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評價方案范文(精選26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質量評價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1
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增強愛國意識,激發愛國情感,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向國旗敬禮”網上簽名寄語活動方案。增強對偉大祖國、黨和人民的熱愛,進一步把愛國情感化為具體行動,立志為實現“中國夢”的光榮使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根據上級統一部署,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了以下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強“中國夢”宣傳教育,以“十一”國慶節為契機,以網上簽名寄語活動為載體,圍繞立德樹人,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積極引導未成年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擔負起建設祖國、實現“中國夢”的光榮使命勤奮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二、活動時間
xx年9月22日至10月12日。
三、活動內容
1、網上簽名寄語。組織全校學生上網面向國旗敬禮并簽名、寄語,抒發永遠熱愛偉大祖國、偉大人民、偉大中華民族的美好心聲。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懂得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道理,自覺把個人成長進步與祖國發展、民族復興緊密聯系在一起,切實增強“中國夢”宣傳教育效果。
2、做道德實踐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習雷鋒、奉獻愛心等志愿服務,參加學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我與祖國共奮進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培育心向黨、愛勞動、有禮貌的'道德品質,增進愛國情感,樹立遠大志向。
四、活動安排
1、宣傳學習
了解新中國建立歷程:以“向國旗敬禮”禮儀教育活動為重點開展宣傳教育。
(1)舉行一次升旗儀式教育。
精心設計升旗儀式,嚴格規范敬禮、唱國歌、國旗下講話等程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增強學生在活動全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切實發揮儀式教育的育人功能。
(2)開展一次倡議活動。
進一步動員學生開展“一人一句心里話,千言萬語頌祖國”、“我愛我的祖國”等活動,抒發愛國愛黨情懷,堅定忠誠國家的信念。
(3)利用信息技術課或在家上網等多種方式,登錄中國文明網(或其他鏈接網站,進行網上簽名寄語,同時抓好線下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4)各班出一期以“慶祝國慶節”為主題的板報,并組織評比。
(5)舉行全校學生以“向國旗敬禮”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并把優秀作品在校宣傳欄展覽。
(6)舉行謳歌“中國夢”學生合唱比賽活動。
(7)開展一次以“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班隊、團隊活動課。
2、專題學習
各班班主任在活動開始前要利用班會課時間認真組織學生學習活動方案,說明活動的意義,并提出具體要求。
3、實踐感悟
各班班主任要督促學生利用班會時間、放假休息時間進入中國文明網開設的簽名寄語欄目進行簽名寄語,并注明學校、班級和姓名。
五、活動要求
“向國旗敬禮、做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是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標準內容之一,也是文明學校動態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校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把網上簽名寄語活動納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的總體安排,精心策劃,周密部署,扎實推進。各班要把本次活動作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精心組織,抓好落實,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加強對活動的宣傳報道,營造濃厚氛圍,確保本次活動的順利完成。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2
為了進一步推進和諧校園建設,豐富教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教職工的身體素質,加強各年級組之間的聯系交流,增進教職工之間的友誼,培養教職工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精神,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學校工會擬舉辦教職工跳繩比賽,現將活動安排通知如下:
一、比賽時間:
20xx年4.26日-4.30日
二、比賽地點:
學校操場
三、比賽內容:
一分鐘速度跳繩。
四、組織工作
1、裁判:
2、攝影:
3、器材準備及場地布置:
4、記數員:
五、比賽方法:
(一)、比賽分組:比賽分為七個組:一、二、三、四、五、六年級各為一個組,學前班教師和教管教輔人員為一個組。
(二)、比賽分組內初賽和學校決賽兩個階段進行。
1、組內初賽。各組選取合適時間自行組織比賽,選出4名優秀選手(男女不限)參加學校的決賽。
2、學校決賽。由學校組織各組優秀隊員展開決賽。將每組4名隊員的成績相加,排出一、二、三等獎,進行相應的.獎勵。
六、比賽規則:
比賽隊員必須在指定的地點完成一分鐘的定時速度跳繩。可以雙腳或單腳跳,但要求跳繩過腳(搖晃一周360度)計一次。在規定時間內,失誤可繼續比賽,以累計數為個人成績。
七、比賽要求:
1、本次比賽以團結進取、友誼第一為目的,要求參賽隊員尊重裁判,遵守規則,賽出水平,賽出風格。
2、各組做好賽前總動員,積極動員本職踴躍參加比賽,并認真組織參賽隊員做好賽前準備活動,避免在比賽中發生扭傷等事故。
3、各賽隊員必須于開賽前5分鐘到達比賽場地,遲到者按棄權處理。
4、參賽隊員必須穿運動鞋參加比賽,否則不予參加比賽。
5、參賽隊員在比賽時,要安排好工作,不得因比賽影響教學和其他工作。
八、獎項設置:
1、按比賽總成績設一等獎2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
2、一等獎給予全組每位組員110元的獎勵;二等獎給予全組每位組員105元的獎勵;三等獎給予全組每位組員100元的獎勵。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3
一、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通過監控與評價的實施,系統、科學、有效地評價各個學段的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為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落實新課程標準,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而服務;為教育行政部門作出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決策提供依據,實現我校整體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
教學質量評價的意義:通過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和諧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增強學校自我發展的動力,促進教學研究工作的開拓創新。
二、教學質量評價的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以學生各學段綜合素質發展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為主要評價目標,組織實施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
(二)導向性原則
著眼于人才的培養,著眼于教師的專業發展,著眼于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為指導,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通過評價指導實踐,實踐完善評價,促進我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和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三)實效性原則
以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實際效果,作為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一切行為的準則,客觀準確地對教學質量現狀做出科學評價,制定科學合理、切實有效的監控與評價方案。通過有效的反饋監控機制,促進教學質量不斷發展和提高。
(四)激勵性原則
通過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行監控與評價,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獎勵先進,激勵薄弱學校,促進全區小學整體提升教學質量。
(五)綜合性原則
教學質量評價要堅持“全面評價、全程監控、全員參與”的綜合性原則。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要注重學生、教師綜合素質的發展狀況,關注影響教學質量的各個相關因素和環節。通過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標的綜合評價,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
要關注教學質量結果的評價,更要注重過程的監控,要抓源頭、抓過程、抓動態監測、抓及時調控,把教學中的問題矯正于始發時期,堅持橫向與縱向相結合,動態與靜態相結合,使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全面、有效。
要充分開發學生和教師主體作用和潛在能力,使每個人、每個學科組,都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積極促進學生、教師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教學質量評價的內容
以學校、教師、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立足點,以發展性評價為主線,關注變化和發展的過程,關注發展的成果。
四、教學質量評價的方式方法
(一)主要方式
1、教學信息監控——通過日常的教學檢查,教學過程的常態監測,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定期檢查,教師教學信息反饋和學生學習信息反饋等渠道,及時了解和掌握教學中的動態問題,并及時進行反饋、矯正和調控。
2、教學督導評價——對所有教學活動、各個教學環節、各種教學管理制度、教學改革方案等進行隨機性的督導評價。
3、專項監控評價——對課堂教學、校本課程開發、校本教研開展、教學常規管理、德育工作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校內文體活動、教學質量評價、綜合素質評定等方面的工作進行專項目標評價。
(二)具體方法
1、實地觀察
通過實地考查,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與評價,并就影響教學質量的原因進行深入地分析。以聽課、參觀、情境測試、常態下隨機測試等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教育教學管理水平進行評價。
2、訪談
訪問者根據設計好的訪談問題或提綱,通過與受訪者的交流互動、專題研討,集體座談、個別談活等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非文字表述性的內容。
3、問卷調查
通過書面的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了解學的生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相關內容。
4、文獻分析
文獻分析是通過系統收集、分析學校以及教師中與教學質量相關的各種文件、論文、研究成果、學校教學管理、學生學業成績記錄、教學數據統計報表、質量分析報告、專著、經驗材料等,全面、客觀地評價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并將其作為分析研究教學質量的`輔助材料,以求更準確地把握教學質量的發展趨勢。
5、學生學業成績測評
每學年對幾個年級的學生,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分學科進行測試。這種測試以紙筆測驗為主,適當采用其他方式,如情景測試、實際操作等。
6、個案研究
針對學生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及其影響因素,采取目的性取樣的方式,在群體測驗與調查中找到最有代表性的樣本,結合校本教研,對某個專題進行深入研究。
五、教學質量評價的組織體系和制度保障
(一)組織體系
建立學校、學科組二級評價體系,把影響教學質量的諸多因素,分解和細化為評價目標,學校、學科組二級監控評價組織,根據管理職能,在不同層面上實施分層監控、分項監控。對各相關因素作出及時的監測、準確的診斷、科學客觀的評價和有效的反饋矯正。
1、校級評價組織主要負責學校的教學質量的評價,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相關的評價領導機構,制定相關的實施方案和操作辦法,對評價工作進行組織協調。負責教學質量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反饋等具體工作。
2、學校是教學質量評價的實體,是實施教學質量動態監控、常態監控的最有效、最關鍵的環節。根據中心校的評價標準的要求,在學校各層面上實施教學質量評價,形成一個完善、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網絡。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操作辦法,明確不同部門和人員的工作職責,并將其落實到每一個學科、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學生。對各學科、各年級、各教學環節進展情況實施動態監控、常態監控,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關鍵因素,及時地分析反饋,并提出改進意見,盡量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在始發時期。
(二)制度保障
1、教學質量專項督導制度——建立學校(中心校)教學質量二級評價專項督導制度。根據管理的職能和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在不同層面上,針對不同內容,采用不同方式對小學教學質量以及評價體系的運行進行督導。
2、教學質量反饋調控制度——學校要建立教學質量反饋調控制度,對日常監控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調控。
3、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制度——按照縣、中心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建立對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制度。
4、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制度——按照縣、中心校學生學業成績評價辦法的要求,建立對小學生進行學業水平抽樣測評的制度。
5、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以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以年度分析評價報告為成果呈現形式的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制度。學校每學期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對教學質量作出全面、客觀、科學地分析,總結經驗、找準問題、提出今后改進教學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6、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和獎勵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和獎勵制度,根據綜合評價的結果進行獎勵。
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運行實施
教學質量的評價,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課題。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分階段分步驟實施,才能得以不斷的完善。根據實施的情況、學科課程標準的變化和每學年工作特點不斷修改和完善。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注重積累有關資料,對照本方案認真實施。每學年采取撰寫自評總結,自評打分,由教導處組織進行評定。
七、獎勵辦法
1、按照學校原有基礎和辦學條件分組評價,實行質量等級獎勵制。
2、在中心校制訂《考核細則》基礎上完善。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4
一、指導思想:
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發展是新時期少先隊教育的基本途徑。結合我鎮特有的歷史及旅游文化資源,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以“爭當小導游”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引導隊員深刻感悟吳地文化所蘊藏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情感,激發隊員“知我神農、夸我神農、愛我神農、建我神農”的熱情,從小樹立起勤奮學習、練好技能、學好本領、服務家鄉、報效祖國的壯志。
二、活動目的:
本次“爭當小導游”主題活動,結合“我的家鄉—神農架”校園文學作品大賽和“祖國在我心中”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組織學生通過調查家鄉的歷史名景風光、編寫導游詞、小導游評選等一系列活動,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社會實踐等能力,增進學生對神農架了解,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家鄉文化的`思想感情,全面提高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適應現代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同時也為神農架旅游業的發展服務。
活動形式:調查、參觀、主題班會活動、演講等。
活動時間:xx年5月開始。
活動對象:4—6年級學生。
活動指導:校長室、大隊部、校外輔導員、各中隊輔導員、班主任和語文教師等。
三、活動流程及活動時間安排:
(一)、知我神農架景榮為神農娃(活動時間:xx年3月——7月)
1、考察
引導學生們通過上網查詢、參觀、鄉土教材的翻閱、詢問當地村民等途徑,對景區典故進行考察,讓隊員們了解神農歷史,加深對景區典故的印象,激發探究的激情,并為自己身為神農娃而感到自豪。
2、導游臺詞大匯集
在前期大量考察、探究過程中,學生們已經準備了各個景點的許多介紹資料,如何將書面的文字材料轉化為雙語導游們的口頭語言,這一點十分重要,也是小導游們在今后的活動中能否順利過關的關鍵。要通過“小組合作、教師幫助、資源共享”等原則,出臺符合小學生口吻介紹的導游詞。
(二)、才藝大展示夸我神農美(活動時間:xx年6月)
結合林區文聯、林區教育局關于舉辦“我的家鄉—神農架”校園文學作品大賽和“祖國在我心中”主題教育系列活動以及林區教育局第二屆“愛我神農”美術書法作品比賽活動開展才藝展示活動。如演講唱歌美術書法競賽。
(三)、活動促思考我為神農獻計策
每個神農娃都身肩建設神農的重任。神農小導游是神農架的宣傳員,為家鄉發展出大力,更是義不容辭的事。在爭當“神農小導游”系列活動的過程中,同學們一定會對鴻山的現在與將來有所思考,讓隊員們通過班隊活動唱一唱“家鄉好”、寫一寫“神農美”、議一議“神農發展金點子”、畫一畫“神農的未來景”。
預計效果:
通過組織學生參觀、調查、考察歷史典故、風土人情、優良傳統、環境變化、家鄉產品等情況,讓每一名學生都投入到了解神農架的實踐中,在爭當小導游的實踐探究過程中,每個隊員對神農架的各景點、肯定有更深地了解;在當導游介紹時,每個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社會實踐等能力也都會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活動中,還養成了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同時也為神農架旅游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5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江蘇省《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精神,認真落實《鹽都區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學校“四名”工程行動計劃》,建立體現素質教育宗旨,符合輕負擔高質量要求的綜合評價制度,引導廣大校長和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教師觀、學生觀,深入踐行“名在減負、名在特長、名在名師、名在文化”的辦學理念,切實規范辦學行為,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努力實現全區小學教育高位均衡發展。
