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門)關于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問題的調研分析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問題的調研分析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貿市場建設管理農貿市場是城市發展的“基本元素”,是“菜籃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估市民幸福指數的重要指標之一。20xx年,x市實施“一圈兩場三道”行動計劃,農貿市場作為其中一“場”,通過新建或提質改造,環境逐步改善,功能不斷完善,“菜籃子”建設初見成效。如何使農貿市場建設智慧升級?如何使農貿市場管理思維創新?如何讓居民幸福持續提升?針對相關問題,我街立足實際,聯合街道、社區,通過問卷調查、座談交流、實地蹲點等方式,展開調研分析,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調研現狀
x街道總面積約41平方公里,下轄11個社區,常住人口約4.2萬人,屬于涉農街道。自開發建設以來,全街涉及拆遷安置的社區共8個,只有3個社區種植少量農產品,產量供不應求。“買菜那些事”成為街道增進民生福祉的重點工作之一。目前,全街范圍內共有2處農貿市場。
1、x社區農貿市場:現有經營攤位27個,面積300平方米,20xx年x農貿市場進行提質改造,布局改為島狀式,攤位采取開放式攤鋪,經營范圍涵蓋肉食、生鮮、蔬菜、水果。
2、x社區農貿市場:面積600平方米,棚頂式結構,通道式攤位格局,下水道、地面、天花、通風排污設施不完善。20xx年已向區政府提出新建的申請,擬在20xx年實施新建計劃。
二、調研情況
街道高度重視農貿市場調研工作,由優化營商環境辦牽頭,聯合城管辦、食安辦和社區成立調研領導小組,早高峰和晚高峰在2個農貿市場實地蹲點,開展觀察、問卷調查、隨機采訪、轉換角色體驗等,傾聽群眾心聲,了解市場真實情況。在調研初期,街道以農貿市場管理和群眾感受為重點,設計調查問卷,通過兩個社區52名居民和8戶經營者的問卷收集、現場隨機采訪及意見反饋,對提出的問題進行逐一記錄,逐項梳理,并對重點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一)居民群眾的聲音調研發現,早8點和晚6點是買菜的高峰期,主要購買群體為中老年人和婦女。通過調查問卷顯示,對x農貿市場整體評價滿意的占62%,對x農貿市場整體評價滿意占15%。關注的主要因素為:市場環境占72%,價格實惠占32%,品質保證占85%。隨機采訪了解到,x農貿市場提質改造后,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很多群眾覺得市場衛生有很大改善,攤位規整有序,菜品品種增多,品質明顯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提高,治安管理明顯完善,攤戶服務態度良好。同時,群眾也反映,雖然農貿市場和以前相比,大有好轉,有些訴求仍希望得到上級部門的重視:一是農貿市場規模還不夠大,攤位比較少,很多菜品僅一個攤位,選擇和比較受限;
二是菜品不夠全面,無法實現一站式購物,例如沒有海鮮攤位;
三是市場內沒有統一規范的區域標識、價格標牌、市場內部示意圖等;
四是市場外部停車秩序有待管控,高峰期進出不便;
五是菜品價格普遍偏貴;
六是產品品質和稱重沒有保障措施,是否可以在市場設置食品安全檢測室和公平秤。對x農貿市場,群眾反響強烈。由于x農貿市場屬于傳統市場,升級改造困難,只能新建。“臟亂差”現象堪憂,基礎設施陳舊,配套功能不全,但由于x社區為拆遷安置小區,住戶較多,農貿市場的存在給群眾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80%的居民反映,雖然現階段市場環境差點,但還是方便。如果市場關門了,買菜距離遠,會更麻煩。因此,我們得出結論,廣大群眾買菜首要考慮的因素仍為是否方便順路,其次才考慮菜品的價格、品質等因素。
(二)經營攤販的感受經了解,x農貿市場攤販主要來自外地,基本都是長期經營菜品攤位,以家庭為單位,大都在市場附近租房,月租金1000—20xx元左右,攤位每月租金4000—5000元左右,租金逐年遞增。大部分攤販反映租金太貴,利潤空間太少。同時,攤販也高度認可農貿市場的升級和規范管理,認為只有規范經營才能營造和諧的消費環境和樹立良好的口碑。x農貿市場攤販迫切希望改善現有市場的“軟”“硬”條件,同時也希望在新建之前的過渡期內,政府適當放松管控,新的農貿市場建好后,政府能給與適量補貼,降低入駐門檻。
(三)社區居委的反饋調研組走進x和x社區,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召開座談會,共同探索農貿市場問題解決之道。社區對農貿市場問題提出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是強執法,顯實效。市場屬于人群密集區,高峰期間,人流量多,車輛停放紊亂,交通擁堵,建議城管介入執法,抽調城管人員,協助維護場內外秩序;
二是明權責,立規范。x農貿市場采用承包方管理和社區監管相結合的管理方式,x農貿市場以社區為主、物業為輔方式進行管理,分工模糊,責任不明朗,規范化管理難度加大,而上級考核以社區為考核點,社區壓力很大。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和街道采取有力舉措,協調社區和承辦方管理職責,明晰市場責任和分工;
