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讀后感合集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幸福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幸福讀后感1
畢淑敏是我最喜歡的女作家之一。她的經歷讓我神往,她的才情使我敬佩,特別是她寫的散文,隨筆,充滿人生的哲思,飽含智者的醒覺,每一次讀來,都讓我有深深的震撼。
《提醒幸福》就是這樣一篇哲思文。文章告訴人們怎樣享受幸福,讓人真切地感受幸福,讀后如沐春風般愜意,如走在明媚的陽光里。文章開頭指出:"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我們太多注重警覺災難。我們太容易忽視提醒幸福。因此,感受幸福需要不斷地提醒,訓練。我們要提高對幸福的警覺,當她到來時,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鐘。"
是呀,少了關注,少了留神,我們常常在不經意間和幸福的馬車擦肩而過。每次從電視廣告上看到全家人一起自由生活的情景時,心里就自然會想,他們多么幸福啊!每當朋友不經意對自己開玩笑說,哎呀,你那么幸福啊!心里總會顫抖和發愣,好象有一種聲音從很遠的地方傳來詢問自己,你真的幸福嗎我終于忍不住問自己,人生一世,自己的幸福是什么.
什么是幸福呢文中說:"幸福是心靈的震撼。""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幸福是平平常常的,溫馨的感覺。""當我們一無所有時,我們也能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活時,我們還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活過。"
我眼中的幸福就是每天能睜著眼看到新一天的開始,這就是幸福,換句話說,活著就是幸福。幸福就是隔著遙遠的玻璃窗看人家給剛出生的小娃娃換尿布!幸福就是周六回家可以看到健康的父母。幸福就是在廚房里忙碌著給丈夫和女兒在可口的晚餐,然后想象著他們意猶未盡地一掃而光,也許,幸福只是一種感覺,感覺它的來到和失去,感覺她的來去匆匆,感覺她像花兒一樣開了又落。
常常提醒自己關注幸福,就像在寒冷的'冬日要經常看看太陽,心就會感到暖洋洋,這就是幸福。一個信任的眼神,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張鼓勵的紙條,一次成功的體驗,面對天真可愛的學生,做為老師的我要告訴他們:在父母的關愛中,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中,在勤奮的學習中,你就會感受到幸福。
像花兒一樣,盡情地綻放自己,把芬芳和美麗留給人間,你就會幸福。學會感恩,知足常樂,幸福永遠與相伴。
幸福讀后感2
在每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五彩斑斕的夢想,并為之去奮斗、努力,而這個奮斗努力的過程就是成長。
有人說,“一年一年長大,這不也是成長嗎?”對,這也是成長,但是年齡的成長,為夢想去努力是心理上的成長,前者與后者皆為成長,但有著實質性的區別,后者對我們也至關重要。
我的夢想就是希望我可以幸福。幸福是一種心的富足,不以物質的多寡來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恰到好處,是一種哲學和藝術的結晶體。它代表的豁達與淡然,是幸福門前的走廊,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
許多人的期望很高,但期望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恰到好處。期望太高了,達不到,就會心生怨恨和沮喪,長久以往,就會喪失信心。期望太低了,沒有動力和目標,得過且過,也會讓人萎靡不振。所以,期望和夢想都要合理,在愿望和實際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有些人的夢想是長命百歲,我認為生死并不是勝敗與否的決斗,只是無盡長河中的一環,泰然相向,生命之高下并不決定于綿長或短暫,更在于豐美和深邃。幸福是思想的花朵,和身體器官是否無懈可擊并不相關。
太多的人習慣珍藏苦難,甚至以此為傲和自虐,這種對苦難的持久迷戀和品嘗,會毒化你的器官,會損傷你對于美好生活的仔細體察,還會讓你歧視沒有經受過苦難的人。
幸福還要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上。我以為,真誠是一門藝術,真誠是一種勇敢坦誠的生活態度,他是我們思想和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似乎因清澈透明而軟弱無力,但實際上,他其實是強韌而富有彈性的,是我們干爽清正而簡潔明快。
感動也是一種幸福,在物欲橫流的生活中,頑強閃現著鉆石般的瑰彩。
