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社區服務方案

時間:2023-12-11 07:47:49 服務方案 我要投稿

社區服務方案模板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社區服務方案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區服務方案模板

社區服務方案模板1

  為貫徹落實中央文明委《關于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意見》,推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經常化制度化,現就社區志愿服務提出如下方案。

  一、總的思路

  堅持把開展志愿服務與創新社區治理結合起來,與學雷鋒活動結合起來,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以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為重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建立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和活動運行機制,推進社區志愿服務制度化,促進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尚。

  二、工作流程

  1、采集需求、設計項目。堅持以需求為導向,組織社區工作人員、樓組長到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眾家中,了解他們的志愿服務需求,并以此為依據,有針對性地設計志愿服務活動項目,為社區居民關愛他人、奉獻社會搭建平臺。

  2、發布信息、招募注冊。志愿服務活動項目確定后,社區及時發布招募信息,明確志愿服務所需的條件和要求,吸納社區居民報名參加。依托全國志愿者隊伍建設信息系統等志愿服務信息平臺,為有意愿、能勝任的居民進行登記注冊。登記注冊時,由居民提供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服務技能、服務時間和聯系方式。由社區審核后予以登記注冊,并發放《志愿者證》。

  3、組織培訓、加強管理。堅持培訓與服務并重的原則,由社區根據志愿服務項目的要求,通過集中輔導、座談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對志愿者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培訓工作要定期進行,特別要重視志愿者骨干的培養。依托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立志愿服務站點,跟蹤掌握志愿者接受培訓、參加服務的情況,合理安排服務時間和服務任務,實現志愿者、服務對象和活動項目的.有效銜接。

  4、開展活動、提供服務。圍繞家政服務、文體活動、心理疏導、醫療保健、法律服務等內容,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力爭覆蓋困難群眾所需的各種服務。采取社會工作者帶志愿者的活動方式,組織志愿者在社會工作者的帶領和安排下,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推動企業、機關、學校、醫院等成立志愿服務隊進社區服務,引導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

  5、做好記錄、建立臺帳。志愿服務活動結束后,社區按照民政部《志愿服務記錄辦法》確定的內容、格式和記錄方式,對志愿者的服務進行及時、完整、準確記錄,為表彰激勵提供依據。服務記錄要記錄在《志愿者證》上,注明服務時間、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等。社區建立志愿服務臺帳,把志愿者的服務記錄匯總在統一的信息平臺上,并做到互聯互通,使服務記錄能夠異地轉移和接續。

  6、激勵嘉許、適度回饋。建立志愿者星級認定制度,根據民政部確定的認定標準,志愿服務累計達到100小時、300小時、600小時、1000小時和1500小時的志愿者,可依次認定為一至五星級志愿者。建立志愿者嘉許制度,對優秀志愿者進行褒揚和嘉獎,授予榮譽稱號。建立志愿服務回饋制度,志愿者可以利用參加志愿服務的工時,適度換取一定的社區服務,同時在就學、就業、就醫等方面享受優惠或優待。

  三、工作要求

  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把社區志愿服務活動融入城鄉社區治理,作為文明社區創建的重要任務,充分發揮社區的主導作用,加強協調指導和制度設計,推進社區志愿服務經常化制度化發展。

  2、突出思想道德內涵。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活動全過程和各方面,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切實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引導人們在參加志愿服務的實踐中,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認同,成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和自覺行動。

  3、吸引居民積極參與。要立足群眾樂于參與、便與參與,精心設計接地氣的項目,廣泛開展順民意的活動,激發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擴大活動的覆蓋面,提高活動的實效性,推動志愿服務活動進社區、進家庭。

社區服務方案模板2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為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的實施,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經學校研究,指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規定、地方指導、學校開發和實施的必修課程,是一種基于學生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別是社會實踐、社區服務活動時,應結合學生及當地實際,根據課程原則,科學確定本課程的內容總體框架,在此框架下實施相關的主題活動內容,保證課程的順利實施,達成預期目標。

  二、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教研室,組織指定活動方案和階段性實施計劃,協調與家長、社區等有關部門機構的關系,領導活動的具體實施及學生活動的評價、考核、學分認定等工作,確保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的順利開展。

  主任:魯xx

  副主任:王xx

  成員:張xx等各社團指導教師

  三、實施目標

  我校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的'主題是“走進生活,服務鄒平,面向未來,促進發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意識、服務意識、主體意識、合作意識,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全面

