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通用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1
為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據《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實施方案(20XX-20XX年)》(粵環函〔20XX〕1116號),結合我市《關于對標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硬任務扎實推動鄉村振興的工作方案》(江鄉振組〔20XX〕5號)、《江門市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總體方案》(江府辦〔20XX〕19號)和《江門市打贏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江環〔20XX〕232號),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決策部署,以“尊重規律、因地制宜,問題導向、聚力攻堅,統籌實施、落實責任”為基本原則,以污水減量化、分類就地處理、循環利用為導向,重點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維體系和雨污分流建設,加強老舊污水處理設施整改和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強化各項措施,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突出短板,建設特色鮮明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二)總體目標
——20XX年年底前,全市自然村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村莊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至55%以上,完成210個行政村的環境綜合整治,建立管護長效機制,農村水環境質量逐步好轉。
——20XX年年底前,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全市80%以上行政村建有污水處理設施或納入城鎮污水系統統一處理,建立相對完善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綜合管理體系,農村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二、工作任務
(一)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統籌規劃、梯次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加快補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短板。優先治理重點區域范圍,包括潭江牛灣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控制單元、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市區(蓬江、江海、新會區)黑臭水體整治流域和“省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縣(開平市)”等。20XX年年底前,全市村莊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至55%以上。20XX年年底前,全市80%以上行政村建有污水處理設施或納入城鎮污水系統統一處理。各市(區)按照高效耐用、簡便適用原則,考慮當地村居生產和生活方式,因村施策,采用適合各自然村的污水治理模式、技術和設施設備。城鎮周邊的村莊、漁村、漁港生活污水優先納入城鎮污水系統統一處理;人口規模較大、居住相對集中的村莊優先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人口規模較小、居住相對分散、空心偏遠的村莊以衛生廁所改造為重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采用三格式化糞池、凈化沼氣池、小型凈化槽等分散處理方式,經化糞池出來的尾水可通過小型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進一步處理,也可在不影響區域整體環境前提下,通過管道或暗渠流向農田、林地、池塘等自然系統凈化,或采取以魚凈水、人工濕地、氧化塘等生態處理模式為重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各市(區)抓緊按要求開展技術評估,確定各自然村采取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并提交評估報告。評估報告將作為考核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的重要依據。
各市(區)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處置、安全利用的'原則,推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尾水及產生污泥資源化利用,處理達標的尾水可用于農田灌溉及綠化回用,產生的污泥經干化或脫水處理后,污染物濃度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農用泥質》(CT/T309-20XX)規定的,可作為農用泥質進行資源化利用處置。探索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相結合,統一規劃、一體設計,在確保農業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農業農村水資源的良性循環。
(二)建立穩定的農村污水設施運維管理體系。堅持以用為本、建管并重,在規劃設計階段統籌考慮污水治理工程建設和運行維護,做到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落實。20XX年起,加快建立各市(區)政府為責任主體、鎮(街道)為落實主體、村級組織為管理主體的農村生活污水運維管理體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各市(區)政府統籌區域運行維護管理經費(包括日常運維、設備維修更新等經費)籌措,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經費列入年度預算,逐步完善“政府扶持、群眾自籌、社會參與”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資金籌措機制,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按照整縣方式,加強PPP實施單位運維工作監管,對于其他非PPP模式建設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議一并納入整縣模式進行運維,也可以以鎮(街道)為單位,選擇專業運維單位管理、村自行運維管理、或專業運維單位和村日常管理相結合等合適運維管理模式。20XX年年底前,全市基本建立穩定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體系,已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基本有明確的負責人員,有明確運維資金來源,建立自行監測制度,定期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情況開展自行監測,對污水處理不達標或運行不正常及時予以整改,各市(區)定期組織對轄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開展監督性抽測。20XX年年底前,將污水處理設施排放監測數據等信息納入監管系統,建立相對完善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體系。
(三)推動老舊污水處理設施整改。針對早期建設項目標準偏低,項目普遍存在雨污分流不徹底,生活污水收集率不足,出水不穩定等問題,推動老舊污水處理設施整改達標。20XX年年底前,完成全市已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排放污水水質情況的摸查,建立問題清單,針對調查情況提出具體整改計劃,并優先完成主要河流干流沿線、重要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老舊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整改率達30%以上。20XX年年底前,完成全部老舊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整改后處理排放污水基本穩定達標。
(四)推進農村雨污分流管網建設。按照“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工作部署,完善農村污水管網及雨水溝渠,污水通過管道收集或暗渠化,消除門前屋后污水溝,改善農村“污水橫流”面貌。20XX年年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自然村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有效銜接生活污水管網及設施。按照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的要求,加快推進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建設與改造,農村新建住房均要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戶廁,已建衛生戶廁無防滲措施的應實施防滲改造。20XX年年底前,全市基本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和建設任務,廁所糞污基本得到有效處理或資源化利用。
(五)推進農村水污染治理與監管。以村民集聚區房前屋后和村民反映強烈的水體為重點,推進黑臭水體排查與整治,啟動試點示范。建立健全農村排污監管機制,逐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廢水、農村黑臭水體例行監測,嚴格飲用水水源地、有供水任務的水庫等生態敏感區域周邊鄉鎮、村莊污水排放監管。規范農村工礦企業、養殖戶、農戶等排污行為,按照省有關工作方案要求,對“散亂污”企業實施分類治理。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建立科學規范、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構建種養循環發展機制。大力推進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推動水產養殖尾水處理后排放,推廣水產生態養殖技術和模式。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新格局。20XX年年底前,自然村基本實現人畜分離、家畜集中圈養。
