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時間:2024-12-16 12:25:02 曉映 方案 我要投稿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通用22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村平安建設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通用22篇)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1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省委、市委、區委關于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安鄉村建設,牢牢抓住安全發展兩條主線,護航全鎮“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通過開展為期五年(2021—2025年)的平安鄉村建設,不斷完善平安鄉村建設機制制度和考核評價體系,筑牢“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基礎,全鎮各類刑事、治安發案得到有效遏制,發案逐年下降。各類矛盾糾紛化解穩控率達95%以上,命案防控有力有效,治安重點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得到有效整治;“雪亮工程+”智慧防范體系深度運用,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實施不斷完善,“兩搶一盜一騙”等侵財性案件、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數等明顯下降,無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人民群眾安全感和對政法機關滿意度明顯提升;確保全鎮6個村(社)自治、德治、法治、智治水平不斷提高,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健全、完善。

  二、組織領導

  成立新民鎮平安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綜治辦,胡嚴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劉權、康后繼同志任副主任,綜治辦其他工作人員為成員。

  三、重點工作

  (一)夯實平安鄉村建設基層基礎

  1、積極創建“十無”網格。結合省、市、區對“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工作要求,農村以自然村寨、村民小組不高于150戶為標準劃分網格,以10—20戶左右優化調整聯戶,進一步完善網格員、聯戶長考核激勵措施,積極創建“無訪、無訴、無邪、無毒、無重大刑事案(事)件、無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無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無新增違法犯罪人員、無新增兩早對象、無道德失范事件”為內容的“十無”網格,確保“十無”網格建設達標率超區下指標。(牽頭單位:綜治辦;責任單位:組織辦、宣傳辦、統戰辦、信訪辦、派出所、司法所、中心學校、民政辦、衛計辦、村建中心)

  2、促進“雪亮工程”提檔升級。推動“雪亮工程+”項目與公安“天網工程”的深度融合,引入社會監控視頻資源,加大監控覆蓋面,確保全鎮100%行政村公共區域視頻監控建設聯網運用常態化長效化,做到對辦公場所、校園、衛生室、主要路段、居民小區、文化廣場等重要位置24小時監控、預警,直觀了解和掌握全鎮治安動態,形成“線上+線下”無死角、全覆蓋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為案件偵破提供幫助,對有違法犯罪意圖的人員形成有力震懾。(牽頭單位:綜治辦;責任單位:派出所,各村〈社〉)

  3、提升群防群治能力水平。派出所根據工作要求結合實際,科學布置警力,督促轄區鄉村樓群院落、居民小區、校園、商場、廠礦等重點領域認真落實單位內部安全責任制,全面開展以“三防”標準化建設為重點的督導檢查,及時發現整治各類安全漏洞和事故隱患;針對城鄉接合部、“城中村”、中小旅館、出租屋、娛樂場所等治安復雜部位,強化治安檢查,及時整治安全隱患;同時,持續推行“一村一警務助理”專職化,組建一支由包村民警任隊長,警務助理、村(社區)干部、網格員、聯戶長、志愿者等為成員的平安義務巡邏隊,開展群防群治工作,排查收集各種矛盾糾紛隱患,及時移交和處置。(牽頭單位:派出所;責任單位:各村〈社〉)

  4、夯實執法司法基礎建設。統籌抓好基層執法司法、綜治維穩、網格員、調解員隊伍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健全工作考核機制,有效提升政法公務輔助人員管理質效。著力解決好司法“一人所”“無人所”問題,探索建立扶貧安置點檢察官辦公室,推進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建設,健全完善日常管理和考評機制,爭取作為示范派出所試點建設單位,實現基層派出所“警務智能化、執法規范化、保障標準化、隊伍正規化”。認真落實“警務兩會”(警務聯席會、警民議事會),搭建派出所與基層治理部門、轄區機關單位、村(社區)等基層組織的共商共治平臺。(牽頭單位:綜治辦;責任單位:組織辦、人社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各村〈社〉)

  5、加強基層義務消防隊建設。以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落實村級消防安全責任,建立一支義務消防隊,確保在發生火災第一時間能撲滅或控制初期火情,建立消防安全宣傳制度,通過院壩會、入戶宣傳等手段,加大消防安全宣傳力度;配備基本消防安全設施設備,各村寨應建設能夠滿足滅火救援的消防水池,有條件的應配備手抬機動泵和足夠數量水帶。(牽頭單位:派出所;責任單位:各村〈社〉)

  (二)突出平安鄉村建設工作重點

  6、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充分發動網格員、聯戶長等群眾自治力量,常態化開展婚戀糾紛、欠資欠薪、鄰里口角、山林土地、家庭暴力等各類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起底。落實舉報獎勵、以獎代補、以案定補等激勵政策,下大力氣打造一批“金牌調解員”和民間調解團隊。圍繞“多調聯動”健全完善協作機制,進一步做強公共法律服務和心理干預隊伍,大力推進法律顧問共同參與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推動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5%以上,確保訴調對接率、調解成功率和司法確認率同比顯著提升,萬人成訟率同比顯著下降。(牽頭單位:綜治辦;責任單位:司法所、民政辦、中心學校、衛計辦、村建中心、農服中心、林業站、經發辦、水務站,各村〈社〉)

  7、抓牢抓實命案防控。嚴格落實省委命案防控十條措施、“六個三”“十個緊盯”,家庭婚戀糾紛“八單一表”銜接機制,以及市委、區委相關措施要求,嚴防嚴控“民轉刑”“刑轉命”案件發生。鎮村綜治中心通過周研判、日碰頭制度強化轄區社會治安形勢分析研判,按照邊排、邊化、邊穩要求,嚴格執行“民轉刑”隱患分色預警、分級處置、聯動協同、心理干預、綠色救助和追責問責機制制度,管住重點人員、重點場所、重點物品、重點時段,確保命案防得住、控得住,堅決防止發生多人命案,確保每年命案數和涉青少年命案數控制在區下指標以內。(牽頭單位:綜治辦;責任單位:各村〈社〉、各部門)

  8、加強非法宗教治理。加強對非法宗教的情報預警,深入排查非法宗教組織,加強宗教業務指導和登記、管理服務工作,建立健全鎮級防范抵御工作機制,全面精準掌握信教群眾、外來宗教人員情況。開展依法清理、取締、打擊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少數頭目骨干,加強網絡管控和涉宗教輿情應對,從嚴整治和打擊非法宗教、地下宗教。廣泛開展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政策法規宣傳教育,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落實好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病殘婦女等特殊群體關愛工作,構建和諧文明健康有序的鄉風民風。(牽頭單位:統戰辦;責任單位:綜治辦、宣傳辦、組織辦、網信辦、派出所、衛計辦、中心學校、尚嵇市場監管分局、綜合行政執法分局、民政辦、科教中心,各村〈社〉)

  9、加大農村公共安全整治。建立健全農村道路、農用機具安防體系,不斷規范完善農村道路交通安防設施和標志標識,加強聯勤聯控,強化人員裝備建設,加大路檢路查執法力度,嚴防重特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發生。加強反恐防暴檢查和危險物品管理,全面落實“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項措施,抓好鄉村學校、農戶房屋等建筑綜合體和水電油氣等重要基礎設施的安全防護,保障重點部位、重要場所、重點區域、重大活動安全。(牽頭單位:交管站;責任單位:派出所、中心學校、民政辦、衛計辦、農服中心、自然資源管理所、村建中心、綜治辦、綜合行政執法分局、林業站、水務站、各村〈社〉)

  10、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多形式開展“八五”普法法治教育宣傳活動,積極發動群眾學法、懂法、用法,提高全民守法意識和運用法律保護自身權益的能力。加大對各類糾紛當事人的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加強對當事人的心理疏導和普法教育等工作,通過廣泛、深入、持續的法治宣傳,切實推動“以暴力解決爭端”向“依靠法律解決問題”轉變。大力推進民主法治示范創建,力爭2021年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達100%。(牽頭單位:司法所;責任單位:派出所、各村〈社〉)

  11、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公安機關要加大打擊力度,持續打擊“兩搶一盜”、涉黃涉賭和“食藥環”等違法犯罪案件,堅決維護好現行命案、兩搶、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100%全破的良好局面,著力實現“八類”刑事案件和電信網絡詐騙等侵財類案件發案連續下降、破案率大幅提升,破案率確保達到全區平均水平以上,區內同比提升幅度更加明顯。(牽頭單位:派出所;責任單位:司法所、綜合行政執法分局,各村〈社〉)

  12、深入推進“依法信訪”建設。按照屬地管理和行業主管原則,嚴格落實訴訪分離、推進依法分類處理、健全責任追究機制,強化“案結事了、心結事了”,嚴格按照“訴求合理的解決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要求,落實領導包案、綜合施策化解、規范辦理程序,分類分批解決近年來的一些信訪積案、難案,從而實現信訪積案逐步“清零”。(牽頭單位:信訪辦;責任單位:涉及部門及村〈社〉)

  13、深入推進“雙提升”工作。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完善政法機關和窗口單位服務群眾的政策措施,創新便民利民新舉措,多方式、多渠道公開辦事流程,強化“雙提升”宣傳,切實提高群眾知曉率,樹立機關單位熱情服務群眾的良好形象;2021年,通過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業務培訓和教育整頓,集中整治政法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四風”問題,堅決防止違紀違法案件發生,到2022年,全面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政法隊伍,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對政法機關的滿意度。(牽頭單位:綜治辦;責任單位:各部門、各村〈社〉)

  (三)提升平安鄉村建設聯治效能

  14、文明新風聯樹、政策法規聯宣。充分利用基層應急廣播或流動宣傳車,采取錄播等形式,針對性的將貼近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黨紀法規、社會治理政策、心理疏導辦法等方面的信息宣傳到位。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積極開展文明村(社區)、最美家庭、身邊好人、治安模范等文明評選活動,引導群眾向上向善、尊老愛親、重信守義,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切實做到以健康的意識教化人、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以法治的思想武裝人,實現信息發布到戶到人、道德教育入耳入心。(牽頭單位:宣傳辦;責任單位:派出所、司法所,各村〈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宣傳發動。各村(社)、各部門要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工作,努力提高全社會對鄉村振興、平安鄉村建設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平安鄉村建設工作,多部門齊抓共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合力,積極引導社會團體、人民群眾主動承擔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社會責任。

  (二)加強考核考評。要把平安鄉村建設工作落實情況納入年度平安建設考核,對平安鄉村建設工作落實不到位,導致基層基礎工作薄弱、違法犯罪問題突出、治安秩序混亂或發生重特大案(事)件的村(社)、部門,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干部責任。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2

  為加快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海西進程,按照州委、州政府從現在起至20xx年底在全州開展平安建設活動的安排部署,加強交通系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交通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特制定開展平安建設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和諧社會的整體要求,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組織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以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為核心,以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為重點,以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為主線,廣泛創建平安地區和平安單位,進一步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工作目標

  創建“平安海西”工作要圍繞“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的要求,努力實現社會政治穩定、治安狀況總體良好、經濟運行穩健、安全生產狀況持續好轉、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總體目標。通過開展平安建設活動,力爭達到“五個明顯提高”、“五個有效遏制”、“五個防止發生”、“五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目標,努力把海西建成更加安全、穩定、和諧的地區。

  “五個明顯提高”:即加強對敵斗爭、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明顯提高;打擊預防犯罪、駕馭治安局勢的能力明顯提高;強化基層工作,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明顯提高;嚴格公正執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能力明顯提高;服務經濟建設、促進改革發展的能力明顯提高。

  “五個有效遏制”:即刑事案件高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突出治安問題得到有效遏制;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公共安全重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五個防止發生”:即防止發生有重大影響的敵對勢力分裂破壞活動和暴力恐怖事件;防止發生有重大影響的群體性的事件;防止發生有重大影響的群死群傷惡性治安災害事故;防止發生有重大影響的團伙犯罪案件;防止發生敏感時期、重大活動、重要目標和要害部位安全保衛工作的重大事故。

  “五個百分之九十以上”:即群眾參與平安建設面達到90%以上;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覆蓋面達到90%以上;群眾對政法隊伍的滿意度達到90%以上;公眾安全感達到90%以上;全州平安建設合格率達到90%以上。

  三、平安建設的主要工作

  (一)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改革發展關鍵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關系社會穩定的關鍵問題。各部門、各單位要建立黨政統一領導、綜治辦組織協調的工作格局。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落實調處責任,限期妥善解決。要成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調解中心,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定期報告制度,加大調處力度,把各類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解決在當地、解決在萌芽狀態。針對可能出現的突出問題,及時組織開展矛盾糾紛集中排查調處。正確對待群眾的各種利益訴求,區別情況,認真解決。重點解決好資源開發、土地征用、城鎮改造拆遷、企業改制破產、勞資利益糾紛等工作中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認真貫徹信訪條例,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暢通群眾表達意愿和投訴求助的渠道。

  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功能齊全、運轉高效的應急處置機制。針對不同類型的群體性的事件,建立完善處置預案,確保一旦發生群體性的事件,能夠及時依法果斷處置。對已經形成的群體性的事件,主管部門及各部門、各單位負責人要迅速趕赴現場,靠前指揮,面對面做群眾的教育、疏導工作。對群眾的合理訴求,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統一口徑,表明態度,及時解決。群體性的事件現場事態平息后,對已承諾解決的問題,必須盡快解決到位,防止問題沉淀,矛盾反彈。

  (二)、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活動

  必須長期堅持“嚴打”方針不動搖,保持對刑事犯罪的高壓態勢。及時采取有力措施,開展經常性專項治理。加大對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的查禁打擊力度,凈化社會環境;依法嚴厲打擊經濟領域犯罪,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確保經濟安全。

  (三)、加大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力度

  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方針,力爭在20xx至20xx年三年時間里構建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切實強化交通各個層面的管理,全面提高社會治安防范水平。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實際,按照“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辦好自己的事”的要求,做好內部安全保衛工作。進一步健全治保會、調委會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做到組織、人員、工作、報酬四落實,發揮其在治安防范中的第一道防線作用。要按照“增強基層實力,激發基層活力,提高基層效率”的要求,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從政策導向、力量配備、經費保障等方面向基層傾斜,不斷夯實平安建設的工作基礎。

  結合城鎮化發展,加強社區群眾自治組織建設。多渠道籌集資金,積極發揮離退休黨員、職工、待崗人員的作用。拓寬就業渠道,落實社會保障政策,調處化解矛盾糾紛。建立和完善社區調處、化解幫教機制,充分實現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四)、大力抓好企業綜治工作

  要繼續把企業綜治工作作為“平安海西”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切實抓緊抓好。

  (1)抓組織建設。加強對企業綜治工作的'領導,組織建立企業綜治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保證綜治工作有人問、有人管、有人抓。

  (2)抓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項綜治工作制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好民爆物品和劇毒有害等危險物品的管理工作。

  (3)抓技防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增加防范設施的科技含量,提高企業整體防控能力。

  (4)抓宣傳教育。在企業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樹立“保平安、促發展”的觀念,群策群力,共同維護企業安全生產環境20xx年平安建設實施方案匯總策劃書。

  (五)、切實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工作

  扎實做好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工作,進一步完善制度,強化措施,加強對暫住人口的登記和出租房屋的管控。

  (六)、高度重視和加強新形勢下對敵斗爭

  切實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對敵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切實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政權意識和憂患意識,決不允許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人員形成組織,決不允許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活動形成氣候。

  (七)、努力維護正常的社會公共安全

  堅持預防為主、有效應對,確保社會公共安全。加強公共安全管理,健全交通安全設施及城鎮消防設施的配套建設。嚴格對民爆器材、劇毒有害物質、危險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易燃易爆等物品的監督管理力度,從生產、運輸、銷售、使用等環節嚴格規范、落實責任。加強對公共場所和重點公共設施的安全檢查和管理工作。堅持誰主辦誰負責,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加強對各類慶典、會展、文化娛樂等公共活動的申辦管理和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突發事件報告制度,落實預警預報責任制。形成統一指揮的應急機制。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指揮系統要盡快掌握第一手信息資料,準確判斷確定事件的性質和程度,迅速進行決策,針對不同情況啟動相應預案,最大限度地減少公共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

  四、組織保障

  平安建設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社會工程。各部門各單位要把平安建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黨政主要領導作為平安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對本部門本單位平安建設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班子成員要協助抓,共同擔負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各部門各單位要積極參與,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確保平安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確保平安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州交通局成立平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協調全局系統平安建設工作開展。婁海龍同志任組長,黃瑛、史先榮同志任副組長,呂連軍、溫得滿、江中宇、張洪君、許國佩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呂連軍同志兼辦公室主任。

  (二)堅持齊抓共管

  各部門各單位要積極參與平安建設工作,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形成共同參與的工作合力。

  (三)廣泛開展宣傳發動

  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和宣傳手段,大力宣傳建設“平安海西”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調動全局系統干部職工參與建設“平安海西”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營造“全民參與、共創平安、共享平安”的良好氛圍。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3

  為落實市委、政府“建設省級新農村示范村”工作任務,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提高農村商品流通質量,建設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進一步推進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供銷社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結合總社“新網工程”建設,大力發展農村綜合服務社,引導農村分散的經營網點向公共服務區集合,以建設村級農資供應連鎖店和日用品便利店為主體,以發展就醫、飲食、書屋、理發、縫紉、修理、廢舊收購以及信息咨詢、代收代辦等服務為配套,完善服務設施,增強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不斷滿足農民群眾發展生產和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

  二、建設目標

  三、基本原則

  (一)運作市場化。農村綜合服務社建設可以多元投入,農資店、日用品店以及其它經營服務項目,可以由供銷社所屬企業獨資或聯合開辦,也可以村集體經濟組織開辦,也可以由村民個人開辦。所有經營服務項目均由開辦者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承擔經濟和民事責任。

  (二)服務綜合化。農村綜合服務社要根據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需要,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檔次。要加強農資供應連鎖店和日用品超市(或便利店)建設,不斷創新服務方式。農資連鎖店在做好農資供應的同時,要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咨詢、測土施肥、農機具維修等服務。日用品超市(或便利店)要積極開展上門服務、電話預約服務。同時要積極開展農產品收購等活動。農村綜合服務社要圍繞群眾需要,聯合政府部門和其他組織,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技術培訓、文化娛樂、醫療衛生等多種服務,形成村級綜合服務中心。

  (三)管理規范化。村級綜合服務社的日常管理以村委為主,實現統一化管理。村民委員會要確定一名主任兼任綜合服務社社長,將社區內的各經營服務組織吸收為綜合服務社的成員單位。同時要體現合作制原則,通過建立社員檔案、采取會員制等形式,鼓勵社員參與各類服務,并積極實行多種形式的返利措施。綜合服務社實行“五有”管理,即有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有服務公約、有商品標價、有商品銷售臺帳、有代辦服務臺帳。供銷社為綜合服務社統一制作照牌標識(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并開展經常性的檢查指導,推進綜合服務社管理規范化。

