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學心理疏導方案范文(通用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復學心理疏導方案范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復學心理疏導方案1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席卷全國,各省中小學都延遲了開學。在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和科學部署下,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全力抗疫。隨著全國各地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省中小學等積極籌備錯峰開學。
今年的寒假學生歷經長達3個多月的居家煎熬,歷經疫情的嚴峻考驗,經歷長達10周左右網課在線學習的挑戰,學生、家長以及老師都望眼欲穿,期盼早日開學。隨著開學時間的日益臨近,老師和家長都有這樣的顧慮,擔心學校開學后孩子是否能夠快速調整心態,盡快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
一、心理疏導壓力
復學以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現學生的心理“復位”,是擺在所有學校和每一位教師面前的一件大事。那么,復學后,學校面臨的心理疏導壓力有哪些呢?
1、很多學生一時不能適應緊張快節奏的學校生活。
突如其來的新冠軍肺炎疫情使學生們的假期一下子延長了兩個多月,由于天天宅在家中,不少學生養成了晚睡懶起的生活習慣,線上學習9:00開始,每節課才20-30分鐘,學習時間短,學習強度并不太大,相反休閑娛樂時間多。返校復學后,緊張的學習生活勢必會打破學生假期養成的作息生活習慣,學生重新恢復適應緊張忙碌的學校學習生活節奏需要有一個自我調節適應的“心理緩沖期”,因此,不少學生開學初會對學校生活不太適應,出現諸多心理問題。
2、不同學生對學校防疫工作產生截然不同的應對心態和行為。
為了新冠肺炎防疫,學生久居家中,如今因為疫情好轉復學,不少學生會對防疫工作產生麻痹思想,認為上學意味著疫情危機就不存在了,不必再大驚小怪,故而會對學校提出的嚴格的防疫措施產生抵觸情緒,比如課后避著老師摘下口罩,課間又成群嬉戲,上學和放學路上近距離相伴而行,對老師的批評教育不上心,甚至會對抗;相反,有的學生在疫情期間因為親眼目睹至親或好友因得新冠肺炎重癥去逝,由于經歷生離死別的痛苦,看到學校同學老師個個佩戴口罩,看到校園濃郁的防疫宣傳氛圍,看到隔離室、晨檢午檢,會產生莫名的恐慌,嚴重者會食之無味,甚至失眠。
3、面對越來越緊張的學習任務會產生學習焦慮心理。
由于防疫期間學生只能線上學習,自覺的學生掌握新知比較扎實,而那些向來貪玩,學習成績差、學習不夠自覺的學生,加上家長忙于工作,無更多精力和時間輔導孩子學習,這些缺少自律性的'孩子,一開學發現與班級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差距越來越大,會產生自卑心理。面對老師的提問、檢查,面對日益頻繁的測驗和考試,內心會特別害怕,尤其是畢業班學生,面對升學競爭壓力,更容易產生焦慮心理,從而出現頭痛、緊張、出汗等現象,如果不加以心理輔導,還可能引發其它的身心疾病。
二、相關建議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緩沖期”,有效避免復學后的“假期綜合征”呢?
