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通用11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引導學生意識到我與家庭的關系,激發學生熱愛家庭、父母和祖輩的感情。
2、行為習慣:通過活動增進對長輩的了解對家庭的了解,養成關心家庭變化,關愛家人的習慣,逐漸樹立家庭責任感。
3、知識與技能:知道自己的成長與家庭的發展變化的關系,學會如何搜集資料,了解情況。
二、教學重點:
了解家庭的發展變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感受家庭的傳統和價值,體會自己的成長與家庭發展變化的關系。
教學難點:
學生對家庭的傳統和價值感受不深,較難體會自己的成長與家庭發展變化的關系。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經過上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每個家庭就像是一棵親情樹,家庭中的成員就是親情樹上不可缺少的一枝。生活在這樣一棵親情樹上,你有什么感受嗎?(學生回答,暢談自己的感受。)
2、是的,家總能讓我們開心、快樂、溫馨、幸福。我們一起來唱唱自己的家,好嗎?媒體播放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3、教師過渡: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說過這樣一句話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我想說的是,幸福家庭的幸福也是各不相同的。讓我們走進每個小朋友的家中,走進過去去重溫這些美好的記憶吧。板書課題:家庭的回憶。學生齊讀課題。(設計理念:教者從學生的家庭生活入手,讓學生回憶生活在家中的感受并唱與主題有關的歌曲,一下子勾起了學生對家庭生活的回憶,并由此引出課題。這樣就使課題的出示水到渠成,更顯得流暢自然。)
4、教師過渡:我們在長大,家庭也在變化。家庭中有些日子、有些事情是值得我們好好珍藏,好好回味的。讓我們把這些記錄下來,成為我們的家庭美好回憶吧。
(二)活動:家庭大事記
教師引導:在家庭中總有一些特別的日子,在這些日子中總是會發生一些特別的事情,你還記得嗎?(點擊課件:出示表格:家中特殊的日子。)
(家中特殊的日子)
1、同桌交流表格的內容。
2、教師指名回答。說說家中特殊的日子是哪些?
3、教師提問:我們記住這些日子有什么作用呢?(設計理念:特殊的日子對于家庭來說有特別的意義。通過“我們記住這些日子有什么作用嗎?”一問,巧妙傳達了編者設計這一內容的用意,提高了學生記憶這些日子的積極性,主動性)
(家庭中的大事記)
4、引導:同學們,我們每天與父母還有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家中每天都會發生許多事情,其中有些事情是家庭小事,有些事情是重大的。課前老師也讓大家搜集了在家庭中發生的重大事情以及相關的照片,現在老師請同學們將收集到的事件或照片在小組里與同學們聊一聊,當然這些事情會有喜有憂,有苦有樂,但它們都是我們家庭中難忘的片段。有些事情,當時你也在場,你有什么感受呢?
5、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設計理念:家庭中發生的事情有喜有悲有苦有樂,通過學生們在小組中的交流,讓學生明白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故事,在橫向的交流中,更加體會一個家庭一步步走來的不易。并通過談談自己當時的感受,明確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份子。)
6、剛才,同學們都在自己的小組中講了自己家的故事,那你愿不愿意把這些故事告訴全班的同學聽呢?下面我們來舉行“老照片的故事”。老師來當主持人。
7、把學生的照片通過實物投影儀出現,學生講老照片的故事。
8、聽了同學的發言后,教師提問:聽了這么多的故事,再看看大家收集的照片,你們對自己的家有什么想說的嗎?
9、學生自由發表想法。
10、師小結這些故事或者照片都是我們每個同學家庭片段的一個個縮影啊,看到了這些照片,我們仿佛看到了我們家庭的過去,想一想我們現在的生活,大家就更體會到了我們每個家庭的來之不易。作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我們也要學會珍惜自己的家庭,更加關心我們的家人。(設計理念: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形象去介紹自己的家庭。使學生對家庭有更強的歸屬感。講故事這種形式,還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達到了情感與能力的一次整合。)
(三)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
教師談話:家里的事長輩最知道,特別是你還沒出生以前的一些家庭情況。我們可以這么向自己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了解情況,了解他們小時候的衣、食、住行等情況。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回家里向長輩調查了一下,還請有相關照片或實物的同學帶上收集到的資料。現在可以來向大家做一個介紹嗎?
1、學生介紹收集到的情況。
2、聽了同學們的.介紹后,教師補充一些資料,點擊多媒體,出現:爺爺奶奶小時侯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的相關圖片,一邊播放圖片,教師相應做一些講解。
3、聽了介紹,看了圖片,再與你現在的生活比一比,你有什么要說的?
4、教師小結:確實,過去家庭的生活與現在的家庭生活沒法比。但是,你的家就是在你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努力下,變得越來越寬敞,越來越美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同學們,你們愛自己的家嗎?愛創造這個家的爺爺奶奶嗎?愛創造這個家的爸爸媽媽嗎?(設計理念:課前了解情況,課中談感受,活動結束時教師的小結,使學生知道了家庭發展的艱辛過程,明確了家庭的發展變化與家人的關系,激發了學生敬愛家人和熱愛家庭的美好情感,并為下面的活動打好情感基礎。)
過渡:是啊,怎能不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啊,是他們通過艱辛的勞動,我們的家才會一天天變成現在的模樣。
(四)創意大賽:家庭吉祥物
1、設計過渡語進入這一環節:看到同學們都那么熱愛自己的家,老師深感高興。怎么來表達這樣的愛呢?老師有個創意:讓我們為自己的家設計制作一個吉祥物吧!知道什么是吉祥物嗎?
2、多媒體出示:小詞典:吉祥物的介紹。學生讀讀這段介紹。
3、多媒體點擊:熊貓盼盼。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吉祥物。邊看熊貓圖邊看吉祥物的介紹。了解吉祥物的特點。
4、同學們你還了解哪些吉祥物,也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生同桌交流課前收集到的吉祥物。然后指名說說自己喜愛的吉祥物。
5、夫子廟小學的小朋友也設計了一些吉祥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小朋友設計了哪些吉祥物啊?他們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吉祥物?
