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讀后感集錦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記》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桃花源記》讀后感1
東晉孝武帝時,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
一位漁人沿著小溪劃船前行,忽然看見一片桃花林,桃花林中景象迷人,“夾岸數百步”全是桃花,“中無雜樹”,翠綠的草地,落花繽紛,令人向往。漁人對此感到十分驚異,便想要走到桃林盡頭一探究竟。桃林盡了,卻看見一座山擋住了去路。正失望時,卻發現山有一個小洞,便舍棄了船,進了小洞。這個洞一開始非常小,只正好可以通過一人,再往前走,豁然開朗——
“桃花源”的景象,就如畫卷般攤開在了漁人面前。
在這個探尋的過程中,漁人背引得越來越深,被引入了桃花源。先是桃花林,再是擋住了去路的山,然后是突破口——小洞,最終才到桃花源。
這個“尋”的過程,讓我想起了人類對宇宙中心的`一步步深入的探尋。
長期以來,教會一直宣稱“地心說”,即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地心說”成為統治西方一千多年的正統理論。直到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提出,西方人們對宇宙的理解才有了改觀,哥白尼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但其實這理論并不完全正確,所以這個階段的人處于剛剛發現“桃花林”的時候。然后是布魯諾,他支持并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他提出,宇宙是無限的、沒有中心的,此時,“漁人”便“窮其林”了。教會依舊堅持“地心說”,因此十分害怕布魯諾的思想,將他逮捕并判處火刑。教會控制人的思想,阻礙著人們思想的進步,教會便是“山”。但人心終是理智的,最終“宇宙無限”的理論,戰勝了教會“地心說”,成了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宇宙理論。
所以說,探尋“桃花源”和對宇宙中心的探索,其實是一個大同小異的過程。
真理它一直都在,只是有“山”那樣的東西擋住了它。這“山”可能是挫折與困難,遇到山時我們就不得不舍棄一些東西,《桃花源記》中漁人舍棄了船,布魯諾因為堅持真理而丟了性命。
不管怎樣,總會有人找到突破口,也就是那個小洞,真理總會展現在人們面前,苦苦尋求的結果,總會出現的。
《桃花源記》讀后感2
“讀過一篇好文章,像交了一個益友。”只有你真正排除任何雜念時,你才會深有感觸。
《桃花源記》是一篇好記敘文,它是我國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所記的,是一幅反對戰亂,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民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美好大理想圖景,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和平的向往。
人們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呢?作者在描述桃花源時說:“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就是人們向往的樸素、勤勞、和平的生活。沒有秦時的戰亂,怎能逃到桃花源呢?
面對當時戰亂黑暗的社會,陶淵明和劉子驥卻消極避世,被困難打倒而沒有勇敢面對,并克服困難。
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各割據勢力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晉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殺害晉恭帝,這引起陶淵明的不滿,加深他對社會的憎惡。但他只能撰寫此文,抒發情懷,無法改變現狀,于是虛構了人情淳樸、安靜自足的與黑暗社會相對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是意境、境界、樂園。這種理想雖反映了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愿望,批判了黑暗社會,但難以實現。如果現實中的人也能像桃花源中人那樣的話,夢想將變成現實。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味地沉浸在桃花源的寂靜與和平中是不行的,困難總在風雨中,彩虹總在風雨后。
每個人心中的`桃花源多姿多彩,我的桃花源更是絢爛無比:有桃花,有麥香;有田園,有書海;有吃苦,有樂觀;有真誠,有奮進;有家人,有摯友;有電子智能;還有小動物。我將利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里,創造出不一樣的人生佳話。
《桃花源記》讀后感3
逆境之中夢想永存。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在這美妙而又奇神奇的世界中一只小碟破繭而出,它飛過草木,越過山川,來到了溪流的盡頭。這是一個漫山遍野盡是桃粉的綺麗世界,仿佛是那個戰亂年代最后一片和平之地。這里沒有紛爭,沒有戰亂,有的只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或"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還有"黃發垂髫,怡然自得"。
這是多少人的夢中仙境啊!在那個陰謀不斷,政權交替,危機四伏,戰火紛飛的年代。多少人妻離子散,多少人流離失所,多少人戰死沙場。他們的內心充滿了憤怒、悲傷、仇恨以及不甘,可誰又能在心中留一片凈土,誰又能懷揣一份美好面對悲慘的現實呢?
