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時間:2024-04-13 12:07:45 偲穎 方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通用17篇)

  工作方案是具有較強方向性的工作籌劃。當一項工作被提出的時候,我們需要為領導提供多種工作方案,快來參考工作方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通用17篇)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1

  一、指導思想

  本著“合作、交流、共享、發展”的原則,以城區(特色學校)學校為龍頭,對共同體學校開展調研,全面了解共同體學校教育現狀,共同研究制定受援方教育發展三年規劃,明確發展方向,幫助共同體學校確立“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學校共同發展。

  二、建設目標

  主體學校應對共同體學校在辦學思想、學校管理及組織建設、辦學特色、教師培訓、教育質量等方面進行指導和幫助,重點加強軟件建設,通過共同體建設,使共同體學校管理水平、教師隊伍素質、辦學質量進一步提高,逐漸形成一定的辦學特色。

  1.加強聯動。通過組建學校“1+1”、“1+2”“1+3”模式,進一步加強校際聯動,營造資源配置,逐步實現城鄉學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2.以強帶弱。充分發揮城區學校、特色學校的帶動和輻射作用,通過更新理念、隊伍建設、教學改革、交流輪崗等方式,有效促進農村學校辦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3.均衡發展。通過共同體建設,促使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確保優質資源不稀釋,薄弱學校能提高,整體水平有提升。

  4.有效激勵。把激發學校辦學活力、調動教師工作熱情作為優化資源配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學校共同體的考核和評優,努力形成人人爭先、校校創優的良好局面。

  三、共建時間和形式

  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以學校為單位開展共同體建設工作,以優質帶動薄弱,城區、周邊學校、特色學校帶動農村邊遠山區學校,全面實施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實行一對二或一加三形式結對幫扶,對口幫扶覆蓋面達100%,全面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具體學校見附件1)。

  四、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領導小組

  為確保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行動扎實深入有效地開展,縣教體局成立了“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領導小組”,由林文平局長擔任組長,肖田生副局長、張育華副局長、廖富洋副局長、張智勇主任為副組長,各股室站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育股,由項忠艷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統籌安排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工作。

  五、共建措施

  1.交流輪崗常態化

  (1)城鄉符合條件的教師或學校行政,采取本人申請、學校推薦、教體局審核調配的程序進行互派交流輪崗,交流輪崗時間為1學年。

  (2)交流期間,主體學校一般教師按交流地學校教師工作量完成教學任務,并按要求組織指導交流地學校的教研活動,輪崗學校行政以參與指導交流地學校的管理工作為主,并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3)交流輪崗教師待遇。城區長期交流輪崗教師享受與交流地學校教師同等的交通補貼,在后備干部確定、職稱評聘、評優選模中優先考慮。

  (4)交流輪崗期間,學校發展共同體內各成員學校的原法人地位、領導班子、教師編制等不隨交流輪崗改變。

  2.制度管理一體化

  學校發展共同體主體學校校長是第一責任人,每學期至少參與或指導2次以上各成員學校的活動或學校管理;每學期至少組織召開2次會議,安排研究解決共同體管理中的相關問題,促進學校文化、管理理念和機制的創新、融合和落實,相互借鑒、相互交流,在統一基本標準要求的前提下,促進學校個性化發展。

  3.教學研究融合化

  (1)教學活動:每學期按照展示課、研討課、競賽課、送教課等形式,由主體學校組織,至少開展一次課堂教學的交流活動;

  (2)薄弱學科送教活動:主體學校結合成員學校實際,每學期至少為共同體學校的一個薄弱學科送教一次或在共同體內采取走教的形式定期送教。

  (3)教學研究活動:在教研室的指導下,各共同體每學期至少組織開展1次教科研活動。

  4.考核評價機制捆綁化

  城鄉學校教育共同體一建三年,實施捆綁發展、捆綁考核評價機制。在縣教體局每年的學校辦學水平督導評估中,主體學校考核得分按2:8比例計算評估最終得分(即: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中的共同體學校評估得分的20%計入主體學校得分,如有2所共同體學校,則各按10%計入主體學校得分;主體學校自身評估得分按80%計算)。如在學年度考評當中,共同體學校綜合排名較前一年進步5個名次(含5個)以上的,則主體學校可以按本校實際考評進行得分。

  5.硬件支援重點化

  鼓勵主體學校根據自身情況和共同體學校的辦學需要提供有關物資等方面的幫助,重點是向共同體學校提供教育教學設施支援,如信息技術設備、實驗設備、教學儀器和圖書資料等。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校要充分認識實施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意義,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制定管理制度,確定工作目標,在相互商討的`基礎上制定每學年的活動實施方案,并在每學年秋季開學前報縣教體局教育股、教研室、人事股及包片股室,每年7月份各共同體學校要聯合形成學年度工作總結交至局相關股室。

  2.加大宣傳,強化協調。各校要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動員部署,讓學校師生認識到開展共同體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局相關股室要切實擔負起協調的職責,指導和督促聯系學校積極開展共同體建設工作,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各校應及時將開展共同體建設工作情況、出現的先進經驗等報縣教體局教育股。

  3.注重總結,營造氛圍。各學校在共同體建設過程中,要注意積累文字和圖像資料,完善檔案,并及時總結在學校管理、教研活動、教師隊伍建設、學生發展等方面的工作經驗體會,為今后共同體建設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基礎。縣教體局將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對在學校發展共同體創建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經驗與做法、典型人物事跡,進行及時梳理總結,大力推廣和表彰,并利用新聞媒體予以宣傳報道,以提高相關學校及典型人物的知名度。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2

  為認真貫徹落實《開化縣教育局關于新時代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調整實施意見》,將協作型教共體升級為共建型教共體,形成緊密型合作辦學模式,推進校際間的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文化特色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體本著“平等、互動、共贏”的合作原則,擴充優質資源總量,擴大優質資源的輻射面,提升教育優質化水平,全面推進池淮鎮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現結合我校及兄弟學校實際情況,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學校共同體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池淮鎮教共體

  核心校:

  受援校:

  三、共同體建設目標

  力爭通過各校的共同努力,構建出一套符合各校校情的`“管理一體、研訓一體、資源一體”的工作制度;研究、探索出一條具有各校特色的一體化共同發展之路,實現池淮鎮教育優質均衡協調發展。

  (一)加強聯動。進一步加強校際聯動,營造資源配置,逐步實現校際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二)以強帶弱。充分發揮各校間優勢、特色的帶動和輻射作用,通過更新理念、隊伍建設、教學改革、交流輪崗等方式,有效促進各校的辦學水平全面提升。

  (三)均衡發展。通過共同體建設,促進池淮鎮教育均衡發展,確保優質資源不稀缺,薄弱學校能提高,整體水平有提升。

  四、建設措施

  (一)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共同體核心校與成員校間開展基于“互聯網+義務教育”基礎的城鄉同步課堂,九月底之前完成不少于2門學科,累計不少于20節。(需上傳學校間同步課堂的圖片及課堂信息匯總表)

  (二)開展線上線下教研活動。共同體核心校與成員校間開展教師網絡研修不少于8次,開展線下教研不少于4次。(需上傳學校或年級組或學科組間的教研活動文本佐證、網絡研修圖片)

  (三)推進教育共同體教師交流。共同體核心校選派骨干教師到成員校任教,并覆蓋到每一所成員校。(需上傳已交流教師的名單等基本信息,通過全國教師信息管理系統等途徑復核);核心校優質師資可在成員校建立優秀教師工作室,指導鄉村學校中青年教師成長。

  (四)建立激勵機制。建立完善教共體內部中、高級職稱評審和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聘任管理辦法,優先考慮教共體內流動到鄉村學校任教教師的職稱評聘。各類評優評先比例向承擔教共體任務的核心校教師適當傾斜。教共體核心校要結合崗位貢獻、工作量等因素,優績優酬,向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

  五、各校具體工作

  1.核心校和成員校共同商討制定教共體實施方案。

  2.核心校和成員校共同商定開設兩門學科同步課堂。

  3.核心校和成員校之間簽訂教共體合作協議。

  4.核心校按開設的兩門同步課堂安排相關教師進行同步教學,成員校聽課教師填寫同步課堂記錄單,并上傳到相應網站。(每門學科不少于10節)

  5.每節同步課堂結束之后,核心校任教教師和成員校教師進行線上評課研修,并填寫網絡研修記錄單,并上傳到相應網站。(每門學科不少于8次)

  6.核心校和成員校共同商議線下教研活動開展時間點,通過成員校到核心校上展示課以及核心校選派骨干教師到成員校上展示課相結合,加深了解各校校情,深化教共體共同成長。(線下教研活動不少于4次)

  7.為加深各校間的合作交流,根據實際情況,三校共同進行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等教科研工作。

  8.每學期召開質量分析會2次,作業專題研討會3次以上。

  9.核心校與受援校間建立教共體內師徒結對,積極開展全方位的師徒共研活動,師徒結對2對以上。

  10.每學期按照青年教師、中年骨干教師,分學科與受援校開展教學比武1次以上。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3

  為深入貫徹有關教育信息化的戰略部署,落實浙教辦函〔20xx〕53號《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落實好“新增城鄉教育共同體結對學校(校區)1500家”省政府民生實事任務的通知》現就鎮海應行久外語實驗學校和鎮海區九龍湖中心學校義務教育城鄉教育共同體20xx年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浙江省教育廳等四部門關于新時代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浙教基〔20xx〕70號),文件精神和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的“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要求,各校實行“資源共享、管理共進、教學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綁”的管理模式,在辦學理念、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學校特色等各方面實現共生發展。

  二、發展目標

  1.資源共享。推動教共體內教師的有序流動、均衡配置、培訓培養、整體評價等機制。鼓勵各校培育特色學科,形成優質教師團隊,引領學生發展。充分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力量,整合核心校和各成員校的優質資源,實現教共體內師德建設、課堂教學、校本教研、課題研究等資源共享,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2.管理共進。構建合作交流平臺。建立以教共體核心校牽頭的學校日常教學管理和學校發展通報、研討例會制度。實施教共體內教學協同管理,做到常規制度、課程建設、教學進度、質量檢測等基本同步。組織各校名師成立學科建設指導小組,指導教共體內學校的各門學科建設。

  3.教學共研。核心校以項目合作方式接納成員校教師參與教科研,由骨干教師幫扶成員校開展富有針對性的研究,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診斷監控機制,實施統一的質量檢測管理,制定各學科質量保障制度,指導并督促各校學科教育。加強教學經驗交流,提升教共體內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教師發展水平、學生發展水平。

