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治社會治理工作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五治社會治理工作方案范文(通用5篇)
如果我們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方案。在提出某個項目前,上級通常需要多份工作方案以便參考,快來參考工作方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治社會治理工作方案范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五治社會治理工作方案1
一、組織保障
為進一步強化我街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越秀路街道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地見效。按照全區工作指引和任務分工,安排工作計劃,積極推進工作完成,按期實現工作目標。工作中探索創新總結經驗,形成制度舉措,在全區推廣,吸引各方力量參與試點創建。對在試點創建工作中推動成效顯著的,進行表彰表揚;對推動乏力、進展緩慢沒有成效的,要嚴肅追責問責。
二、重點任務及分工
按照《20xx年河西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重點工作任務》內容,聚焦治理體制現代化、工作布局現代化、治理方式現代化3個板塊,進一步明確我街推進試點創建的重點任務、具體目標和責任分工。
1、治理體制現代化。
堅持黨對社會治理的全面領導,深化“戰區制、主官上”,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一把手抓平安建設和市域治理第一責任,落實基層治理的領導體系。把黨建紅線貫穿于社會治理的全過程、各方面,有力確保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利用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運行機制,健全聯系會議、雙向服務、共駐共建等工作機制,建立“紅色網格”夯實基層黨建基礎,強化基層黨組織“軸心”作用。通過民主議事協商工作模式創新社會治理。支持各類社會組織和廣大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工作,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繼續探索“三級吹哨報到”基層治理新模式。依托“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以服務群眾為導向,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以共建共治共享為目標,創新打造“居民吹哨、社區報到——社區吹哨、街道報到——街道吹哨、部門報到”三級吹哨報到體系,發揮網格員“全科網格”作用,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米”。
2、工作布局現代化。
通過推動街矛調中心運行,強化基層基礎,加強基層綜合治理,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全面排查各類糾紛隱患,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責任到人,及時化解,努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調處”,把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持續做好敏感時期維穩工作,研究制定敏感時期維穩實施方案,成立維穩領導小組,街、所、社區三級會商,落實維穩專題部署。分管領導、全體干部深入重點點位實行包社區、包案件、包人員的“三包”責任制。對重點上訪人建立一對一包保責任組,落實“逐人穩控、信息互通、街所聯動、協作配合”工作機制。確保“全科網格九全工作機制”落實落地。努力提升網格管理信息化水平。科學劃分網格,建立健全三級微信群,及時調整“四失五類”人員信息,并進行定期入戶走訪。街道網格中心堅持深入社區抽查督導,每月開展《越秀路街道網格工作情況通報》。以“津治通”平臺為抓手,建立區、街、社區三級部門聯動問題處置機制。
3、治理方式現代化。
堅持普法教育與調解糾紛相結合,積極探索矛盾糾紛調解新途徑。通過法律顧問、公職律師、法律咨詢、設立“社區法律工作室”等方式,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列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形成了街道、司法所、居委會、律師事務所齊抓共管的局面。真正把法律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將法律服務直接植入社區、植入最基層。以綜治信息平臺推廣為抓手,強化數據信息服務工程。及時組織網格員結合日常重點工作,持續更新完善網格數據,將轄區居民、組織等信息錄入區綜治平臺,實現街域內居民信息的大數據整合,讓大數據在具體工作發揮“大價值”,在重點工作中發揮綜治平臺數據重要作用。構筑群防群治,齊心凝聚基層平安創建新力量。加快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強化群眾治安自治力量,加強平安志愿者隊伍建設,繼續招募平安志愿者,擴大“河西大姐”隊伍力量。
三、時間路線圖
按照全區“一年突破,兩年達標,三年成果”要求,20xx年是試點創建達標年,我街制定了任務分工表,明確了各科室的責任分工,要求各科室圍繞試點創建工作,推動各項任務目標落實,按期實現目標。
五治社會治理工作方案2
為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隆林,根據百色市民政局關于印發《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民政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牢牢把握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總要求,健全機制,細化舉措,加強保障,促進民政工作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標
以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抓手,深入開展基層自治建設、城鄉民主協商、關愛幫扶弱勢群體、健全基層公共服務、強化社會組織監管等工作,發揮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作用,全面推進民政領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實現社會治理手段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加強,平安隆林建設躍上新臺階。
三、工作任務
