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讀書的筆記1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但是讀書筆記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的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的筆記1
以前陸陸續續讀過一些楚辭,但是總沒有讀過相對完善的全集,最近因為寫論文要拓展閱讀一些資料,便把楚辭放在了閱讀計劃中。
這本書注釋有的相對繁雜,有的又失之簡略,不算是最好的初級讀物,作為研究級的初等讀物倒是可以。在閱讀古代文學的時候,我不太喜歡學術式的讀法,但又不能過分感性蜻蜓點水,總的來說介于感性與理性之間。比如讀《論語》,讀楊伯峻先生的注譯,感覺非常好,也有學術上的啟示,也會刻意挑出一兩個問題拓展研究一下,但不會針對大量問題找幾十種資料來參考。
我也做過少量的專題學術研究,學習使用嚴謹的方法討論問題,得出看似正確的結論,但這并不是我追求的方向。還是希望自己能感性地與作品接近,但在敘述中不要出現知識性的硬傷。
文學研究可以大致劃分為考證與解讀,考證務求詳實,解讀則多自由,我什么時候才能成為一個有趣的解讀者呢?且從平凡的閱讀者開始吧。
2《楚辭》在詩歌發展歷程中是一種極其特別的文體,可以說“空前絕后”,集中取得了成績(尤其集中在屈原身上),后代很難有大范圍的發揚。這種文體就像一個絕頂高手,發了一陣大招以后就成為了傳說。
學習漢語的人從古到今當然都無法繞過楚辭,通行的語文教材也不可能忽略,但是一般的閱讀者總與之隔閡較深。以現行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為例,節選的《離騷》雖然是高考必考內容,學生卻背誦困難理解更困難。不僅楚辭,《詩經》也差不多。真正喜愛《詩經》的讀者如今并不普遍。
這種情形首先跟《詩經》與楚辭距離我們的時代過于遙遠有關,尤其是現代文成為主要表達工具以后,許多詞語都被束之高閣,成為了語言上的“文物”,缺少使用,自然不能普及。
然而,了解過去又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沖動,我們總會一再回望過去,接近那些優美的辭章,并且總會有人從中獲取幸福。
3談論《離騷》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足夠長,足夠豐富,足夠蕩氣回腸,說實在的,我這樣的平庸讀者配不上這樣的作品——很難平視,不免仰視。
大學的時候在湖邊背《離騷》,重慶的空氣很少流動,因此全身呼吸不是特別順暢,湖水也不是活水,現在想來都有些氣悶。勉強把這第一長詩背完,算是證明了自己確乎是個文學院的學生。
后來就漸漸忘掉,只留下一些印象。閱讀就是如此,你與許多作品作美好的相遇,卻難以一一長相廝守。此次重逢,可以仔細聊聊,分別之后,不知道又要何時才能有機會聚首。作品是最無私的,你在紅塵載浮載沉,它們一直在那里靜靜守候,等著你拋掉多余的顧慮,來作安靜的交流。
屈原這樣的做過大官,心系家園,最終殉國的大詩人,也許“向死而生”四字可以較為簡潔地說明他的生命。一千多年后,同樣是愛國詩人的文天祥寫過這樣的詩句:“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這兩句詩如果屈原讀到,也會“于我心有戚戚焉”。
4談論《離騷》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足夠長,足夠豐富,足夠蕩氣回腸,說實在的,我這樣的平庸讀者配不上這樣的作品——很難平視,不免仰視。
大學的時候在湖邊背《離騷》,重慶的空氣很少流動,因此全身呼吸不是特別順暢,湖水也不是活水,現在想來都有些氣悶。勉強把這第一長詩背完,算是證明了自己確乎是個文學院的學生。
后來就漸漸忘掉,只留下一些印象。閱讀就是如此,你與許多作品作美好的相遇,卻難以一一長相廝守。此次重逢,可以仔細聊聊,分別之后,不知道又要何時才能有機會聚首。作品是最無私的,你在紅塵載浮載沉,它們一直在那里靜靜守候,等著你拋掉多余的顧慮,來作安靜的交流。
屈原這樣的做過大官,心系家園,最終殉國的大詩人,也許“向死而生”四字可以較為簡潔地說明他的'生命。一千多年后,同樣是愛國詩人的文天祥寫過這樣的詩句:“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這兩句詩如果屈原讀到,也會“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吧?
