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勞動教育工作方案

時間:2023-06-14 12:25:53 方案 我要投稿

小學勞動教育工作方案范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勞動教育工作方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勞動教育工作方案范文

小學勞動教育工作方案范文1

  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總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我校立足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樹立學生勞動意識,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

  一、明確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

  學校、家庭、社區聯動,突出抓好校園日常勞動訓練、生活實踐勞動教育、志愿服務勞動公益行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初步學會勞動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學生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二、堅持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

  1.實踐性原則。實踐性是勞動教育的基本特點。學生親身參加勞動操作實踐是勞動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實踐是勞動教育必不可少的環節。創新素質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發展。學校要結合實際,創設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千方百計為學生創設勞動操作的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勞動的知識和技能。切實做好指導和管理工作,提高勞動教育的教學效果。

  2.基礎性原則。勞動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最基礎的教育,通過勞動教育,應該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勞動技術能力,以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勞動教育中,通過某些勞動技術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勞動知識,提高他們運用工具進行加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將來的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3.開放性原則。勞動教育應不拘泥于校內,應做到校內校外相結合,逐步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相互協調、互為補充的勞技教育體系,能夠為勞動技術有特殊興趣和愛好的學生,提供一個充分發揮自己天賦、才能和創造力的新思路。

  三、實施步驟和策略。

  1.課程引導,強化勞動意識教育。

  充分發揮晨會課、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等課程的正面引導作用,多渠道對學生進行勞動意識強化教育。定期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或少先隊活動課,讓學生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什么叫“勞動”?怎樣做才算是熱愛勞動。

  2.榜樣引領,激發主動勞動熱情。

  對于小學生來說,身邊的榜樣是最好的.引領。因此作為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勞動行為來為人師表;同時我們要充分挖掘我們身邊有關熱愛勞動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對他們大張旗鼓地宣傳和表揚,在學生中營造一個學先進、比先進的氛圍,從而在榜樣的引領下,充分激發他們主動勞動的熱情。

  3.內外聯動,創設勞動實踐環境

  正常開展校內勞動。組織學生做好每日的衛生包干區保潔工作和每周一次的全校大掃除。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社團活動,進行手工制作、班務整理、書包整理、隊角裝飾等實踐活動。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

  積極組織校外勞動。將校外勞動教育納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充分利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等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勞動實踐。安排一定時間到生態農業園進行農業生產的勞動實踐。

  大力鼓勵家務勞動。大力倡導學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

小學勞動教育工作方案范文2

  一、指導思想

  勞動教育是中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學校要正確認識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與功能。相關文件中指出:“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浸入,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基礎教育課改綱要》規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勞動教育具有培養勞動技能、技術素養的主要功能,同時還具有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益美和以勞創新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功能。為了貫徹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加強勞動教育,開展課程建設的要求以及近年來我校開發勞動與技術校本課程的經驗,制定本方案。

  二、總體目標

  勞動教育是一門涉及面廣,融知識性、技術性、實踐性及教育性于一體的綜合學科,在培育人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校規定在三、四、五、六三個年級開設“勞動教育課”。

  在勞動教育中既要利用傳統技術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又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識,具有科技意識和創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勞動教育的教學任務。

  知識目標:勞動知識是指生活勞動、簡單的工農業生產勞動和自我服務性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以及現代生產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識。

  具體知識目標如下:

  1.了解一些簡單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務勞動和一般家務勞動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動物飼養等簡單知識。

  4.了解工藝品制作、編織技術、裁剪與縫制的知識。

  5.了解一些現代化文明生產的基礎知識,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標勞動能力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掌握的科學技術原理,在勞動實踐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學會自我服務性勞動,能制作簡單的手工作品和工藝品。

  2.初步掌握編織、縫制技術,能制作簡單的制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術,掌握小動物的飼養方法。

  4.學會木工、金工、電工、農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進行簡單的識圖和制圖。

  5.在勞動實踐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嘗試有創新的小制作、小發明。

  (三)德育目標

  勞動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勞動觀點、勞動態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1.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正確思想。

