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精選9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精選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精選9篇)1
一、背景
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階段,扎實推動共同富裕,關鍵要落實到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十四五”期間,各級政府要把在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作為提升民生福祉的具體舉措,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安排,確保取得實質性進展。要全面彰顯共同締造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好“新要求、新理念、新辦法”組合拳,真正解決居住群體“急難愁盼”,使保障性住房小區成為共同締造的“和諧社區·幸福家園”。
二、目的
按照“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省體育局、省供銷社1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在全省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的通知》(簡稱《通知》),進一步擴大范圍、提升創建標準,在全省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發動群眾共建、共謀、共管、共評為重點,以形成“環境我來管,實事我來辦,有難我來幫,歪風我來治”的良好氛圍為目標,進一步健全完善社區管理服務體系,切實提高保障性住房小區后續管理水平,確保保障對象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有效提升。
三、舉措
成立xx縣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分管同志任組長,縣住建局局長任副組長,縣發改局、教體局、公安局、民政局、財政局、人社局、文旅局、衛健局、市場監管局、供銷社和xx街道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住建局,辦公室主任由縣住建局局長兼任,負責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督辦、考核等相關工作,保證創建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四、工作重點
一是以水、電、氣、暖、通訊、有線電視等為重點,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合理建設無障礙設施,確保小區道路與城鎮道路充分街接,滿足入住基本需求;
二是以社區管理、醫療、教育、養老、社區服務、文體、商業、金融等為重點,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滿足生活基本需求;
三是以消防、治安、安防、園林綠化為重點,完善公共安全設施設備和現代化管理手段,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安居、宜居水平;
四是以老年人、兒童、殘疾人、困難戶、優撫對象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失業人員、困難群體、新生勞動力離退休人員的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為重點,健全保障房小區社區化管理體系,實現社會化物業管理,完善公共服務體系,開展社區公益服務、志愿者服務、群眾性互助服務活動,實現政府公共服務向小區全覆蓋。
五、目標任務
到20xx年底,在我縣建成入住的保障性住房小區范圍內開展創建活動。創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省級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小區。
六、創建標準
(一)市政設施完善
(二)服務設施到位
(三)“四化”要求達標(1、社區美化要求。2、社區凈化要求。3、社區綠化要求。4、社區亮化要求)
(四)服務功能完備
(五)管理隊伍健全
(六)服務對象滿意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精選9篇)2
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是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實踐路徑,是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深化拓展筑堡工程的重要抓手,是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強村富民的現實需要。為落實省、林區關于開展共同締造活動試點的工作要求,現結合當前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前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建立和完善全覆蓋的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為目標,以廣泛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為路徑,引導、激勵群眾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一體推進共同締造活動和筑堡工程,努力打好便民、利民、助民、富民組合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標。到今年底,xx小區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共同締造理念成為共識,群眾主人翁意識不斷增強,共同締造長效機制初步建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力爭建成全區共同締造樣板示范點。
(三)時間安排。xx月xx日前,將本試點實施方案上報林區黨史的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備案。根據林區具體工作安排,按照時間節點,以項目為載體,全面推進共同締造試點建設,開展內容豐富的共同締造實踐活動。完成初步試點工作任務后,通過相關部門評估,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做好共同締造活動鞏固、拓展、提升工作。
二、方法路徑
開展共同締造活動關鍵是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形成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方法和機制。
(一)決策共謀聚民意。創新黨組織引導下的群眾共謀載體,匯聚群眾智慧,凝聚發展共識。找準共同需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通過屋場會、院壩會、小區群眾夜話等方式,傾聽群眾心聲,及時梳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從群眾身邊的小事、關注的難事、想辦的實事入手,找準群眾真實需求。搭建議事平臺。縱向健全“村黨組織—黨員中心戶—群眾”三級議事架構,橫向健全村黨組織居中引領,社會組織、經濟組織、志愿組織等聚合環繞的組織矩陣,把每個居民都納入一個或多個社會組織中,充分發揮村委會、評議會、監督小組、鄉賢理事會等群眾組織作用。健全決策機制。健全村黨組織領導下多種類型組織參與基層協商、民主決策的機制,引導群眾有序參與共謀,形成群眾認可的決策。
(二)發展共建聚民力。充分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鼓勵群眾采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積極參與發展共建。黨員帶頭示范。落實黨員設崗定責、承諾踐諾等機制,引導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作為,帶頭出錢、出力、出點子,在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服務等方面,建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群眾出資出力。以小區住戶房前屋后環境改善、基礎設施配套等實事項目為載體,形成一份凝聚群眾共識的規劃方案,并把規劃方案轉換為系列行動計劃,有序引導群眾開展共建活動。針對小區水、電、路、網、購等基礎設施項目,從小區住房外立面整治、衛生廁所、污水治理、垃圾無害化處理、周圍環境綠化美化等實事、小事做起,動員群眾讓地讓利、投工投勞、出資出物,讓大家參與進來、看見成效。采取“補貼啟動、獎勵先進”形式,實施“以獎代補”項目,切實做到“掃干凈、碼整齊、暢溝渠、修緩坡、固陡坡、順線桿”。房前屋后清理項目,由群眾自己出工出資;技術含量較低且工作量較大的項目,以群眾參與建設為主并按照當地工時費領取報酬;技術含量高、施工復雜的項目,由村集體通過議事程序選擇合適的施工單位開展建設為主,群眾參與為輔。用好各方力量。組織協調、充分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等下沉力量,爭取人力、物力、智力和財力支持,注重發掘群眾內生力量,增強共建合力。
(三)建設共管聚民智。建立長效共管機制,調動群眾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建立完善管理機制。推動村民黨小組和黨員中心戶加強自治共管,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共管組織,主動認領公共空間管理、環境衛生、鄉村道路管護等。建立完善監督機制。引導群眾通過村委會,建立小區村規民約并監督執行,協商確定公共空間、安全設施等公益項目建成使用后的管理規約,共同維護項目建設成果。建立完善獎懲機制。建立健全“愛心積分”機制、志愿服務積分機制、“紅黑榜”評比制度等,以積分評比、獎勵兌換、公示通報等形式,激勵個人、企業、社會組織參與共建成果的維護管理,促進長效管理。
(四)效果共評聚民聲。改進項目評價方式,廣泛邀請各方代表進行評議,激發自治熱情。代表全程評議。按照“服務誰、誰評價”的原則,建立全過程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廣泛組織動員群眾參與項目事前預評實施方案、事中評價建設質量、事后評估效益發揮。公開評比評選。組織村委成員、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等對房前屋后環境衛生開展常態化評議評比,重大項目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增強群眾責任感、榮譽感。強化典型激勵。建立“以獎代補”機制,對組織參與面廣、效果好的共同締造項目,通過獎勵的形式予以補貼,及時激勵先進,有效鞭策帶動后進,激發群眾參與熱情。
(五)成果共享聚民心。建立和完善成果共享規則,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共享建設成果。引導群眾共同享有并維護景觀綠化、活動廣場、健身器材等公共環境、公共空間、公共設施,使共建成果最大限度惠及群眾。強化利益聯結。積極探索建立群眾利益聯結分享機制,推行“黨組織+經濟合作組織+群眾”、景村民共同體、農旅文融合等形式,讓群眾分享發展紅利。塑造共同精神。積極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文明小區、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弘揚好家風、好家訓活動,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構建親睦融洽的鄰里關系,形成“敲得開門、認得到人、說得上話、托得了事”的良好小區氛圍,塑造“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小區共同精神。
三、重點任務
xx鎮xx村xx小區是xx高鐵xx段項目啟動后逐步建設的高鐵搬遷安置小區,發展定位是利用xx區位優勢將其打造成集地方特色飲食、民俗文創、民宿旅游,滿足出站游客吃住行于一體的高鐵驛站型示范小區,形成以現代化的綜合交通樞紐為主導,具有自然和人文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游客蓄水池,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不反彈、能致富”。