6、學生交流設計意圖。后教師小結:原來我們在設計吉祥物時最重要的是要有意義。(設計理念:介紹一些現成的吉祥物,使學生對吉祥物有一個比較感性的認識,為下一步設計家庭的吉祥物做好鋪墊。)
7、學生設計吉祥物。教師引導: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夠設計出圖案美觀、形象可愛的能代表你的家庭的吉祥物。
8、教室里播放舒緩的音樂,學生拿出水彩筆,設計自己的家庭吉祥物。(設計理念: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價值和傳統的認識,體會到我是家庭中重要的一份子。)
9、學生交流設計好的吉祥物教師談話:剛才老師看到同學們都埋頭認真地設計了自己的家庭吉祥物,想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吉祥物嗎?請先在你的小小組中交流,選出一張優秀的圖片參加全班的交流評比。
10、學生選出優秀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實物投影學生的作品。評比中選出優勝者,發獎。(設計理念:通過學生說一說設計意圖,再一次加深對家庭的價值和傳統的認識,激發學生熱愛自己家庭的思想感情。)
(五)總結:
同學們,你們為自己的家設計了這么可愛的吉祥物,老師從這些吉祥物中看到了你們對家庭的愛。在這里老師真誠地祝愿你們的家庭永遠吉祥,美好。
(六)家庭作業:
回家向家人介紹你的吉祥物。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以成長中的學生為出發點,在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構建教學內容,是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八年級上冊教材的教育主題是幫助學生學會交往與合作,而下冊的教育主題是幫助學生主動維護權益,自覺履行義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權利與義務的基本知識和兩者的關系,了解和掌握我國法律規定公民在人身、文化和經濟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崇尚公平和正義,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講文明講禮貌的好公民。
教學主要內容:
在學生不斷擴展的生活中,與別人打交道,不僅要學會交往、掌握交往的品德和藝術,而且必須正確處理權利義務關系問題。了解自己的合法權益和應該承擔的義務,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是學習交往的繼續,是進一步提高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強法律意識的需要,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因此,按照課程標準"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的基礎""幫助學生做負責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權利義務"等內容標準,圍繞權利義務這一大的教育主題,綜合建構本冊的教學內容。具體內容分為四個單元,圍繞正確對待權利義務、維護人身權利、維護文化經濟權利、崇尚公平正義四個綜合主題展開,設置了十課教學內容:"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利"、"我們應盡的義務"、"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隱私受保護"、"終身受益的權利"、"擁有財產的權利"、"消費者的權益"、"我們崇尚公平"、"我們維護正義"。
教學重點:
1、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2、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
3、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4、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關心和尊重他人,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
5、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6、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權不受侵犯,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經濟權利。
7、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
8、懂得社會是一個合作系統,合作既帶來利益也產生負擔,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會穩定和個人的發展,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9、懂得正義是面向每個人的,它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自覺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沒有人可以例外;能夠分辨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養成積極健康的社會正義感,以自覺遵守各項社會規則和程序為榮,努力做有正義感的公民。
教學難點:
1、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2、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
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4、懂得社會是一個合作系統,合作既帶來利益也產生負擔,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會穩定和個人的發展,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教學方法:
講授法、比較對比法、情景教學法、小品表演法、小組討論法、讀書指導法、案例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師生談話法、社會實踐法等。
學情分析:
這屆學生的基礎不差,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加之本學期學習有關法律的一些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較緊密,學生比較感興趣,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也要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學生學習不認真,成績較差,要做好他們的工作。
教學措施:
1、教師要轉變觀念,不能用老方法較新教材,要選取多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要聯系學生和本地實際,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和案例,與學生共同分析和討論,以提高認識,明確觀點,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3、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伙伴,主要任務是完成引導和點撥任務。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做學習的主人。
4、注意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法律實踐。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 篇3
新時代,要進一步改進思想政治課,使其適應教育現代化發展需求,滿足學生成長需要,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中小學校應從五個方面作出新思考,實施新作為。
以新思想統領全局,突出思政課時代性
學校要上好思想政治課,首先必須用新思想統領思想政治課教學。新思想既不能籠統照搬上級領導部門的政策、文件、講話,也不能依賴經驗和慣性,更不能偏離方向進行所謂“創新”。新思想的主要來源,一是認真系統深入地學習有關講話、文件,吃透精神,確定主旨,將其與學校實際相結合,內化成思想,外化為方案;二是根據本校、本市、自治區、國家乃至全球教育發展現狀和趨勢,對思政課作出前瞻性規劃,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在實踐中驗證新思想,提煉新思想;三是要把思政課放到整個教育、整個社會系統中去思考、去謀劃,使其置身于家鄉發展、祖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背景中,根據社會賦予教育的使命去思考學校思政課教學。
只有用新思想統領全局,思政課才能既完成國家規定動作又落實地方自選動作,既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又結合本土實際,既解決現實問題又兼顧未來發展,既扎根校園又心系全局,使思政課與時代合拍、與社會同步,突出思政課教育的時代性。
落實黨的領導,確保思政課方向性
當前,中小學校對于加強黨對教育的全面領導,加強黨對思政課的領導有高度共識,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影響思政課開展的問題。
全面落實黨的領導,著重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解決好人的問題。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更須各司其職。書記要理直氣壯地抓思政教育,自覺履行好領導核心職責,校長則要大力支持書記,配齊支部書記、委員,培養優秀的思政課教師。二是解決好機制的問題。要堅持黨組織的統一領導,打造黨建和教學兩支思政課隊伍,實現學生德育、教師師德建設和學生思政教育的三融合,落實制度建設、課程設置、評價考核、薪酬待遇四個保障。三是解決好事的問題。書記承擔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避免管得過多、過細,影響校長作用的發揮;校長則要落實好思想政治課的具體工作,尤其要注意在學生德育、師德建設、學生思政教育等方面黨建隊伍和教學隊伍的分工合作。
聚焦“培養什么人”,明確思政課指向性
實際的思政課教學重視內容、熱衷途徑、喜歡方法,但對思政課目標研究不夠、聚焦不夠的現象比較突出。一些教師在“怎樣培養人”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氣,但對思政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即“培養什么人”思考不夠。只有將國家層面的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著力發展核心素養,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自主發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的培養目標、普通高中德育目標以及各個學校具體的培養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目標和路徑的統一,才能使思政課的目標具有鮮明的方向性。思政課只有明確培養目標,才不至于面面俱到而弱化重點;只有聚焦于培養目標,才不至于在諸多要求中偏離方向。
堅定教師理想信念,增強思政課引領性
加強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對于思政課創新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言行中所體現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會對學生的價值取向和價值選擇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師理想信念教育,要將方法、情感和精神緊密結合起來。一是要加強對教職工“四個自信”“五個認同”的教育;二是要發揮黨員榜樣示范作用,率先成為廣大師生堅定理想信念的標桿;三是要提升全體教師素養,教師率先成為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人,才能成為學生的榜樣;四是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規范化、校本化,在學校時時處處聽得到、看得見、講得清;五是要從加強教師職業認同感入手,增強教師社會使命感和自豪感,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正如帕克·帕爾默所言:“把教學縮減為純智能的,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把教學縮減為純情感的,它就成了自我陶醉;把教學縮減為純精神的,它就喪失了現實世界之根基。”教師堅定了理想信念,其引領作用才能真正發揮。
