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吶喊》讀后感 推薦度:
- 吶喊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合集)《吶喊》讀后感13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吶喊》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吶喊》讀后感1
《教育的吶喊》一書是藍春校長的教育隨筆,他從教育問題入手,對教育現狀進行了分析與批判。本書包含學生篇、教師篇、家庭篇、學校篇和社會篇五部分,聚焦的話題均是大家所熟悉的,如“急功近利的教育評價”,“職業倦怠的教師”、“不懂愛也不會愛的家長”等。作者用犀利的語言,對當下教育現狀給予有利的批判。《教育的吶喊》通篇激勵的言辭和包含情感的文字,充分體現了一位校長對教育的深情與一腔熱血,我通過閱讀這本教育隨筆書刊后也感受頗深。
在學生篇中談到教育要“因材施教”,也就是要因人而異。是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何況我們的孩子呢?每個孩子都是一片獨特的樹葉,每個孩子都是一本獨特的書,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不同的成長環境,這些諸多的因素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要有針對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不同類型不同特性的學生,教育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師篇中談到苦口婆心、甘為蠟炬的教師,正是教師這份職業被冠以了偉大的稱號,他需要把學生裝進心間,帶回家,帶到夢里,乃至鑲嵌在自己的生命中。當教師達到這樣一種偉大的境界時,許多人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當沒有做到的時候,人們的指責和壓力又會讓人有苦難言。所以,教師這個職業可稱得上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其實在實際中,教師是有著自己的理想或者信念支撐著自己的職業,也許登上講臺的第一天,許多教師都擁有著美好的教育理想,但是,沒有信念的支撐,缺少希望的引領,又有多少人能在一再的絕望中始終堅守著那最初的夢想呢?是的,我們的教師是含辛茹苦的,因為他們日以繼夜的重復做著同樣一件事情。
在家庭篇中談到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對于孩子的教育,父親和母親承擔著同樣重要的責任,孩子需要從父母身上吸取不同的特質,滿足不同的心理需求,這是父母任何一方都無法全部給予的,所以就要求父母要為孩子全心全意的付出,并給孩子營造一種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只有這樣作為前提,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在我們的家長人群中有這樣一類家長,就是羨慕別人家孩子好的家長,他們習慣性的將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家的孩子作比較,這就迫使孩子被淪為被比較的工具,被迫地去聽家長地嘮叨。我想,作為孩子他們是不愿意這樣地,所以作為家長,勢必要改變這種作比較地方式方法。
在學校篇中談到學生有評價課堂教學效果地發言權,我想,課堂地生命力在于讓孩子的生命潛能得到充分的激發,并最大限度的釋放生命的能量。因此,課堂教學必須站在細節的角度上,依托不同的教學模式,關注到每個孩子的與眾不同,因材施教,把學生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實現課堂教學理性與激情的完美統一。本篇中說到的一位小和尚違反寺規翻墻出院的故事,師傅不但沒有責備和處罰,而是平和語氣的關懷,說明了老禪師用自己的睿智取得徒弟的屈服,比喻我們教師也應該這樣,達到不必言語,威嚴自立的境界。
在社會篇中談到人生經驗不可間接獲得。沒有經歷就不會有體驗,又怎會讓經驗成為習慣。我們抱怨孩子沒有責任感,卻不知自己沒有給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當我們沒有這種責任感體驗的時候,不可能有這種概念,更不會有良好的習慣。所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和感受。
我想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時常思考。我想我們需要用一種平和的、善良的、不急功近利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的教育,用一顆純潔的心去感受孩子心臟的跳動。只要每個人都不抱怨,每個人都去承擔,真心付出,相信我們的教育就會走上輝煌。
《吶喊》讀后感2
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魯迅的書了。上一次我完整地讀他的文章大概還是高二在語文課上學《祝福》的時候。這次重新拾起,心情不免有點復雜。因為我這個人素來有些叛逆心理,越是被眾人歌頌的偉大人物,在對他下判斷時,我越是苛刻而謹慎。之前接觸魯迅,大多數是在語文課本上,印象中的魯迅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阿長與山海經》里的小少爺“迅哥兒”,或者是《風箏》里有點冷酷的兄長,或者是《藤野先生》中求學日本的留學生,又或者是以小酒保口吻寫那個迂腐文人“孔乙己”的小說家。
我喜歡看他的散文,尤其喜歡看他寫童年往事,淳樸小鎮、活潑少年,一下便趣味橫生,但我一直未曾領會到魯迅的豪情與熱血。
然而這次才剛看完《吶喊》的自序,我就已經覺得很亢奮,我突然意識到初中時自己還是太小了,哪里讀得出這文字間涌動著的一種豪情呢?說是豪情,其實也不太準確。《吶喊》自序里其實充斥著一種寂寞的悲哀,和不甘于妥協的倔強在,這種情感和茅盾的《幻滅》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魯迅是寂寞的',《吶喊》自序里“寂寞”二字出現了十次,“悲哀”二字出現了六次。他說“我在年青時做過許多夢,后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并不以為可惜;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偏成了《吶喊》的來由”。魯迅年輕時大概也是熱血激情、壯志凌云的一個青年,但悲劇在于,現實總會磨平一個人的棱角。他年輕時求學日本,一心想要學醫救國,后來在日課堂上看到反映中國時況的影片,發現他們在圍觀自己的同胞被殺害時,竟然無動于衷,臉上全是一種“冷漠自私”、“麻木不仁”的表情。他在此時醒悟,即便體格再健壯,如果精神沒有進步,那這個國家也是無救的。于是他棄醫從文,意圖提倡文藝運動來推動先進思想觀念在中國傳播。奈何孤掌難鳴,他自己勢單力薄,很多嘗試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太多的失敗,讓他開始漸漸退縮,但同時,寂寞與苦澀也像“大毒蛇”一樣纏住了他的靈魂,隨之而來的也就是,悲哀、苦悶。
《吶喊》自序里還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金心異到S會館里找魯迅談話。雖然這段故事已經被我們語文老師講了無數遍,但在文章里這樣由魯迅本人講出來,我還是感到別樣的震撼。那段鐵屋子的比喻實在是太精妙了。當時的中國就好像這樣一間鐵屋子,沒有窗戶而且萬難破毀,里面熟睡著的人們就是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就是那些一直飽受壓迫卻渾然不自知甚至還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可悲的中國人。魯迅心中忐忑,說如果大聲叫嚷,驚醒了少數人那又怎么樣呢,不過是讓這些人陪我們受罪而已。金心異的回答也讓人拍案叫絕。“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是啊,不正如魯迅所說,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于是他們一群人便奮起反抗,搖旗吶喊。尤其是魯迅提到,這就是他將此書取名《吶喊》的原因,他要吶喊,讓新的思想被普羅大眾所聽到,所接受,他要喚醒還在沉睡中的人們。
