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9篇(優)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在班級內組織活動,經過“想、寫、說、演、做”等系列活動,回憶媽媽、奶奶、女老師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她們的辛勤付出與殷切期望,并為她們獻上誠摯的感謝與節日祝福!通過實際行動表達對媽媽、奶奶及外婆、女老師的敬意,體驗到尊敬老師的愉悅感受。
二、活動時間:3月8日(周五)下午第二課
活動地點:音樂室
三、活動準備:
1、學生利用雙休日制作小花朵。調查媽媽、奶奶的愛好、生日、屬相等。
2、準備一張紙,給親人寫幾句心里話
3、學生準備詩詞、歌曲等節目。復習唱《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感恩的心》
4、室布置、音樂、表演道具等
四、活動思路: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小游戲:我和你們心心相印
3、詩歌朗誦,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4、真情告白——說出咱們的愛>主持人選讀6—7名學生所寫的幾句最想對家人說的話
5、獻上咱們的情:獻花
6、班主任、家長代表致辭
7、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
五、活動過程:
師:同學們,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三八婦女節。咱們相約在這里,歡聚一堂,共同為奶奶、外婆、媽媽還有學校的女老師們慶祝這個偉大的節日。下面,讓咱們掌聲有請主持人網。
(一)主持人致辭:
女:是誰給了咱們生命?是誰陪伴咱們成長?是誰教咱們做人?
男:是你們,親愛的媽媽、慈祥的長輩,還有尊敬的老師們。
女:咱們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你們,沒有你們的教導與培育,就沒有咱們的今天。
男:你們的愛,似涓涓細流那樣綿長,像浩浩海洋那般無垠。今天,在這個屬于你們的節日里,讓咱們道一聲:
男、女(合):“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女:非常高興今天咱們能榮幸地請到咱們的老師們,還有幾位家長代表,讓咱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她們的到來。
男:現在我宣布,黃田中學九1班慶祝“三八婦女節”主題班會課“綠葉不忘根的情意”現在開始。
(二)詩歌朗誦:《母愛》
女:是啊,為了讓咱們健康幸福地成長,長輩們花費了非常多心血。尤其是母親,為咱們的成長付出了許多。下面,請欣賞獻給所有母親的詩——《母愛》,表演者:陳鍇聞。大家掌聲有請。男:“別忘記帶給母親你的愛,只要這樣,母親就滿足了。”說得真好,母愛是天底下最偉大的愛,無私奉獻卻不計回報。但作為子女,咱們不能不懂得感恩。下面,請欣賞歌曲《感恩的心》。演唱者:張柏芝等。
(三)游戲:我和你們心心相印
女:首先讓咱們來做一個小游戲“我和你們心心相印”,請大家積極參與。
男:請仔細聽問題,1、媽媽最愛吃的水果是什么?她的屬相是什么?點名回答。
女:請聽第二題:2、奶奶的生日是哪一天?點名回答。
男:第三題:今天來到咱們班的女老師你還記得誰教過你嗎?指名回答。
男:游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參與,假如你對游戲中提到的問題還不能非常準確地回答,請你今天回家后一定要記得問一問并記住,只有了解她們,咱們才能更好地愛她們。
設計方案 篇2
一、定位分析、網站剖析。對網站的自身進行解剖分析,目的是尋找到網站的基礎問題所在。
電子商務定位:對企業網站進行電子商務定位,是要明確網站推廣的位置。
電子商務模式分析:分析網站的電子商務模式,研究與網站相匹配的電子商務模式。
行業競爭分析:行業競爭的情況,行業網站的綜合分析。
網站發展計劃分析:電子商務網站短期規劃與長期發展戰略的實施反饋分析等。
二、網站診斷、網站結構診斷。網站推廣費用的結構是否合理,是否高效,是否方便,是否符合用戶訪問的習慣。
網站頁面診斷:頁面代碼是否精簡,頁面是否清晰,頁面容量是否合適,頁面色彩是否恰當。
文件與文件名診斷:文件格式,文件名等。
訪問系統分析:統計系統安裝,來路分析,地區分析,訪問者分析、關鍵詞分析等。
推廣策略診斷:網站推廣策略是否有效,是否落后,是否采用復合式推廣策略等。
三、營銷分析、關鍵詞分析。關鍵詞是否恰當,關鍵詞密度是否合理等。
搜索引擎登錄分析:采用何種登錄方式,登錄的信息是否有效。
鏈接相關性分析:鏈接的人氣是否高,是否屬于相關性較大的鏈接。
目標市場分析:對目標市場進行分析,研究目標市場與營銷的關系。
產品分析:分析產品的特性,產品的賣點等。
營銷頁面分析:營銷頁面設置的位置,營銷頁面的內容,營銷頁面的第一感覺等。
營銷渠道分析:所采用的營銷之渠道如何,新的營銷渠道如何開拓。
后續產品和服務分析:后續產品的開發,服務的情況反饋分析。
價格分析:價格如何,合理性等。
四、綜合優化、網站的架構優化。結構優化,電子商務運行環境優化等。
網站頁面優化:頁面布局,頁面設計優化。
導航設計:導航的.方便性,導航的文字優化等。
鏈接整理:對網站的內外鏈接進行處理。
標簽優化設計:對相關標簽進行優化設計。
五、整合推廣、網站流量推廣策略。
關鍵是流量問題,這個過程中會用到許多網絡營銷方法, 外部鏈接推廣、友情鏈接策略的使用, 病毒式營銷策略,具體的策略需要靈活運用以及關注網絡變化,開發新的推廣手段至關重要的作用。
