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精選30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1
一本好書可以讓人在浮躁的生活中,靜下心來細細品,一本好書,可以真正從內心打動你、感染你。而《不做教書匠》正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的好在于不僅給青年教師方向上的指引,更是引起了教育一線工作者的強烈共鳴。
《不做教書匠》是管建剛老師智慧的結晶,文中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是那么的恰到好處,它不是空洞瑣碎的泛泛而談,亦不是脫離現實凌駕于道德高空的侃侃而談。它的每一個觀點和忠告總能敲擊我們的心靈,引發我們的思考。全文從方向感、約束感、責任感、上進感、奮斗感、專業感、親和感和智慧感等八個方面展開了詳細的闡述,以明確方向開始,以升華到教育甚至人生智慧結束,閱讀全書就像經歷一個智者的人生,明確目標,約束自己,發展自己,堅持著,最后所閃爍著的是沉淀下來的智慧。
《不做教書匠》讓我收益頗豐,要說給我最大的收獲,莫過于讓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感。在合上書的那一瞬間,我強烈的感覺到,原來我是如此幸運和幸福。它幸福在于讓我明白原來教育工作者是如此獨特而又神圣。幸運在于我能在去年夏天,成為廣大教育隊伍中的一員,更幸運的是,在步入工作的第一年便能得到這樣的.一本書,這本書的意義我相信在多年以后仍會顯得非常深刻。第一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讓我真正審視了自己的工作——一份注定清貧的工作。教師更大程度上是追求精神上的財富,這就要求我們在物欲橫流的生活環境里,學會不卑不亢,保持內心平靜,腰不彎,步不亂,目光穿越喧囂和浮躁,清澈依舊。也唯有看清這一點,才能真正的投身到教育這份事業中去。
《不做教書匠》是一本催人奮進的好書,讀的越多就越感到看晚了。我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繼續往下看“每個孩子的心靈就像荷葉上晶瑩剔透的露珠,年輕的你要盡一切可能,想辦法呵護她、保護她……”是呀!小起我現在的一幫可愛的孩子們,和他們一起游戲的快樂情景。真是一副和諧的畫面!年輕的我有理想、有憧憬、有許多作為教師作為青年應該有的。突然耳邊響起熟悉的聲音“這個小孩我一點都不喜歡”,“真巴不得早點送走他們”云云。剛舒張的笑容立刻收斂了下來。我在問自己,為什么?是在我身上缺少了些什么?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丟了教師當你能微笑著傾聽學生講述,微笑著贊許,微笑著撫摩孩子的頭,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快樂。反之如果老師板著一張嚴肅的臉,動輒就批評教育,那學生肯定是大氣不敢出,戰戰兢兢的坐在課堂里。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所有的學生,都十分需要老師的愛。老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我感謝這本書,它讓教師們從中汲取力量,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實踐中去。
同時,閱讀此書讓我意識到了緊迫感。都說教師有編制,比較安穩,可是我們所謂的安穩,不過是政策庇護下的安穩,依靠政策偷著閑。然而,時代在進步,政策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教師退出機制正慢慢的在全國全面實施。如果我們不想在改變來臨之時感到恐慌,那要做的就是從現在起,將學習變成一種習慣。最大的不變就是改變,這種改變就是我們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尤其是在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知識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更新和替換。未來已經到來,時代的步伐正在大步向前,如果我們安于現狀,將來等待我們的就是被淘汰和被放棄。做生活的主人,有發言權才有改變權。
教育之路,注定孤獨,前路遙遙,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立下目標很容易,堅持最難。我們要找準方向,做有用功。將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去學習,去充實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天,教育將融入你的生命,饋贈你人生的寶藏。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2
假期里,當我第一遍讀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一書的時候,感覺像是在聽課,聽一名資深教師在談教師的方向、約束、責任、上進、奮斗、專業、親和與智慧,《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其中那些精致深刻的語言,恰如其分的小典故,娓娓道來,令我耳目一新,深感管校長所言極是;第二遍讀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一書的時候,感覺是在考試,邊讀邊用書中的觀點來檢查、考量自己,不斷反思和內省,十年從教,漫漫求索,既有"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困惑與感慨,也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快感與寫意;第三遍讀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一書的時候,感覺自己有了一種莫名的沖動,就像一個整裝待發的戰士,急于奔赴沙場,去領略"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的豪情。所以,借用今天的機會把自己的感想與大家分享。
"在挫敗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貶值"
年輕的老師們,不管你經受何種失敗,你不會貶值,只會升值。失敗本身就是一種收獲。對于一個勇敢的人來說,惟有失敗,真正給你帶來進步的思索。或許這次評優課你失敗了,或許這次論文評比你名落孫山了,或許這堂研討課你上砸了,或許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許你的教改實驗沒有預期的效果,或許這學期你的教學質量不高。請記得,你沒有貶值,在這些磨練中你已經升值,只是這些價值還沒有適當的方式和機會展露出來,它需要在下一輪的實踐中帶給你驚喜。
讀著這些文字,我好象在和一位智者娓娓交談。腦海中慢慢浮現出過去的一切,心靈在漸漸舒展。我認同了作者的觀點,也在這觀點中讓自己再次找到了激勵和自信。短暫的膚淺的閱歷,印證著在挫敗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貶值的深層含義。
"成功的人永遠在找方法,失敗的人永遠在找借口。"
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育不要找借口。現在想想確實如此,我總感覺學生一屆不如一屆,而不從自身的角度思考問題,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基礎應該去找適應學生實際情況的方法,守著一成不便的老方法當然行不通。學生基礎好,老師在教學上比較累,就要想方設法在教學上另劈途徑,這也是教學能力的提高,由此想到這樣一句話,懶媽媽的孩子勤勞,勤勞的媽媽孩子懶惰。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不要埋怨班級的好壞,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發現他們的優點,表揚他們,不是說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嗎,放寬心,耐心教吧,找借口只能給自己,別人帶來更多的煩惱,因為事情總得做下去。
不過找借口的人也不是一無是處,他們有很強的責任感,正因為知道自己的責任重大,面對不如意的現狀,才會說兩句話,從而在心理上找到些安慰罷了。
上帝啊,那扇門原來是虛掩的--絕不,絕不,絕不能放棄
年輕的老師們,請不要放棄。朝著奮斗的目標,堅持,你一定會做出屬于自己的一片教育的天空。你可以選擇某個內容做為教育教學上的一個點進行突破性研究,如果你是一位班主任,可以研究班隊活動,或是班集體建設,或是晨會課,或是和后進學生的談話,等等;如果你是一位語文老師,你可以研究閱讀教學,或是研究作文教學,或是研究課外閱讀,或是研究寫字教學,或是研究識字教學,或是研究提前讀寫,等等。先把這一個點做好,做出自己的特色來,再遷移或拓展。
是啊,我們每天重復著這些工作,然而研究了嗎?沒有堅持,何談放棄呢?想想看,如果選定了一個人生目標,堅持下去,會有多么巨大的變化和人生樂趣啊!一味抱怨機遇,不如從現在開始磨礪,讓自己真正成為推開上帝虛掩之門的幸運女神。
專業化的教師形象--具有實踐的智慧
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這項工作固然需要經驗的支持,更需要智慧的決斷。一個教師是否具備專業水準正在于他是否具有教育實踐的智慧,能否使教育的設想和意圖在智慧、愉悅的實踐中得以完成。可以肯定地說,一個愛敲教鞭的教師還不具備專業水準,一個愛發脾氣的教師也不具備專業水準。具有專業水準的教師是睿智的、平和的.、博大的,他們能從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他們能從人的心靈深處出發,找到教育的契機和力量。他們還具備創生教育資源的能力,教材只是一個例子、一個樣本,他們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造出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征以及自己的教學個性的方法來。嚴格意義上講,教師不是知識的象征,而是智慧的象征。
反思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具有智慧,或者是否將智慧作為人生追求呢?敲教鞭、發脾氣一度成為我們無可奈何的代名詞,對學生缺乏細致有效的心靈溝通,所以在教學中找不到教育的契機--學生作業沒完成,原因何在,如何彌補?學生違犯了紀律,原因何在,如何改正?甚至是課堂上學生答錯了問題,我們又有多少思考、面對的機會呢?更別說擁有"四塊糖"的人生啟示和教育智慧了。所以,從現在開始,調整心態,勇于實踐,做一名專業化的教師,將是我們永久的追求。
很欣賞下面的一段話:
工作的樂趣往往蘊藏在你做事的態度里,而非工作本身。要么教育之水把你冷卻,過那種冷卻的平庸的生活,要么就用你生命的激情與烈焰把教育這鍋水煮沸,沸騰的教育將帶來一個充沛的,充滿活力與生機、樂趣與魅力的教育人生。要想把教育這一鍋水煮沸,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工作不再枯燥乏味,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投入地工作,富有創意地工作,你的每一個教學設計都是屬于自己的智慧和結晶,那么你將對你的每一堂課充滿情感,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你都能感受到教學的生命力和震撼力,而不是死水枯潭、尸位素餐。課堂上和學生親切平等的學習生活,學生學習中閃現的智慧火花,以及你靈動生成的一個成效極佳的教學場景,都將給你帶來極大的樂趣。教育的樂趣來自思考,當你把思考變成文字,當你的文字得到他人的閱讀和支持,你將獲得樂趣,并且將樂此不疲,充滿自信與自豪,這些文字將提升你的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不做"教書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奮斗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這是多么美好的希望,相信也是我們大多數從事教育工作者的美好愿望。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3
我工作已經第十五年了,雖然天天都要接觸書,但真正靜下心來看一本書似乎已經是很久之前的回憶了。但是看完《不做教書匠》后卻感想很多。文中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一個人的態度就決定了他的高度。作者是這樣詮釋的:積極的態度就是積極富有生命意義的人生;消極的態度就只能收獲庸庸碌碌的無為人生。積極的人生態度,應該有著不虛度此生、充分體現人生價值的強烈愿望。“一個人有很多種活法,歸根到底的哲學學問題只有一個:精神立身或者富貴立身。”選擇教育就等于選擇了精神守侯,保持內心豐富的安靜和寂寞的充盈。“地球上每晚有30億人餓著肚子睡覺,有30億人進出教堂寺廟,因為有生命的威脅;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床睡,那么你就比這世界上75%的人富有。如果你在銀行海域存款,錢包里還有鈔票,那么你屬于這個地球上8%的幸運的人。我們有著中等以上的收入,還有著可觀的精神收入,這樣屹立于世界上不也挺值得嗎?”
