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精選22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談美書簡》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1
《談美書簡》,是朱光潛先生一部談美學的論著。朱光潛先生在美學界的造詣這里無需過多贅述,他是我國研究美學的始祖,一代美學大師。通讀完后,首先的感覺是朱先生知識的淵博,旁征博引,學貫中西。在他的書中,古今中外的文獻引用得極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國關于美的論述都是他最早翻譯過來的。
其實粗讀一篇,我真沒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雖然他通篇都在介紹什么是美,從心理學角度、從哲學角度、從自然科學角度去研究、論證美的本質意義。但是我讀的還是一頭霧水,因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觀點是那么獨到。都說讀書就是讀者和作者心與心的交流,我只覺得朱先生穿著一身長馬褂,在某個黃昏的清風中,向我娓娓道來,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樣,他持才并不傲物,從容淡泊,虛懷若谷。對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來形容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美?
什么是美?朱光潛先生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對于一個嚴謹的科學研究者或者說是理論研究者,簡單草率地定義某種事物,總不免會把讀者引入歧途甚至會怡笑大方。偉人如柏拉圖也曾犯下把人定義成沒有羽毛動物的錯誤,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屬性,不能科學定性地定義。譬如我們說水,這是可以嚴格定義的,凡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質就是水,這個不會因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變。
然而我們很多人對美的定義其實都是成為美的條件,我們說腳長的女人比腳短的女人要美,對稱的比散亂的要美,但這都是成為美的條件,但具備這些條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氣含有水分是雨的條件,但空氣中的水分卻不是雨。因此有人問圣·奧古斯。骸笆裁词菚r間?”,他回答:“你不問我,我本來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么,你問我,我倒覺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義,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屬性,那就沒有研究價值了嗎?朱先生告訴我們,美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事物屬性,當我們見到美的事物時,大多數人還是會覺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別美,不僅要在物本身著眼,同時還要著重觀賞者在所觀賞物中見到的價值去研究。通俗一點講,就是美不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為刺激,在心為感受。世界上沒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所以美學研究的理論,不僅要講藝術,而且要講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講美,我才疏學淺,讀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窺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闡述的理論。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有一個疑問,自已認為美就是美,了解那么多有意義嗎?
那么,為什么要研究美?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攀登過山,游玩過水,欣賞過畫,背頌過詩文,當我們發現某處景色讓我們心情愉悅時,我們會說,這里真美;當我們讀到某處詩文讓我們身臨其近時,我們會說這首詩真美;當我們讀到某篇文章讓我們長期心靈的桎梏、精神的困頓豁然開朗的時候,我們會說這篇文章真美。我們在說美的時候,其實都只是一個隨性的判斷,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經驗,至于為什么會覺得美,我們都沒有意識進行仔細的考量。我們要欣賞、判斷美,其實是不能離開理論支撐的。如果我們沒有決定怎么才是美,就沒有理由說這幅畫比那幅畫更美;如果我們沒有明白藝術的本質,就沒有理由說這件是藝術品,那件作品不是藝術品。只有當我們明白美的本質的時候,才能使欣賞和創造的過程得著更準確的力量。
對于讀這本講哲學,講心理學的理論書籍,讀起來非常費力。要來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一以貫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覺得不認真讀完都是對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論到一個觀點,都列舉了十幾個思想流派的主流觀點,然后自己不輕易的判斷某種觀點的對錯,也不輕易接受某種觀點。在以過自己認真思索、艱苦探索的之后,提出自己的見解。
因此,他在《談美》中說到寫此書時“要先看幾十部書才敢下筆寫一章”。這讓我想起,他在這本書附錄《作者自傳》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近花甲的時候,還努力去學習俄文,并且可以達到讀寫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書上看到北大王選在60多歲的時候,再去學計算機程序語言,并成功開發出漢字排版軟件,打破了國外對漢字排版領域多年的壟斷,被譽為“當代畢昇”。在這里不是想說他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覺得我現在還很年輕,悲觀、懶惰的情緒時常在纏繞著我。每當一看到《談美書簡》擺在我面前時,自不覺汗流夾背。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2
什么是“美”?用莎翁的話說:“這是一個問題。”
但毫無疑問,沒有人知道答案,包括歷史上任何時期的任何一位大師。他們耗盡畢生的精力也只是在人類對美的認知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見解,但卻從未揭開“美”的面紗。其實在我看來,“美”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因為很少會有人對美的認知完全相同。也就是說,“美”是無定義的。在《談美書簡》中,朱光潛先生引用了他的一位“老朋友”(我懷疑是作者本人)給“美”下的定義,并對其刻板和迂腐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朱光潛先生也是反對套用空洞的抽象概念去給“美”鑄一座密不透風的牢籠的。
在朱光潛先生看來“人是審美的主體,人在改造客觀世界時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審美中具有最高的意義,美離不開人!蓖瑫r,美也是屬于社會價值范疇,它的適用主體是人。這便是說我們要去認識美。
那么我們該如何認識美呢?我的觀點是:不需要定義,只需要感受。
但在感受美的.過程中,我們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在這一點上,朱光潛先生給了我們十分重要的提示,那便是既要把握對“美”的理性認識,又要注重對“美”感性認識。我認為美是客觀存在的,但我們決不能只強調美的客觀性而將審美與人的思考力、情感與意識割裂開來。審美活動應是一種實踐活動,同時因為它具有目的性并且與人類的情感息息相關,所以審美必然要從主觀與客觀兩個角度去進行。否則,就如“形而上學”一樣,以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認識世界,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遠不變的。這顯然與主客觀結合的審美以及感性與理性的平衡相矛盾。認識美和感受美一方面要求我們學習一些美學知識,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重審美實踐,多去參加各種藝術展覽,多與他人交流自己對美的看法。在審美的過程中,探求美的真諦未必是我們最終的追求,但享受這個美妙的過程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不可少的經驗。
而對于《談美書簡》這本書,朱光潛先生以耐心的口吻,以一位長者的身份用信件的方式,將自己平生對美學感悟向我們娓娓道來,并對一些重要而關鍵的問題向美學的入門者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因而這本書相比較其他美學著作易懂。他在美學問題上對我們的幫助不僅是思想上的,也是方法上的。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3
"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
我們在進行藝術教育時,常常想的是如何在教授一些美學知識、規律等的同時,逐漸培養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進而敞開心胸地感受美、靈動地創造美。
其實,作為教師,在認識學生方面何嘗不需要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呢。
