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時間:2024-11-20 10:45:42 智聰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通用2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教師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通用25篇)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1

  當前,我國正進行著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這一場變革的核心任務是促進每一個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其根本途徑是通過轉變教師的教學模式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一個自主、體驗、探究、合作、交往的學習平臺。這對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習慣、教學方式、現有的知識儲備、信息技術等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因此,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模式,轉變傳統角色,否則,將會在課程改革中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角色正發生著新的變化。學習了《走進新課程》這本書,我對如何做新時期的教師進行了反復思考。以下就是我思考的結果。

  一、善于吸收——做學習型教師

  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科綜合,要求教師開發課程資源,每位老師都會體會到知識的困乏。現在的課堂是開放的,無法預見的,面對學生的暢所欲“問”,怎樣對答如流?所以,新課改要求我們終身學習,做學習型的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充實自己,不斷超越自我,改變并完善教育教學行為。

  二、長于研究——做反思型教師

  從先進的教育理念到課堂的實踐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一個不斷研究、不斷嘗試、不斷反思和不斷實踐的.過程。上完課后,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今天這節課,學生收獲了沒有,老師收獲了沒有,課的哪一個環節處理得特棒,哪一個環節還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實用就行。如果教師能做到長此以往、堅持不懈,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個性的教育教學風格,每節課都會有新意,有亮點。

  三、勇于奉獻——做敬業教師

  敬業精神是對教師最重要的要求,我們不僅要把教育工作當作職業來看,更要把它當作事業從事,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態度,去奉獻著自己的愛心、真心、熱心,讓每個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這才不愧為人師。

  四、敢于探索——做創新型教師

  (一)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

  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作為一名創新型教師要能夠安貧樂教,甘于奉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美歸國后,拒絕高官厚祿,創辦鄉村師范,他赤著腳,穿草鞋,與學生一起種菜、施肥,把每一分錢都用在教育事業上,甚至把文稿的收入也用來教育孩子。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人格,在人們的心中樹立了一座晶瑩的師德豐碑。

  其次、對學生要傾注全心的愛。具體就體現為以下四方面:

  第一、教師對待學生要有一顆博愛之心。

  第二、教師對學生要以誠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動學生。老師必須丟掉師德尊嚴的“面具”,不能以虛言欺騙學生。

  第三、教師愛心應表現在對待學生的寬容上。

  第四、教師的愛心表現在對待學生的責任感上。

  (二)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惟師”、“惟書”,禁錮學生頭腦,是我們當前課堂教學中扼殺學生創造性的一個重要弊端。在“應試教育”影響下,有些老師要求學生一切以課本為限,一切以教師為準,教師主宰一切,包攬一切,不準越雷池一步。這就必然把學生置于被動的學習地位,扼殺創造力并壓抑個性的發展!缎抡n程標準》已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放在了突出的位置,這是高瞻遠矚的。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

 。ㄈ┚哂袆撔履芰

  一些有識之士預言:誰掌握了21世紀的創新教育,誰就會贏得21世紀競爭的主動權。這是很有道理的。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會創造。人類天賦才能超越了萬物,是因為人類有了創造力,于是萬物皆為人所用,人被成為“萬物之靈”。現在的時代,是向大腦要財富的時代,如何產生財富?這主要是源于人的創新能力。要培養創新能力的人,教師首先要具備此能力,聯系到實際工作和學習中,我想,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首當其沖的。

  新課程是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的挑戰,同時也是促進教師自身發展不可多得的機遇,我們要抓住“課改”帶來的發展機遇,刻苦鉆研課堂教學藝術,爭做課改實驗的領頭雁。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2

  讀過《教師人文讀本》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愛,對教育,對學生貫穿始終的是愛,最多的愛。

  讀過這本書,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確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員還是舵手,是大副還是士兵。每個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主角不同,關鍵在于定位。冥冥中有雙大手在指揮著我,從師范中學習的藝術到工作中教的課好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課不也是一門藝術嗎

  有句話說:“活在當下”。其實,每個人的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雖然從出生到長大,基本是家長在為自己做主。但今后還有漫長的幾十年,然后仍然有自己選取的機會,是選取努力踏實地度過還是空虛而歸,全在自己。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直到此刻也拾不起來。工作上的雜事與生活中的事情攪得沒有時間,沒情緒(其實我明白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經常思考,我想這件事很快會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書上的某一個片段,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我慨嘆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然后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

  工作幾年,能夠得到學校領導和家長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興,但又覺得自己做得實在是太少了,有點愧對家長的信任,領導的表揚。

  “公平公正”“愛心”“教師的發展”“教師的專業”等等,新教育為教師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謂堅持,所謂勤奮,所謂的所謂……教師自身的'前進動力,外在的推動力。然后不論怎樣,都去做一個問心無愧的教師,努力的教師。

  在《教師人文讀本》中,還收錄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種類型的文章,每一“做教師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學生都是天才,你才會認真地教每一個人!蔽翌I悟到,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變一個人,然后而是要幫忙一個人。

  教育的本體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過程中讓一個人具備品德的高尚我想: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不論他為金錢去奮斗還是為理想奮斗,只要是正常的奮斗,正當的爭取。在奮斗的過程中不忘父母,然后不忘時時去幫忙別人,他都能夠說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師人文讀本》同時也為我們指明了新的教學觀。這就是教師不僅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注重在教學中創設使人思考、激勵探索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然后使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也應成為實踐“終身學習”理念的楷模。重視和加強繼續教育,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傊,終身學習是我們教師能走在時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督處熑宋淖x本》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后,讓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教育是事業,事業的好處在于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3

  《追求卓越——教師專業發展案例研究》以傳記的形式陳述了瑪麗娜,艾娃,婧和珍妮四位英語老師的成長歷程,分析了形成和影響專家知能發展的因素,并闡明了教師在教學中如何發揮他們的專家知能。事跡中有失敗的經歷也有成功的奮斗,其中,不僅可以看到一些新教師常見的煩惱,還可以看到不同的觀念,不同的奮斗過程使得她們在走向專家知能的道路不同!一開始看這些事跡時,我感覺非常真實親切,因為她們剛開始投入教師這個工作時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能引起我的共鳴:這不就是我這一個多月以來苦苦探索想要解決的問題嗎?從她們對自身所處的環境的不一樣的回應中可以更加明確怎樣對待教師工作才能盡快走出“自我懷疑” 階段,走向專家知能:瑪麗娜和艾娃能從學校的支持文化中獲益,并能看到在當前尚存局限的環境中教和學的可能性;而婧卻難以敞開心扉與同事交流,因而沒能超越這些局限。面對同一個問題,她們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而且她們自己所選擇的需要正面對待的問題也有所不同。遇到教學中的困難,艾娃和瑪麗娜會進行探討和試驗,看到學生學習上的進步,她們會有一種滿足感,這使得她們對教學有了更大的熱情,也促進了她們繼續從事教學工作;婧進行的嘗試性活動相對較少,她尤其在意的是課堂秩序和紀律,旣惸鹊奶剿骱驮囼炓约八龑處煿ぷ餍再|認識上的變化,得益于理論的輸入和個人實踐經驗之間的互動!