對于“每人都有一個夢,當夢碎的`時候,就是認命的開始”這句話我不是特別認同,因為我不想認命,命運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我們會有偶然的“迷路”,也必然會有許多灰暗的時刻,但是人生不會因為我們的“迷路”或灰暗,而停止流轉,世間的一切也不會由于我們情境的失落而駐足不前。
幸福只要你肯認真尋找,那就比比皆是。幸福不是一種顏色,也不是七種顏色,甚至也不是一千種顏色……幸福比所有這些相加還要多,幸福是無限的。
恰到好處的幸福就是我的夢想,我會堅持這條路走到最后。我不怕“迷路”,因為我的夢想就像一盞燈,照亮我前方的道路,然后一步一腳印走到終點。
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的夢想引領成長。
幸福讀后感3
利用空余時間拜讀了張文質主編的《活著就是幸福》一書,感悟到了文中許多的經典闡釋,本書以震撼心靈的生命故事為主體,配以短小精湛的“生命感悟”。我們從中不僅可以閱讀到感人的故事,還可以獲得許許多多教育教學及人生道理。
書中的一些片段,讓我獲得了一些情感上的共鳴。“寬容就是溫柔中的美麗,它脈脈溫情,但震撼力卻足以使我們笑靨如花或淚流滿面。寬容作為人類文明衍生出的一種美德,在經歷了幾千年社會進步之后依然熠熠生輝。寬容不需要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也不需要兩肋插刀,肝膽相照。有時一個溫和的眼神,一個溫馨的微笑,一雙溫潤的手,就會使人感到溫暖,從而產生力量。”
寬容就像春天的燕子,為我們銜來醉人的春光;寬容就像涓涓細流,時時滋潤著我們粗糙的'靈魂;寬容是一曲深情的樂譜,為我們彈奏出動人、圣潔的音韻。
回想一年級時碰到的一個個讓人頭疼的孩子,其中那個孩子的印象一直在我的印象中:他長得胖乎乎,白凈的小臉上嵌著一雙大大的眼睛,開學第一天的數學課,其他小朋友為了表現自己,都想在我這個陌生的老師面前表現自己,坐得很端正。只見他朝我看了一下,就從課桌里拿出一瓶澄汁就津津有味地喝了起來,我見了就走過去輕聲對他說:“小朋友,你現在是一年級學生了,上課可不能吃東西、喝水了,知道嗎?”他朝我瞥了一眼,繼續喝,我想第一天出現這種狀況還是情理中的事情,就順手幫他把水瓶蓋好,放進課桌里。那想這孩子見我動了他的水瓶,象一頭被激怒的小獅子,馬上站起來伸出小拳頭就是朝我身上一拳,我呆住了,“這么大膽,無法無天了”我一股怒氣直沖,但教師的職責讓我一下子強壓心中的那股怒火,我故說“呀,這小朋友的小拳頭這么有力,老師相信他勞動一定很勤快,接下來他一定會用他有力的小手為我們班服務的。”他也驚呆了,他想這個老師怎么沒批評我,反而表揚我,我的不按常理出牌讓他有點局促不安,他一下子也安靜下來了。
接下來的日子我始終以一顆寬容的心來教育他,對待他。一個學期下來,家長來反映說,這孩子進了小學確實進步了很多,懂事了很多,家長喜悅的心情激動不已,我內心也涌動著一個信念:對學生少一點苛責,少一點失望,少一點冷漠,而要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
幸福讀后感4
我很想說,我是看大冰主持的《陽關快車道》節目長大的。那個時候的他給我的映像僅僅是一個耍寶搞笑的主持人。年輕,陽光,有活力,也會有些許浮夸。之后,由于我很少看電視了,也就很少在電視上看到他。
直到,前段時間,從朋友那借來的一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大冰。原來,他不只是一個主持人,還是位作家和流浪歌手,以及酒吧掌柜。剛開始翻開書的時候,我是沒有認出來他就是當年那個主持人的。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模樣。書中的他,是個滿臉絡腮胡子,扎著個小辮兒的流浪歌手。身上充滿著濃濃的成熟氣息和一股歷經滄桑的寧靜。 書名叫《他們最幸福》。
他們是誰?為什么說他們最幸福?
他們是大冰在西部流浪時認識的朋友們。他們沒有很多的錢,但是他們有著富足的內心世界,他們每天生活得很開心,沒有煩惱和壓力,遠離大城市的喧囂和污染,停駐在世外桃源般安然的中國西部小城,追求內心的平和安靜。
他們最幸福。
在大城市居住的普通大眾們,每天為了還房貸,車貸,已然使自己成為了金錢物質的奴隸。這是很可怕的事,身在其中的人們卻渾然不知。冷漠和麻木,以及日復一日的機械式工作已使他們失去了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活著,即是美好。為何不趁著尚在人世的時候,享受生活,做自己最喜歡也最快樂的事情呢?哪怕是在拉薩無所事事曬一整天的`太陽,也是極為美好的。
人生,就是要浪費在美好的事務上。
而大冰筆下的這些朋友們,就是這么每天沒心沒肺的愉快的活著。因為他們早就深深了解到,世事本無常,何不安然快樂的度過,何必要在世俗的物質壓力下茍延殘喘?何必要每天不知為何的忙碌著奔波著,到頭來除了錢什么都沒有只剩下一個空虛的軀殼?這樣活著多累。人生短暫,難料的死神說不定下一秒就帶你飛升天堂。那么如果沒有及時享受生活享受當下,那不是很虧?