(一)發揮黨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政治建設貫穿于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加強在民政領域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深化平安建設工作的領導,加強整體設計、整合資源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強化督導考核,推動解決重大問題。
(二)深入推進民政領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
1、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凝聚市域社會治理合力
(1)落實社會治理責任制。健全完善社會治理體制,將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深化平安建設工作列入黨組工作日程。加強整體設計、整合資源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強化督導考核、研究解決重大問題,把社會風險防控貫穿規劃、執行、監督各環節,推動社會治理融入民政領域發展過程。
(2)強化黨建引領。堅持黨建引領、群眾自治、多元共治、重心下移,進一步強化村級黨組織在基層的全面領導與政治引領,建立健全村級“一委(部)兩會三中心”(村黨委或支部、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鄉村綜治中心、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鄉村”綜合管理服務中心),進一步提升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水平,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穩妥有序推進市域內村改居工作,保障社區治理服務在城市建設進程中持續全覆蓋,理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3)進一步豐富和健全治理體系。圍繞打造“一委(部)兩會三中心”,推動規范化建設深化村(居)民自治,推行以自然屯為基本單元的村民理事會建設,引導村(居)民參與群評群議,將村民理事會建成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和村民之間的重要橋梁,進一步健全治理體系。
2、健全治理服務機制,增強市域社會治理動力。
(1)健全公共服務機制。建立健全村(社區)小微權力清單,完善辦事指南和工作規程,推進公共服務事項陽光工程,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推進有關公共服務事項“一證通辦”,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2)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推進建設“一網統籌、事事入格”的“全科網格”,把社會治理相關的各類事項逐步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促進基層社會治理更加精細、便捷、高效。將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各類民生需求項目以及部門分散承擔、需要在村(社區)落實的事項,納入網格化綜合服務管理內容,提升網格服務能力。
(3)推動修訂村規民約。開展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修訂活動,按歸類易學易記易行的要求,在規范村民日常行為、建立農村公共秩序、引導村民禮讓互諒、促進移風易俗等方面作出簡約規定,調動、引導群眾全程參與修訂。
(4)推進鄉鎮社工站建設。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鄉鎮社工站覆蓋提升工程”,深入推進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根據市民政局的部署安排逐年推進鄉鎮社工站的建設,力爭在20xx年計劃實現全縣鄉鎮社工站全覆蓋。有效破解基層民政服務能力弱化的問題,提升基層民政服務的專業化水平。
3、著力抓好群眾自治組織建設,夯實自治強基
(1)開展規范化建設。推進村(居)民委員會、村(居)務監督委員會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健全規范村(社區)管理、議事協商、監督管理、考評考核等制度,深化村(居)民自治,推進村(社區)減負增效。實現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有報酬、有牌子、有印章、有制度、有場所、有檔案柜“六有”目標。
(2)加強議事協商建設。加強城鄉(社區)協商,完善村(社區)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落實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建立健全村(居)民委會議、村(居)民代表會議、村(居)理事會等議事協商載體開展群眾協商活動。
(3)抓實掃黑工作。聚焦低保救助、殯葬管理、流浪救助等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工作,嚴格村(居)民委員會成員、村(居)民小組長、村(居)民代表任職資格聯審,防止不具備任職條件人員進入村組干部隊伍,把持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現象,強化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建立完善掃黑常態化機制,保障困難、弱勢、特殊群體等民政對象的合法權益。
4、推動多元治理,促進治理內生動力
(1)健全道德約束激勵機制。推進和規范基層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評議機制建設,設立善行榜、義舉榜等平臺,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評選;指導群團組織、協會商會等加強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建設,弘揚公序良俗。
(2)健全社會組織監管機制。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增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加強市域內社會組織綜合監管,建立健全檢查、評估、社會監督機制,引導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和誠信自律。健全市域內社會組織孵化培育、人才培育、資金支持機制,在市級層面培育建立與社會治理相關的樞紐型社會組織。加強政府購買服務,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
