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學反思與感悟

時間:2024-06-09 17:37:23 讀書感悟 我要投稿

教學反思與感悟[經典]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反思與感悟,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反思與感悟[經典]

教學反思與感悟1

  作文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語文教學難點。但幾年的教學下來,發現有如下問題:

  1、生不會下筆,無話可說。這是因為學生的作文從來都是教師命題。

  2、學生不會積累。這是因為學生作文的材料大多都是教師提示或準備的。

  3、學生不會創新,文章千篇一面,缺少個性。這是因為教師有意或無意間設置的框框嚴重束縛了學生。

  4、學生寫作不是表達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而是為了“任務”和“分數”,生搬硬套或隨意編造。這是因為教師忽視了學生多渠道地進行語言、素材的積累。

  思考只之后覺得作文訓練教學思路主要有所“注重”。

  一、注重充分挖掘課文中的習作資源,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語文課本中,除了每個單元的作文訓練外,其實在課文中也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可供學生進行創造性習作的資源,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陣地。因此教師要充分重視并挖掘這一不可忽視的習作資源,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寫出不同于課文的文章來。

  二、注重創設情境,以增強學生寫作的興趣

  傳統的作文訓練不注重情境的創設,因而寫作訓練過于呆板、無趣味性,不能吸引學生,學生也就不會樂意去寫.。這是因為小學生受年齡特點及認識水平的制約,他們的寫作往往需要教師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師的指導幫助等外部條件促使他們寫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強學生寫作的興趣。

  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創設情境;可以利用圖片創設情境;可以利用語言創設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賞來創設情境;可以利用游戲來創設情境;可以利用生動的表演創設情境;還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創設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種方法,教師都有應以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為最終目的。

  例如利用游戲創設情境。由于是玩游戲,學生的興趣非常高,都積極主動地交談起來,議論活動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參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以是如何做的,以及旁邊的同學的語言、動作、神態、情緒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覺中學生就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內容具體,語言也比較生動。

  學生經歷了活動的全過程,真實體驗了其間的樂趣,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當當然有話可說,有感可發,有情可抒,再也不會感到作文是一種痛苦的事。游戲活動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寫作素材,又營造了寬松的氛圍,增加了學生寫作的興趣,減少了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讓學生樂于寫作。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一半壁河山”。順應教學改革的步伐,高中作文教學對素質教育特別是創新教育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信心,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實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此,有必要對之進行一番考察,從而匡正除謬,使我們的作文教學走上正軌,并取得最大效果。

  一、當前高中作文教學的現狀

  1.作文觀念:抒寫情感,見證生命。許多人認為,作文是生命存在的一種形式,“是生命體驗。生活感悟的一種外化”,有“‘生命傾訴’的'特點,是學生生命活動的一種需要”。①中學生作文應“以對生存意義的揭示去喚醒人類的靈魂,去洞見遮蔽的生活底蘊”。②因此,作文就是要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寫出自己的性情,吐露自己真實的心聲,或者如一篇談“新概念作文”的文章題目所言“寫那想的,想那新的”③。

  2.教學目的:讓學生寫出好文章。平時的作文教學,就是讓學生每次都寫出一篇優秀作文,可以對全班朗讀,也可以拿出去發表。每一次作文,教師又都希望學生能夠創新,能夠寫出一般人不能寫或沒有寫出的內容。

  3.作文備課:既無計劃也無教案。多數教師只在寫教學計劃時點明安排幾次作文,而在具體落實過程中又不寫作文教案。不僅沒有教案,而且每一次作文在整個作文教學中的作用是什么,都不甚清楚,也不予考慮。

  4.進行方式:就是“寫”。作文課幾乎都是教師布置題目學生去寫。不放心的教師會對作文題作一些簡單的解釋或提示,說明一些要求。作文一般在課堂上進行,安排在課外的多因課文教學時間緊而不得已而為之。

  5.作文題目:話題作文一統天下。隨著高考采用話題作文的形式,作文教學無論平時還是考試便一股腦地采用活題作文題目,仿佛不如此就不能趕上時髦跟上高考。話題作文從高中延伸到了初中,甚至連小學也在實行話題作文教學了。

  6.作文批改:選優說劣。優秀作文一般會在全班朗讀,教師簡單總結其優點所在。對于較差的作文,多是總體評價其不足,具體到一篇較差的作文,則是多鼓勵少批評。本來每次作文都有各自的訓練目的和要求,但如果學生未按目的要求作文,而是別出心裁地寫了一篇可讀的文章,教師也會認為這是本次作文中的優秀篇章。這就等于寫什么都可以,寫歪了,還會被認為是創新呢。

  7.教學效果:效果堪憂,能力不高。有教師指出:“中學生對作文所持的消極態度和低下的寫作能力,讓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學作文的結果是令人遺憾的。”④張志公先生也曾說:“現在,學生最習慣于寫抒情散文,別的不會。”在教學實際中,學生往往是這一次作文寫得好,得到老師表揚,但多數時候則寫不好。平時作文常受表揚的學生高考作文未必能拿一個好分數。事實上學生對于自己的作文水平達到何種程度也說不清楚。

  對上述七個方面作一下總結,不難發現這樣兩個問題:(1)高中作文教學基本上是在引導“創作”,引導文學寫作。隨著新世紀語文教學人文教育文學教育比重的加強,作文的文學化傾向更為顯著。(2)整個中學作文教學的過程及形式極其簡單:它的備課就是出出題目,上課就是讓學生寫作,批改就是選優評劣。

  二、作文教學的文學化問題

  高中作文教學的文學化是怎樣形成的?它與哪些因素有關?

  1.它與社會對寫作的認識和評價方式有關。在一般社會人士看來,作家詩人才是寫作的高手,只有寫詩寫散文寫小說才是寫作,作家詩人那樣的“創作”能力才是寫作能力。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寫專業論文那是專業人士理所當然的事,那只是證明你的專業水平高,并非是寫作能力高。

  2.它與教師把作文的內容定位于抒寫心靈有關。在許多教師看來,“寫作,原本是寫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渲泄,是生命的一種表現形式”。一些名家要求作文時要“放飛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寫作中擁有絕對的選擇權力,寫自己想寫的內容,選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以我手寫我心”。這樣的“自我”中心論,必然使作文教學重體驗、感悟、表現等。這樣一來,“寫那想的,想那新的”的“新概念”類的創新便彌漫了中學作文教學,獨特、怪異、體現個性的作文便成了最受青睞的。而這些正是文學創作的特質。中學作文教學就這樣不自覺地鉆進了文學的圈內。

  3.它與教師把作文的目的定位于促進人的發展有關。許多教師認為,作文是為了健全學生人格,提升學生思想,培養學生人文情懷,純化學生生活,一言以蔽之是為了促進人的發展。于是無論是“作文——生活”論者,還是“作文——做人”論者等等,都把作文當做塑造人的手段,作文于是從一種素質一種能力變成了一種手段——文學的塑造人的手段。在這樣一種思想觀念驅導下,作文不是為了去敘寫學生人格思想,而是為了去提升學生人格思想;不是為了去再現學生人文情懷,而是為了去培養學生人文情懷;不是為了去表述學生生活,而是為了去開拓學生生活。

  4.它還與高考導向及教師對文學的偏愛偏重有關。高考的話題作文倡導學生發揮個性,表現自己所體驗的生活,即使是寫議論文,也要求寫得具有文學味,要能“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這實質上就是在倡導文學創作。由于高考的影響,廣大學生無不努力使自己的文章文采化文學化。而廣大教師無不“竭忠盡智”,作文教學幾乎都是圍繞文學寫作來進行,辦“文學社”,“寫作興趣小組”,等等。