二、評價內容
分辦學行為、德育工作、師資隊伍、學業水平、學生特長、辦學特色等六大項,總分為100分。
三、評價標準
1、辦學行為(10分)
(1)開齊規定課程,開足規定課時,不隨意增減課程課時。課表、課外活動安排表上墻上網,沒有弄虛作假現象。(2分)
(2)嚴格執行全區統一制定的學生作息時間,非經區局批準不得隨意調整,確保學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學時間不超過6小時。(2分)
(3)有切實的課外作業總量監控機制,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中高年級每天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節假日、雙休日沒有違規補課的現象,沒有舉辦奧數班。(2分)
(4)規范考試科目和次數,學校組織的考試每學期不超過一次,科目不超過3門。(2分)
(5)認真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不少于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學生體質健康整體水平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近視率、肥胖率明顯降低。(2分)
2、德育工作(10分)
(1)把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重視整合德育資源和開發優質德育課程,德育內容豐富。(2分)
(2)將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德育隊伍健全,職責明確。(2分)
(3)德育活動形式多樣,校園育人氛圍濃郁。(2分)
(4)班主任工作扎實有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開展。學校、社區、家庭溝通良好,形成合力。(2分)
(5)學生熟悉《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行為習慣良好,精神風貌積極向上,無隨地吐痰、亂扔亂拋、亂涂亂畫、大聲喧嘩等現象。(2分)
3、師資隊伍(20分)
(1)學校有師資隊伍建設五年規劃,教師有個人專業發展規劃,目標任務明確,措施實在達成度高。具有相應教師資格證書的比例達100%,40周歲以下的`教師全部達專科以上學歷。(4分)
(2)扎實開展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堅持周六上午教師集中業務學習制度,認真落實集體備課基本要求。深入開展教師學習教育活動,教師參加全區集中考試合格率達100%。積極組織在職教師新課程培訓和轉崗培訓,大力實施“青藍結對”和“名教師名校長”工程,創造條件設立首席教師和名師工作室。(4分)
(3)加強師德行風建設,熱情關愛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人格,無體罰、變相體罰或“心罰”學生的現象。遵紀守法,無違法犯罪;廉潔從教,不搞有償家教。(2分)
(4)全面開展“有效課堂教學人人達標”活動,每年參加區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類優質課競賽有一定人次獲獎,優課率達50%以上并逐年增加。(5分)
(5)大力開展教科研活動,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際,圍繞“以生為本,減負增效”開展課題研究,每年有一定數量的教育教學論文發表或獲獎,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并正常結題。(5分)
4、學業水平(30分)
牢固確立“讓每一個學生成人,讓眾多的學生成才;讓每一個學生合格,讓更多的學生優秀”的辦學理念,區直小學、中心小學全科及格率達98%,優秀率達50%以上;村小學全科及格率達95%,優秀率達35%以上。學業水平評估由六年級語數外質量調研(15分)、二~五年級語數外隨機抽測(10分)和全區小學生常技科檢測(5分)等三個部分組成。
5、學生特長(20分)
所有的學生都會演奏一種樂器,掌握兩項以上運動技能,在美術、民間傳統文藝特色項目方面有自己的長項。全區小學生素質檢測和學生參加區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類競賽獲獎情況,各占10分。
6、辦學特色(10分)
(1)各學校有80%以上學生參與的特色項目,且50%以上的學生能隨時展示才藝。(3分)
(2)努力構建健康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全面加強“三風”建設,設計出校旗、校徽,確定好校訓、校歌、校樹、校花,編印校報、校刊,建好校史陳列室,雕塑、標語牌、畫廊、展廳制作與布置精巧和諧。(3分)
(3)學校工作成績顯著,獲區級以上表彰獎勵。(4分)
四、考評辦法
1、分級考評。區局負責對區直小學和中心小學進行考評,中心小學負責對村小學進行考評。按“一校制”管理要求,村小教學質量納入中心小學考評。
2、分層考評。根據各學校辦學規模、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等實際情況,對全區23所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分基礎性、發展性、示范性等三個層次進行考評,體現分類要求、分層推進的原則,使所有的學校都有比學趕超的動力。學校考評層次的劃分與確認,實行自我認標和區局定標相結合,每學年初由學校書面申請,區局確認后發文公布。
3、分塊考評。局相關職能科室對小學教育質量評價的六大項,分別確定具體的賦分標準,實行分塊考核賦分、綜合確定格次。其中辦學行為和德育工作由督導室、普教科負責,師資隊伍由組織人事科、教研室負責,學業水平由教研室負責,學生特長和辦學特色由普教科、體育科負責,最后由普教科匯總報局務會研究決定。
五、考評獎懲
區局根據綜合考評結果,每年表彰三分之一左右的區直小學、中心小學,并與校長績效考核掛鉤;對發生師生違法犯罪、重大安全責任事故、違背省“五嚴”規定被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通報批評或產生其它重大負面影響的學校,均實行“一票否決”;對辦學水平較差或退步較大的學校列為重點管理單位,認真剖析原因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予以整改,以促進全區小學教育均衡發展。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6
一、指導思想
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工作要求,堅定不移的落實市教育局和府城學區20xx—20xx學年度各項工作要求,堅守“以人為本、務實創新、追求卓越、全面發展”辦學理念,尊重教育規律以提升學生素質,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本,打造適合我校學生發展的“健康課堂”,全力推行新課標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全面落實培優扶差方案,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為把我校打造成孝感教育名校而努力奮斗。
二、工作目標
1、加強九年級轉頭教師、新進教師(含高中轉教初中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的轉變工作,并在七年級做好“小初”的銜接教育,八年級做好學生分化期的學習管理,九年級做好分班穩定以及學生適應新環境、取得新成績的工作。
2、繼續努力打造“健康課堂”。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即“以生為本”,它倡導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讓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健康課堂最突出的一個方面就是生活和學習在其中的每個人,不管是教師、學生,或者任何與課堂有關聯的人,都要以誠相待、相互尊重。讓每個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回報以忠誠和勤奮,讓我們的學生有著共同的見解:共享的目標,共享的尊重,共享的價值觀,讓我們的學校在健康的模式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嚴格要求教師合理布置作業,嚴格管控教輔資料的使用,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向課堂教學要質量,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避免更多的學生成為“優勝教育”的淘汰者,堅決制止教師辦班補課、有償家教等行為。
4、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激勵他們勇于創新、勇挑重擔、勇創一流,積極為他們創建學習、交流、展示、提升的平臺。
5、要加強對九年級工作的合理部署、科學指導,做好新分班級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激勵學生熱愛班級、努力學習,讓他們樹立把握今天、決勝中考的壯志雄心,為明年中考打下堅實基礎。
6、加強學籍管理,嚴格按“四率”考核班級的教育教學效果,把學生的流失率控制在1%以內。
7、加強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實驗開出率達100%,電教設備的使用率達95%以上,使我校的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將各功能室納入教學月檢,將檢查結果計入功能室負責人的績效考核。
8、加強校本培訓,加快校本課程的開發進程,培訓中做到理論學習與基本功訓練有機結合,做到信息技術掌握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做到發現問題與教學反思相結合,還要在全體教師中發掘先進事例,組織學習討論,使培訓工作制度化、內容化、科學化。
9、進一步辦好大課間活動,使之成為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亮麗風景,進一步加強學生養成教育,加大檢查、反饋、改進力度,使這方面的工作有看得見的.實效,要繼續加強對體、音、美、勞、微等課程的管理力度,在開齊課程保證課時的基礎上求質效,給學生實施真正全面的教育。
10、繼續辦好家長學校,為爭創孝感市優秀家長學校創造條件。要求各授課講師認真備課、講課,積極和家長溝通交流,共同探討教育的方式方法,共同教育好孩子,促進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
11、全面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課內比教學”為平臺,以名師工作室為依托,積極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曬課活動,使教學大比武形成常態,使大比武、大練兵、達標課覆蓋教學全過程,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12、在能保證每位教師一臺電腦的前提下逐步推行電子備課,積極倡導教師制作教學課件,積極嘗試在教師管理平臺檢查教師的備課、平時測試和質量分析、輔導記錄等。
三、工作措施與要點
(一)部分工作思路的調整
1、明確和加強年級主任的工作職責
年級主任是年級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是年級教學工作的組織者落實者,和本年級教師的接觸最緊密、對本年級情況了解得更深入,本學期教務處強化年級主任的工作職責,明確年級主任的責權范圍,便于年級工作的優質高效開展落實。首先在學校年級的人事安排的基礎上制定本年級的課程表,涉及跨年級的節次沖突由教務處集中調節。任何教師不得隨意調課挪課,如有確需在調課人平等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后報年級主任方能作統一更改;其次,年級的監考閱卷工作由年級主任統一部署安排,教務處負責參與教師的人事劃分,學生的考場座次由教務處統一安排,期中期末的教學質量分析會可酌情分年級召開,年級主任負責質量分析、總結工作并提出要求;再次,年級主任參與本年級教師的人事分配和調整,本年級學生異動須由年級主任和教務處共同協商解決。
2、教學月檢查辦法的調整
改變教學月檢固定幾個人參與的單一模式,首先在暑期培訓期間教務處向全體教師解讀教學月檢的評分標準、佐證辦法和檢查方式,教學月檢要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其中,讓老師們在檢查中借鑒學習、發現問題,讓他們用口口相傳的形式把月檢情況自覺的反饋到老師們中去。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7
一、基礎教育工作
(一)學前教育
1加強公、民辦幼兒園的管理,引領幼兒園特別是民辦幼兒園加強安全管理,進一步規范民辦幼兒園的辦學行為,做好民辦幼兒園年檢工作。繼續推進學前教育試點項目工程,增加公辦幼兒園容量,鞏固提高學前教育入園率。
2加強幼兒園一日常規活動管理,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全面提升幼兒園辦園水平。
3組織開展學前教育系列培訓活動,通過教師業務比賽、成果展示等方式,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質量。
(二)義務教育
1嚴格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近入學、劃片招生”政策,實施“陽光招生”,進一步規范學生有序流動,逐步化解超大班,控制“大校額”學校規模。
2繼續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深化貫徹執行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加大對教學過程的監管和督查力度,大力倡導質量立校、特色興校。
3.全面規范辦學行為,檢查教學計劃執行情況,尤其是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情況,督查學校行政上課、聽課、評課和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落實情況。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開展普通中小學課程實施水平評估,提高課程實施水平。
4.積極組織參加全市科技創新大賽,組織好漢字聽寫大賽、閱讀等系列活動。
(三)普通高中教育
1.進一步實施高中階段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堅持普通高中規模與質量的均衡發展,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提升高中教育質量。
2.繼續加強高三畢業班工作督查,全面完成20xx年高考目標任務。
3.完成中學省一級示范校、長赤中學省二級示范校創建工作。
(四)管理工作
1.完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進一步落實教學質量目標責任制和教學責任事故追究制,落實“校干包級,班主任包班,教師包學科、包學生、包質量”的管理機制。強化教學質量監控,定期對中小學進行教學質量檢測,及時召開階段性質量分析總結會,確保新課程教學質量目標的全面落實。
2.改革教學評價辦法。實施從德、能、勤、績等方面全面考評教師,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促進教學方式的科學化、民主化。堅持“從起點看提高,從入口看出口,從基礎看發展”的原則,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在原有基礎上逐步提高。
3.著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學期召開一次全縣暨學區教學質量分析會,真正建立和健全質量監控體系,提升義務教育質量。
4.加大對學校教學工作的督查力度,組織實施對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定時和不定時檢查考核,加大對小學、初中教學質量的抽考和評估。
二、職業成人教育工作
1.進一步加大職業教育宣傳力度,把穩定中等職業教育規模作為首要任務,大力開展職業教育宣傳進“鄉村、社區、學校、家庭”四進活動,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氛圍。
2.進一步打造我縣職業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切實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有效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深化校企合作,實現校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有效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3.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采取培養、培訓、引進、聘用等辦法,加大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培訓力度,通過參加國家、省級骨干教師培訓,選派教師到企業接受實習培訓,提高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建設一支滿足需要、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業扎實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4.全力做好中職招生送培工作,嚴禁非法招生和招生欺詐行為,禁止有償招生,全面完成中職招生目標任務,進一步搞好藏區“9+3”學生免費職教工作,提高中職惠民普及面。
5.進一步加強中職與高職的接軌,建立中職到高職的直通車,探索中職文化課和個別專業課的抽考監測,開好中職學校師生技能大賽,推廣和提高創業教育的規模和影響,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提高中職的社會認同度。
6.繼續加強中職學校專業規范化建設,編寫有影響的校本教材,提高教學實訓水平。按照教育部專業設置標準,大力實施專業考核,形成以素質能力評價學生、以教學效果評價教師、校內與校外結合的質量評價機制,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7.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各職業學校既要重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又要重視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在結合中職學生特點和發展需要的基礎上,通過文化宣傳、舉辦活動等載體,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學生喜愛的文體活動,豐富學生課外生活,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
8.加快發展成人教育,面向就業市場和新興產業,依托工業園區,充分發揮職業學校輻射帶動作用,構建成人教育培訓網絡,完善縣、鄉、村三級職教體系。爭取人社、農業等部門支持,擴大職業培訓規模,實施“五大培訓工程”,全力支持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
三、德體衛藝教育工作
1.以“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紅領巾心向黨”等為主題,扎實開展好愛國主義讀書教育系列活動和少兒書信大賽。
加強家校聯動,建好家長學校,開展“教師家訪進萬家”、“平安紅領巾行動”、“紅領巾手拉手”等特色活動,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的作用,增強德育工作實效。加強時代精神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和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
2.做好省、市、縣級陽光體育示范學校的驗收評估和復查工作,組織開展省、市級綠色學校和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創建工作,創建省、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各一所。做好省、市、縣各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先進班集體”評選工作。
3.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認真實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堅持科學的作息時間,加強學校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工作,繼續做好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深入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心理健康優質課評選活動和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競賽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壓力和挫折,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4.深入推進學校特色文化創建工作,豐富學校特色文化建設內涵,強化特色項目建設,形成校本教材和校本課程。加強宣傳工作,要總結出本校文化建設的成果,擴大學校特色文化影響力,有經驗交流文章在省、市主流媒體上發表。召開特色文化論壇、現場會,對申報特色文化建設四、五星級的學校進行復查驗收,提升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總體水平,建成10所以上在全市有影響的特色學校。