  (四)經營現代化。農村綜合服務社要積極采取現代經營手段,大力引進連鎖經營,建立農資、日用品連鎖店,實行商品統一配送制度,配送比例煙花爆竹要求配送達到100%,農資化肥、農藥、種子要求達到80%以上,其它日用消費品配送達到60%以上。同時大力推進“放心工程”建設,保證產品源頭可追溯,過程可控制,問題產品可召回。

  四、建設標準

  (一)經營面積和經營品種:生活資料超市30平方米,經營品種200種以上;農資超市20平方米,經營品種(化肥、農藥、藥械、種子)30種以上。

  (二)店容店貌:室內外粉刷一新,門前場地平整,門前招牌統一標識;超市要有簡易吊頂和統一貨架,經營商品陳列美觀整潔;經營人員著裝整潔,佩戴統一服務證。

  (三)服務內容:店內設有服務公約、需求登記簿和預約登記簿。農資門市和莊稼醫院設置墻報或板報,按照所在地農技部門的要求,適時發布農業病蟲害防治知識。

  (四)管理措施:建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并上墻公布,經營商品貨真價實,明碼標價,正規渠道進貨,杜絕假冒偽劣商品,無坑農害農事件和安全事故發生。

  五、實施步驟

  (一)調查選址。20xx年6月底前,市供銷社和興達、興宏、南虹三個公司,在第一批8個省級新農村示范村,根據市規劃和建設局村級規劃建設,同當地鄉鎮、村委會協調,在人口聚居地擇址8個合適網點,制訂創建規劃。

  (二)組織實施。20xx年11月底前,對符合條件的村級網點,實施店堂改造、商品配送并開業,同時對經營人員培訓。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供銷社系統聯社和所屬公司聯合成立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組織、策劃、指導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的各項工作,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二)搞好溝通協調。積極向市委、政府匯報和請示,加強與市農委、市規劃和建設局、鄉鎮村委會的溝通協調,制訂好各村的創建規劃和實施方案,協調解決創建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村級綜合服務社按計劃、按要求順利實施。

  (三)發揮主體作用。各公司作為創辦村級綜合服務社的實施單位,各村委會為創建村級綜合服務社工程的主體,應共同圍繞創建工作目標,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組織實施,做好各項工作。

  (四)提供指導服務。加強對創建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創建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促進村級綜合服務社朝著積極、務實、健康的方向順利推進,圓滿完成市委、政府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

  七、建議與打算

  (一)將村級流通網點創建成村級綜合服務社,涉及到農資、日用百貨、醫療、餐飲、農村書屋、理發、縫紉、修理、農副(廢舊)收購等網點建設,以及信息咨詢、代收代辦等服務,相關部門負責各自業務管轄范圍內的網點建設。

  (二)根據市政府要求供銷社要在省級新農村示范村建設中發揮農村農資現代流通主渠道作用。供銷社將著力抓好村級農資連鎖店建設,保證農資供應,為農民群眾提供物美價廉的“放心化肥、放心農藥、放心種子”等農用物資。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4

  為加快全鎮新農村建設步伐,進一步提升全鎮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按照區文明委的有關要求,鎮黨委、政府決定自20xx年3月份開始,在全鎮范圍內深入實施以創建文明建制鎮、文明生態村、文明街路和文明戶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2110工程。

  一、工作目標

  年內確保星級文明鎮創建成功,確保全鎮有2個村成為星級文明生態村示范點,確保每個村創建一條文明示范街路,每個村選樹10個星級文明示范戶。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星級文明鎮創建主要工作任務。

  1、建立完善鎮直機關干部學習工作管理制度。將20xx年做為機關作風建設年,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服務型機關,培養思考型、創新型干部”活動,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2、濾布建立完善綜合服務大廳,實行一站式辦公。結合全鎮機關干部包村工作,構建“鎮有大廳、服務隊,村有服務點,組有聯絡員”的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服務型政府建設。

  3、進一步加強市場環境整治。與工商、稅務等駐鎮企事業單位共同配合,開展市場環境建設專項整治,建立起有效的監管機制。

  4、深入開展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活動。通過深入開展以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素質為主題系列活動,在廣大青少年中樹起崇尚道德、崇尚文明之風。

  5、千方百計加快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繼續加快農業產業化和工業經濟發展步伐,以項目建設為中心,20xx年確定30個農業產業化和工業發展項目,進一步加快全鎮經濟發展。

  6、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籌措資金對鎮中心街部分路段進行改造;規劃建設居民小區;籌資改善鎮衛生院醫療條件;對鎮中學進行維修改造;開展鎮區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加強綠化、美化,在鎮區內規劃植樹500畝。

  (二)星級文明生態村、文明示范街路創建主要任務。

  1、各村要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強“兩委”班子成員的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工作,并制定完善相應的制度,切實建立勤政廉政行為規范的村級工作機制。

  2、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通過推行群防群治的工作措施,增強農民人人參與防范打擊治安刑事案件的意識,全村治安案件逐漸減少,刑事案件達到零發案目標。

  3、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組織引導農民開展健康向上富有成效的文化體育活動,杜絕迷信、等不文明活動;組織農民積極參加科技教育學習培訓,力爭每戶掌握至少一門致富技術。

  4、制定全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保證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和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村要制定本村五年和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確保工作階段性、計劃性和連續性,確保本村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5、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本村荒山荒坡治理,每年有計劃地治理荒山荒坡。

  6、加快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全村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入學率達100%,普及義務教育。加強村衛生室建設。確保農民小病不出村。每年開展1—2次環境衛生整治,落實衛生責任制,確保村內各街路衛生整潔,垃圾及時清理。村內主街路做到門前“四包”,門內達標,并保證路面硬化,安裝路燈,無亂堆亂放、擺攤占地現象。

  (三)十星級文明戶創建任務,按區里標準施行。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成立領導組織。為確保2110工程扎實有效開展,鎮村兩級分別成立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組織和安排部署創建工作。

  (二)實施專人負責專項推進。太和鎮村分別有一名領導專門負責組織實施創建工作,定期確定工作計劃,并對其中重點難點工作實施專項推進。

  (三)加強經驗交流和示范引導。全鎮通過定期在有關村召開兩個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現場會),以及到外地參觀學習等措施,互相交流學習創建工作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不斷推進全鎮的整體創建工作。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5

  為進一步加快我村新農村建設步伐,促進大隊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富裕和諧的理念,結合我村實際情況確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促進本村全面發展為目標,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產業優勢、改善村內環境、加強基礎建設、提升職工素質,加快村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設施化發展進程。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行政村主導、黨員群眾主體的原則。行政村履行行政村公共事務管理和服務職能,教育和引導黨員群眾建設好自己的家園,充分調動黨員主體積極性,發揮黨員主體作用,依靠群眾力量推進新農村建設。

  (二)堅持實事求是、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本村實際情況,從現有經濟基礎出發,明確階段性目標,分步實施。

  (三)堅持因地制宜、科學指導的原則。要分類指導、整體推進,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整體建設和局部改造相結合,建設生態型、文化型、節能型、民俗型、旅游型等充滿時代氣息的新大隊。

  (四)堅持整章建制、規范操作的原則。牢固樹立“建管并舉、重在管理”的意識,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行政村管理長效機制,實現整體推進,務求實效,真正做到改善本村環境,提升黨員群眾素質。

  (五)堅持整體推進,務求實效的原則。科學編制行政村發展規劃,統籌大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黨員群眾教育、行政村管理內容,實現我村可持續發展。

  三、任務目標

  (一)基礎設施建設

  1、道路建設。爭取居民點中間道路的硬化,推進村村通道路建設。

  2、排水建設。清淤清溝,保證排水通暢,確保路面、路溝無積水。

  3、住房建設。抓住國家政策機遇,加快危改造步伐,加快移民新村建設,爭取十年完成群眾的整體搬遷。

  4、場所建設。修善辦公室、閱覽室、會議室、活動室和黨員學習學校。

  (二)環境整治

  1、設固定垃圾場。行政村內設立固定垃圾堆放點,引導群眾使用,保證垃圾池不是擺設,定期清運,做到住房周圍、路邊無垃圾。

  2、搞好五改四清。改造危房,消除主街道兩側豬圈和廁所,推廣清潔能源灶,試點村實現無垃圾、無污泥、無糞便、夫柴草垛。

  3、健全環境管理制度。行政村設專人管理本村環境衛生,建立完善相關制度。

  (三)民主管理方面

  1、建立民主管理機構。完善民主理事、民主理材、民主決策的民主管理機構和群眾協會等自治組織。

  2、制村規定民約。完善民主議事決策制度和村規民約等群眾自治制度。

  3、設立公開欄。完善黨務村務政務財務公開設施中,規范程序,及時公開。

  4、開展基層組織“三級聯創”活動。加強班子“五好”(干部帶頭作用好、群眾反映好)和黨員“三強”(政治素質強、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建設,增強行政村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5、制定群眾培訓計劃。組織黨員群眾開展學文化知識、政策法律、農業技術、做工技能、民間手藝、經營本領活動,建立勞務輸出信息庫,促進培訓就業一體化。

  6、開展文明戶創評活動。利用文明戶創評活動,破除封建迷信,建立文明新風理事會,制定文明公約,提高職工思想道德素質。

  7、創新行政村管理方式。探索行政村管理長效機制,實現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確保新農村建設連續性。

  (四)資金投入方面

  1、多方籌措建設資金。積極爭取總場的支持,爭取國家資金,加大扶助新農村建設力度。

  2、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充分利用“一事一議”政策,鼓勵群眾出資出勞,加強行政村整治和新農村建設。按工程項目實際投資額,行政村和黨員群眾投入資金要匹配到位。

  四、具體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行政村成立支部書記為組長,隊長為副組長,黨員代表和群眾代表為成員的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行政村建設檢查指導和督辦。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積極宣傳新建農村設的重大意義、主要內容和具體措施,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切實增強廣大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自學性。及時總結新農村建設的好的思路、好經驗和好典型,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

  (三)強化管理,嚴格自查

  一是行政村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定期和不定期的開展新農村建設自查工作。

  二是是讓群眾參與到監督中來,定期開展新農村建設座談會,聽取群眾心聲。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6

  為貫徹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改善農村生產條件、生活質量和生態環境,根據山亭區《關于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結合我鎮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四化同步”、城鄉統籌和“三農”優先的要求,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目的,以鄉村規劃建設為引領,以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以示范帶動發展為突破,以鎮村為主體,以創新社會管理為保障,著力培育和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基礎完善、生活殷實、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

  二、工作目標

  從20xx年開始,全鎮共選取王廟村、黃溝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個村莊作為“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力爭通過3年努力,到20xx年底這3個村莊通過考評驗收,全鎮“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水平有明顯提高。自20xx年起,在總結創建試點工作經驗基礎上,繼續有計劃、分步驟地對其他村莊,進行分類、分批整治改造建設,逐步使“美麗鄉村”建設轉入常態化。

  三、主要任務

  (一)推進村莊建設。

  一是編制建設規劃。試點村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需要,依據小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要求,科學編制詳細、明確、可行的建設詳細規劃,明確在產業發展、村莊整治、農民素質、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目標和措施,規劃編制要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個性美、構建整體美的要求,充分考慮人口變動、產業發展等因素,預留建設發展空間。既要考慮當前農民生產生活所需,又要考慮農村人口、環境的綜合承載能力;既要考慮農村水、電、路、氣、廁、衛等設施綜合配套,又要重點突出文化、衛生、環境保護等較大公共設施項目的有序、有效安排。

  二是科學改造提升。按照村莊建設規劃,優化村莊路網布局,合理設計主要街道、小巷胡同,打通村內斷頭路。結合鄉村文明行動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推進農村危房、舊房、空心房改造和墻體立面整治,裝扮美觀舒適住宅,改善農戶住房條件。推廣應用農村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配套庭院環境衛生設施,全面完成改廚、改廁。鼓勵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建新房,嚴格管控無序違章建房,從嚴查處違章違規建房行為,促進村莊整體風貌協調和土地集約節約利用。

  三是建設新型社區。把“美麗鄉村”建設和創建新型農村示范社區結合起來,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因地制宜推進合村并點,集中連片規劃建設一批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的新型農村示范社區。按照“配套、完善、提升”的要求,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周邊環境建設,增強社區服務農民的能力。

  (二)整治村容村貌。

  一是提升硬化水平。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開展村莊主次干道硬化。主街硬化率達到100%,小巷硬化率不低于70%。主街兩側鋪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設施,形成縱橫有序、便捷舒適的村內路網。

  二是提升綠化水平。加快村莊園林化、庭院花園化、道路林蔭化建設,積極倡導庭院綠化,鼓勵農民栽植經濟林木、觀賞樹木。推進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綠化,配建街頭綠地和小游園,形成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多層次立體綠化效果,村莊綠化覆蓋率不低于40%。

  三是提升亮化水平。對村內主要街巷及公共場所,采取各種方式實施亮化工程,有條件的村莊應安裝太陽能路燈。加強對公用照明設施的管理維護,提高夜間照明效果。

  四是提升凈化水平。建立村內衛生日常保潔機制,推行“戶收集、村集中、鎮街運轉、區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方式,按每5—10戶不低于1個的標準配備垃圾桶,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密閉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運車;設立環境衛生專管員及環衛清潔隊伍。同時,全面清理村莊內亂堆亂放、亂搭亂建,推行“三堆兩垛”(沙土堆、糞便堆、雜物堆、柴草垛、磚石垛)定點存放。妥善處理并積極利用禽畜糞便,鼓勵村民使用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五是提升美化水平。對村內主要街道兩側建筑、墻壁進行統一整潔或粉刷,合理布局宣傳欄、文化墻等,形成整潔有序、特色鮮明、實用美觀的景觀效果。整治村內影響觀瞻的陳舊電線電路,堅決杜絕亂扯亂掛現象。

  六是提升飲水安全水平。加強對分散式水源的衛生防護和周圍環境的清理整治,構建戶戶通的自來水管網,保證自來水供水入戶率達100%,水質合格率達100%。做好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置,科學建設一批凈化池、氧化塘,有效降解水質污染,生活污水處理利用率達到95%以上。

  (三)完善服務設施。

  一是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基本達到“七室兩超市一廣場”標準,即具備綜合辦公室、綜合活動室、綜合服務室、衛生室、文化室、警務室、調解室、生活日用品超市、農資超市和村民文體活動場所等功能配置,建筑面積不少于500平方米。科學布局建設學校,鼓勵社會力量在村內興辦幼兒園、托兒所。推動金融服務網點向試點村延伸,鼓勵有條件的村設立金融服務網點,改善農村金融服務。

  二是完善信息服務體系。推進有線電視、寬帶村村通和戶戶通工程,探索建立村級信息綜合網絡服務平臺,開設黨務村務公開、政策信息發布、農業技能培訓、市場供需動態、社會治安管理、災害預警防治等信息服務欄目,設置村民意見建議箱,設立閱報欄、科普欄、宣傳欄、社情民意反饋欄。

  三是完善“五員”服務體系。設立政策宣傳員、市場信息員、農技指導員、糾紛調解員、電教推廣員等“五員”,強化政策、農資、科技、金融、市場信息等支持,增強服務農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宣傳力度,進一步簡化費用交納、報銷、領取等手續。探索農村互助養老模式,建設一批農村托老所、幸福院等,提高農村養老服務水平。科學使用農村村集體收入,重點用于村集體開支、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和困難農民生活、醫療補貼等。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權等財產性權利。

  五是完善治安防控體系。在村內主要道路和重要部位、公共場所安裝電子監控設備,實現“電子眼”監控體系無縫隙覆蓋。建立村民自治聯防組織,實現夜間巡防常態化。

  (四)發展農村經濟。

  一是深入推進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鼓勵發展土地合作社,推進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品牌化發展,大幅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引導土地有序流轉,積極培育特色集體農場、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優先在試點村開展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確權頒證工作,推進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改革和農村資產產權化改革。

  二是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深入實施“一村一業、一村一品”工程,打造特色專業村。充分利用農村自然景觀、田園風光,重點建設高標準的主題農莊和農家樂。大力發展自助采摘游、城郊休閑度假游、生態農業觀光游、民俗風情體驗游等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業,推動鄉村生態旅游業發展。積極培育農村服務業,圍繞加強產業服務,積極開發餐飲、住宿、交通等三產服務項目,適度發展短途物流、設備租賃、勞務輸出等配套產業。

  三是扶持農民就業創業。實施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培育一批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增強農民創業就業能力,加快培育農業科技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和現代職業農民。完善和落實農民創業小額貸款擔保、財政貼息等政策,扶持農民以創業帶動就業,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

  (五)倡樹文明鄉風。

  一是弘揚鄉土文化。發掘、保護、開發農村優秀民間文化資源,加強對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的保護,推動民間傳說搜集整理、民間藝人技藝傳承,弘揚具有地域特色的農耕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

  二是加強教育引導。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法律法規教育、“四德”教育、生態文明知識普及教育,健全村規民約,強化組織機構和制度落實,營造濃厚教育氛圍。

  三是開展示范創建。突出抓好群眾性精神文明活動,組織文明生態示范戶、致富創業帶頭戶、敬老模范戶、子女教育模范戶、計劃生育模范戶、“五型家庭創建”(和諧型、致富型、美好型、學習型、誠信型)等創星評比,建立動態考評機制,頒發并懸掛農戶家庭評定匾牌。結合實際開展弘揚傳統美德實踐活動,引導農民破除陳規陋習,培育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是強化村民自治。健全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村務公開、村民議事、村級財務管理等自治制度,加強農民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等組織建設,提高農村社會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水平,營造和諧的農村社會環境。

  四、工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鎮政府成立桑村鎮“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鎮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鎮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辦事處和鎮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村建辦。領導小組抽調村建、環保、農業、林業、畜牧獸醫、水利、衛生、交通運輸等相關部門業務人員組成“美麗鄉村”創建專家指導組,負責對“美麗鄉村”創建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督查。

  二是完善投入機制。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資金,建立完善政府的'財政投入、村級自籌和社會多方支持三位一體的“美麗鄉村”建設資金保障體系。鎮財政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各創建試點村予以獎勵。要加強對涉農資金、項目的整合,按照“資金性質不變、管理渠道不變、統籌管理使用”的原則,集中對創建村進行投入。要調動各方面參與創建的積極性,發動廣大群眾積極主動投工投勞,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公民投資或捐資建設,多渠道、多元化籌集“美麗鄉村”建設資金。

  三是強化考核獎懲。鎮政府對創建工作開展情況和任務完成情況實行月調度、季督導、半年通報、年度考評,創建期滿總評、驗收和表彰。對通過年度考評的村兌現資金獎勵,對通過總評驗收的村,由鎮報區,由區報市命名為“棗莊市美麗鄉村”。對工作扎實、成效顯著的鎮街,給予通報表揚;對未完成建設任務的鎮街,給予通報批評,取消當年評先樹優資格,并責令繼續做好工作,直到全面完成創建任務。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7

  一、指導思想

  歷屆,我社區平安建設工作要以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提出的關于進一步開展平安建設的總體工作部署,立足本社區實際,以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為前提,以創安為抓手,以整治為重點,以動員全社會廣大居民自覺參與平安建設為基礎,以抓好各項制度落實為關鍵,全面啟動各項工作,真正實現“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居民滿意”的工作目標,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一個良好環境。

