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教學感悟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所接觸的人和事而備受啟迪,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寫一篇感悟的文章來記錄一下。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寫感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師教學感悟,歡迎大家分享。
老師教學感悟1
今天晚上,我在幼兒教育網上看到一篇題為《教師點亮教學寫作——讓幼教們的教學寫作回家》一文,讓我感觸頗深,使我連想到近期我園教師們對教學寫作的多種感受和想法,教師們對寫作普遍感到頭疼,厭煩寫作,對如何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如何確定寫作內容等等問題,已成為教師們的一種通病。
在《教師點亮教學寫作》一文中寫到:讓思考和寫作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這已成為時代的召喚。教師作為承擔著人類燦爛文化代代傳遞的使者,自然應當是一個邊思邊行的智者。幼兒教師走在教育前沿的第一線,更應該把教學寫作作為一種生活常態,走一條專業成長的綠色通道,提升教育的信念,反饋于教學生活中,與幼兒共同回到思想的家園;回到個性的家園,成為心靈的綠源;回到實踐的家園,點亮行者的路程。從這段話中,告訴我們寫作和思考是一種習慣,如果你養成了一種勤思考勤寫作的習慣,那么寫作就會變的輕松和快樂。
整篇文章共分四部分闡述。第一部分:“教學寫作”并不等同于“教育寫作”。它詳細地告訴我們教師什么是教學寫作?什么是教育寫作?的含義。文中寫到:“教育”是泛指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就學校教育而言,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和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對受教育者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傳播知識技能,培養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活動。而“教學”是指師生雙方的協同活動,也就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人類長期實踐積累起來的文化知識,發展智力和體力,培養道德品質和世界觀,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第二部分:“教學寫作”的分類。文章重點向我們介紹了教學寫作的兩大分類。(1)“教學應用”寫作。教師在完成教學工作中經常見到的那些寫作活動,如制定工作計劃,編寫教案,撰寫工作總結,寫作各類評語等。(2)”教學研究“寫作。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研究相關的寫作活動,如教學日記、教學札記、教學隨筆、聽課筆記、讀書筆記、教學案例、教學研究文章、教育、教學論文,或教學專著。從閱讀中,使我進一步地了解和明確了教學寫作的'分類,為今后的實踐教學寫作提供了有利的幫助。
第三部分:探析幼兒教師的教學寫作。文中以6小點告訴我們寫作的好處,它可以促進教師的思考,使教師及時反思、改進自身的教學實踐。如:文中寫到:大作家果戈理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沒有寫,怎么辦?”拿起筆來寫‘今天不知什么原因我沒有寫’,‘今天不知什么原因我又沒有寫’。把這句話一遍又一遍的寫下去,直到寫得厭煩了,你就要寫作了。果戈理的辦法確實有很好的心理效應,一來寫上“今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沒有寫”,雖然沒有寫出具體內容,但卻堅持了“動筆”的行為。播種行為就能收獲習慣。其次,寫下這句話,其實是一種自責、自警和自勵。本質上是為了“促思”,你即使不寫也得想想這件事。“多想出智慧”吧。
第四部分:教學寫作的修煉將教學特色凝聚成教學風格,優化幼教的專業生命的內在機理。在文章中指出:教學寫作是教師精神生命的傾吐。精神生命的困頓和壓抑無疑是痛苦的,那么表達和傾吐必定是一種快樂。教師是“三耕族”,讀書是“目耕”,上課是“舌耕”,教學寫作是“筆耕”,真可謂是名實相符。若“舌耕”不斷,要卓有成效,談何容易;要以“目耕”養足底氣,認真讀書,博覽廣識,方有學養;更要以“筆耕”反思教學,提升理念。
總之,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教師能逐漸養成一種寫作的習慣,一定能夠在筆下開出“花”結出“果”的。
老師教學感悟2
現代教師主要應具備三種能力:更新自我的能力,教會學生學習的能力,科學評價學生的能力。這三種能力會集中表現在課堂教學中。今天,數學教師應該怎樣上課?怎樣使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發揮?
一、課堂教學要有“三聲”。
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所有教師追求的基本目標。 “課堂教學中,當我們的心和學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學肯定成功!”課堂教學的效率,實際上就表現在教師“用心”教和學生“用心”學上。怎樣做到師生心心相融呢?我們提倡課堂教學要有“三聲”:
1. 要有“笑聲”。我們有些教師上課,嚴肅有余,活潑不足,課堂“火藥”味太濃。課堂上教師繃著臉,用嚴厲鎮住學生。課堂上常出現斥責聲、挖苦聲。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是無效或低效的。我們要懂得,師生之笑能舒緩緊張情緒,激發師生教學的積極心態,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樹立歡樂課堂觀念,使課堂有教學內容引發的笑聲,有教學情境設置引發的笑聲,有教師幽默語言引發的笑聲,有學生機敏語言動作引發的笑聲……有笑聲的課堂,師生關系和諧,學生學習參與度更大。每一節課,教師至少要讓學生笑一次。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快樂中學習,學習更主動,接受知識更快。有笑聲的課堂教學,教學效率會更高。
2 .要有“贊美聲”。有些教師上課,習慣做“糾錯”工作,課堂上常出現“批評聲”、“嘆息聲”,容易造成學生“無聲”。其實,課堂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教學中,我們要改變那種一味批評糾錯的方式,用激勵贊美聲來促使師生進入教學的興奮狀態。課堂教學中要有師生對教學內容的贊美;有教師對學生學習進步和取得成績的贊美;有學生對教師精湛教學技藝的贊美;有學生對學生學習創新的贊美……這些“贊美”,催發師生學習進取精神,激活師生沉淀的潛力,提高師生的美感品位。這樣教學,使教學的.內涵更加豐富,師生教學互動更加豐富,師生教學互動更為融洽,必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 要有“驚訝聲”。有些老師上課,比較注重教學任務按部就班完成,但沒有特點,少有亮點。有的教師只強調學生的機械記憶,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上的枯燥感,缺乏激情。課堂每一教學內容必有令學生“驚訝之處”,關鍵看教師是否能挖掘教學內容并巧妙設置情境。教師本身也能呈現“驚訝之舉”,要看教師是否具有較高的素質并教學絕活。“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課堂教學要激發學生的驚奇感,引發學生的驚訝聲。這樣的教學,能夠引導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課堂教學要體現“四個度”。
教學怎樣面對全體學生,怎樣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全面提高,已成為教育管理者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有教師對我說:“現在的課越來越難教、越來越不會教了!”這是一種教學觀念尚未更新的現象。因此,教師要在學習中更新自我,用現代教學理念構建高效課堂。一節課教學質量高不高,用什么衡量?我認為,要體現六個“度”。