(3)健全多元參與機制。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建設,鼓勵其他領域的'人員參與社會工作,積極組織社會工作者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資證書考試,提高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數量;實施社會組織引進培育工程,大力發展社會工作組織,提升社會工作組織的覆蓋率。實施社會工作人才激勵機制,對獲得國家初級、中級、高級社會工作證書的人才和培養社會工作人才得到區、市兩級表彰的社會工作培訓機構實施獎勵。探索社會工作者分類分級管理辦法,推進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等隊伍與社會工作人才隊伍融合發展。健全市域志愿服務激勵保障機制,支持志愿服務組織發展,加強宣傳引導,推進城市建成區和農村地區志愿者注冊工作,提高志愿者占常住人口的比例。完善舉報獎勵、公益反哺、以獎代補等激勵措施,廣泛動員城鄉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搭建平行、互動、多樣的群眾參與平臺。
四、加強市域社會治理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隆林各族自治縣民政局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加強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的組織謀劃。各科室要根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各項任務落實。
(二)明確職責任務。各股室要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分解為可量化、可評價的階段性目標,制定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每年研究確定一批社會治理重點項目,逐一制定實施方案,明確牽頭股室、參與股室和具體措施,確保不斷取得新進展。
(三)積極向上級匯報并加強督查指導。各股室要積極對接市局對口業務科室,爭取資金、業務指導。加強對鄉鎮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指導,及時總結和推廣各類先進經驗,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試點工作的協調督導。
五治社會治理工作方案3
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根據市政法委《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及《瀏陽市迎接全國城市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評估驗收責任分解表》《市域社會治理工作任務清單》文件精神,結合我局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市、縣關于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部署,健全完善市域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優化市域社會治理工作布局中,創新社會治理方式,補齊社會治理短板,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夯實平安穩定根基,為圓滿完成三年試點任務、順利通過試點驗收奠定基礎。
二、工作目標
按照《瀏陽市迎接全國城市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評估驗收責任分解表》《市域社會治理工作任務清單》,全面對標對表,健全體制機制,夯實基層基礎,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堅決杜絕發生負面清單情形,推動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實質性進展,為試點工作開好頭、起好步、打好基礎。
三、主要工作任務
(一)防范化解房地產辦證信訪突出問題。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強化責任擔當,提升化解辦證矛盾的智慧和能力,按照湖南省集中化解房地產辦證信訪突出問題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房地產辦證信訪突出問題化解的指導意見》《長沙市房地產辦證信訪突出問題集中化解工作實施細則》(長化解〔20xx〕2號)的規定和相關考核要求,堅持民生優先、實事求是、分類施策,在土地來源合法、房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按“三先三后”的.原則(即先證后稅、先證后訴、先證后責)實施,優先辦理不動產權首次登記(棟證),再依法依規為購房人辦理轉移登記(分戶證)。
(二)防范化解其他突出社會矛盾風險。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涉自然資源矛盾糾紛排查,及時發現化解房屋土地征收、山林場權屬的.矛盾風險。
(三)加強地質災害風險隱患排查。開展地質災害動態巡查,提高實時預警能力。妥善應對地質災害等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四)繼續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工作。抓好線索摸排工作,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健全日常監督長效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要充分認識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將其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標本兼治。
(二)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加強領導,加大綜合治理力度,增強工作實效,確保工作措施落實到位。成立自然資源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局主要領導任組長,主管領導親自抓,不動產登記中心、生態修復科、征拆管理科、征地拆遷事務所、山林權糾紛調處中心、信訪科及各自然資源所為成員單位,負責抓好落實。
(三)建立工作臺賬。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要求制定各類文件制度,上報各項數據報表、進展情況,推動試點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五治社會治理工作方案4
為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全面強化社區黨委的領導力和組織力,構建黨委統籌、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區治理體系,提升我街道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重要部署,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現代化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強化社區黨委領導核心作用,通過明確社區“六定”(定位、定責、定員、定崗、定費、定薪),構建完善“一核五化”治理模式,進一步整合社區資源、理順體制機制、推動力量下沉、夯實基層基礎,最大限度發揮社區黨組織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把社區黨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為建設“西部中心、智造重鎮、魅力蠔鄉”提供堅強保障。
