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范文(精選12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范文(精選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1
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2》,電影拍的很震撼,但其實沒看太懂,近3個小時,看得腦袋發脹。半夜睡不著,便坐起來重看原著和影評,才算有那么一點撥云見日,不吐不快。
原本為了應對危機的措施,成為了危機本身。
這是流浪地球計劃所遇到的最大的麻煩。也是整部電影的矛盾點。想必過去的疫情三年,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感悟。
比起美國倡導的方舟計劃,讓極少數有地位有錢的人得以逃離,絕大多數人留在地球等死,很顯然,中國科幻界所要追求的價值觀是一定要帶著地球跑,哪怕要付出幾代人受苦受難的代價,至少跟我同年同月生的又是濟寧老鄉的導演郭帆是這么拍的。
你是想降低自己當下生活的質量,去應對一場可能百年以后才會遇到的`危機?還是選擇活在當下,享受這片刻的愉悅?
如果有一天告訴你,要讓你受苦一生,才能求得人類文明的延續,你愿意犧牲你這一生嗎?很多聲音會說,憑什么要犧牲我,人類文明延續不延續跟我有什么關系?
我一直悲觀地認為,當下世界的年輕人是屬于躺平的一代,這些人甚至連下一代都不想生了,他們會在乎以后會不會還有人類文明?
其實可以思考一下,人類文明的存在,是為了部分個體的滿足還是為了廣大人類群體的幸福?危機來臨,是選擇犧牲一部分人的`生命,來保障少數人的生活質量,還是說為了絕大多數個體的存活,而犧牲少數人的生活質量?
劉慈欣老師的這句話值得深思: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周喆直先生在聯合政府講了一個故事:在一萬五千年前,大腿骨骨折是致命的,一旦大腿骨折就只能任由被其他動物吃掉。但是,人們考古發現了一根一萬五千年前愈合了的大腿骨,這說明當時的人類受傷之后,有人照顧他,有人給他喂水和食物,就是人類文明的誕生。只有互相幫助,團結在一起,才能稱得上是文明。
整部《流浪地球2》,說到底不過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濃縮為一句話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而關于這個話題,放在當下的世界環境,一切才剛剛開始。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2
昨天下午和家人一起看了電影《流浪地球2》,說說個人的感受吧。
1,這部電影總體而言,沒有《流浪地球1》好看。筆者看電影很少會中間打瞌睡的,但是看這部電影半個小時后,電影情節實在有些枯燥乏味,筆者竟然睡著了。筆者是在看的16:45的場次,這個時候一般不是容易犯困或者打瞌睡的時候,而筆者確實是睡著了一會兒。這說明,這部電影在情節安排上,至少不是全程都能吸引人,至少有一小部分情節對于筆者沒有代入感。
2,這部電影的特效還不錯,跟美國的科幻大片有得一拼了。如果不是事先得知是中國電影,觀眾可能會認為它是一部美國好萊塢巨制!太空電梯,各種飛行器,運輸船,空間站,搞得像模像樣的,酷酷的,高科技感十足,就算讓美國好萊塢的電影工藝來設計也不過如此。
3,這部電影把美國科幻片的精髓都學來了!美國的很多科幻大片,比如星球大戰,獨立日等,宣傳的都是美國的科技力量軍事力量,美國領導全世界,最后的結果多是一兩個美國人拯救地球,拯救全人類。這些電影在通過龐大的全球票房,將美國的文化影響力送達世界各地,也讓無數人無形之中對美國頂禮膜拜,認同美國領導世界的理念。《流浪地球1》和《流浪地球2》,最后的.結果也是一兩個中國人通過犧牲自己,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全人類。畢竟是中國人拍攝的科幻片,畢竟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畢竟中國的綜合國力已經在無限接近美國。所以,宣傳一下中國的`影響力,中國人領導和拯救世界,自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中國電影人應該創作更多的類似風格或者題材的電影,并能得到較好的全球票房。通過電影這種藝術題材,更好的宣傳中國,并讓全球觀眾從內心深處靈魂深處爆發一場革命,深刻認同中國領導世界的理念。當然《流浪地球2》比《流浪地球1》的全球視野更開闊一些,故事情節設置里更傾向于中國領導下的世界各國的協同與合作以完成拯救地球的目標。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3
《流浪地球2》是中國執導的一部科幻片,中國的科幻片數量不多,正在起步階段,但每一次努力都是前進的.動力。
影片講述了地球遇到危機,各國航天員合力解決危機的過程。這一過程犧牲了很多人,見證了航天員用生命撐起一片藍天的心路歷程。
地球很大也很脆弱,需要人類的滋潤。人類活在地球之下,藍天白云就是我們的好伙伴。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宇宙究竟還有沒有秘密,需要我們的用心探索。
未來不可測,但我們既然來這世界一遭,就應活得精彩。時間將會見證一切。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4
在看電影之前,我就對《流浪地球2》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長表示疑惑,覺得影片時間太長了,觀眾真的坐得住嗎?
