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人才培養方案3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才培養方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才培養方案 篇1
一、現代物流運輸對現代包裝設計的新要求
現代物流環境要求的商品包裝應該具備一些新的特征來應對商品損耗率上的趨勢。那么從商品所歷經的各個環節來看,運輸、倉儲、庫存、包裝、搬運、裝卸、配送、流通加工等環節都是不可避免的。在這個過程中,商品的外包裝結構、外包裝材料,形態、內包裝材料、結構、形態,以及物理上的抗壓、防碎、防潮、防堆積等等因素都可以成為包裝設計所遇的新問題。現代包裝設計的新要求有:
(一)外包裝結構和材料新要求
對于包裝材料的選擇和使用,現代商品流通不同于過去的任何一個時期,它沒有可參考性,不能為追求控制成本而選擇不適合物流運輸的材質。材質的選擇應慎重,還應該注意外觀的形狀的特征,多件商品連包形態等。
(二)內包裝結構和材料新要求
外包裝的材質和形狀是必須謹慎和考慮的,但內部的包裝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內包裝的主要功能是保護內包裝中的商品,現代物流過程中保護功能顯得格外重要,因商品經歷的流程復雜,運輸過程漫長,且轉換時空過程中接觸商品的人員眾多,素質參差不齊,為保證商品盡可能不受損傷,我們在設計商品內包裝時就應該注意更加嚴格測試商品內包裝的結構和抗損能力,應提高抗損級別和測試強度。
(三)商品包裝和物流包裝的物理抗壓新要求
現代物流運勢往往是多件商品的同時運輸,貨倉式貨車的運輸路途中顛簸強度,以及大件物品壓力都是比以往要更加增大的,且物流企業在運輸過程中不可能因為某件商品而改變擺放位置,所以任何商品的包裝都要增加抗壓級別,已達到現代物流運轉中的抗壓測試最高級別,否則一旦出現出現外包裝垮塌,直接影響商品的完整性,并且有可能還會導致損壞其它商品的可能性。
(四)運輸包裝的防碎、防潮、放堆積垮塌新要求
在傳統的包裝設計中,一般級別的防碎、防潮、放垮塌的商品在商品的外觀上都有所體現,特別是大件商品的各種測試都應增加相對于傳統運輸模式的級別和強度,以防運輸過程中中因為外力原因而導致商品的損壞。現代的物流運輸,為節約成本,不斷增加商品的堆積和擠壓,以節約空間和增加堆放件數,物流運輸企業往往和銷售企業不是同一個商家,這樣造成的各階段對商品的損壞重視程度不一致,會導致商品的損壞程度加大。
二、現代物流環境對包裝設計人才的新要求
現代的物流運輸環境要求,包裝設計人才須具備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只有熟悉了現代物流知識和現代電商銷售模式以及商品的流轉過程才能更好地設計和創新,而現代高校培養人才的模式往往是滯后于社會需要求的,這種新形勢和動向,帶來的是對人才培養方式中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的新要求。發展的環境要求我們的人才培養必須具備這種有前瞻意識的眼光和魄力,將電子商務、物流運輸、創新材料等各個環節納入包裝設計人才培養的大綱中,要求學生和教師都將這種有時代特色和背景的思維納入學習的范疇,并使創新能力成為學生的必備素養。
(一)包裝設計人才需具備現代物流運輸知識
現代包裝設計人才應具備一定的現代物流以及運輸知識,與物流運輸管理相關的知識內容必須納入現代設計人才培養的范疇,應在課程設置或者教學大綱中明確體現所轄范圍,否則設計人才不能接觸到現代物流管理的相關知識點,不了解商品流轉的過程和環節,就談不上所謂的創新和優化設計了。現代物流過程中商品從供給地向接收地的流轉包含了: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而網絡購物時代的物流運輸已經和電子商務平臺以及商家連成一體;基于現代電子商務的物流運輸對貨物、服務及相關信息從起源地到消費地的有效率的流動和儲存、集貨、分配、搬運、中轉、裝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中,如何創新優化商品的包裝設計可以減少商品損耗,更大程度保護商品,并起到推廣商品的品牌辨識度,是有益于促進商品銷售的重要一環。具備現代物流知識體系的設計師設計,能夠更加人性化設計商品包裝,使之在流通過程中保護商品、方便儲運和促進銷售、傳達品牌信息;并設法解決電子商務模式下商品運輸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新動向:運輸過程更長、轉運次數增加、堆積層次增加、相互加壓程度增加、分揀次數增加、地點轉換增加等一系列問題為包裝設計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二)包裝設計人才需要熟悉現代電商銷售模式
現今的設計人才所面對的市場,不同于傳統的市場銷售模式,如今的商品隨著網購訂單,運輸轉送、分揀次數都增加,并且所歷經的路程與地點轉換更是超過以往的傳統模式銷售,為到達消費者手中,商品歷經高速公路、鐵路、海運、航空、人工轉運等等過程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這些過程,需要我們設計人去了解和掌握其特點,并根據現代各類運輸的特殊性而增加商品包裝的保護裝置,并對包裝設計內部做相應的優化處理,這種優化處理可以改善物流運輸過程中損耗,并能夠是商品外觀完整,內部商品不受破壞。現代物流運輸的特殊性,需要當今的設計人才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和掌握現代商品流轉的過程和各個環節,只有了解各種運輸形式的不同之處才能根據這種不同,尋找新的有益于商品流轉的優化設計,為現代商品包裝尋找新材料、新結構、新思維,從而讓包裝設計的功能更加強大和完善。因此具備了解和熟悉現代電商銷售模式的設計師,對電商銷售行為更加清楚,也能針對銷售過程中出現的種種需求,給予更全面的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中,優化客戶和商家對于商品流轉過程中損壞的擔憂,以更加優化包裝設計的內部結構,提高外部防壓、防堆積、防垮塌的級別,從而減小商家與消費者的憂慮。
(三)包裝設計人才應更全面掌握包裝技術
