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通用10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需要使用發言稿的事情愈發增多,好的發言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那要怎么寫好發言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通用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1
去年年初,我隨著剛剛成立沒多久的封浜高中一起來到了江橋鎮,那時候我剛剛碩士畢業,有著最美好的青春和最浪漫的職業規劃。
去年五月份,我在學校對面租了個一居室,雖然不大,但我卻很滿足。終于有了自己獨立的空間了!我把在學校里買的各種書整理了,大部分郵回了老家,只隨身帶著一些愛不釋手的書來到了新家,收拾收拾,竟然也擺滿了一整個書架。房東沒有給我留下寬帶和路由器,甚至唯一一臺老式電視機也是壞的……我呢,既然出不起更貴的房租,也就既來之則安之,在我的小家過上了只有書本和收音機的日子。
一年下來,其實回過頭來想想,倒是要慶幸這遠離網絡的300多天。因為沒有網絡,我從一個“小胖子”變成了“健身達人”,從厭惡江橋的“臟亂差”到每天早晚逛公園,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從“美劇控”變成了“kindle迷”,從讀書只偷懶讀書評,到一頁一頁的細讀并且開始在網上寫書評還幸運地收獲了一定量的“粉絲”……
有人說,工作和讀書是一切并非女王的人成為女王的途徑。因為它們兩個都可以帶給人巨大的滿足感。雖然我才僅僅在江橋生活了一年,但這一年,正是我成長歷程中最重要的時光,是我靜下心來讀書的.日子,也是我從無到有的一年。書上說,因為熱愛一個人所以才會熱愛一座城,我卻認為不僅如此,除了愛,還有回憶和收獲,那是無論如何都帶不走的。外面的世界再美好,我依然喜愛江橋的每個地方,我依然迷戀江橋的味道。它承載著我最美好最珍貴的青蔥歲月,她獨到的氣息吸引著我。其實江橋不也像一本書么,散發著油墨芬芳,等著我們來閱讀。
去年八月份,學校安排我做新高一的班主任。幾個月下來,我雖然熱情很高,但卻難免因為經驗不足,手忙腳亂而犯了不少錯誤。那段時間,我夜里總是睡不好覺,想起自己對工作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經常睜著眼睛直到天亮。后來,我接受了同事的建議,在睡不著的時候,就索性不再翻來覆去,而是起來讀書,讀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書,各種各樣的書——閻連科的《炸裂志》萬煒的《班主任兵法》,羅伯特懷特的《道德動物》,等等。讀書使我的心漸漸地沉靜了下來,也讓我有了很多正面的思考。可以說是這些書伴隨著我走過那段工作的迷茫時期,讓我能夠在最艱難的時光里依然有堅持下去的勇氣。
其實大量的閱讀不僅僅是在工作上對我有了很大的幫助,更重要的還是我學會了用善意來對待這個世界,并努力去找這個世界的善意。我曾經也是一個非常講究是非的人,會攻擊一些事物,認為他們是不好的,或者說是假的,是錯的。人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覺得自己是對的。但如果我們靜下心來讀書,跟著故事的主人公經歷一些事情,或者說通過學習、訓練能讓自己的心得到一些擴展,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具備一種平等性,這種平等性是,事實上沒有那么明確的對和錯,那么明確的美和丑。世界本身具備一種很寂靜的傾向,所有對立面都可以融化,可以消失。在通過閱讀慢慢的體會感悟到這些之后,我發現自己又能靜下心來做一些小時候沒有辦法堅持下去的事情了。我今天從3月份開始,在金街里學習鋼琴。小時候我覺得練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這半年來我風雨無阻,在音樂上面收獲很大,在我看來,其實并不是我的自制力有了多大的提升,而是我通過這么多年的閱讀和思考,終于能夠以一種不急不躁的心態來面對這些,反倒收獲了很好的效果。
xxxx,這是我來到江橋的第二年。下個十年,下個二十年,我依然會在這里——生活中的我有另外的表達渠道和存在渠道,我們的現實生活可能會有很多變化,給我們帶來各種感受和體驗。但閱讀如同一次通往心靈的旅途,它保持某種神秘和深邃的力量,可以持續到最終。在不同的人生故事里,愿我們探尋到心的源泉,重新發現自己。
謝謝大家!
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廣大同仁們:
大家好!為期將近一個學期的“教師專業成長”讀書活動已拉下帷幕。今天我要談的主題是《做與時俱進的教育者――多讀書,做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
有人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種看法在社會發展速度很慢的年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當代這樣一個發展極為迅速的社會,教師要給學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成為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一桶長期不更新、不流動的水,會變成死水。一個教師的知識不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的更新,他的知識就會變得陳舊,變得無用。在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當今社會,一根粉筆,一塊黑板的原始教學設備越來越顯得格格不入;教師傳,學生受的傳統教學理念早已落后陳舊,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常教常新。這就需要我們多讀書,做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做與時俱進的教育者。
然而教師的工作負擔日益加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是教師生活的真實寫照。繁重的工作負擔限制了讀書的自主性,因此,現在一提到學習,很多教師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太忙了,一天到晚備課、改作業、找學生談話、還要應付這檢查、那檢查,根本就沒有時間看書。!”在這種有讀書念頭,無讀書主動性的情況下,縣教研室開展的讀書活動猶如一場及時雨,喚起了讀書的熱情,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讀書習慣在全縣教育界蔚然成風。
為了響應縣教研室的號召,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我鎮中心校扎實有序的展開了讀書活動。回首這學期的讀書學習過程,我感受著讀書帶給我的希望;領略著讀書帶給我的激情;品味著讀書帶給我的喜悅。
前不久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它是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著。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在此談談我的體會。