1、體現學生主體的參與度。教師上課要以全體學生為本,要體現在學生主體的參與度上。首先要看學生參與學習的廣度。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符合學生特點、受學生歡迎的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而非領著少數“優”生圍著教師教學“轉”。課上得好不好,先要看動手、動口、動腦的學生多不多,看有沒有遺忘的“角落”。其次,要看學生參與學習的深度。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激發學生的未知欲。教學中,要看學生能不能向教師提問題,同學之間能不能爭論問題。如果上完一節課,學生都“懂”了,要么呈現出教學的假象,要么是教學沒有深度。
2. 體現學生心理的調適度。教師上課面對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教學中,有時會出現“老師精心備的課,教下來效果不好”的現象,有的老師常找“學生不配合”的原因。其實任何一次教學的不成功,原因都應從教師自身上找。教師備課要“備學生”,備知識技能以外的東西。其中,怎樣對學生課堂學習進行心理調適,是教師重點備課的內容之一。課堂上,教師能否激發學生飽滿的情緒,引領學生形成積極緊張的心境,幫助學生消除心理干擾因素,是教師教學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當學生答錯問題,如教師一句“就你笨!”那么學生這節課的學習會就此停滯。相反,如果教師引導激勵恰當,學生心境會出現積極興奮狀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效性會增強。
3. 體現學生思維的有效度。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是調動學生的思維,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訓練,產生思維共鳴。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習目標,精心設計問題,適時提出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學中,教師要少提“是什么”的問題,多提“為什么”的問題,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要精提“做什么”的問題,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引領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為智能的積淀和學習方法的運用。
4. 體現學生情感的內化度。“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新課標要求的教學三維目標之一,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情感的培埴和內化。專家研究證明:學習的成功,情感因素占80%,智力因素占20%。這充分表明情感因素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教學中,學生熱愛學習,對學習知識的迷戀,被教學內容所感動,為探索真知而追求……這是學生情感內化的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采用創設情境、啟迪心智等方式,不失時機地促進學生情感的迸發和內化。沒有情感推動認知的教學,不是真情實感的教學;不能引起師生心靈共鳴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教學。演員的演出,需要傾注感情;藝術家的作品,需要融入感情;數學教師的上課,更需要滿腔的激情。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精煉、準確的語言、節奏明快的語速,引人入勝的語調,旁征博引、環環緊扣,機智靈活,幽默風趣,把每一個學生學習的動因充分激活,用老師的數學情感,激勵學生的學習情感。
老師教學感悟3
我叫章xx,是一名支教生,踏上教師這個神圣的崗位已經一年多了,每當我想起教師這個名詞的時候,心里總是會有一種優越感,認為作為一名培養祖國未來花朵的園丁是一件很高尚的事。去年我剛到這個學校的時候,學校分配我六年級的語文,可以說算是我的強項了,但是我知道作為要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來說我肯定會因為諸如教學經驗之類的不足難免犯一些錯誤,因此我在教學生怎樣學習的同時也在虛心向老教師學習,最終在小升初的時候得到一個差強人意的成績,也算是不負我站在這個講臺上。本學期開學,因師資問題,我又被任命教四年級的數學。老實說,我本身數學不是很好,讓我來教數學,總是有點害怕誤人子弟,心里一直是忐忑不安。幸好本學期全省組織“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活動,我心想機會來了,這不正是一個學習的良好時機么,通過觀摩別人的教學,再把所學運用到我自己的教學中去是一個很有效的學習途徑。
我這次比武要講的內容是《線的認識》,是第二單元的第一個知識點,這堂課的主要知識點就是直線、線段、射線三種餡的認識及其區別與聯系,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我特意設計了以動畫片《西游記》中孫悟空的金箍棒的變化引入直線的概念,在整個課堂中,我也穿插了好幾個活動的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中掌握新的知識,并學會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經過半個月的準備,并在第三周語文組教學比武的參與中吸取經驗和好的方法,我精心的設計了教案,準備了一個多媒體課件,制作了一些課堂中可能會用到的小道具,然后又很是熟悉了一番教材,明白所授課程在整個數學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還特意試講了一節課。
上完公開課后,我虛心聽取了各位同事和領導的點評:基本功扎實、課前準備充分、可見制作精美、善于利用多媒體手段與傳統教育方式結合,課堂氣氛濃烈積極,通過動畫片介紹孫悟空的金箍棒引出直線的概念、手電筒發出的光線引出射線概念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主觀能動性,同時猜謎語的活動更是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聯系生活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把握比較好。不足之處在于對課堂的時間把握不夠,活動的時間顯得繁長,聲音比較小的`同時也略顯怯場,希望吸取經驗與教訓、學習老教師的經驗與方法的同時發揮自己的特色和優點從而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更上一層樓。
通過這次的教學比武,我充分的認識到了要想上好一堂課,不是單單教材上的內容給學生念一遍就完事,而是要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學的方法,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玩中學、并且能把實際生活與我們課本知識有效的聯系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其爭取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同時,教師的教學還應該考慮到孩子們的心理特點與個別差異的存在,既要做到抓住重點,又要不放棄基本知識。
這一次的教學比武,對于年輕的剛從事教師這個職業的我們來說不單單是一場活動,更是一場洗禮,在比武的同時,通過觀摩同事們的教學,開闊了我的視野,拓展了我的教學手段,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及學習心理。我常對學生說“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也是我的座右銘,我堅信,只要我肯努力,不斷的通過學習和請教來充實和豐富自己,我也將擁有一個輝煌的明天!
