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后感(精選9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鄉土中國》讀后感 1
“鄉下人在城里人眼里是愚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里開門見山的寫到。那么他們究竟愚在哪里呢?
首先,愚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笨,蠢;另一種則是大智若愚的愚。信任許多人對于鄉下人的看法就是不識字,粗魯野蠻。但是現在肯定沒有人會不情愿識字了,因此他們只是缺少環境讓他們學習罷了。
在我的老家——一個一般的小農村,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都有很多哥哥姐姐考上了重點高中或是一流高校。每次回到鄉下,聽家里的人說起,我總是艷羨不已。可見,鄉下人并不愚,只要擁有學習的`機會,他們肯定不比別人差。
盡管如此,還有一小部分鄉下人是不識字的,但是費孝通先生卻這么說“鄉下多文盲是不是由于鄉下原來無需文字眼睛呢?”由于他認為,從空間阻隔角度,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面對面社群”打算了人與人的溝通只需要語言,甚至是特別語言,無需文字。的確,每到周末,回到老家,村里的人們總是很親切,我不知道為什么,只要一發出腳步聲,他們就會探出頭來打招呼。母親每次都會與左鄰右舍通過方言來溝通。他們所說的方言,是否就屬于費孝通先生說的“特別語言”呢?
小時候,聽到方言,我常問母親,這個字怎么寫呢?她總是笑笑,然后我又問,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然后母親狠狠地拍了下我的頭就走掉了。現在,我漸漸的了解,每次當他們講方言的時候,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圍圍著他們,盡管我還是不能理解我為什會這樣進行溝通,但是我卻能體會到其中的感情。
鄉下人會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文字所不能夠表達的情,這種表達是文字替代不了的。我認為假如肯定要說鄉下人“愚”,那便是大智若愚的“愚”。在老家我總能看到地上放著許多菜,我知道那不是我們家種的,那他又是哪里來的呢?直到有一天,外婆推搡隔壁鄰居的菜時,我才知道菜的由來。可是他們為什么要給我們家菜呢?
一天中午吃完飯,外婆坐下來慢悠悠的說,“我幫他們家撿了幾顆青菜去,沒到他們今日拿了這么多菜過來,真的是。”說著外婆便起身拿了幾個雞蛋要我給他們送去。這青菜、雞蛋的迎來送往便是鄉下人的語言,里面透著濃濃的鄰里鄉情。那時我才真的明白什么叫做淳樸,厚道了。而這就是鄉土社會的“愚”,沒有算計,不懂世故,睦鄰相親。真好!
這樣看來,認為鄉下人“愚”的精明能干、識文斷字的城里人倒顯出了幾分愚來了!
《鄉土中國》讀后感 2
今日看完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記錄一下讀后感。
從王小波的雜文集知道了費孝通,依稀記得有篇論述農村同性戀討論的文章,引入費孝通關于農村社會的討論結論,作為佐證,不知道為何就始終記得這個和這本書。正好在找書看的過程中發覺了這本書,一共也就一百來頁,看起來毫無壓力,于是帶著奇怪,開頭了。
我看書的習慣就是必需從頭看到尾,前文,名目,正文,后記,必需全部讀過才算是安心,這樣的好處是從前文,后記中可看到寫書的一些背景,更有助于理解書本,壞處就是會效率低些,但是我覺得一本值得看的書,前文后記也是特別值得了解的。看書最重要的是先看名目,對于如何論述有一個框架的了解,就像是勾畫出了樹干和樹枝的輪廓,看的過程中將一些點作為葉子,點綴在樹上。初看名目,可能由于對論述主題的生疏,無法全然明白和記住結構,沒有關系,看的過程中,讀完幾章后再回頭看就會覺得清楚,讀完全書再看一遍,假如脈絡已深深印入了你的腦海,說明書已經融入了你的記憶,如果對于某個章節還能有更生動細節的回憶,那就是你和這本書的緣分所在了。
共享了自己看書的一點心得,回到鄉土中國這本書。首先,這本書主要論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特征,成因,演化等。鄉土社會在這里可以理解為農村社會。這本書的妙處在于語言平實,規律清楚,章節之間環環相扣,從土地,到人和土地的固定連接,到人形成家庭,形成社會,讓你讀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鄉土社會的`特點,進而通過這個切入點,了解中國社會的特點,以及和西方社會的區分。做產品講究dont make me think,這本書也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它的內容是值得我們思索,尋味的,而它的論述過程很自然,讓你省去了諸如考慮這句話啥意思,這篇和上篇啥關系的總結,驗證的過程,會有特別順暢的閱讀體驗,絲毫不費勁的跟著去思索社會學,這樣原來會特殊讓人難以理解的科學。