  4.文化共生。教共體通過資源共享、活動共建、質量共評,助推文化滲透。核心校立足地域文化和學校教育資源,培育富有特色的學校文化。教共體各學校通過城鄉學生“手拉手”、家庭結對等形式,組織交流活動,促進城鄉學生的.相互了解、共同進步。教共體之間力所能及地為對方提供教育基地和實踐空間。

  5.考核捆綁。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方案,建立健全教共體一體化考核評價機制。教共體內各成員校在特色發展、校園文化、學科建設、教研活動、教學協同等方面實行捆綁式考核,成員校的發展情況作為核心校相關考核的主要依據。形成利益共享、榮辱與共的共同體。

  三、實施內容

  (一)加強隊伍建設

  1.兩校各自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教學副校長為副組長,相關處室負責人、教研組長代表為成員。

  領導小組分工如下:校長負總責,制訂工作實施方案與年度計劃,做好思想引領工作協調;教學副校長分管,協調、推進各方工作;教導處主任具體負責,落實各項活動的開展,信息報道、工作月報、資料整理;信息技術處主任負責網絡技術支持,建設寧波智慧教育和“之江匯”網絡幫扶空間;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綜合等教研組長,負責同步課堂、網絡教研活動的開展。

  2.兩校共同組建釘釘工作群,發布活動信息,開展工作交流,分享教學經驗,構建發展共同體。

  (二)完善學校網絡建設

  完善學校網絡建設,完善學校數據中心的建設。充分利用各級教育網絡資源中心、信息系統應用體系、技術服務體系,實現教育數據中心的無縫對接及綜合管理應用,實現與教育網絡互通和應用。

  (三)交流課堂教學

  利用互聯網技術,由優質學校部分學科的授課教師同時對本校學生和結對幫扶學校學生開展線上、線下互動教學。使結對的學校學生實現同步上課、同步作業、同步接受輔導,結對的學校教師共同備課、共同上課、共同批改作業和輔導學生,共同進行質量檢測,讓鄉村學校的學生同步享受到城鎮的優質教學資源。

  (四)加強網絡教研

  基于網絡平臺開展集體備課、教學診斷和主題研修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城鄉教師教學整體水平。

  (五)提升師資常態

  通過校際師徒結對、同伴互助等方式,促進兩校教師各專業發展,培養一批農村學校教學骨干,互相交流學習課堂教學和專業技能。

  (六)共建學校文化。共同體學校要互相交流學校文化,吸收新的內涵,將優秀學校的學校文化逐步內化,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學校文化,構建兩校豐富而有個性特色的學校文化。

  四、工作安排

  1.兩校成立“城鄉教育共同體”工作領導小組,并組建各結對幫扶工作小組,確立幫扶形式及幫扶學科。

  2.通過互聯網形式開展“同步課堂”的教學。

  3.通過“網絡研修”的教研形式,開展集體備課、課堂診斷和主題研修等活動,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與補給,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

  4.積極拓展同步領域,逐步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從日常教學拓展到校本特色活動、學校文化交流活動。通過遠距離或實地參與或欣賞兩校的校園活動,開展線下互訪交流活動。(具體結合兩校各節日活動開展)

  5.認真總結同步課堂教學模式,及時撰寫工作總結、收集典型案例,做好活動材料的收集和歸檔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建立學校“義務教育城鄉共生體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組織協調和宏觀規劃及設施工作。在學校各部門間建立“協同推進”的管理機制。從工作的組織管理上,加大學校的統籌力度,擔負起明確發展方向、統籌協調學校互聯網+義務教育的推進。

  (二)制度保障

  學校將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城鄉共生體建設”工作績效評價機制,明確規劃、統一建設和集中管理,嚴格制定教育信息化系統網絡和數據安全相關規章制度和技術保障措施,落實信息安全責任制,加強數據管理、信息發布和網絡安全監控。

  (三)隊伍保障

  學校將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隊伍,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的配備力度。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4

  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于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和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總體要求,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健全縣域教育人才培養機制,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打造一流教育目標,構筑柳州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模式。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在已有黨建共同體、集團化辦學、學區聯盟、支教輪崗、縣管校聘等管理改革措施基礎上,圍繞“一體化”教育改革發展目標,推動教育共同體建設(以下簡稱“教共體”建設),統籌規劃促進教育資源跨行政隸屬關系縱向聯合、橫向聯動,推動教育組織聯建、師資聯育、資源聯享、活動聯辦、服務聯動、發展聯抓,逐步縮小區域間、校際間質量差距,實現黨建引領下的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主要目標

  圍繞“城鄉教育一盤棋”的工作思路,堅持和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通過搭建教育共同體,推動城市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鄉村、薄弱地區常態化。從教育行政管理、學校文化建設、管理團隊培育、教育人才培養四個維度對鄉村學校、薄弱學校進行幫扶,縮小城鄉、縣域間教育質量差異,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學校教育教學整體質量,實現一流教育目標。

  三、實施范圍

  全市中小學校(含幼兒園)。

  四、工作原則

  (一)黨建引領,主體清晰

  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統籌規劃和組織開展教共體建設工作。市教育局統籌規劃全市教共體建設工作,負責引導、調配市區優質學校參與教共體建設。各縣區(新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各中小學校是教共體建設的主體,應結合自身實際,積極落實各項配套政策,推動教共體的建設。各縣區(新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和各級組織、編制、財政、人社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支持教共體建設工作。

  (二)人才先行,科學評價

  組建成立的教共體在人、財、物相對獨立的基礎上,可以通過人才交流、支教輪崗、送教下鄉、線上同步教學、集體備課研課、科研能力指導等多種形式,在人才培養、學校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教共體建設單位應當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各自權利義務、合作方式、合作周期、目標任務、效果評價等內容。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本方案和教共體合作協議對教共體工作內容和成效進行增值性評價。

  (三)統籌兼顧,穩步實施

  教共體建設重點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傾斜。各縣區(新區)可結合需求,對教共體成員進行調劑安排。通過人才交流、支教、調動等方式,優化教師資源在不同教共體之間或教共體內部的資源配置,促進教共體健康發展。教共體建設按照教學和管理并重;先試點、后全面的原則推進。特別注意與集團校、學區聯盟、縣管校聘等相關政策的銜接融合。

  五、教共體建設類型

  教共體建設單位分為牽頭單位和聯合單位,1個教共體一般由1個牽頭單位和1—2個聯合單位組成。如有需要,經建設單位集體協商,可以適當增加牽頭單位或聯合單位,單位總數原則上不超過6個。

  (一)組建市縣高中教共體

  由市屬高中和縣屬高中組建而成,其中市屬高中為牽頭單位,縣屬高中為聯合單位。第一批市縣高中教共體建設由柳州高級中學、柳州鐵一中學、柳州市第一中學、柳州市第二中學、柳州市鐵二中學與縣屬示范性高中組建成,將城市優質高中學校黨建經驗、教育教學管理經驗、人才培養經驗向五縣高中輻射。具體建設名單詳見附件。其他市屬高中可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與縣屬高中協商后自行提出建設申請,報市教育局審批后開展教共體建設工作。

  牽頭單位每年要選派1名副校長或優秀中層干部到聯合單位擔任校長或副校長;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師到聯合單位支教;選派優秀教師組建學科團隊推動教共體內教學研一體化建設,支持聯合單位人才培養。

  (二)組建區縣教共體

  由柳北區、城中區、魚峰區、柳南區作為牽頭單位,其他縣區(新區)作為聯合單位組建而成,具體建設名單詳見附件。各縣區(新區)教育行政部門要互派優秀中青年干部到對應縣區(新區)教育行政部門交流服務,擔任副職領導(同時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推動縣區(新區)間教育管理經驗的交流和提升,助推區縣教共體的建設,服務時間一般為1—2年。

  牽頭城區要選擇轄區內優質學校與聯合縣區(新區)的鄉村學校或薄弱學校建設區縣學校教共體,每個學段要建成不少于1個區縣學校教共體。牽頭學校每年要選派1名副校長或優秀中層干部到聯合學校擔任校長或副校長;牽頭學校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師到聯合單位支教;選派優秀教師組建學科團隊推動教共體內教學研一體化建設,支持聯合學校人才培養。

  (三)組建縣域內教共體

  由縣域內城鎮學校、優質學校和鄉村學校、薄弱學校組建而成,原則上由同一學段學校或地理位置相近的學校組建而成,其中城鎮學校、優質學校為牽頭單位,鄉村學校、薄弱學校為聯合單位。由各縣區(新區)根據學區制改革和集團化辦學的模式,以教共體建設為載體,進一步深化學區制、集團化管理。

  六、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xx年8月)

  在全市范圍內宣傳并解讀教共體建設內涵、目標和工作內容、要求。

  (二)實施階段(20xx年9月起)

  牽頭單位和聯合單位就組建教共體的合作模式、合作內容、保障措施、權利義務、合作期限等進行充分協商,擬定教共體合作協議,報主管部門審核后,各成員單位共同簽署教共體合作協議。合作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統一加掛“牽頭單位名稱+聯合單位名稱+教育共同體”構成的標牌。按照本實施方案和各教共體的合作協議內容,派出支教和交流服務團隊,提供培養培訓、技術支撐,提升聯合單位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考核評價階段(每年2—3月)

  市教育局牽頭制定教共體建設考核評價文件,主要考核教共體運行管理情況、教共體內分工協作情況、資源共享情況、發揮輻射作用情況、教共體可持續發展情況和實施成效等。考核評價分為年度考核和終期考核。具體考核評價文件另行制定下發。年度考核每年2—3月開展1次,重點考核各單位上一年度是否按協議開展各項工作任務。終期考核在協議到期前1個月開展,重點考核教共體實際取得成效,在黨建引領、日常管理、師資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等方面通過增值性評價方式予以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財政補助撥付、學校績效考核等依據。考核落實情況應當作為各縣區(新區)人才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和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強化黨管人才原則和黨建引領結果運用,對工作成績顯著的教共體及其領導班子成員予以表彰,在績效分配、評優評先、選拔任用等工作中予以傾斜;對教共體建設工作落實不力、作風虛浮的單位和個人,分層次進行約談問責,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堅持黨建引領

  圍繞“發展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做好“黨建+”文章。發揮黨建在教共體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把黨建工作與師資培養、教學教研、學生德育等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推行清單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級各類教共體牽頭單位和聯合單位共建清單,明確教共體資源共享需求清單、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積極引導教共體建設單位黨組織共抓支部標準化建設、黨建品牌建設,推動教育系統黨建資源、辦學條件和人才師資力量共建共享。同時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積極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工作與教育改革融合互進,實現黨建引領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強化“聯建·共享”理念

