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時間:2024-07-12 13:20:03 海潔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范文(通用10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范文(通用10篇)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

  一、評價目的

  1.推動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幫助老師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業務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2.為教學單位、職能部門制定政策、規定、措施、規劃等提供參考依據;

  3.為各類評獎、職稱評定、職務晉升、教師留任、聘用等提供參考依據。

  二、評價對象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對象為我校所有本科學生任課教師(含兼職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具體方式為全體教師均需參加學生評教和同行評價,在學生評教中排名前10%和10%的教師在下一個學期內參加學校組織的專家評價。

  三、評價體系構成及實施辦法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由學生評教、同行評價、專家評價四部分構成,并以校級教學督導及中層干部隨機聽課、學生信息員采集信息為補充。

  1.學生評教

  學生評教以學期為單位,由學生通過網上評教的形式完成。具體實施辦法為:自2003級開始,學生網上評教與學生選課同步進行;評價結果由學校統一處理。

  2.同行評價

  同行評價以學期為單位,由同行教師以聽課、評課的形式完成。具體由教學單位組織實施,在組織實施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每位講授全日制本科學生課程的教師均應參與;

  (2)一位教師在一學期被同一位教師聽課、評課的次數原則上不得超過兩次;

  (3)每位教師每學期需同行聽課、評課5次/以上。同行評價表在學期結束前由教學單位統一交教務處教學研究與評估科,學校處理數據完成后,相關資料由教學單位留存。

  3.專家評價

  在同行評價和學生評教基礎上,由學校組織專家通過隨機檢查教案等教學文件和聽課等方式完成專家評價。評價對象為前一學期同行評價和學生評教綜合結果在本教學單位排名前10%和后10%的教師。排名前10%教師經專家評價后確定是否給予校級優秀課堂教學獎的獎勵。

  校級教學督導及中層干部隨機聽課、學生教學信息員采集的信息可以為課堂教學質量監控提供參考信息;具體實施辦法按相關規定執行。對于校級教學督導及中層干部隨機聽課、學生教學信息員提供的信息中涉及任課教師違反教學運行的相關規定(具體按照《四川師范大學關于教學事故的認定和處理辦法》認定)的情況,經核實后,將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四、評價機構設置及職責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機構分校、院兩級設置。學校一級的課堂教學評價機構為教務處,職責如下:

  1.負責專家評價的組織與安排;

  2.負責學生評價的組織與管理;

  3.負責學生信息員的組織與管理;

  4.負責全校性課堂教學評價的結果分析;

  5.負責對各教學單位同行評價進行監控等。

  各教學單位須成立有分管教學負責人、教研室主任和教學秘書參加的.課堂教學評價工作小組(以下簡稱工作小組),負責組織實施本單位的課堂教學評價。工作小組的職責包括:

  1.負責本單位同行評價的組織與管理;

  2.負責與學校評價機構聯系課堂教學評價事務;

  3.負責本單位課堂教學評價檔案的管理等。

  五、評價的結果處理

  1.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是學校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手段,評價結果作為教師考核、獎懲與聘用的重要參考信息。

  2.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是學校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評價結果居于各教學單位后10%的教師,學院應組織專家對相關情況進行復查,查找問題,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六、其它相關問題

  1.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組織與管理,納入教學單位工作考核范疇;

  2.各教學單位在開展課堂教學評價的同時,務必加強課堂教學基本建設,切實保證課堂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課堂教學評價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各教學單位務必采取有效措施,結合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2

  為提升本科教學質量,完善本科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本科教學質量評價機制,依據《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高校課堂教學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指導意見》(教高〔20xx〕51號)、《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發〔20xx〕31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教黨〔20xx〕62號)等重要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特修訂本方案。

  一、評價目的

  1.進一步強化本科教學工作中心地位。

  通過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增強教書育人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加大對教學工作的精力投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加強教風建設,提升教學質量。

  通過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為教師提高授課質量提供比較準確的反饋信息,幫助教師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風建設,引領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促進各教學單位加強課堂教學環節的科學管理。

  通過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為教學管理部門及教學管理人員提供教師教學工作信息,以便全面掌握學校教學狀況,提高教學管理水平,為教師的評先、評優、職稱評聘、崗位聘任和年終考核提供依據。

  二、評價原則

  1.全面評價原則。每位教師每學期開設的所有課程均需接受評價,所有修讀該課程的學生均需參與對該課程的評價。

  2.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原則。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按照評價標準實行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以提高評價結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3.公正、公平、公開原則。各類評價均要嚴格操作程序,嚴肅評價紀律,確保評價結果的可靠性。

  4.科學性、導向性、可測量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標準既要科學嚴謹、導向明確,又要簡便可行、便于操作。

