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體裁”教學法在高中英語寫作中的應用
課題組負責人:湖州市第二中學 周萍
課題組成員: 莘勤 陳纓 章建國
一、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
(一)語言能力發展的需要
在語言能力發展的過程中,聽、說、讀、寫是密不可分的四個環節。它們相互滲透,互為基礎,又呈螺旋式提高。聽和讀是領會和理解別人表達的思想、輸入信息的能力,是從外部言語到內部言語的內化過程。說和寫是用言語表達思想、輸出信息的能力,是從內部言語到外部言語的外化過程。寫的能力要在聽、說、讀的基礎上進行培養和提高,而且,寫作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所以寫作水平的提高是難度最大的。
(二)高考的要求
近幾年浙江省自主命題高考英語卷中,書面表達總分30分(2004年有聽力,書面表達總分25分),占了高考卷面總分150分的20%。另一方面,書面表達的全省平均分非常低。04年,省平均得分13.28分;05年,14.68分;06年,14.65分;07年,13.37分。沒有一年達到或超過總分值的一半,即15分。這也充分顯示了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
(三)現實條件的限制
我國大部分中學由于班級學生人數較多,以集體授課為主的班級授課制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由于班級人數多,對教師而言,作文的批改量比較大,教師難以對學生進行足夠的有針對性的寫作指導。
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考慮,本課題組確定以“過程-體裁”教學法指導高中英語寫作作為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及預期目標
(一)概念的界定:
過程-體裁教學法是Richard Badger和Goodith White在2000年提出的一種寫作教學方法。它綜合了結果教學法、過程教學法和體裁教學法,并吸取了這三種教學法的優點。Badger和White認為,寫作應包括語言知識(體現在成果和體裁教學法中)、語境知識(體現在體裁教學法中)、寫作目的(體現在體裁教學法中)和寫作技巧(體現在過程教學法中)等要點。寫作目的、語言知識和語境知識可以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輸入,使學生有話可說,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潛能;寫作技巧的訓練可以使學生知道該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下圖是Badger和White提出的寫作模式。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 對學生英語寫作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的研究;
2. 對于學生英語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的相應對策的研究;
3. “過程-體裁”寫作法實踐過程的研究
4. 對于“過程-體裁”寫作法實施過程的監測。
(三)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1、構建成熟的教學實踐模式
借助“過程-體裁”寫作教學實踐模式,突破當前大班教學的時空限制,提供給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參與機會,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有利的學習條件,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使學生能夠針對自己寫作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發展、改進學習策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而且,使學生掌握各種不同體裁的文章的常用表達方式,從整體上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3、形成可行的學習評價體系
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激發組內競爭,調動每位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與步驟
本課題的研究分為三個階段:
1. 課題準備階段(2008年11月-2009年1月):
(1)成立以周萍老師為負責人的課題組,課題組另外三位老師章建國、陳纓和莘勤也在各自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
(2)對課題組成員進行分工,確定各成員的研究重點和課題實施方案。
(3)確定課題研究對象。從今年實施課程改革的對象和研究的實效性出發,選擇本校高一年級學生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
(4)對課題研究對象進行預先的分析和調研。a. 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編出《湖州二中高中生英語寫作情況調查問卷》,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問卷進行認真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對我校高一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習策略、情感態度、課堂反應、合作能力等方面綜合判斷,從而增強課題研究的針對性。 b. 努力提高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鼓勵英語水平較高的同學把自己的習作向英語學習類的報紙雜志投稿,或者在全班宣讀,從而帶動其他同學對于英語寫作的熱情。
2. 組織實施階段(2009年2月-2009年9月):
(1)課題組成員分階段、分班級在高一開展寫作教學實踐。如開展單句翻譯競賽及背誦優美的英語文章以加強學生的語言輸入。對于高考經常出現的作文類型,如看圖作文、表達觀點、日記、書信等類型文章的格式進行寫作指導。此外,在班級里根據學生的英語程度分組合作。
(2)根據“過程-體裁”教學法的要求,圍繞語篇的圖式結構開展教學活動,關注學生的寫作過程。
(3) 積累學生的寫作案例,撰寫教學心得體會。
(4)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寫作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困難,編寫適合湖州二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校本教材。
3. 總結反思階段(2009年10月-2009年11月):
(1)針對實施階段的情況,課題組分個人總結“過程-體裁”的教學實踐、評價體系、教學方法以及對學習學習策略、情感態度、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習得的影響,進行整體的分析和價值判斷,并寫出心得進行交流。
(2)課題組集中將前幾個階段調查、實踐和研究中的事實、數據、個案、心得、經驗、教訓等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再次進行討論,升華為理性認識,并根據討論的結果擬定結題報告或研究報告的提綱和要點。
(3)課題組負責人撰寫結題報告或研究報告及論文。其他成員分別根據自己的體會、積累的材料以及課題研究的重點來撰寫相關論文或案例等。
四、研究的方法
(一)行動研究法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通過教學計劃與設計、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的考察和教學反思四個環節的工作,發現規律性的結論,獲得理論的經驗,用于指導教學,同時解決在教學中的出現的實際問題。
(二)個案研究法
對典型的班級和學生在該教學模式下的學習態度、策略、學習效果進行全面深入的考查和分析,逐步認識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之間的關系,得出規律性的結論。
(三)實驗比較法
對相類似的班級和學生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然后對教學結果進行評價和對比分析,找出該教學模式的優勢和不足之處。
(四)教育調查法
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對我們研究的教學模式的適應程度、語言掌握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學習態度的培養、學習策略的養成等等。
(五)經驗總結法
進行課堂實踐的課題組教師根據教學實踐所反映出來的客觀事實,分析、概括教學中的問題,形成自己的經驗,并使之上升到教學理論的高度,以更好地指導新的教學實踐。
五、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1. 研究人員條件
本研究組的教師都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課題負責人對教學理論有一定的研究,論文曾經在《中小學外語教學》發表,并且被中國人大報刊復印中心雜志《中學外語教與學》全文轉載。并且有多篇論文多次在省級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也承擔過市級教育研究課題的開展。章建國老師也多次承擔市級教研課題,并多次在湖州市論文評比中獲獎。陳纓和莘勤老師也有多篇論文在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無論從教學實踐還是從理論研究的角度講,人員組成完全達到本課題研究的要求。
2. 研究對象條件
我校屬于省一級重點中學,學生的素質普遍比較高,他們對英語知識的渴望就以及較好的英語水平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本課題實施的可行性。
責任編輯:李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