以上任務由各部門依職能職責分工負責推進,詳見附表2。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地市統籌、縣為主體、鄉鎮實施、村級推進的分級責任機制,強化四級黨組織書記抓落實責任。市直各相關部門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作、責權清晰、監管有效的工作推進機制,做好項目總體設計、任務分解、臺賬管理、項目資金管理與驗收等工作。各市(區)要履行好主體責任,根據本地實際并結合技術評估報告修編完善或重新編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或方案),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負責項目落實、項目實施、資金管理、督查檢查、考核驗收等。各鄉鎮(街道)配合各市(區)負責組織實施各項工作,梯次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落實運維管理,激發各村參與建設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各村要配合做好設施用地協調,做好村民思想工作,積極引導村民參與規劃設計及施工,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實際問題。
(二)加強資金保障。結合地方實際,保障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入。建立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社會支持的投入機制。建立健全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統籌整合現有行業內、行業間涉農資金并新增投入,積極爭取上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環境保護專項等財政補助資金,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的實施。同時,結合《江門市潭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辦法》,不斷完善我市生態轉移支付制度,并向生態保護重點區域范圍傾斜。規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有資本實力、技術先進的社會資本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積極爭取新增債券支持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工作。逐步建立健全農村污水處理收費制度,為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項目運維提供支持。
(三)加強政策、技術支撐。簡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審批和招標程序,保障項目建設進度。土地管理部門落實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用地、電力部門落實好用電的支持政策。協助省級部門搭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維管理平臺,并啟動我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維智能管理平臺建設。完成全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維管理相關信息接入,實現動態監管。建立分級、分區管理權限與共享機制,深化大數據應用于成效評估與監管服務。推進先進實用農村生活污水防治技術,進一步篩選符合我市實際的、具有近遠期規劃考慮的農村生活污水防治技術并予以推廣。借助農村污染防治技術、裝備專項展示會、研討會、培訓會等形式,加強實用技術以及成功示范案例推介交流,提供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從管網設計施工、處理技術產品選用、設施建設安裝到日常運行維護等全過程管理指導和技術培訓。
(四)加強宣傳引導。充分發揮鎮、村基層組織作用,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義,營造有利于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圍,逐步改善農民的傳統觀念與習慣。建立地方政府與村民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的機制,提高群眾參與積極性。通過入戶訪談等形式,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正面宣傳,提高村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加強宣傳與信息公開,推介先進典型,發揮示范帶動效應,讓群眾充分理解、積極支持和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五)強化督查考核。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實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責任制,按照“季度通報、半年核查、年度考核”,核查各地各部門各項硬任務完成進度和資金落實情況。定期評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運營維護情況,將已建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是否真正起作用、發揮效益作為督查考核評判要點之一。年度考核結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重要內容,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干部的重要參考,對推進不力的,通報并約談主要負責人。
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2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加快解決城鎮建成區以外的農村生活污水問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和處理設施建設,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在完成《河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XX-20XX年)》《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計劃》確定目標任務的基礎上,根據《關于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見》,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減量化、資源化、生態化為原則,突出重點區域,堅持“應治盡治、就地就近”,選擇適宜模式,著力解決鄉鎮所在地、中心村等重點區域以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白洋淀及入淀河流和大運河河北段、潮白河流域沿線等環境敏感區域村莊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問題和群眾日常生活問題。人口密集、經濟條件較好、鄉村產業振興的平原村莊,采取管網集中歸集、終端無害化處置等集中治理模式;規模較小、居住分散的平原村莊,采取戶收集、村轉運、鄉鎮集中處理的治理模式;不具備集中收集處理、水量小的山區,采取戶用化糞池、沼氣池等分散治理模式;同步治理農村黑臭水體。最終基本解決農村生活污水問題,黑臭水體實現動態清零,切實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這一突出短板,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二、目標任務
在20XX年底完成1.2萬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3.5萬個村莊污水亂排亂倒得到有效管控的基礎上,到20XX年,環境敏感區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全覆蓋,農村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全面建立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運維管理機制,全省新增1.1萬個、累計2.3萬個村莊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有基礎有條件的經濟相對發達縣、人口密集區及環境敏感區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全覆蓋;其他村莊實現無害化化糞池或糞污處理站基本全覆蓋,農村廁所糞污處理率達到100%。
三、主要任務
(一)編制并發布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
以縣域為單位,抓緊對村莊生活污水產生情況、排放情況、治理現狀以及村莊周邊水環境情況進行再梳理、再分析,根據當前實際人口和國土空間規劃,以20XX年為規劃時間節點,緊密結合村莊發展規劃、污水排水去向、治理需求以及長效管護機制,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則,統籌城鄉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科學確定污水治理模式和規劃目標,劃定納入城鎮(園區)管網、建設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設施的區域和村莊,明確運營和建設管理辦法,提出對不達標已建成污水治理設施的改造提升計劃,制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10月底前完成編制工作,并適時進行發布。
(二)探索實施集中式污水處理
1.人口密集度高、經濟發展好的平原村莊推行集中處理。實施鄉鎮所在地、中心村的排水管網基礎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統籌建設,制定分年度實施計劃。逐步建立健全排水系統,根據村莊地形地貌,可采用相對集中加分散處理的模式,因地制宜選擇重力流管道、真空收集管道,有條件有計劃地逐步推行雨污分流。地域上相近的村莊可采取區域統籌、聯合共建的方式建設污水處理站,實現生活污水相對集中處理。到20XX年,新增1406個、累計2303個鄉鎮所在地村莊完成污水收集處理系統設施建設,污水收集處理率不低于80%,再生利用率達到50%以上;新增5206個、累計6258個中心村;新增335個、累計670個省級鄉村振興發展示范村莊完成污水治理任務。
