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早》有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早》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早》有感1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以下簡稱早教。在眾多的早教學派中,以瑪利亞。蒙臺梭利創辦的蒙氏教育最受歡迎。本人遂抱著認真學習的態度拜讀了這本《蒙氏早教全書》,不得不說此書令我受益匪淺,聯想到中國家長們的教育習慣,蒙氏早教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首先,蒙氏一書告訴我們,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家長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在這里我主要指的是教育知識上的準備。哲人蘇格拉底說過"人類最大的罪惡莫過于愚昧無知",無獨有偶,中國的某位專家也說過"一想到人類不用通過任何考試就可以為人父母,就讓我不寒而栗".蒙特梭利女士是一位醫學博士,她對兒童的發展階段有著非常科學的認識,并提出了兒童發育敏感期的概念。如果孩子在敏感期沒有及時得開發自身潛能,那么錯過敏感期之后的教育會事倍功半。所以對任何想要教育好孩子的家長來說,首先必須要掌握基本的教育知識,了解孩子的生長規律,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才能在最恰當的時間給予孩子最需要的幫助。然而不幸的是,真正掌握早教理論的中國家長仍不占多數,大部分的中國父母要么繼續沿用傳統的打罵教育,要么通過不斷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形成溺愛式的教育。這些家長往往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舉足無措、不明所以,要么打罵,要么妥協,卻無法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而當孩子養成了不良習慣之后才追悔莫及。綜上所述,任何父母在生養孩子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管做父母的學歷高低,都要有心去學習早教的基本知識,為孩子將來的美好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其次,蒙氏教育強調環境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對于0-6歲的兒童來說,他們所生活的環境其實并不友好,周圍的一切事物對他們來說都太大了,太高了,就算這些兒童嘗試想與環境互動,旁邊往往還跟著一個煩人的大人,提防著孩子這個也不讓碰,那個也不讓摸。蒙氏教育認為,教育應該與生活緊密相連,孩子需要通過與現實環境的互動才能實現自身心靈和智力的發展,孩子本身有著工作的需求和學習的渴望,所以家長們應該給孩子們營造一個真實、自由的成長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自然會平靜下來并專注于與周邊事物的互動。令人欣喜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給自己的孩子買小桌子、小椅子、小抽屜等適合孩子身高的物件,讓他們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在這種環境下孩子不再認為自己是一個無用的人而專注于自己能力的開發,而且一旦當孩子適應了這樣的環境,( )他便會很少哭鬧,成人對孩子的行為也不用過多干預,省心省力,對家長對孩子的生活都是有利無弊的。
蒙氏教育之所以強調營造環境的重要性,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自由發展并培養其獨立意識與能力。蒙特梭利認為,兒童本身具有占有欲和支配欲(支配家長),但他同時也具有獨立自主成長的需求。所以如何降低孩子的支配欲望和占有欲望,減少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增強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成為了很多中國家長的頭痛問題。隨著我國物質條件的極大豐富,老百姓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家長們有能力去滿足孩子一個又一個的物質需求,有些家長為了滿足孩子不遺余力,甚至連天上的星星都想給孩子摘下來。然而,物質再多終歸有限,而人的貪欲是永無止境的,一味滿足而不加以限制往往換來的是不知感恩、無理取鬧和事事都要依賴我們的小寄生蟲。但這又能怪誰呢?還是要怪我們自己。是誰在孩子想跑的時候把他抱起來;是誰在孩子想幫忙做家務的時候說:"你不要碰,你只要好好學習,其他事不用你管";又有多少父母因為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而心中有愧,于是乎匆匆丟下幾百塊錢讓孩子與錢為伴。殊不知你再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內心作何感想,他會自以為是個無能的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只能求助于家長,自己不被允許去切菜做飯、去戶外活動、去為自己做決策,一旦越雷池半步就會被家長粗暴的打斷。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只能依賴大人而且絲毫不會心存感激,因為大人們剝奪了他們心靈胚胎發展的權利,而這人非常令孩子痛苦的。所以,只有讓孩子獨立發展,勇敢嘗試,他才能健康的成長。讓孩子自己通過實踐爭取成果而非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孩子反而更能體會到父母的艱辛而心存感恩,在這一點上,蒙氏教育對中國的家長有很強的啟發意義。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一點,蒙氏教育提倡所有父母要用愛與尊重去對待孩子。寫到這里有人不禁要問,難道還有父母不愛自己孩子的情況嗎?所有人肯定都會很愛自己的孩子。但事實上蒙氏告訴我們并非如此。記得曾經看過一期情感節目,一個年輕的媽媽哭訴到:"我很愛我的孩子,我要給他吃最好的奶粉,上最貴的學校,買最棒的玩具,為了孩子我付出了一切,甚至經常跟老公吵架,即使我們家經濟條件不好,我也要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她說完之后一位專家點評:"你可能真的想愛自己的孩子,但在我看來你沒有做到。如果你真愛孩子的`話你就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如果你真懂教育孩子的話你會知道用錢能買到的東西對孩子來說根本沒那么重要,不上貴族學校的孩子依然可以成才。如果你真的不想傷害孩子的話就請好好理解孩子的爸爸,不要老是吵架,否則你今天所抱怨的話只能讓我以為你是一個拿孩子作為借口來逃避現實問題的懦夫".