  三、組織管理

  1.實行學校、學院(部、室)兩級評價管理制度。

  (1)學校教學管理部門負責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全面安排、指導、檢查和監督。

  (2)各學院(部、室)成立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領導小組,負責本單位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

  2.做好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宣傳教育工作。各學院(部、室)在開展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時,要向師生講明評價的目的、意義;教育學生嚴肅、認真、公正、客觀地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3.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應嚴格遵守公正、求實的評價原則。在評價工作中如發現不負責任、弄虛作假等不良現象,按教學事故處理。

  4.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行學期評價制度,學生評價在每學期選課前完成,下學期初公布評價結果。

  四、實施辦法

  (一)評價范圍及要求

  1.承擔我校本科教學任務的教師每學年均需接受一次同行專家評價。

  2.同一教師在不同學院(部、室)、不同專業或不同班級開設同一門課程(包括公共課),每個班級的學生都要進行評價,否則評價結果無效。

  3.教學督導聽課的重點是35歲以下青年教師。

  4.以下四種情況之一,自獲得相應榮譽或免評資格后,一年內可免于學校督導組及學院同行專家組組織的聽課(當年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教師除外):

  (1)各級“教學名師獎”及校級“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十佳教師”獲得者;

  (2)獲得省級及以上教學比賽一等獎的教師;

  (3)連續兩年被學校和學院教學督導組均評為優秀的教師;

  (4)學院師生公認并由學院推薦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師(不超過本單位專業教師總數的1/3,且每位教師不能連續三年被推薦為免評教師)。

  (二)評價分類

  根據授課內容和方式的不同,課堂教學評價分為理論課、實驗課與技能課三大類。

  (三)評價指標

  為保證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公正性和可比性,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統一使用學校制定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表,包括:

  1.xx師范大學課堂(理論課、實驗課、技能課)教學質量評價表;

  2.xx師范大學課堂(理論課、實驗課、技能課)教學質量評價表。

  (四)評價方式

  為克服單一評價方式的局限性,使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盡可能做到全面、公正、合理,將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分為三種方式:學生評價、同行評價和校教學督導組評價。

  1.學生評價

  (1)我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必須參加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依據xx師范大學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評教,不評教者不能選課。

  (2)不能在網上評教的課程由學生所在學院負責安排學生評教,以班級為單位,評教結束后將評價材料當場密封,并由組織評教工作人員和學生班長簽字,上交學院,由學院統計匯總后交教務處備案。

  2.同行評價

  各教學單位由教學副院長任組長,以教研室(組)為單位,選出3名及以上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學科同行專家組成不同的專家組,分別對本教研室(組)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并及時將評價表交至學院,各學院在每學期期末將本學期所有被評教師的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匯總、存檔。

  3.校教學督導組評價

  校教學督導組對全校教師進行評價。

  同行專家組和校教學督導組成員應通過隨機聽課、查閱任課教師的相關教學材料或學生座談會等方式,在全面了解每門課程授課質量的基礎上依據xx師范大學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評價。

  同行專家組和校教學督導組應在規定的時間內認真、客觀、公正進行評價。

  五、評價結果統計及等級評定

  1.下學期初,各教學單位上報本單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匯總表,學校隨機抽查各教學單位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原始材料。

  2.為提高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公正性及科學性,學生評價系統將分別去掉5%的最高分和最低分。

  3.等級評定。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基礎上,以學生評價成績20%、同行專家組評價成績50%和校教學督導組評價成績30%的權重計算綜合得分,總評結果分A、B、C、D四個等級,其中,90-100分為A級(優秀)、80-89分為B級(良好)、60-79分為C級(中等)、60分以下為D級(不合格)。

  4.各教學單位下學期初將總評結果在本單位公示三天。

  六、評價總結

  1.各教學單位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領導小組和專家組應分析、總結每學期教學評價工作,填寫評價工作總結表,于下學期第二周上交教務處。

  2.對于評價成績低于80分及各學院(部、室)排名最后兩名的教師,各教學單位要幫助其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制定具體改進措施。

  3.任課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積極采納學生、同行專家以及校教學督導組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分析自身教學現狀,發揮優勢,克服不足,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七、評價結果的運用

  1.評價結果記入教師教學檔案,作為教師評先、評優以及職稱評聘、崗位聘任和年終考核的依據。

  2.評價等級為D級的教師,半年內留崗學習,不能擔任課程主講教師,當年不得參加一切評先、評優和職稱評聘,半年以后經學院和學校考核達到B級及以上方能擔任主講教師;連續兩年評價等級達不到B級及以上的教師,半年內留崗學習,不能擔任課程主講教師,半年以后經學院和學校考核達到B級及以上方能擔任主講教師;上一學年評價等級達不到B級及以上的教師,當年不得破格評聘高一級職稱。

