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學校2.0信息技術應用實施方案

時間:2022-10-14 15:57:30 方案 我要投稿

學校2.0信息技術應用實施方案范文(精選6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2.0信息技術應用實施方案范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校2.0信息技術應用實施方案范文(精選6篇)

  學校2.0信息技術應用實施方案1

  —、實施目標

  通過對區域骨干培訓團隊、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學校信息化骨干教師團隊的專項培訓,全面完成我區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每人不少于50學時(其中線上課程不少于20學時,實踐應用不少于30學時)的全員培訓任務。建立協同培訓機制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考核機制,構建“實踐、實證、實效”的適應學校發展需求的整校推進混合式研修新模式,提升管理團隊的信息化領導力,培訓團隊的信息技術應用指導能力和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創新發展。

  二、主要任務

  建強區級研訓團隊;

  以校為本,整校推進,開展教師全員培訓,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

  三、參培對象

  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含所有普通中小學校、幼兒園、中職學校、特教學校以及社區治理和社事局等具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序列人員和行政管理干部)。

  四、考核認證

  (一)合格認定

  測評結果由20課時線上網絡課程培訓和30學時線下校本實踐應用(其中能力點實踐應用認證材料15學時,參加能力點的校本教研10學時,完成綜合應用能力點課堂實錄5學時)兩個板塊構成,認定等級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

  (二)證書打印

  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制定合格證書。

  五、研修階段安排

  培訓采取“集中面授+管理實踐”的混合模式。

  第一階段:20xx年1—4月,XX新區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管理辦公室(簡稱項目辦)組織專家對學校信息化團隊進行政策解讀與理念更新。

  第二階段:20xx年4—8月,新區“項目辦”對試點校參培教師情況進行摸排,審核“整校推進”方案,進行全體管理員培訓。

  第三階段:20xx年9—12月,基于試點經驗總結,組織學校教師(人數約為全區教師總數的60%)參與培訓,初步形成區域精品應用成果。

  第四階段:2022年3—6月,組織余下學校教師開始進行項目實施,完成合格認定,形成可推廣應用成果。

  第五階段:2022年6—12月,對全區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2.0工程進行全面總結,打印證書,梳理各校優秀教學案例、課堂實錄、個性化學科教學模式等實踐應用成果。

  六、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

  2、加大經費預算,確保經費投入;

  3、開展督導評估,營造良好氛圍。

  學校2.0信息技術應用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落實縣局有關精神,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促進遠程教育優質資源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水平,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充分發揮電子備課平臺的作用,促使全體教師熟練掌握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方法,掌握運用網絡搜集、整理、處理信息的方法,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學期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如下。

  二、組織安排:

  1、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具體組織實施

  由劉德明負責,信息技術教研組組織實施

  三、培訓方法:

  采用集體指導、互幫互學、上機操作的方法。全體教師參加培訓,中年教師重點輔導,45周歲以下教師考核過關。具體為各任課教師結合自身教學實際設計出一課時的課件制作腳本,在規定的時間內由輔導幫助制作一個多媒體課件,并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運用。

  四、培訓內容:

  Windows基礎;網絡基礎及計算機安全;Word基礎;Excel電子表格; PPT幻燈片制作等內容。

  具體要求:

  Windows基礎:計算機系統基本組成與結構;操作系統的功能特點、啟動與退出;圖標、窗口、菜單、對話框、文件、文件夾、驅動器的概念與操作;資源管理器的基本功能與使用;常用程序安裝、刪除與幫助的使用。桌面、窗口操作;控制面板的使用;輸入法;附件(記事本、寫字板、畫圖、媒體播放器、錄音機、計算器等)的使用;顯示分辨率的設置;殺毒軟件的使用等。使用IE瀏覽;收藏夾(收藏、整理、導入、導出);搜索;下載;電子郵件等。網絡病毒知識及預防等。

  文字處理(word):學會一種漢字輸入法(建議采用五筆輸入法或全拼輸入法);文檔的建立、打開、保存等;文檔的基本編輯;文檔的排版(字體、字型、字號、字間距、行間距、段落格式的設置);文檔的頁面設置與打印輸出;表格制作、公式編輯、圖文混排等。軟件:Word2003/wps 2010。

  電子表格(exce):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建立、編輯工作表,設置工作表格式,制作的操作;使用公式和函數,用Excel進行數據的統計,Excel與Word的綜合運用。軟件:Excel2003/wps 2010。