  二、主要工作目標

  1、繼續保持本社區政治穩定和治安平穩,不發生影響全省、全市和全街道的事件、重大責任事故和重大火災事故。

  2、積極做好本社區穩定工作,越級上訪不超過街道規定的控制數。

  3、深入開展平安社區、平安家庭的建設活動,平安家庭要達到95%以上。

  4、認真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社會閑散青年、邪教知迷者的幫教轉化工作,教育轉化率100%。

  5、進一步做好各類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矛盾糾紛調解率100%。

  6、做好事安全防范工作,對影響安全、擾亂正常工作秩序的人和事及時制止。

  7、積極做好消費維權的宣傳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歷屆度,為進一步推進“平安社區”建設,達到示范社區標準,我們將有針對性地采取如下工作措施:

  (1)以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為前提,努力化解居民內部矛盾。

  一是建立重點上訪人員長效管理工作,對于習慣性上訪人員,除了時刻關注他們的動向外,一方面要主動關心他們的生活,對特別困難戶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讓他們時時感覺到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沒有忘記他們,從而讓他們在思想上得到安慰,從生活上得到一定實惠,另一方面,要加強與他們之間的聯系,不定期的組織他們中的關鍵人員開展座談,交流思想,掌握動態,把握工作的主動權。

  二是要落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繼續堅持每周一排查制度,每月定期召開一次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例會,及時做好解決本社區各項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力求矛盾糾紛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置得好,努力實現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社區、疑難問題不出街道。

  三是進一步健全完善處置事件物工作預案。一旦發生事件,快速出擊處置,面對面做好居民工作,切實防止和避免因處置不當而造成重大損失或影響。

  四是繼續堅持不懈地做好“安置幫教”回歸人員、社會閑散青少年和邪教知迷的教育轉化工作,時刻關心和幫助解決他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確保他們不再重新犯罪,全力維護全社區的社會政治穩定。

  (2)以社區創安為抓手,不斷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抓好群防群治隊伍建設工程。建立和完善義務治安巡邏隊、民事調解委員會、黨員義務巡邏隊、幫教等各種群眾性的'自治組織,協助片區民警做好本轄區的治安工作,對流動人口、刑釋解教人員和涉毒人員進行教育管理,處理轄區內發生的矛盾糾紛等。對刑釋解教人員堅持每季見面談話不少于一次,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確保不發生重新違法犯罪情況。發揮中心戶長的作用,要求他們云南出入本社區的陌生人員,進行認真詢問,發現可疑之處,要及時向祺我綜治維穩中心站報告,努力筑起一道群訪群治的負銅墻鐵壁。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8

  一、基本情況

  北托村地處銀田鎮,全村783人。村域面積1.34平方公里,xx年全村人均純收入8000余元,xx年被評為湘潭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加強組織,健全制度。

  村兩委高度重視平安村創建工作,將平安創建列入村年度工作計劃,并制定了創建工作計劃。同時為加強對平安村創建工作的領導,成立了以村委書記任組長,村委副書記為副組長,其他村班子為成員的平安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安排一名村班子分管平安村創建具體工作。進一步健全與完善各項制度,包括黨總支部主要職責、黨總支部書記職責、黨總支部會議制度、村委會工作職責、村民代表職責、村務公開制度、村內財務管理制度、治保、民調、幫教等組織的制度,從制度上保證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2、多管齊下,多措并舉。

  針對農村工作生活特點,把平安創建活動與民主法治村、市級文明村等各項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創建內容實實在在,形式多樣。

  一是打造平安文化。隨著村委會辦公樓的新建,逐步完善了綜合治理工作室的各項設施,增添了新的辦公設備,改善了辦公條件。同時,新建了文體活動中心,新增乒乓室、籃球場等許多群眾喜聞樂見項目,開展各類文藝活動,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深受廣大村民歡迎,為廣大村民提供了一個配套設施齊全的娛樂場所,讓他們能夠遠離賭博、酗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引導群眾建立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有不少人人在村委會廣場內或者在文體活動中心,或看書、或跳舞、或打乒乓、籃球等。

  二是營造平安氛圍。村兩委充分利用宣傳欄、宣傳標語、橫幅,下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各類宣傳材料的入戶率達到了100%,在村部或主要要道,制作、懸掛標語,達到家喻戶曉,人人明白。通過黨員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等,利用各類宣傳日,開展各類普法主題活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是落實平安措施。充分發揮調委會、治保會、巡防隊、流動人口管理、未成年人幫教、歸正人員幫教、綜治信息員、社區矯正、平安創建聯絡員等組織作用,制定歸正人員與社區矯正管理等特殊人群的工作計劃。定期排查矛盾糾紛與安全隱患,每月向鎮綜治辦上報不穩定因素匯總表。

  3、成績突出,效果顯著。

  由于村班子團結合作,齊心協力,平安村創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因調解組織思想重視,及時到位,方法恰當,對群眾中間產生矛盾能及時發現,及時調解,防止矛盾激化。未發生因民間糾紛調處不及時、調處不當轉為刑事案件或引起自殺事件,未發生越級訪、集體訪和事件。對流動人口能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能較好地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安置好、幫教好歸正人員,確保不發生重新犯罪。全村村民因法律意識得到增強,到目前為止,未發生集體拖欠工資等事件。確保了全村的平安穩定。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9

  為深入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全面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按照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圍繞打造“清凈整潔、精細秀美”美麗泰和、秀美鄉村、宜居家園目標,結合全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推進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按照“連點成線、拓線成面、突出特色、整體推進、產村融合、建管同步”的工作布局,緊盯市委“一二三”、縣委五個“作示范、創一流”和全省鄉村振興先行示范縣目標定位,深入推進村莊整治建設、“整潔庭院”整治、美麗宜居先行示范縣創建、村莊環境長效管護、“美麗活力鄉村+民宿”聯動建設五大專項提升行動,鞏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精益求精做美鄉村,努力提升功能品質,努力建設更高質量、更加宜居、更具活力、更可持續的新時代“五美”鄉村。

  二、目標任務

  按照“清凈整潔、形態有序、色塊和諧、主次協調”和“精細秀美”要求,推進25戶以下未建新農村村莊整治、已建新農村村莊提升,分類建設一批整治村點和鄉村振興特色村點。20XX年,全縣完成185個新農村點建設,并圍繞“十四五”10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和21個省定鄉村振興重點村(具體名單見附件3,以下簡稱鄉村振興示范村、重點幫扶村),以及沿蜀水河蘇馬產業帶、沿珠陵江泰興生態帶、沿牛吼江泰井文旅帶、沿贛江澄萬風光帶4條美麗鄉村示范帶,著力打造一批鄉村振興樣板村,力爭創建省級美麗宜居示范縣和全省鄉村振興先行示范縣。

  三、列點原則

  1、整治村點列點原則:

  ①25戶以下尚未建設新農村的自然村,按照合并列點原則逐年推進,并根據每個鄉(鎮、場)未整治村莊群眾的積極性安排建點,要求合并列點村莊總農戶數達25戶以上;

  ②為推進鄉村振興示范縣建設,對鄉村振興示范村、重點幫扶村按照合并列點優先“全覆蓋”原則,年內全面完成建設,要求合并列點村莊總農戶數達25戶以上。

  2、特色村點列點原則:

  ①鄉村振興特色村點:各鄉鎮鄉村振興示范村、重點幫扶村要積極爭創特色村點,原則上每個村都要選取1個基礎條件好、自然生態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產業業態豐富、能可持續發展,村莊大小適中的村點,結合村莊整治提升,建設美麗鄉村特色村點;

  ②美麗鄉村示范帶特色村點:重點圍繞沿蜀水河蘇馬產業帶、沿珠陵江泰興生態帶、沿牛吼江泰井文旅帶、沿贛江澄萬風光帶4條美麗鄉村示范帶和鄉村旅游AAA景點等區域,采取揭榜掛帥等方式,再選擇5個左右村莊創建示范帶美麗鄉村特色村點,連點成線、連線成片、連片成面,打造一批既有“顏值”又有“產值”的鄉村振興樣板村。

  四、工作重點

  (一)深入推進村莊整治建設工程

  以規劃為引領,聚焦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等宜居村莊,以“七整一管護”(村內道路、村內供水、戶用廁所、公共照明、排水溝渠、村內河塘、搭靠“三房”等整治建設,村莊環境日常管護)為重點,結合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規范管理以及鄉村振興特色村點打造,完成185個村點的整治建設。

  1、整治村點建設。完善村莊基礎設施。重點抓好村內道路、戶廁、供水、公共照明等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布局村莊防汛、消防、應急避難等公共安全設施,因村制宜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養老托育、醫療衛生等服務設施,提升村莊功能品質。全面開展村莊“八亂”整治。加強村莊風貌引導,突出鄉土特色和地域特點,提升農房設計水平和建設質量。加強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村名鎮、紅色名村和傳統民居保護。推進傳統村落掛牌保護。鄉村振興示范村要率先開展村莊整治建設提升行動。改善村內人居環境。突出抓好村內排水溝渠、河塘、搭靠“三房”等方面環境治理,全面清理亂堆亂放,整治殘垣斷壁,消除黑臭水體,通過植樹、栽花、種菜等方式綠化村莊和庭院。

  2、特色村點創建。加大鄉村振興示范村、“十四五”重點幫扶村和全縣美麗鄉村示范帶村莊整治力度,在達到整治村點建設標準的基礎上,側重提檔升級,圍繞“八帶頭”,通過“四精”建設,補齊影響農民生活品質、制約村莊發展的短板,彰顯村莊獨特韻味,打造既有“顏值”又有“產值”的“五優”村莊。

  (二)實施農戶“整潔庭院”整治工程。

  聚焦“兩清兩整一美化”(清除廢品、清掃衛生、整治破亂、整齊擺放、美化環境),全域推開“整潔庭院”整治,改善村內庭院內外、房前屋后微環境,建設“五美”庭院,提高農民居住品質。開展庭院整治試點。在鄉村廣泛宣傳、全面動員的基礎上,選擇蘇溪鎮、水槎鄉2個鄉鎮開展庭院整治試點建設。其他鄉(鎮、場)各選擇1—2個行政村開展試點,探索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做法,積極打造一批示范村、示范戶。

  (三)創建美麗宜居示范縣工程。

  全面落實“四精”理念,按照“五全”(全域規劃建設、全面長效管護、全新發展產業、全民共樹新風、全力組織推動)要求,緊扣“八帶頭”目標任務,重點突破、分類推進,整合資源、強化措施,精益求精做美鄉村,積極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四)實施村莊環境常態長效管護工程。

  堅持建管用并重,突出系統化、規范化、長效化的機制建設,著力構建政府、市場主體、村集體、群眾共同發力的共管工作格局。落實落細“五定包干”管護機制。落實每個行政村不低于5萬元的管護資金,不斷健全公共設施維護、河道溝塘、村莊道路、村莊綠化、衛生保潔“五位一體”的常態化長效管護機制,鼓勵有條件的鄉鎮依法探索建立農村廁所糞污清掏、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農戶付費制度,以及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運行管護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服務費市場化形成機制,逐步建立農戶合理付費、村級組織統籌、政府適當補助的運行管護經費保障制度,合理確定農戶付費分擔比例,進一步豐富長效管護模式。

  (五)推進民宿聯動建設增活力工程。

  積極培育“四證”齊全、“四帶動”有力、“五品”凸顯的休閑鄉村民宿,聯動建設一批美麗活力鄉村,推動美麗鄉村添人氣、增活力、發展可持續。20XX年,全縣爭創全省第二批聯動建設先行縣,申報1個五星級、2個三星級休閑鄉村民宿,培訓民宿從業人員30人以上。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繼續把美麗鄉村建設納入縣、鄉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體系,各鄉(鎮、場)、縣有關部門要按照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將美麗鄉村建設擺到突出位置,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突出安排、行動上加大投入,切實結合本地實際,出臺具體措施,XX難點問題,抓好統籌推進。

  2、加大資金投入。

  (1)整治村點建設資金。每個合并列點整治村點安排1個新農村省建點(或縣自建點),每個省建點(或縣自建點)安排建設資金30萬元。

  (2)特色村點建設資金。

  ①鄉村振興特色村點:優先整合鄉村振興發展資金和農口相關項目資金,用于村莊整治提升建設,并視村莊大小優先安排不超過3個新農村建設點,同時鼓勵各鄉(鎮、場)引進社會資本或自我加壓投入鄉鎮財政資金用于村點建設。

  ②美麗鄉村示范帶特色村點:視村莊大小優先安排不超過3個新農村建設點,并盡可能整合鄉村振興及其它項目資金,用于村點建設。

  3、加強資金監管。加強新農村建設全過程的監管指導和質量驗收,確保每個項目高質量建設、高標準推進。進一步規范完善新農村建設項目招投標辦法。完善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各級財政專項補助資金優先用于新農村村組內的道路、巷道、入戶便道、改廁、改溝及改環境等項目建設,有資金結余才可開展村莊綠化、亮化、美化、文化等項目建設。各鄉(鎮、場)不得擅自改變或調整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使用途徑,不得用于偏離建設項目、脫離鄉村實際、破壞鄉村風貌等工程建設。同時,嚴格項目預算評審和驗收審計,50萬元以上項目需經縣財政評審或由縣財政委托第三方評審。項目完工后,鄉(鎮、場)組織人員對轄區內所有美麗鄉村點驗收并決算,再經縣審計局或由項目主管部門委托第三方進行審計,堅決杜絕虛套項目工程款的.行為。

  4、注重施工管理。各鄉(鎮、場)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要求,落實“四精”理念,“對標對表”,重點完善村點“七整一管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工程質量。村點建設過程中,要靈活用好磚、瓦、石、木、竹等體現鄉村元素的建筑材料,盡量不用不銹鋼材、水泥磚等檔次低、質量差的材料,盡量減少透視圍欄、墻面整板圖畫空間、與村莊建設不協調的景觀小品等負面清單建設,防止粗制濫造、簡單復制、缺少特色的現象發生。

  5、形成工作合力。繼續實行縣領導掛鄉鎮、縣直單位幫扶指導制度,各單位要選派2—3名精干人員組成幫扶工作組,原則上明確1名科級干部任組長。幫扶工作組要在鄉鎮黨委領導下積極主動開展工作,每個幫扶工作組所在單位要幫扶自有資金2萬元(含2萬元)以上,積極幫助幫扶點爭取市級以上項目資金,爭取的市級以上項目資金按3:1折合計算后達2萬元以上。幫扶資金作為縣直單位年終考評的重要依據。

  6、發動群眾參與。各鄉(鎮、場)和幫扶單位要組織干部深入年度村點,充分了解群眾反映強烈、需求迫切的急難愁盼問題,尊重群眾意愿,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科學規劃建設,不得脫離實際、大拆大建,破壞鄉村風貌。充分發揮村規民約、村民理事會、新農村建設促進會作用,推動群眾廣泛參與新農村規劃、建設、管護、運營全過程,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組織當地群眾參與務工并發放勞務報酬。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10

  0.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新農村建設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加強對新農村建設景觀規劃設計方案的探究,分析發展的方向和問題,制定有效的措施,能夠有效的保證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水平,確保生態環境的穩定,推動新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新農村建設景觀規劃設計方案的基本目標

  通過系統規劃,能夠讓農村景觀充分反映中國鄉村景觀的特色和類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經濟還比較緩慢,在農村景觀改造中的力量還比較薄弱,大多數情況主要是依靠農民自身的經濟實力來對新農村建設進行改造,其中具有隨意性、盲目性和分散性。這種情形不符合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需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建設文化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景觀種類。

  加強對新農村建設景觀規劃,注重設計方法的研究,保證能夠進行統一、多樣的規劃,進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農村建設景觀類型。對于農村景觀規劃應該在能夠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并且在規劃中合理的考慮農田的占用問題,不要對當地的整體生態環境形成破壞,不要對當地的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擾。在規劃方案的設計過程中,應該結合人民群眾和設計團隊共同的意愿前提下進行,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長遠效益相互統一,共同發展。

  2.新農村建設景觀規劃的基本原則

  2.1生態美學原則

  在新農村建設景觀規劃過程中,對于生態的水平過程和垂直過程都具有景觀擴散交替的空間美和時間的動態美。生態美學原則主要是強調盡可能少的減少對自然的破壞,在原有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建立景觀規劃,同時維持農村生態系統的平衡,科學合理的對農村的土地和相關的空間、物質進行整合利用,進而構建安全、舒適、美好、健康的環境與空間。

  2.2可持續原則

  在新農村建設發展過程中,對于景觀規劃設計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能夠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能夠為子孫后代留下可創造和發展的空間。在新農村建設的景觀規劃中,主要可以體現為:整理農村空閑的土地、保護耕地以及科學的規劃,對自然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保證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

  2.3整體綜合性原則

  在新農村景觀規劃中要將景觀當成一個整體進行管理和思考,權衡各方的利益,要能夠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維持當地的經濟的發展,對一些資源合理的利用。農村景觀的規劃過程中應該對所處在的地域環境作為發展的根本,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整體綜合性的改造,從而吸引城市的游客,促進農村社會經濟可持續增長。

  3.我國新農村建設景觀規劃設計中出現的問題

  3.1生態環境保護不力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新農村建設景觀規劃過多的注重旅游景點的開發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忽略了新農村發展中的生態環境的保護,使得現在的農村的生態系統遭受到破壞,空氣指數升高。新農村建設的發展狀況不單是從新農村的發展規模和農村基礎建設的合理規劃來判斷,最重要的還要看新農村的生態環境是否健康。國家在對農村的生態建設上制定了多個法律法規,根據我國的現狀,這些法律法規在實施應用中,相關部門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不夠重視程度,農村發展的復雜性,使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能很好的落實到位。

  3.2新農村建設模仿嚴重

  我國各個農村的發展狀況不同,一些經濟實力不強的新農村,為了能夠吸引游客,提升農村規劃的質量和水平,去模仿城市或者其它新農村規劃比較完善的模式,抱著拿來主義的思想,對農村大肆的進行改造,造成大多數的新農村特點上出現雷同。新農村的大量模仿現象,使得大多數新農村規劃部門沒有根據農村自身的實際情況,破壞了農村本身的生態系統。

  3.3規劃的隨意性

  新農村的建設,先要對農村的整體進行有效的規劃,農村規劃在新農村建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新農村的規劃對基礎設施、農村的建設、生態環境的保護等都應該包括在內。在我國的新農村建設中,農村規劃的隨意性比較常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一、農村規劃的領導替換,使得原有的農村規劃設計方案取消或是修改,新來的領導對接手農村的發展和規劃不夠了解,造成農村規劃隨意性的產生。二、在新農村規劃和建設中,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能夠增加地方的財政收入,加大對旅游事業的開發,在當地的部分區域規劃和改造上,對相關的人員打開后門,新農村的規劃不能很好的監管,造成新農村規劃的隨意性,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