  3.評價等級為C級的課程,當年的教學工作量按90%計算;評價等級為D級的課程,當年的教學工作量按70%計算。

  4.課堂教學評價結果報送校領導、有關處室及教學單位,并在各教學單位公布評價結果。

  八、其它

  1.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原《xx師范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方案》(校教字〔20xx〕3號)同時廢止。

  2.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3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是科學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也是激勵和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業務水平,確保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為建立健全學校、學院(部)兩級課堂教學評價管理機制,使評價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增強評價的客觀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

  (一)幫助任課教師正確認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為進一步提高授課質量提供比較準確的信息。

  (二)為各教學單位、教學管理部門制定有關政策、規定和措施提供客觀依據。

  (三)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旨在為教師教學津貼分配、評優、職稱聘任等提供客觀依據,能夠更好地實現優勞優酬,進一步利用經濟和行政手段激勵和督促教師加大教學投入,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二、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原則

  (一)以課程評價為基礎的原則

  課程是教師勞動成果的基本載體,由“評教”到“評課”的轉變更能合理把握教師每門課程的授課水平與質量,使教學質量評價工作更加規范、細致,為真正實現優勞優酬的分配原則提供科學的依據。

  (二)以學生評價為主的原則

  學生是教育資源的消費者,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對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課堂教學的總體質量具有最直接、最全面的體驗,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中最有發言權。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必須堅持以學生評價為主,學生、學院(部)評價小組、學院(部)督導組三方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三)全面評價原則

  每位教師每學期開設的所有課程均需進行評價,所有修讀該課程的學生不論學院、專業、班級均須參與對該課程的評價,學院(部)評價小組成員、督導小組成員須對本單位開設的所有課程進行評價。

  (四)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按照評價標準,實行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以提高評價結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五)堅持客觀、公正、公平的原則,嚴格操作程序,嚴肅評價紀律,確保評價結果的可靠性。

  (六)科學性、導向性、可測量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標準即要科學嚴謹、導向明確,又要簡便可行、便于操作。

  三、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組織管理

  (一)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行學校、學院(部)兩級評價管理制度。

  1、學校成立由主管教學的校領導任組長、教務處長任副組長,由紀委、教務處、人事處等單位人員參加的“聊城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領導、督察小組”,全面部署、指導、檢查、監督全校的評價工作。

  2、各學院(部)成立“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領導小組”(簡稱評價小組)。評價小組一般由7人以上組成,學院(部)分管教學的'領導擔任評價小組組長,成員由職稱較高、業務素質強、辦事公正的教師組成。評價小組全面負責本單位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

  (二)各學院(部)根據本方案要求并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本學院(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細則,細則應對評價的宗旨、原則、組織、指標、程序及結果運用等方面作明確的規定。

  (三)做好課程評價的宣傳教育工作。各學院(部)在開展評價工作時,要向師生講明評價的目的、意義;教育學生嚴肅認真、公正、客觀地評價課程質量。

  (四)無論是評價的主體、客體還是工作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守公正、公平的評價原則。在評估工作中如發現不負責任、弄虛作假等不良現象,按教學事故處理。

  (五)評價時間。原則上實行學期評價制度,評價時間一般安排在每學期期末考試前一周完成。

  四、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方式及內容

  (一)普通課程的評價方式及內容

  本方案擬定的聊城大學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方式分兩種:第一種是采取填涂評價卡方式進行評價,原則上使用由教務處制作的“聊城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卡”(評價指標內容全部量化,評價指標內容與卡合一);第二種是采取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評價,各學院(部)可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制定“課堂教學質量調查問卷”,報教務處審核后使用。

  (二)特殊課程的評價方式及內容

  特殊課程(包括實驗課、技法課、體育專業專選課、公共體育專選課等)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按本文件精神,由各學院(部)確定評價方式及內容,報教務處審核后實施。

  五、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實施辦法

  (一)評價的課程范圍。

  1、學期內全校開設的全部本、專科課程。

  2、任課教師所講授的每門課程(研究生課程除外)都必須參加評價,不參加評價的課程,其課時數不記入總工作量,不得參與教學津貼的分配。

  3、在不同學院(部)、不同專業或不同班級開設同一門課程(包括公共課),在每個班級都要進行評價,否則評價結果無效。

  (二)學生評價辦法

  1、學生評價以教學班為單位,參加評價的學生數不得少于聽課人數的90%,否則評價結果無效。

  2、學生評價由評價小組安排評價主持人(任課教師要回避),評價結束后將評價卡當場密封,并由評價主持人、班長、評價小組組長簽字。

  (三)學院(部)評價小組、督導組評價辦法

  1、評價小組和督導小組成員應通過聽課、教學質量問卷調查或學生座談會等方式,在全面了解每門課程質量的基礎上進行評價。

  2、 評價小組、督導小組應在規定的時間內認真、客觀、公正地填涂評價卡。

  六、評價結果統計及等級評定

  (一)所有課程的評價卡填涂完畢后,以學院(部)為單位到教務處指定的地點,由學院(部)評價小組指定的工作人員通過光電閱讀機將評價卡的所有信息錄入微機,并進行數據處理。