5.舉辦好全縣中小學生“三大球”比賽、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組織好藝術節活動,并推選優秀選手和優秀藝術節目參加省、市相關評比活動。組織好全縣文藝匯演、中學生演講大賽和高中生辯論大賽。努力承辦好市中學生運動會,力爭在省、市藝術節活動評比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6.做好20xx年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工作和高中一年級新生軍訓工作,扎實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認真落實每天一小時的校園體育運動、創新大課間體育活動和特色體育興趣小組活動。
7.繼續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宿舍”評比活動,營造美好的辦學環境。進一步鞏固“五創聯動”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學校”活動成果,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六化”建設,認真開展傳染病防治工作,繼續開展“爭做文明使者我為城市添彩”“發展我成長城市文明我先行”等活動,積極參與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工作。
8.加強學校美育工作,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扎實推進中華經典誦讀行動。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8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學校各項工作的常規管理,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全面了解本期各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狀況,根據xx中心校工作要求和計劃安排,經研究決定,對全鎮各小學教育教學情況進行工作檢查,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成立檢查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檢查分組情況
第一組:
組長:
成員:
第二組:
組長:
成員:
第三組:
組長:
成員:
xx小學:三組檢查結束后,集中檢查。
三、檢查內容
1、學校常規管理工作:具體包括學校各項計劃制度制定及執行情況,學校安全工作管理情況,課程設置情況,教師業務大練兵、師德師風建設及農遠工程運用情況,校園文化建設情況,少先工作情況,教研活動開展情況,教導處常規檢查記錄等。
2、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具體包括:教師計劃制定、學科教案、學生考試成績統計及考試質量分析材料,學生作業批改、教師聽課記錄、學生成績記載情況,活動課開展情況,培優轉差情況,出勤情況等。
四、檢查時間:
6月中旬。
五、有關要求
1、各小學、各位教師要高度重視這次檢查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學常規管理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認識。
2、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反饋給有關學校及教師,并提出改進意見。
3、各小學、各位教師對檢查組提出的問題,要認真對待,制定整改措施,立即整改到位,中心校將不定期對部分學校和部分教師進行回訪。
4、檢查組人員對學校的常規工作檢查表和教師學科常規工作檢查記錄表,要根據實情,客觀公正填寫,資料將分校裝訂存檔,并作為對教師考核和校長目標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9
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實施意見》精神,推動我校陽光體育運動活動的廣泛開展,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根據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學校開展擊劍特色學校創建活動以素質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為指導,以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體育素養和能力為宗旨,以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為目的,以掌握運動方法和技能為根本,發揮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和學校的資源優勢,促進體育課程改革,通過三~五年的努力,將我校打造成參與面廣、水平較高、設施完備的體育特色學校,為學生終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實施目標:
1、構建體育校本課程體系。
結合我校現有體育特色,構建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配合、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融通的體育校本課程體系;
2、選擇擊劍活動項目。
(1)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選擇與自己興趣、愛好相適宜符合自身素質特點的體育活動項目,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學生體育素養修煉,培養學生審美意識,陶冶學生體育情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2)形成學校特色項目。傳承擊劍特色,全校學生參與練習擊劍,在學校大課間進行整體推進、普及。
3、建設優秀特色教師隊伍。以學校擊劍特色學校創建為契機,建設一支有創造性的,具備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的教師隊伍。
4、打造學校“擊劍教育”品牌。
創建良好的育人環境。優化體育教育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外活動的整合。開展好擊劍興趣小組活動,培養體育特色學生,以興趣小組帶動其他學生進步,努力打造“體育教育”品牌。
三、實施原則:
1、因地制宜原則。根據本校的現有資源和學生狀況,開展創建活動。
2、適應性原則。開展的.擊劍活動必須適應學生身體和心理發育特點,有利于增強體質,有利于提高體能和文化素養。
3、普及性的原則。廣泛開展課內外體育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較好地掌握一項運動技能。
4、全面性原則。擺正體育課堂教學與創建擊劍特色學校的關系,堅持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促進學生身體協調發展,防止為創建體育特色學校而造成體育課堂教學的單一化。
5、以人為本原則。開展體育特色學校創建活動,堅持以育人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開展創建活動中注意加強相關體育知識和擊劍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
四、項目選擇:
本著以生為本,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結合學生自身素質特點和學校特色師資優勢,通過課程設置、活動推廣,興趣小組提高等形式創建我校體育特色。
五、組織機構:
1、學校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王建華副組長:傅志強成員:各班班主任
2、特色輔導教師:王麗萍
六、實施步驟:
特色學校創建時間20xx年9月――20xx年6月,實驗研究程序和進度如下:
1、準備階段(9月)
(1)開展前期調研,確定學校擊劍特色項目。
(2)建立學生體育特色檔案,落實參與教師。
(3)制定實施方案,進行人員分工,落實研究任務。
(4)開展創建宣傳,學習相關理論,奠定研究基礎。
2、實施階段(10月――20xx年4月)
(1)制定階段性實施計劃,落實特色創建各個環節。
(2)構建體育校本課程體系。
(3)廣泛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
(4)落實體育大課間,推廣,形成學校特色項目。
(5)創建良好的育人環境。優化體育教育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外活動的整合。
(6)實驗教師撰寫心得、體會、總結。
3、總結階段(6月)
(1)匯總整理各階段的成果資料,進行體育教育成果總結匯報活動。
(2)撰寫特色學校創建的總結報告。
(3)申報擊劍特色學校,準備相關材料。
七、工作措施:
(一)、實施三項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學校要高度重視創建工作,切實加強領導,把創建體育特色學校活動作為推進素質教育,創建校園文化,全面建設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要將創建活動納入學校管理之中,把活動開展情況作為評選先進班級的參考內容。要通過開展創建活動,全面開創學校有特色、學生有特長、競賽有成績、社會有影響的學校體育、藝術工作新局面。學校教導處處負責牽頭、組織、落實創建活動;將特色項目納入常規教學計劃和管理中;體育組、藝術組教師要各負其職,認真開展特色項目的訓練與輔導;后勤處要盡力做好服務工作,確保創建活動的順利實施。
2、強化教師培訓。
組織青年教師認真學習創建實施方案以及有關教育理論,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和提高,根據實驗工作的需要,適時聘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和指導,組織教師到外地學習、參觀、了解實驗信息,掌握研究動態。積極為特色教師創設施展特長的平臺;健全機構,形成藝術教育科研網絡;外聘內兼,壯大體育教育隊伍。經過幾年的努力,形成一支由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體育教育骨干、多名兼職體育教師組成的藝術教育師資隊伍。
3、完善設施設備。
完善的設施、充足的器材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物質基礎,也是創辦擊劍特色學校的基本保證。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依托教育現代化建設,學校投入資金,增購設備。學校要不斷改善場地和設施,添置配備必要的器材,保證創建活動的正常開展。同時,制定好擊劍活動場地、器材、設備的使用管理制度,做到借還登記,精心使用,嚴格管理。
(二)、夯實三種途徑。
1、開設校本課程,實施普及推廣。
按照國家標準,開足開齊體育課程。在完成教育部安排的教學內容的同時,將學校特色項目納入到課堂教學中。
另外,注重把審美教育滲透于其它各學科教學之中,利用大課間普及、推廣擊劍活動。鼓勵學生人人參與,引導學生開展互幫互學,相互合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共同發展。堅持面向全體,兼顧個體差異,分層分類輔導,力求學生人人會做簡單的運動項目動作,人人具備所選項目的簡單技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在活動中充滿快樂。
2、開展豐富活動,搭建展示平臺。
發展校園文化,活躍校園生活,為學生搭建施展體育才華的舞臺,使體育苗子脫穎而出構筑平臺。堅持每學期舉辦兩次擊劍比賽,為學生施展其體育才華提供舞臺;讓學生全面參與,引領學生邊學邊練,以練促賽,以賽促練。發展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審美和創新能力。
同時,將擊劍教育與社會相結合,帶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開辟展室展示,向社會匯報體育教育成果,把學校擊劍教育推向社會。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10
當前將更為關鍵,學校處于高位運行狀態,面臨的壓力也更大。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管理,落實教學常規,制訂計劃,完善制度等等。一如既往地全面貫徹和落實學校工作目標,積極推進新課程的實施,開展扎實細致的教學管理、深入有效的教學研究、積極務實的課堂實踐,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水平,提高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為把我校建成為巴蜀名校而努力。
一、工作思路
1、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注意科學管理、細節管理,增強教學工作的實效性。要規范課堂教學常規、教研常規、科研常規、教學檢查常規等工作。
2、以課程改革實驗為主線,繼續加強學習培訓,進一步增強教師的新課改意識,使教師進行課改的實踐研究化為自覺的行動,促使教師向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3、以課改為核心,立足課堂,扎實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探究教學新方法,總結新經驗,提高我校教師授課水平。
4、努力做好各級科研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積極開展新課題的研究。
5、繼續扎實有效地抓好教學環節的落實與督查工作,加強教學設計的研究、課堂教學的調研和學科質量的調研,進一步提高教師教學設計的研究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6、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各種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完善師生評價機制,促進教學工作和諧發展。
7、重視體、衛、音、美教育教學工作,全面提升素質,體現學校特色。
8、加強教研組建設,提倡教師間圍繞教學進行交流和對話,發揮教師集體智慧,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加強教師自我反思和監控,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
9、提高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活動的質量,抓好各年級學科競賽輔導和考務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10、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設,深入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的研究。
11、加強教導處、教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規范化、科學化,以點帶面努力提高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
二、工作質量目標
1、學科質量目標
高三各學科成績統計數據(平均分、達標率和有效達標率等)居全縣第一名,在市內同類學校處于領先位置,初三年級各學科能進入到全縣前列;高一、高二基地班學生必須有學生進入全市前10名,力爭囊括縣前10名,全縣前100名中,我校應力爭占80%以上,各學科成績統計數據(平均分、達標率和有效達標率等)居全縣第一名,在市內同類學校處于領先位置;初一、二年級各學科合格率、優秀率和均分超過縣“兩基”水平。
2、教師培養目標:加強對新上崗青年教師的管理、輔導,使其基本掌握課堂教學常規、基本適應學科教學;加強對青年教師的輔導、培訓,組織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力爭能多培養出市縣級的能手和學科帶頭人。
3、教師教學考核目標:研究課堂教學,體現新課程理念,撰寫教學心得;承擔教研課、公開課;青年教師制作教學課件。
4、學生競賽目標:切實做好培優工作,組織學生的培優輔導,組織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特長,力爭在各級各類的比賽中獲的好的成績。
5、創建質量目標:強化學科質量意識,認真做好復習迎檢查工作,教導處要組織指導各年級做好階段性目標檢測、分析、反饋。強化課堂質量意識,加強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發揮集體的智慧,團隊的精神。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確立德育目標,全面實施德育工程
要讓每個學生成為“文明、守紀、會學、上進”作為德育工作目標,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觀念、增強法觀念理想信念為德育工作重點。對學生的評價,不唯分數,而是多層次,多角度的綜合評價各類優秀學生。依據目標,實施多維評價,確保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實踐性。
(二)加強教師業務學習,促進老師專業發展。
學校管理最靈魂最核心的東西就是用老師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影響學生的'成長。本學年,我們將圍繞德陽市第三屆青年教師技能大賽的一系列活動(筆試、說課、講課),積極開展校內相關活動。各教研組分學科進行,通過學習與實踐,提升和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
(三)狠抓教學常規工作,重務實,重實效。
1、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努力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在德、智、美、勞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發展。
2、建立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質量的綜合評價體系,加強教學過程的有序管理。《教學常規管理辦法(暫行)》、《教學常規檢查、督查工作意見》、《教學督導工作意見》、《教績考核方案》等在宏觀上體現管理目標是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從微觀上確保授課計劃、備課、上課、作業與批改、考試成績評定等環節工作有章可循。
3、堅持“巡、查、問、聽”的常規督查制度。巡:各年級值班人員和教導處每天堅持每節課巡查各班,全面監控教學情況;查:教導處、年級組和備課組每月開展一次教學檢查,根據老師的備、教、改、輔、考、研等各個環節的執行情況,一月一考評;問:向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聽取他們對老師的評價與建議,并將問卷情況通過量化后納入老師綜合考評;聽:堅持領導、教師聽課制,及時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實施情況。
4、堅持抓好學校、年級組、教研組和備課組業務學習與集體備課制。
5、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有效地進行教學研究。把隨堂交流課活動經常化、制度化,通過活動,在老師中逐漸“不聽別人的課上不好自己的課”的學習觀念,優化課堂教學。
(四)加強目標管理,建立質量臺帳。
確立教學質量目標,目標分解到班,在日常管理中,每次質量檢測,各班級各學科都要建立質量臺帳,實行質量目標跟蹤管理,促進質量目標的實現。在基礎年級,著重抓月考及單元過關檢測。畢業年級抓診斷考試、月考、單元檢測、周練等,每次檢測后,都要進行認真的質量分析,積極發揮考試的評價與診斷功能。
(五)加強學生的習慣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教學就是養成學生求知的習慣,德育就是養成學生求善的習慣。開展形式多樣的常規教育活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在學生中開展每日認真寫200~300鋼筆字;每周寫一篇周記;每日記三個英語單詞;每日要讀一篇好文章。
(六)加強教研科研,開展課題研究。
1、成立教育科研領導小組,由分管校長任組長,由各學科教研組長任組員的組織機構,他們既是學校教育科研的組織者又是學校教育科研的骨干力量。
2、開展各種形式,不同層次的校本培訓。
(1)讓一些年輕教師參加縣級以上教學研討活動,并在他們返校后,及時組織教師聽取匯報、觀摩,既可讓最新的、最前沿的課改理念在校園傳播,同時也可鍛煉他們的能力。
(2)集中專題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利用周一的業務學習時間或各備課組集體備課時間,針對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集中組織相關理論學習,以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學水平。
(3)積極探究“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切實改變“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不斷進行研討、實踐,使教師們真正認識到一堂好課,不在于它有條不紊,不在于它流暢順達,而在于是否真正地讓學生練習和實踐,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的研究。確定不同年級的側重點,如高一、初一起始年級著重研究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高二、初二年級重點研究自學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思維的培養;高三、初三年級側重點研究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復習方法、復習技巧等。
