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通用7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手術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手術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1
為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健全公立醫院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補齊短板弱項,提升運營效能,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21〕124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并重,聚焦能力現代化、模式整合化、服務人文化、管理信息化,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推動公立醫院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
二、工作目標
到2025年,每千人口公立醫院(含中醫類醫院、婦幼保健院,下同)床位數達到5.9張(含醫聯體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達3.6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3.8人,每千人口藥師數達到0.54人,確保到“十四五”末我市公立醫院發展指標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常見病、多發病市域內就診率達到90%,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三、統籌優化公立醫院資源布局
(一)合理布局醫療衛生資源。科學規劃市域公立醫院功能布局,加大政策、人才、資金等方面支持力度,形成特色鮮明、專業互補、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的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市第一醫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學科優勢、管理優勢的作用,打造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加強市第一醫院、市第二醫院、市中醫院等3家醫院能力建設,切實提高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逐步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在市內解決。加強市直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加大與市疾控中心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統籌負責轄區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全生命周期醫療服務。
(二)推進醫聯體提標擴能。推進醫聯體規范發展,完善醫聯體運行管理機制,加強醫聯體指標監測,定期開展醫聯體績效考核和效益評價,引導醫聯體為網格內居民提供圍產期保健、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照料、安寧療護等全方位健康服務。做實人財物統一管理,推動緊密型醫聯體實質性運作。支持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牽頭組建專科聯盟。推進以全科醫生為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好居民健康“守門人”。積極探索市直醫院退休醫師到基層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小病在基層解決。
(三)建設市級臨床重點專科。以滿足重大疾病臨床需求為導向,重點發展重癥、腫瘤、心腦血管、兒科、新生兒科等臨床專科,探索精神衛生等臨床專科發展,以專科發展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加快推進市級質控中心建設,加強質控管理。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開展中醫經典病房試點工作,打造中醫特色突出、臨床療效顯著、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中醫科室。
(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依托市第二醫院,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建設。探索“一院多區”發展模式,實行一體化運營、同質化管理,發生重大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細化重點區域、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管控措施,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
四、提高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水平
(一)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以腫瘤、疑難復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為重點,推廣門診和住院多學科診療模式,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2022年1月底前,至少建設1個康復醫療中心。建立和完善基于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癥患者救治體系和院前院內信息共享網絡,提供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大力推進院前急救網絡建設,2022年1月底前完成市域內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建設。推行日間手術,提升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鼓勵公立醫院開設合理用藥咨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探索實行臨床藥師院際會診制度。
(二)推進健康服務手段創新。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市第一醫院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達到4級,市第二醫院、市中醫院達到3級,市婦幼保健院達到2級。加快互聯網醫院建設,為患者提供線上復診、用藥指導、隨訪和藥品配送等醫療服務。至少建成1個互聯網醫院并有效提供服務,實現遠程醫療網絡覆蓋。
(三)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強化中西醫協同,市第一醫院應設置中醫臨床科室,設立中醫門診和中醫病床,支持設立中醫病區和中醫綜合治療區,鼓勵和支持市第二醫院設置中醫臨床科室。依托市中醫院,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和緊急醫學救援隊伍。
五、切實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
(一)推動醫院管理提質增效。落實公立醫院內部人事管理、中層干部聘任、人員招聘和人才引進、內部績效考核與分配等經營管理自主權。推進公立醫院院長職業化建設,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鼓勵對黨委書記、院長、總會計師實行年薪制,年薪由市財政全額負擔。市第一醫院落實總會計師制度,推動公立醫院聘請法律顧問,指導提升核心業務供給效率和法治保障水平。強化對公立醫院人力資源、設施設備、資產、預算、成本控制、風險防控等重點管理環節的監測評估。建立正向激勵和倒逼機制,對管理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或醫院感染問題的,在醫院等級評審、醫改考核中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理。
(二)提升醫院運營效率。整合醫療業務系統和人、財、物等資源系統,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管理,貫穿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監控、調整、決算、分析、考核等各環節,強化預算約束,加強資金預算執行監測分析,對績效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將評價結果、項目執行進度與預算安排掛鉤。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為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2022年底前,市第一醫院萬元收入能耗支出降至當年度全國中位值。
(三)加強醫院績效考核評價。堅持和強化公益性導向,全面組織開展二級、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持續強化公立醫院醫改考核,依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優化指標體系。注重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將考核結果與公立醫院(醫聯體)財政補助資金投入、醫保資金撥付、績效工資總量核定、醫院等級評審、領導班子評價等掛鉤。
六、協同提升公立醫院治理效能
(一)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統籌兼顧醫療發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進行調價評估,達到啟動條件的要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系。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例,2022年底前,市第一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達到當年度全國中位值。加快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二)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對市第一醫院醫聯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試點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工作。探索按床日付費、門診按人頭付費,科學制定付費標準。完善日間手術醫保支付配套政策。常態化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嚴格落實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政策,結余留用資金中60%至70%用于醫務人員薪酬發放,30%至40%用于醫療機構發展。
(三)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嚴格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人員使用控制數標準,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完善崗位管理制度,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實行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公立醫院在保障單位正常運轉和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自主申報績效工資總量,逐步提高人員支出占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固定薪酬占比。適當提高低年資醫生薪酬水平,實行中西醫同機構、同學歷、同職稱、同待遇。2022年底前,市第一醫院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比重達到當年度全國中位值。
(四)完善醫學人才培養評價機制。健全公立醫院引才、育才機制,加快培養引進高層次復合型醫學人才,打造一批市級杰出專業技術人才、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增加臨床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淡化論文數量要求。
七、著力打造公立醫院服務品質
(一)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醫院院訓、愿景、使命,凝聚精神力量。大力弘揚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推進醫院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促進形成良好的醫德醫風。
(二)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互認、互聯網復診、慢病長處方等服務,開展診間結算、床旁結算等多元化服務。針對老年人、兒童、殘障人士等群體的現實需求,在推行非急診預約診療的基礎上,合理保留掛號、繳費、打印檢查檢驗結果等人工服務窗口。支持公立醫院開展特需服務,特需服務的比例控制在10%以內。
(三)糾正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建立完善行風管理制度,制定醫務人員廉潔從業相關管理規定。保持打擊回扣行為高壓態勢,開展專項排查檢查,一經查實依法依規從嚴處理。完善回訪制度、暢通舉報途徑、加強線索查辦,持續整治術中加項、小病大治等行為。深入開展醫保基金專項治理,打擊欺詐騙保犯罪行為。
(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堅守純粹醫者信念,尊重醫學科學規律,遵守醫學倫理道德,遵循臨床診療技術規范。加強患者隱私保護,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推進公立醫院參加醫療責任保險,持續加強平安醫院建設。
八、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一)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選優配強黨政領導班子。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實施醫院臨床、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的“雙培養”機制。
(二)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市委組織部牽頭抓總,市衛生健康局具體負責,市國資運營中心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格局。公立醫院黨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黨員成員實行“一崗雙責”。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黨組織全面覆蓋醫院各內設機構及所屬單位。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績效考核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九、組織實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各有關部門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強化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統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與體制機制改革。密切配合省統一部署的試點工作,同時按照穩妥有序、點面結合的原則,制定年度推進計劃,2025年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達到“十四五”預期目標。