設計方案 篇3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學生的學習參與面,減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學工作,在這一學期中,下文將準備了初中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效率,數學教研提倡嚴謹、科學、務實,以《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材目標及要求:
1、因式分解的重點是因式分解的四種基本方法,難點是靈活應用這四種方法。
2、分式的重點是分式的四則運算,難點是分式四則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3、數的開方的重點是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的要領及求法,難點是算術根與實數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重點是二次根式的化簡與計算,難點是正確理解和運用公式
5、三角形的重點是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難點是推理入門。
6、四邊形的重點是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難點是平行四邊形與各種特殊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以及中心對稱。
7、相似形的重點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及平行線段之間比的`相等關系。
三、教學措施:
1、加強教學技能,面向全體學生。由于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和興趣、特長等不盡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組織教學時,應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并兼顧學習有困難的和學有余力的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予以關心,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
2、主動理性學習洋思教學經驗,打造高效課堂。
3、改革作業結構減輕學生負擔。將學生按學習能力分成幾個層次,使每類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4、課后輔導實行動態分層,及時輔導。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約13課時2。23—3。8
第二章《分解因式》約6課時3。9————3。16
第三章《分式》分式約10課時3。17———3。30
第四章《相似圖形》期中考試約20課時3。31———5。12
第五章《數據的收集與處理》約7課時5。12———5。26
第六章《證明一》你能肯定嗎約9課時5。26———6。15。
期末復習約9課時6。16———7月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知道它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體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教學重點
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得出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教學方法
實驗現象+合力推理+實驗驗證
教學用具
用薄紙糊一紙袋、兩小鋼球、抽氣機、牛頓管、有關知識的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復習: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分別是什么?
2、導入:同學們,我們通常有這樣的生活經驗: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落得快,物體下落的速度到底與物體的質量有沒有關系呢?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新課教學
演示實驗:讓一個紙袋與小鋼球同時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現象?
學生:鋼球落得快。
老師:對,這就是我們的生活經驗,這也是公元前希臘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觀點。這個觀點使人們在錯誤的結論下走的`XX多年。同學們聽說過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故事嗎?伽利略做過大量的由靜止下落的實驗,并且還用歸謬法、數學圖利都證明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是錯誤的。同學下去看課后閱讀材料,伽利略為了證明亞里斯多德觀點的錯誤,他就拿了一個質量是另一個質量10倍的鐵球站在比薩斜塔上,使兩鐵球同時下落,結果兩鐵球幾乎同時落地。
且再看實驗:把剛才的紙袋揉成團,和小鋼球由靜止同時下落,同學再觀察:
學生:幾乎同時落地。
師:同一個紙袋,為什么形狀不一樣,其下落時間就不一樣呢?
學生:這是因為空氣的阻力的影響。把紙袋揉成團,所受空氣的阻力要比紙袋所受空氣的阻力小得多,所以與小鋼球幾乎同時落地。
老師:如果真的把質量、形狀不同的物體放在真空中,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和伽利略的結論一樣嗎?