(一)抓好項目建設。xx安置小區項目分四期進行,其中:一、二期規劃設計宅基地88宗,放線72戶,主體建設完工65戶,入住32戶,完工率90。3%,一期場平建設、道路及管線鋪設已經完成,污水管網3公里,飲水管網入戶2公里,電纜弱電下地2。5公里;三期規劃設計19宗宅基地場平及管網已完成,房屋正在建設中,四期預計安置35戶,目前正在設計階段。外立面改造98戶,投資398萬元;路面硬化、黑化2公里,投資160萬元,小區整體綠化,美化、亮化投資350萬元。xx酒店于20xx年2月開工建設,目前已進入裝修階段,建成后預計客房120間,200張床位,同時可容納200人住宿,150人就餐。下一步將繼續加快項目推進,實施小區整體外燈亮化上房,建設兩條步行道共1公里,統一門面招牌,謀劃小區房頂光伏發電項目。
(二)抓好環境整治。以林區“兩城一區”聯合創建為目標,以“三治融合”為抓手,全面開展小區環境和衛生整治,通過落實房屋周圍三包、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等手段,引導村民轉變觀念并樹立良好習慣,推動村民互相監督,形成長效機制。
(三)抓好產業發展。實行“以獎代補”,吸引群眾參與,充分利用好區位優勢,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匯集群眾智慧,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帶動xx村群眾積極參與“山上食材本土化,山下農家樂開花”,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最美農家小院、特色民宿,打好基礎推動高鐵時代鄉村旅游,使“共同締造”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
(四)抓好宣傳發動。加強宣傳推介力度,形成輻射效應,聯系主流媒體專項采訪,多層次多角度宣傳共同締造活動,講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故事,及時總結推廣共同締造活動的好經驗、好做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由點及面,以點促面,及時回應村民關切,為共同締造活動營造良好氛圍。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廣泛組織發動群眾。工作專班帶領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班子入組進戶廣泛宣傳發動群眾,動員全村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共同締造實踐,持續開展“環境怎么建,請您來點單”“項目怎么建,大家商量辦”“設施怎么管,群眾說了算”等系列活動,優化群眾“點單式”機制,建立完善村組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做到“策由民定,一村一策”。
(二)強化項目牽引,健全監管激勵機制。拓寬資金籌集渠道,積極爭取區級財政、行業主管部門、幫扶單位、社會投資主體、鄉賢能人等各方資金項目,將資金和項目進行整合,建立共同締造資金池。落實“以獎代補”激勵機制,實行村落農戶競爭性申報、差額式獎補,將共謀程度、共建成效、共管機制、共評反響等考核指標與獎補資金掛鉤,確保工作實效。
(三)突出宣傳引導,營造共同締造氛圍。及時提煉總結共同締造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成效,健全長效機制。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微信公眾號、廣播、抖音等宣傳渠道,多層次、多角度宣傳共同締造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掌握共同締造的方法和要求,積極宣傳共同締造活動中涌現出來的鮮活經驗和先進典型,講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故事,加深理念認同、價值認同,增強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凝聚共同締造磅礴力量。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精選9篇)3
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以下簡稱共同締造活動),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現實需要,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載體,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有效途徑,是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根據《xx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x辦發〔20xx〕xx號)文件要求,結合xx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在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中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以城鄉社區(農村自然灣組、居民小區)為基本單元,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健全和完善全覆蓋的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為目標,以廣泛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為路徑,引導激勵群眾積極參與村(社區)事務,共同締造美好幸福新家園,為加快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注入強大動力。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建引領。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共同締造活動全過程、各方面,織密建強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強化黨的政治、思想、組織引領,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凝聚群團組織、各種經濟社會服務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力量,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堅持群眾主體。堅持群眾主體地位,注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尊重民意、匯聚民智、凝聚民力、促進民享,讓群眾成為參與者、受益者、評判者,真正變“你和我”為“我們”,變“要我做”為“一起做”。
——堅持分類施策。把城鄉社區(農村自然灣組、居民小區)作為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基本單元,根據產業基礎、資源基礎、生態基礎、文化基礎等自然村落的不同基礎條件,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科學編制相關規劃,探索創新共同締造活動的實施模式。
——堅持統籌推進。統籌用好政府、社會、群眾多元力量,通過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資源,組織各方參與,形成各類主體合作、各種力量統籌、各方資源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工作目標。突出鄉村振興、城鄉建設、基層治理等重點領域,以群眾自主選擇的基礎設施、居住環境、公共服務等微項目和文體娛樂、志愿服務、鄰里互助等小活動為載體,動員和組織群眾廣泛參與“共同締造”活動。20xx年底前,在全街道啟動3個(xx村、xx村、xx社區)共同締造示范點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20xx年底前,“共同締造”活動全街道展開,探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長效機制;20xx年底前,“共同締造”理念深入人心,群眾參與成為自覺,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黨的執政基礎更加鞏固。
二、基本方法
(一)決策共謀。充分發揮村(社區)黨組織作用,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開辟政府與群眾對話渠道,搭建群眾相互交流公共平臺,平等吸納各方意見,形成未來發展共同意愿。建好民意直通車,通過微信群、調查問卷、入戶座談等方式,充分了解群眾意見訴求,形成問題清單。用好鄉賢智囊團,組建以“五老”、能人、“兩代表一委員”等為重點的鄉賢智囊團,對問題清單進行討論研究,商議年度解決問題及建議方案。開好群眾議事會,廣泛召開村民小組(小區業主)議事會,讓每個居民都能有序參與共謀協商,發揮群眾組織作用,推動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形成共同締造的任務清單。
(二)發展共建。充分發動群眾通過出資、出力、出點子、參與活動等方式,深度參與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管、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工作,形成共建美好家園的工作合力。共建特色產業,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支持各村成立土地合作社、產業合作社、勞務合作社,鼓勵群眾以土地、勞力、資本等方式入股,深度參與特色產業鏈價值鏈。共建人居環境,引導鄉村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切實抓好流域綜合治理,重點以居民房前屋后微空間改造為切入點,發動群眾開展清垃圾、清違建、清堆物、清雜草、清污染“五清”行動,實現美庭院、美小巷、美菜園、美路網、美河渠“五美”目標。共建基礎設施,針對急需實施的道路、排水、廣場等基礎設施,強化項目“以獎代補”,廣泛發動群眾出資出勞、主動配合并全程參與項目建設,切實改善生產生活環境。共建公共服務,鼓勵建設愛心驛站、農家書屋、便民服務站等服務場所,培育發展家政服務、物流配送、養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務業,推行“群眾點單、干部代辦、數據跑腿”服務機制,發動群眾開展志愿服務行動,實現鄰里守望、互幫互助,促進鄉風文明。共建治理體系,充分發揮“一村一輔”“一居一警”作用,建立以“四長九員”、治安中心戶為重點的群眾自治體系,發動群眾開展治安巡邏、人民調解、情報信息等工作,推動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建設平安鄉村、平安小區。
(三)建設共管。全面推行民主監督,充分發動個人、企業、社會組織參與共建成果的維護管理,積極推動建立內部良性競爭機制,促進長效管理。組建共管組織,規范化設置鄉村振興促進會,建立村(居)民監事會、道德評議會、環境理事會等共管組織,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共管組織,創新開展公益創投活動,認領共管區域和事項,全過程全方位參與村(社區)事務監督管理。制定共管制度,組織群眾共同商議制定民主議事規則、居民公約、村規民約等規章制度,強化制度監督執行、管理約束,實現群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規范。強化共管激勵,建立多勞多得的獎勵機制,全面推行積分制管理模式,鼓勵建設積分兌換超市,將群眾參與的義務勞動、集體活動、環境衛生、產業發展、技能培訓等活動折算為積分,實行積分兌換實物,激勵群眾共同參與建設、維護環境。
(四)效果共評。堅持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對“共同締造”活動實效進行評價和反饋,按照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進行改進。開展群眾自評,組織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最美庭院、農村好青年、好婆婆、好媳婦、最美灣組等評選活動,在一定范圍公開評議結果,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群眾見賢思齊。開展聯合測評,對各村(小區)開展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共同締造情況,由農辦統籌相關部門,每年進行現場拉練、考核測評,測評結果與項目資金獎補掛鉤。開展目標考評,將共同締造活動推進情況納入年度考核重要內容,把基礎工作落實、測評結果、群眾參與度調查等作為考評重要依據,推動共同締造活動走深走實。
