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精選5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3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1
流浪地球是一部短片小說,實際上流浪地球原著和電影除了大環境的背景設定一樣,故事情節似乎完全沒有什么關聯性。這導致看不看書都一樣,當然這也就給編劇增加了很多可以輸出的內容。相對于流浪1而言,2更加的具備社會的復雜性,故事就發生在人類面對100年后太陽吞噬地球,300年吞噬太陽系的設定時段展開,講述流浪1之前的50年的故事。
故事一開始講述了一個宏偉的“移山計劃”就是后來的“流浪地球計劃”通過行星發動機把月球脫離地心軌道,然后讓地球脫離太陽。但是這個計劃之前有一個數字人類計劃,就是電影剛剛坐下的時候說的人類的本質就是一堆電信號,這個部分會在劉德華出現的那個故事線用到,一開始我們還是要跟著吳京的扮演者走災難線。
災難有兩個部分第一個是關于地球上的一些戰斗,這里對于太空電梯和月球隕石有非常酷炫的效果,很期待有更好的觀影環境。人類中產生了很多分歧,一些人希望執行移山計劃,另一些反對這個計劃直接開啟了戰爭。
一、關于電影主旋律
沙溢扮演的張鵬是劉培強的師父,電影中后來扮演的是中國航天飛行中隊長(應該)在一開始和劉培強(吳京扮演)講述的非洲小東北的炸蚊子餅(如圖)
當地非洲人曾介紹說:“這種蚊子餅的口感和味道猶如雞肉,非常鮮嫩,其中還會帶有淡淡的杏仁的香味,這是最美味的食物了,可以說比正兒八經的純牛肉漢堡還要好吃幾十倍。
五十萬只蚊子一個餅,但是現在一只蚊子都吃不到了,說明現狀可能是比較艱難的。同時描寫社會經濟的還有關于劉培強在后續北京采取的是計劃管控領取物資,并且因為他2044年立功,才額外有一些水果供應。
。≒S:一開始我以為在排隊施舍的女孩就是后來的韓朵朵,結果回看1的時候發現是一個嬰兒好吧我不知道這里賣了什么伏筆,總之我能想想這樣的環境特別慘。)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需要時時刻刻的面對死亡的威脅,還有失去生命的希望,在后面有很多次引發的海嘯、隕石墜落等對于群眾的側描給了驚恐的特寫。
這里李雪健老師扮演的周主任有很多長對白,這部分非常的具有主旋律色彩,這也是這部片子很多人非常喜歡,卻有很多人非常厭惡的地方。
我個人理解為,每個國家拍攝的都會存在國家的特色,但是要看結合的好壞,是否生硬等等,正如第一部的飽和式救援,這些都是國外視角下不可能看到,但是我們看完會會心一笑的地方。這是一部非常符合中國國情和處事風格的電影,同樣也是一部成效非常好的作品,我們應該接納作品的全部。
這里有很多對于希望的闡述,美國議員問周主任,我們最終只是一個流浪者,需要為100年后的事情擔心么?這里有當年愚公移山的那種精神傳遞,就是我的子子孫孫都會感謝我現在做出來的事情,中國7個月會搞定所有計劃的試驗性部分,哪怕沒有其他的支持,劇中郝曉晞(諧音好消息)扮演者朱顏曼滋對話,好消息提問說這不公平“如果事事都公平為什么還要建這坐樓”感覺有點暗諷聯合國。
同樣的接來下幾乎都是周主任在全力推動,從開放百姓進入地下城,再到金句:“我們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務”哪怕由劉德華扮演的圖恒宇那一批先遣隊已經明確掛了。
然后下一個非常主旋律的地方在于沙溢這里的角色,一個非常偏愛自己徒弟的這么一個中國式家長,能讓自己徒弟不上戰場就不上戰場,徒弟可能沒了就要找總指揮長生氣,之前是醫院那一幕,最后是給他返回艙的那一幕,這幾幕都非常的具有淚點,但是最熱血的地方在請戰的那一幕。
月球是我們的,交給你們這些小崽子不放心。
當然這里OS很多地方在于不是所有國家都是按照這一套標準執行的,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得不執行。在流浪地球小說中有一個描寫,地下城熔漿滲入,按照年齡進行升降梯排隊,嬰兒由機器人抱著線上,然后是小孩,然后是學生,所以小說主角的媽媽就是死在巖漿中,每個人也不用搶,也不用考慮女朋友和你媽掉水里先救誰的問題。這個就很玄幻和奇妙,當然這樣的制度在于暴力的強制執行。