演示:把事先抽成真空(空氣相當稀薄)的牛頓管拿出來,讓牛頓管中的硬幣、雞毛、紙片、粉筆頭從靜止一起下落。
學生:同時落下。
演示:把小鋼球裝進紙袋,與另一個小鋼球同時下落。
現象:同時落地。
老師:這就是自由落體運動。同學們根據這些過程、結論,給其下一個定義。
學生回答:
在真空中物體只受重力,或者在空氣中,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很小,和物體重力相比可忽略的條件下,物體從靜止豎直下落。
1、自由落體運動
板書: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
2、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
距我們三百多年前的伽利略經過大量的實驗、嚴密的數學推理、得出:自由落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設計方案 篇5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歸”“稍”“置”等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2.學習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細節和場面,來表情達意的方法。
3.學習本文語言清新、凝練的特點。
(二)能力訓練點
訓練學生運用所學文言文知識及憑借有關工具書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掌握“歸”“稍”“置”等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2.學習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細節和場面,來表情達意的方法及語言清新、凝練的特點。
難點:
領略本文記物、敘事和抒情融于一爐,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筆墨紆徐平坦,悱惻動人的散文藝術之美。
安排兩個課時
預習要求
1. 翻譯熟讀全文。了解作家和文章的內容。
2.完成課后練習。
3.討論:領會本文的散文藝術之美。
第一課時
1.歸有光,字熙甫,昆山(今江蘇昆山)人,生于明正德元年(1506)。中了嘉靖十九年(1540)舉人,會試屢次不中,徙居安亭江上,讀書講學,四方來從學的人很多,海內稱為震川先生。六十歲上,嘉靖四十四年才中了進土,選為湖州長興縣知縣,移順德通判。隆慶中,任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隆慶五年,1571)。有《震川文集》四十卷。
歸有光是明朝有名的散文家。清朝姚鼐編《古文辭類纂》,于元、明兩代的作家中,獨取歸有光,把他作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間的一座橋梁。他的作品能以清淡樸素之筆描寫事物,感情真摯,記事生動,不事雕琢,而風韻超然。
2.翻譯全文,注意古今異義
3.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作狀詞:前辟四窗 內外多置小門 東犬西吠
(2)名詞活用作動詞:明月半墻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
(3)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垣墻周庭語未畢
(4)形容詞活用作名詞:亦遂增勝
4.一詞多義
二、特殊句式
1.判斷句: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
2.被動句:得不焚
3.介詞后置句: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其制稍異于前
省略句:借書滿架,偃仰嘯歌使不上漏 讀書軒中
1.找出這篇文章的中心語句 。在這句話以前寫的是
,在這句話以后寫的是: 。
2.文章開頭對哦的描寫有哪些特點: 。經過修葺以后,哦有哪些特點: 。3。作者生活其中,軒前小鳥、月影陪伴,充滿詩情畫意。
3.第三段重點寫 ,從家庭的變化寫到對親人的思念。先寫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家中一片雜亂衰敗景象;繼寫老嫗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我____________________,抒發深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敘寫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以及小軒多次遭火未焚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進一步補充。
5五六段是補記,寫婚后與項脊軒有關的一段生活。作者把妻生前來軒的情趣與妻死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涼相對比,更以“____________________”枇杷樹,抒發自己對亡妻的強烈的懷念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四段敘寫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以及小軒多次遭火未焚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進一步補充。
⑤五六段是補記,寫婚后與項脊軒有關的一段生活。作者把妻生前來軒的情趣與妻死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涼相對比,更以“____________________”枇杷樹,抒發自己對亡妻的強烈的懷念之情。
2.辨析下列加點詞的詞義
3.學生討論下列問題。
(1)文章的線索是什么?
這篇文章表面上是以“項脊軒”為主,而實際上是以他的家人為主,“項脊軒”僅是一條線索,用來貫穿這一系列瑣事的。
項脊軒是作者當年安于清貧奮發讀書的地方,也是他同親人——祖母、母親、妻子接觸交往,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為項脊軒作志,也就當然地同作者回顧身世和懷念親人交融為一體了。文章或陳述項脊軒的變遷,或敘寫親人的往事,或抒發作者的情懷,始終因項脊軒而發。項脊軒像一根紅線貫穿全文。許多看來瑣碎散亂的生活片斷,一旦用這根紅線串連起來,就如同散亂的珍珠串成了一條熠熠閃光的項鏈,又如雜亂的音符編織成一支優美的樂曲,奏出了激越而和諧的樂音。
(2)談談你對本文語言特色的理解。
語言清新、凝練是本文又一個引人注目的特色。作者注意煉字煉句,既工于狀物,又善于敘事抒情,往往熔鑄幾個字,便能將人情物態刻畫得玲瓏剔透,栩栩如生。
文章寫修葺前的南閣子:“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這所百年老屋不蔽風雨,無處安放得下一張書桌,其破敗不堪的情景完全可以想見。這里塵泥用“滲漉”狀寫, “雨澤”用“下注”形容,何其準確、貼切,一字不能移易。尤其是“顧視”兩字,活畫出了作者當時狼狽不堪的情狀。寫修葺后的項脊軒,則又是一番情景:“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把庭院的寂靜、悠閑寫得多么生動迷人。而那幅月夜桂影圖僅僅十多個字: “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就把讀者引進了月白風情,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的境界。這里明月用“半墻”來烘托,桂樹以“斑駁”的情影來描繪,清風徐拂用“影動”來狀寫。作者的筆觸細膩、輕靈,語言清麗、凝練,可稱得上珠圓玉潤,
字字珠璣!
