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

時間:2023-06-26 11:59:10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范文(通用8篇)

  為保證活動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活動方案制定工作,活動方案是從活動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活動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范文(通用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范文(通用8篇)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1

  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雙減”意見的精神,以“強課提質”為著力點,促進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研究,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結合“教學視導”所發現問題,探索教研共同體建設新路徑,特開展此項活動。

  一、活動形式

  主題研討、同課異構。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7日——12月22日

  三、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課堂教學展示,第一節本地教師,第二節送課教師。

  第二階段:授課教師教學設計匯報與組長點評、交流。

  第三階段:主題研討。

  四、參會人員

  1.開展活動片區內鄉鎮中學全體相應活動學科的全體教師。

  2.開展活動送課區直中學各年級的`學科組長三人(便于與交流學校對口年級開展交流活動)。

  五、參會要求

  1.請參會教師按時簽到,保持會場秩序,禁止隨意走動。

  2.各參會教師要服從學校疫情防疫安排、注意交通安全。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2

  教科研共同體是為了完成真實任務、解決實際問題,成員之間相互依賴、探究、交流和協作的一種教研方式。它強調共同信念和愿望,強調各個成員分享各自的見解與信息,鼓勵各個成員探究,以達到對學習內容的深層理解。本著“資源共享,交流研討,合作互助,共同提高”的方針,以課堂教學、課題研究、項目推進為主陣地,努力創設教科研交流平臺,拓展校本教科研功能,發揮學校教科研優勢,優化學校教科研資源,增強教科研實力。同時也有力提升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以下是我校創建學校“教科研共同體”實施方案。

  一.教科研共同體建設的總體目標

  1、以課題研究為依托,建構起高質量的學校教科研共同體,使之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各個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平臺,從而提升整個學校的教科研水平。

  2、以分享合作為宗旨,以學科建設為重點,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實踐反思為方式,優化學校教育資源,強化教科研共同體的管理模式和運作方式的研究,從而建構起具有共同教育愿景的共同體,探索一條教育教學發展的新思路。

  3、在求發展、求創新的基礎上,重視共同體成員的教學優勢和科研專長,并在教科研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積累教科研活動資料,開發資源,加強校本研修的交流和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教育資源共享。

  二.教科研本共同體建設的活動內容

  1、邀請名教科研專家來校講座,組織成員深入學習科研理論,組織骨干教師進行學術交流和科研沙龍,廣泛深入學習、宣傳、普及新時期中學教學科研理論,努力將其轉化為教師的`教育科研實踐。

  2、在科研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對學校各課程項目建設全程參與撰寫、課題開題論證、中期評估、結題鑒定等參與評估審核。

  3、每學期組織不少于一次教科研專題活動沙龍。

  4、對學校教師的科研論文、案例等進行統一指導和審核。

  5、組織協調教師積極申報個人課題,組織并指導教師圍繞科研課題研究開展活動,指導青年教師參與教科研活動。

  6、參與教師基本功競賽、優質課評比等評委活動。

  7、鼓勵校際之間多渠道、多形式創設條件,豐富共同體的活動內容。

  三.教科研共同體成員的激勵

  1、評先評優,職稱評審等同等條件下,充分向共同體成員傾斜。

  2、共同體成員可以在學校條件允許下適當增訂有利于教科研水平提升的報刊雜志,以提升理論水平。

  3、優先考慮共同體成員的外出學科培訓,教科研培訓等培訓活動。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3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貫徹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堅持以新課程改革為中心,以名校、名教師學科團隊為研究主體,推進區域共同體學校教育均衡發展,滿足惠農區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讓更多的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在認真學習自治區教育廳、石嘴山市教體局、惠農區教育體育局下發的關于“深化推進教科研區域共同體”的相關文件精神,更好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大力加強現代教育、教研科學理論學習,引領共同體學校教研水平共同提升的基礎上,本著平等、互助、民主、尊重的原則,遵循教師成長和培養的規律,結合我校及共同體學校的實際,將教學、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務本求實、從小處著眼,圍繞課堂教學,從常規工作做起,增強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帶動共同體學習教科研能力提升,促進區域內教育均衡發展向區域內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建立學校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領導小組

  組長:詹吉云

  副組長:

  成員:

  工作小組

  組長:周寶坤

  副組長:

  成員:各年級組長八大學科組長備課組長

  三、研修目標

  依據學校內涵發展的需要,我們將進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課堂,轉變教師觀念,提升教師執教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切實解決或研究教育教學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充滿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師隊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1.制定共同體學校教研機構建設性意見和教育教學科研活動的管理與要求及相關制度,并積極組織實施。

  2.強化教師研修的培訓力度。建設一支師德優、技能強、素質高的專業化教師隊伍。為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創建優質教育保駕護航。

  3.以解決教學中的問題為抓手,以校本研修為載體。組織教師全員參與校本研修,積極在共同體內進行開展“信息化條件下的學科整合”研究、“翻轉課堂”教學研究、優質課、觀摩課、教學論文教學設計、教育敘事、教學反思、“導學案”編寫、課件制作、微課制作、課題研究等方面進行交流,評優征集,匯編成冊。