故事在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合力在地球上制造推進器,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的背景下展開。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傳,并為后續展開鋪墊。
整個故事的.架構很宏大,三條主線交錯前進,交代了劉培強的成長和歷練,圖恒宇對數字生命的執著和堅持,還有周老師作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的行動中的堅定和信任。既有大的情節上的敘述,又有小的細節上的描寫,總體上還是很吸引人的。
作為普通觀眾,觀影體驗良好。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特效畫面震撼,特別是開場部分,有一種世界末日又充滿希望的感覺。在人物的情感描述上,包括對家人,對國家,對地球等,沒有過分的煽情和渲染,比如張鵬在引爆核彈時只淡淡地說了一句:地球還挺美好的。另外對數字生命的討論也很吸引人,對于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可能要在續集中有更多的討論。
不好的點也是有的,因為故事豐滿,想要把它講明白,就需要很多細節,需要很多時間,觀眾也容易抓不住重點。
看到快結束時,有人提前離開了,但是更多的人選擇繼續留下來,或坐或站,把它看完,并且耐心等待彩蛋。這也許就代表了觀眾們對這部電影的真實看法吧。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5
兔年第一天,《流浪地球2》終于與廣大觀眾們見面了。作為今年春節檔電影中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流浪地球2》成功打造了一個早于《流浪地球》的世界觀,填補了《流浪地球》的空白,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難得的視覺盛宴。從影片觀感上看,《流浪地球2》完全不輸于前作,甚至在許多方面有所超越。
首先,電影的視覺效果提升顯著。在最新特效技術的支持下,《流浪地球2》中的每一個場景都成功讓人感到身臨其境。多次出現的旋轉鏡頭后攝像頭特寫等,充分抓住觀眾們的注意力。太空電梯上升、墜落和無人機入侵、引爆月球等場景,都以其震撼的視覺效果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流浪地球2》的劇情值得推敲。在長達將近三個小時的電影中,信息量可謂巨大,但導演卻能時刻扣住觀眾的心弦,運用危機來臨前的倒計時,渲染了電影緊張的氣氛。不過,雖然有了倒計時的提醒,危機來臨仍使人感到出乎意料、措手不及。全片內容分為三條故事線展開,時間上則跨度十幾年,主要由2044年和2058年的兩次危機組成。三條故事線之間沒有交集,但三隊人物相互配合、緊密聯系。
在三條故事線中,最讓人印象深刻、感同身受的還是人工智能工程師圖恒宇所屬的一條。自從女兒在車禍中喪生后,圖恒宇就熱衷于研究非法的“數字生命計劃”,試圖利用量子計算機技術使女兒復活。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圖恒宇參與了新一代量子計算機的研發工作,最終成功利用工作之便將女兒植入計算機550w,為她贏得完整的一生,但也因此被捕。后來,出于責任心,當月球危機來臨時,潛入深海,參與喚醒互聯網的艱難任務,并在最后關頭將自己的意識植入550w,與女兒共同恢復互聯網,成功化解危機。影片中圖恒宇這一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他是一個充滿掙扎和矛盾的人物,對女兒無限的愛和對人類的責任心促使他完成一系列常人難以想象的行動。圖恒宇這一人物形象充分展現了人性的復雜。
《流浪地球2》的另一個亮點在于它充分展現了中國的實力與影響力。影片一開頭,就有具有明顯殲-20風格的戰斗機出現。在隨后的情節中,中國的無人機、量子計算機和航空航天等項目都有所體現。另外,在電影中,中國也堅持從人類大局出發,展現了作為大國應有的國際擔當。與美國大片所宣傳的個人英雄主義不同,《流浪地球2》中沒有唯一的英雄角色,最后危機的化解依靠的是全世界各國團隊的共同努力,充分發揚了國際主義精神。電影中中國和俄羅斯航天員之間的友誼,不僅與《流浪地球》相呼應,更體現了中國與鄰國之間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關系。
《流浪地球2》所構建的'世界觀十分嚴謹,并且相較于第一步更為貼近今天的世界格局。首先,除去行星發動機等部分技術較為遙不可及外,電影中所出現等幾乎所有技術都能找到現實中的原型。另外,“數字生命計劃”誕生在印度這一設定,就與現實中印度信息技術發達但法律管理不夠完善的情況相吻合。在國際會議中,美國代表的表現也是十分有意思的一點,在短短的幾分鐘內他的態度就能完全轉變,直接反映了現實中美國處理國際事務時善變的特點。影片中俄羅斯角色的大量出現也與近年來中國與俄羅斯的廣泛合作有關。
《流浪地球2》想要傳達的價值觀十分清晰。除去大片中常有的親情、友情等元素,我認為國際主義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價值導向。從行星發動機的建設到對月球危機的化解,都體現了中國所倡導的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電影中,正是在全球力量團結的前提下,人類才得以在幾次危機中生存下來。影片后期,有一個解碼全球核彈保密系統的計劃,以在月表引爆核彈,挽救地球。但是,由于核彈保密系統過于嚴密,動用了全世界的解碼力量也不可能解開,最后不得不派航天員以生命為代價,手動引爆核彈。得知解碼失敗后,在場的中國代表感慨道:“人類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統,都用在了彼此毀滅上。”《流浪地球2》借此表達了對世界各國珍惜和平、彼此信任并攜手共進的期望。