實施“三化”路徑,提高思政課實效性
所謂“三化”是指我校根據當前思政課特點,在實踐中初步總結出來的“思想政治教育序列化、重點問題解決案例化、學科思想政治精品化”實施路徑。
“思想政治教育序列化”是指學校根據當前思政課現狀,從時間、內容、途徑、評價、師資等方面對其科學規劃,制定序列化方案,構建課程體系。如我校思政課是由道德與法治課、學科思想政治精品課、民族團結課等組成,各個年級采用不同學習方式。“重點問題解決案例化”是指學校根據當前思想政治課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組織攻堅小組,專門研究解決,按照“確定重點問題、精準分析原因、科學設計方案、實踐驗證改進、形成典型案例、培育種子教師、全面推廣應用”的七步工作法,使思想政治課在具備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的同時更具親和力。“學科思想政治精品化”是指學科教師按照學習課程標準、查找教材中思政教育素材、認真備課形成精品教案、講授學科思想政治精品課的四步學科思政教育精品課例,提高教師開展思想政治課的能力,培養一支思政教育后備軍。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 篇4
為促進學生素質全面、健康發展,努力做好學校的環境衛生工作,創設潔凈美觀的學校環境,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衛生意識,特制定學校環境衛生工作計劃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健全學校衛生工作隊伍,做到分工明確,職責到人。
2、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目標。
3、劃分好衛生包管區,職責到班級。
4、認真做好衛生工作,加強學校整體和學生個人衛生工作。
二、具體要求
(一)教室內外要求:
1、地面干凈,無紙屑、無雜物。
2、墻壁、陽臺、天花板、日光燈管、飲水機、標語牌、等無積塵、無腳印、無蜘蛛網。
3、門窗無積塵,玻璃明亮干凈。
4、書柜或者放置物件的課桌無積塵,清潔工具擺放有序,拖把不準放在室外。
(二)包管區要求:
1、地面干凈,無紙屑、無雜物。
2、花壇內無紙屑、無雜物、無落葉,周圍瓷磚上無積塵、無腳印。
3、廁所內外地面干凈,水池清潔無污垢,墻壁無積塵、無腳印。
4、樓梯上地面干凈,墻壁、窗臺、滅火器無積塵。
5、墻裙瓷磚要擦拭干凈,沒有積塵。
6、垃圾桶外要經常擦拭,堅持潔凈,桶內垃圾滿了要及時倒掉。
(三)辦公室要求:
1、地面干凈,無紙屑、無雜物、無痰跡。
2、墻壁、陽臺、天花板、日光燈管、電腦桌、飲水機、標語牌等無積塵、無腳印、無蜘蛛網。
3、門窗無積塵,玻璃明亮干凈。
4、辦公室內桌椅整齊,辦公桌上作業本,常用物品有序擺放。
5、物品柜上無積塵,無雜物。
6、衛生工具擺放有序,堅持水池的清潔,并天天清理。
三、工作措施
1、強化全體師生的衛生管理意識,充分發揮學校宣傳櫥窗的作用,宣傳并強調學校環境衛生工作的重要性,使全體師生提高對環境衛生工作的重視,并促使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宣傳櫥窗的稿件可由學生投稿、學生優秀作文選登、衛生知識、針對現狀的小評論、小幽默、和學習心得等組成。
2、建立一支由各班衛生委員組成的32人的環境衛生隊伍,堅持每一天檢查一次衛生。
3、每一天公布衛生檢查的結果,成績上墻。每月進行一次衛生總結,及時表揚先進。
4、每周三利用第八節進行一次大掃除,將主樓梯、門廳及清掃廁所徹底清掃一次。
5、學校直接與衛生委員和班內值日生進行溝通,對出現的衛生不良情景及時處理,解放第一線教師和班主任,讓他們能專心致志地搞好教學工作,做到衛生工作也為教學服務。
6、環境衛生工作情景每月總結以此并向學校匯報一次。為創設潔凈美觀的學校環境作出我們的貢獻。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 篇5
為深化學校德育工作,加強傳統美德教育,學校決定在學生中開展以“感恩、關愛、與責任”為主題的感恩教育活動,特制定本次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和知行相統一、教育管理相結合的原則,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學校、家長的付出,社會的關愛,學會對別人為自己的付出要感恩,懂得回報他人。把感恩之情化為強烈的責任感,并付之于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培養關心他人、服務社會、忠于祖國、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活動意義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是—種以人性喚起人性的人性教育。開展感恩教育,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是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需要。
三、目標要求
1、提高感恩素養。明確什么是感恩?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
2、促進校園和諧,融合師生關系,促進校園平安。
3、促進家庭和睦,完善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社會。
4、促進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具體要求:學生從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圖報和施恩不圖報的道理,既有報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盡孝心,在學校獻關心,在社會獻愛心。即至少做到:在家庭,孝敬父母,孝敬前輩,孝敬老人,講文明禮貌;在學校,尊敬老師,友愛同學;在社會,遵守公德,遵紀守法,尊老敬賢,關愛他人,關愛社會,愛護自然。
四、主要內容
感恩父母——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學會孝敬父母長輩;
感恩師長——感謝老師的教誨,尊師重教;
感恩社會——感悟社會的饋贈和祖國的關愛,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樹立報效祖國的思想;
感恩自然——感謝大自然的賜予,熱愛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感恩他人——感謝同學、朋友(包括學校等集體組織)愛心相助,促進互助互愛。
五、步驟與日常要求
1、制定計劃,保證活動有序進行。
各年級各班班主任根據本方案,在班級中具體落實。各班把感恩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情況報德育處。
2、宣傳發動:主要通過班會、學校廣播站、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對該項活動的目的、意義進行宣傳教育。印一封告家長書、播放有關感恩電影等,為活動開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日常要求
1、感恩社會的關愛
開展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教育活動,引導他們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故事會、演講比賽等形式,使學生體會到社會對他們的至關至愛。繼續利用“服務敬老院活動”、“第二課堂”等形式,激發和增強學生“報答社會、感恩社會、報效祖國”的深刻情感。
2、回報父母養育之恩
開展為父母多做事,每天為家里做一件家務,如做飯、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對父母多說知心話,每天給父母講一個開心的故事或做一次真誠的交流;為父母過生日,給父母送禮物;每天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腳;認真傾聽父母講述的事情,用心觀察父母為我所做的事情,體會和感激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培養學生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情。
3、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
開展學生向老師獻真情活動。每天送老師一句溫馨的祝福;每天到校后和放學時向老師問好;在校期間,遇到老師自覺向老師點頭問好,標準語言是“老師早”、“老師好”,聲音宏亮。遇見年長者(不管是校內工友、教師家屬,還是校外來校辦事人員)自覺點頭問好,標準語言是“您早”、“您好”,聲音宏亮。要主動讓道;聽老師的話,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4、感恩他人(同學、親友)的真誠幫助
見面后要主動問候;得到幫助后要真誠地說聲“謝謝”,做錯事后要主動說聲“對不起”;定期為同學或班級做好事,或開展“今天我值日”活動,掀起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互學、互進的熱潮,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每學期幫助一個在學習或者生活上有困難的同學;回憶對自己幫助較大、恩情較大的同學或者親朋,通過一封信、電話等通訊工具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5、感恩自然的賜予
開展愛護自然,愛護環境活動。要求每一個同學主動植一棵樹,養一盆花,保護一片綠地,自覺成為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自愿者。開展謳歌大自然對人類恩賜的書、畫比賽和演講比賽,使學生能夠形成感激自然給予的情感,使“愛護自然、保護自然”成為同學們的自覺行為。
6、切實組織開展觀看感恩影片,吟頌感恩詩歌,傳唱感恩歌曲,推介感恩美文,講感恩之言的活動。
7、建立感恩記錄本:及時記錄自己的言行和體會以及家長的評價,班主任并做好指導工作。
8、本方案作為長效教育機制,根據學段、學情安排實施。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 篇6
為深入貫徹和落實《XXXX落實〈XXX深化基礎教育改革行動實施方案》和《XXXX關于加強中小學思想政治工作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精神,切實加強教師思想素質,維護人民教師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準則,協助學校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正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結合自身實際,特制定本期學校思政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況
在全校師生的配合下,學校的思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部分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有了較大的轉變,大多數學生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較強的學習積極性,極少部分學生的思想意識較差,行為極為不規范,這部分學生是本期思政工作的重點。
二、指導思想
以創新的思路和扎實的工作入手,重視學生行為規范教育,積極創建改造學習環境,重抓班風、學風、校風,進一步提高思政工作實效,為祖國培養品學兼優的新一代,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三、工作目標
1.加強教師思想建設,切實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樹立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正確的工作觀念。
2.狠抓學生行為習慣教育,切實轉變學生亂扔亂丟、亂倒亂吐、亂涂亂劃的不良行為;狠抓學生文明禮儀,切實轉變學生粗話臟話、假話空話、行為粗野、舉止惡劣等不文明的行為習慣;狠抓學生思想教育,切實轉變學生集體觀念淡薄、感恩意識淡薄、和諧相處意識淡薄、尊老愛幼意識淡薄,誠信意識淡薄、守法意識淡薄等不良行為。狠抓學生衛生習慣教育,切實鞏固上期取得的成果,進一步保證學校隨時隨地干凈整潔。
3.強化德育意識,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發揮德育工作的整合功能,建立班主任例會制度,制定班主任工作考評方案。大力開展班主任培訓工作,增強班主任的育人意識和提高他們育人能力。
4.重視行為養成教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加強行為規范教育,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標準,以一日常規考核為抓手,開展好文明禮儀教育系列活動。切實抓好“感恩、誠信、守法”教育。繼續鞏固“三生、四愛、五心、五好”教育主題班隊會,利用晨會、班隊會、主題教育、班級公約等,強化教育訓練。注重細節,特別是抓好學生的集隊、課間操和課間行為規范等,切實培養學生做“講文明、懂禮儀、講誠信、會感恩、能守法”的校園小主人。
