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實施方案(通用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民健康實施方案(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全民健康實施方案1
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都是全民健身日,今年是第7個全民健身日。根據《全民健身條例》的精神,結合本市本區的實際,特制定實施如下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根據調查,我市近幾年來居民的身體素質情況依然不樂觀,亞健康狀況幾乎困擾著90%的群眾,有八成多的民眾沒有鍛煉的習慣。長此以往,畢竟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降低民眾的幸福感。
二,指導思想:
根據《中國共產黨國務院令》第560號,《全民健身條例》通過施行。全民健身日的開展,主要是進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合法權益,提高公民身體素質。
三,活動口號:
健康家庭,幸福你我
人人共享體育,體育造福人人
愛我,就別讓我宅在家
四,活動原則:
本次“全民健身日”的活動必須傳遞出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參與理念,還要兼顧天天健康、天天快樂的健身理念,讓運動充滿你我生活。同時,本年度的全民健身日還應該突出健身性、趣味性,更要注重科學性,吸引廣大的群眾朋友參與進來。
五,活動時間:
8月3日――8月11日
六,主辦單位:XXX
協辦單位:XXX
七,前期準備:
1、做好“全民健身日”的活動宣傳海報和宣傳欄,發放《全民健身倡議書》,號召本區居民來參與活動。
2、聯系本區內的商戶,進行相關活動促銷;
3、維護、維修本區內的體育、運動設施,確保居民使用的安全性;
4、聯系多區部門,多區進行兵乓球、羽毛球、象棋、游泳、籃球、足球比賽,提前確定各區的比賽人員,組織訓練
八,活動安排:
1、在活動期間,體育館免費開放,并且有教練免費教導人們游泳、滑旱冰。
2、舉辦兵乓球、羽毛球、象棋、游泳、籃球比賽,利用雙周末將比賽進行完。
3、舉辦廣場舞比賽,各區派出代表進行比賽。
4、對青少年在體育館舉辦足球比賽,各區派出代表。
5、青少年體育表演,同時結合體育用品的促銷。
全民健康實施方案2
根據xx區全民健身工作計劃,結合我系統全民健身工作的實際情況,在20xx年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貫徹《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加強“科學健身”工作為重點,認真做好全民健身各項工作。
一、加強領導,進一步推進全民健身工作
⒈、6月9日召開動員會,并進行“科學健身”知識培訓,全區舉行以“全民健身”為主題的升旗儀式。
、病χ行W校《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貫徹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成立中學生體育協會。
⒋、學校教育資源開放示范校評選。
、、總結挖掘中小學體育健身的好經驗、好方法,并加以推廣。
⒍、參與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
二、高質量完成市、區級規定工作和比賽任務
、、完成第二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
⒉、積極參加XX區特奧運動會。
、场⒕慕M織第九屆中運會。
三、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活動以“歡樂操場”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
、薄⒅行W生田徑運動會
、、“市北杯”中學生排球賽、中學生乒乓聯賽。舉辦“新民晨報杯”中學生籃球賽。
、础W生體育園隊展示。
、怠6月10日“全民健身日”學校體育設施開放,學校開展各種體育活動。
全民健康實施方案3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加強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建設,構建面向居民的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廣大居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充分利用所依托的體育場地設施,組織社區居民經常性開展活動,增強居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豐富社區居民的體育文化生活,同時為社區居民進行社會交往創造良好的環境。臥龍社區20xx年體育工作計劃如下:
一、加強社區體育工作的領導。
在上級有關部門的的具體指導下,我社區將體育工作列入工作計劃,作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議事日程,由社區主要領導任“文體活動中心”組長,確定一名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專職具體抓;充分利用多種方式宣傳學習《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等,并邀請區體育局領導和專家、教練到社區開展體育講座,利用社區內的宣傳墻報、專欄深入持久地宣傳《綱要》、《體育法》精神,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建立建全“社區文體活動中心”各項規章制度,確定專人管理。
二、加大體育陣地設施建設。
積極協調資金,加大對社區體育設施的投入。同時,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體育設施建設,促進駐區單位、學校、企業內部的體育設施積極對社會開放,為轄區居民提供無償或低償服務;進一步完善社區體育設施管理責任制度,實現活動場所免費開放,在個居民小區內免費安裝體育健身器材。
三、加快體育網絡和體育隊伍的發展。
建立社會化的群眾體育組織網絡和滿足多層次體育健身需求的服務體系;加強體育隊伍建設,組織對體育工作者、社區體育骨干進行業務培訓,對轄區內具有體育專長的居民進行普查登記,并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建立社區體育指導員隊伍,成立各種群眾性體育團體、活動小組,培養社區群眾體育骨干隊伍。重點發展乒乓球、羽毛球、籃球、健身球、健身操舞等項目。
四、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
積極組織參加全區、街道等部門舉辦的體育活動、比賽。通過舉辦社區運動會,展示臥龍社區人的新思維、新形象。積極開展經常性的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豐富群眾生活,提升社區人氣。經常開展以小型多樣、適合社區居民和外來人口,尤其是老人和兒童需求的體育活動,提高社區趣味體育比賽的參與率,帶動全民健身的開展。按照《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堅持開展經常性體育活動,滿足居民群眾生活需要。要創造條件舉辦社區體育活動,用體育載體樹立臥龍形象。
全民健康實施方案4
為全面落實《全民健身條例》,進一步發展全民健身事業,廣泛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全縣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XX-20XX年)的通知》、《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年)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年)的通知》,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體育事業公益性,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為出發點,把提高全縣人民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作為根本任務,大力倡導“人人熱愛體育,全民健身強體”理念,優化群眾體育事業發展環境,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不斷提高全縣人民群眾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和諧、文明進步。