讀罷自序,我深受感動。如果說受了多次失敗打擊的魯迅還是一種,“寂寞魯迅,不語婷婷日又昏”的形象的話,那再次站起來吶喊的魯迅就是一個奮起沖鋒的戰士。他看不得這黑暗,于是他就要撕破這黑暗。我好像看到了今何在《悟空傳》的孫悟空,不問道險,勇往直前,踏碎凌霄,放肆桀驁。那個不成佛的孫悟空雖然頑劣,但敢愛敢恨、嫉惡如仇,而這才是英雄。
慶幸的是,在那樣一個時代,魯迅沒有選擇成為甘于寂寞的“斗戰勝佛”,而是站了起來,舉起了他的金箍棒,與那些可怖的黑暗勇敢地戰斗。紅色的光,終于點亮了黑夜,然后,沖了出去。
《吶喊》讀后感3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后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蘇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
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于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向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后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后被打折了腿,最后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么人說什么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凄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群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吶喊》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愿望。
《吶喊自序》和本書前面的《我是怎樣做起小說的》我一開始便看,從中我更易走進魯迅的文學世界,而且較能深刻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涵。他曾用憂憤深廣行容吶喊的文章基調,我通過與其他文章的對比,感到魯迅的是要更深刻更深沉些,震人心魄又引人入勝,讀之使人欲罷不能。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作者通過狂人的敘述,揭露了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實質上是一部吃人的歷史;披著“仁義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禮教,其本質是吃人。作者描寫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有病態特征。狂人對封建勢力作得象征性描繪,將寫實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結合得天衣無縫。文章的語言讀起來有點亂,但實質是表達被壓迫 人民的心聲,然后成功的塑造了一個似狂人的象征對社會批判的一個形象。
《孔乙己》塑造了一個封建社會中沒落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窮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摧殘下終被封建社會所吞噬,抨擊了國民精神的麻木和社會對苦難者的漠視,同時對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進行了譴責。通過“我”的敘述來塑造人物,顯得真實可信,栩栩如生。我認為從那句“竊書不能算偷”,完全展露了舊時代知識分子的那種愚鈍和清高的'自欺欺人的形象。
《藥》是寫了革命者不被理解的犧牲了,而人民又愚昧地用革命者的鮮血做人血饅頭醫治癆病,發人深省地剖析革命的失敗原因。用“華”“夏”這兩個具有象征意義的姓氏作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稱,其強烈深遠的意蘊極為豐富深長。全文沒有明寫革命者,通過寫出旁觀者的反應和一些人的不覺悟,更將悲壯的氣氛成功渲染,最后更用墳頭比喻祝壽的饅頭,使人深思,文章格調陰沉,讀來震撼人心。
吶喊中最使我啟發的是以上的幾篇,但其他的文章也是同樣的深沉,使人警醒,魯迅的文筆幽默而諷刺,披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憤怒中的指責只是希望麻木的人民能醒覺,而尖銳有力的文字是希望沉睡的中國蘇醒,煥發中華雄風。
《吶喊》讀后感4
讀畢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突然感覺被人拋棄真可怕,特別是被自己的親人拋棄。
孫光林做為故事的敘述者和最終的回歸者,讓他重溫并飽嘗了那個特殊年月帶給他的辛酸。
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的愛似乎都被無形的枷鎖禁錮著。無人敢多説一句,也無人敢替別人操心,只要一不留神也許就被戴上了一頂莫名其妙的帽子。因此,全村人特別是無事可做的婦女們,無聊致極的搜索著村里的新聞,然后以最快速度傳遍大街小巷。悲哉!可憐的婦女們!孫光林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生,出生在一個將愛包裹的時代,一個一窮二白的家庭。這些征兆就注定他將接受命運不平等的待遇,難以揭鍋的日子,是他的父母再難負擔這三個孩子,于是他被送出了,離開了他也許摯愛的父母和依然眷戀的故鄉。他第一次被拋棄!在他的心中是一種無形的傷疤,時時隱隱做痛,讓他追憶起那過往的日子。
新環境讓他有了暫時的歸宿,就在他心中剛要滋生家的溫暖時,一個晴天霹靂,對準了他的后爸。因犯錯被別人揪住小辮,再難做人自殺而死。隨后他多病的后媽,也是最信任、理解她的人也離他而去。他陪媽媽帶好物品來到碼頭,本以為媽媽會帶他一起走,可媽媽卻獨自一人上船,讓他留在岸邊,等著船慢慢開動,媽媽已消失在茫茫迷霧中時,他才恍悟到自己被媽媽拋棄了。爸爸走了,媽媽也走了,自己還是個孩子,他無法想象今后的.生活,諾大的地方卻無法被容納。昔日美景越發顯得慘淡,海上依舊托起的紅日,此刻焦灼著他稚嫩而脆弱的心。在迷茫和驚恐中,他哭了,沒有底氣也沒了勇氣。他知道,心中勾勒的美景圖宣告破滅,他又一次被拋棄。
他想到了南門,那個離開已久的家鄉。不知故鄉是否風貌依舊?他是否還能找尋舊日住所?闊別多年的父母還能否接受他?但無論如何,他心中還燃著一絲希望的火光。于是背起重重疑問和沉甸甸的希望,在朋友的幫助下,他踏上了返鄉尋親的路。一路群山逶迤,靜水流深,他已顧不得欣賞,心中尋親的信念取代了一切。細雨中,追尋兒時記憶,一路演繹著兒時嬉戲歡快的場面,因為只有想著這些,才能銷蝕心頭的恐懼。突然,他看到遠處有一處活,這更是燃起他心頭的希望,心中對家的呼喊越發強烈。走進一看,他的哥哥和弟弟正批著床單跪在地上,周圍擺著的物品像是剛從大火中救出來的,一個女人和一個瘦骨嶙峋的男人也跪在那里,男人的嘴里不斷的説著:“這活真壯觀啊,真壯觀!只不過這代價太大了”!他于是走上去説:“我要找孫廣元”!(他的爸爸)
親人相見已不相認,“物是人非事事休”!故事就在這似完非完中結束了,留給人無盡的思考。最終他依舊面對被親人拋棄的慘局,故事雖沒直接寫出,但從整個家庭的遭遇中我們可以推斷,雖然他歷盡艱辛,心懷希望的找到了親人,但親人依然無法承擔養育他的責任,他又一次被拋棄,被命運拋棄!