1、家校協作,實現長假與復學的無縫對接
復工復學,成年人尚且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緊張、焦慮等情緒反應,更何況是未成年學生。由于受作息時間、學習強度、監管力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復學后出現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也是在所難免的。作為師長,要學會正確識別孩子的心理狀態。對開學后具有明顯超過現實情境意義的抗拒、焦慮、驚恐等反應,或者因開學而產生睡眠嚴重失調、食欲明顯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反常行為的學生,老師和家長要相互協作,耐心與孩子溝通,不要過多責備,可通過適宜的專業心理干預改善孩子不良心理和情緒。
積極的學校氛圍、集體歸屬感、良好的同伴關系,以及集體學習中自我效能感的實現,都是居家學習中所不具備的。作為家長,可以鼓勵孩子主動與老師、同學加強聯系,與孩子一起回憶學校美好生活,增進孩子與學校之間的心理聯結,幫助孩子樹立返校后盡快融入集體生活的理性信念。
開學前一兩周,在老師的指導下,家長可及早幫孩子調整作息時間,讓目前居家的孩子作息時間與返校復學后學校的作息時間相吻合,適度延長孩子學習時間,幫助孩子復習已學的功課,以便實現“超長假期”與“返校復學”的無縫對接。
2、抓住疫情契機,開展生命意義專題教育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留給人們很多值得反思的東西。這次疫情,正是青少年學生人生意義輔導的大課堂,學校應抓住這次疫情教育契機,開學后,引導學生開展對疫情對人生意義的大討論,讓學生感悟思考生命的意義。
親歷是最好的人生教材,這次全民抗疫之戰,所有的中小學生都親歷其中,長久宅居家中,親歷了漫長的煎熬和等待,孩子們通過電視、手機等目睹了無數白衣天使、民警、防控人員和志愿者,冒著生命危險,奮戰抗擊新冠肺炎一線,成為最美“逆行者”,這一切深深感動著包括所有學生在內的國人。
親歷這樣史無前例的全民戰疫,目睹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由于肆虐的病毒侵蝕像暴風雨摧殘的花兒一樣瞬間凋零,相信學生對生與死的體驗定會刻骨銘心,開學后正是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人生意義的最佳教育時機。在人生意義輔導時,要與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社會責任感緊密相連,要引導中小學生探索生命的本質,理解生命的價值,珍愛生命,更要引導他們弘揚大愛精神,發揮潛能,勤奮學習,熱愛科學,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發揮自己獨特的美麗光芒。
3、營造積極心態,提升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迅速和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給廣大中小學生帶來了恐慌情緒。開學后,不少學生可能會掉以輕心,學校要引導中小學生以積極的心態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積極的心態對于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強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抵抗力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情緒狀態可以直接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積極樂觀的心狀,會提升免疫系統的能力;反之悲觀消極的情緒,會導致免疫功能的下降。積極樂觀的心態可以增強人的警惕性,做到主動自覺防護,阻斷病毒的傳播。
開學后,我校要積極營生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以班級為單位大力開展重大疫情危機下心理調節活動主題班會,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提升心理健康素養,增強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比如結合抗疫人物故事,激發孩子內部學習動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英雄人物,白衣戰士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奮戰一線,以“大愛大德大情懷”救死扶傷。學校要善于抓住這次疫情教育契機,給孩子講一些抗疫工作中高精尖科技成果的運用,講一些各行各業工作者夜以繼日的奮斗故事,講一些抗疫英雄的成長歷程,激發孩子的愛國情、強國志,幫助他們正確樹立遠大理想,并以此激發持久的內部學習動機增強學習動力和自信心。
4、因材施教,精準實施個體或團體輔導
親歷了這次嚴峻的疫情,宅家二個多月,網絡自學近兩個月,有的學生可能會產生諸如緊張、焦慮、憂郁、恐懼、自卑、失眠、厭學等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因此,迫切需要精準分析,實施個性化的心理輔導。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心理輔導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存在不同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針對性的精準輔導,共性問題可團體輔導,比如由于長達近兩個月的網課小學生每節課才20分鐘,學生已習慣了短課學習,一開學45分鐘的長課學生學習可能不太習慣,后半節課或許會少了一份靜心和恒心,此時不妨開展團體輔導——“防疫一線的最美堅守”,讓學生多渠道搜集講述諸如河北省正定縣人民醫院援鄂護理人員張敬、張丹丹、韋然然、史國媛,連續作戰一個多月,圓滿完成武昌方艙醫院工作任務等,深入探究她們使命在肩,不懼艱險,勇挑重擔的精神,學習她們長久的堅守。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克服困難,不斷前行。
對個別上課有“多動癥”或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還應家訪,探尋“病因”,開展有針對性的個別心理輔導,為其排憂解難,有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輔助治療,促其健康成長。
5、重點排摸,開展危機干預。