在這首詩中,我們仿佛能看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明媚,“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作文的熱情,“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如癡如醉,而這與當時的'世界完全背道而馳而這來自美好的向往之情,更是一種擺脫了肉體,越過了現實的一種超脫,能在逆境之中懷揣的一份天真。
在現在這個繁忙的社會我們來不及也沒有時間懷有夢,我們只知道每天按時完成我們的任務,我們從沒有想過理想是什么追求是什么。當一塊面包和未來的一億美金中讓你選擇,你會毫無猶豫的選擇那塊面包,因為那是你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最珍貴的東西。這就是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區別,干大事者必須懷有崇高的理想。馬云說過,當中國每一個人都懷有夢想時,中國將會變得無比強大。夢是一個人畢生所及卻又可能可望而不可達的東西,但每一個人都不應迫于現實而停止對夢的的追尋。每個人都應懷揣著一個夢,并向夢和遠方奔去。
《桃花源記》讀后感4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深深地將我吸引,陶淵明將桃花源寫成一個若真似幻的仙境,描繪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生活圖景。在當時那個能用“黑暗"形容的的社會,所有的人都會向往光明吧!
腦海里浮現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畫面。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
陶淵明得到消息,雖然心里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馬上動身。不料他的秘書攔住陶淵明說:“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注意小節,衣服要穿得整齊,態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面前說你的壞話。”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長嘆一聲說:“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斗米的官餉,向這樣差勁的人折腰。”他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
有骨氣,不趨炎附勢的陶淵明讓我震撼。陶淵明雖然放棄了官職,回到了家鄉,但是他得到了心靈上的解脫。我想這應該就是真正的'光明吧!在現實社會中多少人為了利益何止是不擇手段。他們也不想想難道有錢就快樂了嗎?如果金錢名利與快樂成正比的話,那陶淵明豈不是一個十足的大笨蛋?其實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你的心底。其實你在金錢名利中表現出來的,只是你眼中的貪婪。
有的人為民請命,鞠躬盡瘁,有的人追逐名利,勾心斗角;有的人信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的人恪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我們可以做一個資歷平凡,家庭平凡的人,但是我們決不能做平庸的事。
光明的人,會選擇平凡但是拒絕平庸!平凡的人,要做不平凡的事!
《桃花源記》讀后感5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世外桃源”這個故事吧。這個故事出自《桃花源記》這篇課文。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因為古時候人們多戰亂,沒有安定的生活,作者就想象出這樣一個理想的社會生活。沒有戰亂。貧困,有的只是幸福,快樂。作者通過想象,把“桃花源”這個地方的景致展現的'淋漓盡致,其中幾處寫的非常好。
第一處: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從這句中可看出這里的人已經很久沒有出去了,見到除了桃花源以外的人非常驚奇。從這里還可以看出一個問題:為什么這里的人不愿出去呢?如果說是因為戰亂的話,那他們早就出去了,因為戰爭是不會一直停在一個地方的。
所以說,他們留在這里,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個地方仿佛人間仙境,樹木茂盛,芳草清香,土地肥沃,非常適合居住。再加之這個地方又極少知道,所以他們決定留在這里,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家園。
第二處: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這段話讓我們心生猜忌:漁人不是去壹次了嗎?他應該還記得路的,假如他真的忘了,可是他也做了記號呀!再看下面一段內容:
南陽劉子驥,高尚土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后來又有人去找了桃花源,可始終沒有找到,這是為什么呢?