看透紅塵,其實不過就是一念之間。
我是個明年才大學畢業,還沒有工作的小鬼。似乎是沒有資格評說在社會上辛苦打拼的前輩們的。但是,人生是有自己掌控的。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浪費在看似忙碌實則沒有營養的事務上的。
我的人生目標很簡單,就是做電影。電影就是我最喜歡,做起來也最快樂的事。所以我會把人生大量的時間浪費在電影的身上。但,只要我感覺心累了,厭倦了,我也會說走就走,背起行囊,去遠方流浪,尋找心中的香格里拉。
人生無所牽掛,瀟灑走天涯。便是我除了電影以外的第二個理想。
做自己喜歡的事,珍惜身邊的親友,享受當下,我認為這樣的自己,也會是最幸福的存在。
幸福讀后感5
讀書,是人生的一個樂趣,讀一本好書,更是樂趣中的幸福。《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是一本能讓人產生幸福的好書。
讀著這本書,我被書中的故事感動著,我被書中的情感感染著,我被書中的思想教育著,我被書中那濃得不能化解的愛融化著。李躍兒是一個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養生活、用愛去升華生活的人,所以她的書里處處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顫的實例。我是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沒有讀到這本書之前,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盡職盡責的老師。可是,讀完這本書后,我汗顏了!我離一個好老師的標準太遠了。
回想我的教育生涯,我感到深深的自責和不安。在我剛當老師的時候,我對教育的理解和投入只是空有熱情。曾經為了讓學生完成作業而留學生不回家吃午飯,雖然我去給他們買來包子,但是,并沒有得到家長和學生的'理解。現在想起來,其實就是缺乏真愛。如果一個真愛學生的老師,不僅僅關心孩子的身體,更應關心他們的心靈,僅僅為了完成作業,就剝奪孩子吃飯的權利,僅僅為了讓孩子填飽肚子,只買來包子充饑,這些都是不妥的。因為孩子在沒有完成作業以后,肯定已經非常害怕,而我又不讓他們回家,回去后肯定沒法向父母交代。忍饑挨餓不說,還要擔心父母的責罵,還要戰戰兢兢地寫作業,這些,對于一個7、8歲的孩子來說,是怎樣的一種折磨啊?而我卻全然不顧孩子的苦苦哀求,還咬牙切齒地說“今天就是不讓你們回家,我陪著你們餓肚子,反正,少吃一頓飯,也餓不死!”現在回想起來,自己是何等的殘忍呀?后來,逐漸在教育里找到一些樂趣,才又慢慢重新喜歡上了這份工作,恢復了最初的熱情,少了過去的任性,多了一份責任,少了過去的焦躁,多了一份為人母后的愛心。原以為現在的自己成熟了,可以勝任這份工作了,因而沉浸在驕傲自滿中。
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啟示:孩子的心境仿如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上一開始是沒有棱角的,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這張白紙上按照自己的意愿畫上一個方框后,從此它就成了一個永恒的矩形,這時,除了在方框中發揮定格的形態外,再也沒有其他發揮的余地了。這是教育的失敗!只有當孩子心境未定格時,才是教育的最好時機。我們應該將心比心,使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拉成平行線,只有這樣才能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洞悉孩子真正要什么、想什么,也只有在這個前提下,孩子才能獲得有益的發展,才能感受到幸福!
我們與孩子都是生活在同一個環境,同一個空間,就如盒子里的兩個肥皂泡,當一方壓力大時,另一方就會不攻而破,只要我們能夠細心琢磨孩子的心態,順著孩子的意愿,善意引導,用心去賞識孩子的對與錯,走進孩子的心靈,正確引導孩子逐步走向成熟,才能使孩子能夠在復雜的社會中以不變應萬變,茁壯幸福地成長!
幸福讀后感6
《提醒幸福》讀后感
從前,我常常覺得幸福總是屬于發奮奮斗后獲得成功的那一刻,卻只在乎奮斗,忘記了什么時候幸福才會降臨。此刻,我最終明白,幸福與奮斗相伴,在發奮的過程中,幸福已經圍繞在我身邊,而不是在特定的某個時刻經過什么個性的儀式,經上帝的批準說此刻幸福已屬于你了。我所想的幸福太隆重,在自我眼中看到的僅有困難,煩惱,辛勞而忽略了自我就應時常去感受幸福。其實苦難與幸福是相伴的`,誰說苦難之中就沒有幸福只是我們太“重視”苦難,認為幸福一向會在那兒等我們,可是幸福是需要我們自我去創造的。
在預報有暴風雨來臨之前,我們為什么必須要閉緊窗戶,而不是打開窗戶去欣賞暴風雨來臨之前難得的夜色美境呢為什么不及時體會這一刻的幸福呢那時人們必須在想,等暴風雨過后再欣賞也不遲啊,可暴風雨過后,人們又在收拾破壞的家園,又會有新的煩惱,而此時,幸福又已經不知不覺的溜走了,是這樣的無聲無息,是這樣的不留痕跡。
由此看來,幸福真的需要提醒。一個人忙忙碌碌一生,臨終的時候唯一的遺憾是沒有感受過幸福,這難道是上天的不公平嗎不,這是正因他自我不懂的把握幸福,不懂得提醒幸福,一個樂觀的人,是正因他懂得把握幸福,即使他失敗惡劣,遇到了挫折,但他仍然歡樂,正因他時常提醒幸福,他明白了通往幸福的密碼。
快節奏的步伐,讓許多人都感受到了壓迫,緊張,可是幸福不會隨之減少,只看你對它是不是有誠意,能不能發現它。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滿載幸福的安逸的夢,可許多人都不敢放飛它,此刻,就讓我們一齊把它放飛吧!讓它時常提醒自我要幸福。
閉上雙眼,讓我們面朝大海,感受春暖花開。
幸福需要提醒嗎是的,我們經常聽到父母、朋友,同學提醒自我,不好悲觀,不好失望,卻從來沒人提醒自我珍惜幸福!