主旋律的部分講完了,接下來講人性。
2、關于電影人性的部分
電影里面幾條線大部分是人的選擇,圖恒宇選擇放棄進入地下城而選擇偷偷進入實驗室激活他過去女兒圖丫丫的人工智能。因為一家人出了車禍,這件事形成了一個心結,一定要給女兒完整的一生。
網友知乎上做的機翻,初代人工智能的控制面板。
個人非常喜歡這個機器人笨笨,當太陽風暴來臨這個機器人用隔熱墊把自己罩上的那個小動作真的可愛到我了。
劉培強選擇放棄她老婆而選擇他的岳父和兒子進入底下城,這里一個是有抽簽的那個劇情,第二個是關于劉培強面試的劇情。雖然自己的妻子要死,但是被機器人準確告知他的死期的時候,個人覺得很難不崩潰。
同時對照著劇本中的一條暗線,一直反復的提醒下一次重大時間節點,一開始是2044,之后是205807最后是20750215,這可能有關于數字人類的計劃。但是實際上都是人性的抉擇,2044是因為有反對派組織移山計劃,205807是因為圖恒宇選擇讓圖丫丫成為數字生命,20750215我個人感覺是因為吳京用伏特加燒了莫斯!白屓祟愑肋h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所有決策都不是理想的,但是因為希望,因為鉆石一樣的希望,那是比任何都更可貴的東西。正因為如此,所以團結和生存成為反理性的人性選擇。
最后還有一些片段。
1、在執行填埋核彈任務的時候,劉培強把宇航員扔回去的那一幕,說因為你還有女兒在等你,另一邊和他一起的實習生一直和劉培強講述講了你還沒轉正不享受醫保的事情。這里全篇出現了兩次,有點諷刺體制。
2、圖恒宇下水修電纜的時候,看到一個唯家中介其中北京鳥巢旁邊的房子只賣22萬,350塊錢一平米,然后說了一句終于便宜下來了。
3、當馬兆扮演的寧理被水淹住后最后一句話是:“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講述科技和人的關系
4、核彈歷史悠久密碼破解不掉的時候周主任的感慨:“人類啊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統都用在了彼此毀滅上”諷刺人類之間的猜忌。
5、一個宇航員替代張鵬給劉培強進行了戳戳額頭,鼓勵其離開。這種生的希望留給后人的片對會在流浪地球中一直一直的被循環被傳承。成為一種精神希望的傳遞。
6、劉培強第一眼見到韓朵朵想到結婚生孩子的閃念,沙溢問地球還是美好的,這和之前產生了反差。這是感情線的走向,這里感覺王智老師應該很開心,畢竟1出來就領了盒飯,沒想到大火之后還有前傳能補上。
7、月球引爆核彈之前,有一些對白,沒有給王老師丟人吧?這一分鐘怎么這么久?我自己覺得還是有點怕、地球之光要勇敢,總得給世界說點什么,培強啊地球還是挺美好的。這里的犧牲描繪到很多個人的部分。面對死亡有恐懼、有勇氣、有釋然、也有感慨和欣賞。
8、在郝曉晞這里有兩次對話,一次是對周主任的,第二次是對晚輩的,就是這么重要發言交給我發言?而每次回答都是在這里的發言那一次不重要,這是中國對于外交重要性的關注。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2
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2》,電影拍的很震撼,但其實沒看太懂,近3個小時,看得腦袋發脹。半夜睡不著,便坐起來重看原著和影評,才算有那么一點撥云見日,不吐不快。
原本為了應對危機的措施,成為了危機本身。
這是流浪地球計劃所遇到的最大的麻煩。也是整部電影的矛盾點。想必過去的疫情三年,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感悟。
比起美國倡導的方舟計劃,讓極少數有地位有錢的人得以逃離,絕大多數人留在地球等死,很顯然,中國科幻界所要追求的價值觀是一定要帶著地球跑,哪怕要付出幾代人受苦受難的代價,至少跟我同年同月生的又是濟寧老鄉的導演郭帆是這么拍的。
你是想降低自己當下生活的質量,去應對一場可能百年以后才會遇到的危機?還是選擇活在當下,享受這片刻的愉悅?