  4.參與教研共同體的學校,每學年開展不少于三次的主題教研活動;可以邀請共同體學校走進學校、走進班級、走進學科組共同參與教研活動;鼓勵本校名師、學科帶頭人、各級骨干教師到共同體學校參加教研活動。

  四、研修重點

  1、加強校本教研有關經驗材料及各類教育專著的學習,以讀教育專著為依托,打造“書香校園”。

  2、交流教學反思。堅持進行教學反思,并進行課后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能力方面的研究,做到課后有反思,階段有反思,學期有反思。

  3、交流教案、教學合計(包括周前備課的教案),要繼續扎實有效的開展周前備課,集體備課活動,進一步改善集體備課的內容和方法,尤其是要探討作業設計、教學預設,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備出有特色、講實效的課。認真開展案例研究,確立以學科教研組為課例研究的實體和中心,以隨堂課、研討課、觀摩課為主要范例開展案例研究。

  4、加強對各學科“課程標準標”的學習研討,集中學習新課程的理論,確立新的育人理念,提高認識,提升理論水平。對教學模式的研討,形成獨有的、適合我校的教學模式去推廣。

  5、認真組織開展“精品課”展示活動,如“名師上展示課”、“骨干教師上示范課”、“普通教師上達標課”等系列活動,深入研究教學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

  五、研修措施

  1.加強教育理論學習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需要我們及時總結成功的經驗與做法,討論新問題,研究新對策,因此我們要不斷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共同體學校將重點學習教育理論以及上級有關文件,領會其精神實質,明確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改革目標及具體要求,使各位教師弄清新課程標準內容,理解學科教學的性質、地位、理念及目標,正確把握學科教育的特點,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學科課程。

  專任教師除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和學校的集中學習外,個人有學習、研修、提高計劃。在教師中開展讀書活動,每學期至少細致讀一本教育教學書籍。更新教師的知識觀、課程觀、教師觀,全面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通過校本培訓,使教師把學習理解為一種現代生存狀態,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

  2.抓好教師的業務學習

  制定周密的`業務學習計劃,每周安排固定教研活動時間及業務學習,以“統一主題,集中學習”為原則,確保學習有計劃、有內容、有討論、有中心發言人、有記錄、有實效、有檢查。要做到:

  (1)自學與集體學習相結合;

  (2)學習與交流心得相結合;

  (3)自己學習與講座指導相結合。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既要有摘記,又要寫下教學中的心得體會,學校定期檢查,并在學期末進行評比。

  3.營造良好的研修氛圍

  共同體學校將把校本研修與教育教學、業務學習緊密結合起來,從學校和教師的實際出發,通過培訓解決學校和教師的具體實際問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能力。

  (1)學校圍繞新課程的深入實施,以教研組組織主題性的反思教學實踐活動,引領教師用新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成長,反思自己的發展。及時記錄自己的反思所得。精彩的一刻、難免的失誤、新穎的設想,并從中捕捉典型,撰寫案例、設計反思、論文等,指導教學實踐。反思每學期不少于5篇。

  (2)建立完善的網絡教研共同體平臺無疑是給教師創造了更先進的研修條件,有疑難可以上網與共同體學校同行對口教師進行交流,思路更寬了,問題也更容易解決了。

  4.開展教師培訓學習后的匯報分享活動

  為促進教師的進步,努力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實施“青藍結對”工程,要求結對教師互相聽評課,進行精準輔導,形成大家都深入課堂研究教學的良好氛圍。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外出聽課、學習,結合聽課的收獲和自己的感想,寫出學習匯報材料,上好匯報課,帶領教師吸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達到“一人學習,多人受益”的效益。

  5.開展網絡研修活動。充分利用網絡直播系統,發揮名師工作室、骨干教師等教育資源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提高研修質量,組織教師開展網絡閱讀交流活動,鼓勵教師完善教育資源公共平臺、學校網站空間內容,撰寫網絡日志,豐富教師成長檔案袋內容;組織教師圍繞典型“課例”開展網上議課、評課活動,幫助教師診斷課堂、研究課堂、改進課堂,豐富教師課堂教學實踐知識;組織教師開展網絡論壇活動,圍繞實踐提出主題,運用網絡對話交流平臺展開探討和交流。在充分運用上述研修方式的同時,各學校還要注重從實際出發,大膽創新,探索不同風格與特色的專業訓練方式方法。

  6.發揮中青年教師骨干帶頭作用

  對中青年教師提要求,壓擔子,同時又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展示才華,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教學和研究水平,帶動更多的教師以他們為榜樣。

  認真抓好青年教師的理論學習,在教師中開展讀書活動,培養青年教師的讀書習慣。對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以其課堂教學流程的診斷分析為突破口,從課堂組織、課堂教學、教學研究等各方面把關。

  7.課題引路,積極推進校本專題研究,以教科研促發展。堅持“立足課堂,營造特色,提高質量”的原則,以應用性課題研究為主。要瞄準教科研研究的重點、熱點、難點,充分挖掘提煉。在課題研究活動中,充分發揮骨干教師、教研組長、課題組成員在教研方面的核心帶頭作用,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活躍我校的教研氣氛與提高我校教研水平,為校本研修增添新的活力。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4