2019年《流浪地球》推出時,曾被譽為打開了中國科幻的大門,如今的《流浪地球2》則毫無爭議地將中國科幻抬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起步不久的中國科幻在短短幾年間就取得了如此顯著的成就,是十分不易。《流浪地球2》不僅是中國電影行業的展示,也是中國價值觀走向世界的一個新渠道。我希望,未來中國能夠創造出更多優秀的科幻作品,在世界科幻屆贏得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6
今天去看了流浪地球2誒,沒想到足足將近三個小時哈哈,但是確實很精彩全程無尿點,喜歡科幻的小伙伴不要錯過但是我爸看的好像要睡著了哈哈。以下涉及一些劇透建議觀看后食用討論~
關于三條故事線:
故事線1:劉培強,流浪地球時候的劉培強犧牲了,這一部是前傳填了很多之前的坑,比如劉培強和韓朵朵的愛情,吳京:看到她的那一刻,我連孩子叫啥名字都快想好了,最喜歡這一段了然后有幾段還挺好笑的,“跳樓機”那段倆人是預備隊員,旁邊一外國小哥對韓朵朵說害怕可以抓我的手結果那小哥全程緊緊抓住劉培強的手不肯松開,送花片段,都很有意思,這條線主要是領航員視角,沙溢演的師傅和劉培強的互動也很感人,最后人工點燃核彈那里真的很感動,所有50歲以上的航天員站了出來,執行自毀燃彈任務,師傅的角色也很鮮活,救回了劉培強,師傅好滿足,甚至最后一分鐘好漫長,老隊友問他想說點啥,卻也只說出了“說點啥吶”因為沒有遺憾了,最后為了地球犧牲也感到自豪。解釋了很多第一部很多的疑惑,劉啟和劉培強的矛盾等等。
第二條線是劉德華飾演的技術人員視角,他的執念是想要救自己的女兒丫丫,一直想通過虛擬人的.師姐讓丫丫獲得自主意識,里面馬兆應該是劉德華的師傅:沒有人的世界是不完整(好像是這個意思)之前的計算機算力只能維持丫丫兩天的生命,這個技術人員就一直想要去給丫丫完整的一生,這也是兩個觀念的碰撞,是接受現實還是在虛擬世界永生,顯然他選擇了后者,當然也是因為這樣最后才能成功完成了最后的密碼任務。ai智能的發展速度真的很可怕。
第三條線是中國的代表周先生視角,在聯合國會議上溝通決策的視角,很紅~最后發射按鈕那里中國人不可能完不成任務真的很燃,最開始不被看好相信,然后只有我們自己堅持推動的計劃在2044年驗證成功了,然后大家一起動了起來,一共三四個決定吧,決定整個世界的走向去留,這里面還有一個傳承,周先生給小女孩機會發言,告訴她別緊張一字不落的念出來就好,最后小女孩也給了新人小伙機會。
這幾條線以及這么多的任務就構成了這一樣一個宏大的流浪地球的宇宙畫面,我個人還挺喜歡整個線的,雖然有的部分一猜就猜到劇情了但也還是特別精彩的。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7
影廳的屏幕里閃出畫面,城市破敗不堪,硝煙彌漫在城市上空,樓房倒塌,空無一人,這是2044年。
當然,只是電影里的。《流浪地球2》我期待了好久,今年終于上映了,我馬上就讓爸媽帶我去看了!檢票時人群交雜,排隊都排到了門外,進入影廳后發現座位幾乎都被坐滿了,看來《流浪地球2》的影響力可真大。隨著電影的開始,人群乎的安靜下來,突然的就像被控制了一樣……
《流浪地球2》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啟動“流浪地球”計劃,而正實行中數字生命派的人襲擊,但最后地球終于成功發動,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
通俗來講“流浪地球”計劃就是在地球上建造發動機,推動地球在宇宙中飛行,而前提是月球也需要發動機。“數字生命”又是什么呢?簡單來說就是將人的意識放入二維空間里,這樣死去的人就能在里面獲得永恒的一生。
正是因為有人把數字生命化想的太美好所以才有了反“流浪地球”計劃的組織,而后來“數字生命”也是受到法律的限制,不再使用。在電影的故事中,圖恒宇因為車禍失去了妻子與女兒,而他將女兒的意識數字生命化在了電腦上,他的老師馬兆多次勸告過他——“人死了就是死了”對于我來說是十分贊同的,人妄想美好的度過永恒的一生是不可能的,而且人終有一死生與死的距離并沒有那么遠,將自己的'生命數字化在我看來只有沒必要……
同時在計劃實施時人類還遇到了許多困難,有兩個片段是讓我非常印象深刻的:第1個是四四年數字生命的人入侵基地,將所有無人機與太空運輸倉控制,造成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
這直接導致了3000多人死亡,5000多人受傷,而令我心疼的便是那墜毀的運輸艙,這運輸距離直接沖出了大氣層來到了外太空,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第2個便是五八年月球發動機正啟動時,發動機突然超載爆炸,導致碎石砸向地球,人類為了擺脫月球砸向地球的危機直接在月球上投放核武器,手動引爆。在引爆的一瞬間,刺眼的白光將英雄的身軀遮擋,爆炸的一瞬間,英雄便化為星星奔向了遠方。人類經過這兩場災難也終于走向成功……
“危難當前,唯有責任”。正是有了這些英雄為人類負重前行,人類才能存活下來,而電影中“我相信我們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務,我相信人類的勇氣可以跨越時間,跨越當下,跨越未來”讓我銘記于心……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8