于是乎,我們整天哀嘆生活的困苦與艱難,日子的平淡與無聊,工作的平庸越乏味,情感的冷漠與冰冷,再也評為不到幸福的感覺。總覺得自我是世界上做不幸的人,總覺得別人的日子是南無逍遙自在。
其實,幸福很簡單,幸福很容易。當你看到垂危的病人多生的留戀,難道你不為自我擁有健康而感到幸福嗎當你吐著疲憊的身子,回到溫暖的家里,捧著母親為自我熱好的飯菜,難道你不感到幸福嗎幸福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體會,全心珍惜,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幸福讀后感7
童年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最美好的歲月,也許長大以后他不會記得童年發生的事情,哪怕僅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會記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長經歷都會影響他未來的認知、情感、思維方式。在現代一個高負荷的信息時代,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是孩子們所渴望的,是家長、社會應當給與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師應當配合的。
讀了虞老師的《學前課程與幸福童年》,并結合這幾個年的工作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學做合一
教師的教學設計首先應該關注的是幼兒想做的、可以做的,然后才是教師為其可以做什么。幼兒就是在做什么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得到發展的。幼兒的“做”包括觀察、探索、發現、表達、交往、欣賞等活動。要讓幼兒主動地學習,充分的發揮主體性。虞老師書中的一些文章所闡述的觀點正是為了體現了這些觀念,如兒童的表演區、圖書區、科學區、美工區、種植園地等,無不是在強調“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學做合一”這一觀點。
銷認真衡量各環境區域、區角的課程價值,讓幼兒能夠在幸福的成長環境中習得有意義的知識與技能
虞老師在書中所提到的那么多領域的學習價值我們是有目共睹的,并且受益匪淺,課程資源材料應該起源于生活。在文章中各個功能室的建立給予幼兒更多的學習空間。如:科學區、表演區、娃娃家等等,且讓我們先想象一下幼兒在這些活動室里快樂的游戲、探索的情景,那是個多么幸福的地方。所以,幼兒園應該積極地開發有關的資源,遵循兒童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解放幼兒的雙手、解放幼兒頭腦。
教師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
從教師知識透視幼兒園課程文化,可以看出教師對人類知識的傳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任何一方面的知識欠缺都將直接影響學習者的'發展。在幼教這種綜合性教育方式的環境下,教師必須為幼兒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負起一定的教育職責,保育和教育的相結合也讓我們不得不時刻充實自己各方面的知識,為成功地做一名支持者、引導者而努力。
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發展觀和教育觀,虞老師的字里行間都滲透著這些正確觀念,讓我們一起努力,在他的理論引領下,分享有價值有意義的快樂課程,為幼兒創造幸福快樂的童年。
幸福讀后感8
一直很尊敬畢淑敏先生,只是因為她的筆下寫下的全部都是人生鮮活的生活。她一生涉足醫學,文學,心理學,從而更真實地把握了生活的真諦,因為,如果醫學是從生理方面解讀人的話,心理學從心理方面刻畫人的話,那么文學則是在揭露一種人性的美。
前日,讀了她的《人生三件事不可節省》,也頗有感觸,仔細想想,也確實是如此。
第一件事,學習。從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學”直到今天,學習的力量已經不是學習這個詞本身了,換句話說,那就是知識的力量。也許我們衣食無憂,也許我們窮困潦倒,但知識的力量在于物質富裕的時候追求內心靈魂的高貴,也在于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學習,為自己尋求一份求富之路。
《小王子》說,人在沙漠中是孤獨的`,可是在人群中,又何嘗不是寂寞的呢?學習知識的好處也莫過于為自己找一份靈魂寄托,無論大千世界怎樣的風云變幻,人世間怎樣的滄海桑田你都始終能找到自己,而不是迷失了自己。所以,我們都需要都書,在書中,我們會遇見更好的自己。《唐吉訶德》中說,我們都是人生這場戲劇中的一個扮演角色,等戲劇一結束,我們都要下臺,所以不要等到下臺時還走不出自己的角色,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認識過自己,而讀書學習正是為了發現自己,尋找自己。
第二件事,旅游。歷史的曾經雖然不能還原,但歷史的遺跡卻值得我們瞻仰,書中的自然風光,人物風情再怎么躍然紙上,也畢竟不能展現在眼前,不能親身感受體會得到,我們不僅需要讀懂紙質書本,我們更需要讀懂生活這本大書,所以,我們要走出去,開闊自己的視野,見識更加美好的風景,因為這樣,你才會覺得,自己真的很渺小,心胸才不至于那么狹隘。你才會學得大氣,大度,和從容。
祖國這么多偉大的山川河流,我也不曾怎么涉足,但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因為旅游的目的不是要征服哪座山,而是要征服自己狹小的內心世界。
第三件事,鍛煉身體。一直比較喜歡在晚上跑步,總感覺自己渾身出汗的時候,自己才會卸下所有的防備,那個時候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跑步是最美的舞蹈,也是最便捷的活動,跑步的路上,我們會把很多事情都想得很透徹,不在會去計較白天的得失,而且對于第二天生活也是信心滿滿,思想的負擔不在那么沉重了。你會寫下自己所有壓力,剩下的只有給自己的鼓勵,那個時候的自己最真實.
