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中英語課文教學中兩個問題設計的討論
寧夏石嘴山市回民高級中學 周淑英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中英語課文教學中兩個問題設計的討論,探討問題設計與培養閱讀能力、訓練語言綜合能力及建立師生合作關系之間的聯系,以期使這一環節真正起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
關鍵詞:問題設計;閱讀的意義;語言輸出量;教師角色
Abstract: This discussion will be focused on two question designs for classroom instruction about a text in Book 1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hope of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t effect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from different question designs and of seeking out how to make question designs efficient both to reading and to other aspects of English learning.
Key words: question design; the meaning of reading; language output;
Teacher’s role
高中英語課文教學中,常常通過就課文內容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然而,“導讀” 并不是問題設計的唯一價值。問題設計的質量關系到學生思考的空間是否充裕,語言的輸出量是否達到預定目標,師生間的交互活動能否成功等。忽略了這些兼容價值,問題設計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積極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以下實錄的兩個問題設計,均針對人教社出版的現行高中英語課本第一冊第42課課文。使用這兩個問題設計的兩個班級學生水平相當,人數僅相差1人(A班52人,B班53人)。為了說明不同的問題設計所產生的不同的課堂效果,作者還將呈現學生在后繼活動中的
表現。本文將對兩個問題設計進行對比、分析和討論,探討問題設計中應注意的因素,使其真正起到促進學習的作用。
1.對比
1,1.問題設計
教師A:1.Is American country music popular during the 1990s?
2.Was it about city life?
3. Did people think money was important in the 1950s?
4. Were young students angry with the government in the 1960s?
5. How much money can country music bring in?
6. Are country music singers all from Tennessee? Where are they from?
7. Why did the first country singers like to sing to the guitar?
8. Does country music change a lot today? Why?
教師B:1.Did American country music first appear in the early 1990s? Is it still popular today?
2.Why has country music become a big business now?
3.What do the modern values of the USA mean?
4.Were American music in the 1950s and in the 1960s about the same subjects? What are the subjects of the American music in the 1960s? Why?
5.Do country music singers sing to the guitar? Are they all from Ten nessee?
1.2.問題類型及參與人數
問題類型(約占問題總數%) 提問人數(人) 群體參與率(約%)
直接獲取信息型 A班 B 班 A 班 B 班 A 班 B 班
50% 3% 4 3 14% 40%
間接獲取信息型 32% 44% 5 4 20% 94.3%
探究型 30% 33% 4 6 32% 98%
學生插問(質疑) 4% 26% 2 9 4% 28%
1.3.學生在后繼活動中的表現(下表空白處表示該班沒有此項活動)
參與人數(約占總人數%)
課堂活動 A 班 B 班
Note Taking
(閱讀筆記) 全部照搬課文 35% 5%
部分照搬課文 45% 15%
參照課文簡明扼要 15% 46%
基本上不再翻閱課文,簡明扼要 5% 35%
Summarizing
The Text
(概述課文) 重點不突出,近似朗讀課文
35% 8%
能說出主要內容,但基本上摘錄課文中的相關句子 55% 25%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主要內容
10% 67%
Topic Discussion:
Music, People and society(討論:音樂、人和社會)
不參與
0.01%
參與,但不太開口
12%
積極參與 78%
2.分析
兩位教師的問題設計數量相差無幾,但A班的問題缺少探究性,學生很容易在課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且在難度方面沒有遞進。從量化統計結果看,群體參與率不高,問答過程中幾乎沒有學生質疑。后繼課堂活動中大部分學生的閱讀筆記和課文概述抓不住重點,且不能用自己的話語陳述要表達的內容。
B班的問題設計具有很強的探究性,難度上層層推進,且沒有按照課文的順序提問,學生必須在對課文有完整透徹的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回答這些問題。此外,由于問題本身具有一定深度,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考空間,所以提問人數雖然不多,但群體參與率較高,且因為學生的思維在這一環節中很活躍,所以也容易發出質疑。由于問題設計的導讀作用很到位,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比較準確,所以在后繼課堂活動中,學生表現積極,活動質量高于A班。