看完后記,了解到的人生可謂命途多舛。在和妻子一起下鄉調研過程中,妻子不幸意外去世。wen ge被打壓,失去了討論生涯的黃金時期。鄉土中國產生于這個中斷之前。通過這本書,和這樣一個社會學討論者相遇,和這樣深化淺出的,樸實無華,規律嚴謹的文字相遇,是一件幸事,盼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寫出這樣的好文章。厚積薄發,大道至簡。
《鄉土中國》讀后感 3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這種鄉土性表現在中國的社會自古以來都不是以個人為基本單位的,而是以家庭為最小單位,同時可以擴展為整個家族,整個自然村落。因為整個中國是一個農耕文明的國家,農耕需要的是集體的協作和分配,這必然導致了最初家庭式和氏族制的產生,是一個熟人的社會。
而歐洲自古以來是商業性社會,是通過商品的互換維持的,因此,最大的保證個人的獨立和自由,不受侵犯,是貿易活動的前提。
在社會學里,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并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用滕尼斯的話說:前者是Gemeinschaft,后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的話說:前者是“有機的團結”,后者是“機械的團結”。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前者是禮俗社會,后者是法理社會。
歐洲的商業社會中貿易的協定就在于他們有共同的商業利益,是有目的性的機械的團結,因此,必然需要有法律的維護與維持,因此是法理社會;而中國自古以來是小農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于廝,長于廝,乃至于死于廝。這樣的熟人社會,和誰相處好像并不能由我們來決定,親到父母姊妹兄弟,遠到七大姑八大姨的宗族親戚。我不能選擇和他們在一起,而是我出生前他們已經存在,先我在這一個環境下了。
《鄉土中國》讀后感 4
吾愛看書,但也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在日記簿里寫下自己的一些小小的感悟,因為還達不到五柳先生的境界--可以忘食,肚子餓了,我就會去吃飯的。雖然書本可以作為精神的食糧,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切不可忘食。
喜歡看費孝通先生寫的《鄉土中國》,但由于時間的因素和自己“不求甚解”的態度,所以匆匆地將這本書粗略地讀了一遍。這本書的寫作文字樸實無華,沒有太多晦澀難懂的語言。費孝通先生通過簡單易懂的文字寫出了中國鄉土的切實情況,不得不讓人敬佩。現代有些作家在寫文章時,故意賣弄筆墨炫耀文采,寫出來的文章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懂此文到底說些什么。我們要摒棄這種思想,文章能夠寫出自己的想法,能給社會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示,這樣的文章就是好的文章;表面繁華,內涵欠缺,也不是好文章。
《鄉土中國》寫到“鄉土本色”。作者開篇就說“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說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是他們都是從鄉村社會分離出去的,在行為方式社會習慣方面還帶有很多鄉土社會同樣的痕跡(雖然他們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認的,因為“土氣”毫無疑問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所以要研究“中國性”,就不得不從根基出發,研究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土壤——鄉土社會。另一層意思是說現在這個鄉土性只局限于基層,就是說雖然地主、知識分子、工人、資本家等社會階層都是從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與鄉土社會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對鄉下人冠以“鄉巴佬”的稱呼,因為他們對于鄉土社會已經完全沒有了認同感,多少有點數典忘祖的味道。我認為我身上也是帶著土氣的,土氣是與鄉土分不開的,從土氣中可以看出人的樸實淳厚;不像那些富麗堂皇,總給人一種距離感。在中國,農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大約百分之七十,國家要真正的實現現代化和富強民主,三農問題就不容忽視。城鄉之間的差距,如何讓城里人認同鄉下人,這些都需要解決。實體需要平等,觀念也需要平等。