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時間:2024-04-03 10:06:25 金磊 方案 我要投稿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范文(精選20篇)

  有較強方向性是工作方案的特點之一。當計劃開展某項工作時,提前準備多種方案,可以更好的幫助上級做決策,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范文(精選20篇)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1

  當同學們每天健康成長時,還有一部分殘疾學生由于身體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學校教育。為了給這些孩子創造更適合的學習條件,引導教師針對個體科學施教,讓這部分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對在校的殘疾兒童盡可能降低該部分學生因為個體特殊原因對學校和學科教師教學質量統計造成的負面影響,更真實體現任課教師的教學成果;對個別殘疾兒童不能到校學習的,安排教師進行送教上門,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殘疾學生康復教育需求,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關愛工作保障體系,不斷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維護殘疾學生的合法權益,促進殘疾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二、領導機構: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全體教職工

  三、工作目標:

  積極探索、創新殘疾兒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學校建成殘疾兒童的溫馨家園。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為殘疾學生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實現殘疾兒童學業有教、監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目標。

  四、主要措施:

  1.每學年初,認真調查摸底,摸清殘疾兒童的底數,建立每一名殘疾兒童的專門檔案。

  每年3月、9月及雙休日不定期進行送教上門教育。

  2.各班新增殘疾兒童后,班主任要調查清楚情況,報告學校思教處。學校和班主任根據學生殘疾類型、殘疾情況做好兒童家長培訓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若學生殘疾導致無法正常參與學習,無法獲取正常學習成績,應做好兒童家長思想工作。取得家長同意和配合后,為肢殘兒童收集整理疾病證明相關材料,有必要時應協調辦理保險理賠或休學復學相關事宜;造成永久性傷殘并且嚴重的,學校應建議殘疾兒童家長為其辦理殘疾人證明。

  3.引導家長到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為疑似智力殘疾兒童(弱智生)進行智力鑒定,若鑒定結果為四級及以上智力低下水平,學校應認定為智力殘疾兒童,并按照區教育局要求提交資料審核,其考試成績不列入考核統計。為減輕此類兒童家長經濟負擔,經家長提交智力鑒定申請,學校同意進行智力鑒定的,鑒定完成后,學校存檔。學校每學期從學生公用經費中安排相應經費用于此項補助,每學期補助限額500元。

  4.全校師生要關心照顧殘疾兒童。班主任是殘疾兒童在校期間學習、生活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老師應盡快摸清班級殘疾兒童人數及其殘疾狀況,給予其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并且教育班級其他學生也要關心照顧他們,不得歧視、欺負、侮辱他們。

  5.學科教師要根據殘疾兒童的殘疾情況因材施教,分層要求,適當降低其學習目標;既要確保其人身安全,又要努力讓他們學有所得。教學中,要擺正心態,正確對待殘疾兒童,不得因為追求教育教學質量而歧視、侮辱他們,努力為殘疾兒童營造安全、愉悅的學習環境。

  6.學校要建立殘疾兒童幫扶機制。每學年統計完成殘疾兒童表冊后,學校應結合師生實際情況,鼓勵和安排教職工與殘疾兒童結對,不定期開展結對幫扶送教上門工作。教職工要經常與結隊學生談心,溝通,掌握被幫扶殘疾兒童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并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定期家訪與其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學生的情況,幫助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開教職工、受助學生、監護人或委托監護人座談會。

  7.注重對幫扶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結對教職工要多與幫扶對象交流,作到細致入微,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詢室,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讓他們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鼓勵結對學生積極參加主題班會、團隊活動、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和學校、老師們對他們的關心。

  8.加強與幫扶學生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通過電話家訪、實地家訪、送教上門等方式充分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或臨時監護人掌握與學校和孩子溝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師要及時與學生父母進行交流,達到真誠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還要通過電話、網絡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定期聯系,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質,轉變教育觀念和育人方式,共同關注學生生活、學習情況和心理、生理狀況,引導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自愛自強,實現自食其力。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2

  為貫徹落實上級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受教育權益,我校將開展為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工作。現制訂具體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落實上級文件精神,積極探索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經驗,逐步建立殘疾兒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進一步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服務對象

  送教上門服務的對象為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7-14周歲重度殘疾兒童少年。

  三、服務原則

  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注重發展殘疾兒童少年的教育潛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服務時間

  每個服務對象每周送教上門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個課時。

  五、師資保障

  由學校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部分教師,開展送教上門工作。

  六、工作要求

  1.為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工作具體由學校教導處負責。

  2.每學年初、學年末舉行送教教師工作座談,研究計劃,總結工作。

  3.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計劃,采取適合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發展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擔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要針對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制定切實可行的個別化教育方案。

  4.要根據所確定的服務對象的情況,多形式地選擇送教上門服務方式。

  5.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教案,教學過程資料等。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3

  為深入推進我縣特殊教育工作,圍繞辦好特殊教育目標,進一步完善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以送教上門和遠程教育為補充的全納融合教育體系,保障全縣重度殘疾、多重殘疾等特殊兒童少年受教育的權利,積極探索普特融合、醫教結合的送教上門服務模式,提高我縣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進一步提升我縣特殊教育水平,特制定義務教育階段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服務工作實施方案。

  一、服務對象

  全縣開展送教上門的服務對象為確實不能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但又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義務教育階段6——14周歲的殘疾兒童少年。主要包括: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多重殘疾兒童少年;因病休學的部分殘疾兒童少年;因入學較晚,超出學齡,未完成義務教育的部分殘疾兒童少年;因其他原因未完成義務教育學習任務的部分殘疾兒童少年。

  二、服務原則

  (一)免費教育原則。送教上門服務屬殘疾兒童少年九年免費教育范疇,接受服務的家庭及個人不用繳納任何費用。

  (二)家庭自愿、協商一致原則。充分尊重家庭意愿,在自愿的`基礎上,送教上門服務的學校與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家庭合作開展,在平等深入協商、就各方需承擔的工作責任等事項取得一致意見后,簽訂送教上門服務協議,按協議開展服務。

  (三)定期送教原則。提供送教上門服務的學校,按每個服務對象的具體情況與家長協商確定學習周期,可按周、月、季進行安排。按照一般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個課時,每學年不少于40個課時的時間,制定服務工作日程表,開展送教上門報務工作。

  三、送教內容

  送教內容主要包括殘疾兒童身體康復、心理康復、潛能開發、認知能力、語言能力、運動協調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訓練等。負責送教上門工作的教師應根據每個重度殘疾少年兒童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原則上,教學內容以生活語文、生活數學、英語字母、生活常識、運動康復為主,不統一教材,可參照幼兒園、小學階段課本自行選擇和編寫教學內容;多采用直觀式、游戲式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努力提高重度殘疾少年兒童的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送教上門服務對象較多的學校,也可以采用個別送教與集中授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加強康復課程的開展,對有需要的兒童少年可聯合其他職能部門,配發一定數量康復器材;對于文化和技能都沒有接受能力的個體,主要以康復服務與愛心扶助為主。

  四、師資保障

  由學校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開展送教上門工作。送教教師工作必須認真負責,對服務對象負責,對送教教師的集體形象負責;尊重服務對象,愛護服務對象,為服務對象的身心健康成長盡心盡責。要針對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計劃,多形式地選擇送教上門服務方式,努力提高送教質量。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殘疾兒童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是《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一項重要內容,是推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是增進殘疾人家庭福祉的重要舉措。各相關學校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骨干老師帶頭干。按照一人一案的原則,制訂送教上門工作方案。

  (二)加強過程管理。各相關學校要為本校送教上門學生建立學籍,確保學籍到位。要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送教上門相關圖片、教學資料等。每學年初、學年末各相關學校要舉行送教教師工作座談,研究計劃,總結工作。

  (三)加強督導檢查。縣教科體局將不定期對送教上門工作進行動態考核督查,對送教上門學生學籍建立不到位、送教工作落實不到位、家長反映比較大的,將按照相關規定扣減目標績效分值。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4

  為深入貫徹實施《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的通知》,省、市、縣《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8-2020年)實施方案》和《三明市教育局等六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切實保障適齡中、重度殘疾兒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完善殘疾人教育服務體系,進一步促進我縣特殊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現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送教對象

  具有泰寧縣戶籍且在本縣居住,因身體、精神或其他殘疾無法到學校接受教育且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義務教育階段6——14周歲的兒童少年。

