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安全文化的魅力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有時會因某件事或某個人而產生新的想法,這時,就可以把它們都記錄在文章里。你知道寫感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悟安全文化的魅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悟安全文化的魅力1
“安全文化如果嵌入每名職工的腦子里了,安全保障也就掌握在了每個人的手中。”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第四大產煤國,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同時澳大利亞煤礦安全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每百萬噸死亡率為0.014左右。所有這一切安全成績的取得歸結于安全文化的魅力。他們把安全文化的內涵濃縮成兩點:一是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二是強調安全監督機制建設和培訓管理,培養職工做出正確的安全決定的能力。從澳大利亞煤礦安全的經驗和實效來看,安全管理已經從傳統的規范性法律約束改為強調以風險評估為主導的管理,建立系統、科學、細致的安全文化則是預防事故發生的長效做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立具有行業特色的安全文化,必須始終貫徹安全高于一切、生命重于一切的思想,充分發揮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中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首先,要以灌輸理念為著力點,形成濃厚氛圍。通過召開安全懇談會、建立安全文化長廊、組織案例剖析和開展安全征文、生命價值研討等形式,讓職工認清“安全來自長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間麻痹”,懂得“寧繞百丈遠,不冒一步險”,真正懂得發生事故對個人、家庭、單位和國家的傷害,大力培育“珍惜生命,心系安全”的理念,從主觀能動性上解決“我要安全”的問題,從而使安全管理的層次得到提升。其次,要以健全制度為著眼點,強化執行能力。按照站段、車間、班組“三級控制”及全員、全面、全過程的“三全管理”模式,將安全管理的目標、責任逐級分解落實到班組、個人,力求做到“四個必須”,即凡事必須有人負責,必須有章可循,必須有人監督,必須有據可查,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保證一級的安全生產責任制,使每名干部,每個科室、車間、班組和專業崗位各負其責,恪盡職守,真正把安全生產變成全員參與、全面管理、全過程預防的共同工作和自覺行動,杜絕習慣性違章。第三,要以強化技能為關鍵點,提升整體素質。通過積極推行首席技工制、建立專業技術帶頭人、選拔專業技術標兵、培養技術能手等措施,圍繞克服習慣性違章這一頑疾,以強化職業技能、崗位標準和提高非正常情況下應急處理能力為重點,建立健全技術學習、技能培訓和技術考核升級制度,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典型事故案例教育等方式,采取脫產、半脫產、在崗培訓相結合的辦法,逐步形成分層次、有重點、有成效的培訓機制和模式,著力培養能夠駕馭安全生產規律,正確判斷和處理應急故障的高素質職工隊伍。
感悟安全文化的魅力2
人每天過日子是生活,為什么過,怎樣過,過得怎么樣,則是文化。企業每天的日常工作是經營,為什么經營,怎樣經營,經營的怎么樣,則是企業文化。生活和經營都是過程,過程之外的就是文化。文化是精神心理情感層面上的東西,是支撐、引導、評價過程的各種因素的總和。
文化對內是一種力量。先進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影響力,它蘊涵著巨大的潛在力量。文化是人生、企業、國家的實力構成之一。文化對外是一種形象,是主體向外傳遞的統一信息。文化也是一種影響。如果文化足夠強,就能夠影響主體存在的周邊環境。