(五)成果共享。通過共同締造活動,引導群眾建立和完善成果共享規則,讓村(居)民平等享有完整的設施與服務,平等享有經濟發展成果與產業收益,平等享有良好的精神風尚與溫馨友好的氛圍,自覺維護共同締造活動成果,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增強村(居)民對村(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群眾自治的良性互動。
三、主要措施
(一)以基層黨建為引領,發動群眾參與。健全完善農村“行政村黨支部—村民小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組織體系和社區“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深入實施領航發展“雁陣工程”,大力推進集體資產改革、土地流轉服務等工作,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基層黨組織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工作能力和保障水平。(責任單位:組織辦,各村、社區)
(二)以獎補項目為載體,吸引群眾參與。建立政府引導、群眾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投資機制,統籌整合各類項目資金,積極爭取市級“共同締造”“以獎代補”專項基金。各村(社區)要按照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五個類別,集中策劃一批“共同締造”活動項目。適時建立“以獎代補”機制,優先支持群眾參與度較高的村(社區)開展“共同締造”活動。(責任單位:農辦,城建設辦,交通辦,鄉村振興辦,衛建辦,民政辦,平安辦等)
(三)以培訓提高為切入,引導群眾參與。以街道黨校為主陣地,積極組織村(社區)主要負責人、村(居)民代表等進行專題培訓。各村(社區)黨組織通過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三會一課”等形式,村(社區)通過“板凳課堂”“7點半夜校”等形式,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學習共同締造理念方法。建立共同締造活動人才庫,組織培養共同締造“優秀人才”,實施共同締造“鄉賢能人計劃”,探索人才激勵政策。(責任單位:組織辦,各村、社區)
(四)以示范試點為抓手,帶動群眾參與。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優先支持市領導包聯街道“共同締造”啟動點,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鼓勵有條件的村(社區)以啟動點為標準提前進行“共同締造”活動推進,打造特色,形成亮點。(責任單位:各村、社區)
(五)以培育精神為根本,提升群眾參與。把培育精神貫穿于共同締造活動的各環節、全過程,拓展“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共同精神內涵,塑造共同締造精神。支持群眾自發組織開展廣場舞、居民才藝匯演等群眾性文藝文化活動,推動共同締造理念深入人心。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開展社區學堂、道德講堂、法律講堂、全民閱讀等活動,引導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參與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涵養良好社會風氣。(責任單位:處宣傳辦,各村、社區)
四、實施步驟
(一)組織宣傳動員(20xx年xx月xx日前)。各村(社區)要充分結合共同締造活動實施方案,加大動員宣傳工作力度,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引領社會、動員社會、組織社會、服務社會功能;完善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和新興領域參與機制;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群眾自治機制,積極引導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共同締造活動。各辦結合中心工作,積極推進項目申報、資金爭取、政策支持,迅速推進各領域、各項目共同締造活動開展。
(二)明確任務清單(20xx年xx月底前)。各村(社區)要充分結合當前實際,認真謀劃、大膽探索,全力推進,通過入戶走訪、小區夜話、進圈入群等途經,組織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引導居民群眾廣泛參與到共同締造活動中,同時依據群眾建議意見,盡快列出項目清單,對下步工作推進機制進行充實完善,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管理制度。
(三)穩妥有序推進(20xx年xx月底至長期推進)。各村(社區)要堅持“需求導向、按需匹配、個性供給”,進一步細化工作目標,落實工作措施,明確工作清單,扎實做好基礎工作;各辦、處直各單位要積極牽頭協調,形成齊抓共管、協調推進的工作格局,要團結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主流媒體和宣傳陣地作用,長效管理、動態跟蹤、持續推進,讓共同締造活動的理念思路進一步深入人心,形成全民關心、支持和參與的社會治理氛圍。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廣泛發動群眾。成立xx街道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工作領導小組,確保扎實推進共同締造工作組織協調、情況綜合、業務指導、定期調度、進度督導及建設驗收等工作。突出黨建引領,充分調動黨員干部和居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二)加強資金保障、強化激勵機制。各部門、各村(社區)要積極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引導各類社會投資主體參與共同締造活動建設,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格局;建立“以獎代補”項目激勵機制,對參與度高、影響力大且群眾滿意度高的村(社區)給予適當資金補助。
(三)加強監督督導、確保務實管用。及時建立完善督查和通報制度,對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情況加強督促指導,及時總結分析存在問題,通報進展情況。街道將不定期組織開展督促檢查,對工作進展快、標準高、效果好的給予通報表彰;對工作滯后、行動遲緩、整治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并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確保共同締造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精選9篇)4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指導意見》(建村〔20xx〕xx號),有序推進我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結合《xx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x辦字〔20xx〕xx號)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結合我省正在大力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農村自然村為基本單元,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為工作載體,廣泛深入開展“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共同締造”活動,建設“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農村人居環境,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具體、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二、工作內容
一是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部門指導鄉鎮和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通過座談走訪、入戶調研等方式,開展基層協商、了解群眾需求,共謀人居環境突出問題解決方案;二是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部門指導鄉鎮和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共同發動群眾投工投勞,動員各方貢獻力量,共建美好人居環境;三是農業農村、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指導鄉鎮和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通過商議擬定居民公約、村規民約并監督執行,共管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成果;四是在縣級黨委、政府領導下,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等部門共同建立“共同締造”活動評價機制,定期不定期聽取群眾意見反饋,共評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實效;五是通過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共享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成果。
三、組織協調
(一)明確工作載體。在農村自然村以人居環境整治等為載體,從危房改造、垃圾污水治理、改水、改廚、改廁、改圈、美化村容村貌、保護傳統村落等工作入手,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注意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從房前屋后的小事實事和長效管護的點點滴滴做起。
(二)加強組織領導。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農業農村廳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開展督促指導,協調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積極參與,確保有關工作落到實處。有關縣(市、區)建立由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在項目申報、資金安排上傾斜支持“共同締造”活動試點村莊。鄉鎮作為工作主體,具體推進“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積極開展民主協商和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支持“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xx月xx日前,設區市要將年度工作計劃報住房城鄉建設廳備案。
(三)確定試點名單。根據各設區市推薦,在全省選擇31個農村自然村開展“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各試點村要因地制宜確定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的具體切入點,探索創新理念思路、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不斷總結試點經驗。
(四)做好培訓宣傳。加強對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系統及鄉鎮、農村干部培訓,幫助盡快掌握、靈活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及時發現、總結和宣傳“共同締造”活動中涌現出來的鮮活經驗及鄉鎮、農村干部和帶頭人的典型,形成廣大群眾關心、支持和參與氛圍。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精選9篇)5