二、目標任務
到20XX年,初步建立與我縣發展水平相協調的覆蓋城鄉、組織完善、設施齊全、活動豐富、指導有力、能基本滿足廣大群眾體育健身需求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全縣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全民健身氛圍更加濃厚,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顯著增加,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明顯提高。
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顯著增加。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和科學健身素養普遍增強,體育健身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0%以上,每周參加體育鍛煉活動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鍛煉強度中等以上的人數比例達到35%以上,其中16歲以上(不含在校學生)的城鎮居民達到20%以上,農村居民達到10%以上。學生在校期間每天至少參加1小時的體育鍛煉活動,農民、職工、婦女、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等各類人群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明顯提高。
2.城鄉居民身體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城鄉居民《國民體質監測標準》合格率達到90%以上;在校學生90%以上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基本要求,其中達到優秀標準的人數比例超過20%,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明顯改善和提高。
3.公共體育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建成縣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全民健身主題公園;全縣70%鄉鎮(街道)建設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重點搞好中心鎮、中心村全民健身設施建設,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90%以上,加大各類公共體育設施開放力度,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使更大范圍群眾能夠享受到全民健身工程建設帶來的便利。
4.全民健身組織網絡更加健全。探索并逐步形成縣教體局、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站)、體育社會工作者、社會體育指導員等構成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體系。建立并推行社區體育社會工作服務制度,全縣各類健身俱樂部、健身活動站點明顯增加,城市社區普遍建有體育健身站(點),5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有體育指導站(點),基層健身站點達到200個以上(5/萬人),注冊登記的健身氣功站點達到40個以上。
5.全民健身活動內容更加豐富。按照每天有健身,每月有活動,每季有品牌,每年有綜合性運動會的總體思路,廣泛開展各類體育活動。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全縣中小學體育運動會,定期舉辦群眾體育大會、機關運動會或農民運動會等系列賽事;積極組隊參加全國、全省、全市體育大會等重大比賽,并爭取取得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積極開展農村體育比賽和活動,加快發展農村體育;打造“一鄉鎮(街道)一品”的全民健身主題活動;積極開展少數民族體育,老年人、殘疾人等綜合性運動會和單項體育比賽活動,推進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
6.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不斷壯大。繼續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加強管理,提高質量。進一步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系統》數據庫,推進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規范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社會指導員工作表彰激勵制度。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建立起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切實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在引領、組織、指導群眾科學健身中的作用。
7.全民健身科技服務能力大幅提升。選定具備條件的鄉鎮(街道)建立國民體質檢測點,國民體質監測網絡更加完善,國民體質監測站逐步達到本級全民健身科技服務標準,體質檢測和科技服務水平實現較大提高。
8.全民健身服務業健康發展。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消費意識明顯增強,體育產品和健身服務企業顯著增加,全民健身服務市場繁榮發展,健身俱樂部等市場主體服務逐步規范,全民健身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
1.加快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將城鄉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建設納入“十二五”時期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合理布局,統一安排。新建居住區要按照國家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標準,設計建設公共體育健身設施。要充分利用公園、綠地、廣場建設一批室外健身場地設施。
2.加強全民健身設施管理。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完善社區體育服務設施。要充分利用現有公園、廣場等資源,重點建設中小型、適用性強的全民健身設施,提供政府基本公共服務。
3.提高公共體育設施利用率。公共體育設施應當根據其功能、特點向公眾開放,并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對學生、老年人和殘疾人優惠或者免費開放。學校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要向學生開放體育設施,并在保證校園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創造條件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新建和改建學校體育設施,要便于向公眾開放。要強化政府職責,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對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給予經費補貼和獎勵資助,為學校辦理有關責任保險。要積極創造條件,將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公共體育設施管理單位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和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對體育設施的維護更新,提高使用效率,防止公共體育設施閑置浪費或被擠占挪用。