老師教學感悟4
讀《教師的時間和教學各階段的相互依存性 》,我最強烈的感受就是無論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如何,無論他們學習程度的好壞,無論他們學習的態度如何,我們首先要跳出我們現在的教學思路,不讓自己的思想禁錮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之內,不為學生的成績好壞折騰,不為無謂的考評浪費精力。我們集中精力,堅定不移的要去做的`一件事就是教兒童學會學習。
這條建議是針對我們小學語文老師提出來的,是因為我們教育工作的一些個失誤,給更高年段的教育工作帶來諸多的阻礙。我認為如若僅是知識的漏洞,那還可以補起,如若是學習習慣培養的缺失,學習能力培養的缺失,與我們則是很大的失職行為了。因為“小學面臨著許多重要任務,而其中占據首位的任務就是:要教會兒童學習。你主要操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在兒童應當掌握的理論知識分量跟實際技能和技巧之間,確定一個正確的相互關系。”而在我們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們最關注的是學會沒學會,學會的是多是少,而很少去關心學習方法的給予,學習技能的提升,學習能力的提升。對于兒童應當掌握的理論知識分量跟實際技能和技巧之間,我們沒能確定一個正確的相互關系。而是重前者輕后者,教學中心偏向了一隅。
蘇霍姆林斯基給予了我們建議,同時也給予了我們解決問題的辦法,那就是教會兒童熟練地讀和寫。在讀書的方式上蘇霍姆林斯基更注重的是“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必須使閱讀能達到這樣一種自動化的程度,即用視覺和意識來感知所讀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過“出聲地讀”的能力。”因為“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我深深的認同這樣的建議,但與此同時我認為“出聲地讀”更利于語感的培養,有了語感的閱讀才是有趣味的學習活動。兩種閱讀方式各有優越處,不可偏廢。但可以有所側重,例如隨著年級的逐漸增高,我們可以由側重于“出聲讀”慢慢過渡至側重于“用視覺和意識來感知所讀材料”。而書寫是閱讀思考的自然結果。認真閱讀之后,聽講之后有所感,有所悟,自然就有了寫的欲望和沖動。這樣閱讀和思考的結果就通過書寫得以呈現和落實。書寫能力的提升就在這種水到渠成的書寫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升。
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有能力自己去獲取知識。而不是一味的給予知識。唯有這樣,教師才能得到更多的解放,獲得更多的時間。學生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識,獲取更多的能力。教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才都能在寬裕的時間下得到保障。教師和學生才不會如現在如此這般的累。
老師教學感悟5
讀完《教師課堂教學的導入技能》之后,我對“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新課的導入是一節課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節課是否成功的關鍵。科學、合理地呈現出新課的教學,能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產生直接的學習動機,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所要突破的重點、難點上來,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奠定基礎。這篇文章給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很多好的呈現新課教學的導入方法。我把適用于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歸納在此,希望能與同行共享。
1.復習導入法。巴甫洛夫說過,任何一個新的問題的解決都是利用主體經驗中已有的'舊工具實現的。
2.談話導入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最簡單的交流方式,也是新課呈現中應用最多、效果最顯著的方式之一,它最實用于英語新課中的對話教學。
3.直接導入法。它包含知識的直接呈現,也可以利用圖片、實物等直接導入。比如在學有關教室的內容時,可以直接指著教室里的設施door,window,blackboard,floor,desk,chair,等進行教學。它是一種“課伊始,意已明”得導入方法。
4. 歸納導入法。在引入新知識前,教師給學生提供新知識背景中的一些個別現象,讓學生去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誘使學生萌發猜想,引出規律,呈現新知。這種新課呈現方法可以適用于字母、英標、同類詞匯、語法的教學。
5.創設情境導入法。在呈現新課時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新奇、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真實情景中,自覺參與教學活動。
6.趣味導入法。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諾曾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能對小學生導之以趣、行之有效的趣味導入法有:動聽悅耳的歌曲導入法;朗朗上口的歌謠導入法;緊張愉悅的游戲導入法;引人入勝的故事教學法;身心合一的TPR教學法。
學無定法。只要教師根據新課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身心特征等安排進行課堂教學,教學一定會成功的。
老師教學感悟6
我有幸讀了《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這本書,對于自己對教師的認識和教學工作的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一書從教書篇、育人篇、修身篇、管理篇等四大方面的100多種實際情況展開家教漫談,涵蓋了以教書育人為主題的全方位教育、教學、管理的策略和實施方法。整本書,魏書生以大量生動感人的事例,全面闡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內容豐富具體,富有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蘊含深刻的哲理,字里行間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該書中記錄了魏書生在一線教學崗位上實踐和體會,可讀性很強,操作性很強,雖然其中記錄的故事已經過去近20年,但是現在看來其教育思想和理念依舊很先進,讀來很有收獲,我真切地感受到魏書生老師那哲學家的頭腦、改革家的氣魄、未來學家的眼光。他那出神入化的教書育人藝術,民主科學的管理經驗確實令人折服。讀了之后,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點:
一、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魏書生日記里寫道:“改變自我,天高地闊;埋怨環境,天昏地暗。與其將希望寄托在客觀條件的改變上,不如將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潛能上。”從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他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其實,反觀自己,與魏書生老師相比,我們的辦公條件、環境要比他優越,時間要比他充足,工作要比他少許多,但我們的工作成績遠不如他,不如他輕松。我想這主要是自己的工作態度不如他。正像魏老師書中寫的那樣:“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少。”細致的工作態度魏書生老師一直堅持“以法制班”,全班同學根據本班實際制訂了一系列的班規班法,然后在檢查監督系統的保證下貫徹執行,確實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書中摘錄了崗位責任制、各種常規,確實是人人有事做。班上每個同學都有事做,細致到班級的粉筆、水桶、每個桌椅上的緊固螺釘都有人管,這是班上固定財產的承包責任制。而且在思想方面、學習方面、紀律齋、體育衛生方面也有專門的負責人,魏老師善于研究學生,了解學生心理及容易出現的善,而且制定出這么嚴格細致的班規,學生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此以來,常規怎么能不好?