  提升。

  (一)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活動主要通過工農業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勞動教育、法制教育,培養組織紀律性、集體觀念、吃苦耐勞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達到以下目標:

  1、使學生關心社會和科技進步、關心地球和生存環境、關心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感。

  2、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3、使學生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學習的體驗。

  4、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組織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

  (二)社區服務:

  社區服務主要通過學生在本社區的集體或個人形式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為社區的建議和發展服務,進行社會責任意識、助人為樂精神的教育,達到以下目標:

  1、使學生關心社區的兩個文明建設,主動參與社區的公益活動,形成誠懇助人、樂于奉獻的積極態度和情感。

  2、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學生學會現代社會人際交往的本領,提高善于溝通的能力,增強團結協作的意識。

  4、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四、實施原則

  1、綜合性:強調跨學科、跨領域和學科間的相互滲透,重視知識、經驗和技能的綜合運用。

  2、實踐性:強調體驗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并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為終身學習,獲得生存能力的綜合實踐能力。

  3、活動性:強調針對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活動作為教育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形成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努力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

  4、開放性:強調“開放”,努力做到教育時空的開放,組織形式的開放,教學要求與內容的開放,教育資源與教師隊伍的開放,教育管理和教育評估的開放。

  5、自主性:強調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設計,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自主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能力。

  五、活動評價

  1、評價原則:一是注重學生參與原則,二是關注學生過程體驗原則,三是綜合而全面原則,四是激勵學生原則。

  2、評價內容:一是參與活動的學時量與態度,二是在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三是知識、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四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五是活動的收獲與成果。

  3、評價形式:一是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二是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三是對書面材料或考試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四是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

  六、教學內容

  社會實踐包括社會各行各業的體驗性活動,內容包括:國防教育、校內自我服務性勞動、校外學工學農勞動、社會實踐基地參觀考察活動及其他社團實踐活動等。學校積極創設條件,整合校內外資源,協調設立多個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學校積極組建各類社團,多種渠道為學生打建開展實踐活動的平臺。

  社會實踐活動由學校統一組織,根據需要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的,每組不少于5人。每學年總數不少于1周,三年不少于3周。活動后及時記錄《xx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登記表》:國防教育、校內自我服務性活動、社會實踐基地參觀考察等班級統一記錄,德育處確認;社團活動、學工學農、社會調查等小組活動,由活動小組記錄,相關社團指導教師、家長、社區等簽字蓋章,德育處確認。活動記錄及時上報,一學年統計一次。

社區服務方案模板3

  社區服務是新的高中課程改革中學生必修的課程,指學生以服務者的身份在課外時間在社區內以集體或個人形式應用所學的知識,參加以服務社區、發展自我、多方面體驗并認識服務對象為目的的各種公益活動。xx高中依據《xx省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制定《xx社區服務課程實施方案(討論稿)》。

  一、課程目標

  1、使學生關心社區的文明建設,主動參與社區的公益活動,形成誠懇助人、樂于奉獻的積極態度和情感。

  2、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學生學會現代社會人際交往的本領,提高善于溝通的能力,增強團結協作的意識。

  4、培養學生學以致用、服務社會的意識,并在社區服務過程中學習新知識,體驗奉獻的愉悅和人間親情。

  5、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二、課程內容

  社區服務的內容主要包括:

  1、志愿者公益活動

  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社區所開展的各種為公眾謀利益的活動。如為社區大型活動提供志愿者服務,在公共活動場所(如公園、圖書館)參與管理服務,城市交通秩序維護活動,參加助殘幫困活動等;如與環保、衛生、綠化、美化等有關的公益勞動、各種大型活動的義務工作以及其他志愿者活動等。公益活動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和責任感。

  2、宣傳教育活動

  學校可配合社區的需要,組織學生通過制作板報、知識講座、現場講解等多種方式開展法制、環保、衛生、科技、擁軍擁屬活動、城

  鄉文體活動、中小學生假期學習或活動輔導等多方面的宣傳活動。宣傳教育可以增強學生對社區發展的使命感,并激勵學生身體力行。

  3、幫貧助困

  學校鼓勵學生自覺而樂意地為社區特殊人群(如:經濟困難人口和殘疾人等)的生活服務,并在服務中發展愛心和同情心,增強自我的奉獻精神。

  4、社區民俗活動

  組織學生參加社區依照民間風俗習慣所開展的活動,使其通過體驗社區生活獲得文化傳統的熏陶,形成對社區的歸屬感。

  三、時間安排及學分認定

  學生可在高一或高二期間利用雙休日、假期時間分散進行,三年共獲得2個學分。三年內的服務總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每個工作日不少于5小時,在高二第二學期結束時進行評價,特殊情況可將評價時間延遲至高三第一學期末。