(二)落實投入責任。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六項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債券政策,重點支持醫療衛生領域公益性項目建設,確保公立醫院良性發展。
(三)加強督導考核。根據國家制定的評價指標體系,按照屬地原則對市域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市衛生健康局要加強對改革推進情況的協調和督查,積極學習試點設區市先進經驗,探索更多原創性、差異性改革,強化改革運行監測,適時通報改革進展。
手術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2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18號),推動全省公立醫院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需要,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并重,堅持“補短強基”和“創新引領”雙輪驅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加快我省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力爭通過3—5年努力,公立醫院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制度短板基本補齊,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讓人民群眾更好享受公共醫療資源,不斷提高全省百姓看病就醫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建設健康海南提供有力保障。
二、重點任務
(一)完善機制,推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1.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按要求完成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健全醫院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制度,集體研究決定重大問題,建立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強化領導班子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強化公立醫院基層黨組織建設,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健全“雙培養”機制,落實黨支部參與科室重大事項討論決策制度和基層黨支部書記向醫院黨委述職制度。(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各市縣政府)
2.健全公立醫院治理體系。完善公立醫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實現形式,創新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探索建立各級公立醫院政事權限清單,強化政府辦醫責任,理順管理職能。健全綜合監管制度,強化行業管理,明確政府部門的監督職責。(責任單位:省委編辦、省衛生健康委,各市縣政府)
3.完善公立醫院管理制度。推動公立醫院全面完成醫院章程制定,全面落實民主管理、醫療質量安全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資產管理、績效考核、人才培養培訓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信息管理、醫院文化、便民惠民服務等管理制度。(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各市縣政府)
4.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推進公立醫院去行政化改革,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逐步推行院長職業化和聘任制,全面落實公立醫院的經營管理自主權,實行全員聘用管理。行政部門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探索三級公立醫院總會計師委派制度。(責任單位: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各市縣政府)
5.強化政府投入責任。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投入政策,加強財政項目支出管理,完善設備購置、學科人才建設等重點項目支出標準,保障公立醫院發展建設支出。創新投入方式,積極推進“以事定費、購買服務、專項補助”的財政補助機制。落實對中醫、傳染病、精神病、兒童、婦產、婦幼保健和康復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全面鎖定和化解符合規定的公立醫院債務。(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各市縣政府)
(二)強基擴能,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1.加強省市三級公立醫院布局調整。優化省市三級公立醫院空間布局,實現部分三級公立醫院外遷到主城區外交通干道、自由貿易港重點功能新區。此輪調整后,嚴格控制三級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從嚴開展醫院等級評定,對超出規模標準和實際需求的三級公立醫院要逐步壓縮床位。(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各有關市縣政府)
2.實施縣級公立醫院能力提升行動。針對縣域疾病譜和患者外轉情況健全診療科目,通過引進人才、改善設施、配置設備、對口支援等方式提升縣級公立醫院專科水平。開展縣級中醫醫院中醫藥優勢重點專科(專病)建設。建設臨床服務“五大中心”,建強急診急救“五大中心”,組建醫療資源共享“五大中心”,持續改善硬件設施設備條件,加快推進國家衛生健康委“千縣工程”項目試點醫院建設。(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各有關市縣政府)
3.推動省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探索建立“省屬縣用”工作機制,推動省市三級公立醫院人才、技術、管理等優質資源向縣域下沉,補齊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和管理能力短板。逐步取消三級公立醫院普通門診。(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委編辦,各市縣政府)
(三)網格布局,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1.推進醫學、醫療雙中心建設。以外轉率和病死率高的疾病為重點,建設3—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50個省級臨床醫學中心,支持建設一批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引進國內高水平醫院對口幫扶,提升省域診療能力,減少患者出島就醫。(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
2.推進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在海口、三亞和儋州等地級市,按照網格化布局管理,由地級市公立醫院牽頭組建公益性城市醫療集團,為網格內居民提供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海口市政府、三亞市政府、儋州市政府)
3.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由縣級公立醫院牽頭組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行一體化管理。推進三級公立醫院與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建立對口幫扶和雙向轉診關系,推進分級診療。(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各有關市縣政府)
4.推進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建設。將公共衛生部門設置和履職情況作為公立醫院等級評審重要內容,推進省和三亞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重點區域醫療中心和縣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以及傳染病區建設,構建“2+3+N”的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各市縣政府)
5.推動重大慢性病防治體系建設。構建省、市縣、鄉鎮、村四級重大慢性疾病防治體系,實施“2+3”健康服務包防治項目,推動重大慢性疾病防治力量重心下沉、關口前移。(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各市縣政府)
(四)創新驅動,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
1.推動醫學技術創新。加強科研攻關與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全省臨床科研水平。發揮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政策優勢,支持公立醫院牽頭或參與建立研發機構,開展臨床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同步開展特許經營;支持按規定申報開展干細胞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支持參與真實世界數據研究。(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科技廳、省藥監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
2.推動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實現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全覆蓋,鼓勵建立住院一站式服務中心,積極推行日間手術。以器官系統疾病為中心,推行多學科診療模式,建立心臟、神經、腫瘤、呼吸、腎臟、消化系統等疑難復雜專病臨床診療中心。(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各市縣政府)
3.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充分依托“三醫聯動一張網”項目和基于5G物聯網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提升工程,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逐步實現醫療機構間信息共享互通、檢查結果互認。支持公立醫院參與海南電子處方中心建設。(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大數據管理局,各市縣政府)
(五)精細管理,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
1.健全運營管理體系。推動公立醫院成立運營管理部門,建立健全運營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基于數據循證的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例組合標準體系,加強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監測評價。推廣醫院后勤“一站式”服務,建設后勤智能綜合管理平臺,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各市縣政府)
2.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建立健全公立醫院預算管理組織制度和體系,推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覆蓋人、財、物等全部資源,貫穿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監控、調整、決算等各個環節,強化預算分析報告和績效考核,加強信息化建設和預算信息公開,提高醫院預算透明度。(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各市縣政府)
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公立醫院多層次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實現醫院經濟事項全過程管控。建立日常監督機制。建設耗材和藥品入銷存、物價、特殊醫保提示、項目內涵、基本藥物提示等全鏈條信息管理體系,實現閉環管理。加強債務風險管理,嚴禁舉債建設。(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各市縣政府)
4.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全面開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推動公立醫院建立內部綜合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從醫教科防以及學科建設等方面全方位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并將考核結果與改善內部管理有機結合。適時整合基于病種分值付費(DIP)和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的績效評價機制。(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各市縣政府)
(六)賦能增效,激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1.改革編制管理方式。試點推進公立醫院實行人員總量管理。在人員總量內新招聘的人員,在公開招聘、崗位聘用、職稱評定、考核獎懲、薪酬分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解除聘用等方面統一適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規定。(責任單位:省委編辦、省衛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市縣政府)
2.創新人事管理制度。支持公立醫院在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編制總量或人員總量內自主制訂崗位設置(調整)方案,實行自主設崗、自主聘用、自主管理。健全以合同管理為基礎的用人機制,全面實行競聘上崗制度。支持公立醫院自主開展人才引進和招聘工作。(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委人才發展局、省衛生健康委,各市縣政府)
3.改革薪酬分配制度。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支持以人員總量為基數自主核定績效工資總量,自主核定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和科研項目績效工資。支持實行靈活多樣的工資分配形式引進或聘用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重點專業、學科帶頭人或團隊核心成員。不斷擴大公立醫院院領導年薪制實施范圍。(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各市縣政府)