  其中對我幫助最大的是有關課堂管理和學習組織這方面:

  一些有關教師的課堂管理有效與無效的研究指出,兩者的差異不在于教師處理學生不良行為的方式,而在于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去阻止不良行為的發生和管理課堂,促進學習的重要方式。所謂的規約是指明確規定了學生的哪些行為可以接受而哪些行為不可以接受的準則;而常規是在較長的時間內建立起來的,控制和協調行為的具體步驟或程序。

  瑪麗娜在課堂管理上的特點:

  1、在發布指令時無論是布置家庭作業還是課堂作業,她都不允許有任何噪音。

  為了讓學生確實理解她的指令,她建立了一個常規,即讓他們重復老師的要求,尤其是當她的`要求比較復雜或她注意到有學生不專心的時候。

  2對課堂事件的判斷上,要正確判斷學生是故意破壞還是嚴肅認真地回答問題,這需要教師對學生和他們的背景有所了解。

  學習組織:

  1、小組活動時,有時會給不同的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

  2、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學習資源,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不急于解決的事情留到課后,給每一件小事情規定一個時間,如數數)

  3、與學生建立起良好關系!

  珍妮在課堂管理上的教訓:

  對于處在嘗試使用準則和常規階段的珍妮來說,與許多新手教師一樣,她在執行這些準則和常規的同時前后不太一致。這種不一致反映了她在扮演教師角色時所遇到的兩難境地:她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而不是權威人物,同時她又要維持課堂秩序和紀律以便讓學生的學習能夠順利進行。她沒有認識到引入課堂中的一系列規約中哪些可行哪些不合適,也沒有意識到倡導學生相互監督可能引發的道德問題。(把責任交還給學生,自己小組的同學監督)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4

  讀了《給新教師的推薦》,感受還是很多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去做,結合自己的實際狀況,我給自己羅列了以下努力目標。

  1、潛心經歷。經歷是一筆財富,我們剛參加工作,然后不僅僅僅是環境的變化(從學習的地方來到了工作的新學校),也不僅僅僅是主角的變化(講臺下的學生變成了講臺上的老師),更主要的是一種人生經歷的變化,這個變化是重大的。很多時候,別人告訴我們,剛參加工作,要學會“多做事,少說話”,我想這句話就應放到“經歷”的層面上來理解,這種經歷是具體的,日常的。小到去傳達室拿信件,到總務處領取辦公用品,去油印室復印資料,大到上課,參加教研活動,然后申報課題研究,都是一個新老師具體而實在的經歷。多做事情,就是多多地經歷,少說話,就是要用心去經歷,經歷的直接收獲就是帶來熟悉和經驗。對于一個新老師來說,熟悉事務和具備經驗是十分必要的。

  2、要做好從頭學習專業知識的準備。我們的師范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一個就業方向上的限定,而專業的學習與其他綜合性大學,似乎差別不大。我們的知識與我們課堂的.需要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務必根據的學生特點、教學要求、考試要求等資料做出相應的轉化。我們作為一個新老師,務必重新學習一番中學的學科專業知識,我們有了四年的大學基礎,學起來也許很簡單,然后但也許很艱難。用宏大的、泛泛的大學專業知識,去駕馭中學的課堂,往往會出現很多矛盾或者沖突。那么如何從頭學習專業知識呢我覺得需要找一本比較完備的高考復習指南之類的書,認真研讀一番,不是為了備考,乃是為了獲取新知。

  3、要認真做一次教育和教學上的研究。我們新教師,就應有意識去做一次體驗,研究的體驗。比如,我上課學生不歡迎,我就此展開研究,如何提高課堂魅力

  4、通讀一本有故事的教育好書。影響一個人的,然后有時是一個人,有時是一句話,有時是一本書。尋找一本有生動細膩的教育細節、有感人肺腑的教育情懷、有發人深思的教育感悟、有血肉豐滿的師生形象、有實在具體的教育行為、有激情洋溢的教育理想等等的教育書籍。我覺得通讀一本教育好書,往往能夠改變我們很多東西,而最主要的,就是它展示了一個真實教師的形象,從而激揚了我們的教育夢想。

  5、聽老教師的課。課堂是一個教師施展教學本領的真實場所,置身于這樣的場所,往往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一個教師的綜合氣息,比如教學語言、教學智慧、教學行為等等,然后這種真切的感受,能夠帶給我最新鮮的認識。同時跟上課的優秀教師進行交流,分析自己聽課的得失,讓自己盡快成長。

  6、逐步享受寫東西的快樂。教師主要教書和育人的,但是,我覺得寫東西也是一個重要工作。寫的資料是多方面的,學校常常要求我們寫的是論文、總結、計劃,然后從日;囊髞砜矗矣X得寫日記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工作感受、教學啟迪、生活苦樂、人生感悟、見聞雜感、世界大事等,都能夠成為筆下的東西。此外,我還覺得,寫東西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就是,寫是促進和加深思考的絕妙方式。很多問題,只有提起筆來,我們才能思考得更深入,更細致。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5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睂τ谖覀兘處煻裕獙W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雖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讀書吧,老師們!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著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布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著家中瑣碎的事情。那么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

  “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有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里就邊得越來,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保ㄌK霍姆林斯基語)”

  又一次捧起大師的經典,想起初讀的時候,自己還是一個剛出學校的學生,懷著對大師的崇敬拜讀了它。教了近十年的書,當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那樣的'少。

  年少時總覺得教育是一件簡單的事,教師是一份輕松的活,教書的日子久了,越來越發覺做一名好老師不是那么容易。就簡單的讀書而言,學生是一個裝不滿的水桶,自己永遠是被他們追趕的送水工。要想在課堂上成竹在胸,縱橫馳騁,不斷讀書是一條不錯的捷徑。社會的飛速發展,知識更迭的速度,讓人時刻感到知識的滯后。教科書的背景越發寬廣,學生的生活接觸豐富多彩,社會信息交流的通暢。作為課堂教學的行為主體,教師和學生應該有交流的基礎,從而也可以從學科知識的背景中取得相應的知識給予學生富有成效的啟發。

  西漢的劉向有句名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苯處熾m然不言愚鈍,但讀書,可以讓你充滿內涵;可以讓你變得深刻。讀書,使你聰慧;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你站得高看得遠,使你的見解和視野更加開闊。面對學生捫心自問我準備好了嗎?感到不足,讀書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6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秾W記》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睂τ谖覀兘處煻,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雖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