5.開展好系列主題教育。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發揮少先隊陣地作用,一月一主題,對學生進行感恩、誠信、守法、奉獻、友愛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等豐富多彩的`少先隊主題教育,塑造學生良好品格。每月舉行一次教育活動,豐富學生課外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6.開展好讀書節系列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各種活動,組織開展好形式多樣的學生讀書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鼓勵學生讀書,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打造書香校園。
7.落實教育三結合。溝通才能理解,理解才會支持,所有教師要多了解家長,多與家長溝通,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與家長智慧相處,思政處要積極督促并參與班級的家長會,深入管理,合力育人。
8.結合實際,制定出學生管理措施,利用學管中心,時時處處加強對學生的行為、禮儀、品德進行教育和監督。
9.完善班主任的管理辦法,建立強有力的激勵機制,把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納入年度考核,最大限度調動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認識,明確職責,抓好德育隊伍建設。全力保障各項德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1.建全學校德育網絡,構建高效的全員參與、全員育人的德育工作網絡。使全校教師牢固樹立“服務學生、服務家長、服務社會”的意識,平時把學生滿意和不滿意,家長放心和不放心作為評價自己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從而督促教師更好地規范自我。
2.加強“三風”建設,全面開展思想、組織和作風整頓,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嚴格制度管理,嚴格教師從教行為,切實轉變在教師中存在的“將就”、“勉強”“應付差事”的工作作風和“上班打麻將”“違規操辦酒席”等不良的“三風”現象。協助工會發揮好其職能作用,在教師中開展師德大討論,重視教師的教風、會風、形象建設,努力構建文明和諧、積極向上的教學團隊。
3.完善各項制度。本學期將對原有的德育工作目標責任制、班主任工作量化評比制度、班級量化評比制度、衛生制度、升隊國旗制度、學生操行評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進行完善,充分發揮一系列制度的監督作用和保障功能。
4.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班主任的校本培訓,提高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
5.全力保障各項德育活動的有效開展,且開展的各項活動積極向上級報到,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
(二)以活動為載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
1.通過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XXXX一小學五十分制》等,把常規教育落實到實處,從而進一步讓學生明確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逐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要這樣做”,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2.開展各種活動,以活動育人,本學期將每月一次校級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讓學生做到講文明、懂禮儀、講誠信、會感恩、能守法,成為學校的小主人。
3.組織各類講座。如“安全知識”、“法律知識”和“心理知識”,這項活動將在學校的支持下請相關單位領導或負責人對教師和學生進行講座,以便更全面地幫助學生,讓每位教師成為學生的心理輸導者,成為值得學生信賴的好朋友。
(三)重視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之間的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1.充分發揮“家校通”的作用,增進家校之間的聯系。除了交流學生情況外,還應特別重視對家庭教育提出的一些建議。
2.舉辦好家長學校。家長學校應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的情況,了解學生在家情況,共同研究教育方法。
3.認真開展好社會實踐活動,本學期要選擇對學生有重要教育意義的場所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4.關愛留守兒童,保障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 篇7
為落實全國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質量,切實增強大學生的獲得感,按照吉林省高校工委《關于開展20xx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專項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一、健全領導機構,打牢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基礎
成立以院長、黨委負責人為組長的長春大學旅游學院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學院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主要部門負責同志為小組成員。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領導、規劃學院思想政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黨委工作部,負責全院思想政治建設工作評價考核體系的制定以及實施。
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主任:
副主任:
二、堅持問題導向,全面開展思政課建設情況調研
緊緊圍繞提高思政課建設質量這一工作目標,聚焦增強大學生獲得感這一核心指標,突出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方法改革、課堂教學效果等關鍵環節,深入思政課堂、深入師生,精準查找在思政課教育教學上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研究制定解決問題的辦法措施。
1.深入開展校、院(部)、教研室三級調研督查。從5月上旬開始,一是由我校校長、黨委負責人等同志組成調研督查組,圍繞我校思政課建設體制機制,以及教學體系、人才體系、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內容,開展專項調研督查。二是深入開展對我校思政課建設情況調研;發現短板不足,總結經驗做法,研究問題解決方案。三是要重點圍繞05方案實施以來的有效做法和突出問題、隊伍建設方面的成績和不足、教學方法改革創新方面的情況等,認真開展一次思政課建設情況梳理自查。6月15日前,將我校思政課建設創新情況、特色做法和工作案例形成不超過3000字的調研報告,報省教育廳高校思政處。
2.全面開展校、院(部)、教研室三級聽課。從5月份開始,一是配合做好教育部專家和吉林省高校工委調研督查組來我校聽課指導工作;聽課范圍做到本專科思政課程全覆蓋。二是我校黨政主要領導深入本校思政課堂聽課,5月份開始實施,全年聽課不少于4學時。三是組織開展思政課教師相互聽課、評課活動,做到思政課教師全覆蓋。
3.召開我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建設研討會,重點研究我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6月份參加在吉林農業大學召開的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建設研討會。
三、強化課堂教學,全面推進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
堅持我校思政課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升的要求,著力推進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著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著力增強大學生的獲得感,著力提升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1.按照省高校工委文件要求,6月15日前向省教育廳報送一項思政課建設優秀工作案例,篇幅不超過2000字;向省教育廳推薦1名優秀一線思政課教師,推薦材料篇幅1000左右字。
2.實施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發展基金項目和精品課建設項目,推進我校思政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體系創新、教學模式創新。
3.組織評選我校思政課“精彩一課”,10月份,參加全省高校思政課“精彩一課”評選活動,提升我校思政課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思政課課堂教學效果。
4.組織開展我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10月下旬,開展各門思政課課程集中展示活動和青年教師觀摩課活動。
四、突出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思政課教師教學素質
重點圍繞提高我校思政課教師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學科素養加強隊伍建設工作,努力建設一支理想信念堅定、學識素養深厚、教學科研能力突出、適應思政課教育教學需要的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
1.鼓勵支持思政課教師開展科研課題研究。積極申報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十三五”科研規劃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科研課題,積極申報學校創新發展基金項目、校級本科優秀教學團隊。
2.建立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支持培養機制。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吉林省普通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支持培養計劃》,包括《長白山學者專項培養計劃》、《教學名師培養計劃》、《骨干教師培養計劃》、《教學團隊建設培養計劃》,為加強思政課質量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3.切實加強思政課教師培訓研修工作。8月份,力爭參加中宣部、教育部組織的形勢與政策課骨干教師培訓班。9月份,參加在省委黨校舉辦全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骨干教師培訓班。暑假期間,擬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我省高校百名思政課骨干教師分赴教育部上海、延安等實踐研修基地進行實踐研修,進一步開闊思政課教師視野。費用從中宣部、教育部、省教育廳相關文件中規定的每年每生20元思政課專項費用中支出。
4.推進我校按規定比例配備思政課教師。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標準設置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科建設,設立思政課學科帶頭人崗位。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輔導員、班主任骨干兼任思政課教師。
五、做好協同協作,全面構建思政課建設大格局
堅持內外結合,做好協同協作,協調課內外、校內外、行內外等各種資源,有效凝聚全校思政課建設工作合力,努力營造提高思政課建設質量的良好氛圍和環境。
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提升思政課內涵建設。根據中宣部、教育部“05方案”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教社科[2015]3號)規定,合理調整思政課程理論課及實踐課時比例。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改革實踐環節授課形式,提升思政課內涵建設水平。