  (二)課程質量評價的總分等于學生評價分數、評價小組評價分數和督導小組評價分數之和,學生評價、院(部)評價小組評價和督導組評價所占比例由各學院(部)確定,但學生評價所占比例不低于80%。

  (三)為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防止惡意評價,評價系統將去掉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學院(部)確定)的高分和低分。

  (四)課程等級評定。根據課程評價總分進行排序,然后按各等級所占比例對參評課程進行定性評價。課程等級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優秀等級不超過參評課程總數的10%,良好、及格、不及格的比例由各學院(部)確定,并在學院(部)課程教學質量評價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任課教師該學期內出現二級以上課堂教學事故者,其所講授課程不得評定為優秀等級。

  (五)教師等級評定。在課程評價的基礎上,對授課教師進行定性評價,評價分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優秀等級不超過參評教師總數的10%。教師排名可依據所講授課程的評價成績,講授兩門(含兩門)以上課程的教師按較高兩門課程的平均分排名。

  (六)評價結果分析

  1、全校課程評價結果分析包括:全校所有參評課程的平均總分、每項指標的平均分。

  2、學院(部)課程評價結果分析包括:學院(部)所有參評課程的平均總分、每項指標的平均分。

  3、每門課程評價結果分析包括:參評課程的評價總分及標準差、每項指標的得分及標準差。

  (七)以上六個方面適用于采取評價卡方式進行評價的課程,采取問卷調查方式評價的課程由學院(部)評價小組自行處理并評定等級。

  七、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的運用

  (一)課程等級和教師等級等評價結果納入教師業務檔案。

  (二)課程評價等級與教學津貼分配掛鉤,具體辦法由學院(部)制定并實施;教師評價等級為優秀者由學校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三)連續三年評價等級為優秀的教師優先評聘高一級職稱。

  (四)學期內評價等級為不及格的課程或教師,由學院(部)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處理;連續兩次評價等級為不及格的教師或連續三次評價等級為及格及以下等級的教師,當年內不得參加一切評優和職稱評聘;上一學年評價等級為及格及以下等級的教師,當年內不得破格評聘高一級職稱。

  (五)課堂教學評價結果報送校領導、有關處室及教學單位,由學院(部)將各評教指標得分情況反饋給每位參評教師。

  八、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解釋權歸教務處,《聊城師范學院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4

  為進一步提高核心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夯實我校學生提升后續專業課程學習的能力基礎,在基礎課教師中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特制定本方案。

  核心基礎課程是指對學生后續學習和創新能力培養有重要影響的基礎課程。

  一、適用范圍

  作為全校核心基礎課程建設改革試點,本評價辦法選取本科一年級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大學物理、大學英語和制圖類課程中覆蓋面和影響面大的課程作為核心基礎課程的試點課程,原則上每門課程至少涉及10個以上教師。包括:《高等數學A(一)(二)》、《線性代數》、《大學物理A(一)》、《大學英語(三)(四)》、《工程制圖》、《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一)》。

  評價對象為承擔基礎學院上述課程的教師。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教學評價客觀的原則。綜合校院教學督導組、學生對任課教師教學態度、教學組織、教學水平等的評價,給出客觀、全面、實事求是的評價。

  2.堅持教學效果優先的原則。通過實行以學生初學水平狀態為基準,根據結課水平狀態劃分增量等級的縱向比較、定量考核的評價辦法,建立以效果優先的教師教學業績評價機制。

  3.堅持教學能力引導的原則。通過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保障教師的.教學成就,激發教師的內生動力,促進教師進一步研究教學方法,促進內涵發展,提升教學水平。

  三、評價內容

  (一)教學評價(占30%)

  1.督導組評價(占20%):督導組對教師教學態度、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2.學生評價(占10%):學生通過評教系統對教師的師德師風、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二)業績評價(占70%)

  1.根據每個教師所帶班級學生初始成績與結課成績的升降幅度衡量教學業績。

  2.第一學期核心基礎課程的初始成績與結課成績對應關系如下:

  3.計算方法

  (1)將不同生源地學生高考單科成績依據高考試卷分類(全國卷Ⅰ、全國卷Ⅱ、全國卷Ⅲ、自主命題卷)進行歸一處理,折算成百分制標準分:

  標準分=高考單科成績/同一高考試卷排名首位的高考單科成績×100。

  (2)根據課程對應關系計算全體學生初始成績的平均標準分(R0)。

  (3)計算同一教師所帶班級學生初始成績的平均標準分(R1)。

  (4)以(R1/ R0)作為衡量同一教師所帶班級學生初始成績水平狀態的指數。

  (5)計算全體學生結課成績的平均分(R2)。

  (6)計算同一教師所帶班級學生結課成績的平均分(R3)。

  (7)以(R3/ R2)作為衡量同一教師所帶班級學生結課成績水平狀態的指數。

  (8)計算(R3/ R2)與(R1/ R0)的差值(S),根據(S)值升降幅度衡量教師所帶學生成績進步的幅度,S值越大,表明學生進步幅度越大,教師業績越大。計算公式如下:

  S=(R3/ R2-R1/ R0

  (8)特殊情況如緩考、曠考、違紀等不計入初始和結課成績。

  四、評價方法

  1.質量評價排名在同一門課程內進行。

  2.評價實行評分制,總分100分。

  3.教學評價中,督導組評價、學生評價每項以百分數(滿分100分)評價。業績評價中,根據業績評價公式計算(S)值折算成百分數。

  4.根據前設評價內容中各項比例計算出實得分值,確定在同一課程授課教師中的排名。

  五、評價過程

  1.基礎學院每學期開學前公布上一學期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并向教務處及人事處提交評價數據。

  2.基礎學院根據實際上課情況向教務處提供課程及教師數據,教務處負責審核。

  3.業績評價中工作量計算數據由教務處提供,教師排名數據由基礎學院提供。

  六、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作為工作量計算、職稱晉升、承擔教學任務的主要依據。

  1.根據評價結果不同,核心基礎課程工作量在日常教學工作量W(根據教師實際承擔教學任務,按教務處相應辦法計算產生)基礎上乘以不同的質量系數:

  (1)排名在前20%(含20%),工作量計為1.5W;

  (2)排名在20%--50%內(含50%),工作量計為1.3W;

  (3)排名在50%--90%內(含90%),工作量計為1.1W;

  (4)排名在后10%,工作量計為1W。

  2.連續三年承擔基礎學院核心基礎課程的教師在職稱評審時可核準認定為教學型教師,職稱評審當年或上一學年有一次排名在后10%(包括10%)的教師除外。教學型教師在職稱評審時重點考核任期內的教學業績、教育教學改革等教育、教學條件,職稱評審指標單列。

  核心基礎課質量評價結果三年內兩門課程5次、一門課程3次排名前10%(包括10%)可作為晉升教學型副教授、排名前5%(包括5%)可作為晉升教學型教授的條件之一。

  注:具體條件、辦法和指標由人事處制訂,以當年公布為準。

  3.排名在后5%(包括5%)的教師下一年度不能承擔基礎學院核心基礎課程教學任務。如申請再次承擔基礎學院核心基礎課程教學任務,須經督導組、教師所在學院、教務處審核通過。

  4.工作量獎勵由基礎學院負責計算,報教務處和人事處,經主管校領導批示后發放。

  5.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6.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5

  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引導高校遵循教育規律,聚焦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制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以下簡稱審核評估)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決破除“五唯”頑瘴痼疾,扭轉不科學教育評價導向,確保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學核心地位。推進評估分類,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推動高校積極構建自覺、自省、自律、自查、自糾的大學質量文化,建立健全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引導高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立德樹人。把牢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構建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標準的評估體系,加強對學校辦學方向、育人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等方面的審核,引導高校構建“三全育人”格局。

  (二)堅持推進改革。緊扣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主線,落實“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強化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以評估理念引領改革、以評估舉措落實改革、以評估標準檢驗改革,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三)堅持分類指導。適應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需求,依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辦學定位、培養目標、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情況,實施分類評價、精準評價,引導和激勵高校各展所長、特色發展。

  (四)堅持問題導向。建立“問題清單”,嚴把高校正確辦學方向,落實本科人才培養底線要求,提出改進發展意見,強化評估結果使用和督導復查,推動高校落實主體責任、建立持續改進長效機制,培育踐行高校質量文化。

  (五)堅持方法創新。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深度挖掘常態監測數據,采取線上與入校結合、定性與定量結合、明察與暗訪結合等方式,切實減輕高校負擔,提高工作實效。

  三、評估對象、周期及分類

  (一)評估對象和周期。經國家正式批準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均應參加審核評估,其中:新建普通本科高校應先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原則上獲得“通過”結論5年后方可參加本輪審核評估。

  審核評估每5年一個周期,本輪審核評估時間為20xx—20xx年。

  (二)評估分類。根據高等教育整體布局結構和高校辦學定位、服務面向、發展實際,本輪審核評估分為兩大類。高校可根據大學章程和發展規劃,綜合考慮各自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情況等進行自主選擇。