開學后通過班會活動、課堂觀察、談話、問卷等全面了解學生的身心狀況。特別對有親人病故、親朋好友感染新冠肺炎、曾密切接觸確診或疑似患者的學生(特別是湖北籍學生),如果發現有過度的恐懼和焦慮反應,或出現神經癥、短暫精神病性障礙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等癥狀的學生,需要及時對其開展危機干預。做到早發現,早干預,耐心與孩子溝通,幫助其盡快擺脫困擾,克服心理障礙,恢復心理健康。
復學后學生產生疲倦、食欲不振、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厭學、上課走神、頭疼、情緒低落等現象不足為怪,這是孩子們普遍存在的對新學期的一種“畏難”情緒,在大多數學生身上會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來。學校老師要正視學生開學存在的不良情緒,多與孩子加強心靈溝通交流,通過課堂的趣味性、活動的多樣性等盡快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復學心理疏導方案2
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學生心理狀況,為更好幫助全校學生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開學復課后的校園學習,進一步促進學生科學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必要的心理調適方法,形成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增強耐挫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我校決定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一、活動主題
關注心理健康,奠基幸福人生
二、活動宗旨
通過集中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參與廣泛、針對性強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活動時間
20xx年2—6月
四、活動內容
(一)注重銜接,全面排查分析學生心理狀況。
學校要提前分析研判學生可能存在的適應不良問題。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通過開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衛生健康等主題的“復學第一課”、主題班會,積極引導學生總結、分享居家學習生活期間的學習體會和成長感悟,增強學生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采用學生自我報告、日常觀察、訪談、心理繪畫或其它專業心理評估等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全面摸底,篩查學生心理問題,掌握困擾學生的具體壓力來源和情緒行為問題。心理排查應堅持尊重學生隱私、遵循保密原則,關注疫情對學生心理狀況影響可能存在的長期性和隱蔽性。
(二)創新形式,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適。
學校要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通過舉辦“心理專家心理講座”、手抄報、同伴互助等活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掌握簡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調適方法,向自制力好、意志堅強的.同學學習,促進自我成長。各學科教師要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滲透。
(三)關注差異,針對不同年齡特征和學段特點提供心理指導。
學校和教師要注重結合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征、不同學段特點與個性差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學階段,以組織開展游戲或心理拓展活動為主,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表達,指導學生學會識別情緒并加以調節;針對畢業年級學生,要提供教育、教學和心理的全方位支持,緩解學生心理壓力。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提供考前情緒指導,開展適當的文體活動和團體心理輔導,引導學生調節身心狀態,樹立信心,積極備考。
(四)實施干預,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輔導。
學校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預案,完善心理危機預防、識別、干預、轉介機制,搭建心理危機干預的服務平臺,促進心理危機干預科學化和規范化。特別關注在疫情期間出現沉迷電子產品或行為偏差等情況的學生,提供干預性心理輔導,開展行為矯正,協助其回歸正常學習生活。特別關注情緒波動較大的學生,提供陪伴性心理輔導,建立同伴互助小組,協助其接納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促進其轉變認知、優化心態。
(五)加大宣傳,增強學生心理正能量。
學校要及時向學生傳遞權威政策信息,提高信息辨別和獨立思考能力,降低焦慮情緒。通過學習疫情期間身邊優秀榜樣事跡、抗疫斗爭中各戰線表現突出人員等,幫助學生汲取正能量,塑造積極向上的成長型思維,增強自信心。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校園廣播、微信群、學校公眾號等手段,營造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以及關心、關愛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
(六)加強溝通指導,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學校要暢通與家長的溝通渠道,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知識及方法,緩解家長焦慮情緒,提高家長心理健康意識,提高家長科學育兒和開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協助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進一步優化家庭教育環境。