4.學生交流討論結果,最后由教師明確答案。
(四)總結、擴展
[總結]
(1)文言知識點。
①一詞多義:顧 稍 置 歸
②詞類活用:雨澤 注 不使 漏 東犬 吠 二世
(2)中心思想。
本文借項脊軒的.興廢,寫與之有關的家庭瑣事,表達人亡物在,三世變遷的感慨,也表達作者懷念祖母、母親和妻子的感情。
[擴展)
這是一篇借記物以敘事抒情的散文名作。文中所敘之事都是極平常、極瑣屑的往事,這些瑣事、瑣談雖只是一鱗半爪,但它們是從生活之樹上采擷下來的最有光彩的枝葉,是生命的長河中攝取的最動人的鏡頭。窺一斑而見全豹。它們是生活的濃縮,又是生活的閃光。因此,越是平常,越是瑣屑,就越覺得真切動人。前人論文喜歡引《漢書外戚傳》里的一些細碎的情節,其實,《史記》、《漢書》都善于描寫細節來增加敘述的生動性。托爾斯泰、高爾基的自傳小說,就是這一種寫作方法的優秀的例子。
(五)布置作業
整理課后練習第一題的閱讀提綱,并背誦全文。
(六)板書設計
項脊軒志
歸有光
一段:寫項脊軒本身,先敘來歷及原來的樣子,然后敘述修茸以后的景色以及自己在軒中的生活。
二段:過渡,從寫軒轉到對往事的回憶。
三段:(3—4節)往事的回憶。
1,諸父分爨后家中的雜亂情況——家境的破敗。
2.敘述母親和祖母的遺事——飽含親情。
3.項脊軒的變遷。
四段:(末兩節)補記——對妻的懷念。
設計方案 篇6
一、 課題的提出
心理學家曾提出,創新是將個人帶到成功終點的交通工具。研究表明,創新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是2~6歲,如果錯過了這個階段,以后就很難重新點燃創新的火花了。社會飛速的進步,科學技術高速發展,進而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種使用便利的飲料瓶(罐)、禮品盒、一次性杯(盤、碗)等應運而生,人們常常在用完之后就丟棄了它們,這樣既不環保也不衛生。其實這些廢棄物既美觀質地又好,是很好的制作材料。將這些廢舊物品再利用可以制作出各種有趣的游戲材料,這既能滿足幼兒創造力培養需要直觀、具體和形象的特點,又是宣傳環保的好方法。因此我們打算通過環保教育以廢棄物直觀、具體、形象等特征引發幼兒借形(借物)想象,動手創造出各具特色的游戲活動材料。在有計劃、有目的的動手制作活動中,引導幼兒將“廢物”變為“有用的東西”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及環保意識。結合環保問題和創造性的培養,特定本學期小班的教研子課題為——利用廢舊物品制作游戲材料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 研究目的
(1)幼兒能感受到所收集的廢棄物的特點,在這一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想象、聯想,通過引導制作出想象物。
(2)
幼兒喜歡參與創造性制作活動,能在各種材料及各種表現形式中主動創造。
(3) 幼兒在制作活動中,樂于探索,嘗試表現自己的獨特的想象。
(4) 通過對廢棄物的再利用,切實感受到環保的重要性,積極加入到環保的隊伍中來,為美化環境、保護環境、創造環境出一份力。
三、 教研內容的界定與理論假設
幼兒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回憶過去經驗,并對這些經驗進行選擇、重新組合,加工成新的思路或新的產品的能力。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注重多渠道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激發幼兒對創造活動的興趣,在利用廢舊物制作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動手動腦進行創造。
四、研究方法
(一) 研究時間:20xx年9月——20xx年5月
(二)
研究對象:小班各一半的幼兒
(三) 研究方法:①觀察法、個案法。
②行動研究法
③文獻法
④測查法
(四) 研究過程:聽取教研方案→確定小班年級組子課題研究方案→幼兒環保教育→幼兒廢舊物品收集→幼兒廢舊物品制作期→階段性評價總結→整理教研成果
四、 教研實施階段劃分
A、20xx/9 了解教研課題,聽取教研方案及實施步驟。
B、20xx/9—10 確定本年級組子課題及其研究方案。
C、20xx/10—11 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通過教育提高
幼兒環保意識。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先以最基礎的環保教育為主,如:節水、節電、節約紙張、愛護周圍環境等等。
制作環保宣傳欄針對幼兒和家長不同的`情況張貼不同的宣傳內容。
教師也不斷豐富自己的環保知識,提高環保觀念,并利用教研活動時間組織學習有關知識。
D、20xx/12 繼續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對幼兒行為注意觀察,發現問題以各種形式及時和幼兒交流。
幼兒開始收集各種對健康無害的廢舊物品,為下學期的制作做好準備。
E、20xx/2 制定對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測評方法與評估標準,制定針對幼兒環保知識和環保行為的問卷調查。
F、20xx/3 對幼兒發放幼兒環保行為問卷表,了解幼兒對“生活中垃圾”的認識和處理方式,并結合評估標準對問卷進行分析。
幼兒繼續各種對健康無害的廢舊物品。
G、20xx/4 結合主題活動“車子叭叭叭”制作各種各樣的汽車,在班級設立汽車展示臺。
制作戶外體育活動游戲材料。
由于本月是幼兒初次嘗試制作,因此我們定本月為嘗試制作期,主要以教師動手做范例幼兒模仿為主,本月幼兒要學會觀察所收集的廢棄物的特點,能根據特點產生想象。
H、20xx/5 結合春游進行親子制作。
為迎接“六。一”的到來,通過制作布置教室環境。
由于有了上月的經驗及和父母共同制作的經驗,幼兒后半月開始嘗試獨立制作。
I、 20xx/6 幼兒深入制作期 ,將研究拓展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讓“變廢為寶”成為幼兒學習、游戲、生活的需要,使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最終促進幼兒整體素質的發展。