4、積極開展課題研究。以教師在教學中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積極開展課題研究,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以達到科研興校之目標。
(七)抓好體育衛生工作。
認真貫徹體衛條例,繼續抓好“兩課兩操”,確保學生活動時間。要抓好學校體育運動隊的訓練,嚴格按照《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法》開展學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各年級的健康教育課時保證,要克服硬件困難,做好學生體質測試工作。
(八)積極發揮實驗室、圖書室、多媒體教室的作用。
利用現有實驗室、圖書室、多媒體教室裝備,每天向師生開放,讓學校真正成為讀書的場所。
總之,我們將以科學的辦學思想為指引,以團結務實、用心經營的精神狀態,開拓進取,再創佳績,把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推向更高的水平!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11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工作計劃,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和教師的可持續發展,轉變教師觀念,促教學方式的變革,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強化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針對學校實際,抓好工作重點,秉承學校教育教學特色,全面提升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全縣領先。
二、工作目標
1、教學質量全縣領先。
2、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發展、學生發展、學校發展。
3、落實學校校本教研工作,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4、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加強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力度,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規范管理,提高教學管理精細化水平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上足各門課程,制止課程設置的隨意性和違規行為。杜絕擠占、挪用課程現象,特別是科學、思品、音體美等學科,利用好地方教材學習培訓活動,加強學生生活生命安全意識。促進素質教育的開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加強學校規章制度執行力度,重點規范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在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加大各項制度的執行力度,重點放在規范教師課堂教學行為上。明確教師課堂教學常規要求;加強教師六認真的督查力度,進一步推行日常巡課、隨堂聽課等學校規章制度。其次明確教師崗位責任意識,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認真上課是教師的基本要求,須加強各級管理,做到層層把關,處處落實、環環相扣,即“誰的班級誰負責”、“誰的課堂誰負責”。
3、進一步落實校本教研工作。協助教科室抓好青年教師競賽課,要求青年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學習教改前沿理念,提高自身理論修養。在課前提供上課教案,每一堂課圍繞一個教學中的問題或困惑在課堂教學中實踐解決,并在教學中體現學科思想方法,采用一系列教師、學生活動加以落實體現。并在評課前提供說課方案,圍繞教材解讀、教學流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師生活動的開展等方面設計意圖開展說課。為校本教研活動開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對青年教師的競賽課暢所欲言,最好能打開情面,求真務實,在研討過程中產生思維的碰撞甚至激烈的爭論。切實讓校本教研成為傳遞教育理念、展示教學方法,人人研有所獲、個個有所進步的學習交流平臺。
4、突出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語文學科重點抓好學生課前認真預習、課中專心聽講記筆記、課后及時復習、課外廣泛閱讀及做好讀書筆記等習慣;數學學科重點抓好學生使用草稿本、錯題訂正本的好習慣;英語學科重點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規范英語家庭作業形式,書面作業、朗讀和聽力有機結合,采用家長簽字和教師檢查形式培養學生的聽讀習慣。
(二)以有效教學為主題,改進教學質量提升方式。
1、開展有效教學,落實三個重點環節。
進一步深化學科教學改革,倡導教師以學科文化習得為、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科思想方法的課題開展研究,努力建構“學科思想方法+活動”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采取有效措施,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真正實現“有效課堂長能力,有效訓練出成績”。本期教學管理重點主要落實“三個重點環節”:
①突出有效備課研究。改革以往教師備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用表格式備課。要求年級組長組織全組教師開展集體備課活動,事先將單元分解成若干個小板塊交給教師鉆研,對教材進行深入的解讀后在集體備課時進行交流。讓全組教師對本單元課程內容、教學中易出現的問題及教學方法的先擇等做到心中有數后再個性設計教案,杜絕不備課進課堂的現象,使教師備課進一步規范。在抓好教案規范化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變“教案為教學設計”的研究,教師備課中主要突出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的預設以及這樣預設的意圖。突出教學設計理念,強化思維過程、創新設計和教后反思教務處隨時檢查備課及交流研討情況,反饋意見。
②突出有效課堂研究。開展教學研討活動,除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的教師集中研討外,更為重要的是年級組內的教師要經常性地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困惑開展研討,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以更為有效地利用教師中的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加強外界信息收集,對省市開展的學科研討活動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學習外校有益的研究做法,以提高本校教師的研究水平。
③突出有效訓練研究。加強對學生作業與測試有效性的研究,根據市縣要求,對學生作業與測試的批改、反饋和評價。要求統考年級每單元作一次檢測,非統計年級每兩單元一次檢測,并將檢測情況及時統計上交教導處,成績要統計計到班。對各科單元測試卷、期中、期終復習卷建立審核制度,未經教務處審核,復印室不予復印。以切實提高練習和測試的有效性,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2、優化“六認真”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各年級組各學科認真抓好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年級組內開展相關比賽活動。如:寫字比賽、作業評比、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英語口語比賽、口算比賽等,通過比賽發現苗子,加強培養。加強教學工作巡查力度,促進課堂教學的正常化。為確保課程計劃的實施,教務處將定期、不定期進行教學常規抽查、每周不定時巡課。主要查看教師是否準時到堂,是否按課表上課,是否放羊式教學,課堂秩序等情況,并進行反饋,要求整改,促進課堂教學正常化。
(三)、抓好畢業班工作
定期召開畢業班學生家長會、教師會。畢業班各學科每單元檢測要求試題統一,學生單人單桌,重要考試交叉監考、統一閱卷,并認真進行質量分析。加強畢業班聽課指導,發現問題,尋求措施,及時彌補。畢業班要加強教學研討。注意資料信息的收集加強針對性研討。
四、學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學校教學計劃,審查各學科教學計劃。
2、召開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及語文課題組實驗老師會議。
3、參加市小學語文、縣小學科學優質課評選。
4、小學數學優秀論文評選。
5、參加縣教學能手和電化教學能手評選。
6、制定課堂教學系列年學校活動方案。
7、教師校本培訓自學筆記檢查。
十月份
1、數學、語文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展示。
2、電教論文及實驗教學論文評選。
3、小學音樂、美術優質課評選。
4、小學英語老師基本功比賽。
5、電化教學優質課評選。
6、小學優秀體育課例評選。
7、校刊《七色陽光》征稿。
8、教學常規和教師校本培訓自學筆記檢查。
9、參加縣小學音樂教師(鍵盤)展示交流活動。
10、期中診斷性檢測。
十一月份
1、四五六年級英語口語比賽。
2、語文“四個一”活動比賽。
3、藝體組、常識組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
4、教學開放周活動。
5、三四五年級習作檢測。
6、收集基干“日記寫作能力提高的途徑研究”的教學設計、教學案例、論文。
7、教師校本培訓自學筆記檢查。
十二月份
1、“作業設計與批改”經驗交流會。
2、六年級階段性檢測。
3、學生音樂課內歌曲演唱比賽。
4、一年級口算能力和二三四年級數學智力檢測。
5、教學常規檢查。
6、教師校本培訓自學筆記檢查。
7、期末復習檢測及總結。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12
一、指導思想
為了繼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提倡教學質量,提升管理效能,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大力推進教育科學研究的開展,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深化新課程改革,特修訂本方案。
二、考核類別
1、師德
2、教科研
3、教學質量
4、評先評優
三、考核說明
(一)師德(總分22分)
1、考核對象
全體在編在職教職工
2、考核內容
1)樂于接受學校工作安排(1分);擔任學校長期訓練工作或社團輔導工作(擔任工作的老師要上交訓練計劃或輔導教案和活動記錄)(1分)
負責科室:行政班子評議、教務處
2)教師參照上級部門發文的師德考核要求進行考核,合格均得8分;因違規被上級相關部門處理的按處理精神相應給分。
負責科室:校辦
3)按時參加教師會議和升旗儀式(4分)(缺勤各超過2次以上的每超出一次扣0.2分(但是只要遲到或早退一次即扣0.1分),扣完為止;公出必須遞交請假單及證明不算缺勤)
負責科室:校辦
4)完成學校安排的值日值周工作(2分)(遲到或早退1次以上的每超一次扣0.1分;缺勤1次扣0.2分,扣完為止;已但擅自安排其他老師代值周工作的老師扣1分,缺崗的老師扣2分;公出的教師必須自行安排其他教師代崗,否則按缺勤扣除)
負責科室:政教處
5)主動擔任學生集體活動管理,如家長會、秋游、四節等活動。(2分)(缺勤1次扣0.5分,扣完為止;公出必須遞交請假單及證明不算缺勤)
負責科室:政教處
6)參加一線教學的教師幫扶學生,有德育導師幫扶的過程記錄1分,上交詳實案例1分(2分)(班主任、分管德育工作負責人除外);行政和后勤人員上交一學期來服務師生的工作總結、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下學期工作計劃(2分)
負責科室:政教處、校辦
7)無學生管理事故(2分)
負責科室:校長室
3、考核結果
按教職工的考核成績高低排名,前50%為師德楷模獎,獎金M1;中間40-50%為師德風范獎,獎金8∕9M1元;不樂意接受學校其他教育教學工作(一般不超過10%),獎金2∕3M1;因違規被上級相關部門處理的按處理精神給予處置。
(二)教科研(總分32分)
第一類:一線教學工作的教師
1、考核內容
1)備課(5分)
考核要求:
A、5分
(1)教案齊全;
(2)符合規范要求;
(3)詳案或有教學后記20%以上;
B、4分達到其中二項;
C、3分達到其中一項;
D、2分達不到c等要求。
2)上課(3分)
考核要求:
(1)按時上課,不隨意調課、曠課(1分)
(2)上課過程中不隨意離開課堂(1分)
(3)按規定完成綜合課程或校本課程、地方課程(1分)
3)作業(3分)
考核要求:
(1)作業數量適中,及時批改并評價(1分)
(2)作業二次批改并評價(1分)
(3)能制定作業布置、批改、督促學生訂正的方案并能總結經驗,具有推廣的可行性(1分)
4)教研活動(3分)
考核要求:
(1)按時參加教研活動,缺勤或遲到少于總活動數的1/5(2分)
(2)承擔校級讀書交流活動(1分)
5)聽課與評課(4分)
考核要求:
(1)聽課數不低于10次;缺1節扣0.2分(1分)
(2)記錄完整(1分)
(3)有評價,結果客觀(1分)
(4)每學期撰寫1篇評課稿(1分)
6)繼續教育、理論學習(3分)
考核要求:
(1)有三分之二以上校級讀書交流活動的摘記(1分)
(2)有閱讀理論書籍,并有理論學習摘錄、心得10篇以上(1分)
(3)撰寫心得體會1000字以上(1分)
7)教科研常規(3分)
考核要求:
(1)有參加教學論文評比或參加業務競賽(1分)
(3)有參加課題研究和課題管理(1分)
(3)教師能命制一份符合學生發展水平的單元檢測試卷(或出一份發展性試卷和補償性試卷)(1分)
8)教科研獲獎(3分)
考核要求:
(1)在各項評比中獲區級三等獎的加0.5分,區級二等獎的加1分,區級一等獎的加2分,市級三等獎的加1分,市級二等獎的加2分、市級一等獎的加3分,不同的榮譽可以累積加分,相同的內容獲不同級別的獎勵取最高項。
(2)區級課題結題的該學期評估加0.5分、課題獲區三等獎的加1分,區二等獎的加2分,區一等獎的加2.5分。市級課題結題的該學期評估加1分、市三等獎的加1.5分,市二等獎的`加2.5分,市一等獎的加3分,其他研究人員加分為負責人的1/2。(另校級公開課不再加分,但獎勵100元;區級公開課按區級二等獎加1分,獎勵100元;市級公開課按市級二等獎加2分,獎勵200元)
9)教學創新(3分)
考核要求:
(1)樂于接受課堂教學改革任務(1分)
(2)一學期能梳理3個創新教學的課例(1分)
(3)有撰寫課堂教學改革的體會或者課堂教學改革的匯報課(1分)
10)指導師(2分)
考核要求:年度新老教師結隊合格(根據中永中學新老教師結對制度進行評估)
負責科室:教科室
2、考核結果
按教師的考核成績高低排名,前20%為教科研豐碩獎,獎金M2元;中間30%教科研豐華獎,獎金8∕9M2元;后50%為教科研豐實獎,獎金2∕3M2元。
第二類:行政、教學輔助和后勤人員
1、考核內容
每學期末全體教師對行政、教學輔助和后勤人員的民意測評
負責科室:工會、校辦
2、考核結果
按民意測評分數高低排名,前20%為豐碩獎,獎金M2元;中間30%豐華獎,獎金8∕9M2元;后50%為豐實獎,獎金2∕3M2元。
第三類:教學兼行政、教學輔助或后勤人員的教師
1、考核內容
既要參加一線教師教科研類考核要求進行考核,又要參加每學期末全體教師對其的民意測評。
負責科室:校辦、工會、教科室
2、考核結果
根據兩類考核結果對應的獎項,各取獎金的1∕2。
(三)教學質量(總分50分)
第一類:一線教學工作的教師
1、考核內容
1)教學質量(40分)
考核要求:依據期末成績評估
2)學生評教(10分)
考核要求:依據現行學生對教師的民測
3)(附加分)服從教學安排(1分)
考核要求:學校安排每代課1節加0.1分;功課內超課時(行政除外)超一節加0.05分,最高為1分。
負責科室:教務處
2、考核結果
按教師的考核成績高低排名,前20%為教學精萃獎,獎金M3元;中間40%教學精湛獎,獎金8∕9M3元;后40%為教學精實獎,獎金2∕3M3元。
第二類:行政、教學輔助和后勤人員
1、考核內容
1)學期工作目標達成情況(40分)
2)行政班子對其的民意測評(10分)(行政班子人員的民意測評根據每學期末全體教師對其的民意測評)
負責科室:各科室
2、考核結果
按考核分數高低排名,前20%為勤勉獎,獎金M3元;中間40%勤樸獎,獎金8∕9M3元;后40%為勤行獎,獎金2∕3M3元。
第三類:教學兼行政、教學輔助或后勤人員的教師
1、考核內容
既要根據一線教師的考核要求進行考核,又要根據科室工作目標達成情況和民意測評結果進行考核。
負責科室:各科室
2、考核結果
根據兩類考核結果對應的獎項,各取獎金的1∕2。
(四)評先評優
1、符合區教育局及上級部門有關評優評先規定,違反相關師德要求的一票否決。
2、教師全學年事假累計不超過一個月,病假累計不超過兩個月,因公負傷的除外。
3、上述考核所得分值作為全體教職工學年度評比各級各類先進的主要依據。根據上級給定的優職(或優秀)指標,按師德、教科研、教學質量的總分排名,從高到低排列教職員工名單,再經校委會評議,最后確定推薦對象。
4、一線教學教師一學年之內沒有開出校級(校教研組組織或學校牽頭組織)及以上公開課者、或參加校級讀書交流活動或參加區級及以上主題講座(須附材料或證書)者,該學年不能參加校級及以上評先評優。
5、校級先進每學年評選一次,區級先進評選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原則上已獲區級先進教師近三年內不再參加區級先進評選。
6、有特別貢獻者,可適當放寬條件予以評選。外出支教人員優先考慮。
7、學年度考核優職教師自動視為該年度考核優秀教師,特殊情況除外。
8、所有評優評先結果,要在學校校務公開欄公示一周,無異議之后上報。
四、本方案由第十屆教代會通過試行。
注:本方案已經校第十屆教代會通過,xxxx學年第二學期始實施。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13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精神,認真執行《晉城市整體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試行)》,進一步規范全市中小學校辦學行為,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評價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為宗旨,以發現、解決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凸顯的問題為出發點,以開展中小學教學過程監控和教學質量評估為手段,切實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能力,推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二、評價對象
市直各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
三、任務目標
(一)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樹立正確辦學導向
建立具有評價、激勵、導向功能的教學評價制度和管理體系,使踐行課堂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成為學校教學管理和教師專業成長的自覺行為。
(二)規范教師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鼓勵教師自主學習、自我反思、引導教師主動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
(三)激勵學校制度創新,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通過規范中小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鼓勵學校積極開展教學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創新,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促進全市中小學校整體實現內涵式發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益和社會評價。
四、評價原則
(一)方向引導與量化考核相結合的原則
在對教學質量的評價中,既體現科學教學的理念與方向,同時通過分級的指標,方便進行量化的考核。
(二)過程監控和結果分析并舉原則
在評估中強調對學校常規教學的監控,同時也會對教學效益和其他結果進行診斷與分析,通過過程監控和教學質量評估引導學校注重過程管理,抓好管理細節,整體提升質量。
(三)效益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評價方案既著眼于學校教學效益的提升,同時也關注教師研訓、特色發展、課堂教學改革等關系學校長遠發展的情況。
五、實施辦法
本評價體系具體考核學校教學的五個方面,分別為:課程實施、教學常規管理、課堂教學改革、教科研和教學效益。
(一)課程實施方面
1.評價內容
(1)學校應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開全開足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
(2)能夠結合本校實際開設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校本課程,并正常實施。
2.評價方式
評價時將采取查閱資料、隨機聽課、與學生座談的方式。學校不得有編造課程實施資料、臨時更換課程表等違規行為。
(二)教學常規管理方面
1.評價內容
(1)學校教師應做到教案(或導學案)項目齊全,能做到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等。教案(或導學案)應具有創新性,每周有教學反思,對反思問題有改進措施。各年級各學科應實行集體備課。學校每學期應至少進行兩次教案檢查,有評價、有反饋、有措施、有記錄。