  強化教共體的機制性聯系,圍繞集團化辦學、學區聯盟、“一體化”發展的教育改革目標,推動教共體間組織聯建、黨員聯育、資源聯享、活動聯辦、服務聯動、發展聯抓。延伸拓展集團化辦學“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奮斗共同體”理念,要牢牢把握學校黨建與教學業務相互貫通、同頻共振、協調推進的工作理念,推動教育系統黨建資源、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共建共享。

  (三)重視師資培養

  牽頭單位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師到聯合單位支教,聯合單位應安排支教教師擔任班主任、備課組長、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等職務,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牽頭單位要選派優秀教師組建學科團隊,通過送教、名師工作室、網絡教研、線上同步互動課堂等方式推動教共體內教學研一體化建設。牽頭單位還可以通過師徒結對、集體備課、接收聯合單位派出的骨干教師跟班學習等方式支持聯合單位人才培養。牽頭單位開展校本研修時,應當包含聯合單位教師。牽頭單位應當有針對性的對聯合單位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等進行系統培訓。

  (四)加強學校管理

  牽頭單位選派的領導干部是中共黨員的.應當進入聯合單位、學校黨組織班子。聯合單位可以選派中層以上領導到牽頭單位跟班學習,學習時長由牽頭單位和聯合單位協商決定。牽頭單位應就學校管理、學生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等對聯合學校進行分類培訓指導,對聯合單位教師科研課題評比、師生競賽等提供技術支撐和專業指導。牽頭單位可以對聯合單位學生進行同步測試評價、同步分析,加強對聯合單位學生學情的分析研究,制定并實施精準的解決措施。

  八、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

  教共體建設是服務鄉村振興,加快推進城鄉間、區域間教育優質均衡的重要舉措,涉及系列體制、機制建立和創新,工作任務重,實施難度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單位共同參與。市委組織部負責教共體建設改革的指導推進;市教育局負責教共體建設改革的具體實施,做好考核評價和監督管理工作,加強系統內資源調配,支持教共體建設單位創新有效工作;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教共體成員單位的編制和人事管理,對教共體內部人員招聘、交流調動和收入分配等創新措施給予指導;市財政局負責做好教共體建設的財政保障工作,落實補助資金。各教共體建設單位要成立相應組織,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細化各項工作任務分工到人,按照本實施方案和合作協議全力抓好各項工作推進,確保取得預期成效。

  (二)加大經費投入,促進改革成效

  各縣區(新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保障對教共體建設單位的財政投入,并積極落實各項配套政策,協調轄區內相關部門支持教共體建設工作。各縣區(新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出臺教共體扶持配套政策,在人才引進、福利待遇、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牽頭單位要保障派出到聯合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不低于原工資待遇,縣區(新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可結合實際,在政策范圍內給予教共體牽頭單位派出人員一定補助或獎勵。每年定期對教共體成員單位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下一年度經費撥款依據。

  (三)推進制度創新,服務教共體建設

  經縣區(新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同意,探索建立教共體內靈活的用人機制,教共體可以統一制訂進人用人計劃、統一人員招聘、統一崗位管理和按崗公開競聘、統一培養、統一考核獎懲。探索參照牽頭單位人員薪酬待遇水平發放聯合單位人員薪酬待遇,差額部分由同級財政承擔。

  牽頭單位教師到聯合單位支教、交流服務的或聯合單位教師到牽頭單位輪崗交流的,按照《柳州市中小學教師隊伍輪崗交流工作方案》享受相應標準的工作補助,并按照實際工作時間認定支教經歷。牽頭單位到聯合單位擔任教研室副主任、校長或副校長的,也可按規定享受工作補助,并按實際工作時間認定支教經歷。牽頭單位組建的學科團隊通過送教、名師工作室、網絡教研、線上同步互動課堂等方式促進聯合單位教學研建設,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且經考核合格的,學科團隊成員的工作經歷可累計計算為支教工作經歷,具體計算辦法:累計送教達到200天的;或名師工作室幫扶時間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8次現場教研或培訓活動,且工作室考核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或線上教學超過200課時的;可以認定為具有1年支教工作經歷。

  (四)強化考核監督,保障工作實效

  各縣區(新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各責任單位要根據本實施方案制定具體方案和措施,并認真組織實施。各中小學校(含幼兒園)牽頭單位和聯合單位,每年12月底前將教共體黨建工作具體落實情況報給主管部門,各縣區(新區)教育行政部門及時匯總整體情況并將成效形成報告,經局黨組研究同意后,于次年1月底前報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會同相關部門,采取實地檢查和材料核驗等方式,按照教共體考核評價文件要求,結合各教共體合作協議、責任清單等內容,對各教共體進行評價考核,并對評價結果予以公布。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5

  根據《淄博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魯政發〔20xx〕24號文件統籌推進縣(區)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淄政發〔20xx〕34號)及市教育局《關于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的實施意見》,為進一步推進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共同體建設,促進全區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為指引,圍繞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目標,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以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為核心,組建聯盟式、幫扶式共同體,充分發揮名校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創新義務教育辦學模式和管理體制機制,全面激發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活力,促進全區義務教育更加優質均衡發展。

  二、總體目標

  在鞏固已有的共同體基礎上,組建一批新的的幫扶式、聯盟式共同體,實現年內全區義務教育段學校共同體建設全覆蓋。深入探索管理科學、運行高效、互助互贏的共同體辦學的.新模式和新機制。

  三、工作重點

  1.確定共同體核心學校,讓學校自愿結合,增大學校間組建共同體雙向選擇空間,充分發揮學校的主觀能動性,組建聯盟式共同體和幫扶式共同體,鼓勵各學校特色發展。

  2.制定共同體內相關學校的捆綁式考核制度,推進學校間師資共享、學生共育、資源共建、責任共擔、合作共贏、協同發展,實現責權利的統一,調動學校、校長、學校領導班子、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四、共同體主要組建模式

  1.聯盟式共同體。小學組建10個聯盟式共同體,初中組建4個聯盟式共同體,全區確定14所聯盟式共同體核心校,其余各學校依據地理位置、辦學定位、辦學優勢和辦學特色,選擇加入一個聯盟式共同體,每個共同體原則上不超過4所學校。聯盟式共同體核心學校牽頭商定共同發展愿景和具體舉措,探索開展校干教師掛職交流、聯合教研、課題共建共享、學生交流、教育教學活動同步等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交流活動,分享先進的辦學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課堂教學、良好的場地設施設備和優質的師資團隊,加快融合,優勢互補,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和辦學層次。

  2.幫扶式共同體。需要幫扶的學校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由教育和體育局優先在其所在的聯盟共同體內確定一所幫扶學校,組成結對幫扶共同體。通過課題引領、網絡教研、空中課堂、校干教師交流、特色共享等工作機制,幫助被幫扶學校解決實際困難,實現幫扶式共同體之間的教育資源共享,全面提升薄弱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

  五、實施步驟

  1.制定《張店區20xx年義務教育學校發展共同體工作實施方案》,適時召開會議并公布。(3月)

  2.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對接聯盟式共同體核心學校組建聯盟式共同體,各聯盟式共同體核心學校填寫聯盟式共同體匯總表(附件1)于3月31日前報基礎教育科。(3月)

  3.有被幫扶需求的學校填寫幫扶式共同體申請表(附件2)于3月31日前報基礎教育科。(3月)

  4.適時召開會議公布全區20xx年義務教育學校聯盟式共同體、幫扶式共同體組建情況,部署任務,明確要求。(4月)

  5.各聯盟式共同體核心學校、各幫扶學校牽頭、協調共同體內學校制定共同體年度工作計劃,確定主要工作任務、合作方式、相關職責等,并于4月15日前報基礎教育科。(4月)

  6.區教體局組織相關人員對各共同體工作計劃進行修改、完善并及時反饋。(4月)

  7.制定全區各共同體發展情況評價、考核標準并公布。(4月)

  8.各共同體按照工作計劃開展工作,區教體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及時調度、指導。(5月-11月)

  9.對各共同體發展情況進行督導評估。(11月-12月)

  10.對各共同體發展情況進行總結,推廣義務教育學校發展共同體典型案例和經驗,引領各共同體良性發展。(12月)

  六、健全保障機制

  1.探索構建共同體管理一體化機制。共同體內部實行核心校負責制,引領各成員學校逐步探索構建“一體化管理、一體化教學、一體化教研”的共同體辦學模式和運行機制。各共同體學校等要明確各自職責和具體任務,協同發展、創新發展。

  2.探索構建“互聯網+共同體”發展新機制。以教育信息化作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點和突破口,通過改善學校信息化辦學條件、推進學校間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深化全域性數字化學習推廣應用、強化學校校干信息化領導力和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等舉措,全面優化學校網絡教學與學習環境,實現共同體內部各學校互聯互通、互動交流、共同生長。

  3.建立科研先導和典型引領機制。各聯盟式共同體核心學校、幫扶式共同體幫扶學校系統梳理共同體運行中的各類問題和難點,按照“問題即課題”思路,積極開展課題研究,突破瓶頸,創新協同發展路徑,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區教體局將通過召開現場會、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等形式進行宣傳和推廣推介,引領發展。

  4.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積極協調區財政局每年在預算內安排一定的共同體發展經費,用于保障共同體建設、教師培訓、課題研究等。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6

  為貫徹落實嘉興教育局“新增區域內融合型、共建型教共體學校(校區)共同體15對30所”列入嘉興市政府20xx年民生實事項目。根據海寧市教育局《關于印發“海寧市跨地區和區域內教共體結對學校及幫扶民生實事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海教〔20xx〕29號)等文件精神,根據海寧市獅嶺學校與海寧市博達學校對幫扶協議,經共同協商,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根據省政府“互聯網+義務教育”部署要求,依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優勢,充分利用城鎮優質學校的教育資源,幫助解決農村薄弱學校在教育教學中的存在短板,實現城鄉幫扶學校管理共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生互動、差異互補,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工作目標

  1.以“促均衡、提質量”為工作主線,以提升支援和受援兩所學校辦學水平為宗旨,立足學校的常規教學工作,線上線下相結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師日常教育教學行為為抓手,重點采用互動、互助、共享三大結對幫扶活動方式,全面提升支援和受援學校教師業務素養和教育水平,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依托之江匯教育廣場這一教育資源平臺,尋求獅嶺學校、博達學校雙方教學資源共享、師生共同成長的途徑,實現兩校的可持續發展。

  3.通過兩校師徒結對,跟崗鍛煉,線上線下示范課,線上線下集體教研,線上拓展課程,學生集體交流活動等實現兩校無障礙交流,提升教學品質,實現雙方共贏。

  三、組織領導與職責

  組長:

  職責:簽訂協議,做好兩校的方案策劃,搭建平臺、引領教師團隊專業發展。

  副組長:

  職責:共建型創建方案制訂和總結,指導核心組成員落實相關工作。

  核心組成員:

  職責:做好線上線下示范課,線上線下集體教研,線上拓展課程的課表安排和具體工作的溝通、落實等。

  職責:協助教導主任開展相關工作,記錄行事歷,做好資料的搜集、整理等。

  職責:科學研究兩校共建型創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關主題的省市級相關論文、案例評比工作和相關活動信息報道的報送等。

  職責:做好錄課,“之江匯”教育廣場的教育共同體智慧服務平臺上傳有關佐證材料,提升應用數據等。

  職責:組織學生集體交流活動,每學期不少于一次。

  結對導師:

  職責:每位導師結對三位教師,每學年活動5次以上。

  兩校各學科教研組長

  職責:組織教師上好線上線下示范課,開展線上線下集體教研,落實線上拓展課程的實施。

  四、結對幫扶內容及方式

  (一)開展師徒結對活動

  1.確定師徒結對關系。獅嶺學校教研組長、海寧市骨干教師、五年級語文教師孫xx,海寧市骨干教師、四年級數學教師徐x,海寧市骨干教師、三六年級英語教師徐x分別與受援學校的三位教師建立師徒結對關系。于3月17日下午開展師徒結對儀式。

  2.開展線上或線下傳授指導活動

  師徒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或線下傳授指導活動不少于5次。師徒各自完成相應的記錄表(附表2),做好相關的活動照片搜集提交給資料管理員,活動報道資料提供學校信息報道員。

  (二)異校跟崗鍛煉

  博達作為受援校至少安排1名教師在獅嶺學校跟崗鍛煉,每名教師跟崗鍛煉時間不少于1個月。根據學校工作實際需要,博達學校派付開萍跟崗鍛煉,獅嶺學校根據跟崗需要,來安排人員和具體內容。

  (三)線上線下示范課、集體教研

  獅嶺學校向博達學校開展同步課堂或送教下鄉示范課累計不少于10節。

  1.城鄉同步課堂。雙方共同商議決定,選擇除體育、信息外其他所有學科進行互聯網+同步課堂教學。精心挑選名優教師上課,對本校和博達學校的學生開展視頻直播互動教學。雙方學校學生實現同步上課、同步作業、同步教研。主要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美術、音樂、班隊。

  措施一:協調兩校作息時間和課程設置,安排好同步課堂直播時間,建立大課表。

  措施二:確定同步課堂教學內容,兩校教師依據自己班級的學情和個人教學風格,完成初次備課,提交教研組長。學習小組集體交流討論修改教案,主講老師收集建議進行二次修改。

  措施三:對接老師交流互動,課前討論好各種預案(包括學科知識方面和信息技術運用方面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措施四:課中多元互動,協同教學。以雙方教研組為單位,教師之間交流互動,同步互學,共研提質提效的策略與方法。

  措施五;課后精準反饋,及時改進。兩校教師及時跟進調研,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和作業反饋、考試成績、情緒變化等做好溝通、交流和記錄,為下次的同步教學改進教學做好準備。(學習小組)

  2.遠程專遞課堂。依托“之江匯”教育廣場,由獅嶺學校針對博達學校的薄弱學科,系統地提供以視頻點播為主的網絡課程。

  措施一:全員磨課。獅嶺學校通過樣本研修的形式,各學科組打磨出一堂高質量的微課,含所有學科。

  措施二:將微課應用于專遞課堂教學中。

  3.送教下鄉示范課。本年度獅嶺學校三位名優骨干教師作為導師向博達學校各送教下鄉示范課一次。四月語數學科送交一次,十月英語送教一次。

  措施一:校級磨課。導師在集體研究、備課、磨課。

  措施二:送教并開展研討活動。

  (四)線上線下集體教研

  1.教師網絡研修。雙方教師基于網絡平臺開展集體備課、教學診斷和主題研修活動不少于4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城鄉教師教學整體水平。

  措施一:定學科,定計劃。確定美術學科為網絡研修的主要學科,期初布置任務,兩校溝通制定好研修計劃

  措施二:重合作,多交流。兩校教師利用多媒體實現異地互動,打破空間限制,交流互動,共同提高。

  措施三:求創新,共成長。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創新教研方式,促進兩校共同成長。

  措施四: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多點聯動,切實提高教學研修效率

  城鄉同步課堂后,每次精準反饋,及時改進。

  2.線下集體教研活動。四月博達學校教師參加獅嶺學校的集體教研活動各學科各1次。

  措施一:教研組課堂打磨,提升課堂質量,學科組分別進行單元整組說課、上微課和評課。博達學校教師可參加教研組的競賽,有導師的小組主動邀請結對教師共同教研。

  措施二:四月周六學習會開展第一期“凝聚智慧展現精彩亮出風采——獅嶺學校養正課堂教研團隊展示活動”。

  (五)線上拓展課程

  獅嶺學校向博達學校共享至少1門用于課后服務的線上拓展課程。

  措施一:定學科,完善課程。獅嶺學校確定(二年級噼里啪啦小魔棒數學)拓展課程為共享課程,課程負責人沈緣,課堂實施人數學團隊,做好課程地完善,提高實施價值。

  措施二:四五月重點開展拓展課程活動,豐富兩校的課后服務。

  (六)學生集體交流活動

  兩校間開展學生集體交流活動(包括文體活動、勞動實踐、研學實踐等)不少于1次。

  措施一:兩校德育處商量具體學生集體活動內容。制定實施方案和安全預案。

  措施二:上半年圍繞勞動教育,兩校大隊干部結對研訓,播種希望;下班年開展研學實踐,兩校大隊干部技能大賽,體驗豐收。

  (七)科研提升與信息報道

  科學研究兩校共建型創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關主題的省市級相關論文、案例評比工作和相關活動信息報道的報送等。

  措施一:每年四五月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級相關論文、案例評比工作,提升質量,科研總結促進兩校共建活動質量的提升。

  措施二:獅嶺學校充分與信息2.0工程相整合,提高各類網絡課堂、研討的質量。兩校做好典型案例經驗總結推廣。分別組織信息報道團隊,經常性撰寫相關活動報道及時上傳之江會學校平臺,同時上報市教育網或信息中心。爭取完成上級要求的目標:年度內在省級以上媒體至少有1~2篇報道。

  五、結對幫扶期限和本年度任務

  自20xx年開始,至20xx年結束。每兩年為一輪,共兩輪。

  本年度所有任務完成截止時間:3月底、6月底、9月底、10月底前,教共體完成結對幫扶進度分別不低于40%、60%、80%、100%。我們作為20xx年新增的`跨地區和縣域內教共體學校,應力爭在20xx年9月前全部完成規定的年度任務。

  六、工作職責

  1.制訂方案,簽訂協議。按照一對一的方式制訂結對方案并簽訂結對協議,明確具體結對目標、任務、職責分工及完成時間。

  2.開通空間,匯聚信息。基于“之江匯”教育廣場,開通專項網絡空間,動態呈現結對幫扶推進過程和階段成果,交流信息與經驗,共享優質資源。

  3.點位聚焦,探索實踐。對照結對方案,圍繞管理共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生互動、差異互補的結對幫扶總體思路,開展豐富多樣的結對活動,探索形成促進結對學校依托信息技術共同發展的經驗和模式。

  七、保障措施

  1.及時制定結對幫扶年度計劃,雙方全力支持結對幫扶活動的開展,根據學校各自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以活動促進結對幫扶工作的深入開展。

  2.雙方定期了解情況,及時指導活動開展的相關情況,幫助指導、總結各自資源開發利用、同步課堂實施及教師研修等工作。

  3.雙方明確一名分管校長作為結對的聯系人,校際間要加強電話聯系,及時通報信息,統籌安排相關活動。

  海寧市獅嶺學校聯系人:

  海寧市博達學校聯系人:

  4.雙方明確一名工作具體負責人,做好線上線下示范課,線上線下集體教研,線上拓展課程的課表安排和具體工作的溝通、落實等。

  海寧市獅嶺學校聯系人:

  海寧市博達學校聯系人: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7

  根據《義務教育法》和《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為促進我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一步保障適齡少年兒童公平接受義務教育,共享優質資源,實現教育公平,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特制定我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方案。

  —、對均衡優質教育發展的基本理解

  教育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基礎教育新的發展階段。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發展觀,這一發展觀的實質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一發展觀的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個學生接受優質教育的權利,這一發展觀的最主要內涵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全面提升教師群體的素質,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

  教育均衡發展體現在一所學校內,我認為首先是開發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減少學校工作的客觀隨機性和主觀隨意性,使人盡其才,財盡其用,物盡其效。第二是讓學區內的孩子享有公平,公正的權利,進得來,留得住,教得好。關心幫助生活困難和身體殘疾兒童完成學業。第三是學校管理創新,均衡發展不是模式,不是平均發展,要在學校已形成的校園文化基礎上,與時俱進,改與創新、尊重鼓勵師生發揮自己的個性,打造新的學校特色,讓學校成為優質教育園田。第四,查找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薄弱環節。薄弱是不均衡的表現,它既是制約學校發展的主要因素,又是爭創優質教育形成特色的突破口,利用教育科研從這些薄弱處入手發展學校。第五,學校教育均衡發展是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沒有學校的均衡發展,就沒有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

  優質教育首先是資源的優質,資源的優質首先是校長和教師素質的優秀。校長和教師的素質決定教育質量的優質。只要有素質低的教師存在,教育的均衡發展就不可能實現。第二是現代化的辦學措施。擇校、擇師是教育不公平、不優質、不均衡發展的苦果。

  二、構建學校均衡優質教育體系,是學校發展的首要任務。

  教育均衡發展將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因為學校是教育教學的基本實施機構,所以構建學校均衡教育體系,保證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爭創優質教育是擺在我們校長面前的頭等大事。如何構建學校均衡教育體系,爭創優質教育,結合工作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想法。

  1、構建學校均衡優質教育體系,要關注人的生命發展。 20xx年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要均衡發展,這個時期還有一些促進教育發展的法律、法規、條例等指導性文件發布實施。特別是新的課程標準的發布與實施,從本質上規范了教育目標:“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教育主管部門這些改變提升,其實質是關注人的發展。“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一輪課改的核心理念,也是學校發展方向的核心標志。這主要是因為教育本來就是開發人的潛能,讓人更加聰明,讓人活得更加面對現實,更有價值,更有意義,更加快樂與幸福。與素質教育相對峙的“應試教育”漠視人的生命發展。生命是教育之本,以人為本,關注每一個學生生命的成長,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放飛每一個學生的生命,讓每一個學生都平等的、公正的享受受教育的權利,提升人的生命價值,讓每一個學生都會面對現實生活。我們樹立這樣的教育觀就是用它來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從遠離學生生命世界格局中走出來,回歸學生天真、純雅、憧憬美好的真實生活,關愛學生的生命發展,為每一個學生的一生奠基,真正達到教育的功能與目的。