2.對人口規模較小、居住分散的平原村莊,實施分散收集、集中處理模式。鼓勵采取邱縣糞污一體化治理模式、吳橋“1個中心加X個村莊統一治理”模式、武邑以鎮帶村治理模式或棗強、深州的糞污干濕分離車治理模式等,建設集中糞污處理站,或購買玻璃鋼儲存罐、固液分離車等集中處理設施,建立戶收集、村轉運、鄉鎮處理的清運處置模式,結合農業化肥減量增效、水肥一體化推廣等項目,推進糞污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確保糞污(黑水)全部得到有效治理。20XX年底前,新增3617個、累計10103個村莊完成污水治理任務。
(三)鼓勵城鎮近郊村莊污水納入城鎮、園區污水處理廠
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建立城鎮、園區周邊城鄉污水一體化收集處理機制。城鎮、園區周邊的村莊可以申請將生活污水納入城鎮、園區污水處理設施進行統一處理,并加快農村污水收集管網和連接管網建設。城鎮污水處理運營單位對廠區處理能力和農村污水水質、水量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后出具納管意見。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短期內覆蓋不到的村莊,通過建設小型人工濕地、氧化塘、無(微)動力等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污水處理設施,或通過建設糞污收集處理體系(大三格化糞池)處理村莊廁所糞污并做好資源化利用,確保解決污水亂排亂倒現象。20XX年底前,新增721個、累計2751個村莊完成并入城鎮污水處理設施任務。
(四)統籌推進村莊污水分散治理和資源化利用
1.不具備集中收集處理、水量小的山區,采取分戶無害化化糞池、凈化沼氣池等無害化處理設施。杜絕化糞池出水直排,建立廁所糞污出水就近還田機制,通過購買抽糞車轉運還田,或澆灌房前屋后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等方式,實現污水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
2.探索農村生活雜排水(灰水)收集、處理及循環利用治理。積極探索完善戶內污水收集、處理及回用系統建設,實施廚房廢水、洗浴廢水等生活雜排水戶內有效收集,建立洗米、洗菜廢水收集—沖廁等回用系統。鼓勵參照武邑縣、故城縣等治理生活雜排水的模式,將雜排水通過有效收集+過濾沉淀池、小型人工濕地、土壤滲濾等生態化處理,尾水回用于庭院綠化、景觀及農田灌溉等模式。選取20個縣開展生活雜排水治理回用試點示范工程,總結提煉一批符合不同村莊實際的農村生活雜排水整治技術、方法,以及能復制、可推廣的建設運維機制。
(五)全面推進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
充分利用國家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獎補政策,按照先易后難、先點后面、先規劃后實施、先建機制后建項目的原則,依據目標任務,分區域分年度安排工作任務,在總結推廣試點示范成熟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進農村廁所糞污處理利用工作。20XX年底前,全省農村廁所糞污處理設施基本覆蓋到已改廁村莊,廁所糞污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六)持續整治農村黑臭水體和坑塘納污問題
1.開展黑臭水體治理。加快推進黑臭水體綜合治理,組織排查并進行核查識別和污染源調查分析,制定治理方案,明確治理措施。對單一污染源造成的黑臭水體,納入地方黑臭水體治理名單,通過控源截污、生態修復盡快完成治理修復;對成因復雜、污染嚴重的黑臭水體,納入國家和省黑臭水體治理名單,運用綜合性的治污措施,確定完成期限。20XX年底前基本消除水體黑臭現象,建立黑臭水體治理長效管護機制。
2.持續開展坑塘納污整治。重點整治村莊周邊1000米范圍內非公共區域坑塘納污問題。廢棄坑塘有條件的合理改造為穩定塘,鼓勵通過栽植水生植物和建設植物隔離帶,對坑塘溝渠等灌排系統及生態景觀進行生態化改造,重點實施岸坡整治、水系溝通、生態修復等措施,恢復坑塘溝渠水生態。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縣政府要充分認識加快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這一突出短板的重要意義,將污水治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市級政府做好統籌推動、上下銜接、督促檢查;縣級政府落實好主體責任,成立專門的組織領導機構,明確生態環境、農業農村、住房和城鄉建設、衛生健康、水務等相關部門職責分工,統籌協調各部門力量,整合資源,壓實鄉鎮政府屬地管理職責,明確產權歸屬,建立完善的設施建設、運行維護、清理及檢查等管理制度。
(二)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各地要參照《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導則(試行)》,結合不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做好投資估算,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支持污水治理設施建設、運維管護費用,以中央、省和地方財政投資為引導,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吸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積極參與。縣級要做好中央農村環境整治專項資金、中央支持農村改廁整村推進項目財政獎補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省級鄉村振興專項資金等資金的政策銜接,立足農村廁所與生活污水同步治理,協同項目布局、資金安排、功能銜接,加強統籌配合,形成資金政策合力,要按規定使用政府專項債券,積極申請信貸支持,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落實捐贈減免稅政策和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政策,探索治理設施災毀保險。
(三)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建設和管護機制。各地要探索建立健全農村污水建設和管護機制。在前期長效管護機制初步建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管護制度、資金保障、隊伍建設,形成規范化、可持續的運行管護機制。通過城鄉污水治理統一運行、統一管理實行農村污水治理市場化、專業化。積極推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建設和運維模式,解決建管分割問題。鼓勵探索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農戶付費制度,提高農戶自覺參與的積極性。
(四)強化監督考核。強化污水治理進展和設施運行的日常檢查、調度,將治理和運行情況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完善監測體系。建立群眾和社會監督機制,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開展實地調查、分析原因、督促整改。探索以整村為單元的考核獎懲機制,嚴懲將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周邊坑塘或水環境的行為。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基礎設施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將建設管護主體和使用者履約情況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營造誠實守信的農村污水治理市場環境。
(五)注重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作用,加強工作宣傳和政策解讀,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受益主體的意識,增強主動參與治理設施建設管護意識。發揮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和婦聯、共青團等貼近農村的優勢,發動組織群眾,積極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村規民約,倡導節約用水,引導農民群眾形成良好用水習慣,從源頭減少農村生活污水亂潑亂倒現象。
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3
為加快推進生態縣建設,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改變農村生活污水無序排放現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省級和國家級生態縣為目標,以農村環境整治為重點,根據《安徽省郎溪縣生態縣建設總體規劃》和《郎溪縣生態縣創建實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我縣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生態郎溪。
(二)工作目標
20XX年底鄉鎮建成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60%以上,20XX年底鄉鎮建成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80%以上,對新農村建設綜合示范點、人口集中的中心村生活污水污染問題進行達標治理,改變農村生活污水無序排放現狀,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確保按期完成省級和國家級生態縣創建目標任務。
二、治理對象和污水處理技術
(一)治理對象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對象為未納入縣城區、郎溪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系統的全部農村地區。