  課件制作ppt:演示文稿軟件的功能、特點及應用;創建幻燈片或利用模板建立新幻燈片;輸入編輯文字、圖片、表格、語音、動畫、視頻或其它對象;編輯與修飾幻燈片;超級鏈接;組織與整理幻燈片;設置放映方式和效果;放映與打印幻燈片。軟件:Powerpoint2003/wps 2010。

  六、培訓考核:

  1.各任課教師必須按時參加學習培訓, 期末以培訓登記冊量化考核。

  2.各任課教師在期末必須上交一節有較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腳本和課件,此課件作為學校的共享資源。期末作為一次上交材料進入常規教學量化評估。

  3.凡參見培訓的教師必須將自己設計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運用于課堂教學,期末以此作為常規教學量化評估中上課一項評分的參照。

  4.除上述課件以50%計入總分,再由信息技術教研組統一命題,分為理論和操作兩部分進行考核,以50%計入總分。

  5.對總分排在全校區前15%的教師進行表彰,對總分不合格進行勤勉談話,并再進行培訓,直到合格為止。

  七、培訓時間及考核時間

  項目內容時間負責人

  訓Windows基礎4月上旬

  文字處理4月中下

  電子表格5月上中旬

  課件制作5月下旬,6月上旬

  考核理論與操作6月中旬

  學校2.0信息技術應用實施方案3

  一、考核目的

  1.通過信息技術應用使力校本應用考核,傳遞組織目標和壓力,促使教職工提升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能力,達到“培養信息教育能力、提高課堂效率、使信息技術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2.加強“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和計劃性,促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可視化。

  3.客觀、公正地評價教職工參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表現,加強過程管理,強化各級管理者的管理責任,促進其管理員、坊主指導、幫助、約束與激勵全體教師。

  二、基本原則

  堅持所學為所用,測評助學,使信息技術切實服務于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堅持整校考核、重在普及、發展為先。將校本應用考核工作與學校信息化教學建設相結合,與學校發展相結合,與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在考核過程中,應堅持如下原則:

  1.相對一致性:在連續時間內,考核的內容和標準不能有較大的'變化,至少應保持在1年內考核的方法具有一致性。另外,在必要的時候,基于適當的原因可對考核的具體指標及權重分配做相應的調整。

  2.客觀性:考核要客觀地反映教師的實際參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情況,避免由于光環效應,親近、偏見等帶來誤差。

  3.公平性:對全體教職工使用相同的考核標準,最大限度地防止評估結果的不一致性和偏見性。

  4.公開性:每位教師都必須清楚考核方案是如何運作的,考核結果教師應簽名,有意見可表述、申訴,無簽名考核結果同樣有效。

  三、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校全體參訓教師。

  四、考核要素

  1.融合意識:是否能主動、有意識的借力信息技術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意識;

  2.能力提升:是否能在個人成長上達成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

  3.責任感,進取心和團隊合作精神等;

  4.信息技術應用質量和效率等;

  五、考核內容

  (一)校本應用考核側重“整校推進”考核。

  重點考核學校信息化教學發展規劃的情況、信息化教學教研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設情況、應用信息技術創新課堂以及教學能力通過率等。

  (二)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微能力考核內容以及標準主要依據《中小學教師信息用能力校本應用考核規范》。

  1.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核側重于考核教師在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學習環境和智慧學習環境下的教學能力。

  2.多媒體教學環境是指在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和交互多媒體教學環境中實施。“集體教”,即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混合學習環境是指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移動學習環境中實施,重點支持“集體學”,即教師通過環境支持學生自主或合作學習;智慧學習環境是指用智能教育設備支持學生個性化與差異化學習。

  3.學校根據本校信息化教學發展的實際,科學制定學校信息化教學發展目標,教師依據學校要求和確定的內容學習,完成50學時(實踐應用學時不少于50%)后方可參與校本應用考核。

  4.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考核以《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中確定的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下的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和學業評價四個維度的30項微能力為考核重點。教師根據本校信息化教育教多加三項微能力(至少覆蓋三個維度)考核。

  六、考核的具體實施

  (一)教師微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測——教師互學互評——校本應用考核”的方式進行考核。

  校本自測是指在培訓過程中,教師依據學校的發展目標,學科教學特點或自身的崗位職責,借助一定的平臺工具,根據《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核規范》確定的標準,對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診斷。