如果有一天告訴你,要讓你受苦一生,才能求得人類文明的延續,你愿意犧牲你這一生嗎?很多聲音會說,憑什么要犧牲我,人類文明延續不延續跟我有什么關系?
我一直悲觀地認為,當下世界的年輕人是屬于躺平的`一代,這些人甚至連下一代都不想生了,他們會在乎以后會不會還有人類文明?
其實可以思考一下,人類文明的存在,是為了部分個體的滿足還是為了廣大人類群體的幸福?危機來臨,是選擇犧牲一部分人的生命,來保障少數人的生活質量,還是說為了絕大多數個體的存活,而犧牲少數人的生活質量?
劉慈欣老師的這句話值得深思: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周喆直先生在聯合政府講了一個故事:在一萬五千年前,大腿骨骨折是致命的,一旦大腿骨折就只能任由被其他動物吃掉。但是,人們考古發現了一根一萬五千年前愈合了的大腿骨,這說明當時的人類受傷之后,有人照顧他,有人給他喂水和食物,就是人類文明的誕生。只有互相幫助,團結在一起,才能稱得上是文明。
整部《流浪地球2》,說到底不過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濃縮為一句話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3
昨夜剛剛把流浪地球Ⅱ看完,有些感觸,先簡略的說一下吧。
《流浪地球2》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為《流浪地球》的前傳。流浪地球二為什么主要排的是前傳,而非后記,個人認為,可能是后接的筆法太過犀利吧,很有可能是過不了審。當然,它比第一部特效更棒,同時內涵更勝一籌。還有一部分人士認為,吳京所飾演的劉培強,不能死因為吳京曾經飾演過戰狼,很多人就認為他不能死,必須要戰狼起來。這個觀點個人不敢茍同,很不符合現實了。但考慮多種因素,所以這個后記遲遲沒有開始,拍拍的就是前傳了。《流浪地球2》講的`是《流浪地球1》發生之前的故事,該片以提出計劃將建造1萬座行星發動機的時代為故事背景,講述了“太陽危機”即將來襲,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人類將面臨末日災難與生命存續的雙重挑戰。影里設計各種的矛盾很突出,故事節奏也比1更加緊湊,地球面臨的三次危機(太空電梯危機、月球墜落危機、太陽氦閃危機),特效比第一部更震撼,師徒情、父女情、夫妻情、情懷殺、戰友情等感人至深,人情內核讓電影有了更豐富的內涵。3小時時長,層層鋪墊、多線索交錯,后半部分高潮爆發、酣爽淋漓,緊張刺激,看片體驗爽爆。《流浪地球2》在不僅故事性上更加完整與完美,人物形象塑造也很完美。通過對一系列配角的刻畫,塑造了一個個血肉豐滿的人物。危難當前,每個人都可以是英雄,團結互助才有希望,不舍不棄,一起守護家園。彰顯了故土情懷和大國擔當。目光聚焦于國際視野下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于團結、生命與希望,格局更宏大。李雪健有句臺詞:人類的團結,延續著人類文明的火種。
也許,這正是《流浪地球2》想要表達的。不過不管是1還是2都在提倡人類命運共同體,我想這是更加重要的思想。每一部影片都是很多人心血的結晶,希望我們能吸收其營養,從中得到啟發,有利于我們走更好的人生。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4
昨晚在看完電影之后,我有些意猶未盡,特意又找到劉慈欣老師流浪地球原版書籍,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可以在微信讀書上面去搜索一下,這只是一篇短篇小說只有2萬三千字左右,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讀完。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在看了電影之后再去讀這部小說的話,你可能會略有失望,因為你會發現電影所講述的故事和原著差別挺大。從載體的角度來說一個是小說,一個是影視。他們的側重點本身并不相同,電影的根本是講好一個故事,從這個角度來說第二部不僅達標而且達到了叫好又叫座的地步,互聯網上對第二部的評價明顯比第一部要高,盡管第一步已經是中國科幻電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觀影后我簡單瀏覽了一下網絡上的評價,在一眾的表揚聲中不乏一些批評,這也身實屬正常,畢竟每一位觀眾都可以自由發表個人的觀點與看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人是在“秀智商”覺得電影當中的某些細節有bug,且時不時“抖機靈”,我覺得就沒有太大必要了(畢竟這部影片導演明確說請了中科院相關的專家進行了顧問指導),這讓我想起來了大劉在三體當中的那句名言: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對人與人工智能區別的思考人和人工智能很大的區別就在于人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體,而人工智能則是純粹理性計算的結果,從輸入出發經過精密的'計算之后返回給人類一個冷冰冰的事件概率和“最優決策”。任正非經常引用克勞塞維茨的一句名言,“當戰爭打到一塌糊涂的時候,將領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茫茫黑夜中,用自己發出的微光,指引著你的隊伍前進。”在劉慈欣的短篇小說《流浪地球》中我讀到了如下的文字:
