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讀后感(合集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散步》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散步》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和爸爸一起散步》的繪本。故事里的小朋友很會關心長輩。這個故事非常感人。我聽完之后覺得很溫馨。等我長大了,也會像爸爸媽媽關心我一樣關心他們。
他很勇敢。他心愛的.女孩子不愛他了,他也沒有被愛情擊倒。他戰勝了內心。
《散步》讀后感2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一直把這句話當作真理,當作座右銘。大人需要陪伴,老人需要陪伴,孩子更需要陪伴。陪伴孩子不僅僅是家長的事兒,也是老師的事兒。作為老師,我們不僅肩負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更肩負著陪伴孩子心靈健康成長的重任。我們在孩子眼里不僅僅是老師,更是朋友,姐姐,媽媽……來到幼兒園,我們就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他們的喜怒哀樂都會告訴我們。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放下老師的身份,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陪伴孩子左右。
中午,一個小女孩兒對我說:“老師,你能不能搬個椅子坐在我身邊。”我說:“為什么呀?”她說:“我就想讓你陪著我,坐在我身邊,因為我愛你呀!”孩子的話,說的我心里暖暖的.。我不忍心拒絕她,就搬了個小椅子坐在她身旁。當我坐在她身旁后,她時不時看看我,再笑笑,然后才安心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或許陪伴就是:你靜靜地坐在她身邊,不用說話,卻能讓孩子感到心安。這種安全感是語言無法表達出來的,只有用心去做,才能感受到其中力量的偉大。
不僅僅是老師坐在孩子身邊,孩子能夠感受到安全感。有時候孩子也會主動依偎在你身旁,主動尋找安全感。班里有好幾個女孩兒,每次走到我身邊都喜歡抱著我,抱一下還不行,她會抱著你不肯放手。當你告訴她抱一下就可以的時候,她眼神里渴望的目光,告訴你不要松開我,抱緊我。還有的小女生總是喜歡搬著椅子坐在我身邊看書,有時候我也會好奇地問:“為什么非要坐到老師身邊看書呢?”孩子有時候還很不正經地說:“我就是要給你坐一起嘛,就是要跟你在一起”說這句話的時候,她還會趴在你腿上,或者兩只小手摟著你的胳膊,特別緊。當你試圖松開的時候,她就會拉的更緊。我知道,拉起的不僅僅是一雙手,拉起的是安全感,是愛。雖然說女孩兒一般喜歡跟老師撒嬌,可是我發現男孩兒也如此,他們也總想和老師坐一起,離老師近一些。每天身旁左右兩邊,似乎成了孩子們“爭寵”的勝地,他們會爭論誰先來的,誰應該坐在老師身邊。有時候看著他們爭論的樣子,天真可愛,就不忍心去批評。我知道,你們太需要老師了,太愛老師了。我知道,你們就是想讓老師多陪伴你們一會兒,我都懂。
每天,能被孩子們需要才是我最大的幸福。當有一天他們不再需要我陪伴,我也沒有了存在的價值。趁著孩子們還需要我們,趁著我們還有被需要的價值,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多給孩子一些愛。陪伴孩子學習,陪伴孩子游戲,陪伴孩子度過每一天。
《散步》讀后感3
《散步》這篇文章,它就像是一首扣人心弦的詩,一首感人肺腑的歌,弘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反映了我國文明家庭建設的巨大成就。文章在選材上頗有特色,作者懂得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光輝的道理,精心選材,以小見大。文章只是選取一個三代同堂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卻描述了一個重大的主題,就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時代得到了發揚光大。
在這個三代同堂的家庭里,“我”處于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每當家庭出現分歧的'時候,“我”總是會主動站出來,消除分歧,維護團結,增進親情。“我”全家要到田野上去散步,可是母親不想去。因為母親老了,身體不好,好不容易才熬過一個嚴冬,走遠一點就會覺得累。母親的想法并非毫無道理,但是“我”不是消極的表示順從,而是積極地提出建議。“我”勸說母親,正因為體虛,才應該多出去走走。“我”的話飽含著重重溫暖,飽含著對母親深切的愛。有利于母親身體的增健,有利于家庭溫馨氛圍的營造。母親聽了“我”的話,感覺滿心欣慰,兒子敬愛母親,母親尊重兒子,家庭非常的和諧和幸福。
家庭猶如一口池塘,有時波平如鏡,有時波瀾起伏。在散步的過程中,這個三代之家就像平靜的水面涌起了波瀾。在岔路口,“我”的母親要走大路,“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順,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難行,可是景色優美。在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情況下,“我”決定舍魚而取熊掌。“我”認為,母親年邁,余年不多,伴隨她的機會已越來越少,兒子還小,來日方長,陪伴他的機會還很多。讀后感·于是“我”就聽從母親的建議,作出了走大路的決定。這個決定是非常明智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就在“我”作出走大路決定的時刻,母親忽然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改變了主意,說:“還是走小路吧。”母親疼愛孫兒,了解孫兒的心思,知道孫兒喜歡小路旁邊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小路盡頭水波粼粼的魚塘,于是決定自己克服困難,滿足孫兒的心愿。
