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5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
文明的綻放與枯萎,拉扯著歷史的煙塵。而歷史的時間軸,向來是理性且冷漠的。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沙原隱泉……從遠方來,到遠方去。文化在中原大地姹紫嫣紅地盛開,在時間的淘洗、人類的遺忘、戰爭的風雨……之后,有的荒蕪、單調,價值只有自身審視,有的風采依舊不減當年,名氣的步履走遍大江南北。
失落的文化也好,繁盛的文化也罷,在幾千年的日日夜夜,它們眺望過朝陽與落日,鬧市與曠野,塵埃與星群,乃至遠古與未來。它們在愚蠢的世人中撕心裂肺的無聲吶喊,幸運的躲過一劫,保留至今;不幸的倒塌,成為廢墟,后人遺忘。
人類總樂衷與在歷史名勝中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卻不去貼耳聆聽它們的故事,對它們的身世也沒有刨根問底的興趣。最后,朝朝暮暮之下,銘記的人越來越少,人類自身的損耗卻越來越多。
狄更斯在《雙城記》里曾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誠如斯言,時代的文明從刀耕火種到機器轟鳴,從茹毛飲血到錦衣玉食,物質文明在不斷地開花,而精神文明卻在凋落。
精神文明的缺失,最明顯的象征便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逐漸枯萎。而當人類失去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一方面容易導致人類文明之光的褪色,另一方面,個體和社會失去了文化敬仰,對整個人類群體而言,這是一種無力的悲哀。
周國平在《人與永恒》中言道:文化是生命的花朵,離開生命本原,文化不過是人造花束。理固宜然,生命誠可貴,在人的一生當中,支撐一個人跨遍萬水千山,淌過坎坷泥濘,去追隨所謂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不是金錢、名利、地位等物質,而是根植于心中的敬仰,而敬仰的動力來源則與文化息息相關。實言之,如若敬仰失去了文化的熏陶,那么它就像是插在精致花瓶里干花,永遠不可能會有鮮花那般充滿馥瑜與生機。
這個世界很浮躁,各種糜爛的物質追求大行其道,浮華充斥著這一代人的'心靈,修籬種菊是一種奢侈,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荒蕪與空虛。科技日益發展帶來的弊端越加顯著,全球氣候的異常導致一些文明古跡遭到破壞、難以保存,但更多的是來自于人類的行為破壞,追蹤溯源,依舊是文明的缺失。此外,理工科學的崛起,人文學科的邊緣化,極其容易導致一代又一代對文化的漠視,他們不了解這些文化出現的背景、影響以及文化當中的智慧結晶,他們只知道,這些文化很舊,經歷的歲月很長,卻很少會去思考文化背后的內涵。這,實屬無奈,也是人類之殤。
對于現代功利主義者,絕大部分都是,追憶情懷的同時,卻又將情懷拋之腦后,等到再想拾起來的時候,卻忘記了該從何處尋。而情懷也分真實與虛偽,誠心與造作。跟風情懷并非停留于表面的風花雪月,隨便哼幾句唐詩宋詞,呻吟幾句社會沉浮而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真心實意的情懷則是根植于心中對逐漸消逝的文化執著追求,以及心甘情愿地為重振文化之興而赴湯蹈火。
木心先生在《文學回憶錄》提過:人類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傳,高雅的失傳。何為流俗?我想,應該是煙火的狂歡。何為失傳?我想,應該是“彩云易散琉璃脆”。而這是不是異常地滑稽可笑?就像《娛樂至死》所說的那樣:我們的文化終將成為一場“滑稽戲”。人類的行為滑稽,人類的思想滑稽,人類的本身也滑稽,而這一切終會導致一場空前浩蕩卻極富悲哀的滑稽戲登臺上演。
近年來,國家出行了一系列的文化紀錄片,包括《我在故宮修文物》《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匠人》等等。作為主流媒體,在群眾當中具有一定的公信力,雖說有些文化被群眾心間的云霧朦朧已久,但互聯網時代,依托主流媒體的引導,官方的宣傳推廣,也是可以“守得云開見月明”的。古老的種子,它的生命的胚芽蘊藏在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里播種。
勿等到繁華散盡,只看見煙火里的塵埃。世間萬物的萎靡,從心開始。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2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我,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余飯后咀嚼著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仿佛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我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我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我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們會隨著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郁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閱簡便詼諧的書,我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云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像余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布于歷史的古跡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夢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說:“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打開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熏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為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為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于人生的回答,對于國家的培養,對于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蕓蕓眾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我超凡脫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云悠悠,釋懷心里的郁結,應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欲橫流的日子里,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歡樂地生活著。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獲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活力;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努力;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嘆人生百態。我只愿心境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我的學識,開闊自我的眼界,聆受文化的熏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3
《文化苦旅》這本書我真的讀得很苦。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著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后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原來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余秋雨先生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后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樸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著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為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著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泄的具體出口。