(二)積極構建全民健身組織網絡
1.加強健身組織建設。積極發展城鄉基層體育健身組織,充分發揮縣、鄉鎮(街道)體育組織組成的行政管理網絡,工會、團委、婦聯、殘聯等組成的社會團體管理網絡,以及體育協會組成的社團指導網絡,相互聯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2.加強鄉鎮綜合文化體育站、街道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建設。完善體育服務功能,落實專兼職工作人員,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帶動鄉鎮(街道)群眾體育活動全面開展。
3.推進城鄉基層健身站點網格化。堅持親民、便民、利民的原則,對城鄉基層健身站點進行調查統計和統籌規劃,采取政府投入、社會支持和市場運作等不同方式,大力建設群眾身邊的健身站點、健身俱樂部和健身指導站等,逐步實現基層健身站點網絡化。在基層健身站點配備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科學健身指導服務,培植特色健身項目,對社會發布健身公共服務信息,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良好的健身服務。
(三)廣泛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1.精心組織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5月全民健身月活動,結合節假日和重要體育文化活動等策劃組織大型健身活動;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逐漸形成有特色的體育賽事活動。努力做到活動組織主體多元化,活動形式多樣化,活動內容大眾化,活動開展經;顒庸芾硪幏痘。
2.積極組隊參加市級以上全民健身運動會、農民運動會等綜合性運動會和單項競賽活動。改革辦賽模式,突出重在參與、重在交流、重在健身、重在快樂、勤儉辦賽的理念,全力辦好本縣的各種群體競賽活動,積極組隊參加市級以上運動會群眾體育項目比賽活動。利用大型群體活動效應,帶動群眾體育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充分調動和保護全民參與體育競賽的積極性。
3.各鄉鎮(街道)、社區(行政村)要按照本實施計劃要求,根據區域特色,結合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民族傳統節日,組織居民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
4.立足青少年、農民、職工、殘疾人、婦女、老年人等活動主體,形成政府引導、依托社會、全民參與的群眾體育工作和活動體系。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要開展業余體育健身活動,工會、團委、婦聯、殘聯等要結合自身特點,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5.創新健身活動形式,積極組織開展與旅游、文化相結合的群眾性體育競賽、展示活動,不斷推出適合不同人群、地域、季節的體育健身新形式、新方法。加強對廣場、公園和節日體育活動的組織和指導,引導公眾科學參加體育健身活動。
(四)著力推動城鄉體育協調發展
1.大力發展城市社區體育。有關部門要將城市社區體育工作作為社區建設的基本內容,統籌規劃,加大投入,不斷改善社區居民體育健身環境和條件,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各街道辦事處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建立完善文體活動中心、老年體協、體育健身俱樂部、體育健身團隊、體育健身站點等體育組織,整合轄區單位、學校體育設施、體育人才資源,舉辦形式多樣、廣泛經常的社區體育健身活動。組織開展“五個一”(建設一處公共體育設施、組建一個體育健身指導站、成立一個體育俱樂部、推廣一批特色體育健身項目、人人掌握一項體育健身技能)為主要內容的“體育先進社區”爭創活動。
2.著力發展農村體育。各鄉鎮政府要將農村體育工作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促進城鄉體育資源均衡配置,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增強農村基層體育公共服務能力。要組織建設集中居住社區和分散居住社區中心村的體育場地設施,建立完善鄉鎮綜合文化站、健身站點等體育組織,在傳統節日和農閑季節廣泛組織農民體育活動。開展“體育下鄉活動”,辦好基層農民運動會。開展特色體育鄉鎮創建和鄉鎮體育健身示范工程評選活動。
3.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堅持“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基本目標和重要評價內容。健全學校體育工作機制和督導制度,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廣泛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積極開展課余體育訓練,推進多種體育項目進校園。定期組織舉辦全縣中、小學生綜合運動會和籃球、乒乓球、田徑等單一項目聯賽。辦好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建立和完善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網絡和聯動機制。
4.重視發展老年人體育。充分發揮老年人體育協會作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年人體育活動。不斷創新適合老年人特點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公共體育設施對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提供便利和優惠。在老年人教育機構開設體育課程,老年人活動中心設置適合老年人體育活動的設施,社區服務兼顧老年人體育健身服務。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興辦老年人體育服務機構和建設體育健身設施。
5.努力推動職工體育。充分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工會作用,廣泛建立職工體育俱樂部和體育健身團隊,開展符合單位特點、職工喜聞樂見的體育健身和競賽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建設職工體育設施,成立職工體育俱樂部,組織開展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測驗和體質測試活動。定期舉辦全縣機關健身運動會,積極創新職工體育發展模式和基層職工體育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完善職工體育與社區體育互補機制。
6.積極發展少數民族體育和殘疾人體育。重視培養少數民族體育教師、社會體育指導員和高水平體育人才。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域,開展以民族優秀體育項目為主要內容的體育競賽和活動。建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培訓基地,辦好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實施“助殘健身工程”,為殘疾人建設就近方便的體育健身設施,組織開展適合殘疾人參加的體育活動。
(五)加強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工作