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雖然很簡單,但要全部都堅持下來會很難,但卻也不難,因為每一件事都是為了更好的完善自己。活著除了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積極陽光的心態,這樣,不論面對什么困難,我們都不會屈服于它。
幸福讀后感9
白巖松,央視名嘴,一直給人以正直,睿智,儒雅的形象。《幸福了嗎》是句溫馨的問候,也是一句發人深省的問候。
幸福?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這是一個人人都在尋找的答案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多人自以為都能找到答案的問題,這也是一個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幸福了嗎?也常常在問自己,有時好像是,有時好像又不是。
《幸福了嗎》的作者白巖松也沒有給我答案,只是不停地在追問,不停地在拷問,以自己所經歷的事,以自己所接觸的人,加上自己的思考,以新聞工作者的敏銳在剖析著這人與時代。
“幸福在哪里暫且不說,痛苦卻是隨時可以感受得到!”
梁漱溟先生認為,人類面臨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后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已內心之間的問題。
忽然好像有點明白了:物質并不代表幸福,它只不過是解決了人和物之間的問題,并不一定一起解決了后面兩個問題,而對于現在的大部分人來說,后面的兩個問題顯得更難以解決。況且所謂欲壑難填,再豐富的物質也難以滿足某些人,名利之心豈有滿足的時候,所以我們腳步匆匆,忙著不斷地創造物質,忙著不斷地爭名奪利……而此時我們迷失了,“走得太遠,競忘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就像有首歌《春天里》唱的那樣,“記得曾經一無所有,可當初是那么快樂。凝視著此刻爛漫的春天,可我感覺卻是那么悲傷。”曾經年少輕狂,但那時只有簡單的生活,追求也是簡單,人雖一無所有,但是過得簡單快樂,便擁有無處不在的幸福。時過境遷,在擁有了許多物質條件的同時,疲于奔命,絞盡腦汁,在層層壓力下并不能獲得幸福。所以物質的富足并不代表人的真正幸福。我想,內心強大,簡單生活,身心平靜,真心滿意自己的生活可能就是真正的幸福吧。
幸福了嗎?幸福說到底只是一種感受,一種感覺,一種心理狀態,與人的需要有密切的關系。只要你的'需要少一點,低一點,欲望少一點,弱一點,那么你就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或者在生活中,你能時時刻刻懷揣一顆敏銳的心,時刻發現身邊的快樂與感動;打開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生命中的所有的好與不好;敞開包容的心,容納尊重世間的眾生相。也不要因為一方面的失意而去否定其他的快樂與幸福,那么你肯定會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幸福了嗎?誰能給你答案呢?
幸福讀后感10
最近讀了貝特蘭。羅素的《幸福之路》,他的思想在現在看起來依然是那么先進,那么貼近現實,這讓我感覺很震撼。現在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在追求幸福生活,但是幸福的指數卻在不斷下降。每個人都在抱怨生活的壓力過大,讀過此書后,我的內心反而變得充實很多,明白了如何才能踏上。
印象最深的是作為封面的插圖:飛機失事,下面是白雪皚皚的高山,飛行員穿著全套滑雪裝備、踩著雪橇,悠然自得的跳傘而下,準備來一次刺激的高山速滑……題注是“一個人感興趣的事情越多,快樂的機會也越多,而受命運播弄的'可能性也越小,因若他失掉一樣,還可以亡羊補牢,轉到另一樣上去。”
幸福其實不那么困難。不是爬上了山峰,才是成功地幸福。生活的幸福來自平衡。盡量多地拓展你的生活,發展你的能力,關心、幫助、改變更多人的命運,這樣每一天都會洋溢著幸福。