  學校根據既定程序和社區提供的有關學生服務的對象、時間、項目、體會以及被服務者的意見等情況匯總認定學分。

  四、課程實施與管理

  社區服務主要以小組形式進行,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己協商后確定,一般三人以上,各小組要選出一名組長,小組成員的組成可不限班級。學生可在一個固定的.活動小組完成所有的社區服務活動,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參加或組織不同的活動小組。小組服務活動的目標和方案應由小組成員共同確定,小組參加活動所需要的交通、購買勞動

  工具等費用由學生自己承擔。

  社區服務課程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領導下展開,具體由學校政教處、團總支和年級組負責實施,班主任對全班的社區服務活動負責。社區服務小組可根據需要聘請指導老師,指導老師對所分管的社區服務活動小組負責。

  五、課程的實施程序

  1、活動前教育

  學校在活動前要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安全、法制、禮儀教育。教育學生預防事故的發生,注意自我保護;教育學生必須遵守法律,遵守實踐地和社區的規章制度;教育學生禮貌待人,展現當代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2、內容選擇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從現實生活出發,從熟悉和關注的社會實際中選取活動主題和內容。活動要堅持就近原則,注意活動的主題性、可行性、經濟性和安全性等。學校也可為學生開列社區服務活動清單,供學生選擇。

  3、精心規劃

  學生必須首先聯系好將要前去服務的地點或單位,制定活動計劃和安全措施,報告家長、班主任或指導老師。家長、班主任或指導老師要對活動的計劃和地點進行分析和考察,并對服務活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進行評估。社區服務活動要在家長、班主任或指導老師認可并簽字表示同意的情況下方可實施。

  4、活動實施

  學生必須按計劃開展活動,接受服務地負責人的領導,班主任和指導老師要隨時關注活動的開展情況。在活動中,組長要協調好小組成員及各方面的關系,各成員要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協作,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每項服務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必須認真填寫《xx高中學生社區服務記錄卡》,還應該撰寫一些有關活動的經歷、收獲、感受或體會等內容的文章。

  5、總結交流

  學校每學年安排一次社區服務活動的總結交流。交流的內容為《xx高中學生社區服務記錄卡》、每次活動證明以及一些介紹活動過程和體會的文章等。交流形式由班級自定,可以是主題班會、班級網頁、墻報展覽等。

  6、學生上交每次社區服務活動的記錄卡,學校組織評價考核。

  六、課程評價

  社區服務課程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參考服務工作的完成情況。主要從參加社區服務的時間量、態度、收獲和服務質量等方面進行評價。評價的依據是學生每次活動過程中填寫的《xx高中學生社區服務記錄卡》。

  學生上交《xx高中學生社區服務記錄卡》后,由班主任或指導老師核實,并利用以上的表格進行考評,凡得分超過60分者便可獲得2個學分,最后還應送交學校綜合實踐課程領導小組審核并登記學分。

  凡在考評中不合格均要求重修或補修,由班主任或指導老師監督執行。學生對班主任或指導老師考評持不同意見,可報學校綜合實踐課程領導小組進行終審。

社區服務方案模板4

  社區是城市管理的基礎和依托,加強社區工作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核心問題。當前,隨著我縣城鎮化建設進一步加快,城市管理與城市建設的矛盾日益突出,社區工作面臨的管理體制問題亟待改善。為切實加強社區的服務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穩定環境,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繁榮昌盛,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以服務社區居民為宗旨,以強化住宅小區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為主線,社區長治久安為核心,全面推進社區服務管理體系建設,進一步落實社會治安防范措施、化解矛盾糾紛、完善公共服務,確保我鎮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穩定、各民族團結進步,營造和諧、穩定、文明、安全的人居環境。

  二、管理體系和職能職責

  為保證社會服務管理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在不打破原有層級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化管理,在原有基礎上提檔升級,在啟動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同時,動員一切皆可參與的部門和社員共同來完成社區的服務管理工作。