二、做一個有特色、有個性的教師,學會“教”好書。
對于教學,有的教師只重于眼前應試能力的培養,只重于分數的魅力,其實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幫助是及其微小的。魏書生在他的教學中注重的是學生觀察能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多方面智力能力的培養。而且就這些能力,跟學生做了專門的訓練,例如:在培養記憶力方面,強調學生要背一些名篇名詩。他跟學生說:“我們讀書,目的不單是為了考試,考試升學在人生旅途中不占主要的位置。我們學習主要為了使自己成為四有人才,成為自身與國家的主人。背一些激勵人上進,教育人忘我,引導人開闊,啟發人理智的文章、名句,本身就是養成完善人格的需要,是加強自身修養的需要。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知識儲備,并提高了記憶力。”像魏老師的這種方法我和一些老師也用過,但我覺得沒有他的持之以恒和深入。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平時我們都說要培養和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但是想象力像一匹烈馬,怎樣馴服這匹馬,我們平時只重于整體而忽視了個體差異,所以收益的也只有一部分學生。魏書生卻能掌握好手中的韁繩,視不同情況而馴好每一匹“馬”。
三、教學生學會做“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學習能力、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學生智力發展的前提是首先學會做人。平日里對于學生犯錯,我們大部分教師都是火冒三丈、大發雷霆,可是魏書聲卻能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每一次錯誤。從書中字里行間都透露出魏老師善待孩子的錯誤,但又有自己的“懲罰”方式。是啊,我們要幫孩子糾正錯誤,懲罰孩子都要建立在愛孩子的基礎上,更何況使用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方式,既罰了學生又在學習上有所提高(當然不是呆板地罰抄課文或詞語)。“犯錯誤,做好事”學生犯了錯誤,便要做一件好事來彌補自己的錯誤;“犯錯誤,寫說明書”幫孩子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自己的錯誤;“犯錯誤,唱歌”在活動課上,讓違紀的、上課遲到的學生唱歌……這些新式的“招”,都是建立在保護孩子的自尊,有利于孩子發展的前提下。我們平時常說,把每一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可是真正面對孩子犯錯時,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我們也會氣急敗壞,更不會冷靜地想出這些辦法。所以,在這方面,很多老師都值得好好地反思。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老師真誠的愛,這樣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學生,讓他們懂得(學會)做人的真正道理。
最后,我用魏老師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埋怨環境不好,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狹隘,是因為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難教育,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方法太少。”讓我們攜手共進,為了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做一名教育的智者。
老師教學感悟7
本周學校組織到聚龍外國語學校觀摩全國名師課堂。到達現場時,我偷偷和小伙伴說這是我第一次觀摩全國名師這樣的級別課堂。不禁充滿了期待。
初見羅老師,與其說是一位老師不如說更像一位天馬行空的“少年家”。當他指導學生們在課堂作畫或者寫話時,他轉身把問題拋向了臺下七八百個老師,請問在座的誰是之前喜歡畫畫,現在卻又不喜歡的。
老師們竊竊私語,平常鼓勵學生要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的,這時候卻頗顯拘謹。好不容易有幾個老師舉手表示,羅老師小步輕巧跑來,把話筒遞給了一位女教師。該師表示由于現在工作比較忙,所以較少有閑情作畫。生活中我們似乎很經常聽到這樣的理由,這就像是一瓶萬能的理由或者借口。因為忙所以我們放棄了畫畫這項興趣,因為要照顧孩子所以我們無暇顧及到自己的身體,很多孕媽媽在產后憂心不已肥胖的問題;因為忙所以忽略了對自己的穿衣打扮。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特別對于現代25-35這個群體的女性來說,更是活生生的案例。遙記得之前聽過一個禮儀老師的培訓,當時她用PPT為我們對比兩張中國父母和外國父母在接孩子的圖片,其中中國媽媽穿著睡衣,踩著寬寬的拖鞋,一只手還提著一袋滿滿的蔬菜。而外國的父母卻把自己打扮成潮爸辣媽。“中國的媽媽太早放棄自己了。”這是當時老師的原話,
羅老師轉身說,哦,太忙了,因為太忙了嗎?他的港式普通話說得很輕,似乎在喃喃自語,又好像在和大家解釋。“我平常的時間都給了我的女兒,陪她看書陪她吃飯陪她玩陪她做手工,我喜歡小孩,所以晚上她九點睡覺,我就陪她睡覺,等她睡著了我就醒過來,開始畫畫,寫文章,工作到凌晨一兩點到第二天五六點又起來,有時候還要像今天一樣出來上課。所以我都把她一起帶出來。我也覺得我很忙但是我還是會畫畫,因為這是我的興趣愛好,我不想丟棄它……”
這段話說完,羅老師又回到了課堂上這時候孩子也差不多作畫完。這時候出現一張繪本本圖片:一只被雨淋濕長得很像狼的狐貍,孩子們有的說這是狐貍有的說這是狼,在羅老師的課堂上能聽到各種各樣無拘無束的回答,但他不會直接評論孩子關于這只動物到底是什么,畢竟這不是本堂課的重點。但卻給我了一個啟發,教學中教師對孩子的回答做出必要和及時的反饋是必須的,但是如果在不影響教學的前提下,我們能夠給予孩子更多正面和肯定的回答,對于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也許有更大的幫助。蘇格拉底倡導的啟發式教學,也是運用這樣的原理,先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再逐層引導,最后得出的觀點與原來的看法相悖。
這樣的有個小細節新手教師也許會過多的在意,而專家型的教師卻能很好的預測并且妥善處理,不得不佩服羅老師的'課堂安排之精巧。
課后,負責人在臺上和同仁們解釋說明了,羅老師來自香港,那邊的教育氛圍和觀念還是和大陸有差距。其實,教育的對象千千萬萬,教育的模式也應該沒有約定俗成。我們應該遵循在大框架不謀而同下,追求尋找小范圍的創新和突破,不僅是為了適應孩子的成長需要,也是符合時代潮流。
好的課堂猶如一門藝術,值得細細品嘗。回來的時候最大的感觸就是不會教了,課堂作文突然不會操作,這從側面上說明我的教育實踐已經與專家的教學產生了思想沖突,也許是一種好的現象。
反思到如今有多少教育者能不忘初衷,一路堅持呢。且不說面對各種各樣的孩子已經精神疲憊,再有時面對不能理解或者體諒的家長更是心力交瘁。能夠像羅老師這樣無論是對于自己女兒的關心愛護還是對于學生的親切自然,捧著這樣一顆簡單的心做著最偉大的育人事業,也許教育的領域會變得更加和諧。
老師教學感悟8
在經歷了十七年的教學實踐之后,我有幸與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相遇,感觸很多,作者從教師心靈的角度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極富靈感地表達了對教學的呼喚以及教學的痛苦與喜悅,熱情洋溢,引人共鳴,讓我豁然開朗,有重獲教育生命之感。
翻開帕爾默教授的《教學勇氣》一書,首先吸引我的這一段話:“我是用心的教師。有時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歡喜。真的,當我和我的學生發現可探索的未知領域,當我們面前展現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當我們的體驗被源自心靈的生命啟迪所照亮,那時,教學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然而在另一些時候,教室卻如此毫無生氣、充滿痛苦和混亂——而我卻如此無能為力——此刻的所謂教師就像無處藏身的冒牌貨。于是敵人無處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學生,那些我自以為熟知的學科,還有那有賴此業謀生的個人苦衷,都與我作對了。”
的確如此,在我從教十幾年中,隨著年齡、閱歷、經驗的增長,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我想這書是適合我的,我愛學生,我愛教學,我體會過在課堂上師生精彩的配合,有著因心靈的撞擊而產生的教與學雙方都感受到的欣喜,一堂課下來,自己都會久久回味。那時就是覺得天底下最幸福的職業莫過于教師。曾經,為著心靈的自由,帶著美好的愿望,選擇了教師作為職業,并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學生和課堂。但是和作者所言相似,作為教師,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恐懼:恐懼教學效率的不盡如人意,恐懼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恐懼絢爛的教育理想之花與現實之間還存在那么大的差距......