(七)長遠謀劃,扎實推進,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學校要結合新形勢,系統謀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心理輔導室等硬件建設,注重全體教師、專兼職心理教師心理業務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切實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五、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的開展,活動內容要豐富、針對性強,緊密結合疫情給學生帶來的影響,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形式要多樣,增強活動吸引力;參與要廣泛,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二)注重實效,打造品牌。
學校在開展活動時,要緊密結合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寓教于樂,注重實效,突出活動的教育意義;要注重品牌活動的創建,積極打造活動精品,使之持續開展,常做常新;要注意積累相關資料,加大宣傳力度,及時上報活動開展情況。
(三)重視總結,提煉成果。
活動期間,學校將組織開展工作。各班要根據學校要求開展活動。提高活動質量和成效,提煉優秀成果,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對暫時不能復課的學生,學校要密切關注思想狀況,做好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通過線上心理輔導、線上心理主題班會等形式,指導學生繼續做好疫情防控,保持良好的心態,提升學習效果。
復學心理疏導方案3
為做好我校學生返校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預防學生心理狀況的波動和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幫助學生提高心理調適能力,盡快以健康的心態迎接返校的學習和生活,結合我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總體安排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學生返校復學心理輔導及危機干預工作方案如下:
一、總體目標
全面做好學生返校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間意識到位、職責到位、保障到位,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以學校“四級聯動心理防護機制”為依托開展工作,以學校-二級學院-班級-宿舍四級單位為一體化的聯動機制,具體來說就是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建立以學生工作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為主導,以輔導員為依托的院系心理工作負責人為骨干,以班級心理委員為基礎,以宿舍心理信息員為主體,對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心理咨詢和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危機干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具體工作如下:
(一)學校學生工作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1)為學生提供常態化的心理咨詢服務。做好疫情及返校期間網絡心理咨詢和學生返校后的心理咨詢形式的銜接工作;持續開通學生網上預約咨詢服務和電話預約服務,滿足學生心理咨詢的不同需求;將網絡咨詢和地面咨詢有機結合,根據學生的需要為學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心理咨詢服務;確保心理咨詢室全天候開放,并安排心理咨詢師值班,保證學生有心理咨詢需求時可以求助有門;
(2)做好疫情期間心理防護宣傳工作。聯合宣傳部及校團委,面向廣大學生,通過制作心理防護宣傳欄、公眾平臺心理科普文章分享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工作,為廣大師生戴好“心理口罩”;
(3)針對全院非畢業班學生開展心理篩查工作。正式返校復學前,組織全院非畢業班學生運用心理測評系統進行線上心理測試,測試采用《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表》。測試后,心理中心對學生心理測試結果進行篩查,將篩查結果中Ⅰ類人群分為A類、B類和C類。心理中心對接各二級學院心理工作負責人,根據學生心理分級分類情況,反饋中心指導意見,共同進行重點關注學生群體的跟蹤監護、精細幫扶。通過心理咨詢、常規的心理疏導、朋輩互助建立等為學生提供持續的心理支持;
(4)針對重點人群開展春季心理篩查工作。心理中心組織二級學院心理工作負責人和帶班輔導員對七類重點人群(上學期新生心理測評所篩選出學生;畢業班不能畢業學生;大一掛科學生;大二、大三以及畢業班多門課程不及格學生;經濟特別困難學生;失戀學生;曾進行過心理危機干預學生)進行心理危機排查和建檔工作,掌握被排查學生近況,提出相關指導意見;
(5)配合、協助二級學院開展危機干預。暢通危機干預渠道,做好學生心理危機個體的識別與及時干預,充分利用學校“四級聯動心理防護機制”識別學生的心理危機,及時識別心理危機學生個體,做到危機干預工作鏈條運轉及時、快速、合力。對出現心理危機的學生及時轉介專業機構,進行診斷和治療,對于因心理疾病休學返校的學生,按照復學的規定,出具專業精神衛生機構的診斷后,再由學校心理中心進行二次評估后,辦理復學手續;
(6)開展輔導員心理幫扶技巧培訓。針對疫情期間學生可能出現的焦慮、抑郁、煩躁、孤獨等過度情緒應激反應,心理中心將面向所有輔導員開展如何對疫情期間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及如何應對進行心理幫扶技巧的培訓;
(7)開展班級心理委員朋輩心理幫扶技巧培訓。組織各班級心理委員學習疫情心理防護知識,學會識別同學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及心理危機,引導他們主動了解同學的心理動態,教會與抗擊疫情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和調適方法,幫助同學理性對待當前疫情,避免產生恐慌情緒及其引發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各二級學院及輔導員:
(1)開展一對一心理訪談及回訪工作。根據返校前心理篩查測試所篩查出來的Ⅰ類學生及上述七類重點人群的學生,輔導員通過談心談話等方式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訪談,進一步了解被排查學生心理狀況,并根據學生情況給予心理支持及其他幫助。對出現心理危機狀況的重點人員,上報心理中心安排專門的心理咨詢師進行跟蹤服務和指導;
(2)輔導員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尤其是對重點關注學生群體,要及時與家長共同了解學生返校前后的.情緒、行為變化,在危機出現時,征得家長的支持,共同幫助學生度過心理危機,避免惡性的事件發生。對高度易感人群,開通快速、及時的轉介通道,對不能有效處置的心理危機個案要及時轉介專業醫療機構;
積極開展團體心理輔導。針對疫情期間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方面的具體問題,各二級學院需針對不同群體組織開展不同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提高心理輔導的覆蓋面,最大程度的幫助學生解決疫情期間遇到的心理困擾;
(4)開展“生命教育”主題活動。各二級學院需開展為期一周的“生命教育”主題活動,可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與班團隊活動、校園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有機結合,持續深化“生活觀、生命觀、生態觀”教育為主線的“三生”教育。
(5)活動結束后各二級學院心理工作負責人收集活動方案、圖片及總結并報送至學校心理中心。
(三)班級心理委員及宿舍心理信息員:
(1)及時了解和掌握本班學生及同寢室室友返校后的心理狀況;
(2)做好朋輩幫扶、危機識別和抗疫知識、心理調適方法的普及和活動宣傳工作;
(3)全方位保障學生返校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實到位;
(4)對班級或宿舍中可能或即將發生的心理危機事件,及時向輔導員及心理中心反饋,避免惡性的事件的發生。
復學心理疏導方案4
為貫徹落實“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支持與服務工作,保障復學后全校學生的身心健康,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幫助我校學生緩解和調整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引發的各類心理困擾,使得開學之后各項工作的有序、穩定進行。
二、組織部門:
由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工作處)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具體負責,各學院協助,共同開展工作。
三、具體措施:
(一)各學院監控可能出現的個體、群體心理危機苗頭,及時向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報告,由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和各學院共同開展心理危機幫扶庫重點關注學生回訪工作,預防與處理學生中相關的心理問題,防范心理危機,分情況、及時進行干預。
(三)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1、網絡咨詢: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利用QQ為返校學生提供一對一的線上咨詢服務,或利用電子郵箱接收各類心理問題,為他們進行答疑解惑,盡可能減少疫情帶來的恐慌、焦慮情緒。
2、個體咨詢:學生返校后。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恢復一對一的個體咨詢服務,每次咨詢需提前通過QQ或前往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進行預約,咨詢時長為每次50分鐘。
(四)心理健康知識推送。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同心戰疫”系列科普文章,關注疫情防控期師生的心理狀況,針對疫情中可能出用現的焦慮、恐慌等情緒,提供有效的心理自我調適和常見心理問題應對的相關知識。
(五)返校前一周和返校后一周召開線上主題班會。由各學院各班班主任引導學生評估自己的身心狀態,明確復學之后生活與學習的目標,做好自我心理防護,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學習接納自己的情緒,進行自我鼓勵和肯定,堅定信心。
(六)朋輩心理互助工作對于在疫情期間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早發現、早報告和早干預學生的心理危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學院心理輔導員老師指導班級心理委員通過多種形式在班內開展朋輩互助活動。
1、及時掌握班級同學的身心健康狀況。充分發揮朋輩心理互助員的信息前哨作用,主動關注班級同學的心理狀況,發現異常立刻報告學院老師或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老師,以及時進行幫扶和干預。
2、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協助老師向同學們宣傳疫情防控期疾病防控知識和心理防護知識,提供權威的.信息獲取渠道,輔助學校做好抗疫信息的健康教育工作。
3、開展心理互助工作。關心受疫情影響的同學的學習生活,主動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協助老師開展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同學的幫扶工作。
四、學生返校后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及應對方法
(一)根據疫情期間開通的心理援助熱線接聽情況,結合網絡在線咨詢服務梳理,了解到我校學生反映較多的心理問題如下:
1、認知困惑:注意力不集中、過度關注疫情相關報道、反復思考疫情內容、過度在意身體變化等;
2、負性情緒:緊張、焦慮、恐懼、急躁、抑郁、迷茫、憤怒、孤獨、悲傷、內疚、自責等;
3、行為異常:反復消毒、反復洗手、反復測量體溫、不敢開窗通風、不敢出門等強迫行為和沖動、急躁、懶散、過量煙酒等不良適應行為;
4、身體不適:失眠、多夢、胸悶、心慌、氣短、茶飯不思、腸胃不適、肌肉緊張或無力等軀體反應;
5、人際沖突:同學、舍友普遍處于負性情緒狀態,容易產生人際沖突;