但凡科幻電影,總離不開末世背景,危機的土壤并不適合萌發情義,無論是美國人駕駛飛船逃離地球,還是韓國人面對喪尸拋下同伴,千百次危機中,他們一遍遍踐行了,利己才是末世生存的奧義,但本片脫離了“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窠臼。中國人選擇聯合全人類,他們在月球,在海底,在聯合政府,在中央控制室,為了希望奮斗至最后一秒。如果說西方的科幻片,是講英雄各顯神通,披堅執銳斬妖魔,那么中國科幻片則是講一輛狂奔在不歸路上的破車,由全體凡人去做那當車的螳螂,有人拉車頭,有人壓后座,有人甘愿鉆到車輪下做墊腳石。中國人的責任與情義,從不因災難而軟化變形。
在舍生取義的命題前,情義,似乎永遠是責任的絆腳石,作為科學家,圖恒宇的責任是接通服務器,阻止隕石墜入地表,可作為父親,他只想把女兒的數據植入服務器,還她完整的一生。或許你覺得,父愛雖如山,可這份愛時不時會威脅到計劃的安全實行,假如沒有女兒的牽絆,圖恒宇早已啟用550A執行計劃,人類早就脫險,情感的搖擺,會讓你懷疑他的抉擇。
這是編劇的小詭計——讓觀眾無形中認定情義是責任的累贅。我們會不解,有必要在災難中強加情感來擴充劇情嗎?為什么不可以出現一個完美到類似超人的英雄拯救人類!編劇已經給出答案:因為人類心底最強的力量,那種從骨子里榨出的勇氣和決心,它的來源是愛呀,怎么能輕易割情舍愛呢?人終究因眷戀變得偉大,這個美麗的地球上,有他們深愛的一切,所以圖恒宇最后的指令是讓女兒記住服務器密碼,所以張鵬在按下核武保險栓的前一秒向地球微笑。故人難舍,故土難離。千百年對故鄉的依戀根植于中國人的骨血,在浩劫里,渺小的人類選擇把故鄉背在肩上逃亡,蝸牛背著殼蹣跚前行。
責任,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美德,災難當前矢志不渝,盡職盡責,可稱為“道”。就像周喆直說的.“世上本沒有公平,災難面前,唯有責任”每個人都是一顆卒,不計代價,不問生死,他們有沖到盡頭的決心,也有半路夭折的覺悟。只能人力點燃核武器的時候,面對這張單程票,張鵬,這個擅長插科打諢的漢子,第一次斂去了嬉笑。他變成真正的戰士,金剛怒目,英雄出征。
按下年輕的航天員,一嗓子吼出50歲以上的伙計,老將拆下肋骨當做火把,為后輩照亮生路,看吧,責任和情義是永遠分不開的。斷裂的股骨頭也能孕育出綿延不絕的希望。
沒有什么是公平的,死亡是所有人的結局。在死亡的威脅下,人性將無所遁形。“人類總是將最精密的防護,用在互相毀滅的武器上”以至于他們想共克難關時,竟然被彼此的防備絆住了手腳,他們在聯合政府的大樓里爭吵的面紅耳赤;他們在總控室的儀器前破譯地焦頭爛額;他們在被淹沒根服務器邊拼命掙扎,又或者,他們只是在生命的最后與地球默默對望。他們上天、入海,造城池。登月、解碼,存文明。如一萬五千年前一樣,積薪成火,令饑寒絕望不得近身。
傳承與希望
在痛苦和壓抑中總有人前仆后繼,頑強地追尋希望。《流浪地球》有兩對傳承關系的角色,張鵬與劉培強,周喆直與高曉晞。前者是先鋒隊,后者是后備軍。張鵬培養了一位優秀的學生,氧氣耗盡前的一串坐標,是送他學生回家的路,劉培強為了讓兒子獲得進入地下城的資格,重返太空……高曉晞也早就不是那個上臺發言就緊張的姑娘,她也會在后輩上臺前叮囑他要一字不落。一代代人守護火種,一代代人繁衍希望,一萬五千年后的股骨頭,被小心翼翼接好,它長出了堅韌,團結,勇毅,信任和希望。我始終相信,是這樣美好的品質,千百次拯救人類于水火。
我想特別提一下兩個角色:馬兆和圖恒宇,這對科研組搭檔幾乎是兩個極端,一個理智到無情,一個感性到偏激。馬兆決心為科研奉獻一切,他拒絕留下自己的備份,堅稱人死不能復生。
但他也會默許圖恒宇使用550A傳輸女兒數據,也會在最后時刻將密鑰拋向搭檔。而圖恒宇,在女兒意外去世后近乎瘋魔,他所有的科研舉動都是為了讓女兒通過數字生命的迭代獲得永生,為此,他不惜觸犯法律,不惜冒著毀掉流浪地球計劃的風險,將女兒的數據植入550C。但他也會為了聯通根服務器一次次潛水,會在危機前命令笨笨撤離。而到了該落幕的時候,理智的人嘶吼:“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偏激的人呢喃:“記住這串數字,我知道只有你能”。
看吧,人就是這樣多面的生物,有時候你自己也不知道,在生死之際,會爆發出什么樣的覺悟。
或許是最真實的人性吧,其實他們都不壞。
中國的科幻片,不只有閃著冷光的機械和數據,更有滾燙赤誠和愛憎分明的情義。正是這份情義,使中國人選擇把故鄉背在肩上,同舟共濟,披荊斬棘。正如影片中所說,決定人類命運的,是人類的自我抉擇。無論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方,我們始終選擇希望。
后記:“我相信,會再次看到藍天、鮮花掛滿枝頭”
“我信,我的孩子會信,孩子的孩子會信。”
危機前的這份堅定和坦然,就是人類的希望。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9
一直以來,我始終有個慣性思維:優秀影視劇的續集,往往就是“狗尾續貂”。目的不過是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聲譽”,以實現“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卻并沒有這樣的感覺。