  4.新農村建設景觀規劃方案的實施措施

  4.1充分利用自然生態

  在新農村的建設景觀規劃設計中,根據農村發展的方向,應該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多加考慮。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基礎應該是基于環境保護上,在新農村的規劃上,有關部門應該根據農村的生態環境的分布進行有效的新農村規劃,在農村建設中對于涉及自然生態的區域可以針對性的制定建設和保護方案。新農村的發展可以利用自然生態形成旅游區,旅游區的建立不僅可以增加財政收入,而且還可以推動周邊區域的發展[1]。這種方案的實施,對農村的自然環境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有關單位針對生態保護重要性進行宣傳,普及生態保護的措施,農村的原生態的保護,需要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創建生態環保型新農村。

  4.2科學規劃新農村

  新農村規劃是新農村建設的前提和基礎。生態新農村的規劃主要內容包括生態經濟環境的發展,自然生態環境的改善、農村人口的分布等。在新農村規劃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對農村生態保護性的開發提出有效的方案,建設可循環的良好生態環境,促進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新農村的規劃過程中,根據新農村的經濟的發展規劃,對農村的各項數據進行調研,成立規劃調查組, 調查農村的經濟狀況,農村的人口和農村的生態環境的數據進行分析,在規劃中要依據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規劃,參照農村經濟發展體制和農村生態活動的指標,合理的確定農村的生態功能和農村的經濟功能,對生態資源的規模和多少進行合理的分配和布置,使得整個新農村的規劃能夠建立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如組織和匯集農村規劃人才對農村規劃方案進行制定。政府根據的農村標準規劃,聽取民眾的意見,讓新農村村民對規劃內容方向有個大致的了解,從而更好的推動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更好的進行。

  4.3建立完善新農村景觀建設管理制度

  為了確保景觀規范設計方案能夠在新農村建設中有效實施,開展有效的新農村建設,加大對景觀規劃設計的探究,建立完善的新農村景觀建設管理制度。對此,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合理科學的管理制度,以確保新農村景觀建設景觀規劃設計方案有序開展。一方面,要組織健全的管理機構,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 政府應該扮演主導地位,新農村自身也要做好的建設工作的準備,利用餐飲、娛樂以及旅游等相關的產業來吸引外來的游客,進行反哺新農村建設的需求,從而實現生態、環境、社會與建設方面能夠統一、可持續發展。

  5.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新農村建設景觀規劃設計方案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充分利用自然生態、科學規劃新農村、建立完善新農村景觀建設管理制度能夠有效的保證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水平,確保生態環境的穩定,推動新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11

  根據全省“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的新農村建設精神,緊緊圍繞“奮力躋身全省發展第一方陣,早日把玉山建成全省經濟強縣和全國旅游名城”的宏偉目標,為扎實推進20xx年度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躋身全省先進行列,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大力推進以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建設新村鎮、樹立新風尚、形成新機制、創建好班子“五新一好”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按照“農村面貌更新,人民生活更殷實”和“村點即是景點”的要求,以村點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村莊整治建設為切入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著力點,以和諧新社區建設為落腳點,大力推進村落連片規模整治,以大村莊為中心,聯動周邊自然村落,實行整體規劃、集中布點、一體建設,提高中心村的人口集聚力、服務輻射力和發展帶動力;緊密結合城鎮化建設目標,扎實推進村鎮聯動,逐步實行整村、整鄉全域規劃、一體布局、分步整治建設;有效實施基礎村點建設,堅持規劃先行,落實“一戶一宅”舉措,著力推進以改水、改廁、改房為重心的“六改四普及”,妥善、合理地引導農民規范建房。

  按照村鎮聯動、村落連片和基礎村莊“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模式,突出工作重點,著力打造“三區四線”。彰顯“三區”新村特色,著力將景區新村作為景點來建,將庫區新村打造成生態漁村,將郊區新村建設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整合利用“四線”資源,著力加強高速公路、國省道、旅游公路和鐵路沿線的村點建設。同時,在村點建設工作中要突出四個方面:

  (一)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堅持以科技為支撐、以專業合作為紐帶、以龍頭企業為牽引,依靠能人帶動,形成一大批涵蓋一、二、三產業的“城郊休閑農莊型、景區旅游服務型、特色產業提升型、邊界商貿帶動型、民俗文化開發型”的一村一品專業村、特色村和精品村。突出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建設,注重發展具有地域文化、人文傳統、農家生活、綠色餐飲的一村一品項目,加快發展古村落、古民居參觀游覽和農家樂等第三產業;以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為依托,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地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大力發展農村生產生活資料連鎖超市等服務業,加強農民工就業培訓,進一步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實施農家樂、文化科普和優質果苗“三進村點”工程,努力提升村點建設水平。力爭60%以上的新農村建設點形成一村一品產業,使點上農民增收走在全縣前列。

  (二)突出加強村鎮聯動整治建設。認真謀劃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村莊和農村人口的“進、退、去、留”,逐步實行整村、整鄉全域規劃、一體布局、分步整治建設。把鄉鎮集鎮及所在地和周邊村莊作為一個整體,科學規劃空間布局、建設用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銜接整合各類資源要素,突出改善環境、完善設施、培育產業、繁榮市場、增強功能、加強服務六個環節,逐步實現道路硬化、飲水凈化、衛生潔化、街坊美化、環境綠化、產業強化、商貿繁化、服務優化、管理細化、生活現代化“十化”目標。

  (三)扎實開展村落連片和基礎村點整治建設。繼續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綠一處理”要求,整治建設好30—50戶基礎村、100戶左右和數百戶的中心村。提倡村落連片推進新農村建設,并以相對大的村莊為中心,聯動周邊自然村落,實行整體規劃、集中布點、一體建設,提高中心村的人口集聚力、服務輻射力和發展帶動力。農民建房統一進規劃區,堅決制止“一戶多宅”和未經規劃的亂建現象。積極動員群眾實施“穿衣戴帽”工程,深入推進以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清潔工程,全面整治農村環境衛生。結合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提高綠化水平,建設綠色生態鄉村。

  (四)著力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按照“地域相近、產業相同、利益共享、規模適度、群眾自愿”的原則,結合村鎮聯動和村落連片整治建設,突破村組行政界限,發展農村新型社區。完善農民書屋、衛生室、農資店、便民服務中心等社區服務設施,健全“黨組織+村民理事會+合作社”的管理體系,建立青年、婦女、老年等群眾組織以及法律宣傳、應急救援、治安巡邏等社區隊伍,制定一事一議、籌資投勞、村規民約等民主制度,弘揚創業文化、科學文化、群眾文化、道德文化和法制文化“五種文化”,著力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發展新文明,努力建設以和諧文化為主軸,以“五種文化”為覆蓋,黨群組織較完備、產業較發達、社會管理功能較強的農村新社區。

  二、選點原則和村點規模

  根據農民自愿、基礎建設好、項目銜接的原則以及省、市分配基礎村點、村落連片村點和村鎮聯動村點的名額和比例(4:4:2)要求,運用以“宣傳發動、候選篩選、調查摸底、推選理事、制定規劃、確定內容、挖潛算賬、分戶協議、組織申報”為主要內容的九步選點法“選好一個點”。根據上級要求,30戶以下的自然村不單獨申報,村落連片和村鎮聯動點以50戶為一個村點計算。

  根據上述原則,20xx年全縣新農村建設村點為131個(詳見附表),即:鋪面點86個、自建點25個、調劑點20個。其中安排:村落連片點54個(11個中心村)、基礎點50個(20個村莊)、村鎮聯動點27個,在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臨湖鎮實施村鎮聯動試點。

  建立村點安排與工作實效掛鉤制度。一是至5月底還沒有推選好理事會并正常運轉、群眾積極性不高、農民普遍不愿投入的村點,將報上級批準予以調劑取消,安排給建設進度好的村點。二是年終考核“后三名”的鄉鎮下年度將減少一半的指標獎給“前三名”的鄉鎮;連續兩年“后三名”的,該鄉鎮暫停一年布點。三是年終考核“后十名”的行政村,一年內不布點;“后五名”的行政村,兩年內不布點。

  三、資金籌措和補助標準

  堅持多元化的資金籌集方向,通過直接統籌、銜接統籌、農民投入、部門幫扶、財政支持、政策扶持、社會捐助、市場運作等多種渠道“籌好一筆錢”。

  (一)三級財政直接統籌。每個村點省、市、縣三級直接統籌資金16萬元(其中:省9.2萬元、市1.65萬元、縣5.15萬元)。縣新村辦將每個村點的直接統籌資金分配到村點,并及時向村點印發《20xx年江西省新農村建設村點直接統籌支持資金到賬通知單》。各村點收到《資金到賬通知單》后,應及時向村民張榜公示,以鼓勵群眾,發動群眾,盡早開展村點建設。

  (二)涉農部門銜接統籌。銜接統籌各有關單位下達的涉農項目資金仍按原使用渠道和管理方式進行,主要有中央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獎補資金(財政局)、農村沼氣資金(農業局、發改委)、農村飲水安全資金(水利局、發改委)、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水利局)、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資金(林業局)、土地治理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辦)、“一村一品”專項資金(人社局)、車購稅公路項目資金(交通運輸局)、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建設局)、扶貧開發和整村推進(扶貧和移民辦)、改廁項目資金(衛生局)、農村電網改造資金(供電公司)等。各有關涉農項目資金管理部門要積極向上爭取支持,及時把資金安排到村點,除車購稅公路項目和農村電網改造項目外,不按村點個數平均分配,符合條件的可多安排,不符合條件的可不安排,重點安排在群眾積極性高、村點建設進度快的地方,禁止將本年度新農村建設銜接資金安排到非當年新農村建設點,具體安排以縣財政局、新村辦和相關涉農資金管理部門單位聯合文件為準,年底由縣新村辦組織考核其到位情況。

  (三)部門單位掛點幫扶。實行部門單位掛點幫扶制度(另行下文),落實村點項目建設“五個一”工作機制,一個村點由一名縣級領導牽頭、若干個部門單位掛點幫扶。每個掛點幫扶的部門單位給予村點的扶持資金原則上不低于2萬元,且在6月底前落實到位。

  (四)金融惠農政策扶持。落實國家“農行支農、信用社為農”服務機制,加大其支農、扶農力度,重點支持、扶持新農村建設。由人行牽頭負責,會同農行、農發行、農村信用聯社和縣新村辦,根據上級支農服務政策制定《全縣金融支農惠農實施方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把金融惠農政策向新農村建設點傾斜,真正讓農村受益、讓農民得實惠。

  (五)充分發動農民投入。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受益主體和投入主體,各地要“開好一個會”,充分發動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增加農民的自我投入、自我建設和自我完善意識。縣政府將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發動群眾好、效果明顯的村實行傾斜,對“十大精品村點”進行獎勵。各鄉鎮要提高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的能力,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克服“等、靠、要”思想,引導農民群眾的主體投入。為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年底將組織評選“十大新農村建設標兵”,捐款50萬元以上的單位或個人由縣委、縣政府授予光榮獎牌;對捐款達到10萬元、1萬元的個人分別在電視、報紙上通報表彰。各級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措施,對捐款積極的單位或個人進行表彰,在全社會形成領導帶動、層層發動、你追我趕的新農村建設氛圍。

  四、推進方式和基本措施

  (一)科學制定方案。各鄉鎮要結合當地實際,明確目標任務,突出工作重點,劃分工作階段,制定周密、具體、操作性強的工作實施方案。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推進小村并大村、做大中心村、引農進集鎮、鎮村相銜接、移民建新鎮等工作,尤其提倡做大村莊、做強集鎮,推動人口向連片村落、中心村和集鎮集聚。村鎮聯動點要根據基礎建設、群眾熱情和地理位置等實際情況,制定專門工作方案,并從組織領導、宣傳發動、力量匹配、政策支持、資源整合、資金投入等方面,分別提出切實有效的辦法和措施。

  (二)明確定位目標。要緊密結合“三區四線”特點,同步推進“三位一體”實施,緊緊圍繞“五新一好”要求,明確村點建設定位目標,把村點建設做大做強,做出特色、做出精品、做出水平。發揮村點建設的引領、示范作用,突出建設、重點打造一批具有生態、旅游、和諧、文化、發展等特色的精品村。

  (三)精心編制規劃。今年,所有鄉鎮要完成集鎮規劃修編以及旅游公路沿線、國省道、重點縣道的村莊整治規劃工作。新農村建設規劃包括村鎮整治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新社區建設規劃。各地要按照分類推進的原則,針對新農村建設基礎村點、村落連片村點、村鎮聯動村點等不同類型,“畫好一張圖”,把獨特的真山秀水“亮”出來。村鎮聯動和村落連片村點,要把集鎮和周邊村點、中心村和附近村點,一并進行全域性、一體化高標準規劃。編制村鎮整治建設規劃要始終堅持因地制宜、適度超前、功能齊全、彰顯個性的原則,緊緊圍繞我縣建設三清山重要依托城市的旅游城市發展定位,把鄉村休閑旅游作為我縣的一個大產業,把村 要注重保護自然生態和古村落、古民居、歷史文化名村,深度挖掘所在村莊的古居古跡、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人文元素,巧妙結合農家休閑、農業觀光基地建設,彰顯歷史文化底蘊,充分體現村莊個性魅力,使每個新農村建設點既有個性亮點,又有區域特色,構建休閑鄉村。

  要組織專業隊伍深入村鎮,動員組織村點農民和集鎮居民參與規劃,充分聽取民意,有效集中民智。駐點干部、鄉村干部要會同村點理事會和集鎮社區居民理事會組織群眾討論規劃,真正讓農民自己確定發展什么產業、建哪些項目、采取什么方式建、如何籌資投勞、如何實施宅基地合理流轉等具體事項。村鎮整治建設規劃由縣城鄉規劃局負責具體指導實施,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由縣農業局負責具體指導實施,農村新社區建設規劃由縣民政局負責具體指導實施。各項規劃設計圖將在玉山門戶網站上公布,供網民評比。

  (四)加大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整合力度,按照“項目銜接”的原則,做到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到哪里,部門政策資源和項目就支持到哪里,相關配套建設和公共服務就跟進到哪里。特別是村鎮聯動集鎮整治建設資金需求量大,要用好政府財政性資金和整合政策資源來籌集,一是發改委要在立項方面向試點集鎮傾斜,有關涉農項目資金盡可能與試點集鎮對接;二是要運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等措施增加建設用地指標,對試點集鎮商業和普通住宅用地的土地出讓金實行獎補;三是采用經營理念和市場化運作,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參與試點集鎮的基礎設施、公共事業等建設;四是對試點集鎮招商引資新落戶企業要從土地、信貸、規費減免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村鎮聯動中的新農村建設專項補助資金要專用于村莊的整治建設和農民整村整片建房的基礎設施建設補助,禁止用于集鎮的`整治建設,確保專款專用。

  (五)整合利用資源。村點建設要緊密結合當前我縣實施的縣鄉公路升級改造工程、河堤治理防洪工程、水利血防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千噸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現代農業標準糧田項目建設工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超對接工程、農貿市場改造工程、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陽光、雨露工程”以及林業、旅游等工程項目,無縫對接城鄉創建工作,實行捆綁式建設,實現城鄉文化共享,城鄉協調發展。

  (六)嚴格資金管理。把籌集落實好村點建設資金擺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計“籌好一筆錢”,切實解決好建設資金缺口問題。嚴格落實贛府廳發[20xx]28號文件精神,加強資金管理,強化專款專用意識,建立健全縣級專戶撥付、鄉鎮報賬和村級臺賬的核算體系。

  (七)分類有序推進。要根據不同類型,采取不同措施,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點的各項工作。

  1、基礎村點和村落連片村點:要著力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農村新社區建設上下功夫。在產業發展方面,要積極爭取上級各類林果茶油種植項目、畜牧水產養殖項目、農產品加工項目等,使更多的項目資金投入到村點產業發展上;要出臺配套扶持政策,從資金、技術、服務、土地流轉等方面,支持村點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一村一品”;要把產業發展與培育新型農民、促進農民就業創業、發展專業合作社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升農民文化科技素質和就業務工技能,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真正實現產業富民、產業強村。在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方面,要按照先改水、改廁,然后改路的原則抓好“三改”;切實按照綠化凈化美化的要求抓好“三綠”;嚴格按照“3+5”模式抓好農村清潔工程。對“六改四普及”中的其它建設項目,也要根據籌資情況,因地制宜明確恰當的扶持標準,從而使村點農民實現走平坦路、喝干凈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用潔凈能、居優美村的目標,構建優美鄉村。在農村新社區建設方面,要堅持“完善設施、加強服務、豐富生活、促進和諧”的原則,建立黨委政府領導、相關部門指導、村級兩委牽頭、村民理事會主辦、社會力量支持、群眾廣泛參與的農村新社區建設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社區工作隊伍,弘揚社區文化,構建和諧鄉村。

  2、村鎮聯動村點:要圍繞“十化”目標,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分步實施的原則,綜合配套、聯動推進各項整治建設。對于涉及生產生活基本需要的項目,要先行安排、及早建設、狠抓落實;對于管長遠、打基礎的設施配套項目,要提前謀劃、早作安排、適時啟動;對于建設時間長、遠期效果好的項目,要統籌兼顧、分年實施、逐步推進。

  3、在時間安排上,分四個階段進行:4月底為第一階段,工作重點為宣傳發動、擇優選點、籌集資金、科學規劃、分戶整治和綠化工作;7月底為第二階段,先改水改廁、后改路,實現村莊排水溝全面硬質化,農戶100%建衛生廁所(水沖式廁所,三格式無害化廁所,沼氣式廁所);10月底為第三階段,完成“穿衣戴帽”,全面實現凈化、美化、亮化,清潔工程“3+5”模式落實到位;12月底為第四階段,全面完成村點建設各項工作內容,查漏補缺,總結提升。

  (八)加強組織領導。針對換屆后的人事變動,各鄉鎮要及時調整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繼續保持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鎮長任第一副組長、黨政分管領導任副組長,高位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格局。書記、鄉鎮長要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親自督查、親自解決新農村建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分管領導要親力親為,抓好組織協調、資金落實、督查指導等具體工作。各鄉鎮要成立以本鄉鎮離退休老同志為主的、成員相對穩定的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幫助新農村建設村點宣傳、發動群眾;各新農村建設村點要推選好村民理事會,“選好一個頭”,發動好群眾,管理好資金,組織好建設,處理好矛盾。

  要著力加強村民理事會自身建設,“立好一個規”,制訂好規章制度,著力探索出一種能自我組織、自我建設、自我管理的長效機制,既要在村點建設中發揮作用,更要在村點的長期管理中發揮作用。各鄉鎮要選擇1—2個已經建成的村點,作為理事會長效機制建設的示范點,對村點建設的各個方面再次進行全面提升,鞏固和發展村點建設成果。全縣將篩選一批建設提升點進行獎補,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村鎮聯動試點集鎮要在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組建村鎮聯動推進工作組,由縣分管領導任組長、鄉鎮黨委書記任副組長并兼任辦公室主任,與村鎮聯動工作有緊密聯系的縣直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負責村鎮聯動整治建設的綜合協調、資源整合和工作指導。