小路不好走,母親對“我”說:“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到了一處難走的地方,“我”蹲下身子,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他們怕摔傷了自己背上那個最疼愛的人,因此都走得很慢,很穩,很小心。
《散步》讀后感4
《散步》是一篇清新優美的散文。它像一首動人心弦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反映了我國文明家庭建設的可喜成就。
文章在選材上頗有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輝映太陽的光輝的道理,精心選材,以小見大。文章只是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就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時代得到了發揚光大。
在這個三代人的家庭里,我處于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每當家庭出現分歧的時刻,我總是主動地站出來,消除分歧,維護團結,增進親情。我家要到田野上散步,可是母親不想去。原因是母親老了,身體不好,好不容易才熬過了一個嚴冬,走遠一點就覺得累。母親的想法并非毫無道理,但是我不是消極的表示順從,而是積極地提出建議。我勸說母親,正因為年老體弱,才應該多走走。我的話滲透著辯證思想,飽含著對母親的深切的愛,有利于母親身體素質的增強,有利于家庭溫馨氛圍的營造。母親聽了我的話,不是固執己見,而是從善如流。兒子敬愛母親,母親尊重兒子,家庭出現了融洽、祥和的氣氛。
家庭猶如一口池塘,有時波平如鏡,有時波浪起伏。在散步的過程中,這個三代之家就像平靜的水面涌起了波瀾。在岔路口,我的'母親要走大路,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順,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難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情況下,我決定舍魚而取熊掌。我認為,母親年老體弱,余年不多,伴隨她的機會已很少;兒子年紀尚幼,來日方長,伴隨他的機會還很多。于是我委屈兒子,順從母親,作出了走大路的決定。這個決定是明智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的美德。
就在我作出了走大路的決定的時刻,母親忽然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母親疼愛孫兒,了解孫兒的心思,知道孫兒喜歡小路旁邊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小路盡頭水波粼粼的魚塘,于是決定自己克服困難,滿足孫兒的心愿。母親改走小路的決定,體現了中華民族愛幼的傳統美德。
小路不好走,母親對我說: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到了一處難走的地方,我蹲下身子,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他們怕摔傷了自己所背的親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穩,很仔細。他們的行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
《散步》讀后感5
我和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在散步。
天氣很好。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濃有淡;樹上的綠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咕咕地吐著泡泡。
在這充滿活力的春光中,兩對母子邊走邊聊,臉上滿是笑意。
看著書上的文字,看著書上的插圖,我覺得天空仿佛為他們而藍;花朵仿佛為他們而開;小路仿佛為他們而延伸……一切富有生機的東西仿佛都在為他們歌唱——哦!春光中兩對幸福的母子。
后來母親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但我的兒子說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于我,因為他們一向都習慣聽從于我。我認為自己陪伴在兒子身邊的機會還有很多,所以決定委屈兒子,走大路。但母親摸了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說要走小路。她說那兒風景好,如果有走不過去的地方,讓我背她。她說得很自然,但我看得出……我還是依了她。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慢慢地往前走。到了難走的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們走得很仔細,似乎我倆背上加起來的,就是整個世界。
我愛母親,愛兒子,也愛妻子;母親愛兒子,愛孫子,也愛媳婦;妻子愛我,愛母親,也愛兒子。我們一家人相互關愛。
我拿定主意走大路是愛;母親摸著孫兒的腦瓜變了主意是愛;我背著母親走是愛;妻子背著兒子走是愛……
每一個小動作,每一句話,甚至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隱藏著愛。
愛是無處不在的,只要你用心體會,就知道愛在哪里。愛是偉大的,愛又是最平凡的.。愛是轟轟烈烈的,但也是最最平淡的。
一家人一塊兒散步,一塊兒談天說笑,誰能說這不是愛?