  誠然,中學作文教學進行文學寫作引導,讓學生進行文學寫作,這是完全必要的。但問題是,文學寫作教學并不是中學作文教學的全部,甚至還應該強調的是,文學寫作教學并不是中學作文教學的主體。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分析:

  1.從文章寫作的動機來看,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寫作的沖動與靈感,二是寫作的某種實際需要。前者即是文學創作,而后者卻并非文學創作,而是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實用型寫作。

  2.從社會實際需要來看,“社會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養的公民,他們有良好的教養和審美能力當然好,但社會不需要那么多的詩人、作家”。大多數學生將來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可能極少進行文學寫作,寫的最多的可能還是發言稿、實驗報告、法律文書、調查報告、學術論文等等一類文章。

  3.從作文教學的目的來看,其目的不是培養作家、詩人,作文教學也沒有必要主動地承擔這一任務,任何文學才子都不可能依靠中學作文教學來產生。極少數寫詩歌、散文、小說的學生,大概也不是中學作文教學的結果。當了作家、詩人的人也并不感謝中學作文教學。

  4.從國外中學作文教學的情況來看,像德國、日本、美國等,他們的作文教學大都以社會實用為目的,立足于學生進入社會實際的需要。如日本寫作教材中設“書信和日記”、“生活和意見”。“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研究報告”等作文題,實用性的特點顯著。

  著眼于實用,著眼于學生未來工作、學習、生活需要的作文教學,才是健全的作文教學。高中作文教學,可以讓一些學生盡顯文學才華,但不能讓一個學生缺失實用寫作能力。

  三、作文教學過程的簡單化問題

  首先,單一化的“寫”及其每次作文都要求寫出優秀作文的教學形式,使作文教學缺失了訓練過程。這樣的作文教學客觀上一開始就把學生當作具備寫作能力的人,而省去教師科學有序的作文指導,省去學生“創作”出優秀作品之前的較長時間的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

  這樣,就必然把多寫(也即多創作)等同于訓練或達成能力的手段,把結果等同于過程。而“寫”的時間和“寫”的量又沒有一個科學的規定,什么時間寫僅憑教師的工作緩急或興趣去決定,寫多少就全憑教師的“經驗”或“感覺”去決定。中學作文教學就這樣變得無比簡單和隨意。

  其次,“多讀多寫”的“感悟”“自得”式的傳統方法論,嚴重阻礙了作文教學的科學化進程。直到今天,人們還津津樂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悟得”方法,還沉浸在“功到自然成”的超然境界。作文教學既無學科體系,也無科學的訓練體系,除了一味地“寫”,也就別無他路了,也就顯得無比的茫然和盲目。

  再次,由于文學化傾向的影響,一些人強調寫作“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有了寫作的沖動再寫”,這使得作文教學研究放棄了對“沒有寫作沖動也要寫”的探索與訓練。我們知道,寫作并非都是因沖動而生,并非都是有感而發。比如領導要求你寫一篇發言稿,或工作總結,或先進人物的事跡材料等等。

  朱光潛先生曾說:“前人寫舊詩,標題常用‘偶成’和‘賦得’的字樣,‘偶成’者觸興而發,隨時口占;‘賦得’者定題分韻,拈得一字,就用它為韻作詩。”“‘偶成’的作品全憑作者自己高興,迫他寫作的只有情思需要表現的一個內心沖動,不假外力。

  ‘賦得’的作品大半起于外力催促,或者要滿足一種實用的需要,如宣傳、應酬、求名謀利、練習技巧之類。”由此可看出,“偶成”當是因“沖動”而生,但“賦得”卻不是因“沖動”而生,恰恰是寫不出來也要硬寫的“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狀態。又如唐人的“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顯然也是“硬寫”。中學作文教學在這些方面卻一直棄之不顧,因此也就不可能作出有意義的深入的探索。

  可見,中學作文教學還缺少真正意義上的教學,還缺少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有效的訓練。

  四、新的思考

  從以上情況看來,當今中學作文教學已經嚴重滯后于時代的發展,已經不能擔當起全面培養學生作文能力特別是適應未來工作、學習、生活需要的作文能力的任務。為此,我們有必要對作文教學進行新的思考。

  1.必須把中學作文作為一個學科來看待,它是與中學數學、外語等學科相并列的一門基礎學科,甚至是應該從語文學科中獨立出來的一門學科。

  作為一門學科,它應該有自己的科學有序的內容體系,有自己明確的教學目的和要求,用以來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任務,為學生將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寫作基礎。

  2.必須明確作文課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作為能力,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來達成,這就需要建立起科學、有效的訓練體系,這種訓練體系還應該具有可操作性,能為廣大教師所采用。

  3.要有嚴密的教學計劃,必須明確學生在中學各學段及整個中學階段應達到的寫作水平或寫作能力。教師的上課及學生的訓練應體現出漸進性,并且要考慮每一個作文單元在整個作文教學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要考慮每一次訓練是為了達成何種能力。

  4.要改革高考只考話題作文的局面,努力探索真正能檢測學生作文能力的考試方式。平時的教學,作文最好單獨設科教學、設科考試,這樣作文就不限于只是一道寫作大題,它還應有其他方面的作文學科考試題,以便全面地檢測學生的作文能力。

  一個人的寫作能力,主要是在中學階段打下基礎,特別是理科學生,他們幾乎只在中學學習寫作。可見,中學作文教學對于一個人的未來及人生是多么重要!愿廣大語文教師及其寫作教學專家對當今中學作文教學進行新的探索,為作文教學做出嶄新的貢獻。

教學反思與感悟2

  很遺憾地教完朱熹的《觀書有感》,現在作教學反思的時候,我感到課堂教學遺憾的原因正是我和學生都缺少“源頭活水”。

  讀一下教材,我感到學生借助工具書,對于《觀書有感》詩句的理解沒有多大的障礙。本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應該落實于引導學生通過對本詩后兩行“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理解,領會本詩所要說明的道理:“人的心智是由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才能更加開豁,更加敏銳。”

  備課的時候,我首先脫離參考,自己對這兩句話進行了理解,我的理解是:一個人的'聰明才智,與時俱進,來自于他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跟參考的理解也差不多。不過,我缺少的是“開豁”這一層意思。仔細讀讀詩的前兩行:“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感到對于詩歌說明的道理的理解確實應該加上“開豁”這一意思。同時,想到我們的語文教學還要應對考試,江蘇教育出版社的參考書是“尚方寶劍”,我必須把這意思教會學生。但我的預設是,學生或許早已經接觸過這句千古名句,他們的理解或許也局限于我理解的那些意思。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借助前兩行理解好“開豁”這個意思。

  我的教學設計是,待學生已經理解了詩句的意思,讓他們從詩的內容(描寫方塘)與題目(《觀書有感》)表面的不相關提出問題——題目是《觀書有感》,而詩的內容怎么一點都沒有寫有關“書”的內容呢?然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理解詩歌所要說明的道理。我估計學生都能說到“一個人的聰明來自于他不斷學習”這一層意思。然后我就引導學生聯系前兩行領會“開豁”這一層意思。