1.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創新培訓方式,拓寬培訓渠道,不斷發展壯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注重農村體育、殘疾人體育、少數民族體育活動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培訓。吸納優秀教練員、運動員、體育教師等授予相應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級稱號,充分發揮其在社會體育指導服務活動中的作用。
2.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建立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檔案,鼓勵社會體育指導員就近就便掛靠健身站點開展健身指導服務,做到每個健身站點至少配備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積極發展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對以健身指導為職業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嚴格職業技能培訓、考核、認證工作,特別是要加強對高危險性項目的體育健身指導人員的管理。積極探索建立體育健身指導服務評價制度和激勵機制,為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便利,對不以營利為目的向公眾提供傳授健身技能、組織健身活動、宣傳科學健身知識等服務的公益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免費提供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業務交流,對業績優秀、群眾評價好的給予表彰獎勵,不斷激發他們開展健身服務的積極性。
3.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文明辦、民政、共青團等部門和單位要形成聯動機制,建立全民健身服務工作體系和組織體系,健全注冊管理和培訓制度,努力建設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為主體,優秀教練員、運動員、體育教師等全社會熱心人士廣泛參與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隊伍。經常性開展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和服務質量。充分利用“全面健身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活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逐步將健身服務和志愿服務相結合,努力形成全社會廣泛關注全民健身、共同投入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
(六)努力提升全民健身服務水平
1.不斷提升全民健身科技服務水平。健全體質測定機構,開展“我的體質我知道”體質檢測活動,為群眾提供個性化的健身指導服務。建立全民健身科技服務網,大力普及運動健身科學知識,引導和鼓勵城鄉居民經常、持久地參加體育健身活動,不斷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和體育技能水平。
2.努力推進全民健身服務業發展。推行國家有關體育健身服務規范和標準,促進全民健身服務業健康運營,大力培育以健身科技服務和健身技能指導為主要內容的體育健身服務市場主體。對社會力量興辦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民政、體育主管部門要在注冊登記、工作指導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屬退役運動員自主創業的,應給予政策優惠。社會力量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于全民健身事業的公益性捐贈,符合稅法有關規定的部分,可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時從其應納稅額中扣除。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1.本實施計劃在縣政府領導下,把全民健身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由縣教體局會同有關部門、社會組織共同推行。建立工作協調機制,明確部門責任,制定年度推進計劃,抓好《縣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年)》的組織實施。
2.體育主管部門要切實提高認識,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加強組織領導,協調有關部門落實政策保障、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監督獎勵等措施,并建立目標責任制,簽訂責任書,實行目標考核。
3.各有關部門要樹立全局觀念,明確各自職責和任務,貫徹執行各項政策措施,推動本計劃落實。工會、團委、婦聯、殘聯等要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充分發揮作用,形成政府主導、部門推進、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良好格局。
4.充分調動全社會興辦全民健身事業的積極性,拓寬社會資源進入全民健身事業的途徑,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興辦全民健身事業。
(二)加大經費投入
各級政府要按照《全民健身條例》規定,將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全民健身活動的經費投入,對公益性全民健身服務機構給予必要的經費保障。支持農村、經濟欠發達鄉鎮發展全民健身事業。有條件的地區可建立個人繳費和政府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加大對全民健身事業的投入。
(三)營造良好環境
加強全民健身宣傳,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刊、互聯網等媒體宣傳作用,普及體育健身知識,提高廣大群眾科學健身素養?h電視臺、廣播電臺、通訊要開辦全民健身欄目,舉辦科學健身講座,制作全民健身公益廣告、宣傳畫,安排專門時段播放廣播體操、健身操(舞)、太極拳(劍)等普及健身活動的節目。借助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和各級各類體育賽事、體育活動加強宣傳,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開展“終身體育”教育,使體育健身成為群眾的基本生活方式,在全社會形成崇尚體育健身、積極參加體育健身的社會風氣。
(四)實施考核評估
體育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不定期進行檢查指導,并在20XX年對《縣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年)》實施成效進行全面評估,將評估報告報縣政府。繼續開展先進社區、特色體育鄉(鎮、辦)的創建,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優秀健身活動站點的評比表彰工作?h政府將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聽取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對為全民健身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全民健康實施方案5