文化的作用是雙向的,既可以對內作用;也可以對外作用。文化的價值也是兩面的,既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有害的。文化也是具有時間性的,可以超前,也可以落后。這些都顯示了文化的多維性。文化的優劣,體現在對過程的支撐作用大小,引導方向的正誤,評價標準的高低上。過程是主軸,文化是圍繞主軸而發揮作用的。優秀的文化為過程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力量,引導過程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并對過程進展作出及時正確合理的評價,以便繼續支持或糾正偏差。拙劣的文化不僅不能支撐過程,反而削弱本來的力量,誤導過程發展,并作出錯誤的評價,從而進一步加大偏差。過程是管理,服務,營銷,生產,文化就是目標,是戰略,是方向,是愿景。簡而言之,優秀的企業文化就是對企業經營過程的優化。因此,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首先是明確過程本身。凡是有利于過程的,就是優秀的文化。凡是有害于過程的,就是拙劣的文化。一切文化都要符合過程的當前實際狀況,根據問題來確定主題。脫離實際的文化就是虛假的文化。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離開過程這條主軸,文化也就失去了意義。脫離企業經營實際,也就沒有企業文化的價值。
只有在達成共識和共鳴的前提下,文化才能形成一種統一的力量。共識和共鳴來源于內心真誠覺悟,靠外力強制管理約束是做不到的。一個企業要塑造有力量的文化,首先要尋求最大公約數,也就是建立最能使大家達成共識和共鳴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之后,才慢慢去消除分歧逐步統一。如果一開始就強行要求別人認同自己,就會導致強烈的抵觸和反抗。這樣企業只能招致一些奴才或蠢才,真正的人才和英才不等到被拒之門外,自己就會選擇遠離或者逃離。企業要用最有號召力的理念,來感召最有戰斗力的人才。企業文化要符合企業現實發展階段,過于超前或者過于落后,都會對經營過程產生不利。一段時間內的企業文化要保持相對穩定,朝三暮四見異思遷,動蕩反復的企業文化必然會傷害經營過程。所以應該先穩定當前,再與時俱進。
由上得出企業文化建設的三大紀律。即:一,先明確問題,再明確主題。二,先取得共識,再消除分歧。三,先穩定當前,再與時俱進。嚴格遵守這三大紀律,企業文化就會生機勃勃活力無限。違背這三大紀律,企業文化就會犯左傾激進主義或右傾保守主義錯誤。要么走火入魔誤入歧途,要么死氣沉沉僵化保守。
企業文化建設實際上就是經營過程再造。作為中小企業,再造經營過程一定要從最基本的方面開始。中小企業絕對不能好高騖遠,希望一下子達到很高的境界。因此,要選擇幾個關鍵的突破口。首先是人員的學習,包括老板和員工。其次是環境的整潔,再次是財務的嚴控,定期的會議,賞罰的分明,雙軌的體制,福利的恩惠,內外的溝通。這些都是每個企業必須做到的,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這些就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八項注意——學癡,潔癖,財迷,會癮,賞罰,陰陽,飲食,內外。從這八項注意開始做起,企業文化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為什么要實行雙軌制?這是因為過程再造需要兩種力量的平衡。一種是執行的力量,也就是沿襲過去已經形成的.過程,代表著舊文化的慣性。一種是督導的力量,也就是督導對過程的再造,代表著新文化的變革。企業文化就是在這兩種力量較量的動態平衡中發展起來的。沒有督導作用,只有執行力量,企業文化建設很容易偏離方向,受到執行者個人率性而為的牽制。很多企業文化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沒有這種雙軌體制保障。支部建在連上,才能保證文化的觸須伸入到基層的每個角落。
企業文化是覺悟出來的,而不是強制管理出來的,更不是瞎編亂造出來的。一切文化都來源于人的覺悟。因此企業文化首先是要以文化人。只有塑造一支有知識,有能力,有擔當,有修養,有胸懷,有仁義,有覺悟,有遠見的員工隊伍,企業文化才能經久不衰,生命常青。沒有領導員工個人修心養性,一切企業文化都是空中樓閣。這才是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文化是通過對人的影響發揮作用的。文化是人創造的,能影響人的思維方式、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反過來又能影響人、熏陶人、塑造人。優秀文化可以影響一個人,一個企業,更影響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
