片,每一分秒都難以遺忘,每一個場景都讓我為之震撼,1950年的香港,所有的中國人都受著洋人的壓榨,那場華洋拳賽,完全是一場不公平比賽,不向權勢低頭的葉問用壓抑不滿向在場的外國人以及全世界證明了華人的不屈與剛毅;當葉問倒下的時候,全香港的華人那種身受的“葉師傅,站起來”,讓龍卷風倒下時,用那種熟悉的語言倒數的聲音壓過了裁判,響徹了全香港的`時候,一種中國人的團結與一致告訴了世界中國人是堅強的;最終葉問在理解記者采訪的時候,他沒有用這個最好的宣傳機會宣傳自我的武館,而是告訴全世界中國人的謙遜。
中華民族上下傳承了五千年的禮貌史,歷史上公正的記載著中華民族的繁榮、飽受欺凌、奮起反抗、傳承禮貌的歷史,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用小米加步槍抵抗著強大的日本帝國主義飛機大炮的侵略,那個時候,我們軍事沒有日本發達,經濟沒有日本雄厚,可是我們憑著一樣東西取得了八年抗戰的勝利,這就是中國人的精神,一種幾千年以來深入了每一個中國人血液的精神——不屈、剛毅團結與謙遜。
葉問觀后感4
最近看了部電影,是《葉問4:完結篇》。其實看完后還是有很多感觸的,只不過我不僅僅看到了電影表層的一點東西,我還看見了電影的深處還蘊藏著制片人的一些東西。
首先從葉問入手。葉問,就是這部電影的男主角。他不是一個青少年,也不是一個熱血壯年,而是一個即將逝去的老人形象。他的兒子,其實和很多人一樣,平凡普通,甚至還叛逆,在學校與別人打架。但葉問并沒有為此而做作,他只是一直默默為兒子付出的。葉問在得知自己患了大病時,沒有表現得十分悲傷,而是很淡定。其實他心中知道,自己的路已經不長了,但他的兒子的路還遠,他必須為兒子鋪好路。所以電影的一條直線就是圍繞著葉問幫自己的兒子葉正找學校而開始的。電影其實有很多的大場面,這些大場面看著很熱血,但是我還是覺得有些脫離實際。像這種激烈的打斗場面,在如今肯定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卻依舊對電影有著很高的評價。為什么呢?原因在于電影不僅僅描繪了這些大人物精彩的畫面,更對細微的小人物有著細致的刻畫。這句話怎么理解呢?按理說,一部動作片,只要將動作拍到位就完美了。可是《葉問4:完結篇》它就偏偏不,它偏要去花大篇幅描繪小人物的心理和動作。最后的效果也是讓我覺得驚艷,我反而對電影有了一個好的印象。這部電影不像別的電影,一下就來打斗,從頭打到尾。這種電影有什么好看的?難道只是來看電影里的'人打來打去?顯然不是,所以說《葉問4:完結篇》對這種現象的解決處理得相當恰當。它沒有太多的打斗場面,但每個打斗場面都來得十分流暢,就好像水到渠成,沒有很做作。電影本身就十分有看點,又有好的劇情和指導,《葉問4:完結篇》怎么能不有好的票房呢?在我看來,電影對細節的把握是相當細致的,因為我看電影時并沒有覺得哪個畫面是多余的,仿佛有一條線將電影所有零亂的場景都串聯起來,給我一種很清晰、很明白的思路,也沒有給我留下什么懸念,簡單明了。
葉問觀后感5
近兩年能夠驚艷我的電影真的不多,一方面也許是之前的經典之作太過耀眼,一方面是自己近兩年的觀影量確實不夠多。我原本對《葉問4》不抱太多期望,看豆瓣上有人評論說“意外的好看”,我才買了票去看。在今年所看的電影中,我覺得《葉問4》是為數不多能夠激起我赤子之心的作品。
以下內容涉及大量劇透,請大家觀影后再往下看。