“你聽著親愛的,我們必須抱有希望,這并不是因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擁有希望,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明天把這話告訴孩子!
在郭帆導演拍攝的電影版本中,更是將有關“信念”“希望”展現的淋漓盡致,哪怕未來渺茫且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但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奮斗不止。正像小說中的地球派哪怕要經過一百代人的努力,哪怕在流浪的過程中遭遇不測,正如小說中寫的:人類將自豪地去死,因為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警醒我們隨著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其預測可能會愈加精準,從表面上看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最優選擇,但是在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則潛藏著巨大的危機,作者寫道:
如果大數據分析完全準確,那么我們的未來會被精準地預測,因此在未來,我們不僅會失去選擇的權利,而且會按照預測去行動,我們也就失去了自由意志,失去了自由選擇的權利。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沒有獨立選擇和自由意志的社會。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工智能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不得不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一方面它可以幫助我們披荊斬棘,同時一不小心就會傷及我們自身。就像第一部中Moss對人類的評價一樣“經過計算,保存人類文明的最好方式就是消滅人類自身,因為人類自身有著太多的缺陷,比如沖動、感性”,這在第二部中得到了完美的回應“沒有人類的文明將毫無意義”,哪怕人有著眾多的缺陷,可是歸根到底我們是人而非機器。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5
在大年初一,由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2》在萬般矚目之下,總算是上映了。我也是在第一時間里趕去電影院看了這一部影片。走出電影院時,我感到感慨頗多。
《流浪地球2》是在2018年上映的《流浪地球》的前傳。整部影片講述了在地球得知了太陽即將發生氦閃之后,人類準備逃亡的過程。和原著不同的是,電影中人類的派別并沒有像原著一樣,分成“飛船派”和“地球派”,而是分成了“數字生命派”和“地球派”。估計借此,導演想要和我們討論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可能,人類要不要成為數字生命?這是一個很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但是在整部影片中,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導演所要表達的主要內容——團結就是力量。故事當中,那個時候的人類各國政府已經組成了一個叫做UEG的國際組織,相當于現在的聯合國。這個組織就主要負責著逃亡計劃的運行。在當時,人類最終選定的逃亡方案由中國提出,叫做“移山計劃”。這個計劃雖然比較現實,但是卻沒有太多的國家和民眾支持。更多人所支持的,是數字生命。顧名思義,就是將自己的記憶上傳到電腦當中,以獲得永生。隨著移山計劃的質疑聲音越來越高,群眾也對此計劃的核心——太空電梯發動了恐怖襲擊。雖然人類克服了沒有太空電梯的困難,成功地啟動了月球上的行星發動機,準備把月球推走了。不過,由于種種原因,月球上的行星發動機發生了故障,而月球又因為停止了公轉,導致它徑直地撞向了地球。人類為了讓月球不向地球撞來,制定了一個新的方案:將全球的核武器都聚集起來,放到月球一個特定的地點上引爆,從而引發月核聚變,導致月球坍縮,分裂成許許多多的碎片。