起初的我無法理解這種命運的捉弄,孫光林似乎是那個時代一切不幸的化身。他的遭遇讓我心痛,憐惜。是時代將這個孩子折騰的遍體鱗傷,像惡魔一樣吸蝕著他身上的營養,使他心力交瘁,一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就這樣自我消逝在一個特定環境中,或許多年后他會走出這段陰影,但他走不出這個時代!一個將愛包裹,人性偽裝的時代!
悲劇的結局,往往給人最深沉的感動。拋棄固然可怕,但只要不自我拋棄,你就會永遠的被接納。不要太過奢求,因為人總是難以滿足。知足常樂!當歲月的痕跡已悄無聲息的在你臉上雕琢,當你的內心已擁有足夠的豁達和睿和,你會霍然發現,早有一朵圣潔的小花在你心頭靜靜綻放,發出圣潔的光芒!
《吶喊》讀后感5
也不能說:魯迅是偉大的,然而談者太眾,以至失了新鮮感;又不能說:我這篇是不同的,我是想要說些不一樣的。所以,確乎是個困難的話題。然而,一本《吶喊》,薄而沉重,中國的學生們,無論如何算是讀了大半的,年來歲去,誰人讀起開篇自序里的字句能不唏噓自嘆的?有多少人到中年,累了歇了,坐椅子上一聲嘆息,連吐落的第一口氣里都有著疲憊的痕跡,于是魯迅們能夠想到的,有時候惟有魯迅。一個民族文化的著落點,有失便就有重構,倘若說舊文化隳于五四,則新文化的構建,有一大部分乃可以說是從《吶喊》而起,這之間,有著總體與個人差異的說法,所公認的,是魯迅作為旗手,舉的標志物明白而輝煌。
在自序中,魯迅寫道:“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魯迅們么?” 這是作者最初的困惑和最審慎的態度,得來的回答不夠令人滿意,卻現實功利且無可奈何。
一個問題浮現:究竟是誰人的吶喊聲?——關于吶喊者,關于吶喊本身。困惑首先在于魯迅的身份定位:知識分子否?還是作家?抑或學界同聲呼喚的啟蒙者?最切實際、最大的可能是三者兼具。我們意愿讀懂《吶喊》,向往理解作者,因而這是困境,也是高潮。
竹內好眼中的魯迅,是個孤獨的知識分子,之所以說“作為啟蒙者的魯迅和近似于兒童的、相信純粹的文學的魯迅這種二律背反同時存在的矛盾同一”,恐怕也是由于看出了魯迅形象注定無法單一的歷史文化定位。
郜元寶有言,“在現代中國,純粹觀念形態的思想很難生根,能在現代中國生根的思想必須像魯迅的文學那樣,帶有個體生命的氣息,就是說,必須具有文學的形態。文學之外無思想”——能不能這樣說呢?正是由于魯迅身上既承傳了古士大夫們的風騷之骨,又顯露出新的社會階層敏銳的洞察和感悟力,且兼具之前所未有的`時代啟蒙者的特殊方法論意義,其難得的完整性和客觀性決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
首先,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建國前大部分的知識分子歸類于資產階級,然而作家不是,甚而有眾多作家誓言與知識分子的固有身份定位決裂,如沈從文所宣稱的那樣。我們會發現,一旦歷史政治形勢與時代命運非正常的密切起來,此一現象便絕不單一。這種令人尷尬的情形似乎反映出特定歷史階段作家層與知識分子階層的剝離,縱然作為時代豐富性的標志之一,但卻造就了同時代文學最大的暗傷:斗爭無所不在,且都局限于當下和表層,無法深化作品主題,亦不能超脫自身于時代之外。
就知識分子、作家以及啟蒙者三個身份所涉及的范圍來說,知識分子最具私人性;作家由于其作品的公眾性,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大眾和普世原則;而啟蒙者這一身份,則反映出整個時代乃至超越時代的需要和寬泛,正如T.S.艾略特在其《傳統與個人才能》中所指出的,任何一個詩人或作家必然與其整個民族的歷史發生某種聯系,魯迅們一面創出新的歷史份額,一面將自己添加進歷史,成為整體的一環——這是作為詩人或作家的必然和超然。
作為啟蒙者的作家或者說知識分子,魯迅本身可能并不能非常清楚的反映出這一點,但魯迅的身上定然有著集結整個時代最典型、最清晰且最能與歷史相協調的樣貌特質。而之于近現代的中國無可置辯的是,能夠超越時代,將進步的作家身份與知識分子的傳統近乎完美的結合,并創造性的賦予其難能的啟蒙者角色定位的,現代作家中,只有魯迅一人。
《吶喊》讀后感6
上個星期,因為生病住院的原故,頗為閑散,在醫院里打完點滴之后,就可以在街上閑走,偶然在舊書灘上見有七冊魯迅先生的小冊子,就以十二元的索價買回,依次是《吶喊》、《野草》、《墳》、《二心集》、《偽自由書》、《且介亭雜文》、《準風月談》,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北京版,重印魯迅先生1918年到1934年間的文章。原書的定價不等,我望著這七本三十年前出版的書不知如何是好,怕閑居齋中的懶散,只好帶至空巢工作閑暇時閱讀,這便是這篇小文的緣起。
魯迅先生的文章,多少在以前是讀了一些的,本著“故書不厭百回讀”的精神,我首先拿起了《吶喊》,魯迅先生自己說:“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已逝去的寂寞時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自序》)這讓我多少有相同的感覺,也許文人的心是相通的;而年齡與觀察考量時序也是讓人玩味的,試看《吶喊》所集的文章:
自序,1922年12月3日,年41歲。
狂人日記,1918年4月,年37歲。
孔乙己,1919年3月,年38歲。
藥,1919年4月,年38歲。
明天,1920年6月,年39歲。
一件小事,1920年7月,年39歲。
頭發的故事,1920年10月,年39歲。
風波,1920年10月,年39歲。
故鄉,1921年1月,年40歲。
阿Q正傳,1921年12月,年40歲。
端午節,1922年6月,年41歲。
白光,1922年6月,年41歲。
兔和貓,1922年10月,年41歲。
鴨的喜劇,1922年10月,年41歲。
社戲,1922年10月,年41歲。
這使我想起另一首先生的詩:
“作法不自斃,悠然過四十。何妨賭肥頭,抵當辯證法。”
錢玄同先生曾經說過“人到四十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確實,四十歲的年齡,實在是一個尷尬的年齡段!也許我已經到了“向不惑”的年齡,對此深有感受!有意思的是:魯迅先生開始寫小說得益于錢玄同與陳獨秀兩位先生,而后來卻都分道揚鑣了!這是始料所不及的。《狂人日記》里的“狂人”影響了幾代人?去年我作《阿五外傳》,除了我的排行是“老五”外,“陳老五”的影響也可能是一種巧合?