坦白說,《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電影。因為:有歡笑,有淚水,有思考。與《流浪地球》相比,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票房和評分就是很好的證明。正所謂: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觀眾的雙腳是誠實的,哪一場精彩就會走去哪一個放映場;觀眾的“屁股”不好請,因為,只有影片足夠出色才能吸引住他們,進而把“冷椅子”坐成“熱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驚心動魄的場面。空間站遇襲,無人機大戰,“太空電梯”被劫持,人類與“人工智能”對決,核武“轟炸”月球……每個場景都十分震撼,堪稱是視覺上的一場饕餮盛宴。但這些都還是表層上的東西,除了表層的東西,那些深層次的能夠引發人們思考的東西,才更具價值。
比如:當地球面臨毀滅的巨大災難時,她還美好嗎?影片中,劉培強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又改變了這個想法。因為,他遇見了愛情——愛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東西。而愛情的`力量,也是無窮大的。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它,哪怕地球會毀滅,人類將滅亡,只要一息尚存就會去愛!
公平從來都是奢侈品,尤其是當災難來臨時。所以,影片中聯合政府中國代表周喆直會說:不求公平,只講責任。區區幾個字,彰顯出的卻是:對“人類大義”的深度思考。而后,當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動”引爆時,中國宇航員張鵬站出來,鏗鏘有力地說道:中國航天飛行中隊,50歲以上出列!他們是去組建敢死隊,明明就是有去無回,卻毫不猶豫、義無反顧。他們正是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講責任”的大義。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親情。劉培強愛家人勝過愛自己,圖恒宇為了死去的女兒丫丫,寧愿“以身試法”、以命相搏。為了替家人換得一張進入地下城的門票,劉培強選擇離開家人入駐空間站。但是,在把這張票給妻子還是給岳父上,讓他犯了難……圖恒宇不滿足于女兒丫丫只有兩分鐘的“數據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進入地下城的門票,他也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放棄,而是繼續躬身于科研,以讓女兒丫丫的“數據生命”變成永恒。當老馬提示他:擁有了永恒“數據生命”的丫丫,可能是個天使,也可能是個惡魔時。他選擇了相信。所以,當自己溺水時,讓女兒記住了秘鑰。并在最危急關頭,拯救了全人類。
通觀整部影片,無不圍繞著“災難”與“拯救”兩個關鍵詞。災難是太陽系不再適合人類,地球必須要去流浪。而“拯救”則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有人類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奮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聯合政府的成立,有人類最高端武器的應用——如:核武轟炸月球,有“數據生命”的積極參與,還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靜與睿智,令人印象深刻。當人類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爭論不休時,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災難,以此來逼迫人類盡快做出理性選擇。也許手段不夠委婉,但初衷卻是好的,也算勉強能夠接受。不過,至少透漏出一個信號,那就是:當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識之后,它會自行判斷而不會聽從人類的“發號施令”。
這就不禁讓我們擔心:這樣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備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龐大的資源,擁有了超強的力量……那么,它還能夠始終不改造福人類的初心嗎?我想未必。人類不能對此太樂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類必須要保持清醒,確保在與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終處于優勝。不然,人類就可能失去對于自身命運掌控的權利。
當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無懈可擊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嗎?流浪出太陽系,真的是最優選擇嗎?我們完全沒有辦法去改造太陽嗎?地球上現有的“人造太陽”技術,不能拿出來應急嗎?在停止自轉的情況下,用上萬個引擎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地球會否如雞蛋一樣散了黃?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須要拋棄月亮嗎?把它改造成“小太陽”,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嗎?