2.加強思政課教學改革,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
(1)社會實踐。每學期末布置10-20個題目,學生利用放假時間進行社會調查,開學初上交一份調查報告,從中選出優秀的做一個調查報告匯報會。
(2)校園實踐。每學期組織學生進行讀書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每學期我們搞了“探索人生求真諦、讀書實踐普華章”的讀書實踐活動。每學期我們在學生中搞50-70個題目的主題說課活動。
(3)課堂實踐。在課堂結合理論教學開展理論研討活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每學期有兩周專項實踐周。結合現實熱點問題,分組討論,每組選出代表發言,舉行演講比賽,設立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列為學生平時成績。占學生總成績的10%。
(4)網絡實踐。利用網絡進行實踐教學,建立思政課網站,上傳資料、課件和教案,同時在個別班級使用對分易APP,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點名、討論、投票、在線練習等,推動思政課信息化建設。
3.用好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資源。加強同吉林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部)溝通聯系,建立教學科研常態化學習交流機制,聘請全國重點馬院專家(吉林大學、東北師大))作為我校特聘教授,不定期開設專題講座,推進提高我校思政課建設水平。
4.繼續加強我院青年馬克思主義工程學會建設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自學組織聯盟建設。學校各部門要繼續做好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自學組織聯盟的指導工作,學校黨委要安排思政課教師擔任青馬學會和大學生自學組織理論導師,做好對我校大學生自學組織的扶持工作。
5.繼續推進思政課與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整合實踐教學力量,形成思政教學部、宣傳部、教務處、學工處、團委等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把思政課實踐教學融入社會實踐和社團活動當中。
六、加強監督保障,全面完成質量年各項工作任務
為確保思政課教學質量年專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應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對質量年專項工作的組織領導。為保證我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年各項工作扎實推進,成立質量年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黨委負責人擔任組長。領導小組負責制定質量年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統籌安排調度指導我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年各項工作。
2.切實履行我校落實質量年專項工作主體責任。要把思政課教學質量年專項工作納入學校年度重點工作,確保我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3.報送我校思政課質量年專項工作具體方案。在吃透質量年專項工作教育部《總體方案》和省教育廳《實施方案》精神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我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年專項工作具體方案。在5月20日前將我校方案報省教育廳高校思政處。
4.加強對我校思政課建設情況督導檢查。以省教育廳制定的《吉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創新計劃綜合評價體系(試行)》為我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參照和督導評估的基本依據,切實加強對我校思政課建設情況的日常督查,定期組織專家組進行全面督查。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 篇8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和中宣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xx]5號)等文件精神,進一步豐富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外實踐的教學形式,充實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內容,并配合我院團委每學年暑期進行的各種主題教育,經教務處、思政部、團委共同協商,研究決定從20xx級在校學生開始,思想政治理論社會實踐課(以下簡稱:思政實踐課)與學生校內外的各種實踐活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結合進行。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思政實踐課的目的和任務
思政實踐課是一門認識實習課程,是以馬列主義基本理論為依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研究性和探索性的課程。該課程的教育目的是,把思想政治理論社會實踐環節做實并實現系統化和規范化,使該課程成為由教師指導、學生廣泛參與的研究型課程;成為切實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的思想政治理論能力教育課程;成為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實踐能力的素質教育課程。
要求通過開設這門課,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理論去認識社會、指導實踐,在接觸、參與社會生活的實踐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認識和理解,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主體性、積極性,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保證教師更好地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課程屬性
思政實踐課歸屬思政部和公共教學部,課程性質為必修課,總學分為1學分,學生必須在第三學期修完該課。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由教務處、思政部、公共教學部、團委協同成立思政實踐課工作領導小組,小組人員由三部門相關負責人組成,其中:
教務處:代表學院對課程質量進行監控;按照學院相關規定,發放教師課時經費。
思政部、公共部:負責確定社會實踐調查的考核標準;負責組織任課教師參與社會實踐的具體指導工作;負責組織教師批閱任課并按時向教務處上報學生成績;負責將相關教學資料歸檔保管。(各思政教師所負責的班級請參見附表1)
團委:負責安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宣傳、總結評獎等工作。
四、參加人員
我院20xx級全日制學生。
五、思政實踐課內容
今年的思政實踐課以創先爭優為主線,以建周年、辛亥革命xx周年紀念為契機,引導廣大學生走出校門、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深入社區、深入農村、融入社會,更好地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增強責任感,增強變挑戰為機遇的信心和勇氣。并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努力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求與專業特色、專業優勢、專業技能相結合,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如:社會調研、科技支農、環境保護、農村支教扶貧、文化下鄉、勤工助學、社區服務、專業體驗、專業實踐等活動,力爭在形式上有創新、內容上有特色、成果上有突破。
六、思政實踐課組織實施
(一)關于調研選題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給學生開出一系列實踐活動的選題,選題要突出是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重點,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目的和要求,選題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具體、務實,避免大而不當或流于空泛。
本學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共提供五個調研選題供學生選擇,學生要盡量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和家鄉的情況進行調研并撰寫調研報告。(調研選題請參見附表2,調研報告格式與要求請參見附表3)
(二)學生活動形式
團隊集中活動與個人分散活動相結合。
1、團隊集中活動
學生可自由組織成團隊開展活動,一般不超過6人。活動結束后要求有調查報告1份、活動總結1份、相片材料并寫實踐感言。
2、個人分散活動
每位同學根據我院總體安排和要求,利用返鄉、實習、勤工儉學等機會,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專業優勢、專業技能、興趣專長就近開展形式多樣的、有意義的、不少于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填寫社會實踐登記表、撰寫社會實踐調研報告1份、提交不少于3張的實踐活動相片并寫實踐感言。
七、時間安排
1、宣傳階段(6月9日至6月12日):各系在接到通知后,要充分利用網站、宣傳欄、QQ群等途徑在系內進行廣泛的宣傳,激發在校大學生參與實踐的熱情。
2、動員、培訓階段(6月12日至6月20日):公共教學部10級思政課任課教師利用上課時間開展“2011年暑期社會實踐動員及實踐培訓,內容應包括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性、開展調查的方法、如何撰寫調查報告、社交禮儀、安全教育等。
3、實施階段(6月20日至8月30日):各團隊及個人根據計劃,重點實施實踐活動。
4、材料匯總階段(9月1日至9月15日):參加社會實踐的同學將《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登記表》附在社會實踐調研報告后面裝訂好,按要求交給本班學習委員后統一交給負責本班級的思政課老師,由公共教學部組織評閱。院團委將評選出“暑期社會實踐優秀調查報告”和“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學生”。
5、表彰階段(10月上旬):院團委召開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及表彰大會,對評選出的社會實踐優秀組織獎、優秀個人以及優秀調查報告進行表彰。并在學院宣傳欄做暑期社會實踐巡展。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 篇9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素質,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根據《江蘇省中小學常規管理規范》的要求,特制訂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大力培養合格加特長的人才為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育手段,強化質量意識,規范教育管理,科研興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加強藝術教育;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網絡教育。為把我校建成“校園環境優美,管理科學規范,教風學風嚴謹,教學手段優化,氛圍積極向上”的學校而努力。
二、目標任務
1、加強領導,健全機制。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教導、總務主任、工團隊為成員的小學素質教育領導組。建立自我評估制度,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團結一致、既分工又合作;班科任教師具體抓,做到教育教學工作事事有人抓、項項有人管、件件抓落實。