二、工作原則
(一)堅持黨的領導,固本強基。充分發揮社區黨委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把黨的建設貫穿社區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以深化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提升,以基層治理成效檢驗基層黨建成果,始終確保社區治理的正確方向。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群眾。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坐標,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創新聯系服務群眾的方式方法,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三)堅持大開放大融合,統籌推進。建立多層次的區域化黨建平臺和組織網絡,注重系統謀劃、統籌協調,強化互聯互動、共建共享,推進全街道范圍內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共謀區域發展、共抓基層黨建、共育先進文化、共助人才成長、共同服務群眾、共建共享家園。
(四)堅持創新發展,破解難題。圍繞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順應社區治理發展趨勢和政府職能轉變需求,以問題為導向,著力在體制機制創新、方式方法創新上下功夫,鞏固和深化社區黨建標準化建設成果,切實解決社區治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五)堅持重心下移,做實基層。進一步發揮街道、社區在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確職能定位、理順條塊關系、優化組織架構、加強綜合保障,使基層有資源有條件有能力更好地服務群眾,落實黨的各項工作任務。
三、工作措施
(一)強化社區黨委領導核心
1.明確社區黨委領導核心地位。嚴格落實市委關于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標準+”系列文件精神,明確社區黨委領導核心地位,打造“一核多元”現代化社區治理體系,夯實基層黨建基礎。社區黨委是街道黨工委領導下的基層委員會,是社區各類組織的領導核心,負責領導本社區的工作和基層社會治理,支持和保證行政組織、經濟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充分行使職權。
2.健全社區黨委運行機制。研究保障社區黨委充分行使社區人事安排權、重要事項決定權、領導保障權和管理監督權的具體措施,落實《中共深圳市寶安區社區黨委“四項權力”實施細則》,健全社區“四議兩公開”重大事項議事決策機制,充分發揮社區黨委在社區各項事務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社區黨委對基層治理的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落實兼職副書記參與社區黨委分工,股份公司董事長負責社區集體經濟發展、股份合作公司自有物業等管理工作。根據區的統一安排,分批從區、街道選派優秀年輕干部擔任社區黨委第一書記(副書記)。
3.強化對集體經濟的領導監督。以社區股份合作公司換屆為契機,加強股份合作公司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社區股份合作公司中的.作用,推動社區股份合作公司換屆工作順利完成;社區黨委領導、支持和監督公司的發展,公司領導班子成員任免須經社區黨委研究同意,公司重大事項提交股東大會決策前須經社區黨委研究審議;支持社區黨委書記兼任社區股份合作公司集體資產管理委員會主任,董事長候選人建議為中共黨員。
明確社區黨委對社區集體經濟監督事項。進一步規范社區黨委對集體經濟的監督范圍、程序方法和紀律要求,確保社區黨委對股份合作公司的領導、支持和監督。
嚴肅社區黨委對社區集體經濟的監督責任。對股份合作公司未按要求報社區黨委審核把關、或社區黨委履行職責不到位的,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因街道各職能部門把關不嚴,造成社區黨委不能有效行使“四項權力”的,追究職能部門負責人的責任。
4.實行社區財務管理黨委書記負責制。發揮社區黨委主動性,增強社區黨委對經費的使用權。凡是上級下撥到社區的各類服務群眾經費,由社區黨委牽頭組織實施,統籌使用。社區財務管理實行黨委書記負責制,社區黨委書記履行經濟責任的情況,應依法接受審計監督。
(二)機構人員“標準化”
5.落實社區工作清單。嚴格落實社區黨委、工作站、居委會工作事項清單,凡未列入清單的事項,需區級及以上黨委政府有明確規定的方可下放至社區,并實行“費隨事轉”。進一步清理、歸并對社區的各類考核、評比、檢查,制定目錄嚴格管理,為社區“減負”。各相關科辦對照社區工作清單,梳理、制定工作流程,并開展業務培訓會。
6.合理設置社區工作架構。按照統籌、管理、服務、聯動四大職能,將社區工作架構設置為“一辦兩平臺”。一是綜合辦,負責社區內部運作和監督工作;二是黨群聯系服務平臺,負責區域化黨建、群眾聯系服務、綜合窗口管理等工作,推動社區共建共治共享。三是綜治平臺(綜治中心),負責智慧管控、應急值守、平安法治、安全生產、綜合巡查整治等工作,維護社區平安秩序。按照區指導要求,修訂社區黨委(工作站)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辦法,指導社區科學設置功能組別。
7.完善社區專職工作者薪酬待遇體系。落實《寶安區社區專職工作者管理辦法》,做好社區專職工作者崗位設置,分為負責人、主辦、輔助三類,建立分類分檔崗位管理體系。按區統一部署,做好人員過渡和聘用工作。落實社區專職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在市區指導下,逐步完善街道社區專職工作者薪酬福利方案,建立健全動態增長機制。堅持“能者多得、獎勤罰懶”原則,制定社區專職工作者的績效考核辦法,鼓勵減員增效,切實提高社區專職工作者工作效率和能力。
8.加強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培訓。制定社區專職工作者培訓計劃,分崗位、分批次開展人員培訓。抓好新入職社區專職工作者培訓,開展政治理論、依法行政、行為規范等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依托“頭雁論壇”、“蠔鄉講堂”、“展翅行動”等品牌培訓項目,全面加強社區專職工作者培訓,切實提高社區工作者履行職責、服務群眾、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9.推動“1+1+6”隊伍力量下沉。綜合巡查、社區綜合整治、安監3支隊伍由街道具體調配下沉,與社區工作人員“搭班干活、捆綁作業”。社區治安消防隊伍由區公安分局統籌下沉社區,負責社區內出租屋、“三小”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小型消防站值守、撲滅初期火災和公共區域內的治安巡邏防范工作。環水、交通、交警、市場監管等4支區專業隊伍由區主管部門統籌調配下沉,安排人員對接一個或多個社區,并在相關社區掛牌公示、接受監督,除承擔本部門工作職責外,還要響應社區訴求,結合職能會同社區開展聯合整治。