為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根據住建部及市縣相關文件精神,現就xx村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以群眾身邊、房前屋后的環境整治為切入點。廣泛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建設宜居的生態環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目標原則
(一)工作目標
20xx年,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到20xx年,基本實現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目標,初步建立“共同締造”的長效機制。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以行政村為基礎。把行政村作為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基本空間單元,著力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的空間環境,營造持久穩定的歸屬感、認同感,增強凝聚力。二是堅持群眾為主體。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注重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尊重群眾意愿,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激發群眾參與,凝聚群眾共識。三是堅持共建共治共享。通過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推進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由政府為主向社會多方參與轉變,打造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主要任務
(一)實施農房排危改造工程。加強農村危房改造、地災搬遷、土坯房改造等工作,摸底排查村內危舊房數量,完成排危改造和拆除工作。
(二)實施村莊凈化、綠化工程。以“戶分類-組收集一村回收一鎮轉運”的總體思路,落實村莊垃圾分類回收制度;荒山、田間、道路及公共空間采用本土植被綠化,注重高中低層植物搭配。
(三)實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加大鄉村建筑風貌管控力度,提升鄉村建筑和庭院的外觀設計水平和環境品質;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村口路旁、濱水地帶、公共活動場所等為重點,注重鄉村綠化與庭院經濟、經濟林果相結合,達到村內村外綠樹成蔭、前庭后院瓜果飄香;推進鄉村公共空間和道路照明亮化工程,推廣使用節能燈具和新能源照明;全面整治村莊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引導村民合理區分生產生活空間。
(四)推動農村改廚改廁工作。以普及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農村清潔廚房為任務目標,以缺什么補什么,什么不規范就改造什么為實施方向,推動村內農房改廚改廁工作。
(五)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改水工程,解決村內部分村民飲水問題,保障村民飲水安全;實施道路整治工程,主要干道油化,村莊聯組路、入戶路硬化,因地制宜確定建設標準,鼓勵村內道路采用石板、青磚、碎石等傳統路面,保障村民出行安全。
四、機制建設
成立以“xx鄉人民政府一xx村一設計團隊”三方為主體的項目小組,共同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治理體系,其職能職責如下:
(一)xx鄉人民政府:宣傳和執行黨的共同締造理念和政策,領導、統籌村委會、村民、規劃團隊、社會力量等主體共建人居環境。保障資金投入、管理項目建設、施工質量等問題,為村莊建設提供人力支持,將政府的服務下沉。
(二)xx鄉xx村:成立各類村民組織,把每個村民都吸納到各個組織內,讓每個村民都有機會參與到共同締造,行使本組織權利,履行義務;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發揮志愿精神,積極主動參與共同締造,密切聯系群眾,團結村民,向村民宣傳共同締造理念,并向黨組織反映村民意見;由xx村村委會負責組織會議,發動村民、服務村民,協調事務,讓每位村民都參與到共同締造中來。
(三)設計團隊:設計團隊駐村設計,采取自下以上、協商共謀的工作方式,與村民共同謀劃未來,協助村內建立村組織和相關制度、制定工作計劃、落實相關項目、引導特色產業發展、宣傳政策方法等。
五、實施保障
一是搭建公共交流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寬政府與村民交流的渠道,搭建村民溝通平臺。通過座談走訪、入戶調研、工作坊等方式,了解居民需求,發動群眾廣泛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基層協商,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共同確定村莊需要解決的人居環境突出問題,共同研究解決方案,激發村民參與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的熱情,使村民從“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使基層政府和相關部門從傳統的決策者、包辦者轉變為引導者、輔導者和激勵者。
二是做好宣傳引導。加強對村民的民主法制教育,提升村民依法參與管理的能力與質量,提高依法履行應盡義務的自覺性。通過廣泛的村民自治活動,充分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發動村民積極投工投勞整治房前屋后的環境,主動參與生活垃圾分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公共空間的建設和改造,主動配合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珍惜用心用力共建的勞動成果,持續保持村莊美好環境。
三是強化監督力量。鼓勵村民針對村莊環境衛生、公共空間管理、生活垃圾分類等內容,通過村委會或村民自治組織,共同商議擬訂村規民約并監督執行,建立健全綠地認領、公共空間認領、公共設施等維護認領的“愛心積分機制”及志愿者積分機制,以積分評比獎勵的形式,激勵村民、企業、社會組織積極參與人居環境建設成果的維護管理。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精選9篇)6
根據《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x辦發〔20xx〕x號)精神,結合xx實際,現就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健全和完善全覆蓋的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廣泛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為路徑,引導激勵群眾積極參與村事務,以xx村試點村,先行形成示范效應,促進農村人居環境的明顯改善,提升廣大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標
到20xx年底,通過“共同締造”活動,xx村基本形成基層黨組織為領導、村民為主體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鄉村治理體系,村民對基層黨組織的滿意度明顯提升,村莊環境達到美麗鄉村標準。到20xx年,xx村“共同締造”經驗得到推廣應用,基層黨組織核心領導地位明顯加強,領導能力顯著提高,村民廣泛積極參與村莊治理,鄉村治理長效機制日趨完善,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農民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二、“共同締造”試點工作的實施
(一)決策共謀、凝聚民意
1、宣傳發動,統一思想認識。通過在村務欄、村民聚集地張貼宣傳海報等方式,宣傳“共同締造”內涵。利用微信等現代信息技術,拓寬基層黨組織與村民交流的渠道,搭建村民溝通平臺。通過座談走訪等多種方式,加強與村民的溝通,了解村民最為關注的村莊問題,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組織xx村民代表進行實地參觀與學習,在思想上激發村民對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向往,學習共同締造的經驗。
2、成立機構,決策共謀。建立黨組織引領、多方參與的橫向到邊組織架構,將每個村民都納入一個或多個村莊社會組織,實現人人參與、橫向到邊。建立健全村民理事會架構,充分發揮理事會的組織發動和協調作用,組織村民建立村莊綜合治理工作組,下設宣傳發動工作小組、項目實施工作小組、環境管護工作小組、衛生環境評比工作小組等,做好責任分工,做到村莊環境整治各項工作均有工作小組和責任人負責。建立村莊工作監督委員會,邀請鎮紀委干部、駐村干部(駐村單位蹲點專班)、村委代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等參加,共同對村莊的項目建設過程和資金使用等情況進行監督。鼓勵村民建立產業、行業協會,對村莊各項工作提供建議和意見,不斷增強村民的參與感、歸屬感。
3、建立機制,完善議事規則。加強村黨支部對村民小組工作的全面領導,健全村民代表大會議事協商制度,制定村規民約,擬定村民理事會、村莊工作監督委員會章程,制定村莊綜合治理工作組和各工作小組的工作規則,保障村民有序參與“共同締造”活動。
(二)發展共建,凝聚民力
1、村莊規劃先行,因地制宜確定實施載體。村莊綜合治理工作組開展入戶訪談、問卷調查、設立村莊問題反饋箱、召開座談會、專題討論會、村民代表大會等,了解村民需求,查找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管理中的短板,確定村莊整治工作重點、村莊建設發展規劃和建筑風貌管控要點,形成村莊規劃,反復討論、征求意見、修改后確定最終規劃成果,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后,將規劃成果細化為系列行動計劃,張榜公布,將村莊規劃布局和建筑風貌的貫徹執行等納入村規民約。
2、找準切入點,共建宜居環境。從危房改造、農房外立面整治、改水、改廚、改廁、改圈、美化村容村貌、鄉村道路建設等房前屋后的實事、小事做起,開展鄉村綠化、美化、亮化,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動員村民出錢、出物、出力、出辦法,撬動“以獎代補”項目,使村民的觀念由“要我建”轉變為“我要建”。
3、研究制定村民投工投勞、資金共籌等制度,出工出力共建基礎設施。探索村民參與人居環境建設與整治的不同模式:房前屋后清理項目,由村民出工出資;技術含量較低且工作量較大的項目,以村民參與建設為主并按照當地工時費領取報酬;技術含量高、施工復雜的項目,由村集體通過議事程序選擇合適的施工單位開展建設為主,村民參與為輔。
探索多方資金籌措渠道,設立“鄉村共建資金池”,用于村內公共建設支出。
(三)建設共管、凝聚民智
建立村莊環境建設共管長效機制。通過村民代表大會、理事會以及環境管護工作小組等自治組織,針對村民建房、公共空間管理、道路保潔、生活垃圾治理等各項管理工作,組織村民共同商議,制定村莊環境建設管護公約,商定違反公約的處理辦法,并監督執行。開展門前三包活動,村民對宅前屋后承擔三包責任,做好房前屋后美化、綠化工作。公共區域安排專職清潔員,由黨員、中心戶帶頭認領,負責監督維護。建立垃圾分類長效機制,指導村民掌握垃圾分類方法,不定期對各戶垃圾分類進行檢查。開展環境衛生評比活動,通過相互評比與監督,保障村容衛生整潔。
(四)效果共評、凝聚民聲
組織村民對活動實效進行評價和反饋。建立以村民滿意度為主要衡量標準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組織開展最美農房、最美庭院、五星級文明戶、金牌中心戶等評選,激發村民參與“共同締造”活動的積極性。用活用好“以獎代補”機制,推動“共同締造”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
(五)成果共享、凝聚民心