面對自己的學生,面對眼前的社會、家庭各方面的力量,無法扭轉,我痛苦;面對學科教學,個人魅力與死板的課堂完全背道而馳,是身心分離的痛苦;面對外部的“教學要求”常常使得我們心靈失落,激情消退,以致于無心教學,失去了教學的勇氣。正如書中所說:“教師為著心靈的自由選擇他們的職業,但是教學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師心靈失落。”
帕爾默教授的《教學勇氣》一書,帶領教師,為重新點燃教師對人類最困難最重要的教育事業的熱情,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學本質的精神之旅。這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了我們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
讀了這本書后,我才知道原來這世上并不只有我一個人有這樣的心情,而且看上去數量也并不少,快樂與痛苦并存,也許就是我們每個人在經歷著的,我釋然了。而且因為帕爾默,我發現了原來我的痛苦也是來自我對學生和教學的熱愛,看來這也是種與幸福并存的痛苦了。我不必在恐懼中進行教學:我可以在好奇、希望、同感或誠實這些與我內心的恐懼一樣真實的感受中教學。我可以有恐懼,但我不必置身心于恐懼之中——只要我愿意立足于我內心世界景觀中的其他天地而教學。真誠對待存在的恐懼為出發點,而不是以恐懼本身為出發點,關注恐懼而不懼怕恐懼,能使我們的教學更加有效。
《教學勇氣》這本書的核心問題是“教師自身的內心世界是什么樣的?”在書的第一章中,作者就告訴我們,“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但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恰恰忽略了這點。平日,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人夸贊哪位老師課講得好,總會說:“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都異口同聲地答了出來。”“異口同聲”不值得我們稱贊,相反,應值得我們反思。教育,就是要教出個性卓然的不同的人,這個社會才會變得生機勃勃、紛繁多彩。如果學生們一個個行事、考慮問題、表達看法甚至生活習慣都一模一樣,如磚模子里倒出來的,社會的和諧、祖國的興盛、未來的發展,就會成為一個個五彩的肥皂泡。教師,不應只講技術,而應講藝術。對待每一個學生,首先,應把他當人,應讓他自由地、充滿陽光地向前向上發展。我們僅僅是引導,以我們心中的完美和優秀來引導他們,而不是加上種種束縛來約束他們。
其次,作者認為,優秀教師的核心不在于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于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這講的是榜樣的力量,尤其時下,社會道德水平每況愈下,教師的品質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學并不是僅僅需要情感與智慧就行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什么樣的'人生觀便有什么樣的教學觀,自然也就有什么樣的課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一萬遍,不如自己做一遍。一個品德低下的教師,無論他技術怎樣純熟,我想,他也不會把學生教好。因為,學生在時時模仿著他的行為。
相反,一個好的教師,不需要繁多的話語,只要一個個動作示范,自會感染帶動著學生。再次,作者強調了優秀教師的一個共同特點,“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做深層次的交流”,也就是我們說的,和學生打成一片。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孩子,他們有思想,有感情,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和他們進行感情交流,時刻地關心著他們。陶行知先生說:“教師與學生的臉是相對的,感情不能對立。”只有發自內心地愛學生,學生才能感受到老師的愛,才會快樂、健康地成長。新課程改革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一切為了學生”,這將是我們心中為之奮斗的目標;
賦予學生自由,也將是我們教學中的唯一原則。因此在教學中應樹立新的師生觀,構建教學雙重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關系。要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就是不斷寬容他人,關注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傾聽和發現他們真的心聲,鼓勵學生能真實而又自信地說話,在全班面前大大方方地回答。要備課前先備他們,能深入學生,了解他們;在教學中有創造性地改變學生比較單一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注重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立、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多彩的世界。
感謝帕克·帕爾默,感謝《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讓我們更加理性地認識到教師需要的不僅是對教育的熱情,對教育的執著,更需要時常傾聽自己內靈深處的真實聲音,積極感應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不斷提升和調整自身的狀態,成為學生的心靈導師。《教學勇氣》這本書猶如一瓶陳釀,越讀越香醇。任何教師、和教師相關的人,以及任何關心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熱愛你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是你的主人。”愿我們都熱愛自己的工作,愿我們都能找到教學的勇氣、保持教學的勇氣——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老師教學感悟9
新教師崗前培訓逐漸進入尾聲,因為心懷對教育的理想,我們走在一起,因為各位名師的經驗傳授,我們一路感化,一路成長。
這次新教師崗前培訓的資料全面而細致,深刻而生動。包括教師在校園安全事故中的職責、名師成長足跡---心會跟愛一起走、關于依法治校的幾點思考、新教師職場生涯第一課、教師語言的運用技巧、心理健康教育對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以及針對我們數學教師設置的“合格的數學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和“數學教學設計與激趣藝術”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學習。這次培訓,為我們踏入職場帶來了第一縷陽光,使我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首先你需要具備良好的師德品質,精深的數學文化素質,以及全面的潛力素質。我們務必心存愛心,做每一位學生的護花使者,善待每一位學生,成為對學生具有正面影響的`“重要他人”,只因為“愛是教育最美的語言”。
教師道路任重而道遠,而我們不能僅僅只作為一名教書匠,那不是我們應有的目標。我們給予學生的,不就應僅僅是知識,更就應是掌握知識的方法與技巧,這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成為充滿靈性的課堂,讓每一位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讓老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使我們的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總之,我通過這次培訓,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總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確實,作為一名新教師,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但是我有信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盡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盡快的能夠勝任自己本職的教學工作,從而真正成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小學教師,為我們教師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老師教學感悟10