J、20xx/7—8 年級組對實施活動作中期小結和交流。
K、20xx/9—11 幼兒升班,延用中班年級組的教研活動計劃。
L、20xx/12 進行幼兒環保行為與知識的終期問卷與評析,評析幼兒創造性思維的變化和表現。
M、20xx/2—4 進行幼兒前后期評估對比分析,完成子課題總結,撰寫經驗論文。
設計方案 篇7
研究課題名稱:改善教室學習環境
一、課題背景、意義及介紹
1、背景說明(怎么會想到本課題的):
每次走到教室門口,總感覺教室空氣不太好,在一個30平方的室內,密密麻麻地擺放著五六十張桌子,坐著五六十個學生,還在講臺的一側放著掃把、拖把、垃圾桶等。特別是在冬天,天氣寒冷,門窗緊閉,學生因為感冒、發燒經常請假,很不利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2、課題的意義(為什么要進行本課題的研究):
教室是老師和學生教學交往的家,是學生在校期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教室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老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們應該關注教室環境,并盡一切可能改善教室的學習環境。
3、課題介紹
本次活動從關注教室學習環境入手,學生能說出教室的學習環境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為什么需要改善教室的學習環境,然后,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改善老師和學生的家園——教室的學習環境。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或布魯姆目標分類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和方法的闡述)
思維導向圖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我們教室學習環境的現狀;
(2)了解教室環境對我們的身心影響;
(3)了解相關的影響教室學習環境的原因;
(4)掌握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采用多種方式和途徑收集相關資料(上網查找、上圖書室查閱、向環保部門調查訪問等),并能對各種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分析;
(2)經歷發現并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過程,初步學會研究性學習的方法;
(3)經過小組合作學習,初步掌握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對教室目前的學習環境作出正確的認識和評價;(2)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3)積極主動地做好教室的保潔工作;(4)增強集體榮譽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參與者特征分析(重點分析學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異,尤其對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影響的因素。)1、學生年齡在13歲左右,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
2、學生有了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能寫500字左右的作文,但小論文或調查報告他們還不是很明白應該如何去寫;
3、學生具有一定的團隊協作能力;
4、學生正處在一個對什么事都充滿好奇的年齡,對研究性學習活動興趣濃厚;
5、教室學習環境與學生日常學習聯系緊密,學生容易想到改善的方法;
6、學生對空氣污染有一定認識,但不是很透徹。
四、研究的目標與內容(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么,通過哪些內容的研究來達成這一目標)
1、研究目標:(1)了解教室學習環境的現狀;
(2)了解不良的教室學習環境對我們的身心影響;
(3)掌握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基本方法。
2、研究內容:(1)通過觀察,了解教室學習環境的現狀;
(2)搜集資料,查找影響教室學習環境的'因素;
(3)通過調查或上網查找資料,提出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基本方法。
五、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研究的最終成果以什么樣的形式展現出來,是論文、實驗報告、實物、網站、多媒體還是其他形式)根據初中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研究的最終成果可以實驗報告、調查報告或黑板報的形式展現出來,甚至還可以直接進行實踐,讓老師或其它同學加以評價。六、資源準備學校電腦室、圖書室、環保局電話、空氣污染監測中心工作人員電話,顯微鏡、放大鏡、攝像機、照相機、調查報告表、實驗報告表、量化評價表。七、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研究性學習的階段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起止時間第一階段:動員和培訓(初步認識研究性學習、理解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方法)
1、了解課題選擇的原則和技巧;
2、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和相關方法;
3、了解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學習目的和學習要求。