1.縣城規劃區范圍內的村、社區生活污水通過管網收集,送縣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2.十字鎮集鎮及十字經濟開發區附近的村生活污水通過管網收集,送十字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3.郎溪經濟開發區規劃范圍內的村、社區生活污水通過管網收集,送郎溪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4.梅渚鎮集鎮、大梁村、鎮東村、工業園區生活污水通過管網收集,送梅渚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5.新發工業園區生活污水送中再生循環經濟園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新發鎮集鎮移民點及安置區生活污水根據人口居住情況分片集中處理。
6.其它鄉鎮集鎮生活污水根據人口居住情況分片集中處理。
7.新農村建設綜合示范點和人口集中的中心村生活污水通過管網收集集中處理。
8.其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因地制宜采用沼氣池、人工濕地等技術處理。
(二)生活污水治理技術標準
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根據實際需要,采用厭氧生物、太陽能微動力和人工濕地等不同處理技術;鋪設污水收集管網,實行雨污分流,因地制宜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經處理后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XX)一級B標準(COD≤60mg/L,BOD≤20mg/L,SS≤20mg/L,NH3—N≤15mg/L,TP≤1mg/L)后方可排放;污水處理和管道鋪設設計方案必須委托擁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并報送縣生態辦審查。
三、項目管理
(一)縣城規劃區、郎溪經濟開發區規劃范圍內的村、社區生活污水處理由城市建設指揮部、郎溪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
(二)十字鎮集鎮及十字經濟開發區附近的村生活污水處理,管網由十字鎮政府統一建設,運營管理由十字經濟開發區協調投資方確定。
(三)梅渚鎮污水處理廠按國補項目有關要求,由梅渚鎮建設和管理。
(四)新發鎮工業園區及新發鎮社區、村送中再生循環經濟園污水處理廠處理的生活污水按市場化運作模式管理。
(五)鄉鎮集鎮、新農村建設綜合示范點和人口集中的中心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管理按下列規定處理:
1.鄉鎮要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領導機構,具體抓好規劃選址、組織工程招投標,并結合實際,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圖紙,指導施工。同時要建立完善的污水集中處理系統的運行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范,確保污水治理工程安全、正常運行。
2.縣環保局、縣住建委、縣新農辦等職能部門負責推薦有資質、聲譽好的設計、施工單位。
3.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審定的治理方案和標準圖紙施工,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
(六)其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按相關主管部門行業規定管理。
四、工程驗收
(一)污水處理廠項目由批準立項部門依據相關程序,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驗收。
(二)鄉鎮集鎮、新農村建設綜合示范點和人口集中的中心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按下列規定管理:
1.土建工程和污水處理設施完工后,由鄉鎮組織初步驗收,再報縣生態辦申請驗收。驗收申請材料包括申請表、設計方案、排污管網及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施工圖、污水處理設施調試運行臺帳、操作管理規程、設計和監理單位的意見、水質監測報告等。縣生態辦牽頭組織各成員單位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出具工程竣工驗收意見。
2.工程驗收合格后,自交付使用之日起至少一年內為保修期,由設計、施工單位負責維修保養。各鄉鎮要加強日常運行的安全管理,確保正常運行。
(三)其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驗收辦法按相關主管部門行業規定執行。
五 、資金籌措和補助標準
(一)各鄉鎮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業主單位,具體負責落實項目資金。
(二)縣財政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資金,補助鄉鎮生活污水終端處理設施建設;縣發改委、縣住建委、縣財政局、縣環保局、縣新農辦等相關部門要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鄉鎮污水處理建設。
(三)縣財政專項資金補助辦法:補助對象為農村生活污水未納入縣城區、縣開發區等污水集中處理系統的全部農村地區,補助內容為生活污水終端處理設施的建設,對于以政府性投入為主的城鎮集中污水處理廠不在此次補助范圍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中的終端污水處理設施按實際招標價的`60%給予補助。
六、資金撥付
(一)由鄉鎮填寫《郎溪縣基本建設單位撥款申請表》報縣生態辦、縣財政局審簽行文,分管縣長簽發撥付。
(二)補助資金分兩期撥付,第一期40%補助資金在工程開工建設后撥付,第二期60%補助資金在項目驗收后撥付(附工程竣工驗收意見)。
七、組織領導
(一)成立郎溪縣生活污水治理領導組
成立由縣政府分管縣長任組長,各鄉鎮、縣財政局、縣環保局、縣住建委、縣新農辦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組,負責工程建設運營的組織、統籌協調、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領導組辦公室設在縣環保局。
(二)各成員單位的主要職責
1.各鄉鎮負責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及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
2.縣住建委負責指導城鄉污水處理規劃的編制和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的實施,并監督工程質量,參與工程竣工驗收。
3.縣新農辦負責新農村污水處理工程項目的推進,參與工程竣工驗收。
4.縣財政局負責補助資金的籌措和監管工作。
5.縣生態辦承擔領導組交辦的組織、協調、監督、考核等工作,并牽頭負責指導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的實施。(郎溪縣人民政府)
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4
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推進城鎮污水處理領域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提升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能力,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XX〕40號)、《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的通知》(發改環資〔20XX〕827號)、《江西省推動長江經濟帶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十四五”長江經濟帶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施方案》(贛長江辦〔20XX〕6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系統謀劃,近遠結合;問題導向,突出重點;建管并重,創新機制;政府主導,共治共享”的原則,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提升城鎮污水收集處理效能為導向,抓住我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主要矛盾和薄弱環節集中攻堅,重點補齊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水管網等短板,為實現生活污水處理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主要目標
1.中心城區
到20XX年底,中心城區(含贛縣區、南康區)生活污水處理總規模達到63.5萬噸/日,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5%,進水COD濃度達200mg/L以上,進水BOD濃度力爭達到100mg/L以上,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
主城區(章貢區、贛州經開區、贛州蓉江新區)推進實施污水治理廠網一體化項目,新增污水處理規模19.5萬噸/日。其中:新建白塔四期、水東、沙河污水處理廠,規模11.5萬噸/日;實施白塔二、三期擴容工程,規模8萬噸/日。蓉江新區因地制宜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擴建章江南岸截污干管提升泵站,新建污水管網261公里。
南康區、贛縣區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萬噸/日,新建污水管網113公里。實施南康區生活污水處理廠、贛縣區城北污水處理廠等擴容工程,在唐江鎮等人口集中的城市建成區建設一批分散式污水處理廠。
2.各縣(市)
到20XX年底,各縣(市)污水處理規模達到42.5萬噸/日,污水處理率達95%以上,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55%,進水COD濃度達160mg/L以上,進水BOD濃度力爭達到100mg/L以上或較20XX年底提升20mg/L以上,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
新(擴)建10座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萬噸/日。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現象,鼓勵污水處理后再生利用,推行污泥協同焚燒處置。
(三)年度目標