4.完善衛生人才評價制度。科學設置評價標準,把醫德醫風放在人才評價首位,注重臨床實踐能力業績導向,充分應用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等信息。三級公立醫院突出疑難雜癥臨床診治能力、基層服務實績和科研水平等業績成果,支持有條件的三級公立醫院開展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自主評聘。探索在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內開展職稱自主評審。(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委人才發展局)
5.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在醫療費用總體增長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圍的前提下,每年開展一次醫療服務價格評估和調整工作,逐步提高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診療、護理、手術、部分中醫服務等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逐步降低檢查、檢驗等服務價格,優化公立醫院收入結構。(責任單位: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
6.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區域總額預算管理下的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擴大區域點數法總額預付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范圍,探索公立醫院開展門診打包收付費改革,完善精神、康復類按床日付費和門診按人頭付費制度。支持緊密型醫聯體建設,落實醫保基金“總額預算,加強監督考核,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政策。(責任單位: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各市縣政府)
(七)兩“心”引領,建設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文化。
1.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為中心設計服務流程和服務項目,持續開展醫療服務改善行動,推行便民惠民服務,打造舒適的就醫環境,做好醫患溝通交流,加強患者隱私保護,開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愿者服務,建設老年友善醫院。(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各市縣政府)
2.堅持以醫護為核心。針對醫護人員,不斷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努力解決合理訴求和實際困難,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和平臺,落實帶薪休假等制度,暢通培訓、學習和晉升通道。加強醫院安全防范系統標準化建設,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公安廳,各市縣政府)
3.打造特色醫院文化。總結提煉具有醫院特色的核心價值體系,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和崇高的職業精神,踐行人文醫療,打造溫馨和諧、積極向上、有溫度的醫院。(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各市縣政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縣要把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切實履行領導責任、管理責任、保障責任和監管責任,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定行動計劃,補齊短板弱項,穩步推進公立醫院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二)明確目標責任。各市縣要把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與網格化緊密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重點工作緊密結合,明確目標任務和時序進度。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加強體制機制改革和配套政策研究,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三)堅持示范引領。省衛生健康委要在前期改革的基礎上,遴選3—5家條件較好的公立醫院作為綜合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示范醫院;遴選若干個改革意愿較強的市縣作為綜合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市縣。同時,建立激勵和退出機制,形成先進引領、示范帶動、爭先創優的生動局面。
(四)做好督導評價。省衛生健康委要發揮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和督導落實的職責,督促各市縣和各有關部門強化責任意識,落實落細各項措施。同時要結合國家要求,做好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考核評價。
(五)強化宣傳推廣。各市縣、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文件的解讀、宣傳和培訓,不斷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創新完善配套政策和支持措施,營造有利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輿論氛圍。
手術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3
為推動全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18號)、《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政辦秘〔2021〕120號)、《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亳州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亳政辦秘〔2022〕25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力爭“十四五”末,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一)綜合實力提級,診療能力明顯提升,縣域內就診(住院)率提升至90%以上;
(二)精細管理提級,綜合效益明顯提升,物耗成本降至50%以下;
(三)要素配置提級,學科水平明顯提升,綜合醫院建成省級醫學重點專科項目1個以上、市級重點專科項目5個以上,中醫醫院建成省級中醫重點(特色)專科1個以上;
(四)持續推進區級醫院服務能力提升,鼓勵支持亳州市華佗中醫院完成三級創建工作。
二、重點任務
(一)構建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1.打造市級高水平醫院。統籌資金、項目、政策等資源,集中支持區級公立醫院,重點打造優勢學科群,疑難危重癥診療能力基本達到市同類醫院水平。
2.構建整合型服務體系。
(1)鞏固完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高水平區級公立醫院,根據縣域病種外轉情況,建設重點專科,柔性引才引智,落實“兩包三單六貫通”政策,建設縣鄉一體、鄉村一體、醫防融合的整合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
(2)建設緊密型城市醫聯體。集中力量支持亳州市華佗中醫院建設成高水平市級公立醫院,提升疑難危重癥診療能力。按照網格化布局要求和“五包十統一”路徑,高水平建設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2個緊密型城市醫聯體。
(3)促進醫療資源下沉。醫共體牽頭單位將以慢病為主的普通門診逐步下沉基層,到2025年三甲綜合醫院普通門診服務量減少30%以上。持續推進亳州市人民醫院、亳州市中醫院、亳州市華佗中醫院“千醫下鄉”工作。
(4)建設智聯網醫院。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互聯網醫院+醫聯體”,構建不同層級醫療機構互聯互通、覆蓋院前院中院后和全生命周期的整合型服務體系,并逐步拓展到各級公立醫院。按照上級要求,做好“智慧中藥房”建設。
3.構建“1+5+N”傳染病醫療救治體系。全區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建設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和可轉換病區。
4.加強專科醫院建設。推進區級公立醫院精神專科、口腔專科建設,實現區級精神衛生、口腔專科全覆蓋。推進婦幼保健院規范化建設,逐步提升婦幼保健機構服務能力。
5.建設更有特色的中醫醫院。亳州市華佗中醫院建成“三級”中醫醫院。力爭建設1-2個省級中醫優勢專科和特色專科,建設有中醫藥特色的服務體系。
6.減少跨省異地就醫。依托高水平醫院,健全工作機制,強化醫保政策聯動、轉診備案管理和專項考核,力爭到2025年縣域內就診(住院)率提升至90%以上。
(二)引領高質量發展新趨勢。
7.提升臨床專科能力與水平。
(1)加強臨床專科建設。以滿足重大疾病臨床需求為導向,建設省、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十四五”期間,建成省級醫學重點專科項目1個以上、市級重點專科項目5個以上。
(2)加強急危重癥患者救治能力建設。力爭建立區級緊急救援中心和隊伍,加強院前急救轉運與院內救治協同銜接,打造城市15分鐘和農村30分鐘急救圈。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初步建設胸痛、卒中和創傷中心,加強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
8.推進醫學技術創新。
(1)實施科研強院。爭取到2025年,申報獲批省衛生健康委科研項目立項項目不少于1個。加強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以技術創新推進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部分臨床學科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2)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積極與省級高水平醫學轉化中心對接,拓展院、校、企合作,爭創科研成果轉化;科技成果轉化收益主要用于獎勵做出重要貢獻人員。大力支持臨床單中心、多中心研究,支持公立醫院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承擔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逐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占比。
(3)促進醫院新技術臨床應用。及時學習、引進國內、省內先進成熟醫療技術用于臨床。積極支持醫院開展的醫療新技術價格立項,加快審批,促進醫療新技術臨床運用、收費內容與標準與滬蘇浙等地醫院對接。
9.創新醫療服務模式。
(1)綜合醫院全面開展多學科診療,中醫醫院推廣中醫綜合診療和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
(2)建立臨床藥師下臨床制度,臨床藥師參與疑難復雜疾病多學科診療。
(3)加強責任制整體護理,開展延續護理服務。
(4)規范開展日間手術,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比例達10%以上。
(5)優化預約診療服務流程,設置入院準備中心,提供入院一站式服務。推廣院前院中院后一體化服務。
10.信息化賦能高質量發展。
(1)加快推進智慧醫院建設。2025年,三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達到5級以上,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達到4級以上,全區二級和三級公立醫院智慧服務平均級別達到2級和3級,智慧管理平均級別達到1級和2級,三級公立醫院院內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達到四級甲等以上水平,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達到四級乙等以上水平,能夠支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服務新模式。推動醫療、醫保、醫藥等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加強醫療、醫保、醫藥大數據分析,賦能智慧醫療體系。
(2)落實國家和行業信息化標準,鼓勵有條件的公立醫院加快應用智能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和治療系統等智慧服務軟硬件,提高醫療服務的智慧化、個性化水平和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3)加快推進公立醫院間信息共享。落實全省醫療機構信息互通共享實施方案工作要求,“十四五”期間實現公立醫院跨地區、跨機構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共享互認。2022年,實現醫共體遠程心電平臺應用;完成區域影像中心建設,基本覆蓋本地區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接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安徽省影像云平臺。
(4)加快推進全系統數據資源整合應用。探索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推進基于平臺的互聯互通和數據資源整合,推進等級保護測評,提升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和網絡安全水平。2023年實現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居民授權調閱共享。2025年實現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公共衛生和綜合管理等數據資源互聯互通。改造用卡環境,推進電子健康卡(碼)運用,與安康碼互通互認,實現區內不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疫情防控、信息查詢等一卡(碼)通用。
(三)提升高質量發展新效能。
11.健全公立醫院運營管理體系。成立運營管理委員會,建立科學決策、分工負責、協同落實、分析評價、溝通反饋的高效運營管理機制。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推動運營管理全面融入現代醫院管理理念方法技術,深度融合醫院核心業務,強化成本管控與投入產出評價,提升運營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
12.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健全機制,發揮總會計師在醫院經濟管理中的主導作用。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衡內控機制,對經濟和業務活動的重點領域重要事項關鍵崗位定期開展風險評估與內控評價,有效防范管控風險,提升醫院服務效能和內部治理水平。
13.實行績效考核目標管理。將市級和區級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公立醫院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立項、財政投入、經費核撥、薪酬分配、院長年薪制、評優評先等重要依據。公立醫院達到B等級及以上。
(四)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14.改革人事薪酬制度。