2、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本管理。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關鍵在教師。學校一切的工作是每個教師的事。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學校無閑人,人人都育人。努力造就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通、文明勤奮、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重視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育人觀,忠于人民教育事業。加強學校民主建設,發揮工團隊的作用,努力實現“三風”取得質的飛躍。
3、全面提高質量,爭創特色。德育為首,五育并舉,以素質教育《決定》與基礎教育《決定》等重要文件為依據,結合校情,千方百計提高教育質量。向管理要質量,嚴格執行《中小學課堂教學常規》,努力探索小班化教學有效管理模式。向科研要效率,求真務實,認真開展切合學校實際的教學研究,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努力形成業務精通,有所創新的教學風格。
4、嚴格執行《計劃》,實行課程剛性化管理,開足開齊各門課程,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扎實推進課程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切實加強體育、藝術、勞動,信息技術等綜合實踐活動。從個體教育入手,認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積極進行考試評價制度改革。
5、積極多渠道籌集資金,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快教育信息化、現代化步伐。開好信息技術教育課,普及信息技術的基礎教育,繼續并著手抓好配套設備的管理與維護。
6、抓好創安、普法、行評工作,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大力做好“創安、普法、行評”工作。加強對學校各重點要害部位安全工作的檢查,整改存在問題,簽訂安全責任狀,加強教育,提高學生自防、自教、自護的意識和能力,杜絕一切安全事故。認真開展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辦學。加強自律,切實抓好行風建設,把學校辦成群眾滿意的教育。
三、方法與措施
㈠、強化學習管理
一加強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二加強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的學習,增強法紀意識;三加強有關教育理論的學習,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和課改理念,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四加強校際間交流,增強競爭意識;五加強有關教育改革文件的學習,增強改革意識;六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教育教學方向和工作要求。
㈡、加強隊伍建設
1、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學校制度化科學化管理水平。
一是要加強思想作風建設,著重提高校長、中層干部的依法辦學意識、素質教育意識、教育改革意識、科學管理意識、民主管理意識以及廉政、勤政意識,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二是要加強人事制度改革,實行中層以上干部競爭上崗制度。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⑴、構建教師思想工作運行機制,確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功效。做到政治學習有制度、有學習時間、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有方法、有小結、有反饋、有督查等,有條不紊地層層落實。加強“三師”工程的建設,以師德、師能、師魂為主要內容,采取多種形式,立師德、強師能、鑄師魂。把教書育人的責任心、技能技巧和對教育及教育藝術的修煉與追求有機結合起來。對照評估標準,向全體教職工明確提出政治素質要求,以師德建設為中心,每位教師要努力修正自己。認真貫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開展職業道德承諾等教育活動,以教育戰線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和其他行業涌現出來的艱苦創業的先進人物事跡等為榜樣,讓教師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做到身正為師、德高為范。改革管理體制,建立起教師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客觀評價教師的工作實績。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杜絕亂收費和未經批準為學生征訂學習資料,杜絕教師搞第二職業或集體補課。
⑵、優化教師結構:完善學科結構,加強音、美、體、勞等師資培訓,配備專(兼)職教師。
⑶、加強科研興教。開展校本教學業務培訓,通過自學、進修、崗位培訓提高教師學歷水平和業務素質,力爭專科以上學歷教師達50%以上。進一步做好教師培訓工作,力爭90%以上至少參加一次縣級以上的培訓。健全“人人上匯報課,人人參與評課,人人參與課題研究的教研制度。面對實際,求真務實,教師制定出自己的實驗與課題,并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著手研究。引導教師認真總結教學經驗,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后反思,學校積極創建活動平臺,積極開展各種教學競賽,研討交流活動,每年至少編撰一輯論文匯編。
⑷、加強制度建設。一健全崗位責任與目標責任制;二完善教師考核評價獎懲制度;三進一步完善學校有關管理制度。
㈢、強化教育教學管理
1、德育工作
以《小學德育綱要》和《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為基本依據,以教會學生學會做人(關心他人、奉獻社會、遵法守紀、文明禮貌)為基本目標,注意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認真開展“五愛”教育。進行國旗、國徽、國歌教育,激發愛國之情。學校堅持每學期開展熱愛國旗、國徽、國歌為中心的教育活動。要求學生做到“三會”:會畫國旗、會講國旗、國徽圖案的意義,會唱國歌。結合開展“祖國在我心中”故事演講會,開展“愛國、立志、成才”讀書活動;結合晨會、班隊會講英雄故事,排演歌頌祖國的文藝節目,舉辦熱愛國旗詩歌朗誦會。規范升旗儀式,精心設計國旗下講話,做到愛國主義教育持之以恒,細雨潤物,激勵同學們的愛國之情。
充分利用德育基地開展活動,進行知我祖國,愛我人民教育。開展“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人民”教育活動。舉辦“愛祖國、愛家鄉”手抄報展評,“祖國之最知多少”讀書競賽,愛國歌曲演唱會,使學生懂得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永恒主題。從知祖國、愛祖國到愛人民,堅定同學們的報國之心。全體教師充分發揮學科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愛國主義素材。寓愛國主義教育于教材內容之中,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有機地把愛國主義教育與愛家鄉、愛學校聯系起來。
優化育人環境,構建環境文化,熏陶學生心靈。環境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部分,應成為德育工作主陣地。抓好教室環境、墻報書法、圖書閱覽、校園廣播站建設。把環境文化作為創建文明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每一棵花草、每一堵墻壁都成為育人的工具,讓德育融化在環境中,讓環境蘊含著德育。
抓好活動文化,豐富業余活動。開展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如組織公益活動,校會、主題班會,社會實踐,校藝術節,興趣小組、體育運動會等。活動做到目標明確、計劃合理、準備充分、講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
(2)堅持以思品課、班會課、少先隊活動為德育主渠道,堅持各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
堅持抓好班、少先隊的集體建設,抓好創文明班級活動,樹立良好的校風校紀、班風班紀,進而推進學校的文明建設。
(3)狠抓學困生的幫教轉化工作,提高德育考核優良率、合格率,降低違紀率,杜絕違法率,消滅犯罪率。
(4)堅持做好學校、社會、家庭教育三結合,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5)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做好學生學習、生活、人格、交往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和輔導。
2、教學工作
轉變育人觀,提高教育質量。教育質量是學校辦學的生命線,學校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教研促發展”的辦學意識。確保學科合格率的不斷提高,小學畢業考全科合格率達97%以上。
⑴扎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組織教師學習,轉變觀念,用課改的'理念指導教學工作。要求教師在教學行為上做到:
①教學目標:由以知識傳授為中心向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轉變,樹立課程目標意識;
②教學觀念: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個性教育意識;
③教學關系:由“以教論學”向“以學論教轉變,樹立主體意識”;
④教學活動:由重視結果教學向重視過程教學轉變,樹立發展意識;
⑤師生關系:由不民主、不和諧向平等融洽轉變,樹立情感意識;
⑥教學結構:由程式化模式向教學個性化轉變,樹立創造意識;
⑦信息交流: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交流轉變,樹立反饋意識;
⑧教學評價:由以選拔為主向促進個性化發展轉變,樹立多元化評價意識。
⑵學科課程
①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開全課程,開足課時,保證教學進度。
②嚴格執行《中小學課堂教學常規》,落實教學常規管理。重視過程性質量,建立教學過程與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全方位地對教師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考核等環節進行監控;改變單一的卷考形式,實行以卷查為主,口試、動手操作等為輔的監控辦法,對教育教學進行質量監控。因材施教,切實做好后進學生的輔導。
③嚴格控制學生學習總量、活動總量,學生在校時間每天不超過6小時。減輕學生負擔,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年級不超過30分鐘,其他年級每天作業量不超過1小時,不以增加作業量懲罰學生,不搞集體補課。
④以本校實際出發,全面組織開展學生的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科學技術活動、文學藝術活動和體育衛生活動。
⑤執行活動課程計劃,保證時間,落實內容,增強效果,發揮活動課程的育人功能。
⑶、體育衛生工作
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以增強學生體質、教會學生學會生活(重在有生活自理能力)為目標。
①嚴格按照《體育課程標準》要求組織教學。
②認真組織好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活動,100%的學生都積極參加課外活動。堅持“兩操一活動”,切實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不斷完善設施,做好近視眼的防治工作,視力良好保持率達95%以上。
③把提高學生運動水平同增強學生體質結合起來,把傳授體育技能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結合起來,加強體育安全教育,學生體育合格率達到90%以上。
④加強常見病、傳染病的宣傳教育和防治工作,加強健康教育(生理衛生、生活衛生、飲食衛生、學習衛生和運動衛生等,)增強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咨詢室,舉辦一定次數的小學生心理健康講座。
⑤結合興趣小組,建立運動隊;堅持每年一次的運動會。
⑷音、美、勞工作
①擺正音、美、勞育的位置,訂好計劃,認真開展教育活動。成立音、美、勞等課外興趣小組,學生參與率達60%以上。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審美、創造美的能力。充分利用好勞動實踐基地,教育學生利用假期參加家里的一些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和勞動素質。
