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范文(精選11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1
一、指導思想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以提高育人質量為中心,聚焦“課程發展、教學改革、教育科研、教師成長、質量評價”等重點工作,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完善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全面提升全縣中小學的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基于國家義務教育階段質量監測報告呈現的問題以及我縣中招、高考相關數據,結合我縣教學質量抽測、期末檢測數據以及教學視導各種質性分析報告,以義務教育階段及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相關的水平等級為標準,認真分析各校教學質量現狀,聚焦實際課堂教學由“知識為中心”“教師講授為中心”向“素養為中心”“學生學習為中心”轉型,聚焦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自信心與學習習慣的培養,聚焦教師職業狀態、職業規劃和專業發展內動力等問題,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提升教學質量策略,遵循“教學評一致、教研訓一體”的現代教研理念,探索建立教學質量標準體系、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使我縣中小學辦學水平,尤其是農村中小學辦學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全面提升全體學生的素質和人民對教育的滿意度。
三、工作內容
(一)完善制度,強化教學常規管理
1.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健全常規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以規范管理保障和促進教學質量提升,進一步提高全縣中小學常規管理水平。加強常規檢查,督促各中小學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切實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強化縣教師發展中心的教學視導作用,教研員經常深入學校,定期、不定期對全縣中小學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進行監督和評估,及時掌握情況,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加強指導,促進全縣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提升學校內涵發展管理。大膽革新學校管理方式,強化服務意識,以人為本,為教師服務、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為學習服務,以系統發展的思維,構建學習型管理團隊和特色教研團隊,走“內涵式”特色發展道路,切實改變我縣中小學校內部管理不平衡的狀況,不斷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以“共生、共建、共享”思想為指導,努力為師生的生命發展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
3.逐步完善隊伍管理機制。建立管理隊伍“人才庫”,評選并獎勵“十佳校長”,“優秀教研員”,“優秀教研工作者”,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中小學教研和校長隊伍。
4.狠抓教風的轉變。縣教師發展中心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室要繼續開展常規指導工作,如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深入課堂,加強常態管理與監控,經常性地對教師教學常規的實施情況進行指導;同時,構建學科、學區教研、學習共同體,線上線下相結合,注重過程跟蹤和關注,重視教師職業發展狀態及教研內動力的激發,促進教風的轉化,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證。
(二)立足根本,著力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1.打造“教研訓一體化”系統。秉持“教研訓一體”的現代教研理念,整合教師培訓資源,加強師資培訓基地建設,改進培訓方式,聚焦教師實際發展需要,聚焦教師職業狀態的激活,涵養師德,提升素養,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建立健全校本培訓制度,切實提高培訓實效。
2.提升教研隊伍的整體教研水平。采用專、兼職教研員相結合的辦法,組建學科中心教研組,充實教研力量,總結和平縣中學語文學科教師讀寫組建設經驗,全面創建各學科、各學校學習型教研團隊,營造全體教師共讀、共研、共發展的教研氛圍,提高教研水平,切實發揮教研隊伍對教學工作的導向、服務功能。
3.聚焦薄弱學科和薄弱學校的師資隊伍培養。加大農村中小學緊缺學科教師和薄弱學科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村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能力。
4.建立健全城鎮支援農村教育長效機制。扎實有效地開展縣城中小學骨干教師到鄉鎮中小學送課下校、縣城學校派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蹲點指導、農村學校派教師到縣城學校跟崗學習等工作。
5.健全教師評優制度。評選“新時代標兵教師”,樹立先進教師典型,開展優秀教師巡回報告活動,提高廣大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
(三)把握關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課堂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各校要強化向課堂教學要質量的意識,一切教學教研活動開展應圍繞課堂教學質量提升這個中心,全面優化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轉變課堂學習方式。課堂教學中,改變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模式,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教學,科學有效地開展學科學習活動,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創設師生共生、共建、共享的課堂文化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各學校教研室、年級備課組、科組與縣教師發展中心學科中心教研組以及其他教育部門的教研活動、質量檢測、教學評價、教學競賽和教學評比等等,都應當圍繞這一方面進行設計、開展和評價,確保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主體的真正落地。
2.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各中小學要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探索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等不同課型的結構特征,努力探討各種課型的最佳模式,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3.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秉持“教學評一致”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學習的狀態、創生的學習內容、學習的方法、知識的掌握、技能的訓練、思維的發展、德育的涵養等方面量化或質性的有效性,利用好課堂教學質量當堂反饋評價,要使絕大多數學生當堂達到學習目標,對于未達標的學生,要通過課后輔導及時幫助解決。
4.發揮課題研究的引領作用。引導廣大教師結合學校、科組以及自身的實際發展需要,以課題研究為切入口,主動研究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通過持續的教學研究,形成教師個人的教學或教研特色。
5.抓實集體備課。進一步落實中學以學科組為單位、小學以中心校為單位的集體備課制度,要牽頭開展分片、分校、分類的集體備課活動,每周每學科學校集體備課不得少于1次,特別要針對當前薄弱學科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6.推動教師提煉“代表課”。要創造一切機會,積極開展全員聽課、說課、評課和上觀摩課活動,不斷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以研究課、觀摩課、示范課等多種形式的公開課為載體,引導廣大教師投身課堂教學實踐和研究,并將具有先進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推廣,以期在更大的范圍內獲得效益的最大化。每學期每校組織的各種類型的公開課不得少于教師人數的一半,每位任課教師全年必須至少上一節公開課。為確保公開課質量,每位教師的公開課必須提前安排,并確定不同課型人員和比例,要有公開課教案、聽評課記錄,要真正把公開課作為深化教研、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舉措,同時將公開課的最新成果運用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力戒走過場、搞形式、完任務。在開展公開課的基礎上,推動全縣中小學教師提煉自己的“代表課”。
7.關注薄弱學校。縣教師發展中心教研員將工作的重心下移到農村薄弱學校,下移到課堂、教師和學生中,采取隨堂聽課、評課、當場反饋的方式,密切關注教師的課堂活動,對教師課堂教學進行定性、定量的檢測,以此引導教師全力追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積極開展教學觀摩活動,組建學科、學區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工作室主持人)團隊,定期組織送教活動,組織骨干教師與鄉鎮學校教師結對活動,推廣具有先進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廣大教師提供優質課堂教學示范,以期在更大范圍內獲得效益最大化,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8.科學系統規劃教研活動。縣教師發展中心將加強開展主題教研、問題教研、學區教研、校本教研、網絡教研、項目教研活動,圍繞教育教學重點、熱點、難點開展常規教研和專題教研。經常性開展聚焦課堂教學質量的教研活動,培育、遴選和推廣優秀教學模式、教學案例,打造一批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范校,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激活全縣教研氛圍,培養良好的教研生態。
(四)優化手段,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
1.科學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各校要強化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的意識,進一步加快學校信息技術現代化建設。緊緊抓住城鎮學校信息技術教育已經初具規模和農村遠程教育工程全面覆蓋的有利契機,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和教學資源庫,加強系統設備維護、提高設備使用率、定期更新補充設備。抓好全縣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研訓工作,優化輔助教學手段,
2.促進區域均衡發展。運用形象化教學手段組織指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效果。縣教師發展中心要深入推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的研究與實踐。利用“專遞課堂”幫助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優質均衡發展。利用“名師課堂”發揮名師示范效應,促進廣大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教研水平提升。利用“名校網絡課堂”擴大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覆蓋面,推動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五)落實“雙減”,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1.按規定開齊開足課程。各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科學編排課程,按要求開齊開足開好各類課程。學校和教師不得隨意增減課程課時,不得隨意增減課程難度,特別要保證按規定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課、藝術課(或音樂課、美術課)、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
2.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各學校要加強課堂教學管理,落實教學常規管理要求,制定好教學計劃,做好備課、上課、作業批改、教學反思及評價等教學基本環節的整體設計與落實。要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教學關系,大力開展課堂有效教學研究與實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堅決杜絕教師“課上不講課下講,課上少講課后講”的行為,嚴禁超課標教學、搶趕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
3.科學合理布置作業。各中小學要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可在校內安排適當鞏固練習;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90分鐘。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嚴禁教師布置懲罰性的作業,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學校要建立完善學生各學科作業量情況摸查制度,并及時將摸查結果反饋給任課教師。
四、實施步驟
“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為期一學年,具體時間為20xx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組織與發動階段(20xx年9月—10月)。教育局將在20xx秋季學期開學初召開動員會,學習活動實施方案。各校要召開全體教師會議,明確我縣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的具體要求。結合實際,圍繞教學管理、課程改革、教學評估、教師發展、學生素養等方面內容,深入各學校調查研究,查找制約本校、本區域教學質量提高的根本性問題,分析問題根源,研究策略,制定改進措施,形成詳細的學校活動工作方案,并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學習會、討論會,對本項活動進行廣泛的宣傳,形成濃厚的活動氛圍。各校工作方案要有具體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時間,并于10月下旬報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22年5月)。全面開展主題教研、學區教研、校本教研活動,扎實開展各項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主題的學習活動,并對每項活動進行廣泛討論交流,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通過不同方式呈現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的成果。
第三階段:整改與深化階段(2022年6月—2022年7月)。針對在實施與展示階段查找出來的問題與差距,各校要制定具體的對策意見,形成推動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辦法、措施,總結提升典型經驗,推廣成功做法。
第四階段:總結與表彰階段(2022年8月)。教育局將組成“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檢查組,采取過程性和階段性相結合的形式,對各校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評估,檢查結果將納入年終考核之中。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校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強化領導、統籌部署,切實做到組織落實、任務落實、措施落實,確保“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為加強對全縣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的組織領導,縣教育局決定成立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具體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辦公室設在縣教師發展中心,由陳金平同志兼辦公室主任。
(二)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教育局建立局機關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學校和股室負責人分片包校制度,深入基層學校加強指導,督促工作落實。縣教師發展中心以課堂教學為抓手,深入課堂,充分發揮專業引領作用。各中小學校長要切實轉變管理觀念,改進管理策略和方法,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教學管理和提高教學質量上來,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控力度,努力促進全縣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三)積極宣傳,氛圍營造