現代物流的運輸特征導致商品流轉的過程加長,這種流轉過程延長、轉換次數增多、人員接觸量加大、搬運和中轉次數更多的情況,對于設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品的包裝設計包含的了內外包裝的結構、包裝材料、包裝工藝、包裝裝潢等各個部分的主要內容,那么隨著時代的發展,商品的流轉的過程延長,運輸過程的增加帶來的商品運輸損耗的加大,使得現代的包裝設計不得不對包裝設計做出改良和優化創新。商品流轉過程中,多次暴露可能經歷很多的惡劣天氣和運輸環境,在此對于材料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商品的包裝設計中應該考慮到現代物流運輸過程的繁雜,將防水、防碎、防摔、防顛簸、防撞擊、防潮、防污染等等外力因素納入優化設計的范疇之內。要求設計人才應更加全面掌握包裝材料的各種承受指數,以達到優化設計的相關數值,并使之與現代物流環境過的要求匹配和一致。現代物流環境下,對于包裝工藝的選擇應避免過于脆弱,設計師應謹慎選擇包裝工藝,盡量避免一味追求形式感而導致商品的包裝脆弱不堪,應充分考慮運輸過程的種種外力因素,盡量優化設計,將扁平化外包裝設計、標準化外、多件組合設計包裝設計等適合物流運輸的設計理念融入到包裝設計以及包裝工藝的.選擇中去,減少運輸損耗。對于現代物流環境中出現的種種新動向,設計人才應快速更新知識結構,是適應市場發展的變化,只有了解物流的過程,知曉商品流轉的特征,才能更加具體的了解商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各種細節,為優化設計找到方向和切入點,且所有的創新設計都是基于深入了解和知曉的前提之下的,基于現代物流的種種創新包裝的設計,可以解決物流運輸過程中的種種包裝缺陷,更加完善包裝設計的材料、結構、形態、工藝等。
三、改變培養目標,創新能力應成為必備素養
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培養學生,培養目標是建立一些專業理論基礎,不具備新的電商環境業務實踐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素質,如何培養同時具備現代信息技術、包裝技術、設計能力并同時具備物流管理流程控制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是目前我們高校的設計專業應加強和改進的地方,擴展學生知識結構、提升信息處理能力、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優化設計技巧等一系列相關的教學活動和過程,應貫徹到教學實踐和課程設置中,而不是僅僅流形式和口頭的表述。以電商銷售模式為基準的包裝設計新的要求,應加強設計人才對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能力的培養和對物流運輸過程的熟悉。懂電子商務的設計人才是一種復合型的高級人才,這種人才既懂電子商務,又懂物流運輸,也熟悉包裝設計的流程所以能夠在創新包裝設計中優化結構、材質、視覺等,除了保護商品以外并加強品牌視覺表現、結構設計人性化等特征。
四、適合產業發展的綜合素質
電子商務發展、現代物流環境的變化、消費者對包裝設計的更高要求使得我們包裝設計人才必須具備適合現代產業發展的綜合素質,否則將無法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和期望。包裝設計人才能綜合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從現實顧客需求出發,了解物流流程,并對各種中轉過程了如指掌,才能奠定人才創新的基礎;而包裝設計的創新包含了多個方面,思維創新、材料創新、結構創新、技術創新等系列創新活動,這些創新要求,高校設計教育就應該從招生體制、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設置、教學大綱、藝術實踐上整理規劃和思考;并應該具備一定的社會前瞻性,并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并注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政府和是社會支持下促進“校企聯合”的實施,包裝設計本來就是應用型專業,結合現代電子商務的、物流環境的新型設計人才,只有到現實中能為消費者才具有生命力。
人才培養方案 篇2
第一部分 園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分析
(一)行業背景與社會需求
園林行業是近幾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對城市生態環境要求日益提高的社會大背景下,快速形成和壯大的新興朝陽產業。面對園林行業巨大的人才市場需求和同行競爭,及時調整專業設置,使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適應園林行業的人才需求,就可以抓住這一機遇,使市場需求和競爭優勢變成辦好園林專業的活力。
園林專業社會需求不斷升溫的原因在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綠色”意識在迅速增強。中國現代城鎮的快速建設雖已歷時二十年,在“量”上已達到一定的規模,就其“質”而言剛剛起步。今天的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園林綠化不斷被大眾和各級政府所重視,有效推動了園林城市、生態城鎮、花園式工廠、社區和公司的建設,園林景觀設計則貫穿整個建設過程。因此,對城鎮環境建設的重視,促使眾多園林公司、綠化苗木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出,展望未來的趨勢——園林專業人才所提供的專業服務將為更多人所需求。
近年來,青海省政府加大對城市綠化、沙漠化治理等綠色過程的投入力度,亟需具有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的園林技術人才,填補市場與社會人才需求的缺口。但反觀青海省園林技術人才的.培養現狀,開設園林專業的職業院校寥寥無幾,尤其缺乏對園林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高等院校培養的農林人才則對一線技術崗位缺乏興,導致出現人才斷層。園林公司、綠化苗木企業出現“招工難”的現象,只能雇傭沒有任何專業知識的農民工,造成整個園林行業技術工人專業技能欠缺、素質偏低、文化水平偏低的問題。因此,亟需在中職院校開設園林專業,注重園林行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園林企事業單位輸送苗木花卉生產、植物景觀設計施工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緩解目前青海省相關人才短缺的嚴峻形勢。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園林規劃、設計與施工、植物栽培與養護的第一線工作人員。 (三)業務工作范圍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城鄉園林綠化部門、城建部門、花卉生產企業、城市公園和森林公園,從事園林綠化工程規劃設計、施工與管理、園林植物及花卉的培育與養護、花卉藝術加工、盆景制作及養護、園林植物病蟲害檢疫與防治的工作,也可以自主創業或在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與本專業有關的技術工作。