20XX年底,中心城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42%以上,平均進水BOD濃度達80mg/L以上,完成白塔污水處理廠四期建設及二、三期擴容建設,新建污水管網65公里;各縣(市)污水處理率達95%以上,進水COD濃度達132mg/L以上,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35%,完成瑞金(2萬噸/日)、安遠(1萬噸/日)、石城(0.75萬噸/日)、大余(0.5萬噸/日)、崇義(1.5萬噸/日)、定南(0.75萬噸/日)污水處理廠建設(擴容),新改建污水管網115公里。
20XX年底,中心城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50%以上,平均進水BOD濃度達85mg/L以上,完成水東、沙河污水處理廠建設,新建污水管網65公里;各縣(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40%,進水COD濃度達140mg/L以上,完成信豐(1.5萬噸/日)、龍南(1萬噸/日)污水處理廠建設(擴容),新改建污水管網110公里。
20XX年底,中心城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65%以上,平均進水BOD濃度達95mg/L以上,完成贛縣區、南康區污水處理廠擴容建設,新建污水管網70公里;各縣(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50%,進水COD濃度達150mg/L以上,完成全南(1萬噸/日)污水處理廠建設,新改建污水管網100公里。
20XX年底,中心城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75%以上,平均進水BOD濃度達100mg/L以上,新建污水管網61公里;各縣(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55%,進水COD濃度達160mg/L以上,完成于都(2萬噸/日)污水處理廠建設,新改建污水管網100公里。
二、主要任務
(一)持之以恒推進反饋問題整改。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統籌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專項審計等各類督察、檢查反饋涉及城鎮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問題的整改。嚴格落實整改方案要求,逐項研究并分解整改措施、細化工作舉措,制定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既要按時保質完成整改措施,又要確保問題整改取得實效,不以完成整改措施代替整改銷號。〔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排位第一為牽頭單位,下同),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以下均為責任單位,不再列出)〕
(二)規劃引領實施科學治理污水。20XX年底前,各地規委會要依法完成本行政區域的城鎮排水專項規劃編制(修編)工作,明確排水體制與污水處理設施的規模、布局、建設時序和建設用地以及保障措施等;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片區人口、水環境質量改善等要求,合理確定公共建筑、市政道路等排水管徑及路徑,統籌規劃污水處理設施;住建部門要加強新建居民小區或公共建筑排水規劃核實,新建居民小區或公共建筑排水要實行雨污分流,未按規劃接入市政污水管網的,不得交付使用。〔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
(三)建立健全管網檢測修復制度。加強對污水管網的'日常維護管理,各級財政部門要保障落實排水管網周期性檢測經費,建立以3年為一個周期全覆蓋的排水管網周期性檢測評估制度。20XX年底前完成城市建成區范圍內污水管網主管及城中村、背街小巷等內部污水支管的混錯接、破損等功能性、結構性問題排查工作,督促轄區內公共建筑及企事業單位的設施權屬單位或物業代管單位對內部非市政污水管網進行排查整改,形成管網排查和檢測評估報告,并針對性實施管網修復改造。管網排查成果統一錄入全市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在關鍵節點安裝水質、水位、水量等監測設備,形成全市“一張網”的監管體系;各縣(市、區)要明確專人動態更新,實現管網信息化、賬冊化管理。〔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城市住房服務中心〕
(四)加快補齊污水收集系統短板。以污水管網排查發現問題為導向,結合海綿城市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分步、分批、分片實施管網更新、清淤堵漏、雨(清)污分流等建設改造,不斷完善城區污水管網體系,提升污水收集能力。加強對沿河湖敷設污水管網排查檢測,對沿河沿湖敷設截污干管開展科學論證,具備條件的積極實施截污干管上岸改造;對暫不具備上岸條件的污水管網實施更新修復后采用混凝土包實包滿。制定污水管網新(改)建年度計劃,分年度消除建成區管網空白區,20XX年前基本消除污水管網空白區。〔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市住建局〕
(五)有序提升城鎮污水處理能力。結合城市建設發展進程,開展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能力調查和評估,優化城鎮污水處理廠布局。人口少、相對分散或市政管網未覆蓋的地區,可建設分散污水處理設施,就近就地處理達標排放。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設,系統分析現有污水泵站提升調度能力,實行泵站標準化建設。推進配套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實現污泥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低于100mg/L的,20XX年底前要制定“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明確整治目標和措施。〔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市政公用集團〕
(六)不斷提升管網質量和建設標準。嚴把原材料質量關,高標準實施管網建設。優先采用球墨鑄鐵管和實壁PE管、承插式橡膠圈接口鋼筋混凝土管等管材,使用混凝土現澆或成品檢查井,逐步改造現有的磚砌檢查井。嚴把工程質量關,加強檢查井管道接口、管道基礎、溝槽回填等關鍵節點的施工管控,推行采用CCTV、高效矢量聲吶、電子潛望鏡等管道檢測技術,強化管網工程質量監管。〔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局〕
(七)加強城市生活污水接入管理。建立健全排水許可制度,嚴格排水許可辦理。集中管理的建筑或單位有多個排水戶的,可由產權單位或其委托的物業服務人統一申請領取排水許可證,由領證單位對排水戶的排水行為負責。市政污水管網覆蓋區域生活污水實現應接盡接,嚴禁雨污混接亂排、生活污水直排。規范管理“小散亂”企業,加強夜宵排檔、小型餐飲、小型醫療機構、洗車行業、農貿市場等經營性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管理,結合市場整頓和經營許可、衛生許可管理,建立聯合執法監督機制,對違法私搭亂接直排行為進行整治。加強施工降水或基坑排水管理,明確排水接口位置和去向,嚴禁施工泥漿水排入市政管網。強化市政管網私接亂搭溯源執法,城管、住建、生態環境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強化溯源追查和執法,對未經許可、未按要求接入或偷排超排等違法行為嚴格依法處罰。〔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衛健委、市生態環境局〕
(八)嚴格管理住宅小區排水工程(設施)。重點加強新建住宅小區排水工程(設施)監管,確保雨污分流徹底。排水主管部門全程參與住宅小區排水的勘察、設計、圖審、施工、監理、驗收等各環節,保證工程質量。嚴把竣工驗收及住宅交付關,對竣工驗收不合格的不予出具“新建住宅符合交付使用條件證明書”等證明文件。將已建成住宅小區排水設施納入維護管理范圍,督促物業公司加強管理,并將相關維修費用納入維修基金管理范圍,禁止個人隨意接管和破壞排水設施行為,定期清疏管道,確保排水設施完好。〔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城市住房服務中心〕
(九)系統協調市政排口與河湖水位。加強市政排水口規劃設計與河湖防洪、水資源供給等規劃設計的銜接;合理控制河湖水體水位,妥善處理河湖水位與市政排水的關系,重點排查沿河截污管道截流井,對有混接的雨水及合流制排水口進行改造,防止河湖水倒灌進入市政排水系統。20XX年底完成市政污水直排口(溢流口)的調查摸底工作,建立污水直排口(溢流口)清單及整改臺賬,20XX年底前全面消除(整改)污水直排口(溢流口)。〔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局、市自然資源局〕
(十)規范工業企業排水管理。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區、出口加工區等工業集聚區按規定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對進入市政污水收集設施的工業企業進行排查、評估,經評估認定污染物不能被城鎮污水處理廠有效處理或可能影響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的,限期予以退出;經評估可繼續接入污水管網的工業企業,要依法取得排污許可和排水許可證,并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對工業企業排污許可內容、污水接入市政管網的位置、排水方式、主要排放污染物類型等信息應當向社會公示,接受公眾、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單位和相關部門監督。〔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市城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
(十一)積極推行“廠網”一體化運維模式。根據市政主干管網走向,結合行政區劃,科學劃分排水管理區,鼓勵推行“廠-網-泵”一體化管理運維模式。按照“政府監管、市場運作、績效考核、按效付費”機制,推行全流域綜合治理模式,保障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建立健全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運營監督考核機制,定期對污水處理設施進水濃度、進水水量、運營(維護)情況和截污干管(泵站)運營(維護)情況開展監督考核,考核結果與付費掛鉤,實行按效付費,促進運行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建立居民小區、公共建筑和企事業單位內部污水管網設施維護管理體系,將污水管網維護質量納入誠信體系評價考核,鼓勵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專業化企業對內部管網進行維護。〔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政公用集團〕