  2.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態度。使學生認識勞動是日常生活、發展生產、建設祖國、推動社會進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權利和光榮義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并進一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4.培養良好的非智力素質。在勞動實踐中使學生自覺磨煉意志,陶冶情操,體驗挫折與成功;增強積極進取、探索創新意識;初步具有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三、主要原則

  1.實踐性原則

  實踐性是勞動課的基本特點。學生親身參加勞動操作實踐是勞動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實踐是勞動課必不可少的環節。創新素質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發展。學校要結合實際,創設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千方百計為學生創設勞動操作的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校、教師要切實做好指導和管理工作,提高勞動課的教學效果。

  2.技術性原則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基礎教育中加強技術教育,已成為世界性潮流。在勞動教育課上,無論是生活勞動或生產勞動,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都要緊緊圍繞提高學生勞動素質這一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意識,發展學生的技術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基礎性原則

  勞動是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一門基礎性課程,應該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技術處理能力,以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勞動課中,通過某些勞動項目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勞動知識,提高他們運用工具進行加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將來的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4.創新性原則

  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勞動課的綜合性、實踐性和技術性特點,決定了它在培養創新型人才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獨特作用。

  四、主要活動

  1.把種子培養成開花結果植物之過程記錄;

  2.觀察記錄小狗小貓等動物的活動規律;

  3.觀察記錄爸媽做完一頓飯的全部過程;

  4.觀察記錄爸媽照顧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某個情節;

  5.觀察記錄一場雨過程;

  6.學會一種技藝(說拉談唱、折紙剪紙等等)的過程;

  7.記錄郊游或旅游的主要實景和心得感受;

  8.自己動手做一件游戲玩具,比如沙包等;

  9.幫家長做一件家務勞動,并把過程和感受記錄下來;

  10.與弟弟妹妹做游戲并記錄下來。

小學勞動教育工作方案范文3

  —、指導思想

  勞動教育是中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相關文件中指出:“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浸入,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勞動教育具有培養勞動技術技能、技術素養的主要功能,同時還具有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益美和以勞創新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功能。為了貫徹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加強勞動技術教育,開展課程建設的要求以及近年來我校開發校本課程的經驗,制定《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二、總體目標

  勞動是一門涉及面廣,融知識性、技術性、實踐性及教育性于一體的綜合學科,在培育人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校在四、五、六三個年級開設“勞動技術課”,“勞動技術課”作為中高年級學生必修的課程。在勞動技術教育中既要利用傳統技術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又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識,具有科技意識和創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勞動技術教育的教學任務。

  (一)知識目標勞動技術知識是指生活勞動、簡單的工農業生產勞動和自我服務性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以及現代生產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識。具體知識目標如下:

  1.了解一些簡單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務勞動和一般家務勞動的基本方法。

  2.了解柩物栽培、動物飼養等簡單知識。

  3.了解工藝品制作、編織技術、裁剪與縫制的知識。

  4.了解一些現代化文明生產的基礎知識,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標

  勞動技術能力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掌握的科學技術原理,在勞動實踐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學會自我服務性勞動,能制作簡單的手工作品和工藝品。

  2.初步掌握編織、縫制技術,能制作簡單的制品。

  3.掌握初步的柩物栽培技術,掌握小動物的飼養方法。

  4.在勞動技術實踐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嘗試有創新的小制作、小發明。

  (三)德育目標

  勞動技術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勞動觀點、勞動態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1.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正確思想。

  2.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態度。使學生認識勞動是日常生活、發展生產、建設祖國、推動社會進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權利和光榮義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并進一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4.培養良好的非智力素質。在勞動實踐中使學生自覺磨煉意志,陶冶情操,體驗挫折與成功;增強積極進取、探索創新意識;初步具有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三、主要原則

  1.實踐性原則

  實踐性是勞動技術課的基本特點。學生親身參加勞動操作實踐是勞動技術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實踐是勞動技術課必不可少的環節。創新素質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發展。學校要結合實際,創設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千方百計為學生創設勞動操作的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校、教師要切實做好指導和管理工作,提高勞動教育教學效果。