許多資料都對這首詩的基本內容做過清理,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從自己的角度再清理一次。閱讀在多數情形下是一個人的事,許多基礎的東西還得自己去建立。
5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到這里,屈原介紹了自己值得驕傲的出生以及自己對高潔人格的執著追求,使用的筆法可以說十分雅正。
生來即是貴族,并且極其在乎自己的身份,竭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這種勇于自我擔當的貴族如果多一些,則國家幸甚。而楚國的現實恰好相反,許多王朝的實際情形也是,貴族著力于維護并擴大自己的利益,推著國家進入滅亡的深淵。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歷史的反復一再證明了這一點。好的時代制約人性之惡,發揚人性之善。壞的時代釋放人性之惡,遮蔽人性之善。
對現世生命有高尚追求的人總會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更多的事情,遺憾的是屈原生命的許多時間還是被迫浪費掉。另一個沒有浪費掉的例子是諸葛亮,還是留下了很多遺憾。
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茞!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夫惟捷徑以窘步。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我這樣斷第二節,可能與一般的斷法有區別。這樣斷的理由是本節主要表達對君主和黨人的不滿。通篇里,對黨人一般都是極盡斥罵之能事,對于君主則主要是怨刺。作為臣子,在古代大概也就只能是這樣的態度了。從今天的社會契約立場出發去抨擊屈原的所謂愚忠,倒也可以啟示今人,但也無損于屈原的偉大。在古人那里,美政理想總是與君主聯系在一起的,君主即是國家,國家即是君主,攤上一個昏君,做不成大事,就只能被迫成為一代詩人。幸耶?不幸耶?屈原自己恐怕并不喜歡這樣的命運。
本節前四句突然從講自己轉到談政治,從筆法上來說不夠圓轉,算是一處瑕疵。
讀書的筆記2
《在人間》是俄國作家高爾基寫的。它真實的記錄了高爾基小時的慘淡童年。高爾基的童年是悲慘的,很小父母雙亡,由外祖母撫養,可家庭貧困的外祖母哪能撫養的起呢?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好逼高爾基流浪街頭自己養活自己他先在鞋店、圣像做學徒,又在輪船的廚房里打雜,過著非常沉重而苦悶的生活。而讀書使他找到了快樂、安慰。雖然條件艱苦,但高爾基久久不能忘記讀書,他如饑似渴地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如在這一段里:
星期六那天,我到閣樓上曬衣服,想起那本書,就將它拿出,讀起來。我讀的入了迷,一直讀到身子凍僵了為止。(省略)我讀的入了迷,耳朵聽到大門口的門鈴聲,竟然一時弄不明白這是誰在拉鈴,為什么要拉鈴。(省略)“你聾了!外面在拉鈴!”保姆生氣地說道。
我趕緊去開門。
“睡著了!”東家嚴聲問道。他的妻子費力的爬上樓梯,抱怨我害她著涼了。那個老太婆罵個不停
有時主人發現了,還把他的書統統死碎、燒掉,有的時候甚至毆打他一頓!!
雖然高爾基為了讀書遭受屈辱、欺凌。但他一直堅持著讀書,永不放棄!功夫不付有心人,終于,他通過努力的.自學,使他成為了一名出色的著名文學作家!啊!高爾基是多么的偉大呀!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也要向高爾基一樣,堅持讀書,堅持學習,成為一名熱愛讀書、熱愛學習的人!
讀書的筆記3
暑假讀了黃先明的《高中數學學習方法》。
首先,他告訴我們高中數學學習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習。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與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在考試前要做好準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
其次,他將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進行了比較。
1、知識差異。高中數學知識廣泛,將對初中的數學知識推廣與引伸,也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完善。
2、學習方法的差異。現在高考數學考察,旨在考察學生能力,避免學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勢思維,提倡創新思維與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
3、學生自學能力的差異。高中的知識面廣,知識全部要教師訓練完高考中的習題類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較少的、較典型的一兩道例題講解去融會貫通這一類型習題,如果不自學、不靠大量的閱讀理解,將會使學生失去一類型習題的解法。
最重要的,是告訴了我們如何建立好的學習數學興趣。
(1)課前預習,對所學知識產生疑問,產生好奇心。
(2)聽課中要配合老師講課,滿足感官的興奮性。聽課中重點解決預習中疑問,把老師課堂的提問、停頓、教具與模型的'演示都視為欣賞音樂,及時回答老師課堂提問,培養思考與老師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師對你的提問的評價,變為鞭策學習的動力。
(3)思考問題注意歸納,挖掘學習的潛力。
(4)聽課中注意老師講解時的數學思想,多問為什么要這樣思考,這樣的方法怎樣是產生的?