鄉土社會是個熟人社會。“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生了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現在在法制下鄉的情況下略有改變)。“這不是見外了么?”鄉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我想來自農村的人對這種情況,大家應該都有所耳目。在鄉村,整個村里的人或者旁邊幾個村子里的人,大家都比較熟悉。在這種熟人社會,即使發生了糾紛,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私了,或者找個德高望重者來作中間調解,事情大多會得到滿意解決。如果迫不得已打起了官司,這兩家目前的糾紛解決了,但在鄉村也可能就從此變得老死不相往來。作為一名學法律的學生,先前我是比較贊同法治下鄉的,但通過閱讀《鄉土中國》和自己的經歷,現在我還是比較贊同鄉村傳統的解決糾紛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未必所謂的人治就比法治的效果差。法治要有法治的土壤,沒有培育出適合的土壤,法治也會“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我們需要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現代的東西腐化了太多古老的遺跡,那本屬于我們的記憶也漸漸地殘留在自己的腦海里,存在的實物不再有,只剩下虛幻的回憶。鄉土社會也正在遭受現代化的入侵,若干年后,鄉村的人會不會也變得那么陌生呢?也會不會,隨便一件事就“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呢?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當鄉土社會成為了傳說的詩篇,是社會進步了呢,還是抵不住現代化(功利主義)的入侵淪落了呢?
鄉土社會是應該有點“土里土氣”的。此話并沒有不想發展鄉村的意思,只是內心中認為土里土氣給人一種親切感,或許自己就有點土氣吧。鄉土社會如何發展?如何治理?費孝通先生在第二章寫到“文字下鄉”,中國古代農民很少會識字,或者可以說文字在那里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文字的`產生原是為了不同空間和時間的人交流的,但是在鄉土社會,由于生活的一成不變和空間的穩定性和封閉性,口頭語言完全可以滿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對面的交流遠比書面語言表達的東西豐富快捷。文字既不是鄉土社會的基礎,本來就不是鄉土社會的本性。人類最初的文字都是廟堂性的,都是為了祭祀崇拜和記錄帝王事件,所以不是鄉土社會的必要。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不斷加強,鄉土社會不僅要認識文字,還要懂得現代化的科技。文字下鄉,需要在鄉土社會傳播科技文化知識,發展現代農業,實現集約化經營。中國農村在二十一世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模式必然會得到重大變化,隨著一批批青壯年進城務工,他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且很少人再愿意繼承父輩回家種田,農村勞動力逐年減少,農業生產將會受到很大影響。在文字下鄉的同時,要逐漸改變傳統生產模式,大力發展三農產業,實現鄉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那么鄉土社會如何治理呢?費孝通先生分析了傳統的治理方式“無為而治”、“禮治秩序”和“長老統治”。費孝通先生認為,中國社會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禮治。中國社會的人們是依照多年以來形成的傳統習慣生活行事的,不管處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這些規定行事。儒家說“克己復禮為仁”是個最好的例證。傳統的禮治,需要道德的不斷加強。禮治在鄉土社會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還是前文講到的,鄉土社會是個熟人社會,大家靠著習慣為自己樹立的規矩形成的道德,鄉土的人就應當按照規矩辦事,違反了,就會受到規矩的懲罰。這種治理方式,與現代法治相比,明顯的區別就是“無訟”。無訟雖然有些事不能得到及時解決,但它可以維持鄉土的熟人關系。禮治在傳統社會重要,在現代社會依然重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不就說明了這個道理嗎?在現代鄉土社會,村民自治,恰有無為而治的思想,只是目前做的不甚理想。