朱光潛先生在《談美書簡》中曾舉過一個例子:對于園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學家和畫家眼里,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在木材商看來,它不過是一棵做某事價值多少錢的木料;在植物學家眼里,它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然而畫家卻認為它是一棵蒼翠挺拔的古樹。接下來三個人的反應態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盤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樣去買它、砍它、運它;植物學家馬上就會想到要把它歸到某類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樹的異點,思量它何以活得這樣老;而畫家卻只是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的蒼翠的顏色,它的盤屈如龍蛇的'線紋以及它的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我贊同三者眼中對古松的不同狀態和不同定位,我更推崇把三者的視角進行綜合,更多方位、更多角度地去審視、去構思、去塑造眼前的事物。就如我們作為教師,可以如植物學家一般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學習現狀等去判斷學生的優勢與不足,分析其成因;如畫家般去感受學生的個性、體味學生的品格和趣味、挖掘學生不被他人察覺的閃光點;如木材商那樣規劃學生的前途、思忖學生的發展方向、培養目標。那樣,不同的學生才真正地在教師的眼中鮮活起來、立體起來。我們在進行教育教學的同時,才能真正地本著"關愛學生"的原則開展與實施。
就如,有的教師能針對不同學生的優勢或特長,安排相對應的工作,使得學生不斷地樹立自信心,轉而在其他方面也有座提高。又如:我們在教學活動的設計過程中,要盡量多的給予學生嘗試、鍛煉、討論、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從不同的活動中展示自己,讓教師全方位地了解學生,發現學生多樣的"美";再針對學生的特點,也可以量身定做地安排一些學習活動,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獲得更多的學習方法。在我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曾嘗試過多種形式的師生合作示范:僅在語言上進行交流;在繪畫方面進行合作;綜合語言交流與繪畫合作等等。不論哪一種形式,學生在參與教師示范的過程中,都能積極開動腦筋,主動思維,大膽地發表著自己的見解與想法。許多想法由于學生間的差異,會形成教師也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從而迸發與碰撞出更精妙的思維的火花,學生們的個性因此而得到張揚,學生的生命在教師的呵護與培養中得到發展。
師生的共同示范中,學生亦在教師的配合下,樂于多方面、多角度地思維;在教師的鼓勵下,更投入地更專注地進行創作與表現,使得美術課堂中的示范環節也成為了提高學生生命的質量,滿足學生心智成長需要,促進學生生命價值體現的一個良好途徑。
只有熱愛生活,才會享受人生,才能活出精彩,因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美,為他們搭建更多展示美的舞臺,他們的美才能逐從書中還可以看出朱老很關心民族、國家的現實與命運,尤其關心青年在現實中的為人處世和道德修養,每位讀者只有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與思考,才能領會作者的深層思想。
朱老在書中主張的是要積極地投入現實生活,而不能逃避人生,同時又要以一種審美的心態去面對現實生活,這樣才能給現實人生增添美好的色彩。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繁忙緊張的工作氛圍中,我們也不妨借用朱老提倡的生活態度,才能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工作,才能以審美的眼光去了解與發現每一位學生,才能放松地思維、進行發散性思維,在新的教育改革大潮中有所創新,有所進步。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4
大概快有十天的樣子沒有讀《美學書簡》,我認為讀這樣的書是要有一種心境的,至少要能感受到其文字之美和思想之美。
朱光潛先生用了好多篇文字來說明他所說的“美”到底是什么“美”,實用的、科學的不是美,快感不是美感,聯想也不是美感,考證、批評都不是美感的態度,自然也需和情趣結合起來才談的上美。
朱光潛先生在《依樣畫葫蘆》這篇文章里,又談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一般人大半以為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對象和成因雖不同,而其為美則一。自然丑和藝術丑也是如此。這個普遍的誤解釀成藝術史上兩種表面相反而實在都是錯誤的主張,一是寫實主義,一是理想主義。
朱光潛先生認為,兩種主義看起來相反,實則主張類似,“都承認自然中本來就有所謂美,它們都以為藝術的任務在模仿,藝術美就是從自然美模仿得來的。”
在他看來,自然主義和理想主義都是在“依樣畫葫蘆”,只不過寫實主義以為只要是葫蘆,都可以拿來模仿;而理想主義認為“美在類型”,應該選一個富有代表性的葫蘆來模仿。他把理想主義稱為“精煉的寫實主義”。
我們說“藝術美”時,“美”字只有一個意義,就是事物現形象于直覺的一個特點。事物如果要能現形象于直覺,它的外形和實質必須融化成一氣,它的姿態必可以和人的情趣交感共鳴。這種“美”都是創造出來的。
朱光潛先生再次強調了他認為的美是“無所為而為”的形象的觀賞。并引用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說的話:“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書”。就像現在人人都可以有“度娘”,但是真正能寫出好文章來,還是要“憑各人的情趣和才學!
談美和寫作還是有區別,寫作之初,“依樣畫葫蘆”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練習方法。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5
美的本質。從柏拉圖開始許多的哲學家、美學家以及文藝理論家都進行了不懈的探討和研究。但最終的回答仍然莫衷一是;可見美的問題本身有著不可測度的奧秘。這同樣也告訴我們:美學是一種概念。美學之路,自然就艱難遠久。
朱光潛先生卻強調:“美的研究,一定要從現實生活出發,從生活中捕捉美的本源。”即人類對美的追求源于日常生活和經驗。
學美學,首先應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或者必備什么認知呢?朱光潛先生回答的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崩斫馄饋硭坪蹙褪牵焊魅速Y凜不同,環境不同。學美的性質自然也不相同。美源于一點;自然最終也會歸就于一點。在探討和研究的道路上。盡管途徑各不相同。其結果卻都一樣。
談美與審美。最直觀的就是人。因為無論是對人的批評還是欣賞。都源于美的界定和價值。對美的判斷力并非人類誕生時就存在。而是隨著我們人類的進化而逐步完善所成為的一種情感意識。人是一個整體。一個多方面的內在聯系著各種能力的有機統一體。它會將自然中的一些單一性適當融合。正是由于這種融合,才促使美體現在人類的“認知、情感、意志”中。
馬克思主義是現代美學的基本;但也并非學懂了馬克思主義就能學通美學。如果一個人學懂了馬克思主義,但是他并不具備認真刻苦、勇猛前進的時代精神;那么,他也不會在坎坷的學美之路上創造出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來。
個人精神的結合產生了情感。人與人的結合產生了社會。當人們心中具備某些東西后;他們就會開始宣釋自己內心的美的感受。這其中自然就會要勞動。用勞動將自己的內心展現在這個社會。展現的`內容,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繁復的。這其中不禁要包括許多的學術限界。即不要因為不超越學術界限而宣揚單一的美學。這樣不禁使美學空洞和抽象了。藝術體現美,反映了現實中的自然。藝術是人對自然的加工創造,是一種勞動產物,所以藝術又被稱為“第二自然”。藝術敘述了人們心中的情感,思維和夢想。通過藝術,也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思維高度和精神生活。
藝術源于生活。生活通過修辭轉化成藝術。藝術也就無形式。盡管在過程中存在著多種“主義思想!钡囆g的終端。我想也會回歸于生活。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6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黃昏還用如此細膩且深入淺出的文筆,將深奧的美學知識娓娓道來。對朱光潛老先生不由地由衷敬佩。
書中,老先生“對自己漫長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進行了系統的“回顧和整理”,也算是“給來信未復的朋友們”。在《談人》里,老先生指出“原始人類對美的追求和所從事的藝術活動,如人體裝飾、歌唱、音樂、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養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經驗,”美學,原來源于生活,貼近生活,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們身邊。其實,冥思細想,美無處不在。中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就有不少美的傳承,比如唯美典雅的國畫、筆酣墨飽的書法、國之精髓的京劇、名揚四海的瓷器工藝……
現代文化下人們更是發展了更多美學的分支。我們生活的現代城市格局,在追求現代感的同時融入大量自然元素,讓自然在城市最大限度的得以保留加以體現,生態綠化的興起,不正是體現人們在往更高層次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時刻因外物美得到心理美,得到一種對于美感的`滿足從而欣喜,這也成為一種美。
文學美,就是人類先進思想的結晶,中間許多個性鮮明飽滿的人物更是成為了美的代表!栋屠枋ツ冈骸分心贻p貌美的吉卜賽女郎在危急時刻為卡西莫多挺身而出,給他救命之水。奇丑無比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之后屢救吉卜賽女郎,為她報仇雪恨。你能說卡西莫多不美么?《老人與海》中窮困交加的圣地亞哥終日與海為伴,與比船還大的槍魚奮戰兩晝夜,并擊退啦鯊魚無數次的攻擊,雖然最后只拖回了一截白骨,但是我們能說他不是美的代表嗎?還有《弱種子也要發芽》里的老農,得知“我”的孩子聽力受損,看到他把弱種子拋棄很難過后,“抹了一把眼角的淚水,以既夸張又慈愛的姿勢,抓起了那些癟種子”,讓它們“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鮮、肥沃的土壤里”,此刻的老農在震撼人心的感動中能說不美嗎?