  建立縣級領導掛點、部門單位駐點、干部蹲點工作機制。縣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以及各幫扶部門要結合部門職能,制定具體的、操作性強的村點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精心挑選一批年輕后備干部駐村幫扶新農村建設,辦1—2件拓展職能優勢的好事實事,采取強有力措施,幫助、指導、督促各村點做好新農村建設工作,切實“扶好一個點”。

  建立新農村建設目標管理制度,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干部考核評價體系,注重在新農村建設中鍛煉培養干部。建立幫扶新農村建設工作述職制度,掛鉤幫扶部門單位和蹲點干部要向縣委組織部、農工部寫出新農村建設書面述職報告。

  建立新農村建設“文明鄉風”評估考核機制,在玉山門戶網站要開設“文明鄉風”論壇,每個鄉鎮要在《今日玉山》開辟“文明鄉風”專頁一期以上,在縣電視臺開展專題,全面深層次挖掘當地歷史文化底蘊,把寶貴的文化遺產“露”出來。大力弘揚“五種文化”,著力培育一批“鄉風文明”的新村鎮。各新聞媒體要深入宣傳新農村建設中的鮮活經驗和感人事跡,以身邊的典型、身邊的變化,激發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支持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熱情,推動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縣新農村建設辦公室要切實履行好組織協調、督查指導的工作職責,全面掌握新農村建設村點的工作動態,督促選好一個點、畫好一張圖、選好一個頭、開好一個會、籌好一筆錢、立好一個規、扶好一個點、評好一個比的“八個一”全面落實到位,促進全縣新農村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12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省委、市委1號文件精神,大力開展社會主義建設活動,推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促進三個文明建設。按照《泰寧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的要求,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結合本村實際,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經村支部大會研究和村民代表大會決議,特制定本規劃方案。

  一、總體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省委、市委1號文件精神為指導。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要求,以村容村貌整治為突破口,以大搞農田水利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基礎,以家家戶戶發展經濟項目為支撐,以培訓教育和文明創建為手段,開展“富、靚、智、樂、和”五進農家活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目標任務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至20xx年基本建設成基礎設施完備,經濟快速發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活風尚文明,生活習慣衛生,村莊環境整潔,人與自然和諧,服務網絡健全,民主法治進步,社會安定有序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基礎設施完備。100%的自然村通有安全衛生的自來水;村境內100%自然村道路平整通暢路面水泥硬化,兩側綠化到位,路肩到位;村境內農田水利整治一新,溝河渠道灌排水便利,并以自然村莊為單位,逐步建立公共垃圾處理場所,改變垃圾隨意傾倒在溝河等處造成環境污染的現象。

  ——農村經濟發展。發揮地理和資源優勢,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場”四篇文章。倡導科技興農,推廣農業機械化;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種植、養殖業科技含量高;以農副產品加工、流通、營銷帶動二、三產業的發展;引導富余勞力外輸內轉。至20xx年村民年人均純收入達5800元,村財年收入達30萬元。

  ——生活富裕安康。各自然村按照規劃建設好新村,至20xx年100%的村民住上新房;100%農戶安裝電話,有線電視100%入戶;100%的村民享有合作醫療;建立健全服務網絡,農業技術信息、生產生活資料購銷、醫療保健、文化娛樂、便民等服務進村入戶,覆蓋每個村莊,惠及每個農戶家庭。

  ——民主法治進步。鞏固提高“全國民主法制示范村”的成果。堅持依法治村,實行村務財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組織,有民主理財小組,有黨風廉政監督小組、村務監督小組和村民代表議事會,村務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得到落實;村民知法懂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落實,無賭博、盜竊、打架斗毆等違法行為。實現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鄰里和睦團結,村民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融洽相處的平安祥和的社會環境。

  ——倡導文明新風。鞏固提高“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單位”成果。村民自覺學文重教、崇尚科學;無封建迷信活動。實行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倡導遵紀守法、移風易俗新風尚。

  ——人與自然和諧。實現“三清”,即: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村落環境優美,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達到綠化,生態良好;實行畜牧圈養,村民的廁所和牲畜圈舍要統一布局,統一樣式。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生態建設相得益彰。

  三、工作措施

  (一)圍繞“生產發展”目標,增加農民收入和村財收入

  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著力挖掘山上,田里,庭院,市場的潛力,努力增加農民收入。以年遞增300元的速度,至20xx年村民年人均純收入達5800元。在增收項目方面:山上主要抓好毛竹,雷公藤,錐栗的長遠項目開發。至20xx年全村毛竹面積達4000畝,雷公藤1000畝,歐美楊1500畝。田里主要抓好烤煙,優質稻,制種的短,平,快項目。全村每年種植烤煙面積1400畝,實現煙葉產量3250擔,種植優質稻1500畝,煙后制種500畝;庭院主要培育戶養千只禽,百頭豬,百頭羊的養殖專業戶和養殖專業組;市場主要發展壯大農民流通隊伍,引導農村經濟人成立流通協會,以筍竹加工企業為龍頭,帶動農產品的種、養、加工、銷售和其他二,三產業的同步發展。使全村從事二,三產業人員占全村總勞力的三分之一。同時大力引導和組織農業富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發展,把勞務經濟作為我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和突破口。在縣、鄉勞動部門的支持下,開展“陽光工程”,進一步加強村民的技能培訓工作,為輸出務工村民提供就業保障。逐步培育形成一組一品、一組一業的產業格局。在抓好農民增收的同時,努力增加村集體收入實現村財的長期穩定,有續增長。一方面鞏固和完善原有的村集體收入項目如2300畝集體竹山和150畝的聯營果園、沿街店鋪、廠房等承包租賃合同。另一方面利用閑置的2個鰻場和老磚瓦廠招商引資,村集體以資源入股合作興辦企業。至20xx年村財年收入實現30萬元。

  (二)圍繞“生活寬裕”目標,提高群眾生活質量

  1、20xx年完成洋坑通集鎮的1.4公里道路水泥路面硬化工程。使全村100%的自然村村內村外道路路面水泥硬化。

  2、20xx年完成上段組接通集鎮自來水工程。20xx年完成洋坑自來水改造工程。使全村100%自然村飲用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3、20xx年完成洋坑組通有線電視工程。使全村100%自然村通有線電視。

  4、將村財收入的20%資金,用于村民的醫療保健,使100%的村民享受到合作醫療;

  5、將村財收入的10%資金,用于村民的教育培訓,使45歲以下的村民都掌握1至2項生產治富技術。

  (三)圍繞“鄉風文明”目標,扎實開展文明村建設活動

  1、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村民活動陣地建設。在村部建設一個綜合性的村民活動、培訓中心,在其他各自然村完善“三小(黨小組、村民小組、計生小組)活動室”建設,使村民有一個固定的活動場地;

  2、以實現“平安大田”為目標,繼續開展“綜治三包”活動,成立禁賭、禁黃、禁毒、老年勸導小組;實現社會治安穩定,無黃、賭、毒、盜等違法犯罪現象;

  3、繼續開展“創十星、評十戶”、“爭五好”活動,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理事會、村村規民約執約隊,倡導村民學文重教、崇尚科學,喜事新辦,喪事簡辦、遵紀守法、移風易俗新風尚;。

  (四)圍繞“村容整潔”目標,實施生態村建設工程

  1、20xx年起開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廁、改溝、改圈、改廚)為主要內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在各個自然村建垃圾焚燒池,組建環保隊和環境督導隊(老年協會),使附屬房亂搭建、柴草亂垛、垃圾亂倒、畜禽亂跑、污水亂流的“五亂”現象得到有效改變。實現庭院凈化,村容村貌美化;

  2、20xx年完善和改造集鎮基礎設施。在文明街建8個固定的垃圾池,擺設30個活動垃圾桶;在街道兩旁更新和新植綠化樹500株;將街道旁水渠蓋板全部補齊;新建燈箱宣傳牌12個。

  3、20xx年繼續完善好上田自然村“精品村示范點”的建設,建一300米的水渠,引河水進村清潔村內溝渠,并在溝渠上建水泥蓋板;在進村路旁栽種綠化樹;在橋頭三角公園建體育活動器材。

  3、20xx年改造上處、上段自然村。按照保護和改造的原則,將上處和上段建設成具有清代古建筑和現代新建筑相結合的村落。

  4、大力引導村民建沼氣池,至20xx年使全村有條件的`農戶100%都建有沼氣池。

  5、從20xx年起在全村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種植綠化樹,實現環境“綠、凈、美”的生產和生活環境。

  (五)圍繞“管理民主”目標,建設民主法制示范村

  1、堅持民主決策。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項的決策,均堅持實行村務民主聽證,組織聽證代表進行充分討論,形成共識后再提交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表決。健全和完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村民代表大會),合理確定各自的議事規則和議事范圍,討論決定重大村務事項,并督促決策事項的有效實施。

  2、規范民主管理。一要規范公開形式。在每個自然村建一村務公開欄,同時以公開欄、入戶宣傳單、進村下組入戶宣傳等形式及時公開村情村務。確保村民對村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議事權和監督權。二要規范公開內容。將村務決策、村干部補貼、集體財務收支、計生指標、山林耕地企業發包、工程投標、宅基地分配、救災物質發放等內容向村民定期公開。三要規范公開時間。根據公開內容按照年度性、常規性、臨時性、即時性進行公開。四要規范公開的內容和實施、落實的監督。由村務監督小組監督公開的內容和落實的情況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會議匯報。

  3、加強民主監督。實現民主評議村干部工作制度和村干部激勵約束制度。結合年終考評或總結工作對村干部至少進行一次民主評議,評議結果與其補貼和獎勵掛鉤。發揮村務監督小組作用,檢查、督促村民委員會落實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定的事項;反映村民合理的意見、建議,督促村民委員會及時辦理、落實;檢查督促村務公開以及財務活動情況,協助開展村集體財務審計。

  四、組織領導

  1、深入發動、形成合力。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村黨支部、村委會在思想發動、組織動員上下功夫,發揮兵、青、婦、老協等群團組織的作用,積極引導群眾正確認識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意義,調動村民自覺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強化標準,保證進度。按照新農村建設的標準,制定詳實的目標規劃、規章制度、文明規范、村規民約、創建指標等內容。排出各項建設序時進度表,并抓緊落實,盡快組織實施。確保半年小變化,一年大變樣。

  3、強化責任、明確獎懲。各責任人要強化責任意識和全局觀念,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全體村民都要認真協助、配合支部、村委的新農村建設的開展工作。

  4、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是關心群眾利益的根本要求,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為保證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成立由村黨支部書記廖建平任組長,村委主任任副組長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充分發揮村兩委干部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推動新農村建設扎實深入開展。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13

  為了落實縣委、政府關于新農村建設的工作部署,切實抓好我鄉20XX年新農村建設工作,把新農村建設納入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的發展軌道,作為我鄉推進城鎮化和持續我鄉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現結合我鄉的實際狀況,特制訂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20XX年,我鄉繼續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禮貌,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為指導,大力推進以“五新一好”為主要資料的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做好“四改一整、三綠一處理”等各項建設。重點辦好改水、改廁、改路、改房、環境整治五件實事,解決好農村“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問題,確保實現“走平坦水泥路、喝縣自來水、上衛生水沖廁、住整潔舒適房、用潔凈能源、居綠色家園,建生態環保新村”的目標。

  二、工作任務

  一是抓好公路沿線村村自然村的`新農村建設;二是抓好新農村建設點的綠色家園建設;三是抓好兩個新農村建設點的農村清潔工程;四是抓好定點“人家”幸福工程以及公路旅游景觀工程;五是抓好20XX年新農村建設定點工作;六是抓好原新農村建設點的成果鞏固。

  三、工作重點

  (一)突出主導產業建設。堅持突出原生態特色,打好綠色、有機品牌。一是要圍繞培植以柑和綠色大米為主導產業,壯大綠色有機農業,按照“品種特色化、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投入科技化”的產業化模式經營。在發展主導產業的同時,要充分利用剩余勞動力發展生產,做到戶戶致富。二是要結合推進“雙十雙百雙千”工程、扶貧開發工程和農民科技培訓計劃的實施,著力抓好“一村一品”產業示范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加快農業科學技術推廣和新農民培育步伐。三是要結合本地實際狀況,用心推進庭院經濟、務工經濟、鄉村旅游和觀光農業等,努力提高農民增收和生活水平。

  (二)突出村莊整治建設。一是在做好“三清六改四普及”的基礎上,要確保改水、改廁、改路、改房100%的到位;二是要按照綠化凈化美化的要求,大力推進村點“三綠一處理”建設,結合“一大四小”工程,做到庭院、道路、村旁全面綠化。三是對于村莊周圍的垃圾,采取分類處理,全面推進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模式。實行“1元保潔”機制(即受益農戶每人每月繳納1元衛生保潔費),制訂衛生公約,劃分衛生職責區,實行衛生門前“三包”,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農村清潔工程衛生長效機制。四是結合實際重點抓好村自然村旁樟樹林的美化,建好室外活動場所和休閑休息亭。

  (三)突出農村新社區建設。一是抓好村點社區建設,用心開展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農村合作社建設,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健全村級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制定村規民約,建立健全村民理事會、監理會和紅白理事會、禁賭協會等農民自治組織。重點做好室內活動場所、文化活動室和圖書閱覽室。確保建成組織完善、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的社會生活共同體。二是加強農民技術培訓,在新形勢下科學、懂技術的新農民。用心開展建立“手機村”活動和廣播“村村響”工程,重點在三櫪村建立“手機村”,及時掌握信息,提高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學文化水平,培育社會主義新型農民。

  四、工作和時間安排

  1月份:根據定點的狀況制訂方案,并在村點協助理事會制訂制度和理事會章程,制訂農民自籌資金籌集方案,做好村莊建設規劃。

  2月份:完成市縣下發的年度自評工作,迎接市縣檢查驗收。結合春節大團圓,開展衛生評比大檢查。

  3月份:召開新農村建設動員大會并組織培訓,制定好村莊整治建設、產業發展和新社區規劃,拍攝舊村莊圖片,完成村點3萬元集中資金上交縣新村辦,全部拆除破舊房和豬牛欄,做好迎接上年度省檢查驗收考評工作。

  4月份:迎接縣第一季度督查工作,啟動改水工作。制定村規民約,成立禁賭協會和紅白理事會。

  5月份:改水、改廁、改路以及村莊整治,做到基本完成。

  6月份:進一步完善改水、改廁、改路任務,做好第二季度工作小結。

  7月份:迎接縣二季度督查工作,啟動改房,完成粉刷任務和農村清潔工程。

  8月份:全面完成農村清潔工程建設。

  9月份:全面完成改路和“四普及”任務,開展整治村莊環境、改欄、改環境任務,全面完成外墻粉刷和漿砌階檐任務。完成新村建設做好三季度的督查準備工作。

  10月份:迎接縣三季度督查工作,全面完成村莊整治,全面完成室內外活動場所。

  11月份:全面完成村莊整治建設的掃尾任務,協助村點將直接統籌資金,幫扶單位和鄉政府的扶助資金到帳,做好臺帳,收支狀況,建立社區管理機制,完善社區服務功能。開展景觀公路工程。

  12月份:全面完成自然村建設,全鄉進行各項建設驗收檢查,做好省、市、縣的檢查驗收工作,全面和考評工作,查看20XX年后備點的建設狀況。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村點單位要牢固樹立抓新農村建設就是抓發展、抓穩定、抓民生的理念,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一是加強力量。經鄉黨委、政府研究,調整鄉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二是加強理事會建設。鄉、村干部要全力配合理事會成員做好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個性是在資金、技術服務、土地流轉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圍繞發展環境、完善設施、培育產業加強服務為重點,逐步推進社區建設,使新農村建設有序順利進行。

  (二)加大資金投入:一是在上級直接統籌資金到位的同時,鄉、村要加大資金投入,每個點鄉鎮不少于3萬元,村委會不少于1萬元,努力爭取幫扶單位和社會有志人士、扶助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二是要鼓勵農民籌資投勞。既要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又要尊重農民意愿,搞好“一事一議”,動員和組織農民用心加大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公共事業,每個村點農民投資投勞占總投資不少于80%;三是要落實銜接統籌資金,爭取銜接安全飲水、沼氣池、農業綜合開發和衛生部門的改水改廁等項目資金;四是鄉、村干部要與金融信貸單位取得聯系,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加強禮貌信用戶的創評,擴大貸款規模,滿足新農村建設資金到位。

  (三)加強幫扶指導:一是根據鄉黨政班子成員的分工以及各辦公室的蹲點,駐村幫扶新農村建設;二是積極配合縣幫扶單位下村指導工作,縣包(掛)村單位支持資金爭取10000元以上;三是鄉、村干部要用心動員企業老板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支持新農村建設。

  (四)嚴肅財經紀律。一是各新農村建設點,對資金投入,要做好安排,不留缺口不欠帳。采取統一發票報賬制。二是確保新農村建設直接統籌資金專款專用,由縣財政局撥付到鄉經管站,再由行政村或村點開具收據撥款,建立村點臺帳,并規范臺帳、明細帳、分戶帳和憑證管理制度,做到賬證一致,合法有效。三是要加大資金督查力度,堅決杜絕違規經費開支,確保資金安全、高效、健康運行。

  (五)考核與獎罰。鄉、村領導干部要切實履行好協調、督查、指導新農村建設點的工作職責,做到每月一布置、每周一指導、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報、每季一評比、半年一小結、全年一表彰,對新農村建設實行年終考核,建立獎罰措施。

  (六)明確要求分解任務。經鄉黨委、政府研究,把新農村建設的任務逐項分解,落實到人,具體分解見附表,強力推進我鄉新農村建設。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14

  一、節目創意:

  伴隨著三農問題已成為了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關注三農問題和支持農村建設也成為了當代大學生歷史使命的一個部分。大學生xxx暑期“三下鄉”活動,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的指導下,為了給予村民貫徹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促進鄉村的和諧發展調動村民的積極性,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設。因此,我們擬定于在下鄉期間舉辦一場“三下鄉”文藝晚會。在我們的節目設計中,從淳樸的民間音樂中捕捉源遠流長的鄉村文化,從保衛祖國和建設家園的奮斗中透露我們祖國人民的智慧和對生活的摯愛,從當代青少年的朝氣蓬勃中體現我們對未來美好一切的憧憬與信念,呈現給觀眾的將是一臺主題思想明確,文藝形式輕松活潑,具有文化內涵和實際意義的文藝晚會。

  二、晚會的主題:

  與時俱進,建設和諧家園,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設。

  三、總體設計:

  整臺晚會以深入農村,加強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民精神文明建設的設計理念,分成三個篇章——人文教育篇,建設家園篇,展望未來篇。三個篇章包括的`內容:宣傳黨的精神,關注時事,學習當代正確的教育思想,熱愛祖國,熱愛生活,尊老愛幼,重視科技文化知識,有理想,有抱復,對未來充滿信心,做生活的強者,做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文藝晚會通過三個篇章給人以思想教育和人生啟發,提高農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全面提高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此臺文藝晚會將把藝術文化和大學生“三下鄉”的主題緊密結合在一起,充分展現大學生下鄉的意義和對三農工作的支持。