多渠道向社會和家長宣傳質量提升的目的、意義,特別要組織引導教師隊伍自覺主動樹立質量意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凝聚校內外發展合力。積極搭建實施成果交流展示平臺,及時對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和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宣傳,擴大影響、營造氛圍。
(四)強化督查,確保實效
教育局將根據各校的活動計劃安排,經常性組織督查人員對各校活動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及時把握各階段活動的進展情況,提出改進意見,并將檢查情況作為評比學校的一項重要指標,以確保質量,務求實效。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的育人思想和“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緊緊圍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主線,牢固確立“教學質量的首要地位、教學管理的中心地位、教學投入的優先地位”,優化管理抓常規,立足課堂抓效益,強化研訓抓師能,注重評價抓監測,全面加強中小學教學工作的領導和管理,著力破解我縣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制約因素和瓶頸問題,推動我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發展適合的教育。
二、目標任務
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主線,經過三年努力,進一步理清我縣現階段教育目標、路徑、手段、策略等要素的內在規律,促進全縣教育資源配置更加優化,質量職責更加清晰,質量機制更加順暢,質量管理更加高效,質量評價更加科學,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優化,教育教學質量躋身全市中等以上水平,初步形成一定的辦學特色,實現基于公平、富有品質的發展內涵,促進我縣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小學階段教育教學質量目標
在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從20xx年起,全縣小學畢業學業水平測試語文、數學、英語總分及格率每年提升3.5%以上,優秀率每年提升2%以上,低分率每年降低1%以上;到20xx年,全縣小學畢業學業水平測試語文、數學、英語及格率達95%以上,優秀率達35%以上,低分率控制在5%以內。學生體質監測合格率每年達到95%以上。
(二)初中階段教育教學質量目標
在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到20xx年,全縣中考高分段(全市前5500名學生)人數達460人,總分及格率提升5%以上,優秀率提升2%,低分率控制在7%以內;到20xx年,全縣中考高分段人數達506人,總分及格率提升6%以上,優秀率提升2.5%,低分率控制在7%以內;到20xx年,全縣中考中考高分段人數達556人,總分及格率提升7%以上,優秀率提升3%,低分率控制在7%以內。在全市中考質量評估中進入中上游水平。學生體質監測合格率每年達到95%以上。
(三)高中階段教育教學質量目標
在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全縣高考一本上線率20xx年達8.0 %以上,20xx年達9.6%以上,20xx年達到11.5%以上,本科上線率保持逐年增長態勢,在全市高考質量評估中進入中上游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強化管理責任,提升教學管理水平
1.強化以校長為首的學校教學管理責任。校長是教學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校長主要精力必須用于抓教學管理,把研究、解決教學管理問題列為學校中心工作,把提高學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作為明確的責任目標,抓實、抓細、抓好教學管理的每一層級和每一環節。要建立學校領導巡課制度,加大對課堂教學質量的監控力度;建立教學問題診斷制度,找準問題,商討對策,進行整改;建立教干“推門聽課、親自上課、研究教學”制度,學校班子成員要常態化深入教學第一線,帶頭進行教學研究。教師發展中心每學年舉辦一次校長評課、分管副校長上課等教學業務競賽,提高教干的課堂教學參與度與教學問題診斷力。教師發展中心要將教學質量發展目標落實到各個學校,學校要據此制定制訂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2.強化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級教學管理責任。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組織者,也是班級教學工作管理者,承擔著家校聯系、科任教師協調和學生良好習慣培養的任務。班主任要強化班集體建設,加強科任老師間的協調配合,定期召集科任教師會商、研討班級教學問題,定期召開家長會,并做好家訪工作,實現學年內家訪“全覆蓋”;要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分層召開學生會議,加強與學生的談話交流。
3.強化以教師為主體的學科教學管理責任。教師是教學質量提升的主力軍。科任老師要強化學科教學管理,充分發揮合作小組的教學組織功能;要研究教材,找準課堂教學內容,不上無教案之課;要研究課堂,注意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功能,上課要做到講練結合,提高效益;要研究教學評價,熟悉考核內容與方式;要研究學生,指導學生做好預習工作,提高教學與指導的針對性;要相互學習,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和課堂改革,提高個人教學素養,提升駕馭教材與課堂的能力和水平。
(二)強化過程管理,提升教學管理效能
1.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學校要建立健全集體備課機制,加大集體備課的過程管理,保證質量與效果。教師備課要兼顧課標、教材、學生、教學效益,優化教學過程設計和教案生成,認真撰寫教學反思。村小老師應參加鄉鎮中心小學組織的教研活動,鄉鎮初中按照《灌南縣中小學校聯片教研活動實施方案》實施。中小學優勢學科牽頭學校要切實擔負起組織教研活動的任務,提高教研活動實效。
2.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各校要將落實“自學﹒交流﹒反饋”教學模式作為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關鍵來抓。要綜合考慮教學要求,以學科素養培育、學習內容重構、課堂模式創新、學習方式轉變、教學行為改進、自主學習開展和自主管理力提升為重點,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要目標明確、內容科學、重點突出,重視價值觀引領和核心素養培養。要深入學習先進地區、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積極倡導參與式、啟發式教學,推行探究式學習,探索符合實際的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輕負擔、高效率”課堂教學模式。縣教師發展中心要及時組織典型課改經驗的交流和優秀課改成果的評比,豐富和優化學案、課例、作業、練習、試卷等教學資源,為學校課改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務。
3.強化教學訓練管理。課后練習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和教師反饋教學信息、改進教學的重要手段。作業的布置應符合有關規定,作業的質、量、度要符合學生實際,既要統一要求,又要兼顧學生個性發展需要。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仔細,格式、等第要規范。作業講評要立足于問題診斷和解決,對典型問題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拓展,要指導學生建立錯題集。
4.有效組織教學輔導。輔導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創新輔導方式,加強個別輔導和分類指導。要注意發現和培養學科優等生,更要關心學困生,防止“兩極”分化。各學科要結合學科特點開展課外閱讀指導、社會實踐活動、創新能力培養以及跨學科知識輔導講座等,開發學生智力,拓寬學生視野,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5.強化教學考核評價。教學考核是了解教學情況的重要途徑,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凡教學計劃開設的課程都要按規定進行考試或考查。要重視單元過關等階段性學業質量考查,及時組織試卷分析,查找問題,總結經驗,改進教學。各校要加強對各類練習的管理,薄弱學校可通過教聯片聯合制卷等方式提高練習質量。
6.強化信息技術應用。以“智慧校園”、“智慧教室”建設為平臺,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融合,建立滿足需要、覆蓋全縣的教研網絡體系。各校要大力加強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驗,嚴格按要求配足配齊教學儀器、設備;要加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驗,教師要熟練掌握多媒體、“班班通”等設備應用和實驗操作,強化“人人通”應用,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功能優勢,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
(三)搭建成長平臺,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1.加強師德教育,增強教書育人責任意識。以“熱愛灌南、奉獻教育”為宗旨,扎實開展師德教育活動。開展學習宣傳活動,組織教師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有關法律法規,注重教師心理的關注和疏導,完善并實施正向激勵機制,引領教師敬業奉獻;多層次開展師德評議活動,評議結果作為教師評先評優、職稱晉升和績效工資發放的依據;開展公開承諾活動,所有教師要向社會和家長作出“不從事有償家教、不推銷教輔資料”的承諾,以“零容忍”的態度整治師德師風,切實維護教師隊伍的良好形象。
2.著力培訓進修,促進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制定《灌南縣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實施方案》,完善培訓體系,強化培訓管理,做到“四個結合”:全局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在落實省市培訓課程的同時,開展以“專業引領、同伴互助、自主學習”為宗旨的校本研修;全員培訓與分類培訓相結合,建立完善“教—研—訓”一體模式,利用教研活動進行學科培訓,保證教師每年參加各級各類培訓不少于72學時,并針對不同層次教師需求,進行“訂單式”分類培訓;集中培訓與自主研修相結合,通過專家講座、專題研討等形式進行集中培訓,并根據需要采用“名師引領”、“送教送培”、“青藍結對”、“個人成長規劃”等形式,有的放矢地進行個別培訓,促進教師實現個性化成長;自主學習與交流互助相結合,針對課堂教學、學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引導教師自主學習、自我實踐和自我反思,通過課題研究、課堂展示、教育教學案例分析、專題論壇等形式帶領教師交流互動,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
3.開展崗位練兵,夯實教師課堂教學功底。各校要按照“分步實施、集中培訓、分散練習、整體提升”的思路,定期分專題開展以“現場說課、聽課評課、教學設計、粉筆字、口語表達、課件制作、教學實驗及其他教學技能”等為基礎內容的教師全員崗位練兵活動。在此基礎上,各校每學年要開展一次全學段、全學科、全員參與的課堂教學基本功比賽,以練代訓、以賽促訓。
4.組建學科團隊,發揮骨干教師帶動作用。要圍繞“教學引領、教學研究、輻射帶動、挖掘資源、教師培養”五項基本要求,以省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市“333”工程、領雁計劃以及縣領航團隊等團隊成員為骨干,組建學科教學核心團隊,定期開展教學教研、網上交流,上示范課、研討課,舉辦專題講座,參加磨課、聽課、評課活動。通過組織團隊成員學習觀摩、參與學科競賽、申報課題研究、撰寫教學心得等形式,使學科團隊成為“帶動一門學科,培養一批骨干,產生一批成果”的集聚地,推動全縣教師整體水平提升。
(四)實施素質教育,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1.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德育為首,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各校要構建多元化德育體系,建設德育特色品牌,建立培育、考核、評選的長效機制;以豐富的活動夯實德育基礎,開展以習慣養成、理想信念、責任承擔、傳統美德、心理健康等內容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打造富有靈性的校園文化,讓學校處處都充滿教育符號,形成和諧、優美、富有教育意義和校本特色的環境文化;堅持“國家和地方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生本化、學生活動課程化”原則,研發校本德育課程,激活學科德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特長發展。
2.培養學習品質。各學校要根據培養目標,狠抓學生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引導和管理,從預習、聽課、作業、復習、檢測、反思等環節指導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努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五要”:要專心致志,做到聚精會神,心無旁騖;要踏實刻苦,做到不粗心大意,不懼怕困難;要惜時如金,做到嚴格守時,分秒必爭;要勤學好問,做到虛心好學,不懂就問;要獨立思考,做到自主探究,敢于質疑。
3.重視能力培養。各校要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裝備,開齊開好實驗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探究水平;要加強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社團組織建設,開發適合學生特點的多樣化校本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要認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結合“真閱讀”工程、新教育實驗、書香校園建設,組織經典誦讀活動,培養學生積累經典的能力。各學校根據課程標準要求,開齊、開足、開好音體美、綜合實踐和研究性學習等課程,開展豐富的藝體活動,提高學生素質;開展好體育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運動時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落實有效教研,提升教學研究水平
1.優化教研隊伍。完善縣教師發展中心運行機制,建立“教學、教研、科研、培訓、信息化五位一體”的新型教研模式。按照“專兼結合”原則,配齊學科研訓員。教學研訓人員定編、定崗、定責,原則上每學科每年至少組織3次縣級以上教學教研活動,上3節縣級以上公開課,開設3次縣級以上教學教研講座。要優先安排研訓員參加相關的進修培訓,以保持教研隊伍的先導性。教學研訓人員每學期聽課不少于40節,每周至少確定一至兩個工作日有針對性地到學校開展聽課指導工作,每學期集中研究一個帶有普遍性的教學疑難問題。各校要重視課題研究,催生教研成果。
2.創新教研方式。縣教師發展中心要進一步完善教研網絡,建立健全以學校需求為導向,以教師為主體,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以學科團隊、教研聯盟和學校教研組為依托的教研網絡體系。要充分利用教研陣地,創建靈活、高效、務實的'教研平臺,編印教研通訊、建設教研網站、開通個人博客等,使教師有廣泛的交流平臺。要鼓勵教師充分借助網絡資源,加強業務研修,實現自我提高。要重視成果的提煉和推廣,為全縣教師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提供更多的平臺。
3.增強教研實效。縣教師發展中心要將工作重心下移至學校,指導學校改進教學管理,完善教學常規,優化教學過程,推進教學改革,總結教學經驗;指導學校創新校本教研形式,拓展、豐富校本教研內容,促進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一體化,切實提高校本教研的質量和水平。研訓員要立足學校,定位課堂,保證每學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在學校,參與學校校本教研,傾聽教師心聲,指導引領廣大教師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課堂教學實踐,著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教師發展中心要根據學段和學科特點,確定研究和指導重點,每學期都要組織一定范圍的教學觀摩、教學視導、聯片教研活動,做到精心準備、周密安排、總結通報,保證效果;要根據學校類別,確定指導對象,對薄弱學校和學科進行有重點、針對性指導幫扶。
(六)開展質量監測,提升教學評價水平
1.建立教學質量監測制度。按照“分級管理、分類考評、分段實施”的原則,建立教育局、學校、年級組三級質量監控機制。進一步完善規范各學段學業水平測試,建立學生學業成績數據庫,從生源入口、過程管理、終端結果等實施多維評價,探索建立符合縣情的教學質量監測制度。
2.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在實施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考綜合評估、高中目標管理的基礎上,努力推動質量監測評估學段、學科的全覆蓋,探索建立“評價目標多維、評價方法多樣、評價主體多元”的質量評價體系,重點從質量意識、質量管理、質量監控和質量提升等緯度對學校進行評價,從教學能力、關愛學生和對學校的貢獻度等緯度對教師進行評價,從品德發展、學業水平、身心健康等緯度對學生進行評價。要加強對評價標準研制、實施過程管理、考評活動組織、評價結果運用等環節管理,達到“以評價促管理、以評價促提升”的目的。