《葉問4》一開頭,就交代了一代宗師葉問身患癌癥。葉問的小兒子葉正由于喪母,又處于青春期,和父親葉問的關系比較緊張。葉問為了兒子日后的教育,只身赴美為兒子尋找好學校。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對華人的歧視很嚴重。為了保護當地華人的利益,太極宗師萬宗華成立了華人總商會。葉問的徒弟李小龍由于教洋人中國武術,令萬宗華很不滿。在李小龍這個問題上,葉問與萬宗華產生分歧,因此未能夠拿到幫助他兒子入學的推薦信。后來,葉問解救了受到霸凌的若男(萬宗華之女),葉問在萬宗華女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與兒子間矛盾的原因,他開始理解自己的兒子。后為維護中國人的尊嚴,萬宗華和葉問先后與有嚴重種族歧視的美國軍官較量。當葉問和萬宗華兩人冰釋前嫌后,葉問感慨“國外的月亮未必特別圓”。他回到香港,教自己的`小兒子詠春拳法。之后一代宗師由于癌癥逝世,享年79歲。
在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武術和空手道的對決之美,看到了華人在那個年代所遭受的排擠。
動作指導袁和平在影片預告中說:空手道相比于中國武術,顯的比較單調。為加強影片武打戲份的觀賞性,他在空手道中融合了實用性較強的搏擊動作。
先說說影片中戲份不多但是經典重現的李小龍。片中有一段是他在街邊和美國大漢打斗,陳國坤在熒幕上再現了李小龍的功夫之美。李小龍在美國的比賽錄像,也據說是一段經典。
葉問觀后感6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叫《葉問》。
葉問是詠春拳一代宗師,是李小龍的老師。練詠春拳、和武館的館主比武占用了他的大量時間,所以他很少陪在他妻子、兒子身邊,但他的武功好得不得了。有幾個北方佬到佛山來到處踢館,甚至鬧到葉問家里和葉問比武。葉問沒辦法,只好使出詠春拳,幾招就把北方佬打趴下了。葉問成了佛山人民心中的英雄。這時正是三十年代,日本人打進中國。他們早就聽說過葉問的厲害,三浦想讓葉問當他們的武術老師。葉問拒絕了,但和三浦比了一場武。結果可想而知:葉問贏了,可被日本人開槍打傷了,他的朋友就把他們一家轉移到香港,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葉問是一個正義的人,他詠春拳練得極好,打壞人,為佛山人民做了許多好事。他非常地愛國,日本人讓他做皇軍的武術老師,他想也沒想就搖頭了,他是不會當叛徒的,他絕對不會背叛自己的祖國。面對日本人的恐嚇,葉問沒有退縮,照樣打贏了三浦,受傷了也不遺憾。
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已經感受不到戰爭的殘酷。如果問你,面對日本人的侵略,是像李釗那樣屈服當漢奸,還是像葉問那樣挺下去反抗,就算受傷甚至死也不足惜呢?我想大多數人大概會回答,學習葉問選擇后者,那是因為我們有一顆正義的`心!可是,真的有一把槍頂在你胸口,你會不怕死嗎?你會不屈服嗎?會像葉問那樣勇敢嗎?我想,很多人肯定就會害怕了,就順從了。因為我們根本沒有經歷過戰爭,沒有感受過那樣的恐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許多人會因為一點困難而退縮,面對一點挫折就喪氣,缺乏勇氣迎戰。所以,愛國也是需要勇氣的,不是光嘴上說說的。
《葉問》告訴我,如果你有足夠大的勇氣,可以為國家犧牲一切,那才叫真正的愛國!