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實現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建成“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村莊環境,形成和睦的鄰里關系和融洽的鄉村氛圍。通過塑造“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共同精神,讓村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政領導,強化組織保障
鎮黨委政府為“共同締造”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xx村為“共同締造”活動的主體,xx村黨支部要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集中力量、資源、人員投入試點工作,黨組織書記要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進,切實做到責任到位、推進到位、落實到位。
(二)強化統籌推進,形成建設合力
鎮直各單位應大力支持xx村“共同締造”活動,主動跟蹤xx村工作進展及動態,及時排憂解難,為xx村提供支持。鎮黨史的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辦、鄉村振興辦、經管站要加強對上溝通,加強與群團組織的合作,多方面爭取支持,積極爭取“以獎代補”項目,實現“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共同締造機制。
(三)整合涉農資金,強化資金保障
為確保“共同締造”試點工作的順利推進,鎮農辦要整合涉農資金,協調財政和其他各相關單位,對納入涉農資金整合范圍的上級資金,制定資金分配方案時重點向“共同締造”xx村傾斜,形成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合力。
(四)加大宣傳力度,推進總結經驗
鎮宣傳辦、組織辦要大力宣傳xx村“共同締造”活動,及時發現、總結和宣傳涌現出的鮮活經驗以及黨組織、黨員干部和帶頭人的典型事跡,讓“共同締造”的理念思路深入人心,形成全民關心、支持并投入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良好氛圍,促進農村人居環境的明顯改善,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精選9篇)7
為全面推動我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xx〕xx號)和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關于全面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實施方案》(x建發〔20xx〕xx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提高整體人居環境質量為目標,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路徑,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業主自治,著眼長遠、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全面推進我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改善居民居住條件。著力完善小區功能,解決老舊小區建設標準不高、設施設備陳舊、功能配套不全、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努力為居民打造一個環境優美、秩序井然、舒適宜居的美好生活環境。
二、目標任務
老舊小區改造按照科學規劃、逐步實施的總體思路,結合房屋建設年限、小區環境等基本條件,以改造和管理并重為基本原則,充分聽取居民代表、社區的意見和建議,科學合理確定改造重點和內容,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20xx年,全市計劃實施老舊小區改造50個,涉及建筑面積約31萬平方米,惠及3664戶居民。到“十四五”末,計劃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05個,惠及1。1萬余戶居民,形成環境整潔、設施完善、綠色生態、安全有序、管理規范、和諧宜居的“美好幸福小區”。
三、改造范圍及條件
城市規劃區、xx試驗區20xx年前(重點改造20xx年前)建成投入使用的小區且須滿足以下條件:
(一)小區土地權屬須為城鎮建成區國有土地,且未列入我市近10年棚戶區改造或重大項目建設征收拆遷計劃;
(二)小區須為多層以上單元樓且主體結構安全、建筑基本完好,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
(三)居民改造意愿強烈,至少有2/3以上的業主同意,且物業費收繳率達50%以上;
(四)主要對老舊小區及相關區域的建筑、環境、配套設施等進行改造、完善和提升(不含危舊房改造和住宅拆除新建)。
四、改造內容
(一)基礎設施改造
1、清除違章建筑。小區內搭建的一切違章建筑在項目施工前全部拆除,私自占有用于種菜、養家禽等公共用地,居民在項目實施前自行恢復原狀。
2、修整、翻建小區道路。小區道路達到城市居住區道路建設規范標準,做到道路暢通,路面平整無坑洼,路牙整齊無缺損,有條件的小區應符合無障礙通行要求。
3、疏通、翻建地下管網。更換破損窖井蓋,清理、整修、補建化糞池,改造老舊管網,實現雨污分流,保證排水通暢。
4、改造三表(水、電、氣)出戶管網。根據實際情況對老舊小區內水、電、氣三表未出戶的住戶實行出戶管網改造,確保水、電、氣收費直收到戶。
5、修整、規范桿管線設施。完善和規范水、暖、電、氣、通信和消防等管線及設施設備,有條件的小區做到管線入地入網,條件不具備的小區要統一高度和線路走向,杜絕亂拉亂接。
(二)配套設施完善
1、整治、新建停車設施。新建、改擴建和整修公共非機動車位(棚),盡量滿足小區內居民非機動車停放及充電需求,整頓機動車庫(位)使用秩序,恢復車庫停車功能。增設交通標志,劃設機動車停放位置,有條件的小區可改建、補建機動車停車位。
2、更新、規范環衛設施。增設標準化垃圾桶,保障小區居民生活垃圾傾倒和堆放。
3、修補、美化屋面。在不影響相鄰住戶采光、房屋結構、抗震設防要求的前提下,將隔熱、防漏功能較差的平頂屋面進行合理改造,對破損、陳舊、風化嚴重的房屋外墻進行防滲、粉刷、保溫處理,達到防漏和美觀效果,整修、更換破損落水管道。
4、清理、修繕樓道。整治樓道亂堆亂放、亂搭亂建,刷白樓道內墻,整修樓梯扶手、欄桿、樓道窗,修繕破損臺階,添置公共照明、郵政設施、樓宇門禁系統。
(三)提升環境質量
1、提升綠化效果。優化綠化布局,拆除占綠、毀綠的違章建(構)筑物,恢復綠化功能,盡可能增加綠地面積、提升綠化檔次。
2、配套休閑設施。維修改造原有休閑場地,配置健身器材等文體設施。
3、配置文化宣傳設施。在小區主要出入口設置小區平面示意圖,合理配置宣傳欄、公示牌等設施,力求美觀整潔。
4、整治配套用房。對被占用或閑置的公建配套用房進行清理、清退和調整,恢復原有使用功能。
5、規范設置公共服務設施。結合小區規模,補建和完善社區服務及居民文化活動等公共服務設施。
6、實行封閉管理。對尚未實施封閉管理的小區,要實施封閉管理,合理確定小區大門的位置和數量,設立門衛室、警務室、治安報警點,零星住宅樓盡量并入臨近小區進行統一管理。
7、添置電子防護系統。對規模較大的小區出入口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根據小區規模設置視頻監控節點、巡查裝置、報警系統。
8、完善樓宇安全系統。修繕、添置單元樓宇門禁系統。
(四)完善消防設施
1、改善疏通小區原有消防通道和登高車操作場地,保障消防車輛順利通行和操作。
2、按規定設置室外消防栓。
3、對已損壞或癱瘓公共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保養。
4、按相關標準在樓道等公共部位和場所配置移動式滅火器材。
(五)其他內容。居民反映比較強烈、確需整治改造的其他設施。
五、工作方式
(一)工作流程
堅持政府引導,遵循以下流程:開展摸底排查—居民意愿調查—設計方案審查—制定實施方案—初步方案公示(居民決策)—申報確定實施方案—制定改造標準及建立改造項目庫—組織實施—竣工驗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二)實施步驟
1、前期準備。市住建局會同市發改科技局、財政局、xx試驗區、各街道辦事處(社區)梳理群眾改造意愿及群眾對改造項目的意見建議。通過摸底調查擬改造項目的具體情況,梳理小區改造項目庫,制定年度改造計劃,優先對居民改造意愿強、參與積極性高的小區實施改造。養老、文化、教育、衛生、托育、體育、郵政快遞、社會治安等有關方面涉及城鎮老舊小區的各類設施增設或改造計劃,以及電力、通信、供水、排水、供氣、供熱等專業經營單位的相關管線改造計劃,應主動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有效對接,同步推進實施。國有企事業單位、軍隊所屬城鎮老舊小區按屬地原則納入地方改造。按照統一設計、統一改造、統一管理,進行集中連片改造的原則,由市住建局組織編制老舊小區改造方案,改造方案包括項目基本情況、現狀調研、改造內容、施工圖文件、工程量清單、投資估算、資金來源、物業管理模式、社會經濟效益分析以及招投標工作等內容。應根據各小區實際情況單獨設計改造方案,并在小區進行公示。公示通過后,嚴格按照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程的相關要求進行審查批準,并辦理立項、用地、規劃等前期手續。
2、全面實施。由市住建局組織實施改造施工,并做好施工過程監督檢查,強化對隱蔽工程全過程監管,杜絕施工擾民等現象。施工單位制定科學的施工組織設計,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文明施工,施工現場要公布投訴熱線電話,接受居民咨詢及監督。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要全程介入,設計、施工、管線等單位和技術團隊要全過程現場開展跟蹤技術服務,根據現場情況調整或變更設計,及時解決現場技術問題,并就調整或者變更設計的技術合理性和經濟性向建設單位書面說明。涉及重大內容、投資改變的,履行報批手續后要在小區進行公示,從開工到竣工驗收,做到層層把關,確保工程質量。
3、竣工驗收。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竣工后,由市住建局牽頭,組織相關鎮街(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業主代表)進行初驗。同時,要組織小區居民對改造實效進行評價和反饋,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初驗和整改完成后進行竣工驗收,驗收通過后,完成竣工財務決算,做好竣工項目的資料整理(特別是隱蔽工程的資料)、歸檔和移交工作。并組織評選“市民滿意改造工程”,通報表揚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通過居民滿意度調查對項目建設的意見建議,總結改造經驗。
4、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將有條件的小區或相鄰的老舊小區捆綁打包,委托物業服務企業管理。引導業主委員會自主選擇專業化物業管理,對未建立住宅專項維修基金的老舊小區,引導業主補交專項維修基金。對已完成改造的“三無”小區(無產權單位、無物業管理、無人防物防)可采取引入物業管理、業主自治等多種模式。改造完成小區可通過公共房屋出租、停車計時收費等形式,盤活小區資源,增加小區“造血功能”,為后期維護管理提供資金保障。
六、工作措施
(一)優化項目審批。各部門要結合審批制度改革,精簡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審批事項和環節,構建快速審批流程,提高項目審批效率。由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聯合審查改造方案,通過后由相關部門直接辦理立項、用地、規劃審批。不涉及土地權屬變化的項目,可用已有的用地手續等材料作為土地證明文件,無需再辦理用地手續,簡化相關審批手續。不涉及建筑主體結構變動的低風險項目,實行項目建設單位告知承諾制,不再進行施工圖審查,鼓勵相關各方進行聯合驗收。
(二)完善標準體系。依據《xx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導則》,由市住建局研究制定我市老舊小區改造方案,逐項明確改造內容,合理確定設計方案及施工工藝,明確智能安防建設要求,鼓勵綜合運用物防、技防、人防等措施滿足安全需要。及時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法。因改造利用公共空間新建、改建各類設施涉及影響日照間距、占用綠化空間的,可在廣泛征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一事一議予以解決。
