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經濟學思維讀后感

時間:2023-02-22 16:17:24 讀后感 我要投稿

經濟學思維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經濟學思維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經濟學思維讀后感

  自去年11月收到書至今已有3個多月,其間我斷斷續續地閱讀了美國保羅·海恩的《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利用寒假終于在開學前讀完。這本書總體而言,深入淺出,回避了高深的數學模型,從身邊簡單的事例出發,語言淺顯易懂,深刻闡述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雖然以前讀大學時,我也讀過一些經濟學書籍,比如《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于前述經濟學著作,它探究的應該不僅僅是經濟學,更主要的應該是經濟學背后的思維方式。我理解,經濟學思維方式的核心就是研究經濟資源的配置效率,即權衡預期的額外成本和預期的額外收益之后進行理性選擇與決策,經濟學稱之為節約,即有經濟效率。經濟分析的本質就是邊際分析。經濟學思維方式無處不在,學習和運用好經濟學思維方式,能夠促進人們更有效地學習、工作和生活,提高理性決策的水平。

  一、機會成本不容忽視

  該書進一步加深了我對成本相關概念的理解。關于成本概念,美國會計學會(AAA)所屬成本與標準委員會是這樣定義的:成本是指為達到特定目的而發生或與應發生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衡量。可見,成本不僅是指耗費已經發生的實際成本,而且還包括可能發生的預計成本,以及進行預測決策所需的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邊際成本和機會成本等。成本與我們的行為選擇相關,不同的行為選擇就會有不同的成本,成本天然地與某個個體的選擇和決策相關,這就是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告訴我們的現實。比如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乘坐飛機需要2小時,乘坐火車需要18小時,我們發現一個律師會選擇乘坐飛機,而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則選擇乘坐火車,乘坐火車的成本對他們有什么不同嗎?對于農民工可能只是火車的票價,對于律師則要加上坐火車多花費的16小時他可能取得的收益,假設一個律師一小時收費可達200元,坐火車對律師而言將是成本極高的行為。可見同一行為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本,成本是對某個具體主體而言的成本,對于律師他需要對因坐火車多花的16小時賦予的價值3200元計入乘坐火車的成本,所以他理性性選擇了乘坐飛機。又如,飛機取代了馬車,不是因為飛機的“技術”比馬車更先進,而是因為在長距離運輸方面,飛機的“機會成本”比馬車更便宜。至于短距離的交通,比如到鄰街買一瓶醬油,馬車就顯然比飛機合算。同樣,航天飛機的技術雖然比飛機更先進,但由于它的成本太高,所以人們不會坐航天飛機越洋。不管怎么選擇,都只是取決于成本,而不是技術。這就是機會成本的力量。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也。選擇做一件事,必然會放棄另外一件事,那個被放棄的機會所帶來的可能收益在經濟學上被稱為“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就是用來衡量取得一個機會必然舍棄的另一個機會的相當價值。雖然人人在行動上都按照這個規律去做事,但自覺地理解這個概念的人,卻并不很多——甚至很少。 一件事情的成本,并不是為了做這件事直接付出的代價,而是因為做這件事而不得不放棄的其他事情中,價格最貴的那個。說起來有些繞,舉例解釋一下就清楚了。你晚上去看電影,成本不僅僅是那張電影票和來回交通費,更主要的成本是,如果去看電影,那你晚上就不能做別的事情了。那晚上你可能做的其他事情,其中最重要的那個,再加上電影票等費用,才是你看電影的全部成本。 如果那晚你本來可以和巴菲特一起吃飯聊天的,那么,你看電影的成本就很高了,高到很少有人能承受,因此,現實中,我們不會見到有人為了看電影而放棄和巴菲特 共進晚餐。 機會成本這個概念中,包含有“比較”的含義。理解了機會成本這個經濟學概念以后,人們在思考問題時,就會具備一種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如果一個方案被否定了,被取消了,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什么?這個替代方案,和原來那個方案相比,是更好了,還是更差了? 沒有理解機會成本概念的人,往往不具備這種“比較”的意識。他們的“常識性”思維是這樣的:某種方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仔細考慮一下機會成本,仔細權衡一下這種選擇是否就是最好的對策。如果事實證明這是最好的選擇的話,其機會成本就最低。按照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機會成本作為一項行為的成本是人們賦予次優機會的價值,人們在選擇這一行為時以次優機會為代價。但機會成本是無形的,在現實決策中容易被忽視。例如,企業業績評價在19世紀以利潤為主要衡量指標,在20世紀初至70年代,以投資回報率、凈資產收益率與每股盈利為主要衡量標準,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轉為追求價值最大化,開始以經濟增加值(EVA)為衡量標準。企業業績必須從股東的角度來衡量,股東追求的是超過股東投入部分的價值最大化。而利潤最大化與效益最大化無法衡量股東的價值。EVA由于考慮了股東的機會成本,能夠更有效地衡量當期經營者創造的股東價值。EVA的核心理念是:股東投資有機會成本,企業只有利潤高于資本成本才能為股東創造價值。企業有利潤不一定創造了經濟增加值,而企業產生了經濟增加值一定是贏利的。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企業在衡量業績、投資等決策中應充分考慮機會成本。書中提到,經濟效率的概念就是權衡預期的額外成本和預期的額外收益,而邊際收益或邊際成本就是額外的收益或成本。所有的機會成本都是邊際成本,所有邊際成本都是機會成本。因此,不考慮機會成本,就無法進行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的權衡與分析,從而無法理性決策,工作就缺乏效率。