  2、構建學校均衡優質教育發展體系,要改變教與學的方式,關注人生成長的過程。

  新的教與學方式應該是師生平等互動,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給知識注入生命,讓生命融入智慧,超越傳統,讓教學成為喚醒潛智,激勵創新、體驗成功的愉快活動。課堂的教與學是學校的主要活動。站在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的觀點上,用素質教育的理念和新課程標準,重新整合理想的課堂標準,是當前學校中的主要任務。優化教學過程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爭創優質教育的核心。理想的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而不是優秀教師展示授課技巧的表演場所;理想的課堂應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跡、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的時空,離開學生的主體活動,這個時空就會破碎;理想的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理想的課堂應是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都敞開溫情的懷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悅是他最顯眼的標志,沒有人會被無情打擊,更沒有人會受到“法庭”式的審判;理想的課堂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而給予火把、火種的是一個個具有挑點性的問題,讓學生走出教室時仍然面對問號,懷抱好奇……。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煥發出生命活力的課堂。"就是理想的課堂教與學。新的教與學方式還要有研究、合作、問題、批判、評價等意識。

  3、構建學校均衡優質教育體系,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讓學校的德育充滿生命靈氣。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德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發揮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探索一種新的既能發展個性,開發潛智,又能解決德育問題的教育模式,是我們安達小學今后的重要目標。我們將繼續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有關德育的.決定,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中心”構建學校德育體系。要做到:

  ①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一致,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為德育注入時代特點,保持生機與活力;

  ②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從學生生命需求出發,深入淺出,寓教于樂,典型引路,用疏導、參與、討論、對比等方法開展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③堅持知行統一的原則,既要重視課堂教育,更要注重實踐教育,在實踐中體驗,在實踐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拓寬實踐活動范圍,在xx小學原有的“三結合"教育特色基礎上,開展“關注生命促成長,放飛生命獻愛心”、“父母給我生命,我用成長來回報”,“榮恥案例在身邊”等主題活動。變家長學校為社區學校,讓素質教育走進每個學生家里。

  4、構建學校均衡優質教育體系,要靠教育科研興校、興師、興教。

  教育科研是解放教育思想,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主要動力與手段,提高教師、領導素質的主要途徑,是教改與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①確定學校的教育科研理念:“立足崗位實踐,吸納理論成果,發現教育問題,喚醒科研意識,醒察反思歷史,領悟教育真諦,內化教育信念,投身教育創新”。

  ②構建學校均衡優質教育,要在加強教研基礎的前提下加強教育科研,以科研升華、發展教研水平。因為教育科研和教研在目標上有深淺之別,內容上有有寬窄之分,方法有繁簡之差,研究的類型、關系、評價上有多少之異。要認真總結教育的歷史經驗,研究當代教育的發展,預測教育未來趨勢,進行國內外教育的比較,推動學校教育教學特色的形成。教研能促進科研,科研能帶動深化教研,有了教研與科研的有機結合,校興、師興、教興就有了動力。

  ③教師在應對全新的挑戰中,要不斷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才能成為稱職的教師。高素質教師必須是科研含量高的教師,名教師必須是靠科研立身的教師。所以,興師、興教、必須抓好教研和科研。校本科研能解決教師發展的問題。校本科研的管理要從教師實際出發,采取分層設置研究目標,對新教師和科研能力沒有得到開發的教師,把研究的重點放到掌握科研知識方法上,對骨干教師把目標定在科研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目標上,對名教師、首席教師定在教育教學創新上,突顯自己的教學特色,讓名師發展學校。

  均衡教育發展是一種全新的理想,這新的理想,賦予我們新的使命,需要有新的行動。今天,我們借構建均衡教育發展體系搭建的平臺,用心溝通,用情交流。溝通與交流是構建學校均衡教育的前奏,一場對生命的敏感,對生命的珍愛,對生命靈氣的放飛教育實踐將在xx小學拉開帷幕。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8

  11月28日,曲阜市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國家評估驗收。標志著我鎮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實現了新的跨越和提升。

  為宣傳教育發展新成果,弘揚教育工作正能量,積極營造“人人知曉均衡發展,人人關注均衡發展,人人支持均衡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按照鎮中心中學的統一部署,決定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宣傳工作。現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宣傳工作領導,特成立宣傳活動領導小組,負責策劃、組織、協調、實施和推動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其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宣傳教育時間

  今年12月,學校要集中人力、物力,開展一次大規模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2016年3月,與義務教育宣傳月、“控輟保學”宣傳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實。其余時間為日常宣傳時間。

  三、宣傳教育方式

  (一)學校通過召開專題會議,組織本轄區內各村隊書記、家長委員會人員參觀觀摩會,召開家長會,舉辦功能室管理使用培訓班,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向家長及群眾宣傳學校教育工作成績,形成良好輿論氛圍。

  (二)學校通過懸掛或張帖標語、制作宣傳冊、校園網、廣播站、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陣地,進村莊、集市進行專題宣傳,大力宣傳我市順利通過國檢的信息,提高群眾知曉率,營造良好氛圍。懸掛橫幅。

  (三)各班級要充分運用校訊通、短信、微信、飛信等現代信息化手段宣傳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內容、推進措施、工作動態和實施成效等。

  (四)利用市、鎮教育網站做好宣傳報道。學校要多方征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案例,要對選送材料進行把關審驗,在求實的同時,做到文字精美華巧,例證特色鮮明。

  四、保障措施

  (一)學校要加強領導,科學制定宣傳方案,方案要明確組織領導、宣傳任務清單、完成時間及保障措施等。

  (二)要做好溝通協調,學校要積極與駐地村隊對接,形成合力,聯動開展宣傳教育工作。

  (三)要以“xx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宣傳標語30條”(參考)為參照,結合實際選用或擬寫內容簡潔易懂、規范溫馨、醒目易記、具有時代特征的宣傳標語,在學校駐地、公路沿線、社區廣場、等公共區域進行公開宣傳。今年12月集中宣傳期間,懸掛或張貼的宣傳標語不少于5條。

  附件:

  1、xx鎮xx小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宣傳任務清單

  2、xx鎮xx小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宣傳標語

  xx鎮xx小學

  20xx年12月4日

  附件2:

  xx鎮xx小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宣傳標語

  1、推進均衡發展維護教育公平

  2、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均衡為先。

  3、強化政府主導作用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4、關愛留守少兒童共享教育陽光

  5、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促進教育優質均衡

  6、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強化社會公平和諧

  7、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公平教育人人受益。

  8、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精心教好每一個學生

  9、全面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10、改善民生從教育突破發展教育從均衡抓起

  11、改善民生從教育入手,發展教育從均衡抓起!

  12、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13、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14、提高義務教育水平,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

  15、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16、堅持依法治教推進均衡發展實現教育公平

  17、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實現教育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18、實施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保障兒童享受公平優質教育

  19、優先發展教育是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一項重要方針!

  20、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主題

  21、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

  22、合理配置義務教育資源,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23、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4、公平配置公共教育資源,縮小校際、城鄉和區域教育發展差距!

  25、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實現教育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26、認真實施《義務教育法》,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7、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辦人民滿意教育!

  28、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29、建設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培育社會主義創新型人才

  30、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9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xx省中長期教改和發展規劃綱要》文件精神,全面實施教學質量提高工程、教師隊伍建設工程、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和學生關愛工程,真抓實干,努力縮小與其他學校間辦學水平差距,最大限度地體現教育公平,盡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要求,特制定我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方案。

  二、組織領導

  組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

  成員:(總務主任)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標

  (一)教學質量提高工程

  1、以課改為中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2、推進以有效教學和課題研究為主的.課堂教學研究創新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監控評價體系,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4、培養學生優良的學風,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努力提高學生個體的學習質量,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展現學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5、辦有特色的教育,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

  (二)教師隊伍建設工程

  1、加強繼續教育學習和校本教研活動,促進創新型、發展型師資隊伍建設。

  2、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完善教師評價體系,提升教師業務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10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指導思想,結合韶關市“厚德弘善感恩勵志”德育創新與發展實施方案,促進我校德育特色的創新與發展,為培養現代化接班人,讓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根據我校德育工作的實際情況,為全面提高學校德育效率,逐步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1、通過開展“三生”教育,使我校進一步樹立良好的校風、學風,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2、通過開展“三生”教育,使全體師生懂得珍惜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使全體學生從小就掌握必要的生存知識,克服當代少年兒童那種嬌寵依賴的不良品質,提高生活能力和適應社會的生存能力。

  3、通過開展“三生”教育,促進全體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從小就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體會社會生活的幸福,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二、活動實施的背景條件

  我校座落在翁源縣縣城中心,占地面積11142㎡,建筑面積10739㎡,各種教育教學設施和教學場室基本能夠滿足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我校擁有一支業務能力比較強的教師隊伍,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人,小學高級教師(副高級)1人,小學高級教師85人,中學一級教師7人。本科學歷53人,專科43人。持有心理健康教育B證的教師4人,C證的41人。

  我校一向來重視開展安全教育,把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最重要位置。同時,近幾年來通過創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組建了一支教學能力比較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團隊。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這是我們開展“三生”教育的良好基礎。另外這兩年通過教育創強,學校的設施設備、功能場室有了明顯的改觀,能夠滿足開展一系列德育工作的需要。校園文化建設按照我校的德育理念進行布局和更新。目前我校已經編印了3套德育校本課程:《安全教育讀本》、《禮儀知識讀本》、《生命教育讀本》。為進一步開展“三生”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教材。

  目前,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每個家庭孩子都比較少,導致小孩子被過分溺愛,孩子應該做的許多事情都由父母、爺爺奶奶代替了,造成大多數小學生動手能力差,生活能力也比較差。為此我們認識到只有通過在學校開展“三生”教育才能培養好現代化的接班人,才能真正讓學生健康成長。

  三、成立領導小組,組建學校德育育人的管理機構

  1、健全領導機構,重視德育創新研究,保證教育活動的`有效協調發展。

  2、制定科學可行的“三生”教育計劃(學校計劃、德育計劃、少先隊計劃、班級計劃、活動計劃、方案、活動小結)、教育內容、教育活動、教育評價等,保證活動有序開展,突出以滲透教育功能的針對性、實踐性,有效地引發受教育者參與活動的興趣。

  3、加強德育校本課程的研發,課題研究的指導,做到措施到位、經費保障、及時匯報、適時指導,不斷將課題研究推向科學化的境界。

  四、實施內容

  (一)構建主題文化打造善美校園

  通過營造校園文化教育環境,開展“珍惜生命、學會生存、幸福生活”的教育,提升學校文化品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校訓擺放:在求真樓正面貼校訓:全面、嚴格、勤奮、活潑