(1)深化公立醫院編制周轉池制度建設。加強制度規范管理,優化運行管理機制,將社會化用人員額納入崗位基數,開展周轉池編制使用評估。根據公立醫院發展需要,合理制定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并建立動態核增機制,實行編制動態調整。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合理設置崗位,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競聘上崗、合同管理、動態考核。
(2)增加護士配備。科學測算護理服務成本,合理確定護理服務價格標準。按照崗位標準,合理配備護士,2025年底前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1.3左右。
(3)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實施人才強區戰略,著力培養達到省內、市內先進水平的學科帶頭人。遴選綜合素質優秀、發展潛力大的中青年骨干到國內外高水平醫院或科研機構深造培養。實施“江淮名醫”“徽鄉名醫”“安徽省名中醫”、“安徽省基層名中醫”培養工程,培養一批德藝雙馨的“江淮名醫”“安徽省名中醫”。
(4)改革薪酬制度。落實“兩個允許”要求,根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合理確定、動態調整醫院獎勵性績效薪酬水平和主要負責人年薪水平,人員支出占比力爭達到40%。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逐步提高固定薪酬比例,合理確定臨床執業醫師、其他醫務人員、行政后勤人員薪酬水平。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公立醫院可自主設立體現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采取多種方式自主分配。2022年,公立醫院全面推開主要負責人年薪制。
15.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
(1)實施衛生招才引智工程。區級公立醫院積極引進高學歷人才;鼓勵柔性長期引進高層次人才;創新“星期六醫師”制度,柔性短期引進省外專家來我區開展疑難病例會診和手術等。
(2)落實人才保障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強化政策保障,積極支持公立醫院引進來、留得住高層次人才和專科團隊,按規定對引進人才落實安家費、生活補助、工資報酬、職稱晉升、安家落戶、子女入學等保障措施,為引進人才開展臨床新技術、新項目和科研等創造寬松的政策環境和工作環境。
(3)加強引進人才目標考核。區級公立醫院高層次人才引進情況,納入目標考核。力爭“十四五”期間,區臨床專科醫療水平顯著提升。
16.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對照滬蘇浙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內涵、水平和報銷比例,穩妥有序優化醫療服務價格,對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積極申報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學習三明經驗,改革優化調價規則和程序,建立靈敏有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開展調價評估,重點提高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重點支持公立醫院開展標志性領先技術,對于技術難度大、外轉率高的項目,優先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支持兒童專科等薄弱學科發展;支持中醫傳承創新發展,積極申報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提高技術勞務性收入占比,逐步達到30%以上。積極申報國家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
17.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積極穩妥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試點。探索按床日付費。落實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按人頭總額(含外轉病人額度)預付政策,加強監督考核,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嚴禁挪用醫共體內醫保結余資金。實施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
18.優化醫保管理改革。科學制定區域總額預算,合理確定、動態調整付費標準。規范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指導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藥品(耗材)集中采購使用改革,簡化考核流程,嚴格落實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政策。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加強醫保基金監管。
(五)建設高質量發展新文化。
19.持續改善醫療服務,始終堅持把“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貫穿于醫療服務的各環節和全流程,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建設患者友好、老年友善醫院。改善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和條件,減輕工作負荷,落實帶薪休假等制度。提供年輕醫務人員進修培訓機會,構建多層次、多渠道職業成長通道。開展平安醫院創建,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公立醫院人文關懷制度建設,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注重文化傳播和品牌塑造,加強愛崗愛院教育,創建人文關懷醫院,提高公立醫院公信度美譽度軟實力。
(六)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20.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黨組織建立衛生健康行業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督促指導行業黨的建設,確保相應的機構、人員、工作機制落實,符合條件的醫院配備紀委書記;建立黨支部參與科室重大事項決策制度,注重發展醫療專家、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醫務人員入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強化組織領導,明確一位政府負責同志統一分管醫療醫保醫藥工作,統籌協調“三醫”聯動改革。要確定重點任務和配套措施清單,定期研究推進,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工作保障。要加強督查考核,區政府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納入區直相關部門目標管理績效考核。
(二)落實投入責任。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參照滬蘇浙有關做法,結合地方實際,合理有效、逐步提高公立醫院財政投入力度,財政補助收入占比逐步提高。公立醫院長期負債率逐步降至全國平均水平以下。
(三)建立監測評價體系。區級公立醫院要對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按季度開展自評;區政府按年度對所屬公立醫院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鼓勵各醫院積極探索創新,及時總結經驗并復制推廣,培育名院名科名醫,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手術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4
為加快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增進人民健康福祉,根據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青海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青政辦〔2021〕90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藏)西醫并重,以建立健全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統籌推進醫學、醫療、醫保、醫藥、醫院“五醫聯動”,強化公立醫院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幸福海南·健康貴德”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范化解重大突發疫情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健康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堅持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負總責,明確政府一名分管負責同志統一分管醫療、醫保工作,統籌協調“五醫”聯動改革,制定細化工作方案,建立督查、指導、問責機制,確保有序推進、重點突破,改革措施落地見效。
堅持分類指導。圍繞“十四五”時期健康貴德建設總體目標,從實際出發,在醫保支付、價格調整、人員薪酬、績效考評等方面實行差別化的改革政策,建立穩定高效的運行機制,加快公立醫院提檔升級。
堅持因地制宜。結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群眾需求等,制定符合實際的方法舉措、實施路徑,提升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確保我縣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堅持改革創新。在遵循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州縣確定的改革方向基礎上,創新縣級公立醫院內部管理自主權,發揮基層首創精神,健全完善體制機制,充分激發公立醫院活力,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總體目標。深入貫徹落實《青海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青政辦〔2021〕90號)、《海南州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南政辦〔2022〕21號)精神,力爭通過5年時間,強化對公立醫院的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和監督責任,將高端人才引進和薄弱、重點、特色專科建設作為公立醫院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圍繞全縣衛生健康事業改革“十四五”發展目標,將績效考核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坐標系”和“指揮棒”,使縣人民醫院治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例逐步提高到60%,人員薪酬中固定部分占比達到60%,人員經費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例更加科學合理,收支結構不斷優化,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縣域就診率達到90%以上,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的目標,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在發展方式上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狠抓內涵建設和精細化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圍繞“千縣工程”縣級公立醫院能力建設,以創建“三級乙等”醫院為目標,在管理模式上從粗放的行政化管理向全方位的績效管理轉變,實施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在資源配置上從注重物質要素向更加注重人才要素轉變,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待遇,調動人員積極性。
二、重點任務
(一)推動縣人民醫院高質量發展
目標:扎實開展貴德縣人民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以省、縣醫聯體和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為抓手,鞏固提升“十三五”時期建設的4個重點專科能力,全面完成“十四五”期間重點專科建設,2022—2024年,完成急診科、血液透析室、普外科、感染性疾病科、兒科、中藏醫特色診療中心建設。同時,重點提升小科室手術能力、醫技科室檢查和診斷能力、中藏醫特色療法、推廣適宜的內鏡微創診療技術。依托省外對口援青、省內對口支援、省內專科聯盟建設等方式,輻射帶動全縣醫療服務能力整體提升,實現貴德縣人民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三級乙等標準。
建設任務:提升重點專科能力。鞏固提升“十三五”時期建設的重點專科能力,在夯實骨科、婦產科、腎內科、呼吸內科成熟技術的基礎上,加快開展高精尖診療技術、三四級手術等,實現“大多數疑難病能夠確診、重大疾病和急危重癥能夠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目標。在院前急救、中藏醫特色診療、血液透析、中西醫結合肛腸治療、新生兒急救、麻醉復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總結出有特色、效果好、可推廣的適宜診療經驗。建設急診急救“五大中心”。以信息化建設為載體,整合醫院及醫共體資源,建立縣域內快速、高效、廣覆蓋的急危重癥醫療救治體系。2022年,完成胸痛中心建設,在試運行的同時,一次性順利通過國家胸痛認證中心基層版認證;全面鋪開卒中和創傷中心建設,力爭2023年通過國家認證;2024年,完成危重孕產婦、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規范建設。通過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建設,有效提高縣域內急危重患者救治能力和搶救成功率。建設臨床服務“五大中心”。依托“院府合作”緊密型醫聯體優勢資源,高效推動重癥監護、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和麻醉疼痛診療臨床服務“五大中心”建設。鼓勵重癥醫學科圍繞神經、心腦血管、急救創傷、深靜脈置管術、臨時起搏器植入等深挖潛力,提高臨床搶救成功率,為全院各臨床科室危重癥患者的診療兜底。支持腫瘤防治臨床服務,熟練掌握并開展癌前病變、胃癌根治術、結腸癌根治術等腫瘤患者化療新技術,普及腫瘤預防知識,努力降低死亡率。夯實“兩病”管理工作運行機制。以“海南州城鄉居民免費健康體檢”和“兩病醫療保障及閉環管理”工作為平臺,加大慢病醫防融合力度。完善重癥醫學科、骨科、普外科等科室專科聯盟建設雙主任雙專家工作機制,提升重癥醫學科等科室微創介入手術能力,力爭在2023年前逐步開展腔鏡下胃腸癌根治術、婦科腫瘤手術等微創手術。強化麻醉疼痛診療臨床服務能力,力爭在2024年前啟動開展麻醉疼痛診療臨床服務。建設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五大中心”。進一步加強檢驗科、影像科、超聲心電診斷中心、病理科和消毒供應室規范化建設。圍繞臨床檢驗、分子生物學、CT和磁共振、腹部彩超、病理學技術等專業,選派人員進行脫產培訓,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提升診斷和消毒保障能力。2024年,依托縣域內醫共體信息化建設平臺,集中資源,全力打造“基層衛生院檢查、縣醫院診斷、患者在基層自主取報告”智慧信息化建設。同時,在夯實基礎、能力提升的前提下,延伸服務半徑,并輻射到周邊區域,構建區域性的“五大中心”。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財政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衛生健康局、縣醫療保障局、縣委編辦