  一、指導思想

  為落實“雙減”政策與“五項管理”要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素養,加強校際間的交流、合作與分享,依據20xx年孟津區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孟津區第三教研共同體全體成員單位通過完善制度措施,積極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聚集課堂四度,致力教學減負,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總體思路

  第三教研共同體成員單位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前提下,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落實“雙減”政策,共研高效課堂。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為“致力教學減負聚焦課堂四度”。在落實“雙減”的同時,引導老師們嚴謹教學,立足于有質量的課堂。聚焦課堂“四度”,即課堂教學的知識引導有精度,目標達成有效度,學生參與有廣度,作業設計有梯度。通過研討和實踐,聚焦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高作業設計水平,拿出實招硬招真招,發揮新典型、新做法、新經驗的帶動作用,實現課堂教學的新面貌、新氣象、新變化。

  三、活動過程

  共同體成員單位領導與骨干教師線下集中,線上研討,匯集各校優秀教育資源,查擺教研疑難。通過調研各單位教研現狀,明晰了現階段的教研方向:落實“雙減”政策與“五項管理”要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素養。

  教研有了方向,再次會議集中研討:各校的教研成功之處與學情現狀、需要解決的困惑,最終達成共識,即在落實雙減和五項管理的前提背景下提高課堂效率。以聚焦課堂“四度”為途徑、為抓手、為突破口(知識引導有精度,目標達成有效度,學生參與有廣度,作業設計有梯度),實施高效課堂。

  教學中,要少提“是什么”的問題;要多提“為什么”的問題,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要精提“做什么”的問題。教師根據一定的學習目標,精心設計問題,適時提出問題,精確引導,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使知識引導體現精度。

  通過學生學習實踐活動,引領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為智能的積淀和學習方法的運用,使教學目標的達成有效度。

  教師上課面向全體學生,教學要以學生為本,以全體學生為本,這要體現在學生主體參與課堂的廣度上。

  作業設計有梯度的實現途徑主要有以下幾點:

  (1)層次性梯度作業,將作業要求分為最低要求、一般要求和較高要求三種。

  (2)創新型梯度式作業,以三維目標為前提設計必做型作業和選做型作業。

  (3)針對性梯度作業,當學生解決本層次問題后,應鼓勵他們挑戰更高級別的作業,使之獲得更大發展。

  經過多次的商討、否定、修改、提煉,最終確定了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致力教學減負聚焦課堂四度。

  共同體的成員校根據本學期教研主題對本校全體教師進行“課堂四度”教學理念解讀,引領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共同體學科教研組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授課、磨課、評課、反思交流等。

  四、活動展示

  共同體成員單位通過合作研討,收集各學科不同做法,形成經驗。活動在共同體成員教研處的共同設計組織下,以骨干為引領,在學科組示范,以點帶面,全員推進。

  展示內容如下:

  1.版面展示:介紹各單位在本次活動中合作共研的歷程,課堂教學的做法,學科組研討的心得經驗和完成的要求。

  2.材料展示:學校材料,學科組材料,教師材料,學生作品。

  3.學生素養展示:展示雙減實施以來,學生在素養方面的提升。

  4.課堂教學觀摩:各學科進行公開課觀摩。

  5.研討交流:分學科進行研討總結,教研室進行指導。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5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甌海區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xx-20xx)》(甌委辦發〔20xx〕99號)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為目標,以“優質、共享、均衡、共進”為主題,以初中學校共同發展體為主要舉措,努力構建“校際聯合結對、區域聯片組團、區外聯誼交流”的組團共進發展模式。通過理念、資源、方法、成果、品牌的共享,全面推進甌海義務教育科學、和諧、均衡和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目標

  把初中學校共同發展體作為一個以整體提升均衡發展、教育質量、教師素質為目的的校際合作組織,通過教育行政部門的協調指導,將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發展水平處于不同層次的學校,組建為若干個“初中學校共同發展體”(以下簡稱共同體),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提升初中薄弱學校辦學水平,實現不同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全面推動甌海初中教育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均衡發展、優質提升。

  三、組建模式

  全區17所公辦初中學校、4所民辦學校,以區域位置劃分分別組建成中心區、東片區、西片區、南片區四個初中學校共同發展體(具體名單見附件),建立教學聯網、課程聯建、教研聯動、教師聯訓、評價聯考的“五聯”運作模式。共同體不改變個體學校的法人、校名和行政隸屬關系,保持原學校人、財、物各自獨立。在學校管理、教師發展、教育教學、課程開發、學科建設、教育科研等方面開展形式多樣的校際交流合作,加強先進辦學理念、管理制度和經驗成果的共建共享,促進學校共同發展提升。共同體每個成員學校輪流當值,負責組織牽頭安排一學年共同體內的各項活動的開展。

  四、主要內容

  1.實施課程聯建行動,深化課程改革

  各初中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意見》,以新課程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加強課程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性教育,統籌校本課程建設,開發和設置多校共享的校本課程資源。

  共同體要建立定期的研討例會制度,每學期確定1-2個主題,至少開展1-2次“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專題研討活動。各校也可邀請共同體其他學校的中層以上領導參與校本課程規劃制訂、校本課程開發整合、課程實施評價制度的研究、指導和交流。