  二、沉沒成本與決策無關

  如果一項開支已經付出而且不論做出何種選擇都不能收回,這類支出在經濟學上稱為沉沒成本。沉沒就是指已經發生無法收回,它是歷史成本的一部分,不可恢復。按照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沉沒成本是與經濟決策無關的。沉沒成本是歷史的一部分,因為它不能代表未來的選擇機會。決策過程中唯一重要的成本是邊際成本,即額外的成本,除了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其他的都不重要。書中尤其強調別把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搞混,這一點很重要。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告訴我們,如果你是理性的決策者,那就不應該在決策時考慮沉沒成本,因為決策是要往前看,是你當前應該怎樣選擇,沉沒成本已經成為歷史,已經與當前無關了,不應該作為當前我們決策時考慮的因素。道理似乎非常簡單,但做到假設過去是零成本的心態其實很難。比如,賭博,賭徒總是在輸錢后想著如何翻本,結果越賭越輸,輸得精光。其實輸掉的錢已經淪為沉沒成本,是否繼續賭博的決策不應與此相關,而應該基于對輸贏概率的判斷,但人們是非理性的,輸得越多越愛冒險。其原因就是你基于沉沒成本來衡量輸贏影響了眼前的判斷和決策。

  按照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我們要慎重對待具有高沉沒成本的領域。比如,具有明顯規模效益和龐大硬件投入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如能源、通訊、汽車、交通等,其超額回報可謂誘人,但其驚人的初始投入使許多投資者望而卻步,高沉沒成本嚇跑了潛在的投資者,才使得現有參與者能夠保持壟斷地位,獲得壟斷利潤。對于個人來講高沉沒成本的選擇有哪些呢?職業和婚姻應該首當其沖,因此在面對這些問題的選擇時我們需要格外慎重和理性。