完成時限:2024年10月底
(二)夯實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
目標:持續完善縣域緊密型醫共體體制機制,促進縣域醫共體內資源協同利用,創新管理方式,加強能力建設,強化政策支持,加快實現責任、管理、服務、利益“四個共同體”,完善分級診療,全面落實“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制度,統一內部轉診流程,建立轉診檔案,形成“縣鄉一體、鄉村一體,以縣促鄉、以鄉帶村”模式。縣域內形成資源使用“一張網”、人員使用“一盤棋”、財務管理“一本賬”,實現醫療質量同質化。強化縣鄉臨床業務同質化管理,開展成效評估和動態監測,實現診療服務有機結合、上下貫通。
建設任務:持續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以推動醫療資源整合共享為核心,以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為重點,落實“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區域互認”的診療模式。加快形成“責權利”一體、“人財物”統一的合作模式,實現醫共體內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藥品目錄、耗材配送“六統一”,實現醫療質量和效率同質化,有力提升“緊密型”程度。扎實推進醫共體內醫保總額付費,實現基本公共衛生經費打包付費改革,建立縣域內醫防融合機制,推進慢性病、傳染病、地方病防、治、管、教“四位一體”醫防融合服務模式,有效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和慢性病防控管理能力,讓群眾享受到“看得快、看病好”的福利。建設縣域內同質化管理“十大中心”。公衛管理中心。提高公衛12類項目服務能力,完善考核、評價指標及體系,提高縣域內公衛項目服務質量,力爭在2025年前開展公衛經費打包付費工作。明確醫共體職責分工,做實做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加強對公共衛生工作績效的動態監測和評價考核,考核結果納入醫共體建設工作考核內容,與醫共體經費核算、評先評優等掛鉤。醫療質量管理中心。制定落實醫共體內統一的質控標準,強化指導、檢查和協調,采取“定期督導+日常檢查”模式,穩步提升分院醫療質量控制工作。護理質量管理中心。負責制定統一的護理質量和安全質控標準,重點深化拓展優質護理服務內涵,通過指導、整改,推動縣域護理工作高質量、同質化發展。人事管理中心。負責各分院人才引進、人事調配、職稱評聘和考勤報備工作,以相關文件為依據,穩步推進醫共體內人員自主流動,將工勤、管理崗位及無證專業技術人員從現有編制內逐步剝離(工勤、管理崗位實行退一減一),持續加強基層衛生院技術力量,為衛生院高質量發展提供人員保障。財務和績效核算管理中心。以“統一管理、獨立核算、強化內控、規范運行”為原則,整合縣鄉資源,加強預算管理,細化預算支出,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及分配方案,實行績效工資激勵機制,實現醫共體內管理費用率降低到10%以下。藥事管理中心。制定醫共體內藥事管理和藥學工作規章制度,實現“統一藥品目錄、統一采購渠道、統一支付藥款”,推行藥品入銷存、藥品價格、基本藥物提示等全鏈信息管理體系閉環管理,完善基本藥物使用率等各項藥事質控考核指標,提升醫共體臨床合理用藥水平。醫保基金管理中心。做好醫療保險工作質量控制,不定期對分院門診處方、住院病歷、合理收費、合理用藥、合理治療的監督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推進落實分院醫保管理、醫保總額付費工作,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信息與安全管理中心。制定醫共體內信息化發展規劃、信息系統管理等制度,借助縣域內信息共建共享機制,爭取在2025年前建設“高效互聯、集成共享、安全可靠、融合開放”的醫共體信息一體化平臺。醫學裝備管理中心。負責縣域醫共體醫學裝備的供應計劃、采購管理、制度建立、設備論證等工作,指導分院建立設備考核標準,協助采購并全程跟蹤督導。后勤管理中心。依托總院后勤服務社會化管理機制,制訂切實可行、安全規范、符合行業要求的醫共體后勤管理制度及安全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定期召開醫共體后勤管理和安全管理委員會會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研究制定改進方法和措施,及時解決各分院存在的問題,做到后勤管理與安全管理持續改進。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衛生健康局、縣醫療保障局、縣委編辦
完成時限:2022年12月底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政府辦醫責任
1.落實財政投入政策。落實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政策性虧損補貼等投入,保障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對口幫扶等經費,落實試點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財政局、縣衛生健康局
2.強化資源配置管理。依據公立醫院建設規劃和中長期事業發展規劃,建立資源分類配置標準,嚴禁公立醫院自行舉債建設和購置大型醫用設備。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財政局、縣衛生健康局
(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3.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按照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科學調整機制。落實公立醫院人事管理、科室設置、人才引進、在編制總量內(空編情況下)創新人員招聘等方面的自主權,對編制內外人員待遇統籌考慮,實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置崗位,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實行競聘上崗、合同管理。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科學、合理、有序下放高級職稱評審權限。
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委編辦
4.深化薪酬分配制度。嚴格執行省州薪酬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按照“兩個允許”要求,依照人社、財政部門現行政策科學合理確定并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充分落實公立醫院內部分配自主權,醫院可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和內部績效標準,充分發揮各項目的保障和激勵作用。建立健全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實行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核兌現。全面落實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建立健全負責人薪酬激勵約束機制。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委編辦
5.健全人才培養評價制度。推進醫教研協同發展,完善規范化培訓機制,所有新進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臨床醫師均接受規范化培訓,將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作為醫療衛生機構申報和聘用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必備條件。全面落實規范化培訓“兩個同等對待”,將醫務人員接受繼續醫學教育情況納入其年度績效考核的必備內容。加快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復合型醫學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骨干人才“傳幫帶”工作機制,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打造“名醫、名科、名院”,造就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和專業團隊。加強老年、兒科、重癥、傳染病、精神、康復醫學等緊缺護理專業的培養培訓,推動護理崗位科學管理。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衛生健康局
6.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完善醫療服務項目準入制度,加快申報審批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按相關政策規定及時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體現技術勞務價值。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提高醫療服務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例,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等價格,將符合規定的服務價格項目及時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衛生健康局、縣醫療保障局
7.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試點工作,探索門診按人頭付費,開展符合中藏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按病種、按床日、按人頭等的付費標準。規范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落實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政策,支持中藏醫藥發展,將臨床使用廣泛、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的基層中藏館內制劑按程序和條件逐步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衛生健康局、縣醫療保障局
(三)提高公立醫院運營管理水平
8.加強運營管理。按照現代醫院管理模式,切實加強公立醫院建設與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財務、資產、后勤管理和業務科室運營指導。推進總會計師制度建設,定期召開公立醫院經濟運行分析會,將人、財、物、技等核心資源和醫、教、研、防等核心業務與運營管理深度融合,建立健全運營管理制度體系,明確組織機構、職責權限、決策機制、業務規范、運營流程等內容,有效保障運營管理規范化及高效協同運作,提升運營效率和質量。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衛生健康局
9.加強預算管理。健全“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以公立醫院發展規劃各年度計劃目標為依據,開展內部各類經濟資源的分配、使用、控制、考核等管理活動,強化預算制約,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建立健全財務報告、第三方審計財務信息公開制度,對擬公開信息的內容、來源、標準等進行規范,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衛生健康局
10.加強運營風險管控。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為重點,完善公立醫院內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防范財務、業務、法律和廉政風險,避免發生違法違紀違規追求經濟利益的行為,加強債務風險管理。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逐年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公立醫院管理費用率降低到10%以內。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衛生健康局
11.加強內部績效評價。縣級公立醫院分別按照《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評價標準》指標和《青海省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實施方案》,全面開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建立和優化內部綜合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堅持和強化公益性導向,將考核結果作為改善內部管理、財政投入、醫保支付、領導干部任免、績效總量核定、醫院等級評審的重要參考依據。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辦法,以聘用合同為依據,以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為重點,將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鉤。完善縣域醫共體績效考核制度,促進資源下沉,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衛生健康局、縣醫療保障局
(四)強化公立醫院技術創新
12.推進醫學技術創新。嚴格按照高原疾病、地方病、傳染病等疾病臨床診療方案、技術指標及標準要求實行。充分發揮江蘇對口支援幫扶機制,建立省級與縣級公立醫院技術推廣關系,推進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的建設。加強新技術、新業務、新方法項目的申報和技術推廣,促進醫療新技術進入臨床使用。加大中藏醫藥及適宜技術在基層的應用力度,推進基層醫療機構中藏醫藥能力建設。
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醫療保障局
13.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落實臨床總藥師和責任制整體護理制度,擴大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和影像共享范圍,推進醫聯體、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內醫療管理、醫療質量、醫療服務、合理用藥、優質護理、檢驗檢查服務的精細管理、精準醫療、精致服務。大力推進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建設,建設完善“120”急救網絡,建立縣域內快速、高效、廣覆蓋的急危重癥醫療救治體系,加強院前急救與院內救治的信息互通、工作銜接。
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醫保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5.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加強縣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信息系統建設,推進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建設。實現醫聯體、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內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公共衛生服務、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和績效評價、“兩病”閉環管理等信息系統融合,利用“互聯網+醫療服務”技術和“智聯網醫院”,實現州、縣、鄉三級醫療衛生機構遠程醫療全覆蓋,提升醫療服務連續性。貴德縣人民醫院實現電子病歷分級評價達到5級、智慧服務水平達到3級、智慧管理水平達到3級。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財政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衛生健康局、縣醫療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五)強化公立醫院體系創新