園林專業所覆蓋的職業(崗位)群的劃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為依據。經分析研究,園林專業業務范圍涉及園藝技術人員、園藝作物生產人員等4個職業小類,
涉及花卉園藝工、盆景工、園林植物保護工等12個崗位。
(一) 知識結構與要求 具有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
掌握園林植物、景觀生態的基本知識。掌握園林植物繁育、栽培與養護的基本知識。 掌握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知識。 掌握園林工程的基本知識。 (二) 能力結構與要求
掌握園林植物繁育、栽培與養護的基本技能。 掌握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技能。 掌握園林工程施工的基本技能。 掌握盆景制作與插花技藝的基本技能。 具有園林管理的初步能力。 (三) 技能要求
本專業學生畢業時應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并達到相應的技能水
平。
三、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思路
(一)校企共同構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按照園林技術專業崗位及崗位群的要求,遵循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律和學習、認知規律,根據教育部對相關課程的要求,結合學校園林專業實際,課程體系由文化基礎課程、必修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三部分組成。基礎課程著眼于學生的職業生涯和可持續發展,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必修專業課包括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支撐課程兩部分,其中專業核心課程以工學結合的課程為主;實踐課程主要是針對就業領域。
四、教學組織與運行
1、采用多媒體教室,通過邊學邊實踐,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綜合練習的學習步驟,達到學必用,學即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定期課堂測驗。通過實訓加深學生對理論課的理解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2、以學生發展為本,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以適應快速發展帶來的職業崗位變化,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為適應不同專業及學生學習需求的多樣性,可通過對選學模塊教學內容的靈活選擇,體現課程內容的選擇性和教學要求的差異性。教學過程中,應融人對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的培養。
3、堅持“做中學,做中教”,積極探索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理論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與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相結合。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過程的體驗等,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
4、應重視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充分發揮模擬仿真、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應充分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創建適應個性化學習需要.強化實踐技能培養的教學環境,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條件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五、人才培養模式
本專業通過結合青海對園林人才的實際需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可概括為“一二三四、交替提升”模式,即“一個核心、兩條主線、三大模塊、四個環節,始終堅持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職業能力與素質。”其中一個核心即是以工學結合為核心,構建起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兩條主線相互交叉的課程體系結構,通過“專業認知”、“ 基本技能”、“綜合技能教學與實訓”三大課程模塊,按照學習、校內實訓、校外實訓、頂崗實習四個環節,實現了單一課程內乃至于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工學交替,理論學習與實踐相互穿插、融合,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職業能力與素質,為學生的就業與職業生涯發展
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六、頂崗實習基本要求