誠然,類似的疑問還有很多。而這些,也不是一部電影所能夠解決的問題。電影終歸只是一種藝術形式,一場視覺宴會,而不是科學研究。更多的問題,還需要留給科學來解決。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總之,《流浪地球2》已經達到了科幻電影的一個新高度。值得一看。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10
看完《流浪地球2》最大的感觸就是想再立馬看一遍《流浪地球》,因為2實在太精彩了,特效拉滿,細節到位,內容格外充實。
在看太空電梯危機時,我以為《流浪地球2》要演反叛軍的事,劉培強的年輕時代會是一個戰狼一般的存在。
結果,我猜錯了,劉培強沒有被塑造成一個個人式的英雄,相反隨著劇情的走勢,《流浪地球2》為觀眾展示了老帶新的薪火傳承的精神,無數的劉培強師傅類的老戰士,帶出了無數的劉培強,恐怕也正是這種薪火相傳的精神,才讓劉培強最終毅然無畏的犧牲自己,讓地球擺脫了后來的木星危機吧!
圖恒宇的那條線,其實我是有點沒看明白的,在我看來,圖恒宇對女兒數字生命的執念是一種病態,我的認知層面可能更像馬兆,會覺得人死了就是死了。所以,我會覺得影片里互聯網聯機任務是失敗了,而既然“我們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務”,那么應該有備選方案,比如說像《流浪地球》1里面那樣人力點火的備選方案,而不是干等著奇跡發生。
丫丫的.數字復活是一個意外,圖恒宇和馬兆的死亡其實也是意外,圖恒宇的'數字復活更是意外中的意外,既然是意外疊著意外,奇跡就不是我等蕓蕓眾生可以堅信不疑的事情,所以,我更傾向于在備選方案中努力,順便被奇跡摸摸頭。
而且影片里,我在看到片尾彩蛋之前,甚至認為月球危機正是受圖恒宇上傳了丫丫導致,我一度以為丫丫入侵了moss以后會成為終極boss,沒想到她成為了奇跡。
總的說來,《流浪地球2》真的是讓人意外的驚艷,我想自豪的說一句: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科幻!硬核科幻!世界級的科幻!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11
說實話流浪地球其實沒有門檻,只是看著太累了,剛看完,全程氛圍嚴肅,后半全場時不時能聽到抽泣聲。地球的觀眾是故事的接受者,除了嚴肅和落淚,很難有更多的情緒,不像滿江紅這樣的懸疑反轉,能讓觀眾在猜猜樂的過程中產生更高的互動性,當沈騰聲嘶力竭地大喊“瑤琴!殺!瑤琴吶!殺啊!”的時候,我能很清楚的感受到自己也在跟著吶喊,因為在此前種種失敗的鋪墊下,瑤琴是否真的能手刃敵人,無人可知。而流浪地球,勝利的結局早已定下,其間的犧牲與苦難雖幸酸沉重,觀眾卻難再屏息凝神只為見證最后的成敗。
流浪地球1在犧牲三十五億人高幾率保存火種和用三十五億人生命賭萬分之一存活希望的選擇中迎來了高潮,也將本片的升華到了數字理性與人類意志互搏的高度,而最終,聯合國的那句——“這次,我們選擇希望”更是將人類意志的堅強、無畏表現的淋漓盡致。也正是在這一瞬間,觀眾在選擇間的.搖擺被一掃而光,化成了堅定的信念,引爆了口碑“核彈”。我能在球1的各種犧牲、失敗與絕望間感到無盡的正能量,并在電影結束時深深地感慨:這真是一部好電影。但很可惜,破球2種種情節的設置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矛盾看似激烈,卻仍能讓人輕易猜出最優解,或許他柳暗花明又一村,但終究難敵滿江紅前赴后繼以命設局只為一首《滿江紅》的反轉來得震撼。
流浪地球2是一部好電影,中國科幻電影技術力巔峰,也必將占據世界科幻影片的一席之地。滿江紅亦是一部好電影,他提醒著我們世道雖艱,但人心中的信念不死,大義不滅,小人或得志于一時,然忠義之魂傳頌于百世。這兩部影片對于人類精神的探討一個在古代,一個在未來,都值得細細品味與挖掘。最后,真心希望各位能放下心中對票房多寡、對是否崛起的執念,用心去品味各個影片所要表達的精神,并以此充實自己的人生,踏實走好2023年的每一步。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12