  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為何學習?從哪里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圣旨還靈,回到家里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由此看來,我作為教師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特別是在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論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規矩”:凡是老師或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就要當場表演一個節目,沒想到這一舉措竟然讓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我也自覺“遵規守章”,每次都認真的為學生唱一首歌。這樣的 “懲罰”卻博得了學生的歡心,不僅師生之間的關系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也許,這正體現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時,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么,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么、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坐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終于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終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舍;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內容豐富,高瞻遠矚;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特別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起做同樣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范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叭螤枛|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松!币惶鞇圩x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白鲆惠呑咏處煛北仨殹耙惠呑訉W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7

  這個學期我認教期間認真學習《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結合自己二十七年的初中物理教學工作,對實施新課程談幾點學習體會。

  一、教師要轉變教育新觀念。

  1、轉變學生學習觀。過去傳統的教育只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教學是圍繞教師轉,教師教什么學生聽什么,學生根本沒有主動性,學生缺少體驗。新課程要求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積極建構者,應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特征,讓他們得以充分發揮,并要轉變傳統的教師中心觀念。

  2、教師要增強課程意識。長期以來,課程開發是遠離教師的,教師只是課程的解釋者和實施者,導致教師不關注課程,缺乏課程意識。教師在課程開發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培養課程意識,主動參與課程的開發。

  3、教師要培養實施綜合課程的能力。如:學習到“能源問題”時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擁有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具備廣博的知識,而不能以傳統的分科課程實施方式去解釋和推行綜合課程。

  作為一線的物理教師,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視課改,注重對新課標、新教材的學習與研究,把握新課改的精髓,才有可能用新課改的理念指導平時的教學。

  二、教師要用三維目標進行反思教學,促進教與學方式改革。

  1、要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新課改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在構建物理課堂教學結構時,應以三維教學目標為指向,以科學方法為指導,創設物理情景,提出適當的問題、開展有控互動的教學程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著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例如,在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教學中要突出定律建立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感悟到科學的研究方法,了解這個定律發現是幾代科學家堅持不懈努力結果,從而實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2、要重視實驗和探究教學,多給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三維目標能很好的實驗教學中得到體現。因此,教師平時教學過程中一定重視教材中的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課外小實驗),新課程倡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而科學探究是新課程的亮點,教師要把實驗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由于各個地方、各個學校實驗器材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教師必須利用身邊器材。

  給學生創造條件(如在杠桿的實驗中,我用教室里的`掃把做實驗,在探究流體與流速關系時讓學生自備硬幣和紙張),體現生活中物理實驗的思想。另外教師要將以往的教師演示實驗為學生的分組實驗,把驗證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其目的是為了多給學生動手機會和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感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3、教師要做好平時的教學五認真工作,特別是要做好備課和上課工作。備課不能只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學生主要圍繞備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備學生的知識基礎,備學生的經驗基礎和生活關注點,備學生的能力和興趣等內容展開的,還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師采取多種教學評價方法,發展好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個性差異。

  要改變過去終結性評價的理念,把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不強調它的甄別與選拔功能,重視學生在活動、實驗、制作、討論等方面的表現,不要以書面考試作為惟一評價方式,可以采用檔案袋的方法,采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和家長點評等評價方法,在評價時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要關注學生間的個體差異,總的一句話,評價是為了激勵學生的發展,沒有客觀、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新課程物理教學的順利實施就沒有保障。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8

  讀了雷洪、王偉慶主編得《新課程理念下得初中物理創新教學設計》一文后,我深受啟發,知道了物理教學要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得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學生得探究活動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化。課堂教學要以人為本,要充分發揮學生得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學習感受到,轉變學生學習中這種被動得學習態度,提倡和發展多樣化得學習方式,特別是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得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得主人,使學生得主體意識、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發展學生得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探究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得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于自己得學習策略。

  要充分發揮學生得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敢于“放”,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主動積極得學,要充分相信學生得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而是科學得引導學生自覺得完成探究活動。當學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予以指導。當學生得探究方向偏離探究目標時,教師也要予以指導。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如何緊跟時代得步伐,做新課程改革得領跑人呢?這對物理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得要求,向傳統得教學觀、教師觀提出了挑戰,迫切呼喚教學觀念得轉變和教師角色得再定位。

  一、轉變觀念,重新 定位角色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師“為素質而教”。在教學過程中應擺正“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得正確關系,樹立“為人得可持續發展而教”得教育觀念,完成從傳統得知識傳播者到學生發展得促進者這一角色轉變。這是各學科教師今后發展得共同方向。在“以學生發展為本”得全新觀念下,教師得職責不再是單一得,而應是綜合得、多元化得。

  二、終身學習,優化知識結構

  物理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得自然學科,它要求物理教師具有豐富得物理知識和相關學科得知識,在專業素養方面成為“一專多能”得復合型人才。新課程對物理教師得知識結構和能力都提出了新得要求,教師要通過不斷學習,充實完善自己。隨著科技得發展,物理研究得最新成果不斷涌現,并不斷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師要學習這些新知識,完善自己得知識結構;新課程注重物理得教育功能,主張通過物理教育對學生進行素質得培養。但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得影響,多數物理教師在人文素養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師要學習人類社會豐富得科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得人文素養;新課程對物理教師還提出了新得能力要求,如要具有與人交往合作得能力、教學研究能力、信息技術與教材得整合能力、課程設計與開發等能力。

  在新課程內容框架下,絕大多數教師由于知識得綜合性與前瞻性不足,難以獨自很好地完成對學生課題得所有指導工作,要求教師之間必須建立起協作得工作思想。從僅僅關注本學科走向關注其他相關學科,從習慣于孤芳自賞到學會欣賞其他教師得工作和能力,從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到和其他教師一起取長補短。

  在新形勢下,教師第一次處于被學生選擇得地位,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得知識結構,將終身學習內化為自學行為,時刻保持學習、研究、反思、發現、探究、創新及總結得態度,力求成為一個學識淵博、具有扎實得基礎知識和現代化信息素質得教育工作者

  三、以人為本,創新教學模式

  俗話說:教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得知識獲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養,不能單一種固定得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涉及知識、教師和學生三大要素,教與學是一個共同發展得動態過程,應明確教學過程得復雜性,綜合三大要素,權衡利弊,博采眾法之長,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既要改革創新,又要著眼實際,積極參與創設啟發式、開放式、范例式、合作式得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中,智力因素得開發并不是素質教育得全部,學生得學習目得、興趣、意志、態度、習慣等非智力因素是推進教學進程與實現教學效果得動力系統,對學生得學習過程起著發動、維持、調節得作用。在授課中重視物理實驗和物理知識得講授,結合介紹物理學家得故事,物理趣聞和物理史料,讓學生了解知識得產生和發展,體會物理在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得作用;善于對比新舊知識得不同 點,引發認知沖突,培養學生得質疑習慣,引導學生尋找當前問題與自己已有知識體系得內在聯系,強化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最后還應通過比較、分類、類比、歸納演繹和分析綜合等邏輯思維方法,向學生展示知識得來龍去脈,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9