(2)教師能運用新課程理念進行教學,積極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課堂生成豐富,結構完整。教師能夠經常運用多媒體等手段輔助教學。學生思維活躍,展示積極主動,學習效果明顯。
(3)作業(學案訓練)設計規范、數量適中、批改及時,且有促進學生發展的針對性評語。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初中、高中的作業應有探究性、實踐性內容。學校每學期應至少進行兩次作業檢查,有評價、有反饋、有措施、有記錄。
(4)高中教師能按學校規定進行自習輔導,學校對教師輔導自習情況有具體要求,有考評辦法,有考評結果。
(5)校長針對各年級的教育教學有適時的指導意見和建議。校級領導(除校長外)和中層領導必須兼課,校領導周課時不少于4節,中層領導周課時不少于8節;校級領導和中層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40節,且記錄詳細,有點評。
2.評價方式
抽查教案(或導學案)、學生作業、聽課筆記等,檢查學校作業批改檢查記錄、課程安排表,隨機聽課,與教師、學生座談。
(三)課堂教學改革方面
1.評價內容
(1)學校有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有具體操作辦法和保障措施。
(2)學校對教師發展有規劃、有目標、有措施、有小結;有計劃組織教師外出培訓學習,經費有保障;能利用暑期對教師進行培訓,老師有培訓心得;有老中青教師結對子方案實施情況總結;積極參加省市教育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繼續教育成績合格。
(3)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起符合新課程理念符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有特色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實施與本校課堂教學模式相吻合;有自編自印的教育教學成果匯編。
(4)在市教育局組織的教學團體賽中,能夠認真組織,積極參加,并能夠以賽促改,以賽促研,以賽促教。
(5)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在省、市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上作交流或展示,有定期組織的校內外觀摩活動。
2.評價方式
查資料、與師生座談、隨機聽課。教學團體賽部分,按照取得的成績進行計分。
(四)教科研方面
1.評價內容
(1)教研機構健全,每周有一次教研活動,且活動有主題、有記錄、有小結、有實效;教師有業務學習筆記和聽課筆記或聽課卡,每位教師每周聽課不少于1節。
(2)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公開課、達標課或示范課等活動;能積極承擔校際教研活動,資料齊全,效果良好;全體教師能積極參與網絡教研。
(3)學校承擔有課題研究,有立項書,開題報告,有進展,有階段性小結。學校重視小課題研究,有相應的研究成果。
(4)教師能夠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在各級各類期刊發表論文或出版專著。
2.評價方式
查閱開展教研活動的相關資料;了解學校開展網絡教研的情況,并查看學校教師建立的學科博客、學科微信群等網絡教研平臺,或制作的微課、課件庫、試題庫等電子資料;審查學校教師撰寫的論文和專著。
(五)教學效益方面
1.評價內容
(1)小學按照抽查考試成績平均分記分;初中按照中考成績平均分記分;高中按照當年高二學業水平測試以及高三調研成績相對于學生中考成績增長率記分。
(2)學生在當年的音樂、美術、體育、英語、作文、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發明創造、奧林匹克等競賽評比中獲獎的,按一定比值換算進行計分。
2.評價方式
以第一名為基準計滿分,其余按各自成績與第一名成績的比值進行換算。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實施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可以激勵學校內涵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市教育局將把此項工作納入對學校和校長的業績考核,作為評價學校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和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對當年評估結果位次靠前或教學質量提高幅度較大的學校予以表彰;對工作懈怠、弄虛作假、評估結果處于末位或下降幅度大的學校亮黃牌,提出警告,責令整改。各學校要把過程監控和教學質量評估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常規工作,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不斷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14
為了更好地促進新教師的專業成長,盡快地熟悉業務,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縣教師發展中心安排,結合我校實際狀況,特制定本新教師培訓計劃。
一、培養目標:
1、讓新教師對新課改目標、課程標準、教材教法有較為到位的認識,并及時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2、讓新教師能夠把新課改理論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加強聽、評課,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及教學質量。
二、培養對象:
近五年內分配到我校任教的教師鐘xx、鐘xx、張xx三位老師。
三、學習內容及要求
1、從抓師德教育入手,以促發展。師德修養是教師立身立教之本。因此,要先從學習入手,集中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結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學中約束自己,規范自己,從而達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在思想、業務學習上,要求新教師做好筆記,以便回顧和反思。
2、新課標下的教材、教法。要認真鉆研新教材,了解新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及體系結構,熟練掌握新教材及所教學段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上內容在教案里要體現出來。教學方法運用得當,要積極學習,努力探索適合自身特點學科教學規律行之有效地教學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形成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對這種學習方式各學段要大膽探索和實施。
3、老教師的課隨時向新教師開放,并經常進行聽課、評課的互動。
4、要求新教師多進行教學反思,并體現在教案本上。
5、新教師要認真學習研究新課標。對新課標規定的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等都要切實掌握,對新課標中指出的教學中重視的問題必須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切實重視。
四、培訓措施:
1、新教師的培養由集中學習和自學兩部分組成。集中學習由學校教導處直接負責,每月至少聽課一次,每月至少檢查新教師教案一次并作好檢查評價記錄。同時新教師要加強自學,利用教育刊物和網絡,廣泛獲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多與我校優秀教師進行經驗交流,促進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2、參加校本教研。要求新教師提前認真備好課,精心設計授課程序,上出最佳效果。要按時積極參加學校教研和上級舉行的教研、培訓等活動,認真聽課,并做好筆記,課下及時反思、認真實踐,將所學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把所得的心得及時記錄下來,每學期寫好一篇教育教學心得體會或總結。
3、結對子跟蹤培養。充分發揮學校優秀教師、骨干教師的作用,與新教師結對子進行跟蹤培養。骨干教師要從業務學習、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考試、反思等各個環節精心指導新教師,指導要中肯、具體,不要花架子,切切實實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新教師要誠懇,虛心學習骨干教師的.教學藝術。指導教師除了上好示范課外,還要隨時向新教師開放課堂及進入新教師的課堂進行聽課指導,讓新教師盡快成長,承擔起教育教學的重任。新教師必須虛心學習,認真備課,每月聽指導教師或其他教師的課不少于兩節,每學期公開教學至少二次,公開課教案須交指導教師審定通過。
4、在學校公開課教研課中,教研組要特別重視對新教師的備課、上課、評課工作,多給些善意的指導意見,促進其提高。
5、創造學習機會。創造更好的機會讓新教師參加各種教學活動,促進專業地迅速發展。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15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學校發展的永恒主題。鑒于過去的一個學年我校的教學質量落后,尤其是畢業班的教學質量嚴重滯后,為了盡快提高教學質量,扭轉落后的局面,新學年打個翻身仗,特別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領導,建賬三制,完善考評細則,民主管理。
開學伊始,學校領導班子就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經過商議,實行領導分包責任制,每兩位領導分包一個級段,每位領導分包一個或兩個教研組,負責該級段教研組的教學質量。正主任以上的領導,沒人分包兩個畢業班級,協同任課教師提高分包班級的教學質量,對分包班級的教學質量全面負責。確保上下一心,齊抓共管,提高質量。其次,加大學校的制度管理,保證學校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向管理要質量,讓管理出效益。眾人拾柴,集思廣益,在廣泛聽取不同意見的意見的基礎上,出臺一系列切合我校實際,注重實效的條例和制度,我校相繼制定了《學校目標管理獎懲意見》、《級段目標管理量化考評細則及獎懲意見》、《教職工績效量化考核細則》、《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目標管理考核細則》等一系列文件,匯編成冊,人手一份,逐條學習、領會,使領導、教師增強了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第三,根據我校班大人多的現狀,修訂完善了考評細則,班級目標管理量化考評的1000分中,教學管理及質量占500分,期中教學質量就占400分。變原來每次質量檢測兩率一分的300分為500分,增加了每班前40名的平均分和后15名的平均分,畢業班在春秋兩期的期末考試后,還要以學生語文、數學、英語單科排序,語文、數學獎懲前600名,英語獎懲前300名,每生5元。這樣,加大了教學質量的權重和獎勵,真正使每位教師心系教學,心系質量。
二、認真落實教學常規,實施精細化過程管理
“常規——過程——細節”可以說是當前教學質量提高最實在、最有效的方法。在實踐中,我們總結歸納出: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上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作業批改、檢測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手段。為此,我校教師人手一份《素質教育教學規范》,規范中對備、講、輔、批、考、評、補各環節的工作提出明確的'行為和量化、要求,并嚴格執行,使教學常規管理更人性化、規范化。
近年來,我校注重教學常規的管理與落實,堅持一月一次全面檢查、一周一次抽檢和領導視導抽查相結合,有檢查必有總結,有總結必有通報,在檢查與通報中,使每位教師看到成績,明白不足,揚長避短,與時俱進,向扎實的常規要質量,并把每次常規檢查的結果與教職工績效量化的教學過程性考評掛起鉤來,促使每位教師認真落實教學常規,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研興校,多渠道提高教師素質
根據校情,我校圍繞“教研興校”開展工作,建立了由學校教研領導小組→各年級各科教研組→各實驗專題小組→教研沙龍組成的立體化、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教科研網絡,以此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
1、改革實驗大課題的研究。
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持之以恒地進行改革課題實驗研究。“十一五”期間,4個省級以上立項的實驗課題,正在加緊進行實驗研究。其中《利用網絡及其資源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研究》作為國家“十一五”規劃課題已于20xx年3月29日在鄭州結題,專家評委組在通過匯報、質疑、答辯、審查后一致認為,該課題有一定的理論高度及前瞻性,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目前《網絡時代小學學困生心理研究》作為“十二五”規劃課題立項,并在積極地實踐研究中。
2、以教研作支撐,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提出了以教研促進教師素質提升的工作思路,為此除大力支持全體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外,還加強了校本教研和培訓工作。為保證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地開展,學校領導分包到教研組參加教研活動。每間隔一周每個教研組都抽出兩節課時間開展教研,畢業班每周教研一次,每次教研,都做到有研究主題,有中心發言人,有發言材料,有教研記錄。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課改方向,研究教材教法,尋求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突破口。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集體備課,然后再由每位同志結合教學實際,寫出個性化的教案。為了檢驗各組備課情況,學校領導采用“聽課推門制”,每次聽課前做到“三不”,即“不論課別,不分課型,不提前打招呼”。領導每聽一節課,都要認真評課,并檢查教案,看上課與備課是否相符、上課與課改新理念是否相符。對一些青年教師,我們采取跟蹤聽課制,連續聽一周或更長的.時間,促使其不斷進步。
3、開辦教研沙龍活動,提升教研層次
在校本教研、各教研組活動的基礎上,開展了教科研沙龍活動,逐步提升教研的層次。具體做法是: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或同志們在教學工作中出現的疑難、困惑,各組派出代表參加學校的沙龍論壇。例如“百人大班條件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課改條件下如何落實教學方式的轉變”“課改條件下如何落實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畢業班教學經驗交流會等等。在教研活動上,與會同志就暢所欲言,使全體同志們在研討中共同提高,在研討中分享成功的喜悅。
四、根據課堂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向40分鐘要質量
1、“高校課堂年”活動和“四課四優”活動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提高教學質量的成功與否,關鍵在課堂,所以我們將針對語文課的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作文指導課、講評課教學及數學課的應用題教學、數學廣角教學等進行自下而上的四課活動,全體教師人人參與,先在教研組內進行備課、說課、講課、聽課,多向學校推薦優質課教師,學校統一組織評委,開展學校以聽評課研討活動,通過該活動的開展,提高教師的素質,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造高效課堂。
2、典型引路,開展示范課活動。
在“四課四優”活動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示范課教學活動。我們將采取了名師帶動、骨干示范、人人展示的一系列舉措,由點到面全面開展。所謂名師帶動就是由學校的特級教師或省級骨干教師擔任說課、講課、評課的主講,除自身上好觀摩課外,還要做好其它教師的指導工作,發現典型,培養骨干,樹立課堂教改新秀。所謂骨干示范即評選和確定一部分課改成效顯著的教師定期擔任示范課主講,推廣他們的先進經驗。所謂人人展示即要求每位教師每每學生至少上兩節能夠體現教學方式轉變的公開課。學校組成指導小組,一個一個進行評價,肯定成績,指出問題,計入教師考評檔案,促進課堂效益革和教師素質的提高。
3、以老帶新,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今年秋期,我校新進代課教師和新調整崗位教師二十多位,他們或剛走出校門踏上工作崗位,或擔任新的年級新的學科,為使他們盡快融入隊伍,盡快熟悉教學教法,盡快把握課堂教學,我將在典型引路,骨干示范的基礎上,開展青年教師成長課活動和以老帶新一幫一活動,通過聽、講、評,幫促使他們盡快成長,縮小班級間質量上的差距。
五、加強過程性質量檢查與分析,切實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質量檢測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時發現教學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除學校領導隨堂聽課,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監控外,還加大力度進行周周清、單元清,間周一次的抽考和一月一次的月考,每次考試過后,各班成績在校園中張榜公布,每位教師要針對試卷情況進行分析,由教導處組織召開質量分析會,通報數據,明白位次,分析會上,成績優秀者說經驗,落后者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學校領導跟蹤視導,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事實證明,要想提高一個多人大班的質量,誰不注意培優補差工作,那質量就無從談起,所以,今秋在修訂考評細則時,把對質量檢測的考評時分制增加了前40名學生的平均分和后15名學生的平均分的200分值,目的在于促使全體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把培優補差當成重點任務,重點工作去落實。我們將適時召開培優補差座談會,使所有班齊頭并進,共同提高。
六、以活動為載體,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近年來,我們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開發學生的潛質,使每個學生能夠充分地學習和發展。我校將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給學生搭建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材特點,結合各年級的實際情況,開展語文課本劇表演比賽、英語口語交際比賽,英語情境劇表演比賽、背書比賽、書寫比賽、朗讀比賽、作文比賽、計算能力比賽、應用題分析比賽、才藝展示、作業展評、日記展評、閱讀札記展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的素質得以提高,繼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提高教學質量,創辦一流學校,辦人民滿意學校,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將會在中心校的正確指導下,在校委會的具體領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同心同德,凝神聚力,突出教學的中心位置,真抓實干,穩定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16
一、主題:
大力實施課堂教學改革,深入推進“四維五段”教學模式。
二、活動內容:
1.在雙橋校區積極推進小組合作學習,總結經驗,研究問題,輻散全校;
2.以打造優質高效課堂為宗旨,積極推行《“四維五段”課堂自主學習》的研究與實踐;
3.繼續開展《基于網絡環境的學科小組協作學習活動》的研究——重點研究課堂教學活動,打造課例;
4.開展“專題研究”(獻課)為主題的“教改科研月活動”:按照《成都列五中學“四維五段”課堂教學規范條例》要求,開展對優模教師示范課、骨干教師研究課、青年教師匯報課評獎活動;
5.開展青年教師賽課活動。
6.教育教學論文、案例故事和課件評比;
7.組織對各級各類教改科研成果的表彰活動;
8.開展師徒結對一年一度的總結表彰活動;
9.開展高、初三教學工作考核表彰活動。
10.繼續啟動微型課題(小專題)研究活動;
11.教研組組織教師觀摩學習全國知名專家、名師的優質課例視頻3至5堂。
三、活動形式:
1.采取“科研活動月”形式。以課堂教學規范與效益為主題,以專題研究(含賽課)為主線,將上述系列活動內容納入“教改科研活動月”,以多種形式(專家報告、小型課題研討、學科專題研討、成果報告、教育論文、教學案例、小故事、科研成果、課件等交流評獎、青年教師拜師活動、課題研討等),展現我校研究及教改科研特色。
2.突出“專題研究”特色,將選題、設計、課前說課、上課、課后說課、教師互評、專家評課(評獎)等結合起來,向教師展示一個完整的`、動態化的、開放性的科研活動鏈,把科研與課程改革結合起來;把科研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把科研與教師培訓結合起來。
四、活動安排
(一)開幕式
時間:7月xx日(第14周星期二下午4:20)。(待定)
地點:東區多功能廳或西區新會議室。會場布置(會標)請辦公室安排。標語(行政會商議擬定)。
主持人:魯xx。
議程:
1.李xx校長致開幕詞。
2.陳xx作第30屆教育教學年會及“科研活動月”安排說明。
3.吳校長講話。