②努力配齊音、美、勞方面的師資和設備。切實按照音、美、勞課程標準要求組織音、美、勞教學和活動。建立、健全音、美、勞考核評價制度,音樂、美術、勞動課及格率達95%以上。
③不定期地進行學生書畫競賽、作品展。每年舉辦一屆藝術節。
⑸、進行學生素質個體評價
根據素質教育質量目標要求,實施學生學習成績等級評定制度。積極探索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學生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實行“等級+特長+鼓勵性評語”的評價制度。面對實際,注意評價內容的全面性,評價觀點的科學性,評價操作的可行性和評價結果的效力性。
㈣、加大教育教學研究力度
深入開展教學研究。一進一步完善學校教研管理制度,確保校本教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教研活動做到定專題、定時間,定地點,每周一次。二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校本教學研究策略,以問題研究、教育事實研究為重點;以新課程研究為導向;以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為研究對象。積極搭建研究平臺。努力提高研討質效。創建教研活動載體,實行同課研討,同班教學,同課比優活動;活動之前集體備課。課后進行說備課、講反思活動,實現一次一得的目的。三“學習與借鑒結合”重互助。以課例、教學專題為抓手,引導教師開展專題研討,通過購買有關課堂教學錄像及光盤,組織教師觀看課例,通過參與式研討,運用新課程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鑒,從中領悟一些新穎教學方式,努力形成重研討、重實踐、重反思、重互動的風氣。喚醒反思意識,提高反思能力,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教學現象、教學效果。重視骨干教師培養,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積極作用,骨干教師要做好幫帶工作,每年至少指導一名青年教師。提倡“結對幫扶”、跟班聽與教、同上一節課、優秀教師教學展示、問題“會診”、等教研活動。
努力為教師構筑一個自主交流問題、做法、經驗、反思的平臺,促進教師提升自我,不斷成長。要求青年教師每人一學期撰寫一篇論文、制作一個優質課件、一節優秀教案、一份優秀試題、一份成熟的教學反思等。學校每學期評選一次,并給予優勝者一定物質獎勵。
創新機制。充分發揮教研組、骨干教師的積極作用。建立一盤棋抓好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統籌安排,每一學科設置一個教研領導組,組長由中心小學行政人員擔任,成員由各校骨干教師組成,負責組織、協調全鄉小學本學科的教研工作。期初召開各教研組會議,共同商討并制定本學期校本教研計劃。每個學科每月進行一次教研活動,做到定專題,定時間,定地點,開展同課研討活動。建立完善課改實驗工作例會制度,課改年段以中心小學為單位開展經常性的交流研討活動,由教導處負責組織,做到每周一小結一交流,學科隔周進行。以說教法、講問題、研對策為重點。其它年段認真做好“舊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的探究和實踐活動。
量化管理。學校行政人員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教師做到五個一:每周做一次教后記或教學反思;每月向學校提供一個典型教學案例;每學期上一節以上校級公開課、研討課。每周提出一個教學上的問題,并有解決問題的相應辦法。每周至少聽一節課,并做好記錄,評點。中心小學校長室人員一學期至少進行一次有關課改的講座。培訓活動每學年不少于4次。中心校的教師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不短一小時的專題學習心得交流。
重視過程。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查、考試等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及教學常規的動態管理,確保過程性教學質量,深入課堂,認真做好聽課與評課工作,全面推進新課程的實施。
改革評價。將全體教職工參加校本培訓、教研活動、教學反思以及取得的成效納入年度考評。注重教師發展性、反思性評價,建立教師發展及教育教學行為反思記錄檔案,形成"以學促教,以學促學"的課改標準,促進師生主動發展,真正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監控功能。
㈤、改善辦學條件,創造良好教育環境。
1、體、音、美器材努力爭取達到國家教委頒發的配備標準。加強各專用室場建設,設專(兼職)管理員,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加大體衛藝、圖書設備的經費投入。充分發揮圖書設備的作用,使學生更多了解生活、自然和社會常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學能力。
2、加強校園環境“三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辦好廣播。不斷改進學校網頁建設。
3、積極創建“平安校園”。認真做好校舍、設備的安全維護,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杜絕一切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4、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完善財物管理制度。
㈥、規范學籍管理,規范學籍管理,確保適齡少年兒童100%入學,三類殘疾入學對象入學率達到規定標準。認真做好各種資料建檔。
㈦、加強民主建設,關心教師的工作與生活。
積極為教師排憂解難,使教師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不斷完善教工之家建設,重視教代會工作,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教代會,對學校的重大事情作出決策,對學校和領導干部的工作進行評議。不斷完善校務公開工作,增加學校工作的透明度,使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
㈧、建立社會參與機制。
1、協調各有關職能部門對學校周邊環境進行整治,為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大力開展普法教育,聘請有關人員到校進行法律講座等,不斷增強師生的法律意識和運用法律自我保護的能力,杜絕一切違法亂紀事件的發生。
2、認真抓好學生勞動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
3、成立學校家長委員會。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素質,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調動廣大家長積極性,開創全社會都來關心和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形成社會、家庭、學校教育一致的局面,使教育質量上新臺階。
㈨、建立自我評估制度。為不斷提高素質教育工作,學校將開展經常性自查自糾,及時改進工作。每學年進行一次全面性的自評,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明確方向。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 篇10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陣地。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升教師政治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創辦人民滿意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學校的總體安排和部署,我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將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提升教職工育人素質水平,為推動學校建設和發展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引和堅強的思想保障,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主要內容及措施
(一)廣泛動員,全面啟動(2018年5月)
1、召開學校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專項活動啟動儀式。
2、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3、制定《陵陽街道中心小學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專項活動實施方案》。
(二)著力加強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形成常態化長效化。(5—7月)
1、積極組織學習,加強對教職工思政教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切實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嚴肅性。
2、學習全國“兩會”精神。組織學習好全國“兩會”的重要文件、重大立法和重大改革決策。闡釋好、傳播好、解讀好憲法的精神和要義,引導全體教職工堅決擁護憲法、認真學習憲法,切實使之成為學校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遵循。
3、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加強教職工尤其青年教師的國家意識、法治意識、規矩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教育,堅決樹立正確的思想導向,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教書育人全過程,進一步增強全體教職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實踐認同和情感認同。
學習方式:集中學習、專題講座、個人自學、觀看視頻、交流討論
(三)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著力抓好師德師風建設(7—9月)
1、開展思想政治(師德師風)培訓活動。(7月)
2、加強職業規范建設。深入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在思想上劃出紅線,行動上劃出底線,用“四有”好老師標準引領師德師風建設,堅持做到“四個統一”,引導教職工更好地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全面把握當前我校師德師風現狀,研究師德師風建設更有效的機制和途徑。
3、開展師德師風承諾活動。(8月)
(四)著力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激勵、督查活動,進行師德師風典型宣傳。(9月)
(1)開展表彰活動,深入挖掘師德師風典型人物和事跡,開展“感動日照十佳教師”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2)加強宣傳,通過人物專題報道或圖文等形式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校園網站、校外媒體等形式對教師進行宣傳,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形成崇尚良好師德師風的新風尚;
(3)開展“不忘初心,爭做‘四有’教師”演講比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通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追溯黨的根脈,解讀黨的初心,加強黨的光榮歷史傳統和黨的綱領路線學習,傳承和弘揚黨的精神譜系。加強教職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提升教師思想道德素養。
(4)開展思想政治(師德師風)督查活動。
(五)開展測評活動,建立師德師風評價機制。(10月)
采取學生、家長抽樣測評,教師互評,第三方測評等方式進行測評,充分發揮校內輿論監督作用,與有關職能部門協同,利用校內網絡平臺對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進行宣傳,對有損師德師風的現象進行公開。
(六)開展法律法規知識測試(11月)
(七)整改問效,鞏固深化。(12月)建章立制,嚴格師德規范,提高師德水平。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注重工作實效。