人血饅頭何嘗又在現在的中國消失?“”只不過是換了另一個人血饅頭的面孔而已!孔乙己、閏土已經絕跡了嗎?至于趙秀才、假洋鬼子在我們的周圍依然地活躍和繁衍生息不已!有時候我真的有些悲哀:何以中國的“國粹”如此的堅強?魯迅先生在酒醉和抄寫古碑之后,奮起吶喊,但又能喚醒幾個人?
阿Q因為向趙府的吳媽求愛,便失去了工作的機會,并且是“從此不得踏進趙府的門檻”!在我們的生活中又有多少阿Q想進趙府而不能?小D進了趙府便也看不上阿Q,并大聲地說“沒有,沒有!你出去!”阿Q只能說“記著罷,媽媽的……”昨天聽某先生說我位列考古所“四大散幫”之一,我倒有些“寵若受驚”了!有時候看小D與阿Q撕打,實在是不知道怎么樣做才好:既不能作和事佬——多事不如少一事、說了也白說,也不能起哄——“良心”說不過去,只能是冷眼靜觀了!這,在先生的《吶喊》面前多少有點自現形污了!
“至于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自序》)那是先生的高明和遠見之處!因為實踐證明,今天的阿Q與小D依然健在!并且各行其是,悠哉然哉!袁阿五夾在阿Q與小D之間,說不清楚是個什么味道!更為糟糕的還要面對假洋鬼子、趙秀才、舉人老爺!
說到這里,我大概要學一學沒有破落之前的孔乙己,教一教小孩子寫“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法”,然后再就著茴香豆下酒,抑或抄一抄古碑什么的?
《吶喊》讀后感7
《明天》是收錄在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主要講述了單四嫂子失去兒子寶兒,失去了希望這樣一個故事。而魯迅在《吶喊》自序中提到“在《明天》里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于自己,卻也并不愿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著好夢的青年。” 從開始接觸魯迅的作品,我便不大喜愛他的文章,總覺得很深奧讀不懂,甚至有時會覺得他的文字有些極端化,基于一定的時代背景完成的一篇篇小說,倘若不了解那背景,小說中的內容恐怕也無法理解。魯迅在一次觀看幻燈片的過程中,發現圍觀者的麻木不仁,這比身體上的病態更可怕,面對那時中國社會上的百姓精神上的決定棄醫從文,希望能夠喚醒國人內心的良知希望能夠從這個方面拯救中國的“明天”。
《明天》中寶兒是因為生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而死去,可害死他的究竟是誰?魯迅在文中對此的交代似有似無。首先,何小仙這一人物與寶兒的.死有很大關系,庸醫怎能醫好病人?魯迅的父親是因為生病去世,他自己對庸醫很是憎惡。何小仙只是讓單四嫂子給寶兒照藥方抓藥,還強調保嬰活命丸必須是賈家濟世老店才有,寶兒的病不礙事,可最終寶兒還是死了,指不定是與賈家有什么勾當,偏叫單四嫂子去他家買藥,其次,對于王九媽、藍皮阿五、咸亨的掌柜、紅鼻子老拱似乎對于寶兒的死沒有什么關系,甚至都在好心的幫著單四嫂子,藍皮阿五幫忙抱過寶兒,他們幾個人在寶兒死去后又幫忙打理喪
事。看起來似乎都是為單四嫂子好,可阿五從單四嫂子手中接過寶兒的時候還不忘占她的便宜,或許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與單四嫂子說話又被冷落,后來干脆說自己和朋友約好吃飯的時間到了,便把寶兒還回她的手上。自己得不到好處自然不愿意繼續幫忙。至于王九媽,在見到單四嫂子抱著寶兒看完醫生回來時,端詳了寶兒一番,把頭點了兩點,搖了兩搖。這是什么意思?又沒有表明,寶兒死后也在熱心的打點著,但卻讓人覺得她很冷血因為在合棺時她對單四嫂子的哭很不耐煩,可正常的女人不是應該在這樣的場面好好勸說單四嫂子嗎?甚至。咸亨掌柜受托幫助弄來棺材,看樣子似乎是一個好人,但是卻總讓人覺得他從單四嫂子那一副耳環和一支裹金的銀簪上撈到什么好處。最后,也是最不像害死寶兒的人,他的母親,單四嫂子,按說單四嫂子的生活是一場悲劇,在那樣的社會中,寡婦死了兒子還能有什么希望呢,還能有怎樣的明天呢?她是一個粗笨的女人,在為兒子治病上,她幾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神簽也求過了,愿也許過了,單方也吃過了,可寶兒的病就是不見好,這是為什么?沒有采取正確的方法治療,自然好不了。當然,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中,單四嫂子的所作所為很正常,換做是任何一個母親都會跟她一樣,有哪位母親愿意自己的孩子死去呢?單四嫂子的人生就是一場悲劇,而造成這場悲劇的又是誰?當時的社會又有多少不是這樣的狀態呢?所以說麻木不仁永遠是那群人的共同特點。這是讓魯迅等有志青年的所感到痛心的。
在《明天》中寶兒是單四嫂子的明天,但是寶兒最終還是離開了,
這讓單四嫂子的明天更加灰暗。明天,本來是給人以希望的一個詞,現在卻讓這場悲劇加重了悲傷的色彩。單四嫂子的悲劇是個人的,更是這個社會的。但是,魯迅筆下的看客看到的不是單四嫂子失去了希望,反倒是她失去了精神支柱后的孤獨。他們所考慮的是所有的事情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好處,會不會讓自己感到快樂,其余人的喜怒哀樂才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最多是人們在茶余飯后所討論的八卦罷了,如此一來,便是國民愚昧的且不愿意改變現狀。
總而言之,《明天》中依舊是魯迅風格的展現,他的寫作方式始終是那樣的辛辣和諷刺。明天也是他一直所追尋的,致力于其中,一生不悔。“只有那暗夜想變成明天,卻仍在這寂靜里奔波。”單四嫂子的明天是個悲劇,但是整個社會的明天在有志之士的努力下很美好!
