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哲學是一門囊括萬千的學問,它大到研究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真理,可指導科學的開展,卻又小到會去探討每個人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指導你的待人接物。
每一個人的個人哲學,會影響他的人生軌跡,反過來,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也會展現他的哲學觀。
因此,在讀過馮友蘭所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后,我在此記錄下我所贊同的觀點,并希望其日后可以為我所用。
道生萬物
道,即道理,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規律。任何一個存在都有自己的道理和規律,任何一個問題也有最妥善的解決方法。如果你事先摸清它的規律,在制定妥善的方案,那么相信問題會迎刃而解事半而功倍。而如果你偏不信邪,在分析出任何道理之前盲目的橫沖直撞,那么即使能解決問題也會花費不必要的時間精力。
舉一個高中政治老師常用的例子,劈柴時,用力方向與木柴的紋路在同一方向上往往是最省力的,這里木柴的紋路便是指木柴的道,而你揮動斧子的方向便是你的發力方向,兩者重合便可一擊斷木。
出世與入世
出世是一般的道家處世態度,即隱居于荒山老林之中不問世事。楊朱曾說過,損一毫利天下,不予也。其意為,就算可以通過損傷到我一點點的利益而惠及普天之下的所有生靈,我也是不愿意的。這便是極端而典型的出世,也是成語一毛不拔的由來。
儒家所崇尚的入世便是指學而優那么仕,安邦定國,以天下為己任。拋頭顱灑熱血,愿犧牲自己的利益而成全普天下之人。
在我看來,這兩者似乎都有些極端了,我向往這兩者中的一個平衡。
一個現代人,歸隱于桃花源之中,完全脫離都市的喧囂與二十一世紀的先進科技似乎并不現實。而每天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工作著,犧牲自己成全他人拼勁全力報效國家請原諒我沒有如此高的覺悟。
我所向往的,是以不過分犧牲自我為前提的努力工作,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為國家的開展出一份力。我所愿意犧牲的程度取決于我對這個人或這件事的重視程度。而又不以物喜,放下手頭的工作,慵懶的靠在沙發上翻開自己喜歡的書或是在三面落地窗圍成的陽臺彈起吉他,我便可以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知命
知命,便可以理解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情是很難做成的,不要強求。但也不是叫你輕言放棄,只有在努力的爭取過后,無論如何收場都能不留遺憾。
內圣外王
內圣外王,是儒家的思想觀點。即外表威嚴似王,不畏強權也不欺弱小,同時注重內在對精神世界的修養。而我所感悟的另一層含義,便是要強健身體同時學習知識文化,切莫做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或是有勇無謀的匹夫。內外兩者應齊頭并進相輔相成。
反者道之動
世間萬事萬物的一個通理,凡事只要開展到了一個極端,便會朝著另一個方向開展。
第一層意義是要居安思危,即使看似一切美好順利,風平浪靜,也要做好準備,因為任何突發情況都可能讓你措手不及。未雨綢繆,在晴天時便應修補好房屋以便雨天可以安心。
第二層意義便是不要輕易地放棄,在似乎一切都已經看似無望之時,堅持走下去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總結
隨著接觸一些小時候讀不下去的經典書籍,我對中國傳統的文化有了自己淺淺的理解。還是那句被說爛了的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你的文化是你的根基,決定了你是誰,能站多穩。而你的知識是你的利爪,使你在工作中披荊斬棘無往不利。
根本沒讀懂。可能老先生的書寫了有60多年,外加我古文知識實在淺薄。
感覺無,有,性,氣,理,道等等幾個字就是中國哲學的一個縮影。形而上學的范疇內的討論,實在感覺無力深解。
君臣父子的儒家理念讓我們對上級,對權威的恐懼與敬畏。
法家家告訴我們,治理一個國家,不需要有一個圣明的君主,只要制度完善,君主起一個監督作用就可以
中國的黨歷來就是把儒家和法家進行了結合后的集權統治
集權國家:黨是人民的代表→黨=國家→黨的利益=國家利益→維護黨的權威=維護國家穩定
民主國家:黨只是人民的代言,人民>黨→人民利益>黨的利益→人民利益=國家利益→維護人民利益=國家穩定.
在工作閑暇,我見縫插針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中國歷史浩淼,各個時期思想家數不勝數,各種思想各有所異,又有某種必然的相通。讀完后沒有對某種思想的深切認同,亦沒有對某種思想的強烈反對。有些思想似是似非,深奧難解,讀后仍深感理解不夠到位,于是記憶便逐漸恢復模糊。閉起眼再做回味,有兩點似乎和哲學本身并無大關系的特點卻記憶猶新。
首先是本書的框架。作者幾乎開門見山的將中國哲學以內容做了分類,并告訴了讀者每種思想的起源,盡管借用的是漢代學者劉歆的話---儒家者留蓋出于文士,墨家者留蓋者出于武士,道家者留蓋出于隱者,名家者留蓋出于辯者......接下來便按章節將各種思想娓娓道來。這種分類更讓人感到中國哲學的歷史悠久和廣博。可以看出,中國哲學早在兩三千年前的春秋戰國就形成了各個學派,并且已經比較成熟,而西方的哲學鼻祖蘇格拉底及其思想的出現已比我們的祖先整整晚了幾百年;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祖先的思想可以用“百家爭鳴〞來形容,而西方哲學早期知名的無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三代而已,只有文藝復興后的西方近代哲學才可跟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百家爭鳴〞媲美。但西方有學者竟聲稱“中國并無哲學,即使所謂的哲學也太過功利〞。真想把四庫全書硬塞到這些人的腦子里,然后他們就可以閉嘴了。
其次是作者對哲學著作被翻譯的態度。原文說明這種態度用了四個字--------“語言障礙〞。意思是任何哲學著作只要被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就好比饅頭被嚼碎后味給他人,其中的味道已全無,那是語言本身的一種障礙。我頗同意這種翻譯所帶來的讓人痛心的后果,而這又是人類傳播不同語言的文明所必須要采取的方式。或許這四個字被說成是“語言缺陷〞更準確些。語言確實有著非常強的專一性,一種語言對應著一種思維模式,一種語言對應著一種文化。任何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東西如被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都是一種極大的錯位。盡管這是現行唯一可行的不同語言間文化的傳播方式,我還是無法接受。我以為,不光是哲學,包括其他一些領域也類似,尤其主觀性較強。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02-10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6-1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6-13
《中國哲學簡史》初中的讀書筆記06-24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11篇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12篇02-24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11篇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精選6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