我所教的班級有個男生小韓,說起他的成績那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提起數理化他眉飛色舞,侃侃而談;提起文科卻垂頭喪氣,寡言少語。在初三面臨考學這個特殊時期,像他這種嚴重偏科的學生將沒有懸念的與平價生無緣,可憐的語文基礎知識和長期以來的學習習慣使他談"文"色變,更別說興趣了,這曾經使我一籌莫展,幾次想放棄他,然而讀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卻讓我改變了這種觀點。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 書中提到這個問題就是興趣的培養,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變得枯燥無味,產生厭學心理,從而影響教學的效果。作為一位老師,我非常希望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生們能對語文更感興趣一些,學習更積極主動一些,學習熱情更高漲一些,我想這是我追求的目標,但如何才能把課上得更生動、更有趣、更吸引人呢?興趣的源泉在哪兒呢?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蘇霍姆林斯基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興趣的秘密何在”,我們“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我的任務就是要不斷的扶植和鞏固學生想要成為發現者的愿望,并幫助他們實現這種愿望。于是在教授《威尼斯商人》這篇戲劇前,我組織學生觀看了這個戲劇片段,同學們被戲劇的豐富的舞臺效果所吸引,看著他們興致勃勃的樣子,我知道點燃他學文火花的時機來了,于是我鼓勵學生編排課本劇,特意讓小韓扮演暴躁易怒,幽默風趣的葛來西安喏,在語文課上一貫冷漠如冰,無動于衷的他終于邁出了寶貴的第一步,在同學們的掌聲他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我鼓勵的目光里他產生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讓我領悟到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教育思想,從中得到許多啟迪和教育,讓自己的思想與靈性飛舞,使自己的教育品質得以有效地提升,從而讓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更多地展示,而不是灌輸;是引領,而不是強制;是平等的傳遞,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
如果說《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怎樣讓自己的課堂更有魅力,那么《新課改的探索實踐》和《教育心理學》則讓我懂得作為一個班主任怎樣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班級管理。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而全面發展的重要指標是學生主體性發展的程度。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班集體建設的實踐中去。在新課程改新理念指導下,我轉變了教育觀念,充分發揮引導的作用,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主持和管理班級,使每個學生都能“動”起來,人人有機會得到鍛煉,成為主動發展的“主人” 。為了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我讓每位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努力給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和時間,把主人的地位還給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根據學生們的建議,設立多種崗位:小老師、小管家、糾察員、圖書管理員、衛生管理員、文明委員、花草管理員等。于是同學罵人了有人管,花草渴了有人澆,圖書破了有人補,桌椅壞了有人修,同學有困難了,大家互相幫助……這樣充分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把班級當樂園,把學習當趣事,使班級形成了“嚴謹勤奮、團結互助、健康向上、豐富活躍”的良好班風。學生在自主管理過程,思想覺悟提高了,主人翁精神意識加強了。同學們在團結互助、積極奮進的班集體中,得到了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在班級建設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在新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只有充分給學生發展的舞臺,才能讓學生盡情地發揮,使每個學生得到發展。
常言道:花有花的光彩,葉有葉的榮耀,根有根的富足。我想說,面對讀書,我是快樂的,充實的。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諦: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我們要做“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創新型教師,不但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而且還應具有開拓進取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勇于拼搏的英氣,甘愿奉獻的“傻”氣,自強不息的骨氣。以培養新世紀之英才,振興中華為己任,雖生活清貧,但仍以春蠶的精神、紅燭的風格、蜜蜂的作風、綠葉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奮力拼搏,無私奉獻。
“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相信我們會把這次讀書活動作為起點而不是終點,把讀書和學習作為我們終生的必修課,因為教師只有多讀書,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
最后,我想說:讓我們多讀書吧,力爭做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
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3
尊敬的園長、主任、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首先感謝園長在讀書節來臨之際,跟各位老師聚在一起,交流自己讀書的心得,對我個人來說也是一次極大的鍛煉。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百個人眼里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所以我的理解可能并不是很全面,也可能不夠深刻,但確實都是我自己的真實感受,大家有什么想法盡管暢所欲言。
在準備這次讀書分享會的過程中,最困惑我的就是推薦什么書呢?準備的過程中總是難以取舍,因為每一本書都有它可推薦的理由。昨天讀書節晚上看到電視上也在推薦書,那位專家說書有兩種分類方法,一種是把書分為“有用的”和“沒用的”;一種是分為“書架上的書”和“生活是一本書”,我覺得很恰當。有用的書大家當然會去看,沒用的書是什么書呢?(互動一下),像這樣文學類的書也要去看、、、
經過一番糾結,終于從最近讀的幾本書中選取了幾本比較貼近我們生活的書,現在我就從生活,工作,人生這三個角度出發來展開我的讀書分享。
一、我和女兒的讀書生活。(推薦《夏洛的網》)
引言及主要內容:首先我想先說說我和女兒的讀書生活。周六陪女兒璇選讀書節送給她的書,她選了一套《可怕的科學》還有幾本也是關于科學的《700科學游戲》等,其實女兒數學成績不太好,但對生物、動物興趣卻很高,家里只要科學方面的書都是她自己選的,我則喜歡給她選一些文學方面的書,這些書她也看,看完了我倆也總喜歡交流一下里面的情節,就像周六她剛看完的《夏洛的網》,這本書主要講述在朱克曼家的谷倉里,住著一群小動物,其中小豬威爾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真摯的友誼。然而,這只豬未來的命運卻是成為熏肉火腿,它最大的愿望是能看到冬天的雪,但卻只能悲痛絕望地接受做火腿的命運。而好朋友夏洛卻堅信它能救小豬,它吐出一根根絲在豬欄上織出了被人類視為“奇跡”的網上文字,這讓豬在集市上贏得了特別獎和一個安享天年的未來,小豬得救了。當然也終于看到了冬天的第一場雪,而夏洛卻死了。然后,就像所有的輪回,新的生命出生,新的蜘蛛出現。
我的感受:故事很離奇,還有點脫離現實,所以我擔心女兒會看不出其中深刻的道理,于是我先跟她講我的感受,我告訴女兒,故事中講到小豬和蜘蛛的友誼,是一種純粹的友情,它們為了朋友不求回報,哪怕獻出生命也不可惜,所以我們要珍惜身邊的友誼。還有諾言,夏洛這只小蜘蛛,用盡畢生的精力,只為自己對小豬威爾伯的承諾,我便借此教育女兒,我們要像蜘蛛那樣堅守自己的諾言,勇于付出自己的真誠和努力。