  (一)成立鎮社區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維穩工作的副縣級領導擔任組長,鎮黨委書記擔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在鎮成立社會服務管理辦公室,落實專人2—3名負責社區管理

  工作(公益性崗位人員),辦公室設在鎮政府,由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鎮分管維穩工作副書記的具體指導下開展工作。

  主要職責:領導社區服務管理工作,安排部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區環境整治,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外來人口管理,落實重點人員的管控措施和收集整理核實社區上報的情報信息等工作。解決下級管理部門無法解決的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惠民政策的貫徹執行工作。并對綜治成員單位、社區辦公室、網格員、安保人員進行目標考核。

  主要責任人:鎮黨委書記、鎮長。

  (二)成立社區服務管理站,配備工作人員1—2名,由社區干部兼任。其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開展本轄區工作的具體安排部署和網格員的管理指導,負責解決網格內群眾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和社情民意的收集整理、上報工作;組織“網格員”和各機關單位信息人員開展工作,負責指導“網格員”和機關單位信息人員的開展相應的社會管理和各項安保工作。

  成立縣鎮保安公司,主要負責社區各單位和居民居住區保安人員的招錄、培訓和管理。

  主要責任人:兩個社區大黨委書記、社區主任

  (三)網格化建設所劃分的17個網格配備網格管理員27名(公益性崗位),“網格員”在社區服務管理站的領導和指導下,負責對各個網格的巡查巡邏工作,外來人員的登記和情報信息的收集上報、群眾臨時事務的`處突工作。

  每個社區配備片警2名,共4名干警。配合網格員開展治安巡邏和治安執法工作。

  主要責任人:公安局負責人、網格員

  (四)小區管理

  1、單位門衛制度。各單位按照需求,由保安公司派出保安人員,保安人員負責本單位進出人員、車輛的登記、夜間巡邏等工作。負責向單位報告安全隱患,積極提出整改意見。

  各單位主要領導是該單位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主要責任人,單位信息員配合門衛向本網格人員報告本單位的相關情況和工作開展情況。

  主要責任人:各單位主要負責人、保安公司。

  2、居民居住區。小區按照單位管理,實現門衛制度;其他居民居住區,劃分為17個居民自治小組,選配小組長17名,承擔本小組的治安巡邏、社情民意收集上報和外來人員登記等工作,實現居民自治。

  主要責任人:社區居委會、保安公司

  三、工作目標

  通過關注民生、提高服務群眾滿意度、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及時掌握人口情況、治安情況、維穩情況、生活質量等情況。幫助協調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帶領和發動群眾積極開展平安創建工作,維護本轄區社會政治穩定。

  四、工作要求

  各綜治成員單位、派出所、社區和業務公司要充分認識社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社區管理工作作為確保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建設工作來抓,把解決嚴重影響居民安全的問題作為管理工作的重點,作為解決社會治安問題,實現長治久安的戰略任務,有針對性的制定近期整改措施和長期工作規劃,常抓不懈,抓出成效。社區大黨委在鎮黨委領導下,組織領導本轄區各支部,安排部署本網格的社區管理工作;組織黨員服務隊為社區居民提供科技、法律、醫療衛生、培訓等方面的服務。

  五、經費保障

  為使工作得以順利推進,整合公益性資金和其他資金,適當提高“網格員”補助標準,配齊社區管理隊伍所需的服裝和裝備等必需品,要做好經費預算,嚴格把關,確保社區管理隊伍的相對穩定。

  六、強化監督考核

  1、明確責任。細化單位部門、民警、網格、小區等不同層面責任主體的職責及任務,盡量優勢互補,工作不留空檔,把“軟任務”變成“硬指標”。

  2、狠抓落實。要強化日常工作和督查。作為每一個責任主體,要按照方案的要求以及自身的任務,有條不紊地付諸實施。各網格、小區、街道要通過社區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社區治安管理,完善硬件設施建設,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3、強化考評與獎懲。要制定切實可行、操作性的社區管理工作考核獎懲辦法,通過考核獎懲這一有效杠桿,達到改進工作、實現既定目標的任務。

【社區服務方案】相關文章:

社區服務方案04-29

社區服務活動方案06-15

社區服務方案范文10-30

社區服務活動方案09-01

社區服務方案范文03-30

社區服務活動計劃方案06-16

學生社區服務活動方案11-09

社區服務活動策劃方案11-29

有關社區服務活動方案01-13

社區服務方案 19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