什么是美?如何學好美學?我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美學,就真的不懂美了么?難道一定要學好美學,才算懂美?朱光潛先生書中舉例的杜甫詩句“癲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所反映的“移情作用”就明確告訴我們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達到物我合一,用心感受美的存在,就是最本質的美了。文學美,建筑美,都可歸于此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羅丹的話已經為我們指引了通向美的真理的正確方向。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7
朱光潛先生是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個在中國廣泛介紹西方美學的人。先生不僅著述甚豐,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學精神和高尚的學術品格。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學習研究一生不輟,是我國現當代最負盛名并贏得崇高國際聲譽的美學大師。
《談美書簡》是中國現代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在八十二歲高齡的情況下寫就的“暮年心血”之作,既是對自己漫長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的一次回顧和整理,也是“給來信未復的朋友們”,尤其是青年朋友們的一次回復。
《談美書簡》是一部系統的美學著作,它采用書信體的形式,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將許多深奧的美學知識通俗化。
書中的13封信對怎樣學習美學,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維、創作方法等等美學范疇,作了生動而詳細的闡釋。
第一封《代前言:怎樣學習美學?》。朱光潛先生首先談了寫作《談美書簡》的動意,在回答“怎樣學習美學”這一問題時,先生指出:“研究美學的人如果不學一點文學、藝術、心理學、歷史和哲學,那會是一個更在的欠缺,而且會成為‘空頭美學家’”;要“學通一二種外語”,直接閱讀外文書籍。
第二封《從現實生活出發還是抽象概念出發?》。先生堅持“美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這一總命題,提倡“從現實出發去研究美學問題”,提倡“正確辨認生活與藝術中的一切丑現象”,認為“自然丑也可以轉化為藝術美”,“藝術家有描寫丑惡的權利”。
第三封《談人》。朱光潛先生提出作為審美主體的人是“一個整體”。審美活動和整個人的其它許多功能如”思考力、情感和追求上報的意志“是有內在的聯系的。強調反“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客體的活動”,進而強調“藝術作品必須向人這個整體說話”這一命題。
第四封《關于馬克思主義與美學一些誤解》。朱光潛先生說,構成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這個完整體系“是長期發展而且散見于一系列著作中的。要想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美學體系,就要認認真真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
第五封《藝術是一種生產勞動》。朱光潛先生認定“藝術是一種生產勞動,是精神方面的生產勞動,其實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是一致的,而且是互相儲存的”。生產勞動是社會性的人憑他的本質力量對自然進行加工改造。這是一個雙向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自然經過人的改造而日益豐富化,成了“人化自然”;另一方面,人發揮了他的本質力量,使其在改造自然中“對象化”了,因而也肯定了自己,使自己的本質力量日益加強和提高了。人類歷史就這們日益發展下去,以至于達到“人的徹底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的徹底人道主義”的辯證統一。
第六封《沖破文藝創作和審美學中的一些禁區》。在朱光潛先生看來,人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人作為人的自然本性,“人道主義”總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的尊嚴”,“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因為人雖是一種動物,卻具有一般動物所沒有的自覺心和精神生活。人道主義可以說是人的本位主義。”“在文藝作品中人情味就是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東西”,“最富于人情味的母題莫過于此”。在闡釋“共同美感”時,朱光潛先生援引了馬克思“藝術起源于勞動”的論述,指出“勞動是人類的共同職能”,它所產生的美感也就是“人類的共同美感”。
第七封《從生理學觀點談美與美感》。在這封信里,朱光潛先生向我們介紹了一些生理學知識來使我們更好的認識美與美感,如節奏感,移情作用和內摹仿。而且向我們進一步闡述了其“美是主客觀的統一”“文學作品應該具有節奏感,而不應一味高昂”“審美者和審美對象各有類型”等觀點。
第八封《形象思維與文藝的思想性》。朱光潛先生認為,為弄清形象思維問題,首先需要界定一下“什么叫思維?”“思維就是開動腦筋來掌握和解決面臨的客觀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八季S本身既是一種實踐活動,又是一種認識活動!彼季S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掌握具體事物的形象,如色、聲、嗅、味、觸之類感官所接觸到的形式和運動都在頭腦里產生一種映象,這是原始的感性認識”,叫做感覺、映象、觀念或表象。第二步是在此基礎上的深化,可以經由兩種途徑或方式,這就是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目的都在于獲得對事物的更進一步的認識“把從感性認識所得來的各種映象加以整理和安排,來達到一定的目的,這就叫形象思維;“把許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綜合,求出每類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規律,這是從感性認識飛躍到理性認識,這種思維就是抽象思維或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或邏輯思維)的不同之處,在于形象思維始終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沒有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第九封《文學作為語言藝術的獨特地位》。文學是用語言為媒介,而語言中的文字卻只是代表觀念的一種符號,本身并無意義。語言這種媒介不是感性的而是觀念性,也就是說,語言要通過符號(字音和字形)間接引起事物的觀念。文學作為語言藝術在藝術門類中占有獨特的地位。“文學實際上就是語言學”。
第十封《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朱光潛先生認為不能把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區分絕對化。“浪漫主義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情感和幻想較占優勢”;“現實主義從客觀現實出發,抓住其中本質特征,加以典型化”。這兩種創作方法雖然是客觀存在,卻不宜過分渲染,像旗幟那樣鮮明對立。要“從主客觀統一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薄霸趥ゴ蟮乃囆g家們身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時常好像是結合在一起的!