作者的話雖然很平實,但句句扣人心弦,說得很真誠,回想自己,和朋友同學在一起,很多時候都在羨慕別人的工資比自己高,別人的機運比自己好,卻沒有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多時間就這樣浪費了,可能自己在這樣的想法中度過一生,真正到老可能一無所成,管老師的話就像當頭棒喝,把自己叫醒了,也幫助自己確定了方向。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清閑,正是消磨人奮斗志向和勇氣的殺手。拿出鷹的勇氣來改變自己,把身上的懶惰摔打個粉碎,再把身上的清閑一片一片拔掉,最后把身上的借口一個一個無情的揭穿,像鷹一樣勇敢地向自己開刀。教育,什么時候起步都不晚,可怕的是不想起步,只是在安逸中走向安樂死。”書中告訴我們,要做一名有責任感的老師。我覺得這個責任感,首先是要對自己負責。我們不能期望一個對自己不負責的人,會對學生和學校負責,會把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未來聯系起來。人,只有一次青春。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對自己有責任感,最重要的行動是珍惜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不少青年人認為只有趁著大好年華,盡情享樂,才對得起這青春。殊不知,這其實是糟蹋了青春。不管享樂主義怎樣泛濫成災,我仍要堅持說,教師就是教師,教師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樣,也只有這“不一樣”,教師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獨行的清醒與尊嚴。對自己有責任感,就要對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規劃,而不做一天教師撞一天鐘。人說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不能給自己制定一個長遠的計劃目標,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那樣只能在碌碌無為中浪費自己的一生。
做一個教師很苦很累,要做個好老師更難,可正如作者也告訴我們的:教育,有快樂的意義。這個快樂不是作者當初所想的任何一點,而是其他得更多,更有意義。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4
最近讀了一本好書《不做教書匠》,感慨頗多。這部書里的每一篇文章宛如一道道漣漪,蕩滌著我們混沌的心靈;又像一聲聲響鼓,敲響著我們沉睡的心靈;如同一級級臺階,拾級而上,步入教育人生的精神頂峰。
初讀《不做教書匠》之時,驀然發現自己原來是個徹徹底底的教書匠,讀完此書,心中的很多困惑都煙消云散。面對以后的教育人生,眼前豁然開朗了,心中也有了方向,深刻領悟到了:人生很精彩,教育能出彩的真諦。
閱讀《不做教書匠》,我懂得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具有親和感。蘇霍姆林斯基看到摘花的小女孩,不是批評教育,而是親切地問:“孩子,你摘這朵花送給誰?能告訴我嗎?”小女孩回答說:“給生病的奶奶看,看過之后,我就把花送回來。”多么純真的孩子啊!有的時候,面對犯錯誤的孩子,不要急于批評,耐心的了解真相,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如果我們用心去關愛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講臺上那一束束美麗的花,耳旁那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您好”……更多的,是一種為人師的幸福與自豪。
書中說年輕的教師從事教育大致有三種態度:第一種態度,把教育的.事當作學校的事來做。學校布置的工作,視之為包袱,能把事情應付過去就行了。第二種態度,把學校的事當作自家的事來做。這類老師工作很辛苦,他們只知道干,干,干,但不去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思考,不知道教育人生的真義在哪兒。第三種態度,把自己的事當作教育的事來做。這類教師有了明晰的教育人生方向,所做的一切有意義的活動就是教育的活動、教育的意義。他們的生活狀態已經和教育密不可分,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美好明天。怎樣成為第三類教師,書中給我們提了幾點建議:不做機械重復的事,做出靈氣來;不做不動腦子的事,做出思想來;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個性來;不做應付檢查的事,做出實效來。讓我們朝著第三類教師努力奮斗吧!
一本書,就是一面鏡子。《不做教書匠》就是我們大家的一面鏡子。當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徘徊時,別忘了捧起它;當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迷失時,別忘了照照它。它會給我們一種力量,一種使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讓我們帶著這種力量奮勇直前吧!
最后,我想用管老師在《不做教書匠》里的一段話結束自己的感想。“教育的幸福即人的幸福,教育的幸福是雙向的。當學生感到幸福的時候,你將感到幸福;當學生感到幸福的時候,你的幸福將是幾十個學生的幸福的總和。”用心去做,教育原來可以這么有滋有味,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用心體會,你會發現幸福就在我身邊。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5
每個人心底都會有一個從小就做的夢,夢閃閃發光,就像一盞彼岸的燈火,看似可望不可及,促使著我們不斷向前追逐。
有這樣一句話:彼岸燈火,夢之所引,心之所向。
前段時日,拜讀了一本書,名為《不做教書匠》。
書中講述的是管老師在教育路上行走多年的心得,更確切的說是對初入教育行業的新教師的一些忠告。此階段閱讀對于我來說,再適合不過。
文中說:教育是神圣的,其偉大并非是職業本身所賦予,而是因為有一群無私的人在默默為之努力。當我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了這條路,接下來便是勇敢的走到底,絕不回頭。
而我所思考的是:什么樣的教師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在前行的道路上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才會不淪為一名平庸的教書匠?在教育這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什么指引著我們前行才能做到勇敢的走到底不回頭?
我在書中尋找到了答案。
既然我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那便以此為方向,夢之所指,便是我們心之所向。
彼岸的燈火,我們以信念為燈芯。我們要堅信能作為一名教師,這是無上的榮耀。因為在孩子眼中,我們無所不能,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故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迷茫,初始之段我們就要堅定我們的信念,我們屹立于這樣的世界:物質上我們成為不了大亨,但精神上的財富是他人所不能比擬的。教育,它值得我們去為之付出。因為沒有哪一個工作會預先支付給你工作的幸福,除了教育。當我們早晨來到班級、走進教室、見到學生,同學們用那純真、熱情的眼光迎候你時,那眼神就支付了一切。
彼岸的燈火,我們以拼搏為火種。明確了信念,接下來要做的便是擺正心態,想好以怎樣的姿態去努力。我認為,年輕是我們最大的優勢,猶如烈日當空、雄鷹翱翔天際,不拼何為年輕?我們不畏懼失敗與平庸,我們只是不甘于失敗和平庸!故讓我們趁自己還年輕,拼搏行動起來吧!重要在行動!我們要打破“多做多錯”的庸人思想,不犯錯誤,沒有嘗試,目前不錯,今后一定會錯;嘗試了,錯了,不要緊,只要善于總結,吸取教訓,再付諸于行動,一定能成功。把公開課上砸了,處理學生問題不到位等,對于年輕的我們來說,都不是大問題,我們要有接受失敗的勇氣,并再次嘗試,學會享受這過程中的快樂。我們在挫敗中拼出成功!我們要理解:在大海上航行,沒有不帶傷的船!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對教育還做了詳細的介紹。在我們看來哪怕我們堅定了信念,有拼搏的干勁,可教育之路畢竟漫長,教育的大海一望無際,雖有彼岸燈火的指引,但終歸有距離,我們該怎樣堅持下去呢?
關鍵在于愛!發自內心的愛教育、愛孩子!有愛才有教育,有愛我們才不會在工作中抱怨、心靈不會感到疲憊。哲學家說,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愛的東西活著;教育家說,一個熱愛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愛的教育活著。當我們深愛著我們的`職業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這路也不是那么長了、這海也不是那么廣博了,在這過程里不再枯燥、乏味。看著孩子們因考試優異而喜悅;交到一個談的來的朋友而高興;做錯了事而慌張;打架輸了而發脾氣,突然間你就會覺得其實啊,教育充滿了樂趣。就像小時候捏陶泥,很是期待最后的作品,我們用心期待著它成型,并且用心———守護它。
教育就是這樣,它需要信念、需要拼搏、需要堅持、需要愛。初始你會覺得繁瑣、無趣,甚至你可能會想過放棄,但當你用心去感受,感受孩子、感受平凡教育中的不凡,你會入迷,你會漸漸的愛上這項事業,你會感受到擋在你前方的迷霧突然散開后遠方的美景是如此的迷人。你會從心底里感嘆:能從事教育,挺好!
于此末尾,我想說的是:彼岸燈火,不再遙不可及,它是我們心底的夢,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只要我們愿意走,總會走到,且一路風景美好!夢之所指,便是我們心之所向!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6
我尋著一件寶貝,那是一本字字珠璣的書,也就是管建剛先生寫的這本《不做教書匠》,它讓我原本雜亂的教育思路更清晰,教育方法更講求科學性,教育目的也更容易實現了。
19xx年從槐芽高中畢業,二十歲的我曾有美麗的夢想,正如管先生所說的,上課之余與學生聊海闊天空,談人生的理想與抱負;課間與學生踢毽子打羽毛球;享受童真的樂趣,我是有過這樣的日子,但那已成為永遠不再的過去…如今,在這個教育本質被嚴重異化的年代,而我又從偏遠的山村調到了繁華的小鎮繼續我的教育工作,眼前的教書生活卻已遠離了我的理想,那樣苦,那樣累,沉重的包袱有時甚至壓得我難以正常呼吸。我想過逃避的方式,想過應付工作的方法,但是,出生農民的我,從小受到母親“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的教育。我時時告誡自己,不管怎樣,絕不能對不起學生,因為他們是祖國的花朵,一個家庭的希望,而這個花朵將來能結出怎樣的果實,這個家庭有怎樣的希望,重任就在自己的肩上!