  二、送教原則

  1.堅持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

  2.堅持個別送教和集中到鄰近學校送教相結合的原則。

  3.堅持教師示范教育和指導家長訓練相結合的原則。

  4.堅持醫教和送教相結合的原則。

  三、送教內容

  1.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殘疾兒童知識教育、缺陷領域補償、藝術教育、技能培訓、愛心扶助等。送教教材,可自行選擇幼兒園、中小學階段課本或自行編寫的教學素材,具體按照泰寧縣特殊教育資源與指導中心的建議和要求執行。

  2.康復訓練:邀請縣殘聯及衛健局專業技術人員對殘疾兒童少年進行感知、運動、語言等缺陷補償;運用特奧運動項目進行訓練;醫教結合進行運動康復。

  四、實施辦法

  1.摸底調查核實,確定送教對象。縣教育局要與殘聯、衛健局等部門協調好相關工作,組織人員對全縣適齡的特殊兒童少年進行調查核實,確定送教上門服務對象,建立和完善相關檔案;針對所確定的服務對象的殘疾類別和家庭情況,確定承擔送教上門服務的特教學校或普通學校。

  2.制定工作計劃,夯實工作責任。各有關學校要制定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工作計劃,組織有送教上門需求的學生家長填寫《送教上門申請表》和簽訂《送教上門家校聯系協議書》,做好送教上門服務相關準備工作。

  3.建立教師隊伍,提升業務能力。依托泰寧縣特殊教育資源與指導中心,建立一支普校+特教組成的送教上門教師隊伍。由有關學校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的教師開展送教上門教學指導服務工作。泰寧縣特殊教育資源與指導中心定期不定期為送教上門教師做好業務培訓工作。

  4.準確量化評估,落實一人一案。針對送教對象,教師首先摸清學生的基本信息,如出生史、發展史、教育史、醫療史、家庭基本情況、家庭教養方式、家長的期望等。其次對學生進行量表評估。根據評估的結果,分析出學生的優勢領域及弱勢領域。再次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在征求學生家長意見的基礎上,參考《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或《中重度弱智兒童訓練綱要》,為學生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為開展送教上門工作做好準備。

  5.落實送教措施,提高送教實效。送教上門工作原則上采取一對一一對多方式。嚴格根據送教課時計劃(每次送教3課時,每課時30分鐘。送教課時不計入本校工作量),采用直觀式、游戲式等教學方法,循序漸進,提高中重度殘疾少年兒童的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對送教對象的`家長進行培訓和指導,使教學能有一定的延續性,提升送教上門工作的實效性。

  五、保障措施

  1.學籍保障。各校要及時將送教上門的殘疾學生納入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系統管理。

  2.物資保障。各校要統一購置送教上門工作所需的教材、教具等,做好物資準備工作。

  3.安全保障。由于送教上門對象多數居住在偏遠的自然村,送教上門途中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各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為送教上門教師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4.經費保障。對接受送教上門的殘疾學生學校,人社、財政部門按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學生生均標準核撥公用經費。同時設立送教上門工作專項經費,送教上門的交通、伙食補助按有關文件規定執行,所需經費從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中支出。在核定學校績效工資總量時,將統籌考慮送教人員的課時補貼等因素,適當增加績效工資總量,所需資金在教育正向激勵中統籌安排。各級表彰獎勵要向特殊教育教師傾斜,保證特殊教育的名額分配。

  六、工作要求

  1.明確責任,強化落實。建立健全多部門協調聯動的特殊教育推進機制,教育、民政、財政、人社、衛健、殘聯等部門嚴格履行職責,加大對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接受平等教育權利的支持力度,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各方參與的送教上門工作格局,提高送教上門服務效益。

  2.加強領導,注重實效。在縣教育局領導下,教師進修學校要依托特殊教育資源與指導中心,負責統籌安排,加強送教上門師資培訓,指導送教上門具體工作;同時成立巡查組,督促、指導送教上門工作。學校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組織好日常送教活動。做到誰主管誰負責,并將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工作納入學校年度考核之中。對在開展送教服務中工作突出,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3.積極宣傳,營造氛圍。各校要積極向社會和殘疾兒童少年家庭宣傳送教上門工作,通過標語、廣播、網絡等宣傳媒體廣泛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殘疾兒童的良好氛圍。

  4.規范檔案,夯實工作。送教上門教師每次送教活動記錄、教案、影像資料和交接記錄表等材料要及時整理歸檔留存。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5

  一、指導思想:

  為了深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十五期間進一步推進特殊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和市上工作交流會議精神,推進我縣特殊教育的發展,我校將本著為了每一個殘障孩子,為了殘障孩子一切的原則,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讓每個殘疾孩子享受教育的權利。專門成立殘疾兒童班級是殘疾兒童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二、工作目標和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營造殘疾兒童受教育的良好的社會環境。

  1.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權利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對于促進社會文明,加快小康建設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校將按照《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殘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實施特殊教育。通過深入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開展全國助殘日、志愿者助殘、手拉手等活動,弘揚人道主義,宣傳現代文明社會的殘疾人觀,倡導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兒童少年的新風尚。

  2.學校將特殊教育工作納入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規劃,成立殘疾兒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朱勝利(校長)

  副組長:王國華 敏曉良

  組員:唐致平 常學智 各班班主任

  為加強特殊教育工作,同時建立由校長室牽頭,教導處、政教處、班主任、任課教師等參加的學校特殊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并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二)強化管理,深化改革,保證特教班工作的實效性。

  1.規范鑒定程序,建立殘疾生學生檔案學籍

  學校將嚴格執行原國家教委《關于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試行辦法》和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四類《殘疾標準》,加強對三類(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少年的篩查和鑒定,鑒定結論不予公開。僅由有關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和任課教師掌握,不在學生中擴散。對三類殘疾兒童少年為其健全教育檔案。

  2.依法治校,確保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

  學校將增強依法治校意識,不拒收區域內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讀;招收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的入學年齡與普通兒童相同;并安排適當的時間與殘疾學生與普通學生一起學習、活動,補償生理和心理缺陷。

  3.加強個別教學,提高殘疾學生的整體素質

  學校對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制定和實施個別教育計劃,確保特殊兒童與普通孩子一樣享受平等的優質教育,努力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激發殘疾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其學習潛力。要求各科教學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在教授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注重對殘疾學生適應社會生活能力的培養和心理、生理缺陷的矯正、補償。教師在班級的課堂教學中,要處理好與殘疾學生的關系,應當以集體教學為主,并要對個別殘疾學生加強個別輔導,切實做學生的個別化教學.加強殘疾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其逐步樹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真正使其受到適于自身發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訓練,在德、智、體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無特殊原因,任何人不得將殘疾學生停學停課或停止參加學校和班級的各項活動.殘疾學生學習期滿,學校將發給畢業證書或義務教育證書.

  4.注重家長培訓,家校聯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學校校將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殘疾學生家長的培訓,使他們了解其子女的心理、生理特點,基本的教育訓練方法和輔助用具的選配、使用、保養常識,對其子女做好家庭教育訓練工作。

  5.嚴格評估標準,切實做好考核評估工作

  學校按照《殘疾兒童少工作評估指標》的要求,注重過程管理。加強對殘疾學生的考核評估,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識缺陷矯正和補償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對班級教師工作的考核評估,充分肯定他們為殘疾學生付出的勞動并在獎金發放、評優、評先、晉職等方面有所傾斜。每學期定期進行總結自查,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

  (三)增加投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推進特教工作。

  加強對承擔班級的任課教師特殊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訓,了解班級教育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同時選派熱愛殘疾學生,思想好、業務水平較高的教師擔任。除按要求積極參加區統一組織的教師培訓外,還組織教師到外區參觀學習,開闊眼見,豐富經驗,提高認識。校內定時、定點進行培訓,并開展交流活動。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學習特殊教育理論,研究探討工作的方式方法。架起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之間的橋梁,利用教室的設備與校內外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為特殊學生服務與協助,為教師提供特殊教育需求的資料經驗和個別輔導的場地和設備。同時為家長提供協助,給他們提供有關的書籍,聽講座,讓他們認識到智力落后是人口常態分布中必有的現象,幫助他們逐步從痛苦中走出來,加深他們與孩子感情的親近,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掌握一些輔導孩子的方法,使資源教室成為家長與孩子、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溝通的橋梁,使我們的教育更加主動。并安排專職或兼職老師專門負責這項工作。和班級教師要與殘疾學生家長建立經常的聯系,隨時交流學生情況,以取得家長的配合和幫助。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6