1、介紹課題選擇的原則和技巧;
2、利用演示文稿介紹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和相關方法;
3、聯系好電腦室、圖書室、環保局等部門,爭取各部門的支持與合作。1課時第二階段課題準備階段提出和選擇課題1、根據老師提出的選擇課題的原則和技巧各小組分別提出一個課題;
2、經過全班討論確定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并和大家日常學習聯系非常緊密的課題——改善教室學習環境;
3、討論教室學習環境的不良因素并能想到一些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題。
1、引導學生注意選課的原則:
(1)選題應具有可操作性;
(2)選題應該具有開放性;
(3)選題應該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4)選題應聯系實際。
2、引導學生注意選課的技巧:
(1)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課題;
(2)選擇社會上的熱點問題,能引起整個社會關注的課題;
(3)從課外讀物上去尋找感興趣的課題;
(4)從生物課本中去尋找延伸的課題。3課時成立課題組1、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自愿成立課題小組;
2、各小組投票選出小組長;
3、小組長負責本組成員的具體分工。1、在學生自愿成立小組的基礎上加以指導,例如:性別搭配、各組人數相對平均、個體間能力搭配盡量均勻等;
2、指導學生合理分工。形成小組實施方案
1、制定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目標;
2、制定課題研究的步驟和方法;
3、制定課題成果的呈現形式。指導學生制定合理的實施課題計劃和方案第三階段:課題實施階段1、收集資料階段:
本階段的收集資料有很多種方式或途徑:例如,上網查找、調查訪問、去圖書室查找等,部分小組去采訪環保局工作人員或環境監測部門工作人員,然后各小組長將本組收集的資料進行匯總、篩選、分析;
2、實地考察階段:
各小組在學校33個班級的教室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各教室學習環境的現狀,并且詢問各班級同學對教室學習環境的感受,然后,各小組長根據實地考察的資料進行分析,找出比較好的班級教室環境和比較差的班級教室環境,并讓小組成員討論好和差的原因是什么?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3、實施階段:
調查訪問環保局或環境監測部門,獲得教室環境中主要由哪些有害物質,各小組查找相關資料,了解教室環境中有害物質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哪些不良影響,小組分工協作,找到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基本方法。1、組織學生到縣環保局請教并采訪專家;
2、指導學生上網收集資料;
3、做好各小組的協調分工工作;
4、指導小組長完成每次任務的匯總、篩選、分析工作;
5、及時跟蹤各小組的活動進展情況,對比較落后的小組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6、指導各小組成員適時調配活動方案,使研究性學習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7、及時指出學生在進行活動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從事研究性學習活動;
8、評選優秀小組和優秀小組長,并給予一定物質和精神獎勵,通過一定的激勵措施讓學生對此次活動更加充滿興趣和激情。4課時
八、總結與反思(實踐后總結、反思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提出改進意見)
本次活動中,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的課題,再加上改善教室學習環境與每個同學的日常學習活動聯系緊密,學生的關注度很高,興趣很濃厚。對同學間的團結互助也有一定的提高,學生具有高度的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精神,各小組能夠很好地分工協作,共同完成研究性學習活動。本次活動也受到學校電腦室、圖書室、環保部門的大力支持,全社會對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況都非常關心。但在活動實施過程中,也有部分問題,例如,學生雖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但調查報告、實驗報告、小論文寫得都不夠好,還需要老師的很多指導,以后,應建議語文老師多點教學生練一練這些實用文章的寫法。
設計方案 篇8
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剪紙,了解剪紙的歷史及發展,了解剪紙的造型特點及藝術特色。
2、了解抓髻娃娃剪紙,并結合自己喜歡的形象設計制作。感受到剪紙中蘊含的民間文化。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剪紙,了解剪紙的歷史及發展,了解剪紙的造型特點及藝術色。
教學難點:對抓髻娃娃特點的把握及對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的資料、剪刀、彩紙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二、導入:
播放陜北民歌。你聽到了什么聲音?猜一猜這是哪里?
資料反饋
三、講授新課
1、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2、小組研究:
民間藝人為什么喜歡將抓髻娃娃作為剪紙的表現題材?
抓髻娃娃是男孩還是女孩?
有哪些變化和寓意?
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需要注意什么?