(二)“活動月”活動。
1.專題活動。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專題,安排在教研活動時間進行研討,可以與研究課評議相結合。并安排以上各組聘請校外學科專家參與教研活動,評課或講座,具體時間待定。
2.課堂獻課(選題、設計、說課、上課、課后說課、教師互評、評獎)等安排,見《xx五中學第30屆教育教學年會獻課安排表》。
3.教育教學論文、小故事、課件評獎和成果登記表彰等工作已經開始進行。
4.青年教師學習、專題輔導講座,時間隨機而定。
(三)閉幕式。
時間:(待定)參考時間:7月xx日(星期一)或7月xx日(星期二)
主持人:魯xx。
議程:
1.“列五講壇”講座;
2.陳xx主任總結本屆教育教學年會及科研活動月工作
3.吳xx校長作專題發言
大會休息(10分鐘)
4.吳xx校長宣布2012級中、高考獎勵決定。
5.李xx副校長宣布本屆年會論文、課件獲獎名單并由學校領導頒獎。
6.李xx副校長宣布教師科研成果獲獎名單并由學校領導頒獎。
7.蔣xx副校長宣布本屆年會獻課獲獎名單,學校領導向獻課教師頒發紀念證書。
8.田xx副校長宣布對拜師合同滿期后的指導教師的獎勵決定并由學校領導頒獎。
9.楊xx副校長舉行新調入我校的青年教師的拜師儀式。
10.吳xx校長致閉幕詞。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17
為深入學習借鑒“嘗試教育”理論,進一步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實現“以先進教育思想引領學生全面成長”的教育目標。按照市教育局有關要求,從本學期開始,我校將學習引進“嘗試教學法”等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學習借鑒,實驗探索,構建適合梁樹學生發展的特色課堂教學模式。經學校班子研究決定,制定《梁樹中學“嘗試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推進方案》,具體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理念為統領,以“嘗試教育”理論為指導,以轉變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前提,以培養學生“主動自主學習,互助合作探究”良好學習習慣為目標,深入挖掘我校課改經驗和優勢學科,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引領和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二、推進目標
深入學習“嘗試教育”理論,借鑒先進課堂教學模式,帶動廣大教師通過理論學習、參觀聽課、強化備課、課例研究、帶題教研、帶題授課、重點實驗、示范引領、構建模式等形式,初步構建具有梁樹特色的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
三、推進措施
1、學習感悟階段(20xx年1月—3月):通過講座、印發學習資料、上示范課、自主學習和測試、專家引領培訓、到兄弟學校聽課、教研組和備課組集體研討、確定帶題教研課題等形式,激發教師轉變思想觀念,自覺接受“嘗試教學”模式,主動實驗探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實驗探索階段(20xx年4月—5月中旬):以學科教研組和備課組為單位,確定首批實驗教師,召開動員大會;啟動嘗試教學課例研究;探索開發“嘗試教學”導學案;啟動教師帶題授課計劃;組建課改指導小組,深入課堂指導實驗教師研究課和課例,進一步規范導學案制定;有重點地在初一、初二學年和部分學科、部分教師中開展重點實驗研究。
3、展示交流階段(20xx年5月中旬—6月中末):經過前期至少兩次課例實驗和研討,在學校領導、專家和教研組研討基礎上,確定重點學科和教師面向全校展示,組織全校教師觀摩研討,形成初級模式。
4、強化學習階段(20xx年7月中旬—8月末):利用暑假和開學前后時間,組織教師專題學習“嘗試教學”和其它教育教學理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邀請專家前來指導講學,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同時,假前為教師安排好學習內容和思考提綱,引導教師利用假期自主學習,開學后組織理論測試和讀書交流。
5、建模打樣階段(20xx年9月—10月末):組織實驗教師和有關專家,研究制定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總體模式框架,在全校教師中開展論證和征求意見;各學科教研組根據學校總的模式框架,構建符合各自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利用兩周時間,組織實驗教師上示范課和樣板課,為全校教師打樣示范。
6、全員推進階段(20xx年11月—12月中旬):根據學校總的模式框架和各學科特色課堂教學模式,開展全員性教學研評活動,采取人人過關的形式,每人上一節課改課,教研組和指導小組評價、指導,符合課程模式標準的教師視為合格,通過考核評價。凡不符合課程模式標準的,視為不合格,要在教研組和指導小組的幫助下盡快修正問題,進行第二次、第三次試講,直至合格。同時,對教師日常課堂教學進行跟蹤問效,確保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按照新模式授課,避免反彈。
7、總結評估階段(20xx年12月中旬—20xx年1月):對一年來學校課程改革情況做系統評估和總結,一是邀請市教育局領導、市教育學院專家、兄弟學校領導和教師對我校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評估,指出問題,提出修正意見;二是對教研組織“帶題教研”課題和教師“帶題授課”進行總結展示,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表彰和展示;三是開展優秀課改實驗教師、課改新秀等評比活動,大張旗鼓地表彰在本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涌現出的先進教師。
四、保障措施
1、成立梁樹中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推進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兼)
副主任
2、確定實驗教師。按照上述推進計劃,各教研組織要在充分考察的基礎上,確定實驗教師,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科至少三人(要求每學年至少有一人),其它學科至少一人。學校將在學習、參觀、考察、聽課等方面為實驗教師提供更多便利條件,實驗教師要認真鉆研、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大膽實驗,力爭以最短時間、最高效課堂模式為全校教師樹立榜樣。對在實驗過程中勇于創新、不斷進取、成效顯著的教師,學校將予以重獎,并在評優、晉級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
3、成立課改推進指導辦公室。在時機成熟時,抽調精兵強將,成立專門指導推進機構,負責對下一步課堂教學模式的全校性推進,全員性督導評價、集體備課、教研和導學案編制、嘗試練習題庫和相關檔案管理等。同時,還要組織好相關教學研究和展示交流、研討等活動。
五、推進原則
1、全員探索與重點實驗相結合原則
要全面動員和調動廣大教師參與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積極性,鼓勵教師主動學習和嘗試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廣大教師學習新理念、轉變舊觀念,接受新模式、摒棄舊傳統。同時,抓住主要矛盾,采取一部分人先行先試的辦法,組織精干力量,開展課改實驗,取得經驗后全校推廣。
2、積極推進與穩步實施相結合原則
在推廣和學習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切忌操之過急,急于求成,即要積極推進,又要穩步實施,確保在改革實踐過程中使廣大教師和學生有個適應過程,逐步接受新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同時,做好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面解釋、溝通工作,取得各方面理解和支持。
3、深化課改與確保質量相結合原則
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我們必須本著“千教萬教,教會學生學習;千改萬改,保證教學質量”的原則,努力探索適應當代學生身心和智能發展的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雙豐收。
4、主動探索和借鑒學習相結合原則
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絕不能閉門造車,也不能因循守舊,更不能故步自封,拒絕接受新事物,正確的態度是主動學習、轉變觀念、積極探索、有所作為。因此,要求全校教師要積極行動起來,主動探索實踐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向書本學、向名校學、向專家學、向同伴學,只要是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都要去嘗試、去探究,并與自身課堂實際相結合,努力探索出適合我們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來。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18
一、指導思想
以《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指南,進一步落實《規程》、《綱要》精神,圍繞幼兒園工作計劃,堅持求真務實,求精創新的工作作風,創設良好的環境,優化一日活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推進教學改革。
二、工作思路
以管理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
以抓實教育教學活動研討為核心,優化教學活動的組織,合理安排一日常規,加強特色藝術教學,優化區域游戲活動開展,繼續嘗試新課程改革。
三、主要工作
(一)強化教育教學常規管理,重視家園聯系。
1、建立科學的一日活動常規,細化每一環節的管理,從入園、晨間活動、集體教學、游戲活動、午餐、午睡、起床、離園,每一環節有具體明確的要求。
2、重視對個別幼兒的輔導,建立家園聯系簿,密切家園聯系,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提高家教園地的質量,做到更換及時,內容豐富,有較強的指導價值,并做好記錄,形成家園教育合力。
(二)強化幼兒常規習慣的訓練,重視養成教育。
1、立足習慣養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衛生習慣。每周明確品德習慣教育重點,在一日活動中滲透,認真落實幼兒在園一日常規要求,幼兒行為習慣評估要求,把幼兒良好習慣養成落到實處。
2、豐富幼兒活動。
一是豐富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堅持每天的.戶外體育游戲鍛煉。
二是開展豐富多樣的幼兒競賽評選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創造機會為幼兒提供展示的舞臺。
三是豐富創新常規的親子活動等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鍛煉成長。
(三)深化課程改革,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1、落實新《綱要》,學習新《綱要》,并寫好學習筆記。實踐新課改,使用好教材。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以幼兒積極體驗為中心,組織幼兒相互學習,促進幼兒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將教育過程的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有機結合。努力做到一主題活動多,單一活動少;二嘗試教育多,灌輸教育少;三材料準備多,伏案抄寫少。
2、認真鉆研教材,探索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開展公開教學看、聽、議、評活動,優秀教學活動評選等,通過活動的開展,優化教學活動組織,扎實搞好學科課教學。
3、加強集體備課。組織教師研究教材,篩選教材或新教材內容進行替換、修改,科學合理制定各項教學、活動計劃,注重教材的分析把握,教學活動的前期準備。
4、繼續開展互相聽課、年級教研課活動。每位老師每周必須聽課一節,園長每周聽課二節,聽課后并及時評課。
(四)加強特色藝術教學
1、繼續抓好晨光漢英的教學,做到教學有主有次,必學課卓有成效,選學課有所發展。讓幼兒真正受益,讓家長真正滿意。
2、重點嘗試幼兒手指操的教學,并作為我園的特色教育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將快樂的童年還給孩子。
3、園里建立幼兒圖書角,種養植園地,各班在室內外建立幼兒活動角,使群體幼兒在生活中學知識,長見識。
在以后工作中我認為要做到為幼兒服務、為家長服務、為教學服務、為全體教職工服務。同時在生活中、工作中要以誠待人、以理服人、以言動人、以情感人。對待教職工要能尊重別人的長處,善待別人的短處,理解別人的難處,關心別人的苦處。要以真心換真情,多一些理解,少一份疑慮;多一些真情,少一份虛偽;多一些體貼,少一份冷落;多一些溫暖,少一份疏遠。
這份工作方案如果還有寫的不是很全面的地方,需要各位領導、同仁,能夠積極的提出不同的一件,我在聽取意見后改正不合理的地方。
教育好下一代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事情,我們祖國的未來就是屬于這些孩子的,我們一定給不能馬虎,否則我們就是歷史的罪人。行動起來吧,各位,讓我們積極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去吧,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19
我們始終在不斷探索,深入企業調研,論證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發展方向,不斷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改革教學內容,完善課程體系,為了培養出的學生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除了加大實訓設備的投入外,創新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三小教學”(即小項目、小班制、小競賽)模式改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結合專業部及學生的實際,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以職業綜合能力為核心設計培養方案和改革教學計劃,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彰顯職業教育教學特色,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放在教學設計的首要位置,真正把“要我學”改變為“我要學”,在學習中快樂,在快樂中學習,針對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特點,有的放矢,為促進學校良好的學風、優良的校風形成。
二、目標
1、合理安排實訓時間與人數,實行小班制,提高教學效果。
2、科學設計實訓內容,實施小項目教學,提高教學針對性。
3、引入競爭評價機制,搞好每學期的技能競賽及平時課堂教學小競賽,提高學習效率。
4、制定獎勵制度,對平時技能表現突出及技能競賽獲獎的學生進行及時表彰、鼓勵。
三、工作措施
(一)合理安排實訓時間與人數,實行小班制,提高教學效果。
1、根據我校的實際,堅持在銑工、線切割、數控銑工、數控編程等工種中開展小班化教學。
2、根據20xx春、20xx春數控專業班級數合理安排好各班的實訓時間,可以交差安排實訓,提高實訓室場的利用率,提升學生的技能。
3、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二個組組成A、B小班,每個小班26人左右,每個小班安排一個老師負責開展小班化教學,再根據項目實施的需要劃分成若干個小組,實現了小班化教學,根據機床的數量及“差優搭配”原則,每一臺機床安排學生2—3人,采取理論與實踐一體,循環往復,滾動式前進和螺旋式提高的教學步驟,使每位同學的有效實訓時間大大增多,保證每個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來完成項目。
4、強化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平時做好集體備課,每次課前做好各班學生的分組,并張貼公示,加強對平時學生過關考核,及時做好學生成績的登記。
(二)科學設計實訓內容,實施小項目教學,提高教學針對性。
1、突出實用,創新實訓內容。對銑工、線切割、數控銑工、數控編程等課程按照工作過程設置若干個小項目,選擇基本和典型零件作為教學載體,分別有基本項目、提高項目、綜合項目,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動手能力。
2、完善原有制定的小項目,每個項目的教學內容控制在1周左右,即用6節課來完成這個“項目”的相對獨立的教學內容,在這個小項目中“掌握”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學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20xx年10月整理成冊。
3、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項目分析環節。針對每個教學項目,分析教學項目的要求、了解教學項目的目的、教學項目所涉及的知識和應掌握的能力等。
(2)理論講解環節。結合教學項目的要求和目的,利用實物或多媒體課件等在實訓現場具體講解項目涉及的理論知識。理論知識的講解要求理論結合實際,著重理論的實用性。
(3)練習與操作環節。每個項目有學生的練習操作環節,讓學生熟悉所加工的零件。
(4)加工實訓環節。根據具體的項目內容與任務書的要求,結合之前的理論講解環節和操作環節,讓學生對具體的典型零件進行加工,保證零件的加工要求,鍛煉學生的實際加工能力。
(5)綜合提高環節。對學生加工的零件進行測量檢驗并給予成績,對加工中存在的.問題和不合格品的產生進行討論和分析,使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全面掌握零件的加工過程。
(三)引入競爭評價機制,搞好每學期的技能競賽及平時課堂教學小競賽,提高學習效率。
1、將技能競賽引入教學,積極參與校、市、省部級各類技能大賽,并與教改教研緊密結合,以大賽引導、推進和檢驗教學改革,同時將大賽內容提煉轉化為教學內容,納入教學過程。
2、召開專題會議,明確技能節活動意義,制定活動實施方案,實行項目負責制,責任到人,每位負責教師各自制定各個項目訓練進度計劃及測評標準,根據專業性質和行業要求,積極引入國家、省、市技能競賽項目,采用其標準、要求和程序,提高技能節的水平和層次。
3、通過技能節活動,大大激發了師生學習技能的熱情,挑選一批技能及思想素質。
優秀的學生,經過平時技能興趣小組的刻苦訓練,組織他們參加省市的技能競賽,擴大學校的影響。
4、多設置有利于提高學生核心能力的技能項目、選擇與生產實際、崗位工作需要、學生生活關系密切的生動有趣的項目,提高競賽內容的的現實性、趣味性;采取團體賽與個人賽相結合的組織形式。
5、平時的實訓教學中開展小競賽活動,如:在線切割實訓中,設計了一個3B輸程序比賽,每臺機床自薦2名同學參加比賽,每名學生各自輸完程序并保存,找一名學生做記時員,老師負責組織協調比賽,最后老師根據速度、完成的效果評出本次比賽的名次,并對學生進行加分或小獎勵。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20
為加強課堂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有效調動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主動性,不斷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根據《中北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辦法(試行)》(校教[20xx]33號)文件精神,學校決定啟動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本科教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1、評價原則
對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應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堅持教學過程評價與教學效果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學生、督導和同行、教學指導委員會、領導干部等多元評價的原則,激勵和引導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2、評價標準
按照《中北大學本科教育課堂教學質量通用標準(試行)》([20xx]31號)的'5個一級指標,26個觀測點進行評價。目前根據該評價標準,開發了評價系統。
3、評價對象
本學期承擔本科課堂教學的全體任課教師。
4、評價方式
以學院(校區)為單位組織開展此項工作,各學院(校區)根據《中北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辦法(試行)》(校教[20xx]33號)文件規定,結合學院(校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并于20xx年4月10前報教務處質量科備案。
5、評價系統培訓
(1)校級培訓
時間:20xx年4月2日下午4點。
地點:主樓11500室。
人員:校督導委全體委員、教學院長、教學科長、院教指委主任。
(2)院級培訓
各學院根據情況,4月中旬前組織完成對本學院教師和學生的評價系統培訓工作。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21