  為依法保護殘疾兒童的受教育權利,保障殘疾兒童能夠正常入學就讀,讓其更多地感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和學校的關愛,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年度保障殘疾兒童入學就讀方案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首先,成立學校殘疾兒童入學就讀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組員。其次做到“一個同步,四個統一”,即殘疾兒童少年教育與義務教育同步發展,并做到統一規劃、統一安排、統一組織、統一檢查。把殘疾兒童少年的義務教育列入學校工作責任目標。

  二、健全制度,加大宣傳

  落實隨班就讀工作

  (一)完善投入機制,建立以政府撥款為主,學校多渠道籌措特教經費的投入保障機制。

  2、學校設立專項補助費,作為正常特教經費的補充。

  3、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社會各界捐款捐物,用于殘疾兒童家庭的資助。

  (二)完善管理機制。

  一是依法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實行0至15歲特殊兒童普查和登記制度,定期組織殘疾兒童情況調查,摸清底子,并建立檔案。二是認真搞好殘疾兒童鑒別。對受教育情況、社會適應行為情況、智力情況等七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三是防止殘疾學生流失,確保他們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為此,學校應采取的措施是:積極組織他們參加各類集體活動,注重對他們進行潛能開發和特長培養,使家長看到了成果,而且讓孩子看到了希望,從而克服了厭學心理。加大對殘疾生的救助力度,不讓一個殘疾學生因家庭貧困而輟學或失學。學校安排專人負責殘疾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衛生等管理,確保他們的身體健康。注重隨讀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班主任或輔導教師對其進行心理指導,讓他們能夠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三、加強教學研究,促進隨班就讀工作

  為了提高隨班就讀的'教育教學質量,學校一是加強教材研究,對普通教材作了一定程度的處理。小學一年級原則上不降低教學要求,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實行兩類學生同教材、異要求,對殘疾兒童降低教學要求。二是加強隨班就讀課堂教學,注重因材施教,充分體現一體化教學中的個別化教學。

  四、培養學生適應能力是開展隨班就讀工作的重要任務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讓隨讀生不僅像正常兒童一樣接受普通教育,享有同正常學生一樣的學習環境,還在適應能力培養方面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讓他們接受適當的特殊教育服務,為其升學、就業構建“綠色通道”。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7

  一、工作目標

  1、到20xx年全市實現殘疾兒童人人享有康復服務;

  2、高危兒、出生缺陷兒、殘疾傾向兒篩查率≥80%;

  3、高危兒、殘疾傾向兒、殘疾兒管理率100%;

  4、各種資料數據上報及時、準確率100%。

  二、實施措施

  (一)明確職責

  1、市婦幼保健院:負責全市高危兒篩查、出生缺陷監測、殘疾傾向兒早期干預和殘疾兒康復的實施工作。

  (1)成立業務技術指導組織,每月召開一次網絡成員例會,對網絡成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并利用例會收集有關工作數據和資料。

  (2)對網絡成員單位上報的高危兒分別在出生后42天、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進行追訪和干預。

  (3)對各網絡成員單位上報的和追訪出的殘疾傾向兒與殘疾兒進行早期干預和康復治療。

  (4)定期向市衛生局匯報全市高危兒篩查、出生缺陷監測、殘疾傾向兒干預和殘疾兒康復等工作開展情況,并協助衛生局做好質控工作。

  2、市直接產醫療機構:負責做好本單位出生的高危兒篩查、出生缺陷監測登記上報工作。建立出生高危新生兒、出生缺陷兒篩查、登記、報告制度,要把新生兒出生缺陷監測和高危兒評價納入產科工作常規并由專人負責,對篩查出的高危新生兒、出生缺陷兒及時進行登記、填卡,定期上報。

  3、鄉鎮衛生院、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做好本轄區內孕產婦圍產期保健和兒童保健工作。建立出生高危新生兒、出生缺陷兒、殘疾傾向兒和殘疾兒篩查、登記、報告制度,要把新生兒出生缺陷監測和高危兒評價納入產科工作常規,把殘疾傾向兒和殘疾兒童篩查納入兒童保健工作常規并由專人負責,對篩查出的高危新生兒、出生缺陷兒、殘疾傾向兒和殘疾兒及時進行登記、填卡,定期上報。減少和預防我市出生缺陷兒和殘疾兒童發生。

  (三)、開展培訓

  1、培訓對象:市直各接產醫療機構婦產科醫師或助產師、各鄉鎮衛生院和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產科醫生、兒保醫生。

  2、培訓內容:

  (1)殘疾傾向兒童的.界定

  (2)5項簡易篩查法

  (3)殘疾兒童的界定

  (4)出生缺陷的界定

  (5)信息資料收集與上報

  三、督導評價

  1、督導評價內容

  (1)相關技術掌握情況

  (2)相關資料的完整性

  (3)高危兒、出生缺陷兒、殘疾傾向兒和殘疾兒漏報率

  (4)高危新生兒的回訪率

  (5)殘疾傾向兒干預和殘疾兒康復效果

  2、督導評價方法

  各單位每季度進行一次質量控制,包括相關知識的掌握、上下數據的一致性、資料的完整性,使漏報率控制在3%以下。市衛生局每半年進行一次工作檢查,對工作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表彰,對工作差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對不履行職責不執行篩查和報告制度導致殘疾兒童發生者,追究有關單位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8

  尊老愛幼、扶弱助殘是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人倫道德,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為了弘揚中國傳統美德,同時豐富大學生的業余生活,增強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xxxx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和心理健康協會將舉辦一次探望殘疾兒童的愛心活動,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引導大學生們自覺關注弱勢群體,主動培養愛心、奉獻愛心。

  二、活動目的

  在不擾亂殘疾兒童日常生活狀態的前提下,了解殘疾兒童這一特殊群體,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善意和溫暖,同時引導大學生們培養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的高尚情操,從而形成扶弱助殘、互助互愛的良好風尚。

  三、活動主題

  走進特殊群體,關愛殘疾兒童

  四、舉辦單位

  xxxx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心理健康協會

  xxxx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五、活動對象

  邕寧區城關三小的特殊學生

  六、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27日下午3點半到5點

  七、活動地點

  邕寧區城關三小

  八、活動內容

  (一)活動前期:

  1.發布活動通知,確保通知到位。

  2.統計參加本次活動的人數。

  3.與小學的的負責人協調溝通,并分配好活動的各項工作。

  (二)活動中期(活動流程):

  1.與邕寧區社工集合,由他們帶隊進入三小。

  2.與三小值班老師協商好活動場地問題。

  3.讓會員們跟學生們分組開展活動。

  4.與三小的學生一起打籃球、排球以及乒乓球。

  5.教三小的學生畫畫以及手工折紙。

  6.活動結束拍照留念。

  7.打掃活動現場

  (三)活動后期:寫活動總結

  九、乘車路線:

  從五合校區乘坐703路公交車到邕寧汽車總站下車。

  十、注意事項:

  1.不能在學校內大聲喧嘩或隨意跑動。

  2.小朋友較敏感,情緒波動較大,活動中要注意小朋友的情緒變化,玩游戲時要注意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3.準時到集合地點集合,負責人要清點人數,出發前和返回前各清點一次,參加活動的人員中途不能擅自離開,如有特殊情況,務必向負責人說明。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9

  尊老愛幼、扶弱助殘是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人倫道德,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為了弘揚中國傳統美德,同時豐富大學生的業余生活,增強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xxxx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和心理健康協會將舉辦一次探望殘疾兒童的愛心活動,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引導大學生們自覺關注弱勢群體,主動培養愛心、奉獻愛心。

  二、活動目的

  在不擾亂殘疾兒童日常生活狀態的.前提下,了解殘疾兒童這一特殊群體,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善意和溫暖,同時引導大學生們培養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的高尚情操,從而形成扶弱助殘、互助互愛的良好風尚。