以上分析表明,不同的問題設計產生的課堂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我們從上面兩組問題設計可以看出,兩位教師對問題設計的預定目標各不相同。教師A的預定目標主要是讓學生從課文中獲取一定的信息。我們還可以看出,這位教師潛意識里在追求一種非常形式化的“課堂效果”,那就降低問題的風險性,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率高。這種做法顯然是受“為教而設計教”的傳統理念的影響所致。教師B的預定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分析處理信息,并通過分析、處理信息,探究課文的深層涵義,并形成自己的看法。這是符合新課程標準對學生能力的要求的。該教師并沒有刻意追求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率,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參與、思維以及學習方法的滲透等。
3.討論
3.1.教師應準確領會閱讀的真正意義
閱讀的目的不僅僅是搜尋信息,語言無論是以口語形式還是書面形式存在,其主要功能在于交際。閱讀是讀者與作者的交流過程,這一過程包含了讀者對文意的捕捉、剖析、感悟、發揮等。教師的提問,要促使學生盡可能好地完成這一過程,就要設法使問題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以便引發學生的探究動機,充分調動他們的思維潛能,使他們對課文有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教師還應注意問題的設計應在為被提問者提供闡述觀點的機會的同時,能給未被提問者提供評價、指正別人的機會,這樣,才能保證這項課堂活動的參與率。如果一味地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搜尋信息,而沒有促使其參與處理信息、整合信息的過程,提問就很容易變成“指定任務”,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答案在課文的哪個位置?”、“我是否找到了那個位置?”上。提問一旦變成任務,閱讀就變成被動活動。我們知道“Reading is anything but passive…It involves processing ideas generated by others that are transmitted through language.”(D.Nunan,1999)。這種“指揮棒”式的問題,還有可能使未被提問的學生產生“這個問題與我無關”的想法,長期如此,思維的萌芽畏縮,參與意識漸弱,而學習一旦變成旁觀活動,勢必影響學習效果。
3.2.不可忽視語言的輸出量問題
語言學習需要輸入和輸出相結合(H.D.Brown,1987),否則就達不到學會運用之目的,而運用能力的培養應貫穿于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因此,課文教學的任務就不僅僅是閱讀課文,它還包含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而運用能力的訓練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語言的輸出量。那么,課文教學中問題設計就應考慮到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的語言輸出量問題。以上列舉的兩個問題設計,學生在作答時的語言輸出量顯然是有差異的,也正是這個差異,導致學生在后繼課堂活動中的表現大不相同。這也反映出教師對語言習得規律的認識存在著差異。
3.3.教師角色轉換的形式化在問題設計中的反映
問題設計過程中出現提問過于簡單的現象,不僅是因為教師對課文教學及閱讀的實質或學生的認知水平把握不準,另一個原因是有些教師反感學生出錯,反感學生“遲鈍”,希望學生對提問快速作出反應,而且最好是正確的反應,以求體現“課堂氣氛”或“課堂效果”。看上去教師在問答過程中引而不講,讓學生“自己去做”,但實際上學生做什么、怎么做,都是由教師決定的,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這種追求表面效果的做法,反映出教師本身并沒有真正進入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 師生之間實際上是這樣一種關系:
Teacher:questioner, task assigner, inspector, controller
Student: information hunter, correct answer pursuer, careful error-protector
流于形式的教師角色轉換對于構建師生間的合作關系,促進教學沒有任何積極作用。良好的師生關系應當是:
Teacher: facilitator with the tool of necessary questions, task presenter, organizer, participant and monitor
Student: question user, finder and active player, motivated risk taker
4.建議
4.1.問題設計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空間,促使其在對文章進行感悟、釋義、質疑、評價以及與同伴交流過程中達到與作者互動的目的。
4.2.問題設計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語言輸出機會,讓他們通過表述對課文的理解、評判、感想等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
4.3.問題設計應考慮到與后繼課堂活動的整合,為學生參與后繼活動作好語料準備。
4.4.問題設計不是指揮棒和檢測儀,關注師生間的合作關系,創設自主學習的課堂環境是問題設計的兼容價值之一。
參考文獻:
1. H.D. Brown 1987,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entice-Hall, Inc.
2. D. Nunan 1999,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USA.
3. 郭書彩:“外語課堂合作學習中的情感與認知因素”,《外語教學》2002.2
4. 馬冬梅:“英語教學中小組口語活動后的學生自我糾錯”,《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