在他的書中,充滿了生活的智慧和實用的道理。論婚姻、論情愛、論競爭、論妒嫉、論工作。每一論都沒有脫離生活的主題。
記得有人說過,我們讀書,其實是在讀自己。看小說的時候尋找著自己的影子,總想從別人的結局里預知自己的結局,或是,得以知道自己該怎樣選擇。看《幸福之路》,整理這些被自己圈點出來的部分,一字字打出來,發現,其中的許多正是自己認同。太多的共鳴,太多的回味無窮。原來看哲學書,自己沉思,是件如此享受的事情。于是,書架上擺上了更多這類書籍。其實,它們并不枯燥,甚至很有趣,更別提其中給人的啟示。
羅素首先用了半本書講不幸福的原因,其次用余下篇幅講了人幸福的可能。當孜孜以求“幸福之路”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過也許追求的恰恰是相反。“如果方向不正確,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多避免些不幸福的原因,幸福就要簡單很多。大致來說,我邊讀邊對照著我自己,確實有道理。但一片混沌的大腦還無法清晰的總結,只能說出目前殘存的印記。
羅素還講到很多,關于孩子,關于愛情,關于犯罪感的等等。還有一個是,要培養工作的“自尊”。這點很有道理,工作的時候感覺不幸福是為什么呢?你做著你不喜歡的,你認為沒有價值的事情,你沒有自豪感、自尊心,這就已經進行了自我的否定。羅素甚至建議那些工作感覺不到幸福的人,拋棄一切去一個體力勞動的地方,為基本需求而耕作。不過,如何培養工作的自尊,我還不曾學會。
生活中很多的矛盾、很多的沖突,原來已經有前人好好地思考過了。捧著這本書,感覺是人生的一份厚厚的財富。
幸福讀后感11
閉目呼吸,似有清風過耳。連續幾日,漫步書香世界,《牽手幸福》縷縷清新與芬芳讓我的心靈完成了一次全新的閱讀旅程。仿佛突然間明白:人世間幸福如水、如花、如雨、如茶……
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此書集故事性、哲理性于一體,通過精品文章以其生動的筆觸、細膩的情感、深邃的內涵、精彩的敘述,深深地打動和強烈地感染了我。《牽手幸福》一書將現代女性普遍關注的愛情與婚姻、家庭與事業、財富與人生、成長與成功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對激勵廣大女職工們的人生,有著十分積極的勵志作用。
我很喜歡書中的“換一種態度”
它讓我知道:我們每個人一生的時間有三分之一都花在工作上。人們也常常為工作帶來的種種壓力而煩惱不已,卻又不能因此放棄工作。這是因為,工作是一個人謀生的手段,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你都必須工作,得用辛勤的工作來解決自己的衣食住行,解決自己的生存大計。
的'確,你可以把每一種工作都當作是充滿壓力的工作,一再提醒自己工作有多無聊;或者你也可以提醒自己:“事實就是如此”,你只能全力以赴,做好為止;同樣你也可以微笑,充滿熱忱地面對工作。
我以前在工作中,有時是充滿熱忱的,如我可以為了完成一個規劃或者設計,工作到凌晨4點,第二天還精神抖擻,朋友們還因此而夸我呢;但有時,我心情低落,會覺得工作很辛苦,很煩悶,簡直是度日如年。每天在倒數著日子,盼望著放假。那時的工作效率可想而知,身心也不得輕松愉快。
現在由書中得到覺醒:熱忱是一種意識狀態,能夠鼓舞和激勵一個人對手中的工作戀戀不舍。把熱忱與工作結合在一起,工作就不會那么辛苦和單調了。熱忱能使我的整個身心充滿活力,使我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工作興趣,使我精力充沛、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而且不知疲倦。
作為現代知識女性,作為江蘇郵電設計院的一名普通女職工,應腳踏實地,努力拼搏進取,應具有海一般的胸襟氣度,哪怕是在暫時的失敗和挫折面前,也能坦然地笑對人生。我深深地懂得,工作中的經驗與自身的勤奮、自信完美相結合,必成為成功的源動力!會為自己的努力而感動,會為自己陽光的微笑而欣慰。幸福成就未來,只要認真去品味幸福,用心去體會幸福,就會從幸福里獲取豐富的人生閱歷,獲得源源不斷的工作力量!