  課堂教學中,學生按我的預設提出了上述問題:題目是《觀書有感》,而詩的內容怎么一點都沒有寫有關“書”的內容呢?并通過討論明確了這首詩是要我們“多讀書學習”,可“清如許”對應的意思——心智開豁、敏銳卻怎么也說不上來了。于是,我問學生曾經在哪里看見過或者聽到過這句詩,是跟什么人、什么事情關聯起來的?哪知道全班近48個學生只有一個學生很模糊地講了與詩句只有些許關聯的一點意思,其他學生都表示“從來沒有聽說過”。哈!看來學生就是“沒有源頭活水”啊!但這意思是我現在寫反思的時候感悟出來的。在課堂上,我并沒有利用好這一生成的“資源”,而是習慣性地采取了“填鴨式”教學法,把“標準答案”一股腦兒地“塞”給了學生。當時只是感到有些遺憾,沒有想出好的方法引導學生真正理解詩歌要說明的道理。現在想來,只要把當時學生“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一現象與詩句聯系起來,就能很好地解決問題的。

  我對學生的學情估計不足,課堂上出現了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沒有敏銳的反應,只是想著趕快把知識“給”學生,將來能夠應付考試。由此我想到,我也缺少“源頭活水”。

教學反思與感悟3

  《與象共舞》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趙麗宏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在泰國人與大象的密切關系,全文充盈著作者對自然與生命的關注。閱讀提示中“在泰國,人與大象的關系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是教學的重點,教師要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回顧本文的教學流程,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性學習。

  一、扶放結合,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在學生充分自讀課文后,我以“你喜歡課文中的大象嗎?為什么?”這個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感知泰象。學生們因為把課文讀熟了,大家都能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想法,知道泰國的大象已經成為了泰國的一份子,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大象。為了抓住文章重點,弄清楚泰國的大象到底與人們有怎樣的關系,我放手讓學生自由讀文,畫出文章的重點句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全班交流時,隨機對學生進行指導,如: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大象聰明而有靈氣?具體寫了哪些事例?有感情地讀一讀相關的句子。以上環節,從學生的角度而言,創設了討論情境,在交流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發現、感受、評價,培養了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一步認識了象與泰國人的關系,課文重點得到了突破。

  二、習得方法,感知文章表達特點

  引讀法一直是語文教師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用得最普遍的,在引導學生研讀第三自然段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再走近一點大象好嗎?邊讀邊想象人與象和諧友好的情景,把體現人與象之間關系和諧友好的詞語畫出來。學生充分走進文本,通過想象、感悟重點詞語,不但從字面上理解了人與象的關系,還從字里行間深入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表面上寫大象的溫順可愛,實際上贊美了人與象之間的和諧融洽。學后總結學法——用抓關鍵詞品讀的方法合作學習大象表演的段落。

  三、領悟寫法,啟迪學生思維

  先概述后分述是這篇課文最明顯的特點,在要結束新課時,我引導學生這樣回歸文章整體:你喜歡課文中的大象嗎?你最喜歡它的什么?有感情地把相關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讀后引導學生討論這些段落有什么明顯的特點?仿照課文總分結構,發揮自己的想象寫一段話介紹泰國的大象。學生們的思維非常開闊,紛紛以“大象是友誼的使者”、“大象是泰國的天使”、“大象是勞動能手”等為總起句,生動地描述了泰國人與大象的友好關系,既有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又有大膽奇特的想象。

  在以前的閱讀教學中,我從來沒有想到過以想象來拓展學生思維,強化情感體驗,而學生卻在自主探究中做到了,是那樣合情合理,美妙的生成給課堂帶來了活力,增添了很多色彩。想象人與大象和諧相處的細節,推想人與象之間細膩的情感,這種體驗誰也無法否定,個性化的表達使課堂閃耀著智慧之花。略教但不略學是我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一直遵循的理念,如何采取多種方式,做到放手——放手——再放手,為課堂生成創設理想的空間,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還有待于我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努力探索。

教學反思與感悟4

  數學學習,不僅是數學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數學思想與方法的學習。

  在講授《圓的面積》一課時,由于學生熟悉了研究平面圖形的思路:認識特征——周長——面積,所以范老師采用了復習舊知、直奔主題的引入方式,既有利于學生形成研究問題的思路,把新知識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又簡潔明快,結構緊湊,為學生后面的探究提供了時間上的保證。

  圓與學生以前探究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都有所不同,因為它是平面上的曲線圖形,因此當范老師提出“怎么求圓的面積呢”,學生并不能馬上找到解決的方法。有的學生一開始無從下手,這時,把時間給學生,把探究的空間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能行,引導學生從頭腦里檢索已有的知識和方法,讓學生把“圓”這個看似特殊的圖形(用曲線圍成的圖形)與以前學過的圖形(用直線段圍成的圖形)有機地聯系起來了,溝通了知識之間的聯系,促成了遷移。

  范老師能夠深入了解學生探究圓面積的`心理,知道有的學生腦子里不是一片空白的,尊重學生的原創思維。

  通過探究,通過剪拼把圓轉化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通過回顧反思,達到滲透“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方法的目的。

  當動手操作已經無法再完成時,范老師用課件動態演示,彌補操作與想象的不足,幫助學生進一步感知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剪拼成的圖形越來越像平行四邊形。圍繞著“怎樣更像”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追問,讓學生充分地體驗了“極限思想”。

  本課重點是引導學生去經歷探究圓的面積公式的過程,范老師充分體驗“轉化”和“極限思想”,所以安排比較少,雖然這節課只設計了幾個基本練習來檢驗學生對圓的面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這并不妨礙這節課的精彩。

教學反思與感悟5

  作為一個新教師,對于如何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我覺得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多像師傅以及各位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觀摩,多研究經典案例。在平日的教學活動后運用隨筆、日記等方式,及時的記錄教學活動的成功、失敗、精彩、錯誤之處,及時分析反思。幼兒教師只有在不斷的教學反思中才能創造更有質量的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促進幼兒園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為了更加深化認知,我也學習了

  各優秀教師的經驗,總結如下:

  一、教學前的反思--邊預設邊反思

  從一個教學活動方案初步形成到真正付諸于實踐,我們常常會一次次地否定、修改教學設計,尤其是在公開活動的時候。其實這樣一個不斷否定、不斷修改的過程,就是教師在不斷進行教學前反思的過程。它讓我們更關注幼兒的經驗,更認真地研讀教材,更準確地把握活動的目標、重點和難點。

  1.教學前的反思側重于教育活動的目標及價值

  教師在精心預設每一個教學活動的時候都要不斷思考:開展本次活動對推動幼兒當前有效發展的價值到底在哪里?它包括:為什么在這個時候選擇這個教材;開展這個活動能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標;可以選用哪些關鍵的素材和資源更好地達成活動目標。

  2.教學前的反思要關注幼兒的經驗

  在教學前我們必須對幼兒的經驗進行充分地思考:幼兒已經有了哪些經驗?適合本班幼兒最近發展區的、最具有挑戰性的經驗是什么?幼兒的經驗怎樣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展示、梳理提升和遷移運用?