  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天職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學生最不能原諒的就是教師的一知半解。學生不會因為教師年齡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教師,而當教師確實有知識時才會敬重和信任教師。教師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就很難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很難提高教學效率,"若是身無千斤力,何來四兩撥千斤"。

  因此"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要想都好教好學生,挖掘學生的潛力,就應不斷為自己"充電",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這就需要教師努力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并拓寬自己的專業知識,并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來研究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所思所想,需要什么,對什么感興趣,然后有針對性地輔導,因材施教。

  讀完《教師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應》一書,學到不少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對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極大的幫助,現將此書中提及的第11—17個"心理效應"中精彩、值得深思的部分整理出來,便于以后工作中參考應用:

  11.泡菜效應——創造適宜學生成長的環境

  "泡菜效應"——鹽的量大小不同,泡菜味道不同。它揭示了環境對事物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在不同的環境中,由于長期的耳濡目染,其在性格、氣質、素質和思想方式等方面,都會有明顯的差別。"出淤泥而不染"這對于青少年來說是很難的.,也是不切實際的。"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三字經》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敬不教,性乃遷。"這里的"性"指道德品質,"習"指言行舉止,而"遷"則有變遷之意,即人從母體出生時,天性是一樣的,但每個人成長的環境、生活經歷、所受教育卻是不一樣的,導致人生道路是不一樣的。

  12.情緒效應——用積極的情緒影響學生

  "情緒效應"——恐懼和焦慮可以起到和死神一樣的作用。

  夸美紐斯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教師激發出來的,假如他們是溫和的,是循循善誘的,不用粗魯的辦法使用學生疏遠他們,而用仁慈的感情與言語吸引他們;假如他們和善地對待他們的學生,他們就容易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就寧愿進學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因此,如果教師每天給學生燦爛的微笑,用積極的情緒去感染學生,就會讓學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發展,會讓學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師的教育、指導和批評。

  13.魚缸效應——給學生充足的成長空間

  "魚缸效應"——生存環境太小,熱帶魚就長不了個兒。對學生的教育也是這樣,也需要自由成長的空間,而不要讓過于緊張的管理逼得他們逃跑。就像手里的沙子,攥得越緊,數量就越少,因為空間太小,它們都想逃跑;而當手輕輕地放開一點,沙子則怡然自得地躺在那里不動。

  教師應大膽地信任學生,給他們獨立做事的機會,即便學生做得不是很好,但他們可以從中學到經驗、吸取教訓,而這對于他們的成長是一筆寶貴的經驗,是他們更需要學到的。

  14.夢想效應——尊重每個學生的夢想

  "夢想效應"——它表明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只要一直不懈地努力,很多夢想終有實現的一天。

  有夢才有激情:人類最可貴的本能就是對未來抱有夢想,對明天充滿期待。夢想可使人產生激情,產生心靈動力,讓一個人產生"雖九死而不悔"的向往,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潛能,從而實現自己的夢想。當然,也有許多夢想不能實現,但夢想終究在激勵著人類不斷地進步,不斷地發展。

  有夢想的人會幸福得多,因為有夢想,就會去追求,就會去努力,沒有夢想怎么干呢?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夢想的人,留給那些時刻準備著的人。

  把身邊的事做好就是在圓夢。

  遭遇失敗是實現夢想的必經之路。

  一個人最長遠最持久的快樂,來自于自我價值的體現,而自我價值從屬于自己的目標感。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卻沒有目標,或是把目標定得太高,脫離實際,以至于難以走向成功。

  作為一名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夢想,不要輕視學生的夢想,不要做一個"偷夢的人"。

  15.淬火效應——熱問題,冷處理

  "淬火效應"——在鍛造金屬工件時,當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后,工匠會快速地將其浸入冷水中,對其進行冷卻處理,這樣工件的性能會更好。這個道理在運用到生活中后,被心理學家稱為"淬火效應",也叫挫折教育。

  對于一些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當他們犯錯時,可給予適當的冷處理,讓其在前進的過程中能時時理智冷靜地判斷自己的位置,清醒地意識到"山外青山樓外樓"。

  對于"對著干"的學生,哪怕是"尋釁滋事"的學生,也要暫且將其擱置,然后細心分析原因,尋找學生具備優勢的方面,對其加以引導,這樣教育的效果會更顯著。

  "冷處理"只是一種特殊的、非常規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應用時要因人、因事而異,而不能對學生放任自流,甚至一冷到底。

  16.霍桑效應——讓每個學生都感到被關注

  "霍桑效應"——霍桑工廠,霍桑試驗,抽取6名女工,被關注,受注意,工作更努力以證明自己優秀,和同事更團結,配合更默契。

  由于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的情況,被稱為"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告訴我們以下幾個道理:從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謊言和夸獎真的可以造就一個人;從自我的角度,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么樣的人;當一個人感受到自己正在被關注時,他就會真正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就會有較高的熱情,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17.刺猬效應——把握好師生之間的距離

  "刺猬效應"——刺猬效應來源于西方一則寓言故事,說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兩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開始,由于距離太近,它們將對方刺得鮮血淋漓。后來它們改變了姿勢,相互之間拉開了適當的距離,不但相互間能夠取暖,而且很好地保護了對方。

  刺猬效應強調的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霧里看花,水中望月,往往給人"距離美"的感覺。

  欲受尊重,就要讓別人感受到你與他們之間的距離。"距離產生美",把握好師生交往的心理距離,對于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師生關系越是融洽,教育教學效果就會越顯著;反之,師生關系緊張,兩者心理距離過遠,肯定無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嚴愛相濟:"愛之愈深,責之愈嚴",只有嚴愛相濟才能教育好學生。仁愛和嚴管,是孿生兄弟。贊可夫說:"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同合理的嚴格要求相結合。"愛寓于嚴,才愛得不縱。若僅有愛,沒有嚴,那不是愛,不是真愛,至少不是完整的愛或負責任的愛。唯有將"愛"與"嚴"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產產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以身作則,不言自威:要使用學生成為品德高尚的人,教師就應該有高尚的品德,應該時時躬身實踐,處處嚴于律己,給學生做出表率,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一個"言必信,行必果"的人,當然,教師"不嚴自威"。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10

  走進高中新課改(地理教師必讀)》是由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由凌申教授擔任主編,國家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組成員、高校地理學科教材教法教授和高中地理新課程教科書的編寫者等眾多專家學者集體智慧的結晶。它的讀者群面向的是廣大高中地理教師和高等師范院校的本科畢業生。本人作為一名普通的高中地理教師,讀后感覺收獲頗多,下面我就來談談自己的讀書心得。

