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閱讀理解始終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學生今后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之一,更是當前高考題中份量最大的主要測試內容。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新教材下各模塊中每單元的閱讀課,有效地設計課堂提問,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使學生在課堂上最大程度的受益,同時又能在高考閱讀中取得高分。
關鍵詞:高中閱讀課 有效提問 閱讀能力 反思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中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口頭的和書面的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 所以閱讀理解始終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學生今后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更是當前高考題中份量最大的主要測試內容。因此,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往往會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選擇不同體裁,信息密度高的英語文章,對學生進行各種閱讀強化訓練。筆者認為,這當然是必要的。但同時我們也應注重課本的閱讀,如果我們一味強調課外泛讀而不重視精讀課本,勢必造成基礎不實,對所讀材料理解不透的后果。所以,我們更應該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充分利用新教材下各模塊中每單元的閱讀課(這些課往往具有題材廣泛、信息密度高、語言結構豐富等特征)有效地設計課堂提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使學生在課堂上最大程度的受益,同時又能在高考中閱讀取得高分。課文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材料。課文教學的成敗,直接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本文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簡要談談如何優化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 .有效課堂提問的重要性
英語課堂提問是師生教學互動的最主要的形式,它可以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親身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積極地學習新的語言內容,并且運用所學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每提出一個問題,其實就給學生提供一次學習、思考、提高的機會,但這并不意味著提問越多越好。問不在多,貴在精。例如我們在聽一些教師的課時,會發覺他們上課存在著不少“徒勞的提問”最典型的莫過于那種滿堂脫口而出的“是不是”“對不對”之類的問題,學生也只是簡單回答“是”、“不是”、“對”、“不對”等,課堂貌似熱鬧非凡,氣氛活躍,實則提問和思維的質量低下,流于形式,根本就沒有達到提問應有的功效。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使課堂節奏有張有弛,教學有輸入有輸出,從而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熱情,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興趣和習慣。所以,提問要注意問題的有效性,換句話說就是提出的問題要有教學價值,并適當控制難度,巧設坡度。以激活學生思維,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目的。
二. 有效課堂提問在閱讀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 課文導入時的有效提問
新課程新理念指導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強調了導入階段的趣味性、探索性。導入是上好一節課的重要環節,德國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興趣是教學的基礎,教師在任何一個階段里都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必須注視學生的反應是否自然發生,如果自然發生則被稱為是注意的,教學本身就是有興趣的”。因此,教師應在備課時因生、因時、因材,仔細琢磨,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生活, 發人深思的情景或話題。使每個學生都覺得有“話”可說,從而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現欲,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把學生的情緒調整到有利于思維和聯想的狀態上來,為學好英語課文做好鋪墊。例如,在教新課標模塊 5 Unit3 Life in the future可根據現在過去生活的一些變化及對將來的想象,設置如下的一些問題:
1)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every day?
2) Suppose you lived in the past, how would you go to school?
3) What in the past did the people use as vehicle?
4) Suppose you live in th the future, how will you go to school ?
5) What kind of vehicle will we use in the future ?
6) What other changes may happen in our life in the future?
又如模塊6 Unit 4 Global Warming導入時設問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What will happen if the earth becomes warmer and warmer? 教師在設計這些問題時,還可以插入一些圖片,幫助學生思維表達。這些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可有效拓展學生想象,使學生覺得有話可說,也可對某個問題適當展開討論,從而為理解閱讀課文做好了鋪墊。
2.利用課文材料,有效設計細節理解題
高考閱讀中的事實細節題就是為了考查學生迅速查找信息的能力,答案能在文章的具體句子中直接查找。學生只要找出涉及的信息存在于何處,教師可以通過對文章的內容細節提問,設計有關True or False題目 讓學生skim and find answers。如模塊1 Unit5 Elias’ story
Tell whether they are true or false and why.
1) Elias met Nelson Mandela at school.