因著母親的教育,我不論是做人還是做教育的工作,都能這樣的要求自己;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深深體會到:面對學生,我的笑容更燦爛;面對學生,我的批評更有力;面對學生,我的道理更服人……
因著母親的教育,十多年的教育之路我無悔地走著。這學期新做的班主任工作也做的有聲有色,雖苦也甜。
我無愧于我的學生,因為我明明看到:他們中有些從剛開學進來的懵懂無知的小孩變成了現在勤奮學習的少年;有些從看見老師害怕拘謹變成能活潑自信地與老師交談;有些從剛進來的頑劣不講理變成現在的知榮辱明是非……
我無愧于我的學生,因為我還從家長的一個個電話中,聽到了他們驚奇于孩子的改變和對我由衷的感激之情……
還有什么比這更讓我感動的呢?這才是真正值得我快樂的事情,這是一個真正的教師應該追尋的高尚的快樂!這正如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所說的:你給予別人快樂的同時,你才會感到真正的快樂。你怎樣看待生活,生活就會怎樣對待你!
今后的生活,教育仍是我生活的主宰,我想我會比以前更執著地去追求做一個智慧而有時代氣息的老師,就摘錄管先生在書中的一些語言來表達我的感悟吧!
是老師,就該是個讀書人,用詩書氣來滋養教師氣;把工作和學習當享受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他每時每刻都是快樂的,他們是生活的智者,人生的智者;把苦難當做錘煉自己的機會,如此你帶一屆學生的心得,將超過別人一生的教學所得;我們對學生微笑,生活就對學生微笑,學生也就微笑著面對生活,那么他們就不會辜負家的希望,而祖國的將來也會一片輝煌!
夢,在人的眼里總是美好的,理想化的,尋夢的歷程,更是充滿了希望,就讓我們——教育的同行們,在教育的道路上追尋自己的夢想吧!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7
學校為了加強教師的業務學習,用本不充裕的經費給老師們訂購了很多教育書籍。《不做教書匠》那淡雅封面上蘭竹的幽香立刻吸引了我。拜讀之后,感觸良多。書中八個章節里面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在深深打動我的同時,也指明了成功教師的八個目標:做一個有方向感、有約束感、有責任感、有上進感、有專業感、有奮斗感、有親和感和智慧感的教師。
該書由淺入深地分別論述一名年輕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與方法。這對我們年輕教師中普遍存在的急躁、浮躁心理來說,無疑是一劑“苦口良藥”。管老師把自己成功的經歷與振聾發聵、令人驚醒的經典故事結合著,向我們年輕教師們講述著教師如何才能更成功。這對于青年教師來說是一本量身定作的勵志書,而對于上了年紀的老師也是一本提高修養、修煉“內功”的教科書。這本書凝聚著管老師的教育人生經歷與教育智慧,它告訴我們一名教師的“出身”并不重要,一名教師在教育的歷程里跌倒過也不可怕,只要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選擇好方向,在教育的過程中不斷的反思、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終究會成長為一名有智慧的教師。
在書中我深深感受到管建剛老師強烈的責任感,感受到他對教育的無限憂患,對我們年輕教師的無限希望??他針對教育現狀和年輕教師的思想言行,與青年教師聊人生,談教育。講述了一個個令人警醒的教育案例,他心平氣和地將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告訴青年教師,他以他的熱情、智慧和廣博的知識來激勵青年教師。全書的字里行間,無不體現著他對教師群體的“終極關懷”,可以說,他是以教育生命和教育人生的鍛造為己任來寫這本書的。因此,“教師”被人戲稱為“教書匠”。我從心里不喜歡這個稱謂。一個充斥著功利性的“匠”字,把“師”的神圣和崇高全淹沒了。但反思一下,作為一名教師,只把目光集中在一個分數上,把快樂建立在孩子們認真完成了冗長的作業,坐得筆直地聽講,做事情以老師的意志為準繩,把判斷好與壞的標準狹隘地定義在成績和是否聽話上,而對孩子們真正喜歡什么,對什么充滿好奇和迷惑,卻不聞不問的老師,不就是一個教書匠嗎?“教書匠”和“教師”相同的都是一種職業,最大的也是根本上的差別就是:教師是一種理想;而教書匠卻是一種糊口的工具。前者是引導學生學習,開發學生的思維和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后者只是把自己的知識灌輸給學生。
在《不做教書匠》中,我明白對待學生要真誠,要愛每一個學生,去尊重他們,考慮問題的時候要從多方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從好的角度去想你的學生,為學生創造屬于他自己的成功的機會,并幫助他成功。一個好的老師不僅能教書育人,而且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改變一些陳舊迂腐的觀念,樹立新的發展的眼光,完善自己的人格素質,能不斷的鍛煉自己,培養出屬于自己的,富有個人特色的教育風格。一個老師要是用心靈去感受它所面對的一個個純真、可愛生命的話,得到愛的情感的回報是無法用功利去衡量的。我想古人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園丁等來形容我們就是最好的回報。就像管老師所說“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不要埋怨班級的好壞,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發現他們的優點,表揚他們,不是說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嗎,放寬心,耐心教吧,找借口只能給自己,別人帶來更多的煩惱,因為事情總得做下去。是啊,要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請讓我們記住管老師的一段話作為今后激勵我們愛崗敬業,開拓進取的動力吧:工作的樂趣往往蘊藏在你做事的態度里,而非工作本身。課堂上和學生親切平等的學習生活,學生學習中閃現的智慧火花,以及你靈動生成的一個成效極佳的教學場景,都將給你帶來極大的樂趣。教育的樂趣來自思考,當你把思考變成文字,當你的文字得到他人的閱讀和支持,你將獲得樂趣,并且將樂此不疲,充滿自信與自豪,這些文字將提升你的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我要反思自己:我把教師當成了自己謀生的職業,還是當作一件事業來做?為了謀生,為了這份職業,自己也恪盡職守,兢兢業業,但也就是“職業”和“事業”這一字之差,也就使得自己的心態,態度不同,從而使得自己的'工作狀態和工作結果也就不同了!我的工作到底該怎樣來做,我到底要做一個什么樣的教師?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一書給了我們一個響亮的回答!我真正感悟到了“師,并非簡單的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教學生怎樣做人,教師應該對學生負責。”“一個教師一生要教成百上千的學生,遇到一個沒有責任感的教師,那真是學生莫大的不幸”這些話的分量。 那不做“教書匠”,我們應該做什么呢?智慧型教師,或許該成為不愿做教書匠的老師們的一種追求。我們應該對學術和專業有專門的研究,不但有學問,而且具有教育智慧。我們不能單單將知識塞給學生就了事,還應該思考如何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悅,學得扎實,并且使學生習得學習的方法,啟迪他們的智慧。而教育智慧火花的閃現應該表現在吃透教學內容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方面。管建剛老師說現在的教師有三種狀態;第一種狀態,把教育的事當作學校的事來做。將學校布置的工作視為包袱,視為學校不讓我過安寧日子,總想著早點卸了這包袱才好、才自在。第二種狀態,把學校的事當作自家的事來做。他們對于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或許有牢騷,最終都會認認真真地去做了,盡可能地去做了。第三種狀態,把自己的事當作教育的事來做。他們明確地把自己的人生價值鎖定教育,于是一切有價值的活動都圍繞著教育展開,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意義的活動就是教育的活動,就是有教育的意義了。在他們身上,有了一種教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他們不滿足于現狀,他們努力探求著教育的有效之路、高效之路,他們把教育的創新看作人生最大的樂趣和最大的滿足,并且,享受著探索路上的種種歡樂和痛苦。回顧自己走過的教育路程,反思自己的教育狀態,充其量是第二種。看來是得回過頭來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人生,再規劃一下自己的教育人生了。因為“一個真正有成就的人,過的都是類似于第三類教師的生活。”
葉圣陶先生曾言:教是為了不教。當某一天,我們教給學生的不是書本中現成的知識,而是物化在書本中一種人生智慧的時候,我們就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了。我或許沒有那么高的悟性,但我將一直努力下去!