女兒的感受:沒想到女兒卻也有自己的理解,她說:“媽媽,你知道我看書時想的是什么嗎?我好想養一頭豬和一只蜘蛛啊。”看,又回到了他喜歡的動物上。我好奇地問,“為什么呢?”她就總結道:“夏洛這只蜘蛛不是普通的蜘蛛,它告訴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普通的,但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讓自己不普通。”我就借機給她講了李小龍、海迪姐姐的故事他們身上都有點“夏洛的精神”李小龍生命雖短暫但讓人敬佩,海迪姐姐身殘志不殘做著有意義的事。
推薦原因:像《夏洛的網》、《小王子》這樣看似是寫給孩子們的童話書,也能給我們成年人一些啟示,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去讀讀這本蘊含著深刻哲理的童話書,如果能跟孩子們一起讀那就更好了,大人和孩子的視角往往不同,所以不能覺得孩子大了能獨立閱讀了就忽視了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和孩子一起閱讀,再加上一定的交流不但會促進親子感情,收獲也會更大。
像這樣的書,故事性強,內容生動,容易吸引讀者,特別是兒童,還能從中明白一定道理。所以小學生在看、大學生在看、我們也可以看的。
二、專業書籍(推薦書籍:《游戲力》)
用經歷介紹書: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每天面對的都是性格迥異的孩子們,如何調動他們的興趣尤其關鍵,除此之外,我也常常反思對女兒的教育,我發現,不管是幼兒園的孩子們還是已經上小學的女兒,單純的說教總是無濟于事,必須借助新穎有趣的游戲才可以,而且游戲不一定要多復雜,有的很簡單很原始但效果很好。偶然間在網上瀏覽時,一本名為《游戲力》的書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在他女兒三歲生日聚會時,特意在公園里利用自己的.心理學專業精心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游戲,以招待前來做客的孩子們。可是,當他向孩子們講解那些復雜的游戲時,卻發現,孩子們毫無反應地看著他。尷尬之時,科恩博士的妻子,這位聰明的母親走上前對孩子們說:“好啦,現在所有人,沖到公園的那一頭,然后再沖回來!”孩子們尖叫著歡笑著喘著粗氣跑去又跑來。一個男孩子問:“太好玩了,我們可以再來一次嗎?”那一瞬間,心理學家恍然大悟,游戲可以信手拈來,孩子們需要在游戲中盡情釋放。
學校教學的例子:這讓我想到看過的牛老師博客里記錄的一個小故事,一節課上,別的同學都在朗讀,只有一個小女孩在自顧自地玩著毛線繩,牛老師停下了朗讀,讓她收起來,雖然照做了,可再次開始朗讀的時候,這個小女孩又把玩具掏了出來,這一次,牛老師并沒有中止朗讀,而是悄悄走到小女孩身邊,說了一句,“你先收起來,下課老師陪你玩。”小女孩對這個主意好像很感興趣,瞪大了眼睛問:“真的?”然后就乖乖地收了起來,并開始朗讀直到下課,而下課的時候,牛老師不僅跟小女孩一起玩,還幫她解開了毛線繩的疙瘩,自此之后,小女孩上課都是十分專心,可見這游戲力的魅力比一般的批評教育要大得多啊。
家庭教育的例子:我們班小張晉的例子吧。孩子身上存在的每一個問題,都可以通過游戲來解決,而不是威脅恐嚇騙。
親子、師生都適用的關系——聯結:記得這本書里提到一個關鍵詞“聯結”。游戲不但能聯結親子關系,而且也能聯結師生關系的融洽。有一個小游戲是“模仿孩子的動作”,這是一個非常靈驗的小游戲。舉例:有個小女孩,她個性比較害羞,不擅長在鏡頭前表現自己。當我們舉起相機,她通常有三種表現:想逃,面無表情,重復同一個動作。有一次,小女孩的媽媽想了一個辦法,當她爸又一次將鏡頭對準她的時候,她媽媽開始試著模仿小女孩的每一個動作,無論她做什么,小女孩笑了。接下來的時間里,鏡頭前的小女孩和鏡頭后的媽媽玩在了一起,她在鏡頭前能自如表現了。在游戲力理論中,孩子的笑很重要,這往往也標志著聯結的建立。這就是一次鏡頭與孩子之間的成功聯結。
當孩子對我們閉口不言,當親子關系出現對立,聯結便斷裂。聯結的斷裂和重新聯結時常發生在我們生活中。雖然一個擁抱、一句安慰,甚至一個溫暖的眼神,可以讓聯結重新建立,但重新聯結仍時常令父母們感覺無計可施,這時,我們可以借助游戲來建立聯結。用作者的話來說,“游戲力——基于游戲的親子溝通方式——可能是重建親子間深情聯結的橋梁”。沒有聯結便沒有溝通。
科恩曾經在舞會上看到一對戰火即起的母子。六歲的兒子不肯跳舞,媽媽希望兒子跳舞,雙方陷入僵局,聯結斷裂。一旁的科恩參與了進去,他沖小男孩燦爛一笑并學他雙手抱胸的姿勢:“咦,他發明了新式跳法吧?”男孩子神情略有松動,換了個姿勢。科恩也立即模仿孩子的新姿勢,媽媽獲得啟發如法炮制,三人都笑了,孩子開始跳舞,越跳越開心,聯結重新建立。
我的啟示:老師們,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小孩”,他天真爛漫,純真無邪,感受快樂,不要把他遺忘在你的童年中。讓我們心中的“小孩”與我們的孩子對話,就會感受到孩子的真正需求,放下家長或是老師的架子和抱負,讓孩子的笑聲帶領你往前走。游戲力就是這么一本書,讓我們找回心中的“小孩”,學會孩子的語言,進入孩子的世界,讓孩子在充滿愛的游戲中獲得力量,勇敢的去面對真實的生活和未來的挑戰。更何況我們幼兒園老師本就是“孩子王”。
從這幾個小故事里面我們還能發現,游戲力很好地促進了親子感情,而對于我們這些每天和小孩打交道的老師們來說,也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提高課堂效率,進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視角的不同:這本書看似是給小學家長看的,但是也可以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啟示。可以作為幼兒園教師了解幼小銜接的參考。在這里順便推薦一下,就不多說了。
三、我讀《遇見未知的自己》的理解
互動環節及推薦原因:下面推薦這本《遇見未知的自己》。我想問問老師們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是否快樂?為什么?”“什么是你想要的生活?”這本書就是以一位普通的現代女性為主人公,通過講述她的生活中的經歷和內心的變化來啟示讀者,并和讀者一起探討這些問題。
這也就是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因為我們現代人每天面對的忙碌的工作,生活節奏快,壓力也很大,不要覺得自己不容易,其實很多人都不容易。而這本書教會我們如何在壓力面前調整自己,在浮躁的現實中保持一顆平靜而強大的內心。
舉例說明:潛意識的作用——例如,生活中有些事看起來好像無足輕重,可是都潛藏著一些信息。比如你從事某一行業而去考相關證件,如果你真正想得到這個證件,那一定不會出現找不到準考證,交通堵塞這種事情,如果有就說明你潛意識中并不想走這條路。例如,有時候你說漏嘴,不經意說的或做的事情,可能就是潛意識里面真正的想法。例如,有些人抽煙之類的上癮,可是他明知道這個不好,卻還是那么做,這就是潛意識在操控。 這幾個例子說明,潛意識是一項很重要的心理活動,如果平時注意到這些,對我們的生活,對分析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都是有幫助的。
正能量——美國科學實驗,兩個水平相當的班級和教師,分別告訴兩位老師兩個班是資優班和放牛班,結果一個學期過后,被告知是資優班的學生成績比放牛班好很多。說明觀察者影響被觀察者。舉例:米飯。這個例子說明,如果一個人充滿了快樂而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會跟他有共鳴,而且會被他吸過來,因此我們也應該學會培養自己的正面能量,這樣能讓我們更積極地面對生活和周圍的人、事,調整自己的心態,指引自己完成想要做的事。
啟示(結合實際):這本書并不適合一口氣讀完,而是最好讀幾個章節,停下來反思一下,跟家人朋友分享下心得體會,再繼續閱讀剩下的章節。
我們要把自己放在一個最原始的狀態,拋開世俗雜念,學會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就像書中說的,有人遇到問題總是去抱怨他人,可其實很多時候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當很難去改變外在的環境的話,你就只能改變自己以及自己的心境。