3.建立教學質量激勵制度。制定《灌南縣中小學教學質量監測評價獎勵辦法》,對教學及教研工作成績突出的學校、學科團隊、教研人員和教師實行獎勵。教育局將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綜合考評和校長職級認定的重要指標。各學校要將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質量與教師考評、評先評優、職稱晉升、績效工資掛鉤,并突出教學質量所占的比重,充分發揮考評的激勵作用。
(七)加強督查指導,提升過程監控水平
1.加大常規督查力度。要加強和改進對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檢查和指導,建立健全教學常規督查制度。通過例行檢查、“飛行”檢查、隨機檢查、訂單視導等方式,對學校的教學常規進行不間斷督查;開展“常規管理校校行”活動,全程攝像,適時曝光,跟蹤督查。縣教師發展中心每學期要對所有學校進行一次教學常規全面性檢查。
2.加大教學視導力度。縣教師發展中心要加強與局基教科、督導室、目標督查科等科室的密切配合,把督辦性視導、指導性視導、診斷性視導、巡查性視導和評價性視導結合起來。視導中要注重過程指導、數據監測、案例剖析和督辦整改,既注重“視”,更要注重“導”,既要發現典型又要推廣經驗,既要找出差距更要解決問題。要通過不同形式的檢查指導和不同方式的評價通報,督促學校切實強化教學管理,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四、保障機制
(一)組織保障。縣教育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長為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教學質量提升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師發展中心,負責全縣中小學教學質量提升長效機制的建立和教學工作的檢查、評估、指導以及教學質量的過程監控。局領導班子成員實行分工包片,深入教學一線,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走進學生,了解教學一線情況,發現和解決教學問題。
(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教育教學質量的管理、監控、評價和獎懲制度,質量考評結果與學校分類、校長職級、教師績效掛鉤。實行教學質量問責制度,每學年對學校的教學質量進行一次匯總分析,科學評估,公示結果,對工作不力、管理不規范、質量低下的,對校長和分管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誡勉談話、行政問責或崗位調整。
(三)經費保障。設立教學質量提升專項獎勵資金,在現有校長職級獎、優秀人才獎、高中教學質量獎的基礎上,縣教育局每年從教育發展基金中劃撥300萬元,用于教師培訓和教學質量專項獎勵。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3
一、指導思想
本次教學質量年活動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深化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突破口,以本校教研和培訓為主線,提升教師素質,加強教學工作細化管理,推動課程改革進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目標要求
通過深入開展調研活動,分析教學現狀,研究教學策略,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加強教科研工作,使學校的辦學水平和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
三、活動內容
(一)開展調研活動,制訂整改措施
學校學科中心組要圍繞教學管理、課程改革、教學評估、師資水平等方面,通過預約聽課、隨堂聽課等途徑,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研究應對策略,制定整改措施。各學科要找準“癥狀”,下準“良方”, 找準提高教學質量的突破口,以點帶面,以局部帶動全局,促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二)嚴格教學常規,優化管理過程
1、加強教學精細化管理,落實教學常規。
學校要把教學常規管理的落實作為保證教學工作高效有序運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奠基工程來抓。要嚴把“五個”關口,落實“五字”要求:一是嚴把集體備課關,理順集體備課的流程,加大對集體備課的過程性督查,突出一個“細”字;二是嚴把課堂教學關,強化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課堂,堅持面向全體,分層施教,建立課堂教學的監控機制,突出一個“新”字;三是嚴把作業的批改、講評關,作業選擇要精、批改要細、講評要到位,堅持“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錯必糾、有練必評”,科任教師要建立錯題檔案,突出一個“精”字;四是嚴把輔導關,要采取“抓兩頭促中間”的輔導策略,實現培優和幫困兩不誤,突出一個“實”字;五是嚴把測試關,在堅持采取多元化、綜合性的評價標準的基礎上,以學生的知識生成、能力發展、問題解決等高質量的學習結果作為評價依據,加強日常測試、模擬測試的針對性,從試卷編制、批改分析到反饋講評等要以教與學的“診斷”、“矯正”為落腳點和歸宿,突出一個“效”字。
2、加強學風建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要從學生的學習常規抓起,規范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努力把教師的辛苦勞動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成果。具體來說,一是要狠抓學生的課前預習;二是要狠抓學生的課堂學習管理;三是要抓好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養成教育;四是要抓好學生的自我學習總結。
(三)加強師資培訓,促進專業發展
1、重視學習,為課改積蓄能量。
實施“讀書富腦工程”,寫好讀書筆記,開展讀書報告會、心得交流會等活動,實現思維碰撞,產生教育靈感。
2、加強師德建設, 強化教師的責任感。
開展“責任與忠誠”為主題的師德教育活動,按照師德高尚、師學嚴謹、師藝精湛、師風純粹的理想建設教師隊伍。開展“魅力教師”系列評選活動。
3、階段評價教師個人發展規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根據教師制定的個人五年發展規劃和“金山區教師課堂教學有效行動計劃”,以課堂教學為重點,進行他評與自評,肯定成績,找出差距,制定整改措施。要求教師認真填寫《課堂教學改進手冊》,鼓勵教師在不斷地實踐、反思、學習中超越自我。20xx年6月,對教師填寫《課堂教學改進手冊》進行評比。
4、實施“名師工程”、“青藍工程”,大力培養優秀骨干教師。
(1)辦好學校網站上的“名師展廳”。擴充名師的教育教學思想、成長經歷、代表作品等內容,積累名師檔案,讓教師在品讀名師、感悟名師的同時,建立自己的成長承諾,激勵自己當名師。設立“名師展廳”優秀欄目獎和“名師展廳”互動獎,舉行“我眼中的名師”報告會。
(2)抓好新教師的培養工作。認真做好拜師學藝工作,采用一徒一師、一徒多師的方法培養新教師,將新教師帶進成長的快車道。在拜師學藝過程中強調“三心”(誠心、虛心、上進心),即老教師誠心誠意地教,年輕教師虛心誠意地學,大家都有積極向上的上進心,形成互幫互學的教學氛圍。設立“優秀師徒獎”。
5、加強校本教研制度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教學質量年活動中的校本教研,首先,要立足本校查擺問題,特別要注意找準與先進學校的差距和產生這些差距的原因;其次,要立足本校實際確定校本研究的課題;第三,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校本研究的方案和計劃;第四,要及時進行研究總結,在總結過程中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和教學能力。同時,要建立“示范引領、專業發展、課題研究、技能考核、評比激勵”的研訓機制,為教師的健康成長,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四)完善評價制度,發揮激勵作用
學校建立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定期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組織召開學生或家長參加的教學反饋座談會。研究制定教學質量評估辦法,建立學業質量檢測制度,建立實施教學質量監測與反饋機制。
重視教學質量改進措施的研究。考試的目的是促進質量的提高。要加強考后研究的力度。每次考試后,各教研組都要對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后進生的具體情況進行仔細分析,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分析每位后進生知識的缺陷,交流各自改進的措施,努力做到考一次,研究一次,提高一次。
(五)加強科研工作,提高辦學品位
進一步轉變教科研工作方式,增強教科研工作的互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開展有實效、多形式的校本教科研活動,使全體教師逐步養成發現問題、反思問題、聚焦問題、分析問題、改進問題的科研思維習慣和方法。積極組織教師開展有實效的課題研究,通過課題研究帶動教學改革。引導教師把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轉化為課題去研究,反對課題的假大空。
四、實施步驟
為確保教學質量年活動的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將整個活動分為四個階段:
(一) 啟動階段(20xx年2月18日——2月28日)
1、制訂教學質量年活動的實施方案,進行廣泛的宣傳和發動,召開“20xx年教學質量年活動”啟動大會。
2、采用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做好宣傳工作,使每位教師認識到“提高教學質量年”的重要性,營造人人談教學質量、人人為提高教學質量出謀獻策的良好氛圍。
(二)實施階段(20xx年3月1日20xx年6月30日)
1、開展“教學質量管理年”示范課、研究課、觀摩課等系列活動和研討活動。
2、組織教師學習教學理論,圍繞提高教學質量查擺存在的問題。每位教師要查找個人自身存在的問題,還要幫助教研組查找一個問題,教研組幫助學校查找一個問題。將查找出來的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著重剖析主觀方面的因素。在查擺問題和自我剖析的基礎上,提出整改措施。
3、20xx年5月,對各班開展一次教學工作學生問卷評價。
4、20xx年6月組織召開全校教學質量分析會。
(三)深化階段。
1、20xx年9月,組織老師“回頭看”,看通過上個學期的努力,自己所教的學科班級成績提高了多少,看家長及同行對自己的認可程度是否提高。通過開展“回頭看”活動,自我剖析,深刻總結,制定出個人新學期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
2、20xx年10月,舉行教學月活動,組織區學科帶頭人、區優秀青年教師、校教學能手上展示課。創新教研形式,提高教研質量,在語、數、英等學科開展“同上一節課”、“同說一節課”(包括師徒)等多種教研活動。舉行新一輪學校教學能手評選活動。
3、20xx年11月,開展第二輪教學質量調研檢測活動。
4、總結提升典型經驗,在較大范圍推廣成功做法,收集教學質量年活動的有關創新性的成果。
(四)總結階段。
20xx年12月,開展“教學質量年”活動評估工作,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
五、措施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年活動正常、深入、持久、高效的開展,并能夠達到預期目標要求,本校成立教學質量年活動領導小組,具體指導、檢查、督促“教學質量年”活動的開展實施。
2、制定活動方案。教導處要按照“教學質量年”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并切實抓好落實。
3、建立工作機制。建立定期會議制度,要通過召開座談會、研討會、診斷會等形式,反思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查找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營造起“擺問題、找原因、訂措施”的良好氛圍。要本著誠征“點子”和樂聽“真言”的氣度,廣泛聽取廣大教師的意見,虛心聽取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不斷反思,不斷總結。建立信息溝通機制,要建立暢通的溝通聯絡渠道,指定專人開展信息匯總工作,推進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4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為行動指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突出學科本質,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堅持德育為先、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知行合一,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有效整合教育教學資源,整體優化教學管理水平,使質量提升年活動成為促進全縣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的有效舉措,成為探索建立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長效機制的重要手段。
(二)基本原則。堅持質量第一的價值導向,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強化以質量論英雄的用人原則。堅持以學校為質量提升的主體,落實學校質量管理的主體責任,弘揚校長爭當教育家的精神和教師爭做四有好教師的精神,加強特色學校建設。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途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聚焦重點,帶動全局。
二、質量目標
全縣教育系統通過開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使各學校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立德樹人機制更加完善,教師潛心育人體系更加健全,學生全面發展目標得到群眾認可,我縣教育質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高中:實現高考“三個突破”,“清北”人數新突破,重本人數大突破,本科人數再突破;在全市高中綜合評估中位居全市各縣前列,縣教體局獲得全市年度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初中:在全市初中綜合評估中位居全市各縣區前6名,縣教體局獲得全市年度初中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小學:在全市小學綜合評估中位居全市各縣區前6名,縣教體局獲得全市年度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三、工作措施
(一)強化學校提升質量的主體責任
1.夯實校長首責。質量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是學校的生命線,校長要樹立“質量立校、質量興校、質量強校”的意識,緊緊圍繞提升質量謀篇布局。要構建扁平高效的教育教學管理網絡,將工作重心放到年級、班級和學科組;要建立以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的正向激勵機制,圍繞教育教學質量這個中心建立用人制度,用教學質量這把尺子作為用人標準。校長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高尚的人格感染教師、用不竭的'干勁帶動教師,形成全校上下同心抓質量的良好局面。
2.堅持全員參與。各學校要將提升質量的責任落實到教育教學全體人員,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班主任在學生管理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注重對骨干教師的培養和管理,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強學科團隊建設,實行學科捆綁評估,促進各學科整體提升,促進薄弱教師專業成長。
3.狠抓過程管理。各學校要將提升質量的措施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提升備課、上課、作業、輔導、檢測的質量,采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及時檢查、評價、反饋教師的教學狀況。要樹立選題、命題質量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決定教學質量的意識,加強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減少學生無效勞動,提升教學效率。要加強單元檢測質量管理,對單元檢測不合格的學生加強針對性輔導,進行補測,直到全體學生合格,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4.激發內生動力。各學校要以教學為中心,以激發教師活力為保障,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落腳點,深刻分析學校的歷史和現狀,查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緊迫問題和教師最關心的問題,著力補短板、優結構。要加大教學質量考核在教師綜合考核中的權重,使學校評價方案更公平、更科學、更聚焦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更能夠調動不同教齡、不同學科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5.倡導對標趕超。各學校要以先進學校為標桿,找準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確趕超目標和努力方向,切實解決我縣中小學教育教學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著力轉變辦學理念、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推動我縣中小學走科學發展、內涵發展之路。各學校要按照“堅持高點定位、突出問題導向,注重可學習、可借鑒、可復制”的總體要求,選定先進學校為對標學習學校,堅持“學習先進、借鑒經驗、找準差距、彌補短板”的原則,厘清對標內容,精準確定對標指標、時間節點和完成時限,采取有效措施,注重落實,強化檢評,確保按時達成對標任務。