  例:

  (中一班的幼兒正在開展“幼兒園里朋友多”的主題活動,他們很想和朋友一起在幼兒園過生日,并且已經開始相互調查了解,制作交換生日卡片。所以在認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他們都具備了開展“過生日”活動的經驗基礎。在交流“誰是X月份出生的朋友,明日個月出生的朋友最多,誰和誰同月過生日”等問題時,幼兒能很快做出反應,并且生成了很多有價值的話題,如“為什么2月29日過生日的朋友在今年的掛歷上找不到”“寒暑假里出生的朋友不能在幼兒園過生日”等。

  中二班的幼兒也喜歡過生日,不少幼兒也有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日的經驗。但是他們對自己具體的出生日期并不是很清楚,更缺乏在掛歷上看年、月、日的經驗。因此,盡管一開始在回憶和交流過生日的快樂體驗時也很熱鬧,但之后的報生日找朋友,在掛歷上圈出自己生日等環節就出現了冷場。教師事先預設的一些非常有價值的討論話題也難以深入展開。)

  今年非去年,此班非彼班,該幼兒非那幼兒。在開展每一個教學活動前對幼兒的經驗多一份了解與思考,活動的質量也就多一份保證。

  二、教學中的反思--邊教學邊反思

  教學中的反思是一種難度較高的瞬間反思,實際上是教學智慧的集中體現。它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及時主動地根據幼兒的興趣、熱點、生成問題以及學習狀況調整活動的方案和教育的策略。

  1.教學中的反思要聚焦在活動中動態生成的事件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育現場幼兒自發生成的事件或者突發事件,及時進行價值判斷,調整預設計劃,靈活地反饋應對。如在進行“值日生”的主題活動中,原本還是艷陽高照的天氣忽然打雷下雨了,幼兒一下子將視線轉向窗外。教師當即做出判斷:這是個非常不錯的教育契機,于是馬上讓幼兒思考討論:如果你是值日生,你將怎樣記錄晴轉雷陣雨的天氣呢?幼兒頓時回過神,非常有興趣地討論起來。

  2.根據幼兒對教師預設問題的反應進行瞬間反思與調整問題是影響教育活動質量的關鍵。

  當幼兒對教師的問題不感興趣、不知所云、答非所問,或者答案總是處于同一層次,同一角度時,活動就會出現“冷場”。這時教師就要即刻反思調整自己的問題,甚至可讓幼兒來提出問題,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后的反思--反思付諸于行動

  教學后的反思最好在活動結束后進行,這樣可以及時把活動中未發現的問題、教育現場生成的問題或者師生間智慧碰撞的火花等記錄下來,為后續教學做好準備。

  1.教學后的反思可注重分析活動效果與預設意圖的相近性

  教師在活動后可以問自己:活動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成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些環節或哪些問題突破預設,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收獲?如果活動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那么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

  2.教學后的反思可側重分析教育現場即時調整或活動后還需調整之處

  教師在活動后可以問自己:今天活動中我哪些地方作過調整了?為什么要調整?怎樣調整得更好?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人的生活實踐(衣、食、住、行)幾乎都離不開數學,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像花朵、蝸牛、蜂巢等也都包含著數學美。

  教師應注意評析過程。因為幼兒期自我意識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依賴他人尤其是成人的評價。教師對幼兒的回答給予某種肯定、鼓勵,是有利于幼兒主動學習,主動探索,調動學習積極性。

  3.幼兒的表現欲與知識經驗

  幼兒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贊同和表揚。在幼兒心目中,老師是神圣而偉大的,老師說的話會被幼兒全盤接受;老師親切地撫摸都會給幼兒產生巨大的鼓勵。為了得到老師的關注與關懷,幼兒時時刻刻都在表現自己,在強烈的表現欲的“慫恿”下,就產生了幼兒本身也許并不知道問題的答案或沒有關注老師的問題,但為了得到老師的關注仍把手伸得很長很長。

  幼兒的知識經驗缺乏,思維方式簡單,腦子里沒有“標準答案”,也就沒有什么能框住他們的想法,如明明以自己的方式考慮問題,回答問題。教師不能以自己的方式作為標準來評價,引導孩子,那會禁錮孩子的想法,甚至扼殺孩子剛剛萌發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總之,教學反思說到底是幼兒教師的一種自我意識、思維習慣、批評精神。是幼兒教師發自內心的一種醞釀、思考,琢磨的結晶,絕不能只是膚淺地籠統地隨意待之。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對待教學反思,既要在理論上進行探討,又需要在實踐中進行實驗。只有經過不斷地有效地教學反思,幼兒教師的反思才能有明顯變化--她們從以往教學活動后的“回溯性”反思轉換為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改進性”反思,這一轉換將會使幼兒教師們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學藝術,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得到更迅速地發展。通過每一位教師的努力,使得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教學反思與感悟6

  縱觀整堂課,首先,在師生合作完成板書這個環節當中,調動了全體學生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對于這首詩中蘊含的哲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與解析,在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同時,對于所列舉的字詞的貼切度的推敲,又讓學生對于學習有了精益求精的意識。其次,讓學生對于宋詩有了一個宏觀上的把握,知道在許多宋詩表面意象的背后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對于宋詩的'鑒賞有了一個比較專業的基礎,但由于沒有教給孩子通過符碼解讀古詩背后蘊含的情感或哲理,從而使得在課堂重點的突破上還是有些不是很徹底,所以,在引導學生思考讀書與方塘的聯系時應再設計一個過渡性的小問題:這里的活水源源不斷的輸入和讀書有沒有什么聯系?以達到問題的坡度性突破。最后,由于課堂的應對能力還是有所欠缺,使得在課堂語言上不能很好的做到既保持語言使用時的語文味,又能簡潔明了。在以后的學習中多讀關于教學機智方面的書籍,課堂上多加鍛煉才是。

教學反思與感悟7

  寒假期間讀了《語文反思性教學策略》這本書,下面來談談自己的一點收獲。

  這本書共有五章,下面我就圍繞第三章:語文反思性教學中反思課堂討論來談談。

  我們都知道,閱讀教學中,學生的讀書思考、討論答問是教學過程中學生活動的最主要環節。這其中,讀書思考環節是學生個體與文本之間的單向對話過程,討論答問則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多向對話過程。討論答問融學生的聽、說、讀、思和教師的點撥、示范、評價于一體,是一個開放式、綜合性的教學環節。一節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真正得到尊重,看一看學生在討論答問這一環節中的表現,便可以知道。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討論答問這一多向對話環節普遍得到了師生的重視,成為當今課堂教學中的主旋律。

  一、所有的問題都這樣一次討論完畢合適嗎?

  我們都清楚這樣一個事實:第一次討論答問時,學生思考的時間短,思考問題的角度比較單一,很容易受思維定勢的局限,通常比較膚淺。還有有些老師或因教學內容安排太密,受教學時間所限,或因自己對該問題沒有作深入思索,往往在討論時留給學生的時間很短。這樣,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1、對問題的討論不深不透,學生的理解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2、可能錯失了對學生進行一次語言文字和思維訓練的好時機,不利于學生形成能力。3、可能導致學生淺嘗輒止的讀書思考的壞習慣,學習變得浮躁,不利于班級養成踏實的學風。

  二、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二次討論答問。

  當學生第一次討論答問還沒有理解清楚時,我們可以嘗試第二次討論。這樣做有以下幾個好處:1、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長此以往的訓練,學生的思維深刻性必能得到較好的培養,易使學生養成凡是愛思考的好習慣。2、可以將學生拉出思維定勢的圈圈,培養學生思維的變通性、廣闊性,教會學生“橫看成嶺側成峰”地思考回答問題,由“山重水復疑無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3、可以避免思考問題時鉆牛角尖,只重局部,忽略整體。4、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相同的問題,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知識積累、生活積累,不同的心境,對問題的看法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閱讀教學中的二次討論答問正是提供了這樣一個全新理念的閱讀教學平臺。二次討論答問是在第一次討論答問的基礎之上,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在給不同學生提供了足夠的再讀再悟的時間后,必將產生智慧的碰撞,那些富有個性的獨特見解也常在此刻應運而生。往往這時,課堂中最容易出現爭先恐后、各抒己見的討論高潮。