生活中總會有大大小小的障礙,面對這些困難,單純的抱怨、沉浸在悲傷、痛苦中都是沒有用的,我們要做的是接納這種真實的感受,這樣,或許你最終并不能達到人們眼中的成功,沒有擁有人們眼中的功成名就,可它能給你正面的能量,幫你走出人生的沙漠,找到自己的方向。相信大家都多少看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名著吧,就像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所說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因此,不論是過去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還是當下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這種正面的能量都能夠支撐我們勇敢地面對生活。
我們不僅要多看看這方面的書,還需要與家人、同事、朋友之間的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相互包容。誰都渴望在融洽的環境中生活,但這份融洽需要每一個人的付出和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4
有人說讀書是一種浸潤:洗去一身疲憊,留下滿腔書香; 也有人說讀書是一種享受:享受陽光明媚,享受空氣清新,享受歷練深邃。而我還要說,讀書更是一種情懷,一種幸福。在炎炎夏日,它能為你送去清涼;在寒冬臘月,它能帶給你無限溫暖;快樂時,它與你一起歡舞;悲傷時,它撫平你心中的傷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師必須是閱讀愛好者。”他用一身的經歷和體驗告訴我們:“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江河。”愛好讀書應該是教師的職業素養和習慣。
我本人愛讀書,讀書是我生命的泉水,使我單調孤寂的生活變得豐富生動,如我忠實有趣的朋友伴我成長。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讀書的興趣越來越大,在工作之余,開始有意識的讀一些世界名著和教育書籍,每讀到一本好書時,就像有一股股溫暖而滋潤心扉的氣流,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沐浴著我,牽動了我的心,讓我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就陶醉其中,在悄然無聲中領略教育真諦。
美國詩人狄金森說過:“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讀書使我的生活斑斕,豐富多采;讀書使我感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情感,讀書使我明智,領悟到更深刻的道理。當我踏上講臺,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內心充滿抱怨時,是《優秀教師的成長案例》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明白對現實的抱怨是弱者的象征,真正的強者是不抱怨的。
命運把它扔到天空,他就做鷹;把他扔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扔到山林,他就做虎;人生就是這樣,必須不斷地要把自己打回原形,打回起點,然后重新開始,還讓我明白了當今為師之道,知曉了由合格到優秀,由優秀到卓越的教師成長途徑,深刻感觸到讀書對我們教師成長的重要作用,于是,我開始以自己實際教學為基點,讀各種各樣的書,在書中讓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學的底氣,更讓我走出了工作初的失落與迷茫。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讓我明白了學生的成長過程,各個年齡階段學生在思維、情感、認知等方面的發展水平,在平時的教學中,可據此來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活動,運用能激發兒童興趣的教學語言等;《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中的課堂實錄和理論剖析,讓我領會到優秀教師的風采,深感教學的藝術性,從而明確了自己教學之路的方向,嘗試著為孩子營造藝術和學術相結合的課堂教學;《給教師的建議》為我解開了許多教學中的困惑,教會了我如何和孩子相處,在課堂上如何調控,如何為孩子創造自由健康成長的空間;讀《如何走進新課堂》使我懂得課堂是生命成長的沃土。
教與學的經歷對教師而言,將不再是教師在用生命點亮學生明天的同時,步入“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悲壯結局;教與學的過程對學生而言,也不再是簡單的靠學海無涯苦作舟”。而是應反映出教師為探索永無止境的課堂教學優化中,學習新知,發現規律,充實自身的軌跡;學生在知識儲備增長的`喜悅與彼此發現與欣賞中。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由黃金屋”,那些大文學家、大教育家、大藝術家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語,大哲學家、大思想家、大宗教家們超脫的情懷,甚至平民百姓、推車賣漿之流的可貴的品質和真誠的愛心,都會我們的生命變得特別開闊、靈動、開放、樂觀、曠達、鮮亮;使我們的感情特別豐富和細膩,特別飽滿和高貴;使我們永遠不滿現狀、不斷進取、大膽創造、革新自我,永遠追求那種令學生激情滿懷的生命境界;使我們的教學產生那種令人蕩氣回腸的藝術魅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是教師專業底蘊得以厚實的路徑。吾生有涯,而知無涯。如果沒有書香滋潤,我們的生命將是何等乏味與孱弱,我們的教學將是何等的死板與無趣。人的靈魂,也許只有經過書香沐浴熏陶后,才能充實豐盈我們健康的生命和一顆恒抱希望的心,我感謝這么多年書籍對我的滋養與磨煉,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個不可多得的知己。在寧靜之中,讓我從那字里行間讀出一種無言的神圣與莊嚴,讓我有一種擺脫了世俗的喧鬧的踏實與坦然。給人生鋪砌了一條五彩斑讕的路途。那飄逸的夢想,時時溫暖著我的人生。
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5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與書共舞,體驗教育幸福》
幸福,無疑是一種體驗,教師的幸福是什么哪?是能夠體驗到教育的幸福。也許有老師疑惑了,今天演講的內容不是讀書嗎?你怎么說到幸福上去呢?別急,請聽我慢慢說來。
孟子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均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對于前面兩種快樂幸福,想必很多老師都能體驗到,但是第三種呢?像我們這類面上中學的老師,能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感受,想必少之又少。
我們“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累”,從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10點,天天不是備課,上課,改作業,就是坐班,開會,連沒有晚自習的晚上還得要早早到教室,安頓學生,找學生談話,天天得提起百分精神看著那些調皮搗蛋鬼,就怕他們搞出一件事情,讓你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而學生呢,面對你的教育,不以為然,我行我素。辛苦的付出得到的竟然是“我們不喜歡你這個老師”。這樣的生活,我們能夠算“得天下英才”嗎?我們能夠體驗教育的幸福嗎?不,不能!
這樣的生活很累很累,這是我在做老師,做班主任后非常強烈的感受。面對你天天辛苦付出的學生,體會不到半點的幸福,感覺的只有無盡的疲憊,無盡的煩惱,這樣的感覺讓我覺得可怕!我還很年輕,我以后的教育教學道路還很長很長,體會不到教育的快樂幸福,我整個的人生幸福又何在呢?作為教育者,我都是滿心疲憊,我怎么能夠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學生?