(三)整合存量資源。在廣泛征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合理拓展改造實施單元,推進相鄰小區及周邊地區聯動改造,加強服務設施、公共空間共建共享。深入挖掘、統籌利用既有資源空間,增加小區停車位(場)及充電設施供給,在不違反規劃且征得居民同意的前提下,允許利用小區及周邊存量土地建設各類配套設施。其中,對利用小區內空地、荒地、綠地及拆除違法建設騰空土地等加裝電梯和建設各類設施的,可不增收土地價款。整合社區服務投入和資源,通過統籌利用公有住房、社區居民委員會辦公用房和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閑置鍋爐房等存量房屋資源,增設各類服務設施,有條件的地方可通過租賃住宅樓底層商業用房等其他符合條件的房屋發展社區服務。
(四)明確土地支持政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利用閑置用房等存量房屋建設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可在一定期限內暫不辦理變更用地主體和土地使用性質的手續。增設服務設施需要辦理不動產登記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依法積極予以辦理。
七、工作機制
(一)健全動員居民參與機制。充分發揮鎮街、社區組織作用,組織引導社區、企事業單位積極配合參與改造。統籌協調社區居民委員會、小區業主委員會、產權單位、物業服務企業等共同推進改造。將社區治理能力建設融入改造過程,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完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發動居民積極參與改造項目方案制定、配合施工、參與監督和后續管理、評價等,實現決策共謀、問題共找、方案共定、資金共籌、改造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二)建立改造項目推進機制。鼓勵企業作為實施主體承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支持有實力的國有企業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鼓勵采用工程總承包(EPC)、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等推進項目建設。積極推動設計師、工程師、法律顧問以及志愿者進社區,輔導居民有效參與改造,禁止收取不合理費用。鼓勵選用經濟適用、綠色環保的技術、工藝、材料、產品。改造項目涉及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的,應嚴格落實相關保護修繕要求,注重維護城市傳統風貌特色、地域特征和傳統街區肌理,在改善居住條件、提高環境品質的同時,展現城市特色,延續歷史文脈。
(三)強化改造過程質量安全監督機制。要把老舊小區改造質量安全管理作為重點工作,切實健全責任主體、實施單位等各方的監督管理制度,細化分工,明確責任,督導責任主體和實施單位按照質量安全標準和規范要求,嚴把質量安全關,杜絕不合格建材進場,在開復工前對施工現場重要環節、重點部位進行全面徹底檢查,重點監督檢查各類腳手架、起重設備等安全使用情況,以及危大工程、臨時用電、消防等安全管理情況,消除安全生產隱患。要落實全過程留痕要求,特別是隱蔽工程應錄制影像資料。要防止不合理趕工期、搶進度現象,嚴防超定員、超強度加班帶來的安全風險,嚴防高濃度酒精等消毒制劑誘發火災。
(四)完善改造項目事中事后監管機制。按照下達的項目計劃,對施工具體內容、投資額、資金來源、計劃施工時間等信息進行公開公示,主動接受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保障居民在小區改造中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最大限度滿足居民需求,真正做到把好事辦好,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民心工程”。審計部門要主動介入,加強對改造項目的審計監督,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督促整改。
(五)完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結合改造工作,同步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鎮街、社區居民委員會配合,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等參與的聯席會議機制,引導小區居民制定改造后小區的管理模式、管理辦法及業主議事規則。建立健全城鎮老舊小區全過程管理機制,建立健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歸集、使用、續籌機制,促進小區改造后維護更新進入良性軌道。
八、資金籌措和管理
(一)居民合理出資。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積極推動居民出資參與改造,可通過直接出資、使用(補建、續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讓渡小區公共收益等方式落實。支持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鼓勵居民通過捐資捐物、投工投勞等支持改造。
(二)政府的財政支持。市發改科技局、財政局、住建局等部門積極爭取中省市資金支持,并統籌財政補助資金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爭取資金主要用于基礎類改造,可適當用于完善類、提升類部分項目的改造。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同級資金配套力度,結合實際,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納入國有住房出售收入存量資金使用范圍。同時要加大統籌涉及住宅小區的各類資金用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金融力量參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依法合規加大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信貸支持力度,各商業銀行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依法合規對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企業和項目提供信貸支持。各發展銀行可根據省政府與國家開發銀行總行簽訂的《開發性金融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戰略合作協議》,參與我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規劃及項目篩選,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及國家開發銀行內部授信政策的前提下開展授信工作,加大對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金融服務力度,提供優惠信貸資金支持。支持各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探索公司及項目融資模式,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四)專營單位投入。鼓勵原產權單位對已實行房改的原職工住宅小區改造給予資金等支持。公房產權單位應出資參與改造。引導專業經營單位履行社會責任,出資參與小區改造中相關管線設施設備的改造提升。專營設施改造前產權屬于專業經營單位的,由專業經營單位負責改造,產權不屬于專業經營單位的,改造后專營設施設備的產權可依照法定程序移交給專業經營單位,由專業經營單位負責后續維護管理。通過政府采購、新增設施有償使用、落實資產權益等方式,吸引各類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投資參與各類需改造設施的設計、改造、運營。對具備市場化運作條件的社區養老、托幼、醫療、助餐、超市、保潔、文體等公共服務設施,采取各運營主體與小區業主利益捆綁開發、商業捆綁開發等方式,運用市場化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支持規范各類企業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參與改造。支持以“平臺+創業單元”方式發展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服務新業態。
(五)落實稅費減免。專業經營單位參與政府統一組織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對其取得所有權的設施設備等配套資產改造所發生的費用,可以作為該設施設備的計稅基礎,按規定計提折舊并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所發生的維護管理費用,可按規定計入企業當期費用稅前扣除。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為社區提供養老、托育、家政等服務的機構,提供養老、托育、家政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并減按90%計入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用于提供社區養老、托育、家政服務的房產、土地,可按現行規定免征契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不動產登記費等。
九、組織保障
(一)統籌推進工作。各相關單位要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為契機,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當前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和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同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和“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
(二)層層夯實責任。成立神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詳見附件1),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住建局,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親力親為,履行各自職責,審核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年度申報計劃和項目內容清單,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多方籌措老舊小區改造資金,做好轄區內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鎮街(社區)要統籌協調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公司等,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宣傳發動、群眾意愿征集、化解處理矛盾糾紛等工作。市住建局會同市發改科技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加強工作指導、督導檢查,統籌推進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三)做好宣傳引導。做好政策解讀,讓群眾知曉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對象、條件、標準和范圍。加大對優秀項目、典型案例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媒體平臺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宣傳,著力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形成社會各界支持、群眾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奮力譜寫黃河“幾”字彎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示范市新篇章。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精選9篇)8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市委五屆四次全會、縣委三屆五次全會會議精神,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根據《關于促進鄉村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若干保障措施》(x辦文〔20xx〕xx號)、《xx縣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實施方案(試行)》(xx縣強縣工程指揮部辦公室)等文件要求,結合xx鎮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村莊為基本單元,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和鄉村合作公司平臺載體作用,以群眾身邊、房前屋后的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為切入點,廣泛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則