葉問觀后感7
作為完結篇,是相當棒的一部作品了,仍然有很多毛病,但在我心里是四部曲最佳。
先說武打,動作戲的篇幅很大,但和文戲又平衡的很好,葉問系列的動作設計一向很優秀出色,拳拳到肉,動作都有理可循,李小龍的打戲同樣是很精彩的一部分,最后擦眼擊腎踢蛋之類的點到為止的招數全部沒有點到為止,給個贊
情節里有許多欲揚先抑的手法并且反復翻轉使用,讓人看的十分過癮,就是可惜劇情主干就像跟第二部有太多相似
電影對于唐人街的刻畫很細致,很多場景設計的很漂亮。
影片也有許多“場景再現”,比如李小龍那段著名的寸拳還有葉正給葉問錄像的情節,融入的很妙。
影片的主題是再講民族歧視和以武術改變偏見,說實話表達的不好,一開始說要溝通,后面無非是打了幾場架,生硬的綁上了推廣,問題還是在于臉譜化導致形象單一,黃皮膚和黑皮膚做好事,白人只會欺凌,這樣單薄的形象使得溝通的情節無從安放,最后就只能靠最后的字幕交待了事,這是不足的地方,但鑒于葉問系列一直有這個毛病,倒也還好
其實第三部起,就有在著重于豐富生活方面的主題,第三部是陪伴,第四部是任心而行,且第四部的表達則更為精巧,人物態度轉變理由也更充分,對于葉問這一角色給了他孩子學業以及身體疾病上的`磨難,在此之中更顯溫情與動人,雖然大主題很敷衍,但這樣的小主題有打動到我
我很喜歡這一版葉問的形象,沒有宗師的架子,平易近人,為人正直,光明磊落,同時又有尋常百姓的難處,雖屬于偉光正一類的人,但形象卻又很立體
能看到完結篇擁有這樣的質量,還是很欣慰的,很棒的電影,再者也還有個情懷分。
葉問觀后感8
看完《葉問4:完結篇》感覺人活一世就是一種精神,是自己領悟了的精神,是崇高的精神。自葉問的詠春拳自立門戶到被發揚光大,無不體現著葉問的一種精神,開宗立派自然就有獨特之處,也是兼收并蓄的結果,集大成者的精華于一體,形成一種獨立精神,葉問與徒弟李小龍就把這種精神散播到世界上,繼續發展。莫問政治原因,一個武藝超群的人發自內心的強身健體,與其他門派切磋共生共榮,不畏強勢,立于天地之間,這種精神抖一抖便讓邪惡望而生畏。這樣的精神來自他對武術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
葉問教子,疼愛有加,也希望兒子避世,終看透世態炎涼,直面來得更真切,明白教子是把自己領悟的崇高精神傳授給他。
演員甄子丹等人塑造了葉問的精神,演技高超,美與力量兼具,把觀眾帶入了藝術的境界,喚起人們內心的情結。武術電影的魅力就在于動作上的美與力量的表達,除了給人動感也不失柔情,更表現了權勢的消極,有時權勢就是新生事物的障礙,新生事物要么被淹沒要么變得更加強大生存下來。葉問與李小龍在發揚這種武術精神的`過程中,受到了無數的挑戰,陳舊觀念上的,邪惡權勢上的,經受住了無數的打擊才能夠很好的還擊,一代宗師就是在這樣的挑戰中領悟出武術的精神,當時正是中國人被叫為東亞病夫的年代,葉問的武術精神也成為了響亮的中國精神。
哪個時期不需要這種精神呢,歷史上被稱過東亞病夫的人們,世世代代要把這種精神牢記于心,身心健康,精神強大是每個人dou要具備的。
葉問觀后感9
《葉問》,是一部新上映的國產電影。我聽別人說,《葉問》很好看,可它到底是什么內容呢?帶著許多的問號,我來到了學校的梯形教室。
果不其然,《葉問》的確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它講的是在佛山,有一個很會武功的人,叫葉問。他和他的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在一起。有一天,日本人侵略中國。他們來到佛山,殺害人們的性命,搶劫人們的財產。葉問葉叢原來那棟別墅搬到了一個簡陋的屋子里。葉問找。了個挖煤的工作。有一天,日本人來到煤礦,想找一些人和他們比武。葉問同意了一下子就打倒了十個人。日本的三浦將軍很欣賞葉問,想和葉問比武。葉問毫不留情,把三浦打了個頭破血流。日本人很狡猾,見葉問把將軍打敗了,還差點打死了葉問。也問離開了佛山,來到了香港。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葉問這個人很好。面對中國人,比武時,都會手下留情。面對日本人,他從來沒手下留情過。他很憎恨日本人,他要保護中國!在危機關頭,他挺身而出;在困難面前,他毫不屈服。他敢作敢當,不愿意讓無辜的人為他而死去。他不愿意讓自己的國家被侵略,他不愿意讓自己生活的土地人被別人占領。是他,讓我再一次明白了“頂天立地”“忠心為國”這些詞語的深刻涵義。
葉問不僅很愛國,還很會尊重別人。當別人講他發明的“詠春拳”是女人拳時,當別人罵他怕老婆時,他并沒有生氣的把別人打個半死半活,而是很尊重的回了一句:“世界上沒有怕老婆的人,只有尊敬老婆的人。”正因為這樣,葉問的街坊鄰居都很尊敬葉問。葉問又讓我再一次懂得,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
葉問的優點數不勝數:謙虛、勇敢、寬宏大量……他是妻子的好老公,兒子的好父親,人們的大英雄。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葉問深深的感動了我。我為他的想法和舉動感到驕傲,因為,我們中國能有一位這樣的人才,實在是太值得慶幸了!