(二)強化教育教學質量的要素保障
1.優化質量監測。要加強對全縣各學段各學科教學模塊的質量監測,制定全縣教學質量監測方案和學科質量監測命題細則,提升質量監測的科學性。學科監測試卷實行教研員負責制,教研員要不斷加強命題學習與研究,努力提高命題能力和命題水平,強化對學生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的考查。要加強試題保密,加強質量監測工作的組織和管理,確保質量監測的效果。要優化質量分析辦法,及時制定科學的整改措施并落實到學校,抽測結束兩周內要完成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并報告局黨組。
2.強化教學評價。要堅持科學的質量觀,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使評價方案更科學、更專業、更客觀。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堅持小初高一體化發展,突出抓好學段教學銜接,強化對影響全縣教學質量全鏈條和關鍵環節的評價,針對不同學段、不同類型的學校,分類設計、穩步推進,使評價方案更具有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解決實際問題,使評價方案更具有導向性,更符合全縣教學的實際和發展方向,更好地調動學校提升質量的積極性。
3.細化教師培訓。鼓勵教師成名成家,積極爭取參加國培項目和高端培訓,打造全縣名師團隊。堅持以提高教師的學科教學能力為重點,通過優課評選、案例評選、賽課磨課、基本功大賽等分層次多樣化的教學研討活動,促進教師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以質量提升為目標,加快推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提升教師信息化水平。開展教師全員讀書活動,統一組織全縣教師專業考試,對新招聘教師實行崗前專業培訓和上崗資格考試,全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4.深化高考研究。教研室要以縣高考研究中心為主要抓手,加強對高考命題、高校特殊招生政策、專項招生政策、名優特藝體學生招生政策、學生生涯規劃等的研究,特別是加強對高考試題的研究,引導學校科學備考、督導學校全員備考、指導學生全程備考,提高備考的針對性,確保完成“三個突破”的目標任務,提升全縣優質升學總量和質量。加大高中培優力度,加快尖子生、特長生培養機制研究,組建精英教師團隊,實行名優生跟蹤培養制度,大膽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徑辦法,全力促進多元升學,推動高中學校多元化、特色化發展。
5.強化獎懲機制。實行教學質量聯動機制。建立教體局領導班子成員巡學促學機制和學校一把手推門聽課機制,建立教研員述職、校長述職和教學質量通報制度,進一步優化教學質量專業提升指導,教體局黨組每學期聽取相關匯報。實行量化獎懲機制,采取目標與任務驅動策略,對不同學段、不同類型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出明確的年度目標和階段目標要求,對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較快和成績優秀的校長要表彰重用;對教育教學質量嚴重下滑和位居末位的校長要進行誡勉談話,一年內不予調整崗位;對教育教學質量連續兩年下滑和居末位的要給予黃牌警告,并進行誡勉談話;對教學質量連續三年下滑和居末位的校長,要給與紅牌警告,責令其提出辭職。
四、組織領導
(一)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縣教體局成立“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名單附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全面負責活動的組織協調和督查落實。實行局領導干部包保學校制度,局領導深入教學一線,真實了解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幫助解決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困難。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縣教體局要利用各種方式,大力宣傳質量提升年活動的意義、措施與經驗,推動全縣活動系統推進。各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板報、班會等宣傳途徑,宣傳質量提升年活動的有效做法、成功經驗和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
(三)強化督查,務求實效。各學校都要成立“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工作機構,精心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好各個環節的工作。縣教體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定期對機關各科室和各學校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下發檢查通報,全面了解活動開展情況,及時改進工作,確保活動有效開展。檢查結果納入教育綜合督導評價,作為獎懲學校的重要依據。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5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遵循教育規律辦教育,堅持強化學校管理能力抓教育,堅持提升師資水平抓教育,堅持有力督導科學評價抓教育,完善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導向的管理體系,促進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則
1.把牢方向,堅持標準。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堅持教育公平、高質量發展。堅持按《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推進教育教學,深化教學改革,轉變育人方式,切實提高育人實效。
2.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堅持育人為本,落實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面培養;引導辦好每所學校,努力使每個學生樹立人生出彩的自信。
3.分層實施,統籌推進。分學段、分學科、分類實施(學前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質量提升另作安排),通過優課堂、抓課后,強基礎、抓素質,“培優、提中、補差”等措施,統籌推進我市基礎教育質量全面提升。
4.科學評價,獎優帶面。依據《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和《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建立完善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評價體系,強化質量考核及結果運用,獎勵先進,帶動全面。
二、工作目標
按照“一年強基礎、兩年有提升、三年見成效”工作思路,實施“24681”質量計劃(創建2個教育教學質量示范區、培養40名鄂州名師和名校長、創建60所教育教學質量示范校、培養800名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教評、教改、教研、教師管理模式),一批批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促進我市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2022年強基礎。完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強化教學教研專業支撐;構建教育教學質量督導評價監測機制,建立適應形勢發展的教師培訓及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深化辦學體制、育人方式和課堂教學改革;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狠抓校風、教風、學風轉變,營造立德樹人良好氛圍,激發教師潛心育人教育情懷,實現干部教師精神區位提升、教育生態回歸、教育形象好實優。
——2023年有提升。持續深化辦學體制、育人方式和課堂教學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更加規范,教研體系、育人評價體系更加健全,素質教育及學生全面培養態勢鮮明;教師師資結構更加合理,教師教書育人整體能力明顯提高,校長辦學水平和治校能力明顯加強,教育教學創新活力明顯增強。全市基礎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2023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完成率名列全省平均水平。
——2024年見成效。經過三年努力,學前教育保教質量進一步提升,義務教育教學質量取得突破性進展,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學生多樣化全面發展成績顯著,教師潛心育人評價制度科學健全,教育生態回歸卓有成效,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率大幅度提升。我市基礎教育發展主要指標進入全省先進行列,高中教育質量達到全省中等及以上水平,爭取教育教學質量步入全省第一方陣。
三、總體要求
堅持面向全體、“五育并舉”,以德立人,以智慧人,以體健人,以美化人,以勞塑人,推進“五育”落實落地;全面推進學生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核心素養”培育培優;大力推進智慧校園、書香校園、文明校園、健康校園、人文校園、法治(平安)校園、溫馨校園“七個校園”建優建強。(全市中小學“五育并舉”實施任務及要求見附件)
四、工作舉措
(一)著力“四好”要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按照課程開好、課堂教好、學生學好、平臺用好的“四好”要求,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加強課程規范管理。立足課程開齊開好,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嚴格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每學期至少督查一次。鼓勵各地、各學校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開發、開設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優化研究性學習課程,探索生命教育、品德教育、科學教育、藝術教育、勞動教育、通用技術教育等學科課程向社會延伸。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各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名師等進行適應城鄉不同學校課程研發,對研發成果得到推廣復制應用有效課程予以獎勵。普通高中建立規范有序、科學高效的選課走班運行機制,滿足每名學生的選課需求。(牽頭單位:基教科、學高科,責任單位:體衛藝科、教研室、電教館、校外活動中心、“雙減”專班,各地各校)
2.加強課堂高效管理。立足課堂教會教好,各學校建立完善教師教材準備、教學設計、教程文案+集體備課等備教輔改導系列管理機制;建立備課、說課、聽課、比課、觀課、評課、研課管理機制;每個學校制定針對性薄弱學科專題攻堅方案并落實推進;每個學校每學期要推出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開放式、趣味式教學典型案例和高效課堂案例。適時開展“師生同上一堂課”活動。各地各學校要開展新任教師“過關課”、骨干教師“示范課”、名優教師“精品課”系列比課評課活動,以課課進步倒逼教師能教會教。繼續推進萬名教師“1+1”優質課競賽、精品課評比、優秀教學案例遴選和高效課堂培育與推廣,各類教學評優活動教師參與率達80%以上,以獎優推優、獎精推精激勵教師會教善教優教。各學校搭建的優質課、精品課、示范課共享平臺不少于1個,實現共享常態化。不得有提前結課備考、違規統考、按分數排名等不履行教學責任的行為,各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面向家長的課堂開放日活動。(牽頭單位:教師科,責任單位:基教科、學高科、體衛藝科、教研室、電教館、校外活動中心、“雙減”專班,各地各校)
3.加強“雙減”質效管理。立足學生學會學好,加強年級組作業統籌,實現“強基賦能”。增強“雙減”工作實效,建立學生學業動態跟蹤“周周評”制度,適時開展作業設計比賽,各校每周推出高效作業案例。持續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豐富德智體美勞教育課后服務內容,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教育需求。探索課堂學習效能常態化綜合監測機制,幫助“待優生”走出學習困境。建立完善質量抽測機制,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每學年對學生學業質量進行統一抽測和評價,通報教學質量。暢通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測機制。(牽頭單位:基教科、學高科,責任單位:督導辦、體衛藝科、教研室、校外活動中心、“雙減”專班,各地各校)
4.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立足學校建好用好,加快推進教育專網建設和校園網絡升級改造,實施數字校園建設全覆蓋,開展智慧校園試點創建。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動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診斷、學情分析、質量監測與評估、教學轉型。全面發動師生用好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推進智慧課堂建設,探索建立“互聯網+”條件下新型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鼓勵運用“兩微一端”推薦優課微視頻、精課APP、名師教育談,開展“城鄉學校同上一堂課”,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牽頭單位:基教科、學高科,責任單位:督導辦、教研室、電教館,各地各校)
(二)著力“四有”標準,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引導全市教師當好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1.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按照“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要求,繼續落實《鄂州市20xx年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實施方案》中“明師德、修師德、比師德、督師德、評師德、揚師德”工作任務,指導督促老師立德修身、潛心治學。各地各學校“師德講堂”每個月安排不少于1次;堅持師德師風評價第一標準,出臺《鄂州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師德檔案管理工作機制(試行)》,建立師德師風考核前置制度,推動考核常態化長效化;推進教師師德表現與社會信用信息掛鉤,將教師社會失信行為納入師德考核評價內容。各地各學校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月”系列活動,每年選樹“師德標兵(楷模)”。各地組建師德報告團,利用教師節開展巡回宣講活動,大力宣傳師德典型。建立師德失范行為通報警示制度,完善師德師風監督問責機制,對出現嚴重師德師風問題的教師,實施教育全行業禁入制度。(牽頭單位:教師科,責任單位:機關黨委、人事科、基教科、學高科、督導辦、教研室,各地各校)
2.細化教師能力培訓。組織開展教師全員輪訓和跨校交流學習,三年內實現全市教師培訓人數全覆蓋、跨校交流全覆蓋,每年教師交流學習人數不少于符合教師交流條件總數30%。實施好國培、省培計劃,開展好校本培訓。開展新入職教師專項培訓,實施好“青藍工程”“導師制”,引導教師扣好職業生涯“第一粒扣子”。市、區教育行政部門開展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專題培訓,舉辦名師和名校長高端研修;實施“千百十”工程:組織千名農村教師進城“一對一”跟崗培訓,選派百名城區骨干教師下鄉“手把手”指導教學,遴選十名特級教師或鄂州名師入校“點對點”把脈問診。依托各級教育云平臺開展線上觀摩學習,線下交流研討。選派鄂州市教師赴武漢市優質學校跟崗學習。每年組織開展教師素養、教學基本功等競賽活動。各地各學校開展“先做讀書人,爭當大先生”教師讀書分享交流活動,因地制宜舉辦各具特色的“教者論教”論壇。繼續辦好“鄂州教育大講堂”。(牽頭單位:教師科,責任單位:發規科、人事科、基教科、學高科、教研室、繼教中心,各地各校)
3.深化“區管校聘”改革。協調市人社部門探索中小學教師中高級崗位退出機制,對因身體原因、個人原因等不能履行相應工作崗位職責或者師德師風不符合崗位要求的中、高級職稱教師,騰出專技崗位,讓出晉升通道。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行鄉村教師中高級職稱定向申報評審。印發《關于進一步改進在職教師支教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全市中小學教師交流輪崗實施方案,激發教學活力。(牽頭單位:教師科,責任單位:人事科,各地各校)
4.優化教師成長環境。探索建立《鄂州市中小學教師專業榮譽制度》,完善教師人才培養激勵機制。繼續實施“三名”工程,建立骨干教師、優秀教師和未來教育家人才庫,繼續選樹鄂州名師、鄂州名校長、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全力培養全省教育教學領軍人物、湖北名師,創建鄂州名師工作室和湖北名師工作室。建立中小學教師教學每學年述評制度,述評情況納入教師年度考核內容。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考核辦法,設立教學質量獎。維護教師合法權益,完善教師待遇保障制度。(牽頭單位:教師科,責任單位:辦公室、人事科,各地各校)
(三)著力于“教育專家”治校,提升校長辦學能力
倡導“教育家”辦學,培養校長成為行家里手,努力造就一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質專業化校長隊伍。
