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中層》讀后感通用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忠告中層》讀后感通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學伊始,為了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學校開展讀書活動。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拜讀了郭校長向我們推薦的《忠告中層》,本書以書信的方式闡述了如何做一名中層領導,我覺得對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作為從事中層工作三年的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我認為中層人員,是連接校長和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上對校長要忠誠,下對教職工要真誠。下面談談自己讀后的認識和感悟。
一、作為中層要找準定位
中層干部是單位管理的中樞環節,起著承上啟下、上傳下達的作用。作為中層干部要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工作職責和任務,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既要準確讀懂領導的決策意圖,又要及時地去貫徹執行,始終記住自己是為學校教學服務的,明白了這一點,就會走出內心存在當“夾心餅”的思想盲區。
二、作為中層要提高執行力
作為中層干部,你會面臨很多任務,任務明確后,接下來重要的是考慮如何既快又好地去落實。要制訂工作目標和計劃,分輕重緩急將任務逐一加以落實完成,這只是中層管理者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和能力。遇事,要有創新思維,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的理念,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多角度思考問題,設想更多的可能性,尋求用最佳方式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把事情處理得比較圓滿,得到領導的首肯和贊賞,得到下級和同事的信服。
三、作為中層要善于溝通
管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觀點:70%的管理問題是溝通問題。中層干部是協調上下級之間關系的橋梁,因此溝通能力顯得至關重要。與上級的有效溝通,不僅對上級有著重要的作用,使上級從你的匯報中了解一些基本情況,而且對自己也有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可以感悟領導的準確意圖,然后將任務傳達給下屬共同完成,這樣,就很好地做到了對上和對下的負責。溝通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與上級溝通要抓住要點,匯報要簡明扼要,不要贅述;與下級溝通要坦率和真誠,敞開心扉,讓大家在遇到問題時多與你商量和溝通,這樣能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工作會更默契,效率會更高。在溝通這一方面,我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在以后的工作中,多與領導、中層和教師溝通,多聽取建議,解決工作上出現的問題。
四、作為中層要解決創新與守成的兩難
中層干部要創新,可又要守成,因為你不創新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可是又不能不守成,作為執行層,學校現有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非常重要。有時候創新多了,破壞了工作的穩定性,導致老師們抱怨,會批評你熱衷于搞花架子而不務實;而守成多了,會像一潭死水缺乏活力,也無法推動工作改善和問題解決。例如,每學期校內公開課活動,既要有所創新,又要執行學校正常的工作流程,如何把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所以,中層干部如何協調創新和守成,把握好尺度,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五、從教科研部門的定位來看,重點應該是教師的專業成長,即以專業成長為導向而不是以研究成果為導向。
那么如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就是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引入新思想、新方法、新思路。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同時,更要關注團隊的重要性。對學校來說,團隊是賴以生存的基石。每個學科組就是一個小團體,再由這些小團體組成學校教學團隊。評選一個優秀的教研組,關鍵不在于出了多少教研成果,因為有的教研成果很有可能只是組內一個或若干組員的工作成果,與大部分“搭便車”的人無關。因此要看這個組的團隊合作能力。例如這次青年教師匯報課隋昕、鄒春麗等教師脫穎而出,是與他們組通力合作分不開的。一個老師的專業成長,除需要一個人的努力外,更需要小組的互幫互助,通力合作。
通過讀書,我經常在想,自己的優勢在哪兒,最理想的狀態是做智慧型的人,如果智慧不及,就要百分之百地付出汗水,這樣才能讓自己獲得更大的發展,才能對得起肩上的一份責任。
【《忠告中層》讀后感】相關文章:
忠告中層讀后感范文02-28
關于《忠告中層》讀后感(精選10篇)06-04
《忠告中層》讀后感范文(精選8篇)08-13
父親的忠告10-10
忠告的作文08-21
青春的忠告的句子10-02
接受忠告作文10-24
送給自己的愛情忠告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