三是精監管,重力度。市、區、街道日常檢查次數較多,建議減少檢查頻率,聚焦檢查重點,強化打擊與執法力度;
四是優配套,突服務。突出政府主導地位,加大財政投入,優化市場配套,科學合理布局,通過設置食品安全檢測室、消防自動報警噴淋系統、360度24小時視頻監控系統等一系列設施,促使農貿市場建設走向智慧化和便民化;
五是重學習,顯素質。場內經營戶整體素質不高,主要以個體工商戶、私營業主為主,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經營者缺少必要的商品知識、法律知識和食品安全知識,大部分只注重收益。建議采取入市前免費培訓和在市綜合培訓等常態化學習的方式,規范經營戶的經營行為和服務標準,提高經營戶綜合素質,營造健康、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
六是緊意識,爭先進。轄區農貿市場屬于中小規模,農貿市場建設處于初級階段。對標城區農貿市場示范點,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方法,完善日常管理制度,補齊短板,積極推進農貿市場建設工作。
三、對策及建議
農貿市場升級建設是一項便民、利民、惠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同時,農貿市場建設和管理也是一項長久并復雜的工程。為了全面提升農貿市場的整體面貌,更好地服務群眾,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和品位,特提出如下對策及建議:
(一)政府支持,建設優質農貿加大農貿市場的支持力度,把農貿市場提質改造或新建工作作為重要民生項目來抓,街道成立農貿市場管理監督領導小組,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通過精心組織,落實責任,強化管理,營造氛圍、加大投資等方式全力支持農貿市場改造工作。
(二)細化責任,創建規范農貿進一步落實承辦方和社區的責任,按照所有權與管理權相分離的原則,明確承辦方與社區的責任分工,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督促市場承辦方建立食用農產品安全質量責任制度、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等制度以及相應的處罰制度,對農貿市場進行有效管理。建立農貿市場的精細化、長效考核獎懲機制。按照“誰建設、誰經營、誰管理”原則,明確市場投資主體和經營業主為市場管理第一責任人,負責市場的物業、治安、衛生、消防、秩序、食品質量、設施維護等方面的具體管理。
(三)技術支持,爭創先進農貿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技術支撐,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對入市蔬菜、水產品、水果等進行快速檢測;
配備電子顯示屏,實時顯示檢測結果;
同時,市場配備公平秤、監控智能系統等一系列設備,為產品品質保駕護航。
(四)規范管理,營造文明農貿街道、社區聯合協作,進一步優化監管機制,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城管部門加大對農貿市場周邊市容違規現象的整治力度;
食監部門加強對食品的檢查,防止假冒偽劣商品流入農貿市場;
工商部門嚴厲打擊農貿市場內經營者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
承辦方和社區聯合對經營戶占道經營、亂堆亂放、保潔不到位等問題采取懲罰措施。
(五)專業引領,提質舒心農貿街道、社區公開招標,擇優承包和管理企業,組建專業化管理團隊,提升管理效能。著重規范管理、衛生環境、占道經營、安全檢測和優質服務等方面的管理。
(六)政策支持,打造惠民農貿政府發揮主導職能作用,突出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屬性,將農貿市場建設列為公益設施進行投資管理,對市場進行公益補貼,并給與相關政策支持,從源頭上降低經營成本,促使市場商品定價下調。
(七)與時俱進,開啟智慧農貿借鑒“互聯網+農貿”“物聯網+農貿”的新思路,引用智能市場管理系統、智能巡檢儀,配套rfid標簽和智能溯源電子秤等智能設備,完善信息化、智慧化、透明化農貿市場建設和管理需求,實行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構建智慧農貿新格局。
【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問題的調研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農貿市場調研報告06-30
公園建設和養護管理調研報告論文09-24
社區建設調研報告07-22
社會問題調研報告06-29
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07-08
建設項目調研報告07-21
校園環境建設調研報告06-30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07-22
社區建設調研報告15篇07-22
管理系統調研報告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