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路遙《人生》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雖不諳世事,倒也常常感嘆人生無常,世事難料。但終究自覺尤欠思想,苦于無處得解。終于在驀然回首間,覓得《人生》于燈火闌珊處。
一如路遙先生一貫風格,《人生》的語言樸實無華,平淡如水,但小說卻是一波三折,迭起波瀾。不知是否巧合,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嗎?不流于華麗堆砌,終要歸于平淡,可又不是那么順當。人生本是如此。
書中主人公高加林是個有知識有才華有理想的青年,卻被村支書的兒子頂替了民辦教師的職位,無奈只有當回農民,他的內心痛苦不堪,他倔強的性格使他不愿屈服于村支書的不光彩的行為。他將內心的苦悶訴之于毀滅性的勞動,借以轉移精神上的痛苦。但同時他仍未放棄夢想。這是他的第一次選擇。
人生如夢,美好不期而遇——他與善良美麗的巧珍戀愛了。愛情滋潤了他的心田,巧珍陪伴他走過了這段最苦悶的日子。而此時的加林并未放棄他的理想。終于,轉機來了,加林的叔父高玉智調回大馬河任職。他的下屬為討好他,安排加林到縣里當了通訊干事,而他也又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感受到自己走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風風光光的他此時高興的如狂似醉。而不知不覺中他已經做了第二次選擇。
真正重要的是最后一次選擇。是他在人生岔道口的選擇。就在這時聰敏大方,脫俗出眾的黃亞萍闖入了他的生活。志趣相投的黃亞萍有意與他到大城市生活。面對遠大前程與甜美愛情的艱難選擇,也正是這個選擇改變了他的一生——他的私欲戰勝了良知,他背棄巧珍選擇了那既屬于他又不屬他的生活。這是第三次選擇。但生活永不會一帆風順,不久加林被告發走后門遭到開除。所有的一切都灰飛煙滅,包括金子般的巧珍也嫁為人妻。高加林又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土地,回到了現實。
作家柳青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作為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他始終心懷理想,沒有人可以否認他追求理想的想法,但他的錯誤就在于沒有正確對待理想和現實,武斷的選擇了眼前的那道“彩虹”。可彩虹終究只是彩虹,通往未來的橋需要自己鋪設。
其實,人生事事難料,選擇也無所謂對錯,我們也不必過分薄責高加林的過失。因為未來永遠無法預測,不然我們也無需選擇。選擇不可魯莽,不可盲目,要深思熟慮,仔細推敲,審慎地下決定。有的決定決定一生。西漢班超心懷壯志,投筆從戎,為國征戰,終成一代名將。那是他謹慎思考后的決定,因為他知道自己在文學方面難有成就,于是毅然放棄。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果斷的抉擇建立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之上。但當時間這塊試金石證明選擇錯誤時,也要及時懸崖勒馬,重新思量人生之路。
選擇的過程無疑是艱難的,但更重要的是選擇后的堅持以及敢于承擔后果的勇氣。保羅·柯艾略曾說過:“凡是值得一去的地方都不會有捷徑。”人生的道路如此漫長,怎能沒有幾日風雨?一旦認定選擇,就不要畏縮,更不能后悔,后悔只能羈絆你前進的腳步。我十分佩服巨人集團董事長史玉柱,拿得起,放得下,面對破產,他沒有沉淪,沒有陷于后悔而不思進取,如今重又卷土重來,輝煌更甚昔日。所以人生不是不允許犯錯,只要誠實承認自己的錯誤,加以修正,及時調整方向,理想終會實現。
高加林的悲劇的確是他個人的選擇的錯誤,但正如路遙先生在書中說的:“社會不能逃脫它的責任。我們應該廓清生活中無數數不清的東西,讓陽光照亮生活的每個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輕人走向正軌,讓他們的理想得以實現。”這個社會應當提供更多的機會與渠道供高加林一樣有才華的年輕人選擇,而不應被村支書那樣的人阻塞了他們騰飛的道路。
人生的未知性,它的無數選擇,它的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繪就了它的繽紛多彩,雕琢了這樣的純粹唯美。馮小剛的電影《童夢奇緣》有這么一句臺詞:生命是一個過程。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悲的是不能重來,可喜的是它無需重來。站在人生的岔道口,少一分彷徨,多一分淡定,少一點草率,多一點思索,少一些猶豫,少一些果敢,選擇那條屬于自己的道路,把握人生,把握命運,堅定勇敢地走好奇妙人生每一步。
【路遙《人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人生》路遙經典語錄精選06-12
人生 路遙經典語錄04-03
人生如戲 ——鑒賞路遙《人生》01-17
路遙人生經典語錄通用12-05
路遙人生讀書筆記02-04
路遙人生經典語錄20則06-11
路遙的《人生》讀書筆記08-04
路遙人生讀書筆記01-27
路遙《人生》讀書筆記09-24
路遙的《人生》讀書筆記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