四、藝術嘗試:引導學生進行藝術嘗試
五、課后拓展:祖國幅員遼闊,各地都有代表自己獨特地域風格的古老藝術,有很多藝術形式與剪紙是姊妹藝術。
學生學習時會出現對一些歷史時期和民族文化不了解的情況,要通過對歷史文化的了解、民族風俗的了解以及直觀圖片等,加強學生對剪紙的觀察、分析與對比。要注意學生欣賞時所表現出的多樣性和差異性。
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把說理、舉例、設喻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說明事理的方法。
二、重點掌握實詞表中“上”、“法”等10個實詞和“而”、“所以”等虛詞的用法。
三、使學生認識客觀事物不斷變化發展的規律,懂得人的認識也應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道理。
教學設想
一、充分利用課前預習,使學生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二、在學生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圍繞教學目的,設計相關討論題,注意激發學生的爭論熱情,以啟迪學生的思維。
三、“法”字在文中出現了28次之多,詞性和詞義隨文意的變化而有所不同,應作為實詞中的難點處理。
教學時數 二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解題:檢查預習情況;疏通難句。
教學過程
一、講評《夢溪筆談》作業,強調認真預習、積極思考對學好文言文的重要作用。
二、解題(作品介紹)
1.指名朗讀課文注釋①和“預習提示”第二段。
2.教師補充講解:從課文注釋及“預習提示”的說明,我們可知,《呂氏春秋》是一部由秦相呂不韋集合其門客集體編撰的秦代以前各派學說的論著匯編。全書由12紀、8覽、6論三個部分組成,共26卷,約20萬字。當時秦國行將統一中國,百家爭鳴的局面漸告結束,思想界也需要總結百家爭鳴的成果。《呂氏春秋》便是適應這一時代需要,為秦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提供思想武器而產生的。
《呂氏春秋》作為諸子散文,有其獨特的藝術特色,各篇往往以議論發端,然后舉例說理,設喻為證,最后回復到原來的立論,首尾呼應,條理分明,語言簡練,富于形象,有較強的說服力。這是我們學習課文時應細加品味的。
三、檢查預習情況
1.通假字
“脟”通“臠” 釋義:切成塊狀的肉。
“益”通“溢” 釋義:漲水。
“有”通“又” 釋義:用于連接整數和零數。
“虧”通“詭” 釋義:差異,不適應。
“契”通“鍥” 釋義:刻。
2.指名口述三則故事。(故事內容見課文3、5、6段)要求講述之后,口譯作者議論的句子。(請三位同學分別講述,教師補正。)
四、詞句講解:
1.第1、2段中,“法”出現15次之多,其義項有:A動詞,取法,沿用;B名詞,法令、制度;C動詞,照舊沿用。
將兩節中15個“法”字標上序號,答案由學生選擇,教師明確:
A⑴⑿ B⑵⑷⑺⑻⑼⑾⒀⒁⒂ C⑶⑸⑹⑽
2.教師講解“所以”等詞句
“所以”是由代詞“所”和介詞“以”組成。通常情況下,我們把“以”后面的詞、詞組(短語)、句子看作介詞賓語,那么,其結構就是“代詞‘所’+介賓詞組(短語)”,介詞“以”可以表示原因、憑借、目的.、方式等內容。譯為現代漢語,可以理解為:“……的原因(緣故、根據、憑借、方法等)”;“用來……的”等等。
“雖……猶若……”為轉折復句,意為“即使……也還是……”。
“……者……也”判斷句式。
五、請三名同學口譯1、2、4段,師生共同補正。
六、討論“預習思考題”④,引起學生對本文“中心論點”的爭辯。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當點撥。
在學生充分討論、爭辯的基礎上,教師談自己的觀點:
關于本文的中心論點,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同學們談了各自的觀點,擺出了充足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在這里,我不強求統一,允許有不同的意見。我的看法是:“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其理由是:前面三小段從正反兩個方面說理、設喻、舉例,論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適應時代需要的這一論點。在此基礎上推出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這是課文的基本觀點,也是課文的中心論點。
七、集體朗讀1─4段。
布置作業
1.完成“思考和練習”三、四
2.思考:全文是怎樣論證中心論點的?結合“思考和練習”一、二考慮。
3.熟讀課文。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檢查上一課作業;賞析寫作特色;總結并布置作業。
教學過程
一、檢查訂正“思考和練習”三、四。
二、討論課文的論證結構。
1.提問:請大家先畫出文中表明“論點”的語句,再看看作者是如何論證這些論點的?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可四人一組討論交流,推選代表發言)
教師歸納:
本文提出的“論點”共三個:論點一,“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為論證這一論點,作者擺出了兩點理由:其一,“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年代久遠,“人或益之,人或損之”,幾經增刪,已非古“法”原貌,所以“不可得而法”;其二,“先王之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論點二,應“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對此,作者的理由雄辯有力:“先王之所以為法”為什么呢?是“人也”。“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因而“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接著,作者列舉了“審堂下之陰”、“見瓶水之冰”、“嘗一脟肉”這三件生活常事為喻,說明“先王之法,有要于時”,今人之法,應該“法其所以為法”。也就是說,先王制訂法令制度主要是從當時的人出發,為當時人著想的;當今制訂法令制度的人,應效法先王的做法,從當今人出發,為當今人著想。不必法古,而應“察今”。接著,作者在前面正面論述的基礎上,又從反面講述了“荊人襲宋”(“循表夜涉”)的故事,進一步說明,辦任何事情,特別是制訂國家法令制度,都需要從當前的實際出發,隨著情況的變化而采取相應的措施。
論點三,“世易時移,變法宜矣”。作者先從反面說明死守成法不變則悖,而“悖亂不可以持國”,點出“適時的法制”的重要,由此引出“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論點。為進一步論證這一論點,作者以“良醫”“良劍”“良馬”為喻,說明法令制度必須隨著“世易時移”而改變;又以“刻舟求劍”為例,諷喻不顧條件變化而機械法古之人;最后以“引嬰投江”為證,嘲諷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可笑。進一步從反面論證了論點。
(以上三個論點的分析,也可分而論之。)
關于論證方法:由上可知,本文主要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舉例論證、比喻論證等論證方法。
2.提問:從以上討論分析中,斷定哪一個論點為本文的中心論點貼切些呢?