一個企業一旦誕生,經營過程也就開始了。只要有經營過程,就需要有企業文化。因此,企業文化不存在何時導入、何時建設的問題,只存在如何再造經營過程的問題。支撐過程,引導過程,評價過程,就是企業文化的全部內容。好的企業文化可以促進強化經營過程,所以任何階段的企業都需要企業文化。沒有文化的人,活著就是活著。有文化的人,知道為什么而活,知道選擇活得方式,知道怎樣活得更快樂。這就是區別。沒有文化的企業,經營就是經營。有文化的企業,知道企業的目標和遠景,知道選擇什么樣的戰略和方針,知道怎樣才使企業存在的更有價值,這就是區別。
感悟安全文化的魅力3
秉承著讀書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的理念,我校在五園創建活動活動中響亮的提出了創建書香校園,打造快樂南小的奮斗目標。《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應成為每個教師的追求。
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傳統中,唐詩是中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因此我們營造書香校園,打造特色學校,就以唐詩為立足點,并把它作為開展書香校園的一個載體,唱讀唐詩,詠誦經典。
一、精心營造詩意環境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激發師生的讀書興趣是促進讀書活動的助推器。我校精心營造了櫥窗文化、墻壁文化和教室文化互為補充的讀書氛圍。學校大門的一副對聯“詩韻辭章瑯瑯書聲書香地,德厚學篤謙謙和氣和諧園。”彰顯了詠誦經典的書香校園的特色,進入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唐詩的書畫,“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春意,“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友情,“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憂國,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句時時與學生相伴,詩中表達的感情時時撞擊著學生的心扉。櫥窗內,配以關于讀書名言或者唐詩的學生書法習作,墻報上定期更換有關名著導讀、讀書心得等方面的內容,教室門口每個班級個性化的班牌,
浩然班、王維班、三字經班、杜牧班、李白班、居易班、杜甫班等,典雅大氣。教室內根據班級名稱進行相關的布置,整個校園環境親和,書香飄逸。
二、著力打造詩意團隊
袖長方能善舞,學校著力培養一批優秀的詩意教師隊伍,打造一支優良的詩意家長隊伍。校長、班主任、語文教師是經典誦讀的引領者,同時又是組織者。學校要求教師每周要讀一本好書,同時要做好讀書筆記,寫好讀書心得,并經常性地組織檢查評比,表現好的教師給予精神上、物質上的獎勵,力爭每年有一定數量的教育隨筆、教學論文在省、市級獲獎或發表。此外學校還舉辦了教師讀書論壇,定期組織教師把自己的讀書心得在論壇上進行交流,把自己喜愛的書目在論壇上向其他教師推薦。
在書香校園的建設中,學生家長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為了打造一支詩意的家長隊伍,我校開展了“書香家庭”的評比活動,利用家長會的時機對全體學生家長進行“小手拉大手”親子讀書活動的動員,利用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的形式定期和學生家長聯系,督促他們和學生一起讀書。截止目前我校已經評出了20多個書香家庭。
三、開展詩意活動
學校以唐詩詠誦為切入點和突破點,以量化和規律化的訓練為主要手段,促使學生在讀書上有量的提升和質的飛躍。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引領學生去“讀書、讀詩——感悟時空;講書、講詩——感悟情感。”進而達到“用書、用詩——感悟人生”的目的。
1、讀書、讀詩——感悟時空:
唐詩擁有永久的魅力,是歷史的見證也是珍貴的藝術品。不了解古詩的人不會完全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它是中華文明的必要組成部分。從詩中我們不僅能夠了解到詩人所處的那個時代的生活狀況,還能了解到當時的人們的道德觀、價值觀,了解中華文明的演變過程。