  2.技術性原則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基礎教育中加強技術教育,已成為世界性潮流。在勞動技術課上,無論是生活勞動或生產勞動,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都要緊緊圍繞提高學生勞動技術素質這一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意識,發展學生的技術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基礎性原則

  勞動技術是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一門基礎性課程,應該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技術處理能力,以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勞動技術課中,通過某些勞動技術項目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勞動知識,提高他們運用工具進行加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將來的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4.創新性原則

  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勞動技術課的綜合性、實踐性和技術性特點,決定了它在培養創新型人才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獨特作用。勞動技術課教學應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的培養。

  5.適應性原則

  教師在實施勞動技術教育時,要根據學校實際,選擇合適的內容和形式。在進行課本知識教學的同時,要不斷地融入新科學、新理念,養成嚴格遵守勞動紀律,自覺執行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

  四、途徑和方法

  (一)組織領導

  學校確定一名班子成員負責勞動技術教育的管理和負責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學校配備勞動技術教育實踐基地管理員,負責種柩園、養殖園的管理,并協助《勞動與技術》任課教師購置、準備勞動技術課的制作材料。學校配備勞動技術技術課專用教室;建設足夠的學生勞動技術教育實踐基地;置辦必要的勞動技術教育工具和設施。學校要加大投入,充實勞動技術教育資源。

  (二)師資建設

  師資隊伍薄弱直接影響著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通過不定期的在職培訓等措施,建立一支能勝任教學的勞技課專職教師隊伍,并保持這支隊伍的穩定和發展是勞技教育順利開展的關鍵。專職勞動技術課教師在工資待遇、職務聘任、評選先進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對待。聘任四至六年級班主任擔任勞動與技術綜合實踐探究課兼職教師,組織各班級的種柩、養殖實踐探究管理興趣小組,帶領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新課程強調教育中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勞動技術觀念、勞動技術態度、勞動技術習慣的養成。勞動技術課教師應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勞動技術即體力勞動技術”“勞動技術教育即德育”等觀念,將“勞動技術教育”轉變為“教育勞動技術”。關注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以勞促創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實現。

  (三)課程資源

  學校從實際出發成立勞動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小組,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學校要管理好勞動技術教育實踐基地,給種柩園加土保埔,確保學生勞動能出成果;便于教育實踐活動;學校勞動教育專用教室,要增補部分設備,使之齊全,可能的話,要重新設計,使之配套。教師要在充分利用和開發學校潛在的教育資源,引入與學生生活實際、社會生產實際相關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勞技室、勞動技術園地、種柩園、學校綠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實現勞動技術教育的目標。

  (四)教學管理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在實踐中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動手能力不同學生。注重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依靠學生固有的經驗,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并注重實施跨學科教學、全面培養學生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等綜合行為能力。課堂要生動活潑,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實踐活動。按照“模仿一一獨立勞動技術一一熟練勞動技術一一創造勞動技術”的順序發展的。同時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加強示范指導。因為學生的“一技之長”,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實踐能力的科學訓練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良好的習慣,來適應社會的發展、為將來服務社會奠定的基礎。

  (五)展示評價

  充分發揮勞動技術教育評價的作用,展示學生的勞動技術成果,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最好承認、鼓勵和鞭策。評價雖然不能直接產生創新能力,但它會促進創新品質的形成,從而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展評勞動技術成果(作品),可在實踐過程中或結束后進行,在實踐過程中進行,可用現場實例促進操作的成功;在實踐結束后進行,主要是師生共同衡量和評價教與學雙方的成敗,使學生從正反兩方面鞏固所學知識。勞動教育的評價強調“過程”和“結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態度。展評小結,教師要善于運用“賞識教育”,更多地看到學生的優點并進行鼓勵,應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幼稚的設想和失誤的探索,如果得不到寬容,學生就會逐漸地失去自我,泯滅最可貴的創新意識。勞動教育的評價,還應特別提倡采用“個體內差異”評價法,它不會給被評價者造成心理壓力,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形成豐富的想像力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從而不斷地投入到新的創新中去。