奇奇是個六年級學生,他覺得媽媽特會嘮叨。雖然奇奇對媽媽的嘮叨已經習慣了,不過在他看來,這嘮叨聲還是夠煩的,所以當得知媽媽要出遠門去工作,奇奇暗自高興。可過了沒幾天,奇奇覺得更煩了。屋子里沒了媽媽的嘮叨聲,奇奇是那么地不自在。他感到寂寞、無助……
奇奇這才明白,媽媽的嘮叨就像生活的鼓點,催促他振作,激勵他奮進。
媽媽對我們的嘮叨,是愛。
兔媽媽和小兔子互相比畫有多愛對方,是愛。
我們幫助同學,尊老愛幼,是愛……
世界上沒有上帝,如果有——那么我們便是上帝,因為我們有愛。
散步,因為有愛,所以溫馨。生活,因為有愛,所以精彩。
《散步》讀后感6
莫懷戚先生的散文《散步》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悅而高尚的旅行,所寫的是散步,這樣一件小事,作者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親情。所以說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溫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滲透著濃濃的親情,真切感人的關愛,可見生活中時刻彰顯愛。可以說,閱讀這篇文章,讓人在對生命的感悟上接受了一次洗禮。
在散步時,作者的母親和兒子發生了分歧,因為作者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對老人來說是比較方便的。而作者兒子卻要走小路,因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畢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聽他的,作者考慮到母親體弱多病,應當順她的意。所以作者決定委屈兒子,因為作者陪伴他的`時日還長。作者便說:“走大路”。然而,出于對孫兒的愛,就決定走小路了。
從這件開始由意見分歧到因為作者對母親的孝心和母親對孫兒的愛而意見一致的事,充分說明了他們一家人是多么和睦。
是啊!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準則。
想到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對母親是多么孝順,而我呢?我母親40多歲,現在咳嗽咳了很久了,一直吃藥沒有效果,而且母親早出晚歸,原本光滑細膩的手變得粗糙無比,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家。每一次趕集,對于我想要的東西,不管是什么,母親都會盡量滿足我,只是,這一次母親沒有滿足我的要求,因為失望,因為賭氣,我一連幾天都躲在屋子里,當母親累倒時我連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實在是太慚愧了!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因為生活中愛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身邊時刻彰顯愛,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愛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讓我們的家永遠洋溢著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讓生活中時刻彰顯愛!
《散步》讀后感7
夜幕降臨,我一看時間,晚上六點半了。嘿我提議道,大家到樓頂看圓月,如何?接著,我們便到了樓頂,只見明亮的月光灑向大地,皎潔的月亮還在慢慢地爬上來,偶爾被幾縷輕紗似的微云遮住最終,它終于高高懸掛在了夜空之中,而此時它夜變為了銀白色,夜空中的'幾顆星星也俏皮地眨著眼睛,好一派月朗星稀的景象,或許,月亮和星星本來就是一家吧!