1.建立校長培訓提能機制。聯合人社部門出臺全市中小學校長選任管理辦法。各地各學校落實校長定期深入課堂聽課、參與教研、指導教學制度。中小學領導班子成員必須全員上課,校長每學期必須講示范課,聽課不少于20節。舉辦中小學校長專題研修班,開展校長全員輪訓、校長任職資格專項培訓,組織參加國內外高端研修等,提高校長專業水平。深入推進鄂州名校長培育工程,建立校長后備人才儲備庫。通過“雙導師”制,實施教育家型校長建設工程,實施辦學特色創建工程,推動形成“一名優秀校長成就一所優質學校”的效應。(牽頭單位:教師科,責任單位:人事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2.建立校長輪崗交流機制。出臺全市中小學校長交流輪崗指導意見,推動校長由城鎮學校向鄉村學校、優質學校向薄弱學校、中心校向教學點的交流輪崗,推進交流輪崗制度化。制訂全市中小學校長結對、協作共進實施方案,開展武鄂同城校長深層次交流合作,通過掛職援教、跟崗學習、專業指導、專家診斷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我市校長辦學治校能力。(牽頭單位:教師科,責任單位:人事科、發規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3.建立校長述教考評機制。以區為主開展校長教育教學管理能力“體檢”。每學年組織校長分類分層開展述職述教評比活動,完善校長教育教學管理能力評價機制。落實校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實行校長任期考核制度,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機制。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聯合人社、財政、編辦等部門試點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牽頭單位:教師科,責任單位:人事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四)著力“四為”導向,提升教學教研水平
立足于教學教研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為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為教師專業成長服務、為教育管理決策服務的“四為”導向,大力提升教學教研水平。
1.加強教研隊伍建設。按照國家課程設置方案分學段、學科配齊專職教研員。制定教研員準入、流動、退出、考核激勵和專業發展機制,完善教研員遴選配備辦法,建立專兼結合的教研隊伍,建設高水平教育智庫。制定教研員全員培訓制度,每位教研員每年接受不少于72課時的培訓。教研員每年應完成“六個一”發展要求:親授一節示范課、設計一套教學案例、主講一場學術報告、撰寫一篇專業文章、命制一套原創模擬試題、研究一個教育教學科研課題。對完不成教研任務、推不出教研成果,不能提供本學科教研應提供的指導和服務的團隊及人員實行約談機制。(牽頭單位:教研室、人事科,責任單位:各地各校)
2.創新教研工作方式。完善區域教研、校本教研、網絡教研、綜合教研制度,建立專職教研員蹲點調研、定點聯系學校制度,完善教研員深入課堂開展研究、重回課堂上示范課、跟蹤課堂教學改革全過程機制。組建由學科領軍人物、學科帶頭人、優秀教學能手、專兼職教研員等組成的跨區跨校教研團隊,構建“區校聯動、校際互動、校內活動”的.立體化教研網絡體系。立足“教育教學質量問題”研究,開展“形成性評價+作業研究+課堂教學”聯動式研究,實現“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融合。(牽頭單位:教研室,責任單位:各地各校)
3.發揮教研支撐作用。加強對我市重大教育問題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推出提升教學質量的鄂州方案。圍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組織教研組、備課組開展教研活動,積極推廣教研科研成果。圍繞中高考改革,充分發揮教研的支撐作用,統籌研究“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學習目標”與“質量評價”,“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建立健全教學視導、教學調研、教研幫扶、教研評價、教研基地建設制度。(牽頭單位:教研室,責任單位:各地各校)
4.推進武鄂教研合作。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教研項目跟進,建立教研互動、師生互訪、名師共享、資源共享、水平共提的教研共建共享合作機制。適時組織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交流、教材學術探討、教學方法研究,開展同課異構、優質課展示、名師工作室交流、教學成果互學互鑒等教研活動。建立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制度,定期組織開展教學質量分析會。(牽頭單位:教研室,責任單位:辦公室、基教科、學高科、發規科,各地各校)
(五)著力“兩考一督”,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考評能力
建立健全教育教學質量考核體系、考評機制和督導監測制度,增強教育教學質量考核評價的專業性、科學性和導向性。
1.完善質量考核體系。完善我市教育質量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強化義務教育小規模學校教學質量監控,建立質量提升的幫扶機制。重視各高中通過目標導向與學業質量增值評價促進高考質量提升。(牽頭單位:督導辦,責任單位:基教科、學高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2.健全質量考評機制。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制定考評方案,建立健全教育質量考評機制和激勵機制。各學校采取班子、教師、家長、學生評價相結合方式,對教師教育教學質量進行年度考評。將考評結果與學校目標考核和校長教師年度考核、績效考核、職務(職稱)評聘、評先評優等掛鉤。對教育質量下滑和位居末位的校長進行履職談話;對教育質量連續兩年下滑和居末位的校長給予黃牌警告;對教育質量連續三年下滑和居末位的校長,給予紅牌警告,并建議予以調整工作崗位。對教育教學質量下滑或位居考評低位的教師實行約談;對教學質量連續兩年位于同區域同學段同學科考評低位的教師實行延遲崗位晉級和職稱申報制;對教學質量連續三年位于同區域同學段同學科考評低位的教師,由各地實行召回或待崗學習機制。(牽頭單位:督導辦,責任單位:人事科、基教科、學高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3.強化質量督導監測。建立全市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測數據庫,搭建教育質量監測平臺,按學期、年度進行檢測與評估。小學重點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知識點進行學生素養檢測。初中重點對學科待提升群體開展定期分析、跟蹤診斷和干預指導。高中重點對學業成績和高考質量跟蹤檢測,提出改進措施。市、區教育督導室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作列入各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市教育局出臺《鄂州市教育教學質量督導監測評價細則》,對各地各校教育教學質量跟蹤督導監測評價。區教育行政部門出臺教育教學質量考核獎懲實施辦法。(牽頭單位:督導辦,責任單位:基教科、學高科、體衛藝科、教研室、電教館,各地各校)
五、實施步驟
(一)發動部署(2022年4月-5月)。市教育局召開全市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作會,部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作。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實施方案和實施路線圖。各校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召開全體教職工會議,明確目標,分解任務。
(二)組織實施(2022年6月-2024年6月)。各地各校圍繞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目標任務,加緊實施。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每學期對各校實施情況開展跟蹤評估,建立雙月工作調度機制,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三)推廣深化(2024年7月-10月)。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及時研究解決工作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制定具體的對策意見,形成推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新辦法、新舉措,總結典型經驗,推廣成功做法。
(四)總結評估(2024年11月-12月)。市教育局對各地各校實施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面考核評估。開展教育質量提升示范區、示范校、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等評選活動,召開總結大會予以表彰獎勵。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級教育部門要把提高教育質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高位推動工作任務落地落實。市教育局成立全市教育質量提升工作領導小組,將2022年作為全市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市直學校要制定實施方案,壓實工作責任,并于5月15日前將實施方案報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
(二)組建專班,形成機制。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成立教育質量提升工作專班、教師素養提升工作專班、校長能力提升工作專班、教學教研提升工作專班、綜合評價督導工作專班、信息宣傳工作專班,建立形成“每月一抽查、每雙月一調度、每季一通報、每學期一監測、每學年一考評”的全市教育質量調研、調度、督辦、通報、獎懲、宣傳工作機制。
(三)明確分工,夯實責任。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建立局機關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學校和科室(股室)負責人分片包校制度,深入基層學校加強指導,督促落實。落實區級教育行政部門主體責任和學校校長第一責任人責任。
(四)黨員先行,典型示范。各地各學校要深入開展黨員教師帶頭到教學一線工作,帶頭參與教研教改教學競賽,比工作作風、比教學能力、比教育教學質量的“雙帶三比”活動。健全把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教師培養成教學、科研、管理骨干的“雙培養”機制。
(五)優化配置,深化改革。科學規劃城鄉中小學布局,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著力化解城鎮“大班額、擇校熱”。深化“名校+分校”“強校+弱校”“城鎮校+鄉村校”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實現區域間資源共享。
(六)加強引導,營造氛圍。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嚴禁炒作升學率和高考狀元,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共同體建設。用好融媒體,跟蹤報道我市教育質量提升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個人和典型經驗,引導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教育質量提升工作。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6
一、總體要求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突出黑龍江優勢特色,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校精細化管理,加強教研科研指導引領,聚焦質量提升和內涵發展,健全管理責任體系、質量標準體系、專業隊伍體系和評價監測體系,推動義務教育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留住黑龍江發展需要的人,為推動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力量。
二、工作任務
(一)構建“五育”并舉的素質教育體系
1.堅持德育為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依托我省自然與人文特色資源,打造紅色基因傳承、綠色生態文明、藍色高新科技、金色現代農業、銀色冰雪文化的社會實踐大課堂。實施中小學德育“紅扣子工程”,強化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開展黑龍江優秀精神教育,建設一批新時代德育示范校、精彩思政課堂、品牌主題實踐活動。創建文明校園、書香校園、平安校園、鄉村溫馨校園。深入推進研學實踐教育,推進各類公共文化設施、自然與人文特色資源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落實黨建帶團建、隊建制度。建好班主任隊伍,完善教師家訪制度。
2.提升智育水平。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制定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設置實施方案,推進育人方式、考試招生、監測評價和課程教學改革,確保學生達到學業質量標準。執行義務教育裝備基本標準和中小學實驗教學基本目錄,鼓勵建設學科功能教室、創新實驗室、綜合實驗室、教育創客空間等。2023年前,將實驗操作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3.強化體育鍛煉。完善體育教學、訓練與競賽體系,保證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定期舉辦學生運動會或體育節,普及推廣校園足球和冰雪運動項目,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除體育免修學生外,未達體質健康合格標準的,不得發放畢業證書。將體育科目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推動公共運動場所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體育社會組織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體育服務。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做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
4.增強美育熏陶。落實國家規定藝術課程,開設戲曲、剪紙、版畫、冰雪文化等黑龍江特色課程,幫助每名學生掌握1至2項藝術技能。辦好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等活動,鼓勵學校組建特色藝術團隊,努力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建設一批黑龍江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加強對美育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培訓。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專業藝術人才到中小學兼職任教。支持藝術院校在中小學建立對口支援基地。
5.加強勞動教育。實施“最美勞動實踐工程”,積極開辟勞動基地,創建一批勞動教育示范區、示范校,建立學生參加家務勞動、校園勞動、社會勞動等考評機制。
(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
1.優化教學方式。實施“中小學教學質量提升工程”,聚焦課堂教學,抓實教師集體備課,探索高效教學模式。建立教學質量提升實驗區和實驗校,推廣應用優秀教學成果、教學案例,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探索基于學科的課程混合式、綜合化教學。
2.規范教學管理。省級教育部門要分學科制定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加強課程實施全過程監測評估。市縣級教育部門要規范辦學行為,指導學校形成教學管理特色。學校要精細管理規程,統籌制定教學計劃,規范實施課程標準,重視差異化教學,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實行個性化指導。
3.加強課程建設。制定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南,完善審議評估和質量監測制度。試行《勞動與技術》課程。做好教材選用和使用監管工作,嚴禁使用未經審定的'教材,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使用境外教材。
4.探索融合教學。推進數字校園、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建設一批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支持農村和邊遠地區學校遠程同步教學,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健全線上教育教學資源保障體系和運行機制,完善數字化教學資源進校園審核監管機制。
5.減輕學生負擔。合理安排學生在校時間,科學統籌作業總量和質量,規范學校辦學行為。嚴格執行各學段“零起點”教學。健全年檢年報、“黑白名單”等制度,堅決治理校外違規培訓,規范中小學競賽行為。
(三)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1.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師范教育培養層次和質量,強化師德教育和教學基本功。各地要設立教師培訓專項經費,落實5年1周期不少于360學時的全員培訓制度。實施中小學教師“十百千”工程。加大對農村、偏遠薄弱地區教師培養培訓傾斜力度。落實好國家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教學素養展示、教學名師評選和表彰獎勵制度。