這個計劃十分地危險。即使算上冗余,人類的核彈數量也只能夠勉強超過使月球發生月核聚變的臨界點。這就說明,只要有任何一個國家不同意將核武器獻出,那么就不能夠成功把月球炸碎,月球就會撞向地球。令我十分感動的是,地球上凡是有核彈的國家,都把這些昔日是國家頂級機密的“大殺器”,給無償捐獻了出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提出了反對意見。在電影的設定里,那個時候,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的領袖。可是,沒有別的國家支持,只靠中國的力量,是無論如何都不夠的。危難當前,人類就像是一個個纖弱無力的手指頭,只有握在一起,變成一個拳頭,才能夠發揮出它的力量。在各國都獻出了全部的核武之后,破譯核彈密碼的工作就開始了。由于全球各國引爆核武的密碼都各不相同,想要同時引爆它們,就需要把這一系列的密碼都串聯起來,組成一個統一的新密碼?墒,這件事實在是太難完成了。這一些核彈的生產時間從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從中俄到英美,各個型號的都有。即使像是550W這樣的超級計算機,也不能夠做到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破解并串聯所有的密碼。人類就只剩下一個選擇了:近距離手動引爆核彈。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執行任務的`航天員,都將有去無回。在距離月球最近的空間站上,宇航員們接到了這個命令。在當時,那個空間站上有一千多名航天員?臻g站長問他們:“你們有誰自愿去引爆核彈?”起初,一片寂靜。所有的人都肅立著,沒有人答應。過了一會兒,一只手舉了起來。就仿佛是傳染了一般,第二只,第三只,第四第五只手,也都接連舉了起來。不下一會兒功夫,手就越舉越多,至少有一大半的人舉起了手。就在這時,一個人說話了。他就是中國航天隊的隊長,張鵬。他默默地將一旁年輕人舉起的手壓了下去,說:“讓你們年輕人去啊,我還是不太放心,還是讓我們去吧。”說完,他就站出來,高聲喊了一句:“中國航天隊,五十歲以上的出列!”說完,自己就站了出來。受到了張鵬的鼓舞,別的國家的航天隊長也接二連三地出列了:“俄羅斯航天隊,五十歲以上的,出列!”……同樣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吭了一聲。就這樣,整個空間站里,來自各個國家,五十歲以上的航天員,就這樣默默地走出了隊伍,站在最前面。不約而同地,所有年輕的航天員,都齊刷刷地向著這些英烈們,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目送著他們,一步一步,堅定地走向了自己的墳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超級英雄,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特異功能。所有人都是那么的普通。但是,正是因為有了那么多平凡的英雄,為了自己至生所愛的東西而不惜獻出自我,才能夠換得一片安寧。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在《流浪地球2》里,守衛地球的,正是這樣一群普通人。董爸說大年初一,董爸董媽和小董興沖沖地觀賞了《流浪地球2》。影片非常精彩,可是小董卻犯了難:看完電影好像有很多感悟,但要寫成觀后感卻不知從何落筆。于是,我幫他梳理了一下思路,從五個維度拆分了整部電影,分別是中國電影工業的里程碑、數字人的覺醒、中國價值觀的全面輸出、中國力量的集中展示和致敬經典。小董盤算良久,最終從中國價值觀中選取“集體主義”作為文章脈絡,串聯起整篇文章,圍繞“團結就是力量”,闡述了他對影片的解讀。略有不足的是,文章對影片的介紹偏多,而真正的解讀和感悟偏少,而后者才應該是觀后感的主體。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相關文章:
《流浪地球2》小學生的觀后感(精選5篇)01-31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精選5篇)01-31
流浪地球作文09-04
流浪地球2觀后感通用01-31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通用5篇)01-29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范文(精選15篇)01-29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范文(精選7篇)01-31
流浪地球2小學生觀后感范文(通用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