我們在夜空下站了很久,也聊了很久很久現在回想起來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這不正是《散步》中那濃濃的溫情嘛!朋友,請讓我們一起珍惜我們自己遮風擋雨的港灣,珍惜我們的家人吧!
《散步》讀后感8
正是桃花盛開的春季,我忙里偷閑,把作業撇在一邊,抽出十分鐘,讀了莫懷戚的散文名篇《散步》。看完后,我深受感動。
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啊!每個人都把別人放在第一位。文章里的“全世界”我想作者指的`是這個一家人,一家人就是他的全世界。我們一家人也是如此。爸爸常說我們家里的每個人都是他的命。我以前不懂事,從沒覺得珍惜。
現在我長大了,我明白了。作為兒女的,應該常回家看看,就像那首歌唱的那樣。爸爸媽媽辛苦的養育我們,我們怎么做,也報答不完父母的恩情。在這大好春光里,讓我們我們一起祝愿天下的父母身體健康,笑容燦爛!
《散步》讀后感9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五千年中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孝順父母的故事數不勝數。中華 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比如:那二十四孝的故事。讀后,心里那種感覺無法用語言形容。現代也有。
前不久,我讀的一篇文章—《散步》就展現一個大家庭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的故事。它大概講述的是三代四個人一起去散步,他們散步的時候,發生了一點小爭執,老 母親想走大路,大路平坦,走著穩。兒子想走小路,小路風景好,有意思。“我”夾在中間。想了一會,決定走大路。老母親心疼孫子,也要走大路。小路上,小男孩說了一句—“前面也是媽媽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兒子”。啊。一家人顯得那么和諧,溫馨,令人羨慕不已。
《散步》是的'主題就希望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時代會繼續發揚光大。柯爾特認為中國人的敬老愛幼是“文化的精髓”。我也認為這樣,可是現在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少,因為要錢,總騰不出時間去和自己的父母去相處。更別說像《散步》那樣在路上悠閑的散步了,一家人在一起開心的談笑。可憐天下父母心,總想和自己的孩子有多一點的時間聊聊家常話。想一想,我們真的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小時候媽媽為自己孩子無私奉獻,長大還是,永遠都是。母親永遠都為自己的下一代奉獻。有時候,家里難勉會發生一些分歧,要多體諒體諒自己的父母。做事要多想一想。
《散步》這篇作者借散步時出現的“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分歧,”和幾處傳神有趣的細節描寫,逐漸展現了一家四口祖孫三代,兩對母子之間互敬互愛,和睦融洽的關系,淺顯而又深刻地頌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前面也是媽媽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兒子”,這句稚嫩的語言,充滿了生活的情趣,讓人感到這個孩子的天真,可愛。
在現在的社會影響下,小小的孩子都精明得不得了。刷個碗都要錢,干什么都要錢,沒有錢免談。沒有以前那么天真了。難道社會越進步,孩子的天真就要被剝奪嗎?應該好好檢討一下了,給孩子一個榜樣。
《散步》讀后感10
《散步》通過一家祖孫三代,在一次日常散步活動中,家庭成員間的相互理解包容、相互支持扶攜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生動地描述了一幅扶老攜幼、幸福溫馨的動人畫面。
每個人都有年幼的時候,每個人也都有年老的那一天,幼年人和老年人都是在身體和心理上最需要關心和愛護的特殊年齡階段的弱者。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我們,深知尊老是我們的義務,愛幼是我們的`責任,老人和小孩就是我們要背負的“世界”。唯有義不容辭地扛起扶老攜幼的重大責任,我們才能擁有溫馨的家庭、和諧的世界。
《散步》讀后感11
正是桃花盛開的春季,我忙里偷閑,把作業撇在一邊,抽出十分鐘,讀了莫懷戚的散文名篇《散步》。看完后,我深受感動。
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啊!每個人都把別人放在第一位。文章里的“全世界”我想作者指的是這個一家人,一家人就是他的全世界。我們一家人也是如此。爸爸常說我們家里的每個人都是他的.命。我以前不懂事,從沒覺得珍惜。此刻我長大了,我明白了。作為兒女的,應當常回家看看,就像那首歌唱的那樣。爸爸媽媽辛苦的養育我們,我們怎樣做,也報答不完父母的恩情。在這大好春光里,讓我們我們一齊祝愿天下的父母身體健康,笑容燦爛!