前文講到禮與道德,不禁讓我想到,現代社會道德的缺失。鄉土社會那種樸素淳厚的品格,在我們現代社會越來越缺失了。現代化的東西給我們帶來了物質利益的享受,也帶來了物質利益的誘惑,如同魔戒一樣時時刻刻蠱惑著人們單純善良的心靈。我們呼吁現代化,但更要呼吁道德的回歸。我想中國的傳統文化目前或許只有鄉村維持得比較好吧,如何抵擋全球化的侵蝕呢?其實,所謂的“全球化”不過是西方文化的傳播,看看我們的身邊發生的變化就曉得了。我不希望徹底的全球化,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我們要尊重我們本民族的傳統優秀的文化,并使之得到弘揚。鄉土社會需要經濟的發展,在發展的同時注意保留其本身的“土里土氣”,這樣既有外表又有內涵。
鄉土社會,我相信,在國家政策的幫助和自身改革中定會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或許“桃花源”式的景象就此不遠了,我的期望。
寫到這,覺得自己對《鄉土中國》依然知之甚少,知識結構過于欠缺,因此還需要再次仔細重讀此文向費老請教,多博覽群書和豐富自己的閱歷。
《鄉土中國》讀后感 5
鄉土,一個樸實無華而又牽動著無數游子之心的名詞,曾觸發了多少人的鄉思與情愫。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沒有華麗的詞藻、生動的描述,卻構建出中國社會特有的鄉土倫理體系,將我國社會學的理論推向高峰。
費孝通先生能寫出如此巨著,與他的社區研究是分不開的。1935年暑假,他到廣西大瑤山進行體質調研,從花藍瑤的基本社會細胞家庭為出發點,把他們的政治、經濟各方面生活作為一個系統進行了敘述。除此之外,他還到國內外許多鄉村進行實地考察。《鄉土中國》反映了費先生學貫中西的深厚功底和發展中國社會學的勇氣。
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遍的謀生方法,土就是他們的命根。
作者初次出國時,他的奶奶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裹著的東西塞在箱子底下。后來,他奶奶又避了人和他說,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住的東西煮一點湯喝,那是一包灶上的泥土,“土”在我們這種文化里所占和所應當占的地位多么重要。
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這是“上氣”的'一種特色,因為只有直接有賴于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地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在一個小地方生了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于她的兒女一般。
我讀《論語》時,孔子的弟子問孝,孔子并沒有抽象地加以說明,而是列舉具體行為,因人而異地答復了他的學生。無違、恭敬、和顏悅色,最后甚至歸結到心安二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觸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孝敬父母,做到自己心安,這說明了鄉土社會中人與人相處的基本辦法。
《鄉土中國》所探討的中國社會特有的鄉土倫理體系,展現了濃厚的鄉土本色,其中所體現的社會道德,使人讀后仍掩卷三思、唏噓不已。
《鄉土中國》讀后感 6
忽然想起了最近看的《鄉土中國》。之所以從心底里漫出對這般生活的親近感,或許是因為我們都是土地的孩子,雖然許多人已扎根在了城市,但我們的祖先,在某個時代必然地直接受土地的哺育,進行著泥土的創作——由此我們對“淳樸”有著發于本心的向往。
在時間線上,我們是社會歷史的后來者。我們曾經的社會被定義為“人治”的社會,而西方是“法治”的社會,現今我們也進入了“法治”社會時期;我們的文化曾傾向于阿波羅式的秩序性文化,除法家外,其他派系的哲學家、思想家都主張“人類社會的黃金時代在過去而不在將來”,故孔子“言必稱堯舜”,故不同時期的統治者總不約而同地致力于統一思想、加強統治,而今我們的文化更傾向于浮士德式的創造性文化——“沖突是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前途是創造性的過程,社會關系的特質不再在于維持穩定和保證長久,而在于不斷的打破、重建。
城市的步伐是現代化的.,它是社會趨勢的引領者,而鄉村在被同化的同時,還對傳統社會的“禮治”和“秩序”有所堅持。難以辯說哪一方是好的,但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我對傳統社會、鄉村社會更加親近,在我看來,現代社會只是“個人有溫度”的社會,而傳統社會和鄉村社會才是“群體有溫度”的社會。
城里人是沒有鄰居的,這是生活中常常聽到的感慨——并非隔壁真的沒有住人,只是人情淡薄以至于此鄰居不再有“遠親不近鄰”中的“鄰”的意味了。農民孤立地生活在小聚落里,可以安于一畝三分地,“生于斯,長于斯,老死于斯”,彼此熟悉而守望相助,城市居民卻因為看到了太多而產生了追逐的欲望,大多城市居民,究其一生都在為了財富、名譽和地位奮斗,沒有時間和精力分給非“己”之人,難以互相信賴,不愿亦不敢輕易表達善意。