《吶喊》讀后感8
魯迅,出生于地主家庭,后去日本學習醫學。由于在大學中見到了中國人的麻木無情、冷漠懦弱,于是“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從此,中國少了一個醫生周樹人,多了一位文學革命斗士魯迅。
《吶喊》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間的社會生活,深刻揭示和批判了舊思想、舊文化、舊制度,為當時的新文化運動舉起了一桿大旗。這本書中,有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有以革命者秋瑾為背景并將其與人血饅頭聯系在一起的《藥》;有只能以“精神勝利法”茍活于世的小人物《阿Q正傳》。僅僅十四篇小說,就將中國幾千年來封建思想的“遮羞布”無情撕下,語言之精準,達意之準確,言辭之犀利,令人起敬。
第一次聽說《吶喊》,是在學了課文《社戲》后知道它出自這本書。只是因為這個名字,我就對這本書產生了濃濃的疑問:誰在吶喊?為什么要吶喊?在吶喊什么?
帶著這些問題,我數次翻來它。隨著年紀的增長,體悟漸深。
誰在吶喊?我想應該可以從魯迅先生的自序中找到答案。他在自序中道出了自己當時的迷茫:這個社會到底是否有藥可救。之后與錢玄同的對話,首次道出了吶喊者。魯迅當時的看法是在鐵屋子中叫醒那幾個清醒的人是對不起他們;而錢玄同的話,猶如平地上炸起一道驚雷,驚醒了魯迅:“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讀至此處,我的心沸騰了起來。在當時那個年代,人人愚昧,人人懦弱,但仍有一群人,不怕苦,不怕死,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可謂中國的脊梁。
為什么要吶喊?《狂人日記》道出了真相。作為白話小說的開山之作,劍鋒直指“吃人”的封建禮教。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沒有年代只在字縫里寫滿“吃人”的歷史書,讓狂人也讓我們看到了,那時乃至古代,所謂的“仁義道德”不過是偽君子們用來傷害他人的武器。
狂人有兩句話引起了我的深思,第一句是:“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的確,做錯事的是少部分人,無動于衷的民眾難倒就沒有錯嗎?國家都這樣了,民眾們還隔江猶唱后庭花。房頂塌了,在房子里的我們難道就能幸免于難?文筆真的辛辣,重病要下猛藥,對當時真的是猛烈一擊。第二句是:“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看到這里,不禁潸然淚下。魯迅仍對這個世界抱有希望。或者說,這個世界仍然有希望。此時的中國,是疲憊與希望并存,仍有滿腔熱血,要個這個瘡痍的`世界斗上一斗。
在吶喊什么?《藥》中可見。人血饅頭,聽起來就讓人覺得恐怖,更讓人寒心。一大群人,都在期盼著革命者快點被砍頭,他們好沾血去救自己的親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初次看著篇文章,我還不懂,只是覺得這是父母一心救孩子,可最后孩子仍去世了的故事。后來再看,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是多么淺顯。《藥》這篇文章,是魯迅先生對人們的麻木、愚昧、無知而發出的吶喊。在藥中,他們用革命者的鮮血去澆灌饅頭,并將它奉為拯救生命的“圣物”,他們或有陡然一試的無可奈何,親人病入膏肓的走投無路,卻更是有愚昧無知的神靈觀,自私地利用他人生命,令人發指。
我還看到了可憐又可笑、恃強凌弱的阿Q;看到了被封建科舉制殘害得面目全非的孔乙己;看見了愿意幫助一個素未謀面女子的車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內心世界并不強大,并不正確,因此無法發現封建社會,封建禮教的不合理性。他們自身就像是一潭毫無生命力的沼澤。
直到現在,“鐵屋子”仍未被完全打破。但那時的魯迅,那時的有志之士們,卻已有了“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之心。沉默近一個世紀的中國,終于爆發出一句吶喊:“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不要憚于前驅!”雷霆乍驚,中國猛醒!