《散步》讀后感12
今天偉銘背回了流動小書包,吃過晚飯,我們便好奇地閱讀起來了。
乍一看這本書,故事中的主角、色彩都有點簡單,但仔細讀完才發現這是本越讀越有味道的書。每一頁都固定的出現兩個主角,每一頁上都變換了不同的場景,每一頁上都呈現的不同的境況,讓讀者隨著情節,忽而緊張忽而開懷大笑。讀完第一遍的時候,偉銘沒有大多的反應,在讀第二遍的時候,我提醒他關注更多的細節,比方看狐貍在不同的心理下表現出來的貪婪的.眼神、偷偷摸摸的動作、驚恐的表情、碰壁后的尷尬和滑稽的慘相……孩子受到情節的渲染竟情不自禁加上了他自己的想象,比如:讓狐貍掉進坑里、讓他在跳起來時碰到樹枝砸著腦袋……我心里很高興,孩子心里有了他自己對“好”“惡”的評判,還知道站在“正義”這一邊呢!帶著這種收獲的喜悅,我們讀了第三遍,讀完后我在思考如何將書中的道理引申出來講給孩子聽,讓他能真正的聽懂。我對偉銘說:“我們都要像這只昂首挺胸的母雞蘿絲一樣勇敢、自信。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情,那些不好的事情是不會影響到我們的。作為這只存心想傷害別人的狐貍,不但不能得逞,反而因為他一心光想著害別人,忽略了周圍其他的東西和潛伏的危險,最終把自己害的遍體鱗傷,得不償失……”偉銘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我知道這些話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但只要我們長期不懈的堅持陪他閱讀,同他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心得,他的讀說能力會大有長進,也會明白更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感謝老師們這么用心的為我們提供這樣好的讀本,讓我們大人們也得到了心靈凈化……
師語:銘銘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這與媽媽的悉心照顧是分不開的,只是孩子現在的年齡應該擁有更多的快樂,我們還不急于將繪本中滲透的道理提煉給孩子,好繪本帶給孩子的絕不僅僅是這個。那么我們當前的任務就是和孩子一起把“閱讀”這件事情變的快樂起來,讓孩子真的愛上繪本,愛上閱讀。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孩子的觀察、領悟、表達變得豐富起來……
銘銘媽媽,讓我們一起加油好嗎?
《散步》讀后感13
讀到這篇文章,一種莫名的感動涌動心頭,參雜著淡淡的憂傷,不想起自己所從事的幼教工作。我們的幼教工作不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嗎?那些孩子與蝸牛多么相似啊!他們學東西是那樣的慢。特別是你想盡辦法,去教他們時,他們卻總是漫不經心,依然我行我素,想干啥就干啥,不聽從你的組織,這時我們就會不停的埋怨他們。于是,我拉著他,扯著他,責備他,呵斥他。其實我們錯了,這原本就是孩子們的天性,畢竟他們是稚嫩的、無知的。他們的成長就像蝸牛爬行,需要慢慢來、一步一步來,不能太急于求成。她們畢竟才三、四歲呀,不同于大孩子、不懂得那么多的規矩。但他們還得忍受著我的責備甚至呵斥繼續往前趕。我們看不到表現差的孩子那燦爛的.笑臉,聽不到他們清脆的笑聲,更顧不到他們無瑕的童心,當幼兒流著淚拼命往前趕,趕不上的時候,我們時常看不到他們的汗水,更看不到他們眼眶里滿是委屈的淚水。
《我牽蝸牛去散步》這篇短文雖然篇幅短小,但卻蘊含著大道理。讀完后我想,如能換一種眼光看待幼兒的表現,換一種心態面對幼兒的錯誤呢?就當幼兒是蝸牛,老師就是那個牽扯著他去散步的人,于是我們放慢腳步,聞一聞路邊的花香,聽一聽林間的鳥叫和蟲鳴,還有那溪水的歡唱。要知道有些風景也許我們一生只能看到一次,孩子的許多錯誤,仔細想想那就是孩子的天性,把孩子的快樂成長放在第一位,豈不是一位啟迪智慧的最佳引領者嗎?多看看孩子燦爛的笑臉,多聽聽孩子無邪的笑聲,然后我們會發現:原來上帝是叫孩子牽扯著我們去散步!