在引領學生學習唐詩的時候,我們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們去讀、去背,而是拓寬思路,采取多種符合兒童心理特點、讓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去接觸唐詩。如我們開展了唱唐詩、舞唐詩活動。
(1)唱唐詩。我國的許多經典唐詩都已經被改編成了歌曲,我校組織音樂教師利用音樂課的時間教學生唱會了多首唐詩,如《鵝鵝鵝》、《靜夜思》、《絕句》、《賦得古原草送別》等等,每節課下課校園廣播都會響起這些由古詩改編的音樂,每節課上課時學生們唱的也是這些歌曲,就是在放學的路上孩子們嘴里哼唱的也全是這些歌曲。
(2)舞唐詩。我們還把一些唐詩改編成了校園集體舞,如《游子吟》等,以前的大課間操我們都是做《感恩的心》手語操,現在也變成了改編自唐詩的集體舞。
我們采取的這些學習措施非常受學生的歡迎,他們在校園里每時每刻都能感受經典,我們相信在這些優秀文化的熏陶之下孩子們一定會受益無窮。
2、講書、講詩——感悟情感:
唐詩是文學作品中色彩鮮艷、香氣濃郁的花朵,是詩人用涌泉一般的澆灌而成的,那些膾灸人口的佳句名詩意境深遠,無不寓含著詩人心靈深處的情感。什么是“意境”?境,就是詩中所描述的具體情景,生活畫面;意,就是詩人通過這個生活畫面所體現的思想感情等。所以,在引領學生學習唐詩時要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這樣,才能領會詩人的情感,進入詩的意境。
為了引領學生從唐詩中感悟情感,我們采取了如下方法:
一是采用“吟詩作畫,以畫講詩”的方式去打開學生的心扉。這是因為古代詩歌大多數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情并茂的。因此我們讓學生去創造詩中的形象,根據詩中所寫的景物,把它畫在紙上,再讓學生從畫中去體會詩人的感情。學生在輕柔的音樂中涂鴉,畫后再展示畫得好的學生作品。這樣的做法,不僅檢查出學生對唐詩的理解情況,而且激活學生對學唐詩的興趣,讓學生感到課雖終而趣未完。
二是學校經常性地開展朗誦、演講比賽活動,如我校開展的“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朗誦、演講、背誦比賽活動。同時各班利用晨會、班會時間讓學生暢談讀詩的感受。
3、用書、用詩——感悟人生
唐詩不僅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詞句優美,節奏性強,易讀易記。以前我們老師在讀、背、記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卻忽視了對唐詩熟記后的運用。為了讓唐詩學習落實到實處,我們要求教師鍛煉學生讀詩學寫,讀寫結合。
一是開展舊詩新解活動。主要做法是:
(1)連綴,解讀詩意,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把一首唐詩改編成作文;
(2)補寫,感悟詩情,訓練學生發揮想象,體會詩句以外的情景;
(3)延續,深化詩蘊,讓學生把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寫出自己的見解。
二是用記筆記、寫心得、名句摘抄的形式組織學生學習唐詩。每個學生都準備有學習筆記本,或在老師的講解下,或通過字詞典自己弄清詩句的意思,并認真做好學習筆記,要求學生每個星期必須交一篇學習唐詩的心得。我們還要求學生在閱讀唐詩的過程中,遇到自己喜歡的詩句要及時抄下來,以積累語言素材。
三是開展“我眼中的詩人”征文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人的了解,對詩人所寫的詩的理解,用自己的眼光去評價一下詩人。
四是讓學生從詩中領略到的情感,運用到實際行動中,懂了《游子吟》,我們讓學生回家幫媽媽做家務、洗腳等,無聲地感染者學生的行為習慣。
南園小學,兩年的書香校園實踐,我們真實又欣慰地看到了校園的變化,原來嘈雜的喧鬧聲變成了朗朗的讀書聲、動聽的音樂聲。經典文化的熏陶,唐詩魅力的感召,南園小學明天的校園將彌久持香。
【感悟安全文化的魅力】相關文章:
文化的魅力08-09
蓮文化的魅力,蓮文化的魅力作文01-25
蓮文化的魅力11-10
蓮文化的魅力10-26
文化的魅力的作文09-10
人教版文化的魅力教案06-11
《蓮文化的魅力》說課稿06-12
文化魅力作文03-25
蓮文化的魅力說課稿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