不過,這篇課文真的寫的不錯。把這個桃花源寫的亦真亦假,作者的這個結尾倒是提醒了我們,若我們也想有這樣一個真正的桃花源,就應該保護環境,不準濫砍濫伐,共同建造一個屬于我們的桃花源。
《桃花源記》讀后感6
讀完《桃花源記》后,我深深的被起吸引,陶淵明先生用淋漓盡致的字句構造了一種安詳、寧靜的環境。
“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句讓人浮想連篇,仿佛我已身處于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開,勃勃生機,寧靜優雅,頓時使人飄飄渺渺、若已成仙。粉紅的桃花透著一陣陣清香,無不使人忘卻憂愁與煩惱,只得靜靜的享受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又顯示出了桃花源人民的熱鬧。我又仿佛看見了男女老少紛紛來迎接這個外來人,你爭我搶,熱熱鬧鬧。
陶淵明先生以武陵人誤入桃花源而道出了期望世間的和平。在當時這個黑暗、腐敗的社會中,“桃花源”的確是令人們向往的一個地方。
說起和平,我不禁也想住入“桃花源”這個地方,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里,到處是爾虞我詐、明爭暗斗的。想起最近的以色列狂轟加沙這條消息,我越來越想住進那個能夠與人絕對和平共處的地方。
可是,“桃花源”永遠是不可能存在的,那可是是一個完美的幻想。
此刻的社會,腐敗、自私這些丑陋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侵蝕了人類的心靈。甚至一些人產生了征服世界的`想法。這些看來無知、可笑的想法,卻塑造了一個丑惡的人。
想到這,《桃花源記》的完美感覺頓時戛然而止,似乎感覺丑陋的思想逐漸籠蓋了湛藍的天空,籠蓋了孩子的笑臉,籠蓋了人類純潔的心靈。
可是,我們卻不能讓丑陋的思想繼續蔓延下去,我們因該努力去創造一個全新的社會,把不干凈的東西排斥出去。而此刻的我們,則因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糾正生活中不良習慣,要善于與人和平相處,這樣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純潔與和平。
《桃花源記》讀后感7
前段時間我們學了文言文《桃花源記》,讀完這篇文言文,我不禁想起了在外婆家無憂無慮的好時光。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桃花林,中有一河,河上有漁。雖然是文言文,但意思很明確,它讓我們跨越千年的光陰,感受這桃林的美。桃花林中并沒有生長著其他的樹,這是僅屬于桃花的天地,只有各色各樣的粉,純凈,沒有一絲雜質;“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簡簡單單的十七個字,卻描繪出了桃花源里的場景。場地開闊,房子沒有外面的世界那般東歪西倒,田地很肥沃,偶爾會看見幾只田鼠在里面穿梭自如;池塘很干凈,沒有什么爛樹枝爛葉,池塘邊上放著幾個漁網,桑樹長得很茂盛,可以看見幾只鳥兒在上面張望;竹子有很多,一支支又粗又高,沙沙作響;“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這多像外婆家的情景啊!老人們坐在門口,享受的著日光浴,眼神慈祥地看著在那忙著抓蝴蝶的孫子孫女。人到晚年,還有著兒孫陪伴,這應是最幸福的事了吧!
桃源代表著人們內心對世間美好的向往,抱有對世間的期待,是精神世界中為自己對世界保持陽光心態的一片小天地,一個伊甸園,在現實社會的丑惡和黑暗下,這片桃源更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仙境。我的媽媽心里就有這片不染的桃園,我曾問她:你看過無數疾苦與病痛,經歷各種痛苦與不公,無奈,你怎么還能這么樂觀,單純?媽媽說她心里有伊甸園,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向往,無論經歷多少磨難,總會想到伊甸園里是美好的,完美的`。我們雖然身處在各種不幸與痛苦中,但只要我們的精神處在心中的桃源,就不會感到絕望,這是一根精神支柱,可以讓我們活得更加樂觀,自在。
我愿在外婆家的桃花源里不長大,享受兒時的一切。也愿我和我的媽媽心中都有不謝的桃花園!
《桃花源記》讀后感8
今天我讀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是田園詩歌的鼻祖,也就是自嘲“好讀書,不求甚解”那位。
《桃花源記》是作者晚年的一大作品,講述了一位打漁人誤入桃花源,那里與世隔絕,山清水秀,人們生活安康幸福,漁人出洞后試圖去找桃花源蹤跡不見,從此再沒看到那個美麗的地方。
作者以虛構的方式,描繪了一個沒有戰亂,沒有剝削,平等自由,道德淳樸,安寧富裕的理想社會圖景。這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展示了作者的`社會理想,也代表當地人民對太平社會的向往。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類似桃花源一樣的地方,山清水秀,風景如畫,不比桃花源差。但是它們遭受到了垃圾的侵害和嚴重的污染,使那些桃花源變成一處處垃圾場。而且有些過分的游客,亂摘花草,踩踏草坪,這樣即使是桃花源哪能長久?就像我的家鄉,聽爸爸說以前就是他們的桃花源。在那里你能親身體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能親手“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或與農民親身對話,驗證“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爸爸小時候每天都生活在花海里,感受那花兒真實的清香;能生活在竹林里,品嘗鮮筍質樸的味道;可以在水中游玩,發現魚兒游泳的技巧,每天都能回歸自然。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到處建起了工業區,濃煙滾滾,彌漫在空氣里的盡是令人窒息的灰塵,蒙蔽著你的眼睛。竹子開始黃了,河水開始黑了,空氣中飄滿塵土,就連那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也慢慢凋謝。如果陶淵明看到此情此景他會想什么呢?這就是大家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原因吧!