最后再次重申: “教師”和“教書匠” 的差別就是:教師是一種理想;而教書匠卻是一種糊口的工具。前者是引導學生學習,開發學生的思維和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后者只是把自己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總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教書不再是我們唯一的標準,育人才是我們更高的追求。雖然我們不可能都成為教學專家,但是我們決不能僅僅做教書匠,讓我們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吧!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8
當踏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時,就想這輩子我要干好“教書、育人”這事。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做人的道理。然而,讀了《不做教書匠》這本書后,深深感到要做的遠遠不止這些,要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約束感、有責任感、有上進感、有奮斗感、有專業感、有親和感、有智慧感的教師。《不做教書匠》這本書,是值得慢慢品味的好書。
教育,要從小事做起。在生活上每天要注意孩子的衣服穿得是否適當,是否整潔,哪個孩子拉在褲子上,還要立刻通知家長送來干凈的褲子,還得幫他脫掉換上。還得教育他們,你們正處在長身體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吃飯,一日三餐還要注意營養均衡,才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長大了才能報效祖國。在學習上要從細小的教起,比如讀書的姿勢,寫字的姿勢,文具的擺放等,在課間活動是也要引導學生玩什么樣的游戲,應該注意什么……。還要常常教育孩子,要時時講平安、處處講平安、事事講平安、一生才平安。每個教師只要投入地工作,都能把這樣的小事做好,做到位,每一個把這樣的小事做好的教師,就是中國教育的脊梁。大家一起來把這樣的小事做做好,做到位。
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有親和感的教師”,首先要學會微笑。因為微笑是可以傳染的,微笑可以是鼓勵,也可以是獎勵,微笑可以讓一個孩子高興一整天,微笑可以讓老化思維放松心情,也可以讓學生放下警惕,敞開自己的心扉,微笑是拉近師生距離的一種劑催化劑。每天我在與班上的每個孩子的交流中,一個愛的目光,一個愛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愛的擁抱,都能去感染孩子,去發展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我們不要吝嗇我們的目光、鼓勵、擁抱和微笑,教師的親切,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師真正地愛孩子,才能真正地親近孩子;關心孩子,才能激發學生的追求。在教育中還要有一顆寬容心,要有博大的胸懷,允許學生犯錯誤,錯是學生的天性和權利,不犯錯誤的是圣人。在教育中要尊重學生,尊重不是什么都聽學生的,什么都隨學生所想,而是蹲下來,眼睛和學生能夠平視,和學生交流;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緊緊圍繞“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突出特色、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倡導“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踐,做誠實守信的文明育才人”。讓每一位學生從撿起一片樹葉、一塊廢紙做起,從身邊的沒每一點每一滴的有意義的小事做起,從每一個細節入手,切實改變我們的校容校貌,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因為教育是面向心靈的工作,惟有用心“做教育”,才能心心相印,煥發出教育的人文精神來。正如管校長所說的:把“用心”工作說得細碎一點的話,那就是愛心、同情心、責任心和上進心。一個真正的教師,一個真正的人,面對工作和人生,是隨時帶著這四顆心的。雖然教師有著更多的煩惱與痛苦,但我現在感到只要你是用心做教育,你還是能夠享受到無比的快樂。
打開《不做教書匠》,就像打開一扇思想之門。讀書的`時候,心靈仿佛逃脫了塵世的羈絆,不再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肝腸寸斷,不再為世人的誤解和中傷而煩惱無邊,云水悠悠,體味出人淡如菊的境界。讓書香溢滿我的心田;讓書香釋放我的情感;讓書香提升我的境界。每天不間斷的讀書,潺潺的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我把這篇文章看作人生的導航燈,它讓我明確了目標,知道該朝哪個方面努力。也讓我清醒的認識到作為教師,如果不以積極的心態關注和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將愧對“太陽下最崇高的職業”這一贊譽。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寬容中,他學會厚道,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揚中,他學會贊賞,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納中,他學會友愛,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學會自珍,如果孩子生活在賞識中,他學會立志,如果孩子生活在共享中,他學會慷慨。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些,那一定不是個“教書匠”了。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9
這學期讀完了朱校長贈給我們的有一本書《不做教書匠》,當時我剛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有疑惑:“一名教師,不做教書匠,那做什么呢?”但當我認真去細讀的時候,我覺得收獲頗多!
對于才工作一年多的我,對于教師這份工作的理解還是膚淺,覺得教師這個職業沒多大前途,感覺人們對教師不重視等等。讀完這本書以后,我重新思考了這些問題,所以把這個感想也寫出來,好讓我時刻牢記著當初選擇教師這份工作是一個無悔的決定,我要做一名有責任有愛心的教師,積極探索未知,永不放棄學習,這將是我一生的追求!在《不做教書匠》這本書中,管建剛老師提出了做一名有方向感、約束感、責任感、上進感、奮斗感、專業感、親和感、智慧感的老師。這為我們剛到教師崗位的教師提供了方向和目標,為我們成為一個什么樣的教師提供了一種參考。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卻可以使自己高尚,生活可以沒有燦爛,但不能失去執著。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時間在自己手中,我們要向成功奔去。
老師從小都教過我們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其實讀書我們要學的是珍貴的精神,要學的是一種執學的精神。在《不做教書匠》中,我們可以看到像珍珠一樣熠熠發光的思想做教師,我們不期盼從書中可以搜尋到黃金,但是我們要追求一種精神,讓我們能夠不斷成長,思想能夠升華,也能夠更好地教導學生們。如今的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地發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質,才能讓教育教學煥發出
生命的活力。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的小故事,這些故事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所以我覺得應該借鑒一些故事或者去找到一些適合的時候讓學生能夠明白一些道理,小故事,大道理,教育到學生,同時也告誡著自己。同時我們也要充實自己的閱讀,只有給自己不斷充電,積極掌握各個方面知識才能在工作中得心應手。比如書中的這個故事:有位哲學家讓弟子們在麥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顆最大的麥穗,前提是只許進不許退。結果,當哲學家說“時間到了”的`時候,很多弟子兩手空空。因為他們總在比較中,總以為前面的機會還很多,沒有必要過早決定,于是一次次的錯失良機。直到此時,弟子們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麥穗,就有把眼前的那個握在手中,才是最實實在在的。 就如管老師說的:一個人的活法有很多種,歸根到底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精神立身或者富貴立身。選擇了教育就意味著告別了富貴立身,那么就要做到精神立身,唯有“緊握自己手中的麥穗”,明白自己是干什么,這是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的方向感。”
作為去年才踏上工作崗位的我,我覺得管老師的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為此,我要做到:
1、多閱讀,與書籍為友。
2、勤練筆,與思考對話。
3、多思考,與思考為伴。
我現在印象最深是書中所說z;“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把握未來。”既然選擇了教育事業,那么我們都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把握自己,從而獲得一個充滿自信,永遠開拓發展的積極人生!
用激情和思考點燃生命,放飛夢想的地方。每個教師都應該用自己的激情,來點燃學生的靈魂跟生命。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10
“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個高尚的人交談。”的確,看管建剛的《不做教書匠》,就等于在與管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管老師睿智的思想,生動的例子和質樸的語言給了我很大啟發。教書匠和教師的區別就在于教師把教育當作事業來做,用心來做,教書匠是把教育當作工作來做,做對就好。那么今天,我們怎樣做老師?今天,我們要成為怎樣的老師?管老師也在書中作了有力而響亮的回答: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奮斗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
這本書令我感觸最深的一個章節是——教育是朵帶笑的花。教育工作需要微笑,微笑是筆財富,每個人都能容易擁有,而微笑在教育中又是那么重要。管老師說得好:“我們對學生微笑,生活就對學生微笑,學生也就微笑著面對生活。”是啊,微笑是最具魅力的。老師的微笑可以使學生心情愉悅;老師的微笑可以給學生增添信心;老師的微笑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老師的微笑還可以打開學生封閉的心扉;老師的微笑同時也讓自己收獲幸福!
管老師說:“教育在欣賞中微笑。”一個成功的教師,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美好,找出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前我總是對聰明能干、遵守紀律的孩子笑得多,對調皮搗蛋的學生總是板著臉。但事實證明,對于后進生越是用粗暴的教育方式,得到的教育效果越是令人失望。所以我也嘗試著對他們微笑,這才發現即使最調皮的'孩子都有他惹人喜愛的一面。我想老師最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把他閃光的一面找出來,夸贊他,鼓勵他,欣賞他,在賞識中使他樹立起“我行,我可以”的信念。一時的落后,只是暫時的,只要他能保持一顆上進的心,必有一片屬于他的領域。是啊,所有孩子都喜歡老師能把微笑掛在臉上。當你能微笑著傾聽學生講述,微笑著贊許,微笑著撫摩孩子的頭,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快樂。
就拿我們幼兒園來說,每年的九月,就會迎來一批新入園的孩子,他們哭、鬧、發脾氣、難以適應新環境,更不要說遵守常規了。每當這時,老師總是給予他們慈母般的愛,微笑著抱一抱他們、微笑著親一親他們的臉,微笑著和他們說說悄悄話,用自己的愛換來孩子的信任和喜愛。這樣的一個過程,往往需要半個月、一個月,甚至一個學期。面對孩子的哭鬧,老師從不會厭煩、生氣,更不會吝嗇自己的微笑。因為,老師的內心充滿著愛。當孩子稍稍習慣幼兒園生活,老師就開始尋找每個孩子的優點,發現每個孩子的美好,表揚每個孩子的進步。對于常規不好的孩子委婉地提醒,耐心對孩子講道理。漸漸的,孩子們聽話了,可愛了。當孩子調皮時、退步時、違紀時,我都要告訴自己:對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責備,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苛求。面對著日漸進步的他們,自己的內心越來越快樂了。一個快樂的人才會有發自內心的微笑,一個時常微笑著的老師一定是孩子所熱愛的。