我自己教書是為了什么?語文是什么?教育是什么?什么樣的教學是理想的教學?什么樣的教師是理想的教師?怎么樣才能讓學生接受我的教育?我的幸福在哪里?……對所有這些,我也曾經痛苦地思索過,曾經力求尋找出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的模式。
困惑的我,把目光投向了書籍。我訂閱《語文教學參考》,《班主任之友》,我看李鎮西,于漪,魏書生,我讀葉圣陶,朱永新,蘇霍姆林斯基……我看大家們的教學快樂,我品大師們的教育幸福。看到別人是那么快樂地教書,那么幸福地去教育學生,我很是羨慕!從他們的幸福中,我明白了“教育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已經完成的和完善的東西”(第斯多惠),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
哪有適用于任何教學內容和任何班級的教育教學套路?所有的教育、教學,所有的課程,其本身就是一個過程,一種動態,一種求索、努力和掙扎。在這個過程,有得有失、有甜蜜與憂傷、有幸福與苦難、有憧憬與代價。而要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就要學會給自己減壓,學會舍棄,舍棄疲憊,舍棄煩惱,減去沉重。“一葉落,荒蕪不了整個春天”,擁有一種陽光的心態,才能在繁雜的工作中體驗到工作的快樂;擁有一種陽光的心態,才能在喧鬧的生活中體驗到生活的寧靜;擁有一種陽光的心態,才能享受到一個教師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體驗。這種體驗就是需要多讀書,多積累,增加文化底蘊。就這樣,我和書籍跳起了舞。我看文學、哲學,我讀教育學、心理學,課后,我也寫起了教后記,教育札記。我不斷地讀,不斷地思考,從書籍中尋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慢慢的,我發覺自己工作起來順多了,教育學生的方法也多了,生活變得快樂了。
曾經聽說這么一句話:我們社會的前進不在于忙忙碌碌,而是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我想,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在漫長的教育教學生涯中,體驗教師的幸福,不僅要埋頭苦教,更要抬頭看路。我們需要與書共舞。與書共舞,能矯正我們因忙碌工作而迷失的方向;與書共舞,能喚醒我們因忙碌工作而懶散的性情;與書共舞,能夠滋潤因忙碌工作而麻木的心靈。與書共舞,我們會一天天變得充實,與書共舞,我們能夠一天天懂得了人生的快樂,享受到了教師的幸福。
老師們,你們想享受這種幸福嗎?那么,就跟我來吧,與書共舞,體驗教育幸福!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每當我讀一本新書,獲一份知識的時候,我心中的那種快樂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正如培根所說;“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教師,要想能夠適應新的教育形勢,就必須讀書加以補足,況且,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沒有一個淵博的大腦是不行的。讀書讓我們能夠很好的乘上時代的風帆,才能夠讓自己的職業生輝。
博斯威爾有這樣的一句話:“每天讀上五小時書,人很快就會淵博起來。”我們的教師每天很多時間都用在教育教學中,或許不可能這樣的投入,但是只要書籍在我的心中,我每天抽出一點點的時間,我就可以補足自己的不夠,因為知識是來不得半點虛假,更不能是道聽途說。
我們可以從教育理論書籍中獲得理論的指導,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指引方向;我們可以從名家名著中或者精神的營養,為我們的`自身素質的提高獲得高品味的營養;我們可以從眾多的書籍中找到人生的意義,生命的詮釋,心靈的感動。
一句諺語這樣說:“生活中沒有書,就好像天地間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就仿佛鳥兒沒有翅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以禮儀大邦聞名于世,我們的民族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就深刻反映了這一點。
讀書才能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系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是內在優秀品質的外化。讀書是提高個人修養的必然途徑,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完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介;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構建和諧社會,正是需要我們廣大的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知書達禮。作為人師的教師,也唯有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夠更好的為社會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我們堅信自己的信念不會改變,讓我們在讀書中感受人生的哲理。
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6
朱永新曾在《新教育之夢》中提出:“讀書,是孩子們凈化靈魂、升華人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重視著學生的讀書方面,活動也層出不窮,精彩紛呈。比如有各種讀書節、讀書活動、“書香班級”評比等。今天我很榮幸地能坐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和我的同事們在讀書活動中所做的事情。
這兩年來,我做了“構建小學語文課本作家‘縱式接觸鏈’ 研究——小學生欣賞文學大家作品的實踐研究”。什么是縱式接觸鏈呢?就是把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共十二冊的語文課本上出現的作家做一個統計,在學生課文的基礎上,選擇該作家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本或者文章進行補充,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了閱讀,或者對于一篇文章采用多種形式地閱讀與理解,增加閱讀的厚度,增大閱讀的范疇,拓寬閱讀的方式,提高閱讀的興趣,培養文學的'素質。
(一)開展“文學時間”
每個星期五中午是我班的“文學時間”,有時候是對本周作文的講評,有時候是讓學生介紹一些好書好作品。讓學生把這段時間里看的好書推薦給班里的學生。形式種多樣,有:細品、復述(或背誦)、介紹、評析等。還會讓學生寫讀后感,
并且進行交流。當然,老師也要讀,也要寫,做到師生同步。
(二)開展“經典誦讀”
學校開展了“經典誦讀”的活動,有一段時間我們主要誦讀的《弟子規》,一到六年級的學生都能誦讀。五年級時,我在體藝2+1時,曾組織過《論語》的誦讀與講解,學生很是喜歡。我也很好的利用起了《唐詩三百首》,每天放學時,學習委員會在黑板上抄寫一首古詩詞,學生會自覺抄寫在家校聯系本上,回家進行背誦,第二天背給組長聽,組長做好統計。期末結束時,進行這些詩歌的檢測。 在平時,我們還注重詩人的規劃,比如李白周、杜甫周、王維周等,一周一個詩人,當然有時候有可能是半個月一組,這對于學生了解詩人的詩歌特點是有幫助的。小學課本中,李白的詩出現過很多,據我統計,一上有《靜夜思》,二上有《贈汪倫》,二下有《望廬山瀑布》,三上有《望天門山》,四上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四下有《獨坐敬亭山》。一首比一首更深沉,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情感發展。
(三)“閱讀天地”上墻
教室布置很重要,潛移默化中也會影響學生的。在班級里有專門的版塊是“閱讀天地”,上面有一些欄目,設有“新書介紹”、“請您欣賞”、“作家軼事”、“人物介紹”等。這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接觸作家,接觸他們的作品。
(四)評選優秀讀書筆記
當然首先教給了學生記讀書筆記的方法,每周檢查學生寫讀書筆記的情況,既查數量,也查質量,還可以分大組進行“評優”或“每周一星”等。把閱讀與欣賞的機會“還”給了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家作品,但并不是說這是放縱的,教師的檢查也是監督的方式。
(五)課本劇表演 利用語文課或者班隊課,搞各種活動。
在上完《將相和》和《猴王出世》后,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課本劇的創作與表演。學生們自已制作道劇,自己排練節目,自己設計臺詞,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表演,既鍛煉了他們,又培養了他們的興趣,更是讓他們在創作、排練、表演等過程中,走進了文本,走近了作家,走進文學。效果是非常好的。
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7
20XX年秋天我接手一年級,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新教育也是那時走進了我和學生的生活。
一年級時我和孩子們一起讀繪本,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繪本。精美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不光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連我這個大孩子也被深深吸引。從《好餓的毛毛蟲》、《爺爺一定有辦法》《猜猜我有多愛你》《驢小弟變石頭》,我們一起暢游書海,采集書中甜蜜的花粉。期間,我也開始閱讀新教育中榜樣教師薛瑞平老師的書籍。她的《心平氣和一年級》給了我很多教學一年級的經驗,受她的啟發,我開始在班里大聲給學生讀故事。我專門把班會課的20分鐘改成了讀書時間,孩子們非常的喜歡。記得第一本讀的書是湯素蘭的《笨狼的故事》,第一章里那個做起事情來總是笨手笨腳的笨狼出場了,他是那么的搞笑,那么的可愛,學生們一邊聽一邊笑,每個人的目光都追隨著我的朗讀聲,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大聲讀給孩子聽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當下課鈴聲響起,好幾個孩子還圍在我身邊,追問我關于笨狼的下一個故事,看來他們真是聽得意猶未盡。此后,只要有空,我就會接著給孩子們讀。沒過幾天,班里已經出現了好幾本《笨狼》,原來,心急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他們干脆自己買了來,一睹為快。慢慢的,孩子們開始讀笨狼的一系列書,孩子們不光結識了作家湯素蘭,更深深喜歡上了笨狼。于是孩子們的閱讀勁頭便一發不可收拾,孫幼軍的《小豬唏哩呼嚕》《小布頭奇遇記》,楊紅櫻的一系列書《親愛的笨笨豬》《金瓜湯銀瓜湯》等等都是那個時候孩子們互相傳閱的圖書。班里閱讀的氛圍就如同一團火,越燃越烈。讀書是為寫作服務的。讀的'書多了,孩子們寫作水平也日漸提高,為了激發同學們的寫作興趣,我把孩子們的優秀日記編輯在word文檔中,打印成冊,成為了班級圖書。就這樣班級自制圖書《會飛的蒲公英》誕生了!孩子們看著自己寫的東西變成了鉛字,那個興奮啊!于是他們每一次的日記就更認真了。每每看到孩子們捧著自己的或同學的日記讀的津津有味時,一種喜悅感油然而生。