(5)把概念回歸自然。
總結起來,高中數學學習就是要: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
讀書的筆記4
希臘神話中,無論是神袛還是神化的人(英雄),都具有人的情感,思想都刻上人的烙印。雖然希臘神話主要是歌頌英雄的事跡,但我認為也深深地揭露和批判了人性的丑惡。希臘神話稱得上是一部人性批-判的寶典。親情可以是很虛假的東西。今天還是你的兄弟,明天就可能成為你的敵人。愛情的不可靠容易使人想起易變質食品,難以長久保存。希臘神話對人對神都作了真實的展現,不粉飾光明,也不掩蓋黑暗。對人對神,它都同等對待。不因為他是英雄而遮蓋其卑鄙,不因為他是神袛而掩蓋其虛偽。人性的批判正是深深植根于這樣的土壤,所以批判才顯得深刻有力。
伊阿宋和希臘著名的英雄們去科爾喀斯取金羊毛。在那里他邂逅了埃厄忒斯國王的女兒美狄亞。為了幫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并逃脫她父親的追捕,美狄亞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和父親,并且還設計殺害了自己的親弟弟!然而美狄亞自己卻并未得到幸福。雖然她和伊阿宋最終結為夫妻,但是當她年老色衰時,伊阿宋就娶了臨近一個國王的女兒。這里面的伊阿宋和美狄亞本一直相愛著,可是美狄亞老了,伊阿宋喜歡上了別的女孩。愛情的背叛使美狄亞把國王、公主及他的兒女都殺了,讓伊阿宋活在悲痛世界中。愛情是自私的,這是人之常情。
美狄亞說:“在一切有理智、有靈性的生物中間,我們女人算是最不幸的。首先我們得用重金爭購一個丈夫,他反會變成我們的主人。……而最重要的后果還要看我們得到的,是一個好丈夫,還是一個壞家伙。因為離婚對我們女子是不名譽的事……。” 盡管這段話是母權制被推翻以后,對那個時代婦女的奴隸地位的控訴,但我們還是能夠在戲劇《美狄亞》中認同美狄亞是一個完整的女性形象。首先,美狄亞作為英雄時代男權的陰影下,敢于為了伊阿宋放棄公主的.身份,殺死自己的弟弟,背叛自己的國家,為愛情絕對的付出。在這個意義上,美狄亞是一個心理上絕對自由的人,敢愛。可當她被自己的丈夫拋棄后,為了報復那個負心的男人,居然親手殺死自已與伊阿宋所生的兩個兒子,在這一點上,更突出了美狄亞心理上的絕對自由,敢恨。我們知道在當時的時代,婦女愛的自由都很受限制更不要說恨。美狄亞在這樣的男權社會下絕對不是一個被壓迫的人,盡管在社會條件下是,但在精神與靈魂上絕對不是,她是一個與男人有同等地位的英雄。首先從美狄亞的被拋棄說起。美狄亞作為一名無法再幫助丈夫的無用女人是伊阿頌的心里面拋棄她的借口。伊阿宋對愛情的觀點不過是利益的憑借,可這對美狄亞所追求的絕對愛情來說無疑是一種侮辱,那么美狄亞在絕望與悲愴中用極端的方法來實現心靈中的幻想就是一種個人主義的表達。我們有什么理由來否認美狄亞是一名表達自己的女性。在《美狄亞》中充分反映了一名女性對絕對自由的追求,她用英雄的勇氣掙脫了一切外界的束縛,主要的是道德的束縛,而達到身心的絕對自由。女性是高貴與尊重的,作為一名真女性美狄亞的愛情更為高貴,當自己唯一而高貴的愛情只不過被伊阿宋看成利益的符號,一種受到低賤者的侮辱而激發的憤怒由然而生。當時以父權為主的社會,古希臘一般觀念認為,父親是真正的生育者,兒女的出生完全與母親無關,美狄亞只有親手殺死伊阿宋的子女,才算是完全的報復。所以,對于失去孩子來說,理所當然男性的悲痛更震撼。美狄亞殺死伊阿宋的未婚妻與國王克瑞翁,然后再殺死自己與伊阿宋的兩個兒子。美狄亞在殺死自己的孩子有一段心理對白“我怎么辦呢?朋友們,我如今看到他們這樣明亮的眼睛,我的心就軟了!我決不能夠!我得打消我先前的計劃,我得把我的兒子帶出去。為什么要叫他們的父親受罪,弄得我自己反受到這雙倍的痛苦呢?這一定不行,我得打消我的計劃。--我到底是怎么的?難道我想饒了我的仇人,反遭受他們的嘲笑嗎?我得勇敢一些!我竟這樣的脆弱,使我心里發生了這樣軟弱的想法。”亞里士多德說:“美狄亞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不完全意義上的男人。”在這里的美狄亞是一個已經放棄了道德要求下作母親的責任,美狄亞在人們道德觀念中以一次前所未有的犯罪,達到了真正的自由,而悲劇在這里也達到了及至。正是美狄亞的心靈悲哀讓她首先成為了一個與男性一樣的人,甚至要自主的要強于男人。
從《美狄亞》中我們可以看出女性追求的是絕對忠實或是純粹的愛情。
讀書的筆記5
封面上有一句話:看到的都是光鮮,看不到的都是茍且。我想作者說的是他的投行職業。但這本書,是仰望星空的人,在腳踏實地。每一章節都是干貨,都是生活的記錄、人生體驗。
想做投行和互聯網的人,能在這本書里看到職業前景和行業內幕,關鍵解析;想留學的人,可以明白如何才能更好的利用自己的劉學時間;想讀博的人,看完作者的分析也許就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讀博了……
你喜歡香港嗎?你想過要去香港嗎?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你想換工作嗎?你了解投行嗎?你想過要去做投行嗎?你英語好嗎?你想過要好好學嗎?或者說,你分析過你英語為什么不好嗎?這些問題都能從書里找到答案,但讀完此書,我最深刻的感覺是優秀的人對人生的脈搏的精確把握和人生經驗的共享。
相信每個人都有個香港夢,夢想那里的國際化,那里的香港人,會說粵語也會說英語,同樣是從小學英語,我們學過的英語,過完高考后就再也沒用過。在香港不會英語,雖不至于寸步難行,但絕對跟上節奏。我們還喜歡香港的夜巷,香港的高大上,香港的音樂,對這個與我們一國兩制的國際大都市,充滿好奇。我說的這些都是我們的“游客”身份。
