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格列佛游記》的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格列佛游記》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格列佛游記》的讀后感1
寒假期間,我讀完了英國著名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所寫的《格列佛游記》。主人公格列佛四次出海歷經小人國、巨人國、飛島國、慧骃國四個島嶼,他遭遇的奇幻經歷讓我覺得神奇,有趣極了。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地是慧骃國。在這個國家中,格列佛結識了具有仁慈、友愛而又誠實美德的慧骃,所有的慧骃都和平相處,他們不貪婪,沒有欺騙,更不會產生矛盾,甚至引發戰爭。在他們的語言中,根本就沒有懷疑、怨恨、嫉妒這類不好的詞語。他們國家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沒有所謂的勾心斗角,也沒有所謂的包庇縱容,所有的一切的都是公平、公正、公開的。
其實慧骃國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所向往和追求的地方,在那里,我們不需要偽裝自己,不害怕有人會看不慣自己,沒有饑餓、沒有寒冷、更沒有壓迫和剝削。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生活著,那才是一個真正充滿幸福快樂的地方。
格列佛的航海經歷離奇、驚險又有趣。格列佛勇敢、善良又樂于助人。每當遇到危險時總能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而化險為夷。從格列佛身上,我明白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能輕言放棄,要勇敢的面對。不論是對人還是對事都應該更加和氣、真誠。他們身上可貴的精神猶如“多彩之光”,必將照進每一個人的心里,將黑暗帶走,把世界變得更加燦爛!
關于《格列佛游記》的讀后感2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杰出的諷刺寓言小說,作者通過描述格列佛在四個國家的經歷,向我們揭示的當時社會的腐敗,人性的丑惡。
本書主要寫了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馬國”的奇遇。并且體現出了四個國家國王的忘恩負義以及少數臣民的陰險狡猾。
作者以自己超凡的想象力與人類社會的深刻洞察力,在作品里描畫出了一個個神奇的,具有獨立個性的`世界。這本書對18世紀前半期的英國進行了全面的諷刺和批判。揭示了在所謂的“文明社會”里人們的貪欲、偽善和當時政治的腐敗與黑暗。揭露了英國統治者的殖民計劃,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具有鮮明的民主主義特色。
作者通過描述飛島國的同時,諷刺了那些盲目崇拜科學的人,也諷刺了那些只會做脫離現實的實驗的學院派科學家。
在讀格列佛在慧馬國的奇遇時,我讀懂了一點:那就是作者借慧馬國贊美人性的善,另一方面借野猢批示人性的惡。在這里,作者寄予了自己的社會思想,促使人類對自己本性進行深刻的反思。
這本書以神奇的想象、夸張的手法、寓言的形式、諷刺的批判,塑造出一個豐富多彩、
童話般的幻想世界,而這種幻想和現實又是相對應的,使得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本書是一部出色的文學作品,深受世人的贊
關于《格列佛游記》的讀后感3
雖是與現實完全架空的一個世界,但主人公的冒險卻時刻在繼續著,隨著思緒的輕越,作者筆下描繪的種種,恍若眼前,不論是小人國、大人國,亦或是飛島國、慧?國,都歷歷在目。
人性的背后,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軟肋,已致人性丑惡的一面:欺騙、懷疑、貪婪、狡詐等等,在虛構世界的’“真、善、美”前變得那般丑陋。
于我而言,對我印象最深的無疑是格列佛在慧?國的遭遇,那里有種長相類似馬的'生物叫做慧?,他們是那里的主宰者,不僅有著高度的智慧、禮儀、自制力,而且那樣一個幻境,沒有欺騙、沒有貪婪、沒有戰爭、沒有陷害,心與心都是善良、純凈的。