6、出現疑似癥:任何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似的癥狀都“自我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即使檢查結果正常也不相信,惶惶不可終日。
(二)針對上述問題,可采用一些簡單的心理自助和疏導方法:
1、規律生活作息,建立適宜邊界。如果對生活日常難以集中注意力,對疫情相關的問題過度關注,會呈現出一定的注意狹窄狀態。這種狀態本身是人面對危險的求生反應,但如果長期持續會造成身心能量的耗竭,并伴隨持續的不良情緒。因此要保證飲食和睡眠,規律生活作息,在日常生活和關注疫情之間建立適宜的'邊界,每天留出一小部分固定時間來,關注疫情,不讓疫情帶來的強烈體驗,過度干擾我們的正常生活。
2、正視疫情信息,保持理性客觀。疫情期間鋪天蓋地的信息,會使人隨之產生許多負性情緒,理性客觀地認識疫情信息可以幫助穩定情緒。要對接收到的疫情信息進行分類比較:謠言和不實報道往往具有來源不明、信息碎片化、夸大威脅性等特點,給人帶來負性情緒體驗;正規媒體的報道則來源清晰、措辭嚴謹、客觀中立,給人以穩定感。
3、適度開展活動,合理宣泄情緒。在活動受限的情況下,安排一些可以讓自己感覺平靜、專注、愉悅或掌控的活動,如聽音樂、看書、畫畫、工作等,讓自己從負面的情緒體驗中脫離出來。當覺察到自己產生負性情緒時,尋找合理的情緒宣泄途徑,告訴自己產生負性情緒是疫情期間的正常反應,允許自己表達脆弱,可以通過寫下自己的情緒體驗、找人傾訴、大聲唱歌、哭泣等方式宣泄自己的負性情緒。
4、學會身心放松、主動營造安全感。通過網絡學習呼吸放松、漸進式肌肉放松、想象放松、正念瑜伽等身心放松方法,或者通過按摩、泡澡、運動等方式,主動開展身心調適。無法預期的疫情風險會造成安全感的缺失,但可以通過積極關注環境中的安全信息來提升安全感,如:國家的有力應對、防控措施的有效隔絕、癥狀的有效控制等。另外還可以通過下載學習強國、喜馬拉雅等音頻,來構建心理安全感。
5、保持人際交往,激發內在資源。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可以帶給我們安全感,可每日與家人朋友打電話或者發微信,交流內容主要是相互支持、鼓勵、傳播積極信息,避免傳播謠言、渲染威脅和傳播負能量。面對困境時,可通過回顧自己以往面對困境時的經驗,找到自己當時應對的方法和策略,以調動內在資源,提升應對能力,度過當前的難關。
6、適時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如果心理問題難以自行調適,要主動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或專業機構求助,若出現嚴重心理問題建議去醫院就診。
(三)如果無意中接觸“新冠肺炎”疑似病人而被隔離后,可通過以下幾點心理應對措施進行調適:
1、運用冥想、調整呼吸等方法調整自己的焦慮;
2、可以學習一些預防病毒感染的知識,增強自身免疫力,做好防護;
3、運用網絡和家人、老師及朋友進行溝通交流;
4、利用14天自己獨處的時間做平日想做而沒能做的事,例如看書、看電視劇以及寫作;
5、靜下來思考這場疫情給你帶來的人生啟迪,包括對待健康、家庭、生活等問題的啟發;
6、通過QQ線上咨詢,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的專業老師求助,中心老師根據不同情況,分類進行干預及輔導。
復學心理疏導方案5
中小學復學復課正在穩步有序推進。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減少疫情對學生可能造成的心理問題和負面影響,幫助廣大中小學生更好地適應新學期學習和生活,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市春季復學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明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教育對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意義重大,是推進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校要充分認識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意義,將其擺到教育工作突出位置,尊重和關愛每一名學生,營造良好的學校和班集體氛圍,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和諧溫暖的成長環境。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理論和方法技能,進一步強化生命教育,普及心理常識,增強學生調節心態、調控情緒、承受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積極樂觀、自尊自信、堅韌頑強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二、多措并舉,進一步做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盡快做好疫情后學生的心理“復位”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沖擊,不少學生產生了焦慮、煩躁、失眠、恐慌等情緒。新學期初始,受兩個多月的居家生活和學習影響,學生對在校學習和生活也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復學以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現學生的心理“復位”,是擺在所有學校面前的一件要事。開學后,各中小學校要做好以下三件工作:一是迅速成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德育校長任副組長,學校專兼職心理老師、行政人員和班主任共同參與,制定學校心理健康工作計劃并明確分工和職責。二是全面了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構建家長、班級、年級、學校四級聯動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通過班會、課堂觀察、談話、問卷等多種渠道全面了解學生的身心狀況,準確把握學生對疫情的恐慌、對學業的焦慮、對開學后自身健康的擔憂等真實心理需求,集中商討應對舉措。三是針對教師和學生分別開展一次新學期心理健康專題輔導,組織全體教職工開展防疫心理輔導和危機干預培訓,提高其觀察與識別學生心理行為變化的能力,建立全員教職工參與的心理輔導體系,正確應對學生可能出現的不良心理狀態;