作者的香港夢,坐實了。這本書是一本勵志書。但跟“羊皮卷”那種勵志不一樣,跟微信里那些勵志雞湯也不一樣,我覺得他更像我身邊的一個真實的人。一位體制類的英語老師,辭職去香港讀碩士,之后留下來工作。記不記得,之前網上有一個新聞特別火。有位女員工,在辭職信上寫了一行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作者做到了。只是作者不是以游客的身份去看這個世界,而是,選擇香港留學讀碩士,做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投行。認識了很多以前只是拜讀他們書的文人,認認真真的啃讀了很多專業巨著。。。。很多很多,這個國際化的都市給了作者很多滋養,他對這個城市的資源也充分利用了。工作中的他,又見識了另外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體會就是作者的成熟和深度思考。可能很多時候,我們看微信文章里的“大號”灌雞湯,“噴壞象”,有的居高臨下,有的高風亮節,有的有情懷,有幻想……作者不是,作者更像是我們身邊一個干實事兒的大哥哥,給我們下一步的忠告,告訴我們他這一路的體會。沒有過度渲染他辭職的勇氣和魄力和了不起,沒有高大上他在香港的生活是多么的鮮活。他沒有曬他的朋友圈,但他的書,你讀幾句就會發現一句特別經典的話,你想把他抄到朋友圈里去。
有夢想,就會實現。是對的。只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停在了想上,我想很多上班一兩年進去迷茫期的人,都可以把這本書好好讀一遍,你會看到另一個世界。也許會引起你對自己人生的思考,也許會有些新的想法和看法,但就像作者說的,別排斥他們,別拒絕,去擁抱他們,尋找新的自己。
讀書的筆記6
《復活》中,正是經歷得知聶赫留朵夫從軍中回彼得堡不會來他姑姑的莊園便于夜里到火車站見他而未能如愿的那個夜晚,瑪絲絡娃變得不再相信任何人,把自己同聶赫留朵夫的所有往事拋諸于腦后。請簡述瑪絲絡娃的這個經歷。
瑪絲絡娃知道了聶赫留朵夫不能來姑姑莊園后,于半夜趕到火車站見他。到車站時只停三分鐘的火車響過第二遍鈴了,她認出他后用凍僵的手敲窗,一次又一次,還把臉貼在玻璃上。第三遍鈴聲響過火車猛地開動了,瑪絲絡娃緊跟不舍,列車員把她推開,她還是不停地跑;風吹得連衣裙緊緊裹住雙腿,她還奔跑。無望后想臥軌自殺,肚里聶赫留朵夫的孩子讓她打消了這念頭。
簡述卡秋莎(瑪絲洛娃)在火車旁追聶赫留道夫(聶赫留多夫)的情節。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秋夜(復活節之夜),聶赫留道夫坐在舒適明亮的頭等車廂里玩牌、談笑,而卡秋莎在火車旁奔跑、呼喊,卻得不到回音。她真想縱身跳到車輪下,了此一生。胎兒的蠕動,激起了她母性的感情。
簡述瑪絲洛娃在愛情上最終放棄聶赫留朵夫而選擇西蒙松的原因。
瑪絲洛娃認為聶赫留朵夫向她求婚是因為寬宏大量,還因為從前他做過對不起自己的事,而西蒙松卻是在她處于被流放的景況下才愛上她的,他純粹是因為喜歡她才愛她。此外,她還領會到西蒙松認為她是與眾不同的女人,并受西蒙松高尚的`道德品質感染,因此選擇了他。
托爾斯泰在寫到聶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監獄中去探望淪為藝女的卡秋莎(瑪絲洛娃)時,瑪絲洛娃是否馬上認出他?她是否同意他的求婚?請你敘述這一情節。
瑪絲洛娃并沒有馬上認出自己的往日的情人,但是她仍然高興有人來看地,特別是衣著體面的人。在認出了他之后,對于他的求婚,她跟本沒有聽進去仍然把他當為一個顧客,最本能的反應是先利用他一下,弄點錢買煙抽,說到不要向看守長白花錢時,居然哈哈大笑起來。
讀書的筆記7
多少年以后的現在,再重新看紅樓,年齡的增長,心智的變化,或許記憶里的紅樓會顛覆,而我也有了做筆記的沖動。不知道會堅持看幾天,會堅持寫多少,但是慢慢來吧。
這是寫在開頭的話。
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故事的開頭,是前世今生的故事,只是要還的卻是灌溉的恩情,而不是凄美的愛情。
今天再看這一句,讀出了無情的味道。
最初的最初,我是一株絳珠草,你給我澆了水。后來的后來,我下世為人,用眼淚還了你都水。
開始你對我有恩,過程我要還你的恩,最后還完了。
這個過程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最后結束時你我的再無干系。似乎適用了那句,歲月靜好,各自為安。
所以寶黛無緣其實是必然,林妹妹的淚盡而終也是必然。不知道看到這里,還有多少人會羨慕寶黛的愛情,會幻想寶黛如果在一起會是怎樣的情景。
有句詩說,有情還似無情。大約便是這樣,寶黛的愛情是有情。可起始初衷是無關愛情,或者可以幻想,黛玉魂歸之后,又是那一株絳珠草,是否會與神瑛在一起,也算全了似我這般將紅樓將寶黛的愛情看得如此感性的讀者吧。
只是無論如何,這樣的結局也只能是他人而續,并不是真正的'結局了。
而我,已從絳珠草這最初的話語里讀出了冷冷無情的味道。
腦海里浮現的是一個清冷孤傲的女子,一襲白衫,像說一件尋常的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一樣,將自己的一世,將自己這一世所存在的作用與目的便交代出去了。
這一世,用眼淚還了灌溉之恩,你我再無牽扯。因為我一世的眼淚,也償還的過你了。
讀書的筆記8
我不是一個愛讀書的人,但這次的“快樂假期,輕松閱讀”活動真的讓我獲益匪淺。那天,媽媽說買一本《格林》給弟弟看,另外也順便讓我“交交差”。誰曉得,我一翻那書就愛不釋卷了。
在這本書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靈性的。森林、原野、草地和花木都富于詩的意趣:“太陽、月亮和星星,全都是通人性的,很親切,能給孩子以美好的禮物……群山間有人們在干活兒,江湖里有美人魚在那里昏昏欲睡。各種各樣的鳥兒、植物、石頭全會說話,會表達感情……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金子做的,并且都鑲嵌著鉆石……”
書中充滿了奇特的想象、異想天開的事物,所有的人物、動物、植物和物件都具有一種勃勃的'生命力,在一種充滿人性智慧和奇思妙想的糅合中組成了一個通向無限的想象世界。
讀著,讀著……我覺得書中的世界是多少美好,以后我也要多閱讀,增長知識,感受讀書的快樂。感謝《格林》!