  六、實施過程:

  1.積極準備,組織學習培訓

  查閱文獻,利用互聯網廣泛收集信息,通過國內知名網站了解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狀況及發展趨勢,把握時代特點,尋求更具時代的青少年優良的行為習慣。并在研究小組內更加細仔劃分研究任務,根據各自的工作特點開展工作,并定期展開課題匯報會,及時交流情況,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2.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向調查對象發放調查問卷,力求從整體上反映習慣養成的現狀。“習慣養成”調查問卷,分學生行為習慣調查問卷和學習習慣調查問卷兩部分,完成問卷設計。

  3.講解說教,形成熱愛勞動導向。

  利用班隊會,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什么叫“勞動”?怎樣做才算是熱愛勞動。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古代名人愛勞動的故事,還可以講近代名人的勞動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愛勞動、良好行為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在學生中開展誦讀古詩文活動,利用古詩文好讀、易記,詩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熏陶,體會自己的行為,增強誠信意識。

  要注意與勞動教育活動有機結合。如可以在學生的小品節目上表演、美術和手抄報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講中,進一步加強校園勞動教育的浸入性。

  (1)創設班級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熱愛勞動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重點內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因此除學校創設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外,在班級也可以創設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如班級的布置上,班級黑板報、班訓、專欄、條幅等都可以圍繞熱愛勞動的內容。班里可開展商情經濟理論研究一些有關勞動的活動,如開展“每天一分鐘家務”,“我們也參加養蠶”,“搶收小麥”,“野炊”,“粉刷教室”,“整理小房間”,“養出最美的花”、“每人一個口袋,隨時彎彎腰”、“爸、媽做我們的裁判”,“我不甘落后”等活動。種種實踐活動,會使我們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再也不嬌氣了,個個成了愛父母,愛班級,愛學校,愛勞動的好兒童。同時班上還可以開展以“勞動”為主題的中隊會;開展“學習身邊人,評點身邊事,,的演講;開展“我家愛勞動小故事”創編和講故事比賽;評選“班級勞動之星”;舉辦“勞動主題手抄報”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教育,使“熱愛勞動、勞動光榮”思想意識扎根學生心里。

  (2)創設家庭勞動環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會中人,因此他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生活的主要環境是家和學校,除了在學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因此我們可利用家長會建議家長在家做到:

  A.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嘗試勞動。當孩子對某件事感興趣時,家長要及時引導,大膽放手,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勞動。

  B.給孩子一段時間,學會勞動。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學會勞動。開始會出現幫倒忙的現象,家長要接納孩子從不會到會的漸進過程。

  C.給孩子良好的物質空間,自主勞動。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很重要,所以家長要為孩子創造適合他們勞動的空間。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讓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發揮自主勞動的積極性。

  D.給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間,享受勞動。要讓孩子感受勞動的快樂,以鼓勵為主。

  E.給孩子一個方法。學會勞動。家長開始要教給孩子勞動的技巧,使孩子能勝任勞動。可以用游戲的口吻引導孩子進入角色。

  F.給孩子一個要求,貫徹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務,成員要形成統戰線,堅持貫徹到底。

  G.給孩子一個規則,體味勞動。制定一個勞動獎罰規則,讓孩子看到自己勞動帶來的榮譽,也能體驗懶惰帶來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終愛勞動,自覺勞動。

  4.強化措施,規范勞動行為。

  在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不但要做出榜樣,還要及時地規范學生的勞動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按照勞動教育的指標體系,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行為訓練。每學期的行為規范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習慣,行為訓練要反復進行,持之以恒,訓練內容滾動進行。在訓練中,注意采取學生自我管理(紅領巾文明衛生崗值日制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評估時間:每天自評,每周互評,每月班主任小結,期末總結表彰,達到及時反思、不斷強化的目的,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第一學期,本年級學生應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認真做好值日生”、“撿起身邊的一張紙”為主;第二學期,以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入手,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抓好熱愛勞動,調整行為偏差,矯正不良習慣,將養成的良好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為個性品質,使習慣穩固化。