  四、活動時間:

  xxx年7月19日19:30

  五、活動地點:

  xx村小學籃球場

  六、活動對象:

  xx村全體村民

  七、晚會的內容:

  (1)精彩節目表演。

  (1)在晚會過程中公布老年人協會成立,并宣布協會骨干名單。

  (2)晚會期間當場贈送募捐來的書籍給xx小學。

  (3)與村民分享和村民有關的調研結果。

  八、活動宣傳:

  前期在村里進行海報宣傳,并通過學生與村廣播進行更廣泛的宣傳。當地的電臺也已承諾為我們的活動進行實地拍攝報道。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15

  為深入貫徹省委“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方針,大力推進我鎮統籌城鄉發展及和諧秀美鄉村建設工作,按照省、市、縣新農村建設工作總體要求,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考評方案。

  一、工作目標及任務

  20xx年全鎮啟動建設7個一般自然村新農村建設村點(詳細名單見附件2)。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大力開展村莊整治建設,積極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治理,配套公共服務,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著力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全面推動新農村建設發展升級。

  1、編制建設規劃。以村為單位編制新農村建設點規劃,重點做好村莊整治建設和產業發展規劃,努力實現村民“走平坦路、喝干凈水、上衛生側、住整潔房、居優美村”目標。規劃要預留發展空間,使村莊能夠建成農民永久居住點。

  2、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搞好改路、改水、改廁、改房、改欄。積極開展籌資籌勞工作,建設點通組路、通戶路硬化率達100%以上,自來水入戶率達100%以上,水沖廁普及率100%以上,無破爛舊房和人畜混居。

  3、公共環境建設。重點開展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及拆除破舊欄廁等“三清一拆”工作,搞好垃圾處理和村莊綠化等。生活垃圾實現專人收集、轉運或集中處理,保潔制度完備,村內干凈整潔。

  4、活動場所建設。根據村莊規劃和現有條件,充分利用空地和空閑房屋,建設理事會辦公及村民文化體育活動場所,如圖書室、老年活動室、健身廣場等,豐富村民文化體育生活。

  5、“一村一品”培育。有產業基礎特別是有特色產業的村莊,要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積極培育專業大戶,推進合作經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二、考評辦法

  設新農村建設工作考評分值100分,按照新農村建設工作目標和任務,根據工作目標和時間節點,由鎮新村辦按照“一支隊伍、一把尺子”要求組織人員,到點逐項逐戶核實工作進度,并定期通報結果,詳細考評標準及內容見附件1。

  三、考核措施

  1、召開流動現場會。以不同階段工作重點在5月30日和9月xx日兩個時間節點的工作進度為依據,召開兩次流動現場會。組織黨政班子成員和相關站所分別到工作進度最好和最差的兩個村召開現場調度會,工作好的介紹經驗,工作差的.作出檢討說明原因。5月30日前的工作重點是理事會組建、管理規劃和環境、廁所整改;9月xx日前全面完成新農村建設工作。

  2、注重平時考核。從4月份開始,對各村點實行一月一考評制度,由鎮新村辦工作人員按實際情況進行核實并排位。對連續兩次倒數第一或連續兩個月無工作進展的村,由鎮黨委或政府主要領導對村書記進行誡勉談話。第三個月仍然倒數第一或無工作進展的,對村書記給予組織措施處理。同時,視全鎮工作進度,不定期對工作落后的村進行書面通報批評。每通報一次在村級目標考評總分中扣5分。對在年終考評“三改”未達100%的村點給予一票否決,取消年終各項評先評優。

  3、實行重點扶持。對在4月30日前達到準入條件的村,即完成三清一拆、成立理事會及有理事會辦公場所,鎮政府將預先撥付2萬元啟動資金。5月30日前未達到準入條件的不予撥付啟動資金。對工作積極、進度較快且工作有特色有亮點的建設點,鎮黨委政府將給予資金傾斜,重點打造。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迅速啟動。新農村建設工作是一項民生實事,是我鎮實施基礎設施扶貧工作的重要平臺和渠道。各點務必高度重視,強化宣傳,營造氛圍,迅速啟動三清一拆三改等工作。

  2、明確責任,抓好落實。為了抓好建設點各項工作任務落實,按照駐村包片的原則,每個村點明確了抓點領導和干部(詳見附件2)。各抓點領導和干部要深入建設點,真正沉下去,督促指導好建設點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3、創新創特,打造亮點。各建設點要結合各點實際和特色,圍繞新型社區、精準扶貧、公共服務等方面工作,科學布局,創新創特,打造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特色和亮點。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16

  根據全省“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的新農村建設精神,緊緊圍繞“奮力躋身全省發展第一方陣,早日把玉山建成全省經濟強縣和全國旅游名城”的宏偉目標,為扎實推進20xx年度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躋身全省先進行列,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大力推進以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建設新村鎮、樹立新風尚、形成新機制、創建好班子“五新一好”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按照“農村面貌更新,人民生活更殷實”和“村點即是景點”的要求,以村點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村莊整治建設為切入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著力點,以和諧新社區建設為落腳點,大力推進村落連片規模整治,以大村莊為中心,聯動周邊自然村落,實行整體規劃、集中布點、一體建設,提高中心村的人口集聚力、服務輻射力和發展帶動力;緊密結合城鎮化建設目標,扎實推進村鎮聯動,逐步實行整村、整鄉全域規劃、一體布局、分步整治建設;有效實施基礎村點建設,堅持規劃先行,落實“一戶一宅”舉措,著力推進以改水、改廁、改房為重心的“六改四普及”,妥善、合理地引導農民規范建房。

  按照村鎮聯動、村落連片和基礎村莊“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模式,突出工作重點,著力打造“三區四線”。彰顯“三區”新村特色,著力將景區新村作為景點來建,將庫區新村打造成生態漁村,將郊區新村建設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整合利用“四線”資源,著力加強高速公路、國省道、旅游公路和鐵路沿線的村點建設。同時,在村點建設工作中要突出四個方面:

  (一)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堅持以科技為支撐、以專業合作為紐帶、以龍頭企業為牽引,依靠能人帶動,形成一大批涵蓋一、二、三產業的“城郊休閑農莊型、景區旅游服務型、特色產業提升型、邊界商貿帶動型、民俗文化開發型”的一村一品專業村、特色村和精品村。突出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建設,注重發展具有地域文化、人文傳統、農家生活、綠色餐飲的一村一品項目,加快發展古村落、古民居參觀游覽和農家樂等第三產業;以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為依托,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地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大力發展農村生產生活資料連鎖超市等服務業,加強農民工就業培訓,進一步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實施農家樂、文化科普和優質果苗“三進村點”工程,努力提升村點建設水平。力爭60%以上的新農村建設點形成一村一品產業,使點上農民增收走在全縣前列。

  (二)突出加強村鎮聯動整治建設。認真謀劃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村莊和農村人口的“進、退、去、留”,逐步實行整村、整鄉全域規劃、一體布局、分步整治建設。把鄉鎮集鎮及所在地和周邊村莊作為一個整體,科學規劃空間布局、建設用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銜接整合各類資源要素,突出改善環境、完善設施、培育產業、繁榮市場、增強功能、加強服務六個環節,逐步實現道路硬化、飲水凈化、衛生潔化、街坊美化、環境綠化、產業強化、商貿繁化、服務優化、管理細化、生活現代化“十化”目標。

  (三)扎實開展村落連片和基礎村點整治建設。繼續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綠一處理”要求,整治建設好30—50戶基礎村、100戶左右和數百戶的中心村。提倡村落連片推進新農村建設,并以相對大的村莊為中心,聯動周邊自然村落,實行整體規劃、集中布點、一體建設,提高中心村的人口集聚力、服務輻射力和發展帶動力。農民建房統一進規劃區,堅決制止“一戶多宅”和未經規劃的亂建現象。積極動員群眾實施“穿衣戴帽”工程,深入推進以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清潔工程,全面整治農村環境衛生。結合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提高綠化水平,建設綠色生態鄉村。

  (四)著力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按照“地域相近、產業相同、利益共享、規模適度、群眾自愿”的原則,結合村鎮聯動和村落連片整治建設,突破村組行政界限,發展農村新型社區。完善農民書屋、衛生室、農資店、便民服務中心等社區服務設施,健全“黨組織+村民理事會+合作社”的管理體系,建立青年、婦女、老年等群眾組織以及法律宣傳、應急救援、治安巡邏等社區隊伍,制定一事一議、籌資投勞、村規民約等民主制度,弘揚創業文化、科學文化、群眾文化、道德文化和法制文化“五種文化”,著力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發展新文明,努力建設以和諧文化為主軸,以“五種文化”為覆蓋,黨群組織較完備、產業較發達、社會管理功能較強的農村新社區。

  二、選點原則和村點規模

  根據農民自愿、基礎建設好、項目銜接的原則以及省、市分配基礎村點、村落連片村點和村鎮聯動村點的名額和比例(4:4:2)要求,運用以“宣傳發動、候選篩選、調查摸底、推選理事、制定規劃、確定內容、挖潛算賬、分戶協議、組織申報”為主要內容的九步選點法“選好一個點”。根據上級要求,30戶以下的自然村不單獨申報,村落連片和村鎮聯動點以50戶為一個村點計算。

  根據上述原則,20xx年全縣新農村建設村點為131個(詳見附表),即:鋪面點86個、自建點25個、調劑點20個。其中安排:村落連片點54個(11個中心村)、基礎點50個(20個村莊)、村鎮聯動點27個,在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臨湖鎮實施村鎮聯動試點。

  建立村點安排與工作實效掛鉤制度。一是至5月底還沒有推選好理事會并正常運轉、群眾積極性不高、農民普遍不愿投入的村點,將報上級批準予以調劑取消,安排給建設進度好的村點。二是年終考核“后三名”的`鄉鎮下年度將減少一半的指標獎給“前三名”的鄉鎮;連續兩年“后三名”的,該鄉鎮暫停一年布點。三是年終考核“后十名”的行政村,一年內不布點;“后五名”的行政村,兩年內不布點。

  三、資金籌措和補助標準

  堅持多元化的資金籌集方向,通過直接統籌、銜接統籌、農民投入、部門幫扶、財政支持、政策扶持、社會捐助、市場運作等多種渠道“籌好一筆錢”。

  (一)三級財政直接統籌。每個村點省、市、縣三級直接統籌資金16萬元(其中:省9.2萬元、市1.65萬元、縣5.15萬元)。縣新村辦將每個村點的直接統籌資金分配到村點,并及時向村點印發《20xx年江西省新農村建設村點直接統籌支持資金到賬通知單》。各村點收到《資金到賬通知單》后,應及時向村民張榜公示,以鼓勵群眾,發動群眾,盡早開展村點建設。

  (二)涉農部門銜接統籌。銜接統籌各有關單位下達的涉農項目資金仍按原使用渠道和管理方式進行,主要有中央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獎補資金(財政局)、農村沼氣資金(農業局、發改委)、農村飲水安全資金(水利局、發改委)、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水利局)、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資金(林業局)、土地治理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辦)、“一村一品”專項資金(人社局)、車購稅公路項目資金(交通運輸局)、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建設局)、扶貧開發和整村推進(扶貧和移民辦)、改廁項目資金(衛生局)、農村電網改造資金(供電公司)等。各有關涉農項目資金管理部門要積極向上爭取支持,及時把資金安排到村點,除車購稅公路項目和農村電網改造項目外,不按村點個數平均分配,符合條件的可多安排,不符合條件的可不安排,重點安排在群眾積極性高、村點建設進度快的地方,禁止將本年度新農村建設銜接資金安排到非當年新農村建設點,具體安排以縣財政局、新村辦和相關涉農資金管理部門單位聯合文件為準,年底由縣新村辦組織考核其到位情況。

  (三)部門單位掛點幫扶。實行部門單位掛點幫扶制度(另行下文),落實村點項目建設“五個一”工作機制,一個村點由一名縣級領導牽頭、若干個部門單位掛點幫扶。每個掛點幫扶的部門單位給予村點的扶持資金原則上不低于2萬元,且在6月底前落實到位。

  (四)金融惠農政策扶持。落實國家“農行支農、信用社為農”服務機制,加大其支農、扶農力度,重點支持、扶持新農村建設。由人行牽頭負責,會同農行、農發行、農村信用聯社和縣新村辦,根據上級支農服務政策制定《全縣金融支農惠農實施方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把金融惠農政策向新農村建設點傾斜,真正讓農村受益、讓農民得實惠。

  (五)充分發動農民投入。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受益主體和投入主體,各地要“開好一個會”,充分發動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增加農民的自我投入、自我建設和自我完善意識。縣政府將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發動群眾好、效果明顯的村實行傾斜,對“十大精品村點”進行獎勵。各鄉鎮要提高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的能力,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克服“等、靠、要”思想,引導農民群眾的主體投入。為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年底將組織評選“十大新農村建設標兵”,捐款50萬元以上的單位或個人由縣委、縣政府授予光榮獎牌;對捐款達到10萬元、1萬元的個人分別在電視、報紙上通報表彰。各級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措施,對捐款積極的單位或個人進行表彰,在全社會形成領導帶動、層層發動、你追我趕的新農村建設氛圍。

  四、推進方式和基本措施

  (一)科學制定方案。各鄉鎮要結合當地實際,明確目標任務,突出工作重點,劃分工作階段,制定周密、具體、操作性強的工作實施方案。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推進小村并大村、做大中心村、引農進集鎮、鎮村相銜接、移民建新鎮等工作,尤其提倡做大村莊、做強集鎮,推動人口向連片村落、中心村和集鎮集聚。村鎮聯動點要根據基礎建設、群眾熱情和地理位置等實際情況,制定專門工作方案,并從組織領導、宣傳發動、力量匹配、政策支持、資源整合、資金投入等方面,分別提出切實有效的辦法和措施。

  (二)明確定位目標。要緊密結合“三區四線”特點,同步推進“三位一體”實施,緊緊圍繞“五新一好”要求,明確村點建設定位目標,把村點建設做大做強,做出特色、做出精品、做出水平。發揮村點建設的引領、示范作用,突出建設、重點打造一批具有生態、旅游、和諧、文化、發展等特色的精品村。

  (三)精心編制規劃。今年,所有鄉鎮要完成集鎮規劃修編以及旅游公路沿線、國省道、重點縣道的村莊整治規劃工作。新農村建設規劃包括村鎮整治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新社區建設規劃。各地要按照分類推進的原則,針對新農村建設基礎村點、村落連片村點、村鎮聯動村點等不同類型,“畫好一張圖”,把獨特的真山秀水“亮”出來。村鎮聯動和村落連片村點,要把集鎮和周邊村點、中心村和附近村點,一并進行全域性、一體化高標準規劃。編制村鎮整治建設規劃要始終堅持因地制宜、適度超前、功能齊全、彰顯個性的原則,緊緊圍繞我縣建設三清山重要依托城市的旅游城市發展定位,把鄉村休閑旅游作為我縣的一個大產業,把村 要注重保護自然生態和古村落、古民居、歷史文化名村,深度挖掘所在村莊的古居古跡、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人文元素,巧妙結合農家休閑、農業觀光基地建設,彰顯歷史文化底蘊,充分體現村莊個性魅力,使每個新農村建設點既有個性亮點,又有區域特色,構建休閑鄉村。

  要組織專業隊伍深入村鎮,動員組織村點農民和集鎮居民參與規劃,充分聽取民意,有效集中民智。駐點干部、鄉村干部要會同村點理事會和集鎮社區居民理事會組織群眾討論規劃,真正讓農民自己確定發展什么產業、建哪些項目、采取什么方式建、如何籌資投勞、如何實施宅基地合理流轉等具體事項。村鎮整治建設規劃由縣城鄉規劃局負責具體指導實施,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由縣農業局負責具體指導實施,農村新社區建設規劃由縣民政局負責具體指導實施。各項規劃設計圖將在玉山門戶網站上公布,供網民評比。

  (四)加大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整合力度,按照“項目銜接”的原則,做到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到哪里,部門政策資源和項目就支持到哪里,相關配套建設和公共服務就跟進到哪里。特別是村鎮聯動集鎮整治建設資金需求量大,要用好政府財政性資金和整合政策資源來籌集,一是發改委要在立項方面向試點集鎮傾斜,有關涉農項目資金盡可能與試點集鎮對接;二是要運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等措施增加建設用地指標,對試點集鎮商業和普通住宅用地的土地出讓金實行獎補;三是采用經營理念和市場化運作,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參與試點集鎮的基礎設施、公共事業等建設;四是對試點集鎮招商引資新落戶企業要從土地、信貸、規費減免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村鎮聯動中的新農村建設專項補助資金要專用于村莊的整治建設和農民整村整片建房的基礎設施建設補助,禁止用于集鎮的整治建設,確保專款專用。

  (五)整合利用資源。村點建設要緊密結合當前我縣實施的縣鄉公路升級改造工程、河堤治理防洪工程、水利血防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千噸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現代農業標準糧田項目建設工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超對接工程、農貿市場改造工程、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陽光、雨露工程”以及林業、旅游等工程項目,無縫對接城鄉創建工作,實行捆綁式建設,實現城鄉文化共享,城鄉協調發展。

  (六)嚴格資金管理。把籌集落實好村點建設資金擺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計“籌好一筆錢”,切實解決好建設資金缺口問題。嚴格落實贛府廳發[20xx]28號文件精神,加強資金管理,強化專款專用意識,建立健全縣級專戶撥付、鄉鎮報賬和村級臺賬的核算體系。

  (七)分類有序推進。要根據不同類型,采取不同措施,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點的各項工作。

  1、基礎村點和村落連片村點:要著力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農村新社區建設上下功夫。在產業發展方面,要積極爭取上級各類林果茶油種植項目、畜牧水產養殖項目、農產品加工項目等,使更多的項目資金投入到村點產業發展上;要出臺配套扶持政策,從資金、技術、服務、土地流轉等方面,支持村點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一村一品”;要把產業發展與培育新型農民、促進農民就業創業、發展專業合作社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升農民文化科技素質和就業務工技能,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真正實現產業富民、產業強村。在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方面,要按照先改水、改廁,然后改路的原則抓好“三改”;切實按照綠化凈化美化的要求抓好“三綠”;嚴格按照“3+5”模式抓好農村清潔工程。對“六改四普及”中的其它建設項目,也要根據籌資情況,因地制宜明確恰當的扶持標準,從而使村點農民實現走平坦路、喝干凈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用潔凈能、居優美村的目標,構建優美鄉村。在農村新社區建設方面,要堅持“完善設施、加強服務、豐富生活、促進和諧”的原則,建立黨委政府領導、相關部門指導、村級兩委牽頭、村民理事會主辦、社會力量支持、群眾廣泛參與的農村新社區建設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社區工作隊伍,弘揚社區文化,構建和諧鄉村。

  2、村鎮聯動村點:要圍繞“十化”目標,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分步實施的原則,綜合配套、聯動推進各項整治建設。對于涉及生產生活基本需要的項目,要先行安排、及早建設、狠抓落實;對于管長遠、打基礎的設施配套項目,要提前謀劃、早作安排、適時啟動;對于建設時間長、遠期效果好的項目,要統籌兼顧、分年實施、逐步推進。