就我個人來說,最動人的一定是那篇《風雨天一閣》:“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就這一句問話,竟然讓深夜讀書的我感慨到泣不成聲。對于一個在22歲就離開了故土的漂泊者來說,我從來沒有對歷史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過多么深厚的興趣,“書生”這個詞實在離我的個人旅程太遠。我捫心自問,究竟是什么觸動了一個甚至對歷史具有抗拒心理的異鄉人的神經,讓那種心痛與感觸都尖銳到幾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淚來與千里之外的另一個心靈共鳴?而《文化苦旅》整本書我仔細讀了兩遍,仍然不敢動筆寫讀書筆記,直到再讀完了《山居筆記》才終于決定下筆整理自己的思緒,這些文字下面究竟蘊含了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力量,讓我的筆為之躑躅,讓我的心靈為之震蕩而深感敬畏?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復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吁、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里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服,不耐煩:這究竟是何許人也,敢這樣張狂的把整個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來龍去脈都籠絡進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下一一解說!可在厭煩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銳,他的精確。
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盡了上海人的尖刻與斤斤計較,又通過謙讓與不謙讓的比較深入到單元與多元世界觀的差異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見大?剛剛為《五城記》中“構建”、“召喚后代”這樣的詞匯而反感,再翻幾頁,蘇杭與星羅棋布的江南小鎮們又溫柔的用吳儂軟語煙波暮靄把剛才的對立情緒抹去,可在舒暢的'同時,“人格方位與地理方位”又跳出來讓我不得不撇撇嘴,把書放下,嘆口氣,再讀。
這樣復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后一頁。既然說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淀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后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背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么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嘆。我一邊在為那些因為心境過于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匯們所皺眉,一邊又為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嘆。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門是否過于鼓噪,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說,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吁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
文字上的完美盡管艱難,但畢竟是一種“技”,可修煉,可學習,可提高,還可炫耀,可虛張聲勢;文字背后的真實社會責任感、緊迫感,一種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煉,一種愿意負重敢于吃苦的力量,這些,更是《文化苦旅》區別于其他散文的核心,這些,才讓我這樣對歷史本來并不干興趣的讀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篤篤聲與船槳劃破江面的水濤聲,才讓我數次在夢中拜倒在天一閣朱紅大門前虔誠的膜拜,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4
文化苦旅就是一部大的文化圖書,它從各個方面讓我體味文化這個高深晦澀的詞語,喜歡余秋雨他的平實樸實的話語,偉大的文字工作者讓我有幸了解中國文化的小皮毛,文化的探索是一個艱苦而又充滿成就感的過程。
從初中開始就一直就很喜歡余秋雨這個性情特別的作家,他的每一本書每一篇文章都能讓我在放下書本后久久的陳思,個人感覺他的文章有一種文化的深沉感,關于《文化苦旅》這本書也不例外的讓我深有感觸。現在的國人缺少的就是一種關于民族的歸屬感,我們需要在對文化的探究當中感受到中華兒女的'自豪感,每一個人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就像余秋雨先生在書當中指出來的,我們要保護好傳統的珍貴的中華文化,對于古書的保護的研究要加緊了,對于那些自認為可又有可無的歷史認知要加緊的普及真相。對于中華文化的保護發揚研究不是一個人一個小群體能夠完成的,需要每一個炎黃子孫共同凝聚力量團結一心去為之奮斗不息,只有一個民族的精神上面站起來了團結起來了才是真的強大了。
余秋雨先生是明智的學者啊,知道對于文化的研究保護或者是弘揚是一件很困難艱苦的正途,我們了解到了這個現狀是不是應該要做點什么,必須要擔當起自己作為炎黃子孫的責任,讓我們從了解中華文化開始為了宣揚它做出自己的努力。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5
初讀《文化苦旅》感受到它的苦澀和艱辛。卻惟獨覺得在《江南小鎮》這篇小記中感覺到了寧靜。不知是個人偏見,還是作者筆下流露出來的抑不住的江南水韻。總之寫得甚是巧妙。
自以為總想尋覓一處山水,然后靜靜生活到終老。不是矯情地希望另一種生活。只是覺得每天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城市再大再美,也只是多了一個落腳的地方,再無其他。而心在那里總是空落落,干涸,了無生氣。就像是飄蕩在風中的蛛絲,沒有著陸的地方。
找不到一種歸屬感。
看完《文化苦旅》中的《江南小鎮》之后,心就像瞬間被小橋流水所滋潤了。看著余秋雨先生透過自己的雙眼看到那個蕩漾在流水懷抱里的小鎮,有的只是“淺諸波云彩,小橋流水江村”,有的只是“梨花村里扣重門,握手相看淚滿痕”,有的只是河水慢慢流,船擼慢慢搖。感動于此情此景我就想,這才是我心之所向的地方。我定要一一走近它們。
我想此生若是擁有如此地方,我大可以曬著太陽,養一只貓,在陽光下細數流年時光,或在夕陽西下中,獨倚閣樓感嘆光陰的燦爛輝煌,抑或在細雨朦朧中,穿著我最喜歡的長長拖地的白色的連衣裙,撐把油紙傘,立于小橋之上,幻想自己成為世界中獨特的.風景那也很美。
可是這樣如古箏獨奏般淡雅清麗的生活是如此得來?我不禁要探索這個神秘的源頭。而余秋雨先生告訴我說那是江南小鎮人民珍惜和恪守自身生態得來,是歷史的故事告訴小鎮人民要寧靜無為。我想這大抵也因為這個由水潤養的溫婉小鎮承載不了太多的金銀銅臭,因此這樣的生態可以沿襲至今不曾失去。
可是不暴露的歷史也會蒙上塵埃,何況是一個置身于塵世的小鎮。隨著人口劇增,一切私家園林都一一變成公眾游觀的現代,現今江南小鎮承受著幾千年都沒有受過的重負。我想在一個摩肩接踵的擁擠中游一個印象里秀氣的小鎮那會感覺一切都變了味罷?人們游一個江南小鎮,結果多半會敗興而歸罷?余秋雨先生穿透歷史的風塵又對我講那是因為今天的小鎮比過去缺了點真正的文化智慧,缺了一點潛在河邊小巷間的安適書齋,缺了點是以使這些小鎮產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靈魂。那么這樣說來這一切都來得理所應當了。因為小鎮在發展,人群在到來,當初的一切都在變成商業化。
這些缺了一點使整個小鎮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靈秀的樣子了。它越來越火熱,也隨之越來越被吞沒于時代潮流中,那么失去它安安靜靜模樣的小鎮隨之也會失去它存在的意義嗎?