現在我們的孩子已經在書籍的陪伴下走到了四年級。學習的科目增多,課業負擔加重,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繼續保持孩子們的閱讀熱情呢?我一直很苦惱。開學初,我在班里和同學們約定,學期末的時候,我們班級要進行一場班級閱讀小明星的評比。根據什么呢?通過個人的閱讀量和作文兩方面進行評定。我為孩子們制定了一張閱讀記錄卡,要求他們讀完一本書之后便填寫一張,一月一統計,學期末,誰的閱讀記錄卡多誰自然會加分,另一方面就是鼓勵學生把優秀作文投稿。如果能被刊登出來也會作為評選中的重要一項依據。最后要以演講的形式進行比賽。這個評比活動一經宣布,大家就開始了你追我趕的讀書,來向我要閱讀記錄卡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他們都在暗暗較量,看看誰會是我班的第一批閱讀小明星。
讀書、寫作,我們的班級生活豐富多彩。作為語文老師我知道,孩子們閱讀習慣的養成,還需要有各種活動錦上添花。于是我們經常開展班級共讀交流會,童話劇表演、成語比賽、學完童話單元我們又召開了童話故事比賽,知識競賽、閱讀小明星、晨誦詩歌展示等等一系列的讀書活動。
這個暑假,我們年級組布置學生閱讀了四大名著中《西游記》一書。開學后同學們仍然手拿著書津津樂道。尤其是班里的男孩子,談論起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形象真是滔滔不絕、眉飛色舞。看來,幾年來,我們一直努力做的閱讀就像酵母起了作用,孩子們喜歡并沉浸在了書中。為了檢驗一下同學的閱讀效果,我和辦公室侯老師兩人商量著何不來個《西游記》趣味知識競賽,一來對這本書是個回顧,二來豐富下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就這樣,我們一起找題、出題、制幻燈片,開始了大家盼望已久的競賽。比賽開始了,選手們都經歷了緊張、揪心的心理考驗,雖然我們的題并不難,可是想要都答對那可真得是細心看書的孩子。所以,當有些題目出來的時候,孩子們或思考或商討,遇到不同的意見還會有爭執。場面一度很熱鬧。尤其在最后合作題時,各小組成員都積極討論,認真應答。這次比賽達到了我們預期的效果,同時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就像最后我跟孩子們的結束語那樣:堅持閱讀,多讀書,仔細地讀,反復地讀。這樣才是真正的讀書。
這就是我們的班級讀書故事,就這樣,伴著書香,一路芬芳,一路沉醉,我們收獲多多。在閱讀中,我們快樂著,在閱讀中,我和學生共同成長。
困惑:班里有這樣一部分學生,喜歡看書,樂于表達,但是動手寫的能力很差。舉例:郝怡名,馮浩政。怎么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得知您贈書的消息是李校長告訴我的。于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按要求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到指定的郵箱。幾天過后,發現自己的郵箱沒有任何的反饋,心想,可能贈書有限,輪不到自己吧,于是便漸漸淡忘了此事。
一天,接到一個申通快遞的電話,說我有個包裹,叫我去取。我疑惑了,最近我既沒有網購,也沒有人電話告知我要寄東西給我呀。放學后,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到門崗處取包裹,打開一看,原來是《喜閱讀出好孩子》,真是給了我一個意外的驚喜! 接下來就是抽空閱讀了。由于本身我們學校就在做新教育,所以讀起此書來,感覺很親切。比如書中說到的讀寫繪,童話劇,共讀,等等,我都不陌生,這次在書上重新讀到,親切之余,頗有溫故而知新的感覺。 此書的中篇,論及的是閱讀技藝問題。我覺得作者提出的一些方法和技藝還是很實用的,有的閱讀的招兒還很新穎獨特,非常值得借鑒和推廣運用。比如,“帶孩子書店購書有講究”和“閱讀作文有奇招”里面提到的一些方法,我都是第一次了解和接觸到,覺得還是很有見地和實用價值的。 作為一本閱讀指導手冊,本書寫得生動活潑,通俗易懂,讀后很能引起父母和老師對孩子閱讀的關注和重視,我想,這已是此書最大的成功了。
相信經過作家童喜喜及其公益同伴的不懈努力,書香飄逸的中國將會很快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8
同志們:
當前,在世界各地掀起了創建學習型組織(包括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城市、學習型政府、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家庭等)的熱潮。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打造學習型企業,同時拓展中層管理人員及后備干部視野、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公司在09年下半年開展了“讀書會”主題活動。活動進行到現在,第一階段已經落下帷幕。今天在這里組織召開全體中層干部讀書會主題活動表彰大會,對在讀書會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同志進行表彰,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鼓勵員工學習,通過采取一些列的活動幫助員工學習,并用一定的激勵措施肯定員工的學習。
未來社會,成功者將是那些在競爭中比對手學習得更快的組織和個人。當前,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科技發展和知識創新異常迅猛,科技進步正在深刻地改變著經濟和社會生活。特別是科技的飛速發展引起了世界的迅速變化,使知識老化的速度因此大大加快。據統計,最近30年產生的知識總量等于過去兩千年產生的知識總量。到2020年,知識的總量是現在的3-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識量只占屆時知識總量的1%。據專家分析:過去在農業經濟時代只要7-14歲接受教育,就足以應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之所需了;到工業經濟時代,求學時間延伸為5-22歲;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科技急速發展,因此每個人一輩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須隨時接受最新的教育,“前半生充電,后半生放電”的觀點已經過時,人人都必須持續不斷增強學習能力,方能獲得成功。因此,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必須建成學習型組織,知識經濟時代的政府必須建成學習型組織,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終身學習的需要,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那么,什么是學習型組織呢?學習型組織中的“學習”并非一般意義上的學習,而是有其特定的涵義的:一是強調“終身學習”。即組織中的成員均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才能促使其成員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二是強調“全員學習”。即組織中的各個級層都要全心投入學習,尤其是管理決策層,他們決定組織發展方向和命運,因而更需要學習。三是強調“全過程學習”。即學習必須貫穿于組織系統運行的整個過程之中。不能把學習與工作分割開,應強調邊學習邊準備、邊學習邊計劃、邊學習邊推行。四是強調“團體學習”。即不但重視個人學習和個人智力的開發,更強調組織成員的合作學習和群體智力的開發。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理應首先掌握和運用一些先進的理論成果,在推進公司的發展中發揮表率作用,更具體地說,在推進組織建設過程中始終走在前列,將先進的管理理論與公司的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創造性的加以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公司謀發展,為員工謀福利。一味停留在陳舊的管理理念中,只會阻礙組織的發展。前沿、先進理論從哪兒來?我們有很多途徑。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可以與人交流,獲取信息。但是讀書卻是最有效的方式。讀書是終生的事情,讀書應重在平時。讀書有益于育德、勵志、啟智、明史,是人的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讓讀書成為習慣”已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要求。
組織讀書學習活動是提高公司中層干部隊伍綜合素質的需要。經濟的.飛速發展,要我們提高生產力必須轉變作風、提高效率,這就迫切需要提高公司的整體素質。倡導學習型組織,正是適應這一形勢發展要求,全面提高公司人員素質的重要舉措。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們面對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越來越需要我們進行制度創新,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采用系統思考的方法。而倡導系統思考,正是學習型組織的核心特征。因此,打造學習型組織,有利于推進公司的工作創新,更好地、更有效地解決改革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復雜問題。第三,樹立新的發展觀,促進交通發展新的跨越,沒有高瞻遠矚的視野是不行的,沒有創新思維是不行的,沒有系統思考的能力是不行的。學習不僅僅表現在文憑上,更應該體現在綜合能力、綜合水平上,就是體現在綜合素質上。我們的綜合素質要上一個更高的層次,視野上要進一步得到拓寬,就一定要在學習上下一番功夫。
本次讀書會活動是第一次風華高科中層干部集體學習一個活動。剛剛我們的中層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心得。從整體來看,本次讀書會活動營造出的氛圍是值得表揚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學習之路上,仍有一些突出的問題影響和制約著我們。
從當前我們中層干部學習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也在年年講學習,不少中層干部也確實在利用工作和業余時間學了不少的東西,但是,按照打造學習型企業的要求來講,還存在不小差距。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學習原動力不夠足。在學習過程中,有些人對學習缺乏應有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有的認為學習是虛的,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有的認為現在的關鍵是發展經濟,學習會影響工作,影響經濟發展,片面地把加強學習與開展工作、發展經濟隔離開來;有的把學習當成是上面交給的任務,是一種負擔,而不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有的對理論學習的興趣不大,不注意領會精神實質,不善于以科學的理論指導具體實踐。