讀書的筆記9
20xx年1月28號,我們正式開始了我們的冬季小學期課程——android的研發。在老師們的介紹下,我們接觸到了android的開發環境以及控件的功能。剛開始接觸Android覺得既陌生又親切,陌生在于沒有學過具體的開發軟件,親切在于它在界面開發上和web也可以形成了相通的架構,更加方便。通過十幾天的學習,接下來說說我的收獲:
在這次android的學習過程中,我了解到:
一、 android基礎知識:
1. 環境的配置:
(1) 配置Java程序開發環境 ;
(2) 安裝并漢化Eclipse(JDK);
(3) Android SDK的安裝 ;
(4) ADT的安裝及配置 ;
(5) Android模擬器的配置 。
2. 第一個簡單的Android程序(HELLO WORLD):
(1) 創建一個Android應用程序:
打開eclipse開發工具——文件——新建——項目——android——android project——下一步 ,
(2) 應用程序編寫: 完成程序資源的設置 ;完成界面布局的`設置; 完成程序的事件處理; 完成程序的總體配置;應用程序測試 ;部署應用程序到Android手機(對APK應用程序進行打包)。
3、控件:
在Android學習中,每一個應用都需要一些空間,在這一個月的學習當中,我們也接觸了很多的控件:
(1) TextView:用來顯示文本標簽的控件 ;
(2) ListView:用來顯示一個列表的控件 ;
(3) Toast:是Android用來顯示顯示信息的一種機制;
(4) EditText:編輯框,用于輸入信息;
(5) RadioGroup、RadioButton:單項選擇 ;
(6) Checkbox:多項選擇 ;
(7) Spinner:下拉菜單 ;
(8) AutoCompleteTextView:自動提示 ;
(9) DataPicker、TimePicker:時間和日期事件 ;
(10) Button:按鈕 ;
以上的控件,可以使我們制作出一個的手機軟件,使用起來更加的方便。
我們還學習了java的基本概念以及java編程基礎知識。因為要制作一個手機軟件,就要看懂背后的代碼,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總結了知識點,緊接著說說我的心得體會:
在為期半個月的學習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受益匪淺。在課上,老師舉出了一些簡單的例子,緊接著當天下午我們開始上機操作,這樣可以及時地鞏固我們所學的知識點。通過十幾天的android學習,我們基本掌握了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的一般流程。對常用控件基本掌握其用法,對其事件的監聽方法也基本掌握。學習Android不僅是對前沿開發技術的了解,也是對編程知識的一次提升。
在這次android的入門學習中,我們還要分小組進行編寫程序,然后進行作品展示。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展示時間快到了,我們小組還沒有布局好,也沒有美化好,心里很著急,甚至還老是出錯,不能正常運行。我們著急得睡不好覺,為了一個美化布局,我忙了三天,現在想想那時,看來自己對于配色還是有待加強學習啊!不過,最后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還是順利完成了作品展示,雖說美工不是很好,但是我們盡力了。相信今后我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配色,因為一個作品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功能,而且用戶體驗也很重要,美工是一部分。
在這次制作軟件中,我覺得小組的分工與協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分工,這樣就會導致作品出錯,而且會浪費時間,比如說:在沒有明確的分工下,我找資料,我的組員也去找資料,這樣就會導致工作重復,浪費一定的時間。所以說合作的關鍵在于同心、分工明確。幸好我們小組分工明確,這樣才按時完成任務。
總之,在這次學習中,我獲得了很多東西,提高了自己的編程技巧和編程方法,并且認識了Android應用程序的開發,以及加深了對Java的認識。
最后,我還要感謝我的老師們!因為你們的用心指導、用心付出,才有我們現在的作品。老師們,謝謝!
讀書的筆記10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各有不同,大部分人對童年的回憶是快樂的、幸福的、無憂無慮的。而有一種人的童年卻彌漫著悲慘、可憐、暴力與無助,他就是《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
《童年》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寫作者高爾基悲慘的童年生活,高爾基以震撼、沉痛的文筆,把當時的社會,描寫的淋漓盡致。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小說主人公阿廖沙,是個孤兒,寄居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吝嗇、殘暴,兩個舅舅自私、粗野,只有外祖母疼愛他,給他講故事,教他怎樣做人。阿廖沙受盡苦難與折磨,11歲時,他祖父趕出家門。
我非常投入的讀這本書。我常常把自己當作主人公阿廖沙,感受他的喜怒哀樂。讀到“為了能生活下去,阿廖沙只好去撿破爛賺錢”那部分時,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在散著漫天臭氣的垃圾堆里,瘦小的阿廖沙頂著烈日,背著口袋尋找破爛的身影,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
在這部小說中,我十分喜歡外祖母。她善良、慈祥,以包容一切,我慶幸阿廖沙有這樣一位外祖母,在她的教育、影響下,阿廖沙無論生活條件怎樣惡劣,始終都能保持一顆正直、善良、健康的心靈,這顆高尚的心靈使他不斷努力學習,最終成為一代偉人。