2.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各地要做好編制具體核定與統籌使用工作,制定小規模學校編制核定標準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寄宿制學校提供生活服務的實施辦法。通過設立“中小學教師臨時周轉編制專用賬戶”健全教師補充機制。按規定審批程序,對符合條件的非在編教師要加快入編,不得產生新的代課教師。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深化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調整壓縮非教學人員編制。嚴禁擠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嚴禁在有合格教師來源的情況下“有編不補”。制定符合教師職業特點的公開招聘辦法。穩步推進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制度改革。繼續實施“特崗計劃”,啟動實施龍江銀齡講學計劃,深入推進縣域內教師交流輪崗。落實好國家和我省對長期在邊境、鄉村、林場、礦山等艱苦邊遠地區基層一線任教教師的職稱評聘傾斜政策。
3.保障教師權益待遇。制定我省教師優待辦法,保障教師享有健康體檢、旅游、住房、落戶等優待政策,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實行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分配辦法。落實鄉村教師鄉鎮工作補貼、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活補助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等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對在鄉村有教學任務的教師給予交通補助。加快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落實教師教育懲戒權。
4.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全面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實施校長培訓5年行動計劃,開展鄉村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和名校長研修,努力打造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長隊伍。
(四)破解關鍵領域改革發展難題
1.推動優質均衡發展。實施“優質均衡攻堅行動計劃”,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推動“強校+弱校”聯盟式發展,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在相關政策上向邊境地區傾斜,按期消除大班額、大校額,切實保障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子女、殘疾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確保到2022年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縣(市、區)建設達標比例達到20%。
2.深化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比例不低于60%。建設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臺。推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改革,穩步推進省級統一命題。落實公辦民辦“同權同責同招同管”要求,深化民辦中小學校招生制度改革。
3.健全質量評價體系。落實國家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學生發展質量評價標準。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突出考查地方黨委和政府對教育教學改革的價值導向、組織領導、條件保障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等。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突出考查學校保障學生平等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化成長、規范辦學行為、增強社會滿意度等。學生發展質量評價突出考查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和勞動實踐等。
4.提高教研支撐能力。完善省、市、縣、校機構健全、所有學科專兼職教研員完備的教研體系。健全教研員準入、退出、考核激勵和專業發展機制。完善區域教研、校本教研、網絡教研、綜合教研制度,探索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參與教研工作模式,打造品牌教研活動。
5.加快建設現代學校制度。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實行學校自主設立內設機構,依法依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聘用教師及其他工作人員、管理使用學校經費等。嚴格控制面向義務教育學校的各類審批、檢查驗收、創建評比等活動,未經當地教育部門同意,任何單位不得到學校開展有關活動。
6.重視支持家庭教育。實施“百萬家庭賦能工程”,健全街道(鄉鎮)、社區(村)家庭教育指導機構,推進中小學普遍建立家長委員會,創建家長學校,推廣優秀家庭教育示范案例,提高家校協同育人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建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議事制度,選優配強教育部門領導干部。縣級黨委和政府每年至少聽取1次義務教育工作匯報,把義務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將校園安全納入社會治理。加強校醫隊伍建設,強化常態化傳染病防控。推進中小學校園封閉式管理,一鍵式緊急報警、視頻監控系統與公安機關聯網率和專職保安配備率達到100%,發揮“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熱線”作用,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二)形成工作合力。教育部門要做好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統籌規劃。組織部門要加強對黨政領導班子及有關領導干部履行教育職責的考核,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做好教育部門和單位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指導學校做好黨建工作。宣傳部門要抓好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機構編制部門要做好學校編制核定工作。發改部門要將義務教育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自然資源部門要配合做好學校布局規劃,統籌做好土地供給工作。住建部門要做好學校建設過程的監管工作。財政部門要加大財政投入,優化支出結構,足額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人社部門要依法落實教師待遇,為學校招聘教師提供支持。民政部門要牽頭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文化和旅游部門要推動提供更多兒童優秀文化產品。網信部門要凈化網絡文化環境。黨委政法委要協調公安、司法行政等政法機關和部門,加強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維護校園正常秩序和師生合法權益。公安機關要做好適齡兒童少年戶籍普查工作,為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及控輟保學提供支持。檢察機關要發揮校園安全、法治宣傳、犯罪預防等方面作用。市場監管部門要做好營利性民辦培訓機構登記、收費、廣告、反壟斷等監管工作。共青團組織要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婦聯要加強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少先隊等群團組織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要做好少年兒童有關教育引導和關愛保護工作。
(三)強化考核督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考核督查范圍,并將結果作為干部選任、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加強對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健全督政、督學、質量監測三位一體的考評體系,嚴禁把升學率作為唯一考核標準,對辦學方向、教育投入、學校建設、教師隊伍、教育生態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地方,要依法依規追究當地政府和主要領導責任。
(四)營造良好生態。做好黨的教育方針、科學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師德師風楷模的宣傳報道,創作推介優秀兒童文化精品,打造綠色健康網絡空間,大力營造關心支持義務教育改革發展的氛圍。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7
為了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根據中心學校的要求,我們認真分析了我校教學工作的現狀:根據上學期期末中心學校的統考情況和我校自己組織的其他年級的期末考試,我校教學成績還不夠理想,與其他學校還有一定的差距,學校沒有突出的優勢科目,在科目及各率方面與全鄉平行班級之間還存在很大的距離,個別科目位于全鄉倒數,全校整體教學質量離鄉中心學校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為了盡快改變現狀,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本學期我校將從以下一些方面著手:
一、目標與任務
1、抓制度,強管理,促進“三風”建設。
2、抓培訓,促成長,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3、抓教研,求實效,穩步提升教學質量。
4、抓目標,明責任,努力實現教學質量上臺階。
二、組織領導
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長主要負責全校教學質量提升活動全面協調、監控工作;副組長制定“活動”實施方案、活動的動員、活動過程的指導、評價工作。
三、提升教學質量措施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向管理要質量
(1)認真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要重視備課工作。第一,認真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師統籌規劃教學活動的設計方案,其內容應包教學內容、教學目的要求、教學重難點、教具學具準備、課時分配、授課時間、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作業設計、教學后記等。第二,認真寫好教學后記。教學后記重點寫教學過程的得與失,教后的體會與認識,以及對教學效果的自我評價和原因分析,把改進措施以及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與體會寫于教案后,以積累經驗、提高教學水平。第三、提前一周備課。
(2)認真上課。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第一,教師上課前作好充分準備,帶齊教案等所需物品,預備鈴響及時到達教室門口,準時上課。第二,關心愛護學生,不諷刺、挖苦、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第三,不帶移動通信工具進課堂,上課時不使用移動通信工具。第四,上課時間,不會客,不擅自離開課堂,不做與本節課無關的事。
(3)認真輔導。
輔導是教學的補充和重要環節,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之一,各班級、各課任教師都要制定了培優補差計劃,加強補差工作的針對性和系統性,要求教師要以人為本,以愛為本,樹立“只有差異,沒有差生”的意識,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具體做法:
①抓后進生。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采取低起點、小步子,鼓勵他們戰勝學習上的困難,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
②抓優生。加大訓練,引導他們自學,及時解答他們的疑難問題,讓他們向高層次發展;
③抓中間生。一類是臨界及格,另一類是臨界優生,針對這兩類學生學校要求課任教師要集中精力抓好,對他們要因材施教,做到四優先:即課堂優先提問,作業優先批改,課外優先輔導,家庭優先訪問;五跟蹤:即思想跟蹤,課堂跟蹤,作業跟蹤,測試跟蹤,學法跟蹤。努力使部分中間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進步。
(4)精心布置和認真批改作業。
第一,課堂作業必須當堂完成。第二,批改作業要及時、認真、細致、不漏批錯批。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作文必須在下次習作前批改結束,作文批改要有總批和眉批,批語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字跡要工整。第三,重視作業的講評,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及時講評和糾正。對好的作業要予以表揚,同時督促學生訂正錯誤,對無力訂正的學生應進行面批。第四,嚴防學生抄寫作業。
(5)認真進行考核。
單元測試由各年級組進行,要求同一時間,同一試卷。要求資源共享,不得各行其是。期中階段,學校統一進行期中考試,并作出期中質量分析。期末階段,統一進行期終考試,考試成績作為教師教學的主要實績依據。各類考試都要求教師認真評卷,及時發回,認真進行講評,并做好質量分析和查缺補漏工作。要認真督促學生訂正試卷,認真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2、加強過程管理,向過程要質量為強化教學過程管理,確保我校教學質量奮斗目標的全面完成,必須制定并嚴格執行以下教學過程管理制度:
(1)堅持聽課制度。到班隨堂聽課,是發現自身問題,促進教改,方便交流的重要平臺。學校行政和教導處要隨時到班聽課,相互學習,提高教學效果。每位教師每學期須聽課10節以上,校領導不少于15次。
(2)堅持教學巡導制度。學校領導人員定期不定期對所有年級教學工作進行巡視和督導,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運行。
3、重視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教師,要立足崗位練兵,努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1)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2)堅持每周一次的集中學習制度。學習內容可以是教育教學理念、課題研究交流、基本功培訓等,增強教師的學習意識,營造人人參與的學習氛圍。
(3)建立教師讀寫制度。強化自身的理論學習,所有教師每期都必須閱讀一份有關的教育教學報紙、雜志,并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摘錄,以便于在集中學習中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并進行反思討論。鼓勵教師在教育報刊、雜志上發表論文。
四、重視家校合作,調動家長的積極性。
通過家訪、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密切了家長和學校的聯系。指導家長正確認識、教育自己的子女,理解、支持、配合學校工作,號召家長每日檢查孩子的作業,幫助孩子弄懂學習內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五、制定學困生幫輔計劃:
學校教師除了保質保量完成自己基本的課程之外,學校領導掛鉤一個班級,其他科任教師幫輔三個學困生。幫輔名單如下:校長:六(乙)年級副校長:六(甲)年級副校長:五年級教導:四年級
六、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xx年3月)
召開動員大會,認真組織學習關于教學質量提升的是實施方案,動員和教育全校教職工提高對“教學質量提高”活動和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方案。
(二)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根據教學質量提升年方案,認真組織實施。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有關制度,開展各種學習、教學、培訓、檢查、評比活動,每學期選出教學質量提升活動中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單項表彰
(三)總結階段(20xx年7月)
進行總結,總結經驗教訓。選出本次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中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表彰。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8
質量是教育事業的生命線,是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旋律。為全面貫徹全國和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建立以提高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我局根據滁州市教育局統一布署,決定在全市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引導學校遵循教育發展規律,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和出名師、育英才。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完善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全面提升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強化全市教育系統各校領導教學為本的意識,認真分析各校教學質量現狀,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提升教學質量策略,探索建立教學質量標準體系、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使我市中小學辦學水平,尤其是農村中小學辦學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全面提升全體學生的素質和人民對教育的滿意度。