每個幼兒都是一株幼苗,我們不能渴求所有的幼苗都開出美麗的花朵,但我們卻應該停下腳步,掌握孩子自身的成長規律,不恐慌不急燥,任由孩子的小手牽著我們的大手且慢且行,當幼兒犯錯時,要給于充足的時間,讓其冷靜反思、自覺改錯;當幼兒情緒不佳,焦慮或急躁時,要允許他們有自己發泄的方式,然后耐心疏導,使其情感有所依托;當孩子幼兒的時候,要與他們一起分享快樂,并適時地給予鼓勵和鞭策。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只有把愛的陽光和雨露撒向每一個幼兒,才有可能迎來“春色滿園”的美景,我們必須牢記: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每一顆草都有泛綠的時候。用愛去寬容他們,呵護他們,賦予他們怒放的生命。我相信:野百合也有美麗的春天。
《散步》讀后感14
這本書大概講的是我小時候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
當我累的時候,爸爸會背我。其實爸爸覺得我有點重,可是有愛心的人不會覺得重。我慢慢長大了,爸爸也慢慢老了。等我長成成人的時候,我有女朋友了。我帶女朋友去看我的爸爸、媽媽。我陪女朋友玩,但有一天女朋友不愛我了。我很傷心、孤單。但是爸爸、媽媽仍舊一下直陪伴著我。爸爸再次陪我去散步。爸爸累了,走不動了。我背起了爸爸,雖然爸爸很重,但我還記得爸爸對我說過:“有愛心的人是永遠不會累的'。”所以我也覺得一點也不累。把爸爸背回了家。
這本書告訴我們,親情永遠不會變,我們要照顧好自己的親人。
《散步》讀后感15
最近讀了一篇散文《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我被文章里樸實的文字,形象的比喻,濃濃的愛意所深深觸動。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真奇怪,為什么上帝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上帝啊!為什么?天上一片安靜。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原來夜里的微風這么溫柔。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我以前怎么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是上帝叫一只蝸牛牽我去散步。
文章把幼兒很形象的比喻成蝸牛,而我們教育幼兒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想想,牽著蝸牛散步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寬容,這正是教師的偉大之處,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要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和錯誤才能慢慢的長大,而在成長的過程中老師的正確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孩子偶爾的小錯誤,不要一味的指責,批評,教師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循循善誘,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長。
孩子們就是花種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多給它澆水,施肥,靜靜的等待花開的那一天,絕對不能操之過急。雖然在等待的過程中有過煩惱,氣憤,想過放棄,但是,想到孩子們童真,可愛而美好的一面,似乎所有的不快都煙消云散了,只剩下慢慢的愛和期待。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著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她)是參天大樹!
作為守護種子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和關愛!不以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判斷孩子。靜靜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美,然后陪“小蝸牛”一起慢慢散步,慢慢長大。
【《散步》讀后感】相關文章:
《散步》說課稿07-13
散步的說課稿07-08
散步說課稿09-12
《散步》說課稿07-01
散步說課稿11-04
散步的說課稿01-11
散步的日記02-04
散步的說課稿07-11
《散步》教案02-26
《散步》說課稿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