《吶喊》讀后感9
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魯迅的書了。上一次我完整地讀他的大概還是高二在語上學《祝福》的時候。這次重新拾起,心情不免有點復雜。因為我這個人素有些叛逆心理,越是被眾人歌頌的偉大人物,在對他下判斷時,我越是苛刻而謹慎。之前接觸魯迅,大多數是在語本上,印象中的魯迅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阿長與海經》里的小少爺“迅哥兒”,或者是《風箏》里有點冷酷的兄長,或者是《藤野先生》中求學日本的留學生,又或者是以小酒保口吻寫那個迂腐人“孔乙己”的小說家。
我喜歡看他的散,尤其喜歡看他寫童年往事,淳樸小鎮、活潑少年,一下便趣味橫生,但我一直未曾領會到魯迅的豪情與熱血。
然而這次才剛看完《吶喊》的自序,我就已經覺得很亢奮,我突然意識到初中時自己還是太小了,哪里讀得出這字間涌動著的一種豪情呢?說是豪情,其實也不太準確。《吶喊》自序里其實充斥著一種寂寞的悲哀,和不甘于妥協的倔強在,這種情感和茅盾的《幻滅》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魯迅是寂寞的,《吶喊》自序里“寂寞”二字出現了十次,“悲哀”二字出現了六次。他說“我在年青時做過許多夢,后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并不以為可惜;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偏成了《吶喊》的由”。魯迅年輕時大概也是熱血激情、壯志凌云的一個青年,但悲劇在于,現實總會磨平一個人的棱角。他年輕時求學日本,一心想要學醫救國,后在日堂上看到反映中國時況的影片,發現他們在圍觀自己的同胞被殺害時,竟然無動于衷,臉上全是一種“冷漠自私”、“麻木不仁”的表情。他在此時醒悟,即便體格再健壯,如果精神沒有進步,那這個國家也是無救的。于是他棄醫從,意圖提倡藝運動推動先進思想觀念在中國傳播。奈何孤掌難鳴,他自己勢單力薄,很多嘗試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太多的失敗,讓他開始漸漸退縮,但同時,寂寞與苦澀也像“大毒蛇”一樣纏住了他的靈魂,隨之而的也就是,悲哀、苦悶。
《吶喊》自序里還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金心異到S會館里找魯迅談話。雖然這段故事已經被我們語老師講了無數遍,但在里這樣由魯迅本人講出,我還是感到別樣的震撼。那段鐵屋子的'比喻實在是太精妙了。當時的中國就好像這樣一間鐵屋子,沒有窗戶而且萬難破毀,里面熟睡著的人們就是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就是那些一直飽受壓迫卻渾然不自知甚至還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可悲的中國人。魯迅心中忐忑,說如果大聲叫嚷,驚醒了少數人那又怎么樣呢,不過是讓這些人陪我們受罪而已。金心異的回答也讓人拍案叫絕。“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是啊,不正如魯迅所說,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于是他們一群人便奮起反抗,搖旗吶喊。尤其是魯迅提到,這就是他將此書取名《吶喊》的原因,他要吶喊,讓新的思想被普羅大眾所聽到,所接受,他要喚醒還在沉睡中的人們。
讀罷自序,我深受感動。如果說受了多次失敗打擊的魯迅還是一種,“寂寞魯迅,不語婷婷日又昏”的形象的話,那再次站起吶喊的魯迅就是一個奮起沖鋒的戰士。他看不得這黑暗,于是他就要撕破這黑暗。我好像看到了今何在《悟空傳》的孫悟空,不問道險,勇往直前,踏碎凌霄,放肆桀驁。那個不成佛的孫悟空雖然頑劣,但敢愛敢恨、嫉惡如仇,而這才是英雄。
慶幸的是,在那樣一個時代,魯迅沒有選擇成為甘于寂寞的“斗戰勝佛”,而是站了起,舉起了他的金箍棒,與那些可怖的黑暗勇敢地戰斗。紅色的光,終于點亮了黑夜,然后,沖了出去。
《吶喊》讀后感10
它無窮的魅力,風行了大半個世紀,至今不衰。中學階段我們己經學習了不少魯迅的文章,多出自第一部小說集《吶喊》。
《吶喊》收入了魯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說。這些小說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國社會被壓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
在《吶喊》自序中,魯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反應了他思想發展的過程和從事文學工作的目的和態度。同時也說明了這些小說的由來和起名的原由。
《狂人日記》塑造了一個反封建戰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過狂人的敘述,揭露了舊社會是一段吃人的歷史;披著“仁義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禮教,其本質是吃人。作者在描寫狂人的多疑、妄想時語言似雜亂而實敏銳,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點,又道出了被壓迫者的心聲從而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卻是象征著一位反封建戰士的形象。
《孔乙己》也是我們此較熟悉的一篇文章,本文塑造了一個封建社會中沒落知識分子的經典形象,窮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深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作者抨擊了民眾精神的麻木和社會對苦難者的冷漠,同時譴責了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本篇的結構嚴謹,先是開端,交待了環境和氣氛;其次發展,介紹人物;再是高潮,提示了社會的冷酷無情。本文在描寫人物性格方面十分出色,多用側面描寫用第一人稱“我”——酒店小伙計來歡察孔乙己,本文的語言也極精煉簡潔。孔乙己結結吧吧地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辯解時,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竊書不能算偷”,將舊時代知識分子自命清高,迂腐不堪的形象畢現無余。
《明天》是魯迅著力反映婦女悲慘命運的小說之一。本文通過寡婦單四嫂子痛失獨子描寫,展示了一副中國婦女孤立無助的圖景,同時抨擊了黑暗社會的吃人本質。