  本書首先交代了高中地理新課改的背景。通過讀書我了解到當代地理科學發展突飛猛進,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期,而原有的高中地理課程理念、目標內容標準與實施要求則難以適應發展的要求,因此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大家都知道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中最重要的環節,沒有課堂教學改革的課程改革,只會停留在教育的理論層面,就會變成教科書的更替,因此課堂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本人認為要想改變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首先要改變的是自己的教學理念,其次才是教學策略。

  高中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總的指導思想是“以人為本”,即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圍繞這一核心思想,高中地理課程共設計了五個基本理念,其中,“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中倡導學生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這一點對我啟發最大。傳統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就連教師也認為自己只是教材知識的.闡釋者和傳遞者,學生只能是教材規定知識的接受者和吸收者。中國教育界有句古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就得這一理念的集中體現。在這種傳統的教學理念影響下,以往課程教學的改革,主要是教師授課方式的變化,學生的學法被弱化,教師在專業課程上的權威地位始終沒有動遙怎樣把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發展的主體”,我認為改變學習方式是關鍵,而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是有效途徑之一。合作是探究的形式和途徑,探究是合作學習的目的,二者既互為一體,又互為促進。

  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先知者,學生利用課外資源擁有的知識量超過教師的現象屢見不鮮,教師的主導地位被動搖,師生關系變為平等的合作關系。所以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的定位是指導而不是主導,指導的結果是提高探究學習的質量和效率,而不是引導學生走向既定的結論。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修養只是教師能力培養的一小部分內容。要想成為優秀的指導者,教師還應在教學方法-論、學生管理、綜合知識拓展和教學經驗積累上下功夫。在師生合作過程中,學生希望教師在他們迷茫時創設情境,在他們手忙腳亂時協調分工,在他們碰壁時給以積極鼓勵。這些都對教師提出了比傳統教學更高一步的要求。所以教師要想適應這種角色的變化,不能再滿足于做一支“紅燭”,必須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學生的同時還要不斷地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所謂教學相長、活到老學到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以上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部分體會。作為指導高中地理新課改的權威書刊,這本書值得我去細細研讀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會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學習這本書的主要內容,領會它的主要精神,讓它更好地指導我的課堂教學改革!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11

  最近拜讀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蘇鴻先生《高效課堂》一書,蘇先生在書中試圖從先進理念的引領、課堂系統的優化、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側面來深入剖析和詮釋“高效課堂”。在書中蘇先生對教學活動的五個環節——備課、上課、說課、聽課、評課進行了系統的剖析和深人的詮釋。讀后深受啟發。

  1、備課

  在研究中預設教學的曲調。備課是對教學活動的一種預設,這種預設不僅僅憑借著教師的經驗與閱歷,更是基于對教學活動的科學研究。

  2、上課

  在過程中彰顯智慧的力量。上課的質量取決于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理解與把握,上課的過程蘊含著教師課堂教學的復雜技能,同時也彰顯著教師教育實踐的個性化智慧。

  3、說課

  在交流中論釋教學的意義。說課是交流活動,不僅要說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更要說背后的道理,即對意圖、目的、理論依據、個人立場、文本詮釋等進行深度的剖析。

  4、聽課

  在觀察中把握課堂的真實。作為科學研究的課堂觀察將教師日常的聽課活動提升為專業活動,并賦予課堂觀察更豐富的內涵與意義。

  5、評課

  在反思中引領教學的改進。評課是教師教學改進的重要形式,評價的根本目的是教師獲得反饋信息,以改進教學,促進學生發展。

  目前我校的教研活動面上活動開展的紅紅火火,究其實效性值得考量。時間久了大家都有應付之嫌,尤其是集體備課,大家的心始終擰不到一起去,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大家能坐在一起談談說說,對教材、對學生有個大概認識,形成的意見也罷、導學案也好總歸是個集體的`東西,對個人的二次備課肯定會有很大幫助,我認為集體備課之后的教師針對自己實際情況的二次備課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學機智、教學水平的差距最大程度體現在教師二次備課上。

  “備”,繁體字寫作“備”。許慎《說文解字》解釋:“備,慎也。”這就要求教師要從精神上、思想上做好準備。可以這么說,備課首先就是備教師的心態、教師的思想,其次是教師在內心真正去了解學生、熟悉教材等等。至于教案的形成,形式真的可以多樣性,“心備”才是最重要的。

  年輕教師和老教師備課形式就不能一樣,老教師教的年頭多了,心中自有黃金書,這是年輕教師攀比不來的,但信息社會的更新速度飛快,老教師也不能忽視,我認為“形神兼備”的備課才是真正的備課。一些流于形式的東西對我們一線教師真的有很多束縛之處,真是費時費力又沒有結果的事。但現實又很骨感,沒有“形”哪來“神”。繼續摸索前行吧。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12

  放假期間,我讀了《教師專業化的理論和實踐》這本書,這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系統論述教師專業化的論著,它對當前我國教師的改革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作者不僅僅從教師專業化事實的角度來理解教師群體的專業化問題,而且還高屋建瓴,視角廣闊,從社會發展、文化進步的高度來看待教師的專業化與教師專業發展、教師隊伍整體質量提高三者間的辯證關系。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培養和造就能夠滿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師,是關系到能否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實現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

  它引起了我的一些思索:

  首先《教師專業化的理論和實踐》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教師專業化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教師專業化是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過程。教師專業化本質上是個體成長的過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員,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拓展其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從而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一個精神富裕、專業化程度高的老師,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職業眼光,掏出課程的引人入勝之處,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以最輕松的方式,讓學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獲;

  能從最接近學生現在的起點,帶領他們直到離自己最遠的終點;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個學生;他不僅能讓學生學懂、學透知識,而且能把教學過程變成一種富有親和力的情感體驗過程,和學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熱愛于其中,出神入化地與學生一起創造于其中,并使學生的心靈飛翔起來;他有強烈的課程開發意識,不僅關注“跑道”的設置,面更關注學生跑的過程,他能讓生活成為一種教育,把教育變成一種生活。只有擁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教師才能始終站在社會進步的前緣。

  其次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一帆風順的嗎?

  20世紀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場教師專業化的運動。要求高質量的教師不僅是有知識、有學問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專業追求的人;不僅是高起點的人,而且是終身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的人;不僅是學科的專家,而且是教育的專家。從目前看,教師的專業性發展遇到這樣幾個問題:教師只專注于自身專業的局限思考;在觀念和經驗上有錯覺;將質量問題歸因于學生、同行乃至外界;處理問題時專注于個別事件,缺乏整體、動態的思維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較主觀,滿足于現狀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實踐中努力克服。

  那么怎樣有效實施教師專業化?