頂崗實習環節是教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安排在第五、六學期,是學生步入職業的開始,制定適合本地實際與頂崗實習有關的各項管理制度。頂崗實習的企業有健全的規定制度及基于職業制度及基于職業標準的員工日常行為規范,有利于學生在實訓期間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能真正地領悟到團隊合作精神,同時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兼職老師的共同指導下,以實際工作項目為主要實習任務,學生通過在企業真實環境中的實踐,積累工作經驗,具備職業素質綜合能力,達到“準職業人”的標準,從而完成從學校到企業的過度。
七、資格證書
1、獲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
2、通過花卉工、綠化工、植保工等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獲得兩門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頒發的中級工技能證書。
八、學生畢業要求
1、學生必須修滿一定的學分方可畢業。
2、思想品德合格。
3、至少獲得雙證(畢業證、專業崗位技能等級證及特種行業設備作業人員操作證)。
人才培養方案 篇3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相關學科領域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并具有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從事環境設計工作,在環境設計機構從事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并具備項目策劃與經營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素質環境設計應用型人才。
二、規格要求
本專業在能力結構方面要求學生應具有一定的設計創新思維意識,初步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分析和解決室內外環境設計工程中遇到的科研、教學、設計等方面問題的能力,能清晰地表達設計思想,熟悉室內外環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能在綜合把握環境的功能、空間、材料、結構、外觀、尺度、施工工藝和市場需求諸要素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合理的改進型設計和創新性設計。本專業還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空間表現能力,能用草圖、圖紙、模型、效果圖和計算機圖形技術生動、準確地表達設計意圖,熟練掌握多種設計軟件,熟悉材料及加工工藝,具備綜合運用計算機輔助手段進行室內外環境設計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構成藝術和表現技法,電腦及各種設計軟件的操作與應用;
2、必要的繪畫和裝飾表現技能,具備專業方向的設計語言技能;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能掌握美學規律、藝術設計學,基本了解市場營銷學、傳播學,具有洞察市場和消費群體的能力;
4、熟悉我國設計行業的方針、政策與法規,掌握國際設計市場動態、發展潮流,能夠把握時代最新的設計理念并應用于實際的工作中去;
5、掌握一門外語,具備閱讀理解中、英文設計資料的能力;
6.具有健康的體魄,文明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
7、具有專業外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及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相關基礎知識和基本修養。
三、相近專業
產品設計、園林設計
四、主干學科
建筑設計及環境設計方法學、人機工程學、材料學
五、專業核心課程
空間構成、室內陳設設計、空間設計(住宅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公共設施設計、水景設計
六、實踐教學
包括課程實習(家具設計、住宅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公共設施設計、庭院設計、廣場設計、水景設計),課程實驗(專業認知實習、畢業實習、專業技能認證),專業實習(藝術采風、專業考察)、課程設計(家具設計、住宅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公共設施設計、庭院設計、廣場設計、水景設計),和畢業設計(論文)等。
七、所含專業方向及特色
包括室內環境設計和公共環境設計兩個專業方向。
環境設計專業強調藝術意識的提升及設計應用能力的拓展,以較全面的設計課程教學來奠定堅實的專業基本功,以多元的專業課程設置來構建學生應對藝術設計市場發展變化的操作能力。加大計算機課程比例,計算機應用融入各門專業課教學之中,培養學生能夠熟練使用電腦進行現代藝術設計。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安排較為充足的實習時間,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強調學生在接觸專業設計課程之后,有效地利用各種機會進行藝術設計的實踐活動。
1、室內環境設計方向:
室內環境設計主要培養能綜合把握環境的功能、空間、材料、結構、外觀、尺度、施工工藝的基礎上,對建筑空間、居住空間、家具、室內裝飾進行合理的改造新設計和創新性設計的專門人才。
2、公共環境設計方向:
公共環境設計主要是針對公共開放空間中的藝術創作與相應的環境設計。培養有創意能力,在公共空間中進行藝術創作與視覺設計以滿足相應的城市環境美化與人文關懷需求的專門藝術設計人才。
【人才培養方案】相關文章:
(精選)人才培養方案10-28
人才培養方案[精選]10-04
人才培養方案03-10
人才培養方案01-14
公司人才培養方案05-04
經典的公司人才培養方案09-22
[推薦]人才培養方案10-12
人才培養方案【推薦】08-23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05-15
關于人才培養方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