我不甘心,所以循著作者的步伐我親自前去尋找它們。但在我走過了人流走過的那些擁擠小鎮,感受了作者那時的感受后,我真正覺得有種失落。我不得不心情低落,步履沉重。因為原本心心念念要尋的歸屬,原來只是我一廂情愿地想太多而已。
可是我又想縱然現代化使小鎮失去了我們心中原本的樣子,但是倘若我們沒有社會進步帶來資金、技術和精力去修繕那些幾百年前的每天泡在水里面的木質的建筑,那些小鎮現在也只不過是一灘腐爛的木頭和一堆丟棄的碎石而已。若沒有人為的去宣傳那些江南小鎮的美麗和風韻,也許這樣的美麗還是會塵封下去,或許還會更槽糕得泯滅在歷史的沙塵里,永遠不被察覺。這樣說來適當的修繕恰到好處的宣傳,可以讓我們民族擁有的精神文明繼承下來,并且展示給世界。這一舉動不能單單只是說它好或不好。所以我沒有激烈地要去譴責或者要去抱怨這種小鎮現狀。不管怎樣,我還是樂觀的把它認為那是一種社會進步的無奈罷。
人總是在不能自控地成長,社會的進步也是無可避免的一件事。而我們會執著于那些過往的人或者事物,也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我想過去只是過去,它還是留在過去作為過去時光的一種見證比較好。就像若是你穿一件漢服在時尚的都市里穿行,雖然漢服是我們漢族的傳統服飾,但在此時人們不一定就會附和贊嘆。過去的終究是過去,它還是發生在回憶里比較好,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更多地把握現在,發現眼前的美。
這樣想過之后心中的失落與郁悶就被豁達和明亮取而代之。我也不再會為了把江南小鎮記憶中的燭火換成了燈管而感到糾結不堪。也不會覺得尋不到這樣一處江南水而遺憾不已。
心存花開,自有花香來。讀《江南小鎮》我突然明了我一直尋找的歸宿感,只是一種心境而已。若是有緣我依舊可以尋一處江南水靜靜到老。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6
喜歡讀余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于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余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松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后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跡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跡背后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憑借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里。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后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跡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后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云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于華夏大地!
合上書在這次短暫的節假日里,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閱讀時間雖短,但它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這本書中,絕大部分的文字都貫徹了這樣一個主題:對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余秋雨憑著他那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寫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對許多城市、小鎮和它的人文景觀所蘊含著的文化底蘊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精神進行追溯、反問和思索。
憑借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是這本書的主調。在書中,作者對具體的山水名勝的風貌幾乎不置一詞,他的過人之處就是在點明某地之后,就以類似電影中鏡頭切換的形式凝造出濃郁而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進入直抒式的詠嘆,這種詠嘆以熾烈的情感和夸張的言詞力求先聲奪人。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余秋雨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心路歷程等的影響。這種創作意念,始終貫穿于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反復嚴厲拷問歷史,其中,出現了很多悲劇事物和悲劇人物,卻很少提及他對1949年以來的歷史反思,很少讓人感受到其自身心靈世界的隱秘。也許是當代歷史過于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夢》中,作者又怎么知道"背著香袋來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無多少教義的蹤影,眼角卻時時關注著桃紅柳綠、莼菜醋魚"?外國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鬧的城市中嗎?類似這樣的議論,在書中還有一些。這不禁讓人疑心,余秋雨在發表議論時,有時提出的簡單問題反而把情況弄得復雜。
我覺得,憑借《文化苦旅》,余秋雨可以在新中國的散文史上占一席之地。雖然其中不免有矯情之處,甚至有硬傷,但那種思考與提出的問題卻是無可回避的。尤其是其中對"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喚。卷,走向窗前,看著流動的車潮和人群,每每,處處不在宣泄著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涌動著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7
拿到《文化苦旅》這本書,并沒有立即閱讀,而是盯著封面上四個大字“文化苦旅”思索:書中會講些什么呢?
稍加思索后開始拜讀,全書是從家鄉的“牌坊”著筆的,這也是作者決定苦旅的起點,特別是文中何老師所說的話“君子懷德,小人懷土。不要太黏著鄉土。只有來來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想想這樣樸素的話語是何其的經典,走出去才能引進來,變才能通,通才能遠,這不正是社會發展的前奏嗎?
有人說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兩者關系如何?而作者卻說,沒有兩者,路,就是書。是的,書就是路,路就是書,哪有人能把它們分的清,又豈能劃分的清楚。在閱覽群書行走苦旅之后,作者最大的醒悟就在于發現一切文化的終極基準,人間是非的最后衡定,還是要看山河大地。確切的說,是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給予的生存許諾。這種醒悟和當下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是何其相似。