教師為什么要讀懂學生?作為一名一線教師,不僅僅是站在講臺上教書,更多的是需要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畢竟教育不是做產品,因為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是一個人。所以每個人的情況都不是同一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是要學會讀懂學生,只有讀懂學生后,才會在教學上有進一步的提高。
我們知道了讀懂學生的重要性,接下來就是用什么方法讀懂學生。這需要的是心理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和一些心理測試。在諸多的心理測試中,繪畫法比較簡單,就是讓學生在A4的白紙上,任意的畫畫。作為教師,可以通過畫,來發現學生自身的問題。我在我的班級做調研的時候,就用了畫畫的方法,讓一組的學生任意的畫畫。其中有一個女生的畫,是汪洋大海中停泊著一只小船,伴隨著露出海平面一半的太陽,還有幾個海鷗在天上飛。這張看似很普通的畫,但是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應該要了解的是為什么一個花季少女會在一張白紙上畫出能讓人沉思的畫。因為在汪洋大海中的一只小船,意味著一個人要堅強的面對很多。因此,我專門找了這個女生,談了一次話。這個女生則是含著淚把他一直藏在內心的難受說了出來。雖然這個女生是一個很愛學習的學生,但是她的要強性格很突出,比男生還要強。那種不服輸的性格背后隱藏的是自己的苦。因為只有心里苦的人,心靈才會很脆弱,才會讓自己的外表堅強起來。當這個女生訴說了自己的'難受后,一臉放松的表情,這時我給他了一塊糖,跟他說,雖然說很苦,但是也有甜的時候,就如同吃這塊糖一樣,這世間還是有好的事情的。之后,這個女生努力的放下了以往的要強。這種畫畫的方法不一定能看出所有學生的內心世界,因為也有人應付。所以這種方法只適合用于個人。
讀懂學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不僅僅需要一線教師有相應的知識,還需要對教育的一種熱忱。因此我們當成為教師之前就要意識到讀懂學生這一點。不是一味只是教書。我們應該切合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來教書。
在讀懂學生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針對輕度智障兒童的認知。在國外,很多學校重視這些輕度智障兒童的學習支援。我們稱之為LD,ADHD兒童。這類輕度智障兒童或者是輕度自閉癥兒童的教育支援方面,也是我們一線教師所要重視起來的。有些兒童的智力發育比較晚,有的時候跟不上學習進度。此時我們作為一線教師應當對癥下藥,因此我們在看學生的作業的時候就應該第一時間發現,并去了解。比方說,5,6年級的學生寫得字如同幼兒園的孩子寫的,或者有的學生的記憶力很差,經常抄錯字等等。像這樣的學生,教師應當去家訪,了解一下家庭的情況。比如說父母如何在家里教育孩子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一些學習很吃力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吃力不僅僅是自身的原因,還有家庭的原因在里面。比方說因為父母在外工作,回家后不能照顧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因為家庭暴力導致孩子的內心緊張,與人交流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或者其他的方面,比方說在學習上吃力,但是在體育,繪畫等方面突出。等等的一切都需要一線教師在第一時間掌握。在殘疾兒童教育里最重要的中心點是,根據每個人的需求來提供各自相應的教育支援。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放在普通教育上。不管是對健全兒童也好,還是對LD,ADHD等輕度智障兒童也好,都必須是運用對癥下藥的教育方式。一線教師在課堂上是統一的,但是在課下的個別輔導上是需要符合學生自身情況的。這就是最主要的讀懂學生。
在讀懂學生的過程中,不僅僅是一線教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教師群體的意識。也就是說作為教師應當與其他一線教師進行讀懂學生的共享。以便達到其他老師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做相應的解決,以及做到咨詢的作用。
教師是一個群體,我們共同面對的是學生的人生未來。因此讀懂學生其實主要是一種教師的職業意識。也就是說,當我們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之前,首先要對這份職業感到是神圣的,是光榮的,而不是因為自己的生活可以得以保障。作為老師,最可悲的事情是自己被畢業后的學生視成陌生人,作為學生,最可悲的事情是沒有遇到一名真正的好老師。因此讀懂學生之前,我們應該端正自己的職業態度,杜絕誤人子弟的行為。從而做到一名真正的靈魂工程師。
在讀懂學生過程中,需要借助心理方面以及教育方面的專家,也就是需要從事搞教育研究的專業人員的輔導。尤其是在學生咨詢方面,教師的態度應當是傾聽,而不是審問。但是在當今的教育體制下,更多的教師不懂得什么是傾聽,而是不去等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完,就一個勁地批評審問。我們可以在作學生咨詢的時候,放下自己所謂教師的身架,以一個人對待一個人的方式來跟學生們接觸。哪怕是剛上小學的孩子,我們都不可以擺出一幅所謂的大人的樣子。這就需要專家的指導幫助。以及,當一線教師出現不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的時候,可以咨詢專家,以及得到專家的指導幫助。
在讀懂學生過程中,還需要家長的配合。也就是說教師需要讓家長也重視讀懂自己的孩子。當我們了解了孩子真正的想法的時候,才可以在孩子需要幫助的地方進行間接性的幫助。所謂間接性的幫助是希望孩子能夠自己主動去解決問題,家長和教師屬于在暗地里稍微指引的。因此,家長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所述,讀懂學生不僅僅需要一線教師的教育方面的知識,觀察能力,綜合思維分析能力,更需要的是團隊的力量以及教師意識。同時也需要各界人士對一線教師的援助支持。孩子的手里握著國家的未來,重視對孩子的真正教育,就是重視國家的未來發展。
老師教學感悟11
《論語》教學已接近尾聲,慚愧的是由于主客觀的種種原因,對于這個新課程我并沒有采用很新的教法,主要采用的還是教師串講的古文傳統教法,所以關于《論語》的'文化內涵也主要是以我的評析為主,卻沒有把文言文教學的新課程理念吃透。反思過去,如下幾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改進。
文言文教學給予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太少。總覺得文言是歷史,是過去,與學生實際生活脫節,不“一字字的講,一句句地串譯”學生很難明白。所以面面俱到,學生不停地作筆記,生怕漏掉一個詞語的意思。再串講了文章字、詞、句的意思后,就是讓學生背誦原文。結果我發現:學生的背誦特費勁,一聽就知是死背,完全不理解譯文。后來,我發現學生們理解了文章意思之后,背誦的非常好……
總之,感知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是文言文教學主要目的。
老師教學感悟12
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實更多的是,更關鍵的是,家長的觀念一定要改變,親子間的關系模式是互動的,互相作用的。這好比我們對待朋友,你對他和氣,對方一定沒理由對你不和氣,你對他尊重,對方沒理由不尊重你
1、利用自身親和力以及數學趣味部分第一時間讓學生喜歡自己,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能互動能溝通。