這位專家的話令人深思,每個家長心中都應該反問自己:我真的愛孩子嗎,我做的是愛孩子的事嗎,我有好好尊重孩子的想法嗎?愛與尊重的對立面即是自私與壓抑,很多時候兩者之間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愛不是說在嘴里好聽的,而是體現在父母的行為之中。陪伴孩子這是愛,給孩子塞人民幣是自私的救贖行為;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自由發展這是愛,強制孩子上不喜歡的"興趣班"是虛榮心的體現;讓孩子勇敢得嘗試自己想做的事、耐心鼓勵孩子是愛,因為害怕打碎玻璃杯而不讓孩子碰任何物品的家長視個人秩序與財產高于孩子的成長,更是一種自私與吝嗇的體現。在蒙特梭利看來,家長們要愛孩子絕不能僅僅是一句空話,更不能成為大人推卸責任的借口,愛孩子就要從實際行動出發,從尊重孩子做起,父母要深信孩子也是愛我們的,我們千萬不能辜負這份純真的愛。
此次看《蒙氏早教全書》的感想大致就這么多,希望各位家長交流指正,謝謝!
讀《早》有感2
《早》這篇文章是我國現代著名散文家吳伯蕭所作,我讀了以后是深有感觸。魯迅先生從小十分好學。偶然的一次魯迅的父親生病了躺在床上。魯迅一面在上書塾,一面要幫家務,忙得不可開交。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有一天早晨,魯迅上學遲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書認真的壽鏡吾老先生嚴厲的說道:“以后要早到。”魯迅回到座位上,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從那以后他上學再也沒有遲到過。
魯迅先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時時早事事早。”這句話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也重重的刻在了我的心頭上。
在現實生活中,我跟魯迅先生兒時相比那可是差遠了!我有懶床這個毛病,平時還行可一到了星期天我就死睡不起一直要睡到十二點才起床,作業也是一直拖到周六下午才做,媽媽每次喊我做事情我總是一二再再而三的拖著,總是會說“等一會,等一會”。
記得有一次,我為了看電視一回到家中,我把書包往床上一扔,便立馬沖到電視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想到作業還沒有做完,心里邊說還早呢!等一會再寫吧!由于我這樣拖著。第二天一早。我就在那拼命地趕作業,爸爸走了過來問我是怎么回事?我把一切緣由告訴了他。他氣得把我打了一頓。
“時時早事事早。”我應該像魯迅先生好好學習。
讀《早》有感3
今天我剛起床,覺得很無聊,隨手拿了一張報紙,閱讀以前的新聞,當我閱讀到第三篇文章時,我的心好像一下子被什么東西刺了一下。
文章主要講的是,一對夫婦含辛茹苦的養育自己的孩子10年,直到長大。1982年孩子開始在外地闖天下,一直到現在,孩子好像望了他們似的就連現在過的'怎么樣,也沒有跟爸爸媽媽說,他不知道他的爸媽都是含著淚水過日子的。
讀到這里,我已經熱淚盈眶了,此時,我想到我沒有好好的孝敬自己的父母,就是最起碼的,媽媽批評我一句,我就頂了他三五句,心里總是斤斤計較,抱怨不平。有時我的一些舉動,常常讓媽媽流下淚水,現在想起來我非常難過。
感恩,是一種不能旁待的責任,也是需要銘記并履行的責任。一個不懂得如何關愛自己的父母的人;一個不懂得何時感恩父母的人;一個不會履行子女的責任的人,即使有朝一日真的功成名就了,也很難奢望其愛的事業,愛社會,這樣的人是可悲的,是沒有什么大的作為的。
感恩不需要華麗的形式,也不計較財富的名寡與名望的高低,只要有一份真心和熱情,父母便會知足無憾了,趁父母健在,應該抓緊每分秒的時間,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孝敬、關愛父母,莫等機會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讀了這篇文章我很感動,從今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敬自已的父母。
讀《早》有感4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3課《早》,老師先讓我們讀一遍,讀完之后,我深有感觸。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三味書屋的陳設、屋后的梅園和魯迅書桌上“早”字的來歷。讀完文章,我仿佛走進了古香古色的三味書屋,聞到了淡淡的臘梅香,但對我印象最深的是關于“早”字的故事。