閱讀到“道士塔”和“莫高窟”篇章,給我一種有對民族屈辱歷史的感嘆,有對中國古代燦爛文化被毀的悲哀,作者進行了痛苦的反思。他眼中的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佛號、誦經聲、木魚聲、旌旗飄蕩聲,民眾笑語聲,還有石窟外的山風聲、流水聲、馬蹄聲、駝鈴聲。身不由己,踉踉蹌蹌,被人潮所挾,被聲浪所融,被一種千年不滅的信仰所化。
“世人皆向往巔峰,向往高度,并且不予余力的為之奮斗,但有誰能想過,當你真正登頂后會發現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駐足久坐?世間美景皆都熨貼著大地,潛伏在深谷。”簡單的.絮語,這是何其深的人生感悟駐足高處不勝寒之地才有的至理箴言,對于我們每個人的心境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
如饑似渴的拜讀完整本26篇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書名雖有“旅”字,雖然描述的都是作者腳步所能丈量到的所見所思所想所悟,但全本讀完我的心情卻很沉重,很有一種滄桑的氣概和蒼老的心境。這種滄桑和蒼老是穿越了千百年的歷史,從步子的艱難跋涉到心靈的強烈洗禮,從聽聞到見證到感悟:"每到一個地方,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著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著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聲,心想?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復、莽莽蒼蒼的大地上……”
如夢起點的出發,中國之旅的感嘆,世界之旅的尋源,人生之旅的積淀,文人的腳印和人生的苦旅兩種鏡頭和濾光交替輝映,厚重的文化氣息圍繞墨香,縈繞我的心弦。讀著讀著,光與影的歷史畫面就會映入腦海,久久的連貫回放;讀著讀著,我就覺得有種欲望沖破大腦,也想尋著作者的印記走一遍書中所描繪的地方,實地感受一下,無數高貴的生命支撐起的歷史與文化的寬度與厚度。
文化瑰寶,苦旅傳承,這也許就是作者筆下文字的初衷!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8
第一次接觸《文化苦旅》是在同學的課桌上,翻了前言,感覺很趣味。最開始買的精裝版,之后又買了一本簡裝的。
那時還是高中,但《文化苦旅》我斷斷續續看了接近兩年,學業的繁忙,諸事的不順,讓我對人生有一張慢慢頹廢的感覺。
但與此同時我也沒有放棄閱讀《文化苦旅》,在閱讀途中漸從中感受到與此刻世界所不一樣的東西。
一種學者對文化的誠懇,一種前人對文化的赤誠,一種從不放棄對自我內心所渴求的力量。反映到現實世界,其實也是一種精神力量。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
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
全書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別為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經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黃河禮貌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
以柔麗凄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現了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
經過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憶,展示了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以及文化的走向。
杭州,這座鐘靈毓秀的城市,在普通人眼里無非是西湖美景、三潭映月、斷橋殘雪,以及靈隱的幽靜,雷峰塔與白娘子的傳說。
因為看了這篇文章,我還專程到杭州西湖邊走了一走。
走在蘇堤上,慢慢的回味這著杭州西湖的發展歷程,無處不籠罩著文化熏染的氣息。
在余秋雨先生的《杭州宣言》中并沒有重復常人的思維,而是冷靜思考,用一種看似水利專家的眼光,靜靜的述說杭州西湖建設的歷史脈絡。
在文章里,大詩人白居易、蘇東坡變成了水利專家,利用當時有限的政治權利維護著西湖的生態環境,為西湖為杭州的人文歷史創造著基礎條件。
他們是博學多才的大家,也是有文化有信仰的旅客。
他們在西湖建設,亦留下了“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絕唱。
它讓我看到一種同席慕蓉所說的那樣“中國人向來是一種堅韌的生物,他們在最深的泥土里翻滾,他們用自我的骨血和肉體來換回一個新中國”。
在這些大愛中,我逐漸的感覺到了我身上所擁抱的小愛的.不足之處。
它讓我反思、讓我羞愧,讓我看到這個世界還有不一樣的一面,還有更加不一樣的一面。
這都是閱讀所帶來的一段歷史它反映的不僅僅是當時的一種社會狀況,更多的可能是一種社會之間人與人的相處一種人性和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這才是歷史發生的意義,我們挖掘歷史的意義。
當然,從文化苦旅中我們也能更多的了解它的作者余秋雨先生,從中國人教版的科教書中,我們所理解的余秋雨先生是一位名聲大噪的散文家。
他最令人熟知《都江堰》讓人感覺到的是對老祖宗的敬畏和感恩,對完美事物的留戀和贊頌。
都江堰是這樣講的它的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節延伸,延伸的距離并不比長城短。
長城的禮貌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禮貌是一種靈動的生活。
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
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后輩它,就是都江堰。
從中我們能夠看到余秋雨先生對文化的熱枕,一位文人對文化的溫柔,這其實也是他對文化苦旅的態度。
而《文化苦旅》它打破了傳統散文的束縛,創造了一種以“文化大散文”的新的寫作潮流。
閱讀《文化苦旅》,拋卻閱讀本身能帶給你的平靜與積累之外,他在書中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背后的思考更是必讀的理由。
直到此刻還記得文化苦旅的一些片段,回味時也常常濕潤了眼眶。那種熱愛將會傳遞給你,讓你思考,感慨,重新喚起對文化的贊嘆。
它會讓你從內心里驕傲于五千年歷史的深邃,也會感慨時代的終結。
而文化苦旅的苦并不是淺意上風餐露宿之苦,它真正苦在看到禮貌的衰敗而無力拯救,內心所承受的巨大悲痛。
這場旅途不僅僅是余秋雨的科考之旅,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中華禮貌的再一次追溯之旅,各處腹地歷盡之后,方才展現給我們一個由遠及近的中華禮貌之旅。
我們容易被這本書的厚重震撼,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旅行的過程中,正是感受文化的最好契機。