  世界上沒有“成本價”這回事。傳統上是這樣理解“成本價”的:假設中國電信鋪設固網花了1000億元人民幣,那么這是成本。把這成本分攤到每分鐘的通話服務上,那就是每分鐘的通話成本。不妨假設那是1毛錢,這1毛錢就是通話服務的“成本價”。有些專家認為,如果中國電信收取用戶的資費低于1毛錢的成本價,它就要涉嫌“傾銷”或“不正當競爭”了,但這樣理解是錯的。經濟分析應該這樣:早在中國電信的投資上馬以前,即在項目的策劃階段,那1000億元人民幣的確是成本,因為成本就是最大的代價。這筆錢如果不用來鋪設固網,還可以用來做別的事情。所以,在投資實施前,鋪設固網的成本,就是那些本來可以做而沒有做成的事情。但是,一旦固網竣工,那么固網本身就不再是中國電信提供通話服務的成本!為什么?因為固網除了提供通話服務外,不能轉作他用,所以用戶利用固網打電話是無成本的!正因為這樣,中國電信的收費底線,接近于零。中國電信當然想漫天要價了,實際上就是這樣,中國電信的資費依然很高,至今名列世界前茅。這么高的資費,跟成本是沒有什么關系的。但同時也要明白,它收費的底線遠遠沒有那么高,相反,是接近于零!這跟當初的成本一樣沒什么關系。只要用戶肯給一丁點錢,中國電信就愿意給你打電話,因為線路已經鋪好,不能轉作他用,閑著也是閑著!那么,實際的資費是怎樣定出來的呢?答案是:用戶能承受多少,廠商就索取多少。中國電信是根據用戶的需求來制定資費標準的。這就是價格理論的神來之筆:廠商對最終用戶的收費高低,取決于最終用戶的需求有多強烈,而與廠商既往的生產成本無關。一旦掌握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我們就可以知道,中國電信話費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但能否真正的降價取決于全國人民的需求,自從手機普及后,人民對固定電話的需求一直再降,所以中國電信話費的下降趨勢已經形成,不可逆轉。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對當前的財務工作有很大啟示。反思生活中,讓沉沒成本參與當前決策的例子不勝枚舉。跳出沉沒成本的陷阱,需要良好的自省和向前的生活態度,培養豁達大度的品質,正視沉沒成本,理性與沉沒成本說再見,截斷錯誤,輕裝上陣,這就是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帶給我們的智慧。比如,某公司在決策某項業務是否應該繼續開展,假設為開展該項業務,公司前期已進行工程設備投資并形成資產1000萬元,資產使用年限為10年,則每年折舊費用為100萬元,假設該業務當年收入為150萬元,新增的成本費用為80萬元。從歷史全成本概念出發,該項業務為虧損業務(收入150-折舊費用100-新增成本費用80=-30萬元),可能會給出虧損業務不宜開展的決策建議,顯然這是錯誤的建議。因為資本投入已經成為沉沒成本,在未來的決策中不應考慮。而采用邊際分析法,由于該業務邊際收入150萬元大于邊際成本80萬元,該項業務應該繼續開展。因此相關分析人員應盡快轉變思維方式,研究如何進行邊際收入和邊際成本的分析,這才是對未來決策有用的信息,而歷史完全成本的分析只能用于事后的回顧和相關考核、評價。

  任何時候你都不應該這么想:若早知如此,我當時本來是會這么做的,那么我現在就這么做吧。相反,你應該這么想才對:無論過去怎么樣,在現有的情況下,繼續做下去是否值得——這叫“不究既往”原則。它適用于人生的任何決策。

  《經濟學思維方式》是一本面面俱到的書,內容既涵蓋經濟學自創立以來涉及的所有課題,也涵蓋了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幾乎所有經濟問題。個體行為群體合作,交換,產權,游戲規則,構成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的立論基礎。而散落于書前書中書尾大量的真知灼見,又使整本書充滿了智慧的光芒。這些我眼里的真知灼見包括但不限于:其一,社會經濟現狀是個體選擇和群體合作的無意結果,這個結果并不為我們掌控,其中卻包含了每個個體的參與,為個體的理性選擇所促成。其二,明晰的產權是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前提。個人對私產的完全處置權和必要的游戲規則,構成了健康經濟環境兩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其三,工作和收益是根據能力和需求進行分配的,這種分配又是在人們普遍理解和接受的游戲規則之下進行。其四,政府政策并不總是由公共利益引導的,而往往受到特殊利益的支配。其五,交換——貿易是另一種形式的生產方式。其六,“財富是指人們認為有價值的任何東西。”這個定義說明財富具有很大的主觀性,不等同于實物和貨幣。等等。

【經濟學思維讀后感】相關文章: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讀書筆記范文06-04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讀后感08-12

低級思維和高級思維的讀后感04-12

發掘思維因素,加強思維訓練12-05

思維的語錄04-11

考查思維品質,講求思維效益(網友來稿)12-06

關于思維的哲理故事:讓思維轉個彎06-14

思維的誤區美文07-03

發散思維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