三、工作內容
(一)完善制度,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
以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為重點,堅持向管理要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學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以規范管理保障和促進教學質量提升。轉變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方式,完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形成“管、辦、評”分離的新型現代管理機制。轉變學校管理方式,強化服務意識,樹立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思想,全心全意為教師服務、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為學習服務。優化學校內部管理,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切實改變我市中小學校內部管理不平衡的狀況,不斷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努力為教師和學生創設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逐步完善校長隊伍管理機制,建立校長隊伍“人才庫”,加強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和提高培訓,評選獎勵優秀校長,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中小學校長隊伍。
加強常規檢查,督促各中小學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切實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強化教育局業務科室的視導作用,經常深入學校,定期、不定期對全市中小學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進行監督和評估,及時掌握情況,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加強指導,促進全市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狠抓教風的轉變,學校領導和教研人員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深入課堂,加強常態管理與監控,經常性地對教師教學常規的實施情況進行督導,促進教風的轉化,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證。
(二)把握關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課堂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各校要強化向課堂教學要質量的意識,全面優化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引導廣大教師以課題研究為切入口,主動研究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
進一步落實中學以學科組為單位、小學以中心校為單位的集體備課制度,教研分會要牽頭開展分片、分校、分類的集體備課活動,每周每學科學校集體備課不得少于1次,特別要針對當前薄弱學科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大力推進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建設。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搞好課堂教學質量檢測,創建“有效課堂”,要使絕大多數學生當堂達到教學目標,對個別聽不懂、沒學會的學生,要通過課后輔導及時幫助解決。各中小學要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以教研分會、學校為單位探索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等不同課型的結構特征,努力探討各種課型的最佳模式,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教育局教研人員將工作的重心下移到農村中小學,下移到課堂、教師和學生中,采取隨堂聽課、評課、當場反饋的方式,密切關注教師的課堂活動,對教師課堂教學進行定性、定量的檢測,以此引導教師全力追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積極開展教學觀摩活動,推廣具有先進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廣大教師提供優質課堂教學示范,以期在更大范圍內獲得效益最大化,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立足根本,著力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整合教師培訓資源,加強師資培訓基地建設,改進培訓方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培訓質量。采用專、兼職教研員相結合的辦法,充實教研力量,提高教研水平,切實發揮教研對教學工作的導向、服務功能。建立健全校本培訓制度,切實提高培訓實效。舉辦農村中小學校管理人員骨干培訓班,加大農村中小學短缺學科教師和薄弱學科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村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能力。建立健全城鎮支援農村教育長效機制,扎實有效地開展城區中小學教師輪流到村級小學或教學點任教、城區學校派教師到農村學校蹲點指導、農村學校派教師到城區學校跟班學習等工作。健全教師評優制度,定期評選優秀教師,樹立先進教師典型,開展優秀教師巡回報告活動,提高廣大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
四、時間和步驟
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組織與發動階段(5月—6月10日)。召開全市中小學校長會議,傳達《滁州市教育系統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精神,各校召開全體教師會議,明確我市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的具體要求。組織各學校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圍繞教學管理、課程改革、教學評估、教師素質等方面內容,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查找制約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分析問題根源,研究策略,制定改進措施,形成詳細的學校活動工作方案,并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學習會、討論會,對本項活動進行廣泛的宣傳,形成濃厚的活動氛圍。各校工作方案要有具體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時間,并于6月上旬報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6月11日—8月)。扎實開展各項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主題的學習活動,并對每項活動進行廣泛地討論交流,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通過不同方式呈現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的成果。
第三階段:推廣與深化階段(9月—20xx年1月)。針對在實施與展示階段查找出來的問題與差距,各校要制定具體的對策意見,形成推動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辦法、措施,總結提升典型經驗,推廣成功做法。
第四階段:總結與表彰階段(20xx年2月)。我局將組成“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檢查組,采取過程性和階段性相結合的形式,對各校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評估,檢查結果將納入年終考核之中。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9
依據楊浦區教育學院集團發展規劃以及學校辦學理念和文化及進一步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機制,創設分層打造各梯隊,確立梯隊建設的整體策略,在課堂文化建設與優質教學實施兩條路徑形成下一階段教學工作思路,從課堂、學業、評價三方面提升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做好學生教育、學校發展的有關工作,辦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深化學校課程改革,構建符合學校辦學目標、辦學理念的課程體系,推進創智課堂校本化實施,聚焦學校教育質量整體提升,以《上海市中小學學業質量綠色指標》為引領,以提高課堂教學效能為主線,以提升教師課程實施能力為核心,促進學生學業水平提升和學校內涵發展。
二、具體措施
(一)激活每一個細胞,打造優秀教師團隊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師資隊伍的建設,為有序、務實、深入 地推進課程改革提供有力保證。激活每一個細胞,形成智慧的合力,實現教師專業能力的飛速發展,帶動校本化課程實施的執行力。
1、“私人訂制”——打造骨干教師團隊
學校中40歲以上的教師達60%,如何挖掘這部分教師的潛能,讓其發揮更大價值?對個人有想法,有能動性的教師,學校給與幫助、培養和搭臺,讓成熟教師個性化的發展。
(1)進一步擴大高級教師的隊伍,并將根據高級教師的評審要求定點培養。20xx年推送2位教師申報;20xx年再推送2為教師。最大程度地實現教師的個人價值。
(2)進一步提高學校區級骨干、骨干后備、教學新秀的比例,看準苗子,個性培養,力爭在新一輪評審中比例提高到學校教師占比的15%—20%。
2、“跟崗輪訓”——加強組長隊伍建設
以學校“集團化辦學背景下“擬影子教師”培訓機制建設”課題研究為抓手,開展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途徑、機制研究。學校每學期派兩位教研組長或備課組長到教研室進行松散型跟崗培訓,通過“四帶”:帶課堂,帶教研,帶課題,帶課程的策略提高組長層面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以及促進其學科教研、教育科研與課程建設素養的提高。
3、“個別帶教”——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
隨著學校不斷擴班以及不斷招聘新教師,今年5年教齡之內的青年教師將達學校教師數的40%,青年教師將成為學校教學的主要力量,提升青年教師專業能力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學校將聘任教研員與青年教師(原則上5年教齡之內)針對課程教學實施的基本要求,開展教學實施和教學研究基本能力的培訓,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并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帶教人數,對有潛力的青年教師實施“個別帶教”,讓部分青年教師能在教研員的帶教下脫穎而出。
(二)問題導向,以高質的'教研提升質量
學科教研組建設,以校本教研活動為載體,師資梯隊建設為中心,教師個體能力提高為目的,教研制度建設為保障,提升學科品質。
1、蹲點教研組(備課組)指導,提升學科教研品質
教學研究是學科建設的依托,校本教研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推進學科建設的有效途徑。保障研修主題的聚焦性是落實基于課程標準的重要因素。邀請相關學科的教研員蹲點學校學科教研(備課)組,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科研修指導,以問題為導向,凝結學科教研組開展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實踐研究,幫助教師將課程與教學整合起來,樹立課程意識,提升專業素養和學科品質。按照“梳理現狀——分析問題——確定專題——制定計劃——參與研討”的流程,指導學校教研組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題研究。
小學教研室陳瑾,蹲點帶教數學教研組
小學教研室朱婕,蹲點帶教英語教研組
小學教研室葉小青,蹲點帶教語文教研組
2、項目引領,以課題研改變教學觀念
學校目前有7個項目,結合項目的研究和推進,要求每位教師參加一個教育研究團隊,以項目領銜的形式教師自愿組成研究團隊,團隊成員在專家、名師或領銜人的引領下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結合工作實際,合理地運用專家經驗,依據專家指點、嘗試實踐,反思修正,形成具有自己特點的教學風格。通過團隊研究強化教師群體間的專業切磋、協調、交流與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達成共同愿景,能形成一至二個區級以上學習型班組。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中,進一步加強教師意識,轉變教學觀念。
課程領導力項目——葉xx
生命教育項目——徐x
體育興趣化——施xx
(三)整合項目,形成校本化課堂教學模式
學校以“課程領導力”作為學校創智課堂改革的依據與標準,開展以點帶面、逐步卷入的課堂改革行動,以試點學科先行、其他學科跟進的方式,帶領全校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
1、繼續做好課程領導力視域下的課堂文化轉型
(1)以“創新思維,合作學習”為目標,通過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與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完善“三層級五文本”編制。結構化單元教學設計,使學校課程結構邏輯更合理,學校特色更鮮明;結合創智課堂的建設,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使教師的教學理念進一步更新、教學手段進一步優化。
(2)從“單元教學設計”入手,帶動課堂文化的其他方面的變革,實現學校課堂文化轉型。并通過“單元教學設計”將學校的辦學理念、育人目標轉化為學校課程目標;將課程目標轉化為學校課程體系;將課堂文化轉型目標轉化為具體的課堂要求、課堂行為。
(3)優化課程的評價方法,明確以評促教。以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綜合評價為契機,制定綜合性的課程評價方案,科學、及時、有效地評價教師教學質量、學生學習狀況,創智課堂校本化建設等。著重針對評價目標、評價任務、評價活動、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合作態度、合作能力、創新意識的評價應予以進一步研究,設計相應的評價工具與量表。充分利用評價結果,及時調整和改進學校課程計劃、課程實施等,提高學科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深化拓展“創智課堂”教學實踐
(1)構建“目標導航下的靈動課堂”
在已有指向學生思維品質的“創智課堂”建設基礎上,在語文課堂中試行“學習目標問題化,問題解決目標化”為內核的“靈動”課堂范式,使教學創新成為風氣和習慣,調整教師的教學行為,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改變,力求實現滿足學生求知、求解的愿望與要求,激活質疑、答疑的目標與目的,最終達成學習目標。
(2)抓住思維對話中的“師——生、生——生”對話環節,建立“教師引導、合作學習、評價激勵”的課堂制度,加強“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建設。并通過“開放性教學策略”、“互動性教學策略”、“問題資源利用策略”、“個性化教育策略”的研究與實踐,進一步關注教師教學的過程與方法的落實。
(3)聘請專家進一步對學校的項目的校本化實施予以診斷、提煉、總結。
(四)關注差異,有效提升學業質量
(1)根據學校課程計劃,編寫課程單元規劃、單元教材教法分析、單元教學目標設計、單元學習活動設計、單元作業設計、單元評價設計、以及單元資源設計,提升教師命題設計的能力。以五年級為重點研究年級,結合綠色指標,編制基于學生學情的系統的校本化作業和命題題庫。
(2)通過教研活動,研讀教學基本要求,落實單元整體實施;重點進行學法研究,注重過程方法指導,在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水平;提升教師素養,深入解讀文本,進一步培養提高教師“讀題——解題——編題——組題”的能力。
(3)引導教師充分關注學生差異,關注學生課堂學習經歷,針對學生的差異,分析原因,探索課堂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制定輔導方案,通過線下線上的方式予以落實。線下:學校通過每天下午四點至六點的“小豆豆公益課堂”對學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線上:每天并利用騰訊網絡直播課堂、微信互動課堂等現代技術教育方式助力學生的個別化輔導。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10
教學質量是立校之本,是學校的生命線。我校教學質量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雖一直居于東張孟鎮前列,但同全縣小學橫向比較還處于中下水平,同東張孟鎮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為了進一步抓管理,挖潛力,提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現根據東張孟鎮教辦開展狠抓學校管理切實提高教學成績活動的要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現狀分析