  三、在二次討論時,要精選問題,還要注意教師的點評。

  a)精選問題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進行二次討論的。一些簡單的問題,采用此法,浪費時間;一些太難、太深的問題,大大超出學生的認識理解水平,也完全沒有進行二次討論答問的餓意義。一般情況下,那些語言、思維容量較大,又處在學生語言、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內,問題答案不惟一,具有較強思辨性一類的問題,才具有進行二次討論答問的價值。也只有這一類問題,在二次討論答問中才能掀起思維的高潮。

  b)教師點評

  在二次討論答問之時,教師一定要營造出一個益于學生發表各自獨立見解的民主氛圍,要善于調動全體學生參與討論交流的積極性,讓整個討論答問過程在一種輕松、和諧、愉悅的心境中進行,學生沒有任何心理壓力。教師的點評要適時、適度、點評要像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促使學生對某一問題的討論或深入持續,或全面綜述。教師的點評要做到言不煩,有時甚至只是露出的微笑、豎起的大拇指這樣的體態語言點評,就足以將討論答問推向高潮。

  這本書還向我們介紹了很多有關反思性教學的知識,相信這對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有一定的幫助。

教學反思與感悟8

  去括號法則是本小節的主要內容,也是本章的難點。這部分知識對于后面的整式加減,解方程,以及后來的因式分解,分式運算等內容及整個初中數學的學習,都起著重要的基礎作用。本節課的重點是去括號法則及其應用;難點是括號前面是“–”號,去括號時括號內各項要變號的理解及應用。

  學生對去括號是比較陌生的,在學習必然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對于括號前是負因數的情況加以練習和強調。

  由于去括號是以乘法分配律為理論依據,因此在課前先提問乘法分配律,先是數的運算,再上升到字母,讓學生感到本節課的知識與以前的知識緊密相連,這樣在教學中,就會降低難度,學生學起來就會容易些。

  去括號這節內容,看似容易,實際上是學生最易出錯的地方。在整式的加減與有理數運算中,學生最容易搞錯的地方就是括號和符號。在去括號這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決不能疏忽大意。

  上課的過程中覺得最困難的還是怎樣給學生最簡潔明了的指令。總是覺得自己的話語很啰嗦,學生還是不太明白。一年多了,雖然和學生有一些默契,還是覺得很不夠,有時候甚至覺得舉步維艱,引導學生思考不成,也只能自己講解出來。比如今天去括號法則的推導,小組討論的結果就很不理想。以前去找同學玩的時候提到過學生預習的問題,如果沒有好的學案引導,沒有學生很自覺的思考,預習往往會對學生上課的思考起到相反的作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當然上課時老師的.指令也很重要,說多了同樣會限制住學生的思維,怎樣才能恰到好處的引導學生思考,怎樣的“磚”才能引出“玉”來還是大有學問的。

  今天的課堂還是自己說的太多,但是由數到式的類比還沒有明確的指出來。數學思想方法的總結也沒有體現,不過選擇乘法分配律這個切入點去講“去括號法則”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只是下課后才發現缺少一個我和學生一起做的例題,只好在下一節課實現了。

  哎,每次公開課后總會有很多的遺憾。道路很艱辛,因為身后還有那么多可愛的孩子們,所以再艱辛也要繼續努力。

教學反思與感悟9

  《錢學森》是一篇記敘人物事跡的文章。課文生動記敘了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在美國時,一刻也沒有忘記祖國,歷盡艱辛才回到祖國,以及回國后為我國運載火箭和導彈的研制以及發射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贊揚了他時刻不忘祖國的高尚情懷。這篇課文感情真摯,動人心弦。因此,在教學中我以“熱愛祖國”為切入點,以讀為主線,緊緊抓住錢學森所說的話,結合補充資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討論、交流,在閱讀的同時,深化了對文章思想內涵的理解,升華了他們的愛國情感,讓學生感悟錢學森的愛國情懷。

  第一段話:“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首先通過交流,讓學生從錢學森在美國富裕的生活、優越的條件與他話語的`聯系中產生困惑。我巧妙地設計了一組關聯詞的說話訓練:選取一組關聯詞,請結合課文內容,體會錢學森是怎樣想的?這一環節是想通過交際情境促進角色轉換,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促使學生的情感與錢學森的情感產生共鳴共振。這時,學生再來讀這一段話,使學生更加深切地體會到錢學森的殷殷赤子情。

  第二段話:“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要求學生用心讀,反復讀,好好感悟。抓住“應當”一詞知道錢學森把回國看成是一種責任一種職責。這里有設計了第二個說話訓練:如果你也是那些留學生中的一員,你會支持錢學森的決定嗎?你認為他回國值不值得?這個問題的創設,不僅是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更能體現出錢學森這一顆拳拳報國之心的強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教學反思與感悟10

  《我要的是葫蘆》寫的是一個種葫蘆的人因為沒有治葫蘆葉上的蚜蟲,所以他的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從而告訴人們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課文的內容短小,蘊涵的哲理淺顯。在第二課時我主要把以讀促悟作為教學的重點,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品悟課文語句里包裹著的豐富的思想感情。

  一、教學思路清晰,重點較突出

  本課教學主要抓住三個訓練重點:(1)朗讀的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人物的對話進行朗讀指導,體會種葫蘆的人一心只要葫蘆和鄰居著急的心情。(2)句式的訓練。通過朗讀比較兩組句子不同的語氣并體會每組的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并通過練習鞏固。(3)補白策略的訓練。我結合文章的空白之處,設計了想象說話的內容,想象說一說:如果你就是種葫蘆的人,你會怎么做?請你用上上面的句子,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說出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重視感悟和體驗。教學設計以讀為主,在學習過程中重視閱讀感悟和體驗,學生自由朗讀、同桌合作讀、分角色伙伴合作朗讀、個別展示朗讀等閱讀方式突出了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使學生在不同的閱讀實踐中自主地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最終內化為學生的語言積累。

  三、教學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板書設計和教學內容不同步。

  2、學生做了講學稿上的練習沒有全班展示交流。

  3、上完課了沒有小結

  4、教學反饋及應變能力有待于提高。在教學中,隨時都有學生當堂的生成,即興語言的表達,如何圍繞教學目標,充分肯定,及時地促進學生,我覺得做得還不夠好。這一點,我想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磨練,另外,在聽課時多多學習其他老師好的做法。

  5、教學語言的再精煉。我覺得在教學時,語言的指向性要更明確些;語言的目標性應更明了些。

教學反思與感悟11

  親情之愛,是一切美好感情的基石。通過這次“表達·交流”綜合實踐的設置,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親情,接受一次愛的洗禮,感激親情,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并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了解親情的豐富內容和多樣表現,進而豐富對于親情的感悟和認識;最后通過“親情”主題寫作活動,內化關于親情的感悟和認識,學習用適當的語言形式表達自己的真摯情感。我認為教學重難點:1.創設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2.學會表達學會感恩,學會用適當的語言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課講完后,感覺不是很順暢,有一種不是很透徹的感覺。其實,作文教學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獨特體會,在上課中要有個性化的理解。但無論如何解讀,終極目標一定是喚醒學生體驗,然后引導去寫。體驗被喚醒后,學生就有了可說的話,也就是有了寫作素材。在引導寫作中,在技巧的指導中,一定結合具體的材料,或文本或學生的當堂作文。