葉問觀后感10
雖然我是感性的人,但是我從未想過有哪部電影能讓我落淚,偏偏在這個無眠的晚上,不知打開了《葉問2》讓我改變了我的想法。
初知葉問是在《葉問――代宗師》里面,這是葉問第次感動的進入我的腦海,雖然《葉問2》的宣傳我也看過不少,可卻直沒有刻意去看,如果說記住葉問是因為第部電影的話,那么,讓葉問在我腦海里影響深刻乃至不可磨滅的,是今晚的感動與震撼。
百余分鐘的影片,每分秒都難以遺忘,每個場景都讓我為之震撼,1950年的香港,所有的中國人都受著洋人的壓榨,那場華洋拳賽,完全是場不公平比賽,不向權勢低頭的葉問用壓抑不滿向在場的外國人以及全世界證明了華人的不屈與剛毅;當葉問倒下的時候,全香港的華人那種身受的“葉師傅,站起來”,讓龍卷風倒下時,用那種熟悉的語言倒數的聲音壓過了裁判,響徹了全香港的.時候,種中國人的團結與致告訴了世界中國人是堅強的;最后葉問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他沒有用這個最好的宣傳機會宣傳自己的武館,而是告訴全世界中國人的謙遜。
中華民族上下傳承了五千年的文明史,歷史上公正的記載著中華民族的繁榮、飽受欺凌、奮起反抗、傳承文明的歷史,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用小米加步槍抵抗著強大的日本帝國主義飛機大炮的侵略,那個時候,我們軍事沒有日本發達,經濟沒有日本雄厚,可是我們憑著樣東西取得了八年抗戰的勝利,這就是中國人的精神,種幾千年以來深入了每個中國人血液的精神——不屈、剛毅團結與謙遜。
葉問觀后感11
很久沒寫過這東西了,寫之前,我就感覺,我寫得東西,嚴格意義上講,不是觀后感……
今天看了葉問2,感觸最深不是激烈的打斗場面,而是發自內心的,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
葉問初到香港,處處碰壁,但是仍沖破阻礙開辦了拳館,剛開始他和洪師傅對上的時候我以為洪師傅是反派,后面的劇情證明我錯了。他是個hero!真正的.英雄!
話說那囂張的沒邊外國洋鬼子拳擊手上場叫囂,欺負了若干新人后,被葉問和洪師傅分開了,但是洪師傅為了讓外國拳擊手道歉,和他比試。但是洪師傅老人家年紀一大把了,還和一個外國人比武,(那外國人又高又壯,不知道是不是激素催的)結局當然是輸掉了,輸就算了,他為了不讓外國人看不起,硬是挨了n記重拳后,在臺上隕落了。悲劇。
葉問當然看那洋人不爽,在新聞招待會上向洋鬼子挑戰。
這場比試中,葉問毫無疑問的勝了,洋鬼子再牛逼不過是一龍套,主角才是最后的勝利者,對吧~
但是整場比賽挺玄的,葉問和那拳擊手都到地過。
最后葉問打那洋人的時候,個人感覺,他,葉問,一代宗師,把他對洋人的憤怒,洪師傅的死,洋人對中國武術的不尊,以及一名武者的榮譽,灌注在了他的拳頭里,他的肉體上的痛苦,化成了悲憤的力量,為了中國人的顏面,打出一記記快拳,干倒了外國洋鬼子拳擊手!yes!!!invincible!
另:看完后要做到的幾件事
1.尊重每一個人,人雖然地位上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上沒有貴賤之別。我們要學會互相尊重。
2.落后就要挨打,軟弱成就霸權!要好好學習,強身健體!