不做教書匠,讓我們做個快樂的教師吧,用微笑著面對生活的所有賜予!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11
很早就從網上購買了管建剛老師寫的《不做教書匠》一書,遲遲沒有閱讀。最近的一個周里利用晚上的時間把這本書看完了,讀完以后確實像書中的序言所說,“你很幸運,發現了這本書”。對于一個年輕的老教師而言,我讀后心潮澎湃,原來真正的教師應該這樣做。
全書由淺入深地分別從“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奮斗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這八個章節來論述一名年輕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與方法。這對現今年輕教師中普遍存在的急躁、浮躁心理來說,無疑是一劑“苦口良藥”。管老師把自己成功的經歷與振聾發聵、令人驚醒的經典故事結合著,向我們年輕的教師們講述著教師如何才能更成功。這既是一部教師勵志的書,也是一部人人可讀的活的教育學。這本書凝聚著管老師的教育人生經歷與教育智慧,它告訴我們一名教師的“出身”并不重要,一名教師在教育的歷程里跌倒過也不可怕,只要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選擇好方向,在教育的過程中不斷的反思、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再不斷的反思、學習、實踐,終究會成長為一名有智慧的教師的。我敢說這本書絕對值得我們年輕的教師一讀,這本書處處體現著對教師這一特殊群體的“終極關懷”,對今天我們的教師來說,比所有的教育理論性的書籍更值得一讀。
當讀到第二章的時候,我被一個小題目“學校是我的”所吸引。讀后我曾問過自己,也曾問過我的.同事們,“學校是誰的”。我們都沒有想過“學校是我的”,只是認為學校是國家的,有誰會去想“學校是我的”,這也許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的思維方式吧!這不由得讓我聯想到一所著名大學的校長高震東來國內做的演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相當于天下興亡,人人無責。對我們教師來講,如果每人的年終考核都加十分,不就相當于每個人都沒有加分嗎?“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業績。如果你的胸中裝的僅僅是個人的教學成績,那么你也只能做一個普通的教書匠;如果你的胸中裝的是整個學校,思考的是整個教育及教育的發展趨勢,那么你就是未來的校長和教育家。”這既是時代呼喚的教師工作意識,也是我們教師挖掘自己潛能的有效途徑。一個學校如此,一個班級更應如此。當天晚上我寫了一篇“有感于‘學校是我的’”的博文,第二天在辦公室里寫下了我給孩子們的一封信“7。8班是我的”。當我走進教室在講臺上把“7、8班是我的”這封信念給孩子們聽的時候,很多學生在下面留了淚,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流淚,但我知道他們受到的震撼和我一樣,我們都應該銘記“天下興亡,我的責任”。
現在的社會是個浮躁的社會,很多年輕人不能靜下心來本本分分地做事,在我們教師隊伍里也不例外,很多教師已經享受不到工作的樂趣了,也有很多年輕的教師認為教育是一份工作,工作是為了獲取報酬,報酬是為了工作以外的生活,忍受工作的痛苦是為了工作外的生活的快樂。殊不知,一個對工作充滿厭惡和恐懼的人,即使是工作之外享受生活的時間,也往往不能完全放松下來,因為一想到接下來的工作,他就會渾身不自在,有一種說不出的壓抑感。這也是現在很多教師多多少少地存在著一定的抑郁癥的一個原因所在吧!其實工作是否單調乏味,是否毫無樂趣可言,不在于工作本身,而在于工作者的態度,工作者的投入,是否能做出讓別人認可的工作成效來。要做到這幾點,需要我們用大腦去思考,需要我們用智慧去創造。一個人對工作沒有投入,不用自己的大腦思考,不用自己的智慧創造,那與機械性的作業有什么區別。而每一個教育者都清楚真正的教育是心靈的工作,是智慧的工作,是情感的工作,是“人”的工作,機器永遠無法取代。也許正因為如此,管老師才把“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放在最后一章,告訴我們真正的教育需要有智慧感的教師來全身心地投入。
最后我把管老師表白自己的話,拿出來與大家共勉。“教育,是我存在的家。我已注定是一名教師,我的存在依附于教育的存在,我的教育表現是教育存在的家,也是我自己的家。失去這個家,我的人生將一無所有。那一刻,我產生了流淚的欲望,那不是哭,那是一個游子驀然回首發現為他亮著的燈火,他悄悄地蹲下來,靜靜地流淚。"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12
初看《不做教書匠》題目,腦海中會有一個疑問:“教師不做教書匠,那做什么?”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逐漸明白了作者的是要求教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是為了心中要樹立起教育的最終目標。不做“教書匠”,要“做一個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個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奮斗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個有智慧感的教師。”
教育是充滿實踐性的工作,工作中固然不可缺少經驗的支持,然而還需要智慧的決斷。一個教師的專業水準正體現出他是否充滿教育實踐的智慧,能否使教育的設想和意圖在智慧、愉悅的實踐中得到順利完成。可以說,愛敲教鞭的教師還缺乏專業水準,愛發脾氣的教師也缺少專業水準。具備專業水準的教師是睿智的、親和的、充滿愛心的,他們能從多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反省自己,解決問題,他們能從孩子的心靈角度出發,找出教育的契機和展示教育的力量。他們還具備創造教育資源的能力,教材只是一個模板、一個樣本,他們能夠從孩子的實際表現出發,創造出符合孩子的不同特征以及反映自己個性的方法來。某種意義上講,教師并不是知識的代表,而是智慧的.象征。
反思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自己,與孩子們仍缺乏細致有效的心靈溝通,所以在教學中還找不到教育的良好契機—孩子練習完成不好,原因何在,如何彌補?孩子違反常規習慣,原因何在,如何糾正?活動中孩子答錯問題,我又有多少思考和面對呢?
這個寒假,零零碎碎的就閱讀了這本書,做了這篇讀書反思,應該說還算用心。希望在此次閱讀反思中能理清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沉下心,踏實做事,告別浮躁。上學期,我對教材鉆研不夠,課前大多借助于教案,這學期開始,我會哎課前仔細閱讀、鉆研教材,設計教學方案,及時總結,查漏補缺,發現彌補自身的不足;與此同時,還要樂觀的面對一切,困難也好,挫折也罷,坦然面對,因為沒有誰能永遠一帆風順的。取得成績時,不沾沾自喜,微笑已足夠,時刻告誡自己:路還很長,我不能抱著成績睡大覺,否則,醒來后,一切都已晚了。
“不做教書匠”,要我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孩子,每天都努力地學習,工作,緊緊跟隨著時代的腳步前進,我就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老師。
從現在起,調整心態,勇于實踐,努力學習,做一名具備專業水準的教師,將是我長久的追求。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13
最近,我一直在讀《不做教書匠》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管建剛。起初是被它的書名說吸引。
本書作者管建剛是一位特殊的教師。他用對聯來談論他自己“病重一年,休養兩年,經商三年,農村八年。七代耕田,八面無書,九九冬,十年板凳。”也許正是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使管老師成為一位獨特的老師。
當然,我喜歡讀這本書,不僅因為管老師這份與眾不同,更因為這本書的內容給了我很多啟發。結合我自己的工作經驗,我有了更多的新見解。
舉其中一個例子——“教育,從小做起”,我也有同感。它說:只有那些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那些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就是由無數小事結合而成的嗎?
的確,作為老師,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需要花很多時間做的都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例如:早上到學校,進了班,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在這里,如果沒有人,是什么原因?誰沒有完成作業?為什么?學生們在課間休息時吵架,不得不調解等等。雖然這些都是小事,但是這些小事是我們老師的日常工作,通過這些小事來教育學生,是我們的工作。
這本書還講述了一個哲學家的故事,他讓他的門徒去麥田里摘最大的麥穗,條件是沒有人能回來。因此,當哲學家們說“時間到了”時,很多門徒都空手而歸。
因為他們總是在比較,總是認為前方有很多的機會,沒有必要過早的做出決定,所以一次又一次的錯過了機會。直到那時,門徒們才突然意識到,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麥子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你面前的那粒拿在手里。
這個故事的重點是,不管你喜不喜歡,不管你想不想做,不管它離你的期望有多遠,既然你已經在做了,你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去。讀到這里,我也有些慶幸,慶幸的是,我是一個牽著麥子的手,踏實的工作,踏實的管理自己的生活。只有珍惜現在才不會抱怨,才會感到幸福。
隨著我閱讀深入,我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觀點,那就是要求老師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意味著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
最后,我想說,面對成長中的孩子,我們應該更寬容,更愛他們。我們不僅要關注他們的知識儲備,還要引導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不要做教書匠,要做一個辛勤的園丁!我相信,在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們就像一朵朵鮮花,即使經過風雨,也會有一天盛開,讓我們期待著春天的到來!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14
看完管建剛寫的《不做教書匠》一書,我開始反思一個問題,“教師是什么?”
有人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是燃燒的蠟燭,是鋪路的石子。教師這個職位,充滿汗水與血水,充滿辛勤與努力,充滿喜悅與悲傷。一根粉筆,傳授千萬學子知識,一個課堂,教育千萬學子道理。通俗的看法有多種,人梯與蠟燭是始終被推崇的。不過我覺得這都不是教師的真意。教師是干什么的?教師只是一種職業,是三百六十行中普通的一行,如木匠、瓦匠、篾匠一樣,最適當的稱謂就是“教書匠”。
長久以來,人們總是不假思索地認為,教學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因此教師被戲謔性地冠以“教書匠”的綽號,否定或者壓根就沒有認識到教學是一種非常專業的工作。不僅非教師者如此看待教學,而且匪夷所思的是,很多教師亦是如此看待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教書匠,是沒有活力的,沒有創新的,幾十年如一日的重復重復再重復。在教書匠面前,學生是“一碗水”,教師就是“一桶水”。學生年年換,教師從不變,直到教師的那桶水變得混濁不堪,波瀾不現。試想,在麻木的教書匠面前,學生怎能鮮活?教育如何發展?
書中的八個章節主要講述了“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約束感、有責任感、上進感、奮斗感、專業感、親和感、智慧感”。我想以上種種品質都是一名“有效教師”所必須具備的`。這些特征或品質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質,如個人外表、魅力、整潔、善良和親切、智力、機智、開放、熱情、幽默等;二是與教學工作相關的特征或品質,如體諒學生、對學生有高要求、教學能力強、學科知識豐富、教學的適應性等等。我想身為教師,應該注意對自身的素質培養,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系統,不斷完善自己的思想,學習終生,認真對待學生,無論怎樣認真都不為過,這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一種責任!