2、在教學中根據學生性格特點以及學生學習層次高效有趣進行個性化教學,包括對應試技巧,思考模式,解題步驟,得分要點經行分析。用教學手段吸引學生,讓學生得到實際的提高,信任自己,信服老師,建立亦師亦友良好氣氛。
3、利用課堂教學課后要求以及平時溝通,對學生習慣上精神上經行引導,建立學生自主學習,合理安排,樹立目標的`學習模式,另對心理問題疏通,親子關系,打造人格魅力征服學生,在精神上成為模范教師。
一對一個性化輔導。1對1交流學生情況,綜合分析診斷,找到提升或優化的最合適途徑,提出專業化培養建議或個性化解決方案。每一個輔導團隊的唯一目標都是幫助孩子快速成長,幫助孩子在考試中提分更多。
2—4人閉環教育課程。針對畢業班學生(尤其是藝考生、軍考生)中基礎較薄弱,無法跟上公立學校整體授課進度的學生,對其進行封閉式集中輔導,從而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趕上之前落下的進度,備戰中、考試。
全日制托管學習課程。針對基礎較為薄弱的畢業班學生,進行針對性的1對1高密度全科輔導,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科水平,從而讓學生中、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老師教學感悟13
隨著疫情方式更加的嚴峻,我們的教育工作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這學期對于社會,對于家長,對于老師,甚至對于學生是一個全局性的考驗,對于我們這些從來沒有過網絡授課經驗的老師來說,也是一次挑戰。對于今天的網絡授課,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總結:
一、教學準備
課前我結合市局直播課對教學要求自己的課件做了調整,進行知識精簡。在班級直播課的課件中我及時補充了重要依據和考點。然后再發起班級在線直播。
二、簽到情況
我班共44人,課前打卡學生42人。收看直播間的40人,另外還有兩人遲到聽課時間不到20分鐘。所以聽課率僅有90%。
三、教學過程心得
這種教學方式確實非常新穎,,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非常新奇但是說實話不太適合農村的學生。比如說我班的4名不看課的學生經班主任了解后發現訓導主任都是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初中生不像小學生那么聽話,也未必像高中生那么懂事。所以網絡課堂就需要家長的監督。因此我在課堂上為不定時點名提問學生,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使學生能夠堅守課堂。
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同,不能像平時課堂那么隨時提問,隨時解決問題。教師的管理能力隔著屏幕也下降了一個。我班網絡教學存在最大的最大問題是,學生不主動發問,有問題也不習慣急于發起連麥,這就要老師多關注重點難點的講解和落實。
四、作業檢查
今天的作業教學內容時把課堂的筆記背過,要求家長監督在筆記本上簽字。學生轉發對于學生的簽字拍照上傳。這是比較簡單的搶筑,20名師生能夠在課堂上背過,課后在釘釘的家校本上發布作業后,三分鐘之內就提交了。截止到晚上8:30分,一共提交39份,有五個學生未能及時提交。總的來說不盡人意。
五、今后措施
1、加強課堂監管力度,如采用視頻會議形式模擬課堂教學教學提問。
2、多與學生溝通,及時了解學習情況
者秘書處,雙目關注著電視屏幕的滾動新聞,手指撥動手機瀏覽著網絡短信,關心湖北,關心武漢,關注本地的登革熱動態與消息。
災難無情,病魔無情,人間有情,人間有愛。
正是這種逐步升騰的脈脈溫情在人與人適時之間傳遞,讓悲涼我們心中蕩起陣陣春風般的感傷。
我們看見,黨員干部們在抗疫一線不分晝夜廢寢忘食的身影;我們看見,作為醫護人員的'妻子揮淚告別自己的丈夫毅然奔赴抗疫前線;我們看見,花季的護士因為不下火線長期佩戴口罩被勒傷勒紅的臉龐;我們看見,祖國各地的農民親兄弟連夜收割新鮮的法拉利蔬菜免費送往疫區的車隊。
為了師生的學習不斷檔,教育部門及時開通了網絡開建溫情輔導,停課不停學習。為了給武漢的同胞加油鼓氣,影視明星與普通群眾紛紛趕制了一首首勵志歌曲表達對他們的慰問與深情厚意。
溫情的時刻連綿不斷:居家的人兒不甘寂寞,樂觀地制發了一段又一段幽默搞笑的小視頻;社區黨組織為生日來臨的隔離老人送來了精美的蛋糕;公交車上一位少年向沒有口罩的中年人送上嶄新的口罩;暫時被隔離觀察的同事每天通過電話收到來自單位直屬單位的溫馨提醒;在小區的電梯間里為防止業主直接用手按下鍵鈕染上病毒悄然放置了清潔的紙巾盒;來自祖國各地的父老鄉親們帶著溫度的慷慨捐款;來自海外的赤子四處奔走購買口罩等醫護品火速寄往國內,還有數不清的自愿者奔走城鄉各地躍動青春匆匆的背影……
有愛,有愛心,有千千萬萬熱心此消彼長的匯聚和疊加,我們就可以規避避免出現冬日的無情與冷漠,最終驅逐病魔的籠罩,迎來春天讓人憧憬的好消息。
老師教學感悟14
音樂教育是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小學基礎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生動的音樂藝術形象最容易被少年兒童所接受,通過音樂教學可以發展兒童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才能,培養他們正確的審美觀,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新一代。
著名的音樂教育家柯達依說過:“好的音樂教師要比歌劇院的指揮重要的多,一個蹩腳的指揮,不過是失敗一次,而蹩角的教師連續失敗三十年,則扼殺三十批兒童的音樂天才。”小學音樂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它的內容包括歌唱、音樂知識、技能技巧、欣賞四部分,如何搞好音樂教學,調動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通過17年來在小學音樂教學道路上的摸索、探討,我認為要上好音樂課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首先要有一個具備較高音樂素質的音樂教師,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次是教師如何運用各種技能、采取什么方法將音樂教學中的音樂知識、技能技巧、欣賞等幾方面靈活、巧妙地讓學生弄懂、學會,在加深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逐漸上升到理性認識,將一些枯燥、抽象、難記、易忘的理論形象化。
一、好的“范唱”是提高學生對歌曲產生興趣的關鍵
音樂教師的范唱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它能充分激發學生對唱歌學習的積極性。不管科學技術發展到何種地步,音響器材如何先進,這些電聲手段都不能代替教師在學生面前的正確范唱。因為教學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其中又有互相感情交流的因素,在小學生心目中老師的演唱他們最愛聽,通過范唱,師生間的感情就更接近,更容易取得共鳴。
要完成好的“范唱”,音樂教師首先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能夠正確理解歌曲的內容、風格、調式、歌曲的結構、感情與速度的關系。要表現好這首歌曲,應用什么情緒、速度,這些都要求教師在課前要有充分準備。
2.要有一定的演唱水平。能運用正確感人的聲樂技巧,要具有彈跳、強弱、漸強、漸弱,音色變換演唱方法。
3.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豐富的樂感。感情表達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這既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修養,它發揮的好,可以彌補演唱技巧的不足,技巧稍差但唱的很有樂感,學生也會聽得津津有味。這就要求音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多聽多實踐,欣賞多類藝術品種的表演,擴大藝術視野,豐富藝術感情,繪聲繪色地完成范唱這一環節,達到啟發學生學習唱歌的興趣。
二、讓學生在趣味中學到音樂知識