一、背景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居民身體活動量明顯減少,身體活動不足是導致人體死亡的第四獨立因素。體育活動已經成為增強國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最積極、最有效、最經濟的生活方式。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體育活動在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1995年,國務院頒布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2007年,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2014年,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2016年,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發展群眾體育活動、倡導全民健身新時尚、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做出了明確部署。
自1995年實施全民健身計劃以來,我國群眾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各級體育行政部門積極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青少年體育工作不斷推進,體育活動意識明顯增強;全國人均體育場館面積達1.57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口比例為33.9%;老年人體育活動形式豐富多彩,生活質量提高。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全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4.9歲。體育活動成為強身健體重要手段的社會氛圍已經形成。
然而,我們應當意識到,體育活動在增強國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距離健康中國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國家相關調查數據顯示,雖然我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但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也持續增加,青少年耐力、成年人肌肉力量與耐力、老年人肌肉力量等指標的變化并不樂觀,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體育活動在促進健康領域的諸多研究成果尚未充分應用于實踐,多數居民在參加體育活動時有很大的盲目性。體育健身活動在增強體質、防控疾病方面尚有很大提升空間。因此,亟待從國家層面發布權威性的體育健身活動指南,引導居民科學地從事體育健身活動。
《全民健身指南》針對中國居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狀況實際,系統歸納、集成國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相關研究成果,基于中國居民運動健身的實測數據編制而成。主要包括體育健身活動效果、運動能力測試與評價、體育健身活動原則、體育健身活動指導方案等內容。
二、體育健身活動效果
我國古代就有通過導引術提高人體健康水平的文字記載,F代大量研究成果證實,經常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可以有效地增強體質、防治疾病、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一)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體質是指在遺傳性和獲得性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征。體育健身活動可以提高人體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韌、平衡和反應能力,改善身體成分,從而達到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的效果。
1、提高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影響體質與健康的核心要素之一。心肺功能低下可導致過早死亡風險增加。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提高心臟收縮力量和肺活量,調節血壓,改善血脂,對心肺功能產生良好影響,明顯提高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健康水平。
2、改善身體成分
身體成分是指構成身體的各種物質及其比例,一般常用身體脂肪含量和肌肉重量及其比值表示。研究證實,過多的身體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增多可誘發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以有氧運動為主的體育活動可增加脂肪消耗,降低身體脂肪含量,增加肌肉重量,改善身體成分。
3、增加肌肉力量
力量練習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肌肉抗疲勞能力,促進青少年成長發育,使體格更加強壯,預防因肌肉力量衰減出現的腰疼、肩頸痛等癥狀,提高身體平衡能力,防止老年人跌倒,維持骨骼健康,預防和延緩骨質疏松發生。
4、提高柔韌性
柔韌性既是一種重要的運動技能,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活動能力。有規律的牽拉練習可提高肌肉、韌帶彈性,增加青少年身體活動范圍,身體姿勢優美,減少肌肉拉傷,預防和治療中老年人關節性疾病。
5、提高幸福指數
體育健身活動是心理干預的有效手段。體育健身活動可增加人體愉悅感,使人精神放松,緩解壓力,形成良好心理狀態,獲得生理和心理滿足感,使青少年充滿朝氣,中老年人充滿活力,提高幸福指數。
(二)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質量
體育活動可以提高人體各器官功能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治疾病,特別是對防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效果明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等,是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有效地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誘發因素,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同時也是治療慢性非傳染疾病的有效手段,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由于生活方式不當、身體活動不足導致的過早死亡。
1、心血管病
我國居民心血管病患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心血管病死亡列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通過提高心臟功能和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減少炎癥因子、調節血脂等途徑,降低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心血管病發生,促進心血管病患者康復。
2、糖尿病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以2型糖尿病最為常見。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調節糖代謝,降低血糖,提高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效地預防與治療2型糖尿病,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發展。體育活動可以增強糖尿病患者體質,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