學校要切實增強對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將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將學習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與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結合起來,真正凝聚力量,促進學校各項工作、師生的精神風貌整體提升。嚴格執行單周一下午政治理論學習制度,每學期教職工集中學習不少于8次。全體教職工要提前做好專題學習準備,做好學習記錄與筆記,并積極撰寫學習心得。
(二)加強督導考核,落實工作責任。
學校要落實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責任,認真組織學習教育活動,密切關注教職工的思想動態,準確識別和防控教職工思想政治風險點,持續跟蹤和檢驗工作效果。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 篇11
為充分發揮思政課育人的主渠道作用,結合學校實際,各年級共同商討,選擇切合實際的共建項目,協同推進一體化建設。為全面落實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打造學校思政課亮點,特制定了本學校以“以孝為先,愛黨、愛國、愛家”為切入點的思政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學校課程育人作用,以“以孝為先,愛黨、愛國、愛家”為切入點,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總體目標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自覺將思政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充分發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引導學生“以孝為先,愛黨、愛國、愛家”。啟動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示范課堂構建思政課育人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類課程教學,促使學校全體教師、各項教學活動與教書育人同向同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構建協同育人機制,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能力。
三、基本原則
1、堅持頂層設計。根據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總體目標,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對思政課工作認識,提高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能力,明確課程育人目標、優化教學方案、健全評價體系。
2、堅持改革創新。引導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類課程教學,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課程教學過程及教學資源建設中的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系統結構性變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為課程思政目標服務,努力實現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3、堅持分類指導。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協同性要求,結合學校的校園文化,注重統籌思政理論課、素質拓展課和文化知識課的育人作用。明確各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思路、內容和方法,分類分步有序推進工作。
四、實施方案
(一)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1、增強知識文化教育課程育人功能
根據不同學科性質特點,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點。政治、歷史課要突出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重視價值引導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引導學生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四個自信”。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科學等自然科學類課程要突出培育科學精神、探索創新精神,注重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貫穿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增強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意識,明確人類共同發展進步的歷史擔當。語文、美術、音樂、書法等課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度,注重把愛國主義、民族情懷貫穿滲透到課程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體育課要主動與德育相融合,改革體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養成運動習慣,掌握運動技能,發展健全人格,弘揚體育精神。總之各個學科要將價值導向與知識傳授相融合,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愛黨、愛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培養科學精神。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于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學評價等主要教學環節。
2、以學校校園文化為根本,開發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課程
根據我校辦學定位和學科優勢,組織教學骨干、學科帶頭人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示范課,使廣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激發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結合學校“孝義文化”這一校園文化方面的研究優勢,組織開展“以孝為先,愛黨、愛國、愛家”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座,激發學生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歷史責任與擔當。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四個自信”,提高育人意識,切實做到愛學生、有學問、會傳授、做榜樣。轉變教師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輕立德樹人的觀念,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廣大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為目標,帶動廣大教師既要當好“經師”,更要做好“人師”。充分運用學科組討論、黨員教師傳幫帶、本學科先鋒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養。充分運用公開課、示范課、集體備課等手段,強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讓廣大教師能利用課堂主講、現場回答、網上互動、課堂反饋、實踐教學等方式,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引領融入到每門課程教學過程之中。
(三)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在課程建設、課程教學組織實施、課程質量評價體系建立中,注重將“立德樹人”功能的增強和發揮作為首要因素;在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中將“立德樹人”作為一個重要監測指標。從源頭、目標和過程上強化所有課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學建設、運行和管理等環節中落到實處。在教學設計的審定中要考量“知識傳授、能力提升和立德樹人”同步提升的實現度;在精品課程、示范課程的.評比中設置“德育功能”指標;在課程評價標準(含學生評教、督導評課、同行聽課等)的制定中設置“立德樹人”觀測點。
(四)工作安排
1、建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每年度各學科完成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每學科思政示范課程不少于2節。
思政示范課的標準如下:
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實際,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點、教學方法和載體途徑,評價德育滲透的教學成效,注重思政教育與知識教育的有機銜接和融合。制作能體現課程思政特點的新課件(新教案)。
2、完善課程思政育人評價體系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思想。將課程思政理念有機融入學校各學科的知識教育,建立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聽課制度,在聽課記錄中體現課程思政內容。在“學評教”體系中體現育人評價元素,完善“學評德”體系,使德育元素成為“學評教”重要內容。
3、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以學科組為單位全面開展思政課集體備課活動,著重圍繞“備內容、備學生、備教法”,發揮團隊合力,凝聚智慧,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
4、開展課程思政示范課堂聽課活動
每年度各學科推出1—2個思政課示范課堂,開展1次以上單位教師參加的示范觀摩聽課,重點對融入課程課堂教學的思政教育元素進行把脈。聽課人員聽課后須及時填寫聽課記錄,各學科提交匯總統計,報教務處備案。
5、開展思政課授課評比活動
每年度學校組織課程思政授課評比,對獲獎教師給予表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由校黨委書記任組長,德育副校長、德育主任和教務主任為成員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健全工作機構,統籌推進全校思政課程建設的實施工作。
(二)加強協同聯動
加強教務科、德育科、總務科、團委等相關部門工作聯動,以學校的政史教師為骨干,以語文教師為助手,明確職責,協同合作,確保課程思政教學建設落到實處。
(三)強化工作考核
建立評價體系,定期對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情況進行評價,使各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時宣傳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和課程思政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評優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依據;改革學生課程學習評價方式,把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納入學生的課程學習評價;將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成效納入單位績效考核評價。
(四)加強校際合作
本實施方案基于打造本校思政課亮點,并將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方法,各年級積極合作,觀摩研討,互促互進,有效推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
【小學思政課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思政課教案03-10
思政課教案08-18
小學思政課校本研修計劃02-05
小學思政課教案(精選10篇)09-27
思政課實踐報告10-21
思政課實踐報告范文04-27
思政課實踐報告范文08-04
小學學校思政課教學計劃12-27
中小學思政課工作計劃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