人口的急速增長,環境的快速污染就會使一處處世外桃源慢慢消失,因此環境的保護和人民素質的提高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我多希望中國的未來到處是桃花源,但未來還會有桃花源嗎?
《桃花源記》讀后感9
《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人,著名詩人。
本文是陶淵明的名作。作品內容是作者根據廣大人民的愿望與自己的理想而憑空虛構的。他虛構了一個在武陵大山中與世隔絕的理想社會,這里生活著一批幾百年前為避戰亂而躲到這里的人。這些人世人和睦相處,幸福快樂,桃花源里的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安定,和平自由,人人平等,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中人民的理想世界。作者描寫的這個“世外桃源”雖是虛構的,但仍不管積極的思想意義。作者借此一方面揭露了當時長期戰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眾要求擺脫剝削,壓迫,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幸福,和平生活的強烈愿望,同時也表現出自己對理想社會的憧憬。
這篇文章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漁人非但沒有遵守自己的.諾言,還帶領別人去桃花源,好在他最后沒有找到桃花源。也許礻是他的報應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遵守諾言,因為這不但是別人對你的依賴也更是自己對自己的,如果你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別人會怎么看你呢?
跟世外桃源的人相比之下,可見得我們是有多幸福,所以我們也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在這里,我也想對桃花源里的人說:你們不要住在桃花源了,你看我們現在已經有了電視機,電冰箱,空調……跟你們比,我們可要幸福多了呢,你們快出來吧,現在這里已經沒有戰爭了,只有和平與幸福,現在的科技可發達了。
讀完《桃花源記》這一篇文章,我覺得自己也好像里面的人一樣,每天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那就請讀《桃花源記》這一課吧!
《桃花源記》讀后感10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幼時,讀不懂陶淵明,更讀不懂這千古名篇——《桃花源記》。如今細細品味,猜想著那該是一個多么美好的地方啊!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躺在兩棵桃樹中間的草地上,手上捧著一本自己最喜歡的書,清風徐徐,任憑那無數片桃花瓣飄落在自己身上。樹上的花想來更加美麗,定是白的似雪、粉的似霞了。桃樹葉有的已經長大成型,摸上去油亮油亮的';有的如花苞般蜷縮在一起,朦朦朧朧,像是剛睡醒小孩的眼睛。一覺睡醒,身上早已蓋了一層厚厚的桃花被了吧。真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啊。
夏天,是生機盎然的季節。偌大的桃花園絕對是個天然的“避暑山莊”。瞧!桃樹長的多旺盛啊,樹葉竟是那樣密,密的漏不下一絲陽光。偶爾微風吹過,樹葉搖曳,把陽光剪的支離破碎,陽光便從樹縫兒里掉到地上去了。
桃花源多美呵!美得讓人不可思議,讓人逐漸懷疑事件的真實性。自從《桃花源記》被現代人譯出來后,震驚中外。全世界的人都紛紛尋找桃花源的所在地;有的人甚至想去創建一個“桃花源”。為了尋找它,我們踏遍了千山萬水,盡管我們心知肚明,那很可能只是徒勞,只是陶老先生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的一種精神寄托罷了。
等我們累了、乏了、悔了、恨了,重新踏上歸航之時,回到家鄉之時。我們這才幡然醒悟,原來……我們苦苦找尋了多時的桃花源,竟然在自己的家鄉,是啊,家鄉不就是最美的桃花源嗎?鳥鳴聲聲、花香陣陣,到處綠樹成蔭的的小鎮不就是最美的桃花源嗎?
愿天下所有人永遠銘記自己的家鄉。記住,家永遠是你心目中最美的桃花源!