(十二)強化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管理。加大力度推進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20XX年底前,全市所有建制鎮要具備污水處理能力,設施覆蓋率達100%。已建成設施的建制鎮要著力提升運行效果,逐步提高污水處理率。強化配套管網建設,對設施納污范圍內污水應收盡收,因地制宜推進雨污分流改造。提升規范運行水平,建制鎮污水處理運營費應當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管理,專項用于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行。運營單位應建立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制度,規范日常巡查、檢查,建立運維臺賬,保障設施連續、穩定、有效運行。〔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市財政局〕
(十三)完善污水處理收費和動態調整機制。依據《污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財稅〔20XX〕151號),建立污水處理收費動態調整機制。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原則上應當補償管網維護、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正常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統籌使用污水處理費與財政補貼資金,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向提供服務單位支付服務費,充分保障管網等收集設施運行維護資金需求。建立健全污水收集處理費使用績效考核體系,切實提高污水處理費使用效益。〔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城管局、市市政公用集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壓實責任、強化舉措、全力抓好相關工作落實。建立市級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城管局,從市直有關部門抽調人員成立工作專班,統籌抓好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對本地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負總責,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第一責任人。各地要完善組織領導機制,同步建立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領導小組,進一步細化工作目標及工作任務,結合各地生活污水收集率及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目標等工作,明確每年度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的建設及改造工程量,落實各項保障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確保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有序推進。
(二)理順機構職能,強化協調配合。各地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主管部門要理順本部門職責、積極牽頭抓總,住建、生態環境、發改等部門要密切協調配合,指定專人協助做好有關工作。市城管局要強化全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綜合協調、政策制定、項目推進、督促檢查的綜合指導,各地要營造主體責任明確、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加大資金投入,多渠道籌措資金。各地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并將已安排的污水管網建設資金同行動目標相銜接,確保資金投入與行動任務相匹配。要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依法依規為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項目提供融資支持,研究探索規范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擔保。要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鼓勵采用專項債或PPP模式,強化項目管理,提升項目建設運營效率效益。
(四)加強跟蹤問效,強化督促檢查。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圍繞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重點推進工作,強化督促檢查,緊盯問題整改,加強動態管理,推動具體任務落實、落細。自20XX年起,各縣(市、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牽頭部門每年12月15日前向市級牽頭部門報送本年度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行動實施進展情況。
(五)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公眾參與。借助網站、新媒體、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提升居民、企業節水意識,引導公眾自覺維護雨水、污水管網等設施,不向水體、雨水口排污,不私搭亂接管網,鼓勵公眾監督治理成效,及時發現并反饋問題,營造全民治水興水新格局。
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5
為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我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行動指導意見的通知》(粵辦函〔20XX〕285號)工作部署,在全市1335個自然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覆蓋的基礎上,有序推進“十四五”時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鞏固提升,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按照省委、省政府“三農”領域“九大攻堅”的行動部署,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核心,緊密結合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持續提升農村生態環境質量;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設施有效運行率和農村居民滿意率為目標,查漏補缺、鞏固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解決突出問題;以構建長效運行管理機制為重點,實施全市污水管網“一張網”系統化管理,加快建設符合東莞地方特色、可持續、可借鑒、可推廣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為我市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改善奠定堅實的生態環境基礎。
(二)基本原則
重點突出,分區推進。堅持問題導向,梯次推進,優先完成國考斷面周邊、水源保護區、城鄉結合部、黑臭水體集中區域、旅游風景區、鄉村振興示范帶等重點區域和巷道窄的老、舊村莊內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工作。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建立與各村自然條件、經濟發展和治理水平相適應的農村生活污水系統治理模式,鼓勵根據污水收集方式合理選擇小型化、生態化、分散化的處理工藝,適當采用就地就近、生態循環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模式。
建管并重,長效運行。在確保治理設施高質量建設的同時,著力構建系統化、規范化、長效化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推進機制。鼓勵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建設和運行管理,探索建立污水處理受益農戶付費制度和多元化的運行保障機制,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突出“市級統籌、鎮級負責、村級落實、市場運作、社會服務、農民受益”。構建政府、市場主體、村集體、村民等多方共建共管格局。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運維管理。
二、工作目標
20XX年我市已完成了列入廣東省民生實事中50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在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的初步摸查基礎上,建立問題清單,形成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計劃(20XX-20XX年)(詳見附件1),并制定以下目標。
20XX年,完成全市1335個自然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全面摸排,制定“一村一策”鞏固提升方案;完成民生實事辦理任務中20條農村黑臭水體的治理;基本完成列入鞏固提升計劃中的250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任務(包括重點區域內56個自然村);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有效運行率達90%以上。