  2、教學樓命名:原科學樓命名為求真樓,南樓命名為求知樓,北樓命名為求學樓

  3、依據我縣是蘭花種植大縣,在求學樓配以宣傳蘭花的文化板塊,使學生能夠識蘭、賞蘭、寫蘭、畫蘭、頌蘭,從小感受蘭花的高貴、溫馨、香溢。在求知樓配以生命與水、生命與飲食、生命與運動、生命與挫折、生命與環境五大主題的宣傳欄,使學生了解珍惜生命與保護環境、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積極參加運動等等的關系,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4、在求知樓和求學樓的適當位置張貼圖文并茂的中國傳統文化《弟子規》和《三字經》,讓學生接受我國傳統文化的熏陶。

  5、在求真樓的學校墻報欄設置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少先隊知識教育、德育知識、社會與科學、創建和諧校園、衛生與健康等8塊教育專欄。這些墻報由五、六年級的學生動手出版,要求每個學期出版三期。在求真樓下還設置學生作業展和學生作品展。

  6、學校圖書角:在求真樓下開設學校圖書角,為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圖書供學生課余時間閱讀,做到天天有桌椅、有書架、有圖書。

  7、班級文化建設:

  開展班級文化建設,讓課室的每一個角落都具有教育的氛圍,營造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結合學校的善美主題文化設立班級目標、班名、班徽、班級口號等。各班根據班級目標培養學生珍惜生命、學會生存、幸福生活。

  (二)以開展“三生”教育,推進“政德”“師德”、“學德”建設

  1、通過師德教育學習活動,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要求全校老師認真學習安全知識、生命教育知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老師們言傳身教,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貫穿在教育教學工作中。

  2、以“幸福生活”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為立足點,在教師中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教育活動,提高師德素質,打造優秀的教師團隊。

  3、落實韶關市中小學教師“十要十不準”。

  4、營造一種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富有激勵性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對待挫折、珍惜生命、愛護生活環境,勤奮向上的品格。

  (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為促進學生幸福生活,健康成長,我校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學校成立了以何新旺、賴麗萍、張海霞、曾慶成、黃清花、華琴花、陳啟珍、鄧麗麗、劉麗琴、張遠紅等十位心理健康教師為主,班主任教師為輔的心理健康教育團隊。心理健康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調查、收集整理,作為向全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的依據。

  2、全力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更新觀念,高度清醒地認識到,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工作中。圍繞韶關市“厚德弘善感恩勵志”的德育核心理念和我校德育工作的要求開展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強問題學生的結對幫教制度,落實幫教措施,建立結對幫教檔案。

  3、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討;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展情況納入學校教育德育工作的年度考核之中,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觀摩評比活動;設立網上心理咨詢室,為學生提供咨詢輔導,設立心理信箱;全體教師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集體輔導。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課,根據本班的實際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提供全面地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另外,每月一次,利用國旗下講話,對一些共性問題,由心理輔導老師進行集體心理健康輔導。

  (2)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室建設的環境布置考慮到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考慮到了兒童的審美特點,讓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每周二~周五的最后一節課開放心理咨詢室,接受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的咨詢,由心理輔導老師負責。在心理咨詢室內門外設有“心理咨詢信箱”,以便個別學生羞于啟齒,可以利用寫信的方式進行咨詢。

  (3)個案教育。以智優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范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作為個案對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兩種方式研究。采用跟蹤研究,合作的方式進行。

  (4)博客互動。在我校網站上,心理輔導老師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另開心理專題,歡迎學生、老師、家長等的咨詢,拓展心理咨詢的對象、時間、空間,更為便捷、互動,有一定的實效性。

  5、指導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在更重要的意義上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小學生心理健康最后要歸結于此。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利用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多種途徑,堅持不懈向家長提出各種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四)開展小學生禮儀教育活動

  通過開展禮儀教育,使學生掌握日常禮儀知識,養成文明禮貌的品格。

  1、組織禮儀教育主題班會:各班每月一次禮儀教育主題班會,做到有內容、有教案、有效果。

  2、組織禮儀知識競賽:每學期組織一次禮儀知識競賽,通過競賽讓學生更進一步掌握日常的禮儀知識,提高禮儀知識教育的效果。

  3、利用黑板報、校訊通、升旗講話等渠道開展禮儀知識教育。

  (五)開展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學生自救自護能力和生存能力。

  1、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讓學生掌握消防知識、交通安全知識、防溺水知識、防暴力傷害知識以及地質災害的自救自護知識。

  2、每學期進行一次安全知識檢測考核。

  3、每月舉行一次安全應急逃生演練。

  4、利用黑板報、校訊通等途徑開展安全知識宣傳教育。

  (六)開展生存教育,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1、經常性開展生活常識教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識,提高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2、開展各類興趣小組活動,為學生提供動手動腦的平臺,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3、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生存能力的提高。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1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非常迫切,為了真正能讓教改成果惠及千家萬戶,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保證教育的公平性,根據省、市、縣相關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方案:

  一、基本情況

  xxx鎮總面積164平方公里,轄11個村2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2148人,本年初全鎮共有小學教學點28個,教學班156個,其中完小17所,單小教學點11個。在校學生4881人,教職工265人。近年來,學校遵循“依法執教、科學管理、突出質量”的辦學思想,以加強教育科研為重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鞏固提高“兩基”成果為基石,推進全鎮小學教育科學發展。

  二、指導思想

  以xxx教育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改與發展綱要》,大膽探索與創新,努力在校點布局及標準化學校建設、薄弱學校設備改造、網絡教育資源共享、教育管理、教師隊伍建設、營養改善計劃、幼兒教育等方面改善辦學條件,使存在地區差異的不同群體學生最大程度地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三、具體規劃

  (一)科學布局校點,實現校舍標準化建設。

  近年來,隨著生源自然流動和減少,我鎮轄區內校點必須重新調整和科學布局。我校將以校點布局為契機,以校舍標準化建設為重點,力爭6年內把轄區內校點收縮到16個,進一步整合資源,改善辦學條件。在20xx年前完成全鎮15個村中心校標準化校舍改造。現已改造修建完成xx村中心校、xx村中心校、xx村中心校。擬在20xx修建完成xx村中心校、xx村中心校、xx村中心校。將在20xx年間修建完成xx村中心校、xx村中心校、xx村中心校、xx村中心校。

  (二)改造薄弱學校設備,提升辦學水平。

  “薄改計劃”現已實施了全鎮11個校點,下一步將繼續爭取上級的投入,使全鎮學校在體育、科學、音樂、美術、數學等方面的教學器材(包括圖書)和電子白板等先進教學設備達到標準化配備,縮小城鄉差距,提升辦學水平。

  (三)構建網絡平臺,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為進一步優化網絡教育資源,實現云端教育資源共享,我校現已開始互聯網校校通工程施工,20xx年首先在8個村中心校實施網絡光纜傳輸,3個村中心校暫時實現無線網絡到校。計劃全鎮所有校點在20xx年前實現互聯網絡全覆蓋。

  預計全鎮學校每年的網絡費用將達到8萬余元。此外,隨著電子白板、多媒體等先進教學設備的配備和安裝,在三年內逐步實現互聯網班班通。

  (四)抓好教育管理,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1、繼續鞏固“兩基”成果,進一步采取落實責任、宣傳發動、貫徹好惠民政策等措施,做好“控輟保學”工作,確保適齡兒童入學率保持在99.8%以上,輟學率控制在0.4%以下,小學生升入初中直升率達到95%以上,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0%以上。

  2、為實現教師資源的合理配置,我校近期將出臺《教師流動管理辦法》,對教師相對集中的xx、xx、xx小學實行教師支教制度,提倡、鼓勵教師到我鎮偏遠學校支教1至2年,促進教師的合理流動。同時,繼續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艱苦地區補貼標準,修訂完善獎勵性績效工資考評發放制度,進一步提高偏遠學校教師待遇。

  3、定期開展教學扶貧交流活動。鎮中心校每年都要在偏遠學校巡回開展送教到校活動。同時,村與村之間,校與校之間定期開展教學交流活動,在活動中實現共同學習、取長補短、相互提高。

  4、大力探索教改,推動學校內涵發展。積極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實施“訪學”活動和“以培代獎”的教師外出學習活動,開闊教師視野,讓我鎮教師從名校和名師身上看到自身的差距,樹立危機意識和責任感,有效提升教育管理和教學水平,實現學校內涵式發展。

  5、努力探索高效課堂。在教學中全面推行我鎮研究的`。兩輔一主“六步教學”模式,積極開展示范課引路、評優課激勵、研討課提高、常態課指導的“四課”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6、加強教育科研,認真開展好學校教研組工作,大力表彰在教學研究中作出貢獻及取得成果的優秀教研組和教師個人。同時,針對實際做好課題申報研究工作,做到校校有課題,人人有研究。

  7、抓實常規管理和教學“六環”建設。強化學校、班級的德育工作常規、“三室”工作常規、班務工作常規、學生一日學習生活常規和安全工作常規,繼續堅持把德育工作寓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之中。嚴格執行課程標準,科學合理地安排課程表,保證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嚴格保障學生在校學習、體育鍛煉時間。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生的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學校領導繼續帶頭抓實“六環”建設,認真落實學校行政領導及教師聽課制度,實行推門聽課。

  (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育人水平。

  1、在教師中認真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將師德考核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職務晉升、評優獎勵和績效工資發放的重要依據,實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加大對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的處罰力度,大力表彰教育教學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先進教師。促進教師遵紀懂法、依法執教。

  2、認真落實《xxx省中小學校長手冊》,有針對性地開展校長培訓,重點提高校長貫徹教育方針、依法治校、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善管理、素質高的校長隊伍。

  3、做好教師培訓工作,提高教師業務水平。一是做好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二是新教師培訓工作;三是抓好教師學歷補償工作;四是抓好教師遠程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五是保證教師培訓經費的投入;六是認真落實“國培計劃氣通過加大培訓力度,創新培訓方法,拓展培訓渠道,提高培訓實效,力爭使我校教師在各類培訓中合格率達100%。此外,通過各類培訓,要求教師努力掌握多媒體教育手段,人人會制作課件,人人會使用電子白板等先進教學設備,從而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服務于學生。

  (六)加快食堂改造步伐,實施好“營養改善”工程。隨著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我鎮部分校點硬件設施欠缺,開餐條件落后,我校將加快學校食堂改造步伐,改善學生用餐條件,擬用三年時間完成11個村中心校的學生食堂規范化建設,現已完成了xx村、xx村、xx村、xx村中心校學生食堂建設。同時,進一步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落實食堂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對食堂從業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力度,健全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切實提高學生餐飲質量。