  共同體要積極發揮、整合各校師資、資源的優勢,可依據趣味性、開放性、實踐性、發展性、整合性的設計原則,以學生資源條件、辦學目標為主要線索共同研討、合作開發校本課程。共同體可以共同擬定校本課程開發目標,編制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實施校本課程編寫、使用、評價與修訂工作。要圍繞校本課程的功能定位要求,提高教師課程開發意識和科研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項目共推進,成果共分享。

  2.開展教育教學聯網行動,促進辦學效益共提高

  一是創新載體,德育模式合作構建。加強共同體在德育模式、德育內容、德育載體、德育方法、德育活動、德育評價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嘗試在常規教育、專題教育和大型活動教育的聯合策劃、組織實施;開展德育專題培訓、德育論壇或班主任工作論壇等活動,促使共同體德育隊伍的共同成長。

  二是健全體系,學科質量合作推進。加強共同體內學生各學科(含體育藝術類課程)的質量過程管理合作。積極開展共同體在教學進度把握、教學過程管理、教學質量檢測等方面的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教學質量的監測和分析,做到“調研共同進行、問題共同分析、措施共同研討、質量共同提高”。

  三是完善機制,落實教學新常規。建立“教學常規管理專項視導”工作機制,共同體內每學年開展不少于1次的區域教學常規交叉互查或者管理調研,重視檢查和調研結果的反饋、交流和后續跟進,發揮教學常規的指導功能。每學年針對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實際開展不少于1次的專題培訓會。及時發現、總結、推廣教學常規管理的先進典型,提煉管理經驗。

  3.開展教師聯訓行動,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共同體要根據共同體內的教研大組的教學發展需求,以解決教學問題,引領教改方向,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為目的,以按需施教、全員培訓、學以致用、從嚴管理為原則,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積極聯合開展主題式校本培訓活動。

  以學科教師資源互補為重點,推進共同體內“走教制”改革,建立“名師型”走教,“特色型”走教,“補缺型”走教等走教模式,逐步解決薄弱學校、薄弱學科教師資源缺乏的問題。

  4.實施教研聯動行動,促進教師專業共成長

  一是建立骨干教師引領制度。共同體學校要進一步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充分整合共同體內名師資源,建立名師團隊工作室,以骨干(名師)的互派蹲點、互動指導學習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共同體內名師帶徒、帶教研(備課)組、帶課題的“三帶”活動。

  二是建立集體備課教研制度。要建立共同體學科研訓組織(片教研大組),各學科推舉一位名師為兼職研訓員、集聚共同體名師和各校教研組長資源,制定切實可行的共同體學科聯片教研制度和主題式活動計劃,扎實開展學科專題教研、集體備課和各類評課活動,每學期至少開展二次以上專題活動。

  三是建立科研培訓聯動制度。共同體各學校要依托片區教研大組,積極組織在科研課題研究和教師校本研修方面的合作,共同開展學術論壇、教學沙龍、業務研修和課題研究等活動,交流先進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科研方法,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

  三是建立研訓員蹲點指導制度。區教師發展中心要加強對各共同體研訓活動的指導,并積極探索開展以共同體為單位的片區教科研活動。一個共同體至少確定一名研訓員蹲點指導,每學年不少于四次。指導開展課程規劃與建設,督導落實教學常規,助推“課堂教學變革”項目,深化校本研修指導,開展教育綜合評價的探索。

  6.實施整體考核行動,促進教育發展共推進。一是開展“共同體評先考核整體捆綁,共榮共進”的方式,對學校的辦學水平、教師的評先評優、學生的綜合評價進行全方位整體考評。二是共同體內要統籌兼顧,對工作成效突出的學校和人員進行表彰獎勵。

  五、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初中學校發展共同體既是推進我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組織,也是義務教育管理的一種有益探索嘗試,更是深入推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抓手。學校組團式發展工作由局長室直接領導,義務教育科具體負責實施日常管理,區教師發展中心重點負責共同體內教、研、訓活動的開展指導,政工科負責各共同體干部、師資的互動指導,督導室負責各共同體計劃的落實督查和工作評價,其他科室按需開展工作。

  2.突出重點,建立項目式的推進機制。共同體重點工作的項目化和專題化是實質性推進組團發展的切入點,校際間校級領導、中層干部、骨干教師的互動是關鍵點。各校要創新思路,緊緊圍繞“五聯行動”,找準目標定位,既要關注各校共同需求,做到面上聯動,又要關注學校個體差異,做到點上深化,突出共同體的工作重點。同時,要按照“有所側重、分步推進”的原則,合理規劃每學期的工作重點,確定每學期的項目和專題,并有序安排人員的互訪互派,扎實開展以項目和專題為抓手,以人員互訪互派為關鍵的互研互學互促進活動。每學期期初,共同體要將工作計劃(項目、專題)含人員互動情況上報局義務教育科,每學期期末將工作實施情況書面報告局義務教育科。