20XX年,累計完成列入鞏固提升計劃中的339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任務;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有效運行率達92%以上。
20XX年,全面完成列入鞏固提升計劃中的555個自然村全部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任務;全市412個行政村基本建成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長效運維管理體系;基本消除全市農村黑臭水體;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有效運行率達95%以上,村民滿意率達80%以上。
三、重點任務
(一)堅持問題導向,科學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任務
由市級統籌,按照鎮-行政村-自然村三級聯動,開展全市生活污水治理現狀摸排,建立“一村一策”鞏固提升臺賬,并以屬地鎮為單位制定鞏固提升方案,分期分批推進農村生活污水鞏固提升工作。
1.全面摸排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在省市初步摸排反饋問題(詳見附件4)的基礎上,對全市1335個自然村開展深入摸排,各屬地鎮負責全面摸清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狀況,梳理各自然村污水收集管網建設覆蓋情況(含管網病害、錯混接、空白區等)、設施站點(老舊破損、超負荷運行、運行不正常等)、公共廁所(未建、建設不規范、未有效運行、糞污及出水去向不合理等)、污水排放溝渠和污水治理模式及治理標準、農村污水治理運維管理制度等情況,于20XX年6月底前以自然村為單位形成總問題清單。
2.細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實施方案。根據各自然村總問題清單,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工作要求,各屬地鎮以行政村為單位組織評估各自然村鞏固提升工作量,細化各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年度任務,明確鞏固提升模式(包括:建設污水管網填補空白區、農村排水戶污水接戶管布設、污水排放明渠管道化改造、新擴建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水資源化利用項目標準建設等),建立“一村一策”鞏固提升臺賬,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供水、改廁、黑臭水體整治、農房建設、道路建設、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態景觀等有效銜接、整體謀劃,形成科學合理、經濟實用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方案。各屬地鎮須于20XX年6月底前編制完成本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方案(20XX-20XX年),報鎮政府審定同意后,分報市生態環境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城管局備案。
3.分期分批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優先推進重點區域和老舊村莊的農村生活污水鞏固提升任務,其余村莊結合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及配套雨污分流管網建設工程分批開展,依次推進。20XX年年底前完成涉及旗嶺國考斷面、沙田泗盛國考斷面、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旅游風景區、水源保護區、鄉村振興示范帶、中心村所在地的56個自然村鞏固提升任務(詳見附表3)以及全市老、舊村莊污水溝(渠)管道化改造工作,20XX年年底前完成列入鞏固提升計劃的555個自然村全部鞏固提升任務。
(以上由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按職責負責,各屬地鎮政府落實)
(二)分類精準施策,全面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
繼續鞏固采用納廠模式的村莊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深入抓好農村污水管網覆蓋不到位、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污水接駁條件不具備、污水直排溝(渠)和黑臭水體等問題整改,努力實現全市農村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和提質增效。
1.完善污水管網系統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加快推進農村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管網完善工程。對于已納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或距離城鎮污水管網較近的自然村,結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工作,加快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和次支管網向住戶延伸工程,實現污水收集管網周邊農村排水戶污水應接盡接;對于采用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的自然村,同步做好匯水單元內的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網接戶工作;對于不能有效實施雨污分流且存在污水溝(渠)的老、舊村莊,要實施污水排放渠道改造或建設專門管道收集農戶排水戶污水,確保黑灰水全部接入公共污水管網接駁井,杜絕污水直排明溝(明渠)排放污水行為。20XX年年底前所有老舊村落要基本完成化糞池、排水戶污水與市政管網的連接,20XX年年底前完成所有農村排水地塊雨污分流改造和接戶管建設,新建管網長度約1237公里(詳見附表4)。
推動低效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升級改造。對于存在錯混接、漏接、滲漏、坍塌、淤積等病害現象的老舊管網,通過“修復、改造、重建”等方式,有序恢復污水收集管網的效能;對于未設置化糞池或設計不滿足實際需求的老舊化糞池,按《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適用技術和設備指引》要求新建或修復,并對糞渣定期清理、及時清運處理或資源化利用,避免堵塞管道。20XX年6月底前形成老舊管網和化糞池新建或修復工程清單,20XX年年底前完成未設置或設計不規范化糞池的新建與修復工程,20XX年年底前完成約1057公里老舊管網的修復與改造工程(詳見附表4)。
2.補齊污水處理設施缺口解決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各屬地鎮根據前期評估的污水處理能力缺口,結合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要求,按需新擴建污水處理設施,切實提升全市污水處理能力;對于城鎮污水處理系統未覆蓋的自然村,鼓勵因地制宜新建日處理規模在5萬噸以內的永久型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打破污水輸送管網距離長、過河制約收集污水效果差的局面。20XX年年底前完成全市13項城鎮污水處理廠新擴建工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84.5萬噸/日;有建設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需求的鎮,加快項目立項、可研和納庫工作。
3.利用污水資源化模式優化局部區域污水治理。對于人口少、居住分散、周邊環境受納體多且消納能力強的自然村,按照《廣東省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積極探索污水治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的處理工藝,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以種養結合、以用促治為主要方式,持續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逐步實現漁業養殖尾水循環利用。20XX年年底前,完成7個滿足資源化要求自然村的'污水資源化利用預處理設施建設以及受納水體的生態化改造步優化采用資源化模式(詳見附表5)。
4.加快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提升群眾滿意度。加強農村黑臭水體和小微水體綜合治理,統籌農村水產養殖污染、農業種植業面源污染、廁所尾水污染等防治工作;加強排污口水質監測和溯源、分類整治,落實暗渠內部摸查、清淤治理,優先解決農村黑臭水體匯水范圍內的生活污水直排問題;加強河面、堤岸控制線范圍內垃圾清理,規范垃圾暫存點、中轉站設置,及時清理清運垃圾,防治垃圾和滲出液污染;加強黑臭水體和小微水體清淤疏浚,鼓勵通過生態凈化消除黑臭水體;因地制宜推進水體水系連通,增強渠道、河道、池塘等水體流動性及自凈能力,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20XX年年底前,完成民生實事辦理任務中20條農村黑臭水體的治理;20XX年年底前,基本消除全市農村黑臭水體。
(以上由市生態環境局、市水污染治理現場指揮部、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等按職責負責,各屬地鎮政府落實)
(三)健全管理機制,持續保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效能
1.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堅持以用為本、建管并重,建立市級統籌指導、鎮級政府為責任主體、村級組織為落實主體、農戶為受益主體、運維機構為服務主體的運維管理制度體系,加快建立全市污水管網“一張網”系統化管理,按計劃完成已建管網設施驗收移交,建立定期檢修和維護制度;加強各級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管護、監督考核;建立健全農村黑灰水排放巡查監管和化糞池及戶內沉砂井的定期維護制度,形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管護融合的長效機制,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高效有序穩定運行。