3.做人要謙遜,低調。
4.忽然想到了葉問第一部,以后要聽老婆話,這不是怕老婆,是尊重老婆。
葉問觀后感12
敢問葉問何許人也?廣東佛山也!為詠春拳的集大成者。佛山自古多出英雄,如盡人皆知的黃飛鴻等。這讓現在就讀佛山的我倍感光榮,這也是為何我要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
不可否認《葉問》的推出完全適合中國觀眾的心,因為中國人缺乏那種久違的愛國熱情,平時不重視而且不在乎。旦有觸動的東西,他們的心還是會顫動的,因為那種情還不能完全釋懷。所以說《葉問》起了個引頭的作用,喚起國人的愛國情懷。葉問之所以值得我們好好看,是因為他讓我們思考的東西太多。他的崇高的信念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愛國情更是值得表揚的。好好看,好好反思,必有收獲。
再來看看電影的精彩吧。整部電影的開場色彩鮮明,再利用屋內璀璨的陳設,顯示出了葉問家族的殷實。靜靜的吃飯,慢慢的'飲茶,不著急慌的態度,刻畫了葉問儒家氣質的面,告訴你這不是個四肢發達,只會每天到處比武的無腦兒。原來神情,飲食,禮儀就能讓人物的特色是如此深刻地活現出來。
開場中的影片內容多以輕松、幽默的氣氛引導著觀眾,在哈哈大笑之間就襯托出了幾位人物的個性。這種性格的鋪墊,可以為日后故事的展開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不會讓觀眾覺得這些人之后的所作所為是匪夷所思的,反而都是合情合理,性格驅使的。
觀看這部電影,讓我看到的不是簡單的娛樂性質,而更多的是深深糾動每個人內心深處那顆熾熱的愛國之心,這大概就是為何《葉問》如此出名吧?因為你我都是愛國之人。Don’t you?
希望每個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去看看《葉問》這部電影,相信你也會感觸良多!Please just do it!
葉問觀后感13
一襲青衣,永遠眉頭緊皺,一身好功夫的男人,對,就是那個男人,葉問,回來了!今次還帶來了他的徒弟李小龍,來到了美國舊金山!葉問終于迎來了最終章,《葉問4》!葉問這個IP跟星戰同日上映。我還是選擇了葉問,不為什么。
對,套路依然是那個套路,中國人受盡洋人欺壓,最后挺身而出的故事,故事很簡單,一句就能概括!當中自不然有那么的愛國情懷,在愛國情懷的加持下,為這片加分不少!當然有很多人會說,這部片撇除了愛國情懷,就沒有什么了,這次讓我在撇除了愛國情懷這個因素下說說自己的觀點。
首先,從劇情去看,很簡單,故事背景搬去了美國,這樣格局就要比前3部只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大了很多!但是出發點卻并非什么家仇國恨這樣的宏大議題,只是因為葉問要讓自己的兒子赴美就讀而已,然后在美國為兒子學位上四處奔走從而引出一系列的“麻煩”,之后再逐一解決這些麻煩,整部葉問4更像是葉問2的升級版,華人被洋人欺凌,從忍氣吞聲到最后奮起反抗......
本片的其中一大看店,就是詠春與太極的對決。吳樾飾演的是一位太極宗師!
看得出來吳樾的太極耍得有板有眼,加上袁和平做武術指導,動作行云流水,賞心悅目,這個時候還管什么打斗的'動機合理不合理,只需要放松心情,好好觀賞就可以了,甄子丹在這20xx年間,雖然老態略顯,但卻多了一份沉穩與內斂,或者是終結篇吧,在這部戲內更加入了之前幾部幾乎沒有的親情元素,感人卻不煽情。
另外與洋人對打的一幕,不知道是否制作組有意為之,選擇了一名英國硬漢打星斯科特作為最終boss,“龐大”的身型,與看上去文質彬彬,老態呈現的葉問形成了強烈對比,再加上葉問有傷病在身,這樣在未開打前已經讓人不禁為葉問感到擔憂,增加了正式對決時的緊張感!雖然最后還是贏了,當然也不會說毫發無傷,甚至是傷得最重的一次!
影片到這里戛然而止,全片以葉問患上絕癥去世劃上圓滿的句號!