  1. 第一類審核評估針對具有世界一流辦學目標、一流師資隊伍和育人平臺,培養一流拔尖創新人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普通本科高校。重點考察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必備的質量保障能力及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舉措與成效。

  2. 第二類審核評估針對高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歷史不同,具體分為三種:一是適用于已參加過上輪審核評估,重點以學術型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二是適用于已參加過上輪審核評估,重點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三是適用于已通過合格評估5年以上,首次參加審核評估、本科辦學歷史較短的地方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第二類審核評估重點考察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資源條件、培養過程、學生發展、教學成效等。

  四、評估程序

  審核評估程序包括評估申請、學校自評、專家評審、反饋結論、限期整改、督導復查。

  (一)評估申請。高校需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包括選擇評估類型和評估時間。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包括部省合建高校,下同)向教育部提出申請。地方高校向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其中申請參加第一類審核評估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向教育部推薦。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教育部評估專家委員會)審議第一類審核評估參評高校。

  (二)學校自評。高校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審核評估工作領導小組,落實主體責任,按要求參加評估培訓,對照評估重點內容和指標體系,結合實際和上一輪評估整改情況,制訂工作方案,全面深入開展自評工作,形成《自評報告》并公示。

  (三)專家評審。評估專家統一從全國審核評估專家庫中產生,人數為15—21人。原則上,外省(區、市)專家人數不少于評估專家組人數的`三分之二、專家組組長由外省(區、市)專家擔任。采取審閱材料、線上訪談、隨機暗訪等方式進行線上評估,在全面考察的基礎上,提出需要入校深入考察的存疑問題,形成專家個人線上評估意見。專家組組長根據線上評估情況,確定5—9位入校評估專家,在2—4天內重點考察線上評估提出的存疑問題。綜合線上評估和入校評估總體情況,制訂問題清單,形成寫實性《審核評估報告》。

  通過教育部認證(評估)并在有效期內的專業(課程),免于評估考察,切實減輕高校負擔。

  (四)反饋結論。教育部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分別負責審議《審核評估報告》,通過后作為評估結論反饋高校,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對于突破辦學規范和辦學條件底線等問題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采取約談負責人、減少招生計劃和限制新增本科專業備案等問責措施。教育部每年向社會公布完成審核評估的高校名單,并在完成評估的高校中征集本科教育教學示范案例,經教育部評估專家委員會審議后發布,做好經驗推廣、示范引領。

  (五)限期整改。高校應在評估結論反饋30日內,制訂并提交《整改方案》。評估整改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問題原因,排查薄弱環節,提出解決舉措,加強制度建設。建立整改工作臺賬,實行督查督辦和問責制度,持續追蹤整改進展,確保整改取得實效。原則上,高校需在兩年內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報告》。

  (六)督導復查。教育部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以隨機抽查的方式,對高校整改情況進行督導復查。對于評估整改落實不力、關鍵辦學指標評估后下滑的高校,將采取約談高校負責人、減少招生計劃、限制新增本科專業備案和公開曝光等問責措施。

  五、組織管理

  教育部負責制定審核評估政策、總體規劃,統籌協調、指導監督各地各校審核評估工作。委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以下簡稱教育部評估中心)具體組織實施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第一、二類審核評估和地方高校第一類審核評估工作。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要求,結合實際,負責制訂本地區審核評估實施方案、總體規劃,報教育部備案。組織所屬高校第二類審核評估及推薦高校參加第一類審核評估工作。選取1—2所高校委托教育部評估中心指導開展第二類審核評估試點,為全面推開本地區審核評估工作做好示范。

  教育部評估中心制訂專家管理辦法,建設全國統一、開放共享的專家庫,建立專家組織推薦、專業培訓、持證入庫、隨機遴選、異地選派及淘汰退出機制。

  審核評估經費由有關具體組織部門負責落實。

  六、紀律與監督

  審核評估實行信息公開制度,嚴肅評估紀律,開展“陽光評估”,廣泛接受學校、教師、學生和社會的監督,確保評估工作公平公正。教育部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參評學校、評估專家和評估組織工作的規范性、公正性進行監督,受理舉報和申訴,提出處理意見。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6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市教育局關于教學質量月活動的指示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突出教學中心地位,強化教學管理,全面啟動我校教學質量月活動,扎實推進教學質量建設,加快提升辦學水平進程,切實形成抓教學,比質量的濃厚氛圍,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而努力奮斗。

  二、活動主題

  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三、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

  四、活動專班:

  1、領導專班

  組 長:

  成 員:

  2、指導專班

  組 長:

  成 員:

  五、活動內容:

  1、學校、教務室研討制定教學質量月活動實施方案。

  2、活動動員。召開全體教師會,宣傳啟動教學質量月活動。

  3、組織課堂教學大練兵活動。

  4、聽課、評課、議課、說課、教學反思及資料歸檔。

  5、優質課評選。

  6、活動總結。

  六、活動要求:

  1、加強領導職責。嚴格按本 方案開展活動,做到教學質量月活動的.有效性,較強的操作性,評選的公正性。

  2、結合校本教研,確定符合本班實際的教研子課題。

  3、依照《桃嶺小學規范教學行為工作方案》指導要求,確定教學內容,認真開展集體備課。做到備課要“深”、上課要“實”、教學要“活”、 手段要“新”、 作業要“精”。

  4、全體教師要以質量立校、質量興校、質量強校為己任,樹立危機意識、品牌意識、發展意識,優化課堂秩序、規范教學行為,創建優良教風,提高教學質量,要求在各項評比中有出色表現。

  5、認真做好活動總結,樹立典型,推廣經驗,整改不足。

  6、執教教師在活動結束后及時上交本次課堂教學活動全套資料。以便學校歸檔。

  七、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階段:教務室具體負責制定活動方案,并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吃透精神。

  2、活動開展階段:展開教學開放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展開上課、觀課、議課活動。

  3、活動展示階段:利用校內櫥窗向社會展示質量月活動成果。

  4、總結反饋階段:全面進行總結經驗,物化成果,表彰先進。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7

  進一步加強教師教育教學管理,激發和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強化學校精細化管理,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加大對教師師德、教學態度、教學過程、教學績效的考核力度,落實獎懲措施,建設一支師德優良、業務精湛、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推動全市教育事業健康、持續、協調發展。

  二、評價目標

  通過對相關要素進行系統、科學、有效的監控和評價,為教師規范教學行為,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服務;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引導教師不斷發展、完善自我;改進評價方式,促進家校溝通,形成有效教學監督機制;為落實獎懲措施提供依據,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促進學校管理規范化、科學化。

  三、評價步驟和方法

  評價采用自評、組評、校評、學生評、家長評相結合的方式。學年末,教師依據評價指標進行自評;教研組(年級組)根據平時表現進行民主評議;教導處組織家長、學生采

  用調查問卷、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評議;學校依據日常工作表現和檢查、抽查情況進行考核,組織由學校領導、教學管理人員、教師代表參加的評價小組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討論、評議;最后根據自評、組評、校評、學生評、家長評的實際情況,折算總分后核定考核等次。考核等次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學年度考核“不合格”:

  1、受司法機關拘留收審者;

  2、體罰學生造成惡劣影響者;

  3、收受學生或家長財物、向學生推銷或變相推銷教輔資料和學習用品、從事有償家教不聽勸告者;

  4、全年累計曠工7天或連續曠工5天以上者;

  5、全年請事假累計60天以上者;

  6、無故不參加學校集體活動達7次以上者;

  7、酒后上課或酗酒鬧事造成惡劣影響者。

  四、評價結果的使用

  1、評價結果要在校內公示并反饋給本人,以便教師個人總結、改進、提高。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個體問題,采用個別約談方式反饋,使評價起到激勵、導向作用;評價過程中發現共性問題,學校要制定針對性措施加以整改,以發揮評價的診斷功能。

  2、評價結果作為評優樹先、評聘職稱、年終獎勵的重要依據。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8

  為加強課堂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有效調動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主動性,不斷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根據《中北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辦法(試行)》(校教[20xx]33號)文件精神,學校決定啟動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本科教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1、評價原則

  對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應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堅持教學過程評價與教學效果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學生、督導和同行、教學指導委員會、領導干部等多元評價的原則,激勵和引導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2、評價標準

  按照《中北大學本科教育課堂教學質量通用標準(試行)》([20xx]31號)的5個一級指標,26個觀測點進行評價。目前根據該評價標準,開發了評價系統。

  3、評價對象

  本學期承擔本科課堂教學的全體任課教師。

  4、評價方式

  以學院(校區)為單位組織開展此項工作,各學院(校區)根據《中北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辦法(試行)》(校教[20xx]33號)文件規定,結合學院(校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并于20xx年4月10前報教務處質量科備案。

  5、評價系統培訓

  (1)校級培訓

  時間:20xx年4月2日下午4點。

  地點:主樓11500室。

  人員:校督導委全體委員、教學院長、教學科長、院教指委主任。

  (2)院級培訓

  各學院根據情況,4月中旬前組織完成對本學院教師和學生的評價系統培訓工作。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9

  根據《延邊大學20xx年關于加強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延大校發[20xx]1號)文件精神,按照教務處年度工作計劃,結合教學督導工作實際,現提出20xx年秋季學期教學督導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的