  學校應為營造“學習化、專業化”的教師群體而努力,將教師發展列為重要議事日程,營造集體備課、相互聽課的互學互助氣氛,改善教師的心智模式。形成師帶徒、聽課指導,示范課與研究課的教研制度。有組織地開展教科研活動。

  專業化水平的提高關鍵在于教師自己。作為一名優秀教師,要做到將教學生涯視為生命歷程的重要部分,增強使命感,不斷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義。(三種教學生涯觀:生存、生活、生命)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重新審視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學科發展最新動態,積極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自我反思、博采眾長,形成風格,爭做專家。

  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師的專業發展成為了教師專業化的方向和主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提高教師專業地位的有效途徑是不斷改善教師的專業教育,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使教學工作成為受人尊敬的一種專業,成為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的一種專業。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13

  余老師書的序言開頭是一句希望之語,即“我希望每一位語文教師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充滿智慧”。

  印象中,教育各級主管部門對“教師群體”現狀,多有“恨鐵不成鋼”要求,各類名家或專家論及“教師群體”,往往多為“專業水平不如人意”感慨嘆息,社會上普遍的教師關注,多糾結在教育教學方法、技術和效果上,少有關注教師生活、生存現狀。你一聊社會地位的落差和待遇,周圍就有人用“師德”和“奉獻精神”來壓你,讓人覺得氣短,不敢抬頭。久之,政府、社會、主管的領導們和廣大的教師群體,仿佛都有點“施虐”和“受虐”的病態心理。

  勾起牢騷之語,是因為余老師關注教師工作的同時,還記著教師們的生活!跋M课徽Z文教師在生活中充滿智慧”,一句親切的叮囑,讓人心頭一熱。當我們談論教師這一職業,或談論教育事業的時候,首先要關注這一個個“人”——生活中的“人”。他的性格、愛好、情趣、志向和平常的心態等等,都需要互相的關注、關心、理解、幫助。教育教學是一份充滿“愛”的工作。試想,普通老師生活缺乏穩定,對自對人對社會的心態調整不好,能期待他們平靜而清醒地走進教室嗎?教育是“育人”的事業,“育人”首先要“育師”、“育己”,然后才能“育學生”。“一流的教師”才能育出“一流的學生”。由此,無論是從學校、還是社會和國家層面看,教師是第一位的,有全社會敬重的第一位的生活,有充滿智慧和激情的第一位的工作。

  教師的成長,生活和工作是分不開的,生活中樂觀、有情趣、自我認同感強的老師,在學校里肯定自信、積極,有個人魅力。同樣,許多工作優秀的教師,他們對生活現狀的理解和對未來的追求充滿幸福感。所以,許多名家、大家優秀的表現和出色的成績,除了用專業理念技術去解讀外,還可從其生活中的個人性格、品質和精神上去理解?从嗬蠋煹摹吨抡Z文老師》一書,其長者、智者的風范令人敬仰。余老聊的是教學,也是個人迎難而上的成長修煉,這修煉的過程,有堅定的目標,有系統的規劃,有艱苦的執著,有挑戰的'智慧,有說不盡的苦樂滋味,有沉甸甸的收獲。其修煉的智慧之語,既可心引領我們認真地工作,也可以啟發我們用心地去生活。

  我們無論是自愿,還是巧合從事了教師這個職業,注定了此生與他人有些不同。除去虛幻神奇的道德評價,因為職業的特點,我們的生命歷程真的有些特別。我們需要(應該)掌握更多的文化,我們有機會站在人類思想的前沿,這是我們有時清高的原因;我們肩負著文化傳承和思想播種的責任,我們的工作與其說是教育教會學生,不如說是熏陶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現在和未來,往大了說,我們的事業真的能改變命運和世界;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有豐富思想和鮮活情感的學生,我們每天的工作少有重復,我們每個教育教學的細節需要更多的創造性和人文個性,我們每天都新奇有趣的挑戰;我們此生真的要“活到老學到老”,需要吐故納新,才能與時俱進,很少有職業像我們這樣需要終生修煉和成長。

  凡職業,都需要為了生活,從事教師職業也需要“養家糊口”,這點標準不一,爭議不斷;凡職業,都需要有敬業的精神,都可以經營成事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說的是不論哪行,都能用心做到極致。從古至今,“狀元”總是鳳毛麟角,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想法每個人都會有的,為難的是,成功需要面臨各種挑戰,不是每個人都能勇敢地、努力地堅持下去。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14

  《靠自己去成功》是劉墉專門寫給女兒的書,在這本書中,劉墉和女兒真是無所不談,小到吃飯、穿衣,大到人生、世界……鮮活的語言、平常的故事以及巧妙溶于其中的哲理,讀來頗具興味。而綿藏其中的是父親對女兒成長的良苦用心和一份沉甸甸的希冀:不要等成功來敲你的門,要靠自己去成功。

  這本書記錄的大都是作者與女兒之間瑣碎的小事,然而在這一件件事的背后,劉墉發掘出深刻的道理。他的文章就是這樣從平實之中顯現出深刻的哲理,教女深省,教女奮進。

  劉墉很懂得“避而后談”。 在“談獨立”這一章節中,作者列舉了女兒依賴父母成性的事。在敘述中不難發現,父親并未因此與女兒發生正面沖突,每次都是以女兒的講“理”收場。在文后,作者提出了“女大應獨立”的觀點。作者從理論、事實著手,反駁女兒那所謂的“理”。作者的處理方式既起到了告誡女兒的作用,又避免了父女之間的爭端。這種先退后進,以理服人的“戰術”可以說百戰不殆。

  劉墉還懂得“換位思考”。 父女之間存在的所謂的“代溝”是由于他們人生閱歷、生活背景的迥異造成的。然而在“談穿著”里,作者并為因“代溝”而與兒女發生口角。無論是女兒的“露臍裝”,還是兒子的“耳環”,作者都是以玩笑待之。仔細品讀,在這玩笑中也蘊涵著作父親的一種態度。這樣的玩笑不會激起兒女的逆反心理,也同樣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如此以來,本來的一場“代溝戰”就覆滅在愉悅的.氣氛中了。文中,作者曾站在兒女的角度分析“潮流”這個敏感的話題,他一直表示理解、通融。作者冷靜的思考、多角度的分析淡化了矛盾,解決了關鍵問題!皳Q位思考”幫助他了解兒女、走近兒女。 ……

  教育是一門藝術,劉墉用自己精辟的文字、獨特的處世態度詮釋了這門困擾著許多師長的藝術。《靠自己去成功》閃耀著愛與智慧的光輝,是一本能給予我們深刻思考和感悟的好書。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15

  假期里我讀了《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這是一本曾經暢銷全球的書,

  書中講述的是四個小“人物”———兩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生活在一個迷宮里,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倉庫,便各自在其周圍構筑起自己幸福的小屋。但有一天,奶酪突然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使他們的心態暴露: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滿腹的追憶和抱怨,無法接受奶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但唧唧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終于沖破思想的束縛,穿上了久置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并最終找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奶酪,而哼哼卻仍在對蒼天的追問中郁郁寡歡……