二是學習的吸引力不夠大。現在有些中層干部在開展學習活動過程中時,往往只是念念報紙、讀讀文件、看看錄像、聽聽報告;雖然通過搞讀書會活動,提高大家的閱讀量,但有些也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學習到的知識與本單位、本職工作的聯系不夠緊密,指導性不夠強,激發不起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就使人對參加學習產生厭煩心理,甚至產生抵觸情緒。 三是學習的約束力不夠強。在學習上雖然建立了一些具體制度,但要么缺乏較強的操作性,要么實際操作過程中實施不到位,無法把制度的要求落到實處。因此,當工作和學習發生矛盾時,往往是以干代學,以會代學,導致學習時間難以保證,學習流于形式。
四是學習的影響力不夠深。一些人學習,但不注意思考,不能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對這些知識進行系統地歸納總結,及時消化,變成自己的東西,具體表現為不能寫成有一定深度的學習體會和理論文章;有的雖然能寫出一些學習心得,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效果并不明顯。
這些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因此,在后期的學習工作中,要繼續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把中層干部職工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和創造性激發和調動起來,推動學習活動的持續、有序、深入開展。
總之,通過開展讀書會等學習活動,要努力形成“四種風氣”,即真學的風氣、常學的風氣、善學的風氣、深學的風氣,力爭實現“六個提高”,即政治水平明顯提高,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理論水平明顯提高,能夠把握科學理論的精神實質和科學體系,并運用到工作實踐之中;思想水平明顯提高,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自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決策水平明顯提高,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善于駕馭全局和解決復雜問題;廉潔自律水平明顯提高,做勤政、廉政的表率;文化水平明顯提高,能夠掌握當代教育、科學、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并不斷接受再教育,擴大知識面,使學習活動真正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謝謝大家!
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9
老師們、同學們:
下午好!
大家都知道,咱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文化經典更是燦若星河,《論語》、《老子》、《孫子兵法》、《古文觀止》等等,這些優秀的文化經典,凝聚了前賢的大智大慧,睿語哲思,濃縮了華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龍的傳人,是我們國家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些文學經典大都言簡意賅,卻包含著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道德禮儀、人生哲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去學習、繼承與發揚咱們中國的傳統優秀文化,本著這樣的宗旨,本次讀書節,校大隊部為我們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與經典同行,融道德入心”這一主題的系列讀書活動。
經過校大隊輔導員地認真翻閱、挑選,本次讀書節,重點向一至三年級的同學們推薦的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三字經》,向四至六年級同學們推薦的則是千百年來最具代表性的啟蒙讀本之一《弟子規》,相信大家的手里一定也已有了這兩本書,翻開這兩本書,大家會發現,這兩本書都是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方式編排的,句式整齊和諧,韻律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接下來,我就這兩本書的內容先向大家做一簡單地介紹。
內容簡介: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這本書的原作者是南宋學者王應麟,幾百年以來,不斷有學者對它進行續補。民國時期,大學者章太炎重新對此書進行了修訂,我們現在手里拿著的《三字經》就是是大學者章太炎修訂的。《三字經》全書僅145句,一共一千一百多字,它以短小的篇幅傳授了兒童成長必備的人文知識和自然知識,天文地理、社會家庭、傳統道德都在其中。這本書以大量的故事蘊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的;有勵志勤學,發憤圖強的;也有弘揚愛國精神的。
如“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句話告訴我們,良好的品質是從小開始培養的,比如說對老師要尊敬,對同學要友愛等等。這些,都要從小練習,慢慢地成為一種習慣。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這一句講的是一個漢朝少年叫黃香。她才九歲,就知道夏天先把父母的枕席扇涼;冬天溫暖父母的被褥,讓雙親能睡得好。告訴我們,一個人首先要學會孝順父母。
《三字經》雖然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但一直到今天,它仍然有著巨大的生命力,已翻譯成英文、法文走出了國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了“兒童道德叢書”,在世界范圍內加以推廣。
《弟子規》是清朝李毓秀編寫的,原名《訓蒙文》,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改名為《弟子規》,在所有傳統道德教育為主的蒙學讀物中,它是屬于問世較晚而流傳廣泛、影響深遠的一種。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其基本內容是融合古代圣賢對青少年學生的訓戒,教導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全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先后有序地講解了學童們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尊敬長輩、修身養性、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等方面的基本規范這些道理和美德。大的方面,寫了如何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小的方面,對早晨到晚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如一年級小朋友剛剛學過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句話就告訴我們,父母的教誨,要恭恭敬敬地聽明白,父母責備自己,一定是有道理的,我們要順從地接受。
再比如“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這一句,則告訴我們穿衣服貴在整潔,不在華麗;在職位的人要穿得符合身分,平常的人要穿得和家境相符;這就叫做“得體”。
無論是《三字經》還是《弟子規》,都是我國古代的文學家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們猶如啟明星,能為我們的前行導航。那么,我們該如何讀好這兩本書呢,小楊老師有些小建議想送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閱讀建議:
1、借助拼音,讀準音。因為《三字經》和《弟子規》這兩本書中有一些字與我們平時的讀音不一樣,比如“弟”字,在這兩本書中卻不讀“dì”而讀“tì”,如果我們一不留意,就有可能會讀錯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在第一遍讀時,能關注上面的拼音,先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
2、借助注釋,讀懂義。要想讓經典來指導、規范我們的生洛,我們就應該讀懂經典的意思。老師建議高段的同學可以借助后面的注釋,自己去對照、理解。低段的小朋友則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大概了解句子的意思。這兩本書的每一講后面都為我們安排了一個與這講內容有關的小故事,高段的同學可以自己讀讀這個故事,低段的同學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讀讀后面的小故事,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一講的內容。
3、熟讀成誦,入于心。在理解了所讀內容的意思后,小楊老師還希望大家每天能有計劃地去背一背,有空時,你不妨和你的同伴一起,以這兩本書里的`內容為歌詞,玩玩拍手歌的游戲,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以接龍的方式誦誦自己背過的內容。通過熟讀成誦,讓經典“進我耳,入我心”。
4、聯系實際,指導行。通過學習經典,養德行,學做人,是開展本次讀書節的初衷。老師建議大家在閱讀經典的同時,能聯系自己的生活,想想自己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哪些方面還需改進,多反思,讓經典來指導、規范我們的言行與思想。
這里,老師還有兩條信息想提供給你們,最近,《湖南衛視》正在播放《弟子規》的宣傳教育篇,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也正在熱播由錢文忠教授解讀的《三字經》,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相信專家的解讀能讓你讀到更多經典里的經典。
同學們,讓我們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
愿大家能從這兩本世代相傳、家喻戶曉的啟蒙讀本中,學習前人的智慧,豐富自己的認識,規范自己的言行。
也祝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和傳統美德能在我們朗朗的誦讀中世代傳承!