第十一封《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碍h境”指“行動發生的具體場合,即客觀現實世界,包括社會類型、民族特色、階級力量對比、文化傳統和時代精神,總之,就是歷史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典型環境起著決定典型人物性格的作用!叭烁竦膫ゴ蠛蛣倧娭挥薪杳軐α⒌膫ゴ蠛蛣倧姷某潭炔拍芎饬砍鰜怼!薄暗湫铜h境中的典型人物”,這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觀中的一個基本原則。恩格斯把“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看作現實主義的主要因素。
第十二封《審美范疇中的悲劇性和喜劇性》。悲劇與喜劇是兩種不同的藝術體裁,具有兩種不同的審美特性。悲劇與喜劇很難截然劃分,從根本上說,是因為現實世界的矛盾本來就很復雜,縱橫交錯,很難分出悲喜,同時人們的審美情趣也多種多樣,不同的人對同一個戲劇往往產生不同的感受。我們中華民族的喜劇感向來很強,喜好大團圓的結局,而悲劇感卻比較薄弱。其原因之一是我們的“詩的正義感”很強,很怕看到亞里斯多德所說的“像我們自己一樣的好人因小過錯而遭受大的災禍”。
第十三封《結束語:“還須弦外有余音”》。朱光潛先生對來信問到關于學外語和美學問題的朋友們提出忠告:“掌握一種外語到能自由閱讀的程度”,“掌握國際最新資料”;第三,“要隨時注意國內文藝動態”,“最好學習一門性之所近的藝術:文學、繪畫或音樂,避免將來當空頭美學家或不懂文藝的文藝理論家”。他非常贊同偉大的現實主義大師高爾基這樣一句話:“在偉大的藝術家們身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時常好像是結合在一起的。”
朱光潛先生《談美書簡》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循循善誘的啟發,引領我們如何進行審美及如何創造美,賦予我們另一種看待這個世界的眼光。讀了這本書,再看看世界,會發現美其實無處不在!叭耸菍徝赖闹黧w,人在改造客觀世界時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審美中具有最高的意義,美離不開人!薄艾F實主義從客觀出發,而浪漫主義從主觀出發,并據此認為我們不能容忍一個人因一點小過錯而失敗,從而產生出悲劇感,驚恐和哀憐是悲劇的情感基礎,悲劇更為本質,好的喜劇作品中一定有悲劇性!薄俺绺呤怯晌覀儔阂侄a生的,它是由恐懼轉為振奮的,并在其中體會到一種自尊或愉悅。崇高側重于對立和沖突。而秀美側重于平衡和和諧!边@些都是其中具有開創性和富于啟迪的觀點,讀來深受教益。
關于美的本質,從柏拉圖開始,許多哲學家、美學家以及文藝理論家都進行了不懈的探討與研究。但最終的回答仍然莫衷一是,可見美的本質問題本身有著不可測度的奧秘。但這也同樣告訴我們:美學是一種概念。美學之路,未來可期。朱光潛先生強調:“美的研究,一定要從現實生活出發、從生活中捕捉美的本源。”,即人類對美的追求源于日常生活和經驗。學美學,朱光潛先生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各人資凜不同、環境不同,學美的性質自然也不相同。美源于一點,自然也會歸就于一點。在探討和研究的道路上,盡管途徑各不相同,卻殊途同歸,美的本質是相同的。
談美與審美,最直觀的就是人。因為無論對人的批評還是欣賞,都源于美的界定和價值。對美的判斷力并非人類誕生時就存在,而是隨著我們人類的進化而逐步完善所完成的一種情感意識。人是一個整體。他們會將自然中的一些單一性適當融合。正是由于這種融合,才促使美體現在人類的“認知、情感、意志”中。
個人精神的結合產生了情感。人與人的結合產生了社會。當人們心中具備某些感覺后,他們就會開始渲釋自己內心的美的感受。這其中自然就會要活動,用活動將自己的內心展現在這個社會。展現的內容,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繁復的。這其中不僅僅包括學術界限,即不要因為不超越學術界限而宣揚單一的美學。這樣容易使美學空洞和抽象。藝術體現美,反映了現實中的自然。藝術是人對自然的加工創造,是一種勞動產物,所以藝術又被稱為“第二自然”。藝術敘述了人們心中的情感、思維和夢想。通過藝術,也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思維高度和精神生活。藝術源于生活。生活通過修飾轉化成藝術。
這部書不像是在談深奧的美學,而更像是一部介紹美、鼓勵年輕人去發現美、創造美的書。朱光潛先生之這部書里面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學意義上的審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討自然美、藝術美、人生美,這些在我們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美的事物。朱光潛先生開篇就開始談如何發現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我們如果想要懂得如何去發現美、創造美,就要大膽的、大量的去欣賞美。對于創作而言,極重要的靈感就是出自持續不斷的、廣泛的審美所積攢下來的潛意識活動。雖然藝術的門類繁多,但我們對于美的感受卻是相通的。只有多去欣賞美,我們才能在潛意識里面積累足夠多的情思,從而碰撞出寶貴的靈感火花。我們中的大多數雖然無法成為優秀的藝術家,但懂得以跳出實用的眼光去“玩味”生活,去欣賞人生,那么,我們也會從“無所為而為的玩索”中體味到無限的樂趣。
朱光潛先生《談美書簡》無論是在學術上還是對人生指導上,都讓我收獲良多、受益匪淺。的確,真善美是藝術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好書是值得一讀再讀的。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8
從本質上講,我喜歡讀書,喜歡與文字有關的一切,但是我卻是一個懶于思考的人,更多的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的角色,已經開始讀研了,不論現在的研究生有多水,擴招有多么厲害,我想我都應該做一些該做的事情,認真踏實的盡自己所能做一個合格的學生。開學了,沒有以往的興奮和新奇,心里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只希望不辜負所有人的熱切期盼,不辜負自己心中的信仰。開始認真的讀書思考。
最近,讀了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驚嘆于先生那融貫中西的學識和過人的思考能力,對自己頗有啟發。朱光潛先生在研究文藝美學之時,將西方的文藝美學思想和中國古典的美學思想融會貫通,并提出了自己獨具一格的美學思想,對我國現代當的美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和思維方式,朱光潛先生的美學思想深受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的影響。但是不同于克羅齊的文藝心理學的研究,朱光潛先生更是把視野放在了文藝活動這個大框架來進行文藝美學的研究,其中朱光潛先生提到文藝活動不僅僅是心靈的瞬間感受,是形象的直覺,文藝活動過程從直覺到傳達才是一個階段的完成,而文藝的傳達活動更是藝術家區別于普通人,優秀藝術家區別于一般藝術家的不同之處。文藝的傳達有賴于藝術家的匠心獨運,更和日常的學習密不可分。
藝術家除了要有不同于常人的形象的直覺之外,還需掌握以下知識:一是掌握有關媒介的知識,二是模仿傳達的技巧,三是作品的錘煉。藝術家所進行的模仿傳達,實際就是藝術家的勤學苦練的過程,藝術家勤于練習才會形成相關的模仿習慣,下筆時才會水到渠成。而這模仿習慣,在朱光潛先生看來主要是模仿筋肉技巧,每種藝術都有其特殊的`筋肉技巧,如寫字、繪畫、雕刻、圖畫、彈琴都要有手腕上的技巧;唱歌、演戲、吹簫、說話都要有喉舌上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詩文的創作也需練習筋肉的技巧,古人所言的“文以氣為主”,這氣就是一種肌肉的技巧。
這是我頗為關注的地方,文藝活動中的傳達過程竟和人體的筋肉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而這些聯系是如何發生的,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可解釋的地方,我還需要進一步的拜讀作品,才能了解朱先生的文藝思想,讀書之少,導致所思之淺,現在彌補也許為時不晚。加油吧!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9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由古猿進化為類人猿的時候,就已經知道用自然界的一些樹葉、貝殼之類的東西來裝扮自己,或許他們并不知道這是為什么,或許他們那時已經有了美的意識,認為有了這些簡單的裝飾更能讓自己與眾同。隨著歷史的前進,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美的認識也在不斷地更新,使其成為眾人心目中所追求的目標。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吧!