1、堅持黨建引領。把黨的領導貫穿共同締造活動全過程、各方面,健全以鎮黨委為核心,鄉村合作公司、專業合作社等各種經濟社會服務組織和村“兩委”各有其位、各司其職的基層社會組織體系,形成黨組織領導的“一核多元”協商共謀機制。
2、堅持干群互動。發揮群眾首創精神,尊重群眾意愿,從群眾關心的事、讓群眾滿意的事做起,增強群眾主人翁意識,真正變“要我建”為“我要建”,變“干部干,群眾看”為“干部群眾一起干”。
3、堅持均衡發展。完善鄉村服務功能,著力建設完整的環境體系、服務體系和治理體系,推動資源、服務、平臺下沉到村灣,實現基層問題盡量在基層解決,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4、堅持融合共治。統籌用好政府、社會、群眾多元力量,推動社會治理方式由政府單向管理向社會多方參與轉變,形成各類主體合作、多種手段統籌、多方資源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工作目標
到20xx年底,完成第一批唐王店村、聯強村2個共同締造試點村建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到20xx年底,完成第二批共同締造試點村建設,形成一批鞏固基層基礎的長效機制;到20xx年底,累計完成16個村共同締造建設,共同締造理念深入人心,讓群眾成為自覺參與者,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黨的執政基礎更加堅固。
二、基本方法
(一)決策共謀
發現群眾需求、匯集群眾智慧,通過實地調研、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共尋發展問題,確定突破點,激發群眾對村莊事務的關注。
1、群眾提。成立戶主和鄉賢兩個理事會,暢通政府與群眾交流渠道。通過黨員干部聯戶走訪、板凳會、灣子夜話等形式,廣泛收集群眾關于共同締造活動的意見建議,梳理需要解決的問題。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2、三方議。按照“政府、社會、群眾”三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由村“兩委”組織“土專家”及專業規劃團隊、戶主理事會、鄉賢理事會等,對村莊發展前景、人居環境、產業發展、文明創建等共同締造全過程進行商議,匯總各方建議后,形成共同締造實施預案。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3、共同決。由村“兩委”先后組織召開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對本村共同締造實施方案進一步研究、審議、表決,報鎮黨委備案后在村內公示。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二)發展共建
廣泛發動群眾,將村級建設項目分為村民自發主動建、鄉村合作公司帶動建、各方力量助力建三類實施,鼓勵群眾通過出資、出力、出地、出點子等方式積極參與到共建活動中。
1、村民自發主動建。對群眾房前屋后的廁所清潔、圈舍清理、垃圾清運、庭院靚化、道路硬化、池塘凈化、環境美化“七小事”,發動村民自己動手,主動開展以清三邊、治三亂、建三園為主要內容的“三三工程”,即清屋邊、清路邊、清水邊,治亂搭、治亂牽、治亂建,建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實現屋前硬化、內外凈化、適當綠化。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2、鄉村合作公司帶動建。對于村內道路、廣場、公廁建設等小微項目,由鄉村合作公司牽頭,按照合作公司和群眾雙方均有收益的原則,組織本村施工隊伍實施,村民按勞計酬參與共建;對于村內重大工程項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鄉村合作公司可部分參與建,最大限度實現“花小錢辦實事”。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3、各方力量助力建。對于村莊亮化、污水管網、主干道路等建設技術含量較高的項目,選擇專業團隊建設;依托戶主理事會和鄉賢理事會,共同推舉村級監督隊伍,監督項目資金安全、施工質量。同時,協調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積極提供人力、物力、智力和財力支持。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三)建設共管
實行民主監督,通過構建兩方共管體系,健全“一約四會”制度,擬定村灣管理實施準則實現自治共管。
1、構建兩方共管體系。堅持黨建引領,推選黨員中心戶,構建“鎮黨委+村黨支部+灣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形成“四級組織體系+全體戶主”的兩方共管體系,明確各級共管責任、區域和事項,引導群眾主動管理房前屋后共建項目,共同維護良好環境和建設成果。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2、健全“一約四會”制度。圍繞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宗旨,走訪鄉賢、老黨員、社會組織代表、群眾等人群,充分調研了解農村自治的痛點和薄弱環節,梳理出重點難點問題,組織黨員群眾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村民民主議事會、紅白理事新風會、禁毒禁賭平安會、道德文明評議會等制度,將社會秩序、村風民俗、衛生創建、精神文明等工作納入其中,健全村級公約監督和獎懲機制。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四)效果共評
組織群眾對共同締造活動實效進行評價和反饋,制定全過程的評比制度、評比方式和激勵措施,形成長效評價管理機制。
1、建立評比制度。組織群眾討論建立共同締造全過程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制定環境衛生治理、基礎設施維護、精神文明創建等評比辦法,實行事前明確評比內容與細則,事中組織評比,事后張榜公布并給予獎勵的共評機制,讓評比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2、創新評比方式。以村為單位,組織以本村戶主理事會和鄉賢理事會成員為主的評定團開展自評、結合“兩村共建”開展兩村互評。以灣組為單位,每年開展“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庭院”“最美村灣”等評選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同時采取鎮級自評申報與縣級審核評定相結合的辦法,對自然村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群眾參與度進行考核,推動共同締造向縱深發展。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3、用好評比結果。在村灣顯眼處及時公布自評、互評結果并進行整改整治,及時展示先進典型評比結果,并進行獎勵,鼓勵村民見賢思齊,不斷提升鄉風文明水平。創辦“積分超市”,鼓勵村民通過爭做先進典型、參與志愿活動、共管公共事務等方式獲得積分,以積分兌換物品,激勵村民積極參與村莊治理。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五)成果共享
通過共謀、共建、共管、共評讓全體村民平等享有居住村灣的齊備設施與服務、經濟發展活力與產業收益、良好的精神風尚與溫馨友好的環境氛圍。
1、共享公共服務。在共同締造試點村,通過實施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網絡“兩網融合”工程,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實施“供水一體化”工程,實現自來水管網全覆蓋;實施“四好農村路”工程,實現主干道硬化刷黑;實施“點亮”工程,實現中心灣組路燈全覆蓋;實施“網絡覆蓋”工程,實現寬帶提升和數據網絡全覆蓋。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2、共享產業收益。健全聯農帶農富農機制,完善鄉村合作公司與群眾契約式、分紅式、股權式等利益聯結機制,通過資源入股、土地流轉、提供服務等方式,讓群眾合理分享增值收益,獲得股金、租金、薪金以及再次分紅收入。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3、共享幸福家園。建設村史館、大講堂、文化長廊等,宣傳村級文化,增強村民認同感;建設“村民之家”,組織集體活動,增強村民幸福感;開展“四點半課堂”“愛心食堂”“空巢老人互助組”等互助活動,增強村民歸屬感。
責任領導:xxx
責任單位:xxx
責任人員:xxx
三、重點任務
(一)共同表決,劃分“兩類村”。由鎮級統籌,各村通過組織“兩代表一委員”、村民代表等進行綜合評定和基礎分類,把16個村分為試點村、整治村,并進行公示,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共同締造活動,共創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
(二)統籌資金,實施“以獎代補”。對接縣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統籌交通、水利、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各類項目資金,支持“以獎代補”項目建設,建立“以獎代補”項目輔導員制度,指導項目申報和實施,采取“補助啟動、獎勵先進”的辦法,優先支持試點村開展共同締造活動。
(三)組織學習,培訓干部群眾。由組織辦牽頭舉辦xx“共同締造大講堂”,成立鎮級村長講堂、村級群眾講堂,通過專題輔導、現場觀摩、討論交流等多種方式,組織村干部、村民代表進行專題培訓,引導群眾自主選擇項目、積極參與項目申報。
(四)分工協作,指導項目申報。按照“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群眾參與”原則,統籌協調推進“以獎代補”項目。鎮政府統籌“以獎代補”項目資金,組織實施,各職能辦公室及部門對項目規劃、審批和實選、考核、獎勵等進行指導與監管。各村發動群眾主動參與項目申報。
(五)獎懲結合,制定考評辦法。依照xx縣制定的年度考核標準,每年年底對各村共同締造的群眾參與度進行考核。年度考核采取村級自評申報與上級審核評定相結合的辦法。實行分級動態管理,對試點村、整治村開展指導、督促、檢查和考核,對群眾參與程度下降的給予降級、群眾參與程度提高的給予提級,促進群眾參與共同締造活動形成常態。
四、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xx鎮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明確工作目標、舉措和責任單位任務及分工,各村(居)委會、各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強化資金保障。通過鎮級直補、群眾自籌、鄉賢捐助、財政獎補、社會投入等方式,多方共籌項目資金,成立“以獎代補”項目資金協調委員會,拓寬資金渠道,統籌落實“以獎代補”資金,優先支持群眾參與程度高的自然村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打造共同締造新樣板。
(三)強化督促指導。領導小組統籌指導共同締造試點村規劃方案編制,強化過程監管、技術監管、質量監管、工程核算、資金監督,確保共同締造工作依法依規、有序高效。
(四)強化宣傳引導。加大對共同締造活動的宣傳力度,及時發現、總結和宣傳活動中涌現出來的鮮活經驗以及先進典型,讓共同締造活動的理念思路深入人心,形成全民關心、支持和參與的良好氛圍。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精選9篇)9