《桃花源記》讀后感11
讀過《桃花源記》的人都知道,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亦真亦幻、美麗無比的地方。
人間最美是田園,桃花源是我向往的地方,那里的人們生活富足,相處和諧,是一塊人間的樂土。
陶淵明的寫作很藝術。開頭“忽逢桃花林”中的“忽”,給人一種身處夢境的感覺。第二段中,“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這句話很奇妙,仿佛隔絕外界和桃花源的就是一座小小的山。是不是說,桃花源距離我們并不遠,只要跨過那座小山,我們都可以擁抱桃花源。
桃花源是個理想的地方。他們熱情好客,看見漁人來了“設酒殺雞作食”,這是豐年待客之道。桃花源人來此絕境的原因是真實可信的——“先世避秦時亂”。如果當時的'人找得到這么一個地方,誰都會這么想。
尾聲用真實歷史人物作證,故事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濃郁。
網上有謠言說:桃花源是個鬼地方。此話怎講?說什么桃花是避邪所用。他們喝的酒吃的肉,都是活人祭奠的;他們幾百年不換衣裳,衣裳也是活人燒給他們的……簡直是“鬼話”連篇。
學習歷史的我們知道,陶淵明當時戰亂貧窮的現實很是不滿,他就虛構了一個理想社會——世外桃源。至于有人覺得從秦朝到東晉,歷史過去了好幾百年,怎么可能“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已經有學者指出,這只不過是陶淵明著文時的疏誤,我們不必太較真。
現代人,都一窩蜂地往城里鉆,城里有什么好?精神緊張白天黑夜忙得不可開交。孰不知,人間最美是田園。你看那桃花源風景美如畫,你看那田間地頭的綠色無公害蔬菜人人夸,你看那桃花源家家戶戶有余糧有酒喝有肉呷,你看那桃花源老人小孩都樂呵呵……
讀著《桃花源》,走進桃花源,人間最美是田園。
《桃花源記》讀后感12
《桃花源記》出自陶淵明的《陶淵明記》,其中令我感觸最為深刻的的是陶淵明寫這篇文章所表達出來的感情。第一類是普通的漁人,他誤打誤撞的進入桃花村;第二類人是桃花村中淳樸的村民,;第三類人是像劉子驥一樣的高尚人士,他們是作者的化身。
閱讀時我很好奇,陶淵明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描繪出了桃花源中的小山莊?他們都向往桃花源村中那種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陶淵明在創作時的處境并不樂觀,陶淵明卻在作品中將桃花源村寫的如此的令人神往。
真令人為之敬佩。當我真正的深入文本后,結合他的時代背景,我漸漸明白了,此文并非寫景之文,而是透過桃花源來表現出自己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們身邊也有種種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我們也在向往著一個像桃花源村那樣無憂無慮的樂土。對于我們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對于陶淵明而言,也許這種復雜感情是我們所不能想象的,在他心里胸懷大志是她他的夢想,懷才不遇是他的處境,世外桃源是他想要去的地方,所以作者把劉子驥幻化成自己的化身,去尋找這方樂土。但是劉子驥沒有找到桃花源村,也說明作者筆下的桃花源村可能并不存在。
我曾也遇到過許多人,許多事,看見過很多因為生活不順而選擇放棄自己夢想的人。我也時常遇到這種想要放棄的時刻,但每當此時,我都會想起桃花源村,我希望那個安靜而又祥和的地方是現實,而不是作者的'一個幻想。于是我把這座令人安詳的小山村放在了自己的心中,我告訴自己,只要心里有桃花村,那么桃花村便每個地方都是。每當想到這個時候,我總會堅持自己的夢想,向著美好的生活去努力。
桃花源村的樸實著實令所有人向往,在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一定不能被現實打敗,即使心里再難受,也不要忘了像陶淵明一樣,心里裝有一個桃花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讓桃花村的美麗永遠在我們心中,讓桃花源的桃花永遠在我們心中盛放。
《桃花源記》讀后感13
《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人,著名詩人。
本文是陶淵明的名作。作品資料是作者根據廣大人民的愿望與自我的理想而憑空虛構的。他虛構了一個在武陵大山中與世隔絕的理想社會,那里生活著一批幾百年前為避戰亂而躲到那里的人。這些人世人和睦相處,幸福快樂,桃花源里的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安定,和平自由,人人平等,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中人民的理想世界。作者描述的這個“世外桃源”雖是虛構的,但仍不管用心的思想好處。作者借此一方面揭露了當時長期戰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眾要求擺脫剝削,壓迫,用自我的勞動創造幸福,和平生活的強烈愿望,同時也表現出自我對理想社會的憧憬。
這篇文章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漁人非但沒有遵守自我的諾言,還帶領別人去桃花源,好在他最后沒有找到桃花源。也許礻是他的報應吧。我們每個人都就應遵守諾言,因為這不但是別人對你的依靠也更是自我對自我的,如果你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別人會怎樣看你呢?