  一、 放平心態。

  雖然是一堂競賽課,但一定要淡化競爭性,當成普通課來上。課備的再熟練,準備的再充分,緊張都會讓課變形,效果大打折扣。老師的緊張會傳染給學生,心態的失衡,會影響交流溝通。本節課由于莫名的緊張,節奏有點亂。在“說一說”環節后,本來設計板書“點滴言行”四個字,也即解決選材的問題。結果遺漏了,當發現的時候已經到了“議一議”的環節了。本打算本環節后板書,可是又莫名其妙地忘記了。于是只好在快結束的時候補上了,雖然也算完整,但時機不好,應寫在該寫處,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二、 關注生成。

  在備課時,往往預設了多種情況。預設不能不考慮,但是預設往往偏離此課此生此時的具體情形。預設會出現與學生交流時產生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交流成了各講各話的表述,很難形成統一意見,難以達成具體目標。學生的回答本來很好,但如果缺乏及時的肯定,就會錯失激活更多學生思維的有效時機。有一個女生在回答親情故事時,講了一個書上的事,并補了一句經典的話,親情不能等。此時應該順著此生的不能等往下引導,我們該怎么辦?這樣一引,就會轉到如何感恩,如何表達對親人的理解上來。可我當時的處理,僅僅是一句重復:是啊,親情不能等。

  三、 直指目標。

  任何一堂課,都應該有一個具體可行的目標,課就應該圍繞這個目標去推進,去展開。無關的或不要緊的細枝末節,一筆帶過。所謂的精彩,只包括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教師的巧妙點播,學生的.有機生成。在講述親情故事中,我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也許太投入,沒把握好情緒,在說的時候數次哽咽,以致影響了教學的進度。作為一名老教師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導演的任務是營造氛圍讓演員去表演,如果自己失控了,演員去做什么?

  四、用好材料

  在營造氛圍,創設情境時,用材料一定要注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個別的特殊的例子沒有代表性。例如韓紅的《天亮了》創作及背后的故事,雖然感人,但不具備普遍性。我選用的是《天堂午餐》,極其貼近生活。其內容是《天堂午餐》講述的是一個年少輕狂的兒子,平時對母親的辛勞不以為意,甚至對嘮叨的母親發脾氣。當母親擦地時,兒子不耐煩地說:哎呀,別擋著我!當母親叫兒子吃飯時,正在上網的兒子卻回答說:別叫了,煩死啦!面對母親“我什么時候才能吃上你給我做的飯”的期盼,他毫不在意地回答:“媽,等您老了,我天天做給您吃。”而當母親猝然過世后,追悔莫及的兒子悉心給母親做了一頓午餐,可是再也見不到媽媽的身影……在讓學生談一談哪一點讓你感動時,我的引導不是很到位。導致了材料使用不充分。再好的材料,不能化為自己的東西,也會給人以言猶未盡的感覺。

  整節課雖然有遺憾,但是我邁出了這一步,對我的教學生涯,對我的成長意義非凡。我從來沒有這樣思考過平時隨意布置的作文該怎樣去上,一番探索,一番比較,一番糾結,收獲多多。它讓我懂得了該如何去引導學生寫作,讓我對自己也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知道了下一步我前進的方向在哪。

教學反思與感悟12

  這次能有幸聆聽王老師和曾老師的課,對我而言真是受益匪淺。

  曾老師親切自然的教學風格和王老師穩重、樸實的教學風格讓我如沐春風。最令我欣喜的是大家能聚在一起共同研討對課的看法,這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

  在閱讀了王老師的反思以及唐老師、袁老師和曾老師的留言,我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在此想跟大家共同交流。《我的愛是什么》,這樣的課題一拋出來,我想很多人都會覺得“愛”這是個很沉重很深奧的話題,對我們成年人來說愛真是無法言語說清,在我初次接觸教材的時候,我就是用我個人的對愛的理解一種很成人化的理解來進行設計這一節課,認為這樣才能體現愛,可是試教之后,聽課的老師們與我真誠地交換了他們的想法,認為這節課確實營造了濃濃的愛的氛圍,她們都被感動了,可是這樣的愛太沉重了,作為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無法體驗這樣深層次的.愛,因此在設計課的時候能否考慮孩子的年齡的特點,走進孩子的心理去備課。

  老師們的話讓我茅塞頓開,對呀,在備課的時候,我始終都被自己的體驗而框死,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我的愛是什么?當我再次研讀教材,對愛有了更多的感悟。其實愛并不是我們想的這般復雜,作為父母當他們聽到自己的孩子說聲“我愛你!”“謝謝你,媽媽!”“媽媽,我來幫幫你!”……這樣一句簡簡單單的話,父母會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孩子們幫他們撿撿碗筷,幫他們捶捶背……這樣的舉手之勞他們會覺得很幸福。可是這樣一句句平常的話,這樣一個個小小的舉動,又有多少孩子能做得到呢,甚至還有孩子根本不知道這就是一種愛家人的表現。因此,在這節課中我想我應該做到的就是讓孩子們懂得感受家人的愛同時知道如何愛自己的家人,我記得看過這樣一篇文章,一個人在朋友家吃飯得到了別人的端來一碗飯興奮不已,可是她的母親給她端了一輩子的飯,他也從未感激過。在我們的班級中,也有很多這樣的孩子,對老師對同學彬彬有禮,可是對父母就非常無禮,我曾經找這些孩子聊天,從談話中我了解到原來這些孩子們,根本不知道這是無禮的表現,因為從小就這樣跟家人說話,從未有人指責過他們。來到班級不能這樣說話,因為這樣做老師會批評,但他們也從未認真地去思考這些問題。所以與孩子交流“愛”的話題,我覺得真是非常有必要,對于這節課,我并非希望自己的課堂要如何的出彩,而是真切地希望能喚醒孩子們的情感體驗。以上都是個人粗淺的看法,還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教學反思與感悟13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陷入了一種師教生學,照本宣讀的狀態。這種教學,根本沒有把活生生的學生當作學習語文的主體,忽視了人的個性發展,漠視著人的個體差異,更談不上文學語言在心靈深處的獨特體驗。21世紀科技迅猛發展需要富有個性和創新精神的一代。為此,教學理論和實踐正在進行著由單一的認知性教學向多維的體驗性教學轉變。

  所謂體驗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教師積極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創造性地對教學情境進行體驗,并且在體驗中學會避免、戰勝和轉化消極的情境和錯誤的認識,發展、享受和利用積極的情感與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蘊藏于這種教學活動中的歡樂與幸福的同時,達到促進其主體性充分、自由地發展的目的的教育實踐活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體驗”為核心,對教學提出了“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 、“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 、 “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等要求。《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地接觸語文材料……”這些基本理念清晰地告訴我們:語文具有很強的“體驗性”,語文教學要從學生體驗出發。筆者以此理念為指導,進行了《畫風》課文的教學。

  《畫風》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4組入選的一篇課文,學習本組教材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本篇課文以人物^對`話的形式,講了三個小朋友一起動腦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在畫紙上的故事。課文題目“畫風”一開始就引起了學生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畫呢?三個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相互鼓勵。人物多,^對`話多,又是三個人的相互交流,這樣的課文,二年級學生還是第一次遇到,學生不易理清課文中人物的態度,觀點、做法。因此,筆者認為: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三個小朋友開動腦筋畫風的過程及方法。

  [片斷一]

  一、課文導入

  課件出示謎語:花兒見它點頭,云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

  師:猜一猜它是什么?