我以為,如果終極目的只是為了“追求幸福”,為什么不互相給予幸福?漫漫追逐中苦總是多于甜的,內心的安寧和知足的品質才最是珍貴。知止不殆,方可長久。
不過,我想現在的我亦是一個在現世追逐的人罷。因為遠離那份寧靜,所以愈發羨慕和向往,在熙攘中嗅到一絲安寧的味道,便覺得甚是高興和寬慰。如此亦甚好!
《鄉土中國》讀后感 7
這幾日,在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簡短而精悍的一本小書彰顯了大家的智慧,先生從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性說起,詳盡地闡述了鄉土性濃郁的中國歷史根源,以及以農耕耕作方式為根、父系統治的權力結構為主的基本格局,進而由此為基礎關系產生了龐大的家族和嚴厲的家規,而這些有血緣和地緣關系的家族所產生的關系與需求,最終構成了鄉土中國的.萬千社會形態,溯源尋真。
在思維方式上,費孝通先生描述的鄉土中國并沒有從具體的中國社會這個大的范圍去闡述,而是從基層的中國鄉村為切入點,從其根源上查找,一語中的,言簡而精賅。這種研究方法和文章落腳點的選擇才是我讀這本書所得到的最大收獲:或許退一步便能得其精髓。費孝通先生以最基層的鄉村著手說明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土氣”一詞經常是被人藐視的說法,費孝通先生卻說這一詞用的妙。因為中國的鄉村便是以土為中心,“土”是鄉村人的命根,最接近人性人神。他認為“鄉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這種相對的靜止便是鄉土社會的特性之一。這種相對慢的周率也導致了濃郁的中國鄉土社會現狀。在社會關系形成的角度,費孝通先生認為,“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而這個人和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中國的鄉村以“土”為本源,耕種方式確定了長久時期的以父系為主的權力統治結構,因此,鄉村氏族亦是以父系為主,母系的旁枝是不在其列,維系家族的紀律而產生的家規同時也造成了男女有別,這與西方社會中夫婦為主軸的家庭格局有所不同。就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東西方不同的家庭格局極大地影響了傳統的社會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除此之外,費孝通先生還從血緣和地緣、名實分離、從欲望到需求幾個方面論述了鄉土社會中國的社會現象。
歷史文化的進程會產生多元性,但溯其源頭卻只有一個本真,只要我們尋覓了源頭,便也不難理解其后的走向。
《鄉土中國》讀后感 8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可謂名聲在外,好像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看到過對這本書的推薦。還有很多不同的老師也對其進行推薦。而為完成一次思修作業,我選擇了閱讀《鄉土中國》。《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老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后期,根據在西南聯合大學和云南大學所講授"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整理寫就、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約六萬字)。在重刊序言中,費老說了成書的因由:"當時在大學講課,不喜歡用現存的課本教材,而企圖利用和青年學生們的接觸機會,探索一些覺得有意義的課題。無所顧忌的想打開一些還沒有人闖過的知識領域,一面探索一面講,費老提出的觀點完全是討論型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沒有經過琢磨,大膽樸素。"
全書讀來,感觸最多的就是書中經常提到的中國農村是個熟人社會。中國農村是"自來熟"的人的聚集地,在農村里村民之間很少使用契約、合同等城市里規范的文本,人與人之間有時候借錢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在農村里白天往往是不關門的,這是與城市中截然相反的。再吃飯的時候村民們往往選擇蹲在自家門口吃飯。于是就會有相識的鄰里在門前說各種各樣的八卦。村民之間的熟悉程度是城市里左鄰右舍均不認識的人所無法想象的。人們從出生開始,除了少部分人因升學、工作等原因離開,絕大部分人從生到死均在這個村莊度過,對于這些村民來說這個村莊便是它們的全世界。每個人的一生像鏡子一樣,十分的通透,別人看著你長大,你看著別人老去,對周圍每個人的性格、每家的具體情況甚至每家的親戚都了如指掌。