  三、活動主題

  走進特殊群體,關愛殘疾兒童

  四、舉辦單位

  xxxx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心理健康協會

  xxxx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五、活動對象

  邕寧區城關三小的特殊學生

  六、活動時間

  2016年11月27日下午3點半到5點

  七、活動地點

  邕寧區城關三小

  八、活動內容

  (一)活動前期:

  1.發布活動通知,確保通知到位。

  2.統計參加本次活動的人數。

  3.與小學的的負責人協調溝通,并分配好活動的各項工作。

  (二)活動中期(活動流程):

  1.與邕寧區社工集合,由他們帶隊進入三小。

  2.與三小值班老師協商好活動場地問題。

  3.讓會員們跟學生們分組開展活動。

  4.與三小的學生一起打籃球、排球以及乒乓球。

  5.教三小的學生畫畫以及手工折紙。

  6.活動結束拍照留念。

  7.打掃活動現場

  (三)活動后期:寫活動總結

  九、乘車路線:

  從五合校區乘坐703路公交車到邕寧汽車總站下車。

  十、注意事項:

  1.不能在學校內大聲喧嘩或隨意跑動。

  2.小朋友較敏感,情緒波動較大,活動中要注意小朋友的情緒變化,玩游戲時要注意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3.準時到集合地點集合,負責人要清點人數,出發前和返回前各清點一次,參加活動的人員中途不能擅自離開,如有特殊情況,務必向負責人說明。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10

  為了保障重度智障、腦癱等兒童因客觀原因暫不適宜到學校進行教育的特殊兒童、少年能夠接受義務教育的權益,真正體現“教育公平”,進一步提高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促進我城區特殊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完善殘疾人教育服務體系,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入貫徹落實《南寧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和《青秀區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xx-20xx年)》(青政發[20xx]27號)等文件精神,真正把“送教上門”這項工作落到實處,結合我城區的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服務對象

  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為城區殘聯發證(登記)并居住在青秀區轄區內,確實不能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特殊教育學校(班)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并愿意接受送教上門服務的6—15歲中、重度殘疾兒童少年(以下簡稱“中、重殘少兒”)。

  二、服務目標

  送教上門服務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鄉鎮、社會志愿者參與的施教隊伍,為中、重殘少兒提供包括認知課程、適應性課程、身體康復等教育及訓練課程,發展其教育潛能,提高認知、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注重家長的康復知識培訓。讓中、重殘少兒享有受教育權利,逐步融入社會。

  三、服務原則

  (一)按學校服務地段就近送教原則;

  (二)“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開展、免費教育的原則;

  (三)送教方式遵循個別送教和集中到社區、鄰近學校送教相結合原則;

  (四)示范教育和指導家長相結合原則;

  (五)“醫教”相結合的原則;

  (六)因人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

  四、送教內容

  送教上門老師應根據每個中、重殘少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中、重殘少兒的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康復能力。

  (一)教學內容

  學科類知識;送教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備教材內容和知識點;運用家庭資源及其他本土資源進行認知教學、生活自理訓練。

  (二)康復訓練

  感知、運動、語言等缺陷補償;運用特奧運動項目進行訓練;醫教結合進行運動康復。

  (三)保健指導

  醫生或送教志愿者對家長進行保健、康復常識培訓和專業康復指導。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由教育、財政、衛計、殘聯、民政、鎮、街道、開發區等部門組成的送教上門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協同推進實施的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解決送教上門的師資、經費、補貼、康復訓練、志愿人員和殘疾少兒調查等問題。各單位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共同做好送教上門工作。

  (二)將“送教上門”的殘疾兒童納入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統一管理,同等享有每人每年6000元的財政公用經費的撥款。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用于送教教師購買意外保險費、交通費、誤餐費等。

  (三)保障教師權利和安全。對承擔“送教上門”工作的學校在師資、經費、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保障。每次到家庭(分教點)開展送教服務應有2名及以上人員,白天時間進行。各部門、各單位共同做好送教服務人員的安全工作。

  (四)結合實際做好“送教上門”人員的工作量標準確定。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按每次3課時計入教師工作量,納入學校績效考核,同等條件下職稱優先評聘。

  六、實施方法

  (一)成立領導小組,擬定工作方案。成立青秀區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各相關工作部門要成立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工作責任,負責協調、處理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相關工作,擬定工作實施方案,并按方案組織實施。

  領導小組下設工作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城區教育局,主任由賴清玲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曾慧文同志兼任。辦公室成員由基教股、各小學校長組成,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城區中小學特教工作,聯系電話:xxxxxxx。

  (二)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

  1.城區殘聯每年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實名調查和登記工作,摸清情況后,由青秀區殘聯區分類型整理匯總,填寫《青秀區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情況統計表》(見附件1),報送城區教育局。

  2.城區衛計局要協同醫療機構,會同殘聯等有關部門,建立健全適齡兒童參加篩查、診斷和治療康復的銜接機制,做好殘疾預防宣傳教育;普及殘疾預防知識;對中、重度殘疾兒童做好干預康復治療。

  3.城區財政局要將“送教上門”工作所需的教育教學設備配置及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按時撥付,并監督資金使用情況。

  4.城區民政局要加強對康復輔助器具的宣傳推廣,普及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相關知識,讓中、重度殘疾兒童能正確安全使用康復輔助器具。對生活困難的中、重度殘疾少年兒童給予資助。

  5.城區教育局根據城區殘聯提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名單,組織中、重殘少兒所在服務地段的學校送教上門的具體工作。

  6.各鎮(街道、開發區)協助轄區內中、重殘少兒送教上門的管理工作,組織志愿者參與“送教上門”服務工作,為設立分教點服務提供場地,協同教育部門實施教學指導服務工作,確保中、重殘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三)明確服務隊伍,實施服務工作

  學校要將送教上門服務納入學年工作計劃和教學常規工作中,形成常態化管理。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開展“送教上門”,實施教學指導服務工作,確保中、重殘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四)總結工作經驗,推廣先進典型

  各實施部門(單位)要認真總結開展服務工作以來取得成績,對在開展送教服務工作中表現突出、成效顯著的單位要予以表彰獎勵,將工作開展中取得的成功經驗進行推廣,并積極探索“送教上門”服務的新方法,確保我城區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工作取得實效。

  七、工作要求

  (一)辦公室每學期開學和期末各召開1次業務指導組及送教教師工作會,研究計劃,總結工作,交流經驗。

  (二)送教學校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發展評價資料,教學過程資料,個別化教育方案、訓練記錄等。

  (三)保證“送教上門”時間,原則上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按每周1次,每次3課時(包括學生教育教學、康復訓練及家長培訓等)。

  (四)多形式開展服務。提供送教上門的學校可根據服務對象情況,靈活選擇送教上門的服務方式。

  1.集中學校開展服務。利用部分學校和單位現有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家長定期定時陪同中、重殘子女到學校(社區)資源教室開展康復訓練和教學活動。

  2.到服務對象家庭一對一的服務。對于居住較分散、離學校路途較遠的中、重殘少兒,學校責任教師(志愿者)到其家中進行一對一施教。

  3.設立分教點服務。中、重殘少兒居住相對集中的,在服務對象所在的自然村、社區服務中心、康復(福利)中心設立分教點,集中開展服務。

  4.協同教育服務。學校與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特教培訓機構等合作舉辦分教點,共同開展教育服務。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11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孩子由于先天生理缺陷,自卑感嚴重,缺乏與同齡人的交往能力,家長教育能力不夠,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正常成長。

  二、調查中我了解到

  李英杰同學家住柳溝鎮,出生時即被定為先天性殘疾,小腦不夠發達,手腳配合不夠協調。家里祖輩都是農民,為了上學并支付他昂貴的治療費用,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家照顧他的日常生活。經過6年的治療,李英杰同學的身體情況已經有一定好轉,但生活不能夠自理,基本不能行走。由于天生的缺陷,他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和同學一起跑、跳,只能用艷羨的目光看著在操場上歡快奔跑的同學們。現在李英杰同學是柳溝幼兒園的一名幼兒,為了幫助他更快的融入班級,健康快樂的成長,在取得家長的同意后,在學校領導的期許之下,本學期我和同事一起對李英杰同學開展了送教上門活動。活動計劃如下:每周上門輔導一次,每次2課時,歷時四個月、

  教學目標:

  1、漢語拼音。

  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書寫即抄寫)。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習說普通話。