余秋雨先生在旅途中,體味各地文化,將各地文化糅合在文字中,為我們帶來一場別致的文化盛宴,讓我們由衷產生一種對文化的敬畏和信仰。
《文化苦旅》的靈魂在于一個“苦”字。
這個苦不是旅途中收到的苦累,而是指“中國文化歷史”像一個苦命的老者,經歷風雨,苦行至今。
中國文化體現一種“苦澀”的承載,一種艱苦的傳承。這種苦最能激發每個國人深愛中國文化,敬愛中國文化,宣揚中國文化的職責感和使命感。
文化是滋養一個民族靈魂的源泉,文化始終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質的紐帶。
中國文化經歷千年時間的洗禮和外來文化的沖擊,已受到不一樣程度的破壞,甚至滅亡。
我們惋惜的同時,余秋雨先生經過此書告知文化的滄桑和喚醒傳統文化重建苦難意識。
余秋雨先生在最末文曾說“可能會有那么一天,可我等不到了”。和他散文集中“我等不到了”感觸是一樣的。
但彼時,我為了更加深刻了解文化苦旅以及余秋雨先生而在網上查詢了一些資料。
有些言論,對余秋雨先生確實很不公平。否認了余秋雨先生的人品,以及對文化苦旅書中那些華麗的藻的批判。
我在想,人必須是要遵循自我最內心的最真實的想法。在沒有這些對余秋雨先生不利的言論中,我從文化苦旅中感受到的是一種文化的厚重感和余秋雨先生對文化的熱忱。
我相信一個能寫出如此文章的人也必須不是一位心胸狹窄,只愛賣弄才華的人。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里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總而言之,余秋雨先生的才華值得敬佩,《文化苦旅》也絕對值得一閱。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9
前些時候輿論對該書及作者爭議頗多,如今看過并粗略的研究一下,覺得議論是理所當然的。總體評價這本書:文化苦旅,不苦很酸,文人的酸腐都體現出來了。
在我看來,一部文學作品是否有文采,關鍵在于詩意,當然,是流淌的詩意,而非憋出來的詩意。詩意也只能證明作者的才氣,不能決定作品的高低。索爾仁尼琴與莎士比亞誰更加富于才氣?無疑是后者。誰的作品更偉大?真的很難說。
其實文學作品是個綜合的東西,一切在于怎樣描述現實,還有現實在內心的感受,才華,是沒才華的人天天掛在嘴上的假牙。說人話,能把人話說到趣味之極的地步,這叫才華。
好作品標準就三個字:說人話。
但《文化苦旅》中說人話的作品很少,大多是用辭藻堆砌出來的空洞文章,或是強加情感的矯情文章。所以我對這本書的評價并不高。
他寫的《三十年的重量》這篇文章中寫到,"記得我那篇得獎作文是在一個夏天的黃昏坐在一個小板凳上一揮而就的,好像是為了應付暑假作業吧,一寫完就飛奔出去玩耍了。待到有一天驚奇萬分地看到它刊登在報紙上,并且后面還印有口氣堂皇的長篇評語,從審題、選材、詳略取舍、辭章修養一一加以贊揚,我立即變得嚴肅起來了。"他被所謂的評委點評給收服了,只是一心陶醉其中,并沒有想評委憑什么能胡亂扯出文章原本沒有包含的東西,連作者本人都沒有想到的,評委又從何得出這樣的結論呢?也難怪之后他寫文章也是這個樣貌,對所見事物喜歡強加情感,也難怪他眼睛里常含著淚水。
《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是強加情感的。寫事物來寄托作者的情感,這個沒錯,但當作者的情感過分的`寄托,反而使文章顯得矯情(或濫情)。例如《道士塔》。
《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是用辭藻堆砌出來的空洞文章,在一篇文章里對一個事物用很多辭藻修飾,看似浮華,就因浮華而破壞了事物原本的樣貌。他這樣寫作,證明了他懂得很多修辭手法,很多詞匯,但對文章的破壞是很大的,顯得有點做作,太過于注重修辭,見得不怎樣自然。例如《廢墟》,這個能夠和《荷塘月色》"一較高下"的文章。
余秋雨寫《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一邊用辭藻堆砌來描述景物,一邊強加情感,導致文章顯得既空洞而又濫情,雕飾感極其濃重,難道不雕飾就不是文學、文化了么?全書的主調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但我并沒見到文化靈魂,而是見到作者滿紙的矯揉做作。
《文化苦旅》中說人話的作品很少,大多屬于他的回憶散文,他的回憶散文,大都是把事情敘述清楚,運用辭藻就很少,很好的表達自我的心路歷程,他不用辭藻堆砌的文章例如《漂泊者們》,給人一種清晰自然的感覺,沒有顯得做作,在《文化苦旅》中顯得極其難得的文章。
《青云譜隨想》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現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敘事描述都很到位,辭藻運用可是分堆砌,恰當自如,自我也沒有過分強加情感,沒有把自我胡思亂想的故事強加給文章,是一篇很好的文章。這篇文章不足之處在于,為引出朱耷花費過多的筆墨寫中國繪畫史和徐渭,如果把這些資料壓縮,減去一些無關緊要的修辭句子,使文章感覺緊湊些,那樣讀者不會覺得作者扯皮太多,賣弄自我的知識,而產生疲倦。這樣的話,文章就能更近一層了。
我對余秋雨的旅行,并沒從書中感覺到有多苦,只看到他寫下的眾多空洞矯情文章,盡顯他所謂的文人情懷,可是是酸腐罷了。或許我的觀點有些偏激,因為現實中對余秋雨評價是當代散文作家的佼佼者,為當代散文領域供給了嶄新的范例。我不明白評價散文的標準是什么,但我明白朱自清的《背影》比《荷塘月色》好,余秋雨的《漂泊者們》比《道士塔》好,至少前者都是真情實感的敘述事情,而后者都是辭藻堆砌出來的矯情空洞文章。或許我的偏激源于考試中對余秋雨文章的賞析,強加的"賞析"毀了文章。
秋雨在《文化苦旅》的后記寫到:"讀者諸君如果不細心碰到了它,那就隨便翻翻。"這些文章真的不適合被強加賞析,出此刻課本和考試中實在是這些文章的悲哀,因為作者本沒想那么多,無中生有的賞析只能是破壞了文章。余秋雨如此,如果是余華的文章被選中,能夠想象到本來一篇說人話的文章,也會被"賞析"到變成說鬼話。,我覺得文章被拿來做考試賞析,是文章莫大的悲哀。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感受,以上就是我的感受,大家就求同存異吧。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0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余秋雨 初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于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凄苦的哲語。而欣賞余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對我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和給我了一個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
有人說余秋雨老師寫的文章太苦了,尤其是《文化苦旅》。
的確,寫文章絕非易事,而寫一些關于文化的歷史情節方面的書就只有“苦”了。 至于說《文化苦旅》是最“苦”的,大概是因為它的涉及面之廣,其所涉及到的歷史情節又最深、最扣人心弦:
任何一本散文集敢像它那樣一開頭便涉及到王圓錄那樣的具有重大歷史背景、能在讀者心靈最深處刺痛原本就很薄弱的民族自尊心的人物。膽怯之余,還因為,除了歷史學家,很少有人能夠將那段塵封多年的、早已無人問津的歷史片段寫得如此詳盡而生動。