  3.立足實效,健全有效的工作制度。共同體工作應實現規范化、長效化管理,講求實用性、有效性,努力做到“日常交流工作常規化,重點推進工作項目專題化”,實現上下聯動,橫向互動,形成合力。因此,要完善共同體工作制度。共同體根據組團式發展的總體要求,逐步建立、完善共同體內的校長聯席會議制度、分管校長和教導主任例會制度、學習培訓制度、質量監測制度、青年教師培養制度以及校本研修、校際交流、人員互動等各項制度。建立督學聯系制度。督導室每年至少指派一位督學聯系一個共同體,參與指導計劃制定、重要活動開展、績效評價與督查,聽取共同體的項目、專題工作匯報,研究協調有關重大問題。每學期要對各共同體工作實施情況進行督導和評價,規范和激勵共同體的工作步入自主、科學、實效、常態化發展軌道。各共同體要及時通報工作的動態并總結推進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建立重點項目和專題工作的推進指導制度。

  六、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5月底完成)。開好班子會、教師會、中層干部會,認真學習領會建立教育發展共同體重要意義,使共同體各層面對共同體這種創新工作機制提高認識,積極擁護,認真參與。

  2.成立機構(6月底完成)。共同體要成立理事會,安排輪流當值事項(表1中帶*號學校默認為第一年當值學校),主持并召開各項共同體活動,制定共同體的活動制度和章程。義務教育科召開甌海區初中學校共同發展體成立大會。

  3.制定計劃(7月底完成)。各共同體學校依據“五聯行動”要求,制定共同體學校行政管理交流、教師交流、教研科研交流、項目合作等計劃。

  4.組織實施(9月1日開始)。按照本實施方案精神,圍繞工作內容,逐步落實,穩步推進。實施過程中,要因地制宜,注重方法,力求實效;要加強聯系,互通信息,共同推進;要關注情況變化,及時分析工作狀況,總結經驗,查找問題,調整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促進共同體工作健康發展;要注意收集資料,建立檔案,如實記錄實施情況。

  5.總結推廣。區教育局對共同體建設情況每學期進行一次專題調查研究,每學年召開一次工作分析會議,介紹試點經驗,在全區其他學校推廣,促進全區初中辦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6

  學習共同體是有著共同信念、共同目標的學生學習團隊,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重要的組織載體。班級學習共同體的建設,能夠加快班級文化建設,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為了穩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深化課題研究成果,進一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2013年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學期我們將在七八年級各班建立班級學習共同體。現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建設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為了落實《臨渭區教育局組建“校本研修共同體”實施意見》,牢固樹立“為生命奠基,為發展服務”的核心理念,堅持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學生發展為根本”的價值取向,根據《渭南市實驗初中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教研計劃》安排,積極開展班級學習共同體的建設,加快構建“民主平等、積極參與、同伴互助、共同發展”的共同體文化,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發展。

  二、總體目標:

  通過班級學習共同體的建設,促進班級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推動課題研究工作向縱深發展。通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創新人格的形成,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組建原則:

  1.組間同質和組內異質的原則

  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生活背景,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行為表現、學業成績、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別、性格等因素,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A(優等生)、B(中等生)、C(學困生)三個層次,在此基礎上組建若干個學生學習共同體。各組應該有人數大致相等的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保證各組之間整體水平均衡(組間同質),有利于各組之間展開公平合理的良性競爭。在小組內部,各組都擁有不同水平的學生,有利于不同層次組員之間的學習互動和合作探究(組內異質),實現人員組合的最優化。

  2.個人意愿和群體意愿兼顧原則

  分組時,在保證各共同體基本均衡的前提下,還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意愿和群體意愿。一是不把彼此排斥的學生編入一組,以免矛盾激化,影響共同體的活動開展。二是對學困生應編入對他們持中立態度或歡迎態度的共同體內,以滿足他們的集體歸屬感。

  3.穩定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原則

  學習共同體確立以后,人員構成大致不變,以維持共同體的相對穩定。必要時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調整的條件是有利于營造和諧融洽的共同體氛圍,確保共同體能夠持續有序的發展。

  四、組建規范

  1.確立共同體

  各班由班主任牽頭,根據自己班實際情況,廣泛征求學生和任課老師意見,根據組間同質和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學生每六人一組,建立起若干個共同體,每個共同體內又結成若干個學習對子。每個小組按照A、B、C、D……命名(也可以全組成員一起為小組進行個性命名),組員分別為A1、A2、A3……

  2.實行組長負責制

  每個學習共同體設立一位行政小組長和若干名學科小組長。行政小組長經選舉產生,學科小組長由組員擔任,原則上每名成員至少擔任一科學科小組長。

  3.建設合作體文化

  班級要著力打造學習共同體文化建設,引導學生樹立“組強我榮組弱我恥”的觀念,努力營造“和諧團結、平等互助”的氛圍。初期的共同體文化建設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組名,各組成員集思廣益,為本組取一個積極向上、富有新意的名字,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團隊目標和團隊精神。二是口號,各共同體成員通過討論,可選擇名言警句,也可自我創造,形成口號。三是組規,共同體成員需達成共識,形成本組組規,內容涵蓋一日常規、協作學習、自我控制等方面,形成書面材料,各成員簽字認可并遵照執行。四是標志牌(或標志貼),可將組命、口號、組規、個人奮斗目標等制成標志牌(或標志貼),置于桌面上,時時提醒、鞭策共同體成員共同進步。