葉問觀后感14
最近,我在網上看了影片《葉問》,看完后,我對葉問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不僅因為他武功高強,還因為他那高尚的人品和一身的骨氣。
民國時期的廣東佛山有一個叫葉問的拳師,他武藝高強。有一天,自視武功高強的北拳高手金山找前來踢館,被葉問打敗,從此,名聲大震。然而好景不長,日本軍隊來到這里大開殺戒,許多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葉問為了謀生,只好去煤場打工,做苦力。當葉問看到日本人槍殺中國拳師后,非常氣憤,于是,向日本人發去挑戰。他以一敵十,把十名日本軍人全部打到。日本將軍三蒲要求葉問向日軍傳授中國武術,葉問不愿做漢奸,向三蒲發起挑戰,最終打敗了三蒲,可是卻肩上挨了日本人一槍。后來,葉問在朋友的幫助下去了香港。
葉問身上有種精神總在深深地吸引著我。當有人為了一代米而慘死在日軍的鐵蹄之下時,葉問毅然決然地想日本武士發起了挑戰。霎時,葉問在我心中的形象立即高大了許多,然而葉問的挺身而出并不是為了那五斗米折腰,而是要讓日本人看看中國人并非他們所想象的那么懦弱無能,也不是那么好欺負的。那時我的心里就有一個聲音在呼喊:“葉問,好樣的,真是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
國畫大師徐悲鴻說過:“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他也是一個有骨氣的人,所以他在法國學畫,受到外國學生的譏諷時被激怒了,從此奮發努力。三年后,他創作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整個畫界,從而受到了所有人的尊敬。有骨氣、有信心的人都擁有頑強不屈的性格,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會迎難而上,勇往直前,這樣的人才值得別人尊敬。
我們都是中國人,祖國繁榮昌盛,是我們最大的`心愿。現在的中國比起資本主義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從小就要樹立愛國精神,要有遠大的志向、堅定的信念,要有骨氣,為中華之騰飛而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
葉問觀后感15
看完了《葉問4》,有一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里縈繞。都說傳武這不行,那不好,為啥還有那么多人堅持?為啥尤其是海外武師格外的堅持?
雖然說武術不應該有國界的劃分,但文化是有國界的。我在國內教劍道,和在澳洲教劍道,看著是一回事,實則不然。
國內教,學生練得再勤快,其實也不過是周末開開洋葷,吃個西餐調劑一下胃口。再強勢的舶來文化,在主流的文化海洋中,不過是個顯眼的文化符號而已。
而在海外傳播,中華文化才是那個文化符號。而因為移民一代,二代,對于身份的認同感來說,本來就屬于很模糊的狀態,國術系的文化體系,可以增強華人對共同體的認同感,而正確的系統,可以放大這種信號。反之也會讓文化傳播受到阻礙。
萬宗華的不得已,葉問不清楚,李小龍也不懂。萬物霜天競自由,對話可以解決部分的分歧與偏見,但競爭卻是事實。強勢文化群體對弱勢文化群體的同化或驅趕,不是依靠對話就能解決的.。可以說,萬宗華是孤懸海外的傳燈人,他的苦衷,葉問和李小龍不懂。
影片中葉問最后沒有送葉正留學,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看到了萬宗華女兒的生存困境。現實中,李小龍最后也要回到香港發展,他的武術大同之夢其實并沒有實現多少。人的能力,在勢的面前,其實很渺小。
我一直反思,我教孩子們的,不應該只是武功,或者武功背后的文化背景。作為生在海外的移民二代,文化沖突的困境早晚會出現在他們的身上。如果內心沒有一個堅實的文化支柱,孩子們的成長會面臨很多不確定性,最可怕的就是扭曲。我想教給孩子們的,是一種方法論,一種高屋建瓴的系統觀。
可如何能幫助華人子弟樹立一個堅實文化支柱呢?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么?
【葉問觀后感】相關文章:
《葉問》觀后感10-18
《葉問4》觀后感10-21
葉問4觀后感10-21
電影葉問4觀后感11-14
葉問甄子丹電影觀后感09-19
葉問觀后感15篇11-23
電影《葉問》觀后感范文06-14
觀看《葉問》有感04-26
《馬說》葉問文言文試題和答案09-24
關于葉問的觀后感(通用17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