更沒有哪一部散文集能有它那樣大的涉及面。因為很少有散文家,或其他文學大師會象余秋雨老師那樣僅靠兩條腿去拜訪祖國的名山大川,去丈量歷史的每一寸土地。
正因為余秋雨老師靠自己的腿走了那么多的路,所以他的文章讀起來總不會讓人感到很輕松。
卻有一種想讀而又不能輕易去讀的感覺。
也正因為余秋雨老師靠自己的腿走了那么多的路,所以讀他的文章總會感到一種長途跋涉的“苦與累”。
但如果沒有這種“苦與累”的'感覺,讀者就不會因到達而喜悅;就不會因半途折返而失望;就不會因前途渺茫而惆悵;就不會因尋訪半天卻徒勞無獲而郁悶;就不會好似身臨其境地隨文章的波瀾壯闊、跌宕起伏而或喜或悲。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都可以象秋雨這樣勇敢地去走,但,只有他可以這樣冷靜而痛苦地揭露,歷史留給我們的大多都是疼痛和傷疤,即使有時光這樣的良藥,也難以痊愈。有些人可以把時光當成忘憂草,有些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他們只會一遍又一遍地咀嚼那份苦澀,而這份苦澀還會一代一代地遺傳。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廢墟》中寫道:“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跡;歲月的巨輪,理應的車道間輾碎凹凸。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
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他反省整個民族的文化。他從“中華王朝的背影”中,評論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一個文化盛敗的因由。
就我個人來說,最動人的一定是那篇《風雨天一閣》:“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就這一句問話,讓我這個自詡為“書生”的書生汗顏,這個詞實在離我的個人旅程太遠。我捫心自問,究竟是什么觸動了我的神經,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最早進入文明的人種之一,讓人驚嘆地創造了獨特而美麗的象形文字,創造了簡帛,然后又順理成章地創造了紙和印刷術。這一切,本該迅速地催發出一個書籍的海洋,把壯闊的華夏文明播揚翻騰。但是,野蠻的戰火幾乎不間斷地在焚燒著脆薄的紙頁,無邊的愚昧更是在時時吞食著易碎的智慧。一個為寫書、印書創造好了一切條件的民族竟不能堂而皇之地擁有和保存很多書,書籍在這塊土地上始終是一種珍罕而又陌生的怪物,于是,這個民族的精神天地長期處于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它常常不知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自己究竟是誰,要干什么。而讓我們這些從事于古籍修復的人員更加痛心疾首。可能對待王道士那種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情感也是如此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向往著沿著他的足跡,避開舒適并且平庸的生活,走向文化探索的精神圣殿。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1
第一次讀得這本書時日已經頗久了,只記得當時讀完其中的一篇便已被余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了。之后這本書便在腦海里久久揮之不去。輾轉良久,在一家書店購得此書,心里甚為歡喜。讀完這本書卻還是很久之后的事了,至于如此,一是正因自己生性懶散,雖喜愛讀書卻極少認真坐下來耐住性子讀書,當時學業也頗為繁重,二是此書實在太過于厚重,整個散落于大江南北山川河流的一代一代的中國文化都被余秋雨先生拖曳、描摹出來,若匆匆瀏覽此書也罷,要是細細品味的活,不啻于同余秋雨先生一道在那些隱匿著中華文化的山川河流、塔窟寺廟、湖鎮樓閣走了一遭,原本頗為閑散的心境變得肅然,也會被這些撲面而來的還帶著些山水氣息卻磅礴浩蕩的文化格律壓抑的靈魂一緊,心頭便沒由來的多了幾許沉重之感。便再也簡單不起來了。家訪小結
余秋雨先生也在自序中說,“我本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要蒼老。”
中國古代的文人基于傳統文化的定位,大都有“學而優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報效祖國的理想,世世代代也都背負著這種宿命。于是,他們十載寒窗苦讀,只為有朝一日能夠入朝為官,既光耀了門第,有為國家盡了些許力量。然而,官場的黑暗卻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帝王的昏庸也是他們沒料到的,奸佞之臣蒙蔽著皇帝的眼睛,魅惑著皇帝的心術,整日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們無奈了,彷徨了,想要喚醒著腐朽的朝廷,卻觸怒了權貴,被佞臣們視為骨中之刺,于是,幾番讒言便被罷黜貶謫,流放到千里之外。滿腹才華卻遭人妒忌,也罷,這高堂容不下我,便揮揮衣袖,整整衣冠,去那些個山水之間吟詩作對罷。只是這離去的背影,多少有些踉蹌。
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便把滿腹衷腸向那里的山水吐露,滿腹悲哀與無奈也向這山水吐露,醉于山水,嘆于人生,他們不想這樣,卻只能這樣。在這種與自然互相傾吐的過程中,生命和自然水融,自己的文化人格深深淺淺也就烙印在這些山山水水里了。這幽翳的高山綠水之間,藏著多少故事,多少無奈與控訴,可惜,這山常青,水長流,這無聲的嘆息與詢問只換來幾聲山澗鳥鳴罷了。
如今,我們在人類禮貌建造的城市里研究思考著古文化,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復、莽莽蒼蒼的大地上。而一個有著極其敏銳的文化視覺和極其敏感的文化良知的人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那些個亭臺樓閣湖光山色中藏匿倒映著的文化脈搏豈能不一一跳出來訴說著自己千百年來的寂寞和無奈,這樣的旅途,豈會簡單。跋山涉水勞累的身體,疾筆思索勞累了靈魂,不正是一場“苦旅”嗎。
歷史總是嚴肅的,維系著一個民族靈魂發展以及走向的文化也是輕率不了的,當我們從歷史當中尋找文化存留下來的腳印的時候,這無疑會變成最嚴肅枯燥甚至有些沉悶卻又絲毫不敢懈怠的工作了。哪怕他們藏匿于山水之中,帶來了山的靈動與水的柔美,更多的是增添了幾分山的`巍峨與水的磅礴。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民族,五千年的積淀凝聚著這個民族的血脈根源。這片土地養育了這個民族,凝練了這股血脈,也鑄就了這種人格。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五千年,早就和這片土地融為了一體,她記載著我們的歷史,蘊藏著我們的文化,昭示著我們的人格,每走一步都能找到讓人思索回味的事跡。這天,物質生活日益滿足,可我們的精神又該向哪個方向走呢?歷史流淌到這天,前路該怎樣走,或許該回頭看看來時的路,看看古人走過的那些山山水水、樓閣棧道。我們的歷史文化藏在于山水之間,腳步太過幽深,不踏破鐵鞋又怎會柳暗花明。我們現代人的人格該如何構建,或許還是該看看古人的人格構建,這是我們的血脈,而這又該去問那些個高山深谷。