讀完全書,我掩卷沉思,與阿廖沙相比,我的生活無憂無慮,沒有煩惱與痛苦,就像生活在蜜罐里,我不僅有愛我的`外祖母,還有父母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吃可口的飯菜。阿廖沙的痛苦童年讓我覺醒,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生活有多么美好。我應該知足和珍惜這段美好的時光。
讀了《童年》,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人的童年都不一樣,我們要學會珍惜或承受。只要心中有夢想,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再多的痛苦也都會過去。
讀書的筆記11
曾經用過很多的筆記本,也用過很多零散的活頁紙來寫自己的讀書筆記。我讀書時秉承著這么一個原則:好讀書,不求甚解,但喜寫筆記,以留作紀念,以便以后看看自己都讀了什么,學了什么。不過那些隨手涂鴉之作,保存到現在的,算來算去,也就只有高三保送之后寫的那兩本半,還有大一殘存在活頁紙上的幾篇了。余下的眾多散落筆記,或是人為丟失,或是隱匿遁去,不見其蹤了。后來用博客寫讀書筆記,先后在各大門戶網站申請博客版面,而真正堅持下來的,卻只有搜狐博客一家,其中的一百多篇文章,小半是筆記,大半卻是胡言亂語。雖說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余不才,雖胡之亂之卻皆沒成文章,但念及一字一句都是自己的所感所悟,到頭卻來也不忍刪除,于是保留至今。上了大三,突然有了想再多讀一點書的沖動,于是索性就用這個一早申過的網易博客,讀讀書,碼碼字,然后發成博文保存下來,心想只要數據不無故丟失,寫成的讀書筆記就可以保留下來,以待日后把博文編纂成冊。
最近感覺自己的語言能力下降很厲害,特別是在上了大學之后,退步尤為嚴重。鑒于所在大學的特殊性,所學專業的局限性,學院沒有安排漢語的課程,而我也一直沒有放下的英語的學習,于是現在看看自己寫的東西,讀起來有些多少有些不順。自己寫的'文章中而且常常會出現定語從句,有時寫一行字卻又發現用上了伴隨狀語。出現這種情況,不能不說是一種語言思維上的羈絆。身為漢人,沒能寫好漢文,汗顏,汗顏。希望今后可以借助寫讀書筆記的機會,多多練習一下漢語的寫作。雖難免因水平有限,導致辭不達意,但希望通過多寫多練,可以能找回一些寫文章的感覺。自己讀自己的書,寫自己的文章,倒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讀書其實并不是一個辛苦的過程,但是由于受到現行的所謂素質教育的影響,許多大學生對讀書產生了或多或少的畏懼和厭煩心理。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和課外書絕緣了,因為學習專業課占據了大多的時間,而課本內容在某種程度上的無聊無用與脫離實際,使自己有點傷神。回想起來,我的確在那段時間里浪費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在上網娛樂和睡覺休息上,現在想想,的確有些可惜。我曾不止一次的告誡自己,要抓住大學的時光,好好的利用圖書館,專業書和課外書都看一些,補充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可實施起來,不得不感嘆難度的確很大。我認為,在大學中,學習之外還要修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步一步來,第一步的修身,恐怕自己還沒有做到,或者說是做的依然不夠好。用讀書陶冶情操,雖說這種方法早就被古人所推崇,但是現代人卻不知靈活運用。一定抓住機會,利用尚算是無憂無慮的大學時光,多讀一些書,多寫一點東西,不要讓時間匆匆,從指尖溜走。切記!切記!
這次開博寫讀書筆記之前,決定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列出幾條注意事項。首先,要告誡自己,這次一定要堅持下來,不要像以前一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到頭來筆記零落,難尋蹤跡。等到大學畢業的時候,回想大學后兩年里讀過的書,思索一下自己到底學到了一些什么東西,可以通過看看這個博客的文章,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荒廢了那七百多個日日夜夜。其次,是關于博文格式上的說明。博客的讀書筆記雖然不必像學術論文那樣嚴格要求格式,但如果文章能格式整齊劃一,卻也是有這么一點美感,也方便編寫,利于查找。最后是免責聲明。本博客貼出的讀書筆記是自己的讀書心得,并不會去盜用別人的文章,更不隨意剽竊別人的觀點,自己想什么就寫什么,如果和某人觀點不謀而合,那只能說是英雄所見略同了。若是文中引用到了某個觀點或事例,原文出處難以獲知,我也只能標注為從“同學那里得知”或者是“從網上看到”,這種情況也是實屬無奈。
借用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來結束這篇序言: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最后自我祝福天天能有新的收獲,讀書筆記也可以常常更新,并在閱讀和寫作中可以學到一些東西。讀自己的書,寫自己的字,表達自己的思想,就是讀書筆記的意義了。
讀書的筆記12
無論你在生活中處于哪個位置,在霍桑構建的文字世界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圣壇之上接受朝圣的戴爾,巷末街頭的蕓蕓眾生,被貼著恥辱標簽的普林,甚至是那富含象征意義的一草一木……人生于世,難以逃脫的一切正是書中所描繪的一切:由熱望帶來的罪惡,由外界環境所逼迫的自我掩飾。或許人無時無刻不活在真實自我與表面自我之間。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矛盾沖突,帶來一種彷徨與矛盾。
教義就像枷鎖一樣阻止著戴爾追求他內心渴望的世界。在強大的善惡虛實之中,愛就像他心靈的間隙里一株不見光的植物。他應該是不自知的,總是如此怯懦而迷茫,看不清自己。希臘人特萊斯說過,“人生最困難的就是認識自己。”我從本書中同樣歸結出認識自我的三個不同層次:第一種如奇林沃思般,對所謂錯誤、罪惡毫無知覺,人性之中善的麻木注定了他永遠無法有所承擔,無法成為真正的人。第二種如早期的戴爾般,在真實自我與自我的面具之間彷徨痛苦,不敢直面現實。第三種如普林般,有清醒的自我,并因認識自我而棄下外衣,改造自我。