  2、識字、寫字。

  認識常用漢字100個,寫其中50個。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

  學習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課文。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了解文中的主要內容,了解詞和句子的意思。認識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

  4、口語交際。

  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別人講話的主要內容。學習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與別人交談,態度要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能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

  1、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學會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的音節;能夠準確、熟練地拼讀音節,有條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節;

  2、能默寫聲母、韻母和抄寫音節;認識大寫字母和隔音符號,能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3、在漢語拼音教學階段,要著重進行常用音節的訓練、在整個小學階段,都要重視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發揮漢語拼音的作用、

  4、要重視漢語拼音字母和音節的書寫指導、要指導學生掌握字母的筆畫、筆順,利用四線格把字母和音節寫得正確、工整、

  難點:

  1、漢語拼音比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拼音教學是難點。

  2、識字量的增加,是學生“回生率”很高,因此100個漢字教學是難點,如何鞏固漢字更是一個難點。

  3、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閱讀教學中是個難點。

  四、提高教學質量主要措施:

  1、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5、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6、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7、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

  8、變學會為會學,教給學生學習的靈活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盡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體地運用教材,并力求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整單元備課,在備課時注重單元內每個教點的聯系。

  9、識字教學遵循識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之下,使他們能夠盡早閱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系,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將已經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認記生字的學習當中。尊重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相信學生能夠應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獨立識字,鼓勵他們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記漢字。積極提倡同學之間交流識字的方法、經驗和感受,一起玩識字、組詞的游戲或一同制作生字、詞語卡片,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分享識字的樂趣。

  10、重視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要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板書示范,指導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太多,為避免學生疲勞,寫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課中去。在寫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寫字的質量。要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人進行交流,從而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五、教學進度

  第1周入學教育、漢語拼音1、 2

  第2周漢語拼音3 、4、復習一

  第3周漢語拼音5、6、7

  第4周漢語拼音8 、復習二

  第6周漢語拼音9、10、11、

  第7周復習三、漢語拼音12、13

  第8周復習四、識字1

  第9周識字2、3、4、園地一

  第10周課文1、2、3、4、5

  第11周園地二、課文6、7、8

  第12周課文9、10、園地三

  第13周識字1、2、3、4、園地四

  第14周課文11、12、13、14

  第15周課文15、園地五、課文16、17

  第16周課文18、19、20、園地六

  第17周復習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12

  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呈現出“學業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親情失落、安全失保”的共性。其教育管理是當今一大社會難題,要破解,學校、家庭、社會一個也不能少,應該努力做到:家庭固本、學校“留心”、社會防根。解決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大可能地縮小沿海與內地、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差距。為了確保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我校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最現實的教育管理問題:

  一、建立機構組織

  (一)、關愛領導小組。指導工作開展。

  組長:張廷成

  職責:審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計劃。

  副組長:張敬秀姚新德

  職責:擬訂管理制度和工作計劃,督促各個部門認真實施并考評。

  成員:年級組長、各班班主任、心理健康老師

  主要職責:

  1、嚴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的入學工作。

  2、做好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的心理疏導工作。

  4、教育留守兒童、殘疾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關愛實施小組。制訂實施計劃,落實具體措施,實施過程指導和操作。

  組長:姚新德

  副組長:周莉婭

  組員:各班班主任

  職責及分工:

  組長:任務分派,并檢查落實情況,并對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副組長:將任務細化,考慮全面,安排落實,資料匯總。

  組員:組織落實好工作,做好結對工作,做好留守學生的代理監護人,管理好監護的學生,并做好相關的記錄記載工作,解決留守學生的具體問題,安排落實留守學生的結對幫扶教師。

  (三)、關愛活動小組

  1、幫扶結對組。組長:周莉婭。各班班主任、任課教師與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做好“五個一”,即給每個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建立一份成長檔案,每天擠出一課時與“留守兒童、殘疾兒童”交流,每周走訪一個“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家庭,每月與他們父母溝通一次。

  2、心理輔導組。組長:劉倩倩。心理輔導教師由趙渙渙、楊勇兩位老師兼任,定期組織任課教師舉辦心理輔導策略培訓,定期組織“留守兒童、殘疾兒童”舉辦心理講座,定期對“留守兒童、殘疾兒童”進行心理輔導。

  二、工作實施辦法

  1、建設書香校園。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靈魂的歸宿與寄托。學校要加大圖書室、閱覽室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把學生引導到書本與知識的海洋中去。讓“留守兒童、殘疾兒童”找到他們靈魂的依傍,彌補他們內心缺失的愛。

  2、健全活動形式。學校要多組織開展豐富有益的'活動,創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如舉辦各種晚會、體育運動會、歌詠比賽、演講大賽等。學校團隊工作關注留守兒童,通過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留心”在學校,對老師、同學信任,對學校產生依賴感。

  3、建立信息檔案。對“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在每學期開學進行調查摸底,填寫“留守兒童、殘疾兒童信息卡”,全面掌握其家庭、學習、生活及父母外出務工留守代管情況,建立“留守兒童、殘疾兒童”檔案和聯系卡,實行動態管理。

  4、加大人文關懷。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各班實行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制度,開展“一幫一”、“交心談心”等活動。增強教師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對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積極疏導,放大優點,去掉自卑,樹立自信。

  5、強化綜合管理。開辦監護人培訓班,開辦“家長學校”、與家長、監管人面對面交流,對家長、“監管人”進行有關教育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最大限度地發揮學校教育功能,以提高他們對“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的監護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提高監護人的監護責任意識。通過家校互動,加強對“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的教育管理。

  6、加強師資培訓。“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的教育管理與一般學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更多的不確定性,難度較一般學生更大,要求實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師必須掌握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因此,在師資培訓的內容中要增加關于“留守兒童、殘疾兒童”教育的技能,以使教師的教育管理工作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

  7、開展心理輔導。健全教師與“留守學生、殘疾兒童”談心制度,創新教師家訪辦法,開設心理健康咨詢信箱,及時解決“留守兒童、殘疾兒童”成長中出現和遇到的各方面問題,幫助其塑造健康心理;引導他們制定學習目標,明確努力方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增強明辨是非、美丑、真偽、善惡,抵制外界不良風氣的能力,正確認識困難和挫折。

  8、鼓勵互愛互助。開展“牽手留守兒童、殘疾兒童”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建立“留守兒童、殘疾兒童”互助小組,負責對“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的學習、生活幫助。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13

  為貫徹落實市、縣《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xxxx-xxxx年)實施方案》要求,扎實開展“送教送康上門”服務工作,切實保障適齡重度殘疾兒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促進我縣特殊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落實閩教基〔xxxx〕36號文件精神,積極探索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經驗,逐步完善殘疾兒童少年教育保障體系,進一步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培育和建立專業化服務隊伍,逐步優化服務內容,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二、服務對象

  我縣義務教育階段不能到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康復能力的6-15周歲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并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第二代)的“送教送康上門”對象。

  三、服務原則

  “送教送康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開展、免費教育原則;個別送教和集中到社區、鄰近學校送教相結合原則;示范教育和指導家長相結合原則;“醫教”相結合原則;現場教學和線上指導咨詢相結合原則。側重殘疾兒童身體、心理康復,注重家長的康復知識培訓和殘疾兒童少年的潛能開發,提高其感知認知能力、語言能力、運動協調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四、送教送康內容

  包括殘疾兒少身體、心理康復,潛能開發,認知能力、語言能力、運動協調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訓練等。

  1.教學內容:送教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備教材內容和知識點;運用家庭資源及其他本土資源進行認知教學、生活自理訓練。

  2.康復訓練:感知、運動、語言等缺陷補償;運用特奧運動項目進行訓練;醫教結合進行運動康復。

  3.保健指導:指導醫生的入戶體檢、康復指導、康復評估;醫生對家長進行保健、康復常識培訓和專業康復指導。

  五、時間安排

  1.個別送教的對象教學時間由送教教師與家長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報學校備案。原則上每周1次(包括寒暑假),每次教學時間為不少于60分鐘(包括學生康復訓練及家長培訓兩部分)。

  2.社區送教時間由學校與社區相關負責人商定,原則上每周1次,每次為60分鐘。

  六、師資及經費保障

  由承擔學校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開展“送教送康上門”工作。送教送康上門學生的學籍統一建在特殊教育學校。縣教育局根據特殊教育學生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按照送教生數足額下撥,主要用于“送教送康上門”服務教師的勞務費等補貼,購置相關教育教學設備費、教材費等。縣殘聯根據殘少兒童康復救助的標準給予相應的康復補助。