大家肯定還記得幾年前《流浪地球》上映時的場景,可謂炸裂,刷新了對于國產科幻的觀感。
如今《流浪地球2》賀歲上映,續作到底怎么樣,會不會爛尾續貂、只是借前作名氣炒作,還是說像《終結者2》一樣后來居上、大呼過癮,今天作為一名觀眾來談談觀感。
本文無深度劇透,以觀感為主,可提前閱讀,也可觀影后回味。作者本人曾看過《流浪地球》原作及《三體》等劉慈欣作品,還有阿西莫夫《銀河帝國》系列作品,所以會提到個人對科幻的一知半解。
首先,介紹一下《流浪地球2》與《流浪地球1》之間的關系。
流2并非是流1的續集,如果是續集,就沒吳京(以演員名為主來介紹,偶爾出現角色名字)什么事兒了,在流1中劉培強(吳京飾)已經為炸毀木星犧牲。
嚴格說,流2而是流1的前傳,講的是從2044年開始,人類在預見100年后將遭遇太陽毀滅地球后,決定啟動自救計劃。在計劃最初,人類內部未達成一致,暴發了激烈沖突,開頭不久即是巨大的太空電梯遭遇襲擊的情節。經過人類中堅力量的果決努力,暫時解決了內部阻撓,克服了不利環境影響,開啟了長達2500年的流浪地球計劃。
因為是前傳,從情節來說,流2對流1做了很多向前的鋪陳和演繹,比如劉培強妻子的出現,完善了故事中家族關系史,再比如劉培強設法加入官方行動計劃以便把進入地下城名額留給家人,這個情節在流1只是劉培強對其岳父韓子昂(吳孟達飾)的一句話交待,在流2中可以看到,這一步棋是主人公利用當時政策,最大限度地保護家人,流1中點墨提及,流2中是一片渲染,讓看電影喜歡考據、挖掘關系的愛好者十分受用。
好吧,說的就是我自己。
其次,說說流2的故事脈絡。
看過《流浪地球》原著的人大概知道,流1基本以原著為核心,敘述了故事的主體部分。
流2中很多情節在《流浪地球》原著并未出現,劉慈欣又出現在監制、編劇當中,這也說明流2的很多故事是大劉與編劇團隊的二次創作,已經不再局限于原著,而是從原來故事框架里生長出枝蔓,在一條條的新線索發生的幾乎獨立的故事。
流2里,故事沿三條線索同時進行。
第一條正面線索是李雪健,作為中方的靈魂人物參加拯救地球的行動,當年老實木訥的宋大成,這一回剛硬狠辣,極有人格魄力。我一向討厭老戲骨這種標簽,還是應該具體解釋演員對角色的貢獻。李雪健在這部電影中給出了專業、老練的表演,他背后是我們祖國的.身影,有味道、有個性,好看。
第二條線索是作為飛行員的吳京,他主要負責在故事里的各種關鍵場合出現,這一回沒有很多打戲,要談戀愛,要為老幼病弱安排未來,要和師友臨終訣別,心硬如鐵,英雄無淚。越往后半截,吳京的文戲越多,個人感覺挺好的。人生很多事情,不是豁出命去就有結果,最難的,是抉擇。
第三條線索是作為科研和技術人員的劉德華,這條線索原作沒有。劇中,他早年痛失愛女,想借量子計算機為其延續數字生命,卻開啟了電影里另一種大膽的可能。這條線索在電影中一直暗暗進行,依大劉寫《三體》的那股勁兒,有看頭。
流2帶有大劉小說情節的顯著特征,看過《三體》的人大概會印象深刻。
有時是把人逼到絕境,掐滅一切希望、讓讀者和劇中人都覺得這事兒根本無解時,突然拿出一個震古爍今的解決方案,情節就這樣在下一刻被這樣奮力、精巧地改變,比如流1中,最后吳京舍身去點燃木星,《三體》中,面臨三體人的絕對威懾,羅輯轉身成為第一任執劍人。
有時是刻到骨子里的殘忍與精準,還記得《三體》里的黑暗森林法則么?還記得韋德那放肆的表達么?“前進!前進!!不擇手段地前進!”那泯滅一切人性的殘酷執行力,讓人齒冷,又讓人著迷,明明知道他是對的,知道這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但又覺得怎么如此喪心病狂,恐怕真的把你安排到那個位置,只會像《三體》中的程心一樣,事到臨頭,遲遲按不下那個按鈕。
不用擔心,當面臨最終抉擇之時,總有那些優秀而堅強的英雄,為人類整體作出犧牲,換來光明的方向或者是片刻喘息,那一刻,他們身上煥發出的人性的光芒,可與日月爭光。
以上這些,在流2中都有不俗的展現。
另外,大劉對于人性黑暗面的描寫一向不令人失望,在流2里也有同樣演繹。
太陽要毀滅了,鬧心的不是太陽,而是人類不同派別之間的爭斗。在流2中,是移山計劃和數字生命的斗爭,第一種需要付出2500年的時間,幾十代人努力,面臨眾多不確定性,第二種只要技術成熟,似乎就可以讓現存的所有人過上永生的生活。
該如何選擇?