雋永幸福的生活就像潺潺小溪中點滴浪花,零星的、散落的,但當它縱身匯入大海中后,卻是奔騰的、悠長的。在人生重疊的歲月中,面對生活,纏綿悱惻,浮光掠影,幸福過往,只有忘情地吸允幸福留給自己的甜美,才會擁有真正的牽手幸福。
幸福讀后感12
《他們最幸福》這本書講述的是有關大冰的故事。作者大冰,80年出生人,油畫科班出身。愛民謠音樂及背包旅行,十年余間一人一鼓賣唱行天涯。混跡西藏多年,在麗江開過多年酒吧。33歲回望來時的路,有話想說,便開始當作家。在他十年的行走生長生活中,遇見過很多有精彩故事的人。此般真意首次成文,只為分享一路所見所學所感悟。
在他們的故事之中,有的是無畏的奮斗和孤身的尋找,有的是瘋狂的愛情和極致的浪漫。這些真實故事送給當下的人們,無關乎成功與經歷,只關乎幸福。這本書講了十多個這樣的人,這些人都是行走在出世和入世邊緣的人。他們對于人性自由的追尋,對于現行體制的叛逆,對于幸福的另類解讀,讓你讀起來欲罷不能。
一個不用手機的女孩:像秋天里兩片落下的樹葉,在空中糾錯片刻,一片落入水中隨波逐流,一片飄在風里浪蕩天涯。一次酒吧邂逅讓她和大冰決定出去散散心,于是一路歷經艱辛去了珠穆朗瑪峰,這個不用手機的女孩,從始至終不知道她的名字。自此大冰再也沒有遇見和你一樣的女孩。
月月:月月走過很多地方,一個人走了很多年,她是個三毛一樣的女人。誰的人生都不可能一馬平川,與其前途未卜時黯然神傷,不如把這條路認知成一場欲揚先抑的成長。幸福或許是一顆一直揣在你口袋里的糖,可那奇妙的甜,只能被舔過種種滋味后的味蕾品嘗。一個女人在她而立之年后,方才獲得了她的糖。
大軍:這個浪漫的流浪歌手,每天的賣唱以150塊錢為目標,只為給自己心愛的女人買一條花裙子。日復一日,他們愛情最好的見證就是滿櫥飄搖的花裙子。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觀感就是,每個人的人生都各不相同,都有著感人至深的故事。書中不用手機的女孩、大軍可愛的'妻子、路平的小南京等每一段都向我們詮釋什么是幸福,人們追求幸福的各種方式。
如果你已經厭倦了忙碌的生活,或迷失尋找幸福的模式。請靜下心來讀一讀這本《他們最幸福》,在瀏覽他們的幸福同時,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不是所有人都一樣。大冰讓我相信,人生是一條漫長的路,不需要走得那么著急,慢慢的去欣賞一路的風景。人到離開這個世界之前都是需要發育的孩子;讓我們都相信我們內心深處有一塊凈土。
這個世界是不是你想要的,為什么那么糾結于它?
簡單的生活呀,觸手可及嗎?
最后,以書中的話結束:浪跡天涯的孩子,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以夢為馬,永遠隨處可棲。
幸福讀后感13
讀了《教師的幸福資本》書中的”教師的成功人格塑造“這一部分內容,對我有很深的觸動。書中說”人格是什么?有觀點認為,人格是由先天性體質結合的“氣質”、后天發展的“性格”以及“能力”等歸納而成的。通常我們又稱之為“人品”。它和一個人的素質、情緒、行動樣式、習性、態度等都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它能確定人的特性或特有的行為和思想。“教師的人格對于年輕人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發展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因此,教師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礎。
比如:1、認真負責。2、樂觀有愛心。3、刻苦鉆研。4、自尊、自信。5、團結合作。6、自控、堅韌。7、獨立、創新。
我國現代文學家魯迅說:”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教師對學生的愛,表現在毫無保留地奉獻出自己的精力、熱情、才能和知識,使學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識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結果。同時更好地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抓住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志向,精心培育,使之成才。如果說學生是春天正待茁壯成長的小草,教師就是春天滋潤萬物的太陽,教師應該時時給學生如沐春風的感覺,給學生以春天般的溫暖,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為學生驅走心中的陰霾。教師是夏天的太陽,熱情似火,給學生火樣的熱情,點燃學生求知的火種。教師是秋天的太陽,是學生成才的催化劑,讓學生體會到收獲的快樂。教師是冬天的陽光,融化學生驅心中的堅冰。當我們為一再犯錯的'孩子暴跳如雷時,言詞激烈時,我們就跨進了地獄的門檻,可如果我們和顏悅色,用我們的陽光照亮孩子的心靈,用愛去澆灌孩子的心靈,我們就踏進了天堂。天堂與地獄往往只有一步之遙。
在我所教的班級中就有這樣的一名學生,他是全校所有老師和同學年的同學供認的”淘孩子“,好像我每天的工作中,為他處理他與別的小朋友的糾紛是必做的事情,剛開始上學的時候,其他的家長幾乎每天都有來找我訴說這個孩子是怎么欺負自己家孩子的,他是多么多么的令人討厭,甚至讓他最好是轉學,可到了現在所有的家長便私下里和這位家長溝通,怕影響老師的工作,也會說上一些鼓勵的話語,就連班級中的同學們也學會了”等待“。因為大家都知道他不是一個”壞孩子“,他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他也是一個”陽光“的孩子。現在這名學生雖然還是比較淘氣,但是他也比以往好多了,我就是將這種:”給你點陽光就燦爛。“多給學生陽光,而不是烏云,給學生一點陽光,就會有燦爛,給學生更多的陽光,就會有更多的燦爛。當我們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熱情地學習,快樂地生活,幸福地工作,這樣你就成為了一名陽光、樂觀的教師。
幸福讀后感14
這本書,循序漸進地帶領我們找到正確的心態和人生方向。在每章開頭都有一個關于心態的故事帶領我們進入本章的內容中。
例如:“用積極心態重塑自我”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一個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種了一大-片玉米。一個顆粒飽滿的玉米說道:“收獲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為我是今年長得最好的玉米!”可是收獲那天,老婆婆并沒有把它摘走。“明天,明天她一定會把我摘走!”玉米仍然自我安慰著…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它一些玉米,可唯獨沒摘這個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會把我摘走!”玉米仍然自我安慰著…可是從此以后,老婆婆再也沒來過。直到有一天,玉米絕望了,原來飽滿的顆粒變的干癟堅硬,可是就在這時老婆婆來了,一邊摘下它,一邊說:“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作種子,明年肯定能種出更棒的玉米!”