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小學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據《山東省中小學教學基本規范》和《臨沂市中長期教育改革行動計劃》的要求,結合我區小學教育教學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關于提升小學教學質量的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的教學理念,按照“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實現一個目標,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習慣養成”為主線,開齊開足課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完成兩項任務,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提高教學質量。落實三項措施,即建設優良教風學風,規范教學常規,加強教師培訓,健全四項保障,即健全制度保障,科學管理保障,評價引領保障,督促落實保障,促進我區小學教育教學優質均衡發展。
二、目標任務
突出教學中心地位,強化教學質量意識,建設好校長、教研員和教師隊伍,規范落實教學常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落實教學質量管理制度,使我區小學教學質量有明顯提升。具體目標如下:
1.實現我區小學教學質量均衡發展,教學質量總評高于周圍縣區。
2.各學校考試學科成績(平均分、合格率、優分率)有顯著提升;考查學科成績全部合格。
三、主要措施
(一)以強化“崗位責任”為抓手,強力提升教學責任管理水平
各學校要堅持以教學質量為核心,牢固樹立以質量求發展,以質量檢驗發展的思想,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進一步落實“區為主導、鄉鎮為主體、校長負全責”的教學管理體制。
1.區教研中心要充分發揮教學研究、教學指導、教學管理、教學服務的職能。做到理念引領、方法引導、經驗提煉、典型推廣等工作。鎮教研員要堅持“三三三”時間制度,三分之一時間在課堂教學、三分之一時間在學校指導與檢查;三分之一時間在研究與培訓。要經常開展“教師點菜,教研員下廚”的訂單式服務和草根式教研活動。
2.學校校長作為學校管理和質量提升的直接責任人。校長要認真學習,大膽實踐,扎實做好落實課程方案、強化教學管理、提升教師素養、提高教學質量等工作。結合學校實際,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制度執行的監督機制,加強督查,使各項制度得以有效落實。校長落實帶課制度,其他教干帶課不低于半個人工作量,堅決杜絕掛名不上課的現象。健全教學工作例會制度。校長至少兩周召開一次教學工作例會,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成果,關注研究教育教學前沿動態,分析探討教學工作形勢和任務,反思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3.理順教研關系,做到職責明確。鎮中心小學要加強對本鎮域小學的管理,充分發揮監督、指導、調控的職能,建立中心小學校長領導下的鎮教研室具體負責的教學管理機制,加強教研組建設,鎮域內建立“鄉鎮教研室—鄉鎮學科中心教研組—學校學科教研組—教師”的工作體系,各學校要形成“校長—教導處—教研組—教師”的教學管理體系,各學校落實教干包靠學科組活動制度。
4.強化以教師為主體的學科教學管理責任。要將學科教學質量作為對教師業務能力、工作績效評價的重要內容。堅持從嚴、從細、抓實、抓小的原則,加大對課堂教學的監控力度,對教學常規(包括教學計劃、教案設計、課堂教學、培優輔差、作業批改、單元測試、成績分析、教研活動、業務培訓、課題研究等)定期檢查,量化公示。
(二)以“規范課堂教學行為”為抓手,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根本保障
各學校要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強化備課、上課、作業設計與布批、學生輔導、檢測補償、聽評課、教師教學行為、教學研究等教學活動的監控。
1.備課。個人備課要研究課程標準、教材及其他資源,分析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情感基礎,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預測學生的認知障礙等。規范教案撰寫。禁止抄襲現成教案和課件。各學科要做到超周備課,考試學科、專職藝體類教師使用簿本備課,考查學科必須有備課,備課形式可以多樣化,各學科鼓勵使用多媒體上課。
2.上課。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創造性地使用教案,因材施教。每位教師每學年至少上好一個研究課。各學校以后每學年要組織新教師達標課、骨干教師上示范課、學科組上交流課、外出學習上匯報課等課堂教學活動。長期開展1+1聽評課活動。
3.作業。作業設計應符合學科課程標準規定的范圍和深度,增強作業的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增強作業的層次性、適應性和可選擇性,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作業。作業批改要及時、準確,書面作業要全批全改。對學生作業中反映的問題要做歸因分析,有針對性地對每位學生進行指導,加強矯正性教學。
4.規范教師教學行為。教師要提前候課,站立講課。上課關閉手機,嚴禁上課玩手機。不得遲到早退,不得中途離開教室,不得拖堂。嚴格按課程表上課,不得隨意調課、缺課。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羞辱學生。
5.課外輔導。組織和指導課外活動要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實效。加強學生課外學習活動指導。將學生課外學習和實踐納入教師教學計劃,指導學生制定節假日、雙休日學習與生活計劃,指導學生課外讀書、學科拓展和社會實踐活動。積極開展家庭訪問活動。通過考試及格率查閱教師的輔導情況。
6.檢測補償。每個學科每個單元要進行一次測驗。做好閱卷、講評工作。認真實施矯正教學,鞏固學習成果,提高學習能力。
7.健全聽評課制度。不滿三年教齡的青年教師每學期聽評課30節以上;三年教齡以上的教師每學期聽評課20節以上;校長和負責教學的中層以上教干每學期聽評課50節以上。做好聽課筆記和評議記錄,加強與執教教師的交流研討。鼓勵開展校際間聽評課活動。
8.搞好教學研究,規范教研活動。各學校放學后每周不少于兩次教研活動,每次活動有主題、有中心發言人,每學期每位教師擔任活動主講不少于一次。加強對學科教學重要問題的研究,每學期開展不少于三個主題研究活動,每次活動要做好活動記錄。
要實施學校教學業務雙周查、鄉鎮教研室月查與不定時抽查、區教研中心雙月查與不定時抽查等制度。各學校的自我監控與中心小學對全鎮的監控結果要在三個工作日內通報給教師,并對問題進行限時整改。
(三)以“落實課程開設”為抓手,全面落實課程方案
小學教學工作堅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各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重視藝術、體育、綜合實踐活動、傳統文化等課程,加強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書法教育等。要積極開展科技問題活動,形成有特色的活動課程,要加強校本課程的研究,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課程。
每個學年堅持對藝體類等學科進行抽測計入成績分析,各學校要重視起始年級的零起點教學(一年級各學科教學和三年級的英語教學)。區教研中心根據教學工作計劃、學科教學計劃,課程表、時間表、教學進度表督促學校檢查落實。
(四)以“教師培訓”為抓手,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各學校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每個學期要開展一次“教風”反思活動。可以通過論壇、典型案例交流,通過類似活動提升教師師魂。
1.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各校要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法律法規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開展扎實有效的師德教育活動,不斷提高教師敬業奉獻、為人師表的`自覺性,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開展書寫教育教學敘事活動。各學校每月每位教師寫不少于兩篇教育教學故事、教學實踐反思、體會等敘事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學校每學期組織交流展示。
3.加強教師業務培訓,提升教師學科專業素養。堅持“引進來講,走出去學”。學校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師業務培訓計劃,確定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養目標,對不同層次的教師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把教師培養工作落到實處。教研部門要舉辦多種形式的培訓和講座,指導教師看專業書籍,鉆專業知識,研教材教法,學課程標準,記讀書筆記,寫讀書心得等,要定期組織學科論壇、經驗交流會,提升教師的學科專業素養。還要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方式開展培訓,各學校認真落實拜師結對,實施青藍工程。并把名單張貼公布,接受監督。認真落實用于教師培訓的經費不低于公用經費的5%要求,切實推行教師三年內要有計劃的至少參加一次市級培訓活動。
(五)以“習慣養成”為抓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能力
要加強學生管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課堂、學校為主陣地,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從細節抓起,逐步培養學生專心聽講、規范書寫、自覺閱讀、積極動腦的學習習慣和文明禮貌、衛生整潔、遵守秩序等良好的行為習慣。
(六)以“打造高效課堂”為抓手,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探索不同課型特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教學要徹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方式。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形成具有“輕負、高效、優質”共同特征的不同學科的授新課、評講課、復習課課堂教學結構模式。
2.推廣先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堅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轉變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堅持“以學定教”、“先學后教”的教學思想,研究“教與學”,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保證不同層次學生共同發展。努力探索適合本校的教學方式方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優化教學手段,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的利用率。熟練掌握和科學應用實驗儀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是當代教師教學之必須。教師應該大力加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驗,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功能優勢,堅持“實用”和“科學”的原則,把握好使用的時空,用得恰到好處。
(七)以“質量監測評價”為抓手,切實提升教學評價管理水平
1.建立質量監測制度。學校要構建“課堂檢測—單元檢測—學期檢測”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及時進行教學質量監測;鄉鎮教研室要依據不同學科的課程標準制定明確的質量指標體系,制定教學質量測試方案和預警通報制度,對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學,進行單元、章節過關檢測和期末考試和考核,實行同進度、同試卷、同考試、同閱卷、同分析,建立教學質量數據檔案,實現質量監測的常態化。
2.建立質量分析報告制度。嚴格按照“一分兩率”進行質量分析,區教研中心要及時做出質量分析報告,定期召開校長質量分析會,通報成績,分析情況,在橫向縱向比較中找出學校管理、班級管理和教師教學質量的差距,以便知得失,明方向,拿措施。
四、工作要求
各學校校長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充分估計提升教學質量的困難,切實把學校工作中心轉移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上來。各學校召開提升教學質量動員大會,要制定可行的學校提升質量實施實施方案,明確目標、責任和措施,將工作任務分解到具體部門和人員,定期檢查、調度推進情況。及時總結、推廣提高教學質量的先進經驗、培植典型,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確保各項目標的實現。
五、責任追究
區教體局堅持以科學的評價機制為引領,詳見(《臨港區小學教學評估細則》),各學校嚴格保障省、市小學教學基本規范前提下,突出教學質量,建立目標責任追究制度,將教學質量作為考評學校工作和教師重要指標,設立小學教育質量獎、教學質量獎等。根據區教研中心每年所進行的質量評價報告評出獲獎學校、班級和教師。每學年度定期召開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大力表彰教學質量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在小升初考試中處于全區最前列的學科教師榮獲市級教學質量獎,學科位居周圍縣區最前列的教研員榮獲市級教學質量獎,各學科總評高于周圍縣區最前列的校長(主任)、中心小學校長(副校長)榮獲市級教學質量獎,優先參加省培、國培學習活動,其他市教學質量獎表彰按先進單位分配。充分利用教學質量的杠桿引領學校教學工作,在教學質量上,凡是低于周圍縣區平均水平的學校和個人,一律不在評選樹優之列。學校教學成績總評高于周圍縣區,按照教學成績加教學常規工作實施獎勵。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22
為進一步提高核心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夯實我校學生提升后續專業課程學習的能力基礎,在基礎課教師中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特制定本方案。
核心基礎課程是指對學生后續學習和創新能力培養有重要影響的基礎課程。
一、適用范圍
作為全校核心基礎課程建設改革試點,本評價辦法選取本科一年級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大學物理、大學英語和制圖類課程中覆蓋面和影響面大的課程作為核心基礎課程的試點課程,原則上每門課程至少涉及10個以上教師。包括:《高等數學A(一)(二)》、《線性代數》、《大學物理A(一)》、《大學英語(三)(四)》、《工程制圖》、《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一)》。
評價對象為承擔基礎學院上述課程的教師。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教學評價客觀的原則。綜合校院教學督導組、學生對任課教師教學態度、教學組織、教學水平等的評價,給出客觀、全面、實事求是的'評價。
2.堅持教學效果優先的原則。通過實行以學生初學水平狀態為基準,根據結課水平狀態劃分增量等級的縱向比較、定量考核的評價辦法,建立以效果優先的教師教學業績評價機制。
3.堅持教學能力引導的原則。通過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保障教師的教學成就,激發教師的內生動力,促進教師進一步研究教學方法,促進內涵發展,提升教學水平。
三、評價內容
(一)教學評價(占30%)
1.督導組評價(占20%):督導組對教師教學態度、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2.學生評價(占10%):學生通過評教系統對教師的師德師風、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二)業績評價(占70%)
1.根據每個教師所帶班級學生初始成績與結課成績的升降幅度衡量教學業績。
2.第一學期核心基礎課程的初始成績與結課成績對應關系如下:
3.計算方法
(1)將不同生源地學生高考單科成績依據高考試卷分類(全國卷Ⅰ、全國卷Ⅱ、全國卷Ⅲ、自主命題卷)進行歸一處理,折算成百分制標準分:
標準分=高考單科成績/同一高考試卷排名首位的高考單科成績×100。
(2)根據課程對應關系計算全體學生初始成績的平均標準分(R0)。
(3)計算同一教師所帶班級學生初始成績的平均標準分(R1)。
(4)以(R1/ R0)作為衡量同一教師所帶班級學生初始成績水平狀態的指數。
(5)計算全體學生結課成績的平均分(R2)。
(6)計算同一教師所帶班級學生結課成績的平均分(R3)。
(7)以(R3/ R2)作為衡量同一教師所帶班級學生結課成績水平狀態的指數。
(8)計算(R3/ R2)與(R1/ R0)的差值(S),根據(S)值升降幅度衡量教師所帶學生成績進步的幅度,S值越大,表明學生進步幅度越大,教師業績越大。計算公式如下:
S=(R3/ R2-R1/ R0)
(8)特殊情況如緩考、曠考、違紀等不計入初始和結課成績。
四、評價方法
1.質量評價排名在同一門課程內進行。
2.評價實行評分制,總分100分。
3.教學評價中,督導組評價、學生評價每項以百分數(滿分100分)評價。業績評價中,根據業績評價公式計算(S)值折算成百分數。
4.根據前設評價內容中各項比例計算出實得分值,確定在同一課程授課教師中的排名。
五、評價過程
1.基礎學院每學期開學前公布上一學期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并向教務處及人事處提交評價數據。
2.基礎學院根據實際上課情況向教務處提供課程及教師數據,教務處負責審核。
3.業績評價中工作量計算數據由教務處提供,教師排名數據由基礎學院提供。
六、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作為工作量計算、職稱晉升、承擔教學任務的主要依據。
1.根據評價結果不同,核心基礎課程工作量在日常教學工作量W(根據教師實際承擔教學任務,按教務處相應辦法計算產生)基礎上乘以不同的質量系數:
(1)排名在前20%(含20%),工作量計為1.5W;
(2)排名在20%--50%內(含50%),工作量計為1.3W;
(3)排名在50%--90%內(含90%),工作量計為1.1W;
(4)排名在后10%,工作量計為1W。
2.連續三年承擔基礎學院核心基礎課程的教師在職稱評審時可核準認定為教學型教師,職稱評審當年或上一學年有一次排名在后10%(包括10%)的教師除外。教學型教師在職稱評審時重點考核任期內的教學業績、教育教學改革等教育、教學條件,職稱評審指標單列。
核心基礎課質量評價結果三年內兩門課程5次、一門課程3次排名前10%(包括10%)可作為晉升教學型副教授、排名前5%(包括5%)可作為晉升教學型教授的條件之一。
注:具體條件、辦法和指標由人事處制訂,以當年公布為準。
3.排名在后5%(包括5%)的教師下一年度不能承擔基礎學院核心基礎課程教學任務。如申請再次承擔基礎學院核心基礎課程教學任務,須經督導組、教師所在學院、教務處審核通過。
4.工作量獎勵由基礎學院負責計算,報教務處和人事處,經主管校領導批示后發放。
5.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6.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23
一、教學常規
(一)學期計劃
(二)備課
(三)上課
教師要認真實施教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與學同步,獲得教學最佳效果,做好課前準備,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拖堂,不無故離開教室,未經教導處同意,不擅自調課、停課、代課,遂循教學規則,教學重點突出,教學方法得當,教學語言清晰,講究教學效果。
(四)作業布置與批閱
文化課作業份量要適當,要求要嚴格,語文要有課文練習,每課批閱一次,作文全期大作不少于6篇,要求詳批詳改。5篇小作,5篇只查不改。數學每天批閱一次。英語一、二年級每周批兩次,三年級每周批四次。專業課作業除完成書本上的練習題外,任課教師還應根據需要布置一些室外作業,讓學生進行實地
操作練習。書面作業和室外作業教師都要及時批閱和檢查,周課時在3節以內(含3節)的每周批閱一次,周課時4節每周批閱2次,周課時5節每周批閱3次,周課時6節及以上的每周批閱4次。作業批改要及時準確,字跡工整,符號統一,要有批閱累計次數,具有指導性啟發性,批改作業應作好記錄,優秀作業要表揚,不好的要重做,缺漏的要補做,錯的要更正,要把作業記入平時成績。
(五)聽課
1、學校領導要深入教學第一線,經常聽課。聽課每周1-3節,全期不少于15節。
2、各教研組每期要舉行3-5次公開課,進行教學專題研究。公開課要集體備好課,印發教案,交教導處備案。教研組長每周聽課1-3節,全期不少于15節。
3、教師要相互聽課,包括文化課與專業課之間,文化課與文化課之間,提倡新老教師和文化課與專業課之間的相互學習,高級教師全期聽課10節,一級教師15節。三年教齡以內的教師聽20節,新教師聽課不少于30節〈以上聽課如有作假,每發現一節扣20元〉
(六)教學輔導
教學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教學輔導的主要任務是:
(1)負責好輔導時間內的紀律;
(2)釋疑、解難、指導方法。要求不遲到、不早退,兼顧所負責的班級。
(七)教學檢查
教務處每期進行三次教學檢查。
第一次,開學初進行,檢查教師的學期教學計劃。
第二次,期中進行,檢查教師的備課、聽課、作業批閱及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并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的意見,及時反饋給教師,幫助改進教學。