組織學生結合疫情防控開展生命教育,幫助廣大學生調整心態,珍愛生命,樂觀向上,直面挫折。要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重大疫情危機下心理調節活動主題班會或團體心理輔導,面向因疫情或其他原因導致不良心理狀況的學生開展個別心理輔導,對面臨升學壓力的初三、高三學生及家長開展心理輔導,對貧困、留守、殘疾、單親等困境學生給予重點關愛,培養學生形成積極心態,提升心理健康素養。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普及。學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班級管理和學科教學全過程,積極引導教師在各學科教學中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充分預估假期網絡教學可能給學生學業帶來的短期困難,本著關愛、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心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節奏,注重挖掘學科體系中蘊含的心理要素,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之中。班主任在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重運用心理學知識,構建良好的班級心理環境,關注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學習成長、制度文化等要素建設,定期召開心理健康班會課,對特殊學生群體開展經常性談心活動,給予必要的關愛。學校要樹立正確的宣傳輿論導向,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網絡、微信、校刊、櫥窗、板報等平臺,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積極開展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與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珍視生命、熱愛家人、愛國愛民的意識,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心理氛圍,引導師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積極心態。
3.提升學校心理輔導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學校要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揚中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揚教辦〔2016〕50號)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大心理健康輔導室建設力度,規范和加強心理輔導室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為開展團體輔導和個別輔導提供硬件保障。要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必修課列入學校課程計劃,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中每兩周安排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通過加大教育教學管理力度,確保課程實施到位。要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將各類有益于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和心理素質拓展活動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社會現實中積極向上的鮮活素材,拓寬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可通過團體輔導、素質拓展、問題辨析、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劇、專題講座等方式,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為一體,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和成長中出現的困惑,真正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節能力。開展心理輔導必須遵守職業倫理規范,在學生知情自愿的基礎上進行,嚴格遵循保密原則,保護學生隱私,謹慎使用心理測試量表或其他測試手段,不得強迫學生接受心理測試,防止出現心理健康教育醫學化傾向。
4.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各校要明確至少一名具有一定專業基礎的'老師擔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指導全校課程開設、活動開展、人員排查、心理輔導和危機干預工作。要組建以具備國家心理咨詢師資質和鎮江市心理健康教育初、中、高級教師,優秀班主任為主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集中研討課程教學、活動組織和重點生輔導等工作。要積極創造條件,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專題培訓,提升教師專業指導能力,全面提升學校心理健康工作水平。要高度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關心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狀況,從實際出發,采取措施,減輕教師過重的精神和心理壓力,指導教師學會心理調適,增強覺察能力、應對能力和指導能力。
5.逐步構建完善的校園心理危機預防及干預體系。各校要制定校園心理危機預防及干預方案,認真排查師生員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公布輔導教師名單、輔導時間、心理熱線及在線答疑平臺等信息,建立特異師生心理健康管理檔案,積極主動與教師家屬或學生家長進行及時溝通。對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或發現其他需要轉介的情況,應及時識別和危機干預,轉介到其它專業心理咨詢機構或醫學心理診治部門,并建立跟蹤反饋制度。對危機事件發生的高危群體、高危時段進行提前預警,提高應對校園危機事件的主動性、系統性和科學性,減少和避免各種不利因素對師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響。