  生:風

  (師板書“風”字)

  師:誰能用古詩吟一吟風?用歌曲來唱一唱風?

  生: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生:風吹草低現牛羊。

  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師:同學,我們能歌唱、吟誦風,能不能畫風呢

  (板書課題畫風)

  二、初讀課文,教授生字(略)

  三、講讀課文

  (課件展示主題圖)

  師:請你默讀2-8自然段, 你喜歡誰畫的風?

  (學生默讀2-8自然段)

  師:你最喜歡誰畫的風?為什么?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小組交流;個別匯報)

  生:我喜歡趙小藝。因為她畫了兩種方法。

  生: 我也喜歡趙小藝,因為她愛動腦筋。

  生:我也喜歡趙小藝,因為她是第一個想出辦法畫風的。

  生:我喜歡陳丹。

  師:說說看,為什么最喜歡陳丹呢?

  生:他開始不會畫,但是,別人畫出來后,他也動腦筋想了,也會畫了風。

  生:我喜歡宋濤,因為他愛提問題,而且他也畫出風。

  生:不對,宋濤他早就知道怎么畫的,他是故意來考考大家的。

  師:你喜歡的小朋友到底是怎么畫風的呢?請你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他們畫風的句子,用波浪線把它劃出來。再在小組里交流。

  (生自由讀課文,邊找邊畫,小組交流)

  生:我喜歡趙小藝,因為她畫出了飄動的旗子和轉動的風車。

  生:我喜歡宋濤,因為斜斜的雨絲,有小風吹來。

  ……

  教師相機板書:

  (課件展示,我會說)

  師:你們能用“風來了,風把____吹____了,風藏在______里”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嗎?

  生: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風藏在斜斜的雨絲里。

  生: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里。

  師:不看黑板還能怎么說?

  生:風來了,風把頭發吹亂了,風藏在頭發里。

  生:風來了,風把帽子吹跑了,風藏在帽子里。

  ……

  師:課文中的小朋友都說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他們的話用橫線劃出來。

  (師課件出示^對`話)

  誰能畫風?

  風,看不見,摸不著,誰也畫不出來。

  我能!

  我也會畫風了。

  我還能。

  師(手指課件):誰能來讀?

  生:我能!

  指名生讀

  師:說一說讀的怎么樣?

  生:第一句是問句沒讀出問的口氣。

  生:我覺得他第二句讀的很自信,聲音特別洪亮

  師:還有誰會讀。

  生:我也會讀。

  指名生讀

  師:讀得不錯,如果聲音再洪亮一點,會更好。你還能來讀嗎?

  生:我還能。

  (生聲音洪亮的讀文)

  師:請小朋友四人小組分角色在下面讀一讀。

  (生分小組練讀,小組競賽)

  ……

  三、課后拓展

  師:你們還能想出什么方法來畫風?請你們把自己的奇思異想用五彩畫筆描繪出來。

  (生畫風)

教學反思與感悟14

  當上完了“學寫讀后感”這堂作文課后,我沒有半點興奮和激動,聽到同級組的老師說很好,我有些許欣慰。因為我所上的這節課是超常態的課,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課。

  當我們六年級語文組確定了《探討小學高年級學生作文難對策的行動研究》作為本年級組研究的這個小課題后,我們就立即分工合作了。我很享受這個合作的過程,也非常樂意承擔公開課的任務。

  我之所以選擇上“學寫讀后感”那是有原因(哈哈,根據需要而上吧)。開學初,學生們交上來的讀后感,不是原文的縮寫,就是滿紙都是大道理,滿肚子的大話、空話。概括一下學生出現的主要問題有:

  第一、“讀”和“感”分離。有些同學寫讀后感,只寫“讀”而不寫“感”,成了這本書或這篇文章的“內容簡介”。也有同學寫讀后感,只寫“感”而不寫“讀”,成為無根底無病呻吟。

  第二、“讀”和“感”在文章之中兩分天下,前邊的“讀”實際上是寫文章內容簡介,后邊發一通感慨就算了事。

  第三、選不好感受點,不會結合實際,感想很空泛。

  看來,學生們還沒有掌握寫讀后感的方法,于是我便針對他們出現的問題,就選擇了教“學寫讀后感”。

  為了利用好課堂這一主陣地,我設計了這一教學過程:首先讓學生給“讀后感”下定義(寫讀后感,就是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后,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明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及方向。然后通過范文《勤能補拙——〈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讀后感》引路,讓學生通過讀、思、議等形式,老師作適當的點撥和引導,使學生領悟并歸納出寫讀后感的方法——讀是基礎,感是重點;聯系實際,有感而發;觀點明確,敘議結合;格式正確,過渡自然。接著給學生提供一些優美詞匯,要求達到讀準確,讀流利;懂意思,快速記,恰當地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來,這里也是教會學生積累和運用。然后在學生掌握了寫讀后感的方法與步驟的基礎上,讓學生讀《流沙歲月》這個故事,討論并解決解決兩個問題:

  一,故事主要講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二、你覺得自己是一只正在醞釀“珍珠”的河蚌,還是一只貪玩的河蚌?最后讓學生擬題習作。

  課上完了,我覺得自己能按預期的計劃完成,如果接下來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動筆,老師能在學生的習作過程作及時指導,并對作品進行及時點評,可能收效更大。

  其實,學生要寫好讀后感,首先做到對給出的`文章用心地讀,用情地讀;其次要選好“感受點”,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好書,可寫的感受點很多,我們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或身邊的實際選擇一個自己最善于寫的來寫;最后要聯系實際,有感而發,因為沒有情感的讀后感是蒼白無力的,是不能感染人的。

  總之,不管上什么課,一定要簡簡單單,實實在在,確定學生掌握的知識就要落到實處,絕不能蜻蜓點水。若果我們在確定教學內容及內容的重難點后,能根據內容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做到思路清晰,突破重難點,過渡自然,隨機應變,在善于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同時,善于傾聽學生的回答,并對學生的回答做出中肯的評價,正確引導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我看這節課就算成功了。記住:“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

教學反思與感悟15

  聾校語文教學目的是力圖通過音、字、詞、句、文等內容的學習,培養聾生聽(專指有殘余聽力的聾生)、看(看話)、讀、寫、理解與表達語言的能力。而聾童由于聽力缺陷以及語言能力的未適時開發,導致其對語言的理解和掌握有相當的難度,同時制約了他對周邊人、事、物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影響了自身個性的健康、常態發展。在近幾年的聾校語文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中,我嘗試把普通學校新課改中所提倡的營造寬松愉悅的環境,讓孩子在參與、活動和體驗中,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的理念融合在我和孩子們的語文課堂中,讓聾啞孩子在快樂中學習語言,在活動中陶冶性情,在參與中培養主動學習的精神。

  下面,我以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第七冊第17課《我要的是葫蘆》一課為例,談談我在聾校課改實踐中的做法和體會。

  《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年輕人種了一顆葫蘆,只想著葫蘆快快長大,卻不懂得要勤于管理,最后葫蘆都脫落了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故事內容不難理解,難點在于讓聾生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變化,以此理解和把握故事所折射出的深刻的寓意。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逐字逐句的講,學生逐字逐句的啃,字句的意思容易明白,故事的內容也不難掌握。但是,老師講得很累,學生學得

  被動,孩子們缺乏主動學習的愿望,文章理解得支離破碎,不能夠走進人物內心,更難以理解文章寓意。在這篇課文的處理中,我采用“把教室變成劇場,讓大家成為導演和演員,師生共同講、讀、導、演”的'教與學的方法來突破。

  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師:“上一節課,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我要的是葫蘆》一課中的生字詞語,也自己嘗試著閱讀了課文,現在誰能夠把課文正確、流利的讀出來?