2.落實鎮級運維主體責任。屬地鎮負責區域內的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運維監督管理,制定本級運維監督管理制度,建立績效考核機制,落實主管部門和設施運維主體責任,保障運維經費。落實每月巡檢責任,加強處理規模20t/d以上治理設施的進出水監測,確保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3.強化行政村運維管理責任。村(居)委應在鎮的監督指導下,履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的日常運維管理責任,明確專職人員,配合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和運行維護相關工作,落實日常巡檢和問題整改,引導村民做好接戶井以內收集處理設施的建造和維修養護。
4.加快智慧水務、數字環保智能系統建設。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數字化管理系統建設,建立電子臺賬實時監管,開展數據信息的分析預警;完善基于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動態更新機制,實現基礎信息數字化、巡查養護移動化、問題處置便捷化、輔助決策智能化,為水環境治理保護科學決策、高效監管和調度提供支撐和保障。
(以上由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務集團等按職責負責,各屬地鎮政府落實)
(四)規范項目管理,嚴格把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質量
1.簡化項目審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項目由市級統籌、鎮村或自然村為建設主體,在確保工程質量前提下,要快審快批,開通綠色通道,精簡項目申報、審批、驗收等流程,確保項目充分的建設時間,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建設項目。各級各有關單位應簡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審批和招標程序,落實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用電用地支持政策。
2.規范項目建設。各屬地鎮統籌推進轄區內項目建設,嚴格審核各行政村上報項目的合規性、建設內容與建設規模,優先選擇有項目運營能力及相關經驗的企業作為項目承接單位,并督促該單位落實工程建設主體責任,強化對設計、招標、工程施工等階段論證審核;新增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原則由鎮統籌,并按規定上報市政府審定后實施。加強建設質量管控,按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相關建設標準規范、技術指南等要求,嚴把設計關、材料關、施工關、驗收關。
3.優化項目推進模式。各屬地鎮綜合分析現有推進模式優缺點,參照省內治理先進區域的經驗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小城鎮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標準》等文件或同類已建成項目,梳理工程清單、實施模式和運維模式,結合各鎮實際情況,科學估算需配置的建設運維資金,以鎮為單位建立鎮村共同出資、美麗鄉村建設、EPC+O、建管一體化、供排一體化等的實施模式;項目實施階段鼓勵結合各自然村實際采用實用、普惠、體現村莊共建的實施模式,積極推行由村級組織和農民工匠帶頭人承接的村民自建方式組織實施。
(以上由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務集團等按職責負責,各屬地鎮政府落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按照“省級指導、市級統籌、鄉鎮落實、村級參與”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進機制,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水污染防治攻堅、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重點任務優先安排。設立市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攻堅領導小組,加強系統謀劃和統籌協調,各成員單位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建立聯動督導、信息互通機制,推動解決規劃、建設、運維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市生態環境局通過引進第三方技術支撐單位,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問題和難點提供技術咨詢和現場排查等服務。
(二)嚴格監督考核
1.建立完善跟蹤督辦制度。強化污水治理進展和設施運行的日常檢查、調度,完善監測體系;加大責任追究力度,以不落實之事倒查不落實之人,對工作不力、進展滯后、問題仍然突出的進行重點督辦。將治理和運行情況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生態環境責任考核,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并作為評優依據。
2.建立群眾和社會監督機制。建立信息公開制度,保障公眾對村莊生活污水治理的知情權,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開展實地調查、分析原因、督促整改。探索以整村為單元的考核獎懲機制,嚴懲將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周邊坑塘或水環境的行為。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礎設施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將建設管護主體和使用者履約情況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營造誠實守信的農村污水治理市場環境。
(三)加強技術支撐
鼓勵各鎮與高校、研究機構、央企或國企及有創新技術的專業公司合作。聘請相關領域專業人員擔任專家,支撐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做好頂層設計,圍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問題、解決策略、工程實施等重大事項進行全過程技術支持。打造一批經濟技術合理、適合東莞地區的治理樣板,總結推廣典型模式和成功案例。
(四)保障設施用地
各鎮依據鎮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方案,將有關農村生活污水設施建設布局內容納入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優先保障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用地。
(五)保障資金來源
1.加大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資金支持
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設和維護測算總投資約68.32億元。其中,新建工程投資約25.50億元,提升改造工程投資約11.65億元,運行維護資金約30.12億元。(詳見附表6)
(1)截污主干、次支管網工程建設的資金由市與鎮按5:5比例分擔;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資金由市與鎮按5:5比例分擔,以采購服務方式建設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服務期內市財政按50%且不超過1.5元/噸的單價給予補助。
(2)各鎮在20XX年和20XX年年底前完成驗收并移交通水的城中村(出租屋)和農村道路埋地雨污分流改造的污水管網由市財政分別給予200元/米和100元/米補助,雨水管網由市財政分別給予100元/米和50元/米補助,并在規定期限完成資金申請,逾期不補。
(3)明渠改造等工程的投入由鎮財政負責,資源化治理由鎮村負責。
2.多渠道籌措資金
(1)市生態環境局要牽頭會同市有關單位、有關鎮積極做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庫儲備工作,申報中央和省專項資金。
(2)各鎮在嚴控地方政府新增隱性債務前提下,科學評估通過增發政府專項債券、申請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中長期低息貸款等方式擴展資金籌措渠道。
(3)各鎮梳通PPP等項目參與渠道,引導工商企業、新鄉賢支持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團體、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投資、捐助、認建等形式,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
(六)加大宣傳引導力度
各鎮要加強宣傳指導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宣傳教育,借助手機客戶端、電視、廣播等媒介,宣傳普及村規民約和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知識,培育提升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逐步規范農村群眾、居民生活用水、排水行為,形成健康文明綠色的生活方式。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強化環境衛生意識,引導群眾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的機制,提高群眾對生活污水治理的參與感和滿意度。
【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03-24
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精選13篇)12-05
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精選15篇)03-24
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15篇)03-24
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15篇03-24
可持續發展污水治理實施方案(合集15篇)03-24
污水治理實施方案03-05
農村污水治理實施方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