10.理順下沉人員管理體制。下沉人員日常管理由主管單位和社區共同負責,其行政、人事、工資關系保持不變,組織關系原則上轉到社區黨委。其中,社區綜合整治、治安消防隊伍日常管理以社區黨委為主,綜合巡查、安監隊伍日常管理以街道為主,環水、交通、交警、市場監管隊伍日常管理以區主管部門為主。
11.完善下沉人員考核激勵機制。賦予社區黨委一定的考核權限,下沉人員年度考核由各主管部門、社區黨委共同行使。其中,社區綜合整治、治安消防隊伍,社區黨委考核比重不低于70%;綜合巡查、安監、環水、交通、交警、市場監管隊伍,社區黨委考核比重不低于50%。考核結果作為評優評先、選拔使用、發放績效和獎勵工資的重要依據。考核結果公示前應報區組織人事部門備案。
12.提升下沉人員工作效能。各科辦要加大對下沉人員的培訓和指導力度,實行持證上崗,有條件的可按照相關規定授予執法資格,定期對人員到崗到位、專業能力、工作落實等情況進行跟蹤考核,確保隊伍專業素質。對不服從管理、不配合工作、工作不到位、專業水平不足或連續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社區黨委可對下沉人員實行“一票否決”,要求主管部門調整下沉人員。下沉人員因工作失誤造成嚴重后果的,其主管部門應承擔連帶責任。街道相關科辦應結合工作實際和社區情況,制定工作方案,明確下沉人數、時間路徑、工作職責、管理分工、績效分配、監督考核、一票否決等事項,上報街道黨工委,再按要求上報區網格化管理工程領導小組審批,同時送區紀委(監察局)、區委組織部、區人力資源局備案。
(三)網格治理“精細化”
13.優化網格劃分。按照“規模適度、動態調整”的原則,按區網格辦的要求,適時調整基礎網格,以適應工作需要。以社區為單位劃定警格、安格、交格、環水格、市監格、潔格等專業網格,并根據網格調整情況對人員配置、系統設置等同步調整。根據區公安分局優化布點的要求,做到“一社區至少一個警務室”。鼓勵各社區在網格劃分的基礎上,建立分片包干責任制。
14.優化巡、撥、辦、督機制。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對綜合巡查事項、定點巡查事項進行優化。根據實有事件的發生規律和季節變化,對巡查頻次進行優化。按照“誰上報、誰核查”對系統推送已整治的事件進行核查,對于網格員核查不通過的事件退回整治,核查超過三次仍達不到結案標準的,納入整治單位績效考核,限期督辦。
15.推行微小事件簡易程序。根據區網格辦制定的《網格員督辦微小事件清單》,由網格員對微小事件當場辦理或督促相關責任主體進行整改,對拒不整改的由綜合整治隊強力整治。對于危險程度高、事態緊急的事件網格員以快采快報形式報告相關部門處置。加強巡查和整治隊伍的配合,巡查中隊向整治中隊派駐聯絡員提高采辦信息流轉效率,定期采取針對性的聯合整治行動,集中解決一批突出問題。
16.建設社區綜治平臺。根據上級要求,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設置群眾接待、矛盾糾紛調處、心理咨詢等功能區域,場所建設面積控制在300—500平方米。建設社區微型管控平臺。將社區綜治中心、應急值班室、視頻研判室、微型消防站調度室、巡查整治事件處理室等進行功能整合,高標準建設社區微型管控指揮中心,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深化推進“一社區一法律顧問”、“一社區一心理咨詢師”、“一社區一名以上禁毒社工”,為社區居民提供公共法律服務,強化法律咨詢、矛盾糾紛調處力度。
17.建設實有人口動態管控系統。根據區統一要求,將社區內實有事件、實有人口等網格基礎信息進行集成、分析,加強與黨建、公安、教育、民政、人社、消防等部門的業務信息融合,充分挖掘數據間的關聯性及規律性,分別以區、街道、社區為單位直觀呈現,促進網格基礎信息在推進基層黨建、基本公共服務、經濟發展、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有效應用。
18.建設公共區域視頻監控系統。根據區統一要求,推進公安、城管、教育、環水等行業視頻資源聯網,實現視頻資源各部門各層級共享。建立視頻研判隊伍,對視頻信息進行深度挖掘應用,提升預測預警預防能力。
19.建設社區網格化智慧消防系統。根據區統一要求,加快網格化智慧消防信息系統的深化建設,明確社區內的工廠企業、重點單位場所主體責任,監管對象信息在地圖上標注,與網格責任人捆綁,并將各類單位及場所按重要程度分等級監管,實現對消防形勢的實時管控。加強社區小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建設和維護工作,加強股份合作公司義務消防隊的管理和培訓。
20.建設城中村出租屋視頻門禁系統。根據區統一要求,在街道、派出所、社區建設視頻門禁系統監控中心,在符合建設條件的城中村出租屋安裝視頻門禁設備,將視頻門禁數據接入省、市、區三級大數據共享平臺,為治安工作的分析、研判、預警提供大數據支持。
(四)主體責任“規范化”
21.明確社區股份合作公司角色定位。股份合作公司應在自主發展經濟、努力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嚴格按照社會公共區域治理標準,做好集體自有物業管理區域和屬于股份合作公司“圍合式小區”的內部治理工作,履行好治安、消防、安全、城管等工作責任,維護社區和諧穩定的責任不放松。有條件的股份合作公司利用自身企業資源,支持和參與社區公共服務,強化社區協同治理,推動形成社區多元共治局面。
22.落實工廠企業、物業管理公司等社會主體的主體責任。按照“誰受益、誰擔責”的原則,制定工廠企業、物業管理公司、清掃保潔企業、出租屋業主、樓棟長、承租戶以及各類經營商戶在治安、消防、安全、城管等方面的責任清單,并多渠道公告公示,明確社會主體的主體責任。優化購買社區清掃保潔服務管理考核機制。按照區住建局的要求,對轄區商品房住宅小區開展星級評定、每季評比等工作,對轄區“村改居”小區開展“以獎代補”考核工作,對排名靠后的物業小區、物業服務企業進行通報,進一步提升我區物業管理服務水平。加強對物業小區的檢查、考核、通報、監督,將各類主體的履責情況在社區內通報公示,并錄入寶安區誠信系統。定期評選表彰一批履行主體責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并給予一定獎勵。
推行“紅色”物業管理,成立物業管理公司黨組織,實施“黨建進物管,物管進社區”,積極探索社區黨委和物業管理公司負責人“雙向任職”,充分發揮物業管理公司在小區內的各項監管職責,實現“多元”治理。
23.加強“樓棟長”隊伍建設搭建履責平臺。督促出租屋業主、工業區經營者配備專職樓棟長;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在商品房樓棟組建兼職樓棟長,協助做好人員管理和安全隱患巡查工作。強化樓棟長制度,建立樓棟長協會,制定樓棟長獎懲及行為規范,將安全監管落實到最基層。