3、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以體重增加為特征,通常用身體質量指數(又稱BMI,下統稱BMI)表示。超重和肥胖與多種慢性疾病有關,包括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某些癌癥和多種骨骼肌肉疾病。預防和降低身體肥胖最有效的手段是體育活動和膳食平衡。體育活動是防控肥胖最積極的方法,可以幫助肥胖者控制體重、改善生理功能,防止減重后體重反彈,減少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疾病發生。
4、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是以骨密度降低、骨組織微細結構變化,并伴隨骨折易感性增加為特征的骨組織疾病。體育活動有助于增加骨量,改善骨骼結構,減緩由于年齡增大引起的骨量丟失,通過增強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預防跌倒,減少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風險。
5、癌癥
癌癥,也稱惡性腫瘤,位列我國居民總死亡原因的第二位。體育活動可以降低乳腺癌、結腸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癥的發病風險,減緩癌癥患者術后的治療疼痛,提高癌癥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有超過30%的癌癥可以通過體育活動干預達到預防效果。
6、抑郁癥
抑郁癥,也稱抑郁性障礙。近年來,我國抑郁癥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體育健身活動可以改變大腦的化學成分,引起良好的情緒和狀態反應,有效地預防抑郁癥發生,并對輕度至中度抑郁癥患者有積極的干預效果。
(三)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體育健身活動可以提高人的認知能力,使人集中精力。有規律的體育健身活動可減少抑制性神經遞質的釋放,延緩中樞疲勞,對神經系統產生良好影響,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延長成年人有效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三、運動能力測試與評價
運動能力是指人體從事體育活動所具備的能力。本指南的運動能力測試與評價包括單項運動能力測試與評價、綜合運動能力評價。人體在從事體育活動前,應對運動能力相關指標進行全面測試與評價,以便科學地制定個性化體育活動方案。在從事體育活動的不同階段,應定期進行運動能力測試,以客觀評價體育活動效果,確保體育活動安全有效。
(一)單項運動能力測試與評價
單項運動能力測試包括有氧運動能力、肌肉力量、柔韌、平衡和反應能力測試等。單項運動能力評價采用5分制,5分為優秀,4分為良好,3分為中等,2分為較差,1分為差。
1、有氧運動能力
有氧運動能力是反映人體長時間進行有氧運動的能力,與心肺功能密切相關。有氧運動能力強,表明心肺功能好。良好的有氧運動能力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以保持并提高人體身體的有氧運動能力。
最大攝氧量是評價有氧運動能力的重要指標。
2、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是肌肉在緊張或收縮時所表現出來的克服或抵抗阻力的能力。肌肉力量測試指標包括握力、背力、俯臥撐、仰臥起坐、縱跳測試等。
3、柔韌、平衡與反應能力
、偃犴g是指身體活動時各個關節的活動幅度以及跨過關節的韌帶、肌腱、肌肉、皮膚等組織的彈性、伸展能力。良好的柔韌性可以增加運動幅度,減少運動損傷。
②平衡指維持身體姿勢的能力,或控制身體重心的能力。平衡能力是靜態與動態活動的基礎。良好的平衡能力可以有效地預防因跌倒引起的各種損傷。
③反應能力主要是指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接受一定指令或刺激后,有意識的控制骨骼肌肉系統的快速運動能力,體現了神經與肌肉系統的協調性。
(二)綜合運動能力評價
心肺功能是影響人體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有氧運動能力與心肺功能密切相關,因此,將有氧運動能力排在綜合運動能力評價體系的首位,其權重為40%。
肥胖可誘發多種慢性疾病,成為公共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BMI是反映身體肥胖程度的指標。鑒于BMI在體質與健康評價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且對運動能力有明顯影響,因此,將BMI列入綜合運動能力評價體系中,其權重為20%。
BMI計算公式為: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體重(千克)/身高2(米2)]。中國人BMI的正常范圍為大于18.5,小于24,BMI等于或大于24為超重,等于或大于28為肥胖。
肌肉力量與運動能力、生活質量密切相關,其權重為20%。柔韌能力、平衡能力和反應能力的權重分別為10%、5%和5%。
根據不同單項運動能力指標在綜合運動能力評價中的權重與系數,計算綜合運動能力得分,計算方法為:
綜合運動能力得分=有氧運動能力得分×8+肌肉力量得分×4+BMI得分×4+柔韌性得分×2+平衡能力得分×1+反應能力得分×1
綜合運動能力評價采用4級評定:85分及以上為優秀、75分及以上為良好、60分及以上為合格、小于60分為較差。
四、體育健身活動原則
從事體育健身活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養成良好的體育健身活動習慣。
(一)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原則是指在體育健身活動過程中,要確保體育活動者不出現或盡量避免發生運動傷害事故,是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首要原則。開始體育健身活動前,應進行身體檢查,全面評價個人身體狀況和運動能力,制定適合自己特點的體育健身活動方案。體育健身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體育健身活動后要做好整理和放松活動。
(二)全面發展原則
全面發展原則是指在體育健身活動中,要使身體各部位都參與運動,使各器官系統的機能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既要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能力,又要提高肌肉力量、柔韌等身體素質。因此,要選擇全身主要肌群參與的體育健身活動項目,取得全面發展效果。
(三)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科學地、逐步地增加體育健身活動時間和運動強度。循序漸進原則強調要根據自己對體育健身活動的適應程度,逐漸增加運動負荷,使身體機能和運動能力不斷提高,以取得最佳體育健身活動效果。
(四)個性化原則
個性化原則是指根據每個人的遺傳特征、機能特點和運動習慣,制定個性化的運動健身方案。在制定運動健身方案時,要進行必要的醫學檢查和運動能力測試,以便了解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使運動健身方案更具個性特征。
五、體育健身活動方案要素
制定體育健身活動方案,主要考慮體育健身活動方式、體育健身活動強度和體育健身活動時間等三個基本要素。
(一)體育健身活動方式
體育運動方式是體育健身活動者采用的具體健身手段和健身方法。根據不同體育健身活動方式的運動特征,可以將體育健身活動項目歸納為有氧運動、力量練習、球類運動、中國傳統運動方式、牽拉練習5大類。
1、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供應充足條件下,全身主要肌肉群參與的.節律性周期運動。有氧運動時,全身主要肌肉群參與工作,可以全面提高人體機能,是目前國內外最受歡迎的體育活動方式。有氧運動分為中等強度運動和大強度運動。中等運動強度主要包括健身走、慢跑(6~8千米/小時)、騎自行車(12~16千米/小時)、登山、爬樓梯、游泳等;大強度運動主要包括跑步(8千米/小時以上)、騎自行車(16千米/小時以上)等。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節奏平穩,是中老年人最安全的體育活動方式。