《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的代表作,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本文塑造的阿q的形象可謂是深入民心,本文講述了一個個即獨立又關聯的故事,形象的刻畫了“阿q”的性格特征,及其精神勝利法,往往能引起讀者會心一笑。但笑過以后卻又不禁同情阿q,本文的語言可渭是獨具匠心,卻又恰倒好處,如“阿q”調戲了小尼姑而“十分得意的笑”,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阿q從城里發財回來,大名從“淺閨”傳到“深閨”里去了。相對于“深閨”的“淺閨”和相對于“十分”的“九分”,用得十分形象而幽默。給人以別致之感。
《社戲》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少年時代在農村看社戲經久不忘,到了成年,在北京看的京戲卻索然無味。在回憶的對比中贊美了農民子女的優秀品質,農村是作者少年時代的樂土,可以不必讀書,可以釣魚放牛,可以看社戲,作者描摹出孩子的真實心理。而且,作本文的心理描寫也非常出色,例如對看社戲雇不到船時的急切和有船時的輕松兩種心情,刻畫的十分真實。作品對人物的刻畫,也相當生動形象,突出了其個性:雙喜熱情、機靈,直率;阿發無私、能干;六一公公純樸,大度,都只用了簡簡單單的幾筆便勾畫出了他們各自的特征。作者用抒情的文字描寫自然山水景致,諸如豆麥和水草的清香,月色的朦朧,笛聲的宛轉悠揚,營造了一種恬靜淡雅的夜景,給本文增添了不少魅力,演社戲看社戲的習俗風情都發出濃厚的鄉土氣息,民風的描述起了襯托作用,使作品讀起來親切感人。
沒有華麗的語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勝,在魯迅的作品里,表現的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作品尖銳有力評擊地評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他的言語犀利,像尖刀一樣直刺敵人的心臟。同時,魯迅先生也對生活在這樣社會的人們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希望通過《吶喊》小說集的吶喊,喚醒麻木的靈魂,被壓迫的人們。
《吶喊》讀后感11
余華前期的作品都致力于用冷漠的敘事對暴力,災難,死亡進行描述,而《細雨中的呼喊》無疑是他前期的代表作,這部小説從“我”的敘事角度引出一個個看似荒誕卻在情理當中的故事,從我看似局內人,實則局外人的身份,講訴“我”身邊人發生的故事。這部小説提到了“我”在家(南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讓我可以游離在故事之外,當然“我”本身也是一個故事,一個關于孤獨的故事。
這部小説塑造了很多形象鮮活的人物。如“我”的父親—孫廣才,一個很典型狹隘的農民形象,“我”對父親的感官很復雜,在六歲之前,“我”是敬畏甚至是害怕著父親的,但是當“我”五年后回到南門時,父親對我的態度和在哥哥和弟弟誣陷“我”時,父親的不信任,更是加深了“我”對他的失望。在父親和寡婦不顧母親搞在一起的時候,“我”內心早就已不把他當成父親對待,他對“我”而言,只是一個陌生人。對于他死后的結局,“我”沒有絲毫動容,仿佛理所當然。在別人看來,“我”是一個冷漠到可怕的人,可是在弟弟溺死在池塘中時,父親和哥哥只想從弟弟身亡這件事情上得到好處,絲毫看不出對于弟弟死亡的悲傷,在幻想的利益面前,親人的逝去根本不足以令他們感到悲傷,與其説“我”冷漠,還不如説作者筆下的所有角色都是麻木的。他們對死亡,對災難,對暴力是那樣的麻木,而這種麻木深入骨髓,無法自拔。無可否認,余華是一個很厲害的作者,不深入刻畫人物心理,通常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禁從內心升起戰栗之情。
在這部小説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是“我”的祖父,一個男人?!我實在想不到一個恰當的形容詞去形容“我”的祖父,他在年輕的時候遭遇那么多的事情,在年老的時候,被兒子各種嫌棄,和兒子斗智中以求存活下去,在失去勞動力之后,更是受到兒子更加不人道的對待,他永遠是在微笑著的,那種微笑絕對不是現實很殘酷,但是我依然要勇敢活下去的明朗的小清新的微笑,而是一種令“我”的父親都感到害怕的微笑,一種來自于地下的微笑,不似活人。有時候,我會想,當有一天年老時,我們是不是也會是這一種生活狀態?想來真是令人感到恐懼。“我”和祖父是同病相憐,一樣的不受到家里的待見,但是祖父誣陷弟弟的事情讓“我”對他產生恐懼,“我”對祖父的感情比對父親還要復雜,一方面想要和他親近,另一方面又要必須和他保持距離。
還有“我”的母親,一個徹頭徹尾地農村婦女的形象,一個令人感到同情,又令人感到可悲的人物。母親這個形象,這個悲劇不僅僅代表著自己,更代表了許多農村的女人形象。她們曾經年輕過,憧憬過,到最后,她們的活力和靈性都會在現實中消磨殆盡。母親很堅強,她可以在懷胎八月的時候下地干活,她可以在生完孩子之后立馬從床上起來給在地里干活的丈夫送飯。這種堅強也是一種悲哀,母親心里也清楚,她如果失去了勞動能力,她的丈夫不會對他有多好,所以拼命地表現出存在價值,這種表現更多的.是無意的,是一種本能的表現。母親是悲哀的,在父親和寡婦私通時,沒有人幫她,她只能借助死去的兒子尋求心靈安慰。她不敢反抗,她唯一的反抗是針對寡婦,而她這次的微不足道的反抗沒有驚起半點波瀾,反而因為這次的反抗使自己更加認清了現實,她盲目地屈服于命運,她的人生就是一個大寫的悲劇。
在讀這部小説的時候,我覺得很壓抑,這種壓抑是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因為這種壓抑到達不到需要發泄的點,也難以輕易地消除,怎么説呢?就像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那樣的狀態。
《吶喊》讀后感12
也不能說:魯迅是偉大的,然而談者太眾,以至失了新鮮感;又不能說:我這篇是不同的,我是想要說些不一樣的。所以,確乎是個困難的話題。然而,一本《吶喊》,薄而沉重,中國的學生們,無論如何算是讀了大半的,年來歲去,誰人讀起開篇自序里的字句能不唏噓自嘆的?有多少人到中年,累了歇了,坐椅子上一聲嘆息,連吐落的第一口氣里都有著疲憊的痕跡,于是他們能夠想到的,有時候惟有魯迅。一個民族文化的著落點,有失便就有重構,倘若說舊文化隳于五四,則新文化的構建,有一大部分乃可以說是從《吶喊》而起,這之間,有著總體與個人差異的說法,所公認的,是魯迅作為旗手,舉的標志物明白而輝煌。
在自序中,魯迅寫道:“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這是作者最初的困惑和最審慎的態度,得來的回答不夠令人滿意,卻現實功利且無可奈何。
一個問題浮現:究竟是誰人的吶喊聲?——關于吶喊者,關于吶喊本身。困惑首先在于魯迅的身份定位:知識分子否?還是作家?抑或學界同聲呼喚的啟蒙者?最切實際、最大的可能是三者兼具。我們意愿讀懂《吶喊》,向往理解作者,因而這是困境,也是高潮。
竹內好眼中的魯迅,是個孤獨的知識分子,之所以說“作為啟蒙者的魯迅和近似于兒童的、相信純粹的文學的魯迅這種二律背反同時存在的矛盾同一”,恐怕也是由于看出了魯迅形象注定無法單一的歷史文化定位。
郜元寶有言,“在現代中國,純粹觀念形態的思想很難生根,能在現代中國生根的思想必須像魯迅的文學那樣,帶有個體生命的氣息,就是說,必須具有文學的形態。文學之外無思想”——能不能這樣說呢?正是由于魯迅身上既承傳了古士大夫們的風騷之骨,又顯露出新的社會階層敏銳的洞察和感悟力,且兼具之前所未有的時代啟蒙者的特殊方法論意義,其難得的完整性和客觀性決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