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在一直很自信而懷才不遇時,要保持積極的心態,有點耐心在絕望中再等一下,也許機會就在下一秒出現,正是在這個故事的指引下我理解了“用積極心態重塑自我”的`含義。
讀過此書,我記住了:人生是一連串不停的奔波,過程免不了跌倒或無端的迷失。無由的抱怨,憤怒的發泄,只能使自己更頹廢。既然命運如此,改變不了環境我們就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就從心態開始,樂觀地接受命運的挑戰,那么生命將會是另一種景象。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工作中,自己的心態也會起伏不定,當自己手里沒有意向客戶的時候,或者跟進中的意向客戶沒有跟進下來,可能會想到的是我的運氣為什么那么差?怎么連意向客戶也沒有?種種不一樣的想法就會冒出來;月底又到了,還沒有出單,或者心里會想,同事們怎么看我?經理一定對我很失望吧?連續幾個月不出單,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不適合這份工作,或許我還是需要再找一份工作吧。其實回過頭想想,很多同事都會有類似的想法,但是,我看了這本書之后,對這些原有的事情有了新的想法:沒有意向客戶,是不是找資料方向和行業開發方向上出現問題了呢?意向客戶沒有跟進下來,是不是我跟進這個客戶的方法哪里出現問題,是不是應該去找做得好的同事,看下他們是怎么樣去跟進這類型的客戶的?這么久沒有出單,是不是自己的積累實在太薄弱,那現在開始我是否要打好每通電話,見好每一個客戶,不要在意同事的眼光,相信自己很快就出單。因為,積極的心態是會感染到別人,包括你的客戶!
所以,接下來的工作,我必須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凡事都往好處想,處理好自己對待事。
幸福讀后感15
看完陳延芳老師的書,被“新教育”這個理念所吸引,究竟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所帶給老師的幸福感有多少?跟作者陳延芳老師一番簡單交流,她用簡短一句話概括:“新教育帶給我的是幸福教育和教育幸福”。字里行間,洋溢著對教育的喜悅和幸福。
書中引用了朱永新教授的《教育是一首詩》“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青春。在躁動不安的靈魂里,有一個年輕的夢……”,這首詩深深觸動了我的心,在教育之路上,懷揣著教育理想,沐浴在教育光輝中的我們,如何塑造好每個學生的品格?多少次的受挫,是否能堅持最初的夢想,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書中第一章“師生交往里的幸福呼吸”,其中講到了很多班級管理的'細節,如衛生區領養,班級小銀行,讓學生做拿手菜等,從中都能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細致觀察,體現教師的教育機智的一方面。面對進城務工子女組成的班級,更需要教師用更多的愛和耐心去教導他們,適應新學校的生活。從陳延芳老師寫給學生的信中,滿滿的都是對孩子的愛,此時更像一個媽媽的角色,而不是有些權威性的教師角色。每個學生都是我們的作品,做到給每一朵花“授粉”,盧梭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我們所教的東西。”同時做到每天都要給學生自由舒展的空間、自由施展、自由思維的空間。
曾經在漳州實習半年,當了一學期的班主任,教“紅旗班”(紅旗小學部分班級合并到閩師大附小,紅旗小學多是進城務工隨遷子女),跟梧侶學校的孩子情況相似,那個班里的孩子缺乏愛和關注,甚至在物質生活上也是匱乏的,有的孩子長期被父母忽視,多日不洗澡,渾身散發臭味;有的父親舉債逃跑,母親辛苦養家,孩子變得叛逆敏感,當用心去對待每個孩子,關注心靈深處的需求,保持跟家長之間的緊密聯系,家長們的支持最后成為我堅持教育理想的理由,當忙碌班級工作時,家長擔心我沒吃飯,特地打電話關心我要給我送飯,那一刻被感動了,最后成了家長和孩子們信任的老師,其中無數次病倒卻努力爬起來堅守崗位,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愛心澆灌學生,也在靜待花開。
汪國真寫過這樣的一首詩《我不期望回報》
給予你了,
我便不期望回報。
如果付出,
就是為了有一天索取,
那么,我將變得多么渺小。
如果,你是湖水,
我樂意是堤岸環繞。
如果,你是山嶺,
我樂意是裝點你姿容的青草。
人,不一定使自己偉大。
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以此詩獻給同在教育一線辛苦耕耘的同仁們,擺脫整日在教育中苦苦掙扎的狀態,真心與學生交往,交給他們一生有用的東西,就會不斷收獲驚喜與幸福。
【幸福讀后感】相關文章:
珍惜幸福——《幸福是什么》讀后感450字01-19
幸福?幸福!05-09
真正的幸福——讀《幸福的鴨子》有感04-11
《幸福》的讀后感06-22
幸福讀后感12-28
幸福讀后感04-11
幸福,幸福作文02-03
幸福著你的幸福02-09
幸福與幸福作文12-12
幸福幸福作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