2)Nelson Mandela was a black lawyer.
3)Elias was unable to read or write because he was lazy.
4)Nelson Mandela helped him keep his job.
5)Elias was happy blowing up government buildings.
6)Nelson Mandela believed that black people were being treated as well as white people in South Africa.
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該課內容及下一課the rest of Elias’ story 再設置以下問題讓學生在 scanning時查找答案。如
1) What problems did Elias have?
2) What disadvantages did Elias have in finding a job?
3) Why did he support violence when he did not agree with it ?
4) Is it fair to treat others badly for things they cannot change, like the color of skin or eyes or the race one belongs to? Give a reason.
5) How did Mandela help Elias in prison?
6) What is the reason for Elias’ 20-year-long unemployment after he was out of prison?
7) How did he get his job to support his family?
以上問題,教師可以讓個別學生回答,培養學生快速查找答案能力。有時分析課文細節時教師也可設計圖表結構,這樣可使文章的結構和思路一目了然。例如模塊2 Unit2 The Olympic Games ,可設計表格將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和The modern Olympics 進行比較,可個別叫學生回答。如下
Items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The modern Olympics
Frequency every four years every four years
Types Only Summer Olympics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Games
Events fewer more
Athletes Only men from Greek city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ncluding women
Places Greece
every country is possible
Prize an olive wreath
medals
這樣,既可以檢查學生對文章各個細節的理解程度,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 利用課文材料有效設計猜測詞義題
猜測詞義題是從特定的角度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處理生詞的能力。猜測詞義包括對詞、詞組和句意的理解。我們可以結合課文中有關長句,難句出這類題目。提問方式如
1)The underlined word/phrase in the passage means__________.
2)The word “it” in the first paragraph refers to __________.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underlined wor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take the place of the underlined word?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word…?
6)The word ... could best be replaced by____........
例如模塊6 Unit 4 Global Warming 可設計如下問題
"But there are some very different attitudes among scientists towards this issue.”
In the sentence “issue" means the same as the one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 ___ .
A. I bought the new stamp the day of its issue.
B. They are talking about one of the key issues in the election campaign.
C. The government is expected to issue a statement about the election.
D. The magazine has 12 issues each year.
又如 The lack of movement caused the muscles to weaken .Sometimes the weakness was permanent. So the player could never play the sport again.
A. going on for a long time B. that may be permitted
C. not very strong D. in a bad condition
對于這類題目,可指導學生根據語言情境中照應、替代、省略、對比、舉例等關系來確定答案;有些也可根據構詞法來猜測詞義。例如
1.Don’t listen to his nonsense.
A. havig no meaning B. meaningless words
C. humorous speech D. not making sense
4. 利用課文材料有效設計主旨大意和作者意圖等提問
主旨大意題型主要測試考生對短文的全面理解和概括能力,通過訓練學生尋找主題句,概括和歸納文章大意及中心思想的能力。這類問題一般不易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因此考生要從整體上來權衡語篇的內容,根據事實陳述,找出串聯全文的線索。結合文章的以下幾個特點:
(1)通常首段提出中心論點,開門見山
(2)結尾段與首段一樣重要,它常常含有總結性的內容,畫龍點睛,深化主題。
(3)各個段落的首句通常是該段的主題句。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時尋找主題句,然后理清文章結構,最后確定標題 。從而概括全文的主旨、意圖。
當然,不少文章作者沒有直接提出主題句,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培養學生理解概括能力(1)歸納各個自然段的大意;(2)分段,歸納各段的段落大意(3)歸納通篇的主要內容或主題思想。
以模塊6 Unit4 Global Warming這課為例,可設計如下的幾個問題:
1) How many parts can the text be divided into?