  (七)大力發展幼兒教育,為學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我鎮目前有公立幼兒園一所,私立幼兒園一所,民辦學前班7個,在園幼兒608人,我校將創造條件,大力倡導和鼓勵民辦幼兒教育的發展。同時,積極爭取資金投入,在未來十年內每村建成一所中心幼兒園,大面積提高幼兒入園率。

  總之,縮小地域差距,提升辦學水平,加快教育均衡發展,是當前和今后時期辦學的主要方向和努力目標,我校將按照以上“規劃”方案,認真貫徹上級部門相關要求,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優化配置和整合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育公平化。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12

  一、指導思想

  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根據《濱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2020 年工作要點》《濱州市教科院小學教研室2020年工作計劃》《關于成立惠民縣“小學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通知》整體部署,助力教師專業成長,為我校教師教研隊伍建設注入新動能、新活力,經研究,決定成立惠民縣第二實驗學校“小學教師學習共同體”。旨在深化小學部各學科組建設,引領青年教師快速發展,為我校教師隊伍專業素質整體提升和優秀教師、名教師脫穎而出搭建平臺。

  二、總體目標和思路

  我校教師學習共同體總目標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發展自我,在專業人員的引領下完善自我,努力爭做勝任型、特色型、專家型教師。

  我們的總體思路是:一個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兩個轉變(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通過開展扎扎實實的研究、探討、合作、交流、互助活動,搭建一個平等、和諧、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的教師專業成長平臺。

  三、工作思路

  開展自主學習、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動,搭建一個平等、和諧、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的教師專業成長平臺。

  四、組織領導

  為了切實加強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實施與管理,強化責任,明確任務,使每一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成立教師學習共同體領導小組:

  組 長:商文革

  副組長:韓小雷

  組 員:薛薇 各學科教研組長

  五、具體要求

  (一)活動形式

  利用釘釘群、微信群等線上教研,現場教研、學習等線下交流形式開展學習活動。鼓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造性開展多樣、高效活動。

  (二)活動啟動及開展時間

  各學科教研組長根據學科自身情況確定。

  (三)活動主要內容

  圍繞學科育人、高效課堂、教學常規、作業改革、小課題研究、教師專業基本功等學科專業內容以及小學教育教研通識知識與技能開展活動。

  (四)職責分工

  “學共體”全體成員每學期須完成以下任務:

  1.圍繞各階段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學科教學研究和討論,分享心得,資源共享。

  2.每學期至少完成一篇質量較高的小論文(1500字左右)、一篇質量較高的課時教學設計、一個質量較高的課時教學課件、一次質量較高的作業設計。以上任務可以結合各階段主題活動完成,也可以結合教學實際有感而作。

  3.由教研組長指定或教師推薦,每學期認真閱讀一本書籍,并以課件或文字的形式分享讀書體會(教育理論、隨筆或教育通識方面的書籍均可,也可以與學生共讀一本書)。

  此外,“學共體”成員職責分工如下:

  1.學科教研組長:擬定學共體階段活動主題。

  2.“學共體”學科教研組長制定學科“學共體”實施方案及2020.7—2021.7年度學習計劃,安排階段教研任務、線上線下學科教學研究答疑、引領通識理論及學科專業知識學習與實踐,匯總每學期“學共體”學習材料報教學發展中心。

  3.“學共體”成員:服從安排,按時參與各項活動,積極認真完成學習任務。

  六、學習計劃

  月份

  活動內容

  2020年7月

  成立學校各學科“學共體”,各學科制定計劃

  2020年8月

  假期教師自讀書活動及各學科“共同體”釘釘群交流

  2020年9月-—11月

  1.圍繞各階段縣教研室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學科教學研究和討論,分享心得,資源共享。2.“學共體”成員磨課,不斷創新,努力打造高效課堂3.課時教學設計比賽4.優質課時教學課件展示5.優質作業設計展示

  2020年12月—2月

  1.優質小論文(1500字左右)評選2.組內師生共讀一本書

  2021年3月—7月

  1.圍繞各階段縣教研室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學科教學研究和討論,分享心得,資源共享。2.“學共體”成員磨課,不斷創新,努力打造高效課堂3.課時教學設計比賽4.優質課時教學課件展示5.優質作業設計展示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13

  一、指導思想

  依據《東豐縣“大學區建設”工作方案》和《東豐縣“大學區建設”工作指導意見》為指導,本著“準確定位,專題突破,積極創新,穩步推進”的思想,遵循“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整體提升,共同發展”的原則,本學期大學區將利用各成員校教育資源,充分發揮校際間的優勢互補,有計劃,有組織,有側重點的開展學區內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結合實際組織開展學區建設與教師發展的相關工作,并以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建設活動為載體,促進學區教師隊伍、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活動目的

  “學習共同體”是由學習者及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團體,他們彼此之間要經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及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共同體成員之間形成并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關系。通過建立各學校間青年教師學習共同體可以促進教師向專業化發展,進而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

  三、活動的策略與措施

  1、對話策略。

  (1)利用網絡平臺,引導教師進行網絡互動,進行自己的博客建設學校要有計劃地指導教師進行撰寫教學反思和教學論文,在各校校園網,東豐教育論壇網,東豐縣名師工作室等網絡空間,進行學習和交流,鼓勵教師建立自己的博客,定期開展博文評選活動,利用學科QQ群或博客圈,引導教師與名家進行交流,擴大自己的影響,鼓勵每一位青年教師確立終身學習理念,積極營造教師積極對話的環境。利用教研平臺,建立青年教師對話平臺,鼓勵教師參與教研網的學習討論。讓青年教師經營自己的博客,看到自己專業成長的軌跡,體驗專業成長的喜悅。

  (2)、與同伴對話。開展教師間松散型話題討論,并隨時做好記錄,使青年教師們在自我反思和相互間的學習中能夠共同提高。利用每周的例會和周二的學習時間,組織學校的優秀教師和骨干教師進行講座,把他們多年來的教學管理水平和專業成長經驗推介給青年老師。以“教師專業成長大講堂”的形式,讓每一位教師參與交流。同時,也給青年老師提供機會,讓他們把教學中或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疑惑提出來,以“教學問題大家談”等形式,開展大討論活動。

  (3)、與名師、專家對話。有機地利用各學校名師資源,發揮輻射作用,帶動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活動以案例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培訓教師。搜集教育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學校名師工作室經過整理,列出一些有探討價值的問題,要求青年教師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準備好解答材料。

  2、實踐策略。

  (1)關注課堂實務。針對“三疑三探”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開展“怎樣上好一堂課”的活動。讓青年教師在學習課標,鉆研教材,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上下功夫。同時,將教學研究中已經看得準的東西,傳授給青年教師。

  (2)開展課堂教學研討。學校以教研組和年級組為依托,開展學習新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的集體備課。備課時對課程資源的收集是否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教材和教參上,課堂教學如何真正做到從重老師的教轉向重學生的學,如何創設教學情景,引發學生主體學習積極性,如何改變差生的消極心理等等。針對,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水平薄弱的現狀,采用“專家引領、骨干示范、同伴互助”的策略,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學校給教師提供學科研究為核心專業成長,利用星期四晚上,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以學科的備課組長為中心,開展學習學科的課程標準、教學模式、編寫教案、精選習題、輔導學生等內容的專業活動。集體備課力求做到編寫教案統一、課件使用統一、配備習題統一、檢測考試統一。達到七所學校共同分享的目的。

  3、診斷反思策略。

  開展說課、微型課、教學論文、學案制作、博客建設活動,教師介紹設計思路,實施課堂教學,然后名師對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反饋藝術、習慣性行為等方面“把脈診斷”,分析“病情”成因,提出“治療”方案。既要有教學設計過程中的“行動前反思”,又有教學過程中的“行動中反思”,還要有教學后的“行動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內容為:教學設計是否切合實際,行之有效:教學行為是否符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是否解決現實問題;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養成教師對自己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性見解,真正成為教學的.主人。

  4、建立學習激勵策略。

  激勵教師自我發展好的合理的制度可以提高教師們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開展教師間的評比活動,營造一個教師專業化的好的氛圍。

  四、活動具體計劃

  第一階段:活動的準備階段(2014年3月——5月)

  (1)確定活動方案,建立“對話—實踐—反思”型青年教師成長共同體。

  (2)成立學習團隊的助學教師。

  (3)細化活動內容,準備活動需要的素材。

  (4)組織第一次集體活動。向團隊成員傳達活動的目的、意義及活動方案。

  第二階段:活動的實施階(2014年5月-----2015年12月)

  (1)第一次活動:教學理論學習與研討。就教學的設計和實施課堂教學,兩個方面與骨干教師座談。

  (2)第二次活動:開展說課反思活動。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養成教師對自己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性見解,真正成為教學的主人。

  (3)第三次活動:啟動“教師專業成長大講堂”活動,要求班子成員、骨干教師、年級主任和教研組長率先帶頭。

  (4)第四次活動:開展教學論文、學案制作活動。就教學設計是否切合實際,教學方法是否解決現實問題;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三個方面進行教學反思。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14

  為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貫徹落實“xx市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工程”中關于《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的文件要求,推動共同體建設工作的開展,促進共同體各校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擴大校際之間的交流與發展。特制定xx實驗小學、xx實驗小學、xx小學共同體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xx市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工程實施意見》的文件精神,落實依托基地校開展各項工作的具體要求,構建“基地出成果 校際共分享”的工作格局,促進共同體學校間的均衡發展與特色發展。

  二、總體目標

  全面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素養,依托基地校共同體,通過組織協作校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育教學研究、教師培訓和科學研究等學習、交流、研討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組織機構

  組長:孫xx

  副組長:張xx 李xx

  成員:劉xx 王xx 李xx

  四、活動內容

  (一)加強教師思想道德理論的學習,增強專業化發展的意識。以師德工作為重點,加大師德學習的'力度,通過事跡介紹、演播等形式在共同體各校間開展向優秀教師學習的活動,不斷地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為中心,認真開展“課堂教學效率年”活動,校際間組織聽評課,匯報與交流,積極展開課堂效率研究,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和業務水平。

  (三)通過精心策劃“綠蔭文化講壇活動”,使共同體學校教師在藝術和文化的高雅氛圍中傾聽、交流、研討,產生濃厚的文化向往,共同提高文化素質,體現校際合作交流的全員性。

  (四)共同體各學校承擔了《教師博客與教師專業發展》的課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必定會有新的研究成果呈現,當然,也會有新的困惑,共同體學校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絡校際間的學習與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共同發展。