三、多方聯合,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良好氛圍
建立家校共育關愛心理健康協作機制,學校要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人觀和成才觀,利用多種渠道向家長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為家長提供促進孩子健康發展的具體方法,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正確的教育方法,為學生成長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要充分爭取市文明辦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市衛健委、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團市委、市婦聯以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或高校優質資源和力量,定期邀請專家入校宣講,入校指導,全面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為廣大中小學生安全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復學心理疏導方案6
因為疫情的嚴重性國家也是延長假期。然而也給部分中小學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慌,長時間的蝸居和負面信息也客觀造成了他們情緒的波動,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有的甚至還會留下陰影。因此,疫情期間,既要關注身體健康,也需關注心理健康。
一、主要表現:
通過家長反饋及走訪發現,中小學生心理恐慌表現在:有的孩子表現出害怕、恐慌、擔心、生氣、煩躁、發脾氣;有的孩子每天花很多時間看疫情的相關訊息,并反復跟家人討論;有的孩子表現為話少、狀態消極,食欲差、睡眠差或賴床;有的'孩子生活無規律,晝夜顛倒,沉迷于看電視、打游戲,生活較懶散,不是坐著就是躺著等。
二、巧正思維,培養積極心態。
由于突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能外出聚會和走親訪友,這恰恰增加了我們與家人深入交流的機會。沒有其他的社交活動,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彌補學業上的短板等。行為能夠促使態度的改變,我們要保持積極、理性、平和的心態,從而增強我們戰勝困難的力量和信心。
三、巧視情緒,適時自我調節。
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和傳播期間,我們關心、關注疫情,對疫情發展感到焦慮、害怕、甚至恐懼,這些心理活動來源于對自身和親人安全的關心,以及對疫情發展的可能性無法判斷,或者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但是,只要這些心理活動不嚴重影響你的生活和學習,都屬于正常的心理反應。在疫情仍未得到控制的不確定情況下,無論我們是否生病,都可能會出現焦慮、緊張、不安、恐懼、內疚、自責、憤怒、羞恥、冷漠等情緒,這是非常正常的反應,也不要過度地在意。如果你有這些負面情緒,這都不是你的錯,你可以通過自我對話、轉移注意、積極暗示和感恩等方式,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
四、巧釋心情,享受親密時光。
病毒致病,不良情緒也致病。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僅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力,也能幫助身邊的人穩定情緒、緩解焦慮。越是在特殊時期,越要努力保持心情平靜、愉悅。目前由于防控疫情的大范圍的感染,大家自覺在家不外出,宅在家里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擅長做的事情。如,看電影或電視劇、讀書、畫畫、練書法、辦手抄報、下棋、室內鍛煉等,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復習一下自己的課業、上網課等,享受與父母一起宅家,共同娛樂,一家樂融融團聚的美好時光。
五、巧借媒介,積極尋求支持。
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要學會使用手機、電腦、微信、qq等網絡媒介,保持或主動與親人、朋友、同學的線上聯系,與家人、朋友和同學互訴心事,聊學業情況,聊日常瑣事,不僅可增進親密關系,還可獲得及時的關心、幫助和支持,化解內心的擔憂,同時也給予對方支持和關愛,增進聯系與友誼。
六、巧排作息,增強身心免疫。
危機事件的發生確實會令人手忙腳亂,自亂陣腳,因此讓生活作息維持規律,是處理危機的必要條件。大家要盡可能維持正常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保持生活的穩定性和規律性,放松心情,既不整天無所事事,也不要過于勞累傷神。盡量保持和平時一樣的作息和生活規律,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適當進行運動,努力做到生活自理,和父母一起做家務,做好身體健康狀況的自我觀察、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出現癥狀及時尋求幫助。
疫情的肆虐,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災難與痛苦,也讓我們在珍愛生命,關注健康;學會獨處,增進親情;安全意識,責任擔當;和諧生態,敬畏自然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認識,我們要堅信不幸只是暫時的,一切總會好起來,在危機中成長,更加強大內心,愈發熱愛生活。開學在即,莫讓疫恐困擾著中小學生。讓我們一起努力,用科學的防疫方式、穩定的情緒和健康的心態,積極面對,共克時艱。
【復學心理疏導方案】相關文章:
復學心理疏導方案(通用18篇)03-11
復學師生心理疏導方案(通用13篇)12-22
復學師生心理疏導方案(通用13篇)12-22
復學師生心理疏導方案范文(通用7篇)12-08
心理疏導方案03-24
心理疏導的方案03-18
心理疏導的方案05-18
學生復學后心理疏導教案范文(精選5篇)10-20
學生復學后心理疏導教案(通用7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