第三次,期終進行,檢查教師教學計劃的完成情況及領導與教師的備課、作業批閱、聽課情況等。期終教學檢查應對教師的.教學作出基本的估價,并將其
情況填表存入教學檔案。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也可能采取隨機抽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原則進行。
(八)學業成績考核
學校每期組織期中、期末兩次目標,命題、制卷、評分、統分均由教務處統一組織。專業課的考試要有一定份量的實踐題,考核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期成績總評包括平時成績和作業(占30%),期中考試(占30%),期末考試(占40%)。
二、教研教改
教師參與教學研究,是增強教學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所有任課教師都應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每一位教師要參與一個課題研究,全期必須寫一篇教學論文或教學心得,參加教研教改活動不少于6次。
三、教學質量評估量化計分辦法(見下頁)
網友評論:
排序方式:按評論時間|按最新回復|按回復數量
發布評論: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24
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工作是教學管理部門每學期的常規教學管理工作。為客觀、公正、科學地做好本、專科課堂教學質量評估,使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工作真正成為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根據《吉首大學關于加強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吉大發[20xx]12號)精神,特修訂本評估方案。
一、評估目的
1、為學校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2、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為表彰和獎勵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質量優秀的教師(如評選教學能手、教學名師、精品課程)提供第一手資料,為教師教學質量考核工作提供依據;
3、有效監控課堂教學運行情況,規范課堂教學秩序,推動學校教風、學風建設,形成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良好氛圍。
二、評估范圍
全校所有本、專科課程的課堂教學(包括理論課、技能課教學,不包括實習、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撰寫的環節)。
三、評估對象
評估對象是某教師上的某門課程,是教師與課程的結合,即“教師+課程”。不單是“教師”,也不單是“課程”。
四、評估人員
評估人員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學生;二是同行與專家;三是領導、干部。
五、評估指標體系
學生評估指標體系領導、干部及同行專家評估指標體系。
六、評估辦法
1、學生、同行、專家與領導、干部的評估相結合,突出學生、同行與專家在評估中的主導地位。
2、任課教師的自評、他評與教務部門組織的多種座談會相結合。
3、網上評教、填卡評教與隨堂聽課、評課相結合。
七、評估程序
1、教務處組織召開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工作會議,由教務處提出該學期的教學質量評估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2、全校性學生網上評教、填卡評教由教務處制定方案,教學院(部)具體組織實施,教務處教研與教學質量管理科負責數據的統計及評估結果意見的反饋,評估結果反饋給學院(部)及學校領導。
3、學校教學督導團及領導、干部隨堂聽課、評課由教務處制定方案并組織實施;學院(部)教學督導、教研室及行政管理人員隨堂聽課、評課由學院(部)制定方案并組織實施。學院(部)評課由院長或主管教學的副院長主持,教研室教師和學院(部)教學督導成員參加。評估結束,由院(部)負責將結果向有關教師反饋,并上報教務部門。
八、評估結果的處理
1、評估結果作為教師當年度教學評優的依據;
2、對課堂教學質量評估不及格者,當年不能晉升職稱,并暫時取消其教學資格,通過進修(或自修)業務并經專家考核合格后方可重獲教學資格。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25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是科學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也是激勵和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業務水平,確保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為建立健全學校、學院(部)兩級課堂教學評價管理機制,使評價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增強評價的客觀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
(一)幫助任課教師正確認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為進一步提高授課質量提供比較準確的信息。
(二)為各教學單位、教學管理部門制定有關政策、規定和措施提供客觀依據。
(三)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旨在為教師教學津貼分配、評優、職稱聘任等提供客觀依據,能夠更好地實現優勞優酬,進一步利用經濟和行政手段激勵和督促教師加大教學投入,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二、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原則
(一)以課程評價為基礎的原則
課程是教師勞動成果的基本載體,由“評教”到“評課”的轉變更能合理把握教師每門課程的授課水平與質量,使教學質量評價工作更加規范、細致,為真正實現優勞優酬的分配原則提供科學的依據。
(二)以學生評價為主的原則
學生是教育資源的消費者,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對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課堂教學的總體質量具有最直接、最全面的體驗,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中最有發言權。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必須堅持以學生評價為主,學生、學院(部)評價小組、學院(部)督導組三方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三)全面評價原則
每位教師每學期開設的所有課程均需進行評價,所有修讀該課程的學生不論學院、專業、班級均須參與對該課程的評價,學院(部)評價小組成員、督導小組成員須對本單位開設的所有課程進行評價。
(四)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按照評價標準,實行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以提高評價結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五)堅持客觀、公正、公平的原則,嚴格操作程序,嚴肅評價紀律,確保評價結果的可靠性。
(六)科學性、導向性、可測量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標準即要科學嚴謹、導向明確,又要簡便可行、便于操作。
三、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組織管理
(一)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行學校、學院(部)兩級評價管理制度。
1、學校成立由主管教學的校領導任組長、教務處長任副組長,由紀委、教務處、人事處等單位人員參加的“聊城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領導、督察小組”,全面部署、指導、檢查、監督全校的評價工作。
2、各學院(部)成立“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領導小組”(簡稱評價小組)。評價小組一般由7人以上組成,學院(部)分管教學的領導擔任評價小組組長,成員由職稱較高、業務素質強、辦事公正的教師組成。評價小組全面負責本單位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
(二)各學院(部)根據本方案要求并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本學院(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細則,細則應對評價的宗旨、原則、組織、指標、程序及結果運用等方面作明確的規定。
(三)做好課程評價的宣傳教育工作。各學院(部)在開展評價工作時,要向師生講明評價的目的、意義;教育學生嚴肅認真、公正、客觀地評價課程質量。
(四)無論是評價的主體、客體還是工作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守公正、公平的評價原則。在評估工作中如發現不負責任、弄虛作假等不良現象,按教學事故處理。
(五)評價時間。原則上實行學期評價制度,評價時間一般安排在每學期期末考試前一周完成。
四、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方式及內容
(一)普通課程的評價方式及內容
本方案擬定的聊城大學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方式分兩種:第一種是采取填涂評價卡方式進行評價,原則上使用由教務處制作的“聊城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卡”(評價指標內容全部量化,評價指標內容與卡合一);第二種是采取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評價,各學院(部)可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制定“課堂教學質量調查問卷”,報教務處審核后使用。
(二)特殊課程的評價方式及內容
特殊課程(包括實驗課、技法課、體育專業專選課、公共體育專選課等)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按本文件精神,由各學院(部)確定評價方式及內容,報教務處審核后實施。
五、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實施辦法
(一)評價的`課程范圍。
1、學期內全校開設的全部本、專科課程。
2、任課教師所講授的每門課程(研究生課程除外)都必須參加評價,不參加評價的課程,其課時數不記入總工作量,不得參與教學津貼的分配。
3、在不同學院(部)、不同專業或不同班級開設同一門課程(包括公共課),在每個班級都要進行評價,否則評價結果無效。
(二)學生評價辦法
1、學生評價以教學班為單位,參加評價的學生數不得少于聽課人數的90%,否則評價結果無效。
2、學生評價由評價小組安排評價主持人(任課教師要回避),評價結束后將評價卡當場密封,并由評價主持人、班長、評價小組組長簽字。
(三)學院(部)評價小組、督導組評價辦法
1、評價小組和督導小組成員應通過聽課、教學質量問卷調查或學生座談會等方式,在全面了解每門課程質量的基礎上進行評價。
2、 評價小組、督導小組應在規定的時間內認真、客觀、公正地填涂評價卡。
六、評價結果統計及等級評定
(一)所有課程的評價卡填涂完畢后,以學院(部)為單位到教務處指定的地點,由學院(部)評價小組指定的工作人員通過光電閱讀機將評價卡的所有信息錄入微機,并進行數據處理。
(二)課程質量評價的總分等于學生評價分數、評價小組評價分數和督導小組評價分數之和,學生評價、院(部)評價小組評價和督導組評價所占比例由各學院(部)確定,但學生評價所占比例不低于80%。
(三)為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防止惡意評價,評價系統將去掉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學院(部)確定)的高分和低分。
(四)課程等級評定。根據課程評價總分進行排序,然后按各等級所占比例對參評課程進行定性評價。課程等級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優秀等級不超過參評課程總數的10%,良好、及格、不及格的比例由各學院(部)確定,并在學院(部)課程教學質量評價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任課教師該學期內出現二級以上課堂教學事故者,其所講授課程不得評定為優秀等級。
(五)教師等級評定。在課程評價的基礎上,對授課教師進行定性評價,評價分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優秀等級不超過參評教師總數的10%。教師排名可依據所講授課程的評價成績,講授兩門(含兩門)以上課程的教師按較高兩門課程的平均分排名。
(六)評價結果分析
1、全校課程評價結果分析包括:全校所有參評課程的平均總分、每項指標的平均分。
2、學院(部)課程評價結果分析包括:學院(部)所有參評課程的平均總分、每項指標的平均分。
3、每門課程評價結果分析包括:參評課程的評價總分及標準差、每項指標的得分及標準差。
(七)以上六個方面適用于采取評價卡方式進行評價的課程,采取問卷調查方式評價的課程由學院(部)評價小組自行處理并評定等級。
七、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的運用
(一)課程等級和教師等級等評價結果納入教師業務檔案。
(二)課程評價等級與教學津貼分配掛鉤,具體辦法由學院(部)制定并實施;教師評價等級為優秀者由學校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三)連續三年評價等級為優秀的教師優先評聘高一級職稱。
(四)學期內評價等級為不及格的課程或教師,由學院(部)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處理;連續兩次評價等級為不及格的教師或連續三次評價等級為及格及以下等級的教師,當年內不得參加一切評優和職稱評聘;上一學年評價等級為及格及以下等級的教師,當年內不得破格評聘高一級職稱。
(五)課堂教學評價結果報送校領導、有關處室及教學單位,由學院(部)將各評教指標得分情況反饋給每位參評教師。
八、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解釋權歸教務處,《聊城師范學院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26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為了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特制定本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一、教學目標評價
教師能針對所教內容,結合《課程標準》科學、準確地設計教學目標,做到:
1、目標明確,符合學生實際。目標的設置不可過高或過低。
2、“三維目標”全面、具體、適度,有可操作性,并能使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機相融,和諧統一。
量化評價標準每項5分,總計10分。
二、教學內容評價
1、教師能準確把握所教學科內容的重點、難點,教授內容正確。
2、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去積極思維。
3、教師能從教學實際出發,轉變教材觀念,對教材進行科學有效的整合,以促進學生的學習,不唯教材,創新適用教材。
量化評價標準:第1、2項各4分,第3項2分,總計10分。
三、教師行為評價
1、課堂上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是否能夠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學習;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是否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得有法、到位。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創造了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來誘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著,是否成為學生和課本之間的橋梁紐帶,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應有的作用;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是否能和學生一起學習,探究、傾聽、交流。
2、教師能以學生為主體,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重視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
3、課堂上能營造寬松、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教態自然親切,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恰當、具體、有激勵性。
4、能夠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之處,精心設計問題,所提出的問題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問題的提出,恰到好處。能啟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知識的構建,并能給學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時間,同時注重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
5、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手段,合理運用教學媒體。
6、課堂上,教師的`講解語言準確簡練,示范操作規范,板書合理適用,教學有一定的風格和藝術性。
量化評比標準:第1項8分;第2項5分;第3項2分;第4項4分;第5、6項各3分,總計25分。
四、學生行為評價
主要針對學生在課上的學習狀態來評價。
1、看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否被激起,能積極地以多種感觀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精神振奮,有強烈的求知欲望。
2、看學生的參與狀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中的數量、廣度和深度是衡量主體地位發揮的主要標志,學生要全員參與,有效參與。
3、看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是否由個體學習到主動合作學習;是否由接受性學習變為探究性學習。
4、看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上的表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積極解決問題,是否敢于質疑,善于合作、主動探究并有實效,是否圍繞某一問題彼此間能交流、討論、傾聽,提出有效建議。
5、看學生學習的體驗與收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90%以上的學生能夠相互交流知識、交流、體會,交流情感由自悟——覺悟——感悟——醒悟,在獲取豐富知識的同時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量化評價評價標準:第1項8分;第2項3分;第3項6分;第4項8分;第5項2分;第6項8分,總計35分。
五、教學效果評價
1、看教學目標達成度如何,教師是否高度關注學生的知識
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發展。
2、看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參與,90%以上的學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獲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3、看課堂訓練題設計,檢測效果好。
量化評價標準:第1項4分;第2項7分;第3項4分。總計15分。
六、教學特色評價
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上,知識的生成點上,教學機智與智慧上的閃光點,有不同尋常之處。
評價標準:具備上述中的某一點或幾點評價。
分數:2---5分。
注:
①、以上各項的評價形式分:自評、同事評、學生評、領導評等。
②、評價等級劃分:90分以上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60~79分為“合格”;60分(不含60分)以下為“不合格”。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05-24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12-09
小學教學質量評價方案12-10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薦)05-25
【優】教學質量評價方案06-01
高中教學質量評價方案05-24
教學質量評價方案(優選)05-25
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方案12-22
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11-02
學校教學質量考核評價方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