可能因為這種熟悉降低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心理成本,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大家相互都知根知底彼此之間做事很放心。這與城市里面人與人之間不僅僅有厚厚的墻壁相隔,人心之間還缺乏一種相知與熟悉形成鮮明對比。在城市中人們往往連住在上下樓的人都不知道是誰。再加上城市里面人的流動性較大,人與人之間始終隔著一層壁壘,始終保持戒備。
在文中鄉土本色,這章的關鍵詞是"熟悉"."鄉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鄉土社會最基本的單位是村落,那里的人們,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對他們成長的鄉土的熟悉是一種經驗式的總結。而這種熟悉,使他們構建出了一個中國農村的熟人社會。在下鄉中,這一章解釋了鄉土社會文盲的普遍存在的原因"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連語言都并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征體系。"在鄉間,人與人的距離太近,口耳相傳即可滿足鄉間的交流。而在農村中,時不時字并不能對他們的生活構成太大的影響,文中奶奶一生未食過字,卻仍被認為是一名非常明事理的人。這就像文中所提到的"我要辨明的是鄉土社會中的`文盲,并非出于鄉下人的‘愚’,而是由于鄉土社會的本質。
鄉土社會是相對靜止,穩定的,所以它的發展進程就相對比較緩慢,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很多突然迅速涌入的東西無法用鄉土社會的根生于土地的習俗來應對,所以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詞匯,鄉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而且我覺得作者說的很對,不同的社會環境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他們的起點不同那么他們所接受的比較規則也必須有所不同。
農村與土地的關系密切相關,溶于骨子里,血緣總會有排斥性,人口不流動,所以新客想要融入一個村子是非常難的事情,除非他有土地。
作者對于鄉土社會的不成文的秩序特別推崇,他認為這是一種出乎與道德上的禮制,現代社會的法律會破壞會誤解,是一種被動和強制。但是我覺得傳統固然可貴,穩定的社會結構不代表不發展,在劇烈的新時代的潮流中,新問題的涌出會加劇,那么按照原有的進程,相關秩序的出現是會落后的,但是法制是可以實時更新。
以上便是淺讀《鄉土中國》的全部感受。
《鄉土中國》讀后感 9
在初次看到這本書時,就給人一種鄉土的厚重感。作者費孝通在書本開頭就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那時還不甚理解為什么這么說,看完之后便完全贊同費老先生的觀點了。
在本書的第一章,作者關于鄉下人“土氣”的觀點便引起了我的興趣,于是我接著看了下去,發現這本書并不是那種深奧難懂的理論書,他不但語言通俗易懂,里面的一些示例也非常精彩,而且主題明確,敘述簡明扼要。因為我也是從小在鄉村長大,在觀看的過程中,還常常引起我的共鳴,看到書本對某些現象的分析,有時我會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有時則對作者敏銳的觀察佩服不已,拍手稱好。
費老先生在談到鄉下人的“土氣”和“愚笨”時,他是這么說的,“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說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的生活,而對于城市的文明生活當然不甚了了。這種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麥子和韭菜、不會爬樹、不會抓魚一樣,沒什么值得取笑的。”他的話算是給鄉下人洗刷了冤屈,他還進而探討了語言的產生以及和人類生活的關系,文字的產生原是為了不同空間和時間的人交流的,但是在鄉土社會,由于生活的一成不變和空間的穩定性和封閉性,口頭語言完全可以滿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對面的交流遠比書面語言表達的東西豐富快捷。文字既不是鄉土社會的基礎,本來就不是鄉土社會的本性。人類最初的文字都是廟堂性的,都是為了祭祀崇拜和記錄帝王事件,所以不是鄉土社會的必要。因此文字發明了幾千年,中國的絕大部分農民依舊目不識丁。當然當代的鄉土社會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當代農民必須要識字了,因為要科學種田、操縱機器。一看到這里,我發現還真是這么回事,在鄉下是很少用文字交流的,即使有的人上過學,也因為經常用不到文字,而忘記書寫了。