音樂知識是一種枯燥、難記、易忘的知識,在小學階段更為突出。所以我們教師必須根據小學生文化知識比較單一,好奇心強,善于模仿,求知欲強烈,有時間、有精力、有興趣的年齡特點,在加深感情認識的基礎上,逐漸上升為理性認識。第一步:將枯燥、抽象、難記、易忘的理論知識形象化,根據各種音樂知識的不同特點,編制一系列的小故事、順口流,這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在講四分音符(5)時:在奇妙的音樂王國里,一個名字叫四分音符的小姑娘唱歌最好聽,大家都夸她,于是她驕傲了,也瞧不起小伙伴,后來大家因為她的驕傲都不理她了,于是她一個人一拍一拍的唱著單調的音。小伙伴給她編了一段順口流:“四分音符太驕傲,伙伴朋友全不要,光桿司令一個音,唱完一
拍哈哈笑。”這樣學生通過故事和順口流能容易的記住四分音符的形狀是光桿司令,時值是一拍。
再如:頓音記號可編順口流:“頭戴三角帽,活潑又靈巧,唱得快而輕,短促又跳躍。”學生就可以記住頓音記號是在一個音符頭上頂著一個三角,演唱時短而又跳躍。
漸強:漸強像只小喇叭,嘴巴越張口越大。
漸弱:漸弱喇叭倒著拿,聲音越來越小了。
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講述,加上老師在黑板上簡單的勾畫,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引入準確的音樂術語,學生便理解得快,掌握得牢,從而加強了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
三、在游戲中加強學生的技能技巧訓練
技能技巧的訓練包括:唱歌技巧、視聽技巧、視唱練耳、節奏訓練。這要求教師把這相互聯系的幾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獨立的識譜能力,發展聽覺能力和增強節奏感及記憶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
1.唱歌技巧包括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呼吸,自然圓潤的發聲和清晰的咬字、吐字。唱歌技巧應貫穿于整個唱歌教學過程之中,發聲練習也要有機結合,并且做到有目的地進行。
2.視唱聽音。在音樂教材中一般都比較系統地編寫了一部分,在每節課上教師應根據各班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多練常做,這是訓練學生音準、識譜能力的基礎。
3.節奏訓練。節奏是一首歌曲或樂曲的`支干,如果節奏掌握不好,那將無法組成優美的旋律,表達不出作者想要表現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必須從小學低年級簡單的節奏訓練入手,由淺入深地進行訓練。
如:“走與跑”的對比。當學生學會了四分音符的節奏和八分音符的節奏,即可通過游戲來鞏固這兩種節奏。當教師彈出四分音符的節奏時(X),學生擺動雙臂原地踏步,當教師彈出八分音符的節奏(__)時,學生原地跑步,教師時常交換節奏,學生在走和跑的游戲中愉快的學到了知識。
四、提高學生對欣賞課的興趣
優美動聽的音樂,會令人產生美感和愉悅感。然而,對于尚未完全具備聽辨音律能力的小學生來說,安靜地坐著欣賞沒有歌詞的器樂曲,是很難辦到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運用各種手段進行多方面的誘導啟發,使他們逐漸對音樂欣賞產生濃厚的興趣,小學生求知欲高,只教師教法得當,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欣賞《彼得與狼》這首管樂曲時,我采取做游戲的方式,先讓學生分析記住少先隊員彼得、老爺爺、小鳥、鴨子、貓和兇惡的狼的音樂主題,他們各自用什么樂器表現的音色特點,然后老師把故事的概況講講,再分別找出他們的表演者,并告訴學生聽到自己扮演音樂時才能表演,這樣讓他們隨著音樂情緒變化來發揮,來盡情地表演。學生在濃郁的音樂氣氛中既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表演能力,又能提高他們對欣賞課的興趣。
音樂課教學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教師在掌握好唱歌、音樂知識、技能技巧、欣賞四方面教學技能后,并不等于就能上好一節音樂課,還需要教師做到:一要掌握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的心理狀況;二要深入鉆研教材,做到有的放矢;三要對愉悅感形成客觀機制(如時間、地點、場合等)掌握恰當;四要注意愉悅形成的其它因素,如教法的靈活性,教具的新穎性,教態的親切感,語音的誘發力等等。
老師教學感悟15
每當拿到一本書,隨手翻兩頁,總能看清楚書中所寫內容,而《教學勇氣》卻讓我遇到難題了。
因為無論我翻開到書的哪一頁,我似乎都看不清楚,他究竟想告訴我什么。
有人告訴我,這本書很好,值得一讀;也有人勸戒我,這本書是翻譯來的,不好讀。
別人的經歷永遠無法替代我的思考,因此,我決定好好讀一讀他,希望會與書中的作者有直面心靈交流的機會。
“在《教學勇氣》中,帕克帕爾默帶領著教師,為重新點燃教師對人類最困難最重要的教育事業的熱情,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
下了晚自習,《教學勇氣》也正好讀完,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覺心靈忽然清晰、明亮了很多。我知道,在帕爾默的帶領下,我進入自己的心靈進行了一次短途旅行,并且這次旅行將給我帶來終身難忘的印象。
我是誰?
想起古希臘神廟 “我是誰” 的刻字,太陽神阿波羅神廟的門楣上的神諭:認識你自己。
導言部分,源自教學心靈的教學,指出,教師應教導自己認識自我。
弗洛伊德說:“人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當一個老師如此真實的了解自我是誰時,才會了解他的學生們是誰。
其實,作為教師,我們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對“我們自己是誰”的認識。好的老師,正如作者所說,具有聯合的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復雜的`聯系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這些編織者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講授法、蘇格拉底是的對話、實驗室實驗、協作解決問題、有創造性的小發明。好老師形成的聯合不在于他們的方法,而在于他們的心靈——即人類自身在整個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基于這樣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
在書中,作者介紹了自己30年來在教學方面的探索,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說明,他教過成千上萬的學生,參加過很多教學研討會,觀摩過其他老師的教學,閱讀了不少教學著作,反思了自己的經驗,也積累了一大堆實實在在的方法,但是每逢走進一個新的班級,好像一切又都重新開始。這些問題常常是他驚慌,而他對這些問題的反應,盡管隨著歲月的磨煉,表面上圓滑老練了,但實際上仍感力不從心,像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一樣摸索著。
30年來,他努力探索教學技巧,但上的每一節課似乎都會遇到同樣的情況的:我的學生和我,面對面地進行一種古老精深的、被稱之為教育的交流。但他發現,教學技巧雖能應付,但是僅僅靠技巧是不夠的。當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時,唯一能供我立即利用的資源是:我的自身認同、我的自我的個性、還有身為人師的“我”的意識——如果沒有這種意識,我就意識不到學習者“你”的存在。
由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清晰的了解自己對于教學是一件多么有益的一件事,當我們忘記了自己內心的多樣性,忘記了自己走向個性的漫長持續的過程,我對學生的期望是過分的,不真實的。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學要求最終是來自教師內心的呼喚。這種呼喚使我尊重真實的自我。
.
【老師教學感悟】相關文章:
教師教學感悟12-22
初中數學老師教學感悟01-31
小學老師教學感悟隨筆06-22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感悟隨筆11-26
英語老師教學心得感悟05-13
初中數學老師教學感悟07-02
教師教學培訓感悟03-28
教師教學隨筆感悟07-02
教師教學感悟15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