  教師互學互評是指教師完成50學時(線下實踐不少于25學時)后,向校本實踐考核平臺提交成果證明,在成果提交前,須依據平臺的提示,對他人提交的成果進行評價。

  校本應用考核是指校考核組,對教師提交的成果進行綜合評價。

  (二)其中教師校本應用考核采用“課前備課——課中授課——課后輔導——課后評價——數據分析——研修活動”的路徑。

  (三)教師的能力考核側重于評估教師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信息技術操作的熟練程度等。

  教師提供的證據應符合《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發展校本應用考核規范》要求。要嚴格證據的有效性,凡提供的證據未包含教師本人的影像的或不能確定是教師本人制作的,應視為無效證據。

  (四)校本應用考核標準

  考核等次

  考核內容

  優秀

  合格

  不合格

  課前備課

  1.運用互聯網搜集備課資料、素材;

  2.運用至少一種軟件進行課件制作;

  3.運用至少一種軟件進行教案設計;

  4.會用至少一種影音或圖文編輯軟件;

  至少包含一項

  不包含

  課中授課

  1.會使用至少一種授課軟件授課;

  2.會使用手機播放課件;

  3.會應用授課軟件中的互動工具;

  至少包含一項

  不包含

  課后輔導

  1.會用至少一種APP進行檢測發布,查看,監管。

  2.工具選用具有創新性,值得學習和借鑒。

  至少包含一項

  不包含

  數據分析

  1.會用至少一種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工具選用具有創新性,值得學習和借鑒。

  至少包含一項

  不包含

  研修活動

  積極參加省、市、區、校各級組織的校本研修活動。

  至少包含一項

  不包含

  七、考核方式:

  1.不按時上交各類有關信息技術應用的資料每次扣一分。

  2.在各級有關信息技術應用培訓中遲到一次扣一分,曠到一次扣5分,(包括備課組組織的培訓)

  3.在有關信息技術應用比賽活動中獲獎加分項按學校績效考核方案加分。

  八、考核結果及運用

  在組織能力考核過程中,要對信息技術應用證據進行綜合評分。得分在80-100分的,可評為優秀等次;得分在60-80分的,可評為合格等次;得分在60分以下的,應為不合格等次。

  教師最終考核成績由教師互評、考核領導評價兩個部分構成。

  九、考核管理

  要以校本應用考核為契機,不斷提高學校信息化教學水平,提升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校本應用考核應堅持原則、實事求是,按照規定程序和有關要求進行。

  十、項目小組

  成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與測評工程”領導小組,負責學校“提升與測評工程”的組織實施工作。活動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XXX校長

  副組長:XXX副校長

  成員:XXX教研主任,XXX信息中心主任,年級組長及學科組長

  學校2.0信息技術應用實施方案4

  一、總體目標

  到20xx年,構建以校為本、基于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每人5年不少于50學時,其中線上自主學習25學時,實踐應用25+學時),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校長信息化領導能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科學設計,合理統籌。

  結合我校實際、教師需求、分類分層分學科培訓,支持、推動信息化教育教學發展。明確提升工程實施路徑與環節,以學、練、用、評、建五個環節為一體,提升搜、拿、用、享能力,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創新。

  (二)整校考核,重在應用。

  根據提升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學校要開展全員的提升工程2.0培訓和校本應用考核,要統籌全校各項工作,要將考核工作與學校開展信息化教學相結合,與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相結合,重點考核信息技術的應用。

  三、考核內容

  (一)教師能力提升領城選擇的合理性和發展性

  1、對教師的考核:按照提升工程2.0目標任務要求,結合我校教育教學情況、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教師隊伍現狀,堅持立足應用,依據《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考核規范》,從三種環境(多媒體環境、混合式環境、智慧環境)、四個維度(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30個微能力點中選取10個微能力作為校本研修主要內容。教師在學校確定的微能力點范圍內,再從中選擇3個微能力點進行學習,完成不少于50學時的混合式培訓,即線上自主學習25學時,線下實踐應用校本研修25+學時。在微能力點選擇上,采取“1+1+X”模式,即交互式白板(一體機)使用(A6),作為全員必選的一個微能力點;根據我校信息環境和信息化教學發展規劃,自主確定A1第二個微能力點;教師根據所教學科及工作崗位,自主在學校選取的10個微能力點中選擇第三個微能力點,40周歲以下的年輕教師確定B2為第三個微能力點(也可以選擇混合學習環境的任意一個微能力點)。40周歲及以上的教師可以選擇多媒體教學環境的任意一個微能力點(也可以選擇混合學習環境的任意一個微能力點)。根據信息化發展規劃建設不同層次學校分兩個梯級團隊,引領信息化教學發展方向。考核時,既考核線上研修學習情況,又考核三個微能力點學習成果,尤其是考核教師信息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的實踐應用情況。