  七、實施要求

  1.加強領導,高度重視。開展“送教送康上門”服務,不僅能滿足具有接受教育能力而又不能到學校就讀的重度適齡殘疾兒少接受義務教育的需要,還是落實“十九大”提出的“辦好特殊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亦是我縣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標志。各校要高度重視,加強對“送教上門”試點工作的領導,扎實推動試點工作的開展。根據工作推進需要,成立送教送康上門工作領導小組,具體組織部署工作及業務理論指導。

  送教送康上門工作小組名單:

  組長:陳朝暉

  副組長:張尚禛康曉玲

  成員:莊錦山劉洋冰王建龍

  2.摸底調查核實,確定服務對象。各中小學根據惠安縣殘聯提供的6-15周歲重度殘疾人口基本數據,于每年8月25日-9月10日組織人員對本鄉鎮的特殊兒童少年進行入戶調查核實,確定“送教送上門”服務對象,填寫《惠安縣6-15周歲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服務對象與承擔學校花名冊》(附件1),建立健全送教檔案,并將送教對象上報縣特殊教育學校,納入特教學校學籍管理。

  3.明確服務隊伍,實施精準送教。縣衛健局負責選派醫務人員承擔醫療康復指導工作。惠安縣教師進修學校兼職特教教研員負責組織送教業務的指導培訓,特殊教育學校選派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指導“送教上門”個別化課程的教學工作,并負責螺城地面的送教工作;根據屬地管理、就近安置的方式由各鄉鎮學校所屬中小學進行送教,各鎮普通中小學根據送教服務對象人數選派2-3名富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強的資源教師參加送教上門工作,保證送教工作有序推進。

  4.總結工作經驗,確保送教實效。各校要認真總結開展服務工作的經驗,對在開展送教服務中工作突出、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要予以表彰獎勵,將工作開展中取得的成功經驗進行推廣,并積極探索“送教上門”服務的新方法,確保我縣特殊教育“送教送康上門”服務工作取得實效。

  八、落實措施

  1.將“送教送康上門”的殘疾兒少納入全國中小學學籍信息系統統一管理。根據特殊教育學生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足額下撥送教學生的生均公用經費。

  2.對承擔“送教送康上門”工作的學校在師資、經費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保障。各校要將“送教送康上門”工作所需的教育教學設備配置及相關經費納入預算,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3.承擔“送教送康上門”服務的教師要針對服務對象的`殘疾類別和教育康復需求,安排“送教上門”服務時間。原則上,每個服務對象每周不少于1次,每次2個課時(60分鐘),每學年不少于60個課時。“送教上門”的課時數計入任課教師工作量。

  4.相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做好“送教送康上門”人員的工作量標準確定、教研科研成果認定。要為送教上門教師和承擔醫教結合實驗的教師(醫生)提供工作補助(每課時勞務費60元)及交通、伙食費(按照縣域內補助標準),所需經費從特殊教育送教上門學生生均公用經費支出。

  5.定期開展全縣隨班就讀、融合教育、送教送康上門工作的業務培訓。每年定期組織一次全縣性的經驗交流專題講座及教學觀摩活動。

  6.細化方案,常態管理。各校要對實施方案進行細化,制定“一校一策”。針對服務對象的個體差異,合理安排教師,確定“送教送康上門”對象、時間和方式,實行“一對一”、“多對一”的送教方式和“教學生與教家長”并舉的方式進行送教工作,確保在規定時限內順利完成計劃內容,并鼓勵康復效果好的學生定期到特教資源中心或鄰近的資源教室進行集中康復訓練,參與社區的生活體驗,促進同伴交流和融合教育。同時,學校要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實行一生一檔,對學生基本情況、學生發展評價、教學計劃、教學過程、訓練記錄等資料列入檔案,并妥善保管。

  7.加強監督和指導,由惠安特殊教育“送教送康上門”領導小組定期組織人員進行監督指導和評估。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14

  一、培訓目的:

  增加學員的就業意識、自我意識、和xxx責任感,提高學員的整體素養,保證所受培訓人員達到有關規定要求,為殘疾人供應充分的人力資源和就業資源。

  二、培訓對象:

  參加本次培訓項目的人員。

  三、培訓內容:

  xxx

  四、培訓周期和人數:

  xxx

  五、培訓用法的設施、培訓教材和資料

  (1)培訓用法的設施包括:筆記本、投影儀及相關網絡設備;

  (2)培訓教材及資料包括:培訓手冊、培訓方案。

  六、培訓方式:

  由培訓機構制定培訓資料并組織實施,采納集中講解,隨機提問等方式。

  七、培訓原則:

  1、堅持按需施教、務求實效的原則。依據培訓需求,分層次、分類別地開展資料豐富、形式敏捷的培訓,增加訓練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培訓質量。

  2、堅持自主培訓為主,外委培訓為輔的原則。整合培訓資源,立足自主培訓搞好基礎培訓和常規培訓,通過外委基地搞好相關專業培訓。

  3、堅持培訓人員、培訓資料、培訓時間三落實原則。

  八、培訓內容:

  1.思想作風培訓

  本次思想作風培訓主要是關心大家樹立服務意識、“五勤”思想和“五愛”思想。

  (1)服務意識

  引導和訓練客服人員牢固樹立“服務第一,業主至上”的思想,一心一意為業主服務。具體要求:服務看法——文明禮貌,服務行為——合理規范,服務效率——準時快捷,服務效果——業主滿足。

  (2)“五勤”指腦勤、眼勤、口勤、手勤、腳勤。具體反映在工作中就是要多動腦、勤思索,多觀看,發覺問題,多做勸說工作。

  (3)“五愛”指愛行業——熱愛公司所在行業;愛客戶——對客戶布滿愛心;愛崗位——熱愛自己的工作;愛服務——熱心為用戶排憂解難,提高服務質量;愛信譽——愛惜公司信譽,在住戶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2.職業道德培訓

  職業道德培訓,就是對從事肯定職業的人們在其職業生活中所要遵循的行為規范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品質等進行培訓。

  本次職業道德培訓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日常行為規范。

  (2)語言規范。

  (3)工作紀律規范。

  (4)接聽電話的規范。

  (5)接待客戶的.規范。

  3.崗位課程培訓

  熟識崗位職責、工作流程、操作規范及管理制度,提高服務水平、業務技能,增加服務意識,努力做好各自工作。

  4.文明用語培訓

  養成用法禮貌、文明的詞語的習慣,有來訪者,做到謙謙君子,看法和氣,語言虛心,不急不躁,要耐煩、細致地做好說明工作。

  九、培訓老師:

  由專業的培訓老師進行專業的培訓。

  十、培訓成果考核:

  由xx殘疾人聯合會進行培訓成果考核驗收。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15

  一、任務目標

  年度內幫助全市940人(次)有需求的農村殘疾人接受實用技術培訓,確保每個農村殘疾人掌握1-2門農村實用技術,切實提高自己發展和增收能力。

  二、實施對象

  (一)百色市戶籍,處于就業年齡段(男16至59歲,女16至54歲),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或第三代)殘疾人證;

  (二)有培訓意愿且有就業意向;

  (三)退出戶、脫貧戶、邊緣易致貧殘疾人優先。

  三、項目資金及補助標準

  (一)項目資金來源及標準。目前中央財政下達我市項目專項補助資金47萬元,補助標準按人均0.05萬元標準下撥(具體培訓任務及補助資金詳見桂殘聯計財字31號文件)。各縣(市、區)可根據培訓內容、培訓天數等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每位殘疾人的培訓補助標準。在完成年度培訓任務的基礎上,有當地配套項目資金的縣(市、區)可適當增加培訓殘疾人數。

  (二)資金使用范圍。補助資金要按照專項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嚴格管理項目資金,資金專項用于授課費、場地費、資料費、印刷費、食宿費、交通費、學員補助等與培訓有關的費用,做到專款專用。項目資金要嚴格按照采購合同規定執行,及時撥付到位,嚴禁挪用、擠占和截留,不得用于除培訓之外的其他開支。實行公示制度,做好公開透明,接受審計監督。