中國基層人們身上的鄉土氣息,除了因為他們世世代代都依靠土地生活,還因為他們身上的性格。書中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我小時候也經歷過同樣的事情,當時只覺得非常得委屈,沒有去深究其背后的原因。直到看到這本書里的分析,我才明白為什么。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聯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所以中國人當自己與別人產生并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為貴,所謂“克己”。
“在中國的家庭里,夫婦間得相敬如賓,女子有著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在鄉村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我所知道的鄉下夫婦大多是‘用不著多說話的’,‘實在沒什么話可說’。早起個人忙個人的事,沒有功夫說閑話。出了門,各做各的。婦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帶孩子。做完了,男子們也不常留在家里。有事在外,沒事也在外。茶館,煙鋪,甚至街頭巷口,是男子們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場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說有笑,熱熱鬧鬧的。回到家,夫婦間合作順利,各人好好的按著應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沒事,也沒話;合作得不對勁,鬧一場,動手動腳,說不上親熱。鄉下,有說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齡的集團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們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務上,性別和年齡組間保持著很大的距離。中國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兩性間的矜持和保留意見,不肯象西洋人一般在表面上流露。”我想到我們村里面老一輩的夫婦們,幾乎沒有一起出門玩耍的,女的都是和女的在一起聊天,男的都是和男的在一起玩,他們或許就是礙于這種傳統,不善于表達,給人看來夫妻感情非常淡漠。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里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于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于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著泥土的氣息,有著文化的投影。國人“內圣”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扎在土里。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但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扎在泥土里。
這本書到現在已經有60多年的跨度了,書中對于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正因為看了這本書我才對自己生活的鄉土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鄉村基層正因為它的鄉土性,它變化發展的速度比較慢,我覺得這樣也沒什么不好,鄉土性中也包含著不少優秀的品質,如勤勞質樸,追求和諧,與人為善,親近自然等。城市里的人有城市里的生活,鄉下人也有鄉下人的生活,我時常懷念小時候家鄉綠油油的田野和滿山鮮果的山崗,這些就是我童年的美好,而這一切卻在不知不覺間消失不見了。或許以后中國的鄉土氣息不再這么濃厚了,但《鄉土中國》這本書會讓我們記得我們以前是鄉土中國,我們的根牢牢地扎進土里。
【《鄉土中國》讀后感】相關文章:
《鄉土中國》教學設計10-08
鄉土中國閱讀答案10-26
高中鄉土中國讀后感范文鄉土中國讀后感高中01-13
鄉土中國鄉土本色讀后感10-19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8-09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2-29
鄉土中國教學設計05-01
《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05-29
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