按照xx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實施方案》(x建發〔20xx〕xxx號)的要求,現就在我市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示范、幫扶”共同締造活動,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群眾身邊、房前屋后的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為切入點,廣泛深入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建設“整治、舒適、安全、美麗”的城鄉人居環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具體、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二、目標措施
(一)工作目標
縣(市、區)政府發揮引導和激勵作用,在每村建立1個幫扶團隊發揮參謀作用,村黨組織發揮核心作用,引導村民成立各種自治組織,調動群眾發揮其主體作用,通過“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方法發動村民共同建設家園,以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為抓手,同時培育特色產業實現村集體和村民收入可持續增長,達到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目標。20xx年每縣選取1個示范村進行創建;20xx年將示范擴大到每鎮1個示范村;通過示范引導,到20xx年基本實現行政村(自然村)或城市社區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目標,初步建立“共同締造”的長效機制。
(二)基本措施
把行政村(自然村)和城市社區作為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基本空間單元,著力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的城鄉空間環境,營造持久穩定的歸屬感、認同感,增強城鄉社區凝聚力。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尊重群眾意愿,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激發群眾參與,凝聚群眾共識。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建立和完善全覆蓋的社區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城鄉治理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路徑,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改善人居環境,凝聚社區共識,塑造共同精神,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過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推進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由政府為主向社會多方參與轉變,打造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主要任務
(一)因地制宜確定實施載體。以行政村(自然村)和城市社區為基本空間單元,充分發揮村民、社區居民的主體作用,根據不同類型村莊和社區人居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因地制宜確定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的重點。在行政村(自然村),可結合正在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從危房改造、改水、改廚、改廁、改圈、美化村容村貌等房前屋后的實事、小事做起。在城市社區,可在正在開展的公租房小區“和諧社區、幸福家園”達標、老舊小區改造、生活垃圾分類等工作的基礎上,解決改善小區綠化和道路環境、房前屋后環境整治、增加公共活動空間、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和增加停車設施、建筑節能改造等問題。
(二)決策共謀。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寬政府與村民、居民交流的渠道,搭建村民、居民溝通平臺。通過座談走訪、入戶調研、工作訪談等方式,了解村民、居民需求,發動群眾廣泛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基層協商,充分發揮村民、居民的主體作用,共同確定村莊、社區需要解決的人居環境突出問題,共同研究解決方案,激發村民、居民參與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的熱情,使村民、居民從“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使基層政府和相關部門從傳統的決策者、包辦者轉變為引導者、輔導者和激勵者。
(三)發展共建。充分激發村民、居民的“主人翁”意識,發動村民、居民積極投工投勞整治房前屋后的環境,主動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生活垃圾分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公共空間的建設和改造,主動配合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珍惜用心用力共建的勞動成果,持續保持社區美好環境。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鼓勵黨政機關、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隊伍、駐區企事業單位、專業社工機構提供人力、物力、智力和財力支持,大力推動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進社區,組織在職黨員開展共產黨員社區奉獻日、在職黨員義務服務周等活動,共同為人居環境建設貢獻力量。
(四)建設共管。鼓勵村民、居民針對村莊、社區環境衛生、公共空間管理、停車管理、生活垃圾分類等內容,通過村委會、居委會或居民自治組織,共同商議擬訂村民公約并監督執行,加強對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成果的管理。建立健全綠地認領、公共空間認領、公共設施等維護認領的“愛心積分機制”及志愿者積分機制,以積分評比獎勵的形式,激勵社區居民、企業、社會組織積極參與人居環境建設成果的維護管理。
(五)效果共評。建立健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項目及“共同締造”活動開展情況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組織社區居民對活動實效進行評價和反饋,持續推動各項工作改進。組織評選“共同締造”典范社區、先進組織和先進個人,激發各方參與“共同締造”活動的積極性。建立“以獎代補”機制,對社區居民與社區組織參與面廣、效果好的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項目,通過獎勵的形式予以補貼,推動“共同締造”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
(六)成果共享。通過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實現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建設“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社區環境,形成和睦的鄰里關系和融洽的社區氛圍,積極塑造“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共同精神,讓社區居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四、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感,下大力氣抓好推進工作,成立由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掛帥,主管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參與的“共同締造”活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指導行政區域內開展“共同締造”活動。20xx年5月20日前,各縣(市、區)要將本年度的實施方案(包括工作思路、主要目標、責任分工、時間安排等)、工作計劃報送市住建局備案。從20xx年起,每年1月底前要將年度工作計劃報市住建局備案。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縣(市、區)黨委、政府要主動支持,督促主管部門與相關組織、民政、財政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將政府的公共服務、社會管理資源和平臺下沉到村莊、社區,深入群眾,要求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主動合作,形成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合力,共同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城鄉治理體系。
(三)加大培訓力度。市級從科研設計院組織一批整治素質高、綜合能力強、了解鄉村、熱愛鄉村、致力于服務鄉村的專家教授作為幫扶專家團隊,采取多種形式對縣(市、區)主管干部及鄉村(社區)干部進行培訓,幫助他們盡快掌握、靈活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各縣(市、區)要著力在農村和城市社區黨員、鄉賢、致富能手、老工人、老教師、老模范、老干部等群體中發掘和培養一批“共同締造”工作骨干,努力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多元化的工作隊伍。
(四)強化督促指導。各縣(市、區)“共同締造”活動工作領導小組要切實加強對縣市區活動開展情況的跟蹤指導和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市級將以活動覆蓋面、各方參與度、群眾滿意度等為重點,對各縣(市、區)“共同締造”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評估評價,并向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和市委、市政府報告。
(五)做好宣傳引導。市級將利用渭南日報、渭南電視臺等網絡媒體等形式加大對“共同締造”活動的宣傳力度。各縣(市、區)要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對“共同締造”活動的宣傳力度,及時發現、總結和宣傳“共同締造”活動中涌現出來的鮮活經驗以及行政村(社區)黨組織、黨員干部和帶頭人的典型,讓“共同締造”的理念思路深入人心,形成全民關心、支持和參與活動的范圍。優選挖掘示范案例,及時總結上報,爭取在省市乃至全國宣傳推廣。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精選11篇)11-18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11-04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方案范文(精選6篇)11-07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簡報(精選8篇)11-01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實施方案(精選11篇)11-04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簡報范文(精選11篇)11-01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實施方案(通用6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