歷史在嘆息,在訴說著一個古老民族的悲切和深沉。只愿那些先知先覺關心著我們精神走向的站在時代之前的人們,多去聽聽這山谷的足音,或許我們就該知道明天該往哪兒走了。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2
聽著輕音樂“閑云野鶴”,靜靜地讀完《文化苦旅》,心里總被一層濃郁的哀愁束縛著,擺脫不去。本來想選這首輕音樂來釋放書卷中散發出的壓抑與沉重,奈何一個民族文化的重量將音樂的輕松死死壓了下去。
揮不去的,是一個民族的哀傷。
余秋雨曾在書的自序中說學問的弘揚并不是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輝煌的知識也不是用來給人類增加沉重的身心負擔。如果這樣,千百年文化的沉重早已將人壓得喘不過氣,創新何談?進步何談?奈何,懷著青春步伐輕快上路的他,走遍大江南北,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從陽關到天一閣……當旅途歸來時,早已步履沉重。
他說,任何一個真實的文明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心理上過著多種年齡相重疊的生活,其實,一個民族的文化何嘗不是這樣?當手指緩緩拂過隋唐脂粉堆積的淺淺笑容,劃過宋朝文人心底的一道道傷痕,掠過元代的遼闊疆土,伸手迎接明清逐步灰暗舞臺時,心底的愁苦應當如何傾吐,又將向誰傾吐?茫茫天地間,滿滿的都是華夏子孫,卻沒有一個能承受住一個民族文化的重重傾壓。它太過于復雜,又經歷得太多,以至于沒有哪一個舞臺可以完完整整地演繹這一半榮半衰、色彩及其絢爛又極其灰暗的風云變幻。這一文化,吸引著無數社會學家、生物學家、考古學家、科學家從不同角度對準它,選擇不同的清晰和模糊來展示和還原它。可是不可否認,能完完全全將它表現出來的,僅有歷史。
讀第一章“道士塔”的時候,你可能會咬牙切齒地痛恨王道士,也怨泱泱大國的浩瀚文化竟這樣被一個不知名的小生拱手送人,還那樣的輕描淡寫。如果這些文物是在一場戰爭中被敵軍當做戰利品浩浩蕩蕩地拖走,也不至于如此荒唐。可恨的就是,它丟的太隨意,留給人的只有事后哭天搶地的懊惱和惋惜。接著讀下去,你這種憤怒就會被漸漸壓下去,取而代之的只是沉重的嘆息和深深的無奈,仿佛由血氣方剛的小伙子而逐漸步入人生的暮年,回首這一生所經歷的世事,只能感到歲月的滄桑和深深的無奈。
莫高窟的洞壁流淌著歷時千年的文化足跡,沿著這一足跡往前走,也是沿著歷史的腳步從更久遠的時代向現在靠近。跟隨著線條的`粗細和色彩的濃淡從南北朝走到元代,隨著色流的激蕩而心潮澎湃、隨著其平緩而安靜淡然。
一個浩大的民族文化正是這樣,它必須結合著時間的延伸和空間的鋪陳,也必須凝聚著創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觀看者的陣陣驚嘆。這樣它才是立體的。
記得有人寫過一篇《文化苦旅》的讀后感,叫做《行走在寂寞間》,我覺得這個名字起得很好。的確,在整個旅途的過程中,余秋雨是寂寞的,獨自一人品嘗一個民族文化的傷痛,那寂寞無人可以理解。這樣的寂寞,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在陽關和月牙泉的點滴文字看出。“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與其說是在蒼茫的天地間行走偶,弗如說是在蒼茫的歷史間行走,同樣的一個人,同樣的孤寂,也同樣的,感嘆著自身的渺小和外界的浩瀚。侏儒變成了巨人,是因為只有他一個人在天地間行走,沒有參照物;巨人變成了侏儒,是因為只有自己和天地存在,天地便成了參照物。而這個參照物又是何其龐大,無論個體再高大,在他面前也顯得微不足道了。
這種悲哀,也是美學中所說的三大哀事之一:“宇宙的博大和自身的渺小。”
他在“沙原隱泉”中提到一泓泉水,他很欣喜,可是此刻自己卻站在狹隘的山頂,而那泓清泉卻委身山底,想要接近那泉水,就意味著剛剛千辛萬苦爬上山丘的努力完全化作徒勞。這樣的悲哀,該是幾千年來所有帝王的悲哀吧,高高在上卻無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群臨天下的外表下藏著的竟是如此寂寞的一顆心。
我一直覺得作者對廢墟的看法很獨特,他說:“廢墟就是建筑的黃葉”,我一直很喜歡他這個比喻。因建筑凋零了,廢墟便產生了,黃葉的意義在于哺育春天,因為沒有舊的凋零也就不會有新的崛起。因此,廢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定格于空間卻延展著時間。
同時,不得不承認廢墟本身也是“一種形式美”,它從出生開始便挺立在浩瀚的天地間,經歷的風風雨雨之后,也漸漸滄桑和疲憊,他承受不起時間的重量了,便倒下,回歸大地。這種美,沒有驚世駭俗的嬌艷,而是淡淡的凄涼與悲愴,以及,充滿人情味的溫暖。
一直以來,我很想找一個恰當的方式來表達對文化消逝的感慨,可是苦于找不到一個好方法。看了書之后我想,這應該是一個能很好的寄托我感情的客體吧。面對在歷史中漸行漸遠的文化,我們感嘆自己過于渺小而無能為力,弗如將它看做一道歷史的廢墟,在這廢墟面前我們可驚嘆可贊美,可惋惜可高歌……卻斷然不可自以為是地將它還原,一來我們沒有如此的能力讓它和以前一模一樣;二來,它的存在,可以喚起人們太多的回憶,關于自身的,也關于這個民族的。
看完整本書,心情始終是沉重的。也像是去走了一遭回來,似乎蒼老的許多。
雖然也有江南小鎮的恬淡閑適,也有洞庭湖包羅萬象的坦蕩。可心中一直有個身影,于茫茫天地間艱難跋涉,紛飛的大雪覆蓋了他身后的腳印。遠遠望去,一片潔白之中只有個小黑影,在蒼茫之中且行且駐足,不知從何處來,將要往何處去。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3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進行貼地考察的實踐成果,它集作者肢體行動與內心思考與一體,因而無形又有形的文化被賦予了實踐精神,在這流行于紙上空談文化的時代里,實為空谷足音。不僅如此,余先生舍去了以人文為主,將自然生態文明作為基奠,去探索在其之上繁衍的其它文明。至于“苦旅”,這蘊含的不僅是探尋之路上焚膏繼晷的艱難辛勞,更是一種對文化執著的追求與不舍的信念。文化,要苦想、苦思、苦尋,而與終于獲得精髓那刻的隆重歡喜相比,這“苦”便不值一提了。
在讀完此書后,我深為自己曾因稍觸文化之皮毛,而沾沾自喜的行為感到羞愧,因為這實在是管窺蠡測。但隨之而來的,便是遠遠超出我羞愧感的震撼。其實文化是常常給我帶來震撼的,而中華文化更是如此,以至于有時我身體的每個毛孔都在極力收張。而在這震撼之中,有驚喜也有悲愁。
寺廟長久以來潤物細無聲的慈悲,以及對人靈魂的洗滌感化,是驚是喜;為大河文明的民族賴以生存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千百年來沿用至今,且被后人奉為圭臬,是驚是喜;水網稠密、風光秀麗且匯集佳人才子的杭州,曾默默牽動著十五世紀遠行航海家內心的羅盤,是驚是喜;狂沙蔓延的大漠之中一汪明麗寧靜的清泉給人一種“造化鐘神秀”之感,又使人頓悟人生與世界,是驚是喜。
而悲愁呢?是山西晉商背井離鄉數十載、妻兒不認的勞苦經營,為中國歷史創造出的龐大財富,最終銷聲匿跡于歷史長河中;是寧古塔下映射的君王那“株連”的殘忍與快感,“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的悲劇,就算是蠻荒之地那終年的刺骨寒風也吹不盡、吹不散;是陽關外的盾持纓動的烽煙縈帶,一將功成萬骨枯……
那些文化的驚喜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或永駐史冊,或消散在了歷史的塵煙里,而這些種種、種種的悲愁之中,卻分明有一把刀,重重地砍在了我心頭的血肉上,便是那在長久的`紛爭戰亂中,遭受的侵略與迫害的中華文化!