關于罪惡,在書中是被重新定義的。戴爾與普林造就的所謂難以挽回的錯誤,只是在教義之下才顯得如此不能容忍。以現在普遍的定義來看幾乎“喪心病狂”的奇林沃思,他的罪也不是與生俱來的,他的遭遇使他古板而尖刻、自私而詭異。
人性之中總存在著一種幻夢,它既制造善又制造惡,使人們擁有復雜的人格,從而阻礙著人們認識自我,并造就一些無罪的罪。戴爾的'幻夢是一個神的世界、一個完美的上帝之城,完美的自我在其中不犯下任何與教義違背的過錯。這一不可能的幻夢使他彷徨,掙扎,分裂。戴爾不想與他所認為的污濁接近,這是教義的力量;卻又在眾目睽睽之下,怯懦地渴望一種他自知不可能的寬恕,這是他掩飾自我的動機。這制造了他善與惡的矛盾。
當戴爾卸下神職的標簽,心力交瘁地死在懺悔的刑臺上時,終于完成了自我的救贖。上帝的戒條,眾生的尊崇,怯懦的靈魂,真相終于赤裸裸地曝于光天化日之下,這對戴爾而言已是莫大的壯舉。至此,我愿意給予戴爾中肯的寬宥,因為我理解他出于自我保護而心生怯懦,理解他被愧怍與恐懼折磨的內心。在他的心靈掙扎中,我捫心自問,驚異地發現我也活在三個自我之中:理想的自我、真實的自我和表面的自我。
《紅字》所勾勒的死寂的墓地、奇林沃斯的復仇、赫斯特的救贖,無不觸及人內心深處隱秘的角落,它的色調就像警醒而灰蒙的暗紅,為人們的自省提供一個自然的入口。一路走來,我們如一張不覺染上太多顏色的白紙,已然回不到純潔的最初。在種種后悔之余,我們總需要拋卻面具,正視自我,承擔責任。
在我看來,普林和戴爾的愛情從來不是本書的主題,這是一部有關心靈罪惡的懺悔錄,訴說了普林將恥辱的紅字變為榮耀,而戴爾則掙脫枷鎖,棄下外衣,以生命為代價找回“真我”。
讀書的筆記13
昨晚,我在新華書店讀了一本書,叫做《哈姆雷特》,這本書講了: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的父親在花園里神秘的去了另一個世界,因此,大家都認為是老國王睡覺的時候被毒蛇咬了才離開了人世。國王死后還不到兩個月,他的母親喬特魯德和叔叔克勞狄斯結婚了,還將克勞狄斯扶上了皇位。過后,哈姆雷特就聽見了有關于鬼魂的故事。
這個鬼魂長得很像他過世的父親。哈姆雷特斷定這個鬼魂一定是父親,他一定是來想、向哈姆雷特訴說冤情的,為了能夠見到父親,他決定晚上和哨兵一同守夜,到了晚上,鬼魂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夜晚的靜寂。這個鬼魂正是哈姆雷特逝世的父親。父親說,他的死絕對不是個意外,而是克勞狄斯和王后在他睡覺的`時候用毒藥滴進了耳朵里,才會死去的。
沒過多久,哈姆雷特的兩個朋友羅生克蘭和蓋登思鄧來了,他們還帶來了一個戲劇團。哈姆雷特在演出的劇本里加了和父親死亡差不多的一幕來試探叔父,并且讓馬塞洛在一旁關注新國王克勞狄斯的反應,果真,當克勞狄斯看到了劇中用毒藥殺人的時候,他想起了自己和王后曾在花園中用毒藥殺了自己的哥哥,生怕這件事情會被哈姆雷特知道,做賊心虛,命人點起火炬回宮,稱身體不舒服。終于哈姆雷特斷定鬼魂的話是真的,王后讓他到自己的宮中,溫婉地責備已經得罪了自己的“父親”可是當他一聽到父親這兩個的時候,就沖著母親喊,說她大大的得罪了丈夫。
克勞狄斯決定擔心哈姆雷特已經知道他父親的真正死因讓哈姆雷特去了英國,并派了幾個人去暗中殺了他,可是,他非但沒有死,還活生生的回到了丹麥,雷歐提斯因父親波利尼爾斯和妹妹奧菲利婭發生了事故,對哈姆雷特憎恨不已,克勞狄斯就趁這個機會逼哈姆雷特走上絕路,他特地讓雷歐提斯和哈姆雷特比賽,在雷歐提斯的劍上擦了毒藥,還準備了一杯毒酒,如果雷歐提斯失敗了,就可以用毒酒來毒死他,誰知道毒酒竟然被王后誤喝導致死亡,而哈姆雷特也被毒劍所傷,不過,最后,奸王克勞狄斯被奄奄一息的哈姆雷特用劍刺穿了胸膛。
這真是應了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即使自己做的事情誰也不知道,但是總會有人揭穿的,就像書中的克勞狄斯和王后一樣,本以為殺死了國王,這件事情誰也不會知道,就是沒有想到,老國王因為死不瞑目而化成鬼魂來將真相告訴哈姆雷特,最后他們雙雙死去,這就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下場。
讀書的筆記14
最近在班級內掀起了閱讀《國學經典》作品的高潮,學生們讀得津津樂道,我也是樂此不疲。,每每端起這本書,就會開啟我一天的好心情。
打開書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個醒目的大字。這使我不由地想到了歷史上那句:半部論語治天下,就這樣,我感受到了國學的魅力。 這里有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里有五經:《詩》、《書》、《禮》、《易》、《春秋》;這里有《國語》、《左傳》、《資治通鑒》;這里有“莊子”、“老子”、“韓非子”;更有《楚辭》、《李太白集》;還有《三字經》、《千字文》、《朱子家訓》.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從“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本國學誦讀完美的詮釋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不斷豐富、繼承、發展,最終形成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國學經典》作品中給我感觸最大的是《論語》。但是我認為《論語》中的所謂的“君子”和“小人”是一個純概念化的名詞,所說的君子是一個理想中的完人,是我們推崇的道德規范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樣,是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小人言行是做人的'反面教材,是修身養性的過程中努力摒棄的糟粕。
隨后,我又讀了于丹教授的精辟講解,她的講解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以誠相待地交友;學會放棄、學會舍得、學會寬容、學會立志等等,這樣,會使我們自己變得完美、強大,才會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會享受生活的美滿與幸福。以后一定要再細細品味幾遍,相信一遍會有一遍的收獲!