  從故事中的嗅嗅、匆匆和唧唧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居安思危、因勢而變……、生活在這樣一個快節奏、多變化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著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奶酪”在變化。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從事著一成不變的教學工作,備課、上課、下課……正所謂“年年歲歲課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變化只是一點點。其實不然,世間萬事萬物皆在變化之中,也許細微的變化不易被覺察,但一旦從量變發展到質變,危險就真正來臨了。今天,當我們回顧這幾年基礎教育改革的種種變化,《誰動了我的奶酪》四位主角的心態恰恰反映在教師群落的行為中,有人牢騷滿腹、有人等待觀望、有人冷靜思考、有人不斷追求。而我,一個身臨其中的一分子又是怎樣?我雖然不能做嗅嗅、匆匆那樣能夠準確的預知教育改革的潮流,但至少也要象唧唧那樣……

  在課改實施的初期,我對于新課改理念、教師的角色變化、教學方式方法的改變等,都是一籌莫展,猶豫不決,對于學校每學期開展的“教學比武"“教學研討"等活動心里也有些抱怨,總覺得給自己的常規教學工作增添了負擔,只是一味的等、看……后來學校領導反復為我們提供學習、洗腦的機會,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同組交流等多種方式方法,讓我明白,學校是在搭建舞臺讓我們練兵,讓我們在各類比武、研討活動中摸爬滾打,練就才藝,當新的變革來臨時,我們才能傲立潮頭,不被改革所淘汰。通過調整心態我也學會了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

  時下正在進行的“聚焦課堂”活動也是為我們練兵搭建的`舞臺,全體教師都積極響應,我也不甘落后,主動向組長表態:綜合組我先上。有了承諾就必須見行動。接下來,我認真選擇教學內容,積極鉆研課教材、深入了解學生,根據中年段學生對綜合娛樂節目的喜好,將一首優美抒情的簡單二聲部合唱曲《柳樹姑娘》設計成一臺綜合性娛樂節目:“音樂大看臺"。然后再通過幾個小的板塊:聽聽猜猜—音畫時尚—超級模仿秀—想唱就唱。引導學生在優美的視聽氛圍中,感受美、發現美,在師生相互的評價中鑒賞美、評價美,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參與的樂趣與成就感。課后也得到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

  變化無時無處不在發生,無論我們是害怕改變還是喜歡改變,只要我們能盡快調整自己的心態,居安思危因勢而變,積極主動的應對各種變化,不論你的目標是什么,它都能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16

  老師們!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升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著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逼綍r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布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著家中瑣碎的事情。那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身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身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很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身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于正視自身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自身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身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17

  《教師的挑戰》是一本由教育學者佐藤學所著的書籍,該書主要探討了教師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和挑戰。在閱讀這本書之后,我深感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應對教育改革所帶來的挑戰。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對于教育改革的理解主要停留在表面,認為改革就是簡單地替換傳統教育模式。然而,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教育改革需要我們從更深層次上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其中,佐藤學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教師需要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而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這意味著我們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他們的思考方式和創造潛力,而不是簡單地追求教學成績。

  書中還提到了許多具體的策略和方法,比如教師需要通過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來不斷提高自己,鼓勵學生提出新觀點和想法等等。這些策略和方法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和調整。我認為,只有不斷學習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才能更好地應對教育改革所帶來的挑戰。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改革對于教師職業的挑戰。我們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以適應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時,我們也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全面發展,這無疑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難度。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和嘗試,我們就可以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之,《教師的挑戰》是一本值得每位教師閱讀的書。它不僅讓我們深入了解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策略,也讓我們更加明確了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和嘗試,我們就可以成為更好的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18

  在閱讀《教育的目的:一個教師的探索》這本書后,我深深地被作者對教育的理解所打動。作者明確地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們發展自我,實現自我,達到自我實現。這與我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的理解不謀而合。

  在書中,作者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教育的各個方面,包括個人發展、社會需求、知識學習等。他強調,教育應該是一個過程,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自我發現、自我學習、自我成長。這種理念與我在實踐中所堅持的教育方式非常相似。我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通過閱讀、思考、討論等方式,讓他們自己去發現知識的奧秘,自己去感受學習的樂趣。

  作者還提出,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與我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表達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等不謀而合。我認為,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思想。

  同時,我也認為教育應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除了知識的學習,我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情感、審美等方面的`能力。我相信,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必須具備良好的品德和情感素質,而這些素質的形成,需要在教育中不斷地引導和培養。

  總的來說,《教育的目的:一個教師的探索》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啟示和思考。我深感教育的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作為一名教師,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盡我所能。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19

  我們向來要求學生做聽話的乖孩子,做一個尊敬老師的好學生,然而反身自問,你尊重他們了嗎?現代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做一個尊重學生的好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好老師,才能讓學生真正尊敬你。

  尊重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作為教師應著力去關心每一位學生,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的特點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情感體驗與交流。如果用同一種方法同一種模式同一個標準,去要求每一位學生,毫無區別,其實那就是一種漠不關心,不負責任,也是極大的不公正不公平,也是極大的不道德不民主的表現。

  我們既要尊重學生的差異,也要尊重學生的特長,一個人在社會上吃飯生活,在社會上立足,是靠他的特長,培養一個有個性的學生可能比培養若干個平庸的大學生更有意義。

  不具備愛心的人當了老師對自己是一種折磨,對學生是一種痛苦,甚至是一種萬劫不復的生命災難。

  現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可以歸結和提煉成一個字“愛”,有了愛教師的職業道德便全有了,作為教師愛心比什么都重要。

  有愛學生就要盡自己的最但努力,愛心和愛的教育往往能創造奇跡 。世界上千千萬萬種教育方法,愛的教育是一種最偉大的方法,有愛就有希望,有心就有力量。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20

  初讀《朗讀的力量》,封面上的三個大字“朗讀”便瞬間吸引了我的注意。對于教師來說,朗讀,尤其是學生朗讀,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當我把書從書店帶回家后,我才發現我真正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

  首先,書中的“尊重生命”的理念深深地打動了我。無論是對于朗讀的重視,還是對于每個學生個體的尊重,這本書都在傳遞著一種人文關懷。尤其是書中所提倡的“讓孩子自己去體會挫折的美好”,讓我深深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該如何去對待他們的差異?是否應該像書中所說,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讓他們自主決定?