  五、組織管理

  1.采用兩條線管理模式

  (1)學習過程管理。成立學習聯系會,由教導處統一管理。學習聯系會由學習委員、學科小組長組成,負責對共同體成員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表現進行統計和評價,并完成統計表的填寫和統計工作。每周五交教導處備案。

  (2)日常行為規范管理。成立管理聯系會,由班主任統一管理。管理聯系會由班長、行政小組長組成,主要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進行管理,填寫相關表格,一周一統計,一周一評比,并在德育課上進行公布。班長做好表格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每周五交教導處備案。

  2.學生干部管理職責:

  行政小組長全面負責本共同體的日常行為規范和學習紀律情況。

  (1)日常行為規范方面,根據學校規章制度,對本共同體內所有成員的集會、出操、紀律、勞動、衛生等各個方面進行督查。

  (2)學習方面,督促各學科小組長帶領組員搞好本學科學習,并對課堂表現、作業收交等情況進行督查。

  (3)對違紀現象進行勸阻、批評教育,對后進生進行幫扶。并做好記錄,及時反饋給班主任。

  3.學科小組長協助行政小組長管理本學科的課堂紀律,全面負責本學科的學習管理。

  (1)帶動本組成員以飽滿的情緒投入本學科學習中,對違反課堂紀律者進行勸阻批評。

  (2)組織本組成員自學時獨立思考,注意提醒組員保持安靜。

  (3)組織本組成員進行“對子”互學,完成組內合作學習。注意提醒組員集中精力,不轉移話題,控制音量,不影響其他小組的學習。

  (4)協助科代表收交、檢查本組成員學科作業。做好登記,及時匯總本組課堂生成的新問題,反饋給科代表或科任老師。

  (5)定期召開小組成員會,對本小組本學科的學習進行階段性總結。

  只要做起來,風景在路上。我們希望通過全體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積極配合,將班級共同體建設好,在教育教學及學生管理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促進學生從自主走向自律,從自立走向自強。也希望我們的老師們在共同體建設實施中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實現專業理論水平的提升,實現由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變。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7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推進區域性研學發展共同體建設(以下簡稱為共同體)為切入點,構建區域性校際間協同發展平臺,發揮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作用,開展校際間共學共研、互動交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均衡優質的工作設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實現全市教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為“區域教育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二、工作目標

  1.構建校際協同、學科聯盟的多元發展共同體。將城區學校與鄉鎮學校、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組合為“十大研學發展共同體”,覆蓋全市所有教育學段范圍內所有學校,確立以城區優質學校為“引領校”,一定區域內若干學校為“成員校”的發展共同體,放大優質資源的輻射、示范作用,實現協同發展。

  2.確立“打造特色活動、建設品牌學科”工作目標。圍繞教育局年度重點工作,組織學校間、教師間基于學科發展的聯合教研、專業培訓、聯評聯測、交流分享等研學活動,高效落實課堂教學改革、校本德育研究、教師素養提升、學校文化建設等工作,引領學校創新發展、內涵發展、優質發展。

  3.探索建立優質高效的'共同體管理體系與運行機制。完善各項保障措施,建設支撐校際間協同發展、學校特色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的綜合性評價激勵機制。

  三、工作任務

  1.健全共同體工作制度。制定并完善共同體管理職責,將研學發展共同體績效評估和成員校個體評估相捆綁,對各共同體整體工作進行捆綁式督導和考評,考評成績作為評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業績的重要數據,充分調動共同體、學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共同體學校協同發展。

  2.形成聯評聯測機制。要堅持質量為核心思想,以提高常規教學質量為根本,以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為目標,積極開展教育教學質量“三級監測”工作,不斷地摸索行之有效的質量評價模型,提高教學質量監測水平。

  3.深化教學改革實踐。圍繞全市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目標和任務,確立課改主題,制定實施辦法,培養課堂教學改革“名師”,形成“專家培訓、名師示范、骨干參與”的研究團隊,通過主題教研、專題培訓、研討交流等活動,不斷地深化學科教學改革,形成校際聯動的課改氛圍。把“和諧互助”教學模式、“思維導圖”教學法等逐步覆蓋到全市各學校。

  4.建設學科教研聯盟。各共同體要結合區域特點和區域教育教學實際,成立多學科的教研聯盟,開展集體備課、送教送培、課題研究、示范培訓工作,提高學科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教研質量,評選“優秀學科教研聯盟”。

  5.助力教師專業發展。各共同體要依托名師工作室、學科教研聯盟等組織,以聯席會議、聯合研學、專家講學、名師帶徒、巡回送課等為路徑,深度整合國培(省培)、校本培訓等資源,建設市級研訓專家庫,培養本土研訓專家。

  6.共享研學發展成果。以“同課異構”、“異課同構”的教研策略,推出“名師賽課”、“優課展評”系列特色研學活動,使研學發展共同體成員在教育理念、辦學思想、學校文化、教師專業化發展、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等方面實現相互交流與提高。

  四、工作職責

  (一)教師進修學校職責

  1.制定研學發展共同體年度工作計劃,將教育局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和本校教研、培訓工作任務有計劃地融入到各共同體活動中,并做好專項工作指導,撰寫工作總結。