魯迅的父親生病了,他“整天奔波于藥鋪和當鋪之間”,有一天早晨,他上學遲到了,壽鏡吾老先生嚴厲地批評了他一頓,“魯迅什么也沒有說,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刻了一個小小的'‘早’”。
看來魯迅從小擔當家務 ,先生批評了他,而他卻沒有為自己說理由, 而是在書桌上刻了一個字:“早”,這個字不但刻在了書桌上,而且還刻在了他的心里,所以,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終于成了一代偉人。
而我們現在無憂無慮,不用分擔家務,我們要記住這句話:只要發奮學習,珍惜時間,敢為人先,就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讀《早》有感5
“詩仙”李白曾寫過一首愉悅的詩歌,那就是我最喜愛的《早發白帝城》。詩人用歡快的筆調,用常人難以匹及的想象,描繪了一幅與眾不同的唐代白帝城圖景。
詩的首句“彩云間”是寫早晨的景色,由晦冥轉為光明的大好氣象。那一片一片的彩云,迷住了詩人的眼。江邊的兩岸青山高聳入云,像一條巨龍,穿過了彩云之間,這是何等開闊的氣象啊!年輕的詩人,滿腔抱負,站立在這美景之中,仰望天空,心中定有說不出的愉悅。心情的愉悅,定也讓他詩興大發,寫下了“千里江陵一日還”的絕妙詩句。想想看,那疾速奔騰的`長江水一下子就把年輕的詩人送到了他向往的地方,這是多么大膽的寫法啊!
詩的后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令我好像聽到了猿猴不停啼叫的聲音,清脆動聽;又好像仰望到了一排排輕舟奔涌在激流上。這場景,令我嘆為觀止。
唐代的李白為我們留下了一首詩,不,這何止是詩啊,這簡直就是一幅畫,一幅美輪美奐的畫!任何人在品這幅畫時都會沉醉的!
讀《早》有感6
自從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就更加關心學生從出生后到小學階段的身心發展規律。看到班級中一些很特殊的孩子我就在想是什么導致今天的他們。這是一個神秘而富有誘惑的問題,這個問題深深的吸引著我。
小學一年級一入學孩子們就顯示出他們與眾不同的一面,他們不是“白紙”,他們已被畫上了各種顏色,老師試圖抹去一些對學生自身發展不利的色彩。可想一張白紙涂色容易,抹色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深刨特殊學生,我們不難發現他們身上有一些共性的特點。他們大多不缺智商,也不德缺,但缺少情商。集中表現在愛打架的孩子,在學習中不能體會到老師和家長良苦用心的孩子。孩子有美好的愿望,但在實現愿望的道路上自控能力差。
暑假中通過讀《早教革命》使我開闊了視野,打開了思路。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經常教育學生要有愛心,可我們往往停留在“面”上,沒有從學生的“根”里治病。這本書給我介紹了一些可操作的東西,如和家長互換角色,到我們的課堂上就是可以和老師互換角色。學生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體會長輩的'辛苦,從而得到情商的發展。
書中的引導技巧給我了不少啟示。最好的引導技巧就是“關愛法”,這一方法對學生每時每刻都是最有效的,每種引導法只有在“關愛法”的作用下才能發揮最大效力。愛有很多種,有一種愛是我們很難做到的。千萬不可把孩子當做家長和老師的附屬品,急功近利,揠苗助長,凡是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我們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要把孩子定位在“朋友”的位置,對其施與快樂、細心、理智的關愛,這樣才能換取孩子對父母、老師的關愛。要孩子有好的發展,教師和家長心態必須平和,不能功利。
閱讀之后,書中的許多知識隨著時間的流失忘卻,但他給我留下了許多難以磨滅的理念。我深深的感受到觀念比知識更為重要,他會時時指導你的言行。身為教師,應把自己的孩子作為最好的“試驗田”在這塊田里辛勤耕耘,啟迪自己的教育工作。
【讀《早》有感】相關文章:
讀《早》的心得體會03-19
《早》讀后感03-28
《早》的讀后感05-02
《早》讀后感04-26
關于《早》的讀后感06-10
早小學讀后感07-05
《早》的讀后感作文06-09
《早》說課稿12-02
早經典散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