不過,現代人對于美的認識已經發生一些改變,以至于人們在追求自己外表靚麗的同時,似乎忘記了一些東西,這是一些你丟了卻發現不了的東西——心靈美。這種美不是人們表面上所能定義、評判的,這是種精神境界里的`美,它所涵蓋的內容并不唯一,而且還有很多。只有用你自己真實的內心感受去體會它的存在。雖然說心靈美不像容貌美那樣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但是,它也有它的特性,即使一個人的容貌并不出眾,但擁有這種心靈美的人總能夠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和快樂。
如今,步入現代文明社會的我們,有許多甚至大多數的人都在為自己的外表是否出眾而忙碌著,這是為什么呢?這無非就是想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的身份,吸引他人的關注,使自己的虛榮心得到滿足,當然,這種做法也無可厚非,畢竟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虛榮心。但是,要知道在你得到一樣東西的同時,也會失去一件你擁有時嫌累贅、但失去時卻覺得寶貴的東西。
在社會上這種對容貌美的追求已成為時尚,以至于現在許多就業崗位都對應聘人員的外貌作出要求,使得有些外貌不出眾的人為了能夠擁有一份好工作,被迫去改變自己的容貌,這種改變可能會使他們失去健康,以至得不償失。甚至有一些有錢人,把自己變得靚麗還不夠,還硬要把自己身邊的事物也弄得非同一般,以襯托自己“高貴”的身份。這種種的一切,往往會使他們在追求外在美的路途中迷失了自己,把自己那原本純潔、高尚的靈魂給出賣。就好像電視上報道的那樣,有些有錢人甚至口出狂言可以買到別人的生命,尤其是可以買到貧苦人的性命,在他們看來,有錢就是萬能的,可以買到世間的任何東西,包括生命在內,這是件多么駭人聽聞的事。
其實,要想讓自己變得受人尊重,并不是說你需要有多少資本,只有當你擁有那原本屬于你自己的真善美,別人才會發自內心、由衷地尊重你。因此,如果想提高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必須先得學會尊重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這樣才能夠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美,才能得到別人由衷地尊重。這樣,即使你的相貌平平,也能夠成為真正的君子!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10
這是朱光潛先生在83歲高齡寫給青年的美學入門讀物《談美書簡》。朱光潛先生是中國現代美學的代表人物,是開拓者和創新者,在美學領域是全國的權威,他主張美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闡明了美和美感的規律、美范疇等一系列問題。
在前言中,朱光潛告訴我們怎樣學美學,但我認為更重要的在于,他對我們人生觀的引導,如在前言中朱光潛寫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條平平坦坦的直路,難免有些曲折和崎嶇險阻,要繞一些彎,甚至難免誤入歧途。哪個重要的科學實驗一次就能成功呢?“失敗者成功之母”。失敗的教訓一般比成功的經驗更有益”……這些都呈現出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什么是美?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問題,但毫無意外地,我們大多數人并不知道它的確切答案。其實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美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每個人對于美都有不同的定義。在《談美書簡》中,朱光潛先生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雖然這個答案不一定正確,但至少比毫無頭緒要高明許多。
許多人都認為,看過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許更深一層,會說心靈美也是一種美。但所有的這些都比較淺顯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塵莫及的事了。通常我們對于美、美感、美的規律、美的范疇等等這些問題感到很深奧,也研究甚少,關于這些問題,朱光潛先生在此書中都一并回復了,而且回復的很詳盡,對于思想,文學,方法,理論等等也有詳細的陳述。對于美,我們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說是表面的,而看完這本書,我對于美則有了全新的看法,這也是讀此書的收獲吧。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11
記得剛上高一的時候,老師就推薦我們去看朱光潛的《談美書簡》,那時的我還未擺脫初中生的稚氣,翻了幾頁,覺得不好看,就把書放下了,F在,當我再次拿起這本書時,才發現書中有很多智慧的閃光點。
盡管現在的我還只算“后輩”,但朱先生在這本小書中所傳授的美學理論,卻是字字珠璣,堪稱“諍言”。一遍遍的反復閱讀讓我受益匪淺,不但在理論認識方面有所長進,更重要的還在于它啟發了我的思維和思想,讓他們向著更深、更廣的空間拓展。
在《談美書簡》中,朱先生以自己親身的經驗,談到了許多治學為人的道理。如《代前言:怎樣學美學》中,先生有言:“我們干的是科學工作,是一項必須實事求是,玩弄不得一點虛假的艱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礙和干擾的勇氣……是敷敷衍衍、蠅營狗茍的混過一生呢?還是下定決心,作一點有益于人類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門科學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態度,認清方向,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一切不老實的人做任何需要實事求是的科學工作都不會走上正路的!蔽钠繁憩F人品,以上這番話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學習美學的態度問題,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貫之的為人之道。
作為一名剛剛接觸社會不久,各方面認識及素養都尚淺的大學生,盡快擺脫對日后前途的迷惘和困頓。但長久以來,卻仍如汪洋中的一葉孤舟,望不見燈塔,只能隨海浪盲目漂流。但人是不能沒有方向的,不明確目的的生活過之何如?于是便試圖從先賢閃光的.思想中探尋泅渡的彼岸。自以為平日閱讀量不小的我在與那么多高貴的思想交流之后終于從一本薄僅百余頁的小冊子中嗅到了最濃郁的芬芳。從此便記住了要“實事求是”,要有“清醒的頭腦”“堅定的恒90心”“排除一切阻礙和干擾的勇氣”,立志“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其實直到現在我仍會時常疑惑:這些看起來如此教條、干澀的話語是如何打動了我的心,讓我如此心悅誠服、欣然接受,并且渴望全力實踐呢?
我想這是朱先生人格與思想的共同魅力使然。也許處看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話,你心里可能不會產生什么感觸,但如果你專注投入地把這一整本小書讀完,你必會為朱先生治學為人的態度折服!
小小冊子,總共不過七、八萬字,由十三封書信結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滲透著老人躬親實踐了一輩子的認真態度,不由你不為之動容。人曰:“一斑窺豹”、“一葉知秋”,相信只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讓你我了解進而欽佩起這位美學老人治學為人的態度吧。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12
今天又是心血來潮,看到書架上有本朱光潛的《談美書簡》,正好電腦被兒子霸占,不如拿來讀讀。一開篇第一封信關于讀書的議論就于我“心有戚戚焉”了,對自己也是一個指導,因為自覺不算得真正的讀書人。
第二封信是談動,“閑人大半易于發愁,就因為閑時生機靜止而不舒暢”,倒是真的`。每天閑時都做著同樣的事,上網、聊天、聽音樂、放音樂、唱歌,時間一長便覺無聊,因為畢竟不是正事。哪有忙著正事的人會發愁呢?即使正事讓你發愁也不可能給你時間正兒八經的坐著發愁的,而是會拼命想方設法去解決,也就是說發愁的人往往發的愁也是無關緊要的。
可,“閑愁最苦”,不見“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嗎?大概是因為閑愁是有時間想來想去,于是越想越多,越想越愁吧。于戀愛中的人來說,閑時會胡亂猜測,胡思亂想,對方專一嗎?是否也在思念自己?或是根本就是在和別人說笑?于自戀中的人來說,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都非常重要,今天別人議論自己了嗎?自己的表現是否完美?完全沉浸在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當中了。怎會不苦?