  四、項目實施步驟

  (一)摸底報名。各縣(市、區)要認真做好摸底調查工作,積極組織動員有培訓意愿且有就業意向的殘疾人填寫《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班學員報名表》。

  (二)審核審批。鄉(鎮、街道)殘聯對報名申請培訓的殘疾人身份進行審核,各縣(市、區)殘聯對報名申請培訓的殘疾人進行審批,篩選符合條件的殘疾人作為培訓對象。

  (三)擬培訓人員公示。對擬培訓對象要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在鄉(鎮、街道)政府進行公示,避免暗箱操作,增加透明度。

  (四)委托培訓機構。各縣(市、區)殘聯要按照政府采購法和政府采購實施條例有關規定,通過恰當的政府采購方式來確定培訓機構開展培訓。

  (五)開班培訓。各縣(市、區)殘聯要根據當地殘疾人的自身需求,結合貧困殘疾人的自身狀況、培訓需求和當地農村特色優勢產業、就業形勢,切實有效地開展針對性強、見效快的實用技術培訓項目,培訓機構要注重知識傳授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切實讓殘疾人能掌握實用技能。

  (六)考核發證。培訓機構在培訓結束后,要依據培訓課程內容、培訓難度和培訓對象的接受能力等實際情況組織開展結業考試,對考試合格學員統一頒發結業證書。

  五、項目實施要求

  (一)制定實施方案。根據自治區殘聯工作要求,制定市級項目實施方案,并下發至各縣(市、區),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當地項目實施方案。

  (二)確保培訓質量。各縣(市、區)殘聯要和培訓機構簽訂協議,明確責任,并嚴格履行協議的`權利義務。切實做好機構的監督、指導、培訓效果驗收等工作,做到培訓工作全程跟蹤,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管體系。

  (三)做好檔案管理和統計匯總。承擔項目培訓任務的機構要做好培訓方案、培訓申請表、培訓通知、培訓現場照片、學員補助簽領表、學員培訓簽到表、課酬發放表、培訓資料、開支明細列表及憑證等檔案資料整理,匯總后送縣(市、區)殘聯一套以備查。縣(市、區)殘聯要將培訓人員的信息錄入中國殘聯年度統計臺賬系統和實名制系統。并于當年度12月底前將項目執行情況以書面形式報至百色市殘疾人勞動就業管理中心,以便匯總上報自治區殘聯。

  (四)加強監督管理。市殘聯將加強對各縣(市、區)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督導和檢查。各縣(市、區)要高度重視,將項目工作納入績效評價考核,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加強社會監督,有條件的縣(市、區)要逐步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增強約束力和工作透明度。對因工作不力影響項目實施的,市殘聯將給予通報批評。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16

  為貫徹《20xx年湘潭市殘疾人職業技能與實用技術培訓實施方案》的通知,切實做好市本級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高殘疾人就業水平,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任務目標

  完成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200人,培訓后殘疾人就業率達到85%以上,殘疾人滿意率90%以上。

  二、實施時間

  20xx年6月-11月。

  三、工作步驟

  (一)5月:確定培訓項目和班次人數,制定培訓競標方案。

  (二)6月:完成培訓競標工作,對培訓機構的考察。公示20xx年市本級培訓公告。

  (三)7月-9月:培訓實施,并進行績效跟蹤監控。

  (四)10月-11月:培訓項目資料申報,數據錄入,效果回訪。驗收合格后撥付培訓資金。

  四、經費標準

  職業技能培訓:2000元/人。

  創業培訓:2500元/人。

  職業康復培訓:2000元/人。

  五、有關要求

  (一)嚴格培訓對象條件。培訓對象必須具有湘潭市戶籍、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處于就業年齡段(男16至59歲,女16至54歲)、有勞動意愿且具備接受培訓的條件和能力。同一名殘疾人在三年內免費培訓次數不超過兩次,兩次培訓不在同一個培訓年度內。

  (二)嚴格開班形式。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集中培訓班采取小班制,每班不得多于30人,以一個工種或一項技能為一期培訓內容,不得混合開班。

  (三)嚴格培訓績效要求。就業技能培訓時間為1個月,培訓結束95%以上的學員要達到技能等級要求并領到相關部門核發的技能等級證書,就業率不低于85%。其中職業康復訓練對象針對的是智力、精神殘疾人。創業培訓由本中心會同市殘疾人企業家協會確定培訓人員,嚴格依照國際勞工組織的'有關要求設置培訓課程進行培訓,時間不少于15天。

  (四)嚴格信息檔案管理和數據庫錄入。按照市殘聯《20xx年殘疾人職業技能與實用技術培訓實施方案》要求,要求各培訓中標單位必須建立詳細的學員培訓檔案(書面檔案和電子檔案),包括培訓實施方案、學員培訓情況登記表、培訓人員花名冊、殘疾人證原件及復印件(以上4類資料在開班前報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結業證書、職業資格認定證書、每期培訓學員集體及培訓學習相關照片;自查評估報告。并實名制錄入湖南省殘疾人培訓管理系統)。

  (五)實行跟蹤服務,做好穩崗服務。對培訓后的殘疾人,要及時提供就業服務,做好殘疾人的就業安置工作。

  (六)要求各培訓中標單位在10-15個工作日內將開班資料報湘潭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審批確定后開班。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17

  一、實施地區

  全國農村地區。

  二、實施對象

  實施對象由縣級殘聯組織認定并收集相關證明信息,需符合如下相關條件:

  (一)對象范圍。

  1.農村享受低保殘疾人、原建檔立卡殘疾人、特困救助供養殘疾人等。

  2.經認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1.5倍左右的農村低收入殘疾人。

  3.一戶多殘、以老養殘等特殊困難家庭中的殘疾人。

  4.經當地相關部門認定或村委會推薦的困難家庭中的殘疾人。

  5.以上情況中的重度殘疾人家庭的一位成員。

  (二)對象條件。

  1.接受培訓的殘疾人需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

  2.接受培訓的重度殘疾人家庭成員需為殘疾人的直系親屬或監護人。

  3.年滿16周歲以上。

  4.有勞動能力和意愿且具備接受培訓的條件和能力。

  三、資助標準

  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資助50萬人次農村困難殘疾人(或重度殘疾人家庭成員)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平均每人補貼標準1500元,主要用于培訓人員食宿、交通、培訓課程費用等,以及購買培訓使用的生產學習資料(如豬仔、雞仔、種苗等)費用。

  各地要結合實際給予項目資金補貼,擴大培訓任務目標,也可根據培訓課程內容、培訓難度、培訓時間和培訓對象的接受能力等,對接受培訓人員予以補貼,增加的培訓數量和補貼標準自行確定。

  四、實施要求

  (一)確保培訓質量和培訓任務的完成。各地要依托現有數據信息摸清具有接受農村困難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條件和能力的殘疾人數量和狀況,本著自愿參加與引導鼓勵相結合的原則,公平公正公開確定培訓對象。要根據殘疾人的自身特點需求和當地優勢產業、就業形勢等,組織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各類培訓機構開展針對性強、見效快的實用技術培訓,突出實用性、實效性,切實提高培訓質量。要加強培訓的組織領導,為參加培訓的殘疾人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確保培訓目標的完成,確保參加培訓的殘疾人能學會、能掌握相應的勞動生產技能。

  (二)加強培訓后的就業創業幫扶。在組織培訓前要充分考慮培訓的內容是否能與直接發展生產和實現就業相銜接,培訓后要向參加培訓的人員提供相關就業信息,推薦和幫助殘疾人選擇適合就業的.崗位。要在資金、設備、場地、技術和市場信息等方面為殘疾人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服務。要充分發揮殘疾人就業幫扶基地(原殘疾人扶貧基地)的產業帶動優勢,促進殘疾人培訓與就業相結合。

  (三)加強檔案管理和信息錄入工作。各地要做好參加培訓人員認定材料、培訓內容和培訓效果等方面的信息采集工作,登記造冊后由縣級殘聯統一保管并錄入中國殘聯農村困難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項目年度統計臺賬。

  (四)加強資金的使用管理。培訓過程中,原則上不得向參加培訓人員收取任何費用,培訓結束后,要開展滿意度測評,培訓人員滿意度要達到80%以上。各地要及時下達預算,不斷改進結算方式,加快預算執行進度。要嚴格執行相關財務規定,加強資金監管,不得虛報冒領、擠占挪用和截留,不得用于除培訓外的其他開支。培訓項目資金要重點向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落實好《關于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實施意見》的相關要求。