16.健全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醫務、護理、藥品、院感、檢驗質量管理組織機制,嚴格落實18項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規范執行技術操作規范和診療指南,強化公立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做實病歷首頁管理、電子病歷醫學名詞、疾病診斷編碼等方面規范書寫。加強臨床路徑管理,加大處方審核和點評力度,強化合理用藥考核,落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落實患者安全管理的各項措施,將社會辦醫統一納入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加強監管。
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
17.健全疫情救治體系。堅持平急結合,補齊重大疫情救治體系短板,建立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重點扶持貴德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設,提升縣級綜合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持續強化醫護人員醫療安全意識和院感防控能力,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財政局、縣衛生健康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8.建立醫防協同機制。建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醫防協同機制,發揮醫聯體和縣域緊密型醫共體牽頭醫院臨床技術優勢,全力實施城鄉居民健康體檢和“兩病”醫療保障及閉環管理工作,引導臨床醫生參與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專科醫師參與家庭醫生團隊,形成全科與專科聯動、簽約醫生與團隊協同、醫防有機融合的服務工作機制。落實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責任,加強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公共衛生人員收入不低于所在醫療機構人員平均工資。
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衛生健康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六)強化公立醫院文化創新
19.改善患者就醫體驗。不斷改善醫療服務,鞏固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優化就診流程,合理布局診區設施,推進日間手術、遠程醫療、多學科診療醫學模式、優質護理服務,改善患者就醫體驗。逐步改善硬件設施設備條件,滿足區域居民診療需求。提升公立醫院科學管理水平,強化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體系建設,簡化就醫程序,打造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新模式,完善分時段預約診療、手機終端結算、先住院后結算、診間(床旁)結算、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推進院內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醫療風險分擔機制有機結合的“三調解一保險”機制建設,妥善化解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責任單位:縣司法局、縣衛生健康局、縣醫療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20.打造醫院特色文化。樹立正確的辦院理念,恪守服務宗旨,建立由院黨委統領的院科兩級醫院文化管理體系,強化辦院特色,提煉醫院院訓、愿景、使命,以院史館為載體,凝練院訓、院史、院徽、院歌精華,賡續“敬院愛院”文化薪火相傳。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名醫名家和先進模范事跡,構建具有醫院自身特色的價值理念。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增強醫務人員的職業認同感與自豪感。
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
21.推進醫院廉潔文化。健全廉潔文化建設長效機制,以“患者至上、廉潔行醫”為主題,以黨員領導干部和醫務人員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的宣教活動為載體,以加強黨員干部、醫務人員理想信念、職業道德觀念、廉潔自律教育為切入點,以“1+N”教育宣傳為主線,加強廉潔從醫教育,培養和錘煉一支醫德好、醫術精、醫風正的高素質醫療隊伍,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
22.關心關愛醫務人員。
按照縣委、縣政府整體部署,在醫院黨委領導下,充分發揮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建立健全保護、關愛醫務人員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學習、工作、健康體檢和帶薪休假制度,健全完善職工大病保障、困難職工幫扶以及病患職工慰問等機制。
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總工會
23.營造良好執業環境。加強平安醫院建設,強化安保隊伍建設,完善安檢設施,提高醫務人員職業安全感。加強醫務人員執業暴露防護設施和設備配置,做好執業暴露后的應急處理。始終保持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依法嚴懲各類傷害醫務人員人身安全、擾亂醫療秩序等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
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衛生健康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七)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24.堅持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加強醫院領導班子建設,黨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支持院長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完善公立醫院黨委會議和院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將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各環節。建立健全黨委領導下的紀檢機構,配強書記和工作人員,專司紀檢監督職責,健全工作機制。
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紀委監委派駐第二紀檢監察組
25.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配齊配強黨建工作力量,健全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機制,建立公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系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和人才評價體系。全面提升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質量,持續開展示范黨支部創建工作,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健全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的“雙培養”機制。完善黨員教育工作制度,創建學習型醫院,提高黨員干部、黨員職工素質,達到學以致用。認真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不斷優化黨員隊伍建設,促進黨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
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紀委監委派駐第二紀檢監察組
26.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衛生健康部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格局。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紀委監委派駐第二紀檢監察組
四、組織管理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全縣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納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強化政府領導責任、投入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制定具體落實措施,確保改革有力有序推進,對政策執行不力的將進行約談和重點督促指導。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完善配套政策,推動工作落實。
(二)加強試點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單位要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各單位要強化示范培育,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下放相應政策權限。縣直各相關單位要加強協調聯動,及時組織開展調研指導,挖掘、總結、提煉和推廣典型經驗,推動改革試點工作早落地、見實效,逐步擴展到全縣范圍。
(三)強化督導評價。縣衛生健康局負責按照《青海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試行)》科學評價工作成效。縣醫改領導小組加強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作的檢查和指導,建立臺賬,動態監測,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督促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四)加強宣傳培訓。廣泛宣傳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政策,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風氣,為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強化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政策解讀,提高各級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的政策水平及執行能力,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手術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5
推動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辦發[2022] 13號),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全市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力爭在“十四五”期間,積極申報建設市人民醫院三級醫院,創建一批在全省有影響力、具備較強輻射能力的臨床優勢學科,加大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新技術、新方案和新策略的推廣應用;培養一批臨床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健全公立醫院引才、育才、聚才、留才、用才機制,完善全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網絡。
一、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一)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公立醫院黨組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著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在公立醫院章程中明確黨建工作要求,全面履行黨建工作責任,黨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二)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建立黨支部參與科室業務發展、人才引進、隊伍建設、職稱職級晉升、績效考核、薪酬分配、評先評優、設備配置等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實施臨床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醫療、教學、科研、管理骨干的“雙培養”機制。
二、優化公立醫院資源配置
(三)科學擴容優質醫療資源。加強市直公立醫院建設,加大市人民醫院“三級”醫院創建力度,到2025年,力爭全市“三級”公立醫院達到1家左右。
(四)推進醫聯體建設提質提效。發揮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公立醫院在醫共體中的牽頭引領作用,進一步充實緊密型醫共體內涵,加強市直醫院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對口幫扶,提高全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水平。支持公立醫院以特色專科為紐帶組建專科聯盟,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協作網。加強績效考核和效益評價,引導醫聯體提供圍產期保健、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照料、安寧期療護、健康促進等全方位健康服務。
(五)構建合理就醫和診療新格局。加強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和薄弱科室建設,進一步提高市直公立醫院診療服務能力,減少群眾跨市就醫。根據轄區外轉率高的病種,提高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感染性疾病、兒科等薄弱專科診療能力,逐步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在本市內解決,提高縣域就診率。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發揮市直醫院醫務人員對家庭醫生團隊的技術支撐作用,提升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
三、建設高水平公立醫院體系