讀書的筆記15
說到《金鎖記》,其實我已經讀過好幾遍了,然而每一次的重讀,都會讓我有種像老牛反芻似的感覺能嚼出特別的滋味兒來,我想,這便是張愛玲作品風格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
出身貴族之家的大家閨秀張愛玲,看遍了三十年代大上海燈紅酒綠的繁華與頹靡,帶著一種悲涼腔調抒寫:“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金鎖記》里,一開頭作者便以一輪月亮這個意象來大力渲染了整個篇幅的一種氣氛,凄涼!
這篇小說里,一開始發生磁性作用吸引了我的便是這開篇與結尾對那輪月亮的描繪。人事早已灰飛煙滅,月亮卻是依舊的。“我們也許沒趕得上看見三十年前的上海的月亮”,作者把月亮寫的有時間上差異,有歷史,并且隨之展開在年輕人與老年人想象中與回憶里不同的兩幅月亮模樣的畫面,各自帶有不一樣的特點,月亮因了人們的情感的不同便也有了不一樣的形象與象征。而結尾則以月亮的沉落來代替故事的尾聲,余韻未了,三十年前的故事依舊沒完——完不了。
作品中對曹七巧這位主人公名字的來由,作者對其是有特別涵義的,“是七月里生的,就叫七巧”,又古人有云:“婦女對月穿針,謂之乞巧”。七月里有七夕節,牛郎和織女要相會,當然缺少不了月亮。而七巧,這個與月亮有關的有著美好象征意義名字的人,卻在故事的一開始便注定了她的一生將是一出悲劇。——這一點開始沒想到,是參考的,但是確實覺得分析的非常深入,這不能不說是作者的獨具匠心。
作品中,作者對于主人公曹七巧的刻畫真可謂是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從語言上,舉止上,神態上;從一位被聘了來做正頭媳婦的少奶奶,到成為母親,婆婆,老太太的過程中;各處都依著其個性特點進行個性化的描寫,精心雕琢,在讀者眼前展現出了栩栩如生的一位尖酸刻薄、守財如命、獨斷專行、心胸狹窄又自以為是的舊時代婦女形象,她是舊時代的犧牲品,一開始在舊思想舊道德舊禮教中掙扎,但是,最終被其淹沒之后,自己也戴上了一把沉重的枷鎖,“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生動地刻畫了封建禮教對人的無情的摧殘,正常人的意志被磨滅,扭曲,人生的方向被強行的拉進封建的牢籠里,最后是自我摧殘,也摧殘著他人——社會就是這樣互相摧殘著。
在對曹七巧的描寫刻畫中,我覺得最形象的莫過于是對她的語言描寫了,那尖酸刻薄的話,一句句直啄到人的心尖上,叫人欲反駁卻只感到胸腔里都換不過氣來。聽她的罵,簡直是比坐在針尖上還難受,比如她對哥嫂說起自己丈夫時:“坐起來,脊梁骨直溜下去,看上去還沒有我那三歲的孩子高哪!”在對女兒長安婚事的態度上,七巧當面怒罵道:“不害臊!你是肚子里有了擱不住的東西是怎么著?火燒眉毛,等不及的要過門!嫁妝也不要了——你情愿,人家倒許不情愿呢?你就拿準了他是圖你人?你好不自量,你有哪一點叫人看得上眼?趁早別自騙自了!姓童的還不是看上了姜家的門第!別瞧你們家轟轟烈烈,公侯將相的,其實全不是那回事!早就是外強中干,這兩年連空架子也撐不起了。……”等等,無不顯露出七巧的那種露骨和尖酸,更讓我感到對在七巧干涉阻撓怒罵中失去自我,失去幸福的女兒長安的同情,“她覺得她這犧牲是一個美麗的,蒼涼的手勢”,無盡的悲涼流露其中!
還有一方面便是作者所用的描寫與比喻,深刻新穎而獨到,像“酸梅湯沿著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遲遲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都是些鬼,多年前的鬼,多年后的沒投胎的`鬼……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對七巧說話聲音的刻畫是: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嚨四面割著人像剃刀片。“芝壽直挺挺躺在床上,擱在肋骨上的兩只手蜷曲著像死去的雞的腳爪”,在寫七巧給世舫的印象時是:世舫回過頭去,只見門口背著光立著一個小身材的老太太,臉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團龍宮織緞袍,雙手捧著大紅熱水袋,身旁夾峙著兩個高大的女仆。門外日色昏黃,樓梯上鋪著湖綠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級一級上去,通入沒有光的所在。……還有便是其對不同場景中月亮的描繪,對舊時代里各種封建貴族家里的種種奢華裝飾、用品的描寫,都充滿著作者自己獨特的色彩。我想,也只有張愛玲寫得出這種有著自成一家風格的東西。
三十年代過去了,然而三十年代后的紛繁故事,還在上演,不變的依舊是那輪月亮,升起,降落。
【讀書的筆記】相關文章:
讀書筆記讀書筆記03-09
讀書的筆記08-27
讀書的筆記11-18
讀書的筆記(經典)04-12
《自然筆記》讀書筆記02-28
《獵人筆記》讀書筆記01-02
《盜墓筆記》讀書筆記01-10
《山居筆記》讀書筆記11-15
《山居筆記》讀書筆記01-25
《山居筆記》讀書筆記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