  其次,書中提倡的“用心朗讀”,也給了我很多啟示。作為教師,我們常常會為孩子們選擇適合他們年齡的優秀文章,讓他們去感受其中的情感。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是否真正地用心去感受了孩子們的反應?是否真正地去關注他們從中得到的收獲?而這本書提出的“用心朗讀”,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也讓我開始更加注重學生的反饋。

  再次,書中關于朗讀環境的設計和安排,讓我感受到了書中所描述的.那些溫馨的場景。這些場景不僅讓人感到舒適,更讓人感到溫馨。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強調紀律和規矩,但這本書卻提醒我們,在適當的時候,也應該讓孩子們感受到課堂的溫暖和關懷。

  總的來說,《朗讀的力量》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它不僅提醒我們要尊重生命,更要用心去感受每一個孩子的需求;它也提醒我們要用心去教學,讓孩子們在溫馨的課堂中收獲知識。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真正地理解這本書中的理念,我們的教育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21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里,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里,我感覺收獲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坐下來,深入地思考。”這句話讓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更需要讀書。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擁有源頭活水,滋潤學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讀書,我們才能生成新的信息,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與傳遞。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讀書可以增長知識。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人類要發展,必然離不開知識。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同學們如果從小不會讀書,沒有知識,文化底蘊不足,長大以后就很難立足于這個時代。正如高爾基所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前蘇聯巴甫連柯說:“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

  馬克思說:“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感到不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 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22

  這個月讀了《做最棒的老師》一書,上面舉了很多教育故事,對我的啟發很大。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作為老師應有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課堂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把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

  作為教師要注意教育的方法,當學生出現失誤或對教師不尊重時,切忌簡單,粗暴,沖動的“熱處理”,而應控制自己的言行,用愛心去感化他們,使他們主動克服錯誤。這就需要向慈母一樣將愛播進學生的心田。心理學還告訴我們:人際交往融洽、和諧是以真誠為前提的'。“以心換心”以理解為橋梁。人與人之間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溝通。我們除了做好“嚴師”,“慈母”之外,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多接觸,推心置腹的和學生交談,成為學生的“摯友”。

  總之,作為一名好教師必須以多種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做一名好老師,就應該做一個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于創新的探索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師,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寧靜的心態腳踏實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很認真、多讀書、會反思、有韌勁。我們應該不斷實現專業自主,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干,使自己盡快成為高素質的教師,不僅是有學問的人,而且是有專業追求的人;不僅是高起點的人,而且是終身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界。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23

  劉教授在文中指出,教師的“課程智慧”是一種專業智慧,體現在老師上課時講的知識比較豐富,而這個豐富不是雜多、雜亂,而是這些豐富的知識讓學生感覺到有足夠的信息量,而不是貧乏、簡單。一個有課程智慧的老師,必須懂得如何科學地有意義地處理教材。劉教授對此提出了“吃透教材”、“補充教材”和“更新教材”三條建議。

  要改變教材,首先要“吃透教材”,明確課程設置的目的,清楚教材到底要教給學生什么。在此基礎上再談改變教材和超越教材,要謹記不能只為了考試來選定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活動。其次,用比較保守、溫和的“加法”態度來“補充教材”,既包括教學資料的補充,也包括通過教師的教學語言和教態等手段來增加教學內容,提升教學的意義。劉教授指出,有些老師在課堂上表面上在“對話”,實際上是在“獨白”;有些老師表面上是在唱獨角戲,甚至在演默劇,而實際上是在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我一直認為,與學生進行“心靈的對話”,對于一個語言老師來說,尤其重要。至于更新教材,就是要重新開發教材,在適當補充的同時,要懂得舍棄,學會刪減,最終做到對課程資源的'科學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課程效率。

  我校同時使用4套教材。對這4套教材,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側重和取舍,但教學目標是一致的。其實,我們很多時候也不局限于這4套教材,經常從各類英文報刊書籍上選取一些合適的素材作為日常教學的補充,大大豐富了內容,增加了信息量。不過,這很需要老師的心思和功夫。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24

  因為現場聽過羅鳴亮老師的課,所以買了這本《做一個講道理的數學教師》。

  課堂上的羅老師,有幾個特別吸引人的地方。一是充滿激情,富有感染力。聽他的課,覺得渾身充滿力量,思維也被他帶著跑。二是語言幽默,閃耀著智慧。他推崇講道理的課堂,因此,善于引導學生去思考知識背后的為什么,不管學生出何怪招,他都能巧妙接招,妙語連珠。三是簡約大氣,普通手段演繹豐富內容。聽過他的認識小數的`一節課,他就利用數形結合作為課堂切入點,依次引出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隨著涂色的部分不斷地被平均分,小數的由來,為什么用小數,小數的十進制計數法等等,全部囊括其中。

  讀完這本書,收獲了許多沒有想到,諸如:為什么判斷能被2、5整除的數,只要看個位,而判斷能被3整除的數,卻要看各位數的和?為什么加、減、乘法的計算是從低位算起,而除法卻要從高位算起?計算、度量角、面積公式,這些內容的本源竟都是一樣:計算或者測量有多少個這樣的測量單位……

  讀完這本書,反思了許多的不足,諸如自以為是的教學觀念,不講道理的課堂教學,輕率處理的知識環節,容易被我忽視的學生想法……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總以為沒有什么可以奮斗的目標,也找不到什么可以努力的方向,可是,當我聽完羅老師的課,讀完羅老師的書,了解了他的奮斗軌跡之后,我明白:專家之所以閃耀,不是媒體的包裝宣傳,而是無數次課前的預設與考慮,無數次課堂上的見招拆招,無數次課后的反思與調整,這一切努力,凝聚成個人在課堂上的魅力。因為見識短淺,所以格局狹隘,希望現在努力還不算太晚,余生要懂得取舍,學會思考,讓課堂起色,讓學生受益。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 25

  不要把孩子束縛在教師的計劃中,而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比教師的計劃,更要遠大得多。這就是小林校長的辦學宗旨。

  一段巴學園的生活,讓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一個讓大家理解的好孩子,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我將書中感悟到的見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與孩子平等互動的歡樂。比如:我班的陳志剛小朋友,聰明、調皮,在別人的眼里他是個典型的多動癥孩子,整天摸這動那,一刻也停不下來。他一天到晚就用彩筆到處亂畫亂涂,經常與別人說反話,教師說請小朋友坐好,他卻接話說看誰坐得不好。教師對他說服、教育、引導都不見效,不少家長要求孩子遠離他。我經過與志剛的家長談心,明白孩子在家也是如此。我對其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他十分喜歡車,也愛畫車。投其所好,我們兩人共同探討與車有關的話題,他興趣猛增,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我發現他真是個車行家,明白那么多名車,他所畫的車,部部形色兼備,十分漂亮。

  我試著與志剛小朋友進行了幾次談話,將他的優點告訴全班小朋友,請他自己講他最喜歡做的事,將車的有關情景說一說,將他的.畫貼出來。小朋友們這才發現志剛很了不起,自然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和態度,慢慢與他接近,理解了他。志剛小朋友融人到團體懷抱,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經過讀書,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不應是僵硬的教育,而應是互動的充滿生氣的教育。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有眼睛卻發現不了東西,有耳朵卻聽不到聲音,有心靈卻無法理解真、善、美,這是值得我們幼兒教師深深思考的。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03-10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15篇12-06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15篇)12-08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精選15篇12-08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精選15篇)02-25

關于中學教師讀書筆記范文05-17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匯編15篇02-21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集錦15篇)02-21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集合15篇02-21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通用15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