學生討論,兩種意見各執一端。
教師概括:我個人看法,還是“論點三”作為本文的中心論點貼切些(不同的意見允許存在)。“論點三”是在“論點一、二”論述的基礎上推論出來的。這是文章的基本觀點,也是文章的中心論點。
三、寫作特色賞析:
1.指名學生朗讀“預習提示”第三段。
2.提問:請說出課文中有關說理、舉例、設喻的段落,并談談這三者較完美地結合的好處?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第一部分(1─3段),重在說理,兼有設喻、舉例;第二部分(4─6段),重在設喻、舉例。這三者很好地結合,使文章的論據充足有力,深刻透徹。特別是文中的精譬設喻和寓言故事,使深奧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論具體化。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量。這種寫作方法是值得學習 的。
四、教師總結:
本文的基本觀點“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寓含著這樣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人們的認識也應隨著事物的變化發展而不斷更新。這種樸素的唯物辯證思想,在秦國行將統一中國的時代,有積極的進步意義。在今天,這種思想,對于我們進一步改革開放、解放思想,反對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加快四化建設步伐,仍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五、集體朗讀課文,要求流利、準確.有節奏,有感情。
布置作業
1.完成“思考和練習”五
2.補充練習
(1)填空:
①《察今》選自《(呂氏春秋·慎大覽)》。“察”的意思是(明察),“今”是指(當今的實際情況)。
②闡述先王之法不可法的原因,課文中的原句是:
A(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
B(時不與法俱在,法雖今而在,猶若不可法)
③全文論述的主旨是(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為了說明這一點,文章列舉了(循表夜涉)、(刻舟求劍)、(引嬰投江)等三個故事,還運用了(良醫)、(良劍)、(良馬)等三個比喻。
④《呂氏春秋》亦稱《呂覽》,該書成于(秦統一天下之前或戰國末)。全書共26卷,分為(12)紀、(8)覽、(6)論三個部分。
(2)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詞,說明其用法和意義,并簡述活用的理由。
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答案:前一個“法”,名詞用如動詞,效法、取法。名詞“法”受否定副詞“不”的修飾并帶賓語“先王之法”,故活用為動詞。)
②為其不可得而法。
(“法”,名詞用如動詞,效法、取法。因為連詞“而”的后面一般不能連接名詞,而是連接動詞或動詞短語,故活用為動詞。)
③猶若不可法。
(“法”,名詞用如動詞,效法、取法。因為名詞“法”受助動詞“可”的修飾,故活用為動詞。)
④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
(“貴”,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貴。因為后面帶了賓語“以近知遠”,不起修飾作用,故活用為動詞。)
⑤使人先表澭水。
(“表”,名詞用如動詞,設立標志。名詞“表”帶省略了介詞“于”的補語“澭水”,并作“人”的謂語,故活用為動詞。)
⑥軍驚而壞都舍。
(“壞”,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壞,崩塌。形容詞是表示事物性質或狀態的詞,本來不帶賓語。這里“壞”后面帶了賓語“都舍”,使賓語“都舍”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故活用為動詞。)
(3)預習《訓儉示康》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11-08
經典設計方案12-01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經典)08-21
[精選]設計方案08-24
設計方案[經典]10-28
【精選】設計方案12-27
設計方案11-04
設計方案[精選]11-04
設計方案【經典】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