我校現有學生215人,教學班7個,最大班額46人,最小班額27人。在校生中約3%以上為留守兒童,他們父母雙方或一方在外打工,家長監護不力,家庭教育滯后。共有在崗教師11人,其中50歲以上2人;30歲以下教師僅7人。綜合分析我校教學質量不高的重點原因是
1、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學歷層次偏低,教師基本素養和業務能力良莠不齊。個別教師敬業精神不夠,責任意識不強,不思進取,得過且過。
2、學生情況較復雜,學生個體差別較大,留守兒童較多,增大了學生管理的難度。
3、家校配合的教育合力未得以充分彰顯。
二、奮斗目標
確保教學質量居東張孟鎮第一名,爭取在三年內教學質量居于全縣前列。
三、工作措施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的中心任務,加強教學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打算從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一)、做好思想工作,搭建良好工作平臺
學校校長首先端正工作態度,理清工作思路。通過各種方式做好教師、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協調好各種關系,全力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搭建良好的工作平臺。學校召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專題研討會,與教師一起共同探討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班主任培養班教師,做好班級工作,深入各班級召開主題班會,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各學科教師配合各班主任召開各班級家長會,向家長反映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爭取家長的全力配合。總而言之,我們要想方設法,從思想意識層面調動教育教學工作各個環節的積極因素,為提質工作打好基礎。
(二)、堅持領導帶頭,發揮引領作用
教師隊伍是學校的旗幟,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是帶領學校戰勝困難、取得成績、發展創新的主要保障。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校長的模范帶頭作用對提升學校教學質量、維護學校長遠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校長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創建品牌學校為目標,加強自身思想文化修養,提高業務素質,在工作崗位上真抓實干,為他人做好表率,努力推動學校的發展跨越。
(三)、切實加強常規管理,向常規工作要效益
1、加強班級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監督與指導。繼續完善班級評比制度及班主任考核制度,召開班主任工作研討會,解決班級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完善學生一日常規,細化對學生的要求,嚴格要求監控學生一天內的活動。為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奠定基礎。
2、認真做好教師備課工作的檢查監督。完善教師備課制度,明確備課要求。
3、加強對教師上課情況的監控與指導。學校領導深入課堂聽課了解教師的上課情況,并對教師的上課提出建議和意見,提出要求,跟蹤改正。另外,學校領導要對教師的上課情況全面檢査監督,做好記錄,反饋,要求改正的要進行跟蹤,限期完成。尤其是在教具的使用方面要嚴要求,勤檢查,抓落實。
4、認真檢查教師對學生作業的批改情況,教導處定期和不定期對學生作業進行例行檢查和抽査,對檢査情況進行記錄、反饋,對不按要求批閱的要跟蹤檢査,督促改正。
(四)、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切實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
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這個基本單位的靈魂,貫徹教育方針的每一項工作,都離不開班主任的具體落實。一個好的班主任,必然帶出一個好的班級。一所學校,班主任整體素質高,必然取得教育教學的高質量。我校始終把班主任隊伍建設放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切實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
1、以師德建設為核心,加強班主任隊伍的師德修養。
2、健全和完善規章制度,著力抓好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評價和機制。
3、以開展各類活動,促進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五)、制定教育教學工作目標,明確努力方向
參照鎮各年級三率目標,制定本校各年級三率目標,以本期期末考試學生成績為基礎,在保證該年級三率目標的前提下,將目標落實到教師,具體落實到學生,制定學生各學科應達到的三率目標,記錄在案,一式兩份,學校教師各持一份,教師要以此目標在平時教學中為各學生制定努力方向,學校要以此目標監控教師的教學以及對學生的輔導,并要以此目標作為進行教師獎罰的依據。
(六)、建立健全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
繼續完善教師考核制度,獎勤罰懶,以制度管理人,促進教師積極工作。學校組織各種學生活動,豐富學生學校生活,調動學生興趣。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 11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繼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xx——20xx年》工作方案,積極落實xx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點,以“建設幸福校園,辦人民滿意特殊教育”為目標,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完善目標管理機制,提升教職工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學校精致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內涵建設,開創學校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師資隊伍素質。通過“學習討論、正面宣傳、活動開展”等多種手段切實,增強教師的奉獻意識、學習意識、質量意識。
2、扎實學校德育工作,培養學生文明素養。以“五愛教育”為主題,創新德育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內容,提高德育工作實效。
3、規范教學管理,提高課堂實效。進一步規范教與學的行為,深化課題教學改革,打造優質、高效的課堂。
4、加強校本教研,以科研促教。立足課堂教學,以市級、校級的課題為龍頭,積極開展校本研究,在研究中促提高、求發展。
5、加強安全防范工作,創建平安校園。積極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定期開展安全演練,提高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及能力;不定期進行校園檢查,排除隱患。
6、加強校園法制建設,提高依法治校能力。通過聘請學校法律顧問,建立健全我校法律顧問的工作制度,依法依規保護學生、教師和學校合法利益。
三、主要工作
(一)扎實開展德育工作,培養學生文明素養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相關的德育管理制度,牢固樹立管理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理念,堅持綜合治理,把管理的觸角延伸到校園的每個角落,把育人工作貫穿到學期的始終。
2、扎實抓好德育常規管理。認真做好“國旗下講話”的組織安排,做到有針對性、有特色性、可接受性強;加強晨會、班會課的管理,學期組織一次有質量的主題班隊會觀摩活動;加強班主任手冊的管理,及時做好發放、檢查和考核歸檔工作;注重班級布臵、評比角、圖書角等文化板塊的建設,定期進行評比。
3、扎實學生的常規訓練。以《小學生守則》、《中小學日常行為規范》為主線,繼續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訓練,圍繞各月份教育重點,做到周周有重點,天天有安排,培養學生基礎的良好行為習慣。通過完善“流動紅旗”和“文明班級評比”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紀律、衛生、儀表儀容、愛護公物等情況的檢查工作,引導學生自主管理,形成自學、自理、自律、自強的良好習慣。
4、開展“五愛教育”活動。利用“學雷鋒日”、“清明節”、“母親節”、“助殘日”等重要節日,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具有特殊教育特有的特色主題實踐活動,精心打造愛國主義教育、集體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環境教育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德育亮點。
5、開展學生讀書活動。繼續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結合讀書會、故事會、征文等活動,學習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營造濃厚的校園讀書氛圍。
6、開展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通過邀請法制副校長和法律顧問開展法制講座、觀看法制教育片、圖片展覽和禁毒日宣傳等活動,普及法律知識,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7、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班主任例會制度,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議,交流班務工作經驗,提升班主任業務能力;舉辦一次德育案例征集和一次班主任經驗交流活動。
(二)規范教學管理,加強有效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我們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發展、教師發展,提升教育形象的一項根本性的工程來抓。為此,本學期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強化常規教學管理。以落實教師“八個一”為基本要求,進一步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完善教師的備課制度,認真做好教學工作的巡視、檢查和考核工作,做到定期反饋,及時改進。
2、建立和完善有效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繼續堅持推門聽課制度,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聽課要有詳細紀錄,并進行交流反饋;積極探索完善特殊兒童教育教學評價機制,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
3、優化教法,打造高效課堂。教師要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和績效意識,緊緊圍繞向課堂教學要質量這個永恒的主題,狠抓課堂教學效益,以課堂為基地,積極引導教師在提高備課的實效性、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做有益的探索。
4、加強個別化教學和醫教結合教學。積極開展個別化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殘障程度進行康復訓練,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5、加強教研組建設。建立切實可行集體備課制度,開展合作式備課、同課異構、反思型說課、專題式研討等活動,強化個人二次備課以及教學反思撰寫情況的檢查,讓教師在互補共生中成長。
6、搞好教研組主題活動月。深入開展以“校級公開課”、“示范課”、“研究課”和“匯報課”等活動為載體的“課堂教學研討”,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特色課堂”。
7、完善校本研訓制度。通過專題研討、教研沙龍等形式促進教師加強反思,加快自身專業成長;制定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建設方案,深入挖掘學校傳統內涵和資源優勢,積極開發職業高中校本課程。
8、加強課題研究。樹立“科研興校”理念,以市級規劃6個課題研究為抓手,全面部署落實,抓好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和指導,確保課題研究得到扎實有效地開展。
9、推動特殊教育教學改革,積極開展信息化教育。結合市級精品課題《基于圖形操作的特教微課開發與應用》的研究,進一步完善我校特殊教育資源庫建設,與市信息技術中心合作開展特殊教育信息資源管理系統建設。
10、根據xx市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協助市教育局成立xx市特殊教育隨班就讀指導中心,建立和完善隨班就讀相關的管理制度,提升隨班就讀教育質量。
(三)加強體、衛、藝工作,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1、認真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嚴格落實“兩課兩操活動”的要求,保證學生每天至少進行1小時的體育鍛煉,提高體育課和課外活動的質量。
2、切實加強學生衛生教育,積極做好春季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宣傳, 建立流行性疾病預警機制,發現問題,立即上報,進一步完善學生體育、體檢健康檔案。
3、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密切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通過開展心理主題講座和個案輔導,及時對學生的心理困擾問題進行疏導。
4、繼續抓好“手工”、“舞蹈”、“滑輪”、“跳繩”、“武術”等訓練工作,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形成特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20xx年xx市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爭取優異成績。
(四)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一支勇于創新、努力拼搏、扎實工作的教師隊伍是實現學校騰飛的決定因素,因此,我們一直十分注重提升教師隊伍職業思想和業務能力。
1、加強師德教育,提升師德形象。繼續學習新頒布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規,著力加強以敬業和愛生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向師德楷模學習,提高師德修養,真正做到愛崗敬業,廉潔從教,文明執教,優質施教。
2、加強學習,提升業務能力。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方式,如聘請專家來校指導、做講座,與高校合作進行專項培訓,組織教師外出教育考察等等,開闊教師視野,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3、積極開展教師技能競賽活動。積極開展教師優質課評比、說課比賽、教學技能展示等活動,參加省、市的各項教學技能的競賽,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升。
4、做好“名師、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訓工作。積極創造條件打造出更多的名師和學科帶頭人,并充分發揮其輻射作用并組織“名師、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對普通教師進行“一幫一”的培訓活動,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五)加強后勤工作,做好堅實后盾
1、全面改進后勤服務工作,提高后勤服務質量。各職工要樹立科學管理、民主管理和超前服務意識,積極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為全校師生服務。
2、切實抓好校園安全及學校綜合治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學校安全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強安全崗位職責,定期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檢查;提高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和應急能力,把學校防火安全、食品安全放在突出位臵,加強學生宿舍、食堂的管理。
3、規范校產登記、使用和維護制度。對現有教育教學設備設施等認真進行評估、登記、造冊,在用足用好現有設備的基礎上,根據有關要求,有計劃、有質量地添加教學、生活設施設備。
4、完善相關功能場室,不斷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建立職業教育訓練室、錄播室、美術教室、資源教室等功能場室和教學設施,為師生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工作和學習環境。
5、 加強辦公的信息化,實現學校的數字化管理。在市教育局教育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我校的OA辦公系統,逐步建立學校數字化管理的平臺,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6、認真協助市教育局做好x學校分校的改造工程和新校的選址等相關工作。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精選20篇)11-02
教育質量提升方案03-29
小學教育質量提升方案(通用5篇)12-14
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實施方案03-12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實施方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