  2.定期召開研學發展共同體工作會議,圍繞教育局年度重點工作,確立年度研學工作主題,有計劃、高效率地指導各研學發展共同體的研學活動。

  3.制定研學發展共同體工作考核評價指標,及時考核評價。

  (二)引領校職責

  1.引領校校長為共同體總負責人,指定一名業務副校長為秘書長,起草共同體學期研學計劃,在共同體中通過后開展工作。

  2.引領校要將校本教研與研學發展共同體研學活動有效整合,共享引領校校本教研成果,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3.引領校要圍繞教育局年度重點工作,在教師進修學校指導下,開展“教學觀察”、“課改實驗”、“質量監測”等專項研學活動,市級研學活動每學期至少一次。

  4.引領校要組織優秀師資開展幫帶研學工作,以“微課例、微教研、微培訓”等方式,按學期組織共同體內優秀管理者、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承擔“送課下鄉”、“送培入校”、“名師幫帶”等研學活動,每學期不少于2次。

  (二)成員校職責

  1.成員校要認真落實研學發展共同體年度工作計劃,按時參加共同體內的所有活動。

  2.成員校要積極承擔共同體指定的集體備課、主題教研、專項培訓、聯評聯測、綜合活動等研學工作,高質量地完成各項工作內容,并提供完整的工作檔案。

  3.成員校要為本校領導、教師參與和承擔共同體內的研學工作提供無條件的保障。

  4.成員校要為共同體研學工作提出合理建議和意見。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共同體要在市教育局工作組的領導下,充分認識研學發展共同體建設工作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引領校、成員校要成立專項工作組織,指定業務領導具體抓此項工作,校長要親自研究、部署、參與共同體活動,并將此項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確保工作有效實施。

  2.完善管理機制。各共同體要圍繞教育局重點工作,作出對應的工作部署,分解工作任務,明確工作時限,做到職責明晰、任務具體、穩步推進。

  3.實行專項督導。教育督導室、基礎教育科、綜合科、教師進修學校組成聯合督導組,加強對研學發展共同體建設工作的過程管理,及時協調、及時總結,將評價結果納入教育局年度評估體系,并對成績突出的引領校、成員校及個人予以專項工作獎勵。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8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xx〕4號)《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教基〔20xx〕14號)《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貴陽市大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行動綱要(20xx—2025)》《開陽縣提升教育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等文件精神。結合開陽縣學校教育教學教研工作實際,通過教研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校優質均衡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根據全縣教研現狀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通過“學區內聯合,校際及學科互動,內聯外引,共同研究”的教研共同體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借鑒、共同發展,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水平,從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全縣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教研共同體植根于學區、學校、教師發展的共同愿景,學區學校自主合作,以研促教,以研育師,以研提質,共同發展。

  (二)共同性原則。教研共同體以縣直優質校為教研引領、以學區中心校為教研基地,為學區學校及教師提供教研平臺和發展空間,對學區進行教研輻射、帶動、引領,促進教研資源共享,縮小校際差距,促進教育均衡,共同發展提高。

  (三)實效性原則。制訂《教研共同體實施考核細則》,以教研督導考核制度化促進教研規范化、常態化,規范學校教研管理,確保教研扎實有效開展。

  (四)協作性原則。以教培中心為組織紐帶,加強協調聯系,探尋教研載體,推進教研共同體發展。加強縣校協作、學區協作、校際協作、學科協作,促進學校與教師之間共建、共享、示范、引領,促進共同發展。

  (五)開放性原則。共同體內學校相互開放課堂、集體教研,相互學習借鑒,共享教育教學教研資源,取長補短,開放吸收,促進開放發展。

  三、主要工作目標

  (一)建立學區教研共同體。推動學校教研機制建設,使教研成為學校常態化工作,促進區際、校際、學科共建、共享、示范、引領,提升教研工作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培育、擴大名師資源,深入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理念,落實學科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的教學研究,學段銜接的研究,適應新中考、新高考改革的研究,促進全縣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全縣各學段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扎實深入做好教研服務。教育科研服務學校教育教學,引領課程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教師專業成長,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書育人能力;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深入研究學生學習和成長規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服務教育管理決策,加強基礎教育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三)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建立“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優質課”評選機制,為教師專業發展拓寬渠道,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和素養。

  四、主要工作任務

  (一)建立完善教研體系。建立縣級、學區、學校三級教研共同體,形成“學校主動、上下聯動、左右互動、典型帶動”的教研工作機制。縣教培中心及學區引領校、基地校加強對學區教研共同體的指導和督查。

  1.搭建教研平臺,多層次推進:聯通市級教研平臺、縣級教研平臺(教培中心、引領校)、學區教研平臺(基地校、校本);促進教研共同體“點”(校本、基地校)、“線”(學科團隊)、“面”(學區、全縣)結合。

  2.創建教研載體,多形式教研:學區教研基地校建設;學科教研基地校建設;鄉村校“互加”項目建設;教學技能展演(校本秀課、教學設計、觀摩課示范課優質課);教學成果展示(課題、論文等)。