人們在進行體育健身活動時,應將有氧運動作為基本的體育活動方式,以提高心肺功能、減輕體重、調節血壓、改善血脂為主要目的體育鍛煉者,可首選有氧運動方式。
2、力量練習
力量練習是指人體克服阻力,提高肌肉力量的運動方式。力量練習包括非器械力量練習和器械力量練習。非器械練習是指克服自身阻力的力量練習,包括俯臥撐、原地縱跳、仰臥起坐等;器械力量練習是指人體在各種力量練習器械上進行的力量練習。
力量練習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肌肉體積、發展肌肉耐力,促進骨骼發育和骨健康。青少年進行力量練習,可以明顯改善自身體質,使身體更加強壯;成年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力量練習應逐年增加;老年人進行力量練習,可以提高平衡能力,防止由于身體跌倒導致的各種意外傷害。
3、球類運動
球類運動包括直接身體接觸的球類運動和非直接身體接觸的球類運動。前者包括籃球、足球、橄欖球、曲棍球、冰球等;后者包括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門球、柔力球等。
球類運動的趣味性強,可通過比賽和對抗提高參與者的運動興趣。球類運動都具有一定的專項技術要求,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作為基礎。經常參加球類運動可以提高機體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反應能力,調節心理狀態,是青少年首選的體育活動項目。
4、中國傳統運動方式
中國傳統運動方式包括武術、氣功等。具體活動形式包括太極拳(劍)、木蘭拳(劍)、武術套路、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六字訣等。
中國傳統運動健身方式動作平緩,柔中帶剛,強調意念與身體活動相結合,具有獨特的健身養生效果。可以提高人體的心肺功能、平衡能力,改善神經系統功能,調節心理狀態,且安全性好。
以提高身體平衡能力、柔韌性、協調性和改善心肺功能、調節心理狀態為主要健身目的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群,可以選擇中國傳統運動健身方式。
5、牽拉練習
牽拉練習包括靜力性牽拉練習和動力性牽拉練習。各種牽拉練習可以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提高運動技能,減少運動損傷。
靜力性牽拉包括正壓腿、側壓腿、壓肩等;動力性牽拉包括正踢腿、側踢腿、甩腰等。初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人,應以靜力性牽拉練習為主,隨著柔韌能力的提高,逐漸增加動力性牽拉練習內容。
根據運動健身目的推薦體育活動方式:
——以增強體質,強壯身體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選擇自己喜歡的、可以長期堅持的體育健身活動方式,如有氧運動、球類運動和中國傳統健身運動等。
——以提高心肺功能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應選擇有氧運動、球類運動等全身肌肉參與的體育健身活動。
——以減控體重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應選擇長時間的有氧運動。長時間、中等強度的體育健身活動可以增加體內脂肪消耗,減少脂肪含量。長時間快步走、慢跑、騎自行車等是減控體重的理想運動方式。
——以調節心理狀態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應選擇各種娛樂性球類運動和太極拳、氣功等中國傳統運動方式,以緩解心理壓力,改善睡眠。
——以增加肌肉力量為主要目的的體育活動者,可根據自身健身需求和健身條件,選擇器械性力量練習和非器械性力量練習方式。力量練習的效果與力量負荷和重復次數有關,一般大負荷、少重復次數的力量練習主要發展肌肉力量,小負荷、多重復次數的力量練習主要發展肌肉耐力。
——以提高柔韌性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可選擇各種牽拉練習,特別是在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階段進行牽拉練習,既可以節省體育鍛煉時間,又可以取得較好健身效果。各種有氧健身操、健美操、太極拳、健身氣功、瑜伽等運動可以提高柔韌性。
——以提高平衡能力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可選擇各種專門平衡訓練方法,包括坐位平衡能力練習、站位平衡能力練習和運動平衡能力練習。太極拳(劍)、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柔力球等運動也可以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
——以提高反應能力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可選擇各種球類運動,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足球、網球等均可提高人體反應能力。
(二)體育健身活動強度
體育健身活動強度是制定體育健身活動方案的重要內容。強度過小,沒有明顯的健身效果;強度過大,不僅對健身無益,還可能造成運動傷害。
1、體育健身活動強度劃分
體育健身活動強度可劃分為小強度、中等強度和大強度三個級別。
小強度運動對身體的刺激作用較小,運動過程中心率一般不超過100次/分,如散步等。
中等強度運動對身體的刺激強度適中,運動過程中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如健步走、慢跑、騎自行車、太極拳、網球雙打等。
大強度運動對身體的刺激強度較大,可進一步提高健身效果。運動中心率超過140次/分,如跑步、快速騎自行車、快節奏的健身操和快速爬山、登樓梯、網球單打等。
有良好運動習慣、體質好的人,可進行大強度、中等強度運動;具有一定運動習慣、體質較好的人,可采用中等強度運動;初期參加體育健身活動或體質較弱的人,可進行中等或小強度運動。體育鍛煉者,在實施體育健身活動方案時,可根據自身情況,科學調整運動強度,以適應個體狀況。
2、體育健身活動強度監測
監測體育健身活動強度的指標有運動中心率、運動中呼吸變化和運動中自我感覺等。
(1)用心率監測體育健身活動強度
體育健身活動強度越大,機體和心臟對運動刺激反應越明顯,心率越快。一般常用最大心率百分數和運動中的實測心率監測體育運動強度。
最大心率是指人體運動過程中所能達到的最快心跳頻率,用次/分表示。測定最大心率的方法有直接測定法和間接推測法。直接測定要在專門的測試機構采用遞增負荷運動測試,需要專門的運動測試儀器和器材。
人體的最大心率與年齡有關,采用下列公式可以推算正常人群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齡(歲)
體育健身活動時,心率在85%或以上最大心率,相當于大強度運動;心率控制在60%~85%最大心率范圍,相當于中等強度運動;心率控制在50%~60%最大心率范圍,相當于小強度運動。
在體育健身活動過程中,當實測心率達到140次/分以上時,相當于大強度運動;心率在100~140次/分范圍,相當于中等強度運動,心率低于100次/分,相當于小強度運動。
。2)用呼吸監測體育健身活動強度
體育健身活動引起人體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變化,可以根據運動中的呼吸變化監測運動強度。
呼吸輕松:與安靜狀態相比,運動時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變化不大,呼吸平穩,可以唱歌。這種呼吸狀態下的運動心率一般在100次/分以下,相當于小強度運動。
呼吸比較輕松:運動中呼吸深度和呼吸頻率增加,可以正常語言交流。運動心率相當于100~120次/分,為中小強度運動。
呼吸比較急促:運動中只能講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述長句子。運動心率相當于130~140次/分,為中等強度運動。
呼吸急促:運動中呼吸困難,運動中不能用語言交談。運動心率一般超過140次/分,為大強度運動。