24.對不履責的受益主體嚴格依法查處。推動條塊專業執法力量下沉社區,形成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的執法體系。公安、安監、市監、環水、消防、城管等執法部門,對拒不履行主體責任的,按照各自職能嚴格依法查處,對一些重點案例進行廣泛宣傳。
(五)居民自治“組織化”
25.挖掘居民自治內生動力。健全社區居民議事會制度,鼓勵居民參與社區事務。規范居務監督運作機制,強化對社區重大決策、資金使用等方面的監督力度。推進社區公益服務、社區家園網建設,拓寬政府購買社區服務渠道,推動社區服務社會化運作。探索發揮社區基金會作用。活躍社區基層群眾文化,以社區鄰里節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鄰里互助活動。做實源頭性居民調解,構建解決居民矛盾糾紛的緩沖帶。強化社區居委會“樞紐、議事、監督、服務”職能,從社區老干部、老黨員、外來務工人員中物色和培養一批自治精英擔任“義務調解員”,打造“有事大家議”居民議事廳,成立企業、義工等聯合組織,充分發揮居民自治作用。
26.辦好家門口社區黨校。依托街道社區黨校、各社區分校,加大學習型社區建設力度,舉辦全民終身學習、市民大學堂、“民生培訓進小區”等活動,提升居民素質。建立社會工作人才激勵、交流、培訓機制。以社區黨校為平臺,發揮主體責任宣傳教育功能,由網格長、網格成員、社區干部等為宣講員,深入出租屋、工業區、物業小區,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督促社會主體承擔起社會治理、安全生產等責任。依托街道地鐵口、主干道等人群密集區域的U站、社區微型消防站等載體,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社會主體責任、黨群服務、治水提質等宣傳活動。
27.支持社會組織發展。賦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會組織“孵化器”職能,鼓勵社區引進和培育發展政府需要、群眾需求的社會組織,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支持社會組織有償參與社區治理和群眾服務。鼓勵社區工作人員參加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新選聘社區工作人員時具有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的優先考慮,為社區建設發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儲備。
(六)黨建覆蓋“全面化”
28.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社區黨委下設直屬黨(總)支部、股份合作公司黨(總)支部、居民黨(總)支部、“兩新”黨(總)支部,各類黨總支相應設置黨支部;在條件成熟的商住小區、城中村小區建立黨組織,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加強對組織關系不隸屬于社區黨委的駐社區單位黨組織及臨時黨支部等的統籌協調;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探索將街道下派干部、各職能部門下沉人員、駐區單位、兩新組織等的黨員組織關系轉接到社區。加強社區陣地建設,有條件的社區探索建立社區黨群服務分中心。
29.建立區域化黨建月度協調等制度。建立健全街道區域化黨建月度協調制度,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到底到邊。建立黨建督導檢查常態化機制,采用日常指導、每月抽查、半年督導等多種方式,實現黨建督導與年終述職考核掛鉤。積極推進區域化黨建網格建設,形成“區委—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基層黨支部—黨員”全覆蓋信息聯網管理體系,實現區域協同聯動、支部互融共建。
30.開展“五員”進社區活動。區機關處級以上干部、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街道正科級以上干部等“五員”定期到社區接待、走訪群眾,及時了解群眾需求和訴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社區、問題難點解決在社區。制定街道“五員”進社區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活動任務、活動方式,以及社情民意的收集、處理及答復等工作流程。探索“5+N”模式,每次活動社區律師共同參與,提供法律服務,并由社區統籌安排部分義工、社工、黨員志愿者參與,也可安排小區物業管理公司、業主委員會成員等參加。
31.實現黨員發揮作用全覆蓋。要求機關在職黨員進社區、進小區,開展“雙亮雙評”活動,使在職黨員到社區亮身份、樹形象、起作用。在社區推廣建設黨員示范戶、黨建示范街,引導黨員在“雙宜”小村建設、“三小”場所整治、消防隱患整治、城管、治安等工作中發揮帶頭作用。暢通社會監督渠道,把社區黨員的姓名、照片、服務承諾等,統一制作成公示牌,接受群眾監督。
進一步加強“兩個責任”在基層落實,社區紀委在社區黨委和街道紀工委領導下加強社區黨風廉政建設。
32.推進社區“民生微實事”。突出社區黨委在服務群眾中的主導作用,既讓群眾真正得實惠,又讓群眾知道惠從何來。按照上級社區“民生微實事”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優化“民生微實事”工作流程;切實突出社區黨委的統籌領導作用,搭建形式多樣、覆蓋廣泛的群眾議事平臺,按照“群眾點菜、黨委實施”的原則,做好項目征集、評議、確定、實施、驗收工作;“民生微實事”實施情況列入街道黨工委書記、社區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穩妥推進。各科辦要充分認識建設現代化社區治理體系的重要意義,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將其作為本單位重要工作內容抓實抓牢抓緊。由街道領導牽頭,推進分管領域各項工作。街道黨工委每周召開會議聽取各相關部門、各社區工作推進情況。鼓勵支持社區在確保基層平穩有序基礎上,先行先試,力爭打造一批精品社區。
(二)凝聚合力,齊抓共管。組織人事部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切實加強對現代化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工作的統籌協調、系統謀劃,推動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各科辦要齊抓共管,密切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和優勢,凝聚各方力量推進現代化社區治理體系建設。
(三)規范運作,落實保障。完善社區經費使用管理和審計制度,明確經費審批權限和開支范圍。社區黨委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大各項社區專項經費統籌整合力度。各相關科辦要加大社區經費保障力度,保障社區人員和工作經費開支,安排好社區專職工作者日常公用經費等,落實社區執法用車,統籌建設社區飯堂或采取集中配送等方式,解決社區用車用餐等問題。
(四)加強督辦,落實責任。街道督查室對各科辦開展現代化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工作的情況進行督查督辦,建立督促檢查、跟蹤問效制度,街道各科辦要認真履行部門責任,落實分工要求,推動責任落實、任務落地。