  (課的開始,首先給孩子們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以一個主動參與的態度投入課堂。)”

  生:輪流開火車讀。

  (讀完之后,師生共同指正、評價、肯定。把評價的權利也交給孩子,讓他在給別人指出錯誤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知識點的強化。)

  師:同學們讀的真不錯。在讀的時候,你還知道了些什么? 生:年輕人種葫蘆;葫蘆很好玩,我喜歡;葫蘆最后都落了…… (請孩子們自由表達,各抒己見,老師則同其他同學一起,及時肯定和欣賞每一位同學的見解。)

  師:你們都讀得很用心,想的也非常好。那誰能告訴我,那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最后都落了?還是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年輕人的庭院吧!

  (同學們通過自己閱讀課文,已經了解了故事的大致情節。老師再把關鍵性的問題提出來,引導孩子們的興趣進入下一個環節。)

  接下來,老師隨手在教室的地板上畫了一幅圖:一個古代的小庭院,一個葫蘆架,掛滿了可愛的小葫蘆。老師則搖身變成了一個手拿香扇、悠閑懶散的古代書生。

  生:全都哈哈哈地樂了,馬上把教室變成了古代的小庭院,把自己變成故事中的人物,而且躍躍欲試。

  (這幅圖不是畫在紙上,也不是畫在黑板上的,而是畫在教室的地板上,這樣營造出的就是一幅立體的場景:一個小院落,一架可愛的小葫蘆,一個悠閑的古代年輕人。聾啞孩子由于聽覺能力的喪失,促成了視覺捕捉和感受能力的敏銳,還有手及其他肢體語言豐富的表現力。所以說,他們對于“表演”這種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和表情語言來表達內心和思想的方式尤為擅長,尤為喜愛。一幅畫營造出了一個小劇場,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的欲望立刻凸現出來。)

  師:指地上的圖,這么可愛的小葫蘆是誰種的?這么可愛的小葫蘆,最后一定都長成大葫蘆了吧?噢,沒有,那發生了什么事?還是讓我們到故事中尋找答案吧!師生共同讀黑板上的大字課文。

  生:孩子們都站在“葫蘆架”邊,和老師一起讀課文,有的同學已經根據自己的理解開始搖頭晃腦的模仿年輕人的神態和動作。

  (這個環節開始后,課桌、講桌已經拖到一邊,教室已經變成了“庭院”,孩子們則成為了故事中的“年輕人”。)

  師:葫蘆開始的時候長得怎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都指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而且不自覺地讀起來。

  師:嫩綠的枝葉,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看著真叫人喜歡。怎么來表現這種喜歡的感情呢?

  生:孩子們臉上、眼睛里都做出有些夸張的喜愛的神情,有的同學干脆邊說邊表演:一天看好多次,喜歡的不得了。

  師:這位同學表演的真好,讓我們大家都帶著這種喜愛的感情來“表演讀”這一段,好嗎?

  (講讀課文的環節開始了,我們的“劇本表演”也正式拉開了序幕,孩子們并沒有感覺到是在刻意的學習,他們表現的欲望才剛剛開始。在這里要注意的是,老師一定要善于控制課堂的節奏,要能牽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收放自如,要在表演中體會,在“玩”中“學”。)

  師:剛才我們已經知道,這么可愛的小葫蘆最后并沒有長成大葫蘆,為什么?我們繼續來看,接下來發生了什么事?

  生:發現蟲子了!

  師:發現蟲子怎么辦?

  生:用手捉掉蟲子;是害蟲,應該消滅它;媽媽都是撒上藥,殺死蟲子的;抓一只螳螂放上,捉蟲子……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可是為什么要殺滅害蟲呢?因為植物要通過根和葉子來吸收水分、陽光和其他營養才能生長,就像同學們要天天吃飯、喝水、呼吸新鮮空氣才能健康成長一樣。植物上生了蟲子,蟲子就會慢慢地吃掉植物的葉子,啃壞它的根和莖,它就沒法吸收營養了,當然也就結不出果實了,甚至還會干枯掉。

  (因為我班的聾生大多來自農村,對于爸爸媽媽消滅莊稼害蟲的事情見得挺多,但對其中的道理并不明白。老師不限制孩子的思維,先讓他們自由發揮,再給他們深入淺出的講明道理。孩子們通過小伙伴和老師的講述,對這件事情了解的越多,就越能反襯出課文中年輕人的無知,從而理解文章的寓意所在。在這個環節里面,老師已經把孩子們的角色定位拉回來,是課堂中一個相對靜態的獨立思考和接受新知的時段。當然,也為理解故事的進一步發展,把握文章的深刻寓意作了厚實的鋪墊。)

  師:同學們都知道了植物上生了蟲子應該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可是有一個人卻不知道,他是誰?

  生:又都樂呵呵的,笑指課文中的年輕人。

  師:好吧,我們看看這個年輕人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請看課文接下來的兩段。

  生:孩子們又都做回了“年輕人”的角色,一邊讀課文,一邊搖頭晃腦的表演。

  (“心里想,有幾個蟲子怕什么!”、“盯著葫蘆自言自語地說”、“當鄰居勸他趕快治蚜蟲時,他感到奇怪,還反問道:什么,葉子上的蟲子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等詞句把年輕人既無知懶惰、又不聽勸告的滿不在乎的神情刻畫得惟妙惟肖。老師和同學反復通讀這兩段,并請每一位同學都來讀一讀,演一演。然后,互相評價,共同討論:如何來表現這個年輕人的心態,怎么表演最恰如其分,誰哪里有問題,誰表演得最好。在這里,學習的過程由詞句到表演,再由表演

  到詞句;每個人的角色從“演”到“導”,再從“導”到“演”,實質上已經完成了共同討論、主動探究的過程。)

  師:正因為年輕人的無知,最后出現了怎樣的后果?同學們從這里想到了什么?

  生:葫蘆都落了,年輕人很失望;年輕人懶,不愛勞動;他很笨,不明白道理;他還不聽勸告;我們不要這樣做……

  (孩子們通過發自內心的“演”和“導”的體驗,很輕松地就掌握了文章的主題,體會到了文章所表達出的寓意。)

  一堂課就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表演中結束了,孩子們沒有中規中矩的坐在硬板凳上,嚼著與他們相隔千里萬里的語言文字,而是放松自己的手腳和身體,飛揚著他們想象的翅膀,和老師一同來到古代的庭院,現代的大都市,草原的蒙古包、鄉村的田野,還有好玩的動物園,有趣的童話小屋??在我的語文課堂中,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們活潑的 身影,愉快地笑臉,雀躍的精神。我想,這就是我們素質教育理念和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倡的快快樂樂學習、健健康康成長的一個起點吧。

【教學反思與感悟】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與感悟11-02

教學反思與感悟06-08

《感悟青春》教學反思07-21

教學反思與感悟(20篇)04-20

鄉下的孩子的教學反思與感悟07-08

教學反思:我對多媒體教學的點滴感悟07-08

教學反思與感悟(通用20篇)03-19

教學反思與感悟(集合15篇)11-02

教學反思與感悟(通用20篇)02-10

《感悟青春》教學反思(8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