我相信,不管未來怎樣變遷,暫且坐定目前那把叫做“教育”的椅子,用心地去做,投入地去做,這是無愧于只有一次青春、一次生命的人生的行動。而當你心無旁騖地工作時,工作的樂趣也就離你不遠了,機會和賞識也離你不遠了,人生的精彩也離你不遠了,即便你還是沒有機會走向你夢想的那條道路,但那個時候,你一定恍然大悟,先人把教育喻為“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并非是無病呻吟的贊譽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15
據我所知,很多青年教師在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上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輕視心理,認為偶爾違反學校的規章制度沒什么大不了。紀律和自由是孿生兄弟。紀律越完善,自由度越高。一方面,中國人從封建社會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沒有經受大工業化時代的錘煉;另一方面,中國人一向講究人情和面子,做事隨感覺和情感而定,做事隨性、任意已成為當前中國發展的一股巨大阻力。
一個教師經常對學校的紀律及要求感到苦惱。在我看來,出現這種煩惱,你首先應該感謝這個社會依然容忍你這個不成熟的教師呆在教師隊伍里;感謝學校領導依然熱切地盼望你成長,等待你成熟;感謝你的學生依然親切地呼喚你,把你當作真正有學問的老師。意識到這些,你應該奮起直追。曾經名噪一時并放言“肯德基開到哪,我就開到哪”的榮華雞慘敗而歸。總裁姜偉閉門思過兩年后歸納出幾大失誤。其中一大失誤是“管理規章不實不細”,姜偉說:法規的制定僅僅是第一步,其后必須增加兩方面的內容,即法規實施細則和實施檢查細則。
一個學校如果連教師遵守紀律、模范地完成任務都有問題,這決不是一所好學校;一個青年教師如果連遵守紀律、完成任務都有問題,哪怕自身素質再好,再有才華,也絕難成為一個優秀教師。有一些教師總以為紀律是管理者有意與他們做對,以為所有的制度都是管理者吃飽了沒事干想出來整人的。其實,在這樣一個開放的社會里,一個校長想要憑自己的喜好來制定紀律,已不大可能。我以為,如果管理者制定的紀律,出發點是為了學校的發展和教育的發展,就無可非議。對敢于得罪人做點實事的校長,我心存敬重。
年輕的老師們,面對學校的種種規章制度,我們也可以嘗試著去超越它,一旦超越了它,我們就不會有束縛感,我們會看到束縛之后真正的自由,紀律之后真正的自由。那是別樣的天空,你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湛藍天空,這是人生的大境界。
一個真正走向成熟的教師的`困難和艱辛就在于既要在老于世故中保存自己,又要在老于世故中保持自己。不“老于世故”,你就永遠是個不受歡迎的“愣頭青”;沉溺于“老于世故”,你就失去了作為教師該有的那顆長青的童心。我并不想說,中國式的集體意識如何美好,但是如果你在現實的世界里蔑視它,就不可避免地會彼此傷害。很多體罰事件調查到最后,大家都覺得惋惜,都覺得這個老師工作蠻認真、蠻負責的,就是一剎那間控制不了情緒。這就是缺少約束感,由此釀成終身遺憾的苦酒。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16
不做教書匠是一本寫給教育者的書籍,它從另一角度深入探討了教育的本質,是一本讓人思考和啟迪的好書。
作為一位讀者,我深深地被這本書所吸引。最初,我對這本書并沒有太多的期待,只是覺得這是一本關于教育的書籍,或許會有一些脫離常規的思考角度。但當我翻開這本書后,我被里面的觀點所震撼。
首先,我被書中提出的思考方式所深深感染。作者認為,教育本身并非一個“產業”,而是一種“本質的服務”,因此教育者應該像演員一樣,關注觀眾,為學生服務,而不是像匠人一樣通過傳授知識來贏得認可。而且,在這本書中,作者還提到了教育的本質不在于“教”,而在于“學”。他認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變得更好,而不是讓他們記住更多的知識點。
其次,我感受到了作者對于教育的積極態度。在這本書中,作者并沒有過多地談論教育的不足和缺陷,而是從正面角度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讓讀者從中找到真正的靈感和啟示。他認為,教育需要改革,但并不是徹底的顛覆,而是從根本上改變教育者的思考方式和態度。
接著,我深深體會到了這本書的重要性。正如作者所說,教育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業,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而且,教育作為一個國家的基石,它的質量和效果直接關系到整個國家的未來。因此,我們需要像作者一樣,在探索現有的教育模式的同時,不斷尋找創新的思路和可能性,來推動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
最后,我深刻了解到了作者的創新思考和觀點。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許多看似簡單但又非常重要的問題,例如:教育者如何與學生有效溝通?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創新能力?等等。同時,作者還提出了很多創新的`解決方案,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評價方式改革、教育技術的應用等等。這些創新的思路和觀點,為目前教育領域的進步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和啟示。
總之,不做教書匠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和思考的好書。通過對教育的深入探討,它啟發了我對教育的新認識和新思維,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了教育事業的重要性和意義。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停下腳步,仔細思考教育這個話題,為我們國家的未來做出更好的貢獻。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17
《不做教書匠》。書中樸實的語言,精辟的論點和鮮明的事例,令人深受啟發。它啟發人去學習,啟發人去奮斗,啟發人去創新。
一、“先投入地愛你目前的工作吧”
人都有許多美好的理想,夢想自己將來功成名就。人,只有在選擇正確的情況下去努力,才能做出成就。人生道路的選擇,第一位的不是做什么職業,而是問一問自己,你是不是真心地愛你目前的工作吧。我是一名中學教師,教的雖然是副科,但我仍熱愛我的工作事業,有時為某一個課題經常與同行做好研究和學問,并取得了令自己比較欣慰的.成績。我覺得把教育做好,是對學生有個交代,是對社會有個交代,也是對自己的人生有個交代;把教育做好,生活也一定會過得更坦然,更舒心。
二、呼喚師師合作,師生合作
現在,我們教育界的榮譽評比、職稱晉級都牽動著每位教師的心,從而也引發了一些教師之間的惡性競爭,最終結果是兩敗俱傷。師師合作才是正確的選擇。就某一個問題,大家集體協商,共同出謀劃策,你會在別人的談話中得到啟迪,產生新的思想。本學期我們體育組成功地舉辦了本校首屆校園文化周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各自為戰,只有失敗,害人害己。我們成功的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師生合作。學生是我們教育的對象,但學生的潛能,學生的智慧是不容我們忽視的。在跳竹桿中,我只讓學生學會了一個簡單的跳法,但學生又通過合作探究,研究出了“井”字跳法和“米”字跳法,使跳竹桿活動煥然一新,成為深受學生喜愛的一個體育項目。在師生的合作中,你就會發現學生的智慧和閃光點,發現的閃光點越多,你就越有教育的信心。
三、做有思想的教師
“一個老師,不管你是語文老師還是數學老師,不管你是體育老師還是音樂老師,是老師,就該是個讀書人,用詩書氣來滋養教師氣。”如果我們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技能還停留在當年的層次和水平上,用當年的技術和思想適應現在的要求和質量必將會被淘汰的。現在只有多讀書、多充電才是最好的方式。但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才能讀出屬于自己的、從自己心靈深處產生并與自己渾然一體的理念來。把所學理念用于實踐,在不久的將來定會發現自己正從一個教書匠走向一個教育者。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18
六年前,也是我的教學生涯的第九個年頭,當時的我對于教育教學有了一些的心得,但又恰好處于很可能形成“年輕的老教師”的尷尬時期,我有幸讀到了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一書。這本書讓糾結了許久的我在黑暗中看到了前進的方向,感覺受益匪淺。
今年寒假的一天,我回家找書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管老師的這本書。再次打開,看見以前所做的劃記,心中有了更多的感觸。
管老師在書中有許多發人深省的語言,在這里不多敘述。這次重溫書本的過程中,我對管老師的“成長需要耐得住寂寞”這個小節文字體會很深。管老師在文中用生動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是要講究儲備的。真正的成功路遙遠而艱辛,只有儲備充足,走的路才遠,勝算的把握才大。用自己的力量成長,既要抗得住教育探索的艱辛,又要耐得住教育研究的寂寞。一個真正的教師,他會沉浸在別人以為的寂寞無聊中,樂此不疲,像周國平所說的“豐富的安靜”。簡而言之,就是說,一個人的成長必須要耐得住寂寞,學會享受寂寞,這樣才能把基礎打好。
實際上,管老師也是這樣做的,他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39歲就已是蘇州市學術帶頭人。江蘇省特級教師,還兼任學校的副校長。從我自己的工作來看,這些年來的歷練,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從事教育行業要沉下心來的重要性。對一個教師來說,讀書就是練內功。讀文學書,讀專業書,讀一些雜書,在書香的浸潤下,人的內心得到洗滌,思想境界得到提升。我的第一任務是教學,在大量的閱讀之后,我發現所學的東西在教學中越來越多地用得上了,課堂的內涵比以前提升了,多讀書的習慣有效地促進了教學。我想起了余映潮老師在50歲以后才嘗試上公開課,越上越精彩,越上越有味。他應該算是厚積而薄發的典型吧,他說過自己的成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比別人更舍得花時間在教學研究上,他用最笨的辦法讀書,安于寂寞。這些年我也慢慢發現自己在各方面的點滴進步,這和我認認真真學習、認認真真教書應該密切相關。作為后勤干事,我也承擔了許多繁瑣的事物性工作,這些工作費時費心,但磨礪了我的意志,讓我學會高效的利用時間。
我知道自己并不聰明,但是我堅信成長真的需要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靜待花開。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19
直溪小學顧衛華說“態度”粗粗讀完前四章對第三章中的“第三種態度”感觸頗深。文中說到教育的三種態度:第一種態度把教育的事當作學校的事來做;第二種態度把學校的事當作自家的事來做;第三種態度把自己的事當作教育的事來做。作者推崇的是第三種態度。說起態度我對一些老教師總是充滿敬意。
記得徐善英老師退休前夕將一套口算卡片贈送給我。那完全是手工制作原本潔白的卡紙經過多年使用已泛黃。可以想象得出有多少小朋友曾使用過徐老師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可見一斑。我們除了要繼承上一輩人認真踏實的優良傳統之外還需要發揮年輕人愛學習、愛不拘一格的特點“不做機械重復的事做出靈氣來”“不做不動腦的事做出思想來”“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個性來”“不做應付檢查的事做出實效來”。這是作者向我們提出的.四條建議。在學生時代時常聽到老師這樣批評人:端正你的學習態度。
以前也曾聽人說: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他的高度。的確態度對于一個人的學習和工作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一個教師如果有了明晰的教育人生方向并且能朝著這個方向矢志不渝地進行探索、堅持下去終將有守得霧開見日出的一天。我們每天和學生打交道、授課、批改周而復始天天如此看起來很機械瑣碎的事但在有想法、敢作敢為的老師手里每天的精彩就會各不相同而在另一些老師手里就是別有滋味在心頭。要試著去改變自己做一些嘗試。
嘗試并不總會成功但失敗也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如同愛迪生在一次次電燈實驗失敗后的態度他說:“至少我知道這是不適合做燈絲的。”擁有超然、豁達態度的人怎會和成功失之交臂?威廉·詹姆斯說:“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經由改變態度而改變生命”。這句話為所有準備具有第三種態度的教師揚起希望的風帆。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20
都說《不做教書匠》這本書不錯,今日也淘本回來看看了。“我有一個信念: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的多遠;一個沒有理想的學校,也不可能走的多遠;一個沒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多遠。”我感慨頗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想,我也不例外。而自我感覺為什么在教師這一行中的進步、成長緩之又緩呢?苦苦反思、追尋這兩年來,結論是:我為自己尋找了很多的“借口”,而教育,正是不允許有任何借口!