不過,愁有用嗎?“愁來愁去,人生還是那么樣一個人生,世界也還是那么樣一個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偉大,你對于煩惱當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對于煩惱當有‘不值得’的看待”,對自己的看法不外乎這兩種吧,或是偉大,或是渺小,都不該在閑時發愁。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13
在未看《談美書簡》之前,我對“美”也有基本的認識。當兩個人站在一起時,我能辨認出誰更漂亮;我能感受音樂的美感,也能感受繪畫的線條感。但在讀完這本書之后,我對“美”有了更深的認識。
“美”是一種生活積累。
即使是嬰兒,他對丑與美也有自己的認識?匆娒赖,他會笑;看見丑的,他會哭?伤麑τ谝魳罚佬g等作品只能發出最基本的感觸——面部表情。他不會評論,不會指出優點與缺點。普通人經過生活的洗練,漸漸看懂時間的美與丑,但對專業性的評價無法理解。我們無法理解凡·高的極端美學,無法理解那些抽象的繪畫,唱不出飽經滄桑的歌曲。
還記得汪峰的歌中曾這樣唱道:咖啡館與廣場有三個街區,就像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對于很多沒有外出打拼的人來說,也許這句歌詞對他們的感觸不深,他們只讀出了無奈。而對于一些外出打拼的人來說,感觸之后,他會回憶那段艱辛拼搏的日子。就像歌者自己,在他體會人生的心酸之后,他的歌聲中充滿日月的傷痕,像刀疤一樣不可磨沒的痕跡,這時,他給聽者帶來的`是滄桑的美感。所以,“美”是一種生活積累。
“美”是一種生活常態。
每次讀《西游記》、《紅樓夢》時,我會用很多種不同的節奏去讀它們。閱讀《西游記》應是歡快的;《水滸傳》前半段應是感嘆,中間是豪邁,最后是惋惜;而閱讀《紅樓夢》時,應是慢條細語,就像書中小姐們說話一樣,不經不慢。就像在《談美》書中,朱光潛先生說,他在讀書時,讀到有人拿到要刺殺一個人時,他心也被拎了起來。讀到緊張處,你的讀書速度也會變快;讀到傷心處,讀書心情也會低落,讀書節奏也會變慢。而我們在這些節奏中,就慢慢領悟了什么是美,所以“美”是一種生活常態。
“美”也是需要去品味的。
真正的美學大師,像朱光潛老先生,他們都是博學多才。至少得精修文學,心理學,甚至是一些哲學,社會學派的學說。只有經過大量的知識的積累,才能真正品味“美”,發現“美”。比如說,音樂的“美”感,文學可助你豐富想象的空間,聲樂學可助你評論唱的好與壞,心理學能讓你理性地看透作詞者,作曲者的心情。經過這些思想的裝飾,我們就可以更好地品味美感。每當聽到“北風那個吹”這首歌時,腦海中就閃現下雪之后,枝頭掛滿的雪晶,喜兒穿著大紅的新衣,期盼爹爹的回家,高興,興奮,出現在她的臉上,從理性上說,這首歌曲體現勞動人民渴望幸福生活與熱情的生活態度,還有人們在美好時節合家團聚的習俗與心理。
“美”是一門藝術,甚至可以說是一門生活的藝術,因為每個人都要掌握它,把握好它。這樣生活才會多一些“發現”樂趣,才會使自己比別人多一份才華,多增一份氣質。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14
《談美書簡》是一本系統性的美學著作,是由朱光潛老先生所編著而成!墩劽罆啞芬还彩珍浟13封信,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美學方法研究;二是美學范疇研究;三是美學實踐研究。而我所選擇閱讀的是第八封:關于形象思維。
在第8封信中,朱光潛認為文藝創作應以形象思維為主,以抽象思維為輔。他認為形象思維就是想象,在西方,古羅馬的菲羅斯屈拉特,近代英國的培根都強調過想象在文藝創作中的作用,在我國古代,屈原在《遠游》中和杜甫在《詠懷古跡》里都使用過想象這個詞。
形象思維就是運用形象進行思維,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是兩種不同的思維形式,但它們的功用是相同的,就是通過開動腦筋來掌握和解決面臨的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它們既是一種實踐活動,又是一種認識活動。不同的是它們所運用的形式。思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掌握具體事物的形象,如聲、色、形、味等,通常稱之為感覺、印象、觀念或表象。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都經歷了這個階段;第二個階段,便顯出不同的特點:形象思維把從感性認識得來的各種映象加以整理安排,來達到一定的.目的,抽象思維是把許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綜合,求出每類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規律;形象思維由原始的感性認識飛躍到生動具體的典型形象,而抽象思維則由原始的感性認識飛躍到抽象的概念或結論。
文藝創作就不能單單依靠形象思維。因為文藝不僅要用形象去思維,還要對形象進行重新組合和安排,以造出典型形象,即新的形象整體。文藝創作一般都有個構思階段,思想情感白熱化階段,還有一個修改階段。于我們學設計專業的同學,了解這是很有必要的。在創作時也要學會用形象去思維,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學了這么久的美學,也看過一些關于談論美學的書籍,而朱光潛先生的這本《談美書簡》是為了回答美學愛好者陸陸續續提出的問題而寫成的,由于特定的讀者對象,作者不能不考慮如何才能深入淺出地說明問題,讓讀者能夠讀懂看透,從而使艱深的美學概念、范疇、原理變得通俗易懂,所以作者沒有采用學術專著的形式。精確的語言解釋抽象、深奧的美學概念、范疇、原理。讓初學者能融會貫通。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15
讀完《談美書簡》總體感覺就是稀里糊涂,包含了各種不明白。留下鮮明印象的很少而且也模模糊糊的記不清楚,也許是這本書的內容本身就很乏味或者專業性很強,雖然作者也竭力寫得明白清楚而不是趣味,最好能達到“深入淺出”的目的。但就我本身而言,一個從為看過聽過“美學”,壓根不知道有美學存在的人,突然讀到一本美學大師談美學的書,總覺得有些唐突,甚至是不知如何是好,難以應付。
可以做個比喻來形象的詮釋我的感覺。
看這本書,就像看T臺秀一樣?粗鞣N各樣想盡辦法創新的時裝,卻得不償失的讓人看到另類的搞怪,難以接受。但當你知道這是一位知名大師嘔心瀝血的作品,你就會按奈住自己的煩躁,耐心品位,試圖找到一點可以看的過去的地方。但當你發現這樣也是徒勞的時候,你又看到別人對這些設計贊不絕口,你便會心生疑惑,不得不從其他方面來尋找樂趣以作消遣。于是你便會將注意力轉到主體的龐雜部分,比如你會欣賞模特的妝容、身材、造型,或者聆聽秀場的音樂,或者研究T臺的設計?傊銜业街黧w以外出彩的地方,以便使自己感到欣慰,沒有白白的浪費時間,但卻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內容。
讀它,需要靜心,在一大堆晦澀難懂的文字中,努力的想尋找到一點能讀懂的,能理解作者觀點的,但往往是努力與收獲不成正比。
和服裝設計師類似,作者也努力的想做到使文章通俗易懂,但卻收效甚微。至少作為萬千讀者之一的我,確實是在還沒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情況下就讀完了,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對美學的認知。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作者;蛟S是內容涉及知識面太廣,含蓋內容太多,這就對我像我一樣知識面狹窄的讀者造成了很多的捆擾。這個問題,即使作者再怎樣神通廣大也解釋不清楚。比如,書中常提到的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我根本就沒接觸過,試問,我又怎能理解透徹呢?所以,我還是要多讀書,多涉獵些不同領域的知識,也許這樣,便可以理解此書的內容。(當然,這是后話)
正如看T臺一樣,如果我看不出精彩的的,無法理解晦澀難懂的內容,我就會從其他細節方面來尋找這本書的精彩,好鼓勵我繼續讀下去。作者朱光潛先生,是一位民族責任感很強的'人,他對社會學風很是憂慮,也不斷鼓勵年輕人去打破禁區,為文壇帶來清風。他也確實是個“老實人”經常自我反省,不斷思考,不斷改正,不斷進步。他這種務實的科研精神,是他的思想精華,也是這本書的精華。而且,作者在這本書中一直流露出的是謙虛,謹慎的態度。他的文字也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并沒有拘人與千里之外的意外,這也是朱光潛先生與其他一些咬文嚼字,拿理論拘人與外,讓人心生畏懼的學者的最大不同,這才是真正有學識的表現!拔ㄓ衅焚|好的人才能寫出好書才能寫出好書”,所以,從這點上來說這本書也有它的可貴之處。
對于這本書,我沒有讀懂,所以,也不敢枉加評論。只希望以此來記錄下讀它的心情,也算是一種紀念吧。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16