(六)提高醫療發展水平。落實“323攻堅行動”專病防治中心,加快建設市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腦卒中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癌癥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掛牌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掛牌市康復醫院),同時組建醫療資源共享“五大中心”(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消毒供應),整體提升縣域醫療服務水平。
(七)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加強公立醫院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建設,提升傳染病防治和彈性擴容能力,加強培訓演練和物資貯備,進一步完善全市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加強市人民醫院傳染病病區感染樓項目建設,提升城北衛生院醫學觀察中心能力,強化市人民醫院(鹽礦院區)定點醫院救治水平,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公立醫院多院區發展,發生重大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加快建設院前急救體系,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
四、加強臨床特色專科建設
(八)加強特色專科建設。全市創建5個省縣級醫院臨床重點專科、10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和一批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院級臨床重點專科。以滿足重大疾病臨床需求為導向,重點發展重癥、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兒科、新生兒科、麻醉、影像、病理、檢驗等臨床專科。提高醫院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提升核心專科、夯實支撐專科、打造優勢專科;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和婦幼保健特色專科建設,支持市中醫醫院建設3個以上中醫特色專科。
(九)加強質控中心建設。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和標準體系,加快推進質控中心建設,強化質控協同,提高不同鄉鎮、不同級別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同質化水平,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
五、提升臨床科技水平
(十)實施臨床科研提升行動。以臨床需求為導向,聚焦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罕見病、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加強人才培養、引進,提升臨床科研能力,推廣臨床新技術、新業務。持續推進影響群眾健康突出問題“323”攻堅行動,打造“防、篩、管、治、研”緊密結合的醫學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載體。
(十一)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5G) 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大力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到2025年,全市公立醫院建設智慧醫院躍上新水平,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達到4級以上,公立醫院處方、藥品追溯、醫保結算、工傷醫療康復費用結算、醫療服務監管等信息互聯互通;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醫學影像資料等信息共享;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得到進一步落實。
六、創新公立醫院服務模式
(十二)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實施患者體驗提升行動,建立患者綜合服務中心(窗口),推進形成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疾病預防、預約診療、門診和住院等一體化服務新模式。針對老年人以及兒童、殘障人士等群體的現實需求,合理保留掛號、繳費、打印檢查檢驗結果等人工服務窗口。
(十三)創新診療服務模式。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創新急診急救服務模式,建立完善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教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癥患者救治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提供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推進總藥師制度,開設合理用藥咨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開展精準用藥服務。
(十四)建立健全醫防協同機制。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制定并動態調整公立醫院公共衛生責任清單,強化公立醫院與公共衛生機構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建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機制。
七、強化中醫藥守正創新
(十五)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完善以市中醫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國醫堂為基礎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市中醫醫院建立健全中西醫結合機制,實現中醫類臨床科室設置全覆蓋,推進中藥房標準化建設。
(十六)構建中醫特色醫療服務模式。市中醫醫院深入實施“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行動,強化以中醫藥服務為主的辦院模式和服務功能。加強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等科室建設,推廣中醫臨床優勢技術操作規范和優勢病種診療方案。推廣中醫綜合診療模式、多專業一體化診療模式、全鏈條服務模式。
(十七)創新中西醫結合“復合式”服務。“十四五”期間,加強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診療中心建設,形成并推廣一批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強化臨床科室中醫醫師配備,鼓勵科室內、科室間、醫院間和醫聯體內部開展中西醫協作。將中西醫結合工作納入醫院評審和績效考核。
八、提升運營管理質效
(十八)健全醫院運營管理體系。落實公立醫院內部人事管理、中層干部聘任、人員招聘和引進、內部績效考核與分配等經營管理自主權。鼓勵有條件的二級醫院落實總會計師制度。充分發揮醫療質量、醫院感染防控、藥事管理等專業委員會和職能部門作用,推進核心業務工作與運營管理深度融合,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十九)提高醫院運營效率。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實施預算績效評價,將評價結果、項目執行進度與預算安排掛鉤;定期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為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防范財務風險、業務風險、法律風險和廉政風險;推廣后勤“一站式”服務,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財務科、醫政醫管科、中醫藥管理科)
(二十)全面開展績效考核。加強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績效評價,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辦法,完善醫共體績效考核制度,強化考核結果應用,與公立醫院財政補助資金投入、醫保資金撥付、績效工資總量核定、醫院等級評審、領導班子評價等掛鉤。
九、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二十一)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合理確定并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核增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統籌編制內外人員待遇。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落實崗位管理制度,實行競聘上崗、合同管理。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的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到2025年,我市公立醫院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比例力爭提高到45%左右;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可采取多種方式自主分配,可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
(二十二)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系,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例,到2025年,力爭提高到35%以上。
(二十三)持續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對緊密型醫聯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規范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指導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落實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相關政策和措施。
(二十四)完善醫學人才培養評價機制。深化醫教協同,加強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老年醫學、公共衛生、護理、助產、康復、中醫藥、麻醉、感染、重癥、兒科以及護理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落實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探索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培養引進高層次復合型醫學人才。全面加強行政、財務、后勤、院感、質控等管理人才培養。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增加臨床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
十、加強公立醫院文化建設
(二十五)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激發醫務人員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端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不竭動力。推進清廉醫院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院訓、愿景、使命,凝聚精神力量。
(二十六)構建人性化服務生態。堅守純粹醫者信念,尊重醫學科學規律,遵守醫學倫理道德,遵循臨床診療技術規范,完善行風管理制度,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適宜、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
(二十七)建設和諧醫患關系。保護患者隱私,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完善患者投訴處理機制,暢通醫患溝通渠道,構建和諧診療和執業環境。建立關心關愛醫務人員長效機制,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健全職工關愛幫扶機制,切實解決醫務人員實際困難。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
十一、加強組織實施
(二十八)加強組織領導。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統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與體制機制改革。2022年開展試點,2023年全面推開,2025年實現預期目標。
(二十九)落實各方責任。各有關部門要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城衛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調整完善相關政策,強化綜合監管,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三十)加強考核評估。衛生健康部門要牽頭抓總,建立工作臺賬,分級分類制定評價體系,強化考評結果運用。要加強政策解讀和培訓,動員醫務人員積極參與,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合理引導各方預期。要鼓勵各地探索更多原創性、差異性改革模式,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帶動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手術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6
為切實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宜賓高質量建成區域醫療中心,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18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21〕71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力爭通過5年努力,培育一批就醫環境一流、醫療技術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服務能力一流、群眾滿意度高的知名醫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全市公立醫院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實現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一)打造市級“高峰”。到2026年,市一醫院和市二醫院建成醫療、教學、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全省領先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市中醫醫院建成中醫藥特色優勢突出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市四醫院(市康復醫院)建成全省一流的三級甲等精神專科醫院。在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達到并保持A等,力爭病例組合指數(CMI)值達到1.5、微創手術占比達到25%,四級手術占比達到40%,降低重大疾病市外轉診率,逐步實現群眾就醫“大病重病不出市”。