  3.開發教研資源,豐富教研內涵:內引,學區內發現和培育名師;充分調動縣內“三名”教師、骨干教師資源。外聯,聘請縣外名師、專家為學區教師做講座、上示范課。

  (二)加強教學教研指導。縣教培中心加強對教研共同體工作的統籌、規劃、指導,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學校、課堂、教師、學生之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進行校本教研,改進教育教學方式,形成課程標準引領下的備、教、學、評、導“五位一體”教研模式。各學校將教研共同體工作擺在學校發展的突出位置,按照筑教科通[20xx]14號文件精神完善學校教研工作體系,促進教研工作常態化、專業化和規范化發展,保障教研工作有效開展。

  1.加強“教研基地校”建設,推動學區、學科教研常態化。基地校要發揮教研基地功能,根據教師發展需求,制訂基地校教研規劃和計劃,定期組織開展基地校教研,建成名副其實的教研基地和學科基地,培育學區名師,促進學區教師專業成長。

  2.引領校要制訂教研引領規劃和計劃,組織共同體內外名師、骨干教師按計劃在學區內做好教學展示、研討和學術講座,為教師專業發展做好示范、引領,使學區優質資源效益最大化。

  3.學區共同體學校要積極參與共同體教研。借助學區教研共同體建設的契機,做好學校教研規劃,扎實抓好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三)強化校本教學研修。校本教研要立足學校實際,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術、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重點,擬定符合學校實際的校本教研計劃,著力增強教學設計的實效性、創新性,不斷提高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學校須健全校本教研制度,開展常態化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研在研究學生學習、改進教學方法、優化作業設計、解決教學問題、指導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四)創新教研工作方式。要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學段、不同學區、不同教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用區域教研、網絡教研、綜合教研、主題教研以及教學展示、現場指導、項目研究等多種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創造性。各學段各學科教研員每學期到學區講授示范課、公開課,組織集體備課、研討課,開展聽評課和說課活動并提出明確要求;建立教研員聯系點制度,組織教研員到貧困、民族、邊遠地區學校和薄弱學校持續開展教學指導,幫助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五)樹立全面育人觀。聚焦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觀,圍繞如何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培育勞動觀念等重點問題,強化學科整體育人功能,深入開展內容、策略、方法、機制研究,指導學校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六)加強育人環節研究。加強對課程、教學、作業和考試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研究。加強國家課程的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準確把握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做好課程實施工作;加強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研究,豐富學校課程體系和資源,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需求。加強綜合性和實踐性教學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不斷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和教育教學方式。加強課程設計和作業設計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完善作業調控機制,創新教學設計和作業布置方式,提升教學設計和作業設計水平。加強考試評價改革研究,提高考試命題質量,推動建立以發展核心素養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

  五、學區教研共同體實施過程

  學區教研共同體工作由縣教育局組織領導,開陽縣教育科學研究培訓中心負責統籌規劃、組織實施,縣政府教育督導辦公室、教育科負責監督、考核。

  (一)啟動階段:20xx年5月-9月

  開展全縣各學段教師年齡結構、專業、課業結構、學校教研情況問卷調查,做出診斷和反饋報告。召開全縣中小學校長、分管副校長、教務(教科)主任會議,討論學區教研共同體劃分,對引領校、基地校教研職責進行說明,安排部署教研共同體學區活動。制定教研共同體工作方案。

  (二)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7月(試行)

  對學區教研共同體建設進行動員部署,對教研共同體方案進行解讀。組建學區教研共同體,實施中小學學區教研共同體計劃。教研共同體工作納入20xx年目標考核。

  (三)建立長效機制階段:20xx年8月后

  收集學校和教師對教研共同體的意見和建議,總結一年來教研共同體取得的經驗、成績和亮點;也總結存在的不足,收集學校和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促進教研共同體工作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建立教研共同體長效機制,讓教研共同體真正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

  六、保障機制建設

  1.加強教研共同體組織領導和制度建設。縣教育局成立全縣中小學學區教研共同體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分工與職責,組織教研共同體工作指導、督導、考核。教研共同體引領校按縣要求擬定學區教研共同體規劃和計劃,并積極組織開展共同體教研;基地校要發揮教研基地功能,制訂基地校教研規劃和計劃,定期組織開展基地校教研;學區教研共同體學校要積極參與共同體教研,以促進教研工作常態化、專業化和規范化發展,保障教研工作有效開展。

  2.建立教研共同體督導考核評估機制。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將教研共同體工作納入督導考核評估體系,重點督導評估教研隊伍建設、條件保障和教研工作實績等。學校需建立教師教研考核機制,將教研組、教師教研工作情況納入年終績效、目標考核、評優評先條件。用制度保障教研常態化、規范化、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3.加大教研經費投入。縣教育局將教研共同體工作經費納入師訓經費預算,采取以獎代補方式補助工作經費,確保教研共同體推進。各學校也要把教研預算經費納入學校教育事業經費預算,確保學區教研共同體工作正常實施。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精選18篇)06-29

教育實踐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精選10篇)12-16

實踐共同體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范文(精選17篇)04-10

教育實踐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設計方案范文(通用7篇)12-16

實踐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方案(通用12篇)06-29

實踐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規劃方案范文(通用17篇)12-20

實踐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計劃方案范文(精選12篇)02-24

實踐共同體項目的活動計劃方案(通用12篇)12-23

共同體項目設計方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