  通過教學督導工作,促進本科大類公共課程理論課教學、實驗課教學、教研室/課程組建設、教學文件建設;收集匯總和反饋學院、師生對學校教育教學建設的具體建議,為穩步提升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二、工作原則

  1.堅持問題導向、正向激勵原則;

  2.堅持“督”與“導”并重原則;

  3.堅持全面了解、及時反饋、持續改進原則。

  三、工作內容

  本學期開設的大類公共課程中抽檢部分課程,通過隨堂聽課/看課、師生交流、個別座談等方式進行課堂觀察和評價:

  1.理論課教學:圍繞師德師風、教學目標與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學技能等五個方面,重點觀察和評價教學態度、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改革、過程性評價、學習效果。

  2.實驗課教學:主要觀察和評價實驗課前準備、實驗內容與課程目標契合度、實驗效果評價方式。

  3.課程梯隊:了解課程組構成情況,教研活動情況等。

  4.課程建設:了解本課程建設現狀、學院專業對本課程的建設計劃等。

  四、工作時間

  1.集中觀察:10月8日-10月18日

  利用學校教室可視化多功能平臺,觀察大類公共課程課堂教學實施情況。

  2.課堂教學觀察:截止12月20日,教學督導組將分組進行相關工作。

  五、工作建議

  1.緊密結合“兩性一度”和新時代對本科教學工作的.新要求進行教學督導。

  2.客觀評價課堂教學、課程建設和任課教師,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力促問題的改進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3.收集和整理有關教風、學風和教學管理方面的意見,檢查發現影響教學質量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等問題并及時反饋和提出整改建議。

  4.推薦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師和有特色課程,總結推廣好課好教師。

  六、工作保障

  1.相關學院要保證本學期本科課堂教學正常進行,如需調課,請按《延邊大學調課管理辦法(試行)》辦理。

  2.教務處、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中心負責提供課程的教學信息及相關資料,負責開展督導信息處理、督導意見匯總與向學校反饋等相關工作,以保證本學期教學督導工作順利開展并完成預期目標。

  七、其他

  工作聯系人:

  聯系電話: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中心

  教學督導辦公室: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0

  一、評價目的

  通過系統、科學、有效的評價,全面了解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和諧發展,進而實現學校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二、評價原則

  全面性原則:每位教師每學期開設的所有課程均需接受評價,所有修讀該課程的學生均需參與評價。

  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原則:采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評價結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公正、公平、公開原則:嚴格操作程序,嚴肅評價紀律,確保評價結果的可靠性。

  科學性、導向性、可測量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標準科學嚴謹、導向明確,且簡便可行、便于操作。

  三、評價主體與方式

  評價主體

  學生評價: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其評價能夠反映課堂教學的真實情況。學生需依據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評教,評價結果作為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參考。

  同行評價: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學科同行專家組成專家組,對本教研室(組)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同行評價能夠從專業角度提供深入的分析和建議。

  校教學督導組評價:校教學督導組對全校教師進行評價,通過隨機聽課、查閱教學材料或學生座談會等方式全面了解授課質量。

  評價方式

  課堂觀察:評價者直接進入課堂觀察教學過程,記錄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狀態。

  問卷調查:設計科學合理的問卷,收集學生和同行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意見。

  訪談交流:通過與學生、教師進行訪談,深入了解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情況和問題。

  四、評價內容與標準

  評價內容

  教學目標:是否明確、具體、符合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

  教學內容:是否準確、充實、有深度,能否體現學科前沿和最新成果。

  教學方法:是否靈活多樣、注重啟發式和探究式教學,能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是否流暢、有序,能否有效調控課堂節奏和氛圍。

  教學效果: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能否形成并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

  評價標準

  根據評價內容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采用等級制或分數制進行量化評價。同時,注重定性評價的'描述和分析,為教師提供具體的改進建議。

  五、評價流程

  準備階段:制定評價方案、設計評價工具、組建評價隊伍并進行培訓。

  實施階段:按照評價方案和評價工具開展評價工作,收集評價數據和信息。

  分析階段:對評價數據和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評價報告。

  反饋階段:將評價報告反饋給被評價教師和相關部門,并提出改進建議。

  整改階段:被評價教師根據評價報告中的改進建議進行整改和提高。

  六、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專門的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評價工作的全面安排、指導、檢查和監督。

  完善制度建設: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相關制度和規定,確保評價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強化師資培訓:加強對評價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其專業素養和評價能力。

  注重結果應用:將評價結果作為教師評先、評優、職稱評聘、崗位聘任和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并用于指導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以上實施方案的實施,可以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11-02

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03-27

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方案03-01

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6篇)11-05

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精選6篇11-05

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14篇)12-10

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14篇12-10

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10篇)12-20

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10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