(二)做強縣級“高原”。到2026年,縣(區)人民醫院和中醫醫院全部創建為三級醫院,全部達到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推薦標準,力爭培育6家縣級醫院創建為三級甲等醫院,縣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達到B等以上,縣域內住院率達到90%以上,實現群眾就醫“常見病多發病在縣(區)解決”,群眾滿意度排名全省前列。
二、工作措施
(一)實施陣地提升行動,改善就醫體驗。
1.優化完善基礎設施。完成市級公立醫院新院區項目建設,科學規劃布局醫院院區。市一醫院總院搬遷至西區院區,老城區院區建成老年康復院區,南岸院區建成婦產兒童院區,業務用房達到30萬平方米,規劃編制床位2500張。市二醫院總院搬遷至臨港院區,老城區院區建成慢病及護理院區,南岸院區建成腫瘤院區,江北院區建成康養結合示范區,業務用房達到32萬平方米,規劃編制床位2800張。市中醫醫院二期院區投入使用,業務用房達到7萬平方米左右,規劃編制床位800張。市四醫院(市康復醫院)完成南溪院區搬遷,業務用房達到9萬平方米,規劃床位1000張。縣級公立醫院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補齊老年、精神、傳染病院區建設等短板,優化流程布局,改善就醫環境。
2.完善大型設備配置。按照突出高精尖優、補齊短板弱項原則,圍繞重點專科建設需求,升級市、縣(區)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逐步建立大型設備共用共享機制,提高使用效能。
3.實施智慧醫療建設。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市建設。統籌建設以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縣域醫共體集成交換平臺為核心的“健康宜賓·智慧醫療”集成信息系統,實現醫療、醫保、醫藥信息互聯互通。打造智慧醫院和互聯網醫院,建成電子病歷、智慧醫療、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醫院信息系統,全市三級醫院全部建成智慧醫院和互聯網醫院。
(二)實施專科建設行動,提高服務能力。
1.建設臨床重點專科群。以我市及周邊地區群眾發病率排名靠前、死亡率和外轉率高的疾病為重點,推動臨床重點專科群建設,力爭全市新建成2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2個專業類省級區域醫療中心、15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30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80個縣級臨床重點專科。
2.提升醫學科教創新能力。持續深化與四川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的合作,力爭引進院士工作站,高標準建設宜賓醫藥健康職業學院及附屬醫院和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推進醫教研協同發展。
(三)實施人才引培行動,提升管理水平。
外引和內培結合,大力推動知名院長、名醫名家、高學歷人才聚集,實現全市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和院長掌握現代先進醫院管理知識、具備醫院精細化管理能力;國家級“特殊支持計劃”入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及省部級首席專家、領軍人才、學術技術帶頭人、天府名醫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稱號獲選者達80人,博士研究生學歷以上人才達100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才達1000人。
(四)實施綜合聯動改革,激活發展動能。
1.加強黨的領導。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健全黨委會、院長辦公會等議事決策制度。明確黨委研究決定醫院重大問題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和現代醫院管理各環節。深化標桿黨支部創建活動,深入實施公立醫院黨建帶頭人、學術帶頭人“雙帶頭人”培育和黨務骨干、業務骨干“雙骨干”培養。探索建立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考評機制,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審和巡察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2.推動三醫聯動。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穩健可持續的基本醫保籌資運行機制,完善醫保基金總額預算辦法,健全醫療保障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協商談判機制。深入推進藥械集中帶量采購制度改革,全力落實國家和省級組織的藥械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工作,全市公立醫療機構藥械和檢查化驗收入占比、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陽性率等主要指標更加優化,保持全省前列。健全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采取“小步快走”方式,按照“設置啟動條件、評估觸發實施、有升有降調價、醫保支付銜接、跟蹤監測考核”的工作路徑,分批次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著重調增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技術難度和風險程度的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檢驗等項目價格,提高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加快醫療服務新開展項目審核,促進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
3.加強精細化管理。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科學數據循證的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凝練支撐高質量醫療發展的醫院文化,建設全鏈條信息管理、監測評估系統。建立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績效管理、資產管理、內部審計等制度,三級公立醫院設置總會計師崗位。規范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優化醫院輔助型服務流程,促進醫療資源有效使用。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衛生健康工作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作。各縣(區)要堅持黨政主導,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作擺上重要日程,細化任務清單,完善配套政策。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市民政局要加強統籌指導,落實行業管理責任,市直相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制定配套政策,協調解決重難點問題,定期向市衛生健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工作推進情況。各醫療機構要履行主體責任,制定年度任務清單,落實專班推進。
(二)落實投入責任。按規定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投入政策,市、縣(區)財政要切實加大對公立醫院投入,年度預算安排資金用于專科能力提升、高層級人才引培。其中涉及中醫藥類區域醫療中心、重點專科建設、人才引培等項目補助資金從中醫藥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
(三)強化考核評估。建立差異化、個性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動態監測評價機制。市衛生健康工作領導小組分年度下達目標任務,市直相關部門建立動態監測評價機制,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對公立醫院年度目標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評價結果運用,確保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手術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7
為貫徹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21〕124號),推動我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近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邢臺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一、出臺背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公立醫院是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必須把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放在突出位置。2021年9月20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市衛生健康委研究起草了《實施方案》,在征求意見和反復修改完善的基礎上,經市政府同意后,以市政府辦公室文件印發實施。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推動我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每千人口公立醫院(含中醫類醫院、婦幼保健院,下同)床位數達到5.37張(含醫聯體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3.36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3.64人,每千人口藥師數達到0.45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第二部分:重點任務。包括6個方面具體任務。
一是優化公立醫院資源布局。推進現有醫療資源提質增效,推動有實力的市級醫院向城市中心區以外擴容。推進醫聯體規范發展,完善醫聯體運行管理機制。以滿足重大疾病臨床需求為導向,以專科發展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依托邢臺市人民醫院,建設市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改造升級,提升傳染病救治能力。每個縣(市、區)依托1個縣級醫院,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建設。
二是提高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水平。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以腫瘤、疑難復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為重點,推廣門診和住院多學科診療模式,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推進醫學領域技術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完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逐步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提升中醫藥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診療能力。
三是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落實公立醫院內部人事管理、中層干部聘任、人員招聘和人才引進、內部績效考核與分配等經營管理自主權。三級公立醫院以及有條件的醫院落實總會計師制度。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堅持和強化公益性導向,扎實推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四是提升公立醫院治理效能。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推行以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探索按床日付費、門診按人頭付費,科學制定付費標準。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公立醫院在保障單位正常運轉和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健全公立醫院引才、育才機制,加快培養引進高層次復合型醫學人才,打造一批市級杰出專業技術人才、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
五是提升公立醫院服務品質。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大力弘揚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等服務,開展診間結算、床旁結算等多元化服務。糾正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保持打擊回扣行為高壓態勢。依法依規妥善處理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六是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黨組織全面覆蓋醫院各內設機構及所屬單位。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
把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改重點任務統籌推進。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六項投入政策,確保公立醫院良性發展。加強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評價監測,適時通報進展。
三、出臺意義
《實施方案》有利于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運營效能,為建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提供制度依據,是新階段公立醫院改革發展遵循的主題。為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指出路徑。為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建設健康邢臺提供有力支撐。
【手術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11-03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10篇11-03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方案范文(通用8篇)11-04
醫療質量與安全持續改進實施方案11-03
醫療質量與持續改進實施方案(通用6篇)11-03
2020醫療質量管理和持續改進實施方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