同學們,以上只是老師對大家在閱讀這兩本書時比較粗泛的建議,接下來,你們的語文老師會在班上對你們作更為細致、有效地指導。
謝謝大家!
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10
老師們、同學們:
下午好!
大家都知道,咱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經典更是燦若星河,《論語》、《老子》、《孫子兵法》、《古文觀止》等等,這些優秀文化經典,凝聚了前賢大智大慧,睿語哲思,濃縮了華夏五千年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龍傳人,是我們國家一筆寶貴精神財富。這些文學經典大都言簡意賅,卻包含著許多值得我們學習道德禮儀、人生哲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去學習、繼承與發揚咱們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本著這樣宗旨,本次讀書節,校大隊部為我們安排了豐富多彩“與經典同行,融道德入心”這一主題系列讀書活動。
經過校大隊輔導員地認真翻閱、挑選,本次讀書節,重點向一至三年級同學們推薦是我國古代兒童識字課本《三字經》,向四至六年級同學們推薦則是千百年來最具代表性啟蒙讀本之一《弟子規》,相信大家手里一定也已有了這兩本書,翻開這兩本書,大家會發現,這兩本書都是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方式編排,句式整齊和諧,韻律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接下來,我就這兩本書內容先向大家做一簡單地介紹。
內容簡介: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兒童啟蒙讀物。這本書原作者是南宋學者王應麟,幾百年來,不斷有學者對它進行續補。民國時期,大學者章太炎重新對此書進行了修訂,我們現在手里拿著《三字經》就是是大學者章太炎修訂。《三字經》全書僅145句,共一千一百多字,它以短小篇幅傳授了兒童成長必備人文知識和自然知識,天文地理、社會家庭、傳統道德都在其中。這本書以大量故事蘊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許多精華和深刻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有勵志勤學,發憤圖強;也有弘揚愛國精神。
如“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句話告訴我們,良好品質是從小開始培養,比如說對老師要尊敬,對同學要友愛等等。這些,都要從小練習,慢慢地成為一種習慣。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這一句講是一個漢朝少年叫黃香。她才九歲,就知道夏天先把父母枕席扇涼;冬天溫暖父母被褥,讓雙親能睡得好。告訴我們,一個人首先要學會孝順父母。
《三字經》雖然已經有了幾百年歷史,但一直到今天,它仍然有著巨大生命力,已翻譯成英文、法文走出了國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了“兒童道德叢書”,在世界范圍內加以推廣。
《弟子規》是清朝李毓秀編寫,原名《訓蒙文》,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改名為《弟子規》,在所有傳統道德教育為主蒙學讀物中,它是屬于問世較晚而流傳廣泛、影響深遠一種。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其基本內容是融合古代圣賢對青少年學生訓戒,教導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第一步。全書以深入淺出方式,先后有序地講解了學童們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尊敬長輩、修身養性、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等方面基本規范這些道理和美德。大方面,寫了如何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小方面,對早晨到晚上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作了明確規定。
如一年級小朋友剛剛學過“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句話就告訴我們,父母教誨,要恭恭敬敬地聽明白,父母責備自己,一定是有道理,我們要順從地接受。
再比如“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這一句,則告訴我們穿衣服貴在整潔,不在華麗;在職位人要穿得符合身分,平常人要穿得和家境相符;這就叫做“得體”。
無論是《三字經》還是《弟子規》,都是我國古代文學家們留給我們寶貴財富,它們猶如啟明星,能為我們前行導航。那么,我們該如何讀好這兩本書呢,楊老師有些小建議想送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閱讀建議:
1、借助拼音,讀準音。因為《三字經》和《弟子規》這兩本書中有一些字與我們平時讀音不一樣,比如“弟”字,在這兩本書中卻不讀“dì”而讀“tì”,如果我們一不留意,就有可能會讀錯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在第一遍讀時,能關注上面拼音,先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
2、借助注釋,讀懂義。要想讓經典來指導、規范我們生洛,我們就應該讀懂經典意思。老師建議高段同學可以借助后面注釋,自己去對照、理解。低段小朋友則可以在老師幫助下能大概了解句子意思。這兩本書每一講后面都為我們安排了一個與這講內容有關小故事,高段同學可以自己讀讀這個故事,低段同學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讀讀后面小故事,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一講內容。
3、熟讀成誦,入于心。在理解了所讀內容意思后,楊老師還希望大家每天能有計劃地去背一背,有空時,你不妨和你同伴一起,以這兩本書里內容為歌詞,玩玩拍手歌游戲,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以接龍方式誦誦自己背過內容。通過熟讀成誦,讓經典“進我耳,入我心”。
4、聯系實際,指導行。通過學習經典,養德行,學做人,是開展本次讀書節初衷。老師建議大家在閱讀經典同時,能聯系自己生活,想想自己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哪些方面還需改進,多反思,讓經典來指導、規范我們言行與思想。
這里,老師還有兩條信息想提供給你們,最近,《湖南衛視》正在播放《弟子規》宣傳教育篇,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也正在熱播由錢文忠教授解讀《三字經》,有興趣同學可以去看看,相信專家解讀能讓你讀到更多經典里經典。
同學們,讓我們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
愿大家能從這兩本世代相傳、家喻戶曉啟蒙讀本中,學習前人智慧,豐富自己認識,規范自己言行。
也祝愿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和傳統美德能在我們朗朗誦讀中世代傳承!
同學們,以上只是老師對大家在閱讀這兩本書時比較粗泛建議,接下來,你們語文老師會在班上對你們作更為細致、有效地指導。
謝謝大家!
【讀書活動表態發言稿】相關文章:
志愿者創衛活動表態發言01-22
建設局在“比、查、議”活動調度會上的表態04-26
水利工作表態發言01-22
新進員工表態發言01-17
質量月活動表態發言稿(精選10篇)09-06
工作落實年表態發言01-22
營銷中心表態發言01-20
先進個人表態發言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