跟世外桃源的人相比之下,可見得我們是有多幸福,所以我們也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在那里,我也想對桃花源里的人說:你們不要住在桃花源了,你看我們此刻已經有了電視機,電冰箱,空調……跟你們比,我們可要幸福多了呢,你們快出來吧,此刻那里已經沒有戰爭了,只有和平與幸福,此刻的科技可發達了。
讀完《桃花源記》這一篇文章,我覺得自我也好像里面的人一樣,每一天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那就請讀《桃花源記》這一課吧!
《桃花源記》讀后感14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深深地將我吸引,陶淵明將桃花源寫成一個若真似幻的仙境,描繪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生活圖景。在當時那個能用“黑暗"形容的的社會,所有的人都會向往光明吧!
腦海里浮現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畫面。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
陶淵明得到消息,雖然心里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立刻動身。不料他的秘書攔住陶淵明說:“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注意小節,衣服要穿得整齊,態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面前說你的壞話。”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長嘆一聲說:“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斗米的官餉,向這樣差勁的人折腰。”他立刻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
有骨氣,不趨炎附勢的陶淵明讓我震撼。陶淵明雖然放棄了官職,回到了家鄉,可是他得到了心靈上的解脫。我想這應當就是真正的光明吧!在現實社會中多少人為了利益何止是不擇手段。他們也不想想難道有錢就歡樂了嗎?如果金錢名利與歡樂成正比的話,那陶淵明豈不是一個十足的大笨蛋?其實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你的心底。其實你在金錢名利中表現出來的,只是你眼中的貪婪。
有的'人為民請命,鞠躬盡瘁,有的人追逐名利,勾心斗角;有的人信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的人恪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我們能夠做一個資歷平凡,家庭平凡的人,可是我們決不能做平庸的事。
光明的人,會選擇平凡可是拒絕平庸!平凡的人,要做不平凡的事!
《桃花源記》讀后感15
本文乃東晉名士、一代隱士陶淵明先生的名作。陶先生耳聞目睹東晉黑暗動蕩的現實,憧憬著一個環境幽雅無戰火煩擾、平等、自由、安寧祥和的人間仙境。于是,借一位武陵漁人“忽逢桃花林”“欲窮其林”“從口入”“豁然開朗”,一個人間仙境就呈現在他面前。源中人大概擔心從此外人會紛至沓來,打擾他們清靜、幸福的生活,臨別之余,諄諄叮囑;可不曾想,漁人怎能按捺住內心的狂喜激動?口里唯唯諾諾,但早已留心,一路細致的留下記號,立馬回郡報告太守。太守一聽有這么個好地方,立刻派人隨漁人前去,卻如墮迷宮,再也找不著去路了。
這事馬上傳開了。一時間,全國各地人情振奮,人頭攢動,前來尋訪桃花源的人絡繹不絕,卻個個高興而來,失意而歸,根本就找不到所謂的`桃林。南陽郡有一位名動天下的讀書人,名叫劉子驥,也聽說了這回事,心想:天降奇寶,唯有德者方可居之。此等仙境,豈是凡夫俗子人人可到的?于是躊躇滿志,想趕往桃花源。哪知這仙境如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找不著了。劉公不甘心,潛心尋訪,但終究入境無門,郁郁而死。
列位看官,果真有這么一處“世外桃源”而世人遍尋不著嗎?非也,這本是陶老先生杜撰虛構的,當時何來這么好的寶地?倒是現如今,如這“桃花源中人”一般的生活享受,已比比皆是了。
陶先生于亂世中還有這番夢想,很難得。但這夢想,單靠你陶先生是“隱”不來的。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來作結: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桃花源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改寫,改寫桃花源記作文08-11
桃花源記12-06
《桃花源記》08-25
桃花源記10-19
關于桃花源記的作文:桃花源記的續寫09-30
桃花源記讀后感04-12
《桃花源記》的讀后感04-22
《桃花源記》讀后感06-14
桃花源記讀后感12-28
《桃花源記》讀后感11-18