  (五)加強項目績效管理。各地應根據下達的績效目標做好項目組織實施工作,通過中期評估、定期抽查和進度通報等方式,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問題,年度結束后開展績效自評,并將自評結果與統計臺賬、統計年報進行核實比對,確保年度績效目標如期實現。有條件的地方可委托第三方開展績效評價。績效自評和評價結果將作為下一年度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18

  為推進社區志愿者活動的深入進展,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的作用,提高本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伍的綜合素質,結合社區實際,特制定社區志愿者培訓及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和諧社區主題,以創建文明社區為契機,以滿足居民群眾需求、為群眾提供服務為宗旨,大力開展社區志愿者活動,發展壯大社區志愿者隊伍,激發社區居民參與志愿者的熱情,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健全社區志愿者服務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推進我轄區社區志愿者服務事業蓬勃發展。

  二、活動內容

  (一)圍繞四大關愛群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者培訓,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活動。

  1、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家政培訓及陽光月嫂培訓活動,開展愛心助老志愿活動。以社區享受居民養老服務的.孤寡空巢老人為主要對象,開展精神慰籍、保健指導、家政服務、文化娛樂、權益維護等志愿服務,弘揚敬老助老傳統美德,為老年人創造健康優質的生活條件。

  2、愛心助殘志愿活動。發揚“理解、尊重、關心、幫助”的精神,為殘疾人及家庭開展醫療保健、技術培訓、心理咨詢和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服務,創造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條件,增強殘疾人自立自強、參與社會、服務社會能力。

  3、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展開愛心助困志愿活動。針對轄區困難群眾、困難家庭不同情況,開展捐款捐物、結對助學和送醫療、送崗位、送信息、送技術志愿服務,建立長期的,實實在在的扶貧對子,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使他們感到社會關懷和溫暖,逐步使困難群體脫貧致富。

  4、開展黨員志愿者學習培訓,利用社區教師、學生資源,展開愛心愛心助學志愿活動。引導社區熱心未成年人教育的各界人士,特別是發揮社區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的作用,開展宣講、輔導、教育、關愛等志愿服務,關心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促進健康成長,讓他們享受“同一片藍天”。

  (二)圍繞四項工作,開展四項志愿行動

  1、文明社區志愿行動。圍繞創建文明社區,組織社區志愿者開展文明禮儀、法律法規、職業技能、衛生知識、營養保健、科普知識等為內容的宣講培訓活動,在社區舉辦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文體活動,不斷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提高和諧文明城區建設水平。

  2、共建共享志愿行動。定期到小區開展文明勸導活動,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3、文明交通志愿行動。集中開展文明交通志愿行動和文明路口志愿服務競賽活動,宣傳交通知識,協助民警值勤,維護交通秩序,勸導和影響廣大社區居民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革除出行陋習,提高個人文明素質,營造有序、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19

  為貫徹落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和市殘聯聯合印發的《20xx年全省殘疾人職業技能與實用技術培訓實施方案》(衡殘聯12號)文件精神,切實做好20xx年度我區殘疾人職業技能與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提高殘疾人職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增強殘疾人的.競爭能力,促進殘疾人就業,特制定本方案。

  一、任務目標

  今年全區培訓任務90名。

  二、培訓對象

  殘疾人培訓實行引導鼓勵、自愿參加的原則,培訓對象必須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處于就業年齡段(男16至59歲,女16至54歲)、有勞動意愿且具備接受培訓的條件和能力。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職責。區殘聯制定殘疾人培訓實施方案,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加強監督檢查。培訓方案于2013年5月31日前報市業務主管部門。

  (二)認真部署實施、穩步推進工作。各鄉鎮街道殘聯要認真履行職責,做好殘疾人就業、培訓狀況摸底調查,通過在鄉鎮、社區設置窗口辦理登記等方式,實名制掌握城鎮就業年齡段殘疾人就業、失業底數和培訓需求。區殘聯就業服務中心要精心組織實施培訓工作,確保培訓計劃落實到位,培訓后就業從業率保證70%以上。

  (三)加強考核評估、保證培訓質量。委托技校、定點培訓機構、實訓基地進行的培訓,區殘聯就業服務中心要對培訓實施情況進行評估。職業技能培訓學員結業要組織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合格的頒發職業資格證書,對不合格學員進行免費補習直至考核合格。

  四、培訓內容及時間安排

  (一)職業技能培訓:6月下旬舉辦一期殘疾人專職委員辦公自動化技能培訓班,為期30天,培訓對象為各鄉鎮、街道的專職委員、每個鄉鎮街道另選一名優秀的.村(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衡州路街道選村專職委員1名)共20人。培訓內容為辦公自動化、殘疾人工作業務知識。

  (二)實用技術培訓:6月底7月初舉辦一期花圃苗木栽培管理實用技術培訓,為期7天,培訓對象為農村殘疾人,由酃湖、東陽渡、茶山坳鎮、和平鄉、衡州路街道組織70名農村殘疾人參加培訓,培訓內容為農村花圃苗木栽培管理實用技術。

  五、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補貼

  對職業技能培訓按2500元/人、實用技術按800元/人安排資金,學員不要負擔任何費用。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強化措施

  區殘聯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要把殘疾人職業培訓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強化職業培訓工作,為促進殘疾人就業提供有力支撐。

  (二)創新模式、注重實效

  各類培訓,要根據培訓項目及殘疾人特性,設置相關課程,突出“實際、實用、實效”三大原則,確保培訓質量和培訓后的就業率。

  (三)規范管理、嚴格考核

  區殘聯就業服務中心要建立詳細的學員培訓檔案(書面檔案和電子檔案),包括培訓實施方案、培訓人員花名冊、學員培訓情況登記表、結業證書、職業資格認定證書、培訓評估資料,每期培訓學員集體照片。每期培訓班結業15天內,必須將學員信息資料錄入有關數據庫。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20

  為了認真貫徹殘疾人事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根據縣殘聯的安排,結合我鄉實際,決定在我鄉開展農村殘疾人種植技術培訓,制定本方案。

  一、任務目標

  來自全鄉x名不同殘疾類別的人員參加此次培訓班,提高農村殘疾人的種植養殖技術。

  二、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地的殘疾人培訓實施方案,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及時分配下達任務,加強監督檢查。鄉殘聯和農科站要具體組織開展培訓工作。

  (二)認真部署實施。本次培訓時間為20xx年xx月xx日,鄉殘聯要將工作落實到位,取得實效,并配合上級部門做好殘疾人就業、培訓的需求。

  (三)強化培訓。培訓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突出地域經濟特色和產業特點,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和“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

  三、工作要求

  (一)自愿培訓。殘疾人培訓采取自愿方式,培訓對象必須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男女不限、有培訓需求、具有就業能力。

  (二)機會均等。凡是我鄉持有第二代殘疾證的對象,均可參加我鄉組織的培訓活動。

  (三)堅持規范管理。

  1、種植技術培訓應盡可能因地制宜,貼近老百姓的種植需求;

  2、根據培訓項目及殘疾人特性,科學設置課程,作好課時安排。職業技能培訓不僅要培訓專業知識,還要對學員進行法律法規、就業指導、職業道德、心理輔導方面的培訓,幫助殘疾人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四)按時完成相關工作。鄉培訓應于20xx年xx月xx日以前實施完畢,做好痕跡資料的管理,上報活動總結。

  四、經費來源

  補助標準:殘疾人種植技術培訓實行免費培訓。縣殘聯對鄉殘聯組織的培訓給予適當補貼,鄉殘聯預算標準為:種植技術培訓x元/人,x人參加,合計為x元。由縣級殘聯幫助解決。

  五、監督管理

  1、鄉殘聯加強對培訓項目的指導、督促、評估和檢查工作,確保培訓任務按質按量按時完成。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相關文章: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通用21篇)12-07

小學殘疾兒童教育工作總結02-28

殘疾兒童教育教學工作總結05-18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總結(通用11篇)06-08

殘疾兒童工作方案12-07

學校關愛殘疾兒童工作方案11-21

殘疾人培訓工作方案(精選10篇)03-22

殘疾人工作方案范文(精選9篇)12-08

殘疾兒童工作方案15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