(五)精準解讀,注重宣傳。各科辦要加強政策解讀和具體指導,確保各項工作統一推進;各科辦、各社區要及時研究解決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經驗做法;宣傳部門要加強宣傳統籌,對工作情況進行跟蹤和報道,要專題組織開展信息收集報送,營造良好氛圍。
五治社會治理工作方案5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建以來,xx市不斷強化政治站位,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以“爭創第一批試點城市,順利通過試點驗收”為目標,大膽探索實踐,創新思路舉措,探索出“一二五五”工作法,即“圍繞一個主線,抓住兩個重點,強化五個支撐,構建五大治理新格局”,市域治理整體水平穩步提升。
一、圍繞一個主線、突出頂層設計,構建“共治同心圓”
以市域社會治理體制現代化為主線,將其貫穿試點工作始終,著力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群團助推、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治理體制,強化組織領導,突出頂層設計,不斷構建市域“共治同心圓”。
一是吹響“集結號”。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為雙組長,市委副書記和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常務副組長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將試點工作確定為“一把手”工程,并納入年度平安建設考評,進一步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掛圖作戰,適時召開推進會議,積極謀劃、有序推進,切實強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組織保障。
二是下好“先手棋”。堅持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著力在完善治理格局、健全體制機制、創新方式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效能。立足實際,建立推進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機制、指導推動機制、總結推廣機制和激勵督促機制,堅持全市上下一盤棋的思想,逐條逐項明確主責單位、責任人、配合單位、完成時限,做到定人、定責、定時、定效。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明確每年試點工作考核內容、方式,強化結果運用,將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作為各縣(市)區黨政班子、主要負責人綜合評價的重要內容,通過調度、督導倒逼工作落實見效。
三是打好“主動仗”。充分發揮主流媒體、新興媒體作用,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及時將創新市域社會治理的工作措施、成效和亮點宣傳到群眾中去,營造全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濃厚氛圍。在日報開設“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創建專欄,集中宣傳中央關于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一系列部署要求,及時報道全市試點創建的安排部署和工作動態,深入發掘熱情講述試點工作涌現出的創建成果及典型經驗。利用抖音等新媒體影響力,開辦平安抖音號,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試點工作。
二、深化三項載體,堅持項目化推進,打造示范樣板堅持項目化推進,著力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打造市域社會治理樣板。
一是以網格化為基礎,推動矛盾就地解決。構建“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格局,推行社區“一格三長”和鄉村“網格長+村民代表”制度,科學劃分、標繪網格7337個,配備網格員5302人,夯實網格力量。突出“兩員一心”作用,實現“中心吹哨、部門報到”,30個成員單位實現云入駐。全市網格員利用xx社會治理平臺app錄入排查信息,共報送事件12905件,辦結率達94%,有效將問題化解在網格。
二是以區域化為重點,打造矛盾調處樣板。為破解各類土地矛盾糾紛,探索“法官進網格”模式,基層訴源治理工作被最高法院確定為加快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三進”的全國兩個試點之一。聚焦網格治理,形成了黨建引領“一網治理”新路徑,構建黨委統領、部門聯治、街區主治、群眾自治治理體系。為精準摸排化解各類安全風險隱患,組建“啄木鳥小分隊”,逐戶拉網式走訪摸排,17個月未發生大案要案。為提高群防群治水平,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資源,組建“矛盾糾紛幫幫團”,接待群眾來電來訪2500余人次,受理調處各類民間糾紛200余件。人民調解與治安行政調解無縫對接,形成了“警調對接、民調進所”警務模式,在派出所設立人民調解室,調解案件1316起,成效初顯。三是以法治化為保障,破解矛盾調處難題。聚焦社會矛盾焦點、社會治理難點,突出“小切口”立法。聚焦百姓長期痛恨的“牛皮癬”小廣告亂貼難題,制定出臺《xx市小廣告發布管理規定》。為提升城市社會公信度,制定全省首部專門規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地方性法規《xx市社會信用條例》。截至目前,全市已精準制定了15部發展所需、百姓所盼、實際管用的地方性法規,以法治方式破解市域社會治理和社會矛盾難題。
三、強化五個支撐、構建五大治理新格局,著力提升治理能力、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以黨建引領為支撐,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精細化、網格化、信息化水平,健全基層治理黨的領導體制,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居)民委員會主任、“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市縣兩級全部組建城鄉治理工作委員會,制定出臺《工作規則》,研究制定并印發了《市委城鄉基層治理工作委員會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積極搭建區域化黨建平臺,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組織社區黨組織與村黨組織“一對一”聯建,升級打造城鄉黨建聯盟。