  (二)校本研修活動組織的有效性和創新性

  1、組織開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的常態化和普遍化的校本教研活動。

  2、在骨干引領、學科聯動、互幫互學、整體提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3、圍繞學科課程標準,以問題為導向,以專題研修為抓手,應用相關教學設備和學科教學軟件等,開展教學案例研討、課堂實錄分析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化教學校本研修。

  4、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學重難點問題,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滿足個性化發展需求。

  四、考核實施

  1、線上自主學習考核,以平臺積分為準。

  2、教師微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測——教師互評——校本應用”的考核路徑。

  (1)校本自測是指在培訓過程中,教師依據學校的發展目標、學科教學特點或自身的崗位職責,借助平臺工具,根據《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核規范》確定的標準,對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診斷。

  (2)教師互評是指教師向校本考核平臺提交成果證明時,依據平臺的提示,對他人提交的成果進行評價。

  (3)校本應用考核是指由學校管理團隊對教師個人提交的成果及信息技術實踐應用進行考核。教師的應用能力考核側重評估教師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信息技術操作的熟練程度等,教師提供的證據應符合《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核規范》要求,證據具有有效性,凡提供的證據未包含教師本人影像的或不能確定是教師本人制作的,視為無效證據。

  3、教師最終考核成績由教師互評、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評價兩個部分構成。

  4、采取分學科研修:語文組組長劉麗娜;數學組組長于泳波;英語組組長馬洪艷;理化生組組長朱立東;政史地組組長田雯佳

  五、考核管理

  1、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負責統一組織全校教師的校本應用考核工作。考核結果為優秀、合格兩個等次。

  2、對于未取得信息技術2.0工程提升合格證的教師,不能評職晉級。優秀學員在評職晉級總分中加1分,優秀教研組組長總分加2分(組員優秀率達到20%及以上),非優秀教研組組長(取得合格證書)總分加1分。

  3、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學校組建由校長朱紅莊領銜,主管校長鄭勇佳、教導主任王國印、工會主席程顯波、教師呼斯楞、程卓璇組成的考核團隊,負責校本應用考核的組織與管理工作,以制度建設為手段,通過校本研修活動,督促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教師信息技術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升,教學方式有所轉變,推進相關教學設備和學科軟件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能力,全面完成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和應用實踐考核。

  學校2.0信息技術應用實施方案5

  指導思想

  轉變固有的教育觀念,與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

  研修方式

  1、聆聽請教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查詢并向同行請教,努力向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與研修班的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交流學習,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2、反思提升

  (1)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充分利用網絡優勢,積極參與在線研討。

  (2)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合理利用軟件、數字教育資源,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

  (3)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有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

  (4)利用教師網絡研修社區,養成網絡學習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積極學習

  (1)每天利用12小時登陸網絡研修平臺,認真完成培訓期間各項任務及作業。

  (2)認真聆聽專家們視頻講座,做好筆記,并把理論運用于實踐,提高自己業務水平。

  (3)培訓期間多與同行研討交流,取長補短,不斷總結和反思,力爭讓信息技術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

  (4)(多閱讀信息技術方面的書籍,掌握教學中常用軟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

  研修目標:

  1、通過學習信息技術實現對“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校本研究的技術支持。

  2、通過研讀學習方式的轉變案例,實現對“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校本研究的理論支撐。

  3、通過對身邊師德故事的學習以及自我的反思實現對“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校本研究的情感支撐。

  學習內容:

  2、研讀學習方式轉變的案例,主要學習合作探究學習、小組學習、課外學習。

  3、學習身邊的師德故事,主要學習媒體宣傳的典型的師德故事以及學校真實發生的師德故事。

  實施計劃:

  1、積極參加坊內探究活動,討論分析校本研修課題。

  2、按時記錄自主學習心得做好積累。

  3、寫一篇論文對研修成果進行總結,分享成果

  預期成果:

  1、自覺轉變教學方式,增強對教師職業的自我情感認識。

  2、能夠掌握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策略。

  3、寫一篇研修成果論文。

  本次國培計劃,很榮幸能夠和大家一起在研修二班進行學習,真正能夠從信息技術培訓中學到知識,為了能夠讓培訓落到實處,讓自己真正的學到知識,特此制定本次研修計劃。

  在培訓前,認真閱讀關于培訓的要求,遵從領導安排,按時入班報道,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做好培訓的各項準備工作。

  在培訓中,通過對信息技術研修培訓與學習,能讓我深刻意識到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中,學習信息技術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在實際的教學生活中,我的信息技術水平還需要提高,在本次的國培中,我一定會認真學習,將信息技術與教學生活相結合,用信息技術改變我的教學方式,真正的讓信息技術改變教學生活。在培訓后,及時總結,讓自己真正的能夠從研修中學到知識,并多和他人進行交流,取長補短,讓自己通過培訓受益。

  通過此次培訓,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教學中,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使用小組合作、教師有效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有效的改變學生的傳統學習方式,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全面培養學生,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校2.0信息技術應用實施方案6

  為貫徹落實《阜寧縣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與應用能力培訓考核方案》,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效率,進一步提高教師應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能力,打造一支適應教育信息化要求的新時代教師隊伍,特制訂此校本培訓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通過集中培訓與日常研訓,促使教師基本掌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基本理論與技術、課堂多媒體操作、課件制作等信息化教學基本技能。

  (二)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推進課堂信息化教學。

  (三)建立全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骨干教師人才隊伍。

  二、培訓與考核對象

  1968年1月1日后出生的教師均須參加培訓和考核,超齡教師可自愿報名參加。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教師和縣級以上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還須參加Flash培訓考核工作。

  三、培訓與考核內容

  1.信息技術基礎部分:教師能夠對計算機進行必要的維護,能較熟練地使用辦公軟件進行文字處理、素材加工,能利用電子表格進行公式運算。

  2.信息技術應用部分:掌握多媒體課件設計基本知識,熟練運用網絡教學資源和資源庫管理系統,能夠制作多媒體電子教案。

  3.多媒體教學設備操作使用:能規范操作液晶投影機、視頻展臺等多媒體設備,能規范操作卡座、功放等教學音響設備,能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教學音響設備開展教學活動,并掌握一定的多媒體設備與教學音響系統的日常維護知識。

  4.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

  ⑴Powerpoint幻燈片的設計與版式;文本、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的采集、加工、編輯、裝飾的方法和技巧;

  ⑵學科動畫工具(Flash)開發及設計方法。

  四、培訓方式及時間

  1、分散自學:教師要通過自學,基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培訓的內容及相關技能。

  2、集中培訓:根據課程內容及參訓教師的實際,采取集中講授、操作練習、小組研討、互相交流等方式,保證培訓的實效,切實提高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

  3、培訓時間及培訓地點:

  培訓時間:自20xx年3月初開始,20xx年8月結束。每單周三為集中培訓時間。考核時間為8月23至28日(具體時間待定)。

  培訓地點:開發區小學多媒體教室

  五、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由教導處、總務處、電教處等相關人員組成。

  組 長:佟紅升

  副組長:戴耀松

  成 員:劉利民 葉根生 何志慧 吳必林

  六、培訓具體要求

  1、制定相應的培訓工作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切實可行的各種應用培訓管理與評價機制。

  2、在培訓之前進一步檢查、維修培訓硬件環境和網絡,確保順利開展培訓。

  3、建立完備的培訓人員考勤和監督檢查制度,保證參訓人員數量,確保提高本次參訓教師課程整合技術應用水平。

  4、細化過程管理并形成完整的培訓記錄。

【學校2.0信息技術應用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通用7篇)10-14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通用6篇)10-14

學校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通用6篇)10-14

信息技術應用2.0研修計劃(精選6篇)06-01

信息技術應用2.0培訓心得(精選6篇)10-11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2.0研修計劃(精選7篇)06-01

學校2.0信息技術研修計劃(精選9篇)06-01

信息技術2.0應用專題研修計劃(通用10篇)06-08

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工程2.0研修計劃(精選5篇)06-01

小學信息技術2.0提升實施方案(通用7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