首先,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建國前大部分的知識分子歸類于資產階級,然而作家不是,甚而有眾多作家誓言與知識分子的固有身份定位決裂,如沈從文所宣稱的那樣。我們會發現,一旦歷史政治形勢與時代命運非正常的.密切起來,此一現象便絕不單一。這種令人尷尬的情形似乎反映出特定歷史階段作家層與知識分子階層的剝離,縱然作為時代豐富性的標志之一,但卻造就了同時代文學最大的暗傷:斗爭無所不在,且都局限于當下和表層,無法深化作品主題,亦不能超脫自身于時代之外。
就知識分子、作家以及啟蒙者三個身份所涉及的范圍來說,知識分子最具私人性;作家由于其作品的公眾性,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大眾和普世原則;而啟蒙者這一身份,則反映出整個時代乃至超越時代的需要和寬泛,正如T.S.艾略特在其《傳統與個人才能》中所指出的,任何一個詩人或作家必然與其整個民族的歷史發生某種聯系,他們一面創出新的歷史份額,一面將自己添加進歷史,成為整體的一環——這是作為詩人或作家的必然和超然。
作為啟蒙者的作家或者說知識分子,他本身可能并不能非常清楚的反映出這一點,但他的身上定然有著集結整個時代最典型、最清晰且最能與歷史相協調的樣貌特質。而之于近現代的中國無可置辯的是,能夠超越時代,將進步的作家身份與知識分子的傳統近乎完美的結合,并創造性的賦予其難能的啟蒙者角色定位的,現代作家中,只有魯迅一人。
《吶喊》讀后感13
魯迅先生在年輕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后來大半忘卻了,但他也并不認為可惜。“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魯迅先生說。這便是《吶喊》的來由。
那段記憶把社會刻畫得入木三分,如此獨特,如此博大。魯迅先生在《吶喊》中,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個時候的中國人民,以及對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把能刻畫出真相的匕首;每一段言辭,都是一捧能散發出幽香的花蕾;每一個字眼,都是一盞能照亮回憶的明燈。正如《孔子》中所領悟的——魯迅先生本想表現出世人的涼薄,我卻看到了封建時代讀書人的悲哀,自尊心其強卻沒有地位,便毫無用處,可供賣弄的卻僅有不實用的臭學問,這種學識,鉗制了人們的思想,只把當時的讀書人埋入了暗無天日的深淵。處在社會底層的孔乙己,因為家境貧寒,好吃懶做,無所事事,卻又向往社會上流階級,他在咸亨酒店中唯一穿著長衫站著的吃酒的客人,也便成為眾人的笑柄。孔乙己還還以偷為職業,被打個半死,默默離世。魯迅先生在刻畫人物時,并非像西方小說家那樣大段大段地描寫,而是抓住最具特點的地方寥寥幾筆傳寫精神,這就是獨特之處,或許正如西方油畫同咱中國國畫的本質區別吧!
還有《故鄉》的那個見什么人說什么話的'“豆腐西施”,以及和迅哥從小玩到大的西瓜地里的脖項銀圈的小英雄閏土,長大了見到老爺時歡喜又凄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下層人民的麻木不仁,及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下和社會影響下的情形。《藥》中亦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殘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子小樁的癆病而拿出所有的家當去買了個血饅頭的華老樁,和那些在茶店里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后用自己的血做了血饅頭,這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的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樁的愚昧迷信,茶客們的麻木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群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而《狂人日記》的優秀之處在于它用了日記體和精神病人的內心獨白這種手法……
當然,我最喜歡的是《阿Q正傳》,“精神勝利法”不是人盡皆知么?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呢?作文一部小說,它亦成為了世界名著,個人認為是其對人的深層的無意識心理微妙而又犀利的洞察,他的語言總是獨特而又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但在這篇小說中表現得尤其突出。《阿Q正傳》中的阿貴,由于受剝削受壓迫而要求革命,但又因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后,不能真正覺悟,最后還是被迫害致死。阿貴是舊中國的一個貧苦農民。在未莊,阿貴連姓趙的權利都沒有,所以被人叫著阿Q,他勤勞,專做短工,但窮得只有一條“萬可不脫”的褲子;他是弱者,受了欺負卻又欺負比他更小的小D;他挨了打,常用“兒子打老子”來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勝利;他常為生計發愁,而關于婦女的和婚姻,他還要“合乎圣賢經傳”。野蠻的壓迫剝削使他貧窮無奈,深重的愚弄毒害是他麻木。從他深惡革命到“神往”革命,都表現他對革命對象,革命目的等的認識都是極其模糊的,是小農經濟的閉塞短淺的心態。他的革命行動是到靜修庵里胡鬧。當假洋鬼子不準他革命時,他恨假洋鬼子,卻又恨起造反了,這些都是阿貴想革命卻又沒有覺悟的表現。
在《吶喊》這本書中,想這樣的文章還有許多許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之后,能夠清醒起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鼓勵性質的語言,激勵半夢半醒,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魯迅先生不愧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現在的中國人民,為和平崛起而吶喊,為科學民主而吶喊,珍惜現在,為中華為未來而奮斗吧!
【《吶喊》讀后感】相關文章:
吶喊的讀后感03-07
吶喊摘抄好詞好句08-24
吶喊,仿徨美文10-02
我們的吶喊周記04-17
吶喊讀后感(精選15篇)07-13
《吶喊》讀后感(精選25篇)07-13
吶喊讀后感(精選48篇)04-26
《吶喊》讀后感(精選17篇)07-14
《吶喊》讀后感(精選20篇)07-13
《吶喊》讀后感(精選26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