“一位老朋友的來信,寫過一篇為《美的定義及其解說》的近萬言長文,承他不棄,來信要我提意見!敝煜壬催^之后說道:“這種玩弄積木式的`拼湊也煞費苦心,可是解決了什么問題呢?難道根據這樣拼湊起來的樓閣,就可以進行創作,欣賞和批評嗎?”“‘定義’之后還附了十三條‘解說’,仍舊是玩弄一些抽象概念,并沒有把‘定義’解說清楚。作者始終一本正經,絲毫不流露一點情感。”……
從行文中可以看出朱光潛嚴謹的治學態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非分明,態度堅決,措辭嚴厲,即使是老朋友為了科學也毫不講情面。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17
第一遍讀《談美書簡》只用了三天,因為朱先生深入淺出、妙例迭出的敘述完全把我帶進了那個奇妙的美學世界,盡管這是看似枯燥的一本理論論著,但我去讀得津津有味。由于初讀時過于心急,錯過了不少珍寶,于是我第二次再讀時便采取了邊閱讀邊做讀書筆記的方式,筆記既包括原文的精華摘錄,也有自己當時的閱讀感悟。結果因為自己一向向往的“完美主義”,為了使筆記在日后更具參考價值,則第二遍的閱讀邊擴展為第三遍、第四遍、甚至后來很多內容都讀了不下七、八遍。
作者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間認為,在美感經驗中,心所以呈現于心者只是直覺,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態度與科學的和實用的態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實用等,只是聚精會神地對于一個物孤立絕緣的意象的觀賞。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觀統一說,認為美必須以客觀事物作為物的形象,然后提美。60年代,他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把主觀視為實踐的主體“人”,認為客觀世界和主觀能動性統一于實踐。
什么是美?這個問題直到我讀完了朱光潛老先生寫的《談美書簡》才找到了答案——和諧就是美。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對美的發現。只要去細細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去仔細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會發現生活中無處沒有美。就拿羅丹的維納斯塑像來說吧!它雖然缺少了兩只手,但裝上后反而讓人感到有些畫蛇添足。相反,正是因為那兩只手的`自然掉落,才給人一種和諧、自然的美感。
對我們而言。外表美不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美。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外表美只能取悅于一時,心靈美方能經久不衰!蔽易罱吐牭搅诉@么一個例子。,一位名叫黎永昌的局長在洪水泛濫之時,跳入急流中,為了救一名與自己毫無關系的小女孩,而犧牲。從這里,就體現出了一個人的人情美和心靈美的統一。這是一個人無法去刻意模仿的。這是一種內心美的流露,就像黎局長一樣。
生活中充滿美,不是嗎?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18
朱老說過,美學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更小的說便是唯物主義。也就是說一切的藝術品與美都是從現實中出發而高于現實,引領人類進步的。唯物主義論傾向于一切源自于勞動生產,勞動使人進步,產生理想,從而有經濟要求,有美的需求,我想這句話是適用的:經濟基礎決定上次建筑——美的精神生活。而勞動生產和現實條件又決定著經濟情況,而唯心主義恰恰顛覆了勞動生產與理想的位置。
對于美感是一種傾向,還有更精確的解釋。人是一個整體,他是有聽覺、視覺、嗅覺、意志、思想等感官組成的。從前西方人分割開來看,以黑格爾等為首的美學大家們只注重聽、嗅、視三感,認為美是客觀的,與人的主觀感覺無關?烧缟衔乃f,沒有美感何來美?而美感便是人的意志與思想的一種傾向?煽偨Y為:人是一個整體;美與美感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文中有一處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解釋,我頗為喜歡。人是審美過程的主體,自然為客體,當然,主體也屬于客體,人也是審美對象之一嘛。主體與客體并不是互相對立的兩面,客體產生美,主體應而產生美感,二者為一整體。同時,人類的勞動生產便是不斷用自己的力量改變自然,讓它符合自身的美的規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日益受到人的改造,就日益豐富化,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發揮了他的本質力量,就是肯定了自己,他的本質力量就在改造中自然對象化了,因而也日益加強和提高了!边@便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相互依存,而又相對獨立,而自然中有人類,人類中又有自然。馬克思說過:“自然中所含的人性本質只對于社會的人才存在;因為在社會里,自然對于人才作為任何人的'聯系紐帶而存在——他為旁人而存在,旁人也為他而存在——這是人類世界的人生活要素。只有這樣,自然才作為人的自己的人性存在的基礎而存在。只有這樣,對人原是自然的存在才變成他的人性的存在,自然對與他就成了人。因此,社會就是人和自然的完善化的統一體——自然的真正復活——人得徹底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的徹底的人道主義!倍嗝春玫娜说淖匀恢髁x和自然的人道主義!這不正是我們應該追求和向往的么?我想那應該是最高境界的美了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19
今年暑假,院里要求我們讀朱光潛先生的《談美書簡》,什么是美?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問題,但毫無意外地,我們大多數人并不知道它的確切答案。其實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美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每個人對于美都有不同的定義。在《談美書簡》中,朱光潛先生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談美書簡》是一部系統的美學著作,書中的13封信對怎樣學習美學、馬列主義美學體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維、創作方法等等美學范疇,作了生動而詳細的闡釋。主要就一些讀者提出的問題用回信的方式統一進行回答,可以說比較淺顯易懂,雖然不是系統完整的美學著作,卻也從一些很重要很關鍵的角度對美學的入門者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啟發的作用。在《談美書簡》中,朱先生以親身的體驗,談到了許多治學為人的道理。他說:“我們干的是科學工作,是一項必須實事求是、玩弄不得一點虛假的艱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礙和干擾的勇氣......是敷敷衍衍、蠅營狗茍地混過一生呢?還是下定決心,做一點有益于人類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門科學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態度,認清方向,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边@與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內容不謀而合。所以說:無論做什么工作,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作為一名剛剛接觸社會不久,各方面認識及素養都尚淺的大學生,想要盡快擺脫對日后前途的迷惘和困頓。但長久以來,卻仍如汪洋中的一葉孤舟,望不見燈塔,只能隨海浪盲目漂流。但人是不能沒有方向的,不明確目的的生活過之何如?于是便試圖從先賢閃光的思想中探尋泅渡的彼岸。自以為平日閱讀量不小的我在與那么多高貴的思想交流之后終于從一本薄僅百余頁的小冊子中嗅到了最濃郁的芬芳。從此便記住了要“實事求是”,要有“清醒的頭腦”“堅定的恒心”“排除一切阻礙和干擾的勇氣”,立志“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逼鋵嵵钡浆F在我仍會時常疑惑:這些看起來如此教條、干澀的話語是如何打動了我的心,讓我如此心悅誠服、欣然接受,并且渴望全力實踐呢?
我想這是朱先生人格與思想的共同魅力使然。也許處看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話,你心里可能不會產生什么感觸,但如果你專注投入地把這一整本小書讀完,你必會為朱先生治學為人的態度折服!