  3、在時間安排上,分四個階段進行:4月底為第一階段,工作重點為宣傳發動、擇優選點、籌集資金、科學規劃、分戶整治和綠化工作;7月底為第二階段,先改水改廁、后改路,實現村莊排水溝全面硬質化,農戶100%建衛生廁所(水沖式廁所,三格式無害化廁所,沼氣式廁所);10月底為第三階段,完成“穿衣戴帽”,全面實現凈化、美化、亮化,清潔工程“3+5”模式落實到位;12月底為第四階段,全面完成村點建設各項工作內容,查漏補缺,總結提升。

  (八)加強組織領導。針對換屆后的人事變動,各鄉鎮要及時調整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繼續保持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鎮長任第一副組長、黨政分管領導任副組長,高位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格局。書記、鄉鎮長要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親自督查、親自解決新農村建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分管領導要親力親為,抓好組織協調、資金落實、督查指導等具體工作。各鄉鎮要成立以本鄉鎮離退休老同志為主的、成員相對穩定的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幫助新農村建設村點宣傳、發動群眾;各新農村建設村點要推選好村民理事會,“選好一個頭”,發動好群眾,管理好資金,組織好建設,處理好矛盾。

  要著力加強村民理事會自身建設,“立好一個規”,制訂好規章制度,著力探索出一種能自我組織、自我建設、自我管理的長效機制,既要在村點建設中發揮作用,更要在村點的長期管理中發揮作用。各鄉鎮要選擇1—2個已經建成的村點,作為理事會長效機制建設的示范點,對村點建設的各個方面再次進行全面提升,鞏固和發展村點建設成果。全縣將篩選一批建設提升點進行獎補,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村鎮聯動試點集鎮要在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組建村鎮聯動推進工作組,由縣分管領導任組長、鄉鎮黨委書記任副組長并兼任辦公室主任,與村鎮聯動工作有緊密聯系的縣直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負責村鎮聯動整治建設的綜合協調、資源整合和工作指導。

  建立縣級領導掛點、部門單位駐點、干部蹲點工作機制。縣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以及各幫扶部門要結合部門職能,制定具體的、操作性強的村點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精心挑選一批年輕后備干部駐村幫扶新農村建設,辦1—2件拓展職能優勢的好事實事,采取強有力措施,幫助、指導、督促各村點做好新農村建設工作,切實“扶好一個點”。

  建立新農村建設目標管理制度,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干部考核評價體系,注重在新農村建設中鍛煉培養干部。建立幫扶新農村建設工作述職制度,掛鉤幫扶部門單位和蹲點干部要向縣委組織部、農工部寫出新農村建設書面述職報告。

  建立新農村建設“文明鄉風”評估考核機制,在玉山門戶網站要開設“文明鄉風”論壇,每個鄉鎮要在《今日玉山》開辟“文明鄉風”專頁一期以上,在縣電視臺開展專題,全面深層次挖掘當地歷史文化底蘊,把寶貴的文化遺產“露”出來。大力弘揚“五種文化”,著力培育一批“鄉風文明”的新村鎮。各新聞媒體要深入宣傳新農村建設中的鮮活經驗和感人事跡,以身邊的典型、身邊的變化,激發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支持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熱情,推動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縣新農村建設辦公室要切實履行好組織協調、督查指導的工作職責,全面掌握新農村建設村點的工作動態,督促選好一個點、畫好一張圖、選好一個頭、開好一個會、籌好一筆錢、立好一個規、扶好一個點、評好一個比的“八個一”全面落實到位,促進全縣新農村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17

  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部署和縣委、縣政府的統一要求,現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小雄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保證,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緊緊圍繞自加壓力、爭先進位、負重拼搏、重振雄風,精心打造“平安小雄、生態小雄、活力小雄、潛力小雄”的發展思路,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推動農村走上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發展道路。

  二、目標任務

  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是:“五新一好”,即以村鎮規劃為龍頭,建設新村鎮;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發展新產業;以提高農民素質為根本,培育新農民;以農業產業化為動力,組建新型合作經濟組織;以創建文明村鎮為主導,塑造新風貌;以“親民、為民、富民”活動為抓手,創造好班子,使村鎮基本達到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產安康,環境整潔優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務配套,人與自然和諧的文明村鎮標準。

  三、具體方法

  積極借鑒“項目推進年”活動的成功經驗,樹立新農村建設項目化管理理念,按照以“群眾需求定項目”的工作思路,深入調研、精心策劃項目庫建設,以下發《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表》和《擬建項目調查表》、召開村民代表會議、上門征詢等形式廣泛征求群眾、黨員干部、專家意見,集眾人智慧,抓好項目的排查、篩選和論證工作,以明確項目目標要求、具體措施、投資概算和相應責任人等為重點做好項目庫的策劃和細化工作。同時分類指導、量力而行,在產業發展、新村建設、社會事業、民主政治建設上,結合各村建設現狀、經濟實力、資源優勢,將全鎮項目分為基礎性項目、提高性項目和開發性項目。對于基礎性項目,重點要解決群眾目前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如“三清四改”、農業設施等基礎項目。對于條件較好的村,鼓勵其建設提高性項目,促進新農村建設標準向更高層次發展。

  四、主要措施

  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政府引導、以民為主的原則,突出“富裕農民、改善環境、社會和諧”三個重點,積極實施四大工程。目前小雄鎮各村初步確定五年規劃項目共678個,計劃總投資5019萬元;列入鎮級項目45個,其中產業項目16個,新村建設項目8個,年內實施項目26個。

  1、實施農民增收“千元”工程。按照產業發展五年規劃編制要求,充分發揮我鎮濱海丘陵、灘涂、山林等資源豐富優勢,進一步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項目庫規劃中總投資2164萬元,91個項目的發展,主要是以放養鋸緣青蟹,脊尾白蝦,縊蟶、牡蜊等水產品養殖業基地和青蟹品牌建設、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為依托,以蜍下村大棚西瓜基地、塔坑村竹筍兩用林基地、官塘村西蘭花基地、毛洋村盆景基地和東灣村苗木基地、上董村羅漢松種植基地、西岑等村“烏牛早”茶葉基地進一步鞏固擴建為抓手,加快推進特色水產、特色水果、特色蔬菜等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大力發展獺兔、長毛兔等特色畜牧業養殖,培育高效生態農業,積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發展農技示范戶,提高抵御市場風險和推廣市場營銷的能力和水平。

  積極發揮環浦壩港工業聚集區的區位優勢,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狠抓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推進鞋業“回歸工程”,引導小雄籍外出辦廠能人回家鄉創辦企業或以其他方式為小雄的經濟發展出謀劃策,有選擇地發展特色工業和家庭作坊式生產。當前重點是要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加強農民素質培訓,切實增強農民轉移就業能力,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千元”目標的實現,把“生產發展、生活寬裕”落到實處。

  2、實施新村建設“126”工程。繼續利用土地整理、十百工程等有關政策導向,在前幾年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實施新村建設“126”工程。即鎮政府各辦公室分別聯系一個重點村,每村完成兩項以上新農村建設項目,全鎮每年完成60個以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根據前期調研,列入今年開始實施的項目共435個,重點是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飲用水改造工程,同時大力開展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建立畜禽集中飼養點,建造公廁,建立村莊衛生保潔長效機制,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繼續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力求把“村容整治”真正落到實處。

  3、實施“文化興鎮”工程。大力發展農村科教文化事業,促進村民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升,選派鎮屬機關單位、中小學中的文藝骨干到各村擔任村級文化指導員,開展以“我愛我家”為主題的娛樂比賽、文藝匯演等活動,使村民增強對家鄉發展的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感。激發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熱情和激情。繼續推進村級文化俱樂部建設,同時積極發揮現有農村文化俱樂部的作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并嘗試擴展、延伸農村文化俱樂部的功能,把俱樂部改造成村級農民培訓站,加大農民的素質培訓力度,培養新一代高素質的新農民。同時大力支持共青團、婦聯、老人協會在農村開展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強鎮文體活動中心的建設,把“鄉風文明”落到實處。

  4、實施“一對好搭檔”工程。以協調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關系為重點加強村級兩委班子建設,進一步明確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職責,理順關系,強化黨支部的`核心作用,同時貫徹好民主集中制,積極推進“兩委”聯席會議制度和議事規則建設,規范決策程序。通過黨校培訓、交流、外出考察等形式培養和強化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科學理論素養和政治素養,唱好“將相和”,切實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村兩委的戰斗力。進一步規范村級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村級重大事務票決制,村級財務聯審聯簽和村帳鎮代管等工作。同時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強化隊伍建設,以村級綜治工作站建設為龍頭,建立為民服務長效機制、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治安防范應對機制,努力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農村社會新秩序,確保“管理民主”落到實處。

  五、組織落實

  一是加強領導、整合資源。組建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安排、決策新農村建設行動的重大事宜,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并抽調6名鎮里工作經驗豐富的干部具體負責新農村建設協調、指導、監督和考核。同時,實行辦公室分片包干和脫產干部聯村責任制,負責指導各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從而形成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問題有人解決的良好創建局面。

  二是廣泛動員、營造氛圍。要采取有力措施,利用標語、板報、宣傳廣告欄、廣播電視宣傳新農村建設工作意義,營造人人關心新農村建設、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大合唱”,真正讓老百姓認識到新農村項目建設主體是群眾,得益的也是群眾,從而變“要我建”為“我要建”。同時充分利用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組織村干部參觀學習示范村建設經驗,通過典型引路,讓農民看到新農村項目建設的具體成效,以點帶面,激發農民積極性,為開展新農村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18

  為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新農村建設工作部署,著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升級,打造和諧秀美新農村,根據省市要求,結合銅鼓實際,制訂以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緊扣中央和省市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圍繞“突出山區特色,培育支柱產業,建設和諧秀美鄉村”的工作思路,按照“培育中心村、打造旅游村、整治一般村、提升特色村”建設定位,以規劃為先導,以中心村建設為重點,采取集鎮聯中心村、中心村帶一般村的“鎮村聯動”模式,結合鄉村旅游開發和整體推進有機農業縣建設,大力開展村莊整治建設,積極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配套完善公共服務,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升級。

  二、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一)大力推進中心村(鄉村旅游示范點)建設。

  中心村是指村鎮規劃布局確定的,山區人口規模300人以上且相對集中連片的農村永久性居住點。

  中心村建設實行“一次定點、一村多點、兩年建設、兩年資金安排”。通過建設,使中心村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管理配套功能逐步健全,發展帶動能力明顯增強,成為干凈整潔、井然有序、和諧宜居新農村。今年中心村建設還要緊緊結合鄉村旅游開發,按照彰顯特色、打造亮點、傳承文脈、提升品位的建設要求,著力打造特色鄉村旅游示范點。主要突出以下工作重點:

  1、突出“七改三網”建設。“七改”:改路,硬化美化主干道、進戶路、巷道,建設三級以上標準旅游公路;改水,安裝安全衛生自來水;改房,統一風格進行房體改造,室內(包括廚房、附屬房)裝修改造,檐階、水溝統一硬化,除應保存的傳統建筑外,危舊房、影響觀瞻的斷垣殘壁、障礙性圍墻全部拆除;改廁,高標準建設“三格式”無害化衛生廁,“兩塊板”舊廁必須填埋,景區建無害化公廁;改欄,禽畜欄舍統一規劃改造,做到人畜分離;改環境,村內及路旁菜園、籬笆、影響觀瞻的'曬架、路障全部拆除,平整地面;改河塘,村內水塘、過村河道、溝渠按觀賞要求,進行漿砌硬化、桅欄建設等工程改造,村內排水建下水道排泄。“三網”,指電力、廣電、電信網絡建設。一是重新整理鋪設各類戶外網線,有條件的盡量做到管線隱蔽布設;二是建設照明路燈,開通閉路電視、互聯網。

  2、突出“三綠二處理”。“三綠”,即村莊綠化、庭院綠化、景區綠化。村內古樹名木統一標準圈圍,村莊、庭院、景區用草皮、盆景、樹木綠化,規劃種植景觀樹。“二處理”,即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要完善垃圾處理設施,聘請保潔員,建立衛生保潔長效機制。通過下水管收集并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凈化處理。

  3、突出公共服務設施“十個一”建設。即建一個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的高標準體育休閑活動場所;一個永久性文化宣傳長廊,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和現代精神文明;一個游客服務中心;一個文化活動室(文化書屋);一個便民服務中心,開設科技、就業、調解、咨詢、法律、繳費等服務項目;一所幼兒園;一家衛生室;一處停車場(公交站);一個便民超市;一套管理服務體系,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以旅游服務和各類自治組織為支撐的村莊治理新模式,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4、突出旅游項目建設。根據地方旅游資源和自然稟賦,充分利用景區條件優勢,著力開發旅游資源,發展鄉村旅游。鼓勵扶持農民或通過招商引資、股份合作等形式,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農業特色產業、農俗文化體驗、農家餐飲服務業等。特別要把農俗文化體驗、觀光農業項目作為景點建設的重要內容精心規范設計,要求鄉村旅游示范點開發4處以上游覽點,能提供不少于4個活動項目,村內或周邊有容納30人以上住宿設施,有同時容納100人以上用餐的餐飲服務,使村點旅游接待配套設施和功能逐步完善,將新村點打造成江西省AAA級鄉村旅游示范點。

  (二)切實抓好一般自然村建設

  一般自然村建設周期為1年,實行一次定點、一次性規劃、一年內建成。

  1、重點抓好“六改”項目建設。改路,水泥硬化村莊主干道、進戶路;改水,安裝干凈衛生的自來水;改房,外墻進行粉刷,室內(包括廚房、附屬房)進行裝修改造,油漆門窗、吊樓,硬化院坪、檐階、水溝,拆除危舊房,整治空心房;改廁,統一建設“三格式”無害化水沖廁,廁所用瓷板貼面,舊廁必須填埋;改欄,改造畜禽欄舍,做到人禽分離,有條件的村統一規劃建設欄舍區;改環境,統一標準圈圍村內菜園、古樹名木、漿砌池塘、土墈,平整地面。

  2、全力抓好“三綠一處理”工作。搞好村莊周圍、村內道路、農戶庭院綠化。同時抓好垃圾處理,完善垃圾處理基礎設施,聘請保潔員,建立衛生保潔長效機制。

  3、扎實抓好公共服務“四個一”建設。即一個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的體育休閑活動場所;一個永久性文化宣傳長廊;一個文化活動室,創建“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抓好新型農民培育,加強農村和諧文化建設;一套管理服務體系,建立健全以理事會為主體,各類服務組織為支撐的村民自治組織,建立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的長效管理機制。

  4、著力抓好產業項目建設。以農民增收為目標,按照區域農業產業布局和整體推進有機農業縣發展要求,根據各地產業優勢,著力培植主導產業,夯實新農村建設產業支撐,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三、方法步驟

  1、廣泛宣傳,發動群眾。要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新農村中心村建設的目的、意義和工作要求。要充分發動群眾,激發參與熱情,主動出謀獻策,發揮主體作用,要增強大局意識,積極配合支持,服從整體規劃,自覺籌資投勞開展新農村中心村建設,特別是中心村農戶,要樹立高標準建設理念。要積極引導社會各界能人和經營主體以各種形式參與旅游開發和農業產業建設。

  2、調查摸底,搞好規劃。各鄉鎮、工作推進組和相關部門會同各村對村點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詳細了解村點基礎設施、旅游項目、產業特色、村容村貌、文化傳承、風俗民情等情況,再由城建局牽頭,新村辦、旅游局配合,聘請專業規劃隊伍,按照“適度超前、量力而行、尊重民意、彰顯特色”的原則和“五圖二表一書”(中心村現狀分析圖、布局規劃圖、道路橫向規劃及工程管線設施規劃圖、近期整治規劃圖、鳥瞰圖、中心村基礎公共服務設施與建筑面積控制一覽表、農民房屋建筑一覽表、規劃說明書)的基本要求,編制中心村建設規劃,對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建筑風格、院落布局、社區配套、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文化保護等,要有詳細規劃和具體標準,規劃要預留發展空間,以滿足村莊人口變動、產業發展等需要,使中心村建成農民永久居住點和農村新社區。5月1日前,初步完成規劃編制,5月15日前組織專家會同相關單位、鄉村進行規劃評審,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使規劃切實可行。一般村在3月底前完成整治建設規劃。

  3、規范操作,穩步推進。一是明確實施主體。中心村(鄉村旅游示范點)建設由村“兩委”操作,理事會配合。一般村建設在村“兩委”指導下,仍由理事會操作,充分發揮理事會和農民的主體作用。二是堅持建設標準。各村一定要嚴格按新農村、中心村(鄉村旅游示范點)的規劃建設標準進行項目建設,不能粗制濫造,馬虎了事。三是確保時間進度。兩年完成中心村建設,一年完成一般村建設。特別是中心村建設工程項目多,要制定計劃、分解任務,預算工期,確保進度,旅游景點開發和農業觀光旅游項目開發要同步推進。四是規范項目招投標。10萬元以下的項目,由行政村組織農民參與建設;10-50萬元的項目,由鄉鎮負責,進入鄉鎮資源交易站進行招投標,鄉村監管實施;50萬元以上的項目,由鄉鎮負責,進縣資源交易中心進行招投標,由縣鄉村監管實施。五是加強財務管理。各村新農村建設資金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健全財務制度,加強資金監管,定期公布帳目,嚴禁截留、挪用、擠占項目資金。

  四、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中心村(鄉村旅游示范點)建設標準高,要求嚴,難度大,為推動工作落實,縣委、縣政府成立以董曉明同志任組長,宗旅旅同志任常務副組長,涂婷婷、金四清同志任副組長,農工部、旅游局、城建局、發改委、財政局、交通運輸局、農業局、水產局、林業局、水務局、農業綜合開發辦、扶貧和移民辦、國土局、商務局、文化局、環保局、教育局、衛生局、體育局、移動公司、電信公司、供電公司等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中心村(鄉村旅游示范點)建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縣委農工部。相關部門職責如下:

  農工部負責聯絡協調;旅游局負責旅游項目建設規劃;城建局負責中心村規劃編制和農村危房改造項目支持;發改委負責“以工代賑”項目支持及相關項目的申報、審批等;財政局負責整合相關項目資金;交通運輸局負責改路設計和項目支持;農業局、水產局負責村點產業和農業觀光產業項目支持;林業局負責綠化規劃設計和項目支持;水務局負責農村改水和河塘改造項目支持;扶貧和移民辦負責移民項目支持;農業綜合開發辦負責農業綜合開發和基本農田改造項目支持;國土局負責土地開發項目支持;商務局負責農超對接項目支持;文化局負責農村文化(農家書屋)建設項目支持;環保局負責污水處理設施項目支持;教育局負責小學及幼兒園項目支持;衛生局負責村衛生所標準化建設項目支持;體育局負責村活動場所體育設施項目支持;移動公司、電信公司負責互聯網安裝和戶外線路整理;供電公司負責戶外線路改造。

  同時,各村成立以縣掛點領導帶隊的以鄉鎮和縣直包村干部為成員的幫扶服務工作組。相關鄉鎮要成立相應機構,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