簡單的路,越走越難,困難的選擇,會越走越寬。但如果當下告訴你,你窮其這一生的努力只是那困苦中的一小段,那千百年后的幸福果實根本無緣時,你又會如何選擇?
最大的敵人從來不在天上,在身邊,不在外面,而在內心。
第三,來說說特效。
這恐怕是不關注情節,不關注小說的觀眾最關心的,我就想過年看個爽快的片子,那流2能不能值回票價?
看過流1,相信大家都被震撼到了,中國科幻也能如此驚艷。流1里對于地下城的設置,對于空間飛行的安排,表現得有板有眼。
它提供的不是一時新鮮之物、一件又炫又酷的裝備,而是一套整體解決方案,或者說一整套關于未來的邏輯和秩序,這是科幻最讓我著迷的地方:你說它來自未來,讓我覺得,這講得通!
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各位,流2的畫面絕不輸流1。
太空電梯、空間站,炸毀月球、啟動推動地球的發動機,每個宏大而壯麗的瞬間,讓人體會到了一種鏗鏘的歷史感。
個人還是覺得劉慈欣的節奏與把握和阿西莫夫比較像,把科幻寫出歷史的感覺,它明明發生在未來,卻像一部來自將來的將來的人們留下的一部關與我們未來的歷史書。
第四,影響。
這部電影當中,是中國人作為人類當中的堅決派,挺身而出支持移山計劃從驗證到實施。看慣了好萊塢大片美國大兵、超人、蝙蝠俠、鋼鐵俠拯救世界,這回看到沙溢喊出“中國航天隊,五十歲以上出列時”,不覺眼熱。
不吹不黑,這一回,我看到中國電影用技術、故事、理念、價值觀站在了世界電影的前列,看到了一組中國英雄站到了背負人類使命的場景。同時站出來的還有俄羅斯老航天員諾夫,沙溢和老諾夫最終在通訊器里道別,讓我印象深刻。
在這一方面,個人反對簡單地強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電影拍得只有少數本土人能懂然后宣傳這有多么稀有、多么接近失傳,得把故事講得其他不同文化、傳統的人都能看懂,能夠體驗到你說的浪漫和激情,才有可能成為世界的。
連懂都不懂,何來共鳴?
我比較喜歡流2在這方面的設置,國人講斗爭、更講團結,在復雜的形勢當中,講奉獻、顧大局、不認慫,而并非簡單的孤膽英雄,那句話怎么說來著,負重前行。
在茫茫宇宙面前,在漫漫自然千萬進化史中,我們人類是確實是十分渺小的,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共同為了自身安全,按照一定規則,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
希望國內再多出一些類似的電影,技術不是問題,演員陣容也不必強大,故事講好,情節別拉胯,說話、做事得有點兒真人味兒。
最后,問題。
流2唯一的小問題是,時間比較長,173分鐘,比較考驗膀胱,最好能提前釋放下,否則影響觀影體驗。
也允許我小小劇透一下,達叔在電影里有露面,坐在臺上,微微一笑。
聽說是用了CG技術,看到時心里一凜,熟悉的面孔和笑容,多么希望能在流2里看到更多他的表演,更加懷念當年和爸爸(我爸與吳孟達同年同月生)一起看他和周星馳電影的時光,但老天不作美,給人間留下如許遺憾。
不要再猶豫了,趕緊到影院去觀景吧,順便吃個飯、逛個街,支持下正在恢復的各行各業,一起享受我們生存的這片人間繁華。
流2里留下了不少線索和伏筆,流3鐵定是要上映的了。從今天開始,誰跟我說劉德華死了我跟誰急,《流浪地球3》《唐人街探案4》都等著他。
【2023年《流浪地球2》電影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流浪地球臺詞07-12
電影流浪地球經典臺詞07-12
電影《流浪地球》經典臺詞01-18
《流浪地球》電影觀后感(《流浪地球》電影觀后感600字初中)04-18
電影流浪地球2觀后感(精選6篇)01-29
流浪地球2電影觀后感(精選7篇)01-29
電影流浪地球2觀后感(精選5篇)01-29
流浪地球2電影觀后感(精選7篇)01-29
流浪地球2電影觀后感范文(精選7篇)01-29
《流浪地球2》電影觀后感范文(精選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