“成功的人永遠在找方法,而失敗的人永遠找借口”。的確,很多事情我都以田徑訓練、乒乓球訓練等各種比賽的訓練、自身的技術不足找借口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訓練以提高比賽成績,一切“證據”顯示,并不能說明我們工作不到位,我們已經盡力了。其實呢?這只是一個借口。似乎沒有把工作做完善、做完美,出現問題開動腦筋找尋各種借口說明自己沒做好是有充分理由的。現在想想實為可笑。而這種借口就是一種不負責任,它預示著在工作中始終不會全力以赴,在勞動——收獲這一因果關系中猶豫著。
我們應該如何克服它呢?
方法一:保持良好的工作習慣。習慣一好,借口自然會少。良好的工作習慣可以分為:
(一)把辦公桌理干凈,只保留與目前工作有關物品。
(二)按事情的輕重程度逐一去做,立即行動。
(三)當碰到問題時,我馬上解決或做個決定,決不擱置一旁。
方法二:及時調整情緒狀態,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倦怠,而應當使之充滿樂趣。
因為事情本身并沒有厭惡和歡喜,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隨之產生的效果。所以我們應當去盡量想的開心,做的開心。這正驗證了實用心理大師威廉.詹姆士的心得:行動似乎跟著感覺走,其實行動與感覺是并存的,多以意志控制行動,也就能間接控制感覺。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21
教師是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教師是人類的工程師,培育著祖國未來的希望,教師是陽光底下最崇高的職業。近期讀了《不做教書匠》,感受頗深。他給我的教師成長路上點亮了一盞盞希望的燈,書中一共有八個章節詳細的講述著怎么做一名成功的教師。我想先從以下兩點開始做起。
做一名自信的教師。書中引用蓋叫天先生的一句話“凡事總要有信心,老想著‘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擔心著‘怕不行吧’,那你就沒有勇氣了。”想著自己的行為,回憶起我每去做一件事情,我總會怕,總覺得自己不是很會,怕自己做錯,所以,我決定當不確定的時候,就去問,問確定了再做,這也使我發現,我的問題越來越多,做事的速度也變得慢了。管建剛老師的一句話提醒了我“缺點不是問題,缺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抱住自己的缺點不放。”所以,不能再畏懼每一件事,你越怕它,它就會越強大。而當你把“怕”它的精力放在努力完善自身上,使自己變得更強大,那么,成功就離我們不遠了!
做一名微笑的教師。“有人說,是金子總會發亮的`。但金子被埋在沙里久了,就不認為自己是金子,而認為自己是沙子,從而自愿地過起沙子的生活。這樣金子也就成了沙子。更何況,學生正處于一個從沙子到金子或從金子到沙子的可塑期呢?”當看到這段話時,我的心被震了一下,教師,這真是一個“可怕”的職業,你的教育過程、甚至是微笑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你批評他、教訓他,或是夸贊他、鼓勵他、欣賞他,都會左右他的成長。教師們,我們在學生面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讓教師成為“陽光下最崇高的職業”!讓我們微笑著欣賞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像卡耐基所說的:“微笑,它不花費什么,但卻創造了許多成果。”
《不做教書匠》這真的是一本為青年教師量身定做的勵志書,管老師,我想我也不要用手去做老師,而要用心做好老師,我會明確教育的方向,相信自己,我行,我可以的!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22
責任心是一個人必備品質。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己在這個社會中更好地生存機會。”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心中常存責任心,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現出忠于職守,盡心盡責的精神,這才是真正的敬業。
教師更需要責任心。沒有教育責任心,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師的工作是憑良心的工作,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對待教育,不做機械重復的事,作出靈氣來,不做不動腦子的事,做出思想來,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個性來,不做應付檢查的事,做出實效來。
同時還要對家庭負責,對學生負責。對我們教師來說,也許一屆學生未教好,還會有下一屆,還可以重頭再來;而對于家長,只有一個孩子,根本不可能重頭再來。也就是說一個學生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是百分之一,可對于家庭來說他就是百分之百。
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就對我們報有希望。我們要想贏得家長的信任,贏得社會的贊譽,實現學校的發展和老師的自身價值提升,就必須把我們的`責任心分解在平凡、普通、細微甚至瑣碎的日常教學每一個細節之中去,讓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手中都得到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成功。
學生也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會犯錯誤,因此,我們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允許學生在改正錯誤和缺點過程中的反復和反彈,要能細致觀察到學生的變化,那怕是細微的進步。
作為一名教師更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對學生體貼入微的愛心、寬廣的容人之心和鍥而不舍的耐心。或許很多人只把教育當做職業來做,而不能當成事業來從事。但是“在其位某其政”這是最起碼的職業道德,當我們走在校園,站在講臺上,面對著孩子純凈如水的雙眸,我們一定要謹記自己是一名教師,清楚自己應該說什么,做什么,不能說什么,做什么。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23
我發現了一件珍品,即管建剛先生寫的《不做教書匠》一書,它使我原來凌亂的教育思想更加清晰,教育方法更加科學,教育目的更加實用
高中畢業后我上了師范大學,20歲的我曾有美麗的夢想。上課之余與學生聊海闊天空,談人生的理想與抱負;課間與學生踢毽子打羽毛球;享受天真無邪的樂趣,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日子,但那已成為永遠不再過去的事……
如今,在教育本質嚴重異化的時代,我從一個偏遠的山村調到了一個繁華的小鎮繼續我的教育工作。然而,我目前的教學生活已經遠離了我的理想,有時沉重的負擔甚至使我難以正常呼吸。
我想過逃避和處理工作的方法。然而,作為一個農民,我從小就被我的母親教導要“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總是告訴自己,不管怎樣,永遠不要對不起同學們,因為他們是祖國的花朵,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家庭,而這朵花能夠在未來結出什么樣的果實,這個家庭有什么樣的希望,責任就在自己的肩上!
因為我母親的教育,無論我是做人還是做教育工作,都嚴格要求自己;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深深深體會到:面對同學,我的笑容更燦爛;面對學生,我的批評更有力;在學生面前,我的道理更有說服力…
因為母親的教育,十多年來我無悔地走著。這學期新做的班主任工作也做得順利,雖苦也甜。
我無愧于我的學生,因為我清楚地看到:他們中的一些人從剛開始懵懂的孩子變成了現在勤奮學習的少年;有的學生從害怕拘謹的學生變成了能夠充滿自信地與老師交談的學生;有的剛從固執無理走進現在才知道是非的`榮辱……
我無愧于我的學生,因為我從他們的父母一個電話中,聽到了他們對孩子變化的驚訝和我衷心的感謝……
還有什么能比這更讓我感動呢?這真的值得我快樂,這才是真正的老師應該追求的高尚的快樂!