(3)用主觀體力感覺監測體育健身活動強度
人體運動過程中的主觀體力感覺可分為6~20個等級,小強度運動的主觀體力感覺為輕松(9~10級),中等強度運動的主觀體力感覺為為稍累(13~14級), 大強度運動的主觀體力感覺為累(15~16級)。
主觀體力感覺等級與心率密切相關,運動過程中的主觀體力感覺等級數乘以10,即相當于運動中的心率(次/分)。如,運動中主觀體力感覺等級數為12,即相當于運動中的心率為120次/分。
體育鍛煉者可以通過主觀體力感覺控制運動強度。一般來講,在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時,主觀體力感覺為輕松或稍累。
3、力量練習強度與健身效果
力量練習的負荷重量越大,表示運動強度越大。在進行力量練習時,常采用最大重復負荷(RM)表示負荷強度的大小。最大重復負荷是指在肌肉力量練習時,采用某種負荷時所能重復的最多力量練習次數。如一個人在做啞鈴負重臂屈伸時,其最大負荷為20公斤,且只能重復一次,那么,20公斤就是他的負重臂屈伸的1次最大重復負荷(1RM)。如果他能以15公斤的負荷最多重復8次負重臂屈伸,那么,15公斤就是他負重臂屈伸的8次最大重復負荷(8RM)。在非器械力量練習時,一個人可以完成8次俯臥撐,相當于8RM,以此類推。
力量練習負荷強度可劃分為小強度、中等強度和大強度三個級別,力量練習強度與健身效果密切相關。
大強度力量練習,相當于1~10RM,每種負荷重量的重復次數為1~10次,每個部位重復2~3組,組與組間歇時間為2~3分鐘。大強度力量練習主要用于提高肌肉最大收縮力量。
中等強度力量練習,相當于11~20RM,每種負荷重量的重復次數為10~20次,每個部位重復3組,組與組間歇時間1~2分鐘。中等強度力量練習可以用于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肌肉體積。
小強度力量練習,相當于20RM或以上,每種負荷重量重復20次以上,每個部位重復2組,組與組間歇時間1分鐘。小強度力量練習主要用于發展肌肉耐力。
(三)體育健身活動時間
每次體育健身活動時間直接影響體育健身活動效果。運動時間過短,提高身體機能效果甚微;而運動時間過長,則容易造成疲勞累積,也不會進一步增加健身效果。對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每天有效體育健身活動時間為30~90分鐘。在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初期,運動時間可稍短;經過一段時間體育健身活動,身體對運動產生適應后,可以延長運動時間。每天體育健身活動可集中一次進行,也可分開多次進行,每次體育健身活動時間應持續10分鐘以上。
有體育健身活動習慣的人每周應運動3~7天,每天應進行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20~25分鐘的大強度運動。為了取得理想的體育健身活動效果,每周應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以上的大強度運動;如果有良好的運動習慣,且運動能力測試綜合評價為良好以上的人,每周進行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150分鐘大強度運動,健身效果更佳。
六、一次體育健身活動的內容與安排
(一)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是指主要體育健身活動開始前的各種身體練習。準備活動的主要作用是預先動員心肺、肌肉等器官系統的機能潛力,以適應即將開始的各種健身活動,獲得最佳運動健身效果,并有效地預防急性和慢性運動傷害。
準備活動的時間一般為5~10分鐘,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使身體各器官系統“預熱”,提前進入工作狀態;二是進行各種牽拉練習,增加關節活動度,提高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彈性,預防肌肉損傷。
(二)基本活動基本活動是體育鍛煉的主要運動形式,包括有氧運動、力量練習、球類運動、中國傳統運動健身方式等,持續時間一般為30~60分鐘。在一次體育健身活動中,需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控制適宜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在一周的體育健身活動安排中,體育健身活動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不同的體育健身活動方式和運動強度。
(三)放松活動
放松活動是指主要運動健身活動后進行的各種身體活動,主要包括行走(或慢跑)等小強度活動和各種牽拉練習。體育健身活動后,做一些適度放松活動,有助于消除疲勞,減輕或避免身體出現一些不舒服癥狀,使身體各器官系統機能,逐漸從運動狀態恢復到安靜狀態。 做一些牽拉性練習,有利于提高身體柔韌性。
七、不同階段體育健身活動方案
(一)初期體育健身活動方案
剛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人,運動負荷要小,每次體育健身活動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使身體逐漸適應運動負荷,運動能力逐步提高。剛開始體育健身活動計劃時,應選擇自己喜歡或與健身目的相符的體育健身活動方式。運動后要有舒適的疲勞感,疲勞感覺在運動后第二天基本消失。
體育健身活動初期,增加運動負荷的原則是先增加每天的運動時間,再增加每周運動的天數,最后增加運動強度。
初期體育健身活動的時間約為8周,具體方案為:
——運動方式: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球類運動、中國傳統運動方式、柔韌性練習。
——運動強度:55%最大心率,逐漸增加到60%。
——持續時間:每次運動10~20分鐘,逐漸增加到30~40分鐘。
——運動頻度:3天/周,逐漸增加到5天/周。
(二)中期體育健身活動方案
從事8周體育健身活動后,人體基本適應運動初期的運動負荷,身體機能和運動能力有所提高,可進入中期體育健身活動階段。在這一階段,繼續增加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時間逐漸增加到每周150分鐘或以上,使機體能夠適應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中期體育健身活動的時間約為8周,具體方案為:
——運動方式:保持初期的體育健身活動方式;適當增加力量練習。
——運動強度:有氧運動強度由60%~65%最大心率,逐漸增加到70%~80%最大心率;每周可安排一次無氧運動,力量練習采用20RM以上負荷,重復6~8次。
——持續時間:每次運動30~50分鐘;如安排無氧運動,每次運動10~15分鐘;每周1~2次力量練習,每次6~8種肌肉力量練習,各重復1~2組,進行5~10分鐘牽拉練習。
——運動頻度:3~5天/周。
在這一階段,體育健身活動方案基本固定,逐步過渡到長期穩定的體育健身活動方案。
當身體機能達到較高水平、養成良好體育健身活動習慣后,應建立長期穩定、適合自身特點的體育健身活動方案。長期穩定的體育健身活動至少應包括每周進行20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150分鐘的大強度運動;每周進行2~3次力量練習,不少于5次的牽拉練習。具體方案為:
(三)長期體育健身活動方案
——運動方式:保持體育健身活動中期的運動方式。
——運動強度:中等強度運動相當于60%~80%最大心率,大強度運動達到80%以上最大心率;力量練習采用10~20RM負荷,重復10~15次;各種牽拉練習。
——持續時間:每次中等強度運動30~60分鐘,或大強度無氧運動15~25分鐘,或中等、大強度交替運動方式;8~10種肌肉力量練習,各重復2~3組,每次進行5~10分鐘牽拉練習。
——運動頻度:運動5~7天/周,大強度運動每周不超過3次。
【全民健康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全民閱讀活動實施方案精選03-21
2017全民閱讀實施方案10-13
全民閱讀工作實施方案10-13
全民健康倡議書11-04
全民健身活動實施方案07-29
全民健身跑活動實施方案12-19
全民健身跑活動實施方案11-22
全民健身的健康活動作文03-27
全民健身日活動實施方案201608-08
健康村實施方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