立足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加強基層智慧治理能力,開發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智慧平臺——英城紅云系統,構建以“組織建設”為引領,以“城市超腦”為智慧“底座”,以“網格治理”為應用的.智能體系。二是以法治保障為支撐,構建優化營商環境新格局。法令行則國治。充分發揮法治對社會治理的保障作用,用法治思維解決問題,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用足用好市域地方立法權,加強法治監督和公共法律服務。堅持市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原則,緊貼實際在優化營商環境、爭創國家信用城市方面提供引領,發揮立法的規范和保障作用,“小切口”立法得到全國人大肯定,立法實踐探索被《20xx年中國人大年鑒》收錄。兩級法院大力開展網上立案、跨域立案、網上送達、網上審理以及“分調裁審”機制改革,建設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年初以來網上立案率高達66.49%,跨域立案125件。加強跨區域協助,市中級人民法院會同中級人民法院建立東遼河區域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凝聚司法合力,共筑東遼河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屏障。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在全市五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增設公證、司法鑒定、仲裁引導窗口,為全市群眾提供公共法律服務1254次,滿意度100%。著力保護食藥領域安全,市檢察院辦理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132件156人,發出訴前建議11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1件,追討10倍懲罰性賠償金12萬余元。基于司法大數據的《經濟社會運行情況評估報告(20xx年)》顯示,從全國來看,相較同等受案量地區,藥品安全指數位列第一。不斷提升市域司法水平,強力整治頑瘴痼疾沉疴,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期間,全市政法機關明確的頑瘴痼疾問題已全部整改,執法司法公信力進一步提升。三是以誠信建設為支撐,構建德治惠民新格局。推出“信用立法”,頒布全省首部專門規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地方性法規《xx市社會信用條例》,健全政務誠信公開承諾機制,開展政府機構失信專項治理,不斷提升政務誠信水平。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印發《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部署開展10個重點領域專項治理行動,推動解決誠信缺失突出問題。依托信用體系建設,破解融資難題,為信易貸搭建有效運作平臺,成為東北地區在全國信易貸平臺融資金額最多、授信金額最高、推動效果最好的地區。不斷拓展信用應用范圍,目前全市已在不少于10個領域開展“信易+”守信激勵應用。大力進行信用示范街、信用示范社區建設,開展誠信企業和誠信市民評選活動,營造誠信企業重信譽、誠信市民重信義、誠信城市重信用的良好氛圍。取得了“六個全國全省先進”,信用環境蓄力提升,城市信用監測排名穩居全國第一梯隊,成功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五零”服務達國內一流。企業開辦時限壓縮至4小時以內,“個轉企”數量全省第一。“信易貸”平臺建設樹立標桿,企業入駐率100%,信用額度東北第一,典型經驗全國推廣。“無證明城市”首開全省先河,人民網書記市長留言回復率100%。政務熱線全面升級,90條部門支線整合為“12345”專線,城市“一號通”全省唯一。
四是以公共服務體系為支撐,構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民生福祉改善。精心辦好民生實事,創建“幸福小區”30個,改造完成閥管灶12萬戶,華宇、鑫榮社區入選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守住安全底線,生產安全事故同比下降33.3%,信訪件化解率達97%,圓滿完成重大安保維穩任務。“無籍房”整治惠及群眾12萬戶,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小區物業等專項整治贏得百姓贊譽,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等舉措溫暖民心,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在全省率先開展,實現學校全覆蓋。
五是以智治建設為支撐,構建一網融合新格局。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和完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社會治理模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充分發揮智治支撐作用,有效提升社會治理的科學化、智能化、信息化、專業化、精細化水平。統籌推進全市綜治中心建設,打造專業化平臺。目前,市級綜治中心已有30個成員單位實現云入駐。市社會治理平臺app,連通了發現需求、采集信息、排查隱患、化解矛盾、開展服務的多元化鏈條,以科技化手段提升矛盾糾紛調處質效。率先完成市縣鄉村四級電子政務外網接入,實現信息高速公路四級全貫通和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全市已統籌完成“城市超腦”“數字城管”一期建設,按照“一中心融平臺多接口”的思路進行規劃,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城市精細化管理夯實數據基礎。政法相關部門不斷推進智能化建設和應用,智慧公安、智慧檢務、智慧法院、智慧司法建設初現成效,科技支撐能力明顯提升。
【五治社會治理工作方案】相關文章:
五治社會治理工作方案(通用13篇)11-29
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方案11-22
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方案11-22
智治支撐社會治理工作總結(精選7篇)12-01
街道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方案11-30
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方案15篇11-28
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方案(精選6篇)11-22
鄉鎮社會綜合治理工作方案11-23
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方案13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