正如于丹在《論語》中所說:“當你給予他人幸福時,你會感到真正的幸福。”生活會以你所看到的來對待你!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24
沉浸在管老師那擲地有聲的文字里,我時而心潮澎湃,時而熱淚盈眶,時而俯首沉思,時而感慨不已。管老師的敘述讓我回想起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很多經歷都似曾相識。雖然這本書的封面上寫的是“全國第一本為青年教師量身定做的勵志書”。〝全國第一本為學校管理而作的的入崗培訓書”,但是讀過之后就會感覺這本書適合于每一個年齡段的教師。管建剛老師在書中談到這個故事:有位哲學家讓弟子們在麥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顆最大的麥穗,前提是只許進不許退。結果,當哲學家說〝時間到了”的時候,很多弟子兩手空空。因為他們總在比較中,總以為前面的機會還很多,沒有必要過早決定,于是一次次的錯失良機。直到此時,弟子們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麥穗,就有把眼前的那個握在手中,才是最實實在在的。
〝這山望著那山高”這句話的意思我們都懂。書中引用這個故事,就是想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也許很多老師都和管老師一樣是為了戶口。為了事業單位的穩定等多種原因報考了師范,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但是不管你喜不喜歡。愿不愿意從事現在的工作,既然現在你從事了這項工作,就要排除雜念,全身心地投入目前的工作中。這是對學生。家長負責的表現,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家長把自己的心肝寶貝。心中的唯一交付到你手中,把一家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你就更應該認真對待這項工作,告訴自己要傾其所能,努力做到問心無愧。人生在世,正如管老師所說:一個人的活法有很多種,歸根到底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精神立身或者富貴立身。選擇了教育就意味著告別了〝富貴立身”,那么要做到〝精神立身”,唯有〝握緊自己手中的麥穗”,明白自己是干什么,這是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的方向感。
一本書,可以是一面鏡子。《不做教書匠》當之無愧。
當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時候,別忘了捧起它;當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時候,別忘了照照它。它會給我們一種力量,一種使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25
《不做教書匠》是一篇具有啟示性的文章,作者在其中探討了教育的本質和真正的教學方法。文中作者通過對不同類型的教師和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剖析,闡述了真正優秀的教師應該是神秘和諧的賢人而非流水線上的機器人,真正教育的方法應該是與學生的生命體驗相融合的過程而非機械化的刻板引導。 閱讀本文,我深刻認識到了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也感受到了作者對教育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本文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是:教育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技術。教育不是一個機械化流水線的過程,教師也不僅僅是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機器人。教育是一門需要藝術家的精神和技巧的藝術,只有真正的`藝術家才能夠扮演好教育的角色,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去感受他們所需要的、所渴望的和所懷抱的。
本文反思的教育問題是重要的,它引出了教育的本質和價值,引導我們重新審視教育問題,以期為今日的教育事業貢獻創新思考和改進的方案。教育作為社會的基礎,從根本上約束著我們的社會發展,而教師則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必須更加重視教育質量和教師培訓,并致力于提高教育的核心競爭力,為中國的教育事業注入新的力量和活力。
在此基礎上,我可以提供一些個人創新思考和觀點。首先,我們應該在教育法規上做出改進,讓教育法律更加符合教育的本質,保障教育質量和教師權益。其次,我們應該在教育理論和實踐上開展更多的探索與研究,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系、教師培訓體系和教學方法。最后,我們應該注重教育研究的跨學科和國際化,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機構和合作平臺,以實現教育理論的最大化轉化和創新教育實踐的最大化推廣。
總之,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好的書籍應該是有益且有啟迪性的,而《不做教書匠》正是這樣一篇具有啟示性和思維性的好文章。它關注的是教育最基本的價值和意義,引發讀者對教育的深刻思考和反思,這便是一篇好的文章所應具備的重要性和價值。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26
這些日子我讀了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感悟頗深,今天應該怎樣做教師?讓我對自己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做教師,就是做學問,想從學問里去找黃金屋,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古訓,絕不是真的叫你到書中去搜尋黃金,而是從中找到像金子一樣珍貴的精神世界。
做教師就是做學問,就是從學問中感受生活的快樂,教育的幸福,人生價值的輕舞飛揚。人要生存,要有一定的物質資料作保證,衣食足而知榮辱,對大多數人來說,精神是在物質得到基本滿足的情況下去追求的。今天,教師在物質上的生活已經超越衣食足,大多數教師的收入在本地區已進入中上水平,發達地區已有越來越多的教師籌劃購買私家車。但,我還是必須告訴年輕的你,教師這個工作是以精神追求為主的。我們的物質由國家保證供給,有了它,不是圖安逸,而是能使我們更好發沉下心來,做一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
人生最糟糕的境遇是,在沒有答案的選擇中永遠地迷失,在沒有答案的選擇中不斷地消耗。而且,我相信,不管未來怎樣變遷,暫且坐定目前那把叫做‘教育的椅子,用心地去做,投入地去做,這是無愧于只有一次青春、一次生命的人生行動。而當你心無旁騖地工作時,工作的樂趣也就離你不遠了,即便你還是沒有機會走向你夢想的.那條道路,但那個時候,你一定恍然大悟,先人把教育喻為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并非是無病呻吟的贊譽。
知識都像人的衣服一樣,會舊,會過時,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瞬息萬變,知識和信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爆炸過。作為教師,如果你不睜大眼睛,不以積極的心態去關注和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你就會被淘汰。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27
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管建剛老師的著作一共分為8章,每一章都是精髓、至理,生動精彩的故事,精確的解讀,留戀于每一章,這是一本指引我們教師的著作,如同燈塔照亮遠方的船舶,使我們行駛到大洋的彼岸,我們不止是教書匠,我們也是學生學習的啟明燈。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做一名有方向感、約束感、責任感、上進感、奮斗感、專業感……的教師,才符合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在教育的十字路口,既然選擇了教師,就要無怨無悔,誨人不倦,甘為人梯,關愛尊重學生。我們對教育充滿憧憬,可能教學中遇到坎坷,但是教師要有理想,不忘初心,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管建剛老師的著作,使我對教學充滿了信心,一段時間的教學,雖有歡聲也有苦惱,教學就是這樣,班級里那么多的學生,每一個都是一個哈姆雷特,他們好奇的面對著老師,老師需要理解他們,而不能一味的批評,以老師的標準去呵斥,這樣學生的.叛逆情緒會加重,累了老師苦了學生,一節課效率大打折扣,只因部分同學的批評,影響了全班同學的上課。
學生上課走神,課后作業不完成……作為老師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教師的愛是無私的,教師的付出是值得的,教師的責任是艱巨的,學生的成績有著老師辛勞的汗水,學生知錯就改的態度有著老師的諄諄教誨。
管建剛老師的著作深深的觸動了我們讀者,他是教育的精華,使我們感到自身有許多的不足,是我們教學的啟明燈!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28
一個假期讀完了管建剛的《不做教書匠》,書中親切生動的語言,一個個鮮活靈動的小故事來說理,來引領著我們走向自己美麗的教育人生。
通過對書本細細的品讀,讓我的確是受益多多。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段是“真正的教育,能影響人的教育,往往就蘊藏于那些很小很小的細節里”。卡耐基說過: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就大事業。福特的成就起源于一張小的不能再小的漬紙,一個脫鞋子的動作,決定了加加林人生最輝煌的時刻的到來。而在我們的回憶里,教育給我們留下的一些永不磨滅的東西,大都不是驚天動地的,恰恰也是一些不經意間的小事。或許是老師的一個舉動、一個眼神、一個期待、一個微笑,或許是師生之間的一次簡短而平和的會話。其間飽含著教師濃濃的真情,傳遞著師生間零距離的心靈交流的火花。這本書,給了我們啟示,在從事教育工作中,要放下浮夸,煩躁的心態,沉下心來,腳踏實地的從小事做起。經過這些小事,讓真正的教育進入人的心靈,讓學生能在你的教育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不做教書匠》是一本催人奮進的好書。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它幫助我勇敢的邁出了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管校長在書中說:“教育是朵帶笑的花。”馬克吐溫也說人類擁有一種真正有效的武器,那就是笑聲。我們在與學生交往時微笑是須擁有的,因為我們的微笑能給予學生一種安全感,一種心靈的安全感。這本書讓我們反思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缺陷,我們應該向管老師所說的“做一個有親和感的教師”,學會微笑。我們對學生微笑,生活就對學生微笑,學生也就微笑著面對生活。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們需要微笑,我們微笑的價值將超越經濟的總和。
希望我們都能不作教書匠。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29
拿到《不做教書匠》的那刻起,我的腦海中就有一個疑問:“不做教書匠,做什么?”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漸漸明白了作者的觀點是要求老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正如同樣的匠人,一個說在工作,一個說在建房子,第三個說自己在蓋教堂。如此看來,第三人就不僅僅是匠人了,同理,有如此胸懷的老師也不是教書匠了。
這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個章節是——教育是朵帶笑的花。作者認為教育工作更需要微笑,我們微笑的價值,將超越經濟的總和。的確,微笑是筆財富,每個人都能容易擁有,而微笑在教育中又是那么重要。管校長說得好:“我們對孩子微笑,生活就對孩子微笑,孩子也就微笑著面對生活。”是啊,微笑是最具魅力的。老師的微笑可以使孩子心情愉悅;老師的微笑可以給孩子增添信心;老師的微笑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其實,老師的微笑還可以打開孩子封閉的心扉;老師的.微笑同時也讓自己收獲幸福!是啊,所有孩子都喜歡老師能把微笑掛在臉上。當你能微笑著傾聽孩子講述,微笑著贊許,微笑著撫摸孩子的頭,那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快樂。反之如果老師板著一張嚴肅的臉,動輒就批評教育,那孩子肯定是大氣不敢出,戰戰兢兢的坐在課堂里。
作者還說:“教育在欣賞中微笑。”一個成功的教師,應該善于發現孩子的美好,找出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一個不快樂的人,絕不會是一名好教師,我們要使教育人生充滿快樂,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樂起來;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樂起來,你就一定要投入與付出。”所謂“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向著我們心中理想的目標進軍吧!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 30
寒假里,我們為我們每個教師找了一本《不做教書匠》的書,書的封面儒雅、溫馨,映入我眼簾的那幾行小字分別寫著:做一個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個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奮斗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個有智慧感的教師。教師,我是一位剛踏入這行的青年教師,上天給我這樣的一次機會,來接近教學、孩子。
一頁一頁的翻看中,我曾看到這樣一個比喻,車胎為什么經得起長途碾磨,開始人們設計出很硬的抗震輪胎,但用不來多久,就被震的得七零八落,后來造出有彈力的防震車胎,才經得住磨損。告訴我要在自己年輕的剛性中注入點柔性,就像那有彈力的輪胎,柔性中潛藏著余地,余地中有著足夠的變通,鍛煉自己柔弱的剛強。
每一個教師只要投入地工作,把小事也能做好,做到位,每天積累一點點,貴在堅持就如種花,種在泥土里的花,一些在春天綻放,一些在夏天綻放,還有一些在秋天綻放,這個時候你或許擔心了,冬天馬上就到了,我的花怎么還沒開呢?這時候你就應該想到我種的是梅,只有到了冬天,才會綻放她傲雪的風姿。不管遇到怎么樣的風浪,都不要放棄。
書中讓我明白最深的是,一個砍樹的人覺得砍樹吃力的時候,該想到的是磨斧子,我們在教育吃力的時候,就想到有多久沒充電了,充電、磨刀,用讀書是最好的方式,用詩書氣來滋養我的氣姿。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不做教書匠》讀書筆記03-11
不做教書匠讀書筆記11-24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范文03-30
不做教書匠讀書筆記13篇12-16
不做教書匠讀書筆記(13篇)12-16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范文7篇03-31
不做教書匠的讀書筆記范文(通用20篇)08-02
《不做教書匠》學習心得范文06-26
不做教書匠心得體會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