面對中華文化,我有著與生俱來的向往與熱衷。在此處更是與作者產生了來自于內心深處的共鳴,我們擁有著同樣一顆因民族文化遭受外來侵略,而被狠狠動搖的憤懣之心。書中的《道士塔》這篇,無疑在這層層波瀾里,激起了我內心的鐘鳴。戰爭紛亂,滄海橫流,王道士不過是一個愚昧的代表,一根導火線,他目光如豆,沒有任何圖謀不軌的理由供你去傷害他、消滅他。真正要反思的是那些發“國難財”的人,那些“一退六二五”的官員,那些乘人之危的外來侵略者。
其實何止是敦煌石窟,在那些青瓷白釉的國粹被高高舉起、重重粉碎于地之時;在那千金難買、曾被西方貴族稱為“高貴標志”的絲綢,而今被金發藍眼的豺狼踩于足下之時;在那斥金銀難以計數之下建造的行宮,被熊熊烈火燃成灰燼之時,民族的魂魄就已經遭受了沉重的侵噬。正如那位詩人所寫一般,我恨自己為何沒能早生一個世紀,去和侵略者來場較量,無論如何,反正不能讓他們就這樣悄悄地運走祖先給我們的遺贈。
然而那個亂世告訴我的是,就算我早生了一個世紀,就算我與敵人決一死戰于最后的城門下,富商們茶杯中的裊裊茶香,官員們奔走相送的重重賀禮,都在漸漸瓦解著我腳下最后的土壤;那些發“國難財”的人,他們的眼中飽含著珠光寶氣的貪婪,哪里還能容得下你苦心的勸說。就這樣,官員們的彈冠相慶、朝歌夜弦,發“國難財”的人,抱著他們的錢財醉生夢死,而我們的中華文化竟這樣被糟蹋,難道我們就只能如此隔著時空的咫尺天涯,痛心的觀望著自己民族的物質文化遺產就這樣被自己人毀壞、被侵略者拿走嗎?回答是“不”。
戰火紛飛、硝煙四起,人性在此時暴露無遺,自私、貪婪,背叛民族而茍且偷生……可就是這樣的環境下,這樣的人性中,總有一股力量,它執著并且生生不息;總有一種聲音,它嘹亮并且不穿透人心,決不停息。它用言行證明著民族精神的強大,證明著人性中本應存在的無私與責任。例如那個故意走漏消息的翻譯員陳萬里,例如那些為保護莫高窟,從十幾公里外跑到此處的幾十個村民,又例如那些后來從外地趕來莫高窟的學者,在艱苦的條件下,夜以繼日的守護與不斷刻苦地鉆研敦煌文化……
只是,只是,正如陳寅恪先生說的那樣,“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終究還是一道傷疤,而傷疤下的原先的血肉,只能從大英博物館等這些地方找到了。
我時常嘆息,嘆息著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嘆息著民族文化的流亡,嘆息著子孫后代是否會生長于沒有色彩與音韻的干涸之上。因為中國歷朝歷代,無論是內戰或對外戰爭,對民族文化來說都是一場浩劫。這場浩劫,小到天一閣里數量龐大的珍貴藏書,幾乎一夜之間消散在了太平天國運動之后的時光里。大到努爾哈赤、皇太極為拓張領地,進入中原后大肆屠殺漢人,許多漢族文化瀕臨滅絕。再嚴重的,就是后來眾所周知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火燒圓明園等……
歷史自有它的規律,這規律從百家爭鳴的先秦時代便有先人總結過,戰亂紛爭無可避免,就如同《三國演義》開篇那句“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在戰亂中除了當世人飽受摧殘之外,便是文化的浩劫。身為后人的我們,對此只得是同余秋雨先生一樣,站在當代的城門之上摸索又嘆息,哀愁之極也只能是長歌當哭,一些文化的散失,是需要遵從客觀實際的。然而面對這些有幸傳承至今、供后人學習考究的寶貴的中華文化,我們是否要考慮承擔起自己肩上那份文化傳承的責任?是否能背起行囊,去進行一場震撼心靈的“文化苦旅”?可能我們的貢獻無法與王國維、陳寅恪、梁思成等這樣的偉人相比,卻也可以是那些為保護敦煌石窟而不遠十數里徒步趕來的村民啊。
先人們雙手捧起文化的火種,代代相傳,到我們后生這里,不應讓它熄滅。每種文化的產生都有其自身意義,因此它們理應得到一個歸宿。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講的那樣般: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里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4
我正好手頭有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翻閱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著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著,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涌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于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內化于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著“大公伯”,然后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著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著,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親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5
這個暑假,我讀了《文化苦旅》這一本書,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跡的的背后卻隱藏著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還記得新浪上這樣評價過余秋雨: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憑借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長河之中。余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戲劇思想發展的史論著作。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流之于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里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后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干凈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壯麗。
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說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圣地,怎么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折怎么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醞釀著新世紀的突破。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于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里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里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著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干燥,一會兒石灰已經干透。什么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凈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干干凈凈的農舍里,她們婀娜的體態過于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里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說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說從沒干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于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里是鼻子,這里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
畫一雙眼,還有胡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著慘白的墻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著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閑人何必喧嘩?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文化苦旅》讓我領悟到了“苦”字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學會了惋惜,更學會了如何不讓惋惜存在。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后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這,野趣也就是我想說的了吧!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文化苦旅讀書感文化苦旅閱讀體會12-13
《文化苦旅》讀書感想11-17
讀文化苦旅有感文化苦旅讀書感10-17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05-14
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12-09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05-31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09-06
文化苦旅讀書后感07-18
《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09-19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