  2、整合資金,保障投入。一是省市縣直接統籌資金分別根據工程進度,按每個中心村兩年120萬元,一般省建點30萬元,縣自建點16萬元標準分批安排資金,該資金主要用于村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旅游項目建設。二是整合交通、水利、危房改造、以工代賑、扶貧開發、土地整理、“一村一品”、農業綜合開發、農村電網改造、“以獎代補”農村環保、農村“一事一議”、“森林城鄉、綠色通道”造林綠化等項目資金,用于新農村建設,重點傾斜中心村。各項目主管部門要主動對接,有關鄉村要積極申報,盡早落實。三是排埠鎮、三都鎮、大段鎮、帶溪鄉政府安排對應的中心村不少于10萬元扶助經費,一般省建點和縣建點由所在鄉鎮政府安排扶助經費1萬元以上。四是部門(包村單位)幫扶中心村資金2萬元以上。五是鼓勵農民籌資投勞開展新農村建設,各村點每戶交納押金3000元以上,中心村(鄉村旅游示范點)農戶另行交集資每人500元以上。六是引導社會資金進行旅游和有機農業開發,并給予適當的政策扶持。

  3、加強督查,嚴格考核。新農村建設和中心村(鄉村旅游示范點)建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月一督查、每季一通報督查制度,并采取領導現場辦公、部門聯合督查、現場會等形式強力督促推動。對態度消極、工作被動、效果不明顯的村由縣主要領導親臨督導,對重視不夠、干部不力、群眾積極性不高、推進難度較大的村,按省新村辦要求,對一般村采取調整換點的處置措施,對省評估不達標的中心村取消建設資格。在督查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完善舉措,狠抓落實。制訂目標考核方案,根據平時督查情況和年終考評結合兌現獎罰。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19

  一、準確定位先出招,引資引智壯產業

  (一)大學生創業園。根據“一園多區”構想,區委、區政府提出了籌辦“大學生創業園”的思路。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我鎮為了探究大學生創業的現狀和特點,幫助大學生提高創業素質并成功地走上創業道路,落實創業園區建立計劃,我們特委托四川農大校團委和創業就業促進會在四川農業大學開展了專項調查。我們的調查范圍覆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并重點對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發放2000份抽樣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766份,回收率為88.30%,創業就業促進協會及其他個小班支部成員積極開展調研,確保了調查結果真實有效。總的來說,對于創業,調查結果顯示并不樂觀,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創業方面的盲點導致對自身的'不自信,綜合性農業大學的優勢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雅安地區市場環境的不清晰以及農業園區所能提供的硬件條件也給學生創業計劃造成障礙。要結合雅安地區的實際開展創業計劃,政府、學校、學生之間還要進一步的交流、研討,總結出適合雅安的創業模式和項目,才能使創業園區的建立工作更加明了。

  (二)回鄉農民創業園。受大學生創業園思路的啟發,我鎮擬利用農村非公益性土地流轉,興辦大興農民回鄉創業園(主要是羽絨產業一體化)。目前,大興羽絨業已經造就了一項以現場充絨業帶動鵝鴨養殖、服裝加工、絨毛加工、布料輔料經營、車輛運輸、郵政托運、技術培訓、燈箱廣告等相關產業蓬勃發展的“羽絨鏈條產業”,被譽為雅安羽絨“開山祖師”。主要體現在:

  一是產業鏈條長,規模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區現場充絨戶、訂做羽絨服的個體工商戶達6000多家,其中90%是農民,10%是下崗職工、年加工服裝600萬件,創營業收入6億元以上;絨毛加工廠4家(草壩3家,大興1家),年加工鵝鴨絨毛5000噸(其中出口高檔絨毛500噸),創產值1億元;僅大興鎮,羽絨服裝加工廠(包括作坊)50余家,其中30臺以上機子6家,年加工羽絨制品300萬件,創產值3億元;布料經營戶65家(另有近30家地下經銷戶),年銷布料5000萬米,創營銷額3億元;輔料經營戶31家,年營銷額1億元;毛條經營戶50家,年銷毛條500萬條,營銷額5000萬元;衣襯、活面經營戶30余家,營銷額5000萬元。此外,羽絨產業還催生廣告燈箱(宣傳畫冊)制作10多家,大型箱式貨車200余輛,羽絨服裝裁剪培訓學校2家(草壩、大興各一)、培訓站(點)8多家。

  二是從業人員多,效益好。全區整個羽絨產業從業人員達5萬之多,經濟總量達12億之巨,創純利達4億元以上。據統計,去年現場充絨裁剪訂做羽絨服的技工工資在1.5~2萬元,一般縫紉工的工資在8000~12000元。僅此一項,全區每年新增10萬元收入的家庭100戶以上,3萬元收入家庭1000戶以上,1萬元收入家庭1萬戶以上。可以說,羽絨產業是雨城區獨有的一項特色產業,在大興鎮興辦近郊型農民回鄉創業園,不僅有利于本鎮解決返鄉農民就業困難,可能也有利于區委、政府統籌兼顧其他鄉鎮的農民工就近轉移,最有利于終結農業園區 “不紅不腫不專業”的尷尬困境。

  二、狠抓工業促就業,有形流轉促統籌。力促雅翔皮革、華康茶業、吉祥茶葉和國家茶檢中心建成投產。強烈關注并積極引進標準化廠房投資商,動員順路、穆家兩村利用集體非公益性土地和流轉土地引資建設大興無公害菜果茶肉蛋奶交易市場。要設立電子公告牌,把本鎮土地流轉信息向大眾發布,并形成政府策劃、村組連動、農戶自愿、業主競價、平抑黑市的土地流轉格局。這種格局將與銀行信用機構、公證機關資產評估抵押掛鉤、與上級政府支農惠農扶持資金掛鉤。

  三、招商引資強力度,軟件硬件促發展。利用政府博客網站等有效載體,加大對和龍工業區、農業園區的宣傳力度,積極與上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協調,完善和龍工業區的規劃和區域環評,解決電力困擾問題,提速政府服務,優化投資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到大興入駐發展。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20

  一、項目名稱:

  新農村建設

  二、實施單位:

  天祝縣炭山嶺鎮

  三、村基本情況

  現有農業人口257戶1195人,耕地面積856.5畝,人均住房面積19平方米。地處鎮政府機關所在地,境內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永天、炭天公路穿境而過,距縣城70公里,距旅游勝地馬牙雪山天池14公里。轄區內共有機關、學校、醫院、郵政、金融等服務單位和派出機構26個,職工總數370人。以該村地處鎮區的優勢,通過多年的發展,現全村運輸業共有人工128人,收入達130萬元,油菜雜交制種300畝。牛羊育肥、餐飲服務業發展迅速。20xx年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100元,高于全鎮平均水平。

  四、立項理由及必要性

  依據全鎮“三大板塊”兩項重點的發展規劃,xx村屬商貿旅游服務板塊,加之xx村大多村民小組駐地在煤炭開采采空區,在新農村建設中,采取易地搬遷,集中居住在小城鎮規劃區內,扶持的產業以建農貿市嘗“農家樂”旅游接待點、牛羊育肥、綜合開發等小城鎮結合。因為xx村是全鎮小城鎮建設所在地,城鎮人口達11000多人,城鎮化水平達62%,是工礦商貿旅游聚集地,同時,該村兩委班子強,在群眾中有一定的威信,通過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有能力把xx村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該村新農村建設項目實施后給當地群眾會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會為全鎮經濟的發展增添新的亮點。

  五、建設規模及主要建設內容

  1、新建新農村住宅193戶,“農家樂”旅游接待點40戶,投資612萬元,其中項目資金250萬元,自籌362萬元;

  2、水電、道路配套設施投資50萬元;

  3、建成集種羔繁殖肉牛育肥暖棚60座,投資12萬元;

  4、新建農貿市場3100平方米,投資255萬元;

  5、距新農村300米處新建占地24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及健身器材,投資38萬元;

  6、新建文化活動室80平方米,投資10萬元。

  以上總投資977萬元,其中自籌362萬元。

  六、效益分析

  新農村建成后,排除了采空塌陷區153戶685人的安全隱患,極大的改善了該村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精神文化生活,并與本鎮小城鎮建設融為一體,加快了城鎮化建設步伐,提升了小城鎮建設品位及服務功能,為本村經濟發展尋求到了捷徑,并能輻射帶動全鎮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21

  按照西集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體規劃,根據交通、區位、資源、經濟優勢及群眾素質,通過調查研究,借鑒贛州模式,以甘南縣興十四村為榜樣,結合常興村8個自然屯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立志用三年時間把常興村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做好常興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工作,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針,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任務和要求,以增加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通過“轉變、拓展、提升”三大戰略,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深化農村改革,強化公共服務,切實加強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建設,為全鎮新農村建設探索一條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為全鎮建設社會主義和諧農村積累豐富的經驗。

  二、作為試點村的優勢和典型性

  常興村位于西集鎮的南部,東至少凌河,西至漂河,北面與西集鎮城區隔路(哈肇公路)相望。東距巴彥縣城17公里,西距哈市79公里,有8個自然屯,總耕地面積22000畝,總戶數1148戶,人口4302人,人均住房面積17平方米。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典型示范要求,具有以下四點優勢和典型性:

  1、具有良好的交通優勢。村屯之間均由四級砂石路連接,北側又有省級公路哈肇公路通過,與其它村屯相比,出行便利,交通優勢明顯。

  2、具有小規模的產業優勢。近幾年,在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工作中,為擴大農民增收渠道,成立了大蔥基地一個,大蒜基地一個,綠色大米生產基地一個,黃牛養殖基地一個,這四大基地的建設,很大程度地調整了常興村的產業結構,目前已初見成效。

  3、具有良好的基礎優勢。目前,已有2個自然屯吃上了自來水,其它村屯也在進行中。在行業部門的幫助和支持下,電力、電訊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備。常興村房屋磚瓦化率、自來水入戶率、電話入戶率,分別達到42%、35%、80%。如按照新農村建設要求,悄加規范引導,可迅速提檔升級。

  4、有良好的旅游優勢。驛馬山公園的建設和靈隱寺的落成,給常興村的尚家屯帶來了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為農民增加收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5、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常興村在60年代就是省級紅旗單位,自70年代到現在,始終是縣鄉的農村先進典型,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和與時俱進的發展觀念。現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潛移默化,使廣大群眾對改善生產生活環境的愿望十分強烈和迫切,享受現代文明的積極性和熱情非常高漲。

  三、建設發展目標

  1、村民人均收入每年的遞增速度要在10%以上,20xx年人均收入實現3700元;20xx年人均收入實現4100元;20xx年人均收入實現4500元。

  2、村政府所在地通白色路面,屯內巷路全部達到硬化。

  3、農民住房全部磚瓦化。

  4、自來水普及率100%。

  5、屯屯通電話,入戶率達到95%。

  6、屯屯上有線電視,入戶率達100%。

  7、四周綠化率達到100%。

  8、畜禽養殖小區化,不進入小區的全部建生態豬舍或雞舍。

  9、廁所改造達到100%,建室內廁所或建室外封閉衛生廁所。

  10、垃圾、糞便、柴草全部出屯,垃圾、糞便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作為有機肥料。

  11、建立新經濟組織,成立蔬菜、種植、養殖、加工等各類協會。

  四、工作任務

  1、修通村白色路面1條12公里,修村屯主道38條16828延長米,修村屯巷道30條6395延長米。

  2、有線電視入戶95%。

  3、自來水06年新入戶3個自然屯,07年入戶3個自然屯。

  4、改建村辦公室,建立檔案室1個,圖書閱覽室1個,公共活動室1個,建立并規范村級衛生所1個,建婦幼保健站1個。

  5、修防洪大堤24里,環山攔水壕10公里。

  6、利用驛馬山前坡2條大溝綠化造林80畝。

  7、綠化8個自然屯四周。

  8、新建衛生廁所1148個。

  9、村上出機動地、專項資金,把養殖大戶向屯外搬遷,集中圈養。

  10、配合政府村村通廣播。

  五、完成時限

  利用20XX年至20XX年三年時間,基本達標。

  六、主要推進措施

  (一)建設新農村,首先從基礎建設抓起

  建設新農村,要從農民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見成效的事情抓起,不斷讓農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增進農民福祉,具體是做好“三清三改、一修一建”工作。

  1、開展“三清”活動。利用春播前的空閑時間重點對村容、村貌進行綜合治理,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達到柴草出屯、垃圾出屯、邊溝整潔、道路暢通。

  2、開展“三改”工作。即改水、改廁、改路。改水將群眾生產生活所用的小井地表水,改造為深井自來水。采取政府補一塊,村民籌一塊的辦法,打深水井5眼,將供水管線及相關附屬設施完善,使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改廁,建室內廁所或室外封閉廁所,改廁總數達到1148個。改路,主要是硬化村屯內外道路,便民出行。通過通村公路改造工程,向上爭取資金和“一事一議”自籌的形式,修8個自然屯巷路68條13323延長米,在三年內基本硬化。

  3、搞好“一修一建”工程。常興村位于少凌河與漂河交匯處三角交叉口,抗洪排澇是糧食穩產增收的關鍵,我們要采取向上爭取資金和“一事一議”相結合的方式,修牢防洪堤防。俗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為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安全、寧靜、舒適的學習環境,我村要改造一所1棟324平方米的教室。

  (二)發展新農業,必須從拓產增收抓起

  只有發展富民產業,使農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撐起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我們深挖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廣辟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途徑,形成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一方面,我們在繼續做大、做好蔥、蒜、黃牛、綠色大米四個基地的基礎上,再從生豬養殖和兩瓜種植上下功夫。蔥、蒜種植面積800畝,黃牛飼養量1800頭,綠色大米種植5098畝,生豬飼養量15000頭,兩瓜種植面積50畝。另一方面,大搞農村剩余勞動力長年或農閑時輸出,預計輸出勞動力800余人,實現勞務收入480萬元。

  (三)培育新農民,核心從農民素質抓起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提高農民素質。因此,依托農民技術培訓學校,以培養新型務工農民和產業農民,提高農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場競爭力和自主發展能力為目標,以實用技術,務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要內容,大力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利用周六周日在農村小學成立培訓學校,每年培訓農民骨干2000人,通過典型帶動和滲透,力爭使戶戶都有科技明白人。

  (四)塑造新風貌,倡導從科學文明抓起

  在開展“三清三改”工作的基礎上,開展清理廢棄房、豬牛欄和廁所,推進人畜分居,建養殖小區和生態型圈舍,盡快改變農村“臟、亂、差”的現象,爭取三年內村屯道路基本硬化,自來水普及率100%,實現人畜分離。同時,扎實開展文明村創建活動,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對村民展開普法教育,反對一切邪惡組織,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一個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明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五)提倡新民主,著力從村民自治抓起

  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機制,統籌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廣大農民的首創精神,全面增強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活力,擴大農村基層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務公開制度,增強村干部的公共服務意識,搞好“一事一議”,確保廣大村民依法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

  (六)崇尚新健康,主要從防疫治病抓起

  當前有句游行話,農村人怕得病,城里人怕失業。這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當前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解決農民的醫療問題已刻不容緩。為解除農民的治病難、疑難病治不起的困擾,首先我村要建1個村級規范衛生所,方便農民就醫。其次,在20xx年實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健全農村醫療醫保服務體系,徹底幫助農民解決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的問題。最后,為保證村民有一個健康有序的生活環境,我村下大力氣、加大投入,抗擊高致病禽流感等動物疫情,促進農村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管理。

  七、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試點村建設領導小組。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 22

  為了扎實穩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充分發揮農民群眾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提高新農村建設項目的實效性,根據新農村建設項目的有關要求,我們始終堅持農民自主參與選擇新農村建設項目的制度,農民自主參與選擇新農村建設項目堅持四個原則,即:

  1、群眾基礎好。村內有特色產業雛形,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并有90%以上的.村民同意自愿投資投勞參與項目建設。

  2、發展潛力大。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能夠促進村民穩步增收,進而改變村容村貌,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特色區域。

  3、具有示范效應。項目帶動范圍廣、受益人口多、經濟和社會效應明顯,并能形成可供借鑒推廣的典型經驗。

  4、村級班子強。村“兩委”班子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能帶領村民開展新農村項目建設,實現項目建設的目標。

  農民自主參與選擇建設的主要項目有:

  1、產業發展項目包括以棉花、茴香、飼草、日光溫室等為主的節水、高效種植業項目;以牛、羊、豬、雞為主的規模養殖小區建設項目;以釀造葡萄和紅棗為主的林產業及溫室果類產業項目;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的農業產業化項目。

  2、新農宅建設項目包括安全節能型住宅項目、人飲工程項目、“一池三改”項目、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項目及信息化建設項目等。

  3、基礎設施項目包括田間節水項目、村社道路硬化、村莊街道硬化項目及節能型路燈安裝項目等。

  4、生態治理項目包括村莊綠化、通道綠化、生態防護林建設及防沙治沙項目等。

  5、環境潔化項目包括垃圾污水無害化處理、農業生產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以“三清五改”為重點內容的項目。

  6、社會服務項目包括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和各項惠農政策項目、科技服務項目、市場建設及營銷項目等。

  7、農民培訓項目包括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農民職稱評定、勞務輸出培訓、勞動力技能培訓項目等。

  8、社會發展項目包括鄉鎮文化站、社區活動中心和以村文化室、村衛生所、農民培訓室、農民書屋為主要內容的村民活動中心等公益設施建設項目、基層組織建設項目等。

  農民自主參與選擇建設項目的要求是:

  1、符合項目政策。能夠與中央、省、市新農村建設項目相對接,并能使項目延續做大做強。

  2、立足縣情實際。圍繞流域屬區綜合治理的主線,落實“以水定產業、以水定規模、以水布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

  3、遵循建設規劃。項目的選擇要參照本鄉村新農村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

  4、講求公開公正。自主參與選擇新農村建設項目要面向社會全程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增強項目管理透明度。

  5、體現節約高效。項目實施、資金籌集、使用管理做到厲行節約,降低項目建設管理成本,確保規劃科學性、建設高標準、運行高效益。

  農民自主參與選擇建設項目的程序為:按照“政策公開、調查指導、群眾提議、自主選擇、鄉村申報、政府審批”的步驟,

  1、了解村情,宣傳政策,聽取群眾的意見,歸納提出項目建議。

  2、召集村民代表大會,談想法、理思路、選項目,讓群眾填寫自主選擇建設項目表和意見建議征求表。

  3、村兩委會討論、綜合群眾意見建議,正式確定建設項目,并反饋群眾。

  4、將確定項目報鄉鎮政府,并轉縣新農村建設辦公室審定。

  5、把審定結果報縣政府審批。

  6、縣新農村辦下達扶持項目。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相關文章: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通用11篇)10-21

農村平安建設方案范文(通用12篇)08-09

社區平安建設方案01-06

平安校園建設方案(精選23篇)11-06

平安建設工作的方案(精選15篇)05-04

平安建設活動實施方案03-19

社區平安建設實施方案01-06

平安校園建設實施方案06-01

平安校園建設方案(精選24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