小學勞動教育工作方案范文4

  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勞動教育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和問題,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出現了一些學生輕視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為此,學校立足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小培養勞動習慣入手,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確定開展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一、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

  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二、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

  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堅持思想引領。勞動教育既要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要通過勞動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堅持有機融入。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

  3.堅持實際體驗。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堅持適當適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性別差異、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做好勞動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三、實施步驟和策略。

  1.思想教育,形成熱愛勞動導向。通過晨會課、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家長會等多渠道,對學生進行勞動意識強化教育。利用班隊會,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教師給學生講古代名人愛勞動的故事,講近代名人的勞動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愛勞動、良好行為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熏陶,體會自己的行為,增強誠信意識。同時爭取家長的支持,使學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榜樣激勵,引導熱愛勞動理念。小學生具有模仿榜樣的特點。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勞動行為來為人師表。我們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熱愛勞動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報告會、座談會,上門參觀、走訪等形式,感受勞動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熱愛勞動的環境。

  (1)開展校內勞動。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浸入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開辟專門區域種植花草、果蔬,讓班級、學生認領責任區域,予以精心呵護。了解一、兩種糧食一年節氣成長過程;

  通過種植好種易活蔬菜,了解蔬菜生長過程。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進行手工制作、班務整理、書包整理、教室裝飾等實踐活動。開展垃圾分類、學校廢物回收活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初步設想學期中開設勞動周,開展專時專項勞動教育。

  (2)組織校外勞動。將校外勞動納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努力聯系城區周邊可開展小學生勞動教育組織,充分利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等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勞動實踐。如到圖書館做小義工,幫助整理書籍;

  到職業體驗小鎮,體驗各種職業勞動過程;到交通崗做文明督導員;到公園、植物園做環保小衛士;到種植園體驗勞動等等。

  (3)倡導家務勞動。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學校安排適量的家務勞動的項目化學習內容、有關勞動的家庭作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布置擇菜、洗碗、洗衣、掃地、拖地、整理床鋪等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二年級能夠自己吃飯、穿衣、系鞋帶;

  “今天我當家”,中年級管理家庭家務瑣事一天;“開心小廚師”,高年級每季度嘗試為家長燒一道菜,畢業時學生能夠主廚燒制一桌“感謝宴”。

  (4)強化措施,規范勞動行為。在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做出榜樣,及時規范學生的勞動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以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為抓手,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勞動習慣的培養與訓練。每學期的勞動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勞動習慣,我們注意采取學生自我管理(紅領巾文明衛生崗值日制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的學生主體能動作用。除了每天輪流的常規值日外,學校每雙周一下午為固定的大掃除時間,組織學生全員參與衛生掃除,促進和強化學生將養成的勞動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為個性品質,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四、探究形成勞動評價機制

  一至五年級分年級設計勞動評價表,對學生參加的家庭勞動、學校勞動、社區勞動進行同步評價。學校課堂模式勞動課,每節課后進行實時評價,分自評、他評。家庭勞動評價由家長根據學生勞動情況進行評價,分滿意、良好、需努力等檔次。社會勞動由參加的社區服務相關組織,給學生進行總評價。各項評價成績,計入學校每個學生的成長手冊包含勞動評價內容。學期末學生評優,勞動成績作為評優參考值,進行評選。學期中舉行的勞動活動,進行勞動小標兵評選。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激勵學生參加勞動,熱愛勞動。

【小學勞動教育工作方案】相關文章:

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方案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詳細版范文通用10-14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02-14

小學勞動教育方案04-13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05-11

關于小學勞動教育心得體會小學勞動教育感悟03-03

農村小學勞動教育教案10-15

小學勞動教育實踐教案04-22

有關小學勞動教育的教案04-22

小學勞動教育總結范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