關于美的起源,朱光潛先生認為,美“并不是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飯穿衣、男嫁女婚、烈火野獸。打群仗來劫掠食物和女俘以及勞動生產之類日常生活實踐中極平凡卑微的事物”。意思是說,沒的起源與人的生活實踐密切相關。伴隨著生活實踐的日益豐富和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審美活動的方式也逐漸趨勢于復雜和多樣。朱光潛先生在《談美書簡》中反復強調,對于美的'研究,一定要從現實生活出發,從生活中捕捉美的根源。這是美學研究最值得注意的方法。這種觀點和方法不是憑空產生的,是從他的長期的美學史和藝術史的研究實踐中得來的。在談到美和藝術與生活實踐的淵源關系時朱光潛先生說:“原始民族很早就很講究美,從事藝術活動。他們用發亮耀眼的顏色把身體涂得漆黑或緋紅,唱歌作樂和跳舞來吸引情侶,或慶祝狩獵、戰爭的勝利!痹谥旃鉂撓壬磥恚既祟悓γ赖淖非蠛退鶑氖碌乃囆g活動,如人體裝飾、歌唱、音樂、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養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經驗。
關于美的探討,生生世世,總會延續下去,世間不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只但愿歷史長河里,有人愿靜心打撈出《談美書簡》,帶著它雋永的文字在人世幾度秋涼中尋覓美的蹤跡,等待苦澀化做甘甜,等待美,擺出蒼涼的手勢。行將就木時,他將明白,美究竟是什么。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20
朱光潛早年學過中文,讀過教育學、心理學,當過中學教員,然后在多所大學任教。在《談美書簡》的第一篇中寫道:解放前幾十年中我一直在東奔西竄,學了一些對美學用處不大的學科。……學過英、意、德、法幾個流派的`符號邏輯,……費過不少精力研究過變態心理學和精神病治療,……讀過不少佛典,認真研讀過“成唯識論”,還看了一些醫學和談碑帖的書,可謂夠“雜”了!J真地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陸游說:“功夫在詩外”,我想朱光潛的美學成就與他學得“雜”,學貫中西是分不開的,應該對我們做其他的學問有所啟發。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21
美是什么,我不知,也未曾有人能夠給他下個界說,她看的見,摸得著,但你卻道不出,言不明——她為何物。
所以我帶著探知的心,翻開了朱光潛教師的《談美書簡》——這部在他82歲所寫的著作包含著他許許多多的人生感悟和對美的共同見地,而我也開端了對美細細品讀。
朱老先生以十三封回信的方式,展開了對美的見地,或許是我所學的常識過分匱乏,我并沒能夠悉數了解,但有許多都讓我獲益頗深,在這我就只談談其間的幾封信吧。
前兩封簡略的介紹了一下怎么學美學,而第三章卻是談人,把這一封放在了一切的主題之首,我想這應該也是作者的一個思維吧,不管學習什么都應該先學會做人,其次才是學習其他,假如一個人連做人都不會,那也更不必談其他了。而單關于美學來說,美是一種價值,而價值歸于經濟的領域,不管是運用仍是交流,總離不開人這個主體。先有了人,然后才有了美學之說。
人是一個理性的個別,有自己的思維感悟,在我看來盡管美是客觀的,但她仍然能夠說是一個唯心主義的產品,美沒有任何要求,美有許多方面,比方作者在文中舉得比如在《巴黎圣母院》這不巨著中,雨果便對美字詮釋的酣暢淋漓,文中那位既聾啞而又奇丑的敲鐘人再見到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賽女郎是,吞吞吐吐地用力連身叫“美!美、美…”我想這位敲鐘人必定沒有研討過什么是美,這是他的由衷之言,關于美的事物表象的贊賞,而后來他由于犯了錯而遭到暴打,是這位吉卜賽女郎給了她水喝。他仍然對著這女郎贊著美、美、美,不過這不在是表面的美麗之美,而是心靈的美,敲鐘人看清了魂靈的丑陋與美麗,所以后來每個緊要關頭他都成了這位女郎的救護人,最終他們死在了一塊,他們都是美的,敲鐘人表面長得奇丑無比,但那美的心靈,點綴了他并不美麗的面龐。所以朱老先生也驚贊“雨果畢竟是一個名不虛傳的巨大作家”,他對美的敘說十分的到位,實際與幻想的結合,讓美變得立體,有了人的滋味。
這些算是對美的一個認知,后來朱光潛先生說文學作為言語藝術的共同位置,這一點我也是十分認同的,美不必定是畫,不必定是一種很雜亂的東西,對我來說言語便是一個很美的東西,你能夠運用言語來描繪任何一種東西,能夠從言語中體會出意境,幻想出景象的容貌,言語的運用也充滿著各種藝術方法,關于人物美的雕琢,風光美的贊賞。所以我以為若想研討美學,文學的研討也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朱光潛所說“研討美學的人假如不學一點文學、藝術、心理學、前史和哲學,那會是一個更在的短缺,并且會成為‘空頭美學家’”,美學并不是一個孤立的事物,她能夠說是一個別系,而在這之中融合著許多門的學識,若你都有所觸及,那么我相信你對美學的知道又深入了一分,因而我期望憑著對美學的喜歡,求知的精力,我也將會漸漸了解一些從前生澀難明的內容,讓自己的精力世界變得更充分。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 22
尋美,撐一根心篙,向人流深處漫溯、漫溯,去探索并宣告美的真諦。
美是什么,我不知,也未曾有人可以給他下個定義,她看的見,摸得著,但你卻道不出,言不明——她為何物。
于是我帶著探知的心,翻開了朱光潛老師的《談美書簡》——這部在他82歲所寫的著作包含著他許許多多的人生感悟和對美的獨特見解,而我也開始了對美細細品讀。
朱老先生以十三封回信的形式,展開了對美的見解,或許是我所學的知識太過匱乏,我并沒能夠全部理解,但有很多都讓我受益頗深,在這我就只談談其中的幾封信吧。
前兩封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如何學美學,而第三章卻是談人,把這一封放在了所有的主題之首,我想這應該也是作者的一個思想吧,無論學習什么都應該先學會做人,其次才是學習其他,如果一個人連做人都不會,那也更不用談其他了。而單對于美學來說,美是一種價值,而價值屬于經濟的范疇,無論是使用還是交換,總離不開人這個主體。先有了人,然后才有了美學之說。
人是一個感性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感悟,在我看來雖然美是客觀的,但她依然可以說是一個唯心主義的產物,美沒有任何要求,美有很多方面,比如作者在文中舉得例子在《巴黎圣母院》這不巨作中,雨果便對美字詮釋的淋漓盡致,文中那位既聾啞而又奇丑的敲鐘人再見到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賽女郎是,結結巴巴地使勁連身叫“美!美、美…”我想這位敲鐘人一定沒有研究過什么是美,這是他的肺腑之言,對于美的事物表象的贊嘆,而后來他因為犯了錯而遭到毒打,是這位吉卜賽女郎給了她水喝。他依然對著這女郎贊著美、美、美,不過這不在是外表的艷麗之美,而是心靈的美,敲鐘人看清了靈魂的丑惡與美麗,所以后來每個緊要關頭他都成了這位女郎的救護人,最后他們死在了一塊,他們都是美的,敲鐘人外表長得奇丑無比,但那美的心靈,粉飾了他并不美麗的面容。所以朱老先生也驚贊“雨果畢竟是一個名不虛傳的偉大作家”,他對美的敘述十分的到位,現實與想象的結合,讓美變得立體,有了人的味道。
這些算是對美的一個認知,后來朱光潛先生說文學作為語言藝術的獨特地位,這一點我也是非常認同的,美不一定是畫,不一定是一種很復雜的東西,對我來說語言就是一個很美的東西,你可以運用語言來描述任何一種東西,可以從語言中體會出意境,想象出景物的.模樣,語言的運用也充滿著各種藝術手法,對于人物美的雕刻,景色美的贊嘆。所以我認為若想鉆研美學,文學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朱光潛所說“研究美學的人如果不學一點文學、藝術、心理學、歷史和哲學,那會是一個更在的欠缺,而且會成為‘空頭美學家’”,美學并不是一個孤立的事物,她可以說是一個體系,而在這之中融合著許多門的學問,若你都有所涉及,那么我相信你對美學的認識又深入了一分,因此我希望憑著對美學的喜愛,求知的精神,我也將會慢慢理解一些曾經生澀難懂的內容,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充實。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02-20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優秀范文06-02
朱光潛《談美書簡》讀書筆記范文06-12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6篇02-21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精選23篇)07-07
《談美書簡》讀書筆記(精選21篇)12-20
《談美》讀書筆記02-21
《談美》讀書筆記范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