  (五)調整共同體建設組織機構后,更加注重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機制。做到規范化、科學化,保證活動的有效落實,同時協調和管理校際間的合作交流活動,加深了教師之間的友誼,提高教師的參與的積極性,形成了聯動的氛圍,為今后全方位、深層次的互助、學習打下基礎。

  五、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3月20日之前)。制定共同體活動方案及具體實施措施,明確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扎實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各項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二)全面實施階段(4月1日至12月10日)。根據本方案提出的要求,按照《共同體實施方案的要求》,全面組織開展“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工程”的各項工作,落實責任,落到實處,并逐步健全各項制度,探索建立師培工作長效機制。

  (三)總結提高階段(12月10日之后)。對共同體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總結,對好的經驗、做法要樹立典型積極推廣應用,更好地鞏固活動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要進一步提高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認識,增強主動意識、學習意識、責任意識,在思想上更加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在行動上更加自覺地抓好專業素質的培訓,在工作上更加扎實地落實活動的要求。

  (二)狠抓工作落實。緊密圍繞共同體活動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結合各校的實際,認真研究完善xx年工作思路和措施,改進作風,狠抓落實。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1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繼續落實《安溪縣教育局關于做好—初幼教工作的通知》(安教266號)文件精神及國家、省、市、縣教育規劃綱要為重點,以“兩項督導”整改內容為重點,致力于規范辦學行為,強化常規管理,加大質量監控,狠抓標準化學校創建、鞏固和提升工作,促進學校向更高水平發展。

  二、工作目標: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規范辦學行為。

  2、狠抓教學質量監控,提高辦學水準。

  3、健全教學評價機制,促進個性發展。

  三、工作重點和措施:

  1、重新審定課程設置。

  期初,學校根據《福建省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計劃(試行)》(閩教基14號)附件3重新審定課程計劃,開齊開足各類課程,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不以“活動”代替“綜合實踐活動”,不以“藝術”代替“美術、音樂”,并且嚴格執行科學、體育、音樂、美術、綜合實踐等課程的課時規定,確保英語、信息技術開設開足課時,確保三年級以上每周開設一節書法課,確保每兩周開設一節安全教育課。

  2、繼續抓好常規工作。

  一是全體教師要認真學習《安溪縣小學教學常規管理暫行規定》和《湖頭中心學校教師教學常規工作檢評細則》,做到心中有數,有章可循。二是學校要做好期中、期末的教師常規工作的檢評和課堂常規的平時巡查,檢評情況要及時記入《湖頭中心學校教學工作檢查記錄本》,存在問題要督促整改落實。三是迎接中心學校實行的每周隨機下校抽檢教師常規工作的制度,對檢評情況進行通報反饋。四是以縣評選“學生學業狀況先進班級”和“學生學業狀況先進單位”為契機,隨機抽取一個學科或一個年段的學生學業狀況(含教師教案)進行評比。

  3、規范功能室的使用和管理。

  幾年來,學校能以創建“標準化學校”為契機,加大資金投入,配足設施設備,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學校要緊緊利用這一時機,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專用教室和設施設備,注重使用和維護已充實的儀器、設備,堅決防止功能室閑置和各種設備、器材棄用等不良現象。同時學校要以“小學生課外閱讀先進單位”評選為載體,加強學校圖書室和閱覽室使用管理,借鑒部分學校建設學校書吧和班級圖書角的做法和經驗,培養師生熱愛閱讀習慣;要以開展讀書日、讀書月等活動為載體,以推薦書、談心得、考級等形式開展相關讀書活動,使學校圖書室、閱覽室成為傳播校園書香的媒介,使圖書成為師生成長中的精神養料,營造學校良好的閱讀氛圍。

  4、加大教育質量監測。

  本學期,學校將貫徹落實《福建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實施辦法》和《湖頭中心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方案》,繼續完善平時抽考與期末監測相結合的質量評價機制,嚴抓考風考紀,努力做到公平競爭,確保教學質量持續向上、穩步提升。

  5、積極開展教研活動。

  一是繼續開展校性教研。學校每三周開1節教學觀摩研討課。每學年每位教師都要開一節校性以上教學研討課。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說明及教者說課、聽課老師評課等教研過程要形成材料備查。學期初,學校必須上報教師開課的時間、內容,學校在安排校性公開課時不能集中在學期中或學期末,不局限于語、數兩科,做到上半學期、下半學期、高中低年段、各學科的`協調搭配。

  二是積極參加區性教研。時間:5月7日上午;地點:三安小學;學科及課型:四年級語文精讀課文教學;五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執教者:蘇秀燕、蘇培麗。

  三是加強教師的研訓力度。為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我校將積極開展一系列教師研訓活動,努力提升教師的業務素養。

  6、規范學籍管理。

  進一步規范各種學籍檔案的管理工作,學校嚴格按學籍管理規定辦理學生異動手續,嚴禁招收手續不全的學生。本學期,原則上不再辦理本鎮跨初中招生片區畢業班的轉學手續。

  7、主要活動安排。

  ⑴參加小學生規范字比賽。時間:2月份

  ⑵參加小學生學業狀況評比活動。時間:3月份

  ⑶參加“教壇新秀”評選活動。時間:4月份

  ⑷參加小學生數學素養比賽。時間:4月份

  ⑸參加小學生現場畫畫比賽。時間:5月份

  ⑹參加區性教研活動。時間:5月份

  ⑺參加縣小學教科研共同體教學交流研討活動。時間:5月中旬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16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團隊力量、骨干教師輻射作用,帶動全體教師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爭先創優。以我校“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辦學宗旨為指導,創建“健行教育”下的教師合作共贏,集體創優的“健行教研共同體”。“健行教研共同體”涵蓋各個學科,為不斷提高學校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奠基引航。

  二.總體目標

  本著共建、共享、共贏的原則,建立和完善學科教研機制;營造團隊互助、成果共享的教研文化;建立開放有序,骨干輻射的`教研制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三、組織管理

  (一)領導小組成員及職責組 長:李坤義 副組長:陸萍 組員:侯德輝、黃超、苗荃職責:制定并審核共同體各項制度;參與各共同體的教學研討,學術交流,專題、課題成果審核;協調解決工作中 2 的諸類問題,確保共同體健康有效發展;考核評定共同體。

  (二)學科“健行教研共同體”組成1.校級學科 “健行教研共同體”數學“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五人。語文“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五人。英語“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五人。道德與法治“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科學“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綜合實踐活動“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 信息技術“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心理與健康“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2.專職學科教研組“健行教研共同體”音樂“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美術“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體育“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

  四、工作要求

  1.共同體成員牢固樹立為教師服務的思想,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在集體活動中,分工協作、溝通信息,樂于分享,勇于承擔,敢于創新。

  2.積極承擔公開課、研討課、示范課的講課任務,有效開展校內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區級以上教研活動。共同體成 3 員是學校教師參加區級以上賽課活動的“智囊團”、“備課組”。在指導教師賽課過程中,全程參與,全程指導,按照分工完成各項任務。學校按規定根據參賽教師取得的成績給予共同體成員相應教學獲獎賦分。

  3.共同體成員優先參加外出學習考察活動;利用網絡平臺學習其他學校的經驗、做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收集、整合、傳遞最新實驗動態信息,使共同體真正成為教學工作的研究中心、輻射中心和示范中心。

  4.共同體成員每學期對自己所負責參與的項目做認真總結,對實驗或者專題研究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對有價值的實施方案、經驗總結、隨筆反思等進行匯編。

  5.教研共同體每學期要舉行2 次共同體研討、交流、展示活動。每次活動要能體現本組的特色。要及時收集過程性的材料,匯編成冊,留存歸檔。

  五、考核評比

  1.組內考核。組長帶領組員制定本組本學期考核辦法,對組內成員進行考核。組長及骨干教師上交對成員的指導記錄和對成員的評估意見。

  2.校內考核。學校“健行教研共同體”領導小組根據本學期工作制定考核辦法,對每個組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按照 30%比例評選校內優秀教研共同體。被評為優秀教研共同體的成員教師在學期末教師教學工作賦分考核總分中加14 分。

  3.每學期共同體成員分別進行總結和匯報交流。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 17

  一、活動意義:

  通過活動,進一步促進教師圍繞主題研究課堂,研究教法,促進教研共同體學校之間教師的專業引領和同伴互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通過“共同互動、共同互助、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教研共同體建設,促進共同體學校相關學科提升教研水平,并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二、活動目的:

  1.圍繞教研主題,通過觀課議課與講座,研究課堂,研究學生,探索小學數、英利用“智慧教室”終端教學的教與學規律,從而提高小學數、英的教學質量。

  2.通過教研活動,搭建學習交流與分享經驗的平臺,引領教師在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及方法上改進,提高數、英利用“互聯網+終端”教學的'有效性。

  3.通過實踐運用,探索“智慧教室”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有效探索探索的深度融合,如何在信息化教學的課堂中滲透學生創新素養的教育。

  三、活動主題:

  “‘智慧教室’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四、活動形式:

  采取優秀青年教師研討課,骨干教師講座,授課教師自評、聽課教師參評,相關領導總評相結合,共同體學校領導和語、數、英教師廣泛參與的形式。

  五、活動內容:

  (一)研討課:共兩人做課,做課內容分別是:

  1、蒙耀老師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幾分之一》。

  2、陳瑞老師小學英語外研版四年級,四模塊一單元《Module4 unit1Do you want some rice?》

  (二)主題講座

  丁有志老師專題講座:《寧夏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學助手的使用》。

  (三)研討活動:

  1、授課教師自評及觀課教師他評、教研員總評。

  2、交流“如何利用移動終端上好一節課?”。

  六、活動參與對象:

  市二十六小、市九小、市三小、市十中小學部等4所學校,大學校數學教師各5-8位,小學校數學教師各3-5位,全體英語教師,及共同體學校主管教學副校長。

  八、活動時間、地點

  2018年11月31日(星期三)2:20簽到,2:35上課,市二十六小“智慧教室”(東校區二樓)。

  九、活動要求

  1.請相關學校根據活動要求,認真組織相關學科教師按時參加教研活動。參會老師圍繞主題搜集相關資料,結合課堂教學準備發言。

  2.活動結束后,授課教師在課后上交紙質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各一份及電子稿,所有參加活動老師撰寫活動心得或者體會,電子版在相關學科QQ群里分享,紙質版交給本校具體負責老師保存(教導處)。

  3.請學校后勤負責活動場地、設備的準備和調試,并做好活動期間的后勤保障工作。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相關文章:

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12-15

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精選11篇)12-14

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范文(精選7篇)12-14

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方案(通用6篇)12-15

教育發展共同體方案(精選10篇)12-14

教育發展共同體方案范文(通用7篇)12-15

學校共同體工作方案12-14

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方案(通用6篇)12-16

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方案范文(精選8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