而人類,儼然成了一種叫“野胡”的人形生物,有著不可理喻的“撒謊”、“貪婪”等邪惡行徑,為慧?所排斥,成了邪惡的化身,這點不免讓人心痛,可奈何,當時的人卻也如此,當轉身你不為仆,我不為主,又當如何啟齒,主人公格列佛最終卻通過努力與他們成了朋友,然當離開之時,也不禁淚灑衣襟,于我,既有感動也有傷懷。
不知天大地大,夢中的幻境破滅,只剩一場夢未圓,但我知道,慧?國不可能有,因為這是現實,并非虛幻。當天上流星劃過,或許只有默默許愿,才能企盼實現。
但我知道,其實誰都向往世外桃源。小說向我們揭示當時背景的同時,也贊揚了人性的本真與美麗,只是這終歸是一部諷刺文,文后需要更多的是反思。其實這也是一本積極向上的小說,看的同時警醒讀者,照亮自己內心的黑暗,看清這人性背后的偽善,試著也真的去相信完美,相信桃源,只是尚不知何期。
關于《格列佛游記》的讀后感4
《格列佛游記》是愛爾蘭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以筆名執筆的匿名長篇游記小說。這部小說反映了當時英國議會中的黨派斗爭,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同時它也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治者的英勇斗爭。
1679年5月4號,主人公格列佛駕駛羚羊號向南方進發。起初平安無事,后來不幸在答臘島遇難,漂流到了利立浦特島上,那里的居民都只有六寸高,這里還被稱之為“小人國”。格列佛的`刀槍被沒收,被士兵壓到了皇宮,格列佛因討好了皇上,所以深受喜愛。還在皇宮失火事件中,急中生智澆滅了大火,卻被奸臣誣陷被追捕,但還是僥幸逃離。
后來他們又起航了,但卻在巨人國擱淺了。變成“小人”的格列佛展示了一身好戲,并同國王說明了自己的國家和來意,國王表示愿意送他回國。
不久,他來到了與世隔絕的飛島國,對照英國提出了對飛島國的建議。最后格列佛跟國王講述了他的經歷,國王也很樂意幫助他重新回到英國。
他最后航行到了慧骃國,這里的人都長相像馬,有高度的智慧、自制力和禮節,這是一個馬為主統治的國家。格列佛來到這里學習慧骃語,并指出了慧骃語的缺點,國王非常高興,最后格列佛在幫助下回到了英國,游記就結束了。
同學們,趕快閱讀這本有趣的書,讓我們一起開始閱讀之旅吧!你馬上就會和英國的格列佛一起出海冒險,一起開展第五個、第六個、第七個、第八個有趣的故事吧!
關于《格列佛游記》的讀后感5
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少年歷經磨難,他把對現實的深惡痛絕都巧妙地展現在它的作品里。《格列佛游記》作為他的代表作生動地講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四次出海航行的冒險經歷。
1699年格列佛隨船出海,途中遭遇風暴,他死里逃生,奇遇小人國。格列佛以溫順的性格贏得所有人對他的好感。小人國內務大臣告訴格列佛:“雖然在外國人看來我們的國勢很昌隆,實際上卻深為兩大危機所苦:一是國內高跟鞋黨和低跟鞋黨一直在爭斗,二是國外強敵入侵的風險。”這就是標準的諷刺,小人國暗指當時表面強大的英國。高跟鞋黨和低跟鞋黨之爭也就是英國的兩黨之爭,國外強敵入侵的風險暗指英國與羅馬教皇的矛盾。面對強敵入侵,當時大英帝國的政客們卻在一些與國計民生毫不相關的小事上勾心斗角。
相比之下,第二站的大人國奇遇與小人國形成鮮明對比。不但格列佛由“巨人”變為“侏儒”,而且他的視角一下由居高臨下變為處處仰視。當格列佛驕傲地與大人國國王談論著英國的'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開明的國王大為震驚,他沒想到像格列佛個頭一樣小的人組成的國家竟然有如此非人道的制度,更為可怕的是該國國民眼睜睜看著這種制度帶來的惡果還無動于衷。與此相反,大人國國王非常博學,經常虛心聽取大學者的建議,整個國家是開放民主的制度。所以作者巧妙地借大人國的先進制度反諷了當時英國的法庭、軍隊和教會等制度。
《格列佛游記》表面上是一部兒童讀物,實際上是對當時英國黑暗社會的批判,它以杰出的諷刺而垂名世界文學史。
這種手法的運用讓我深刻地理解了小說的主題,我也要把這種它靈活應用到我的寫作當中。
【《格列佛游記》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格列佛游記》的教案06-26
格列佛游記摘抄01-18
格列佛游記摘抄精選04-12
格列佛游記的摘抄精選04-12
《格列佛游記》摘抄04-12
《格列佛游記》的摘抄04-12
格列佛游記的摘抄04-11
《格列佛游記》感悟04-17
《格列佛游記》的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