2) 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3) What's the writer’s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在分析理解前二個問題之后,學生還應把握作者的思想,作者未言明的態度和意向,要順著作者的思路去分析、思考、聯想和推斷。因此,學生在獨立閱讀之后,還需要教師的幫助對課文加深理解。所以教師在訓練時,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與學生開展分析、討論,讓學生更主動地學習。教師也可以讓全班圍繞幾個學生的歸納總結或本課課文的標題展開討論,從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思想傾向。學生參與這樣的分析討論,既訓練了思考能力,加深了理解,又培養了學生歸納文章主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英語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
5. 利用課文材料有效設計推理判斷題
推理判斷題用以訓練學生概括全篇內在邏輯關系和進行推理判斷的能力。推理判斷題更多地測試了考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具體來說,分析和判斷是建立于對整篇短文的理解,尤其是對多條相關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在實際閱讀中,有時作者并未把意圖說出來,學生要根據字面意思,通過語篇邏輯關系,研究細節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態度,理解文章暗含的意思。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深層理解。深層理解主要包括歸納概括題(中心思想,加標題等)和推理判斷題,特別是推理判斷題是閱讀理解中的難點。推理判斷題大體分為兩大類:
(1)以infer (推斷), imply (暗示), suggest (建議),indicate(暗示),conclude (得出結論)提問。
(2)提問中含有表示推理的情態動詞,如can, could, would, might 等和其他表示可能性的詞,如probably, likely等。推理判斷題的答案一般在短文中也不可能直接找到,必須根據提問中某些關鍵詞和短文中相應的有關內容加以邏輯推理。依據這兩類題型,我們可以設計以下常見的問題:
1)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__.
2)The paragraph following the passage will most probably be ________
3)The passage implies that __________.
4)The passage suggests that ________.
5)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
6)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is _________.
以模塊6 Unit4 Global warming為例,可設計如下問題:
The author probably agrees that ________
A. actually global warming is good for man.
B. we should do nothing about the global warming.
C. catastrophes will happen if the globe keeps on warming.
D. a lot remains to be found out about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做這類題目要指導學生以事實為依據,進行邏輯推理判斷,提醒學生要注意以文章中的信息為推理判斷的依據,從而對文章中作者未言明的結局或所持態度作出合理推斷,而非文中已經提及的有關明顯事實或自己的主觀臆斷。
三. 閱讀課中有效提問在實際運用中的幾點反思
1.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備課時精心設計問題及提問的方式和對象。有時叫學生口頭回答,有時書面作答;有時面向全體,有時面向個體。從而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可摘到屬于自己高度的果子,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大大調動了學生上閱讀課的積極性。許多學生漸漸從以前的不喜歡上,怕上閱讀課變地喜歡上閱讀課了;以前害怕做課外閱讀訓練的感覺也漸漸消除了,開始對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有信心起來,做題的正確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堅持反思自己每堂課的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總結自己的得失和成敗。對自己設計的問題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不斷地根據反思的結果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及問題的設計,從而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這也為今后設計出更好更有效的問題提供了保證。
3.高中英語教材的閱讀材料題材范圍廣泛,涉及到了天文、地理、歷史、人物、日常生活、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環境保護、體育衛生等各個領域。廣泛的題材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興趣。當然,這無疑也增添了教師備課及教學的難度。作為英語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英美文化知識,還應有涉及到各領域的常識。重視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這對教好新教材,有效設計課堂提問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教師必須養成學習,再學習的習慣,使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進步。只要這樣,才能設計出有效的課堂問題。
總之,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到位的提問,一定能激活學生思維,達到最佳教學效果,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作為教師要精心備課,掌握好提問的類型,安排好提問的時機,設計好提問的角度和難易度。以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以問題體現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始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把閱讀理解題型及其解題技巧運用于日常的課文閱讀教學之中,讓學生掌握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實現我們英語閱讀課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2. 《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年第7期
3. 《英語教學法基礎》,何廣鏗,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4. <<大學時代(下半月學術教育版) >>2006年09期 熊莉
上虞城南中學 陳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